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课文蒹葭教案大全(16篇)
教案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教案的设计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个别化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中的教案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教案样例,供大家参考。
课文蒹葭教案篇一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六义”的概念;复习《诗经》结构特点:重章叠句、叠词;熟悉中国古代诗歌一些常用意象。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诗歌欣赏、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能够分析出诗人运用意象所带来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再次复习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出示幻灯片,限点击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正确后再点击出答案,并加以总结。(本部分约用时5分钟)
问题1 《诗经》又名?反映了何时的诗歌作品?
回答1 《诗》、《诗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约5xx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
问题2 《诗经》的“六义”按音乐类型和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回答2 《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从音乐类型上分的,后三者是从艺术特色上分的。“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抒情。
问题3 《诗经》共有多少篇?“风”、“雅”、“颂”各有多少?
回答3 《诗经》共305篇,其中“风”共15国风160篇,“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分为“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共40篇。
问题4 人们常常“风骚”并提,它们各指什么?
回答4 所谓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风(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代称。
问题5 《诗经》是中国诗歌、文学史上什么流派的源头?
回答5 《诗经是指中国诗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问题6 《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哪一部分?
回答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
导入正课
1、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一下《诗经·蒹葭》,并感受一下这首诗在各个方面的特色与美。提示一下,这首诗的特色与美是全方位的,大家既可以从《诗经》固有的艺术特色,如“赋”、“比”、“兴”,如结构形式特点上寻找,也可以从其他的艺术特点,如分析诗歌常用的系列术语,如“意象”的营造上寻找。
2、给同学5分钟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讨论热烈可以适当延长3分钟,在同学讨论同时走进各个小组进行聆听、指导,要求学生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点有所深入即可。
3、小组讨论结束,进行汇报发言。由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介绍本小组结论。大致来说,以下几点由于前面已经提到,应该多能回答出:
a、通过“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诗人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焦急与忧愁。再结合最后的“宛在”,由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得到的始终却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多带来的无尽的惆怅。
b、虚实相间,富于朦胧美。“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万万、彼此不同,是为虚也;诗人的追求是实的,感情的惆怅凄切是实的。虚实相间给了本诗巨大的想象空间。
以下特点需要同学结合已经学过的《诗经》结构上“重章叠句”、“叠词”的特点和本诗所表达的感情,体会出这种形式上的特点在为内容、抒情服务时的作用。这种作用有“类属化阅读”价值,有举一反三之效,因篇而异,特别重要。
c、通过“重章叠句”的运用、押韵、叠词,一方面增加了句式的齐整、音律的优美,使之琅琅上口,收到一咏三叹之效;另一方面,通过三次重复“溯洄”、“溯游”、“宛在”、“所谓伊人,在水……”,以及“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都侧面刻画出了诗人等待时间之长、追求之坚持不懈,并通过这种复现增加了全诗惆怅凄迷的兴味。
最后,与本诗营造的“意象”有关,需要先介绍本诗意象,然后再介绍意象的概念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广泛运用:
d、本诗以“蒹葭”起兴,由看见河岸边芦苇的绵长细韧想到了对“伊人”的感情,使诗人如痴如醉之情与秋雾迷离之景浑然合一;结合下文的反复追寻而不得,非常成功地营造出一种萧疏清冷、彷徨凄切的意境,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创了蒹葭悲凄肃杀的意象,为后人所师法。
e、描写了河水的苍茫浩淼、飘忽不定,更写出了它把诗人与“伊人”隔绝造成的痛苦与无奈,结合《诗经》其他篇目(如《周南》的《汉广》),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成功地创造了无情水阻隔有情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设天堑的意象,东汉之《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即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同时更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滥觞。
f、善于营造意象。所谓意象,指客观物象经创作主体独特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固化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助客观物象表示的主观情意。西方近现代艺术极其注重意象的营造:绘画、音乐都有“印象派”、诗歌有“意象派”,中国古代文学评论也有“兴象万千”之说。
请同学们讨论所知道的中国文学中的意象并解释。最后出示幻灯片:中国古典文学中亦不乏意象,岁寒三友、四君子、杜鹃、莲花、菊花、灞桥柳、月亮、香草美人、秋天、乌啼等等。(本部分大约20分钟)
