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推进祖国统一心得大全(19篇)
每到年底,总是让人不禁回顾一下,我们是否需要总结一下过去的一年。总结中应该客观公正地评价所总结的对象或事物。每个人的总结风格和内容都有所不同,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适合的写作方式。
推进祖国统一心得篇一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但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这种分离是政治军事上的分离文化、主权还是根连着根的。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国际上无可争辩的共识。50多年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台湾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在政治上,台湾一直是西方国家给大陆政府施压的筹码,也是也是影响国际舆论的焦点。在主权管理上一直都是分裂状态国家没有统一没有一个最高的领导机构来领导整个中国限制了国家的发展进程。在经济上,统一后两岸的关税可以减免台湾向大陆销售的商品销量也会大幅增加。使台湾人赚到的钱更多,极大地推进了经济的竞争力。加强两岸的企业合作商贸合作,教育,医疗等方面合作,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陆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有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台湾与大陆统一有了强大的大陆做靠山,如果国际上出现如金融风暴、经济动荡等动荡局势也不用怕。而且在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上,大陆可以给与台湾更大的支持。同时大陆与台湾旅游方面,食品方面的合作空间非常大统一后台湾人赴大陆旅游更方便如果台湾民众到大陆看万里长城北京故宫四川九寨沟、大熊猫就不必办签证手续了两岸的旅游业发展会更具有活力。在军事上大陆是军事强国还有战略核力量台湾有许多西方先进武器台湾与大陆统一后整个中国军事力量大增看谁还敢欺。台湾是中国的门户在军事上跟大陆的对立尤为突出台湾以美国合作严重地破坏了大陆军事利益。美国有了台湾减少了对大陆解放军侦测的难度获得了大量的解放军情报对解放军的指挥作战极其不利。台湾的军事力量从一方面也影响着大陆的解放军。可是一旦统一后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指挥台军使其化敌为友以向台湾为几点向太平洋进发对于解放军的远洋作战以及海上运输将有质的飞跃。所以早一天解放台湾中国就能早一天发展的更快更猛。
在和平解决问题非常困难的时候可以试着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重点针对台军的重要军队设施进行定点快速打击速战速决。外交部向直接向美国政府告知中国政府要解放台湾为安全起见危险海域请美军军舰切勿进入作战海域。海军可先包围台湾外海防止台军海军逃出外海或攻击大陆本土。晚上空军与导弹部队对台军的军队设施、军港实施定点轰炸。隔天地面部队再登陆台湾对台湾进行大扫荡之后从新组建政府与军队机构。原政界人员可保留原职或撤销职位对于仍然坚持台独者实施专制。台湾与陆的分歧用和平手段解决是需要相当长的。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受到严峻的挑战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虽然会造成一时的损失但从长远上看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再次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解决钓鱼岛问题。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最早发现、开发钓鱼岛通过先占取得主权。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进行捕鱼、采药、避风、休息等活动的场所。至晚到明代就已经被中国人民发现、利用和命名。我国的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随着世界局势和国家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日本再次将手伸向钓鱼岛这是个中国政府所不允许的。对这一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和中国公民人权的行径中国政府表示强烈抗议。采取抗议只会助长日本的野心我们要让日本知道我们在外交以及军事上的亮剑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既然日本如此猖獗我们就拿出点颜色让他们看看。首先钓鱼岛是我国的领土我国的渔民有权在钓鱼岛捕鱼作业渔民在钓鱼岛捕鱼作业必须要有海军或者海监船作为安全保障不能让日本日说抓就抓。对于日本在钓鱼岛及其附近的船只给予驱逐对其海军舰采取跟踪的手段并做好战斗准备。
我国必须不怕局势的复杂化与军事斗争化用强硬的态度与措施来保卫钓鱼岛。在经济上我国可以采取关税措施限制日货进口等措施来制约日本使其在钓鱼岛问题方面不敢太过强硬。在政治上我们必须坚持钓鱼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原则一切中日合作都要建立在此基础上尽量将钓鱼岛问题拿到谈判桌上解决。在军事上我们要加强对钓鱼岛的管理成立钓鱼岛保卫大队专门负债钓鱼岛及周边的安全事务。保证我国渔民能在该海域合法放心的捕鱼作业。同时解决钓鱼岛问题有利于我国海军冲出第一岛链增强我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再苦再累也要解决钓鱼岛问题要本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坚持钓鱼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原则来看待钓鱼岛问题。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在7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美国与西班牙1898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和1900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曾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但并未包括南沙群岛。南沙之争其本质是围绕着石油资源而展开的争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政治”问题南沙问题背后是扑朔迷离的大国角力。2007年3月份越南宣布在越南北部海防市东七十多公里的海域发现石油储量丰富的安子油田并公开邀请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的公司进行公开招标同时邀请俄罗斯作为南沙石油的开发伙伴。4月份越南正式启动与英国石油公司推进在南沙建设天然气田和管道的计划。2月12日越南外交部发言人就南沙群岛的所有权公开发表声明称“有充分的历史根据证明越南拥有南沙群岛的主权”。
东南亚国家这些无视中国的领土主权尊严的行为却没有遭到我国有效措施的压制。而是日益猖狂他们企图把南海问题复杂化国际化从中拉拢大国来瓜分中国的南海。这是非常令人愤慨的事情我国一直过于注重和平发展导致东南亚的小国读懂了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强国路线不把中国的国家尊严放在眼里。
南海是我国贸易的海上生命线我国必须对其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与主权。再次南海资源丰富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财富我们无论如何也要收复南海。东南亚都是一些小国家他们军事力量与我国解放军力量对比悬殊我们可以强硬出击没有必要担心美国。我们拥有南海主权的决心不只要体现在态度上还要体现在行动上。我们要对南海做一个主权拥有国应该做的事我们也要对南海进行开发对其他没有经过我国政府同意的非法开发项目我们要严厉制止。而且必须在南海部署我国的军舰海监船的巡航管理方案。
一个国家的富强不仅体现在经济与军事的强大最重要的是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倘若一个国家的主权完整都无法保障,那么日后怎能保证不会像清王朝那样任人宰割呢?所以在主权问题上我们要有决心,有行动。要相信毛**的话枪杆里头出政权。
推进祖国统一心得篇二
(一)坚持民主集中制是保持党的性质的重要保证
民主集中制是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最根本的制度,也是我们的传统制度。坚持这个传统制度,并且使它更加完善起来,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事情。”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这种先进性,不仅表现在它有正确理论、纲领和路线,而且表现在它有正确的原则和制度,这个原则和制度就是民主集中制。用民主集中制把党员和各级党组织连接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才符合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才能适应党的伟大历史使命的要求。国际上,前苏联、东欧剧变的一个沉痛教训,就是那里的党长期背离和最终放弃了民主集中制,导致党改变性质,甚至崩溃、瓦解。这就告诉我们,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是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否坚持党的这种制度,关系到党能否巩固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胜利成果,关系到党领导的改革事业能否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最终实现宏伟目标。因此,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
