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娱乐至死读书笔记(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篇一
作为当时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无疑也拥有与之对应的文化形式(科技为何决定了文化?这个在后面会说明)当时的美国面对的文化问题:大众文化的娱乐化,娱乐侵染了文化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政治、宗教、教育……并且重新定义着许多原来文化形式中的`概念。而现在,中国也逐步走入一个类似的时代,不过也许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更大作用的是网络,而非电视。即便如此,作者在书中的论述,对于娱乐化时代到来的原因、娱乐如何影响文化生活以及这种时代的特征等等,都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借此,我们可以从更高的理论高度探究一下我们曾经热议的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问题。
我们的文化史可以划分为三个表达阶段:口头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和娱乐时代(信息时代)。本书用两章的内容简述了各个阶段的文化特征。口头时代,指的是从产生语言开始,到文字被广泛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之前。我们熟知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是口头时代的人。那时人们传播思想的方法是在公共场合辩论,用寓言、比喻等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那时的“逻辑”其实是感性而非理性的,是现实而非抽象的(论点依靠于所举的例子,《理想国》的内容就能充分表现这一点)。之后到来的印刷时代是文字时代的一个终极形式,是文字时代的顶峰,也是它最后的绝唱。印刷时代的文化是逻辑的、理性的、抽象的。人们需要用严格的证明来论证自己观点的真实性。这也极大锻炼了民众的思维和理解能力。随之而来的信息时代具有与印刷时代相反的特性,它的信息支离破碎、无序、无逻辑、情绪化,需要人们认知,而非理解。
总结文化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媒介不是一个外壳,而是决定表达内容;技术并非工具,而本身带有倾向性。当工具发展,表达方式发生改变,同一个表达内容将无法保持它原来的样子,所以自然地,当媒介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发生变化,我们表达的内容也随之变化,比如口头表达时代是语言、神话,文字时代是逻辑、辩论,电视时代是娱乐。新媒介不是旧媒介的延伸和扩展而是一种否定和攻击,我们不可能试图将原来的媒介中的内容塞到现在的媒介里。而且这种改变是涉及每一个角落的。比如,它的性质与使用媒介者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相对应,因此古代人们记忆谚语的能力很重要,近代人们的逻辑思辨、整合信息的能力很重要,现代呢?也许是包装自己、娱乐他人的能力变得重要了吧。
无疑,作者的观点是稍显极端的——他认为,媒介决定表达内容,电视造就了娱乐时代。可以承认的是,同一内容,在不同的媒介中的面貌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比如同一个故事,把它讲述出来、把它写成小说、把它拍成电影,给人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是否在不同的外壳下,内容的本质也发生了变化呢?比如作者说,在印刷时代中的教育是严肃的,而在娱乐时代中,娱乐从一种教育手段变成了教育目的。老师们把历史事件、时间编程摇滚乐,人们观看长篇动画故事来学习,这更像是,我们问“娱乐有什么好处?”有人说“也许可以用来教育。”而非“怎样能使教育的效果更好?”有人回答“用娱乐作为手段。”——娱乐已经成为了目的。
由于我不能再读后感中过多地再现作者的观点,而只能挑选重要观点并进行分析,所以在一些部分,会让人觉得有严重地逻辑跳步。比如前面说到科技和文化的关系。既然这样,让我们好好论述一下娱乐文化到来的前因后果。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生产力增加的呼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发展科技。在当时的社会中,信息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比如哪里发现了石油,哪里需要石油,哪里可以提供这些石油……只有供和需之间信息的交换加快,整个国家的经济才能处于活跃状态,物质交换才能顺利进行。而当时最快的文字传播媒介就是报纸,这显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于是,电报应运而生。它的传播速度可以说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在西海岸的一条消息在一秒之内就可以沿着磁性电报线被东海岸的人们了解。但是,这种过于通达的信息传播通道超过了需求——供不应求时危险地,供大于求同样是。经济危机的产生不就是如此?这导致了垃圾信息的产生——“当我们架起了缅因州通往德克萨斯的电报后,第一个传入耳中的却是阿德雷德公主得了百日咳”。曾经,只有目的明确的信息才会被传播、才会被接收——每一条信息都要对我们现实的生活有指导意义,人们接受一条消息之后要做出行动上的反应,这条消息才是有价值的——这就是所谓的“信息-行动比”。而现在,过于通常的渠道减小了“信息-行动比”。这就是所谓的信息时代的信息具有“无意义”的特点。
