校园霸凌发言稿(实用16篇)
总结是思考进步的源泉,它需要我们去观察、思考、总结、反思。计划和目标的制定有助于我们明确方向和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制定明确的计划和目标。请看以下总结,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校园霸凌发言稿篇一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七年级的xx。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拒绝校园欺凌,争做文明学生》。
校园欺凌,既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也不是一个陌生的现象。从小学到中学甚至是大学,从个体冲突到集体约架,从校园内到社区里,从现实社会到网络社会,校园暴力时有发生。那么何为校园欺凌呢?校园欺凌事件是指有意造成他人身心伤害的行为,包括言语威胁、戏弄、辱骂、奚落、嘲弄、起外号、说坏话、制造谣言、社会排斥等,也包括身体方面的打、踢、推搡、抓、咬以及勒索、抢夺物品。
而家庭、社会成长环境中负面因素的影响、法制教育弱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以及针对未成年人校园暴力行为管教执法力度不够则是造成校园欺凌事件的主要原因。此外,个性张扬中的偏狭自私,价值取向错觉,教育惩戒功能丧失后的放纵,对暴力游戏与灰色文学的认同等也是重要诱因。
下面我向同学们发出几点倡议:
1、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习生活;
2、多交益友,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掌握社交技巧;
3、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加强与老师、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
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美德,传递正能量。
5、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要互谦互让;要积极与老师和家长沟通交流。在老师和家长的健康引导下,通过正当途径解决,不对同学动武、动粗。
6、不参与打架斗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进网吧、电子游戏厅等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不在网络上发布侮辱他人的言论。
7、勇于拒绝校园欺凌。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在受到校园欺凌时,不以暴制暴,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汇报,必要时报警求助,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加强法律学习,自我约束,改掉陋习,相互督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拒绝校园欺凌,远离校园暴力,争做遵规守纪、文明守法的中学生!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校园霸凌发言稿篇二
区教育局设计下发的“xx区中小学校园欺凌情况调查问卷”,本次考察了我校207名初中学生。
结果表明:
(1)中学生遭遇校园暴力的比率为14.75%;参与校园暴力的比率为5.53%;遇见校园暴力的比率为52.67%。中学校园暴力现象存在。
(2)中学校园暴力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基本为男生所为。男生遭遇和参与校园暴力的比率远远高于女生。
(3)14至15岁的学生是校园暴力行为的主要群体,14岁以下以下则明显下降,这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密切相连。
(4)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场所主要是在校外其他地方,很少发生在校内。而在学校内发生校园暴力的主要地点是厕所,另外还有操场。
(5)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时间大多数在晚上放学时间,其次是其他校外时间,在校期间很少发生。
(6)中学生对校园暴力的态度五成多是深恶痛绝。而观望,漠不关心、认为正常、还有适度参与者占四成多,且持这种态度者随年级增高呈上升趋势,这对于校园暴力的干预是极为不利的。
(7)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自己之间的争强好胜和因早恋引起的争风吃醋,而且各个年级具有相对一致性。
(8)大多数中学生在遭遇校园暴力后更倾向于自行解决,其次选择报告老师和告诉家长。还有少部分学生选择忍气吞声或者找人报复,极少甚至加入暴力团伙,报警较少。
(9)杜绝校园暴力首先是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其次是多组织学生的集体活动;再次是加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力度和加大学校的管理力度等。
(10)中学校园暴力主要发生在男生之间,女生之间的校园暴力现象也占一定的比重,女生之间的'校园暴力事件在高年级有一定的呈现。80%多的校园暴力事件,有社会闲散人员的参与。低年级易发生校园暴力的学生群体主要为早恋的学生和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而高年级主要是在其他方面,其次是早恋的学生,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发生校园暴力现象随年级增高下降趋势。绝大部分学生对校园暴力持反对态度,对校园暴力的总体看法是家庭的过分溺爱、学生间的争强好胜、早恋引起的争风吃醋、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等是校园暴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对校园暴力现象的应对措施,主要是希望学校加大管理力度,对学生对进行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等,重点进行心理辅导。