(二)坚持民主集中制是新时期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重要保证
实现党的正确领导,必须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而要制定正确的路线,除了有正确的思想路线外,还必须有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制度加以保证。因为,实现党的正确领导,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建立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没有广泛的民主,不可能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没有民主,意见不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方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是由于坚持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制定出符合我国新时期需要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次重要升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一系列理论和观念,是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为何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什么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完善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中国共产党正是根据党内生活的经验教训,深刻地认识到:什么时候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党就朝气蓬勃,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不按民主集中制办事,就困难重重,党的事业就遭受损失。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是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组织保证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还要不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自发经济,而是有组织有领导的,它并不排除民主集中制。相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以及包括作为党和国家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的民主集中制在内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我们党已经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胡锦涛同志指出: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这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政治上讲,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因而,我们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不排斥民主集中制,而且是要健全民主集中制为其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我们党是执政党,地方各级党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领导者。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提高各级党组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第一,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党全国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任务艰巨,情况复杂,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保证党决策的正确和有效实施。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的决策要民主化、科学化,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坚持走群众路线,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以保证政策的正确性和执行的有效性。胡锦涛同志指出:“全党同志都必须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极端重要性,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扎扎实实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使党的决策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第二,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之间的关系,维护党的纪律,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引导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我们党的改革事业越是深入,越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有利于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环节统筹规划、协调配套,使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
第三,坚持民主集中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客观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当前,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及其派生的平等观念,对于强化人们的民主意识,消除特权思想和等级观念,克服官僚主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经济领域中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常常被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带到党内,导致出现把党的原则、党的权力、党内关系商品化的倾向。为了抵制和消除这种现象,保持党的纯洁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克服消极腐败现象,保持领导班子的清正廉洁,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二、健全和发扬民主集中制的要求
(一)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调动全党的积极性
第一,发扬党内民主要以引导、保护、发挥全党积极性为出发点。我们党担负着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这就更要求发扬党内民主,调动广大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使党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是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发扬党内民主,一定要致力于活跃党内生活,扩大和提高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范围和程度,进一步增强党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全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集中全党的智慧,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使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第二,要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员不仅要履行一定的义务,还要享受党章规定的各项民主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侵犯党员的权利。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当前尤其要强调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广大党员要了解并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对任何侵犯党员权利的行为及个人,要追究其责任,给予党纪处分,情节严重的,还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要推进党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党面临的任务比过去更加繁重复杂,决策的理论和方法也都大大发展了、丰富了、深化了。