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古筝渔舟唱晚教案(模板24篇)
编写教案需要教师结合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逐步完善和调整。编写教案时,要考虑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机会。https://example.com/教案2
古筝渔舟唱晚教案篇一
1.学唱歌曲《晚风》,体验、表现歌曲安逸、宁静的意境。
2.学会6/8拍的挥拍;并能用竖笛演奏歌曲。
3.用竖笛演奏、合唱等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晚风》。
二声部的合唱。
培养学生在欣赏中能够认真、安静倾听的好习惯。
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
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第一部分乐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是什么?
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3.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把编的故事写在书上,有空的时候相互交流)。
(作品形象地表现了古代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渔民划着船纷纷归航,一天辛苦鱼满仓,江面上歌声四起,在月色、江水中飘荡……)。
二、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
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
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三、学习歌曲《晚风》。
1.教师谈话导入:
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力度……猜猜拍号。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拍号:2/4、3/4、4/4。
引出6/8拍,知道它的含义;注意强弱节奏;区分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和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不同。
3.用“提纲”学习法学习旋律。
检查节奏,节奏要唱准;逐句检验自学成果: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在练习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
4.学生齐唱全曲。
5.学生齐奏乐曲。
6.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
(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7.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
8.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二声部曲调的合唱;二声部歌曲要根据各班情况临时调整。
四、课堂小结。
古筝渔舟唱晚教案篇二
1、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复习歌曲《晚风》,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1、聆听歌曲《晚风》。
2、跟琴演唱歌曲,老师矫正不准确的地方。
3、分组唱、男女唱、个人唱。
4、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5、根据歌曲表演。
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
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教学反思:。
同学们能够安静地欣赏歌曲《渔舟唱晚》,听得特别认真。听辨活动时,听得也不错,但划拍时有的同学划得不标准,练习后同学们做得不错了。
古筝渔舟唱晚教案篇三
《渔舟唱晚》是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的一首欣赏课,此曲由娄树华根据古曲《归去来兮》的基础上进行改编。乐曲的结构分为三部曲式。乐曲以典型的民族调式,经过主题的展现、对比,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河南筝曲。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不断的扩展,感受体验与探索创新的活动能力也在不断得增强,在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识谱能力,但是对于我国古曲知之甚少,因此本节课通过聆听、观看、延伸的方式让学生对中国古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三、说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渔舟唱晚》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民族文化各类艺术的宝库,激发学生学习并发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愿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聆听、欣赏、感受、模仿等方式,学生《渔舟唱晚》所表达的画面,提升综合音乐欣赏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记《渔舟唱晚》的三个主题,并能说出演奏顺序和描述音乐表达的画面。
四、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熟记《渔舟唱晚个》三个主题,说出主题的演奏顺序。
2、难点: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出音乐表达的唯美画面。
五、说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等。
六、说教学用具:多媒体,视频、古筝。
七、说教学过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的环节我会运用音乐与提问相结合的方式,播放《功夫》片段,同时提问电影当中的两位高人演奏的是哪首曲子?他们使用的是什么乐器?当同学们认真的聆听的时候也在积极的思考,影片中夸张的演奏方式和精美绝伦的武打动作结合在一起,学生们可能会了解演奏的乐器是古筝,但是谁也联想不到这竟然是一首描写晚霞中渔夫悠然自得垂钓的画面的乐曲,当我出示课题的时候同时会解释,影片用一首古筝曲来表达自身的音影片思想,可谓是将音乐本身主题与情节做出了夸张的对比,但是这首乐曲本事描写了一幅十分唯美的画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和欣赏一下这首旷世名曲――《渔舟唱晚》。
设计意图:导入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探索一些未知事物,对陌生内容充满了好奇心,用电影片段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学生也尽快会转移到课堂当中来,既达到了我的导入目的,也让他们能够通过和想象,表达对音乐的初步感受,同时也与其他艺术门类想结合,符合新课程标准中的音乐与其它艺术结合的理念。
在这个环节完成之后,我会迅速进入到新课教学中,播放唯美的古筝曲《渔舟唱晚》,同时提问学生:现在听到这首古筝曲,你会想到什么画面?作者为什么要用《渔舟唱晚》来做这首筝曲的标题?学生听完后自由回答,我会结合多媒体边播放边总结的方式讲解乐曲创作的背景:《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乐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乐句与乐句基本上是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构,给人结构规整之感;乐曲的后半部分(第二、三段),则运用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次发展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
设计意图:
在引导该学段的孩子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应该以具象的语言描述作品的背景,让孩子们准确了解到相关内容,对他们追求真实的音乐内容,以客观的方式去了解音乐创作背景打下扎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会进入分段聆听的环节:在聆听第一段音乐的时候我会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仔细聆听,展开你们的想象,说一说这段音乐在你大脑中形成了什么样的画面?”聆听结束后我提问让学生一一回答,学生的答案可能是稚嫩的,单一的.,但在即将揭晓答案之前我会播放一组图片,让同学们在观看图片的同时再聆听主题,这时他们可定会恍然大悟,原来曲作者将画面融入到了音乐当中!之后我会解释:乐曲的第一段为,慢板。音乐抒情、悠扬,如歌一般,左右手相互配合,以高超的演奏技巧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远处渐渐西沉的夕阳,缓缓移动的帆影,轻轻歌唱的渔民……给人以“唱晚”之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
接下来我会以同样的方式去进行第二段,第三段的欣赏,以此让学生能对音乐内容充分的理解:乐曲的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这段音乐史对第一段音乐的变奏,给人一种节奏变化,这段旋律从前一段音乐发展而来,造成对比和变化。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浪前进的欢乐情绪。乐曲的第三段为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
在拓展提高部分,我会用事先准备好的古筝为同学们演奏一曲现场版的《渔舟唱晚》,同时让同学们再闭上眼睛,想象音乐当中画面,之后再谈谈自己的感受,演奏完成之后我会发起一个小组合作活动:找一篇适合的诗或者文章,和着音乐读一读,哪一组找的准,读的好!在每一组都表演结束之后我会对他们勇敢的表现和精准的理解能力给以正面的评价!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指出,音乐课程应该以音乐为主线,提倡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而我这里的设计,意在让同学们自主的发现音乐可以和文学,尤其是中国的古代现代文学作品相结合,充满的画面感和美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愿望。
在小结作业环节,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询问同学们:这节课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领悟到了什么?并且尝试哼唱出三个乐段中给你印象最深的音乐段落。以此来让学生说出民族音乐的美感和美丽,并引导学生有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的意愿。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作业是让学生在网络上搜集一些关于描写景物的优美音乐,下节课与同学们一起欣赏。
本节课的板书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
古筝渔舟唱晚教案篇四
秋红蔚接天,海月卧云川。雁景烟霞挽,星沙桨叶船。
遐绪——遐想——!