(11)中学校园暴力行为在不同学校有很大的差异,与校园周边环境,学校管理等关系密切。中学生遭遇校园暴力和参与校园暴力现象都有显著的年级差异,校园暴力现象随年级的增高呈上升趋势。
校园霸凌发言稿篇三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1614班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反对校园欺凌》。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但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加之缺少相应的法律常识,在个别学校出现了校园暴力活动,校园欺凌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危害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为此,我代表全体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要勇于拒绝校园暴力。在受到校园暴力侵害时要善于并勇于向学校、老师和家长报告。对班级欺强凌弱的`同学,以及高年级、校外青年实施的暴力活动和收取“保护费”等各种校园非法活动要勇敢揭发。
二、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从小培养正确的`法制观念,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三、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赌博,不进酒吧、卡拉ok、歌舞厅、电子游戏厅、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四、要拒绝与外校不良青年交往。对外校不良的诱惑要坚决拒绝,在受到威胁、恐吓时及时向学校、老师、家长报告。
五、要增强同学们之间的友谊。积极团结同学,增强应对困难、对抗邪恶的勇气,形成抵制校园暴力的意识。
六、要认识自身的不足。当和同学闹矛盾时,不要冲动,不要急躁,一定要静下心想想原因,认识自己的不足,勇于向别人承认错误并加以改正。“退一步海阔天空”,人人都要有一颗包容的心,避免矛盾的激化。
七、要积极与家长、老师交流沟通。在老师、家长交流沟通和健康指导下,提高防范校园暴力的意识,增强抵制校园暴力的能力。
八、要树立进取、向上的人生观。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磨练意志,陶冶情操,立志做新时期的有用青年!
校园霸凌发言稿篇四
深圳市东西方社工服务社驻上沙社区服务中心联合深圳市安澜社工服务社“070零欺凌”项目组共同走进上沙小学,开展“070零欺凌”校园欺凌防治先导活动启动仪式和零欺凌主题班会活动,共计400多名学生参与活动。
活动分四年级专场及五年级专场。四年级专场寓教于玩,通过开展“颤抖跳绳”、“寻宝游戏”、“桃花朵朵开”、“问题墙”等摊位游戏,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了解校园欺凌行为、知晓应对校园欺凌方法。
五年级专场以主题班会为主要形式,社工通过播放ppt、视频及分组讨论、现场与学生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认识校园欺凌,学习预防和应对方法,让学生明白校园欺凌不可怕,只要正确应对,就能做到“070”零校园欺凌,共创互助友好校园氛围。
校园霸凌发言稿篇五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初84班的xx,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反对暴力,共建和谐校园》!“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孩子健康成长。
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愉快歌唱。
花开的日子,我们遨游在校园这个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织梦想。
花开的日子,我们愿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
校园,是培养人的地方,是文明的殿堂。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然而近来,却常常看到暴力事件的发生。很多同学总是出口成脏、恶语伤人,有些同学总是横行霸道,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欺负弱小,甚至打群架。这些现象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要知道,没有和谐的校园,就没有安宁的学习环境。没有校园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校园暴力主要有以下表现:
1、语言暴力。有的同学喜欢耍派头,总是盛气凌人、目空一切,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一开口就是“老子”、“我儿子”,把脏话都变成了口头禅,一说话就扯开嗓子喊,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殊不知这些表现都显得很没有素质、很没有教养。
2、以大欺小,以众欺寡。有的同学喜欢欺负弱小的同学,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就在初二75班,很多同学常常辱骂、欺负本班的xx。
