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古诗牧童教学课件(汇总18篇)
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关键,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结要注意逻辑性,内容之间要有明确的关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古诗牧童教学课件篇一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学习新课之前,先来看一幅图画。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的故事你能讲讲吗?(多媒体出示嫦娥图)
生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师:故事中的嫦娥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生:温柔善良美丽
师:嫦娥的故事千古流传。那么,在诗人的笔下,嫦娥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名诗《嫦娥》。(大屏幕出示《嫦娥》诗配画)
二、新授
(一)导学
师:学一首古诗,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生会读会写会背会意思悟情感知诗人
师:是的,知人论诗。让我们先走近诗人李商隐。谁听说过他?你会背他的诗吗?
生背李商隐诗《登乐游原》。
大屏幕出示李商隐简介: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其诗意境朦胧,情感忧郁感伤。我们在学《嫦娥》诗时会有所感受。
(二)粗读古诗读正确
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抽生读。
度屏幕出示生字词,师抽读检测,并相机指导正音。
指导生字“屏”、“烛”“晓”“偷”的书写,生每字些三遍。
(三)细读古诗会诗意
读出节奏
读出韵律本诗一、二、四句押韵,押韵的字是“深”“沉”“心”,这几个字儿都是前鼻音,注意读准确。
读出画面让学生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些什么?你看到的景象或人物是什么样的?
师生互相启发,把想象的画面说一说。
师生共同归纳诗的大意室内:云母屏风上印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广寒宫: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四)品读古诗悟诗情
师:细细品读,边读边体会,你有什么感受?
生嫦娥偷吃灵药奔月后,十分后悔心情孤独寂寞。
生“悔”“心”
师:我们来感受嫦娥的“悔”。嫦娥为什么而后悔?
生以前生活的幸福,现在生活的痛苦
对不起心爱的丈夫
想到世人的谴责
师:让我们带着我们体会到的情感来读诗句。
生读“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生思念
悔恨
哀怨
痛苦
寂寞
生同情
怜惜
惋惜
哀叹
师:回想诗人的一生,二十多岁考取进士,他原来也有很高的政治理想抱负,但一生中却被政治的派别和感情的痛苦所纠缠,以致于抑郁不得志,而造成他感伤忧郁的性格。他与心爱的妻子结婚,本来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不幸的是,妻子英年早逝,留下孤独寂寞的他,他为嫦娥而哀叹,也为自己而感伤。所以,在这首诗里,诗人和嫦娥的心是相通的,正所谓“心心相通,同病相怜”,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再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生深情诵读。
生对嫦娥的同情之心
对诗人的钦佩之心
师:读一首诗,我们既要感悟诗人所描绘的主人公的情感,也要感受诗人的情感,还要体会自己的情感,这样,我们的情感才会不断丰富起来,做一个有情、有心的人。
(五)深读古诗领悟哲理
生不该
师:为什么?
生失去了幸福生活,得到的是痛苦。
虽然长生不老了,但一个人生活在没有人间温暖的月宫中,又有什么意思呢?
师:是啊,嫦娥为了长生不老,一念之差,偷吃了灵药,飞奔入月。从此,她与丈夫凡仙相隔,永不相见。每日每夜,她孤独寂寞的生活在广寒宫上,没有了丈夫的陪伴,没有了亲人的爱,没有了人间的温暖,她感到心酸,感到心痛,感到心寒。在碧海青天的月宫里,她遥望人间,有叹不完的气,有流不尽的泪,有说不出的爱,有道不尽的悔。
师: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慎重,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要像嫦娥那样,因为一己私念,一念之差,悔恨终生。
(六)积累古诗抄写背诵
生认真抄写古诗一边边抄边读边抄边记抄后诵读直至背诵
三、拓展延伸
师:这位才情横溢、多愁善感的诗人曾写下了无数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诗篇。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两首。
多媒体展示李商隐名诗:《夜雨寄北》《无题》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我们的祖国也是一个诗的国度。自从有了文明,诗就诞生了,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孩子们,作为文明古国的子孙,我们真应该多读诗,多背诗,在诗中去丰富我们的情感,涤荡我们的心灵,在诗中去追寻古老的文明,去感悟民族的精神和智慧。孩子们,让我们以经典为友,以诗书相伴,走向美好人生。
古诗牧童教学课件篇二
一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草,仿佛铺在地上似的!