虞川的黄昏,漫山野的枫红,烟霞伴着雁云共行,谧静的江面帆影点点,鱼儿跃滩,鹜鸟低飞,清波卧月时猫着的一颗星星,螺丝湾还有两个慕侣,或隐或明——!
橹声,埃吱----埃吱----埃吱,微微的风,水面上一路欢快的船歌,层层的漪涟涌动。已镜天皓月,青山松柏的倒影,一个着粉衣或娉婷婉约的女子、拉长的湖面上倒影,咯咯咯的笑声。一颗颗淘气的小星星,跳,跳出了幽蓝的.夜空,悄然的划落,一道道银白色的的弧光,像织女抛出的丝丝的锦线。此景;谁不会在心湖里涌起层层的漪澜!
谁点燃了;湖面上,忽隐忽明的渔火,闪烁。谁;一声吆喝,芦苇里扑扑的野鸭在飞。船舱小酌,听;鱼儿上钩时一卷卷的水声,又琴川派的筝曲如怨如慕的绵长。眸如秋水,玉颜倾人,双目对视,珠帘里的竹席阵阵的清香。漾着的小船,随风——!
一阵冷风,一水面雾气,只一缕烟萦?捋银须;伫江堤,老朽一个!哈哈,哈!
古筝渔舟唱晚教案篇五
2、让学生对旋律等音乐语言的分析。来感受和理解音乐内容的初步能力,获得美的体验。
1、能根据音乐旋律想象音乐画面并能根据乐曲意境联想与之相对的古诗。
课件、古筝、《丰收锣鼓》vcd。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的教室里多了一样乐器,大家看这是什么乐器?
师:古筝是一种弹拨类乐器,音色优美、旋律流畅,似天上的行云、低上的流水。用筝弹奏的.曲目很多。今天,我想向大家推荐一首经典的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这首乐曲是古筝家娄树华先生在三十年代改编。请同学们仔细欣赏,有两个问题带给大家:
1、这首乐曲表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乐曲大体可分为几乐段?
(一)学生完整曲欣赏一遍。
(二)学生回答问题。
(三)师小结:
同学们说的都非常不错,每个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乐曲就会出现不同的感受和联想。这首乐曲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渔翁满载丰收的喜悦,放歌归航的诗情话景。
师:你们说乐曲可以分为几部分呢?
生:三个部分。
(四)分段欣赏。
欣赏第一部分。
(弹奏一部分后生回答)。
节奏:平稳情绪:宁静速度:徐缓旋律:优美、恬静。
师小结:这一部分描绘了夕阳在渐渐西沉,船帆在缓缓移动,渔民在轻轻歌唱,真是一幅迷离而动人的风情画。
学唱主题旋律:让我们在这么美丽动人的画面中随着邬欣宁同学的琴声一起来唱一唱吧。
(2)欣赏第二部分。
在这一乐段中,你们听到了一种什么声音?(流水声、一连串加快的音等)。
花指,古筝演奏一种指法记号。师示范。
师:一连串的音,通过一次比一次加快速度的反复,你们似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答)。
师小结:这一部分让我们仿佛看见湖面上一艘艘渔船满载丰收的喜悦,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划船比赛。摇橹声、船浆声、水花飞溅声越来越响,渔船越来越近。听到了渔民们开心的笑声。同学们说的这些,构成了湖面上一部快乐的交响曲。这也是这首《渔舟唱晚》乐曲的高潮部分,和第一部分的节奏、情绪、速度、旋律进行比较。
节奏:紧密,跳跃;情绪:活泼,激动人心。
速度:快速旋律:热闹、欢腾。
师:这一部分主要描绘了什么?
师:描绘了一派热闹欢腾、渔歌飞扬的景象,这热闹的景象表达了渔民开心的心情。
(3)欣赏第三部分。
师:你们听!此刻湖面上又是一番什么景象?
(生弹奏尾声部分)。
师:夕阳沉入水里,月亮爬上树梢,暮色笼罩了整个湖面,湖面的平静已取代了开始的喧闹,就连最后一个水波涟漪也在袅袅余音中消失。
师:尾声的节奏、情绪、速度,旋律又是怎样了呢?
节奏:平稳情绪:优美、恬静。
速度:渐慢旋律:平稳、
(七)师:第一部分与尾声主要写景,二部分丰收的喜悦之情,与第一部分和尾声情景交融,构成了一幅渔舟唱晚的美丽画面。
配上一首古诗(指一个学生朗诵)。
古筝的表现力可谓是丰富多彩、淋漓尽致,不但能表现优美恬静的画面,也能表现热闹欢腾的劳动场面,今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丰收锣鼓》中古筝的音乐表现力。
1、教师作简单介绍。
2、完整欣赏。
古筝渔舟唱晚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能识别筝的形状和音色特点.能伴随音乐唱熟旋律。
2.让学生对旋律等音乐语言的分析。来感受和理解音乐内容的初步能力,获得美的体验。
教材重点和难点:1.能根据音乐旋律想象音乐画面并能根据乐曲意境联想与之相对的古诗。
教具准备:课件、古筝、《丰收锣鼓》vcd。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的教室里多了一样乐器,大家看这是什么乐器?
二、理解乐曲:
(一)学生完整曲欣赏一遍。
(二)学生回答问题。
(三)师小结:同学们说的都非常不错,每个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乐曲就会出现不同的感受和联想。这首乐曲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渔翁满载丰收的喜悦,放歌归航的诗情话景。
师:你们说乐曲可以分为几部分呢?
