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海南概况导游词(八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海南概况导游词篇一
五公祠由主楼以及两侧的苏公祠、学辅堂、五公精舍、观稼堂、伏波祠、浮粟泉、cwnb236w猛ず颓碓暗韧ぁ⑻ā⒙ァ⒏蠊沤ㄖ群组成。
主楼为一座二层木质结构式斗拱的红楼,高9米,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楼下正门悬挂“五公祠”匾额,楼上挂着“海南第一楼”横匾,楼下大厅内陈列着五公塑像。楼下大厅楹柱上,清人长联高度评价了五位名臣,颇为“第一楼”增辉。长联为:“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唐嗟末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
主楼右边为学辅堂和五公精舍。学辅堂是浙江名士郭晚秀讲学故址。五公精舍是晚清海南学子研习经史词章之地,后改为海南陈列馆。其间陈列有汉朝的铜鼓,明朝铜钟,宋徽宗赵佶亲笔书写的瘦金字体石刻《神霸玉清万寿宫诏》碑,苏轼的《临江仙》、《行香子》等3首词和他的平面石刻像,海瑞的手书唐诗四首及其大“寿”字碑刻和铸于元代初年高达1.5米的释迦牟尼铜佛像。
五公祠的东侧是为纪念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而建的苏公祠。清顺治、乾隆、光绪年间又多次重修。祠内陈列一批苏东坡诗词碑刻,祠前有碑坊、拱桥、荷池、风亭。祠东有琼园,占地0.67公顷,园内有浮粟泉、粟泉亭、洗心轩、仙游洞等名胜。
浮粟泉有“海南第一泉”美称。相传北宋绍圣四年(1097),苏东坡被朝廷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今儋州市)安置,途经此地投宿,见居民饮城河之浊水,于是察地形而指地曰:“依地开凿,当得两泉。”当地居民掘之,果得清浊两泉,俱甘甜。清为浮粟泉,浊为洗心泉。后人在两泉周围陆续建了苏公祠等建筑。洗心泉在明初湮没。现存的浮粟泉,由琼州知府叶汝兰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改建成方形古井。
粟泉亭已有300多年,由明代知府翁汝遇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始建。动工时,挖地得一刻有苏东坡诗的石砖。此亭因翁汝遇升迁而停建,由继任知府谢继科续建完成。
洗心轩为一长形平屋,原名“食源亭”,因苏东坡一诗而兴建,经历代重修保存至今。
仙游洞是1920xx年到海南任观察使的朱为潮所建。相传他修琼园时,梦见和宋代海南历史上第一位诗人、道士刘遁在粟泉亭饮酒。刘指亭外说,此地是他出生地遗址,便飞升而去。朱醒后,颇为感慨,在刘所指处建一假山石洞,并依刘遁诗句“仙游洞里杳无人”为假山石洞命名,现假山石洞口“仙游洞”乃朱为潮题。
五公祠东侧还有两伏波祠和拜亭。明代万历四十五年(1617),副使戴禧创建昭忠祠。1920xx年维修五公祠时,把两伏波祠迁至现址,现是重修后的两伏波祠,崇祀西汉的前伏波将军路博德和东汉的后伏波将军马援。两伏波祠前面是造型古朴的拜亭。
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五公祠的修缮工作。1954年全面重修,1974年、1984年又两次修整。1994~1996年,又拨款1800多万元,在五公祠游览区内修建高3层,总建筑面积4188平方米的园林仿古建筑——五公祠陈列馆,内设大小展厅10个,以陈列五公史迹为主,同时陈列海南岛历史人文资料,还修拱桥、花圃、绿地等一批配套设施,与“海南第一楼”遥遥相对。
五公祠古迹紧连一片,雄伟壮观,历代骚人墨客多慕名到此一游,故自古有“琼台胜景”之称,今为海口八景之一——“圣祠叠翠”。解放后,周恩来、董必武、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先后到此参观,并留下热情洋溢的诗词。现被列为全省第一批旅游涉外参观游览点。
海南概况导游词篇二
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离海口市区约20公里,园内及附近有距今2.7万年至100万年间火山爆发所形成的休眠火山口群。其中最大者海拔222.2米,深90米,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因形似马鞍,又名马鞍岭,是琼北地区至高点。周围还有几十个小的死火山口或死火山眼。