党在做出重大决策前,不仅需要调查了解情况,而且需要对复杂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多层次的考察、分析,并从它们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中作综合的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进一步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所谓决策的民主化,就是说一切重大决策都不能仅凭领导者个人的经验和意志做出。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而发展又极不平衡的大国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全靠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去探索。要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中错综复杂的问题进行决策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个人或少数人,即使有超常的智慧和能力,也是难以独立应付和驾驭的。只有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发挥全党以至全国人民的集体智慧,及时总结来自基层和实践的丰富经验,广泛开展讨论,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包括反对的意见,我们的决策才会拥有最基本的实践依据。
所谓决策的科学化,就是说一切重大决策都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科学的论证。这就需要一套严格的民主科学决策制度,并依照这一制度建立起完善的决策支持系统、咨询系统、评价系统、监督系统和反馈系统。不断修正完善决策方案,使决策尽可能地符合实际,减少和避免出现决策上的重大失误。
(二)加强党内监督
正确而有效的党内监督,既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内容,又是这一制度得以顺利贯彻执行的可靠保障。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倡导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反对奢侈浪费。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积极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使领导干部模范遵守党纪国法,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健全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完善巡视制度。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推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改造监督检查职责,维护党的纪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颁布实施,是加强党内监督工作的重大举措,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使党内监督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这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领导班子成员坚持过双重组织生活,重点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而不是流于形式,这是加强党内监督,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党组织得以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拓宽党员和群众对领导干部及领导机关工作的监督渠道,重视信访工作,建立和完善党员群众定期审查领导干部的制度。要把党内监督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监督结合起来,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体系,以保证党的肌体的健康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三,充分发挥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作用。党员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担任何种领导职务,都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同时,为强化党内监督,必须严格执行党纪律,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对违纪党员要严肃查处。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都必须支持和保证纪检人员正当行使职权,凡干扰、阻碍纪检部门工作和打击报复纪检人员的人,都要受到严肃处理。
(三)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
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这是民主集中制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一条重要纪律。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艰巨复杂的改革和建设任务,如果没有党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也不会有可靠的保障。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性,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就指出:“我的中心意思是,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怎么行呢?”,“党中央、国务院没有权威,局势就控制不住”,“宏观管理要体现在中央说话能够算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就要保证党中央的政令畅通,保证全党行动的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每个党员、党的干部都必须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任何重大问题在未正式做出决定之前,都可以而且应当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展开充分讨论;对于党中央已经做出决定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绝不允许在报刊、广播等公开宣传媒介中发表同党中央的决定相反的言论。
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就要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职责和权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地方各级党委,必须在党中央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要把握好中央精神和地方实际的最佳结合点,把局部与全局利益连接起来,开拓进取。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还要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局部服从全局。各地区、各部门都树立全局观念,把贯彻党中央精神与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与全国人民的利益相统一,决不允许把自己管理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搞成不听党的统一指挥,不受组织约束和群众监督的“领地”;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地方、部门保护主义;决不允许制定与中央政策和国家法律相抵触的规定;决不允许违背集体决定自行其是,擅自行动。无论什么人,无论哪一级组织,违反和破坏民主集中制都应受到严肃批评和处理。
推进祖国统一心得篇三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同胞从此真正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被用来解决香港问题,香港的发展也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改革开放,让香港与大陆有了更多的契合点,香港回归后港人消除了“马不能跑”、“舞不能跳”、“股不能炒”的疑虑,香港在祖国的山河大地上依然璀璨生辉!一国两制方针还成功实践于澳门,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当9岁的澳门女孩容韵琳用稚嫩的嗓音唱出《七子之歌》时,人们听到的不仅是儿女对生母的呼唤,还有要挣脱屈辱的呐喊。回归前,澳门连续4年经济负增长,如今回归将近10年的澳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并且我相信,港澳的成功先例会让台湾同胞看到祖国统一的美好蓝图!