风轻轻一吹“沙沙沙”的响声传的到处都是。听!牧童又在吹笛子了,一声声欢快的调子逗弄着晚风,慢慢的小时在耳边。早上太阳露出半边脸的时候,牧童就拿着自己的笛子,上山放牛去了,他坐在牛背上吹着笛子,哼着小曲。快乐地在草地上奔跑,无拘无束,没有任何烦恼。直到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白云和小鸟们,嘴角浮起一丝微笑。
吃完晚饭,太阳早已下山了,明亮的月亮去爬了上来。牧童手里拿着笛子,迈着欢乐的脚步来到草堆上,不脱下身上的蓑衣就躺了下来,听着草丛里不知名的小虫唱着美妙动听的歌,抬头望着夜空中明亮皎洁的月亮,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个画面。你听那欢快的调子又吹起来,多动听啊!
古诗牧童教学课件篇三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一天傍晚,原野上绿油油的草铺在地上,一直横到好远,一望无际。在晚风的吹拂下,青草和几枝小树苗迎着风摆来摆去,就像是在微风中跳舞。草原上有几只牛羊,正惬意、悠闲地吃着草。
“呜—呜”“呜—呜—呜”草原上飘来一阵阵婉转缥缈的笛声,悠悠扬扬的,随风在原野上回荡着。这么悦耳的笛声是谁吹的呢?哦,原来是一个忙碌了一天的小牧童在吹着。他头戴一顶斗笠,身穿蓑衣,正舒服地躺在草地上。悠扬的笛声传出去,连牛马都停止了吃草,沉浸在音乐中。
古诗牧童教学课件篇四
一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草,仿佛铺在地上似的`!
风轻轻一吹“沙沙沙”的响声传的到处都是。听!牧童又在吹笛子了,一声声欢快的调子逗弄着晚风,慢慢的小时在耳边。早上太阳露出半边脸的时候,牧童就拿着自己的笛子,上山放牛去了,他坐在牛背上吹着笛子,哼着小曲。快乐地在草地上奔跑,无拘无束,没有任何烦恼。直到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白云和小鸟们,嘴角浮起一丝微笑。
吃完晚饭,太阳早已下山了,明亮的月亮去爬了上来。牧童手里拿着笛子,迈着欢乐的脚步来到草堆上,不脱下身上的蓑衣就躺了下来,听着草丛里不知名的小虫唱着美妙动听的歌,抬头望着夜空中明亮皎洁的月亮,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个画面。你听那欢快的调子又吹起来,多动听啊!
古诗牧童教学课件篇五
嫦娥
唐代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
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恒又作姮。
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古诗牧童教学课件篇六
作者:李商隐
原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关于嫦娥古诗: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作者:李白
原文: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关于嫦娥古诗:香菱咏月·其三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原文: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古诗牧童教学课件篇七
年代:宋作者:方回
吾闻昔人善赋梅,尝是梦中见春来。
前村深雪天未晓,焉知昨夜一枝开。
江村一雪复一雪,三白丰年与玉屑。
多事诗人要閒管,想像高唐写奇绝。
真曾质明杖屦无,前随牧童后樵夫。
暗香何处费摸索,寒生吟癖浩然驴。
平生我有脊梁铁,明年八十冻不折。
卿用卿法自雪村,横斜独玩书窗月。
《长沙王墓在阊门外》
年代:宋作者:范成大
英雄转眼逐东流,百战工夫土一坏。
荞麦茫茫花似雪,牧童吹笛上高丘。
《寄程申叔》
年代:宋作者:董嗣杲
奇才不泯扬马名,善政况著龚黄绩。
政绩才名分外荣,山林意趣无方觅。
人生富贵骨相中,何须强力争豪雄。
三光五岳蟠心胸,岁寒春色梅花风。
我有小隐傍石屋,石上几回斸黄独。
看来我已不啻足,何事攒眉劳案牍。
程子谈何不碌碌,古意今情两堪掬。
归与归与毋忍辱,同寻牧童过天竺。
《题徐寿画牛》
年代:宋作者:仇远
此大武者,二十八蹄。
茂树之下,丰草萋萋。
牧童且嬉,夕阳未西。
何如桃林,归去来兮。
《题李亮功戴嵩牛图》
年代:宋作者:黄庭坚
韩生画肥马,立仗有辉光。
戴老作瘦牛,平生千顷荒。
觳觫告主人,实已尽筋力。
乞我一牧童,林间听横笛。
古诗牧童教学课件篇八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李商隐《嫦娥》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自古嫦娥爱少年——《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钱谦益《后秋兴之十三八首·其二》
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刘安撰《嫦娥奔月/嫦娥飞天》
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赵秉文《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三》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王清惠《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白居易《东城桂三首》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边贡《嫦娥》
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完颜亮《鹊桥仙·待月》