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是海南独一的火山奇观,位于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距海口市区约20公里。火山遗迹天然壮观,乃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火山口之一。方圆10里由36座火山口形成的火山群带,其中马鞍岭尤为突出,山高海拔222.6米,乃琼北最高峰。地下熔洞72个,尤其卧龙洞、仙人洞盛名悠久。这里热带果林和原始植被漫落丛生,自然完美。人类不可复现的火山仙景与建筑大师精心设计的六角形蜂房园林体系巧妙结合,气势宏宇,值得一看。
自然景观
火山口岩洞群
地下有火山岩洞群,是火山喷发的产物,被地质专家誉为颇具规模的火山岩洞博物馆。其中仙人、卧龙二洞最为壮观,虽未开发,但可以进入探观。仙人洞距马鞍岭火山口4公里,洞口玄武岩上有“石室仙踪”石刻引人注目,该洞中又有洞,人们在50年代清理洞中泥沙时,发现类似斧凿的磨光石器,可能曾经是人类祖先穴居的遗址。卧龙洞距仙人洞不到1公里,洞长3公里,高7米,宽10米,可容万人。火山口公园为中国’96世界旅游日(海南)主会场,已经按照火山岩浆流向修建了登山道。
火山口马鞍岭
关于火山口公园的马鞍岭,流传着一个美妙动人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仙女降凡,
与勤劳朴实的农夫春腾结为夫妻。凶恶的火妖知道了
将仙女劫禁在火山洞里,春腾决心同火妖决斗,灭火救妻。他天天在山谷里苦练功夫,呼风唤雨,声音响彻云霄。春腾的行动感动了玉帝和众神仙。玉帝派个神仙教给他对付火神的法术。山岭神把两座大山炼成两个水缸,把一棵参天宝树炼成一条扁担,一起送给春腾;风雨神给春腾指引水源。春腾挑回两潭四池的水,来到马鞍岭时,火妖发觉了,作起法术,使春腾怎么也挑不起两缸水。春腾急中生智,飞脚把扁担踢开,扁担平稳落地,变成象“一”字的一条山岭,正好压住火妖的脖子,另一只脚踢破水缸,顿时风雨大作,降服了火妖,救出了仙女。从此,这块地方百里平安,万物生长。后来,两个水缸变成两个山岭,这就是今天的马鞍岭。
景区特色
石山火山口已建造成一座具有火山文化、生态园林、特色建筑的主题公园。这里的火山生态广场、气势恢宏的登山道、千姿百态的古树长廊、万年前的火山喷发口遗迹,还有那纯朴的乡土风情、特色的手工艺品、山乡美食等,已成为省城近郊的旅游热点,是海南省优秀旅游景点之一。 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迎合了当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充分利用宝贵的火山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该公园六角形蜂房组织的园林规划,体现出现代气魄,火山石台阶,蜂窝火山石铺设的路台具有地方特色。已建好精美的火山门、优雅的花园路,美丽开阔的中央广场,特色火山风情区;有清朝道光建造的山神庙,罕见的野菠萝群,山顶观景道,景台,可浏览海口市高楼林立的雄姿,远眺波涛汹涌的琼州海峡,遥望海南中部的五指山,探险万年火山洞等。当今的火山口公园象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任君欣赏。 公园附近有荔湾酒乡等著名餐饮点,可品尝风味独特的石山羊宴。
海南概况导游词篇三
五公祠号称“海南第一楼”,位于海口市东南方5公里处,占地面积约6.7公顷。清光绪十五年(1889),海南人民为纪念唐宋间被贬谪来海南岛的唐朝名臣卫国公李德裕,宋朝名臣忠定公李纲、忠简公赵鼎、庄简公李光、忠简公胡铨而建,遂有“五公祠”之称。
五公祠由主楼以及两侧的苏公祠、学辅堂、五公精舍、观稼堂、伏波祠、浮粟泉、cwnb236?酌亭和琼园等亭、台、楼、阁古建筑群组成。
主楼为一座二层木质结构式斗拱的红楼,高9米,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楼下正门悬挂“五公祠”匾额,楼上挂着“海南第一楼”横匾,楼下大厅内陈列着五公塑像。楼下大厅楹柱上,清人长联高度评价了五位名臣,颇为“第一楼”增辉。长联为:“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唐嗟末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
