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做听话的父母读后感大全(17篇)
读后感是在读完一本书后对其内容、主题、人物等方面进行概括和评述的一种文学作品,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探究书中的思想和情感,我觉得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首先,我们可以从书的整体结构和主题出发,简要介绍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提炼出核心观点和主题思想。其次,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感受,从个人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书中的情感描写和心理描写,探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启示。还可以从语言表达方面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评价书中的文字、结构和思想深度。最后,我们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总结全文,突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为其他读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以下是一些读者分享的读后感,希望可以激发大家对书籍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做听话的父母读后感篇一
父母心读后感
夏日炎炎,母亲蹲在炉灶边,拼命的帮别人干活,挥汗如雨,而父亲却在大街小巷里拼命的吆喝,一切都是为了挣够儿子的学费,这一切行为,难道不伟大吗?
上帝不能无处不在,所以他创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那就是:父母!
父母不仅给予了我们生命,而且还细心照顾我们,不惜付出自己的所有,甚至是生命,要知道他们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在等着他们:要工作,要照顾家里,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要计划未来的发展,更要关心我们的前途。但是他们并不奢求任何的回报。而文中的儿子的行为真是让我很气愤。
那是个乌云密布的雨天。儿子急匆匆的回家,认为有蛋糕吃,回到家很吃惊,只有一碗长寿面,便向厨房工作的妈妈吼叫:喂,我要吃蛋糕,快去买,回到家全身湿琳琳的,把蛋糕给了儿子,儿子却嫌小。
儿子哪知道妈妈买蛋糕的钱是“血汗钱”,因此妈妈得了重感冒,却没钱看病。
而正在父母需要儿子时,儿子却早已飞向自己渴望已久的天空中,做雄鹰,做佼佼者,做伟人,却不知道自己已经几乎失去了世上最伟大的“宝贝”。
我想说:相信父母,相信他们所做的一切完全出自于爱与责任,在你过生日时,给你吃面条,那是想让你懂得节约,在你考高分你得意时,骂你几句,那是想让你懂得骄兵必败的道理,正因为有太多太多的爱,他们才唠唠叨叨地说个没完:正因为知道你前面的路很长很崎岖,他们才会凶着脸训你甚至是打你。即使这样会招来你的反感,让自己不受欢迎,即使是这样他们也在所不惜因为他们爱你。
然而,我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曾经。
还清楚的记得,那天我妈妈的单位好不容易放假一天,她就陪我上街买东西,做好吃的。晚上我上床休息,疲倦的妈妈还在用洗衣机洗衣服,我睡在床上大声的吼道:你为什么那么讨人厌啊,洗衣机的声音吵的我睡吧着了,不会用手洗啊”。说完便将门“啪”的一声关上了,紧接着就听见了关洗衣机的声音,换来的是一阵阵刷衣服的声音。
现在我长大了,妈妈,曾经多少次想和您说句“我爱你”。可又一次一次地被你突如其来的拥抱所吞噬。
现在想想,其实他们正在一天一天的衰老,他们所需要的并不多————一个甜蜜的微笑,一句恬心的话语,一个亲昵的拥抱,都会令他们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都会给他们带来发自内心的巨大快乐。
有些道理,我们为什么不能早点懂得,当我们真正懂得时,岁月以流逝,光阴以不在,错过的已经不能改回,过去的无法回头。
做听话的父母读后感篇二
我多年从事的是健康教育的工作,工作的重点是如何让孩子全面发展,学习了《父母规》,使我更深刻明白了期中蕴含的一些道理。
《父母规》里说:一年计,在于春,一生计,在年少。幼一染,长十效,蒙之教,关一生。切不可找任何借口宠溺孩子。曾经听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死刑犯在执行死刑前,请求再吃一次母乳,结果把母亲的乳房咬掉一块,痛恨自己在第一次犯错时,母亲没有及时引导,而是一味的纵容,造成今日无可挽回的大错。可见父母的主观意识正确引导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现在家庭中孩子较少,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但这时那个应充分地区分爱与溺爱,往往操之过急,过渡溺爱,但又毫无知觉。之前我就是这样的,因为在学校的工作性质,特别忙,对自己的孩子关注就会少一点,对孩子感觉有亏欠之心,于是周日全天时间都会陪孩子吃、购、娱,以为这样就可以弥补对孩子的亏欠,于是现在孩子养成一个很不好的习惯,爱买东西,乱花钱,不管需不需要都想买,买回家甚至不玩也不看,刚开始我还迁怒于孩子,闲孩子不理解我,不懂得父母的辛苦,赚钱的不易,现在学习了父母规我才知道,孩子今天的表现,不正是我一手造成的吗?所幸的是我结缘了《父母规》及时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相信,通过善意的引导他会有所改善的,真是值得庆幸啊!
父母规中说:父爱山、母爱水。再看看现在的家庭生活中,有多少夫妻不睦,甚至离婚,最后导致孩子缺少关爱,走上歧途,踏上不归路的事例。曾经我的班上就出现过这样的孩子,小孩子乖巧、可爱,但有一个毛病无论是午睡还是平时的活动总是尿裤子,不善于表达,不和老师小朋友沟通,每天总是安静地坐着,经过和奶奶沟通后得知,孩子以前性格开朗、活泼可爱、爱说爱笑。因为父母感情不和,总是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一天晚上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孩子非常害怕,但失去理智的父母根本顾不上此时哭泣的孩子,大打出手,平日里孩子最亲近的两个人在三岁孩子的面前上演了一出你死我活的激情大战,给孩子的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蒙上了很重的阴影,从此以后,孩子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出现尿裤子的现象。试想这样的父母给孩子的后半生造成多大的伤害啊,给孩子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啊!真是可悲啊!