g、出示幻灯片进行总结、概括。(本部分大约5分钟)
布置作业
1、继续熟背《诗经·蒹葭》,尤其注意几个生僻字,准备默写。
2、比较《诗经·汉广》和本诗的艺术特点有何异同。
课文蒹葭教案篇二
长春版九年级上《诗经》二首之《蒹葭》表格式教案6
教学时间
课时安排:2课时
序号:no3~--4
教学内容:
一、《诗经》二首之一《蒹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领悟《蒹葭》所要表达的主题。
2、能力目标: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
重点难点
重点:.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对伊人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
难点:1、对伊人的理解。2、赏析多主题的诗歌。
课型:预习课课时:1课时
预习目标
1.作者介绍。2解题3、介绍《诗经》4、熟读并背诵全文5、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6、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7、对伊人的理解。8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导学提纲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第一组题第二组题
1、介绍作者。1、背诵赏析第一节。
2、解题。2、重点语句理解
3、介绍《诗经》3、名句赏析
4、接龙背诵全文4、归结第一节
第三组题。第四组题
1、背诵赏析第二节1、背诵赏析第三节
2、重点语句理解2、重点语句理解
3、名句赏析3、名句赏析
4、归结第二节4、归结全文
预习反馈
1、朗读课文,
2、默写全文
预习小节: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字含蓄。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3)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课后反思
课型:展示课课时:1课时
环节
具体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知识回顾
1.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展示目标
1完成、明确预习目标及提纲内容,写出展示内容。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书写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展示内容
完成四组题纲内容的展示
展示总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反馈检测
1、接龙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窈窕()好逑寤寐()溯洄()坻()荇菜()
课文蒹葭教案篇三
2课时
教学内容:
《诗经》二首之一《蒹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领悟《蒹葭》所要表达的主题。
2、能力目标: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
重点难点
重点:、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对伊人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
难点:1、对伊人的理解。2、赏析多主题的诗歌。
课型:
预习目标
1、作者介绍。
2、解题
3、介绍《诗经》
4、熟读并背诵全文
5、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6、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
7、对伊人的理解。
8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教法学法设计
第一组题第二组题
1、介绍作者。1、背诵赏析第一节。
2、解题。2、重点语句理解
3、介绍《诗经》3、名句赏析
4、接龙背诵全文4、归结第一节
第三组题。第四组题
1、背诵赏析第二节1、背诵赏析第三节
2、重点语句理解2、重点语句理解
3、名句赏析3、名句赏析
4、归结第二节4、归结全文
预习反馈
1、朗读课文,
2、默写全文
预习小节: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含蓄。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课后反思
课型:展示课课时:1课时
环节
具体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知识回顾
1、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展示目标
1、完成、明确预习目标及提纲内容,写出展示内容。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书写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展示内容
完成四组题纲内容的展示
展示总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反馈检测
1、接龙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窈窕()好逑()寤寐()溯洄()坻()荇菜()
课文蒹葭教案篇四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诗经》,学生对其特点一知半解。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看似“不利”因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给学生自由呼吸的课堂。
1、查阅资料,了解《诗经》这部诗歌总集的形成过程、内容、以及与以前学过的诗歌相比的不同的特点(包括诗歌内容、诗歌风格、手法)。
2、借助注释、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整体感知诗歌。
1、了解《诗经》相关知识(如形成原因,诗歌内容,诗歌特点,手法等。)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3、理解诗经的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手法太多可分散在两首诗中来讲。)
4、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教学重点1)
2、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教学重点1)
3、理解诗经的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教学难点)
1课时(45分钟)
(一)导入(3分钟)
1)老师提问:蒹葭是什么?有谁见过蒹葭?给我们讲讲吧!
请同学讲讲。
老师播放蒹葭图片,师生交流蒹葭留给我们的感觉。
我们了解到的蒹葭随风飘荡,柔美可爱给人宁静的感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古诗就以蒹葭命名,它会写些什么?会不会如蒹葭一样美呢?一看吧!