在这种信息爆炸的情况之下,我们不停地接受最新消息,对每一条消极作出反应,甚至理解和思考这些信息的意义已经不再可能。于是又一个重要的印刷时代的特点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人们最重要的信息处理能力不再是理解,而是认知。如果只需要满足认知的目的,文字显然显得不合适了,因为它需要的思维量和逻辑能力过大,因此顺理成章地被图片取代——摄影术在此时诞生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对物质资料的需求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在这一种科技的影响之下,我们产生了和这种科技的“倾向性”相对应的文化。这种文化的产生,会作用于当时的人们,人们对于文化态度的变化,又会引起新的媒介的产生。这种媒介又会反作用于文化,形成正反馈循环,最后产生那一时代的文化特点。
图片是一种什么样的符号呢?是不需要语境和背景知识的,是支离破碎的。而且是感性的,不逻辑的。当时的信息何尝不是?每一条信息都被压缩到最短,为的是能够在单位时间内输送更多信息。每条信息不需要语境,因为人们不具备理解和思考的能力,而是只需要认知——了解最多信息的人,便是具有最高“智力”的人。这种人便会在信息时代中取胜。
这种特点与印刷时代的特点完全对立。这也使得原来印刷时代中的政治、宗教、教育无法正常地在娱乐时代中生存。而什么最适合这个时代的特点呢?娱乐。
印刷时代中的逻辑、思考无疑需要我们付出很大的努力——聆听一位总统候选人7小时的书面语化的演讲需不需要非常好的文字功底、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对于现在的人来讲这是极其枯燥无味并且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林肯时代的每一个人,都具备这样的能力——那是那个时代的文化给予那些人们的特点。他们最适宜的文化形式,就是逻辑的、理性的、严肃的。但是现在的人们不具备这些适应严肃文化的能力了。吸引我们的是什么?零碎的小道消息、色彩缤纷的广告招贴画、口号式的竞选宣言。这些在娱乐中全都能找到。
看起来,这一逻辑链是顺理成章的。但是,作者只是在拿着现实,寻找一个符合它的理论解释——能解释得通,就认为这个理论是正确的。我们大部分的科学研究、理论建构都是通过这个途径——分析现实,找到适用的模板,就认为这是现实内在的本质,并且应用到未来的研究中。马哲就是这样建立的。马克思研究了人类的发展史,概括出一些提纲挈领的通性,认为这是内在规律、将适用于人类未来的发展,并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推测出人类发展的终点——共产主义。但是其实这种方式存在着它的问题。因为能够解释这个现实的方式有很多,我们无法确定到底是哪一种。我们只知道这个“不错”但是不能认定这个“对”。比如,掐一下你的肚子,你叫了一声,于是认为“肚子是发声器官”——从现象上来看,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显然这是谬误。
还记得上学期的作文中,我在探究“校内网”(现在叫“人人网”)到底为何对我们产生了这种影响时说,是因为人本性中的一种“暴露欲”和“好奇心”——前者使我们主动制造垃圾信息,后者促使我们去了解这些信息。但是当时的我忘记了研究,为什么在以前的时代中人的这种本性没有被体现出来?可以这么说,人性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就像一本很长的书。但是并不是在所有时候,人性的所有内容都要表现出来。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下,它会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就像有时这本书的59~61页被朗读了出来,有时候是103~109页。那么是什么决定了那一页被朗读出来呢?应该就是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了。而这种氛围又会加重我们人性中的这些点,形成正反馈循环——我们会发现,人类社会中的很多东西都是正反馈形式的。比如,人的主观倾向促使客观事物改变,这种改变又助长这种主观倾向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自然界中的负反馈是占主导的。比如,狼和兔子的数量此消彼长——兔子多了,狼的食物就充足了,使狼种群数量增多,于是兔子的数量就减少,于是狼的食物减少了,种群数量减少,于是兔子数量增加……这只是两种生物,就能形成这种相互制衡取得平衡的效果。而事实上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数量庞大,而且还有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共同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平衡,即中庸,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负反馈机制,会让偏左的情况出现时,自然界主动产生偏右的趋势,如此反复,得到动态平衡。但是正反馈,只会获得滚雪球的效果,比如房价的上涨——房价涨,我们买,于是更涨,我们加劲买,最后崩塌。这是很有趣的现象,也导致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在处理问题上的不同结果。所以当人类用自己的方式干预自然地平衡时,必定出现问题。
总是这样,再现实的问题,讨论讨论着,就回归到了一些形而上的问题上去了。但是,探究这些东西最终的目的还是指导实践。就像我开篇说的,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应该就是为我们研究自己国家的娱乐文化提供了思路上的指导。在现实问题的讨论上,毛主席说的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基于现实情况,才能分析出问题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提出理论和解决办法。在这里,在这本书的启发下,恐怕我也就只能生发出比较形而上的思考了。当然,这些东西我会应用到以后对于实际问题的探究中。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篇二
