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教师教学设计技能大全(23篇)
文学是一种表达情感与思想、展现人类生活与价值的艺术形式。怎样保持身心健康,享受快乐人生?通过以下总结范文的阅读,相信大家会对总结的写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篇一
1、练将沙子堆高、拍紧、挖深等动作技能和拎沙袋负重走的潜力。
2、在玩沙活动中感受同伴间相互合作的快乐。
1、小动物头饰(小猫、小狗、小羊若干),玩沙衣服(红、黄、绿),帽子,鞋子。
2、玩沙工具:铲子、耙子等,尼龙大口袋(人数的两倍),树(用小树枝代替)若干,地上堆好一条低低的堤坝,堤坝不远处用积木搭房子作为动物新村。
1、以游戏口吻引出主题:"据动物新村防汛指挥部通知,洪水要来了,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怎样防汛抗洪?"。
(1)加固堤坝,阻挡洪水。
(2)开沟挖渠,分流洪水。
2、引导幼儿分队练。
(1)加固、筑高"防洪大堤",学将沙筑高,拍紧的技能。
(2)装沙袋比赛。可两人一组,比一比,哪组合作得好,沙子装得又快又多又好。
(3)开沟挖渠,进行引流准备。指导幼儿挖得长、挖得深。
3、游戏:洪水来了。
(1)请幼儿扎好沙袋袋口,两人一组抬到"防汛坝"前,整齐地叠到"大堤"上。
(2)分流排水,指导幼儿把沟渠挖长、挖深。
4、游戏:种树。
(1)"洪水被我们挡住啦!我们的家园保住了!怎样才能保证江边的泥土不被洪水冲走?"。
(2)引导幼儿讨论减少水土流失的办法,让幼儿明白最好的办法是植树造林。
(3)幼儿在河流两旁"植树造林"。
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篇二
今天有幸参加了xx市小学英语教师阶段性培训,聆听了刘**老师讲解的教学设计的相关问题,对于新任教师的我而言,这样的培训正是一场及时雨。
刘老师在讲座中提到,教学活动设计有以下几项要点:
1.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即要利用学生脑海中已有的知识储备来引导我们的教学。就拿英语教学来说,低年级的孩子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音标,面对不认识的单词很容易产生畏惧心理,这时就需要英语老师鼓励孩子们利用学过的汉语拼音的某些拼读方式去试着拼读单词。随着拼读次数的逐渐增多,渐渐地学生自己就会从汉语拼音拼读方法中摸索出一套英语单词的拼读方法,再碰到不认识的单词心里也不会害怕了,同时这也对学生的英语语感的形成有一定的帮助。
2.学生的动机能引导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中动机的定义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学生有了学习英语的意愿,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他才能够明白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而这种动机的激发离不开老师的激励,比方说,上课时单纯的传授知识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无知”一下,让学生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感觉。学生为了能够给老师“上课”而认真学习,努力思考,激发出了他们想要学的动机,知识的传授就变得有趣多了。
3.学生认知的方法影响他将来的学习方法。学习中仅仅有动机是不够的,还要有适当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认知方式。学生是由具体认知过渡到抽象认知,或者是由抽象认知过渡到具体认知,或者是两种方式交互进行,都会影响他将来的学习方式。
4.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阶段的孩子思维比较直接,认识事物时主要是通过感性认知的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多用直观的、具体的方式来讲授课程,就英语学习来说,图片、声音及动画可以将抽象的单词、句法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设计是一节课的基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深挖教材,认真研究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争取让孩子们乐学、好学英语。
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篇三
本学期我教六年级(1)、(2)、(3)班的英语。六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他们活泼好动,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随着英语难度的不断加大,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所下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所以本学期我将面向全体学生,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设计体现了“friendwithenglish(开心学英语)”的教育思想,形式活泼,以一位来自外星球的生物gogo和它在地球上的'朋友tony和jenny的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进入奇妙的英语世界,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上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应用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目标。
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本学期六年级英语应达到以下目标: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4、能听懂简单的情景对话和录音。
5、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6、学会简单的、四句话左右的模仿写作。
四.教材重点和难点。
1、四会、三会单词的掌握。
2、重点句型的掌握。
3、基本语法(如动词的不同时态;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等)的掌握。
4、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2、通过听、说、读、写、唱、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3、培养学生拼读音标的能力,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4、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5、活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每单元各个板块进行整合,重组,降低难度。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1-3周:unit1-2;第4-6周:unit3-4;
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篇四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引导广大教师把精力集中到改进课堂教学上,加强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与切磋,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开展教师“课内比教学”活动,重点是进行教学基本功比武。活动要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构建高效课堂为重点,以导学练案为抓手,组织教师全员参与,搭建教师展示自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比武平台,促进教师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努力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使我校教师队伍业务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组长:xxxx。