2)学生交流自己预习所查的关于《诗经》的信息。
(二)《蒹葭》教学过程
1、读:整体感知(约7分钟)
(1)齐声朗读:教师点评并给与朗读指导(约2分钟)
(2)教师配乐范读或名家范读,学生听读(约2分钟)
(3)学生赛读:通过赛读读准节奏字音(约3分钟)
2、练:落实重点字词(约5分钟)
a.找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几组词
明确:第一组:苍苍,萋萋,采采(茂盛、众多的样子)
第二组:(道阻且)长,跻,右(道路漫长,险阻,弯曲形容难以到达)
第三组:(在水之)湄,涘(水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第四组:(宛在水中)中央,中坻,中沚(水中的高地或陆地)
此处有小小的区别要明确
第五组:(白露未)晞,已(干,完溯)
b.找出方向相反的一组词:洄,溯游
3、品:品味诗歌内容及情感(约20分钟)
第一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问:这是一个怎样的时间怎样的情景?(引导学生想象联想,体会诗歌意境)
明确:a.深秋的早晨,晨雾氤氲,雪白的霜结在在蒹葭叶片上,慢慢地融化为晶莹的露珠。蒹葭随晨风中轻轻地摇摆,露珠轻轻地滑落,摔碎在丛草间,溅落一地的清脆。
b.霜——晞——已:从秋霜到露水变化看出时间的变化。
第二组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1)问:展开想象“伊人”是谁?她是个怎样的那还?
明确:“伊人”是男主人公心仪的女孩子,美丽善良,委婉害羞,但是她十分朦胧,看不真切。
(2)问:(在水)一方——湄——涘:“伊人”的位置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朦胧,漂浮不定,难以追寻。
第三组: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问:此组诗歌讲述了什么故事?
明确:男子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寻找“伊人”。道路漫长而崎岖,可见追寻“伊人”的路途十分艰难。(可引导学生想象男子怎样跋涉,怎样达到穿过艰难险阻,用了些什么方法到达上游)
(2)问:男子找到心中的她了吗?
明确:没有找到,从三个“宛在”可知女子仍然和他有着一河之隔。若隐若现,如梦似幻。
4、议:诗歌的结构特点及特色(15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诗歌结构有什么特点,有何特色?
明确:赋、比、兴及重章复唱手法的讲解(兴的手法在此诗中没有使用所以只提一下)
(2)诗中表现了男主人公什么样的品格?
(3)诗中“伊人”确实存在还是男子想象的?
(4)展开想象和联想“伊人”除了可以指男子爱慕的女孩还可以指喻什么?
5、练:(5分钟也可课后作业)
把诗歌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合理想象给这个故事续上一个结尾。
要求:感情基调,文字风格要与诗歌一致。
课文蒹葭教案篇五
:2课时
no3~--4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领悟《蒹葭》所要表达的主题。
2、能力目标: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
重点:.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对伊人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
难点:1、对伊人的理解。2、赏析多主题的诗歌。
课型:预习课课时:1课时
1.作者介绍。2解题3、介绍《诗经》4、熟读并背诵全文5、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6、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7、对伊人的理解。8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1、介绍作者。1、背诵赏析第一节。
2、解题。2、重点语句理解
3、介绍《诗经》3、名句赏析
4、接龙背诵全文4、归结第一节
1、背诵赏析第二节1、背诵赏析第三节
2、重点语句理解2、重点语句理解
3、名句赏析3、名句赏析
4、归结第二节4、归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默写全文
预习小节: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字含蓄。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3)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课型:展示课课时:1课时
环节
具体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1.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1完成、明确预习目标及提纲内容,写出展示内容。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书写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完成四组题纲内容的展示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1、接龙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窈窕()好逑()寤寐()溯洄()坻()荇菜()
课文蒹葭教案篇六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执着追求的感情。
(二)品味语言
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落的语言
2.创新设计:请同学把大屏幕上的诗歌中加点的词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
这个设计迁移性、挖掘性很强,它点燃了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火花。诗歌中的加点词语为三段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学生改换后的词大多是贴切的、和谐的,多元的。在这创新的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潜移默化的。
3.熟读成诵。(采用男女声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
(一)深层理解:
1.课后思考练习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目的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为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叙往往是从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为切入口的。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相象和联想,准确体会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1.多媒体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词,同时播放这首歌。
2.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词好吗?为什么?