读完“一国两制”这一著作后,对一国两制这一方针有了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面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构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当今世界的争端此起彼伏,并不太平。“一国两制”的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经验。正如邓小平提出的:“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问题。总得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与港澳的成功实践,受到世界舆论的广泛赞誉,被人们认为是解决当今世界难题的一个最佳办法。
就对如何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我认为“一国两制”是我们党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这是一个科学的构想,它以新的理论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首先、它突破了把国家仅仅看作阶级统治工具的传统观念,体现了国家同时也是缓和阶级冲突的工具的新思想。恩格斯曾经指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国家“作为表面上的调停人”,为了使那些不可调和的对立面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应当缓和冲突.其次、“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按照“一国两制”构想,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为作为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同时也允许和保护一定地区范围内存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的新话。
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践,对祖国完成统一大业具有促进作用。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标志着近代西方列强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完全终结,标志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中取得两个重大进展。香港、澳门回归后,实行"一国两制"、这一成功实践,对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香港问题、澳门问题是英国、葡萄牙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遗留的历史问题,台湾问题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发动反人民内战遗留的历史问题,两者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港、澳、台都是中国的一部分,都实行不同于大陆的社会制度,问题的核心都是要实现祖国的统一。"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能够成功,同样也适合于解决台湾问题。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是维护台湾各方面利益的最好办法。对台湾现有生活方式在统一后会被改变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港澳回归后,保持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的法律绝大多数予以保留,居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得到广泛保障。中央政府恪守"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和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不干预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据基本法规定自行管理的事务。
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实践证明、只要按"一国两制"实现统一,台湾同胞也能真正与祖国大陆同胞、港澳同胞一道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荣誉和尊严。中央政府授权香港、澳门自行处理的对外事务的领域和范围是十分广阔的。过去适用的绝大部分国际条约继续适用,涉及经贸、海关、科技、民航、商船、知识产权、资源、环保、人权、劳工等200余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还以适当方式,包括以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身份参加了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话动和出席有关会议。特别行政区长官出访外国,受到高规格的礼遇、享有应有的尊严。
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实践证明,在"一国两制"的格局下,两岸及港澳的经济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台湾的经济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港澳回归后,与祖国内地互补互利、共同繁荣、并在沟通和发展两岸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政府多次表示,两岸统一后,将充分重视台湾与香港、澳门的不同特点,在"一国两制"的框架内,实施比香港、澳门更为宽松的政策。事实证明,"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台湾同胞最终会通过香港、澳门的实践,日益加深对"一国两制"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有利于祖国早日和平统一。衷心祝愿祖国早日实现统一大业!
推进祖国统一心得篇四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但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这种分离是政治 军事上的分离文化、主权还是根连着根的。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国际上无可争辩的共识。50多年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台湾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在政治上,台湾一直是西方国家给大陆政府施压的筹码,也是也是影响国际舆论的焦点。在主权管理上一直都是分裂状态国家没有统一没有一个最高的领导机构来领导整个中国限制了国家的发展进程。在经济上,统一后两岸的关税可以减免台湾向大陆销售的商品销量也会大幅增加。使台湾人赚到的钱更多,极大地推进了经济的竞争力。加强两岸的企业合作商贸合作,教育,医疗等方面合作,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陆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有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台湾与大陆统一有了强大的大陆做靠山,如果国际上出现如金融风暴、经济动荡等动荡局势也不用怕。而且在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上,大陆可以给与台湾更大的支持。同时大陆与台湾旅游方面,食品方面的合作空间非常大统一后台湾人赴大陆旅游更方便如果台湾民众到大陆看万里长城北京故宫四川九寨沟、大熊猫就不必办签证手续了两岸的旅游业发展会更具有活力。在军事上大陆是军事强国还有战略核力量台湾有许多西方先进武器台湾与大陆统一后整个中国军事力量大增看谁还敢欺。台湾是中国的门户在军事上跟大陆的对立尤为突出台湾以美国合作严重地破坏了大陆军事利益。美国有了台湾减少了对大陆解放军侦测的难度获得了大量的解放军情报对解放军的指挥作战极其不利。台湾的军事力量从一方面也影响着大陆的解放军。可是一旦统一后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指挥台军使其化敌为友以向台湾为几点向太平洋进发对于解放军的远洋作战以及海上运输将有质的飞跃。所以早一天解放台湾中国就能早一天发展的更快更猛。
在和平解决问题非常困难的时候可以试着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重点针对台军的重要军队设施进行定点快速打击速战速决。外交部向直接向美国政府告知中国政府要解放台湾为安全起见危险海域请美军军舰切勿进入作战海域。海军可先包围台湾外海防止台军海军逃出外海或攻击大陆本土。晚上空军与导弹部队对台军的军队设施、军港实施定点轰炸。隔天地面部队再登陆台湾对台湾进行大扫荡之后从新组建政府与军队机构。原政界人员可保留原职或撤销职位对于仍然坚持台独者实施专制。台湾与陆的分歧用和平手段解决是需要相当长的。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受到严峻的挑战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虽然会造成一时的损失但从长远上看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再次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解决钓鱼岛问题。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最早发现、开发钓鱼岛通过先占取得主权。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进行捕鱼、采药、避风、休息等活动的场所。至晚到明代就已经被中国人民发现、利用和命名。我国的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随着世界局势和国家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日本再次将手伸向钓鱼岛这是个中国政府所不允许的。对这一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和中国公民人权的行径中国政府表示强烈抗议。采取抗议只会助长日本的野心我们要让日本知道我们在外交以及军事上的亮剑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既然日本如此猖獗我们就拿出点颜色让他们看看。首先钓鱼岛是我国的领土我国的渔民有权在钓鱼岛捕鱼作业渔民在钓鱼岛捕鱼作业必须要有海军或者海监船作为安全保障不能让日本日说抓就抓。对于日本在钓鱼岛及其附近的船只给予驱逐对其海军舰采取跟踪的手段并做好战斗准备。
