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美术造型课教案大全(19篇)
设计一份好的教案需要考虑教学目标、内容、过程和评价等要素。教案的设计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接下来是一些教案的经典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造型课教案篇一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感受,刮大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把风及风吹引起的物象变化,用较夸张的绘画语言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锻炼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刮大风创造力及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能将生活感受用概括、集中、强化、夸张甚至幻想的方法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刮大风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听——播风声。
2、了解风的级别及类型:微风、阵风、大风、狂风、台风、龙卷风…….学生从中了解到在刮几级风时应留在安全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3、让学生模仿各种风的声音,活跃课堂气氛。(可加律动)
4、观看课件演示动画:落叶——大风。
提问:你想怎样表现风?
其它同学根据他的描述,想象当时的情景,并判断是什么风?
请学生上黑板表现,学生点评,老师点评、修改。(此时,可播放“风车——风吹树动——龙卷风”)
5、欣赏名家绘画作品,了解画家是怎样在画面上表现风的。
(1)《遇难船》通过乌云、海浪、被风吹得倾斜的船和在水中挣扎的人来表现风。
(2)梵高的《星空》用卷曲的笔触,蓝、黄色对比的色彩,表现出空气的流动感。
6、观看学生作品,了解学生是怎样通过想象表现风的.。
二、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作业要求:
(一)借助被风吹而产生形态变化的物象来表现风。
(二)通过想象用色彩、线条表现风。
2、活动形式:以一大组为一个单位,岭南版美术教案(共分为四组:微风、阵风、大风、龙卷风,可自由选择、参加自己喜欢描绘的风的组。)
3、作业评价:
(一)请每组派出代表,介绍自己用什么方式、怎样表现风的?怎样画会更好?
(二)根据老师订出的几项标准,请同学代表和老师投票给自己认为表现突出的组。
三、小结:进行环保教育。
美术造型课教案篇二
教学难点:
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
一欣赏导入:
欣赏作品:一幅是中世纪教堂壁画,一幅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将这两幅画进行对比。
提问:通过这两幅画,你能看出文艺复兴在美术领域表现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因为上节课已经学过了关于文艺复兴的常识性知识)
总结: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更多地反映出人文精神及人们的现实生活状况。也就是说我们在欣赏一幅作品时既可以得到美感和使用价值,又可以通过其自身的造型和形象因素向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来了解一个地域,一个时期社会的文化及诸多方面。
美术造型课教案篇三
1、认识各种蔬果及性质。
2、利用各种蔬果的特征制作、组合成各种造型。
3、培养动手制作能力、塑造力、想象力。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1、各种蔬菜、水果、牙签、及时贴、剪刀。
2、教师制作的各种蔬果造型。
一、兴趣导入。
教师:小朋友带来的水果真多,大家互相瞧一瞧,都有什么?
教室:今天,我们就来和水果、蔬菜交朋友。
二、观察各种蔬菜、水果。
1、分组观察带来的蔬果。
教师:说一说你喜欢什么蔬菜和水果?它是什么颜色,有什么味道?看谁说的生动形象,让人了解这种蔬果的鲜嫩、美丽、可爱以及它的营养价值所在。
2、教师:蔬果除了可以食用外,还可以做什么?
3、教师:我们平时吃的蔬果还可以做出很多可爱的造型,一起欣赏一下。
三、制作蔬果造型。
1、教师:小朋友,说一说你刚才都看到了什么?
幼儿:香蕉做的小狗,萝卜做的茶壶,青豆做的蚂蚁,菜花做的绵羊......
2、你想做什么?用什么材料来做?(幼儿自由探索、摆弄,创新不同的造型。)
3、幼儿选材、自由创作。对个别幼儿在插接方面给予帮助。
4、幼儿相互交流、自主创新。
四、畅想未来的蔬果。
未来的蔬果有不同形状的,颜色也是五颜六色的,一种蔬果可以有很多种口味。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畅想未来的蔬果会是什么样子、什么口味的?(幼儿讲述、畅想。)
五、展示、欣赏作品。
幼儿相互欣赏、讲述自己的创作。
利用蔬菜、水果进行造型设计,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一件新鲜的.事情,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活动经过了“带各种蔬菜、水果入园——认识不同蔬菜、水果的名称、外形特点、生活用途——和蔬菜、水果做游戏:自由想象、动手拼摆——教师指导幼儿设计造型——观赏学习不同的个性作品——展示作品,拍照留念”等一系列活动环节。通过开展利用蔬菜、水果造型设计活动,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巧妙地深入挖掘蔬菜、水果再教育资源,使蔬菜、水果活动成为幼儿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美术造型课教案篇四
1、出示实物台灯,引导幼儿了解台灯的基本构造。
师: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呢?(照明,也可以起到美化和装饰房间的作用)我们一起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感受台灯造型的丰富和多样。
(1)教师带领幼儿大致浏览所有台灯的图片。
师:老师带来了很多台灯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些什么样子台灯?
(2)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欣赏造型突出、别具一格的台灯。
3、收起图片,引导幼儿回忆并两两交流:
师:欣赏了这么多的台灯,闭上眼睛想一想,哪一盏灯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你最喜欢它呢?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4、幼儿大胆设计,教师个别指导。
(1)交代任务、设置情境。
师:天黑了,小朋友有点看不清了,他想要一盏又明亮又漂亮的灯,请你来为他设计吧,把他的房间变得又亮又美!