在讨论中,学生发现歌词将原诗中的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意境,反复咏唱的形式等精华部分保留了下来。这一发现,加深了学生对原诗的理解。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声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体验。
3.您也许不是诗人,也许不是艺术家,但老师相信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情景吗?(各学习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讨论)
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这种开放型的题目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层出不穷,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创造的激情激发出来。
课文蒹葭教案篇七
1、了解《诗经》相关知识。
2、掌握《蒹葭》中相关字词含义。
3、通过诵读、分析,掌握《蒹葭》中兴与赋的表现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美。
一课时
1、导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营造一种凄清的氛围。
2、《诗经》知识介绍。
(2)介绍“诗六义”。重点解说赋、比、兴,与现代作品结合,使学生更好理解。
(3)《诗经》影响。
3、赏析《蒹葭》
(1)学生散读,初步体会。
(2)指名朗读,再次感悟。
(3)重点欣赏第一章,掌握“蒹葭”等相关字词,分析表现手法的'运用。师生共同探讨“伊人”与“水”意象,以及“伊人”的魅力分析,穿插相关作品比较,如海伦形象描述和中国古诗词中的水意象。
(4)学习二、三两章,学生自己找出三章不同之处,具体分析。齐读,体会本诗的重章叠唱特点。
4、背诵全诗。
1、《硕人》,掌握其中“比”的手法运用。
2、《木瓜》赏析。
课文蒹葭教案篇八
高中课文蒹葭是高中语文的名篇,也是诗经中最优美的篇章,通过简单的诗词,反映出一个美好的故事,下面是高中课文蒹葭教案,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对这一课进行教学安排的吧!
教学目标
1、调动多种朗读手段,了解《蒹葭》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关键词句的阅读体验,了解《蒹葭》的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3、通过学习《蒹葭》,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蒹葭》作为《诗经》名篇对于高中学生作诗歌鉴赏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进行阅读鉴赏之前教师要对《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介绍,在这基础上,通过充分诵读,对关键字词的反复咀嚼,应该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其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同时,调动画面、音乐等多种因素可营造和谐美妙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情感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蒹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2、难点: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诗无达诂”,所以对本诗的主题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对具体语言个性化的体验,教师鼓励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对于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学生较难把握,因此教师点拨和学生自己平时的阅读体验相结合来化解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资料准备:歌曲《在水一方》和蒹葭的画面
提问:你所知道的描绘秋景的诗句。交流自己所积累的描绘秋景的诗句。从歌曲、画面和古诗句中感受秋的氛围,为课文的研习做好情感的铺垫。
课文研习
3、概括诗歌主题。朗读后学生找出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如蒹葭:苍苍—萋萋—采采(色彩)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形态)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初步感知诗歌主题。朗读为学生把握诗歌思想内容打下基础,并在找关键词和描绘诗中情景的过程中把握本诗思想内容——。一说,爱情诗;一说,明志诗;一说,人生哲理诗。各有其理,古人有言“诗无达诂”,我们可以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企慕思见”之情,“执著追求”之意,“坚贞不渝”之志是不变的。
表现手法根据课前对《诗经》表现手法的了解和积累,分析《蒹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提示:从“兴”和“情景交融”的角度加以分析。自读诗歌,找出起兴和情景交融的句子做鉴赏,然后全班交流,互相补充,进一步体会《蒹葭》的意境。这部分的研习是本诗学习的难点,凭个人的能力不能全面掌握,所以互相的交流补充让学生较全面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并了解到学习中互助协作的重要性。
赏析诗歌立足于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赏析
立足于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赏析学生自选角度对《蒹葭》进行赏析,小组讨论,推选一部分进行全班交流。
结束新课
布置作业放歌曲《在水一方》,师生共同探讨《蒹葭》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边欣赏音乐,边回顾以前学过的相关诗歌,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通过探讨《蒹葭》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进一步感受《蒹葭》的艺术魅力。
思路点拨
本诗是先秦的诗歌,对于第一次接触《诗经》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以朗读为突破口,初读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再读以感受诗歌的画面美;精读以感受赋兴手法的韵味美。由读到品,带领学生走近《诗经》、赏析《诗经》进而学会研读《诗经》中的一些著名的篇目。
练习举隅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研习和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请于课后自主研习和赏析《采薇》,并完成研习报告以及500字左右的赏析文。
课文蒹葭教案篇九
基础型课程
1课时
复习《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六义”的概念;复习《诗经》结构特点:重章叠句、叠词;熟悉中国古代诗歌一些常用意象。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诗歌欣赏、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能够分析出诗人运用意象所带来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再次复习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出示幻灯片,限点击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正确后再点击出答案,并加以总结。(本部分约用时5分钟)
问题1 《诗经》又名?反映了何时的诗歌作品?
