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创新创业论文总结大全(15篇)
总结是一种思考的方式,通过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总结应该具有启发和反思的作用,可以提出问题和改进的建议。小编整理了一些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创新创业论文总结篇一
创新创业是现在大学生的主题,各位,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创新创业论文,一起阅读吧!
创新创业论文
1南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理念
虽然新加坡高职教育发展时间不长,但其典型的东西方融合特色使其成为亚洲乃至其他地区国家竞相学习的榜样。南洋理工学院在办学策略上,重点突出市场导向、柔性系统、能力开发、国际合作、面向世界以及重应用、重开发的办学策略,可谓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的代表。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更具个性化的创新教育理念,为学生的职业生活与创新创业作好准备,使他们成为新加坡科技创新、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南洋理工学院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专才、创意及创新能力来支持企业之发展需求,如此远大而又切合实际的使命定位,使其办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更加具有了科学的发展依托。
1。1无界化校园理念下的实用主义
无界化校园管理理念是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灵活学习,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和判断有针对性对教学内容按照社会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得到保证。现实中的问题往往不分专业界限,任何一个项目都是综合性和系统性的,依赖于多个学科之间专业知识的融合和创新,从现实中对具有创新创业特质的复合型人才的热衷追求也可看出其重要意义。这种复合体现在校园教学中就是强调各学科之间的紧密沟通和联系,而南洋理工学院将这种联系制度化地高度融合,并以此来强化行政管理部门和教学系之间合作的团队精神,同时强化资源与人才的共享,促进不同学系间的项目合作及教学活动交流,提供更多综合科技创新创业与应用机会。通过这种复杂的综合应用项目,提升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学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加强学院的灵活度和反应能力。在此理念下,学校培养了更多具有开放性创新思维和国际眼光的教师和学生,这种国际化使教师具备更加宽广的视野和领先的专业技能以及跟踪国际最新发展趋势的创新能力,使得学生无论是从教师处学习,还是参与国际竞赛,抑或参与国际企业的项目,都主动或被动地置身于国际化的环境中,进而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都体现了真正的全球无界化。
1。2注重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技能培养
南洋理工学院开创的“教学工厂教学方式通过高度仿真的环境使学生有直接的感悟和现场感,尤其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学工厂是以学校,而不是企业为本位,在现有的教学系统的基础上设立,是将实际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由模拟到模仿再到融合的过程。其中企业和研发项目是教学工厂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使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中。教学工厂的办学理念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学院与企业开展伙伴关系,尽可能多地吸收先进企业的技术和资金,全面模拟企业环境;第二阶段,学院全年不间断地为学生安排项目,以配合企业需求;第三阶段,学校开始着手系统地进行专业开发;第四阶段,树立全面的教学工厂理念,帮助学校实现自己的理想。
1。3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实现了职业教育的高等化和高等教育的职业化,其推行的教学工厂教学模式以及全方位的校企合作使其具备了高职教育高速发展的动力。这种源于企业、用于企业的校企合作精神,使其可掌握市场发展最新信息和趋势,扩充教学与发展资源,开拓科研和创新项目,不断引入国内外企业实习机会。南洋理工学院各系部都与产业实现了较强的融合,通过校企共同设立的实验室让教师与学生和企业共同研发项目,或通过学系专业咨询委员会成员来增强与产业间的融合,另外还通过在职培训课程加深与企业的联系。令人侧目的是,该学院的各学系都具有与新加坡国内外企业的融合项目,其中很多都是国际知名的大公司,如信息科技系与企业合建的实验室,就涉及微软、思科、甲骨文等大型企业,其提供在职培训的专向专业如电子商务、it安全等,主要服务对象是在职的专业人员,以此来满足企业在各关键领域对专向人才的需求。
2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教学体系不统一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当作高等职业教育主流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自发、分散的探索阶段。现行的教学模式中,创新创业教育多以选修课讲授为主,没有形成统一的课程目标,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差异很大。很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人员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教学效果不明显。另外,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学术研究深度不够,没有与生产企业相互融合,导致创新研究成果转化率低。
2。2办学定位模糊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上界定模糊,很多高职院校依据普通高校的办学模式组建,有着普通高校的共同特点,重理论轻实践,特别是缺乏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策略。另外,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还不够完善,有些高职院校的管理机构、校园设施、师资队伍等方面类似本科院校,但运行模式又按照中专时期的方法进行,无法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突出反映在教学上注重理论体系讲授,忽视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理念的培育;理论课时占用比重较大,实践实训时间不足。另外,考核方式比较单一,注重理论知识考核,实践实训考核方式不够完善和科学,使很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人才无法获得公正评价,埋没了大量具有潜质的人。
2。3校企横向联系结合度不高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是完成教学使命的需要,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的需要,加强学生实训基地建设的需要,也是多渠道筹措经费的需要。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产学研也呈现了蓬勃发展良好势头,但限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发展并未达到其应有的高度。无论是职教集团还是实习基地,都没有真正实现学校的主导地位。究其原因,根源在于企业的需求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造成了学校方面主动,企业方面被动的单向合作局面。应通过寻找适当模式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充分满足企业方需求,避免学校方面单方索取,使校企双方真正实现共赢。
3南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理念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3。1革新教育理念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多元化的不断深入,各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也加速了各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大学的作用和活动范围从纯理论科学研究转为倾向于实用性,更直接地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更多地介入行业或区域经济发展,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结构更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过程中更强调实践环节,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元素开始成为当前很多高校的发展特征。教育部20提出对全国600余所高校进行转型,将其办学理念进行重新定位,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自己的目标,在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创造条件,培养“行业创业者或领导者。如何寓学科能力培养于应用能力训练中,做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融合通识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新一代大学生,需要改革高等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跨领域全方位的教育,培养有创造力和创业精神的未来行业领袖。应在大学教育中推广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学生、教师把创新点概念化,然后拿到企业中去测试、调整和提高,不断完善并实现转化。这是实现创新和转变的最佳办法,也是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与“无界化校园教育理念之典型写照。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匮乏是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必须加强师资引进和培养力度。可借鉴南洋理工学院的做法,从企业、政府中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理论修养的企业家、咨询师、创业投资家等担任兼职教师。同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咨询、研发和管理工作,增加实践经验。高职院校应当将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作为自己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通过现场引进、教师锻炼、行业兼职等方式加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将对学生的教育与教师的教育紧密结合,以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同时,应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与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另外,要建立良好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通过校际之间合作,共建地区性的职教师资培训中心,多方面加强师资培养工作。
3。3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借鉴南洋理工学院的职业教育理念,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积极探索分层教育,构建多方位课程体系,开展包含普惠、小众、精英等类别的分层教育,建成了必修保基、限选强能、公选拓展、网络延伸、实践提升、“二课熏陶的“三层次六方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第一层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普惠教育。通过《创业基础》必修课和各专业创新创业限选课的理论教学,启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意识,点燃学生的创业激情,挖掘学生的创业潜能,发现创新创业型人才,提升学生创造性就业的能力。第二层次面向有意向创业的学生开展小众教育。通过创业类公选课与相关的实习实训,进行创业知识、创业素质拓展教育和创业技能培训,引导学生为自主创业做出积极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即可创业。第三层次面向已经进行创业实践的学生开展个体教育。针对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培训,让学生全过程、全方位地体验创业历程,全面提升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鼓励其毕业后直接创业,同时创造就业岗位带动其他学生就业。
3。4建设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体系
以来,科技部、教育部先后在全国部分省(市)和高校相继建立了国家级与省级大学生科技园、产业园及创业孵化器等服务保障机构。但是,与新加坡相比,投入和产出非常有限。可借鉴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模式,采取以下措施:
3)建立由政府或企业参与,高校主导的科技园区或孵化器,在政策、资金层面给予支持和投入,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后勤保障。
4结语
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和无界化校园理念"为国内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优秀的可借鉴经验。同时我们应注意到,任何一种教育模式的最终实效性,取决于其实施过程的本土化,创新创业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中,应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将创新创业教育最大化,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作者:李寿泉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创新创业论文总结篇二
: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其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社会认可度降低,其转型势在必行。为此,成人高等教育可以借助于创新创业教育推进自身转型,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发挥成人高等教育的优势。故而,通过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更新成人高等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积极培育新型创新创业教育队伍,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整合复合型的教学资源以及建立弹性学制等方式来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与提升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长期以来,成人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下,其人才培养质量已经为人所诟病,而且已经陷入生源危机。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帮助其摆脱困境、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
在高校学生中间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活动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哈佛大学,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高校。1998年,清华大学联合北京、上海的5所大学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此次大赛的举办形式、竞赛内容基本上是照搬哈佛大学的模式。到1999年,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中国科协等三家单位决定仿照第一届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模式,由清华大学承办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由此,将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常规化,此次大赛汇集了全国130所大学近600件作品,对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挑战杯”赛事的常规化及日渐推广,高校中有关创新创业竞赛的辅导、课程设置也越来越多。2002年,教育部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效果,决定由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教育部鼓励这些试点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探索不同的办学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高校由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正式发展到创新创业教育,既实现了定期的竞赛到常规教育形式的过渡,也形成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尽管如此,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我国高等教育的时间较短,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面对这种从未有过的教育形式,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好师资问题。为此,2003年教育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了第一期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来自全国的近百所高校的250多名有创新创业教育经历的教师参加了培训,由此标志着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的正式启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管理培训学院相继举办了十多届师资培训班,解决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范围、课程设置方式、教育教学方法等基本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2010年开始,随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各校的逐步建立,创业教育的实施方式、创新路径、实施方法等逐渐成为高校及教师新的关注点。由此,2011年清华大学承担了这一新型师资培训内容,到目前已经为全国高校共培养了1300名教师。除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担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任务以外,2005年,共青团中央、中国青联与国际青年创业联盟合作,针对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不足,开展了kab(knowa-boutbusiness)创业教育(中国)培训项目,截至2014年,kab项目已为来自全国1100所大学近5000名教师提供了相关培训,在全国160所大学建立了大学生kab创新创业俱乐部及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吸引了30万人次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并联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编辑出版了《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教师与学生用书各一套,帮助全国近800所大学完善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质量监控、创业推广等体系。随着前述各个师资培训项目的推进,逐渐解决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问题,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各高校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专业也在逐步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逐渐完善,实现了从师资培训到学生培养的承接,逐步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覆盖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日渐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仅凭现有的退、缺岗位难以完全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因此,通过创新来引领创业、通过创业来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难的基本途径。无疑,创新创业教育为此提供了突破口,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提升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如此,不仅能够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成人高等教育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既充分体现了其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也提升了其办学的社会认可度。