(2)引导幼儿对自己的设计做大胆想象。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请你将彩色的台灯画在画面的中间,下端铺上黑白装饰画效果的桌布。
5、展示作品,师幼互评。
师:你最喜欢哪一盏灯?为什么?
美术造型课教案篇五
1、通过欣赏和表演影子造型,感知影子造型变化的美、趣。
2、能大胆使用颜料创造性地表现各种影子的造型。
3、充分体验活动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1、布置场景:在活动室里悬挂一块大白布,将液晶投影灯打在白色大布上。
2、黑色颜料,排笔若干,长条绘画纸两大张。
3、音乐《梁祝》。
一、赏析影子造型舞。
1、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表演,你们想看吗?
幼: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观看影子造型舞。(一教师在白布后随音乐翩翩起舞,并展示着各种美丽的造型,白布上婀娜多姿的身影不断呈现在孩子的眼前。)
幼:今天看到的表演,我们看不到人的鼻子、眼睛……今天看到的表演是人的影子在跳舞……师:今天我们欣赏的是影子造型表演。看!演员做了不同的动作,就有了不同的影子造型。(此时,教师一边说一边手指白布上的影子,表演者在布后随着教师的话语摆出几个不同的造型,让幼儿感受影子的变化)(点评:教师运用激趣性的语言引出了独特、美丽的影子舞,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将幼儿带入到了一个美的世界。使幼儿在欣赏中,不仅感知到了影子造型的美,还燃起了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表演影子造型舞师:小朋友!你们想表演吗?
幼:想。
1、第一排幼儿表演,第二排幼儿观看。(音乐结束,孩子们将自己的造型摆好)
2、组织交流。
师:你最喜欢哪个造型,为什么?
幼:我喜欢这个造型,因为我觉得这个造型很美丽。
我喜欢这个像奥特曼的造型,因为我喜欢奥特曼。
我喜欢这个像蝴蝶一样的造型,因为我觉得蝴蝶很漂亮,这个造型也很漂亮……
3、请观看的幼儿学一学自己喜欢的造型。
4、第二排幼儿表演,第一排幼儿观看。
5、组织幼儿交流。
师:你们喜欢什么造型?
6、请观看的幼儿学一学自己喜欢的造型。
(点评:幼儿间的分组表演,满足了幼儿想表现的欲望。由于相互熟悉,所以在相互观看中,孩子们猜测的积极性很高。幼儿在演演和看看中,充分感受到影子造型变化的趣、美。为下面的创作作了铺垫。)
三、创作影子造型画。
1、师:小朋友表演得真好!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影子造型,老师也有自己喜欢的影子造型呢!我现在就想把它画下来给你们看。
教师在大白纸上快速地画,一边画一边说:先画出影子的轮廓,然后将轮廓里用颜料刷满,画的时候,可要注意不要让颜料流淌下来,保持画面的干净。
(点评:教师的快速作画不仅激发了幼儿强烈的作画愿望,引发了幼儿对教师的敬佩,还给了幼儿恰当的作画方法示范。)
3、幼儿作画。
师:影子造型画画好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你最喜欢画中的哪个影子造型?为什么?
幼:我喜欢这个影子造型画,因为我觉得画得很美。(幼儿说后,教师可有机地问一问:是谁画的?)我喜欢这个影子造型画,因为我觉得这个影子造型是我摆的……师:小朋友们的画真美!真是个小画家,让我们把这些画张贴到墙上,让爸爸妈妈来欣赏吧!
美术造型课教案篇六
1、用添画的方法将水果变成其它各种造型。
2、发展想象力及空间感知能力。
3、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画有苹果、桔子、香蕉、梨等水果的`方形纸及白纸若干。
(一)导入活动。
出示各种水果,激发幼儿兴趣。
(二)水果变、变、变。
1、出示范例,引导观察:这些东西是什么变的?怎样变成的?
2、讨论:苹果、香蕉还可以变成什么?
(三)选择材料进行水果造型。
1、操作要求:出示其它水果图案,说说这个水果能变成什么?
2、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有水果的图片或空白纸。
3、给水果造型。
(四)评价作品。
1、互相猜测水果变成了什么?
2、自由介绍作品。
根据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实物水果造型,提高想象和动手能力。
美术造型课教案篇七
1.通过欣赏和表演各种影子造型,感知影子造型变化的美与趣。
2.尝试大胆表现、绘画出各种运动造型。
3.充分体验活动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1.知道影子画线条简单,颜色为纯黑色。
2.大胆表现、绘画出各种运动造型。
1.布置场景:液晶投影灯。
2.记号笔,两张长条绘画纸。
3.背景音乐。
跟随“奥运”旋律做一些肢体动作。
小朋友,今年8月8号在北京要举办一个非常重大的活动,你们知道是什么活动吗?(奥运会)
你们知道奥运会上有些什么运动项目吗?(幼儿自由说说)
1.观看影子运动造型。
下面要请小朋友看一场有关运动的表演,说说看见了什么运动项目?
2.幼儿表演影子造型。
小朋友想来试试吗?鼓励大家来表演各种各样的运动造型。
1.欣赏范例,说说影子画需要什么材料?应该注意什么?