回答1 《诗》、《诗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约5xx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
问题2 《诗经》的“六义”按音乐类型和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回答2 《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从音乐类型上分的,后三者是从艺术特色上分的。“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抒情。
问题3 《诗经》共有多少篇?“风”、“雅”、“颂”各有多少?
回答3 《诗经》共305篇,其中“风”共15国风160篇,“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分为“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共40篇。
问题4 人们常常“风骚”并提,它们各指什么?
回答4 所谓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风(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代称。
问题5 《诗经》是中国诗歌、文学史上什么流派的源头?
回答5 《诗经是指中国诗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问题6 《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哪一部分?
回答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
1、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一下《诗经·蒹葭》,并感受一下这首诗在各个方面的特色与美。提示一下,这首诗的特色与美是全方位的,大家既可以从《诗经》固有的艺术特色,如“赋”、“比”、“兴”,如结构形式特点上寻找,也可以从其他的艺术特点,如分析诗歌常用的系列术语,如“意象”的营造上寻找。
2、给同学5分钟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讨论热烈可以适当延长3分钟,在同学讨论同时走进各个小组进行聆听、指导,要求学生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点有所深入即可。
3、小组讨论结束,进行汇报发言。由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介绍本小组结论。大致来说,以下几点由于前面已经提到,应该多能回答出:
a、通过“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诗人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焦急与忧愁。再结合最后的“宛在”,由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得到的始终却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多带来的无尽的惆怅。
b、虚实相间,富于朦胧美。“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万万、彼此不同,是为虚也;诗人的追求是实的,感情的惆怅凄切是实的。虚实相间给了本诗巨大的想象空间。
课文蒹葭教案篇十
《诗经·蒹葭》的艺术特点赏析
基础型课程
1课时
知识目标:复习《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六义”的概念;复习《诗经》结构特点:重章叠句、叠词;熟悉中国古代诗歌一些常用意象。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诗歌欣赏、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能够分析出诗人运用意象所带来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复习旧知
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再次复习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出示幻灯片,限点击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正确后再点击出答案,并加以总结。(本部分约用时5分钟)
问题1《诗经》又名?反映了何时的诗歌作品?
回答1《诗》、《诗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约500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
问题2《诗经》的“六义”按音乐类型和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回答2《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从音乐类型上分的,后三者是从艺术特色上分的。“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抒情。
问题3《诗经》共有多少篇?“风”、“雅”、“颂”各有多少?
回答3《诗经》共305篇,其中“风”共15国风160篇,“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分为“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共40篇。
问题4人们常常“风骚”并提,它们各指什么?
回答4所谓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风(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代称。
问题5《诗经》是中国诗歌、文学史上什么流派的源头?
回答5《诗经是指中国诗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问题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哪一部分?
回答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
导入正课
1、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一下《诗经·蒹葭》,并感受一下这首诗在各个方面的特色与美。提示一下,这首诗的特色与美是全方位的,大家既可以从《诗经》固有的艺术特色,如“赋”、“比”、“兴”,如结构形式特点上寻找,也可以从其他的艺术特点,如分析诗歌常用的系列术语,如“意象”的营造上寻找。
2、给同学5分钟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讨论热烈可以适当延长3分钟,在同学讨论同时走进各个小组进行聆听、指导,要求学生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点有所深入即可。