(一)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其自身转型的要求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之一,成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自然也不能无视这样的发展方向。自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日趋下降,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得到社会认可,毕业生的就业率较低,创新创业意识也不强,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瓶颈。这些瓶颈严重制约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如果不能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亦无法转型,这是一个恶性循环[2]。具体而言:第一,在办学理念上,成人高等教育还没有从学历补偿教育中走出来,继续追求学历教育,追求办学规模与经济效益,忽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第二,在教学方式上,依然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导,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第三,在课程设置上,过细的专业分科无法满足学生对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需求;第四,在教材选择上,普教化色彩浓厚,内容和知识陈旧,没有吸收最新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第五,在师资上,成人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基本上是理论研究者,缺乏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经验的教师;第六,在学制设置上,学年制在很多时候过于僵化,无法满足在职成人创业要求。鉴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成人高等教育无法走出自身的发展困境,以至于很多成人高校已经深陷生源危机。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蓬勃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改革办学理念、教学模式、专业设置,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学水平,将过去的学历补偿教育功能转移到创新创业教育,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按照成人学生的特点和自身的专业特色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由此推动自身的转型发展。
(二)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
从整体看,成人高等教育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教育方式、内容上均具有一些特点,如教学内容力求精细、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教学形式灵活多样等。这些优势使得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备一定的优势,能够充分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之效果。具体而言:第一,普通高等教育主要是以学术教育为主导,过于注重创新创业教育,显然有本末倒置的嫌疑,会降低其学生的学术创造力;而成人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可以较好地与这一培养目标相结合。第二,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大部分是在职成人,这些人中大部分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学生对学习的需求是明确的,能够较好地做到在学习中保持针对性[3]。如此,在这些人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其实践经验,使其能够保持创业的主动性,并充分利用其社会关系,进而使得创业计划顺利开展,大大提升创新创业的成功率。第三,作为成人高等教育对象的成人群体,这些人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愿望,成人高等教育为其提供的灵活学习方式能够解决其工学矛盾,从而能够充分保证其创业的实践时间。因此,从整体看,成人高等教育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结合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完全可以发挥成人高等教育的优势,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力。
(一)理念更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第一,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创业意愿进行综合评定,按照学生的意愿与个性正确评定学生适合的创业类型与模式。第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理想与热情,让学生了解到创新创业的意义与必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社会创业成功的案例或是邀请这些创业成功人士到校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规划好其创业计划,减少学生创新创业的迷茫感,从而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意愿。第三,注重创新创业的价值观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虽然是实用性的教育形式,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也是不可缺少的。实践表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需要课程设置或实践指导,还需要对学生开展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教育,使得学生能够正确认知创新创业过程中的艰辛、困难,以及正确应对这些困难的方式方法。第四,强化创新创业的政策教育。通过政策教育帮助学生消除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后顾之忧,使得每位学生能够了解和熟悉政策,增强创新创业的信心。
(二)师资培育,建设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
尽管我国高校中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比例较高,但真正创业成功的学生并不多,而成人高校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仅为3.2%[4]。显然,这相较于普通高校,这是一个非常低的数字,这其中除了学生个体差异以及社会因素不同之外,最关键就在于与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有重要的关系,师资力量是否专业化影响着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故此,成人高等教育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打造一批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具体而言:第一,推进校企合作,积极聘请企业人员或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指导教师。这些有着丰富企业管理经验或创新创业成功经验的人士,其创新创业的经验、意识较为丰富,将这些创新创业的经验、意识或教训传递给学生,将对学生创新创业过程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与借鉴性。第二,积极提升在职教师的创新创业素质。当前,大部分成人高校的教师不但没有创新创业的经历,而且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也较为薄弱,对创新创业的研究不够深入,严重影响了创新创业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对在职教师进行创新创业的理论培训和实践经历指导,采取体验式的培训方式确保教师能够亲身体验到创新创业的具体运作,同时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挂职,亲自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进而提升教师综合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素养。为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可以在经费、项目、职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第三,构建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机制。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跨学科的教育,对师资力量有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成人教育机构与普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积极的合作,充分利用合作机构的师资,为自身构建一个动态化的、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库,从而提升校际合作的优势。
(三)丰富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经历
第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大部分均是有着工作经验的成人,其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设计创新创业过程,主动发现创新创业实践中的问题、难处,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解决。第二,在实践教学中,应该做好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来源范围极为广泛,在人生经验、生活阅历和工作经历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正视并尊重这些差异,力求做好一对一的实践指导,发挥学生个性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作用[5]。第三,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应该充分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教学的平台。当然,除了搭建平台之外,还需要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对学生开展的各类小型、微型创新创业活动给予大力的支持。第四,积极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实战训练,引导学生开展模拟创新创业计划,将课堂理论讲授与实战创新创业结合起来,保持学生充分了解创新创业的实际运作。
(四)整合课程资源,着力培养复合型的创新创业人才
第一,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应该转变人才培养观念,致力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针对当前社会转型对人才的复合需求以及学生就业的要求,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在改变以往的学科分科过细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资源安排上,侧重于综合性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及综合性教育理念的传播。第二,在具体课程设置上,要构建立体式的课程资源体系。要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构建跨学科的专业体系与课程体系,为学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提供条件。同时,在教材开发上,针对创新创业的具体要求,开发立体式教材体系,将各类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的课程资源教学包,而且将书本教材与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结合,形成一个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的课程体系,保证学生的综合性需求和个性化需求相结合。
(五)改革学制,保证学生有充裕的创新创业实践时间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基本上是在职在岗人员,工学矛盾较为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就是改革学制,建立弹性化学制。在修满学分的前提下,保证学习实践的伸缩性,学生能够选择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半工半读或工学交替等[6]。显然,弹性学制是非常适合成人高等教育的,在这种情况下,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开设形式多样的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要求,充分利用学分制,发展自身的个性,保证创新创业的时间。对于在职学生而言,可以按照工学矛盾解决的要求,统筹安排学习时间,在理论学习之外,可以充分利用剩余的时间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对于非在职学生,弹性学制为其提供了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选择,能够充分保证其能够循序渐进地接触社会,在实践经验积累之后,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避免创新创业实践的速成,从而提升创新创业实践的成功率。
创新创业论文总结篇三
转眼,2015年已接近尾声。为了落实学校关于开展“创新、创意、创业”为主题的活动,xx学院学生会就业部在2015级前辅导员xx老师的带领指导下主要开展了三项活动:简历制作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以及第五届外语人才招聘会。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能够结合自身现状和所学专业,对今后的学习以此为基础作出相应的规划,将学习所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一名锐意进取的当代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于4月5日在n5-301热烈举行。活动吸引了不同年级的学生前来参加,有六名同学脱颖而出。本次活动旨在丰富大学生的大学生活,拓展他们对专业领域知识的了解,更好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理性思考自己的未来,科学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每一次活动都有其巨大的价值,当然这次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当然也不例外。记得最初就业部成员去宣传这个比赛时,还有许多同学并不是很清楚这个比赛的目的和价值,在一系列的宣传和讲解下,大家都能看到此次比赛的意义所在,并能积极参加比赛。在活动举行期间,比赛现场气氛活跃,选手们都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我们看到了精彩纷呈的ppt展示,看到了制作精良的职业生涯规划书,看到了每个同学都能热情洋溢地诉说自己的理想。
通过这个活动,同学们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就业准备能力。这次比赛令大一新生找准定位,为大家提供一个思考未来人生职业选择的机会; 也为高年级同学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心中职业,说出职业理想的舞台。
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的成功举办使得同学们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该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有助于同学们自身的发展,激发同学们规划未来职业生涯的动力。也希望能够借此契机,同学们可以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引导做出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激励同学们新的追求,一起迈向精彩未来,开拓灿烂人生!
简历制作大赛旨在丰富大学生活,更好的引导大学生职业规划发展,提高职业素养和求职能力。积极地调动学生对于未来职业规划的思考,体现xx学院的特色优势,更好的促进人才的发掘。使新老生充分的认识到简历的制作方法提高简历的设计能力,进而使学生在百万应聘大军中具有巨大优势,使同学们能够应聘到自己满意的职业。
在2015年11月12日举办的简历制作大赛中共有6个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大赛的评委xx老师对此感到欣慰。一份简历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与经验,还可以突出自己的个性与语言特色。有的双语简历更是体现xx的风采和学生的活用。大赛为xx学院的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平台。也使学生明确地认识到自己在职场中的追求和定位,这是现在大学生普遍缺少的。
同时通过这次大赛学生可以了解自身的不足,及时的完善改正,进而提升他们在应对职场挑战时的整体竞争力。有利于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而这个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院的实力。大赛给即将毕业的学生一份参考,增加经验,使其求职的路更加顺畅。也给新生一份锻炼长见识的机会,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1月18日下午,由常熟理工学院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办,xx学院承办的“第五届外语人才专场招聘会”与东南校区体育馆隆重举行。此次招聘会吸引了中国常熟外轮代理有限公司、江苏忠明祥和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常铝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等96家优质企业前来招贤纳士,带来741个招聘岗位。
xx学院全体学生都参与了本次招聘会。未毕业的同学们在此体验求职氛围,积累求职经验,了解社会需求;应届毕业生通过这个求职平台,寻找心仪的工作。
高校作为一个巨大的人才储备库,可谓“人才济济,藏龙卧虎”。学生们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具备了系统的专业理论-功底,尽管还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其仍然具有很多就业优势,比如,富有热情;学习能力强;善于接受新事物;头脑中的条条框框少;对未来抱有憧憬;而且都是年轻人,没有家庭拖累;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是“白纸”一样的“职场新鲜人”,可塑性极强,更容易接受公司的管理理念和文化。正是毕业生身上的这些特质,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眼球。因此校园专场招聘会也成为了提高企业招聘的针对性、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人才而且也是企业大规模引进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校园专场招聘会是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良性对接,虽然从反馈数据显示成功率不是很高,但就像我们外院的洪院长所说的,通过此次招聘会,学生得到的远不止一个职位,求职经验、求职氛围和目前社会需求等同样是学生应该了解和认识的。毕业生们通过在招聘会上和企业相关人员的交谈了解中,可以知道要胜任一份职业所需的条件,这样也就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以使自己更好的适应社会,这些都是同学们从校园从课本里学不到的东西。而非毕业生们前去观摩的话就能更早的积累经验,体验求职氛围,更好的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
招聘会结束后,xx学院就业部展开了后续跟踪调查,给企业发去了反馈表,希望能够了解应届毕业生和与企业互动就业情况,以期今后校企双方更好的合作。据反馈,一些企业已经成功招聘到了我们应届毕业生,例如,xx清洁技术(常熟)有限公司已成功招聘到了若干名英语(经贸)专业的同学并表示希望与xx学院有进一步的沟通合作!
以上就是xx学生会就业部在2015年里举办的各项活动。在新的一年里xx学院就业部继续本着“创新、创意、创业”的原则继续开展丰富的活动,服务xx学院!