副组长:陈纯。
成员:xxxxxxxx春。
xxxx。
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活动主要包括说课和讲课两个环节。说课主要阐述对课标及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基础及学情特点的分析,介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用,介绍教学过程设计等。讲课重点展示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包括教学观念(是否体现出生本教育理念)与知识功底,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特别是教学语言、教学板书、教学仪态、教学互动、教学示范和实验操作等方面。
按照中心学校的统一安排,分为三个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8-9月)。
20xx年9月上旬,学校召开教师大会做好宣传动员,进行工作部署;20xx年9月中旬至10月,各教研组认真落实活动的学习、宣传和方案制订工作。
2.活动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4月)。
20xx年10月,语文、数学学科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并推荐优胜者参加学校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其他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并推荐优胜者参加学校教师教学展示活动。20xx年11月,学校组织开展语文、数学学科校级教学比武活动,并推选优胜者参加县级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其他学科开展教师教学展示活动。并做推荐县级教师教学比武活动人员工作。教导处、各教研组做好活动过程资料的搜集归档工作。
4.总结表彰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
20xx年5月底前,根据比赛结果,评出学校各科比武的先进个人,召开学校“课内比教学”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对评出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1.广泛动员、全体参与。全校所有教师都要开展教学比武活动,都要参与说课、讲课活动。教导处要建立教学比武活动制度和相关机制,保证全体教师参加到活动中来。
2.注重过程、夯实基础。各教研组要通过开展说课、讲课、评课、拜师学艺、课后反思等专题活动,促进教师学知识、练硬功、强素质,夯实教学基本功。为真实反映教师教学基本素养。
4、充分准备。教师在讲课前,需打印该课题的教学设计和说课稿,交给评委作为评价讲课和说课参考。
5、严肃纪律。教学比武活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学校根据活动内容制定评分标准,对每位教师的讲课和说课进行量化评分,并按得分予以评奖。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王世兵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检查、指导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活动,分管教学副校长陈纯协助校长做好督促检查工作。教研组长要充分发挥业务指导作用。
2.强化校长责任。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活动重心在学校,核心在校长。校长要率先垂范,亲自主讲改革课,亲自参与说课、听课、评课活动,要把主要精力用于推进依托“导学练案”实施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领导和组织好学校比武活动,确保教师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取得实效。
3.建立考评机制。教师教学比武情况记入每一位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也作为学校向厉山中心学校推荐、评选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学校开展教学比武活动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4、开展表彰奖励。在“课内比教学”活动结束后,学校评选3名教学能手(语文、数学、综合学科各1名),并颁发优质课奖。
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篇五
1、通过音乐感受体验孙悟空的特点。
2、运用形体动作表现孙悟空的主角特征。
1、音乐:《小石猴》。
2、孙悟空头套、金箍棒道具。
1、教师运用形体动作及道具,表演音乐《小石猴》的情景。
2、请幼儿回想:哪里出现一块很个性的大石头、大石头里蹦出什么东西、小石猴有什么超强潜力、小石猴靠什么东西飞上天、小石猴有什么武器。
3、进行“我变变变”的体能游戏:
按照“指令我变、我变、我变……(猴子、蛇、青蛙、石头、妖怪等),请幼儿变出某种身体造型,并做出动作变化(如猴子抓耳挠腮、蛇爬行、青蛙跳、石头静止不动等)。
4、可换幼儿主持,进行活动。
5、问幼儿有谁会学猴子转动金箍棒的动作,请幼儿出来示范。教师能够请幼儿参考幼儿用书本,鼓励幼儿尝试。
6、以《小石猴》乐曲作为活动尾声的曲子。
7、可到文具店购买伸缩指挥棒,也能够用报纸卷成粗细不同的长纸轴,将细的套入粗的轴筒内,一拉到接逢处就犹如金箍棒变长了。
在每一天点名时进行我变变变的游戏,凡点到名字的幼儿就能够变出一种身体造型。
大班体育游戏活动雪花飘飘。
目标:
1、练原地向上纵跳抛物。
2、活动中会听信号按要求活动。
准备:
1、组织幼儿制作雪花。
幼儿按意愿将纸(如挂历、报纸、美工活动剩下的边料)剪成或撕成各种长条或花边,当作“雪花”,每人自制若干。
2、教师使用的箩筐、铃鼓等。
过程:
1、开展游戏“雪花飘飘”。
(1)每个幼儿向上纵跳的同时,将“雪花”抛向空中,然后尽力接住。比一比谁抛得高、接得准、接住的次数多。
(2)幼儿自由结伴,一人抛“雪花”,一人接,然后互换主角进行游戏,看谁抛得高、接住的次数多。
教师注意观察体力教弱的幼儿,与其结伴游戏,鼓励他们用力向上抛。
2、师幼共同开展游戏“风儿与雪花”。
(1)幼儿手持自制雪花,扮“小雪花”,教师扮“风婆婆”或“风爷爷”,摇动铃鼓。引导幼儿根据铃鼓声的速度、音量变化,在场地内慢跑、快跑、快走,随着渐弱的铃鼓声慢慢原地蹲下来。
(2)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请个别幼儿扮“风婆婆”或“风爷爷”,幼儿继续游戏。
3、组织幼儿玩“扫雪花”的游戏。
教师扮“扫雪人”,幼儿扮“小雪花”。扫到哪片“小雪花”,哪个幼儿就把自己的雪花放在箩筐内,留作下次用。
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篇六
知识与技能:学会归纳整理文言知识。养成文言阅读习惯,提高文言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理解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开设辩论赛,激发学生对于仲永的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正确理解文言内容。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与成才观。
重点:文言实词的读音及含义,训练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使学生认识到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上课之前给学生讲述《江郎才尽》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为何会江郎才尽?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并顺势导入今天要学习的同样是和后天学习重要性有关的文言文《伤仲永》。
引出课题,了解作者,顺带理出“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品。
1、朗读阶段:采用吟读法,全班小声准备。学生个别试读。全班齐读,教师加以点评。
2、结合注释,梳理文意。
(本阶段引出“异、难、同”已知归纳方法,调板学生上台写些自认为符合要求的字词句,而后加以点评、梳理。)。
1、本文讲述一个什么故事?