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1931-2003)是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曾出版过20余部著作,包括《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等影响巨大的名作。《娱乐至死》发表于1985年,该书从一问世就立刻引起巨大反响。在这本书中,波兹曼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传媒对人们的思想、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向的影响,表现了西方人文学者对社会一贯的睿智和忧虑,既发人深省,也让人对作者的深切人文关怀肃然起敬;不仅有诸多精当之处,而且表现出了作为一名学者应该持有的对社会有关发展状况予以批判性审视的自觉性。该书自2004年由章艳翻译出版后,在国内立刻引起热议,并获得2005年首届华语图书传媒大奖,该书的影响力十分巨大,为研究大众文化不可不读之书。
波兹曼提出的观点与当时社会文化的整体娱乐化趋势密切相关。
从社会思潮方面来看,传统的价值理念遭到了巨大的颠覆。以“节俭”、“勤奋”、“稳定”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规范逐渐被以享受和身体感官的满足为核心的享乐文化所取代。整个社会开始注重自我个性发展、“感性解放”,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催生了娱乐精神,西方大众传媒的娱乐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从文化背景上来看,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受到愈来愈多人的欢迎,追随商品交换法则的文化工业,让受众淹没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时尚化的消费行为以及肤浅化的审美情趣之中。
从传媒体制来看,美国主流传播媒体的运作方式都是商业化的,营运的根本目的在于赚取利润。而英国社会心理学家玛罗理沃伯认为,“越不用花脑筋、越刺激的内容,越容易为观众接受和欣赏,这几乎是收视行为的一项铁律。”因此,为获得收视率,赢得广告客户的青睐,媒体在内容选择、内容形态上有很明显的媚俗取宠倾向。
总的来说,西方社会在经历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动荡后,在八十年代终于再次安定了下来。但传统上重视节俭和勤奋、反对纵欲享乐的新教伦理已被倡导感性解放的自由运动冲击得七零八落。在一场轰轰烈烈的感性革命后,人们再也找不到不去享乐的理由。八十年代后美国社会开始转型,美国民众变得更加现实,更加浮躁,比起印刷机统治下提供的深奥信息,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电视时代提供的肤浅而有趣味的内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写作《娱乐至死》来批评电视媒介对于人整体生活方式和社会总体存在方式的负面影响。
波兹曼认为从古至今人类的交往媒介主要经历了三种形式,即从口语到铅字再到电视。每种媒介对于文化的精神中心和物质中心的形成都有着决定性影响。比如在铅字印刷出现以前的口语时代,作为生活经验浓缩的谚语和典故受到人们重视。久经世故的老人可以用它们作为调节争端的“法庭”判词。而在铅字印刷出现以后,人们更看重印刷出来的文字的权威,而不再是口头语言。口语不再被看作是可信赖的对象。从口语到铅字的媒介转换在波兹曼看来是一次巨大的智力进步,它使得话语变得更加严肃和理性。
但是,为了吸引观众,电视不得不追求节目的新鲜和刺激。时不
时地以各种奇闻轶事和娱乐噱头来控制观众注意力。电视看似给我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战争、灾难、事故、政治、科技等无所不包。但这些信息却几乎没有多大价值。它的重要性似乎仅取决于电视播放的范围和速度,以及时为我们增添一道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些信息根本无须我们“理解”,只要“了解”就够了。我们只是在“看”电视,而不是“读”。用波兹曼的话说,在今天,“智力就是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理解它们。”
不可否认,电视的娱乐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个释放压力的渠道。没有哪一种节目能像娱乐节目一样,可以如此彻底地摒弃观众的各种差异,在不同阶层的观众面前实现如此平等的沟通;也没有哪一种节目可以为范围广大的观众提供轻松忘我的休憩环境,让观众在紧张的社会节奏下进发会心的微笑。正如波兹曼所说,“我们要反思和批判的并不是电视的娱乐性,而是一种“泛娱乐化”现象。”
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消解崇高、解构经典、恶搞历史、窥视明星。我们的政治、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已经被影视剧、综艺节目、八卦新闻所充斥。“读图”时代确实给我们一道道视觉盛宴,而且其所具有短时间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是大部分文字所不能同日而语的,但是如此丰盛的享受到底又留下了多少有意义的东西呢?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是在一味地看,一味地接受电子媒介传达的讯息,却忘了思考或来不及思考。如此过度的娱乐让我们失去自我,失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游戏已经进行了很久, 如果还意识不到它的后果, 真是不可原谅。我们人类无法命令电子媒介时代倒退回印刷机时代,完全拒绝电子媒介是极端而愚蠢的。我们应该探索的是,怎样去利用这些媒介——用另一种方式, 继续我们的生活,拯救我们的文化。
庄子说“至乐无乐”。就连最倡导快乐之上的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也认为真正的欢乐在于内心的平和,而并不是感官的满足。不知我们在一次次短暂的、批发式的快感之中,是否离真正的快乐越来越远?成了只会娱乐却不懂快乐的动物?