2015年3月12日下午,管理与经济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动员会暨创客沙龙交流会在6216会议室举行。管理与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王笃波、党委副书记范功伟、创新创业综合训练办公室主任魏杰老师、团委书记吴菲菲、各年级辅导员老师、2015--2015年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申报及创业园各创业项目指导老师和相关学生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王笃波主持。
首先,党委副书记范功伟老师介绍了国家、河南省以及学校近年来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视情况和扶持政策,进一步明确了“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他还宣读了学校首届“华彩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重点讲解了参赛注意事项。鼓励现已立项的创新项目和入园的创业项目认真备赛。范功伟副书记指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是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要求和目标方向。我院已成功举办第一届校园经济创业大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年更要进一步推动我院的创新、创业工作,增强我院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业本领。 随后,王书记在总结讲话时强调,我院全体师生应该认清形势,抢抓机遇,脚踏实地,顺势而为。王书记指出,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对丰富大学生活、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相关创新创业比赛,提升学生科研和能力,是学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王书记表示,希望看到越来越多同学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中,希望同学们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发挥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我的梦”贡献力量,用智慧的火花创造无悔青春,用更多高水平的项目作品争取获得优异的成绩。学院将继续推动建立起创新创业工作的长效支持和激励机制,不断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投入。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最后,与会老师和同学们围绕“深化对‘全民创业,万众创业’的认识”和“总结创业以来遇见的问题”等主题在学院第一期“创客沙龙”活动中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创新创业论文总结篇四
为大力推进建设创新型大学步伐,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秉着“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在成立至今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通过不断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讲座、报告等系列活动,对创新创业活动项目进行自己资助等方式,鼓励了一大批本科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活动中去。
一、 规范日常管理,完善队伍建设,鼓励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 为鼓励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我院在成立之初便建立了《公共管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制度细则》(见附件1),将学院创新创业工作的日常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在队伍建设方面,学院组成以院长左高山教授、党委副书记赵平副教授为首的学生创新创业专家指导小组。实行“双轨导师制”,在学生自愿选择的基础上聘请学院各系专业老师与优秀研究生作为学生的学业导师和班导师,与导师形成一对一指导方式,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从指导老师那里学到了所需的专业知识,更扩展了自身的知识结构,增强了沟通组织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为进一步引导大学生自觉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同时为推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与株洲攸县石羊塘镇友好协商,学院在当地挂牌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组织同学参与实践。学院的举措大大鼓励了广大同学,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团队越来越多(见附件3)。
三、 注重引导培训,指导实地调研,鼓励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
2015年至今,学院每年都会举行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系列讲座和培训,邀请优秀创新创业团队成员对广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积极动员引导,并指导实践培训。举办各类创新创业讲座及培训近10场,邀请嘉宾人数近20人次,参加讲座培训的学生达1500多人次(见附件4)。
从原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到现在的公共管理学院,我院涌现出不少十分优秀的创新创业团队,对带动整个创新创业活动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6)。
2011年度 “小榄智造”创业奖励金项目,我院研究生刘然团队的“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和本科生郑越团队的“爱dear商务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获得立项资助,我院创业立项再获突破(见附件7)。
在2011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立项项目中,我院共有13项创新项目获得经费立项,其中国家级立项2项,省级立项1项,校级12项(见附件8)。在2015年中南大学“百千万”暑期社会实践立项项目中,我院共有31项项目立项,其中经费立项15项(见附件9)。在2015年中南大学自由探索研究创新基金立项项目中,我院共有4项经费立项(见附件10)。
在学院党政的积极指导和支持下,我院社会学0701班杨梽成创办的长沙市三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获2015年长沙市第一批创业富民专项资金资助,获得70000元经费支持。行政管理0902班黄璐在学院老师的指导和关怀下,注册创办了“九川文化有限公司”,成功的迈出了大学生创业的第一步。另外,学院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建成的社会调研中心也在积极申请校内外的各大创新创业项目。
四、 加强宣传力度,拓宽信息平台,鼓励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
学院在积极教育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外,还十分重视宣传力度和信息平台的拓宽。为此,学院特别组成创新创业记者团,对学校、学院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实时动态进行报道,让广大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学院在创新创业活动方面取得的成绩,增强学院创新创业的氛围。
另外,学院增设了短信平台、创新创业贴吧、创新创业qq群、创新创业教育人人首页等信息平台,改版研究生刊物《治道》为学院创新创业交流杂志,还在各个班级增设创新创业委员,都是旨在拓宽信息发布和经验交流的平台,使广大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校内外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并积极鼓励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中去(见附件11)。
五、 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当然,学院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创业活动上。 首先是基础环境的限制。我院在创新教育与实践方面有着优秀的历史传统和学院氛围,培育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但是在创业活动方面,学院因受到基础环境的限制,没有在学院当中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在创业激情的激发和创业团队的培养上因基础环境的影响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针对这个问题,学院将在未来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积极宣传我校优秀创业团队,广泛号召广大学生投身创业活动,争取在学院当中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
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
再次是资金投入的限制。创业团队对资金要求高,学院因受到活动资金方面的限制,无法形成良好的创业基地,对学生的创业活动进行经费支持。针对这一问题,希望学校能够加强在学院创业基地建设上的经费投入,帮助一些较小的学院建立健全创业激励体系。
最后是培训条件的限制。学院因受到自身专业的限制,没有在创业方面十分有经验的老师作为指导,同时缺少一些必要的培训设备、培训场地和培训材料,无法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教育和指导。针对这一问题,学院将积极联系优秀创业团队来我院讲学,为广大学生答疑解惑,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建立健全创新培训良性机制。
经过8月5~6日校中层干部扩大会议“创新创业”学习培训,学习培训期间认真听取保成副校长、会利副书记、雪梅校长“两创”专题讲座和省教育厅唐处长对“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解读”的讲话;静心拜读谢伏瞻2015年7月23日在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对新常态下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和特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建等大致有了一个朦胧的全新理念。这次中层干部扩大会议“创新创业”学习培训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加快黄科大教育改革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通过认真学习和讨论,结合我校体育教育教学督导的实况,为确保督导工作在我校体育教育教学“创新创业”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保驾护航作用,现将自己一些思考与想法总结汇报如下。
一、理清新常态下-体育教育教学督导的新理念
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既是发展之需、转型之要,也是民生之本。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作用越来越突出。高校教学督导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体制机制的支撑,也需要理念、原则和方法的保证。新常态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理念战略的实施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探索实践过程。督导工作也要根据“双创”战略建立教育教学工作的新理念。这个新理念就是实现“三个转变,一个目标”。
“三个转变”,一是指要从被动督导向主动督导转变,要从以督为主向以导为主转变,督导结合、以导为主,既要有对教学运行和教学管理的检查、监督,更要有对师生教学创新和创业培训及管理的指导、服务;要从事务性督导向研究性督导转变。二是从传统的听课、检查、评估向“创新创业”专题调查和专题研究转变,从零散的、表面的督导向系统的、深入的督导转变;从单一性督导向多方位督导转变。三是从传统的督课堂、督教师向督教师、督学生、督管理和督“双创”过程转变,从第一课堂(课内)拓展到第二课堂,从白天拓展到晚上,也就是说从教学拓展到教育,拓展到培育“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的全过程。“一个目标”即和谐督导的目标,也就是把通过调研和交流典型经验,激发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的热情,催生教师自觉铸师魂、锤师能、练师艺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的积极性作为教学督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提高对“创新创业”内涵和外延的认识
“创新创业”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学习和督导经验、积累监督和指导“双创”工作的有效方法。从微观上看,它应对“双创”工作的各个环节(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和各个要素(办学条件、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教学档案等)进行监控;从宏观上看,它应对教育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咨询,重点是对学校教学管理和“创新创业”教学运行的科学性、规范性进行评价和监督,对教风、学风和院风进行检阅,为学校体育和体育专业建设、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关注“创新创业”战略实施全过程是教学督导履行职能的必要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使督导工作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督导的效率和质量。
三、“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过程督导原则的思考
根据中央精神,结合河南实际,我校研究制定了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基本思路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突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强化内涵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我校教育质量和水平,积极主动地服务、省政府“高校创新创业”改革发展重大决策部署,更加主动地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更加主动地服务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过程的创新独立性”和“能力应用性”的两个核心特征。据此,新原则的核心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即“对创新型教育教学的督导应是先学习而后督导、到位不越位,依据新理念提出科学的发展性建议、建议不决策、反馈不决定、求真不虚假、服务不添乱”。逐步实现由传统督导向民主性督导、科学性督导和服务性督导转变的关键。“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过程督导新原则应体现在体育的教学督导原则的宏观层面,用以指导学校体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过程督导工作的整体把握和具体实践,用以指导学校体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过程督导新原则的基本方向,实现学校体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督导系统在实践总结中决策、执行和反馈的基本职能。把体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督导新原则应用于督导成员个体,从微观层面说,督导成员在督导过程中应坚持“诚恳待人、秉公办事、深入实际、学习进取”的工作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常态下担负起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督导的重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确立威信,科学督导。
四、对督导方法的思考
加强新常态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督导工作,必须加强督导方法建设。督导工作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督导过程中应十分注重督导方法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开展过程中可考虑采取以下“四个结合”和“两导”的方法。
(一)“四个结合”
常见的是课堂教学状况抽查,通过随机性的大规模随堂听课,掌握各个学院某一时段教与学多方面的状况,例如:教师遵守教学规范的情况、改革教学方法的情况、执行教学进度的情况和学生遵守纪律的情况、到课率、课堂学习风貌等。“双创”督导主要是指“创新创业”指向性更加明确的各类检查、督查活动,常见的有:新老生研讨课、就业培训和指导课、技术课第二课堂、学生实习调研、创业项目专项检查、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科学性检查、答辩环节专项检查、创新课程建设专项检查等等。这类检查在深度上往往优于前者,因而更具有指导性,也更能体现督导的服务和指导的新特点。
二是肯定成绩与指出问题相结合。传统督导往往以挑毛病作为工作主旨,而新常态下对“创新创业”过程的督导更应该体现“督是学习是基础,导是方向是要求”是内在发展的`趋势,应该把发现问题与挖掘典型有机结合起来,把督导工作的重心落在学习、指导、引导上面。
三是个别反馈与结果公布相结合。传统督导往往注重权威和警示的力量,采取面上发布检查结果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曝光了问题,鞭策了后进,但也可能挫伤了一批人的自尊心。新常态下“创新创业”教学和实践工作过程是良心活,成功前会有迷茫和失败。教师在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真诚的帮助和指出存在的关键问题、及时地提供解决问题指导的人文关怀。个别反馈与结果公布相结合的督导方法,可以较好地实现既指出问题又帮助促进教师改进的目的,实现和谐督导。
四是当场沟通与事后复查相结合。以往常规的督导工作在结束后,
督导当场与被督导对象进行沟通和反馈,有时也包括简单的书面沟通和结论发布。但这种一次性督导的效用往往十分有限,个别被督导对象可能会出现嘴上说一套,实际做一套,督导成员反馈后一离开,被督导者老方一帖,实际情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观。因此,督导成员需要二次督导,需要采用“回马枪”的方法,以观督导后效。
(二)“两导”
一是对导教的问题。如何在导教上有新突破是督导工作能否发挥更大作用的关键之一。部分学校正在实施的重点教师帮扶工程、青年教师指导工程和“示范课”评选与观摩等就是导教的很好探索。但是这些工作如何进一步协同和深化,如何使督导成员更加自觉、更加全面地成为教师教学力促进中心,是督导工作创造新局面的关键。
二是对导学的问题。教学工作最终以学生学习的质量为体现。学习的质量就是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对知识运用的能力和进一步学习的能力。督导工作要拓展新领域,引导学生学习无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相对地说,目前各个高校在导教上办法较多,而在导学上却抓手不多,需要着力推进。
五、督导要关注创新精神培育、提高创业能力的过程
推进创新创业是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和创造潜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富民强国的重要途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改革发展全过程,立足自身人才和科技优势,大力培育弘扬创新精神和创业文化,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努力成为引领区域创新创业的重要阵地。作为督导工作者在创新方面,要突出抓好三点:一要找准创新重点。
如保成校长所说:“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过程。创新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包括科学、技术创新及其创造性应用,同时也涉及制度管理和文化创新等诸多要素”。我们黄科大是一所综合实力强、重点学科专业较突出的民办高校,要在扎实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我省发展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技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重大公益性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努力取得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关键核心应用技术成果,为我校抢占发展制高点、提升区域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撑。二要完善创新条件。着眼于整合聚集各类创新要素,加快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载体建设,为我校师生创新创造条件。要立足于产学研紧密结合深化协同创新,加强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完善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推进校与校之间学科、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资源合作共享、优势互补,强化校内部创新平台建设和管理,加大创新资源整合力度,力争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更多创新成果。三要加快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我校科研成果与企业对接机制和社会发布平台,推进学校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要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完善知识产权、期权、税收等政策,健全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要发挥好社科协同创新中心的作用,支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加强新型智库建设,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更好服务。创业方面,要完善扶持大众创业的优惠政策,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大力开展创业培训,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引领就业。