2、仲永从五岁至二十岁,期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出原文并概括)。
3、旁人是如何对待仲永的?(找出原文并概括)。
1、作者对仲永其父与邑人的态度,你认为是批判的,还是认同的?
2、你认为谁应该为仲永“泯然众人矣”负主要责任呢?为什么?
3、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样的启发呢?
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篇七
有人说:"一本好书,就是一名好老师,她不仅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能够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还有高水平的服务……"读着书中“洞悉学生的需求和特征”的理念是,我不由地想到:一首古诗只有二十几个字,有些学生怎么也读不出来,心里暗叹“此生不可教也”的时候,为何不反思学生不会读的原因?为什么没有意识到是自己“课堂教学设计”需要进一步改进,要给予学生最简单、形象、易懂、的教学方法。做到不要放下任何一个孩子。
书中讲到“以人为本,发展情景创设”。创设教学情景,是为了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学生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师更应该注重创设情境。“境”是情境教学的一个维度,“情”则是另外一个维度。教师必须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山泉里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喷涌出来的.则是一股股巨大的感染力。它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似的情感。
记得那是一次区公开课,一位语文老师这样教“奶”字:(情境再现)她半蹲的身子,亲切地对学生说“看,左边是女字旁,右边像个驼背的人,这就是‘奶’字。奶奶年纪大了,走路时背弯弯的,还要拄个拐杖”。接着她还学老人的样子走了几步。坐在我身边的两个孩子写完,把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换欣赏的时候,发现其中一个给“奶”加上了一“ヽ”这也是我的学生常犯的错误,该如何处理?正当我思考的时候,这位老师也发现了其他学生类似的错误,她用平台展示该错字,让学生同桌交流写错的原因。其中一个学生大声说“奶奶本来行动很不灵便,你还忍心砍她的腿?”我旁边写错的那个学生用笔猛敲一下自己的头,认认真真地改写一次。我想,永远不会再写错的远远不止他一个。
这种充满亲情之爱的教学,把本来死板的、不会动弹的文字,变成了有生命的东西,钻进孩子的脑海。遇到这样的老师,学生之大幸也。
然而,也有一些老师为了追求更多的感官感染,过度使用图片、音乐、视频。过度轰炸学生的感官。给教学效果带来“事半功倍”。我们应该做到“课堂情景要讲究随机应变”才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向坚信多读一些好书,必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期,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
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篇八
教学设计是一种创新行为,创新是教学设计的灵魂,作为教学者必须富有创新意识,不断地提高创新能力。教学设计要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制定,而各班之间、学生之间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从这一层面上来说,每位教师的设计多多少少都应有创新的成分,作为新教师也不例外。
那么作为新教师应该如何实现教学设计的创新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的头脑每时每刻都会搜集到潮水般涌来的信息,其中有各类教学情景、思想观念、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等。“头脑在处理这些信息包括筛选信息、分析问题、作出决策等的时候,并不需要对每一条信息都坐下来,静静地想一想该怎么办,往往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着以前的思维习惯、熟悉的思维方向和路径进行思考,而不另辟路径。这种思维习惯、熟悉的思维方向和路径就是一个人特有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对我们解决问题有时有利,有时就可能成为障碍,对思维有着一定的束缚。只有在遇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用新方法和新措施应对的时候,创新思维才能派上用场。从创新的角度看,我们就要尽量弱化,或者说要突破习惯性的思维定势,不断提出新的思想、对策和方法,才能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新问题。
我们知道,小学教育的对象是天真活泼的学生,这就更加需要教师突破成人思维的定势,站在孩子的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应当充分体现“童趣”,提倡“蹲下来”,走进孩子的纯真世界,融入他们的童趣生活。只有充分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有的放矢,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例如,我在教学《乐山大佛》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乐山大佛的“大”,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再根据课文中介绍的内容,自己画出能体现乐山大佛“大”的图画。许多学生想到了画大佛与附近的亭子、栈道和游客等等,将乐山大佛与参照物对比,从而自然地体会出乐山大佛的“大”。运用具体的形象思维来理解这一问题,比简单地读、说所发挥的作用要大得多。
所谓创新思维视角,就是用不寻常的视角观察事物,使事物显示出不寻常的性质。学会从多角度观察同一事物,尽量多地增加头脑的思维视角,就会增加更多的教学设计创意。
我们知道,设计一旦被某种模式束缚,就不容易发挥创造力。例如一教师在教学四年级语文《田忌赛马》时,让学生按照所给句式“孙膑我真佩服你,我要向你学习遇事要”进行说话练习。表面上看,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似乎较大,实际上,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与总结,学生已经能够概括出孙膑的优秀品质了,显然这对学生思维的拓展没有多大帮助。不如将说话练习的题目改成“孙膑,我真佩服你,。”学生可以从孙膑入手,也可以从齐威王入手,还可以从田忌入手,谈谈自己的体会,这样表达出来的语言才会生动和丰富。正所谓,不同的教学视角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效果。