主楼右边为学辅堂和五公精舍。学辅堂是浙江名士郭晚秀讲学故址。五公精舍是晚清海南学子研习经史词章之地,后改为海南陈列馆。其间陈列有汉朝的铜鼓,明朝铜钟,宋徽宗赵佶亲笔书写的瘦金字体石刻《神霸玉清万寿宫诏》碑,苏轼的《临江仙》、《行香子》等3首词和他的平面石刻像,海瑞的手书唐诗四首及其大“寿”字碑刻和铸于元代初年高达1.5米的释迦牟尼铜佛像。
五公祠的东侧是为纪念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而建的苏公祠。清顺治、乾隆、光绪年间又多次重修。祠内陈列一批苏东坡诗词碑刻,祠前有碑坊、拱桥、荷池、风亭。祠东有琼园,占地0.67公顷,园内有浮粟泉、粟泉亭、洗心轩、仙游洞等名胜。
浮粟泉有“海南第一泉”美称。相传北宋绍圣四年(1097),苏东坡被朝廷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今儋州市)安置,途经此地投宿,见居民饮城河之浊水,于是察地形而指地曰:“依地开凿,当得两泉。”当地居民掘之,果得清浊两泉,俱甘甜。清为浮粟泉,浊为洗心泉。后人在两泉周围陆续建了苏公祠等建筑。洗心泉在明初湮没。现存的浮粟泉,由琼州知府叶汝兰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改建成方形古井。
粟泉亭已有300多年,由明代知府翁汝遇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始建。动工时,挖地得一刻有苏东坡诗的石砖。此亭因翁汝遇升迁而停建,由继任知府谢继科续建完成。
洗心轩为一长形平屋,原名“食源亭”,因苏东坡一诗而兴建,经历代重修保存至今。
仙游洞是1916年到海南任观察使的朱为潮所建。相传他修琼园时,梦见和宋代海南历史上第一位诗人、道士刘遁在粟泉亭饮酒。刘指亭外说,此地是他出生地遗址,便飞升而去。朱醒后,颇为感慨,在刘所指处建一假山石洞,并依刘遁诗句“仙游洞里杳无人”为假山石洞命名,现假山石洞口“仙游洞”乃朱为潮题。
五公祠东侧还有两伏波祠和拜亭。明代万历四十五年(1617),副使戴禧创建昭忠祠。1915年维修五公祠时,把两伏波祠迁至现址,现是重修后的两伏波祠,崇祀西汉的前伏波将军路博德和东汉的后伏波将军马援。两伏波祠前面是造型古朴的拜亭。
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五公祠的修缮工作。1954年全面重修,1974年、1984年又两次修整。1994~1996年,又拨款1800多万元,在五公祠游览区内修建高3层,总建筑面积4188平方米的园林仿古建筑——五公祠陈列馆,内设大小展厅10个,以陈列五公史迹为主,同时陈列海南岛历史人文资料,还修拱桥、花圃、绿地等一批配套设施,与“海南第一楼”遥遥相对。
五公祠古迹紧连一片,雄伟壮观,历代骚人墨客多慕名到此一游,故自古有“琼台胜景”之称,今为海口八景之一——“圣祠叠翠”。解放后,周恩来、董必武、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先后到此参观,并留下热情洋溢的诗词。现被列为全省第一批旅游涉外参观游览点。
海南概况导游词篇四
踏入丽江坝子,出大研古城,往白沙继续北行,玉龙雪山就横峙在前方。终年积雪的山峰由北向南排列成十三个高峰,在蔚蓝的天幕衬托下,宛如玉龙凌空飞舞。
当你沿此旅游线深入其中,雪山会展现给你奇花、异树、雪海、冰川、草甸、溪流等无限风光,还有那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会让你一路留连忘返。
“郡北无双岳,南滇第一峰。四时光皎洁,万古势龙从。绝顶星河转,危巅日月通。寒威千里望,玉立雪山崇。”
这首五言八句诗是明朝丽江第八代土知府木公(公元1494--1553年)土司写的《题雪山》,诗句豪迈。
丽江玉龙雪山自古就是一座壮美的风景雪山,唐朝南诏国异牟寻时代,南诏国主异牟寻封岳拜山,曾封赠玉龙雪山为北岳,至今白沙村北北岳庙尚存,仍然庭院幽深,佛面生辉。拜山朝圣者不绝于途。
“主品须立最高品,登山须登最高顶”,到丽江游览,玉龙雪山是必选项目。
玉龙雪山,位于丽江坝北边,距丽江县城15公里,山北麓直抵金沙江。整座雪山由十三峰组成,由北向南呈纵向排列,延绵近50公里,东西宽约13公里。
十三峰,峰峰终年积雪不化,似一排玉柱立地擎天,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世界上北半球纬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