2.看教师示范画影子画。
3.请把你最喜欢的运动造型画成影子画,把他做成一幅长卷,来为奥运加油,好吗?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影子画长卷完成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说说你喜欢哪个影子画,是什么运动造型?
3.一起为奥运加油:“奥运—加油;中国—加油”!
美术造型课教案篇八
一、赏析影子造型舞。
1、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表演,你们想看吗?
幼: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观看影子造型舞。
3、组织幼儿交流。师:你刚才看到的表演和平时看到的表演有什么不一样?
幼:今天看到的表演,我们看不到人的鼻子、眼睛……今天看到的表演是人的影子在跳舞……师:今天我们欣赏的是影子造型表演。看!演员做了不同的动作,就有了不同的影子造型。
二、表演影子造型舞
师:小朋友!你们想表演吗?
幼:想。
1、第一排幼儿表演,第二排幼儿观看。
2、组织交流。
师:你最喜欢哪个造型,为什么?
幼:我喜欢这个造型,因为我觉得这个造型很美丽。
我喜欢这个像奥特曼的造型,因为我喜欢奥特曼。
我喜欢这个像蝴蝶一样的造型,因为我觉得蝴蝶很漂亮,这个造型也很漂亮……
3、请观看的幼儿学一学自己喜欢的造型。
4、第二排幼儿表演,第一排幼儿观看。
5、组织幼儿交流。
师:你们喜欢什么造型?
6、请观看的幼儿学一学自己喜欢的造型。
三、创作影子造型画。
1、师:小朋友表演得真好!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影子造型,老师也有自己喜欢的影子造型呢!我现在就想把它画下来给你们看。
教师在大白纸上快速地画,一边画一边说:先画出影子的轮廓,然后将轮廓里用颜料刷满,画的时候,可要注意不要让颜料流淌下来,保持画面的干净。
2、幼儿作画。
师:小朋友!你们想把自己喜欢的影子造型画下来吗?(想)让我们一起动手吧!
四、评价影子造型画。
师:影子造型画画好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你最喜欢画中的哪个影子造型?为什么?
幼:我喜欢这个影子造型画,因为我觉得画得很美。我喜欢这个影子造型画,因为我觉得这个影子造型是我摆的……师:小朋友们的画真美!真是个小画家,让我们把这些画张贴到墙上,让爸爸妈妈来欣赏吧!
美术造型课教案篇九
本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教材从线条、明暗、体量和空间四方面介绍了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涵盖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等艺术形式。旨在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勒脚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比较分析、交流评述等学习形式,鉴赏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理解造型的表现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不同类型美术作品的造型表现力,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
造型基本要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灵活运用造型要素分析艺术作品。
多媒体及课件。
一、引导阶段
播放一组图片。
艺术家在创作美术作品时,除了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还要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来表现。造型作为创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二、发展阶段
1、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线条、明暗、体量、空间
线条:展示一组图片:我们回顾人类艺术的发展,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线条作为重要的造型要素,贯穿了世界艺术的发展史。无论是原诗绘画,还是现代绘画;无论是原始绘画,还是西方艺术,都将线条作为重要表现语言。线条究竟有何魅力吸引着我们?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出示一组作品,提出问题:
比较下列作品中的线条,分别带给你了什么样的感受?
《韩元仙仗图卷》中国画局部宋代武宗元
《菩萨立像》石雕唐代
《宴罢》装饰画古希腊
总结:线条是美术创作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它在绘画、设计、建筑、雕塑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明暗:出示作品《圣母玛利亚》素描达芬奇意大利
《女人像》线描马蒂斯法国
提问:两幅作品的表现方法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总结,明暗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光线照射必然会造成物体受光的不规则性,从而产生明暗变化。自达芬奇总结出,“明暗转移法”后,他就成为西方绘画表现力题干的重要艺术语言之一。
体量:指建筑物或雕塑作品等实物的物质体积。体量的差异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
上海世博会沙特场馆(建筑)
双环(雕塑)
空间
建筑、雕塑以实体空间关系体现不同的视觉效果,而绘画作品则是在二维的平面上虚拟性地表现出空间感。
《阿尔让特伊的大道》
三、小结拓展
总结本节课知识点,为下节课教学做好铺垫。
美术造型课教案篇十
1、让孩子学会利用蔬菜的自然形状和特点,配上合适的辅助材料,加工成有趣的玩具。
2、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加对植物观赏的兴趣。
3、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1、茄子、茭白、洋葱、土豆、青椒、红辣椒、玉米、菜瓜等。
2、牙签、大头针、树叶、大蒜籽等辅助材料。
1、导入:今天徐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很特别的玩具,你们想看吗?