生:三个部分。
(四)分段欣赏。
欣赏第一部分。
(弹奏一部分后生回答)。
节奏:平稳情绪:宁静速度:徐缓旋律:优美、恬静。
师小结:这一部分描绘了夕阳在渐渐西沉,船帆在缓缓移动,渔民在轻轻歌唱,真是一幅迷离而动人的风情画。
学唱主题旋律:让我们在这么美丽动人的画面中随着邬欣宁同学的琴声一起来唱一唱吧。
(2)欣赏第二部分。
在这一乐段中,你们听到了一种什么声音?(流水声、一连串加快的音等)。
花指,古筝演奏一种指法记号。师示范。
师:一连串的音,通过一次比一次加快速度的反复,你们似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答)。
师小结:这一部分让我们仿佛看见湖面上一艘艘渔船满载丰收的喜悦,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划船比赛。摇橹声、船浆声、水花飞溅声越来越响,渔船越来越近。听到了渔民们开心的笑声。同学们说的这些,构成了湖面上一部快乐的交响曲。这也是这首《渔舟唱晚》乐曲的高潮部分,和第一部分的节奏、情绪、速度、旋律进行比较。
节奏:紧密,跳跃;情绪:活泼,激动人心。
速度:快速旋律:热闹、欢腾。
师:这一部分主要描绘了什么?
师:描绘了一派热闹欢腾、渔歌飞扬的景象,这热闹的景象表达了渔民开心的心情。
(3)欣赏第三部分。
师:你们听!此刻湖面上又是一番什么景象?
(生弹奏尾声部分)。
师:夕阳沉入水里,月亮爬上树梢,暮色笼罩了整个湖面,湖面的平静已取代了开始的喧闹,就连最后一个水波涟漪也在袅袅余音中消失。
师:尾声的节奏、情绪、速度,旋律又是怎样了呢?
节奏:平稳情绪:优美、恬静。
速度:渐慢旋律:平稳、
(七)师:第一部分与尾声主要写景,二部分丰收的喜悦之情,与第一部分和尾声情景交融,构成了一幅渔舟唱晚的美丽画面。
三、完整欣赏。
配上一首古诗(指一个学生朗诵)。
四、拓展欣赏《丰收锣鼓》。
古筝的表现力可谓是丰富多彩、淋漓尽致,不但能表现优美恬静的画面,也能表现热闹欢腾的劳动场面,今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丰收锣鼓》中古筝的音乐表现力。
1、教师作简单介绍。
2、完整欣赏。
古筝渔舟唱晚教案篇七
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引导学生发现并体验音乐中细小之处的美。
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
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
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小结: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流行于当时秦国(今陕西一带),因此人们称它为古筝,筝的形状狭长而扁平,琴体面板的音柱上架有很多条弦,均按五声音阶排列。筝的传统奏法是用右手弹奏琴弦,掌握音高和节奏,左手则在音柱左侧用按、滑、揉、吟等手法来调节弦音变化,美化音色,装饰旋律,双手密切配合就能奏出音色美妙、韵味浓郁的音乐来。
表演《晚风》:
1、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晚风》是一首俄罗斯歌曲。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听范唱。
4、全体划拍(以八分名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的教棒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
5、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6、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7、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
(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教师的伴奏必需是不带旋律的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5)口风琴基础较好的班级,二声部各用一、二支口风琴辅之。
(6)班级基础较差的,可以降低难度。第一乐句单声部,第二、三乐句二声部。
8、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
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比较薄弱,安排3课时进行教学。对自己的课堂反思如下:
1、课堂常规:
学生上音乐课坐的姿势、拿书本的方法以及聆听的习惯都没有养成。
2、学生的聆听:
初听歌曲,学生不知道去听歌曲中体现的基本要素,要像一年级小朋友一样告诉他们要怎样去听音乐。在欣赏的时候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只能停留在最表层,旋律的变化,音高的变化等学生都不知道去听,去分析。
3、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
最基本的技能学生也是没有基础的,不能识谱;不知道什么是节奏,更不会念、拍节奏;不知道音乐的表现的情绪是怎样的。在学生的脑海中,没有这样的概念。
古筝渔舟唱晚教案篇八
一、设计思路: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那么怎样创造性的开展音乐教学,怎样让我们的孩子们喜欢音乐呢?这个问题一直引导着我不断的尝试和总结,寻找更多孩子们喜欢的音乐,寻找更多适合孩子们发展的音乐。下面我想就《渔舟唱晚》这次活动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渔舟唱晚》是一首经典的古筝曲目,是幼儿园大班的音乐欣赏补充教材。幼儿通过音乐欣赏这种艺术表现行式,可以初步了解“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增强幼儿对社会的亲和能力,提高幼儿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而本班幼儿在中班时就已经进行过民乐的欣赏和节奏、律动的训练,到了大班幼儿已经具备创编律动的能力,同时他们也已经具有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愿望。经过认真分析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认为:音乐欣赏活动《渔舟唱晚》满足了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情感的释放和能力不断提高的需要,很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音乐欣赏活动的兴趣,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认识古筝的音色特点,感受民族乐器带轻松和惬意。
以上的活动目标是根据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目标的原则制定的,那就是:“使幼儿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三、活动准备:
2、实物古筝一台。
选择这些形象直观教具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真实,亲切的活动氛围,激发幼儿创编的积极性。
四、活动过程: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导入课题、
2、在倾听结束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3、邀请孩子们观看《渔舟唱晚》课件,让孩子们感受真实的音乐情景(播放课件);
(二)、音乐游戏“快乐的小渔民”。
2、接着我会请幼儿两两配合,跟随a段音乐尽情的展示与众不同的划船动作;
3、我会以同样的方式鼓励幼儿跟随b段音乐设计捕鱼的动作;
4、将幼儿分成两组,即划船组和捕鱼组,开展“快乐的小渔民”的游戏。玩法是:播放a段音乐,划船组幼儿自由划船,捕鱼组的幼儿则扮演小鱼,在水中自由的游动;播放b段音乐由捕鱼组活动,而划船组则又扮演小鱼开展游戏,让幼儿充分感受a、b段音乐的不同情绪。
在倾听中感受在感受中表现在表现中创造―――――大班综合音乐活动《渔舟唱晚》。
设计以上环节的依据是我知道幼儿艺术活动是在他们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让他们快乐的创造和表达。在此基础上,我会根据幼儿发展的状况和需要,对表达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三)、出示古筝图片(放课件)和实物古筝,让幼儿认识古筝的音色特点,知道《渔舟唱晚》就是用古筝演奏出来的,激发幼儿兴趣,然后利用古筝现场演奏开展音乐游戏“快乐的小渔民”,将活动推向高潮。
五、延伸活动:
此次活动结束后,我会将古筝和《渔舟唱晚》的音乐投放到音乐区角,让孩子们深入的认识我们的民族乐器,爱上我们的民族音乐。
古筝渔舟唱晚教案篇九
《渔舟唱晚》是一首经典的古筝曲目,是幼儿园大班的音乐欣赏补充教材。幼儿通过音乐欣赏这种艺术表现行式,可以初步了解“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增强幼儿对社会的亲和能力,提高幼儿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而本班幼儿在中班时就已经进行过民乐的欣赏和节奏、律动的训练,到了大班幼儿已经具备创编律动的能力,同时他们也已经具有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愿望。经过认真分析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认为:音乐欣赏活动《渔舟唱晚》满足了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情感的释放和能力不断提高的需要,很适合大班幼儿学习。经过认真分析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班幼儿在中班时就已经进行过民乐的欣赏和节奏、律动的训练,到了大班幼儿已经具备创编律动的能力,同时他们也已经具有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愿望。
1.激发幼儿对音乐欣赏活动的兴趣,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认识古筝的音色特点,感受民族乐器带轻松和惬意。
认识古筝的音色特点,感受民族乐器带轻松和惬意。
《渔舟唱晚》音乐cd、课件ppt、小鱼和渔夫头饰等。
(一)让孩子们倾听《渔舟唱晚》的音乐。
1.听前先提出要求:“听到音乐你想到了一些什么?”