玉龙雪山不仅气势磅礴,而且秀丽挺拔,造型玲珑,皎洁如晶莹的玉石,灿烂如十三把利剑,在碧蓝天幕的映衬下,像一条银色的玉龙在作永恒的飞舞,故名玉龙山。
玉龙雪山随着时令和明暗的交替,景观也变幻无常。时而云蒸雾涌,玉龙乍隐乍现,时而碧天如水,万里无云,群峰像被玉液清洗过一样,晶莹的雪光耀目晃眼,具有“白雪无古今,乾坤失晓昏”的光辉;东方初晓,晨曦罩峰顶,多彩的霞光映染雪峰,白雪呈绯红状与彩霞掩映闪烁;傍晚,斜辉把雪峰染抹得像披上红纱,云朵带着晚霞,飞归峰间谷壑;入夜,月光溶溶,雪峰朗朗,显得温柔,恬静。
玉龙雪山上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从海拔1800米的金沙江河谷到海拔4500多米的永久积雪地带之间,有着亚热带到寒带的多种气候,种类繁多的植物,按不同的气候带生长在山体的不同高度上,组成了非常明显而完整的山地植物分带谱。成为滇西北横断山脉植物区的缩影。
玉龙雪山是最早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其中之一。
玉龙雪山具有重要的风景旅游价值,具有重要的自然科学考察研究价值,特别是在气象、地质、动物、植物方面,玉龙雪山是一座植物宝库,很多植物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玉龙雪山至今还是一座处女峰,还在等待着勇敢的攀登者去征服它。
海南概况导游词篇五
海南花卉大世界•琼洲文化风情街坐落于风光秀丽的南渡江畔,街长500米,处于美兰机场与海口市区连接的核心位置。琼洲文化风情街是集旅游、休闲、餐饮、购物、学术与文化传承、研究于一体的文化主题风情街,因其区位、资源优势,她为海口旅游增添了一个重要景区,并将成为来琼旅游、休闲、购物的外地旅客离岛的最后一站。
兼具琼崖文化、生态文化、旅游文化、餐饮文化四大功能的琼洲文化风情街,将成为海口市新的城市生态名片和海南人的会客厅。
海南花卉大世界•琼洲文化风情街是在海口市委、市政府、琼山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由海口尚道百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重点以黎苗风情建筑风格的30座造型各异、古朴生态的大型展馆为核心,依托园林景观、假山树石、小桥流水为风情街“穿衣戴帽”,着力将她打造成海南最大的旅游商品展示基地,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海口市林业产品展示基地,海南原生态珍稀植物展示基地。
琼洲文化风情街积极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着力引进国际旅游文化元素。街区内设:海南旅游商品展示区、东盟旅游商品展示区、国际风味餐饮休闲区三个功能区。在这里既可以看到海南黄花梨、海南古陶瓷、海南黎锦等本地顶级特产,又可观赏到来自东盟五国的红蓝宝石、玉器、鳄鱼皮工艺品、木雕等艺术品,并可品尝来自泰国、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风味小吃。
琼洲文化风情街主力开发商东莞富林木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大型防腐木生产加工企业,承揽风情街所有展馆的投资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主力开发商海口绚美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是海南一家实力雄厚的园林企业,承揽整个风情街的园林绿化景观工程,总投资20xx万元。
琼洲文化风情街主力商家“天涯织女”—黎锦馆,由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倾力打造;“海螺姑娘”—贝艺馆,由海南纨美实业有限公司倾力打造;沉香博物馆,由海南沉香文化研究会倾力打造;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由海南古陶瓷协会倾力打造;主力商家东盟旅游商品展馆馆主陈奕良先生,生于中国海南文昌,入泰国籍。陈先生携泰清莱中小企业商会加盟风情街,入驻境外商家30户。
20xx年5月20日至26日,“20xx首届海南东盟国家旅游商品中国巡回展”在海南花卉大世界•琼洲文化风情街举办。参展的商品有泰国根雕、皮具(鳄鱼皮、幸运鱼皮等)、香米,越南红木、黄花梨、牛角梳及缅甸玉石等几十个种类。展会期间,泰国民间舞蹈团和泰拳大师将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活动,全方面展示东南亚的异域文化风情。