创新视角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经验不断地总结出新的思维视角,有了足够的储备,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如,一教师在开展了解家乡的活动前,做了大量的收集和调查工作,对以往的教学设计逐一进行筛选,集各家所长,根据自己本班的特色,最后决定以设计“松江一日游”的路线图为切入点,让学生自己设计旅游路线图,安排参观的景点、时间及所乘的交通工具,以评选“十佳导游员”活动的反馈作为评价方式。这个活动将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地归还给学生,学生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在对松江的各个旅游景点做了充分的了解后,选取有代表性的作为“一日游”的内容,并配上解说词向游客介绍,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整合、运用信息的多元化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间及交通工具的安排,体现了学生考虑问题的周密性。独特的创新视角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还拓展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创新要有信心,才能不断开发自己创新的潜能。每个人都有一座宝藏,那就是创新的潜能。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先想后做,所以创新又离不开头脑,离不开头脑的思维。头脑能思维,思维能产生创新。在教学设计中,认真挖掘这座宝藏,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对新教师来说,善于思考是创新的基础,没有思维上的变革就不会产生行动上的创新。新教师年轻而富有朝气,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挑战传统观念,突破思维束缚的勇气不可获缺。相信只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善于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总会有收获的。
教学活动既需要预先设计,又需要适时设计,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这样的教学才是富有生机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活的课堂。无论预先设计还是适时设计都需要发挥创新的潜能,这需要教师具有创新的勇气、深厚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以及熟练的教学设计功底。作为新教师,更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总结。量的积累在反思中才能产生质的飞跃。
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篇九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品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朗读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2.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3.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明确: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三)深入研读。
1.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段落,并说明原因。
明确: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2.阅读“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可怪也欤!”一段文字,讨论下列问题:
明确:本段有三个对比,第一个是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对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第二个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则耻师焉”的对比,致使“小学而大遗”,“未见其明”;第三个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对从师者“群聚而笑之”的对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2)几个对比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在段落中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几个对比之间有纵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实相比、横比的关系,先后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三个对比的顺序与之相应。
(3)每个对比之后,作者都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有关句子的语调相同吗?有什么意义?
(四)拓展延伸。
文中提到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可由学生讨论)。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五)小结作业。
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篇十
1、正确对待自己心爱的玩具或日用品。
2、逐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1、挂图第1号。
2、故事磁带。
1、认识阿文。
(1)教师出示挂图。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是一只小老鼠,名字叫阿文。(2)阿文上幼儿园前,很喜欢一条小毯子,到哪儿都带着它。可是现在上幼儿园了,带着这么大的毯子行吗?2、听听阿文的故事。
(1)教师结合挂图,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4)后来阿文放下毯子了吗?3、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
(2)我们小朋友比阿文还能干!每天早上高高兴兴地和好朋友再见,到幼儿园学本领,和小朋友做游戏,晚上回到家再和好朋友一起玩,真不错!