父母要创设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从自己做起,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不晚睡、不贪睡,养成看电视的正确姿势,每天按时入睡、起床及良好的卫生习惯等,不能规定孩子每天晚上9点睡觉,爸爸却沉迷于网络,妈妈却着急看自己的电视剧等活动,影响孩子入睡,家长要起到表率作用,所以父母的具体指导和言传身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一个网站上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实例:家长急着上班,孩子呢就是不起床,你要把他教成自己去做,那怎么去做?成功的办法是这样的:在孩子的教育里边家长的爱心和耐心都很重要,所以他这个成功的关键是,要教育孩子把这个懒起床的毛病改掉,要怎么做啊?第一步,拉开窗帘让阳光进来,我们睡觉都喜欢关上窗户,拉上窗帘,我们在视觉上才能进入这个睡眠的状态,所以第一步我们要拉开窗帘让阳光进来;假如说冬季起得早没有阳光怎么办啊?开灯,开灯的时候是慢慢地由弱光变成亮光,那时候不是啪的一下把亮光打开,所以是个很有爱心的家长,很用心的,所以他是真正的思考了,慢慢地模拟太阳光亮,当然这个慢不是接近一个小时的慢,只要是一个渐渐地过程就可以了。接下来呢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当然有的时候你比方说冬季有风也是不合适的,你可以想办法让风扇吹一下。
下面第三步是坐在床边盯着孩子看几分钟,就是观察这一分钟看自己的孩子的成长变化,这就是爱的流露,因为你一天都见不到他了,这是第三步。第四步,可以带点动作,让他身体有感应。第五,语言表达时间要准确,比如说马上起床,那孩子如果讨价还价。第六步,设定三分钟,五分钟都可以,就有了这个过程,必须要说几分钟,这个准确的意思是这样的,孩子如果说再睡一会儿,这个一会儿多长时间就很难说了,你必须给他界定,就是几分钟,这是很重要的,允许一次讨价还价,如果说这一切都还没有达到你的目的,孩子还赖着不起床,那怎么办啊?第七步,让他迟到,让他迟到并且让他自己承担责任和后果,清楚吧,嗯。千万不要急着跟老师说原因,说孩子怎么怎么的,那又害了他,那你想要改掉孩子懒得起床的习惯就难了,这件事情就难以成功。让他承担一次,去得晚会得到什么样的好处?他会因为老师的批评而从此记住这个不光彩的事情,他会明白所有的事情都会有一个结果,从而加以改正,这就树立了他的责任心。从这个孩子赖床的小实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这位父母的心很细腻,作为父母要参与到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用心体会孩子的成长,共同体验成长的乐趣,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讲的是民国时期,一位老者说要办师范学校,以培养教师,故提议也应办个父范学堂,乍一听觉得很可笑,难道为人父母还需要上学堂。柏拉图说过:与其不受教育,不如不生因为无知是不幸的根源,然而今天,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不仅是极其重要的,而且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有人说当孩子开始呼吸时,教育就开始了,可见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也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我将带领我们学校的所有教职员工,开展一系列的家长课堂活动,使家长了解到自己也要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当前的形式,做好父母。
从现在开始我要更加深入的研读《父母规》,使之内化,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并将所学内容更多的传播给孩子家长,使大家共同成长,做好当代父母!
做听话的父母读后感篇三
今天,我看了一篇由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写的文章《父母心》。这篇文章写了在开往北海道的船上,一个没孩子的贵妇人,和一个有三个孩子的穷人遇到了一起。贵妇人说:“我愿意出高价买一个孩子!”穷人听了非常开心,因为这样能让一个孩子过得好一点,而自己也更有精力来照顾剩下的两个孩子。可当穷人陆续把孩子送到贵夫人家时,穷人反悔了,把孩子都收回了。他们说:“我的大儿子,不管怎样,都应该继承家业。二儿子已经长大,扔了他,太可怜了。小女儿太小了,我们不能太狠心了。”因此,穷人没有送走任何一个孩子。
我对穷人三次送孩子深有感触:对于一个穷人来说,已经穷得很难养三个孩子了,能送走一个孩子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可是与孩子的手足深情让他一个孩子也没有送走,这个举动让我很吃惊。后来我想通了,无论贫苦与富贵,对父母而言,孩子永远是他们心中最大、最满的那个湖。
爱是无形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更是无私的,伟大的!
做听话的父母读后感篇四
父母是孩子快乐飞翔的天空。
南雪花。
2014年11月份去河北邢台参加金色雨林的培训,意外收获,第一次与《父母规》结缘,启智学校的王校长赠我《父母规》,回来细读数遍,总觉爱不释手,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心田。可怜天下父母心,有谁不想自已的儿女成龙成凤,但往往事与愿违。
今天又捧读《父母规》,让我想起了三年前的日子,我的心情犹如乌云蔽日,悲怆而沉重。”勿失教,勿宠溺”,究其根源,是父母将儿子逼上了不归路,正所谓”种恶因,得恶果”.那是一个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阳春三月,身边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却黯然凋零了,一位朋友的儿子于2012年3月6日在家中用一氧化碳中毒的方式自杀身亡,结束了年仅24岁的生命。
事故发生后,我陪伴他的父母度过了难熬的三天时间,真是度日如年。面对此情此景,在场的人都流下了悲痛的泪水。痛定思痛,眼下青少年轻生成为社会问题,有多少青春的花朵在风雨中凋零。
用爱心传递温暖。
”人世间,爱第一,爱之源,父母亲。”“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幸福之花处处开遍”.作为父母,更要把点点滴滴的爱心传递给孩子,有句至理名言,”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让家成为温馨的港湾,而不要成为庄严的审判厅。理是要讲的,但尽可能要讲究方式方法,千万不要让孩子产生恐惧甚而叛逆的心理。让家成为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不管这叶扁舟驶得多远都环绕在她的周围,时时回望、留恋于她的光明与温暖。
用交流融化坚硬的冰雪。
《父母规》中有”善沟通”的至理名言:”子女呼,应及时,子女声,要倾听”,沟通是心与心的交流。沟通就像一座桥梁,只有脚踏实地地跨越它,才能欣赏到另一方的优美景象。不管是何种情形,都要与孩子沟通。如今孩子的心理很脆弱敏感,外界的诱惑也很多,父母要给孩子创造轻松的家庭环境,打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才能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心理需求,建立互相体谅、欣赏和尊重的家庭氛围。
”成长时,惑相伴”,一点不假。我朋友的孩子,因驾驶别人车辆发生车祸损坏了车,对方讹诈索要巨额赔款,并强迫签订了限期还款的协议,但孩子不敢与家人沟通,成为自杀的直接导火索。这件事警示我们,平时要与孩子建立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即时解,无滞绊,”“不埋怨,不指责,不威逼,不利诱。”无论孩子在外面闯了多大的祸,还是与家人发生了多大的矛盾,沟通可以融化冰雪、穿云裂石,避免不该有的灾难。
让童心在快乐的天空飞翔。