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该认真思考“娱乐至死”这样一个命题。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篇三
从经验上来讲,我一直对外国人写的书持谨慎态度——除非读英文原版且英文水平够格,否则每每拿起译本看都陷入云山雾海、过目即忘的痛苦境地。所以,即便媒介传播学的老师在课上几次提起此书,我都没有动心,因为觉得自己看也看不懂。当另外一门课“艺术理论与批评”的老师也推荐这本书时,我认为自己有必要买来看看。第三次,当“导演的空间处理研究”的老师在课堂上再次提及此书时,我摸了摸刚拆开的崭新封皮,觉得一定要仔细、认真地读完这本书。可能正因为心里对难度有所预判,所以才能屡次鼓舞自己坚持读完。
真心建议读之前先看看我这篇读后感,应该可以帮你降低一点难度,抑或是提高你的放弃阈值。
英文名《amusing ourse lvesto death》通用译名《娱乐至死》,我觉得翻译成《自娱致死》可能更确切,虽然有点危言耸听。这本书是媒介文化大师尼尔·波兹曼二十年的经典畅销作品(经典确是经典,但“畅销”不知真正的意义有几何?个人感觉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作品被购买后因无法坚持读完而被束之高阁)。此书初版于1985年,作者深刻地分析了三十几年前,电视蒸蒸日上风靡全美的时代,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体育、商业和任何其他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人类心甘情愿地、不求进取地甘愿成为娱乐的附庸。他严肃地警醒大家:长此以往,我们终将毁于娱乐。
三十年前在美国发生的历史,今时今日正在我们的生活中惊人相似地重复上演,横行的不是电视,而变成手机。但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承载着动态影像的屏幕。
此时此刻,如果你闭上眼睛回想一下,我们每天不就是被各种屏幕占满吗?不管是相对整块的时间抑或是碎片化的时间,不就是被各种形态的娱乐内容占满吗?电视剧是故事性的娱乐;电影是情感性的娱乐;除了老牌的综艺节目健在,比如《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非诚勿扰》之类,各种娱乐节目,比如《跑男》、《爸爸去哪儿》、《花儿与少年》、《妻子的浪漫旅行》、《演员的诞生》、《奇葩说》、《吐槽大会》等等,都雨后春笋一般一波又一波地冒出来,其实都是访谈节目的变体,都需要披上更具娱乐性的外衣,甚至连读书都成为娱乐节目。视所能及之处,越来越让人“轻松”了,也就是说,越来越不需要思考了。看过之后,你除了能记住一些情绪、一些散乱的笑点,啥也想不起来了。
是,你可能会说,我们现在是读图时代啊,大家都通过图像来获取信息啊,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作者在本书一开始就想用很大篇幅、很充足的事例,来说明媒介形态对文化的巨大影响,简言之:在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话语清晰易懂、严肃而有理性;而在电视(图像)统治之下,话语变得无能而荒唐。只有口头语言的人在智力上不及有书面文字的人,而“屏幕文化”里的人比前两者都表现得智力低下。屏幕创造出的认识论不仅劣于以铅字为基础的认识论,而且是危险和荒诞的。
相对于图像而言,书面文字算是作者深思熟虑、反复修改的结果,甚至还经过了专家和编辑的检查,它可以被留存和再翻阅。而图像无法提供给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观点和概念,除非我们自己用语言把图像转换成观点。看图像只需要能“辨认”,而看文字却需要能“理解”。
图像化的世界,是一个碎片化的世界。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突然进入你的视线,然后又很快消失。这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不要求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
我们的问题不在于屏幕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内容都要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人们看到有动感的画面——稍纵即逝却斑斓夺目,不需要观众思考,因为那样在画面上就得是空白的,根本不符合屏幕所需要的表演艺术的要求。所以,屏幕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适应娱乐业的发展。从此,人们不再彼此交谈,人们彼此娱乐,人们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图像。
最后再来说说教育行业,一个关系到我们未来的行业,一个也即将成为屏幕侵袭重灾区的行业。教育哲学家们认为:获得知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其中必须有约束、重复、枯燥等等,他们认为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而现在,屏幕每天向我们宣称的就是娱乐教学,让你的孩子在所有科目都能“在乐趣中学习”,甚至是“边玩边学”、“轻松成学霸”!以过来人的经验扪心自问,你信吗?