2.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3.听音乐,在倾听结束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一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二是让幼儿学会有目的的倾听音乐)。
(二)邀请孩子们观看《渔舟唱晚》课件。
1.让孩子们感受真实的音乐情景。
3.学划船动作,调动幼儿的情绪。
(三)幼儿相互配合学做动作。
1.请幼儿两两配合,跟随a段音乐尽情的展示与众不同的划船动作;
2.以同样的方式鼓励幼儿跟随b段音乐设计捕鱼的动作。
(四)分组进行“快乐小渔民”游戏。
1.将幼儿分成两组,即划船组和捕鱼组,开展“快乐的小渔民”的游戏。(玩法是:播放a段音乐,划船组幼儿自由划船,捕鱼组的幼儿则扮演小鱼,在水中自由的游动;播放b段音乐由捕鱼组活动,而划船组则又扮演小鱼开展游戏,让幼儿充分感受a、b段音乐的不同情绪)。
2.幼儿学划船动作;
3.幼儿开展划船捕鱼游戏;
4.教师激励评价幼儿,调动幼儿积极参与的情绪。
(五)总结评价,活动结束。
这是一堂音乐欣赏活动课,总体来说我班的孩子对于这个音乐故事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在请他(她)们根据故事情节和乐曲创编动作、表情时,他们惟妙惟肖,当然有些孩子在到前台表演时还是有些拘谨的。后来的“划船”音乐表演游戏还是满精彩的。随后我让学生分角色来表演划船的和捕鱼的,我觉得这个环节完成的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今后,我要多多设计学生喜欢的音乐环节,以提高音乐课的课堂效率。
古筝渔舟唱晚教案篇十
1、介绍民族乐器——古琴与古筝,通过对比欣赏,体会两种乐器的不同听觉享受。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3、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教育学生热爱古典音乐,了解世界不同的音乐文化,创造更美好的音乐,来美化生活。
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引导学生发现并体验音乐中细小之处的美。
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
教学课件。
一、课前准备:
导入欣赏歌曲《太湖美》,营造气氛。
问:乐曲主要采用了哪种乐器?你对它了解多少呢?
二、知识学习:认识古筝。
1、了解古筝的历史起源。(课件展示古筝图片及发展起源)。
2、时事新闻:“嫦娥一号”升空时带去的乐曲中有一首古琴曲《高山流水》,让学生欣赏此段录像,听辨古琴的音色特点。
3、学生欣赏后,谈谈古筝和古琴音色的不同效果。
4、教师补充介绍:用历史传说中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以及《三国演义》中孔明巧施空城计,操琴退十万大军的故事来让学生理解古琴的`音色特点,与古筝形成对比。
1、纯听音乐,初步感受,充分想象。
1)闭上眼睛欣赏,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听到乐曲有明显变化时举手示意。
2、反馈、讨论。
3、介绍作品:
1)分析、介绍题目来源、作者。
2)了解电子合成版的《渔舟唱晚》被中央tv天气预报中的使用。
3)简单了解古筝演奏的手法。(课件展示古筝的弹奏指法)。
4、分部欣赏,细节分析。
(一)第一部分。
1)欣赏,体会第一部分的演奏效果,从节奏、速度、情绪、意境四个要素来讨论。
2)教师总结,出示投影片,体会第一部分音乐特点。
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用一幅画来表现此部分。
(二)第二部分。
1)将此部分再详细的分成小部分来欣赏,交流,讨论,体会。
2)教师总结,投影出示表格。
(三)第三部分。
1)欣赏,让学生自己谈这段与前两段的区别:画面多还是心情多?
2)教师总结音乐意境。
3)尾声:余音缭绕,意犹未尽。
5、完整欣赏,加深理解,深化效应。
教师配以生动的语言辅助说明。
四、提高欣赏,开阔视野。
1、听了《渔舟唱晚》,你觉得古筝善于表现哪种类型的乐曲?