2、(出示茭白娃娃)漂亮吗?看看这是一个什么玩具呀?你们知道这个漂亮的小姑娘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萝卜、茭白、大蒜籽、花生、红豆、树叶)
4、那你们知道是怎样把这些蔬菜连起来的呢?(用牙签、大头针)
5、徐老师还认识一个蔬菜玩具城呢,那里面有好多用蔬菜做的漂亮玩具,想去看吗?(老师与幼儿一起观看投影图片)
7、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8、让做好的幼儿拿着玩具去介绍给自己的`好朋友或客人老师听,“我做的是什么玩具,用什么蔬菜做的。”
9、以“开展览会,请别的小朋友来参观”结束活动。
首先这个活动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虽然在这中美术手工活动幼儿之间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但是孩子们的兴趣还是满高的。在此次活动中,并没有发现不感兴趣的孩子,因为在日常的活动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类似的美术活动,孩子有了一定动手能力,所以孩子们得心应手。
美术造型课教案篇十一
1、通过观察伸向远方的路、风景图片、认识各种透视现象,并在平时的绘画中加以运用。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认识各种透视现象(特别是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在绘画中运用透视知识。
一组风景范画,2b铅笔、绘画图纸等。
素描用具
一、游戏导入
师:请同学们用手测量出老师的身高?“后面是同学说有20cm”“第一排的同学说老师有100多厘米”你们知道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吗?“后面的同学离老师远,前面的同学离老师近”
结: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大,而离我们远的物体看起来小,这种现象就是景物的近大远小现象,也叫透视现象。
二、新授课
师:我们站在路的中心,会看到路面和两旁的树木、房屋都渐渐集中到我们眼睛正前方的一个点上,这一点称为消失点。这些通常是不画出来的,但在作画的过程中通常要用到。我们从画面上都能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有没有发现是什么?“都变得越来越小了”“看起来画面很长”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他们的画上的景物都在慢慢延伸最后消失到一个点上了?“是的”
师:我们称消失的点为消失点。那我们的消失点可以移动吗?突出左边的景物,消失点就往右移。突出右边的景物,消失点就往左移。
师:以消失点为点的一条线为视平线。视平线就是当我们眼睛平视前方时,与我们视线处于同一水平的线为视平线,就是与画者视线平行的水平线。那视平线可以移动吗?想表现视平线以上视平线可以低一点。想表现视平线以下视平线可以高一点。结:板示讲解:视平线,视点。
三、欣赏图片
师:生活中除了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以外,还有其他的透视现象,请结合书本上的图片,和自己的`同桌讨论一下,看看谁能有新的发现。“北京颐和园的长廊”“火车站”“路灯”同学们在生活中都很留心身边的事物。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其他同学的作品,同学们知道他们画的是什么吗?“图书阅览室”“教学楼走廊”“学校电脑室”这些作品画的是我们学校的场景。
结:同样高度的建筑或柱子,树木等都有近高远低的透视现象;一条同样宽阔的马路、铁轨都有近窄远宽的透视现象,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透视现象。
四、学生练习
五、展评作业
1、透视现象是否合理把握。
2、线条是否流畅。
3、画面是否完整。
美术造型课教案篇十二
本节课是造型设计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交流、创作、展示等环节进行卵石造型教学。在设计、制作中,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并表达自己的创意。
我在这节课中只是交给学生一些随形的制作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创造精神和想象力。学生在整个课堂中,都十分活跃,把一块块色彩暗淡、毫无生气的卵石变活了,变漂亮了。课下,有的学生还把单一的作品组合成了一个连环画的故事,生动有趣。
当然,课堂上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1.比如学生带的石头太小,用彩笔涂色非常困难,还有的孩子颜色选择不当,和石头的背景颜色相容,不是很清晰,还有一些孩子的石头表面比较粗糙,涂色后效果不是很好等等。
2.学生的`构思不够新颖,大部分同学都是参照书本中小动物的形象把它照着画下来的,只有个别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并画出来的。
3.教师语言不够生动,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小组活动分工不明,导致有溜号学生。
5.美术教学最好有黑板示范,清晰明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在课前准备时就提醒孩子一些他们预计不到的困难,比如:色彩的搭配、石头的安全性教育。事先给他们提示,避免在课堂上出现受伤、孩子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从而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正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只要善于把握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契机,就能使学生不断迸发出“创造火花”。
美术造型课教案篇十三
[活动目标]
1、在不规则线条画里找出小鱼形象。
2、初步了解鱼鳍的作用。
3、学习合理搭配颜色,乐于表现美。
[活动准备]
1、水彩笔、油画棒人手一套
2、有关鱼、鱼鳍的课件
3、轻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幼儿跳圆圈舞进入活动室。