六、营造“两创”督导良好环境,为体院出彩献力
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离不开和谐安定的外部环境。保证稳定教育教学秩序和质量需要督导工作的与时俱进。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高校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满腔热忱地关心教职员工,及时解决两创工作过程中的困难,激励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事业改革发展。要加强高校校园管理和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教学督导长效机制,切实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教学督导在加快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改革发展中,承担着质量把关,及时反馈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真实可靠信息的职责。我作为一名教学督导人员要在校领导和体育学院领导下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务实重干,为推动体育学院“两创”发展实现新跨越,为让体育学院教育教学实现出彩梦想,作出自己微薄的贡献。
总结人:李丙辰
2015年8月9日
创新创业论文总结篇五
通过大学创新创业这门课程,我们主要学习了三个主要内容:创业的基础、创业的历程、体会与建议。创业的历程举了gis这个例子,包括市场,发展趋势,营销策略,这让我对创新创业这个课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科技创新就是一个运用先进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作为21世纪当代大学生,我觉得我们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具备有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生命周期短、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不创新,就会灭亡。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发展的动力,是成功的保障。在今天,创新能力已成了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步。同时也让我们在校期间让自己得到了锻炼,为以后自己在就业、创业的路途上铺上了垫脚石。
在现今的大学生就业困难,需要创新创业,需要新的市场,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和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占到新增就业岗位的一多半。在这样的情况下,所以我们必须创新创业。
一、明确目的
在我看来,大学生创新创业不等同于赚钱,我认为创新创业是一种乐趣,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锻炼能力,获取经验的过程。创新并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有时一个小细节、一个小想法就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创业绝不能有自我满足的时候,要时时有危机感,不能有一次失误,哪怕是出一次事故,那你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名声就没有了,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让别人接受你的产品,靠嘴巴说是没有用的。创业不能盲目,在创业前一定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市场调查,最好是从事自己熟悉的领域。
二、明确目标
创业,不是只靠一腔热血,而是要有一定的基础。准备充分,做起事来才能事半功倍。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战”,要做创新创业,必须扎扎实实做好充分准备和知识的不断积累。首先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自己要做什么,在创新创业课程中,我们学习到选择行业的若干原则:
1、 必须是喜欢的产品,能够不断保持激情;产品及所在行业 有广阔的前
景, 产品是不断增值的
2、 所选行业及产品要有个性,只与一部分人群做生意即可;可以复制并可以做大
3、 能发挥自己的天赋和特长
4.、朝阳产业,成长性高 ,能长期发展
5.有一定区域垄断性,我的地盘我做主,避免低层次的竞争
6.苦点累点没关系,但投资不能太大,滚动发展
针对以上的原则,我觉得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行业或者是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关键在于新颖,创新,或者也可以是借鉴别人做过的事业,但有一点必须注意的就是,不是按部就班,而是必须突出自己所做的创新之处,从新的切入,也就是所谓的旧瓶装新酒。其次,要善于掌握机会并学会放弃机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总是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只会打击自信心和积极性;同时要有创新精神,例如我要卖一件衣服,另一家店也在卖和自己相同款式的衣服,那么我应该怎么办呢,是不是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创新要简单、实用、能操作,就像前几年的牛仔裤一样,破洞的嘻哈风格风靡一时,也许这种风格是来自一些裤子破了,厂家又无法对这些服饰采取好的方法处理而得出的一种解决方法,这不是一种创新吗,最终的盈利比之前的翻好几倍吧。
三、必备条件
创业只要有激情就能成功的年代已经过去。大学生创业往往白手起家的居多,经不起反复的失败和折腾。摸着石头过河,显然不能成为我们的选择。所以创业应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实际情况能做到的事情,资金少,就要做资金少的工作,创业应该是一个摸索自己所在行业套路的过程,不在于资金的多少,而在于怎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去选择创业。
创业者必须有非常清晰的使命感和远景目标。一个没有方向的创业者是没有办法成功的,所以使命和目标是成功的第一步。也就是说,应有一个清晰的企业发展和成长的蓝图,同时要有能力制定实现目标的战略和途径。第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有较好的决策能力。因为,光把事情做好或是把企业管理好是远远不够的,考验成败的关键是能否做正确的事情,也就是必须做正确的决策。外面的诱惑很多,机会也太多,而一不小心就可能掉入盲目决策的陷阱。第五,必须有整合资源的能力。企业的资源不仅是人、财、物,还包括知识、时间、智慧组合、公共关系等无形的要素。如果没有把资源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就会失去竞争的优势和先机。第六,必须具备应付变革的能力。创业者是否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局限,挑战自己以往的成功模式和战略手段,是考验创业者心理素质和魄力的重要环节。不断否定自己,突破自己,战胜自己,向自己挑战,向明天挑战,才有机会成为未来的佼佼者。
大学生有创业热情,但由于经验欠缺、能力不足、意识偏差等原因,导致创业成功率明显偏低。 眼高手低、纸上谈兵是大学生很容易陷入的误区。因为他们长期呆在校园里,对社会缺乏了解,特别在市场开拓、企业运营上经验相当匮乏。因此,大学生创业前要有充分的准备,一方面,靠在企业打工或者实习,来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另一方面,靠参加创业培训,积累创业知识,接受专业指导,为自己充电,以提高创业成功率。用智力换资本,这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
所以尽管我们有知识、有激情、有梦想、有冲劲,但是由于我们缺乏社会实践,没有经过市场的风雨考验,缺乏管理团队的经历,创业起来就会比起职场过来人有着更多的风险和盲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以前成功创业者的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与素质,更要注重创新。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我们才能在创新创业的路上走得更远,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
要懂得真诚、宽容、信任、责任,尊重自己,尊重别人,保持尊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人的能力如同地下的煤,需要去发现它并开发出来,这样它才有机会发光发热。生命因为有限所以宝贵;因为有限,所以才要不懈努力。努力过后,我们才有理由相信,创新创业并没有那么难,不要有所畏惧,大胆去开拓,成功总会属于我们。
为大力推进建设创新型大学步伐,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秉着“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在成立至今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通过不断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讲座、报告等系列活动,对创新创业活动项目进行自己资助等方式,鼓励了一大批本科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活动中去。
一、 规范日常管理,完善队伍建设,鼓励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 为鼓励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我院在成立之初便建立了《公共管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制度细则》(见附件1),将学院创新创业工作的日常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在队伍建设方面,学院组成以院长左高山教授、党委副书记赵平副教授为首的学生创新创业专家指导小组。实行“双轨导师制”,在学生自愿选择的基础上聘请学院各系专业老师与优秀研究生作为学生的学业导师和班导师,与导师形成一对一指导方式,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从指导老师那里学到了所需的专业知识,更扩展了自身的知识结构,增强了沟通组织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为进一步引导大学生自觉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同时为推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与株洲攸县石羊塘镇友好协商,学院在当地挂牌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组织同学参与实践。学院的举措大大鼓励了广大同学,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团队越来越多(见附件3)。
三、 注重引导培训,指导实地调研,鼓励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
2015年至今,学院每年都会举行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系列讲座和培训,邀请优秀创新创业团队成员对广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积极动员引导,并指导实践培训。举办各类创新创业讲座及培训近10场,邀请嘉宾人数近20人次,参加讲座培训的学生达1500多人次(见附件4)。
从原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到现在的公共管理学院,我院涌现出不少十分优秀的创新创业团队,对带动整个创新创业活动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6)。
2011年度 “小榄智造”创业奖励金项目,我院研究生刘然团队的“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和本科生郑越团队的“爱dear商务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获得立项资助,我院创业立项再获突破(见附件7)。
在2011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立项项目中,我院共有13项创新项目获得经费立项,其中国家级立项2项,省级立项1项,校级12项(见附件8)。在2015年中南大学“百千万”暑期社会实践立项项目中,我院共有31项项目立项,其中经费立项15项(见附件9)。在2015年中南大学自由探索研究创新基金立项项目中,我院共有4项经费立项(见附件10)。
在学院党政的积极指导和支持下,我院社会学0701班杨梽成创办的长沙市三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获2015年长沙市第一批创业富民专项资金资助,获得70000元经费支持。行政管理0902班黄璐在学院老师的指导和关怀下,注册创办了“九川文化有限公司”,成功的迈出了大学生创业的第一步。另外,学院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建成的社会调研中心也在积极申请校内外的各大创新创业项目。
四、 加强宣传力度,拓宽信息平台,鼓励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
学院在积极教育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外,还十分重视宣传力度和信息平台的拓宽。为此,学院特别组成创新创业记者团,对学校、学院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实时动态进行报道,让广大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学院在创新创业活动方面取得的成绩,增强学院创新创业的氛围。
另外,学院增设了短信平台、创新创业贴吧、创新创业qq群、创新创业教育人人首页等信息平台,改版研究生刊物《治道》为学院创新创业交流杂志,还在各个班级增设创新创业委员,都是旨在拓宽信息发布和经验交流的平台,使广大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校内外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并积极鼓励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中去(见附件11)。
五、 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当然,学院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创业活动上。 首先是基础环境的限制。我院在创新教育与实践方面有着优秀的历史传统和学院氛围,培育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但是在创业活动方面,学院因受到基础环境的限制,没有在学院当中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在创业激情的激发和创业团队的培养上因基础环境的影响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针对这个问题,学院将在未来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积极宣传我校优秀创业团队,广泛号召广大学生投身创业活动,争取在学院当中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
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
再次是资金投入的限制。创业团队对资金要求高,学院因受到活动资金方面的限制,无法形成良好的创业基地,对学生的创业活动进行经费支持。针对这一问题,希望学校能够加强在学院创业基地建设上的经费投入,帮助一些较小的学院建立健全创业激励体系。
最后是培训条件的限制。学院因受到自身专业的限制,没有在创业方面十分有经验的老师作为指导,同时缺少一些必要的培训设备、培训场地和培训材料,无法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教育和指导。针对这一问题,学院将积极联系优秀创业团队来我院讲学,为广大学生答疑解惑,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建立健全创新培训良性机制。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是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学院,是以培养我国急需的文化艺术与传媒类人才为主要办学定位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目前本科招生专业17个,在校生4800余人。学校下设七院一部:音乐学院、舞蹈学院、视觉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影视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文化与管理学院和基础教学部,主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原创型的专业人才。
一、整体情况
(一)以“天艺巨星众创空间”为抓手,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工作
学校以“天艺巨星众创空间”(以下简称:众创空间)为抓手,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工作。经天津市教委认定,我校的“众创空间”拥有建筑面积6500平米,注册公司66家。“众创空间”运营团队人数20。
硬件和制度建设等已基本完成的基础上,目前正着力开展项目的深入论证、推进、融资,并加大融资机构和企业的介入与合作,有望获得项目的扎实进展和成功的创业经验。以此来带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并引导整个教育教学工作朝着创新与市场接轨的方向发展。
(二)“众创空间”服务对象情况
依托“众创空间”,积极吸纳教师、在校生、毕业生入驻众创空间。目前为止已吸引入驻的大学生创客275人,创业团队75个,注册企业66个,其中由在校学生成立的公司33个,往届毕业生回校创业成立的公司2个,入驻众创空间的已注册初创企业55个。入驻众创空间的初创企业实现大学生就业人数75个。流动工位的使用约2000人次。
(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
创新创业论文总结篇六
——大学生创业创新服务实践报告
1001班 工学院 交通运输
一、实践调查时间:暑期7——8月份
二、实践调查对象:自主创新创业的大学生
三、实践调查方法:采访调查,问卷调查
四、实践调查人:张坤
五、社会实践调查原因:
社会实践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接轨的环节,是学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转型的一大模块。搞好社会实践工作是很关键的,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从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他经历了无数可做的孩童时代,打扫学校里忙碌的学生时代,再到以后的社会工作阶段,而社会实践就像一个链子连着学习和工作。社会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
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社会实践可以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习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六、社会实践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体会其中的艰苦与快乐,同时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使自己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为以后在社会中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社会实践调查内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毕业人数增多,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更是空前增大。而且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完善,逐步生成了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从被服从变为自主选择,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更高的素质来面对选择,迎接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显得特别重要。
我们大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着蓬勃的朝气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精神。在学校里通过学习,也获得一些知识技术优势。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代的学生创新精神得到了发扬,是他们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
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大学生要想有创业能力,必须把握核心能力的如下特征:(1)价值优越性
一个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应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核心能力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差异。
(3)不可仿制性
核心能力是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积累形成的,深深地印上了该企业特殊组成、特殊经历的烙印,其它企业难以复制。
(4)不可交易性
首先要充分利用大学课堂,图书馆与社团。创业者通过课堂学习能通过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创业过程中受益无穷;大学图书馆通常能找到创业指导方面的报刊和图书,广泛阅读能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大学社团活动能锻炼各种能力,这是创业者积累经验必不可少的实践过程。
做一些校园代理。大学生由于经验、能力、资本等方面都存在不足,直接创业存在很大的困难,既不显示成功率也低,而校园代理对经验、资金等方面一般没有太高要求,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代理校园畅销产品,积累市场经验、锻炼创业能力,做校园代理没有成败之分,对于大学生来说多多 益善,如果做的较好,还可以积累一定的资金,总之,通过校园代理可以为毕业后的创业之路准备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大学生可以先就业、再创业。先就业、在创业是时下很多学生的选择。毕业后,由于自己各方面阅历和经验都不够,能够到实体单位锻炼几年,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再创业也不迟。先就业再创业的学生跳槽后,所从事的创业项目通常也是在过去的工作中密切接触的。而在准备创业的过程中,你可以利用与专业人士交流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来自市场的创业知识。