2、从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兴趣入手,播放【奥】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中的主题音乐,让学生听此段音乐在哪里听过?(she《不想长大》),那么古筝这种传统的民族代表乐器是否也被流行音乐人所利用呢?欣赏周杰伦创作的歌曲《黄金甲》、《青花瓷》,体会流行音乐融入的古典因素带给我们的听觉享受。
五、情感升华。
流行音乐的发展离不开古典音乐的基础。“流行音乐如流星一般璀璨夺目;古典音乐,历经了多少个世纪,依旧被人们缅怀与沉浸。”希望同学们能在喜欢流行音乐的同时,也要重视古典音乐,多去了解世界上不同的音乐文化,汲取它们的精髓,去创造更多更美好的音乐,来美好我们的生活。
古筝渔舟唱晚教案篇十一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建构主义理论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音乐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要从学情出发,挖掘音乐作品最突出的特征,结合原有知识基础,生成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体现音乐教学的系统性与发展性。
(二)理论依据。
本课教学设计以《音乐课标》中相关课程理念作为理论依据,重点凸显以下两项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该理念对什么是“音乐审美”进行了解读,音乐审美指的是对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本课教学活动在兼顾学生兴趣的同时根据中国古典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乐曲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进音乐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该项课程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收益。音乐课的教学活动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个性。教学中,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发展音乐才能提供空间。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对整首作品的分析。
本课赏析的音乐作品《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演奏的器乐曲,采用五声调式,是古筝演奏家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辞》为素材发展改编而成的。乐曲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彭蠡”即现在的鄱阳湖。乐曲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在夕阳西下、湖光山色无比优美的时刻,渔人满载着劳动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的欢快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曲为三段体,具体呈现为a+b+c+尾声。
2.对乐段的分析。
a.第一乐段。
谱例。
1
第一乐段是全曲的“起始”部分(见谱例1)。全段节拍较为自由,共运用了三种节拍(4/4、5/4、2/4),为交替节拍。它们所占的比例为4/4拍13小节,5/4拍2小节,2/4拍1小节,呈现出4/4+5/4+4/4+5/4+2/4的交替顺序。富于变化的节拍使得旋律行进更加自由流畅。
韵深远的听觉感受。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碧波万顷、帆影点点的“唱晚”景象。
b.第二乐段。
谱例。
2
c乐句采用的节奏形态。
的节奏形态、
两个乐句在进行中打破了原有节拍的强弱规律。运用弱起,以乐汇为动机不断下行模进,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满载而归的喜悦情景。
c.第三乐段的分析。
谱例3。
第三乐段(见谱例3)是乐曲的“转折”段落,2/4拍,运用了一连串的动机模进。旋律采用复式递升递降的发展手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本乐段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按、滑、叠,揉的催板奏法,形象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
d.尾声。
尾声为乐曲的“合”部分。音乐在达到高潮后突然切住,速度徐缓,下行的旋律出人意料地落在宫音上(全曲是徵调式),具有耐人寻味的效果,乐曲也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
(二)学生情况分析。
表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本首音乐作品的情感态度分析:经过调查了解到在本班43个孩子中,喜欢通俗歌曲的43人,占调查人数的100%;喜欢民族歌曲的有13人,喜欢民族器乐曲的只有8人仅占调查总数的18.6%。当前,由于受多种媒介的充斥,加之小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对音乐主动接受范围大多局限于结构短小,内容通俗、生活气息浓郁且音域不宽、曲调顺口,易于传唱的“流行音乐”,对于器乐曲的主动接触十分有限。因此,本课对器乐曲《渔舟唱晚》的赏析要充分激发学生听觉兴趣,调动多种感官,进一步帮助他们了解我国民族音乐,体会古曲音乐的雅致韵味,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主动接受意愿,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2.对本首作品表达主题内容的分析:该首作品从标题上理解,表现的是长江中下游江西鄱阳湖一带渔民荡桨归舟的情景,对于江南水乡、渔民生活等内容学生在品德与社会《美丽富饶的南国》一单元中已有所学习,因此对于音乐标题所表现的内容有所了解,由此也会帮助他们更准确的体验与理解音乐作品。过程与方法:
在以往音乐欣赏学习中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自主聆听习惯,且喜欢以亲身体验和自主思考的方式学习新知。孩子思维较为活跃,常常能够就某一知识点延伸畅谈和讨论,因此本节课教师会结合音乐作品特点及具体学情设计音乐探究话题,同时会有意识的捕捉课堂生成资源,加以提炼、展开、体验。
知识技能:
在作品分析与学情分析基础上以表格形式呈现本课知识技能相关信息。
古筝渔舟唱晚教案篇十二
倾泻下来,红红的,我知道那是天边的一抹残阳。
静静的水面上泛起了粼粼的波光,那是谁的巧手把你们揉在了一起,幻化成了一幅神秘的图画,让这傍晚的暮色溢彩流光。
树的倒影映在了碧波之上,清晰而又朦胧。远远望去,远山如黛,翠柳寒烟,茫茫的原野披上了一层金黄。
一个人走在这淡淡的暮色里,静静地没有一点的声响。不知不觉地,一种凄然袭上心头,在那怅然若失中,心便感到了点点寒凉。
忽然间,远处传来了一曲歌声悠扬,温柔而又婉转,清丽而又缠绵,那又是谁在纵情歌唱?循着歌声望去,一叶轻舟漂浮在远处的水面上,隐隐约约,仿佛是丹青点缀的画舫。
凄然不见了,寒凉也遁得无影无踪。那叶小舟由远及近越发地清晰了,歌声也越发显得嘹亮。
于是,我似乎进入了梦里水乡。
天边的云彻底地消散了。月华如水,又洒满了一地的清辉,舒缓、安详、恬淡,还略带了几分张扬。
小舟仍在飘荡,渔歌还在不停地吟唱。在这寂静的暮色里,心中那淡淡的思绪又如长了一双翅膀,开始漫天飞翔。
我看到了大山下的古战场,我看到了火烧赤壁的满天红光,我看到了唐风宋韵正吹向我的面庞......
一声声蛙鸣传来,已经和那渔夫的歌声编织成了一曲绝妙的交响。
山醉了,水醉了,夜醉了,心也醉了。满地的芬芳,开始在我的心田恣意地流淌......