3、小组讨论结束,进行汇报发言。由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介绍本小组结论。大致来说,以下几点由于前面已经提到,应该多能回答出:
a、通过“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诗人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焦急与忧愁。再结合最后的“宛在”,由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得到的始终却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多带来的无尽的惆怅。
b、虚实相间,富于朦胧美。“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万万、彼此不同,是为虚也;诗人的追求是实的,感情的惆怅凄切是实的。虚实相间给了本诗巨大的想象空间。
以下特点需要同学结合已经学过的《诗经》结构上“重章叠句”、“叠词”的特点和本诗所表达的感情,体会出这种形式上的特点在为内容、抒情服务时的作用。这种作用有“类属化阅读”价值,有举一反三之效,因篇而异,特别重要。
c、通过“重章叠句”的运用、押韵、叠词,一方面增加了句式的齐整、音律的优美,使之琅琅上口,收到一咏三叹之效;另一方面,通过三次重复“溯洄”、“溯游”、“宛在”、“所谓伊人,在水……”,以及“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都侧面刻画出了诗人等待时间之长、追求之坚持不懈,并通过这种复现增加了全诗惆怅凄迷的兴味。
最后,与本诗营造的“意象”有关,需要先介绍本诗意象,然后再介绍意象的概念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广泛运用:
d、本诗以“蒹葭”起兴,由看见河岸边芦苇的绵长细韧想到了对“伊人”的感情,使诗人如痴如醉之情与秋雾迷离之景浑然合一;结合下文的反复追寻而不得,非常成功地营造出一种萧疏清冷、彷徨凄切的意境,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创了蒹葭悲凄肃杀的意象,为后人所师法。
e、描写了河水的苍茫浩淼、飘忽不定,更写出了它把诗人与“伊人”隔绝造成的痛苦与无奈,结合《诗经》其他篇目(如《周南》的《汉广》),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成功地创造了无情水阻隔有情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设天堑的意象,东汉之《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即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同时更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滥觞。
f、善于营造意象。所谓意象,指客观物象经创作主体独特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固化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助客观物象表示的主观情意。西方近现代艺术极其注重意象的营造:绘画、音乐都有“印象派”、诗歌有“意象派”,中国古代文学评论也有“兴象万千”之说。
请同学们讨论所知道的中国文学中的意象并解释。最后出示幻灯片:中国古典文学中亦不乏意象,岁寒三友、四君子、杜鹃、莲花、菊花、灞桥柳、月亮、香草美人、秋天、乌啼等等。(本部分大约20分钟)
g、出示幻灯片进行总结、概括。(本部分大约5分钟)
1、继续熟背《诗经·蒹葭》,尤其注意几个生僻字,准备默写。
2、比较《诗经·汉广》和本诗的艺术特点有何异同。
课文蒹葭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诗经》重章叠句,起兴等有关特点。
2.感受,理解和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顺诗歌。
教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乐曲《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2.导语: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中,感受了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最得风人深致”的一首《诗经》作品――《蒹葭》。
3.交代学习方法:吟读――译读――研读――美读。
二.吟读。
《蒹葭》中有些词语如“濉湄、b”比较生僻,句式、押韵也不符合常见的规律,读起来有诘屈聱牙之感。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读通,读顺诗歌,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1.检查预习,为学习诗歌扫除字词障碍。
2.提出吟读要求:声音要有起伏,节奏比较自由,带上古人的味道。
3.聆听配乐朗读,直观感受吟读方法。
4.学生吟读。
5.教师点评学生的吟读。
三.译读。
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能比较模糊,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理解诗歌内容。
1.提出译读要求与方法:把《蒹葭》译成现代诗,以诗译诗,不要译成文;注意力求押韵,诗歌讲究押韵;译诗就是把有些字解释一下,把有些字的意思扩展一下,,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翻译,记下来就是诗。
2.教师示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3.学生小组译读练习。
4.学生译读交流。
5.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四.研读。
(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诗经》的写作特色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这是这一环节学习成功的基础。)《蒹葭》一诗玲珑剔透,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本环节的学习就是鉴赏诗歌的艺术美,感受古典文化的神韵。
1.方法介绍:回忆鉴赏《关雎》艺术美的方法,迁移到本诗的鉴赏。
3.学生分组研读,教师巡回指导。
4.研读交流,教师相机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点拨。五.美读。通过美读,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完美地再现诗歌描绘的艺术形象。