我国必须不怕局势的复杂化与军事斗争化用强硬的态度与措施来保卫钓鱼岛。在经济上我国可以采取关税措施限制日货进口等措施来制约日本使其在钓鱼岛问题方面不敢太过强硬。在政治上我们必须坚持钓鱼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原则一切中日合作都要建立在此基础上尽量将钓鱼岛问题拿到谈判桌上解决。在军事上我们要加强对钓鱼岛的管理成立钓鱼岛保卫大队专门负债钓鱼岛及周边的安全事务。保证我国渔民能在该海域合法放心的捕鱼作业。同时解决钓鱼岛问题有利于我国海军冲出第一岛链增强我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再苦再累也要解决钓鱼岛问题要本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坚持钓鱼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原则来看待钓鱼岛问题。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在7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美国与西班牙1898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和1900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曾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但并未包括南沙群岛。南沙之争其本质是围绕着石油资源而展开的争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政治”问题南沙问题背后是扑朔迷离的大国角力。2007年3月份越南宣布在越南北部海防市东七十多公里的海域发现石油储量丰富的安子油田并公开邀请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的公司进行公开招标同时邀请俄罗斯作为南沙石油的开发伙伴。4月份越南正式启动与英国石油公司推进在南沙建设天然气田和管道的计划。2月12日越南外交部发言人就南沙群岛的所有权公开发表声明称“有充分的历史根据证明越南拥有南沙群岛的主权”。
东南亚国家这些无视中国的领土主权尊严的行为却没有遭到我国有效措施的压制。而是日益猖狂他们企图把南海问题复杂化国际化从中拉拢大国来瓜分中国的南海。这是非常令人愤慨的事情我国一直过于注重和平发展导致东南亚的小国读懂了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强国路线不把中国的国家尊严放在眼里。
南海是我国贸易的海上生命线我国必须对其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与主权。再次南海资源丰富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财富我们无论如何也要收复南海。东南亚都是一些小国家他们军事力量与我国解放军力量对比悬殊我们可以强硬出击没有必要担心美国。我们拥有南海主权的决心不只要体现在态度上还要体现在行动上。我们要对南海做一个主权拥有国应该做的事我们也要对南海进行开发对其他没有经过我国政府同意的非法开发项目我们要严厉制止。而且必须在南海部署我国的军舰海监船的巡航管理方案。
一个国家的富强不仅体现在经济与军事的强大最重要的是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倘若一个国家的主权完整都无法保障,那么日后怎能保证不会像清王朝那样任人宰割呢?所以在主权问题上我们要有决心,有行动。要相信毛主席的话枪杆里头出政权。
推进祖国统一心得篇五
民族团结,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跟本原则,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有着特别重要的:其一,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只有实现了民族团结,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没有民族团结,必然是民族矛盾、冲突不断,导致国家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其二,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只有实现了民族团结,社会才能安定和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其三,民族团结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各民族只有团结一心,才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步、各族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民族团结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以及同一少数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民族团结,就是要求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一律平等的基础上,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助合作,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加强民族团结是搞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特点,只有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才能取长补短,才能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从历史上看,“合则两利,离则两伤”,凡是各民族和睦相处的时候,社会就安定,各族人民就安居乐业,凡是民族之间闹纷争的时候,社会就动荡,各族人民就遭受苦难。新疆解放以来的实践也说明,什么时候民族团结搞得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就蓬勃发展,什么时候民族团结出现问题,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就遭受挫折。在新的历史时期,摆在新疆各族人民面前的紧迫任务,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扩大开放,促进新疆的振兴和发展,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而努力奋斗。要实现这一历史任务,就必须动员各族人民,加强团结,共同奋斗。如果离开了各民族的亲密团结和通力合作,要搞好新疆的开发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根本不可能的。
2、加强民族团结是维护新疆稳定的需要
保持社会政治稳定,这是新疆的第一位大事,是完成各项任务,实现宏伟目标的首要前提和重要基础。近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各级党政组织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收到了一定效果,保持了大局的基本稳定。但是,由于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区还存在许多现实的和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国际反动势力加紧对我国推行“西化”、“分化”战略,把新疆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公开支持境内外的民族分裂活动。境外民族分裂组织加紧对新疆进行渗透,他们利用人境探亲、旅游、经商等机会向新疆派遣特务、寄送反动宣传品,还采取出版报刊、办经文学校,收买出外朝觐人员等手段,大肆进行分裂活动。境内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与国际反动势力相勾结,不断变换策略和手段,采取隐蔽或公开的形式,进行反动宣传,建立反动组织,网罗反动骨干,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矛盾,冲击党政机关,甚至进行暴力恐怖活动制造动乱和暴乱。敌人的破坏活动,使我区的稳定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严峻的挑战。历史的经验证明,团结是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才能使敌人无机可乘,无空可钻,才能真正保持社会政治的稳定。可以说,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是实现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首要前提和基础。
3、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需要
民族凝聚力是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提高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经济实力也好,科技实力也好,国防实力也好,如果没有民族凝聚力来贯穿,就形成不了合力,形成不了强大的国力。在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精诚团结,并肩奋斗,共同缔造了伟大的国家。这是中华民族文明不断丰富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新的历史时期尤其需要坚持和发扬。