2、爱跳舞的线
“有一条线它也像小朋友一样喜欢跳舞。”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画线。
幼儿徒手练习“画”会跳舞的.线。
幼儿讨论会跳舞的线像什么。
幼儿仔细观察,找一找小鱼藏在哪里。
找到小鱼后,教师和幼儿分别添画眼睛、花纹等。
3、了解鱼鳍的作用
“今天老师请来了小朋友喜欢的小丑鱼尼莫”。
出示课件,“尼莫怪怪的,少了什么?”(鱼鳍)
幼儿观看课件,了解鱼鳍作用,知道鱼鳍的重要性。
小尼莫的鱼鳍找回来了,它真开心,又可以在大海里自由自在的游泳了。
请个别幼儿添画鱼鳍,小鱼们都变得高兴了。
4、幼儿作画
现在,爱跳舞的线要在小朋友的画纸上跳舞了,请你也来找一找小鱼吧。
放轻音乐,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自由发挥,自由搭配。
5、总结、讲评
展示、欣赏、交流作品,请幼儿说一说你找出的小鱼在做什么。
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活动,孩子们知道了鱼鳍的重要性,大家在以后画小鱼的时候,不要忘记添画上鱼鳍。
6、活动结束
美术造型课教案篇十四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将正方形、长方形纸卷贴成圆柱体。
2、根据圆柱体的外形特征大胆想象,并运用剪贴、绘画等方法进行装饰。
3、保持桌面、地面清洁,知道将废物等垃圾放到指定的地方。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重难点:
根据圆柱体的外形特征大胆想象,并运用剪贴、绘画等方法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
1、在生活中认识过类似圆柱体形状的物体,如小桶、树干、热水品、杯子等。
2、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纸,彩纸、剪刀、糨糊、胶带、抹布。
3、幼儿用书《圆柱体和圆锥体》。
活动过程:
1、出示一组圆柱体形状的物品,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他们在形状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引导幼儿尝试用正方形、长方形纸变成圆柱体。
教师:圆柱体怎么做呢?请你们用哪个纸试一试。说说你们是怎么把一张纸变成圆柱体的?为什么有的圆柱体又短又粗,有的又细又长呢?如果我们需要更细的圆柱体该怎么做呢?如果我们需要更粗的圆柱体又该怎么做呢?(较细的圆柱体,可以直接卷搓;较粗的圆柱体,可以把长方形纸再加长。)
3、引导幼儿根据圆柱体的外形进行想象。
4、幼儿参考幼儿用书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耐心制作。
提醒幼儿注意保持桌面地面清洁。
5、欣赏作品并互相交流。
教学反思:
从欣赏绘画作品入手,使幼儿在一定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诱发想象、循序渐进、大胆构思,从而发掘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在活动中教师轻松导入,使儿童的画面重点突出、主题鲜明。
小百科:圆柱:在同一个平面内有一条定直线和一条动线,当这个平面绕着这条定直线旋转一周时,这条动线所成的面叫做旋转面,这条定直线叫做旋转面的轴,这条动线叫做旋转面的母线。
美术造型课教案篇十五
一、教材分析
线条是视觉形式中最基本的语言,也是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形象的绘画手段。线的秘密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不用教,生来就会用线绘画,而怎样引导学生用线传情达意呈现美感,是教学活动体现美术教育功能的关键。本课线的秘密以线绘画为造型训练的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掌握、运用造型元素和造型组织原理进行创造表现。
在本课线的秘密之前就有许多结构比较松散的以线造型的相关课目,本课学习更倾向于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组织的秘密,感受线排列组合产生的节奏、韵律美感,相应集中地采用串联递进的方式设置了多个活动,进一步挖掘感性的因素,在绘画表现中体现理性的指导。
活动一强调对视觉感受的积累,让学生凭感觉和自我经验去了解线的性质。线具有长度、密度与厚度,它的本质特征是长度,线的粗细、长短、速度、质感以及线的组合形式能表现不同的画面。自然界中线的视觉感受是无处不在的,它们的存在为美术作品中线条的表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参照教材图例:浩瀚的沙漠,留下了一条条蜿蜒的“线”,由疏渐密伸向远方;碧绿的梯田裹上了一层层排列的“曲线”,时而相互环绕,时而相互伸展;无数冲开散落的烟花为静寂的黑夜划上明亮的光线,凝聚的“线”向四周分散倾泻;挺拔的松枝在清冷的冬晨依然坚毅,粗细穿插的“直线”尽显刚强与力量。自然界的美丽图形和纹理真是千变万化,是用线绘画取之不尽的源泉,这些有机的或无机的,从自然到人工的景物,无不以各自特有的生长和组合结构“切割”着空间,线的排列与组织传达了一定的情感气氛。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图片,依据直觉获得信息后,可根据学生的起点能力定出作业要求:可以是无主题的用线组合排列;也可以是尝试用线排列画出图片中的自然物象、景象。
活动二在感性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了提升,将学生随意的用线排列引至有目的的用线排列与组织,采用具象与抽象结合,装饰性与表现性结合的方式,以坛罐为主题进行作业练习。本活动是在欣赏我国新石器时期彩陶及其纹样的基础上设计坛罐和学习线的组合装饰。我国的彩陶造型丰富,花样瑰丽,其外形的主要变化为:口、颈、腹、底、耳(把、环)等部位的粗细、长短、大小以及耳的位置、多少。此外,彩陶纹样也很美丽丰富,大多是用各种重复的线组合而成,学生作业的步骤可以是:
1.设计坛坛罐罐的形状,加画耳(或把、环)。
2.分出各部位,并在主要部位画出纹样的主线。
3.添画各部位的线纹样。
4.修饰整理时可根据需要加粗主要线条,并且用线或点补充某些纹样。画坛坛罐罐的想像空间很大,比较注重线的疏密对比关系的处理。