如今的80、90后,没有在山上挖野菜时相互嬉戏的乐趣,没有了一边吃着野果子一边往背篓里装的乐趣,有的只是一叠比一叠厚的作业,一摞比一摞高的教科书。尤其生长在水泥钢筋的森林里,更难以寻找到快乐的童年。
”人之者,境之铸,境之者,父母造”.家长尽可能要让孩子心情愉悦,不能把大人的思维强加给孩子,以防孩子产生”厌世”的心理,给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生活空间,如快乐的小鸟翱翔于蓝天。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如今的家庭,孩子都成了原心,所有事都围绕着孩子转圈,过分溺爱,生长在家庭的温室中,”宠与溺,造安逸,安其生,丧其能”,我朋友因少时家庭贫困读书甚少,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儿子多读些书。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过于严历,孩子产生了叛逆心理。儿子成长中的荒诞任性真让父母身心疲惫,不管是在小学还是中学,每进一所学校,他总是因打架斗殴的恶习被开除,父母几乎给全市的学校挨个儿求人说情,儿子初中没毕业就轮换完了全市的中学。但是父母仍没有放弃望子成龙的心愿,又送到省城贵族学校读书,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无奈结束了求学的生涯。
无奈之下,父母望着远行的列车,将儿子送上了从军的道路。退伍归乡依然在父母的大树下乘凉,最终又走上不归路,不幸的是正应了《父母规》中”宠与哄,增自我,长任性,后患大。”的恶果。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如今的孩子都在几代人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脆弱的像柔荑,成为最需要心理支持的群体。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专家认为,青少年自身性格、心理不够健全,他们正处于身心的成长发育期,性格特点尚不定型,自我控制能力较低,当遭受巨大压力、无端冤枉或过激责备,得不到家庭温暖,都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愤恨、自暴自弃的心理。意外的挫折和打击,都可能使脆弱的心理悲观绝望,就会想到毁灭自己。
当遇到压力无力战胜,首先就对自己绝望,觉得生活没意思,自己没能力。其次,对父母绝望,认为父母苛求,不理解、不喜欢他们。再次,对老师和社会绝望,认为老师不尊重他们,社会无闪光之处,这些绝望有时只是一念之间,有时则是长期思考的结果。
我朋友的孩子,在事发前两月,接连发生两起车祸,一起是他驾车撞伤了同车的伙伴,初步定为九级伤残,但他家人索要27万元的赔偿金,对方诉诸法院对簿公堂。就在这期间,孩子酒后驾车又起祸端。有朋友自陕西来,当晚他盛情接待,席罢驾驶陕西朋友的商务面包车,祸不单行又撞到树上,幸好自已安然无恙,车被撞坏修理共花费3万元,保险公司理赔2万元,理应再赔付1万元就完结了,但这些狐朋狗友另起邪念,敲诈勒索8万元,强迫他打下欠条并签下限期赔款的协议,死后摁满指印的协议仍在他的口袋里。孩子因接而连三的事故,再不敢向家人开口,自已却无法承担超负荷的压力,就做出了自我了断的决择,留下了千古恨。
”智父母,树其义,立其志,鼓其气。”可悲的是,却让孩子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使他们选择了自我毁灭,这其中有多少是孩子自身的原因,又有多少是父母的责任。
梧桐一叶而知秋。
”梧桐一叶而知秋”,很多事都是有先兆的,青少年的轻生也一样。心理咨询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发现自杀者从遭受挫折、产生绝望到实施自杀,80%以上的人通常都要历时半年以上,且都有一个心理发展过程,最终呈现出的自杀先兆是极度亢奋。
《父母规》云:”时觉察,克复礼,教育子,乃大修。”朋友孩子的自杀先兆也是特别明显的,但愦憾的是当初没有引起父母及亲朋的觉察。农历正月十五,他给身边的一位长辈曾说过,他不想活了,这位长辈严肃的做了两天的劝导,但他充耳罔闻。另外,据他的一位女性朋友说,他在qq心情里留有”我要死了,朋友们记着我”的偏激言词。另外,就在事发前期,孩子脾气特别暴躁,甚而见谁骂谁、见谁打谁。在事发当晚,听ktv老板及当晚同席的酒友说,起初他一人来ktv喝闷酒,而后就约来他的朋友喝得烂醉如泥,一会酒醒后几近崩溃,打碎了ktv的玻璃,并慷慨赔钱,直到深夜2:30两个朋友才送他回家。谁知,如花的生命就永远定格在这个阴霾的夜晚。
山雨欲来风满楼,自然界如此,人的感情也是这样。如果父母看到孩子的一些异常表现后,能稍微敏感些,许多孩子的自杀企图行为就会终止。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一定及时抓住呈现在他们身上的自杀性先兆,做深入分析,辛勤培育,让含苞欲放的花蕾沐浴在雨露与阳光下,激情绽放。
教训是血淋淋的。”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鲁讯先生曾呐喊,”救救孩子”.当下网吧、ktv、酒吧等现代文明的滋生物无时不毒害着我们的下一代,更加重了教育的难度。”天雨大,润有根,父母规,利用心”.愿天下父母能从忙忙碌碌中挪出手来,用坚实的行动和警惕的目光,给那片正在阳光下的花儿们,驱散身边悄悄游荡的阴云。
”父母者,大人也,为父母,责任重。”中国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本文作者为《父母规》第十五期讲师班学员。
金昌金色雨林学习能力培训中心南雪花。
爱的温度。
作者为《父母规》第十期讲师班学员淄博腾飞教育教师王蒙。
从事教育行业五年来,无论是在公办院校任职教师,还是民办院校任职咨询师,一直都被”可怜”和”问题”学生困扰,而且这跟孩子所在的家庭环境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根源应该是来自于家庭的创造者——父母。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一直以来都是在教育孩子,其实,为人父母也是初学者,也需要老师去引导和帮助,更需要去学习。所以,迈入家长课堂也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更多家庭美满,每每想到这里,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现在的小学、初中家长基本文化程度都不低,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拥有高学历、有事业、有视野、有地位、也有权利,可是对于家庭唯一没有这些东西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教育知识实在是匮乏。当然,天下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温度拿捏得未必合适。爱,也需要温度!
100度的父母,这可能是最称职的父母,恨不得把天下所有好东西和自身所有的爱全部给予这块美丽的唯一的结晶,生怕受到一点点的伤害和委屈,但是孩子虽小,但也会长大,当他开始长大、成熟、甚至是成立自己的事业和家庭的时候,怎么处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挫折?有些孩子会接受,但有些孩子会希望自己去体验人生。
0度的父母,这个温度只适合温饱阶段,一切都让孩子去做主、决定,但不要忘了他的认知和经验有限,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会做好抉择的。同时,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物质和知识,他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关爱。而且,家,不是旅馆,父母不是管家!
我觉得,爱要有温度,人体内温度正常在37度左右,过高过低都会带来不适,其实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也应该有个度。度的衡量和把握需要学习,需要不断调整,更需要彼此沟通和适应。为孩子更好的成长,天下的父母们学会调整自己给予爱的温度吧!