3、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常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纠纷,由口语辱骂升级到拳脚相加。
4、讲所谓的“义气”,用暴力手段争论长短。这类事件,往往由上述两种形式引发的,由个人与个人之间,升级到群体。如最近学校处分的那些同学。
5、有的同学喜欢耍派头、逞威风。他们总喜欢找别人的麻烦,看别人不顺眼,甚至是自己错了还摆出一副你奈我何的姿态,仗着自己有一帮所谓的“哥们”就横行霸道,一点点小事就打群架,甚至叫校外的人打架。
校园暴力不仅给同学们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更给他们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伤痕,也不可避免的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影响了我们的健康成长。同学们,面对校园暴力,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反对暴力,远离暴力,共建和谐校园,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健康成长。
校园霸凌发言稿篇六
校园本该是孩子们快乐成长、汲取知识的地方,然而校园欺凌这个在全世界中小学中频繁发生的社会性难题,正躲在暗处伺机而动,危害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xxx小学为了预防校园欺凌、暴力伤害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净化校园环境,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在全校开展了以“预防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专项教育活动。
课前,各班主任本着“消灭小苗头,杜绝大隐患”的原则,结合学生日常活动中一些看似无害,但不可放纵的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班会课,各班主任利用课件,重点从认识“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及特点、容易受到“校园欺凌”的类型、“校园欺凌”的危害及影响、如何走出“校园欺凌”的阴影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详细解读和教育指导。告诉孩子们,自己不能去欺凌他人,若遇到校园欺凌时,不要害怕、顾虑,不要忍气吞声,一定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或警察求助,你的恐惧和沉默只会让校园欺凌者更加肆无忌惮,令更多的同学受到伤害。
讲解过程中,老师们还结合一些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了警示教育,告诫学生,学校对校园欺凌现象实行“零”容忍,一旦发现苗头,老师将及时介入,对施暴者严肃处理,坚决杜绝校园欺凌事件在学校发生,学校会努力为大家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
通过开展本次主题班会,全体同学认识到校园暴力和欺凌的危害性,懂得与同伴交往应该互相包容理解,妥善处理矛盾与分歧,有效促进了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应对校园欺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学校将继续加强班风校纪建设,借助多种教育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为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做出不懈努力!
校园霸凌发言稿篇七
为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淮镇教办室多措并举,开展了预防校园欺凌主题教育。
一是召开全镇专题会议。淮镇教办室召开了全乡预防校园欺凌工作会议,通报了近期广受关注的校园欺凌事件,并对欺凌的界限、易发生欺凌事件的场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二是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校园欺凌”。淮镇各校结合近年来各地发生的校园欺凌案例对学生开展了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并教育了学生如何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
三是各学校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手抄板、发起倡议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了预防校园欺凌宣传教育,提高了全体师生拒绝校园欺凌意识。
主题教育的开展,有效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为营造文明、平安、和谐的育人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校园霸凌发言稿篇八
我的爷爷是“学霸”,下面我来讲一讲我的“学霸”爷爷吧。
早上我的爷爷听我读英语时,爷爷会说:“子轩啊,能教爷爷英语吗?”我说:“正好我想做老师,我就教您好了。”可是,上午我教爷爷she、he、ok这几个英语单词,一个上午他能把he读成哈,she读成洗,只有ok学会了。可是下午一问又不会了。哎,爷爷你让我如何是好啊!
我的爷爷也喜欢电脑,我在玩洛克王国打护主犬的时候,爷爷急不可耐地说:“子轩啊,给爷爷玩玩。”我说:“好吧,就一把。”爷爷说:“看我的,龙什么牙的?“我说:“龙之爪牙,杀了它滴40血。”爷爷说:“它不会死吧。”我说不会的,只是打败了。此时的爷爷,开心地说:“真好玩!”