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篇十一
下列组别按其总人数的25%,推选出组内初赛人选(其中科组长、备课组长占50%;普通老师占50%),再按组内初赛人数的40%,评出参与学校决赛人员。
1.第5周星期一前推选初赛人选(初赛召集人负责,初赛负责人进行资格审核)。
2.第5—第7周星期三组内比赛。(初赛召集人负责,初赛负责人跟进;组别内成员听课、当堂打分,当堂提交评分表,初赛召集人负责统计好分数,上报教导处)。
3.第7周星期四前上报决赛人选(初赛召集人负责)。
学术委员会成员及教导处行政:xx。
20xx学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xx。
第8周周二第5——7节;周三第4——7节;周五第3——6节。
报告厅(文化科)。
1、各参赛教师必需于第7周星期五前到黄主任处抽签,先到先抽,决定自己上课班级以及上课节次,并且上报课题名称,以便安排赛程。
2、各参赛教师第8周周一上午上传教学案电子文本至“备课系统—教研室—20xx学年教学比赛教案”中,教学案字体及排版格式要求:课题(大标题)黑体三号,学科组、授课人黑体4号,正文小标题宋体四号,正文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23;页边距2厘米;纸张a4;不合要求将会影响评分结果。
3.设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6人。
1、每位参赛教师自行双面打印教案30份以上,交给科组长,由科组长在上课时间派发给听课老师,评委不用。
3、安排在第6节上课的班级不需要做眼保健操,学生拿好课本及学习用品在原第二节上课老师的指挥下到达上课教室。
4、参赛教师如原来该节有课的必须先调好课。
5、参赛教师必须提前20分钟到上课教室调试电教设备,如果有问题请致电林许华老师(短号61100)。
1、科组有决赛选手的,本学科老师必须参与听课,另每位老师至少选听一节非本学科教师的课,陈宝贤主任负责教师签到及统计,此任务作为期末质量评价的一项指标。
3、有参赛教师的科组必须利用科组活动时间认真进行组内评课。
第10周周一晚修教师会。
1.小结本次活动;
2.宣布获奖名单;
3.部分评委点评(一、二等奖课例);
4.听课教师谈收获;
5.宣读颁奖词(一等奖课例);
6.颁奖;
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篇十二
一、活动目的:
为了提高全体数学教师的.教材钻研能力,培养教学骨干,更深入的开展课题(数学优质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研究,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教师们能一展自己的风采,学校特举行此次数学教学设计比赛。
二、参赛要求:
1、参赛对象:以个人为单位,40岁以内青年教师参与。
2、比赛内容:为做到公平公正,参赛教师将抽取现任年级本册教学内容作为参赛内容。内容由评委选择确定,即从每个年级选择五至六个教学内容,再由各年级备课组长抽签确定本年级具体内容。
3、比赛时间定于第八周星期二下午2:00开始,地点阶梯教室,比赛时间为一小时。
三、奖项设置及评审办法
本次比赛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
四、比赛评委名单:
刘名松、李青松、廖香煌、王建明
五、评分标准:
见附表。
兴国县洪门小学
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篇十三
1、学习利用蔬菜的自然形状和特点,进行有趣的造型制作。
2、主动探究制作果蔬造型的方法,小组合作制作果蔬造型能大胆想象,大胆动手操作。
3、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在轻松快乐的学习中体验制作蔬菜造型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制作果蔬造型的基本技能。难点:如何利用蔬果制作新颖的作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果蔬需要的材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欣赏作品:
(1)依次出示“蔬果作品图1——14”,生欣赏,师适当点拨。(2)看完这些,你有什么想法要告诉大家呀?师:同学们看看,这些可爱的艺术造型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指名说说。
再想想,它们是怎么改变形象的?用到了哪些方法?大家可以相互交流一下看法。指多名生说(拼、摆、插、接、削、挖、刻„„),师生共同补充。
师:对啊!大家不仅观察得仔细,也很善于思考。拼一拼、摆一摆、削削、刻刻,再巧妙地插接、组合,就可以把原本平常普通的蔬菜和水果,变成一个个妙趣横生的艺术形象。
探讨方法。
请同学们再用心观察这幅图,想想,作品中为什么用茄子制作小企鹅呢?指名2、3生说自己的看法。
对!小作者巧妙地利用了茄子的颜色和形态,做成了生动有趣的小企鹅造型。看来,这大龙虾也是这样,边指图片,边解说:新鲜水嫩的红萝卜就像——,而那些细小的萝卜,正像——龙虾细长的腿。那,如果我们用这个紫茄子来做龙虾,大家说,效果会怎样?所以,咱们在制作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蔬果自身的形态和颜色等特点,想好适合表现什么,再用来做什么。
集体归纳制作果蔬造型的方法。
同学们请拿起你手边的果蔬材料,根据它们的颜色与形态,想想适合做什么造型?小组讨论,说自己的创意。师适作评价。
三、动手制作。
边出示“作业要求图片”,边提出要求:大家可以两人合作,也可以四人合作,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快、最好!并把本组的作品大胆创意把作品加以组合,并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并把自己的创意介绍给大家。可以用故事、诗歌等表现形式。温馨提示:
1、合理的运用各种材料。
2、把你们的作品加以组合,大胆创意,全员参与,团结合作。
3、汇报要有条理,清晰明确。
4、使用各种工具时要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或别人。
5、保持教室卫生,将不用的材料丢到垃圾袋中.生制作,师巡视,根据学生制作情况,适当提出建议或帮助。
四、展示作品。
1、说出作品名称、制作过程和方法、遇到的困难及克服办法或者作品里的故事„„师适当评价。(展示时间灵活掌握)。
2、小组展示作品,集体评议。
五、谈自己的收获。
六、这节课,同学们都能够积极地动脑、动手,大胆想象,巧妙制作,把生活中常见的蔬果材料,变成了妙趣横生的艺术形象!咱们每个家庭的厨房里都有很多蔬果,回去以后,大家可以把今天所学的知识、收获与家人分享!