规范自我,修正自我袁锦英。
通读《父母规》,感慨万千。这是一本以传统孝道为核心,倡导德孝文化的经典之作。我将初读《父母规》的感想,概括为以下几点:
父母应该作为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问题,作为父母,不该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责怪、训斥。遇到问题应先冷静下来,想办法引导孩子独立解决问题,事后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只有这样,孩子在遇到困难后,才能不害怕、敢应对,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父母修,子女正,家道齐,天下平”.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远不止于”教授”,更多的时候,孩子会通过模仿来学习,言传身教一定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在遇到问题时,父母对孩子的指责,会让孩子学会指责他人,推卸责任,而不是立足现在,想办法解决问题。只有小家其乐融融,相处有”道”,才能国家昌平。
”铜为镜,正衣冠,子为镜,照己过”,孩子所以的问题都是父母问题的映射,因此,在遇到问题时,父母应先进行自我检讨,而非责怪孩子。
2、父母需”掌万念,控情绪”
多数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都为观念所控,以为自己执着于”真理”,其实是陷在某种自我情绪却全然不知。情绪外,人人都能做到”掌万念”,能”控情绪”,但情绪中,往往来不及顾及。所以,当我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相中迷,念中控,情中奴”时,大约就开悟了吧。
如果还不能做到开悟,就先做到将工作和生活区分开来吧!不要将工作中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拿孩子当出气筒,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造成与子女间的隔阂。
3、父母需”勿失教、勿专教、勿宠溺”
”勿失教”,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若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呵护,长此以往,会产生一系列问题:1)因被忽视而产生自卑感,无助感,失败感;2)缺乏自信心,自控能力差;3)不会关心他人;4)容易误入歧途。
”勿专教”,孩子成长在权威或暴力的家庭中,若父母不关注孩子的感受,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事,其结果会导致孩子:1)冲动和暴力倾向;2)不容易相信他人,人际关系紧张;3)缺乏自信,喜欢以外在的成绩评价自己,成功时洋洋得意,失意时则一蹶不振;4)做事拖拉。家长应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勿宠溺”,习惯宠溺孩子的家长,无原则的满足孩子的需求,要什么给什么,其结果孩子就会变得:1)自私自利,自我为中心,2)缺乏责任感。
如此种种,说明为父母,责任重;子不教,父母过;子有失,父母耻。学好《父母规》,给孩子做表率,就是最好的爱孩子。
读这本书之前,我读了《狼性团队》这本书,看完两本后,更了解了华为的“狼性文化”,不禁反过来,扪心问了问自己,我还是一只狼吗??大学期间,总有很多拼劲、冲劲,很多奇特的想法,更有不怕犯错的精神,真有出生牛犊不怕死的感觉,而进入工作后,爪子不再那么锋利了,獠牙也不再那么尖锐了,是什么让我变了?也许是在工作中怕犯错,怕尝试、缺勇气、缺经验,随着时间的流逝,过不了多久,就会让我慢慢的变成了一只温顺的羔羊。
躺在床上,想想此时的自己,有点让人生厌,顺从、呆滞,没有自己的思想,只顾一味的埋头工作,而不去在闲暇时间想想,自己做的是否有价值,这不禁让我打了个冷战,反思,不断的反思。
做一只狼吧!而不是做一只蠢狼!
蠢狼也具有锋利的爪子,尖锐的獠牙,可是如果没有思想、没有经验、没有战略,只有傻傻的冲劲,也是徒劳的,最终可能会丧命。要做就做狼,坚持不冒失、不冲动、凡事多动脑子,注意策略、注重方式、方法,要具有敏锐的嗅觉,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适当的时候,向敌人露出尖利獠牙和爪子,时刻准备战斗。
做一只有组织的狼吧!而不是做一只孤独的狼!
一只孤独的狼,也许有充沛的体力、飞快的奔跑速度以及聪明的智慧,可是如果没有组织、团队的帮助,它最终也不能成为常胜将军,只有热爱组织、有团结精神的狼,才能和团队一起共进退,走的更长、更远。有团队精神的狼,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摆正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强项,不要去计较个人的得失,始终保持一颗宽容的心。
清醒吧!行动吧!脱掉那柔软的羊毛,舍去那可口的嫩草,披上狼皮,站在高高的山上,迎着冷风,露出獠牙,低声吼叫,准备战斗!
最近,我读了鲁德编着的《狼性团队》一书,对什么是狼性精神有了简单的了解。有些狼的精神,如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韧;狼群在寻求目标时共同进退的团队精神;狼在群居时最有秩序、最守纪律;狼最善于交际,交际时随意使用各种方法等等。这些从狼的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狼性,上升到了狼性精神的高度。而从狼身上表现出来的狼性精神不是狼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大自然法则中用几千年的艰苦生活磨炼出来的。《狼性团队》这本书给我们教师很深的启迪。
狼之所以在这个时代能引起我们的关注,是因为它们强大的生存能力。人与狼进行了多年的捕杀与反捕杀的斗争,自然界的恶劣环境也成为人类的帮凶,而狼却一直生存至今。此动物凭着自己的顽强,在人类的仇恨中生存了这么长的时间,这的确是一个奇迹。狼的这种强大的生存能力正是由它强烈的求生精神引起的。为了求得生存,狼经常忍饥挨饿。它们对此的反应不是无精打采、放弃努力或者自认败北。它们也不像人类那样垂头丧气或者变成消沉的懦夫。狼群所做的就是再次投身于眼前的工作,及时运用从实践与挫折中学到的知识,坚信成功最后定到来。作为一名教师,更应不断地关注孩子的每一个细节,做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这样教育的效率才高,解决困难的能力才会越强。
面对困境、挫折与失败时,狼居然有卧薪尝胆等待机会的强者心态,不禁令我肃然起敬。在这个地球上比狼强大的生物还有很多很多,但狼的一生是成功的。而我们个人也应该学习狼的这种精神与信念,面对困境,毫不畏惧,要有一种充分准备耐心等待的坚韧精神,具有坚韧精神的同时,狼在实战中不断训练着自己的捕猎技巧,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作为教师,我们更要主动地去观察、去学习,去思考,不断积累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的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育人水平,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一个人的成功是离不开团队的,教师能否在取得业绩的同时,与其他同事交流成功的经验和心得,能否对新人以积极的指导,能否做到为了团队的利益而放弃某些个人利益达到共赢,这需要我们要有狼的那种配合协作甘为狼梯的团队精神,但我想当整个团队获得胜利时,大家都不会忘记那些为团队而付出的人。
要知道安逸的生活是消耗我们智慧和本领的最大杀手,惟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寻求更大的发展。
如果我们要想成为更优秀的教师,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不仅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要认真提高自己专业技能,与同事一起携手并进。
一个团队要发展,应该拥有狼的这种贪、残、野、暴的精神。如今的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只有在竞争中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团队推崇提倡的狼性文化,就是要在浪尖上求生存,浪谷中图发展。也只有这种狼性团队文化,才能带领我们奋力拼搏,永往直前!