爷爷逛街时,我又喜欢又不喜欢去。喜欢是因为爷爷会给我买好吃的,不喜欢因为爷爷遇见他的.熟人,就把我遗忘了。
我的爷爷是个十足的“学霸”。
作文点评:
作文句子通顺,文中写爷爷的几件事,生动有趣,但是,把爷爷称作“学霸”,好像没有道理,因为爷爷的这几件事,和“学霸”不沾边。要把“学霸”的意思搞清楚了再用。
校园霸凌发言稿篇九
校园本是教书育 人之所,本应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乐园,但近年来的“校园霸凌”事件却给乐园蒙上了阴霾。校园暴力事件触目惊心之余,我们更应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放纵了校园暴力的发生,是否仍对之视若无睹。抵制“校园霸凌”,断不是一句空话,而应落到实处。
作为学生最切身相关的场所,家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家长们不应一味关注孩子学习成绩,而应适时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认识到校园暴力事件的可怕之处,让受暴儿童及时站出来,及时走出心理阴影。毕竟“校园霸凌”或多或少与家长观念有关。
而在这些校园暴力事件的背后,教育问题也随之显露,校方管理疏忽,安全体系漏洞扑面而来。“校园霸凌”不仅考验着家长,更考验着校方的良心。校园暴力事件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也是一种无奈,他们幼小的心灵中长出的仇视种子很难被单纯说教化解。
学校在这面前,应加大德育力度,鼓励学生举报“校园霸凌”,同时加大监管范围,让学生安全进校,安全回家,7 一些地方教育部门的不作为不应成为学校不作为的理由,学校应就自身机制深刻反省,改正并强化。
再进一步说,“校园霸凌”事件不能仅作为人们的谈资,更是一座警钟。发生过的事可以弥补,尚未发生的'有待我们预防。司法机构并非只针对于成年人,它们的执法对象是全社会,法律的空白更应及时得到填补。
尽管学生涉事者为“未成年人”,但惩罚也不可少。至于让涉事者真正暴露在阳光下,受到应有的惩罚,才可能让“校园霸凌”事件真正远离儿童,让学生远离伤害。
“人之初,性本善”预防校园霸凌,只有让家庭、学校、社会各司其职,加大道德教育的同时,更要加大司法力度,将矛盾化解于无形,防患于未然,才可还给学生一片安全的蓝天,拥抱未来的精彩。
执安全之手,伴平安之风,享平安校园,得精神净土。抵制“校园霸凌”,从我做起。
校园霸凌发言稿篇十
为加强法治安全教育,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10月14日,xxx市xxx小学开展了“预防校园欺凌共建平安校园”主题教育。
活动中,老师向学生讲解了有关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的.常识。学生明白了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校园欺凌会造成哪些危害,当遭遇校园欺凌、暴力时该如何应对等,懂得了当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不再隐瞒,要敢于向校园欺凌说“不”。同学们也表示要拒绝不良行为,让校园充满文明,让安全存于生活,共同拒绝校园暴力,共建平安校园。
通过本次主题教育,同学们不仅懂得了如何机智应对校园欺凌,更提高了法制观念,增强了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能力。
远离校园欺凌,创建平安校园,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安心学习,xxx小学一直在行动。
校园霸凌发言稿篇十一
前段时间上映的一部日本动漫电影《声之形》,是继《你的名字》后被人拿来做对比的现象级动漫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压抑而沉重的社会话题——校园霸凌。患有听觉障碍的女主西宫硝子,在学校备受他人欺负,得不到友情和关爱,但却总对周围一切抱以善意。男主石田将作为主要施暴者之一,他因此被周围的同学孤立起来,甚至想要轻生。五年之后再见,经过时间的洗礼,在在跌跌撞撞的青春中他们逐渐体会到彼此的心情和处境,学会接纳别人,与自己和解。
校园霸凌发言稿篇十二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4班的__,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反对暴力,共建和谐校园》!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孩子健康成长。
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愉快歌唱;。
花开的日子,我们遨游在校园这个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织梦想;。
花开的日子,我们愿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
校园,是培养人的地方,是文明的殿堂;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然而近来,却常常看到暴力事件的发生。很多同学总是出口成脏、恶语伤人,有些同学总是横行霸道,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欺负弱小,甚至打群架。这些现象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要知道,没有和谐的校园,就没有安宁的学习环境;没有校园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校园暴力主要有以下表现:
1、语言暴力。有的同学喜欢耍派头,总是盛气凌人、目空一切,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一开口就是“老子”、“我儿子”,把脏话都变成了口头禅,一说话就扯开嗓子喊,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殊不知这些表现都显得很没有素质、很没有教养。
2、以大欺小,以众欺寡。有的同学喜欢欺负弱小的同学,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就在初二75班,很多同学常常辱骂、欺负本班的__。
3、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常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纠纷,由口语辱骂升级到拳脚相加。
4、讲所谓的“义气”,用暴力手段争论长短。这类事件,往往由上述两种形式引发的,由个人与个人之间,升级到群体。如最近学校处分的那些同学。
5、有的同学喜欢耍派头、逞威风。他们总喜欢找别人的麻烦,看别人不顺眼,甚至是自己错了还摆出一副你奈我何的姿态,仗着自己有一帮所谓的“哥们”就横行霸道,一点点小事就打群架,甚至叫校外的人打架。
校园暴力不仅给同学们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更给他们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伤痕,也不可避免的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影响了我们的健康成长。同学们,面对校园暴力,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反对暴力,远离暴力,共建和谐校园,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健康成长。
一、培养健全的人格、做一个文明的学生。做事不能冲动,说话不能盛气凌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凡事要考虑后果;发生矛盾时不要抓住对方的错误不放,而应该检讨自己错在哪里;总之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正确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交友要谨慎,不与行为不端的人联系,不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不要上网交友,更不要网恋;多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文体活动,远离不良文化。
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遇事要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少去情况复杂的场所,不要单独外出,身上也不要携带太多的钱物;受到暴力侵害时,采取灵活的应急措施,要及时报警。
每当我在校园里往返时,总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总有同学成群结队的聚在一起,或是耀武扬威的在校园里晃荡;他们总摆出一副自以为“很酷”的姿势,说话也总带着蛮横的腔调;有的手上还叼着烟头。他们的这些表现正游走在暴力的边缘,却离文明越来越远!他们遗忘得太多,忘了自己的祖国曾经千疮百孔,忘了自己曾是日本人眼中的“东亚病夫”,忘了他们那顶着烈日还在挥汗如雨的辛劳父母,最可悲的是,他们竟忘了自己还是一个学生,忘了我们的今天正是祖国的明天!