4、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的国家,从古代起,各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和繁衍在祖国这块广大的土地上,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共同创造了祖国灿烂的文化,共同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特别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许多方面有着不同形式的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不可分离的整体。特别是近100多年来,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人民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同外国侵略者和民族分裂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新疆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历史就是新疆各族人民休戚与共、团结奋斗的关系发展史。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事业,共同的利益,把各民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情同手足,唇齿相依,形成了亲密团结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团结是福、分裂是祸,稳定是福、动乱是祸的观点已经成为广大千部群众的共识,促进团结进步已经成为各民族的自觉行动。今天,进一步发扬这个优良传统,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已成为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三
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和关心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对新疆的民族团结寄予殷切的希望,反复告诫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一定要搞好民族团结,把新疆建设好,保卫好。早在新疆解放前夕,毛泽东同志就谆谆教导进疆部队指战员和汉族干部,到新疆要为各族人民多办好事。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63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对新疆工作作了7条重要指示,强调指出:新疆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1965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新疆视察工作时反复强调:在新疆要特别重视加强民族团结,在汉族干部中要反对保守思想,本地区民族同志也不要有关门思想,双方都要努力,克服保守思想和关门思想,共同打破资产阶级民族观,把民族团结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周总理还挥笔题词勉励各族干部:“高举毛泽东思想胜利红旗,备战边防,生产建设,民族团结,艰苦奋斗,努力革命,奋勇前进。”他引用“埋骨岂须桑梓地,人生到处有青山”的名句,热情鼓励汉族干部和青年,要搞好民族团结,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和关心新疆的民族团结。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亲临新疆视察,对新疆大力发展经济、贯彻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等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党中央多次专门讨论新疆工作问题,强调新疆一定要搞好民族团结工作。1981年7月,中央书记处在讨论新疆工作问题时指出: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是进一步做好新疆各项工作的关键,希望新疆的同志进一步增强信心,加强团结,再接再厉,把新疆工作做得更好。
第三代中央领导人江泽民、李鹏等多次亲临新疆视察工作,对新疆的民族团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反复告诫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加强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要努力发扬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这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保证。并指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同时,中央又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新疆的工作,对搞好新疆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疆各族人民的关怀,是鼓舞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人更加重视新疆的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和重大举措,表明了党中央对新疆工作非常重视,十分关心,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胡锦涛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讲话中指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是各族人民之祸。”
在2006年的军民迎新春文艺晚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等中央领导观看了根据卡德尔写的解放军爱民日记改编的节目《卡德尔大叔的日记》后,走上舞台,会见了维吾尔族老人卡德尔。胡锦涛称赞卡德尔为加强军民团结、民族团结作出积极贡献,向他表示感谢。时隔半年多,2006年9月10日下午,正在新疆考察的胡锦涛又利用此次到新疆考察的机会,特意抽出时间看望这位老人。这表明了胡总书记对民族团结的倍加重视。
加强民族团结,是党中央对新疆各族人民的殷切要求和期望,也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全区各族人民,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大好形势,保证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顺利进行。
推进祖国统一心得篇六
(一)坚持民主集中制是保持党的性质的重要保证
民主集中制是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最根本的制度,也是我们的传统制度。坚持这个传统制度,并且使它更加完善起来,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事情。”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这种先进性,不仅表现在它有正确理论、纲领和路线,而且表现在它有正确的原则和制度,这个原则和制度就是民主集中制。用民主集中制把党员和各级党组织连接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才符合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才能适应党的伟大历史使命的要求。国际上,前苏联、东欧剧变的一个沉痛教训,就是那里的党长期背离和最终放弃了民主集中制,导致党改变性质,甚至崩溃、瓦解。这就告诉我们,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是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否坚持党的这种制度,关系到党能否巩固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胜利成果,关系到党领导的改革事业能否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最终实现宏伟目标。因此,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
(二)坚持民主集中制是新时期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重要保证
实现党的正确领导,必须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而要制定正确的路线,除了有正确的思想路线外,还必须有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制度加以保证。因为,实现党的正确领导,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建立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没有广泛的民主,不可能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没有民主,意见不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方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是由于坚持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制定出符合我国新时期需要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次重要升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一系列理论和观念,是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为何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什么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完善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中国共产党正是根据党内生活的经验教训,深刻地认识到:什么时候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党就朝气蓬勃,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不按民主集中制办事,就困难重重,党的事业就遭受损失。