1.播放配乐朗读。
2.播放音乐,学生自由美读,互听互改。
3.学生配乐美读交流,全体鉴赏。
4.美读成诵。
六.作业:
1.制作《蒹葭》的朗读录音带。有条件的可以配乐。
2.任意选择诗句,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意境。
板书:
蒹葭《诗经》
课文蒹葭教案篇十二
一、读,正音。
雎鸠窈窕淑女好逑参差荇菜寤寐辗转反侧琴瑟芼
二、节奏。
三、疏通文意。重点字词。
四、课文理解。
1、《诗经》介绍(注释)
3、假设你就是那一往情深的小伙,看到一对雎鸠鸟在关关的叫,你作何感想?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我什么时候就会求得一位淑女跟我琴瑟和谐)(兴)
4、假如你看到姑娘在船两边努力采摘荇菜,你作何感想?这种情感只写一句表达与反复表达区别是什么?(反复表达强烈的表达了青年男子的感情,重章叠句)
5、归纳诗经写法:兴、重章叠句
五、积累诗经名句。见《中学生必背古诗文》2页。
六、默写。
《蒹葭》复习教案
一、注音。
蒹葭溯洄萋萋白露未晞在水之湄道阻且跻在水之坻白露未已在水之涘宛在水中沚
二、翻译。
三、诗文理解
1、这首诗描写青年男子对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求之不得的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相关句子?作者为什么要重复三次的写?(追求的`艰难执着)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假如你是那个痴情的小伙,看到芦苇茂盛,白露成霜的情景,心理想什么?作者为何反复写到这个情景?(凄凉,失望,焦急无奈)
3、归纳写法烘托重章叠句
四、默写。
课文蒹葭教案篇十三
1. 进一步认识《诗经》重章叠句,起兴等有关特点。
2. 感受,理解和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1.读准字音。
2.读顺诗歌。
一教时。
1. 播放乐曲《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2. 导语: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中,感受了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最得风人深致”的一首《诗经》作品——《蒹葭》。
3. 交代学习方法:吟读——译读——研读——美读。
《蒹葭》中有些词语如“涘、湄、沚”比较生僻,句式、押韵也不符合常见的规律,读起来有诘屈聱牙之感。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读通,读顺诗歌,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1. 检查预习,为学习诗歌扫除字词障碍。
2. 提出吟读要求:声音要有起伏,节奏比较自由,带上古人的味道。
3. 聆听配乐朗读,直观感受吟读方法。
4. 学生吟读。
5. 教师点评学生的吟读。
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能比较模糊,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理解诗歌内容。
1. 提出译读要求与方法:把《蒹葭》译成现代诗,以诗译诗,不要译成文;注意力求押韵,诗歌讲究押韵;译诗就是把有些字解释一下,把有些字的意思扩展一下,,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翻译,记下来就是诗。
2. 教师示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3. 学生小组译读练习。
4. 学生译读交流。
5. 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诗经》的写作特色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这是这一环节学习成功的基础。) 《蒹葭》一诗玲珑剔透,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本环节的学习就是鉴赏诗歌的艺术美,感受古典文化的神韵。
1. 方法介绍:回忆鉴赏《关雎》艺术美的方法,迁移到本诗的鉴赏。
3. 学生分组研读,教师巡回指导。
4. 研读交流,教师相机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点拨。 五.美读。 通过美读,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完美地再现诗歌描绘的艺术形象。
1. 播放配乐朗读。
2. 播放音乐,学生自由美读,互听互改。
3. 学生配乐美读交流,全体鉴赏。
4. 美读成诵。
1. 制作《蒹葭》的朗读录音带。有条件的可以配乐。
2. 任意选择诗句,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意境。
蒹葭《诗经》
课文蒹葭教案篇十四
1.进一步认识《诗经》重章叠句,起兴等有关特点。
2.感受,理解和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1.读准字音。
2.读顺诗歌。
一教时。
1.播放乐曲《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2.导语: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中,感受了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最得风人深致”的一首《诗经》作品——《蒹葭》。
3.交代学习方法:吟读——译读——研读——美读。
《蒹葭》中有些词语如“涘、湄、沚”比较生僻,句式、押韵也不符合常见的规律,读起来有诘屈聱牙之感。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读通,读顺诗歌,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1.检查预习,为学习诗歌扫除字词障碍。
2.提出吟读要求:声音要有起伏,节奏比较自由,带上古人的味道。
3.聆听配乐朗读,直观感受吟读方法。
4.学生吟读。
5.教师点评学生的吟读。
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能比较模糊,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理解诗歌内容。
1.提出译读要求与方法:把《蒹葭》译成现代诗,以诗译诗,不要译成文;注意力求押韵,诗歌讲究押韵;译诗就是把有些字解释一下,把有些字的意思扩展一下,,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翻译,记下来就是诗。
2.教师示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3.学生小组译读练习。
4.学生译读交流。