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嫦娥诗与听。——龚自珍《夜坐二首》
犹胜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张耒《七夕歌》
问嫦娥、孤令有愁无?——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韦庄《谒金门·空相忆》
古诗牧童教学课件篇九
朝代:唐
诗人: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古诗注释:
1、横野:宽阔的原野
2、弄:逗弄。
3、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牧童》古诗译文:
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牧童》古诗赏析:
《牧童》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我们看到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了作者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表现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
“弄”字,更写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在这里,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指确定的数字而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的乡村傍晚的寂静。
《牧童》古诗中心:
表达了作者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在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古诗牧童教学课件篇十
知识与技能:1.学习“屏、烛、晓、偷”4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与价值观: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
2学情分析
学生对识字方法已有所掌握,但大多数学生在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和诗歌的能力还比较欠缺。
3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领会诗中抒发的情感。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问题:八月桂花飘香,八月同学们都期待什么?(吃月饼,赏月-----过中秋节)
2、中秋节你知多少?(神话传说-嫦娥奔月)
3、请学生讲一讲这个神话故事,然后告诉老师:你觉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样?(出示关于故事的问题)随后板书课题。
【讲授】品读诗歌
初读古诗
师:学一首古诗,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生:会读会写会背会意思悟情感知诗人
师:说的不错。谁敢来第一个带头读一读呢~!(学生读,并由其他学生评价,教师正音)
1、出示生字。
屏风、蜡烛、知晓、偷窃
请学生边读边说意思,再说说什么字难写重点指导。
3、再读古诗,随时纠正学生读音。
4、知诗人:简介诗人的情况。
5、采用指名读、分组读,指导朗读节奏。
(三)、品读吟诵,把握诗意
1.出示: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1)齐读。
(2)理解字、词意思:云母屏风、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3)从字、词理解课文。
(4)从诗句中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象。
(5)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6)再读,要求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2、出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齐读,分组读。
(2)理解字、词意思:应悔、碧海、青天、夜夜心。
(3)从诗句中理解嫦娥的内心感受。
(4)、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5)、让学生带着对嫦娥心情的'理解,再读这句诗。
3、过渡:月宫上孤栖无伴的嫦娥,人间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但在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所谓同病相怜。一样孤独寂寞!
(1)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2)读这首诗时语速要缓慢一些,语气要低沉一些!再读。
(3)师范读,学生再跟读。
(4)合作读:师读4个字,生读3个字。
(5)诗人由于心情孤独寂寞,坐看屏风烛影,仰望碧海星空,于是,他想到了月宫上的嫦娥,让我们轻轻合上书本,仰望星空,深情地背诵这首诗吧。
(6)寻找读诗高手。谁愿意来读一读。
【活动】比一比
1、看谁能在一分钟内,流利背诵刚学的这首诗。(个人比赛)
2、比一比,看谁知道更多有关“月”的诗歌。(小组比赛)
3、说一说这个故事对人类有何影响?