古筝渔舟唱晚教案篇十三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我们一家人在渔船上聊天。
我看到了一艘巨大的渔船。它的身体是银白色的',它有一双大而乌黑的眼睛,它有两对翅膀,一对长长的触角,它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一张嘴巴。我们坐在一艘木船上,它的船身是红色的,在海上行驶着一艘渔船,它有两只小船,一只船上有一只船桨,我想如果船上的船被渔船撞了,那该多好啊!我们坐着船到了海中央,我看到一个渔船上有个渔网,我想如果船上的渔民被撞了这个船上的船上的船上的船会不会有事啊!我们到了船上,我们坐了两只船上的椅子,船上的船开了,这个船就像是一个酒店,我们在船上看着美丽的风景,我想到了那个船上的一个酒吧,我们坐着船上的船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小岛,我们在那里玩了许多好玩的,我们还在那里拍了一张合影,这时,我们一家人坐着船上的椅子,我们看见了船上的水,我们就在那里玩着,我们在那里看见了很多小鱼,我们就在那里吃了很多的东西,然后我和爸爸、妈妈去了一个酒店,我们就回家了。
古筝渔舟唱晚教案篇十四
《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河南筝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渔舟唱晚》古筝谱,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渔舟唱晚》是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又说是金灼南根据山东传统筝曲《双板》等改编而成。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现在广为流传娄本前半部分与金本相同,后半部分为娄本所独有的曲子。乐曲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渔人在夕阳西下、湖光山色无比优美的时刻,满载着劳动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的欢快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
第一部分,是乐曲的“起”、“承”两个段落,开始是4/4拍子的慢板,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
第二部分,是乐曲的“转”段,2 /4拍子。通过清角音转入下属调性,并逐层向下移位,表现渔人荡桨归舟、一路“唱完”的欢快情绪。
第三部分,是乐曲的“合”段,旋律先递升后递降,速度不断加快,继而结合成一个循环圈,加以多次反复,并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现渔人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欢乐场面。
由于《渔舟唱晚》旋律优美动听,情调乐观向上。因此,被许多乐坛名家改编成高胡、二胡、小提琴等各种不同形式的独奏、重奏、合奏,收到国内外广大听众的喜爱。一位外国竖琴演奏家听了《渔舟晚唱》大加赞赏,称这首乐曲是“富有东方风味的世界名曲”,并把它改编成竖琴曲。
《渔舟唱晚》一曲的古筝版旋律优美动听,而改编的高胡、二胡、小提琴等弦乐器的版本,由于旋律的线条更连贯、明晰,听后会有另种韵味和美感。
古筝渔舟唱晚教案篇十五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它既可以奏出行云流水般清新雅致的旋律,也可以奏出气势磅礴的乐章。古人曾用这样的语句来形容古筝演奏的艺术效果:“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古筝的音色清莹剔透。当演奏者进行刮奏时,就犹如流水淙淙独具魅力,而按、滑、吟等技巧使古筝具有自己独特的韵味与乐趣。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渔舟唱晚》就是一首典雅而优美的曲子,也是本世纪流行最广的筝独奏曲。
《渔舟唱晚》由中国北派古筝演奏家娄树华先生于1938年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依据十三弦古筝的特点发展而成,并引用唐诗人王勃《腾王阁序》中「渔舟唱晚,穷响彭蠡之滨」句首的四个字「渔舟唱晚」为标题。乐曲采用五声音阶回旋环绕技法,以歌唱性的优美旋律形象地描绘了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的欢乐情景。近年来,有人认为此曲系山东金灼南根据《双板》及其变体《流水激石》、《二环套月》改编的.,娄树华只是在金谱基础上作了较大发展,增加了乐曲的后半部份。两种说法尚未定论。
全曲大致可分为三个部份:
第一部份,用舒缓典雅的慢板奏出悠扬如歌的旋律,并配合左手的揉、吟等装饰技巧,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湖光山色,夕阳西下,渔船还在移动,渔人载歌而归,同时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
第二部份,音乐节奏加快,情绪趋于热烈,起旋律是从第一段八度跳进的音调中发展而来。富有韵味的如歌旋律,排比的小分句使乐曲情调活泼,跌宕起伏,犹如水波荡漾,渔民们摇著桨,驾舟归来的情景。这里,「征」是旋律的中心音,而在此段中用了清角音,使旋律短暂离调,转入下属调性,形成对比和变化,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第三部份是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著音乐的发展,速度逐次加快,力度不断加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迭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同时使全曲欢腾的情绪达到了高潮。 乐曲在高潮处突然切住,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部份一个乐句的紧缩,下行音型的模进逐渐引向终止,曲调出人意料地结束在宫音上,使人感觉江面上夜色笼罩,一片宁静,耐人寻味。
古筝渔舟唱晚教案篇十六
单位:宁河县芦台一中。
授课年级:初中八年级。
教学目标:
1、欣赏古筝演奏的《渔舟唱晚》,能认识筝和筝的音色特点。
2、感受、体验我国古典音乐的魅力,让学生融入到乐曲的情境中。
3、欣赏乐曲,表达情感(文字或绘画),从而了解音乐与文学以及。
其他相关学科的的联系,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乐曲《渔舟唱晚》每一部分在速度上、力度上以及表现情。
景上的不同之处。
2、让学生简要了解中国的民族五声音阶调式,以及第二部分中“fa”
的作用。
教具:
古筝、多媒体。
教学模式:
启发、互动、体验式教学。
教材分析:
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北派筝曲。《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在《腾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船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利用多媒体展示和《渔舟唱晚》意境相符的图片,启发学生。
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并引导学生发挥内心听觉从静止的画面上能听到什么。
对于我们用眼睛看到的事物,我们大多数人习惯用语言去描绘,音乐也是一种语言,他同样能够抒发我们的内心情感。我们的先人看到这样的画面之后创作了一首古筝曲,叫做《渔舟唱晚》。
a介绍筝的外形:琴弦、雁柱、前岳山、后岳山等等。
(使学生了解各部位的作用)。
b简要介绍古筝的历史、流派以及音色。
c让学生尝试弹一弹古筝,感受乐器的音色。
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同学没练过古筝却能演奏出来的声音这么好听呢?