一个团队要发展,没有这种:贪、残、野、暴的精神是不行的。如今的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只有在竞争中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么,没有这种“贪、残、野、暴”在残酷的企业竞争中就会被撞得头破血流,败下阵来。因此团队推崇提倡的狼性文化,就是要在浪尖上求生存,浪谷中图发展。也只有这种狼性团队文化,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读《永远的领袖银斑》有感。
五年级四班莫好逸。
我最近读了加拿大作家西顿写的《永远的领袖银斑》。这本书主要讲了:松林小丘食物丰富,又有适合练习飞行的地方,于是,有丰富的生存经验和令人惊讶的智慧的乌鸦领袖银斑,带领着乌鸦们在这里住了下来。它们在这里幸福快乐地生活着。直到有一天,一只猫头鹰来到了这里,为了不让大家受到伤害,银斑用计跟猫头鹰周旋,最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银斑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它的身影却永远留在大家的心中,成为了一颗发出耀眼光芒的星星。
我认为银斑是真正的领袖。一是因为它拥有令人惊讶的智慧、丰富的生存经验和高超的御敌本领。当它追赶水中的面包时,面包漂进了一个水渠里。一开始,银斑非常着急,但是当它飞起来观察了一会儿后,立刻大笑起来:“哈哈,面包从这头进去,还会从那头出来的!”银斑说得没错,这道水渠的石拱只有一小段,面包很快就从石拱的另一边飘飘悠悠的“游”了出来。银斑连忙飞过去叼起面包,朝松林小丘的方向飞去。读到这里,我不禁赞道:“真是一只聪明的乌鸦啊!”
我认为银斑是真正的领袖,还因为它具有非凡的勇气。作为领袖,它从来没有贪图过享乐。每当遇到险情时,它都是冲在最前面,把危险和苦难留给自己,把安全和幸福留给他人。从发现猫头鹰这天开始,银斑晚上再也没有睡过安稳觉。它深知猫头鹰的厉害,唯恐远处发出叫声的猫头鹰会到松林小丘来偷袭。所以,它每天夜里都会提高警惕,四处巡视,为鸦群站岗放哨。
最让我感动的是银斑被猫头鹰抓住的时候。发现猫头鹰正在朝着乌鸦聚点飞去,银斑连忙说:“我是乌鸦首领银斑,快放开我!我要和你公平打一场!”猫头鹰听银斑这么说,立刻放慢了飞行速度,兴奋地说道:“什么?你就是大名鼎鼎的乌鸦领袖银斑?哈哈,我竟然抓到了银斑!我现在就把你带到我的邻居那里,让它们看看我有多厉害!”说着,猫头鹰调头朝相反的方向飞去。见猫头鹰不再飞向伙伴们的聚居点,银斑放下了心。它不再挣扎,而是在猫头鹰的利爪下喃喃自语道:“亲爱的伙伴们,亲爱的战友们,我不能再保护你们了,永别了……”瞧,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银斑想的也不是自己,而是他人。
银斑,你是我心中真正的领袖!《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最近,阅读了《静悄悄的革命》一书,这本书是日本教育学佐藤学博士2002年的著作,十一年后的今天我们再去读它仍然为时不晚。
首先,让教室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的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教师不再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扮演三个重要的角色:学习环境的组织者、学生思维的评价者、小组活动的发起者。”特别是“每个学生”,而实际上通常是极少数的学生得到了尊重、打开了自己的心扉、得到了关注。因此,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不应该再出现“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学习的兴趣”、“不好好听讲”、“不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等等对学生的评价。
现在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这并非否定教师的积极作用,反而更重要,更需要专业素养。我们既要求“发言热闹的教室”,又要追求“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师”。我们对课堂上学生不爱发言的这种状况也十分苦恼,认为是学生基础差,自己的教学设计有问题,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等等,其实问题的症结不仅仅是这些,我认为还可能有这些原因:学生不够明白老师提问的意思,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学生胆小,不敢回答,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发言的习惯、明明知道答案懒得发言、或者是某一次回答错了,老师不经意的批评了,无形中给打击了他的自信心等等。
第二,倾听是重点。我们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听讲,其实是要求倾听老师的讲。教师首先不去倾听学生,如何要求学生来听讲呢?教师逼近邀倾听学生的声音,而且要倾听学生未能表达出的内在的声音,“教师便于每个学生谈话,边倾听每个学生尚未说出的话语”,只要我们教师学会了倾听,对那些课上不发言的现象就会多一些理解了。
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倾听呢?教师的爱岗敬业、对学生的爱心、灵活的教法就要体现在和学生的交往互动上,体现到“倾听”得到学生发出的和未发出的声音,体现在让学生自立、合作的进行活动,使得“学生的看法和想象相互碰撞激荡,回响共鸣”,形成教室里的“交响乐团”。
做听话的父母读后感篇五
读了《父母规》这本书心中有一些体会,深知要做好当代的教育事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育事业于国富强、文明;于民自由、公正。古人比较强调对老师的要求,提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对学生、小辈要求遵行《弟子规》等。而当代教育最难、最关键、最重要的却是对家长的教育,《父母规》的横空出世,正是解决当代教育事业中的一大瓶颈。
《父母规》全六篇,共有十责、十戒、十规、六观、一道。与《弟子规》的诞生相似,《父母规》来自《易经》家人卦第三十七(离上巽下):“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弟子规》完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父母规》完成于当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现代家庭教育的指路明灯。
通篇朗诵《父母规》,每读完一遍《父母规》体会就会更深一层,其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父母规》中的“父母责”。十大“父母责”贯穿孩子从怀孕妊娠到婴幼哺乳;从蹒跚走路到咿呀学习;从孩子内在的气、神、意、智、德、格、心,外在的身、境、惑等各方面系统阐述为人父母的正确理念和具体行为准则。让我更深入地明白,成夫妻是一回事,为人父母是另一回事,这在我们以后的家长课堂中对家长的教育有了明确的标准。所谓的担当,所谓的父母的责任,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好《父母规》中这“十责”。
“饮食者,适量好,深加工,多避绕。睡眠者,养规律,少睡害,多睡懒。”富有现代气息的养身之道,生活好习惯,在《父母规》中得到具体体现。生活好习惯就是应该从娃娃抓起。现在条件好了,孩子想吃什么,父母都有条件来满足。熟不知那些奸商,为了牟利,用各种鲜艳的化学物质、有害物质,把食品包装得花枝招展吸引我们的孩子,让我们的孩子过多摄入这些食品,使孩子体内激素失衡,表现出提前发育、发胖、性别错位等各种现代病。作为父母,就是要对此类奸商宣战,引导孩子返璞归真,对加工食品自觉多避绕。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现,睡眠问题是人类的大问题。人类大脑能发出四个波段中有两个就是在睡眠时发出的。人类对大脑活动的研究比较多,对大脑的睡眠研究还只是知道冰山的一角。但《父母规》中“睡眠者,养规律,少睡害,多睡懒”这一宏观指导却是顺应宇宙之运动规律。父母有责任让孩子从小养成固定时间睡觉和起床,拥有固定时间的睡眠,养成高品质的睡眠习惯是孩子智商发育的关键!