七、拓展延伸。
欣赏果蔬的造型照片。
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篇十四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人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的一首歌曲,歌曲结构为两段体,2/4拍,曲调优美深情,以学生的角度歌颂了老师的辛勤奉献的品质,深切地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让学生深切感受在老师精心培育下他们茁壮成长,从而培养他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能以崇敬的心情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蕴含的爱师情怀,能从内心体会对老师的尊敬及爱戴之情。
多媒体,钢琴,笛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生:学生小组讨论。
师: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引领孩子们打开课本,学习这一首歌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引领孩子们打开课本)。
二、培养学生对音乐情绪的理解。
师:在学习这一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看看同学们谁的听力厉害,能分辨出老师演奏的歌曲片段是怎样的音乐情绪?(教师演奏笛子片段《扬鞭催马运粮忙》和《牧羊曲》。)。
生:根据老师给出的答案进行抢答.(欢快的,强烈的,抒情,深情的。)。
三、感受音乐情绪,学唱歌曲。
生:深情的。柔和的。
师:点评。
师:好的,下面请同学们跟着教师按节拍朗读歌词(分组读)。
师:指出比较难的节奏,多读几遍。
师:在熟悉节奏的基础上,播放音乐,鼓励学生轻轻跟着哼唱。
生:打着节奏,轻轻跟唱。(由于旋律比较简单,很多同学都已经基本会跟着唱了。)。
师:为保护学生的嗓子,老师先带学生们练练声,为避免枯燥的练声方法:老师用各种动物的叫声来引导学生练声。(如大象“嗯,嗯,嗯.嗯。“小羊咩,咩。咩,咩。”)。
生:兴趣高涨地练起来。
师:在此时,教师弹奏歌曲,鼓励学生跟着老师深情地用“嗯”哼唱。
四、学生互动:
师:好,同学们都已经基本上会唱了,那让我们来分组唱,轮唱,领唱,合唱,好吗?
(培养学生们的协作能力。)。
五、情感交流。
如果你们是小红,你们又会怎样做呢?鼓励同学们都用笔写出自己的想法,写出想对老师说的话。让同学从心底体会流露出对老师的感情。)。
六、最后,播放音乐。让在学生深情的歌声中结束课堂。
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篇十五
教学设计是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教学设计是教师为教学活动制定的蓝图,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为了更好的推进电子备课,提高教师备课的有效性,根据教科室工作计划,决定举行教师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20xx年5月29至6月1日
本次教学设计评比采用非现场形式,每备课组或个人送交一篇教学设计参加评比。教学内容自定,电子稿送交邮箱。
本次评比以教研组为单位,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优秀奖若干名,学校颁发证书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全体一线教师
1.各参赛教学设计,要以学校提供的教学设计模板为蓝图,进行设计。
2.教学设计要符合学校实情、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教案。
3.参赛教学设计主题明确、材料详实、系统多元、跟进提升。
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篇十六
1、页眉设置:
xx(年级)xx(学科)xx版第×册。
主编:xxx。
协编:xx。
审核人:xx。
3、栏目设置:
(教案)。
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重点难点。
学法指导。
板书设计。
知识链接。
教学准备。
(学案)。
课题:xxxx。
班级:xxx。
姓名:xxx。
学习目标:
自学引导(读一读、写一写、想一想、查一查、问一问)。
自主学习(粗读、精读、品读、合作探究)(文体不同格式不同)目标检测总结提升。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拓展阅读)。
教学设计由教案和学案两部分组成,学案要在上新课前一天用a4纸打印发给学生。第一个编写者为主编,使用者为协编。主编是集中大家的意见后进行编写,协编在主编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任班级的实际进行修改后用于教学,以便更好地适合学生学习。
教案栏目说明教学目标——具体明确重点难点——把握准确学法指导——精到适用教学准备——简便实用板书设计——简明扼要——知识链接——拓展延伸。
学案栏目说明。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教师需面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学习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
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二)自学引导。
自学引导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学前预习,引导学生预习生字词,该掌握的要掌握该了解的要了解,能搜集与教材相关的资料,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写下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二是课前小测,又为前置测评、诊断检测等。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三)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案的核心,包括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练习等在内的由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等。
(四)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
1、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
4、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注重及时反馈矫正,学困生要及时辅导跟进。
(五)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学有所得。编写要求,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具体的知识点要尽可能留空由学生来填。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六)布置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重放在拓展阅读和知识迁移上,如阅读文章完成下面习题。也可以让学生课外搜集相关资料,为下新课的学习作好准备。
字体:标题用四号字、黑体,正文用小四号字、宋代。
需要认真研讨的问题。
1、如何设计自主学习(设疑、质疑、引导),不同的体裁采取不同的模式和方法。
2、如何在练习中落实学习目标,怎样的习题、怎样的训练量能达成目标。
3、如何落实小组合作活动。
4、怎样突出重点,破解难点。
5、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6、如何积累“字、词、句、章”四个方面的语文知识,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
7、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如何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篇十七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诗歌所展示的快乐情趣。
2.通过图夹文的形式,帮助幼儿初步感知汉字:爸爸、妈妈、奶奶。
3.喜欢主动和大人打招呼,乐意做个有礼貌的好宝宝。
1.幼儿用书人手一份。
2.“爸爸、妈妈、奶奶、娃娃”汉字卡片以及图片。
一.教师与幼儿交谈,语言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些东西是甜的吗?