【作业】作业安排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回去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或长辈们听。
3、搜集更多的神话故事。
古诗牧童教学课件篇十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朗读时能自主揣摩,读出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感受祖国优秀的`语言文化,从中受到陶冶。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领会诗中抒发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问题:让学生回答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中秋节)
2、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习惯呢?(吃月饼、赏月、拜月娘)
3、请学生注意听老师讲一个神话故事,然后告诉老师:你觉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样?(师讲述嫦娥奔月故事)随后板书课题。
4、听完这个故事,你觉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样呢?(读课文来理解她的心情。)
(二)初读自悟,读准字音。
1、让学生打开课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音。
2、听课文朗读,学生也来读。
3、知诗人:教师简介诗人的情况。
4、学习4个生字。
5、再读古诗,随时纠正学生读音。
6、采用指名读、分组读,指导朗读节奏。
(三)、品读吟诵,把握诗意
1.出示: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1)齐读。(2)理解字、词意思:云母屏风、深、长河、渐落晓星、沉。(3)从字、词理解课文。(4)从诗句中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象。(5)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6)再读,老师提醒:读书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2、出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1)齐读。(2)男女分开读。(3)理解字、词意思:应悔、碧海、青天、夜夜心。(4)从字、词理解课文。(5)从诗句中理解嫦娥的内心感受。(6)、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7)、让学生带着对嫦娥心情的理解,再读这句诗。
3、过渡:月宫上孤栖无伴的嫦娥,人间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但在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所谓同病相怜。一样孤独寂寞!
(1)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2)读这首诗时语速要缓慢一些,语气要低沉一些!再读。
(3)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吟诵这首诗啊,好吗?(师范读)
(4)学着老师的样子,再把它读一读。
(5)老师和你们合作读:师读4个字,生读3个字。
(6)诗人由于心情孤独寂寞,坐看屏风烛影,仰望碧海星空,于是,他想到了月宫上的嫦娥,让我们轻轻合上书本,仰望星空,深情地背诵这首诗吧。
(7)寻找读诗高手。谁愿意来读一读。
(四)、拓展延伸
1、那你能说说有关“月”的诗句吗?(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2、思考:
a、诗中写到的景物有:_、_、_、_。
b、全诗表达了作者_____的思想感情。
c、说说全诗意思。
七、板书设计:
29、古诗两首
嫦娥
嫦娥烛影深晓星沉悔偷灵药孤独寂寞碧海青天
古诗牧童教学课件篇十二
通过观看视频,《画家与牧童》这节主要是解决识字,认字。
“戴”字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自己交流汇报自己的认字方法,学生列举出多种记字的方法,再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最早的“戴”字,并作解释,并导出本课中“戴”字是用作人姓的意思。“购”字教学中,多媒体出示“购”字,提问与“贝”字旁有关的字都与什么有关?生列举。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的与“贝”旁有关的字。识字中都配有图片帮助记忆字形。
课文重点句子展示:“他一会浓墨涂抹,一会轻笔细描,很快就画好了。”让学生重点理解戴松作画快,学生从句子中提取出重点字眼,教师在课件上对重点词做标记,并让学生练习说话。
在重点词语“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理解上教师出示两幅水墨画,让学生在理解两个词语的基础上辨一辨哪幅是浓墨涂抹,哪幅是轻笔细描。
首先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中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句子,并提取出课文的文眼,由面及点的帮助学生能够抓住课文关键,又通过多媒体展示两个重点词语“浓墨涂抹与轻笔细描”是怎样一种画风,从文字美到美术美,由文字到画面的教学不仅为本堂课增添了几分艺术享受,还适当的丰富了学生视野,无疑是一种文字美、艺术美的结合,又怎能不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热情呢?在重点词语理解的处理上不是让学生用文字去解释,而是根据低年级学情入手,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辨认什么叫“浓墨涂抹”,什么叫“轻笔细描”。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好处也在于此。