作者在结尾时的忧虑虽言重,但也该足够警醒我们: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在劫难逃。
我热爱文字、我敬仰文字、我喜欢阅读,也愿意思考。也许很多人已经对文字失去耐心,甚至认为(文字)大势已去,(图像)大势所趋,但我仍然相信自己的判断。
“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我不想成为“他们”中的一个。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篇四
这本书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
书中勾画了美国官员、新闻记者、律师、教育家等各色人等的电视形象,说明图像给人类感官和思维带来的影响。又通过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辩论、电视竞选、教会布道、学校教育等案例,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娱乐使人不再思考。《娱乐至死》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本书金句
虽然文化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从绘画到象形符号,从字母到电视。
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
在信息的海洋里,却找不到一点儿有用的信息。
真理不能,也从来没有,毫无修饰地存在。它必须穿着某种合适的外衣出现,否则就可能得不到承认,这也正说明了‘真理’是一种文化偏见。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篇五
阅读《娱乐至死》之前,我特意查阅了该书的写作背景,个人觉得《娱乐至死》与《众神狂欢》是姐妹篇,虽然出自不同国家的作者之手,但都是基于对文化浪潮冲击带来的利弊进行思考与探索,前者是谈20世纪后期,电视媒体的异军突起,印刷媒介逐渐式微,甚至淡出普通大众的视野而引发的思考和焦虑,后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文化崛起,各路"众神"迎来了狂欢时代,尤其是文化的众神狂欢而引起的思索和担忧。《娱乐至死》的作者是美国籍的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nellpostman,1931~2003),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学位,1993年获得教授授衔,并担任纽约大学文化与传媒系主任直到2002年,波兹曼专注于研究媒介技术大爆发为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该书对于今天的媒介研究者也具有重要的启发。
正如《众神狂欢》中提到,但市场文化以新奇、刺激、欲望作为主要特征带来文化市场的变革冲击传统文化时,一部分知识分子首先是"控诉",《娱乐至死》就是一本精彩、有力的严厉的这样的"控诉书"。
《娱乐至死》"正文"部分分为几章,作者以"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躲猫猫的世界"、"娱乐业时代"、"好……现在"、"走向伯利恒"、"伸出你的手投上一票"、"赫胥黎的警告"十章节来观察主流媒介的变革对大众以及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并控诉人类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事物。
通读这本书,作为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未来的媒体人,站在今天时代的我对书中的一些观点不完全认同,毕竟这本书是1985年出版的,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电视声像逐渐取代书写语言的这样一个时代过程,这本书是作者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作者阐述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样一个观点。我赞同作者的前瞻性,以及对新媒体出现带来的隐忧、认识到媒介危机等方面具有惊醒的精神,但时代注定是要发展的,科技注定是生产力。我们只能以辩证的观点去看待新生事物以及科技带来的发展利弊。