这里是别样的购物、休闲、观光、体验场所,在这里您将感受到淳朴、自然的生活方式;一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快意。
海南概况导游词篇六
丽江古城是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镇,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4′,北纬26°52′。
古城位于县境的中部,海拔2400余米。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
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通过,将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可知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元,盛于明清,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游日记》曾写丽江古城中木氏土司宫邸“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城区则“居庐骈集,萦城带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可见当时丽江古城已有名。丽江古城曾是明朝丽江军民府和清朝丽江府的府衙署所在地,明朝称大研厢,清朝称大研里,民国以后改称大研镇。
丽江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丽江古城观赏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登高凭胜,你可看古城形势。古城巧妙地利用了地形,西有狮子山,北有象山、金虹山,背西北而向东南,避开了雪山寒气,接引东南暖风,藏风聚气,占尽地利之便。
二、临河就水,你可观古城水情。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无数条水渠。使之主街傍河、小巷临渠,使古城清净而充满生机。
三、走街入院,你可欣赏古城建筑。古城建筑全为古朴的院落民居,房屋构造简造、粗犷,而庭院布置和房屋细部装饰丰富而细腻,居民喜植四时花木,形成人与自然的美好和谐。
四、入市过桥,你可一览古城布局。古城布局自由灵活,不拘一格,民居、集市、道路、水系组织聚散合理,配置得当,再加上石、石桥、木桥、花鸟虫鱼、琴棋书画、民风民俗,生发出无穷意趣,使古城独具魅力。
海南概况导游词篇七
九里沟景区属王屋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它西与王屋山景区接壤,北同山西省蟒河自然保护区毗邻,总面积85平方公里;重要景点80余处。景区以典型奇异的山水风光为主体,并点缀古老的道教文化,山青、水秀、峰奇、庙古,宛如山水大盆景,您将会领略到回归自然的妙趣……
游九里沟,从延寿台、通幽亭开始,沿步游道可达卢仝茶馆、九龙飞瀑、蟾堂古庙、金炉顶、东王母洞、侍郎寨等景点需一天时间。
玉川泉
古时,济源雅称:“玉川”,这里是唐代著名诗人、我国茶仙卢仝的故里,所以卢仝自号“玉川子”,此泉也就叫做玉川泉了。卢仝诗云:“买得一片田,济源花洞前。千里石壁坼,一条流泌泉。”在花洞前,诗人卢仝春种秋收,自食其力,一副与世无争的诗人清高形象。
延寿台
我国古时有“品茗延寿”之说,此台阶108级,爬到88级表示“米寿”,99级表示“白寿”,108级表示“茶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祝君努力攀登,长命百岁。
通幽亭
清乾隆《济源县志》载:九里沟“扶棒而入,沟壑 深空邃,四周高峰障目。”峡谷通幽就从这里开始,你若诚心回归自然,这里的潺潺流永,鸟语花香,一石一木将使你摒弃闹市的喧嚣、尘世的烦恼,带给您的将是超凡 脱俗、温馨愉悦的感受。
九里沟山珍野味、土特产品繁多。主要有灵芝、木 耳、猕猴桃、山葡萄、何首乌、冬凌草等,满山遍野皆是,只要你有兴趣,就可在此采摘到难得的收获。灵芝有木灵芝和石灵芝、紫芝和赤芝之分,药用价值很高。秦末,四浩先生隐居九里沟,所作《紫芝歌》有“烨烨紫芝,可以疗饥”的记载,诸位可别错失良机哟!