教师解答:简介中华民族五声音阶。
带问题欣赏:乐曲分为几个部分?并说出划分依据。
(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的画面用语言或画面展示在纸上)。
全曲大致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慢板。
这是一段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音乐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给人以“唱晚”之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
(引导学生唱主旋律并模仿教师的演奏动作,感受乐段的优美)。
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
这段旋律从前一乐段音乐发展而来,从全曲来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第二段出现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造成对比和变化。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引导学生感受速度的变化,以及清角音“fa”的作用)。
第三段,快板。
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隐形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走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
(引导学生随节奏或拍子做轻声拍击感受速度和力度的变化)。
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凑,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出人意外又耐人寻味。
教师再次完整欣赏乐曲,让学生完成自己的艺术作品,并展示。(展示有图画和文字作品)。
音乐和文学虽然是艺术的两种表现形式,但是他们可以表现着共同的主题、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用一句话说,音乐是流动的文字,文学是凝固的音乐。
在教师的古筝演奏和学生的散文诗朗诵中结束本课。
《渔舟唱晚》是由古曲改编而成,意境悠远,对于中学生而言,欣赏这种古典的乐曲是比较枯燥的,所以我在这节课的课堂设计中,精心组织和设计了多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本节课,一开始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课程有关的图片,用语言导入课堂,创设教学意境,吸引学生,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引出本课主题――古筝曲《渔舟唱晚》。随后让学生尝试弹拨古筝,聆听古筝的音色,在这一环节,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同学没练过古筝却能演奏出来的声音这么好听呢?就这一问题,我为学生介绍古筝的历史知识,并且介绍五声音阶。
我亲自演奏《渔舟唱晚》,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如:乐曲由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在分段欣赏时,每一段我都采取不同的体验方式,第一段我让学生随着音乐声模仿我的演奏动作,感受这一部分的诗情画意,第二部分引导学生感受速度的变化,以及清角音“fa”的作用,第三部分引导学生随节奏或拍子做轻声拍击感受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分析乐曲,让学生听了想、想了说、说了动、动了画。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参与中,课堂自始至终有很浓的音乐气氛。通过关注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明白了不同的音乐语言表示不同的情景,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别能力和分析能力。最后完整欣赏时,我请同学配上诗朗诵,帮助学生想象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古筝渔舟唱晚教案篇十七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体验音乐中细小之处的美。
教学准备:古筝、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用古筝伴奏复习歌曲,导入古筝欣赏曲目《渔舟唱晚》,板书课题。
二.认识古筝,听赏乐曲。
1.这是什么乐器?(古筝)你一定对它充满了好奇,你想认识它吗?
谁来说说,你所认识的古筝,知道那些古筝的知识,能分享给同学们。
2教师补充介绍:古筝的历史,型质,特色,演奏形式等教师弹奏《渔舟唱晚》: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你结合题目,说说自己脑海里想象出了什么样的画面。教师总结学生所说的,讲述《渔舟唱晚》的内容,5分段欣赏,细节分析。
第一乐段悠闲自得,满载而归。
1)体会古筝技巧:滑音、颤音、刮奏,分别让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弹奏,出示投影片,边听乐曲边分辨技巧并体会技巧的意境。
速度力度旋律线体现情景。
第二乐段。
从第一乐段发展而来,渔船破浪疾驰,活跃欢快3)讨论速度、力度、旋律。
4)出示三幅画,你觉得哪幅画能表现这部分意境?
第三乐段。
高潮部分,百舟竞归,欢畅热烈,在高潮处切住,速度徐缓,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耐人寻味。
1)选画。
2)听录音,全班用身体语言模仿“百舟竞归”,并体会喜悦情绪。并思考:
速度力度旋律线体现情景高潮部分。
3)讨论。
3.尾声。
1)听老师弹奏,思考:
速度力度旋律线体现情景尾声部分。
2)讨论。
3)选画。
示三个乐段的图片请学生选择。师分段再次演奏,并且请生唱唱书上歌谱,再次感受古筝的独特韵味。三.再次感受,知识拓展。
1.师讲述渔舟唱晚的创作历程,曲调创作取材于《归去来辞》,乐曲题目取自《滕王阁序》。欣赏走向世界的《渔舟唱晚》,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渔舟唱晚》,感受走向世界的中国音乐欣赏走进百姓生活的《渔舟唱晚》,听听天气预报曲片段《渔舟唱晚》。
3、总结,分析,知识框架。
四提高欣赏,开阔视野。欣赏现代筝乐《天山之歌》。
五.总结。
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总结,师总结。
我们中国的民族音乐是非常丰富美好的,希望大家都去关心它、发现它的美,从小就学习它的博大精深的知识,传承发展它,热爱我们的祖国,更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提高我们的修养,让他走向世界,更要从进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古筝渔舟唱晚教案篇十八
我想生活在古代,穿着长长的白纱裙,坐在石凳上,附着古琴弹一曲优美的乐曲,望着绿树红花,多美呀!
忙碌的一天,便结束了。我睁开眼,弹的古筝还在发出结束这首《渔舟唱晚》的尾声,我呼出一口气,觉得自己刚刚从那个时代穿越回来一样。
古筝渔舟唱晚教案篇十九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晚风》,体验、表现歌曲安逸、宁静的意境。
2.学会6/8拍的挥拍;并能用竖笛演奏歌曲。
3.用竖笛演奏、合唱等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晚风》。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6/8拍的特点;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习歌曲的旋律。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合唱。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或协作交流式的学习。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在欣赏中能够认真、安静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
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第一部分乐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是什么?