二.教师朗诵儿歌《甜嘴巴》,幼儿欣赏儿歌,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提问:
1.儿歌里说了些什么?
2.小娃娃有一张怎样的.嘴巴呢?
3.她喊了谁?大家高兴吗?
三.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鼓励幼儿阅读以图夹文的形式出现的儿歌,帮助幼儿理解内容。建议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小娃娃是甜嘴巴呢?
2.你喜欢小娃娃吗?
3.小娃娃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呀?
四.师生一起阅读儿歌《甜嘴巴》。
五.帮助幼儿观察图夹文,边指汉字边念儿歌,鼓励幼儿感知、认识汉字“爸爸、妈妈、奶奶、娃娃”。
六.为图片找汉字卡片朋友。“爸爸、妈妈、奶奶、娃娃”图片和汉字,启发幼儿为汉字卡片找图片朋友。
七.幼儿学习并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篇十八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分式方程”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6章第3节的内容,是继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之后,初中阶段所讲授的又能一种方程的解法。本节课是在继分式的内容及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之后所讲述的一个内容,其实际上就是分式与方程的综合。因此本节课可以看作是一个综合课,同时分式方程的解法也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分两次学习过整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他们对于整式方程特别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基本思路(使方程逐步化为x=a的形式)已经比较熟悉,而分式方程的未知数在分母中,它的解法比以前学过的方程复杂,需通过转化思想,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
三、教学目标:1、明确什么是分式方程?会区分整式方程与分式方程。
2、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3、知道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并学会如何验根。
四、教学重点:分式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式方程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
五、教学流程。
1、忆一忆。
(1)什么叫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
(2)什么叫分式?
(3)结合具体例子说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设计意图:让学生由旧知识的回忆自然引出新知识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2x-(x-1)/3=63x/4+(2x+1)/3=0。
2、猜一猜。
板书课题“分式方程”,让学生猜一猜其概念,结合分式和方程的特点学生易得出: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
设计意图:采用这种形式引入今天的话题,让学生觉得不是在上数学,而象是在拉家常,让学生没有负担,另外,学生在前面的回忆的基础上很容易猜出来分式方程的概念。这样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简单,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辨一辨。
判断下列方程是不是分式方程,并说出为什么?
1/(x-2)=3/xx(x-1)/x=-1(3-x)/=x/2。
2x+(x-1)/5=103/x=2/(x-3)(2x+1)/x+3x=1。
指出: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分母中含不含未知数)。
设计意图:学生说出来了分式方程的概念还远远不够,通过这道题使学生更进一步的巩固分式方程的概念。(x-1)/x=-1这个方程可能学生会有争议,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后,老师可总结,在判断方是否为分式方程时,不能化简,以形式为准。
4、想一想。
提出该如何解方程呢?让学生讨论后得出:
通过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回忆最简公分母的定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想该如何解,然后老师加以指导,这样会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真正是课堂的主人,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5、试一试。
(1)80/(x+5)(2)1/(x-5)=10/x.x-25。
方程两边同乘以x(x+5)得:方程两边同乘以(x+5)(x-5)得:
80x=60(x+5)x+5=10。
80x=60x+300x=5。
20x=300。
x=15。
提醒学生检验,对比两个方程发现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提醒学生检验,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而自然引出话题。
6、议一议。
分式方程为什么会产生增根?(两边都乘以了一个零因式,但这个根是整式方程的解)所以分式方程的检验代入最简公分母即可,提出,分式方程能不检验吗?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分式方程必须检验,因为分式方程的检验是为了看是不是增根,而不是检验对错,所以必须检验。
7、说一说。
老师帮忙总结出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程两边都乘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
3、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它的值是否为零,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值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
可简单记作:一化二解三检验。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上升到一个理论高度。
8、做一做。
解方程:(1)2/(x-3)=3/x(2)x/(x-1)-1=3/(x-1)(x+2)。
体验解分式方程的完整过程。
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篇十九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记叙的人物为法布尔——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而且题目也明确了这篇文章所要记叙的事件即观察昆虫。通过题目就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要抓住主要事件的描述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篇文章共分四个自然段,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可将文章分为三部分。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全神贯注、坚持不懈等。
3、培养学生只有勤奋刻苦,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法布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具准备:
课件。
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听一段录音《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段——螳螂捕食蝗虫。听了这个片段,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段。
2、你们对法布尔有什么了解吗?
3、你是通过什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
4、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出示课题《法布尔观察昆虫》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看拼音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课文读通。
2、看汉字读课文,要求:不会字看拼音,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后学生进行评议,评议重点是生字字音是否读准。
三、细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至内容。
1、指名说课文写了法布尔是怎样观察昆虫的几件事?