展示“两牛相斗”图。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出戴松画的斗牛哪不对。并导出下一个要求会认的字“翘”。展示“翘”字在最早的甲骨文的字形,让学生通过字形去分析记字的方法。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与“翘”字有关的图片,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学习“拱”字,课件展示“拱手”图片,并让全体学生起立学习拱手作揖,对生进行礼仪教育,体现了日常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作用。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小表演这个环节,适时地出示图片配合学生表演,将多媒体的应用在教学中发挥了最大效应。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介入,让我们的教学更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了,但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能否合理,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手段的应用是教学加分的关键,利用得好画龙点睛,利用不好则画蛇添足。通过观看这节课,我看到了多媒体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本节课是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展开的教学,我们都知道低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并且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所以进行死板的记字,识字教学不仅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不能够加深他们记字的深刻性,很容易随记随忘,潜能生就更吃力了。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的设计及多媒体使用要追求的效果也该在于此吧。
我认为本节课的多媒体使用恰到好处还在于多媒体使用的次数不是很频。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但同时,他们也是很容易分心的,如果课堂中使用较多的课件展示,这势必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负面效果——学生只是一味的欣赏,而忽略了学习的重点。
古诗牧童教学课件篇十三
在这样明媚的春天里,满怀暖暖的心情,感受着几位优秀教师春风化雨般的点点滋润,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我从中得到了很多启发和感悟。下面以x老师执教的《古诗二首》为例谈谈。x老师本着古诗教学读、解、品、背四个步骤进行教学,整堂课显得干净利落。
课伊始,多媒体展示了几幅古色古香的古诗插图,提问学生画面内容分别照应了以前学过的哪首诗?(《村居》、《小儿垂钓》、《所见》)
一下子就将孩子们带入了古典又魅力无穷的古诗品味氛围中。这对激发学生的古诗学习兴趣,渗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古诗欣赏理念非常重要。
回顾了之前所学描写古代儿童趣事的古诗,x老师出示本课要学的《牧童》诗文,同时展示了相应的诗意图,再现形象,使孩子们能更好地走入画中,走入诗中。
学生细品,凭语感找出自认为精妙的词,通过推敲一些关键词,帮助学生进入古诗难以言传的意境中。第一行:x老师引导学生用“铺”字组词,体会“草铺”的“横野”形象:青草茂盛,一望无际,走在上面非常舒适……需要注意的是第二行应抓住“弄”字,引导学生体会笛声的轻快、悠扬,感受牧童“逗弄”牧笛的顽皮可爱;第三行的“饱”字,引领学生体会牧童生活的'满足自在。解析第四行,将“卧”与“躺”对比细品,从中体会牧童的舒适惬意。
还可以给学生插上想象翅膀,在诗的意境中遨游。鼓励学生想象笛声为什么时断时续?牧童边吹笛子边可能做些什么?“卧”可以有哪几种姿势?……启发合理想象,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诗的内容、意境的理解。
在引领学生充分感受了第一首诗的美妙之后,x老师将欣赏品味第二首诗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有了之前学习方法的渗透、启发,学生们真正做起了学习的主人翁,在短时间内就出色地完成了学习目标。这启发我在教学时要做到有x有弛,有的放矢,不能平均用力,要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授之以渔”会事半功倍。
以上谈了x老师的课给我的启发。通过这次听课,我的确受益良多。这一堂堂精彩的语文课,犹如春日里的一抹阳光,照耀着我,给我力量,让我在语文教学之路上走得更坚定,更有信心。
古诗牧童教学课件篇十四
朝代:唐
诗人: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古诗注释:
1、横野:宽阔的原野
2、弄:逗弄。
3、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牧童》古诗译文:
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牧童》古诗赏析:
《牧童》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我们看到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了作者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表现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
“弄”字,更写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在这里,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指确定的数字而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的乡村傍晚的寂静。
《牧童》古诗中心:
表达了作者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在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古诗牧童教学课件篇十五
年代:宋作者:徐似道
濛濛香雾湿未乾,烟光匝地春风寒。
牧童三五唤归切,鞭牛为马蓑马鞍。
一声芦管振林木,口畔呜呜相戏逐。