创业,说得容易,但是做起来,比起就业来,创业反而需要更多的条件,因此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尤其对我国大学生而言,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并非短期培训所能达成。有些素质甚至靠培训也很难达到,比如谋略、胆量,以及识人用人等,这些都需要长时间不断训练和积累。而我国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从小就缺乏这方面的素质培养。创业的心理准备也是一个关键,许多大学生并不害怕自主创业,而是担心创业后很可能面临的失败打击。解决这一困境,从短期来说,要辅导选择创业的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大学生不仅需要明确自己是否适合创业,是否具备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还需要准确的定位、清晰的目标和合理的通道,确保创业在既定轨道上有序发展。从长期来看,还是要从小就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向英美等发达国家学习,这些国家都有从小学就开始的生涯及生计教育。创业从小抓起,未来才不至于彷徨。从近几年来的大学生创业现状看,我国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有这样一些明显问题。
第一,自从大学生接触并了解大学生创业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激情逐渐增长,创业的速度,人数增加迅速。我国大学生创业欲望强烈,但实际参与创业的比例还是很低。
第二,在国内创业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从家教、零售、服务业等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即使涉及网络的创业者也都集中于一些不必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的网站维护。
第三,大学生创业没有赢得社会、家庭、学校的完全认可和支持,明确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高校、家长并不多。无论是向社会宣传创业的大学生还是向高校宣传创业的企业家都比较少,使得创业的舆论氛围不浓厚。
第四,大学生创业不同于社会人员创业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创新性,大学生创业无论在资金、场地、经验等各方面都无法和社会人员相比,所以大学生创业要能走向社会,立足社会,就要在“新”字上下功夫,要走技术创新的道路。但是实践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
第五,创业能力低。创业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社交沟通能力、风险承受能力、创新求变能力等,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虽然学校有很多的实践机会,但真正主动参与的少。如大学生假期的社会实践,大多数学生都是一走唱的形式来应付的,只要在鉴定书上盖了章就万事大吉。
第六,创业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我国与创业相关的政策、法律、金融等设施不完备,特别是缺乏风险资金投入。由于大学生创业在我国的历史比较短暂,各方面认识不够,鉴于特定的国情,不能如英美等发达国家那样能够吸引一些风险投资家的青睐。
第七,系统化创业教育缺乏。虽然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意义有所认识,学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也有所了解,但学校的教育还是没有相应跟上,多电数高校没有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绝大部分缺少系统化的创业教育体系。
因此,大学生创业必备硬件有:
硬件一:经验
一项调查显示,有四成大学生认为“资金是创业的最大困难”。的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金,再好的创意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资金是大学生创业要翻越的一座山,大学生要开拓思路,多渠道融资,除了银行贷款、自筹资金、民间借贷等传统途径外,还可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创业基金等融资渠道。
硬件三:技术
用智力换资金,这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由于看中大学生所把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因此,打算在高科技领域创业的大学生,一定要注重技术创新,开发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吸引投资商。实践证明,鼓励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确实是解决就业难的成功途径之一。大学生创业成功,不仅自身不用再向社会索取岗位,相反会成为工作岗位的提供者,假如大学毕业生成功创业汇流成河,无疑可以大大缓解整个社会的就业难问题。
回到眼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发掘他们的创业潜力,需要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与引导,需要政府施以制度和政策保障。在这方面,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一直都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对大学生创业也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放眼将来,如果我们将“创新创业”这一理念持之以恒地贯彻实施,让它在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心中就生根发芽,那么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不少类似微软、戴尔、谷歌的成功企业在中国遍地开花。
八、社会实践调查感想:
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虽然大学生生活不像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毕竟,4年之后,我已经不再是一名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要与社会交流,为社会做贡献。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长的,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在今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通过这次社会的实践,我学会了自立,懂得了团队在工作中的作用,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我会以此为起点,以后更加勤奋学习,锻炼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努力提高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注意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
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大学生创新创业问卷调查
5您认为创新创业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多选)()a、领域知识积累 b、社会经验能力 c、良好的心理素质 6如果您在进行创业,那么您创业的目的或者动力是什么?()a赚钱 b积累经验 c成才的一种方式 d.解决就业 e.想自己当老板 f其它(________)
7您有创业的想法,是来源于()
a.家庭影响 b.朋友影响 c传媒影响 d其它_____ 8如果您在一次创业中失败了,你会()
11您认为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应该做哪些扶持?()a.创业基金支持 b.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提供服务c政策支持 d.宣传鼓励 e.政府不应该扶持,不应再出台过多的这类政策,使大量大学生盲目地选择创业而荒废学业 f.其它___________ 12.面对当今就业问题,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自主创业,您对这种创业采取何种度?()a.迷惘,感觉创业离自己很遥远 b.自信,认为自己有潜力,寻求机会 c.没兴趣,觉得就业比较安稳 d.想自主创业,但具体过程了解甚少 13.创业取向方面,您选择该项目的考虑因素是?()a.和自己专业较对口或相关 b.该项目往后的发展趋势 c.依照自己兴趣 d.无所谓,抓住机会就好 14.大学生创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你认为比较重要的有哪些()
创新创业论文总结篇七
摘要:
近年来,快递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其对文化理念的重视不够,成为其发展的约束。这种现象的产生由多方面因素所致,既有企业自身的因素,也有员工自身的因素,还有社会的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快递业企业文化理念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利于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重视文化理念,有效发挥企业理念的作用。
关键词:
物流业;文化理念;管理;创业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组织内部所有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信念、共识及生活准则,是企业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的有机复合体”,是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我国快递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创业者加强企业文化理念势必对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快递业企业文化理念的现状
我国快递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应运而生。其改变了国有邮电局一家独大的局面,逐渐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的格局,现在已经形成了“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业务量市场份额分别为22.8%、75.4%和1.8%”的局面。从这一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民营快递业在快递业所占的比重已经占到绝对优势,成为快递行业的主力军。在我国网络购物迅猛发展的环境下,越来越多人开始网络购物,因为网购具有方便、快捷和品种多等特点。近年来每逢“双十一”,淘宝、京东等网站纷纷采取多种促销手段,这一时期成为快递业的黄金时期,每年的快递总量都在迅速攀升。我国快递行业收入2040亿元,快递业务量达到140亿件;业务收入达到2650亿元,业务量达到196亿件。但快递业企业文化理念较单一,一些快递业企业的理念,如提出诸如“企业利益第一”这样的口号,这样的经营理念显然不能与其快速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显得过于狭隘,目光过于短浅。这样的口号不仅不能规范企业管理,也不能很好地吸引留住员工,也最终难以形成行业的核心价值观,限制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快递业企业文化理念不足的表现
虽然我国快递业在近些年来迅速发展,但同时其负面新闻报道经常见之于媒体报端,诸如存在快递员服务态度差、快递损坏、快递调包、拒绝验货、行业监管差、消费维权难等多方面的问题。这反映出快递业企业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企业理念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1、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认同度不够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理念在企业的正常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引导企业的经营理念、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确保企业建立起规范的制度。因此,好的文化理念在不同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的管理组织能力,对企业形象的打造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反之亦然。现在快递业的企业文化理念现状不容乐观,有学者对快递业企业文化理念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在企业理念中,“43%的企业缺少企业使命这一项,企业愿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形象口号缺失率达14%”。这一调查结果虽然反映的是一些民企中的现象,但是民营快递在我国快递业中占据三分之二的比例,这种结果充分反映出快递业的企业理念薄弱。此外,即使有些快递企业有一定的企业文化理念意识,但是所提出的理念也表现出雷同,或者没能体现企业自身的特点,使得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缺失。特别是随着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快递市场,快递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提升企业文化的内涵,练好企业文化内功,都将在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和长远意义。
2、快递员文化素质低,服务意识淡薄
快递员是快递业与快递用户联系的纽带,是快递业外在形象的反映。由于快递业对快递员的学历要求不高,所以大多数快递员的文化素质不高。快递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低下,流动现象频繁,因而常常会出现一些快递损坏、快件被调包、先签收后验货等现象。随着快递业的迅速发展,每天快递员都要背负着沉重的工作任务,加之快递企业对其员工的培训不够,这就使得快递员根本没有时间学习。忙碌辛苦的工作使得他们在工作中的服务意识有所降低,有时候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心情,因而会发生一些有损客户利益的事情,最终致使快递企业自身的信誉度受到损害。有调查发现,“只有13.29%的快递员每次都会提醒消费者在快递货物时进行保价(保险),只有34.41%的快递员会将货物送到消费者手中亲自签收”。这样淡漠的服务意识,使得其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势必会影响快递行业的健康发展。
3、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管体制
快递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高,所以从业人员的来源、层次都比较混杂,这就给企业的管理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现在的快递经营网点大多数规模较小,以加盟化模式进行经营。在网点数量庞大的情况下,企业对经营网点的经营资质缺乏有效审核,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监管,造成对所属网点的具体业务缺乏监管,造成快递行业的乱象丛生。同时,由于快递员对企业归属感的缺失,对企业的荣誉感和责任心也就会大打折扣。再加上企业只是单纯讲究投递数量而忽视企业理念的教育,没有对员工实行“以人为本”的理念,虽有处罚机制,却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不能有效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也是造成快递业从业人员服务意识淡漠的原因之一。
4、行业的自动化程度有限
虽然快递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它们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大多数工作都采用人工进行包装、分拣选和搬运,这在不同程度上造成粗暴拣选,使得工作效率低下。快递业务主要靠快递员人工投递,特别是在诸如“双十一”这样的黄金季,就会出现一些物件不能及时投递、投递错误、邮件丢失等现象,且几率明显加大、加剧。这一方面反映出在快递数量突然增加时会造成人员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行业自动化程度不高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同时,快递业投递模式是单一的,规模不大,投递网点人员少,而这种基本靠人力运作的模式,最终会成为该行业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
三、企业文化理念对创业者的启示
1、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理念极其重要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点。在网购已经成为不少人选择的今天,快递成为给人们现实生活中带来便捷的途径。在物流迅速发展的今天,快递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加广阔发展的新途径。据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简称为《报告》),可以充分反映当前中国人使用网络的情况。《报告》显示,截至月,中国的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截至年12月,我国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规模达6.20亿。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这为大学生通过物联网进行创业奠定了良好的现实基础。大学生作为新形势下的`知识分子,在面临挑战的同时,更多的是应该抓住时代的机遇进行创业,实现人生的价值。
2、制定合适的企业文化理念,进行有效的宣传
不同企业要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制定出适合自身企业的文化理念,不能盲目制定所谓的企业文化理念。企业要通过文化理念来打造企业自身的品牌,使企业理念成为一个企业的标志。所以企业在制定适合的文化理念之前,必须立足于自身企业,并进行一定的市场调研,制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只有合适的文化理念才能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反映企业的社会服务意识。当然好的文化理念还需要被员工所认同,这就需要对员工进行宣传,因为宣扬企业文化也是在宣扬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3、提升员工的素质,增加企业的凝聚力
人员文化素质低、组成人员复杂,是物流业应该重视的问题,对于创业者来说也要注意这一点。首先要把好用人这一关,对于入职的员工要加强培训,加强企业文化理念的宣讲,更要在实际工作中落实企业理念。当然企业也要爱护关心员工,以体现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只有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才能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增加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同时,企业要鼓励并奖励有优秀表现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员工,使他们真真切切在实际中感受和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好的文化理念要通过技术的支持才能有好的发展,所以创业者要正确处理好文化理念和优秀人才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使二者形成合力,更好地发挥彼此的积极作用,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加强企业文化理念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制定适合自身的文化理念,也需要通过加强管理,完善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使企业得到健康发展,让创业者最终取得成功。
创新创业论文总结篇八
创业教育及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其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社会认可度降低,其转型势在必行。为此,成人高等教育可以借助于创新创业教育推进自身转型,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发挥成人高等教育的优势。故而,通过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更新成人高等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积极培育新型创新创业教育队伍,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整合复合型的教学资源以及建立弹性学制等方式来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与提升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转型;融合;路径
长期以来,成人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下,其人才培养质量已经为人所诟病,而且已经陷入生源危机。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帮助其摆脱困境、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
一、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发展