活动三同样是借助生活经验,以发式为主题进行作业练习。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将自己的头发进行梳妆打扮,显现自己的个性特征,那飘逸的`长发,整洁的短发,俏皮的小辫真是各有特色,怎样运用线条表现美丽的发式呢?学生可以大胆想像设计,但同时也要受到头发固有的生长方向与头部表现统一的约束,因此在绘画表现时,无论是用短短的直线排列,还是用长长的曲线排列都应注意线条的组织方向与头发生长方向的一致性,发式也因头部所呈现的正面、半侧面、正侧面的角度不同而产生变化。
二、教学目标
*观察自然界的美丽图形和纹理,感受线的节奏美、韵律美。
*欣赏并参考彩陶纹样,掌握用线装饰物体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描绘出坛坛罐罐。
*能运用流畅的线条合理组织画出有趣的发式。
*能具体细致地装饰描画对象,在线的疏密关系的对比处理中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设计
儿童用线绘画的造型特点具有游戏性、随意性、象征性和装饰性,教学设计既要考虑线绘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传授,又要考虑学生感性获得的条件和自由发展的空间。
活动一并不强调对具体物象的描绘和表现,而重在对线条感觉的体察,因此教学以欣赏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审美情趣,教学过程的安排可考虑:收集资料、引导观察——交流评析、丰富感受——尝试表现、深化体验。师生在课前共同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从宏观到微观的摄影作品都可用来作为欣赏材料,采用直观教学、比较教学等方法,可以边放音乐边配上相关图片,强化视听感受;可以出示有规律的地貌构成的摄影作品并配上相应的线条排列范画引导学生欣赏、评价,建立生活物象与线条表达的联系,学生认识到线的粗细、曲直、长短、疏密、组合的变化,感受多了,自主表现就会有所选择,尝试绘画更多倾向于即兴的线条排列与组织,仅仅是为活动二、活动三的学习作简单的铺垫。
活动二的学习内容想像的空间很大,知识学习既要考虑以线造型的训练(即坛罐的外形设计),又要考虑让学生掌握线、形装饰物象的方法(即纹样的描画),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的获得与建立。教学安排可考虑:欣赏感受——讨论分析——掌握方法——拓展思路——自主表现——交流评析。通过欣赏彩图图片或坛罐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了解坛罐的基本外形结构,通过示范或个别指导,提供榜样的学习方法,掌握画坛罐的基本步骤,再拓展思路,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坛罐的外形,运用线的重复、变化组成纹样进行合理装饰。
活动三的学习内容兼容了想像性绘画与写实性绘画的内容,部分学生可能倾向于观察性绘画表现,也有部分学生可能倾向于想像性绘画表现,教学应照顾到这两种绘画倾向,因此教学安排可考虑:观察分析——尝试表现——示范指导——思维拓展——自主表现——交流评析,在课堂上直接引导学生相互观察师生的发式,通过尝试画某一学生的发式,发现绘画表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线排列不够密、线的组织无方向性等,教师的直接示范既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表现的基本方法,又能帮助学生认识学习难点,在画发式时应根据头发梳理的走向来组织线条,通过欣赏各种古今中外人物的发式和学生范作,启发学生的思路,让其再次自主表现,两次作业对比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意义。
评价渗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可以自评或互评的方式展开交流,才有收获。
四、教学建议
*本课的学生作业特别要强调线的疏密对比关系,可采用正误作业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辨析,掌握合适的线的组织方法。
*本课要求学生认真用线去排列,锻炼儿童踏实认真做事的耐心和毅力,因此在巡堂指导中,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逐一进行帮助鼓励,注意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画坛罐时可利用示范或步骤图让学生明白装饰的基本方法,如可以用各种点、线、形重复排列或交叉、交错排列,也可以将大面积空间用线分割后,再用点、线、形进行装饰,并做到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发挥表现。
*学生作业一般具有夸张表现性、主观处理表现性、装饰性等特点,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将错就错,随意描画形象,顺势发展画面,如有的学生发现自己画的坛坛罐罐不对称,会很着急,可指导他再补画一根线条,将已画的线作纹样装饰处理。
*本课学习应考虑到学科工具性以及学生线控能力的训练,活动二和活动三适宜用硬笔画线,指导学生作业既要大胆果断,又要仔细认真,线的排列不要混乱,如用长线运笔要慢、稳,一笔到头,笔笔都要交代清楚,运用线的方法当然可以灵活多变。
美术造型课教案篇十六
1、让孩子们知道关于星座的有趣的故事。
2、了解不同的季节里可以看到的不同的星座,并制作出夜空里的星座。
修正液,星星贴纸
1. 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星座。
- 在漆黑的夜空里可以看见我。
- 我有w形状,勺子形状等各种形状。
- 我叫什么呢?
1.谈谈星座。
- 你见过星座吗?
- 你在哪儿见到的星座?
- 看过星座后你有什么感想?
2. 说说星座。
- 星座是什么?
(在空中用线条连接同一星座内的亮星,形成各种图形,根据其形状,分别以近似的动物、器或是神话里的人物命名的组合就做星座,所以关于星座有许多传说。)
- 为什么星座只能在晚上看见?
(星星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都在天空中闪烁,但是由于白天里的光线太强所以看不见星星。)
- 在什么季节里能看见什么星座?
(春季 - 猎犬座, 牧夫座, 狮子座, 室女座, 王冠座。夏季 - 牵牛星和织女星, 武仙座。秋季 - 摩羯座, 仙后座, 水瓶座。 冬季 - 金牛座, 御夫座, 猎户座)
3. 制作星座并研究制作材料。
- 如果要制作出星座需要哪些材料呢?
- 用贴纸怎样做出星座呢?