2、轻读2、3自然段,思考法布尔是怎样观察昆虫的?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3、小组内分句读课文,出示小黑板。
4、用“有还有”说一句话。
5、朗读展示:点名读课文,检查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6、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语句谈感受,深入品读。
7、辩析句子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8、齐读最后一自然而然段,理解“坚持不懈”的意思。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深入理解法布尔成为著名的昆虫学家的原因。
四、指导学生图文结合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五、拓展交流。
六、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篇二十
1.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
2.以喜悦的心情演唱歌曲《洗手绢》
1.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洗手绢》“哎喽”要唱得俏,结束句要唱得干脆利落,轻松柔和。
录音机、磁带
一、师生问好
二、复听《摇篮曲》导入新课
小朋友长大都靠父母亲的辛苦培养,那么我们该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三、聆听《劳动最光荣》
1. 教师导入:“你在家里帮妈妈做些什么家务活呢?”
2. 学生回答:“拖地板,擦桌子,洗衣服,烧饭……”
3. 聆听音乐
小动物们很爱劳动,听听哪些小动物很勤劳啊?
4. 学生跟音乐进行律动
可以是模仿小动物的劳动,也可以是模仿在家中帮妈妈做家务时的动作
5. 复听音乐
四、表演《洗手绢》
1. 导入,讲讲一个热爱劳动的小朋友的故事。
2. 学念儿歌《洗手绢》
教师边简笔画,边念歌词
3. 做律动
洗衣服的动作,念“哎喽 哎喽 哎喽 哎” “哎喽 哎喽 哎喽 哎” “哎喽 哎喽 哎”
4.聆听音乐做律动
5.演唱歌曲《洗手绢》
师生对唱歌曲
五、课堂小结组织下课
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篇二十一
小小金箍棒(大班)
1、激发幼儿对体育游戏中创造活动的兴趣,同时培养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
2、通过玩耍纸棒,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提高身体的平衡潜力。
3、促进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不断丰富经验,感受成功与合作的快乐。
报纸棒若干、场地布置。
一、热身活动。
1、幼儿独立的活动。(一名幼儿带领大家绕场地跑)
2、教师带领幼儿一同活动(听信号变换跑、跳跃、下蹲、划船)。
场地布置
二、游戏活动:
引语:“我们是花果山的美猴王,这天一齐出来操练。”
1、教师运用纸棒的引导活动:(投掷)
2、幼儿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的.创编活动。教师巡回观察,适时的介入帮忙。
3、小组创编活动展示。
4、真假小猴王:幼儿分为两队,手持“金箍棒”,背靠背站好。听到信号后,一队跑,另一队转身追,并用“金箍棒”拍假小猴王。(拍击臀部)
重复游戏。
三、游戏评价:
1、对幼儿们的活动表现进行表扬,个性是有进步、有创意的。
2、对游戏中自我保护进行分析。
3、鼓励表现突出的幼儿。
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篇二十二
教学设计是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教学设计是教师为教学活动制定的蓝图,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为了更好的推进电子备课,提高教师备课的有效性,根据教科室工作计划,决定举行教师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20xx年5月29至6月1日。
本次教学设计评比采用非现场形式,每备课组或个人送交一篇教学设计参加评比。教学内容自定,电子稿送交邮箱。
本次评比以教研组为单位,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优秀奖若干名,学校颁发证书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全体一线教师。
1.各参赛教学设计,要以学校提供的教学设计模板为蓝图,进行设计。
2.教学设计要符合学校实情、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教案。
3.参赛教学设计主题明确、材料详实、系统多元、跟进提升。
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篇二十三
包含知识、技能、价值观、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等。教师根据学科及教材内容特点制定。
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平行四边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
一、自为:
1.我们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
2.哪个平面图形的面积会求?
二、共研。
1.数方格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1)提出要求: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2)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两个图形的面积并填写表格。
(3)反馈汇报数的结果,得出: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了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
(5)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6)引导学生交流发现并全班反馈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7)提出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操作验证。
(1)提出要求:请小朋友利用三角尺、剪刀,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想办法转变成我们已学过面积计算的图形,完成后和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方法。
(2)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
(5)小组讨论:
a.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b.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6)交流反馈,引导学生得出:
a.形状变了,面积没变。
b.拼成的长方形,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7)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8)活动小结: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了同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得出了平行四边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验证了前面的猜想。
(1)(出示例1)平行四边形的`花坛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积是多少?
(2)学生独立完成并反馈答案。
三、看书质疑。
1.判断题。
(1)一个平行四边形一定能剪拼一个长方形。()。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3)由平行四边形剪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实际上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2、填空。
3、练习十五第3题。
4、选择题。
5、思考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求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很直观,也很容易让学生发现问题。
大胆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通过学生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等方法,把平行四边形想办法转变成我们已学过面积计算的图形,在这里渗透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将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材料。
在学生出现沿着高来剪的时候,老师可以适当的加一句:“为什么要沿着这条高来剪呢?”
讲授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出示例题1就显得水到渠成了,老师在讲授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增加变式练习,多增加一条高,问学生能不能底乘高,引导出相对应的高才能相乘。
自学部分可以增加学生看书时间,有不懂的马上提问解决。
常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课堂最后提问,唤起学生的记忆,老师适当加以小结,巩固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