《娱乐至死》有些观点我也是认同的,在第十章"教育是一种娱乐活动"中,讨论了我最关心的问题:当人们试图通过电视节目来做教学时,对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电视是如何定义了"什么是知识","怎样获取知识"?谈到试图通过电视进行教育的行为,有一种教育娱乐化的倾向这样的观点,就今天来看也是利弊都有。比如我们大学生上网课并网上答题和考试,是不是真正做到教育到位?正如书中提到这样的教育"有趣味"了,但是否真正学习到知识?教育实在是一个太大、太重的问题。如何去教育学生或教育自己?教育是研究知识的传播的,小到从老师到学生,大到社会风气的形成。还比如无孔不入的广告,在报纸出现之前,广告的影响力并没有这么大。即使是在报纸主导的印刷机时代,广告也仅仅是以精简的语言蜷缩在报纸的某一个角落,广告被看作一项严肃而理性的事业,其目的是用文字形式传播信息、发表主张。1985年电视机已经成为美国家庭娱乐的主要项目,各式节目24小时不间断播出,波兹曼认为"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就广告而言,电视时代,广告分分钟插入,人们都习惯看电视广告去购物了……理性消费少了。几十年后的中国情况类似,就我喜欢看的电视台,自从电视台商业化以来,为了能在收视率竞争中脱颖而出,节目娱乐化的倾向愈发强烈,尤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国内向国外借鉴过来的自产的娱乐节目多如牛毛,各种答题比赛和综艺秀和近期的真人秀等,真正好看的节目不多,是观众口味越来越刁钻,还是我们娱乐的兴趣下降?就如近期播放的古装剧,本来很好看的剧情和演员不俗演技,结果为了收视率换新剧,电视台剪辑多集,播放时观众表示"断片"、"看不懂"——"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娱乐至死》这本书的前言,作者提到了两种重要的预言:一个是来自乔治奥威尔,他认为人们会受到外来压迫的奴役,失去自由,我们的文化将成为受制文化;另一个是来自《美丽新世界》作者赫胥黎,他表达了另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人们在享乐中失去自由,他认为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而《娱乐至死》作者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恰恰是赫胥黎的预言。综括全书,波兹曼主要对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描述提出了两个观点:一、电视介入政治使得原本严肃的竞选仿若综艺节目,民众热衷于政治家的花边八卦,对他们的着装外表评头论足,并让这些毫不相干的因素直接影响手中的投票器;二、电视新闻报道的强势覆盖,大规模轰炸,使得原本多元情绪的新闻事件都变得淡化和娱乐化,主持人机械的"来看下一条",就轻巧地将观众注意力转移,而包含在每条新闻中的应有情感正在丧失,无论观众还是传媒都在变得冷漠。
在阅读《娱乐至死》时,觉得它有些话语放在今天都特别有意思,比如这段:"而赫胥黎告诉我们的是,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里,造成精神毁灭的敌人更可能是一个满面笑容的人,而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让人心生怀疑和仇恨的人。在赫胥黎的预言中,"老大哥"并没有成心监视着我们,而是我们自己心甘情愿地一直注视着他,根本就不需要什么看守人、大门或"真理部"。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物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的命运就在劫难逃。"这段话指的是电视这个"满面笑容人"的出现造成的精神毁灭……作为学生,也许我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但我认为,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尤其是新科技的出现不能理解正常,但一味"打倒"也是心态不够开放的一种表现,作者对当下"娱乐至死"的抨击,倒不如说是对人类自身缺乏识别力和自制力的贬斥。而且对印刷术的推崇显然是一厢情愿,作为警惕可以,拿它来抵触视觉文化和信息飞速传播却没有必要。
但新科技带来的弊病也要正确认识,就目前我们这类现象来说:一方面,抖音、快手、网红、天价明星、kris吴舌战群雄;另一方面,对国家有着巨大贡献的精英相关信息在网络上却无人问津。娱乐明星相比起国家的"脊柱"们更受关注,这在许多国家也是普遍存在,这是一个社会级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青少年们花费大量时间刷抖音、看直播,这或许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就目前中国新生代线下娱乐消费逐年增长,90、00后已成主力军。另一方面,网络的娱乐化是较电视而言有过之无不及的,而且网络由于可以提供互动而将娱乐精神进一步深化。如今,许多报纸(如经济观察报)都有博客专栏可以说明民间言论的力量,但同时许多人也因此在网络上发表不负责任、不经核实的评论,在网络逐渐替代电视侵入我们的文化社会背景下,大众化的、简易直观并以娱乐为导向的文化占领文化高地实在让人无法不担心文化的倒塌。
在我看来,"娱乐至死"更多地表达的是在这个消费时代大众审美的趋势,至于能不能到"死"的地步,还值得商榷。毕竟,新科技的出现都是伴随着利弊的,这其中,人才是最重要的,人才可以辨明是非,掌控自己去取舍。所以我相信人不会一味满足娱乐,乃至"死"。迟早,人天生的对崇高的追求会激发,引领正确的道路。比如我外婆外公那辈人,在那个时期巨大的精神荒芜后的那批大学生,他们的阅读高度,也许数十年内都没有哪代人能够超越,这就是对此最好的佐证。
读完此书,厌倦而思:虽然我不完全赞同书中的一些观点,但还是感谢作者波兹曼,感谢他对这个时代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