在高校学生中间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活动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哈佛大学,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高校。1998年,清华大学联合北京、上海的5所大学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此次大赛的举办形式、竞赛内容基本上是照搬哈佛大学的模式。到1999年,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中国科协等三家单位决定仿照第一届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模式,由清华大学承办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由此,将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常规化,此次大赛汇集了全国130所大学近600件作品,对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挑战杯”赛事的常规化及日渐推广,高校中有关创新创业竞赛的辅导、课程设置也越来越多。2002年,教育部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效果,决定由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教育部鼓励这些试点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探索不同的办学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高校由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正式发展到创新创业教育,既实现了定期的竞赛到常规教育形式的过渡,也形成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尽管如此,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我国高等教育的时间较短,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面对这种从未有过的教育形式,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好师资问题。为此,2003年教育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了第一期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来自全国的近百所高校的250多名有创新创业教育经历的教师参加了培训,由此标志着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的正式启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管理培训学院相继举办了十多届师资培训班,解决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范围、课程设置方式、教育教学方法等基本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2010年开始,随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各校的逐步建立,创业教育的实施方式、创新路径、实施方法等逐渐成为高校及教师新的关注点。由此,2011年清华大学承担了这一新型师资培训内容,到目前已经为全国高校共培养了1300名教师。除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担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任务以外,2005年,共青团中央、中国青联与国际青年创业联盟合作,针对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不足,开展了kab(knowa-boutbusiness)创业教育(中国)培训项目,截至2014年,kab项目已为来自全国1100所大学近5000名教师提供了相关培训,在全国160所大学建立了大学生kab创新创业俱乐部及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吸引了30万人次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并联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编辑出版了《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教师与学生用书各一套,帮助全国近800所大学完善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质量监控、创业推广等体系。随着前述各个师资培训项目的推进,逐渐解决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问题,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各高校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专业也在逐步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逐渐完善,实现了从师资培训到学生培养的承接,逐步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覆盖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日渐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仅凭现有的退、缺岗位难以完全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因此,通过创新来引领创业、通过创业来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难的基本途径。无疑,创新创业教育为此提供了突破口,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提升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如此,不仅能够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成人高等教育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既充分体现了其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也提升了其办学的社会认可度。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转型之间的关系
(一)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其自身转型的要求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之一,成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自然也不能无视这样的发展方向。自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日趋下降,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得到社会认可,毕业生的就业率较低,创新创业意识也不强,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瓶颈。这些瓶颈严重制约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如果不能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亦无法转型,这是一个恶性循环[2]。具体而言:第一,在办学理念上,成人高等教育还没有从学历补偿教育中走出来,继续追求学历教育,追求办学规模与经济效益,忽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第二,在教学方式上,依然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导,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第三,在课程设置上,过细的专业分科无法满足学生对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需求;第四,在教材选择上,普教化色彩浓厚,内容和知识陈旧,没有吸收最新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第五,在师资上,成人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基本上是理论研究者,缺乏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经验的教师;第六,在学制设置上,学年制在很多时候过于僵化,无法满足在职成人创业要求。鉴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成人高等教育无法走出自身的发展困境,以至于很多成人高校已经深陷生源危机。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蓬勃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改革办学理念、教学模式、专业设置,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学水平,将过去的学历补偿教育功能转移到创新创业教育,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按照成人学生的特点和自身的专业特色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由此推动自身的转型发展。
(二)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
从整体看,成人高等教育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教育方式、内容上均具有一些特点,如教学内容力求精细、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教学形式灵活多样等。这些优势使得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备一定的优势,能够充分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之效果。具体而言:第一,普通高等教育主要是以学术教育为主导,过于注重创新创业教育,显然有本末倒置的嫌疑,会降低其学生的学术创造力;而成人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可以较好地与这一培养目标相结合。第二,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大部分是在职成人,这些人中大部分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学生对学习的需求是明确的,能够较好地做到在学习中保持针对性[3]。如此,在这些人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其实践经验,使其能够保持创业的主动性,并充分利用其社会关系,进而使得创业计划顺利开展,大大提升创新创业的成功率。第三,作为成人高等教育对象的成人群体,这些人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愿望,成人高等教育为其提供的灵活学习方式能够解决其工学矛盾,从而能够充分保证其创业的实践时间。因此,从整体看,成人高等教育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结合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完全可以发挥成人高等教育的优势,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力。
三、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路径
(一)理念更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第一,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创业意愿进行综合评定,按照学生的意愿与个性正确评定学生适合的创业类型与模式。第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理想与热情,让学生了解到创新创业的意义与必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社会创业成功的案例或是邀请这些创业成功人士到校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规划好其创业计划,减少学生创新创业的迷茫感,从而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意愿。第三,注重创新创业的价值观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虽然是实用性的教育形式,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也是不可缺少的。实践表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需要课程设置或实践指导,还需要对学生开展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教育,使得学生能够正确认知创新创业过程中的艰辛、困难,以及正确应对这些困难的方式方法。第四,强化创新创业的政策教育。通过政策教育帮助学生消除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后顾之忧,使得每位学生能够了解和熟悉政策,增强创新创业的信心。
(二)师资培育,建设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
尽管我国高校中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比例较高,但真正创业成功的学生并不多,而成人高校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仅为3.2%[4]。显然,这相较于普通高校,这是一个非常低的数字,这其中除了学生个体差异以及社会因素不同之外,最关键就在于与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有重要的关系,师资力量是否专业化影响着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故此,成人高等教育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打造一批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具体而言:第一,推进校企合作,积极聘请企业人员或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指导教师。这些有着丰富企业管理经验或创新创业成功经验的人士,其创新创业的经验、意识较为丰富,将这些创新创业的经验、意识或教训传递给学生,将对学生创新创业过程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与借鉴性。第二,积极提升在职教师的创新创业素质。当前,大部分成人高校的教师不但没有创新创业的经历,而且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也较为薄弱,对创新创业的研究不够深入,严重影响了创新创业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对在职教师进行创新创业的理论培训和实践经历指导,采取体验式的培训方式确保教师能够亲身体验到创新创业的具体运作,同时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挂职,亲自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进而提升教师综合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素养。为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可以在经费、项目、职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第三,构建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机制。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跨学科的教育,对师资力量有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成人教育机构与普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积极的合作,充分利用合作机构的师资,为自身构建一个动态化的、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库,从而提升校际合作的优势。
(三)丰富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经历
第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大部分均是有着工作经验的成人,其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设计创新创业过程,主动发现创新创业实践中的问题、难处,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解决。第二,在实践教学中,应该做好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来源范围极为广泛,在人生经验、生活阅历和工作经历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正视并尊重这些差异,力求做好一对一的实践指导,发挥学生个性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作用[5]。第三,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应该充分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教学的平台。当然,除了搭建平台之外,还需要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对学生开展的各类小型、微型创新创业活动给予大力的支持。第四,积极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实战训练,引导学生开展模拟创新创业计划,将课堂理论讲授与实战创新创业结合起来,保持学生充分了解创新创业的实际运作。
(四)整合课程资源,着力培养复合型的创新创业人才
第一,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应该转变人才培养观念,致力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针对当前社会转型对人才的复合需求以及学生就业的要求,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在改变以往的学科分科过细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资源安排上,侧重于综合性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及综合性教育理念的传播。第二,在具体课程设置上,要构建立体式的课程资源体系。要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构建跨学科的专业体系与课程体系,为学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提供条件。同时,在教材开发上,针对创新创业的具体要求,开发立体式教材体系,将各类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的课程资源教学包,而且将书本教材与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结合,形成一个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的课程体系,保证学生的综合性需求和个性化需求相结合。
(五)改革学制,保证学生有充裕的创新创业实践时间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基本上是在职在岗人员,工学矛盾较为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就是改革学制,建立弹性化学制。在修满学分的前提下,保证学习实践的伸缩性,学生能够选择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半工半读或工学交替等[6]。显然,弹性学制是非常适合成人高等教育的,在这种情况下,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开设形式多样的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要求,充分利用学分制,发展自身的个性,保证创新创业的时间。对于在职学生而言,可以按照工学矛盾解决的要求,统筹安排学习时间,在理论学习之外,可以充分利用剩余的时间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对于非在职学生,弹性学制为其提供了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选择,能够充分保证其能够循序渐进地接触社会,在实践经验积累之后,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避免创新创业实践的速成,从而提升创新创业实践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创新创业论文总结篇九
摘要:文章根据有关影响大學生创业决策的理论构建创业决策模型,设计相应的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设计量表对云南省的部分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对量表的结构效度和信度进行检验,确定模型和量表的适用性;通过相关分析测量各个影响因素对创业决策的影响程度,并简单统计分析大學生的创业意向和创业动机。结论表明,家庭因素是大學生创业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学校和政策因素次之,大學生的个人因素与创业决策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最后据此给出合理建议。
关键字:创业决策;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一、引言
自开始,我国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每年的大學畢業生人数不断攀升,但社会的就业岗位却没有按比例增加,这必然导致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实体经济方面,也使本来就有矛盾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经济政策不仅可以为大學生化解就业的尴尬,创造大好的机会,创业也会为社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的大學生创业,不仅让社会和学校认识到学生的潜力,还对大學生群体这一宝贵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给予全新的认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力最活跃的时期为25—29岁,这一年龄阶段的青年处在创造心理的觉醒时期,对创造充满渴望和憧憬,受传统的习惯势力束缚较少,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造精神,而且创新意识强,敢于标新立异,思维活跃,他们理所当然是创业的主力军。
对于大學生创业决策的影响因素,国内主要侧重于学生的人格特质、能力素质等自身因素和学校、社会教育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只是定性的分析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对大學生创业有重要影响,但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究竟有多大却并未进行深入的探讨。文章以云南省的高校为例,通过构建影响创业决策的模型,定量地分析各个影响因素对决策的影响程度,并对当前的创业热潮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1.指标构建和模型假设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假设家庭、学校、政策以及大學生个人是影响大學生创业决策的4个主要维度,并构建指标来测量各个维度,同时也构建了测量大學生创业决策的相关指标。这些指标包括:父母意愿、资金、社会关系、创业课程、创业培训、创业大赛、实践活动、创业咨询、贷款、税收、审批手续、知识、能力、特质、对大學生创业的看法、创业的打算。
以大學生创业决策为因变量,影响大學生创业决策的四个主要维度为自变量建立模型及假设,如下:
h1:家庭对大學生创业决策有显著正向影响。
h2:学校对大學生创业决策有显著正向影响。
h3:政策对大學生创业决策有显著正向影响。
h4:个人知识能力对大學生创业决策有显著正向影响。
2.量表的设计
为了量化分析的方便,本研究选取利克特量表来测量各个指标。针对每个指标设计问题项,并将备选答案五等分(“非常符合、符合、一般、不符合、极不符合”,赋予的分数值分别为“5、4、3、2、1”),要求被访者就每个指标的评价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比如,对父母意愿的测量问题是“父母希望我将来能自主创业”,备选项是“a、非常符合,b、符合,c、一般,d、不符合,e、极不符合”。