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是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组织保证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还要不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自发经济,而是有组织有领导的,它并不排除民主集中制。相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以及包括作为党和国家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的民主集中制在内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我们党已经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胡锦涛同志指出: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这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政治上讲,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因而,我们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不排斥民主集中制,而且是要健全民主集中制为其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我们党是执政党,地方各级党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领导者。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提高各级党组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第一,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党全国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任务艰巨,情况复杂,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保证党决策的正确和有效实施。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的决策要民主化、科学化,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坚持走群众路线,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以保证政策的正确性和执行的有效性。胡锦涛同志指出:“全党同志都必须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极端重要性,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扎扎实实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使党的决策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第二,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之间的关系,维护党的纪律,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引导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我们党的改革事业越是深入,越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有利于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环节统筹规划、协调配套,使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
第三,坚持民主集中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客观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当前,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及其派生的平等观念,对于强化人们的民主意识,消除特权思想和等级观念,克服官僚主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经济领域中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常常被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带到党内,导致出现把党的原则、党的权力、党内关系商品化的倾向。为了抵制和消除这种现象,保持党的纯洁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克服消极腐败现象,保持领导班子的清正廉洁,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二、健全和发扬民主集中制的要求
(一)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调动全党的积极性
第一,发扬党内民主要以引导、保护、发挥全党积极性为出发点。我们党担负着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这就更要求发扬党内民主,调动广大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使党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是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发扬党内民主,一定要致力于活跃党内生活,扩大和提高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范围和程度,进一步增强党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全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集中全党的智慧,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使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第二,要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员不仅要履行一定的义务,还要享受党章规定的各项民主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侵犯党员的权利。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当前尤其要强调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广大党员要了解并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对任何侵犯党员权利的行为及个人,要追究其责任,给予党纪处分,情节严重的,还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要推进党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党面临的任务比过去更加繁重复杂,决策的理论和方法也都大大发展了、丰富了、深化了。党在做出重大决策前,不仅需要调查了解情况,而且需要对复杂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多层次的考察、分析,并从它们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中作综合的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进一步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所谓决策的民主化,就是说一切重大决策都不能仅凭领导者个人的经验和意志做出。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而发展又极不平衡的大国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全靠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去探索。要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中错综复杂的问题进行决策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个人或少数人,即使有超常的智慧和能力,也是难以独立应付和驾驭的。只有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发挥全党以至全国人民的集体智慧,及时总结来自基层和实践的丰富经验,广泛开展讨论,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包括反对的意见,我们的决策才会拥有最基本的实践依据。
所谓决策的科学化,就是说一切重大决策都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科学的论证。这就需要一套严格的民主科学决策制度,并依照这一制度建立起完善的决策支持系统、咨询系统、评价系统、监督系统和反馈系统。不断修正完善决策方案,使决策尽可能地符合实际,减少和避免出现决策上的重大失误。
(二)加强党内监督