《父母规》采众家之长、博大精深,从为人父母的角度将国学中的精华部分,萃取出来,再与时俱进综合中西方家庭教育,涵盖教子成长之胎教、育婴、启蒙,学习、处世、婚恋、事业各个层面,是家庭教育、家长教育的最好教材。我们应该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还要不断讨论和实践。细细体会《父母规》中三字文的深刻含义,将学习心得和体会通过宣讲与广大父母分享,做《父母规》的学习者、研究者和传播者!
常州市东威好习惯养成教育培训中心
杜赛春
2014年11月13日
做听话的父母读后感篇六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父母心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爱一直陪伴我们左右。是谁让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少受挫折,是谁在我们哭泣时带来轻轻的安慰?是我们的父母,他们的眼睛总是无微不至的关注着我们的一切!
人有穷与富之分,但他们疼爱不会因为穷与富而缺少,穷人不会因为自己穷,就对孩子的爱减少,也不会因为是富人就对孩子的爱就多。爱和亲情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这种感情只能用心体会......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的妈妈也是很爱我的.,记得有一次,外面正下着大雨,可是我还要上学,怎么办呢,这时妈妈说,我送你上学,我说外面正下着大雨呢,妈妈说:“没事,有雨衣。”在路上我紧抱着妈妈,生怕妈妈被雨淋着,到了学校我和妈妈说了声再见,就走了,可当我中午放学回家的时候我看见妈妈虚弱的躺在床上,我一看妈妈发烧了,赶忙拿药给妈妈吃,妈妈吃过药,不一会儿就好了,回到了以前的精神状态,我高兴极了!
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学会爱的奉献,学会爱我们的父母吧!
老师点评:作者从文章当中获得诸多启迪,又将这种启迪娓娓述之笔端,饱含了对父母的感谢与爱。文章所揭示的主题对现如今的家庭教育是大有裨益的。
做听话的父母读后感篇七
还依稀记得孕育儿子的时候,我按照书上的说的每个月应该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听胎教音乐,听英语课文,看美好的图画、孩子出生了,更是按专家说的养育孩子。到了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带着他到处去学习钢琴、美术,围棋、书法等等,因为这是我觉得的好东西,孩子就得学。我们一直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从来没想过,孩子喜欢不喜欢,他真的需要学习这些吗?当我反思的时候,眼前出现了很多孩子到处去上课的情景。我们的家长们,该醒醒了,是时候了!我们把自己以为的好做为爱孩子的标准,强加给孩子太多的负荷了,是该问问孩子自己的需求的时候了。真正做到:和孩子做平等的沟通,而不是命令式的;尊重孩子的灵魂,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放手让孩子选择,所有的这些都是我们作为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的正确的爱!
让我们的父母们都能够以孩子的喜好而决定他的人生,而不是父母觉得好;孩子都是高于父母的频率的,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只要无条件支持他就可以了,真的不需要我们指手画脚的了;我们可以在他身边陪伴支持他的一切,就刚刚好;人生的智慧就是这样产生的,在陪伴过程里,我们父母得以提升。
感恩父母规,带来的成长。父母修,子女正。父母好了,孩子自然好。身教重于言教。在此我也呼吁天下父母,让我们修好自己的身口意吧,给予孩子他需要的爱,孩子就会如你所想,如你所愿!
期货公司合规经营。
保险公司合规管理。
企业合规管理的路径。
电力《安规》学习心得体会。
综合经营条件工商银行合规管理。
做听话的父母读后感篇八
通过学习《父母规》,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父母是孩子的影子,今为父母,责任重大。我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责任更加重大。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大类,家庭教育摆在第一位,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又是父母的影子,所以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做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必须自己先要做到。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不出问题的,父母的职责就是成为孩子的导师。陪伴、帮助孩子一起解决和改正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错误,引导孩子茁壮成长。
几乎每天都有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甚至自杀。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在家里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得不到尊重,感觉不到家中的温暖和父母对他们的理解。一回到家中,他们听到的是父母不停的唠叨、指责、攀比、打骂,使恐慌,无助、压抑充斥孩子内心,日积月累给孩子内心深处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我的老大是个女儿,16周岁了,前两年正是青春叛逆期。她的同班同学谭某某和她一样也处于叛逆阶段。但由于她同学的父母在孩子的叛逆期没能理解孩子,总是和孩子对着干,发现孩子稍有一点不顺眼的地方,就对她大发脾气,甚至当众指责,批评,导致孩子学习成绩大大下降,慢慢变得沉默寡言,把自己封闭起来,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变得孤独冷漠;而我的孩子同样是处在叛逆期,由于我的因势利导,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越变越优秀。
作为父母正确引导孩子顺利地度过叛逆期,放下身段,和孩子做朋友,发现问题不是去指责、批评,而是和她一起促膝谈心,找出原因共同面对共同解决。只要发现她有进步就竖起大母指夸奖她、鼓励她。叛逆期的孩子脾气暴躁,做父母的要去理解包容她(他)们,等他们脾气过后再去与他们沟通,千万不能在孩子生气发火的时候家长也大发雷霆。《父母规》说:父母者,大人也,所谓大人首先应能控情绪。让孩子生活在幸福快乐的家庭,生活在赞美和鼓励当中,让孩子充满自信是父母的职责和修为。我女儿16周岁就上了大学,和她同班的那个同学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足以说明孩子的问题不在于孩子,而在于父母,因为你是孩子的人生导师。
家庭不仅是生命的港湾、享受和快乐的场所,更是一个真真实实的修道场。因为只有在亲密的关系中我们才会暴露真实的自我,才会毫不客气的相互指责、批评,也才能从中慢慢修练得越来越懂得包容,接纳;而非家庭成员间就完全两样,相互间客套多,即使发现对方有问题也是拐弯抹角的说说而已。就拿一对夫妻来说,在谈恋爱期间总是想千方百计讨对方喜欢,说一些对方爱听的话,刻意隐瞒自己的缺点与毛病。装腔作势的度过恋爱期。结婚成家后,缺点暴露,总觉得对方不如婚前好,很多夫妻婚后才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这就是家庭修道场的作用。夫妻间诚恳指出对方的问题,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不断取长补短,一家人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非常融洽,也有利于促进与朋友,同事,合作伙伴的关系。
当今社会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认为教育孩子是自己的私事,爱怎么管就怎么管,爱怎么教就怎么教,与别人无关系,认为父母可以掌控孩子的一切。其实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的任务应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
孩子的母亲,一定要把《父母规》作为座右铭,认真学习,修炼自我,成为孩子的好榜样、老公的好妻子,公公婆婆的好儿媳。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愿大家从《父母规》从中领悟为父母之道,做一名合格的父母。因为父母修、子女正、家道齐、天下平。父母修好了就是子女、家庭及社会之福啊!