远眺金炉顶
这里是观景台,向东望即可见金炉顶,那里的庙宇建筑宏伟,分南顶北顶,传说曾有金香炉而得名。昔日田真人在此山苦练硬功,因与武当山遥遥相对,亦称北武当。山上风景如何?有石刻楹联为证:“五云深处丹崖碧岭蓬莱景,万树丛中白鹤青松阆苑风。”大家可亲临其境自我体验。
卢仝茶馆
卢仝,号玉川子,本市思礼乡人,唐代诗人,亦称茶仙,一生潜心钻研茶道,著有茶谱,现收藏于北京图书馆。济源地区许多山茶均为卢仝研制,它与南方茶迥然不同:南方茶是解渴提神的饮品,卢仝茶为防病治病的药茶南方茶用开水冲沏,卢仝茶着文火煮烹;南方茶捧杯品茗,卢仝茶拿碗豪饮等等,如王屋山的凌草,制成冬凌茶能润喉消炎,还可防癌治癌;九里沟悬崖绝壁上有一种石茶,每年采摘后经过九蒸九馏,消炎利尿有奇效。“待客远寻岩下藏,烹茶满酌洞中泉。”相传卢仝经常在此烹茶赋诗,他的七碗茶歌,在日本演变成茶道,因此卢仝在日本久负盛名。现在建有卢仝展馆及茶社。
1234
九龙飞瀑
九里沟瀑布众多,较为出名的有桃花崖瀑布、北安岭瀑布、石槽瀑布、九龙瀑布等。其中九龙飞瀑最为典型,丰雨期瀑布宽20多米,最大落差30多米,数股激流从断崖绝壁倾泻而下,雾气升腾,声振幽谷。更奇的是每当丽日晴空,置身瀑布下举目而望,彩虹光环夺目,异彩纷呈,令人亦真亦幻,乐而忘返。
石槽瀑布
溪水在数百米长的石谷中连跳七级,年长日久,冲刷成了s型石槽,银瀑弯曲飞泻,浪花点点,如流似瀑,十分奇特。“清风疏翠枝,玉泉洗碧石”,盛夏在此小憩,清风洗面,碧泉涤尘,愉悦无穷。
猕猴驯化场
九里沟是天然野生动物乐园,除猕猴外,还有受国家保护的一、二级野生动物,如金钱豹、梅花鹿、香獐、红尾锦鸡、娃娃鱼等。
赡堂
峡谷尽头,群峰壁立,石龛内一座小巧玲拢的蟾堂古庙跃入眼帘,蟾堂创建于唐,屡经修葺,是道教因山就势,自取形胜,天人合一,巧夺天工建筑的典范。此石龛进深26米,阔59米,世称海蟾洞,传说是道教北五祖刘海蟾修道之所。主要建筑有玉皇楼、天王殿、五龙殿、无生殿和蟾爷殿,无生殿的楹联为:“心存恭敬神如在,意秉虔诚圣有灵。”五龙殿后有龙洞,深不可测,进到洞内凉气逼人,有如天然冰箱。
天泉
龛顶天泉,亦称蟾泉,垂直飞泻,倾洒如注,落地成潭,泉水清凉甘甜,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矿物质元素,饮之可祛病强身,延年益寿。“四足蛤蟆三足蟾。”据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刘海戏金蟾”的故事就发生在此。这股天泉水能使癞蛤蟆变成美男子,可见其神奇,因此,自古以来,民间多有来此求神水治病者。
蜡烛峰
蜡烛峰又名独秀峰,与蟾堂古庙相对。据说昔日九里沟修建庙宇时,信男善女夜以继日赶着施工,刘海蟾祖师深感其诚,在此设一蜡烛,通夜不熄,照亮群山,后演化成峰。
原大寨
原大寨地势险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相传元末明初有一姓原的首领在此安营扎寨,聚兵造反。原大寨山上平坦,土地肥沃,在此有“回耧收”的说法。1931年济源革命先烈党继新、薛子忠曾先后两次在此起义,威振晋豫两省。
金炉顶
现在,我们已经登上了金炉顶。这里一山双峰,呈马鞍状,主要建筑有玉皇殿、三清圣庙,前列月台、拜殿、山门,左右配殿有五龙祖师宝殿及王母孔圣阁、灵官山神庙。楹联为:“风生壑口清幽自在群仙府,霞照山头淡漠追遥列圣宫”。相传修此庙时,由于交通不便,砖瓦都是用羊驮上来的。过去大殿中有铁铸神像,58年被毁。金炉峰亦称灵山、小北顶。东面这道山岭被称为走马岭,是王莽撵刘秀所经过的地方。撅子沟中金蟾峰,昂首望天形象逼真。有诗云:“孤峰螺髻小,缥缈出云端。”山上观日出日落别有一番情趣。