3.样本的选择和基本情况描述
在云南的高等院校中,本研究选取了云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云南师范大學、云南财经大學4所办学类型为大學的20**级畢業生为调查对象。本研究共发送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0份,回收率达到72.5%。
4.分析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进行因子分析、信度分析、相关分析和简单统计分析。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检验量表的效度和信度,以便改进模型和确定正式用于测试的量表;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分析测量各个影响维度对决策的影响程度;最后简单统计分析大學生创业意向和创业动机。
三、数据处理与结果
1.因子分析与信度检验
通过统计软件spss13.0分别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得到因变量和自变量的kmo值分别为0.777和0.721,表明该问卷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时,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值分别为1367.777和81.973,相应的概率sig.均为0.0000.01,达到显著,表明相关矩阵间有公共因子存在,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方差最大法旋转,在自变量和因变量中分别得到特征值大于1的4个因子和1个因子,自变量中的4个因子累计解释了数据中总方差的64.064%,因变量的1个因子解释了数据中总方差的74.904%。经过因子旋转后重新排列了大于0.5的因子负载值,表明问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从信度分析的结果来看,各个因子和问卷整体的信度系数都大于0.7,因此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2.相关分析
四个影响维度和创业决策的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大學生的创业决策与家庭、学校、政策三个因素显著相关,其中与家庭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学校和政策,而与大學生个人因素没有显著相关性。
3.简单统计分析
(1)创业意向分析
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现阶段有信心要创业的大學生占被访人数的7.6%,虽然落后于发达国家20%-25%的大學生创业水平,但却高于我国20**年调查的全国平均大學生1%的创业率。比较想创业但觉得时机未成熟和有点但还处于迷茫阶段的大學生依然占多数,分别未35.9%和33.1%。说明在一定的家庭、学校和政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大學生有创业的意向。
(2)创业动机分析
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追求财富是大學生创业最大的动机,大约有66.21%的被访者选择了该项。除此之外追求自由,就业压力和提高社会地位也是大學生创业的主要动机,分别有44.14%、33.1%和26.9%的被访者选择了它们。另外还有提高社会地位,企业家的榜样作用,爱好创新及其它一些事物也是少数大學生的创业动机。
创新创业论文总结篇十
为进一步应对新科技革命到来,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推进以创业实现首都转型发展的最大活力、动力和潜力。本文分析了北京创业发展态势和问题,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对创业助推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对创业的引导作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创新;经济;引擎
当前,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首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业正日益得到全社会专注。有效营造良好环境,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成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创新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专利,而开始变得大众化,创新成为新主流。创业都从小企业开始,千千万万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无论对首都经济发展、提供就业岗位,还是出口创汇、财政税收都有巨大贡献。创业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支持创业不仅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创氛围,还能使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并带动首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政府职能转变,让创业环境成为我市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突出三个转变
创新治理重点由重“管”向重“放”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积极探索建立“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规范政府行政权力,明确创业界限,理清政府基本责任,加强政府在事中事后的监管能力,当好市场秩序的“裁判员”和改革创新的“守护神”,为创业保驾护航。
支持对象重点由小众向大众转变。“放大抓小”,从抓大企业、大项目转向推动创业、扶持小企业发展,实现由注重精英向注重转变。
政策创新重点从供给面政策向需求面、普惠性政策转变。
(二)充分发挥市场助推作用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一是积极探索“宽入严管”的企业登记管理新体系,降低市场准入成本,简化创业程序,降低创业成本。二是通过降低注册资金要求,鼓励多样化的出资形式。鼓励创业者以知识产权或科技成果出资,为特定人群创业提供便利条件。三是鼓励应届毕业生、留学生、失业人员、残疾人、妇女和老人创业,提供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低息贷款和担保等政策支持。四是放开对外籍留学人才创业就业的限制,提供申请就业许可、工作居留许可的便利。五是提高全社会对创业认同,特别是给其公平竞争的机会,将国企和事业单位享受的很多政策也偏向民营的企业敞开。
强化金融市场支持。一是鼓励现有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创业融资工具,创新创业融资模式,通过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集合融资等方式向有市场前景、有核心技术、创业计划完备的创业企业提供资金。二是建立小额贷款风险保障基金。小额贷款普遍面临着“无人担保、无物抵押、银行不放”的尴尬,政府通过建立小额贷款风险保障基金,合理降低贷款、担保和保险等费率,为创业提供融资担保支持。三是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工具,推进互联网金融的模式。鼓励互联网融资渠道。四是大力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各层次资本市场协调发展,风险资本退出机制,为优质创业企业提供上市通道。
搭建服务平台。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平台,积极推进新型孵化器建设和面向创业的集中办公区建设,为企业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支持建设一批市场化的新型创业公寓和生态化创业示范社区。推进微集群建设,促进创业孵化器、专业园一体化发展。加强对创新成果推广和商业支持,拓展市场,降低创新成果商业化过程中的风险。
加强创业教育与创业培训体系建设。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微小企业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市场开拓等服务。一是要重视创业课程设计。将创业理念培育、创业模式与案例分析、政策解读、方案计划、战略规划以及金融、财务、投资等专业知识融入创业课程。二是建立创业辅导和培训师资队伍。通过融合高校和社会教育资源,开设创业课程,设立创业专业,发展创业辅导师队伍等方式,不断壮大创业辅导与培训师资力量,提供便利的创业辅导和培训服务。三是形成良性的创业培训资金支持机制。加大财政资金对创业教育与培训的支持力度,通过设立基金、财政补贴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引导社会风险资金进入创业培训与教育领域。
积极弥补市场失灵。一是建立创业种子基金。建立创业种子基金。专门用于激励传统风险投资不愿意介入的创新链条早期的种子资金阶段。二是设立创业计划。通过支持创新者的创意和发明,为创业提供孵化支持,促进草根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三是探索预算外补助金和创新税收激励的新方式,专门为企业新思想、新设计以及风险的意愿提供支持,同时加强对重大贡献给予嘉奖。四是给予体制内高校与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创业给予一定的专项资金支持。
积极营造良好创业氛围。加大对人群和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普法力度。打造一批创业活动品牌,树立一批新时代创业的偶像。支持创业学术嘉年华、创业论坛等主题活动,推动文化繁荣。(作者单位: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
创新创业论文总结篇十一
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后来,创新的概念和理论不断发展。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创新主要有两种: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著名经济学家诺思认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不断互相促进的过程。相对于创新理论,创业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一般认为,创业是指一个人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主要标志和特征是创建新企业或新的组织。创业不仅仅局限于创办新企业的活动,在现有企业中也存在创业行为。创业者既可以指新创企业的创办人,也包括现有企业中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在经济学界,创新和创业是两个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互补和替代关系,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灵魂,而创业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活动。但创业和创新也是有所区别的,从现有的经济理论和研究看,创新更加强调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著名的是经济学家索罗对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的定量测算。而创业的内涵更丰富,不仅有创新的内容,还涉及就业和社会发展以及公平正义。
影响创新创业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国民素质、基础研究水平、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体制政策环境等方面,但核心是人的因素,关键是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壮大。从某种程度上讲,推动创新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创新,要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创业创新基因。就是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创新,要大力推动创业企业发展,强化企业作为创新发动机的作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把创业、创新与人、企业这几个关键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突出要打造经济增长的引擎,而且突出要打造就业和社会发展的引擎,不仅突出精英创业,而且突出草根创业、实用性创新,体现了创业、创新、人和企业“四位一体”的创新发展总要求,揭示了创新创业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为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研究开辟了崭新的新天地。
创新创业究竟应由哪些人来干,如何选择创业者,政府应该干什么,这些是我们在推进创新创业发展中常常碰到的问题。现在,有的人认为,创业是少数“天才式”人物的事情,必须具备这样那样的素质和条件。事实上,这是一种误区。
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比如,蒸汽机革命中许多重大技术都是由技工发明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比如,上世纪80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体制改革后,极大激发了农民的创业热情,一大批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就了今天以万向集团为代表的一批创业企业。此后,随着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又有一大批科研人员和国有企业职工“下海创业”,使一大批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成就了今天以华为、联想、海尔等为代表的一批创业企业。这其中许多都是“草根创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且,现在来看,许多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是“草根”完成的。
因此,推进创新创业必须要改变“选运动员”的方式,应在全社会高扬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创新创业的大潮,使大量优秀人才在创新创业的伟大实践中脱颖而出。
在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时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既发挥好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和科技人员的骨干中坚作用,又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要依托“互联网+”平台,集众智搞创新,厚植科技进步的社会土壤,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塑造我国发展的竞争新优势。要把科技与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上融合起来,既要“顶天”,努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又要“立地”,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创新发展的人才和科技基石,要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精神,使创业企业不断涌现和发展壮大,包括新创办企业和现有企业的创业创新,不断为企业这部创新发动机注入新生力量和活力,汇聚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一方面,要大力推动初创企业不断涌现和规模化发展。大量研究表明,初创企业是创新的源泉。历史上许多重大技术和发明的商业化最初都是由这些企业完成的。同时,初创企业也是就业增加的引擎。据美国一个最新的分析报告,近年来在美国新增的20%就业中创业企业占3%。正是那些创业者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当前,也正是那些在清洁能源、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创业者,推动着新能源、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解决我们全球面临的资源环境健康等重大挑战。
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现有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创业创新。对创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表明,尽管许多创业者都是白手起家,但创业也可以在现有企业内部进行。现有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更需要弘扬创业精神才能赢得更多的利润和企业长久的发展,大企业由于具备人才、技术、品牌、市场等优势,是创新发展的“野战军”,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表现为大企业可以通过收购中小企业使创新产品快速实现商业化,还表现为大企业本身可以培育、孵化出许多小企业。从我国看,目前许多大企业也正在积极推进创业创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腾讯、金发科技、达安基因等大型企业围绕全产业链需求,有针对性地创办孵化器,孵化培育了大量科技型创业企业并形成集聚效应。海尔提出要把企业员工由原来的雇佣者和执行者,变成创业者和合伙人,大力推进企业内部“自创业”,实现企业由出产品到出创客的转变。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综合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指对要素投入侧和生产侧的重大改革、关键性改革。核心是要通过推进金融、土地等要素改革和生产端的改革,提升企业效益和竞争力,焕发企业家精神,创造出能够激发消费者需求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满足新需求,开拓新市场,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最重要的是通过政府体制改革,让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充分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大幅增加有效供给,增强微观经济活力,加速新兴产业发展,又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还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在当前形势下,要紧紧围绕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动力,大力推进政府监管、投融资、科技体制等关键环节和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节能环保、通用航空、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的改革。比如,要围绕培育小微企业和促进大企业创新,大力推进投融资和资本市场的改革,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要大力推进能源电力、物流等体制机制改革,着力降低创业创新成本。要“放水养鱼”,推动财税体制结构性改革,降低小微企业的税负水平。在生产侧方面,要放开服务业市场准入,扩大开放,使更多新企业公平进入,增强服务业发展动力作用。要深入推进传统产业创业创新,鼓励广大企业职工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推进工艺创新和设备更新改造,广泛开展技术革新,加快传统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要适应当前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迅猛发展趋势,完善政府管理体制,加强人才、技术、金融等要素支撑,着力营造有利于新兴企业不断涌现和发展壮大,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快速商业化的良好生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进入速度变化、结构转型和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营造有利于杰出科学家、发明家、技术专家和企业家不断涌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让每一个充满梦想并愿意为之努力的人获得成功,实现经济平稳持续增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和社会公平正义。
创新创业论文总结篇十二
转眼,20xx年已接近尾声。
为了落实学校关于开展“创新、创意、创业”为主题的活动,xx学院学生会就业部在20xx级前辅导员xx老师的带领指导下主要开展了三项活动:简历制作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以及第五届外语人才招聘会。
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能够结合自身现状和所学专业,对今后的学习以此为基础作出相应的规划,将学习所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一名锐意进取的当代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于4月5日在n5-301热烈举行。
活动吸引了不同年级的学生前来参加,有六名同学脱颖而出。
本次活动旨在丰富大学生的大学生活,拓展他们对专业领域知识的了解,更好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理性思考自己的未来,科学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每一次活动都有其巨大的价值,当然这次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当然也不例外。
记得最初就业部成员去宣传这个比赛时,还有许多同学并不是很清楚这个比赛的目的和价值,在一系列的宣传和讲解下,大家都能看到此次比赛的意义所在,并能积极参加比赛。
在活动举行期间,比赛现场气氛活跃,选手们都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
展示,看到了制作精良的职业生涯规划书,看到了每个同学都能热情洋溢地诉说自己的理想。
通过这个活动,同学们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就业准备能力。
这次比赛令大一新生找准定位,为大家提供一个思考未来人生职业选择的机会;也为高年级同学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心中职业,说出职业理想的舞台。
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的成功举办使得同学们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该达到怎样的目标。
这有助于同学们自身的发展,激发同学们规划未来职业生涯的动力。
也希望能够借此契机,同学们可以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引导做出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激励同学们新的追求,一起迈向精彩未来,开拓灿烂人生!