做听话的父母读后感篇九
暑假,爸爸送给我一本书,方卫平选评的《树叶的香味》,但是我还没有全部看完。其中第一篇给我印象最深,就是川端康成的《父母心》。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对穷夫妇带着三个孩子,坐船出门打工。一个贵妇人看到了,就提出拿钱换他们的一个孩子。第一次,这对夫妇把大儿子送出去了,但是后来又用二儿子换回了大儿子,再后来又用三女儿换回来了二儿子。到了最后,他们又恳求把女儿也要回去,哪个孩子也不送人()了。贵妇人听后很感动,一个孩子也没要,钱也送给他们做本钱了。
这个故事让我很感动,我也和我爸爸妈妈认真讨论了。我们认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贫还是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名成员。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永远是他们心中最大、最满的那个湖。同时,那位贵妇人也非常有同情心,值得我们尊重。
做听话的父母读后感篇十
《父母心》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词藻,单用朴素的文字就令我们感动不已。尽管孩子们的父母已经穷得没法养育四个孩子了,但他们仍舍不得抛弃孩子。这份爱深沉而伟大,它不以物质条件的丰厚来衡量,也不因物质生活的高下而有所区别。不论贫或富,对父母而言,孩子永远是他们心中最大,最满的那个湖。
可怜天下父母心。自从我们出生,我们就一直欠着父母的债。这笔债看似简单,但却要求我们用孝心来偿还。小时候,他们用双臂为我们遮风挡雨,教我们走路,用最温柔的声音叫我们咿呀学语,看着我们稚气的脸上洋溢着甜美的笑容,他们笑得比我们还要开心;长大后,他们又源源不断地向我们传送知识,教我们如何为人处世,时时忧心我们不要走错路,看着我们一天天成熟的脸庞,他们笑得是那么欣慰……即使他们的容颜被时间一点点磨损,他们也无怨无悔。
做听话的父母读后感篇十一
《父母心》这篇文章体现出了孩子永远是不能割舍,不能放弃,不能伤害的。
有一艘轮船从神户开往北海道,乘客中有位将近四十岁的贵妇人。她穿着华丽的衣裳,有一个老女佣和一个侍女陪在她身边。
有一对穷夫妻同样引人注目,他们带着三个孩子,看上去聪明可爱。贵妇人让女佣走到穷夫妇身旁,说:“孩子多真好!”穷夫妇说:“有钱人是这样感觉,但我们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那你看,我们夫人很有钱,可一直没有孩子,你们能送夫人一个孩子吗?我们会给你们一定的费用。”于是他们同意了。首先,穷夫妇把大儿子送给了他,晚上又用五岁的二儿子换回了大儿子,第二天早晨又用三岁的女儿换回了二儿子。傍晚,那对夫妇哭着说:“太对不起了,您能把孩子还给我们吗?我们把钱还给您。把孩子送给别人,倒不如全家一起挨饿。”贵妇人听了十分感动,她把孩子还给了穷夫妇,并且没有让他们还钱。
读到这里,你们也一定很感动吧。
父母心中奔涌的是最真最纯的爱,最简单最深刻的爱,永远是最无怨无悔的爱!
早上,爸爸妈妈早早起床给我们做早饭,用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为我们交学费,为我们买最好的衣服,最好的食物,最好的玩具,最好的鞋。
下班回家后,他们带着疲惫给我们做好吃的,吃完后又要陪我们玩耍,给我们洗衣服。双休日,他们本来可以休息一下,放松一下,可又要陪我们玩,又要打扫被我们弄得乱七八糟的房间。
我们上学时,爸爸妈妈还早早起床送我们去上学。
总之,只要满足我们的,他们都尽量满足。所有的同学们,小朋友们,大哥哥大姐姐们,一定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做听话的父母读后感篇十二
最近我读了《父母的心》这本书,读了之后我体会很深,触动很大。
有一个太康犯人,写了一封家书希望父母来看望,父母把家中唯一的交通工具—板车拿出来,在车里铺了一床被子,就这样,老两口始终一个人拉车,一个人休息,累了再换班,每次天刚蒙蒙亮,就开始赶路!就这样,100里的路整整走了三天两夜。老两口把一个麻袋递给儿子,然后就走了,儿子解开麻袋,几百个馒头滚了一地,而且形状不一,多半都晾干了,老两口为了怕儿子饿着,竟挨家挨户的讨馒头!又怕儿子吃不完,他们一人拉车,一人在车上晾馒头!这些不是馒头啊,分明是一袋鲜活的心,一袋父母心!
看到这,我们不能不为之动容,文中的父母是伟大的,我们的父母不也是吗?父母之爱不是惊心动魄的,却如涓涓溪流般滋润着我们。我们虽然不能够给予父母全部的回报,但我们对父母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对我们的呵护,感恩父母对我们的关切,感恩父母......