4. 用活动纸中的星星贴纸制作出星座。
想象并画出夜空中的星座。
在夜空中用星星贴纸粘出星座的样子。
在两个星星贴纸之间用修正液连接起来。
给做好的星座起名字。
1. 让孩子们把做好的星座介绍给朋友们
2. 活动
美术造型课教案篇十七
1、让孩子们知道关于星座的有趣的故事。
2、了解不同的季节里可以看到的不同的星座,并制作出夜空里的星座。
活动准备修正液,星星贴纸
活动过程
[导入]1.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星座。
-在漆黑的夜空里可以看见我。
-我有w形状,勺子形状等各种形状。
-我叫什么呢?
[展开]
1.谈谈星座。
-你见过星座吗?
-你在哪儿见到的星座?
-看过星座后你有什么感想?
2.说说星座。
-星座是什么?
(在空中用线条连接同一星座内的亮星,形成各种图形,根据其形状,分别以近似的动物、器或是神话里的人物命名的组合就做星座,所以关于星座有许多传说。)
-为什么星座只能在晚上看见?
(星星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都在天空中闪烁,但是由于白天里的光线太强所以看不见星星。)
-在什么季节里能看见什么星座?
(春季-猎犬座,牧夫座,狮子座,室女座,王冠座。夏季-牵牛星和织女星,武仙座。秋季-摩羯座,仙后座,水瓶座。冬季-金牛座,御夫座,猎户座)
3.制作星座并研究制作材料。
-如果要制作出星座需要哪些材料呢?
-用贴纸怎样做出星座呢?
4.用活动纸中的星星贴纸制作出星座。
想象并画出夜空中的星座。
在夜空中用星星贴纸粘出星座的样子。
在两个星星贴纸之间用修正液连接起来。
给做好的星座起名字。
1.让孩子们把做好的星座介绍给朋友们
2.活动
美术造型课教案篇十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线造型的艺术特点,了解线是造型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和线在美术造型表现中的运用和作用,并能运用正确的技法进行线造型的创作。
过程与方法:运用直线、曲线、粗线、细线、长线、短线、实线、虚线、有规则的线和自由的线表现不同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交流,让学生充分认识和体验线的特征及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丰富视觉和审美经验,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学重点:
认识和了解线在美术造型表现中的特性及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大胆地运用各种线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和线造型的创意表现。
教学策略:
“线”是美术造型的重要元素,任何美术作品的表现都离不开“线”的体现。而“用线作画”既为用线条来作画,通常是指“线描画”的创作。从一年级起,每个学年的《美术》教材中都至少会有一课涉及到线与造型。但是基本都是以感受线条,体会线条造型为主。本课在全套教材中第一次将线条表现与造型联系在一起。开始呈现的生活中的“线”,其目的就是帮助同学们形成从生活中提炼自己需要的“线”的能力。在本教材用线作画中的“线”则是指实物用线,是指画笔以外的一种作画工具,由这种特殊的作画工具带来的一种奇妙的画面效果。本课中介绍了三种用线作画的方法,其中在拉线压印的作画方式上需要学生掌握的关键环节比较多,这些环节对引导学生完成创造性的画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对比导入:
说明:
“用线作画”从字面意思来看,并不难理解,就是在画面当中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来作画。六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并没有接触过用实物“线”来作画,所以他们对“线”的理解一般来说是指在画面中凸显的线条。而广义上的“线”则包括:表现在画面中的线条及“棉线”一类的线材作画工具。采用对比导入的方式,请同学分析线描画和拉线压印的不同画面效果,区别两幅画的不同作画方式,可使学生有一个直观地感受,使其思维能有进一步的扩展,从画面中的线延伸到实物用线。
在分析回答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个别同学因预习过课文内容而说出“拉线压印”作品中线的含义。此时应及时给予学生肯定,从而引出新课。
1、老师提问学生交流回答:同学们,你们在小学阶段的美术课上有没有学习过用线作画?