恰同学少年,我们应该满腔热血!在这花样的年华里,我们怎能荒废了美好的时光!同学们,让我们远离暴力,共建和谐的校园!
和谐是一幅精美的画卷,令人惊艳,令人回味!和谐的校园——会给空虚的心灵带来希望;会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会给卑微的灵魂带来自信。让我们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我希望看到奋发有为的同学;我希望看到充满活力的校园!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学习;。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乐园中陶冶情操;。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我今天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校园霸凌发言稿篇十三
最近一段时间对于有关“校园欺凌”事件的报道相当多,手段及其凶狠,行为及其恶劣,画面触目惊心,大多都是未成年的孩子,让人感觉社会的黑暗似乎不会因为这些处在良好环境下的“太子”与“公主”们有所改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一本不应发生的事情呢?越来越多的悲剧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似乎不会因小小的新闻报道所杜绝,是什么样的环境让这本该单纯善良的孩子如此猖狂,一个号称拥有“5000年优秀传统美德的怏怏大国”,竟然无法制止如此恶劣的行为,似乎父辈的成就多么显著都只是徒劳,没有继承,也没有能力发扬,有点可悲吧!
按理说,在第一次的校园欺凌发生时,必然引起轩然大波,也定会引起家长与老师的警觉,与教育研究人员的反思。但是事情似乎没有想像的那么完美与简单,反而将这种暴力色彩笼罩在育贤才、为师表的校园,一些充满江湖暴力、哥们义气的思想压力,让更多的学子心有余悸,把清静、和谐的学府弄的糟糕、洄荡!为什么人们没有从中得到教训呢?为什么让这种风气继续延续下去?试问:究竟要发生多少案例才可以引起大家的重视,究竟让多少祖国的花朵香消玉损才后悔莫及呢?如果说,祖国的发展必然要牺牲许多无私的奉献者,教育的发展要以孩子之间的相互摧残作为代价,似乎这个代价有点昂贵。
校园欺凌问题引出一个问题,就是人生处处是选择。选择,一次生命的郑重承诺。人生是一次选择,选择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顺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航船则能勇往直前,鹏程万里;而逆流的航船只能是举步艰难,欲步不前,甚至被猛浪或漩涡永远打翻而深沉海底。选择,是一次对人生的不断完美。
谨慎做出每一个选择,让我们的青春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灿烂。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由老师、同学和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和精神实施的,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根据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北京团市委、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历时一年时间进行的调查表明:来自校外人员实施的欺凌最多,占%,而来自本校老师和管理人员的侵害只占%。实施校园欺凌最多的是校外人员,其次是本校高年级学生,最后是本校老师和管理人员。
弱小、缺乏制约及其他。
关于校园欺凌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首要原因就是因为受害者弱小。为什么在大学校园以及周边地区很少发生针对学生的欺凌行为呢?为什么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主要是中小学的学生呢?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大学生具有了足够的抵抗能力,而中小学生在身体上与成年人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使他们成为欺凌行为的首选目标。