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3.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把编的故事写在书上,有空的时候相互交流)。
(作品形象地表现了古代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渔民划着船纷纷归航,一天辛苦鱼满仓,江面上歌声四起,在月色、江水中飘荡……)。
二、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
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
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三、学习歌曲《晚风》。
1.教师谈话导入:
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力度……猜猜拍号。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拍号:2/4、3/4、4/4。
引出6/8拍,知道它的含义;注意强弱节奏;区分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和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不同。
3.用“提纲”学习法学习旋律。
检查节奏,节奏要唱准;逐句检验自学成果: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在练习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
4.学生齐唱全曲。
5.学生齐奏乐曲。
6.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
(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7.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
8.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二声部曲调的合唱;二声部歌曲要根据各班情况临时调整。
四、课堂小结。
古筝渔舟唱晚教案篇二十
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独奏筝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筝曲《渔舟唱晚》乐谱,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984年,著名电子琴演奏大师浦琪璋将其改编并用电子琴完美演奏,中央电视台选取其1分33秒至2分42秒作为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一直沿用至今。三十年不变的背景音乐,成为十三亿人最熟悉和喜爱的音乐,它也许是全世界所有电视栏目中播放时间最长的.背景音乐。
乐曲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其意境表现了夕阳西下之时,在美景如画的湖面上,渔民欢愉歌唱、欸乃归舟的情景。
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
接着,以音乐的主题为材料逐层递降,音乐活泼而富有情趣。当它再次变化反复时,采用五声音阶的回旋,环绕一段优美的旋律层层下落,此旋律不但风格性很强,且十分优美动听,确有“唱晚”之趣。
最后先递升后递降的旋律接合成一个循环圈,并加以多次反复,而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现了心情喜悦的渔民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这首富于诗情画意的筝曲曾被改编为高胡、古筝二重奏及小提琴独奏曲。
有关乐曲的由来,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一种认为是30年代中期古筝家娄树华根据明、清时期的古曲《归去来》加以改编而成的,另一说法是山东古筝家金灼南早年将家乡的民间传统曲《双板》等乐曲改编而成的。
古筝渔舟唱晚教案篇二十一
桨在轻轻地划,划动一根根心弦;歌在轻轻地唱,唱出一片片浪花。
依山傍水的日子,让他山似的皱纹上有了山似的智慧;依山傍水的日子,让他水似的血液里流动水似的平静。撑起渔舟,载一两位客人,在碧波中荡漾,在白浪中起伏。大自然的日月精华,赋予了他深沉的思想;大自然的.灵动之气,洗涤着他的头脑与心灵。
划动着桨,又送走一批客人,或许这就是生活吧,在自己所热爱的山水处过活,来回运送着张张笑脸。远离世俗,淡泊名利。他也曾茫然,为何自己的生活要这样过着?他也曾疑惑,为何自己无法干成更大的事业?但他也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毕竟这里有他热爱的山水。他早已习惯与渔舟、蓑衣、船桨为伴。他用欣赏的眼光看这一切,发现这里的美,也需细细体味。
日,西沉。夜,将至。潺潺流水,推送着他的渔舟;悠悠流水,触动着他的情感;滔滔流水,冲击着他的思想。名,淡泊了;利,淡泊了;财,淡泊了;怨,淡泊了。但心中有一些东西不会淡泊。淡泊的生活也不会造就一颗空洞的心灵。他望着在夜幕下宁静的山、水,心中有一股激情在澎湃。好像有一首唱不完的歌在他的心中回荡,这动情的歌,融入了这山水中点点滴滴的美,融入了他数十载以来对这山水的情。渔歌唱响,唱出了在山水中细微之处的秀丽,唱出了在他心中那种叫做幸福的感觉。
流水清清,荡起声与色的韵律;流水柔柔,点染情与感的温和;流水蓬蓬,激扬了力与美的交响。在他心中,这水,水边环绕的群山,教给了他太多太多。他无以言表,只能高歌一曲,诉说自己的心情。
“仁者喜山,智者爱水。”依山傍水的他,热爱山水的他,又明白了许多,许多……。
古筝渔舟唱晚教案篇二十二
《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河南筝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古筝《渔舟唱晚》谱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乐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乐句与乐句基本上是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构,给人结构规整之感;乐曲的后半部分(第二、三段),则运用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次发展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
全曲大致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慢板。这是一段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音乐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渐渐西沉的夕阳,缓缓移动的帆影,轻轻歌唱的渔民……给人以“唱晚”之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
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这段旋律从前一段音乐发展而来,从全曲来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进入第二段出现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转入下属调,造成对比和变化。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波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第三段,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
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缩,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出人意外又耐人寻味。
古筝渔舟唱晚教案篇二十三
古筝渔舟唱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古筝渔舟唱晚教学教案怎么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备课人:
高燕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复习歌曲《晚风》,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二、复习歌曲《晚风》。
1、聆听歌曲《晚风》。
2、跟琴演唱歌曲,老师矫正不准确的地方。
3、分组唱、男女唱、个人唱。
4、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5、根据歌曲表演。
三、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
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
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四、教师小结:通过此课学习,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反思:。
同学们能够安静地欣赏歌曲《渔舟唱晚》,听得特别认真。听辨活动时,听得也不错,但划拍时有的同学划得不标准,练习后同学们做得不错了。
古筝渔舟唱晚教案篇二十四
我仿佛可以看到那样的景象,半夜,一个弯月高高地挂在柳梢头,一条宽阔的大河在月光下银光闪闪,河中间有一条随风行驶地小船,船前行后,留下一点一点的小涟漪。夜,是沉睡的寂静。河水,是轻柔地摇摆,舟上有几个弹着古琴的雅士。还有静心听音乐的客人,悠扬的音乐在夜晚慢慢地弥漫开来,融进微凉的空气里,发出动人的声响。
这就是我想象中的渔舟唱晚所描绘的画面,到处都是一片静寂,夜晚有点雾气,但是小舟仍在水上荡漾起一首歌。第一次听到这首古筝曲《渔舟唱晚》的时候,我就被它唯美的意境所打动了,那是千年以前才具备的寂静祥和,最烂漫的事情莫过于夜晚游水,最优雅的事情莫过于在一叶扁舟上弹奏起最唯美的乐曲。我爱这曲子中的岁月静好,我爱这曲子中表现的人与自然完美融合,对大自然充满敬畏的情感。
乐曲刚开始是比较舒缓的慢板。声音轻柔却余音绕梁,像是船在比较平静不起波澜的河水里游行,船上的人可以尽情享受这夜晚的美景,可以享受真正的治愈的寂静。到了后来,乐曲的节奏越来越快,乐曲的声调也越来越高,像是在经过一个水流加速的瀑布,每一秒的声音里都透露着紧张的情绪,我仿佛看见了舟上的人紧张地滑动着船桨,极力将小船调转方向,躲开威力巨大的瀑布,一阵挣扎后,乐曲的节奏又慢慢地恢复了舒缓的模样,好像小船已经脱离了湍急的水流。
又是一阵琴声悠扬,然后声音逐渐的弱了下去,像是舟已经越行越远了,我仿佛看见了小船的身影慢慢地隐藏在暗夜里,时隐时现,隐隐约约,最后化成了一个小黑点。我很惊奇,竟然有这般表现里极强的乐曲,让我的内心突然的宁静下来。我想,我是爱上这首《渔舟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