东王母洞此处和西边的天坛山王母洞遥相呼应,因此称东王母洞。这里的建筑堪称石材建筑之精华,石墙、石瓦、石窗、石门坎,千年石门至今开启自如。这里是道教建筑的典范,以小构简饰之功达到化合自然之妙。这里的楹联有三幅:“样光霭霭云遮仙女龙霄洞,瑞气腾腾雾罩圣母水晶官”、“白鹤双舞生前乐,黄粱一梦醒后归”、“功著唐朝齐天圣,名扬今时称佛尊”。过栈道可见石龛中有一殿,上刻四皓先生避秦《紫芝歌》:“莫莫高山,深谷逶迤,烨烨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安归,驷马高盖,其忧将大,富贵之留人,不如贫贱而肆志。”
侍郎寨亦称孤山寨,独立成峰,惟西侧有一石阶可盘旋至顶,经过两道寨门,地势非常险要。站在待郎寨,举目南望,济邑大地尽收眼底;往北望,金焖顶、王母洞近在咫尺。因深峡相隔,在此架“奔月桥”。据济源市志记载,寨上建筑系清代工部待郎兼太常寺卿段国璋所建,有观音台、点将台、旗杆眼、山门等,四口石砌水井可供数千人饮用。山下有段姑娘坟,青石拱券,乃段女墓。
各位游客,下午我们可乘车直达水洪池。水洪池因山洪形成天池,且常年混浊不清而得名。这里海拔1470米。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独特的山顶小气候,盛夏气温最高不超过28℃,晚上离不开被子,夏天没有蚊子,是理想的避暑胜地。欢迎各位朋友在这深山密林的“世外桃源”中体味入生。
海南概况导游词篇八
织金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织金县。
织金古城,山清水秀,溪涧纵横,古迹众多,门类齐全,包括佛寺、道观、文庙、书院、会馆、祠堂、衙署、宝塔、泉井、津梁、古道、民居、店铺、作坊等方方面面,分布在一座座大理石小山上和流经城内的贯城河畔。
织金古建筑多为倚崖傍洞或濒水临泉建造的干栏式吊脚楼。大部建于“改土归流”之后,仅从康熙五年(1666)至十年(1671),即建有武庙、文庙、斗姥阁、隆兴寺、东山寺、财神庙、城隍庙、马王庙、黑神庙、炎帝庙、地藏寺等10余座。其后屡有修建,形成现在的“四庵”、“四阁”、“四祠”、“八大庙”。
华桥位于城关镇贯城河中段。原名“奢香桥”。始建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清顺治十八年(1661)整修。东西向,跨贯城河。三孔石拱桥,长18米许,宽4.7米,主孔净跨15.7米,矢高约10米。
东山寺位于城关镇工业路东端。建于康熙八年(1669),光绪五年(1879)重加修葺。坐东向西。依山就势而建,由山门、前殿、正殿、钟鼓楼、观音阁组成。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xx平方米。现存山门、前殿、正殿、钟鼓楼。前殿坐东西向,面阔五间,通阔21.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8.7米,穿斗式木结构悬山青顶。前带廊,深2.1米,置斜靠背栏杆。正殿又名梵帝宫。坐东西向,面阔五间,通面阔16.7米,进深三间,通进深7.8米,穿斗式木结构悬山青瓦顶。正殿前左厢为钟楼,右厢为鼓楼。
回龙庵位于城关镇清泉路东段南侧。建于康熙八年(1669),光绪十三年(1887)扩建、维修。坐北向南。由前殿、后殿、右禅房、左山门、得月楼组成。占地面积约36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40平方米。后殿面阔三间,通面阔10.84米,进深四间,通进深8.51米,前后带廊,抬梁穿斗混合式悬山青瓦顶。殿内设须弥座神龛。前殿面阔三间,通面阔10.8米,进深四间,通进深8.5米,前后带廊,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悬山青瓦顶。得月楼面阔三间,通面阔8.36米,进深五间,通进深6.24米,带周围廊,深约1米。穿斗式木结构重檐歇山顶。