简历制作大赛旨在丰富大学生活,更好的引导大学生职业规划发展,提高职业素养和求职能力。
积极地调动学生对于未来职业规划的思考,体现xx学院的特色优势,更好的促进人才的发掘。
使新老生充分的认识到简历的制作方法提高简历的设计能力,进而使学生在百万应聘大军中具有巨大优势,使同学们能够应聘到自己满意的职业。
在20xx年11月12日举办的简历制作大赛中共有6个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大赛的评委xx老师对此感到欣慰。
一份简历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与经验,还可以突出自己的个性与语言特色。
有的双语简历更是体现xx的风采和学生的活用。
大赛为xx学院的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平台。
也使学生明确地认识到自己在职场中的追求和定位,这是现在大学生普遍缺少的。
同时通过这次大赛学生可以了解自身的不足,及时的完善改正,进而提升他们在应对职场挑战时的整体竞争力。
有利于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而这个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院的实力。
大赛给即将毕业的学生一份参考,增加经验,使其求职的路更加顺畅。
也给新生一份锻炼长见识的机会,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1月18日下午,由常熟理工学院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办,xx学院承办的“第五届外语人才专场招聘会”与东南校区体育馆隆重举行。
此次招聘会吸引了中国常熟外轮代理有限公司、江苏忠明祥和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常铝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等96家优质企业前来招贤纳士,带来741个招聘岗位。
xx学院全体学生都参与了本次招聘会。
未毕业的同学们在此体验求职氛围,积累求职经验,了解社会需求;应届毕业生通过这个求职平台,寻找心仪的工作。
高校作为一个巨大的人才储备库,可谓“人才济济,藏龙卧虎”。
学生们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具备了系统的专业理论功底,尽管还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其仍然具有很多就业优势,比如,富有热情;学习能力强;善于接受新事物;头脑中的条条框框少;对未来抱有憧憬;而且都是年轻人,没有家庭拖累;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是“白纸”一样的“职场新鲜人”,可塑性极强,更容易接受公司的管理理念和文化。
正是毕业生身上的这些特质,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眼球。
因此校园专场招聘会也成为了提高企业招聘的针对性、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人才而且也是企业大规模引进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校园专场招聘会是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良性对接,虽然从反馈数据显示成功率不是很高,但就像我们外院的洪院长所说的,通过此次招聘会,学生得到的远不止一个职位,求职经验、求职氛围和目前社会需求等同样是学生应该了解和认识的。
毕业生们通过在招聘会上和企业相关人员的交谈了解中,可以知道要胜任一份职业所需的条件,这样也就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以使自己更好的适应社会,这些都是同学们从校园从课本里学不到的东西。
而非毕业生们前去观摩的话就能更早的积累经验,体验求职氛围,更好的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
招聘会结束后,xx学院就业部展开了后续跟踪调查,给企业发去了反馈表,希望能够了解应届毕业生和与企业互动就业情况,以期今后校企双方更好的合作。
据反馈,一些企业已经成功招聘到了我们应届毕业生,例如,xx清洁技术(常熟)有限公司已成功招聘到了若干名英语(经贸)专业的同学并表示希望与xx学院有进一步的沟通合作!
以上就是xx学生会就业部在20xx年里举办的各项活动。
在新的一年里xx学院就业部继续本着“创新、创意、创业”的原则继续开展丰富的活动,服务xx学院!
创新创业论文总结篇十三
传统法学教育的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创新创业能力相对较差,能力培养不能完全适应职业需求。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培育创新创业理念成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等方面的教学改革,通过优化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改革、调整师资队伍结构等手段,探索以实践创新能力教育为核心的专业改革。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卓越法律人才
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重点支持卓越计划教育培养基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辽宁大学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建设的实践,试分析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
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改革依托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和资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方针,以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为平台,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具有突出的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和法律应用能力的,服务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创新创业法学人才为目标。
(一)培养方案改革
培养方案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其设计以课程体系改革为基础,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相结合,专业培养方案体现创新创业教育本质,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各个环节和法学学科的所有课程教学中,不断扩大实践(实验)教学的学分学时在培养方案中的比重,以创新创业能力教学为核心,开设创新创业基础类课程和拓展类课程,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和内容。
(二)课程体系改革
1、课程体系改革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1)在一年级和三年级,分两个学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分析、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就业前景。
(2)针对专业特点,开设专业前沿类课程,如法律前沿问题研究,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和最新动态;开设专业技能类课程,如法律文献检索课、审判业务、律师实务等,帮助学生掌握法学专业实践技能,提升创业能力;开设专业思维和方法类课程,如法律逻辑学、法学方法论等,指导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思维方法和体系。开设职业伦理类课程――法律职业规范与道德,增强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进一步增强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紧密度,深度拓宽合作领域,邀请共建的实践教学基地专家参与课程设计、教学和指导活动。邀请实务专家单独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使学生在校期间尽快熟悉司法实务业务流程,尽快融入实务角色,掌握法律实务技能和方法。
2、注重知识更新,及时修订教学大纲
首先,注重知识更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定期以讲座、座谈、交流等方式,向学生传达最新创新创业动态。
其次,组织教师团队编写适应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求和法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实训教材和专业教材。
第三,对不具备出版教材条件的教学讲义及实验讲义,定期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召开会议进行修订更新,保证知识的规范性。
3、落实精品课程建设,促进课程资源的开放共享
对于已经获批的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力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鼓励优秀教学团队加强协同合作,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对于开课历史悠久,具备示范辐射作用的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鼓励申报省级专业核心课程。
(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既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也是学生难得的教师资源。学生通过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活动,提高学生积极学习法学专业知识的主动性,培养研究法律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与研究潜质,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人际沟通和心理承受能力。
为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基地布局,具体体现为:
1、有步骤地增加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同时考虑实践教学基地的地域分布及层级。合理地调整实践教学基地的种类,实践教学基地不应只局限于公检法司机关,还应有计划地延伸至工会组织、妇联组织、法律援助中心以及电台、网站等媒体的法制节目等领域。
2、进一步增强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紧密度,加强联系,深度拓宽合作领域,邀请更多的实践教学基地中的专家来院讲学、参与教学、科研活动。
3、定期邀请各级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创业典型等先进人物“进基地、进课堂”,以报告、座谈、参观等形式,现身说法,分享他们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的经历,这也是实践教学活动的一种体现。
(一)加强图书资料建设,力争建成门类齐全,涵盖国内、国际各类法学专业期刊、图书的法学专业图书馆。
(二)建设专业的电子数据信息平台,加快法学专业法律法规、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强化港澳台地区文献数据、外文文献数据的扩容,增加港澳台地区案例图书、德文、英文案例图书以及相关研究文献在数据库中的比例和更新频率。
(三)建立有地方特色的高水平法学实验实训素材库。加强与实践教学基地的联系,建立并不断加大案例教学在教学工作中的比例。素材库的材料均来源于地方立法、司法部门,保证实验素材的原始性、真实性、可操作性,为法务实训课程的开展和培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提供保障。
创新创业论文总结篇十四
今年以来,根据市区“四大行动”会议精神要求,围绕创新黄州目标和“双强双兴”发展重点,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以区校合作、“千企联百校”为载体,深化区校合作,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创业就业,实施市场主体增量提质,构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等六大重点工作,全力推进创新创业行动,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为黄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源,创新创业工作实现了“开门红”。
制定并落实20xx年创新创业行动方案、考评办法,建设黄州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南湖新南创业园、堵城雅淡生态农业创业园和陈策楼王福湾古琴街区。建立黄冈化工园、湖北大二互等10个标准化的大学生实习实训示范点,建立21所高校联络站。采取“小分队对接”+专场对接+集中签约相结合的形式,推进“千企联百校”活动进高校进园区进企业。征集企业技术需求26项,解决技术难题7项,组织项目签约6项,占年度任务的30%;转化应用科技成果2项,占年度任务的20%;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聘用科技副总6名,占年度任务的33.3%;申请发明专利12件,占年度任务的13%;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家,占年度任务的33.3%;培植高新技术产业,培育青江化工、骏源食品等八家高企的申报工作,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9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9.16%。
建设海吉星电商产业园,提升黄商电商培训中心,培育湖北大二互科技有限公司在“新三板”上市,黄冈市金兴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四板”挂牌,湖北正茂新材料科技股份公司等10家企业在武汉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推行“三证合一”,降低准入门槛。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72户,其中新增企业 125家,专业合作社3家,占年度任务的15.73%。发展“互联网+”创新创业。制定《20xx年度黄州区电子商务创业培训方案》,培训电子商务创业人员、电商经营业主并开设“电商淘宝黄冈网”和“京东黄冈网”,依托黄商集团的黄商星海网上商城及黄商农村电子商务“百县千村万店项目”,在黄州区每个村及社区建设电商体验馆和“黄商020便民店”,目前已建设 家电商体验馆及便民店,销售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特色农产品。
进一步落实《黄州区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促进市域中心城建设的实施意见》、《黄州区劳动就业“十强”企业考评办法》、《黄州区创业孵化器“八免、五支持”扶持政策》等文件,拟出台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区校合作推进创新创业行动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打造大别山科技创新中心实施意见》,区政府对大二互科技等10家20xx年度创新创业先进典型企业进行表彰。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暨企业用工招聘会9场,服务企业216家,提供就业岗位1.2万。新增大学生创业就业24人,占年度任务的12%。新增自主创业276人,发放贷款10.2万元。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双创氛围。各地各单位要迅速行动,围绕区委、区政府双创工作部署,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运用报纸、电视广播、宣传栏等舆情工具,广泛宣传双创典型事迹,营造浓厚的双创社会氛围。
二明确时间节点,加快推进工作。各地各单位要按照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迅速按月按季度分解落实,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目标任务。要加快推进大学生实习实训、“千企联百校”、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就业、市场主体增量提质等重点工作,提升双创工作质效。
三是突出品牌特色,办好示范样板。要围绕“创天下”品牌、雅淡生态农业创业园、王福湾古琴小镇等示范样板点建设,把双创工作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创新创业论文总结篇十五
在您的领导下,我继续参与了公司的多项创新工作,在即将辞旧迎新的时候,我想将我对我们创新工作的认识、理解和明年创新工作的建议向您汇报如下,不足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我作为集团公司融资创新工作小组成员兼秘书,在您的指导和其他同事的配合下,全程参与并积极推进了中海信托、中投信托、中融信托、中泰信托等十多个信托计划,与您和大家多次前往x、x、x、x等地与信托公司、银行协调沟通,主要工作内容涉及交易结构的商谈、合作框架的拟定、交易文件的评审、收益成本预测、集团和项目的尽职调查以及信托计划成立后的后续监管等。
4月21日,我们的第一个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历经一年的努力终于正式成立,使公司在资金严重紧张的关键时刻获得了20亿的融资资金,并用其在x资本市场回购20年到期的亿美元优先票据,在受资本市场青睐的同时也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融资创新工作推进的过程,我不仅是在学习,更是在实践着公司和您的想法,锻炼着自己的眼光和思考,可以相对独立的推进一个信托计划工作,从交易结构的探讨、尽职调查的执行、交易文件的讨论、与各方的沟通和协调、具体工作的安排和推进,我都在尽可能的做我能够去做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对于信托融资需要规避的房地产行业瓶颈、信托公司风险偏好、资金进入退出机制、资金募集模式、公司在信托融资方面的担保、监管和成本上的诉求等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在今年的工作过程中,我逐渐感悟到要充分调动个人主观能动性去开展工作,不要也不能被外部地种种不利因素所影响,在明确目标之后要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辛万苦的去努力达成,执着地去追求,成功细中取,细节决定成败。在工作过程中,我养成了一些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方式,凡事预则立,事情要分轻重缓急地做,与人沟通采取邮件、电话、短信、面谈中的哪些方式,文稿修订方法,商务谈判的小技巧等等。
当然,我也知道自己存在不少的缺点和不足,如法律知识不够、实际运作经验欠缺,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继续向您和其他同事学习。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从年初的冰点到如今的沸点,公司牢牢抓住发展契机,众志成城,内外兼修,在实现销售额进入全国前列的基础上,积极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土地储备,同时全方位创新融资模式获取发展资金,为实现3-5年达到销售额全国前五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房地产开发仅仅在依靠开发贷款获取融资的单一融资模式,我们工作的目的是要开拓多渠道、多方式的融资,要寻找房地产开发项目在拿地之前或拿地之后取得四证之前或已经取得开发贷款,还是否有其他的融资模式,以解决土地资金沉淀,更快的收回投资或快速扩张规模,而在这一过程中也是在推广和宣传我们的公司。
但是,创新融资工作受到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限制、信托公司对政策的理解和风险把控、银行对政策的理解和募集资金能力、公司项目素质、公司领导对工作的认可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脑力才能去实现的。
我们的融资创新工作小组作为一个横跨多个部门的合作团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创新工作的拓展,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推动创新工作的开展,这种分工协作、各取所长的模式类似于一个资产管理公司,可以为公司今后实现轻公司的管理目标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