2、出示“线描画”一张及“拉线压印”作品一张,用对比的方式请同学分析判断其中“线”的不同含义。
3、揭示课题:用线作画
(二),分析探究
说明:
在此环节中以拉线压印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具体分析,对本课中出现的弹线组画与滚线成网可将其视为拓展内容让学生在拓展部分进行自我尝试。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老师可具体提出思考问题。如:如何给线上色,如何摆放棉线,如何压印,如何抽拉等。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的同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着便可将学生的分析结果进行相互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出较为方便,快捷的作画方法:
1)左手抓紧棉线的一端,右手用蘸好颜色的画笔紧压棉线,接着用左手将棉线缓缓拉出,棉线上即可蘸好颜色。
2)将蘸有颜色的棉线随意的摆放在已经对折好的画纸上。同时将线头留在纸沿外,把纸折叠。
3)用左手将纸面压住(手压纸面的轻重不同会有不同的画面效果)。右手抓紧线头将其拉出(拉动的速度快慢不同会有不同的画面效果)。
教师引导学生的同时应要求学生用概括简练的`语言将这一方法表述出来。在肯定学生正确的同时,给出具体的演示,把学生回答不完善的地方在演示的过程中及时予以纠正。
在给线上色——摆放——压印——抽拉这一过程中,“摆线”是关键环节。学习美术的人都知道,要进行创作必须要深思熟虑,做到胸有成竹,才会下笔有神。但是在拉线压印中要想得出自己想要的图形,靠对棉线有意识的摆放几乎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除摆线外还要靠“压”、“拉”才能完成拉线压印。所以在摆线时,应给予学生极大的自主性,使其脱离先设计再摆线的思维框架,尽可能随意的自由摆放,让画面出现偶然图形的效果,带给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六年级的学生不仅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还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此时可将学生自然带入尝试阶段,让学生在自由的心情下完成初次尝试。
1、学生依据课本,以拉线压印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尝试分析用线作画的具体方法,培养其探究问题的能力。
2、学生交流讨论其各自的研究结果,同时要求学生用精练概括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老师具体示范拉线压印(从给线上色到抽拉完成)的全过程,突出这一过程中摆线这一重点环节(自由随意的摆放棉线),并对关键问题做详细说明。给学生以具体直观地感受,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
4、学生进行拉线压印的初次尝试,教师辅导。
(三)观察想象:
说明:
由于是自由摆放上过色的棉线,所以首次拉线压印后产生的是意想不到的图形。也许有的图形是具体的,而有的图形却极为抽象。因此依据这一图形如何观察是这一环节的关键。老师应启发同学打破常规观察方法而进行多角度观察。既可以从上、下、左、右任意角度去观察,也可以同学之间互助式相互观察。从而发现从一个角度正面观察方式下所不能发现的图形。如果同学们在仔细观察后发现了其中的造型就要及时引导学生对已有的图形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让学生思考是否需要在必要的位置上进行适当的添加,使其形象更具体化,画面更为生动、有趣。
1、全方位多角度观察。(正面观察、倒转观察)
2、依据观察后的图像发挥想象,培养观察力与想象力。
(四),添加完成:
说明:
此环节是使画面生动、有趣且完美的关键。对于形象已经非常具体的图形,可不再进行添加或抽拉。对于形象已趋具体的图形可进行直接添加为画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形象更加具体完整。对于始终无法确定其具体形象的抽象画面而言,则可根据画面效果启发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再次抽拉或适当多次抽拉。老师应及时为学生确定良好画面效果,因为抽象的画面效果对于学生而言较难把握。此外,对于没有学过色彩搭配的预备年级学生来说,在色彩的问题上容易出现画面花、乱的情况。所以应提示学生采用类似色进行添加,这样既简单,效果又好。
1、依据图形直接用画笔添加。
2、在原图上进行再次抽拉或多次抽拉。
3、添加时注意突出主体图形和色彩搭配。
(五),赋予涵义:
说明:
正如我们写文章一样,一篇好的文章总要有一个吸引人的,能够概括主题和中心的题目相伴随。要使观赏者读懂画面同样需要有一个符合画面内涵的作品名称。尤其是一些比较抽象的作品更是如此。所以给画面起名就显得较为重要。同时给画面起名对学生而言也是较难解决的问题。这一环节教师的作用显得由为重要,对学生的画面,教师切忌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为学生定名,而应合理的根据画面的图形及色彩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拓宽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扩展能力,进而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与判断来为自己的画面取名。
根据画面的图形、色彩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给作品最终效果取一个恰当的名称,使其更形象化,更具深刻内涵。
(六),拓展融汇:
说明:
本课的重点放在“拉线压印”这种方法上。对课本中其他两种方法让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尝试,同学相互讨论研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将用线作画的方法进一步延伸拓展。其次,课本中所采用的线是一根普普通通的棉线。而现实生活中的线材种类繁多,有粗的、有细的、有的软,有的硬,有光滑的、有粗糙的,采用不同的线材则可出现不同的画面效果。尝试更多其它线材,则能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培养探索精神、扩展思维能力、提高审美修养、丰富学习经验。
1、尝试课本中另外两种用棉线作画的方法,拓展学生的视野,体会线之神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后尝试其他“线”材的压印、滚动等,以发现更多用线作画的方法。
美术造型课教案篇十九
活动意图:
水果是孩子们喜欢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各种水果的形状、颜色都比较熟悉。为了让孩子了解更多的水果知识,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参与是一种快乐,创造是一种享受,合作是一种幸福。活动旨在提高幼儿的动脑、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创造力,增进幼儿与同伴间的感情,使孩子们感受与同伴共同制作的快乐和幸福。
活动目标:
1、用拼、切、插、连接等制作水果造型。
2、发展幼儿想像力,体验劳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事先学会切、连接等简单技能。
2、多媒体课件,各种水果若干(小西红柿、西瓜、苹果、梨、香蕉、橙等),盘子,水果刀,手帕人手一份,牙签,小棍,小伞,吸管等辅助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参观水果拼盘图片展,感受水果造型美。
1、观看多媒体课件,欣赏水果造型。
2、自由交流参观体会。
3、图上是什么?漂亮吗?
4、由哪些水果组成?
5、你喜欢哪个水果造型?为什么?
(二)实物展示,探究制作方法
1、现场做一个水果造型,视频展示。
2、教师指导幼儿如何运用工具,如何利用水果的形状进行切、削、剥等技法并注意安全。
(三)制作水果造型。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水果造型的秘密,将拼、切、插、连接等有机结合,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为了进一步满足孩子的探索兴趣,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交流表现的机会,准备了多种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让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积极的创造和表现水果造型。以前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但幼儿的水平还存在个体差异,需要通过同伴与同伴的互动,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