其次,根据调查数据,我们知道校园欺凌的实施者主要是校外人员,那么对于校外人员的管理以及如何避免他们伤害在校学生就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单纯依靠学校的力量显然不够,学校周边经营场所的.管理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而对于避免学生受到严重违法侵害是公安机关不可推卸的职责。可以说,学校周边环境的混乱以及公安机关对于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不力就成为发生校园欺凌的另一主要原因。
第三,社会欺凌文化引发了更多的校园欺凌行为。近几年来社会欺凌文化的泛滥显然成为引发青少年实施校园欺凌的一个主要原因。很多电视节目不但宣扬哥儿们义气,而且有过多的殴斗场面,这些场面刺激了青少年争强好胜、动辄欺凌的心理,使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沉溺于通过侵害在校学生来显示自身力量的错误观念当中。这些青少年成为这种欺凌文化的直接受害者,而在校学生又成为这种欺凌文化的间接受害者。
第四,法律没有被充分认可也导致了校园欺凌的频频发生。侵害弱者是人类的天性,而社会道德的演化和法律的完善会制约、弱化这种以强凌弱的人类天性,使人类得以逐渐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社会。在这一进程中,法律显然因为其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而具有更强的作用。但对于我们这个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来说,普及法律,让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认可法律对于现实社会来说还是重大的挑战。很多人还缺少法律观念以及基本的法律知识,包括实施侵害的青少年、老师和受到伤害的学生。而这种社会背景就导致弱小的在校学生成为缺乏制约的欺凌行为的受害者。
校园霸凌发言稿篇十四
致广大师生家长及全社会:
近年来,校园暴力已经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全国各地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校园暴力事件,并且呈蔓延之势,甚至致人死亡等恶性案例有增无减。校园暴力事件屡屡发生,如:“2015年6月8日,永泰初三男生遭围殴脾被切除,此前被同学欺凌4年,2015年9月20日,湖南省永州市第十二中学初一班级,历史老师李恒毅抓着女生章耀尹的头往桌子上使劲撞,随后用脚踩头,并掏出钢筋痛打该生,最后把章耀尹从座位上拖到窗边从四楼扔下致其死亡”。这些事件给青少年的生理及精神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有些校园暴力的行为手段之残忍及事件发生时旁人之冷漠,让我们深感痛心和愤慨!拒绝校园暴力,迫在眉睫!
青锋侠本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及正义感。在此,向广大师生、家长和全社会发出倡议和呼吁!
1,倡议每年的五四青年节同时作为我们的反校园暴力日,让全社会警醒,关爱青少年。让每一位在校师生,从自我做起,坚定勇敢的向校园暴力说不。
2,我们抵制和坚决反对一切校园暴力行为。全体师生及家长请放下冷漠、伸出你的双手,用力所能及的力量共同参与反校园暴力活动,守护好每一位同学健康成长的道路。
3,对于曾经历过或经常饱受欺凌的同学们,请勇于参与到我们的反校园暴力活动中来,一起批判并借助社会和法律的力量来惩治校园暴力行为,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4,还在欺凌学生的校霸及老师们,请收起你们的巴掌、收回你们的谩骂!你们将来也有自己的孩子,当你的孩子遇到校园暴力的时候,又做何感想!不如立即停止一切校园暴力行为,负责任的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倾注我们的爱,共同维护好青少年的成长环境。
5,校园的管理者们,请立即做出行动!长期忽视,掩盖问题并不能解决校园暴力,请加强学校管理、构建校园安全,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道德观和法治观念。安全的校园、文明的校风需要校方有力的监管和行动!
6,倡议全社会共同关注校园暴力。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推进设立反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依法惩治,让肆意施暴者受到相应的处罚。让身处欺凌环境的孩子知道他们如何寻求帮助和庇护!