感恩的心,让亲情变得愈加温暖!父母的爱是伟大的!我们应用一种无私、不求回报的心爱着他们,我们也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努力学习,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们。伴随着欧阳菲菲唱的那首《感恩的心》,我们再次聆听这世间的爱,再次感受远处飘来的康乃馨淡淡的味道:我来自偶然,像一粒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天地虽宽......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做听话的父母读后感篇十三
我看完这篇《教师心父母心》的文章之后,我才知道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人生老师,教导我们长成做一个有正直、热诚、爱心的人。
学生的竞争力关键不在知识,不再技能而在你学习的态度好不好,还有你会不会和别人相互合作、包容善解、挫折容忍、品德涵养等,”品格力”需、要亲子、师生携手共同学习、成长,涓滴细水终可以成江河。
我觉得孩子的学习会受到环境、自身的情感和周遭人事物的改变,我们就像一颗种子,种下去需要细心的照顾,如果有阻碍的话父母要和孩子同心协力解决,有空时要多陪孩子一起学习,如果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要勉励他下次再加油,不要打他和骂他,只要有耐心和关心,孩子始终会成为一位对社会有所奉献的人。
做听话的父母读后感篇十四
在孩子老师的推荐下,我订了一份《父母课堂》,第一次读着这本杂志,就觉得真是写到我们家长心坎里去了,好多在现实生活里碰到的难题,都能在书里找到解决的办法。而我最中意的,还是本刊专访版块,通过对名家的专访,一问一答中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去寻求更好的教育方法,让孩子茁壮成长!
看完文章之后,我觉得我得改变,开始有意让他独立去处理一些事情,例如:自己打电话跟同学约好,去图书馆借书;洗脚后把袜子洗出来;一个星期帮我收拾一次厨房等等……在劳动中,孩子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开始知道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所感,母亲节这天,偷偷地用攒的零花钱给我买了本《四世同堂》,拿到书的那一刹那,我真的是使劲控制自己要夺眶而出的泪水,这小子!知道如何关爱别人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从小培养孩子尽自己的责任,他才会有独立性,才会对人、对事负责任。
给孩子负责任的机会,不要一切都包办,培养孩子独立的性格。
做听话的父母读后感篇十五
父母课堂每期必读。如今读父母课堂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个习惯。凡是有责任感的父母,选读这本杂志对提高自身的`素养是有帮助的。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的层面也很广。让家长们受益匪浅,这本书好像一盏灯,给家长们指明了教育孩子的正确道路。
教育孩子的确是一门学问,不懂教育的家长又怎能培养出合格的下一代呢。孩子不光要学习好,各方面都要全面发展,以后才能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而如今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宠习惯了,什么事情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理能力简直太差,如果离开了父母,孩子们会干啥?以后又怎么能去适应社会?先别说洗衣做饭,就是独自出门购物恐怕很多孩子都做不到。遇到事情独立解决的能力就更差了。光学习好有啥用,生活的白痴更可怕。所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独立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
家长对孩子要放开手脚。不要什么事情都担心孩子会出错,而不让他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久而久之家长就剥夺了孩子的锻炼机会,就会无意中扼杀孩子对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放开手脚,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是,放手让他独立去做。同时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孩子积极设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实践锻炼是很有必要的。家长在这过程中要给予孩子最大的鼓励与支持。这样能给孩子无穷的力量,孩子会在以后的行动中更积极的去面对去解决。
总之,要结合当前的环境施之恰当的教育模式。以前我可从未有过这么深刻的体会。通过读父母课堂,让我了解到很多,孩子不能圈养,要放开,要融入社会。要给他们一些关爱,要从小锻炼他们。给他们提供小小的舞台尽情施展发挥,将来就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
做听话的父母读后感篇十六
偶尔的一次机会,在《父母课堂》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家长应做一个明智的学习者”,在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给我不少的启示。有人说,好父母不是靠学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把总是用眼睛盯着孩子变为不断反思和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注重通过学习提升自己,才是解决孩子问题的关键要素。做好家长的关键就是要自觉地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去感悟,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历程,父母必然有个不断进步不断学习的过程。 “把眼睛盯着孩子变为注重提升自己”。如何教育孩子是做父母的最为绞尽脑汁的事情,可能大多数父母总是把眼睛盯在孩子身上。从孩子的饮食、言行、礼貌礼节等方方面面更多的是用一副挑剔的眼神审视孩子,总想把他们规范到自己的理想状态,可很多失败的教育例子告诉我们,孩子在家庭中普遍存在一个共同点:“受到批评多、表扬少”。所以,一味地针对孩子、只是靠外力矫治孩子是很难见效的。因此文章告诉我们父母要不断反思和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注重通过学习提升自己,才是解决孩子问题的关键要素。
习孩子热衷的而自己不熟悉的新事物,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家庭中建立学习团队,与孩子共同学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的一生中最初的学习场所,也是渗透力最强的学习环境。为孩子营造家庭学习氛围,家庭中每一个成员对知识的追求,对科学的崇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家庭中的民主空气,生活中沟通与分享,知识互动,这种氛围的营造需要家庭每一个成员对家庭的责任感和爱心。
因此正如文章最后指出的那样,学会学习是现代父母的基本功,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自身的素质提升,为了家庭的幸福生活,做个明智的学习者。
做听话的父母读后感篇十七
《父母心》是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对穷夫妻在神户港开往北海道的船上,一位贵妇人要领养这一对穷夫妻的孩子,并答应给一笔可观的酬谢。开始,为生活所迫的穷人把大儿子交给贵妇人领养。后来三次反悔。最后一个孩子也没放手。贵妇人被感动了,把那笔酬金送给他们作为做生意的.本钱。故事说明再优厚的条件也割舍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感情,表达了天下父母对子女崇高的爱心。
读了此文,我想到了妈妈对我的爱。那天,我在学校读书,放学的时候,老天偏偏和我作对,下起了倾盆大雨,同学们都走光了,只有我一个人还在等待停雨,可老天似乎还没有这个意思,我正准备冲回家的时候,一把墨绿色的大伞从我头上罩过来,我睁开眼睛,抬头一看,是妈妈!妈妈说:“快走吧!马上就要下暴雨了!”走在路上,我发现伞大部分都是在我这边,妈妈那里没遮住多少,大半边都被淋湿了,我隐隐约约看见了妈妈的几根苍苍白发。
妈妈对我挺严格的,不过,这也是一种母爱。前几天,我们考试了,我觉得我考得不太好,回家要被挨骂了。今天,试卷发下来了,我只考了88分,我忧愁的回家了,妈妈知道我没上90分,气得快要疯了,要我把试卷抄三次。我想哭,但为了自己,忍。其实,这些我都明白妈妈都是为了我好。
读了这篇课文,我明白了: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要懂得孝敬父母,对父母尽自己的孝心,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