5.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诗经》的写作特色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这是这一环节学习成功的基础。)《蒹葭》一诗玲珑剔透,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本环节的学习就是鉴赏诗歌的艺术美,感受古典文化的神韵。
1.方法介绍:回忆鉴赏《关雎》艺术美的方法,迁移到本诗的鉴赏。
3.学生分组研读,教师巡回指导。
4.研读交流,教师相机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点拨。五.美读。通过美读,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完美地再现诗歌描绘的艺术形象。
1.播放配乐朗读。
2.播放音乐,学生自由美读,互听互改。
3.学生配乐美读交流,全体鉴赏。
4.美读成诵。
1.制作《蒹葭》的朗读录音带。有条件的可以配乐。
2.任意选择诗句,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意境。
课文蒹葭教案篇十五
:2课时
no3~--4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领悟《蒹葭》所要表达的主题。
2、能力目标: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
重点:.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对伊人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
难点:1、对伊人的理解。2、赏析多主题的诗歌。
课型:预习课 课时:1 课时
1. 作者介绍。2解题 3、介绍《诗经》4、熟读并背诵全文 5、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6、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 7、对伊人的理解。8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1、介绍作者。 1、背诵赏析第一节。
2、解题。 2、重点语句理解
3、介绍《诗经》 3、名句赏析
4、接龙背诵全文 4、归结第一节
1、 背诵赏析第二节 1、背诵赏析第三节
2、重点语句理解 2、重点语句理解
3、名句赏析 3、名句赏析
4、归结第二节 4、归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默写全文
预习小节: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含蓄。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课型:展示课 课时:1课时
环节
具体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1. 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1完成、明确预习目标及提纲内容,写出展示内容。
2、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书写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完成四组题纲内容的展示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1、接龙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 ) 窈窕( ) 好逑() 寤寐( ) 溯洄( ) 坻() 荇菜( )
课文蒹葭教案篇十六
1.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准确富有感情的背诵。
2.品味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
准确富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
一.情景导入
1.播放歌曲《在水一方》,情景导入本课。
2.简介《诗经》。
二.朗读感知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圈点生字。
2.抽学生朗读本诗,师生共同评价。
3.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语速、语调。
4.学生自由朗读本诗,把握语速、感情基调。
5.抽学生朗读本诗,师生共同评价对语速、语调的把握。
6.引导学生说说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7.各组推荐代表在班内展示朗读,评出优胜组。
8.全体学生齐读。
三.研读感悟意境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本诗,结合注视,组内理解大意。教师巡视,答疑解难。
2.引导学生思考:景物描写和“重章叠句”的作用。
3.学生感悟意境,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今天讲了《诗经》中的《蒹葭》,看着孩子们被吸引了,很是高兴。现在大致回忆一下上课的过程:
一、同学读课文,注意要读准确。(先个别读,再齐读)
二、我把一些重点字词写到黑板上,让学理解记忆(近义词或反义词放在一起,以便学生掌握词义。)
苍苍萋萋采采未晞未已水之湄水之涘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跻右水中坻水中沚
三、边读边口译课文,两人为一组交流。
四、通过读,我们想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用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描绘一下,并写写自己通过读感悟到了什么。
学生们在回答时加上了一些想象。紧接着我让他们谈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说到了主人对爱人追求中的可望而不可及,还谈到了他是惆怅的,对爱人感情是浓烈的,他是执着的。
紧接着我又问可望而不可及是喜还是悲?孩子们说是悲,我谈自己的观点这也许是一种喜吧,因为他一直在追求美好的路上。我让孩子们继续思考:这里的伊人仅仅是所爱的人吗?学生们能谈出这也许代表理想或者梦想。我说这又何尝不是很多人一生的写照呀。一生都在追求梦想的路上。
在本诗的重章叠句手法运用上,我以下面的文体形式引导:三小节的内容几乎是重复的,那能不能去掉两小节?学生说不行,那样感情就不强烈了。我说这样看似重复,实际又不是完全重复的写法就是“重章叠句”,它的表达效果就是渲染感情,增加诗歌的音乐美。
这时铃声响起,没有给学生们当堂成诵的时间了。本来觉得一节课处理这首诗时间会很宽松,结果时间很紧张。看得出孩子们是在逐步进入文章,没有当堂成诵实在是有些遗憾。
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故事。也许多年之后,他们经历一些事后,再想起这首诗会会意去微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