也许你我身边还没有发生恶劣的校园暴力事件,但是谁能保证这种恶劣的趋势会不会蔓延到我们自己身上?因此需要全社会积极行动参与到反对校园暴力、拒绝社会冷漠的行动中,防范于未然。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份沃土,撑起一片蓝天,是社会的责任,也是我们共同的职责。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校园霸凌发言稿篇十五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意识,增强学生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加强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5月10日上午,xxx街道xxx小学召开全体师生会安排此项工作。各班也及时开展了相关主题队会。
班会的形式多样,主要学习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如何预防校园欺凌。针对如何预防校园欺凌,学校倡议学生们“六要”:一要勇于对校园欺凌说“不”;二要和不良恶习说“再见”;三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和勇于承认错误的态度;四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五要积极与老师、家长交流沟通;六要拒绝与校外不良青年来往。
通过活动,同学们明确了校园欺凌的内涵、性质,学习了遭遇校园欺凌的应对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学生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意识,为学校的安全工作夯实了基础。今后我校仍会不断通过国旗下讲话、黑板报评比、征文、聆听法制教育专题报告等活动,增强了师生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校园霸凌发言稿篇十六
[摘要]校园霸凌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是一种越轨行为。文化传递理论关注越轨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遵从和越轨的社会事实对他们的影响;结构性紧张理论认为越轨学生因身处弱势群体而影响了学业成功,他们通过非常规手段争取别人的认同;社会控制理论认为施霸者与社会联系的纽带被弱化;标签理论解释越轨的标签是如何“烙印化”的;破窗理论认为校园霸凌长期存在是由于教育部门和司法部门对越轨者没有有效的制约措施所致。
[关键词]校园霸凌文化传递理论结构性紧张理论社会控制理论标签理论破窗理论。
校园暴力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校园暴力是发生在校园内的,由教师、在校学生或者校外人员针对他人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为。狭义的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中的,由学生或校外人员针对在校学生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为。本文所论述的是学生之间的伤害行为,这种现象也叫校园霸凌。校园霸凌有多种形式,如肢体霸凌(肉体上的欺凌行为)、言语霸凌(取绰号、辱骂、嘲弄、恐吓)、社交霸凌(团体排挤、人际关系对立)、网络霸凌(以手机简讯、电子邮件、博客、bbs等媒介散播谣言、中伤等攻击行为)、性霸凌(以身体、性别、性征、性取向等作取笑或评论的行为,或是以性的方式施以身体上的侵犯)。
在我国,学生间的伤害事件也屡见不鲜。校园霸凌使受侵犯的学生们遭受财物损失外,还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更大的伤害,因此造成了不小的社会影响,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1]人们正力图揭示校园霸凌产生的缘由。这种越轨行为之所以发生并长期存在,主要原因是社会环境。我们应应该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来审视和剖析它。
一、文化传递理论的解释。
社会文化塑造个体的行为模式,而个体的行为模式又反映着其接受并认同的文化特质。越轨像遵从一样,也是从个人生活的社会环境中习得的。失范的成人社会为孩子们提供了不良的参照群体。美国社会学家克劳沃德和奥林指出,虽然社会试图劝导人们遵从社会规范,但教导的内容并非总是一致的。父母、教师、教科书、宗教领袖、媒体以及其他社会化主体,有时传达出的不是遵从规范的态度。有时家长的教导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有时向孩子灌输只要遭遇欺侮就应以暴制暴的错误观念。有些教师口头规劝学生不要实施暴力,可自己有时却对学生予以谩骂、体罚。
美国社会学家萨瑟兰德认为,每个人都受到了遵从和越轨行为的双重影响。这些影响在个人的思想中展开斗争,哪个占了上风,哪个就会引导人们的行为。如果走向越轨的社会化强度超过走向遵从的社会化强度,就会变成越轨者。