炎帝庙位于城关镇城南路中段东北侧。建于康熙十年(1671)。坐北向南。由大殿、戏楼组成。大殿面阔五间,通面阔19米许,通进深19.5米,穿斗式木结构悬山青瓦顶,前后带双步廊,深1.9米。戏楼二层,通面阔9.12米,通进深7.12米,穿斗式木结构歇山青瓦顶。
太平桥位于城关镇沿河路中段西侧。建于康熙年间。东西向,跨贯城河。二孔石拱桥。长28米许,宽13米许,西侧主孔净跨23米许,东侧泄洪孔小,上为引桥,矢高8米许。1976年增设大理石浮雕望柱、栏板。
日升桥位于城关镇沿河路中段西侧。建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因与下游月华桥共取“日月升华”之义,故名“日升桥”。乾隆十三年(1748)建成,连接东西桥头,为贯城河上5座桥梁之首,人称“上水关”。光绪十三年(1887)整修。东西向,跨贯城河。单孔石拱桥。长20米许,宽5米许,净跨14米许,矢高5米许。
童生桥位于城关镇沿河路中段。因位于城关镇北永安门东北河口,故又名“永安桥”。相传所拨银两恐不够支出,全州童生捐资助建,名“童生桥”。俗称“下水关”。始建于乾隆十三年(1748),次年(1749)告竣。1962年扩建后更名“重兴桥”。东西向,跨贯城河。单孔石拱桥,长25米许,宽7米许,净跨19米许,矢高12米许。
斗姥阁位于城关镇沿河路中段南侧。建于康熙六年(1667),乾隆十八年(1753)重修。坐东向西。原由阁、左右凉亭、正殿、武侯祠、偏殿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现存0,三层三重檐六角攒尖青筒瓦顶。一层长方形,面阔11.75米,进深8.15米。二层四边形,长9.5米,宽6.3米。三层六边形。撑拱、隔扇门窗、风窗等木雕精湛。
小街龙王庙位于城关镇城南小街四方井。始建于清初。坐西向东。由山门、大殿、观音阁组成。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60平方米。大殿面阔三间,通面阔9.8米,进深三间,通进深8米许,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悬山青瓦顶,前后双步廊,前廊深1.82米,后廊深1米许。隔扇门窗。观音阁,面阔三间,通面阔7.78米,进深三间,通进深6.2米,穿斗式木结构歇山青瓦顶,隔扇门窗。
仲机桥位于三甲白族苗族乡三甲村东。建于雍正元年(1723)。南北向,跨纳弓河。单孔石拱桥,长4米余,宽2.5米,净跨4米许,矢高2.5米。
财神庙位于城关镇城北路南段东侧。始建于清初,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坐北朝南。由山门、两厢、正殿组成。占地面积约63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正殿面阔五间,通面阔20.8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5.5米,通高13.96米。抬梁穿斗混合结构,四层四重檐歇山青瓦顶。东、南、西三面带廊。隔扇门窗。
南门塔位于城关镇南3公里。始建于乾隆年间。局部毁于1966年。1997年修复。圆锥体白绵石塔,底径6米许,通高14米许。
南塔位于城关镇工业路东端。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系“传临济正宗第三十七世存上慧下参和惺老和尚之塔”,为其徒弟性宗、性慈、性忠及徒孙海成、海棠、海兴与重孙寂等建。一级镌刻和惺和尚法兄石静和尚题诗:“屡次修持莫远求,内藏纳子一比丘。弥陀宝塔三千界,永垂东土万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