梅花乱落自潇洒,绝胜豪门调新曲。
《大热见田中病牛》
年代:宋作者:文同
垅上病牛良可悲,皮毛枯杭头角垂。
两鼻谽谺只自喘,四蹄屴岌曾不皮。
牧童默坐罢牵挽,耕叟拱立徒嗟咨。
朝驱暮使气力尽,尔死主人安得知。
《访山中友》
年代:宋作者:赵汝鐩
披荆踏石访山友,野鸟惊人闹枯柳。
牧童为我通姓名,一笑相迎鹤发叟。
结茅倚岩屋数间,尘埃辟易不用帚。
竹厨贮书维四五,土壁黏碑分左右。
山中新醅未堪压,携手邀我沽村酒。
床前尚有著残棋,忘记四围关户牖。
日斜扶醉同归来,但见黑白子纷纠。
猕猴树上周章走,莫是此曹来动否。
《和桃花》
年代:宋作者:赵希逢
红雨随风散落霞,行人几误武陵家。
牧童若向青帘见,应认枝头作杏花。
《虾蟆山》
年代:元作者:王冕
春风吹船着牛轭,扶藜直上山之脊。
山上老石怪且顽,皮肤皴骳苔花碧。
我来不知石有名,拊摩怪状心亦惊。
野人指点为我说,此物乃是虾蟆精。
古昔曾偷太仓粟,三百余年耗中国。
天官烛其阴有毒,敕丁破口劙其足。
至今突兀留山丘,雨淋日炙无人收。
树根穿尻蛇入肚,老鸦啄背狐粪头。
牧童时时放野火,耕夫怒击樵夫剁。
自从残堕不能行,见者唾之闻者骂。
虾蟆虾蟆非令仆,无功那窃天之禄。
如今虾蟆处处有,天官何不夷其族。
致令骄气吹臊腥,干霄上食天眼睛。
百虫啖尽心未已,假作鼓吹怡人情。
三月江南春水涨,纡青拖紫争跳浪。
渔父持竿不敢言,猎夫布弩空惆怅。
黄童白叟相引悲,田中更有科斗儿。
古诗牧童教学课件篇十六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横野:宽阔的原野
2、弄:逗弄。
3、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牧童》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我们看到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了作者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表现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
“弄”字,更写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在这里,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指确定的数字而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的乡村傍晚的寂静。
表达了作者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在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古诗牧童教学课件篇十七
1、齐读课题画家和牧童。
2、火车启动读生词。形式很好,注意鼓励学生。然后齐读。
3、让学生齐读投影课文。找出说明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
5、读词: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老师投影李可染牧童图,让学生说明哪些部分是浓墨涂抹,哪些是轻笔细描。
请学生读: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6、让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下课了我们一会踢球,一会儿跳绳。
写这几个字。
7、同学们还可以从哪里找到戴嵩画技高超的语言呢?
一位商人称赞道:画得太像了!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画活了!(有学生读错未纠正:称扬道。要让学生体会称赞,赞扬的区别)老师说夸赞,称赞,赞扬的意思是一样的。
让8、9位学生有表情的朗读夸赞的语言。
用自己的话再夸赞一下。
8、读第五六自然段。问学生牧童说画错了的`具体说法。
9、小牧童为什么敢于说戴嵩画错了?
10、戴嵩的表现。请同学们对戴嵩,牧童说话。
你放牛真细心,都成牛专家了。
你在广大群众面前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太了不起了。
对观众说:夸赞时要细心观察。在聪明的人也不一定都做对。再生活中要向牧童一样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向小牧童学习细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
11、送几句名言。
古诗牧童教学课件篇十八
《画家和牧童》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事。课文以生动的叙述深深的吸引学生去朗读、去品味,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画家的虚心好学和牧童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优秀品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师生在学习课文时,突出了以读代讲的学习方式,以师评、学生互评的评读方式,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促使学生较好的体会到了大画家戴嵩作画的认真态度和向小牧童求教的虚心精神、小牧童敢于提出反面意见的精神。在朗读指导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把学生带入到语言文字所表述的情境中,入情入境的文中人物的.情感,进而创设了一种想读、爱读的读书氛围。
一谈话接题后,初读整体感悟。
二重点朗读感悟
老师抓住课文中不同人物的语言,作为训练重点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不同的人物去表现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及语言,是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
1"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用!
2"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3"画错啦,画错啦!"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
三通过图画感悟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