二、结构性紧张理论的解释。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指出,当社会的文化与结构之间存在紧张或冲突时,越轨就可能发生。越轨行为是一种社会创造出来的行为,而不是越轨者一时病态冲动的结果。[2]所有社会系统都提出了作为普遍追求的某些目标和价值,如在学校中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拥有高的社会地位等,同时也明确指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社会认可的手段,通过合法竞选获取职位等。但是在社会快速变化和社会不平等广泛存在的环境里,归属于某些群体的人可能很少或根本没有机会实现文化上的成功目标。
校园暴力的实施者主要是“问题少年”,他们的家庭多有不幸。或暴力不断,或父母离异,或家境贫寒,在此情况下,他们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平安富足的生活,加上平时缺乏师长的引导、管教和同学的关怀、帮助,便常常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缘。身处此群体中的人往往会对主流价值倡导的目标失去兴趣,或者失去通过合法途径达成目标的兴趣,或者同时失去二者。追求学业成就往往是学校实践中的唯一价值取向,获得好的学业成就就能赢得同侪的尊重,同时拥有令同侪羡慕的权力。“问题少年”因为无法实现校园文化上的成功目标,无法获得同侪的尊敬,他们会想方设法地去获取。
于是,他们会运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如身体高大强壮、父母权势、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与强势者的亲密关系等),通过非常规的途径——霸凌,来获得班级或学校中的“社会高位”。并且还错误地认为对他人物质的占有、对他人的伤害,都是自我力量的彰显。
三、社会控制理论的解释。
以及“信仰”——接受常规道德观念。许多校园暴力的实施者往往与父母关系紧张、学业上落后、与其“同病相怜”的.其他成员互动频繁、对许多社会道德法制观念不屑一顾。这些“失控者”结成群体、相互影响,形成一种与主流文化相冲突的违规型亚文化,他们为加入该群体的成员提供越轨行为的社会支持,与成人社会渐行渐远,社会的规范逐渐对他们失去控制。
四、标签理论的解释。
有些在校学生被当成行为有问题的、麻烦制造者,他们被称为“坏孩子”、“学校霸王”等,这些标签大多是由同学、教师或其他社会成员非正式地帖上的。但被贴上这样标签的学生,不再被简单地当作普通人,而多少被当作正常社会之外的人。他们获得了一个不为学校、社会接受的“污名”[1]。一旦获得越轨者的污名,他们便不容易在其他人的面前表现正面形象。
被标签为越轨者的人常被社会拒斥和疏远,家长、教师、同学会减少对他们的支持和感情投入。社会的拒斥和疏远趋向于将被标签的个人进一步推向越轨生活。
被打上越轨者烙印的人,慢慢地开始接受越轨者角色,并据此构筑他们的全部生活。
五、破窗理论的解释。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根据心理学家津巴多的实验总结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窗户玻璃被人打碎而没有立即修补并惩戒破坏者,就有更多的人受到暗示性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并将越轨行为升级。学校霸凌为何普遍并长期存在于各国学校中,校园霸凌被学校当作家丑一样,极力遮掩。如果一所学校承认校园霸凌的存在,难免会影响学校声望。由此种种原因,学校霸凌不容易被成人或“局外人”发现。另外,家长、学校管理者、教师等有时会对学生间的欺侮行为不够重视,或有意包庇,或没能及时制止并给予惩戒,或学校并没有被赋予任何的强制力,可以来有效地制裁、惩罚侵犯他人权利的学生。
如果学校对学生违纪事件简单地求助于行政处罚,滥用“劝退”、“勒令退学”等手段,只能将问题推向社会,这让教育部门感到束手无策。
从法制面来看,诸多霸凌行为不论是民事上或刑事上都已经构成了侵犯权利的行为,形式上的法律规范未必有明显的缺漏。但问题在于,这套法律规范不是现实校园中能够被援引的资源。原因很多,但大体上可以区分为两者:其一是传统社会认为法律只能是解决校园纷争中最后的工具,使用法律系统甚至将让学生背上“污名”,这样的观念反而让学生的权利更容易受到侵害。
其二是校园缺乏充足的资源和规范,能让受害者藉由司法体系捍卫权利。在校园中,受害者的揭发上告、同情者的见义勇为,都可能引来更大的报复。
小结。
每一种社会学理论都只能解释部分校园霸凌行为,都有各自的盲区,如文化传递理论无法解释因一时冲动而对其他学生施予霸凌的行为,结构性紧张理论不能论证为什么有些弱势群体比其他弱势群体有较低的越轨行为,标签理论不能说明最初的越轨行为。即便如此,它们也的确为弄清扑朔迷离的社会现实提供了重要的洞察力。但是我们必须注意这一点,在校园霸凌中,那些被欺负、敲诈、勒索甚至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学生,是我们能看得见的受害者,因而他们理应得到社会的关怀和帮助。而那些施暴的孩子同样也是受害者,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似乎比被暴力所伤的学生更应得到关怀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