正确而有效的党内监督,既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内容,又是这一制度得以顺利贯彻执行的可靠保障。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倡导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反对奢侈浪费。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积极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使领导干部模范遵守党纪国法,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健全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完善巡视制度。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推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改造监督检查职责,维护党的纪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颁布实施,是加强党内监督工作的重大举措,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使党内监督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这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领导班子成员坚持过双重组织生活,重点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而不是流于形式,这是加强党内监督,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党组织得以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拓宽党员和群众对领导干部及领导机关工作的监督渠道,重视信访工作,建立和完善党员群众定期审查领导干部的制度。要把党内监督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监督结合起来,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体系,以保证党的肌体的健康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三,充分发挥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作用。党员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担任何种领导职务,都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同时,为强化党内监督,必须严格执行党纪律,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对违纪党员要严肃查处。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都必须支持和保证纪检人员正当行使职权,凡干扰、阻碍纪检部门工作和打击报复纪检人员的人,都要受到严肃处理。
(三)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
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这是民主集中制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一条重要纪律。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艰巨复杂的改革和建设任务,如果没有党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也不会有可靠的保障。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性,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就指出:“我的中心意思是,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怎么行呢?”,“党中央、国务院没有权威,局势就控制不住”,“宏观管理要体现在中央说话能够算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就要保证党中央的政令畅通,保证全党行动的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每个党员、党的干部都必须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任何重大问题在未正式做出决定之前,都可以而且应当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展开充分讨论;对于党中央已经做出决定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绝不允许在报刊、广播等公开宣传媒介中发表同党中央的决定相反的言论。
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就要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职责和权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地方各级党委,必须在党中央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要把握好中央精神和地方实际的最佳结合点,把局部与全局利益连接起来,开拓进取。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还要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局部服从全局。各地区、各部门都树立全局观念,把贯彻党中央精神与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与全国人民的利益相统一,决不允许把自己管理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搞成不听党的统一指挥,不受组织约束和群众监督的“领地”;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地方、部门保护主义;决不允许制定与中央政策和国家法律相抵触的规定;决不允许违背集体决定自行其是,擅自行动。无论什么人,无论哪一级组织,违反和破坏民主集中制都应受到严肃批评和处理。
推进祖国统一心得篇七
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祖国统一战略研究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中国社会政治 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从理论上看,祖国统一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的重要构成;从现实上看,祖国统一是维护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主要内容,是实现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祖国统一了,整个中华民族才能更加奋发图强,实现繁荣昌盛;只有祖国统一了,才能重振中华民族的雄风与形象,实现民族辉煌;只有祖国统一了,我们中华儿女才可以挺直脊梁站在世界上。我们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是某些分裂祖国的极端分子可以阻止的。祖国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的潮流,它是由民族感情决定 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首先在一般的规模上把人们从政治的高度组织起来,可以防止人们陷入严重的内部分裂、冲突,让人们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其次,国家能够把较多的人有效地组织起来,开展大规模的生产活动或其他活动。再次,国家统一由于统一的标准,减少了地方割据,能够有效地降低各种活动,特别是生产活动的成本,从而提高效率。最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成员在较大范围内的流动,有利于极大地开阔国民的眼界,增强国民活力,是国民充满活力的源泉。
就当代中国而言,祖国统一还有其特殊的意义。首先,近代中国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家基本处于半分裂的状态中,这种分裂状态使中国缺乏力量,对内无法集中组织生产,对外无法抵御外辱,这种局面决定新中国成立后十分注重祖国统一。其次,国家统一是有效地预防各种边境地区分裂活动或者分裂意图的有效措施。最后,当代中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建设任务十分艰巨,需要有效地控制全国的资源,而中国的资源,从供给和需求看是十分不平衡的。更需要我们祖国的统一,来进行统一的协调。
(一)领土统一方面的问题
1.西藏问题。一部分藏族坚持顽固的分裂立场,不停的制造事端,影响稳定、影响中国的国际 形象。尤其是近年来,西藏的分裂分子与境外的藏独势力相勾结制造了一系列的分裂活动,如: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
2.新疆问题。新疆部分维族人不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多次谋求独立。近年还多次滋生事端,严重破坏社会稳定和国家的统一。如:新疆7.5打砸抢烧的严重暴力事件。
3.台湾问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到鸦片战争 后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法西斯被战败,将台湾还给了中国,而后中国的内战导致台湾长期在国民党的控制之下,难以与大陆实现真正的统一。一些活跃的台独分子,试图将台湾脱离祖国的怀抱,受到大陆和台湾人民的坚决抵制。我国对港澳台推行的是“一国两制”的政策,这事实上是一种主权统一,治权不统一的状态。台独分子时时刻刻都在蠢蠢欲动,台湾问题依然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另外,内蒙古自治区、一部分边境上的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不高,事实上也是我们祖国统一存在的潜在威胁。
(二)一部分国民,爱国主义的情怀严重不足
一部分台湾、香港的国民不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认为中国大陆的国民都是乡巴佬,与他们不是一路的人,他们向往目前综合国力比中国强的西方世界,缺乏对自己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一)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增强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自觉性
民族地区经济文化 相对落后,与发达地区差距还是有点大,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的有关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国家在民族地区兴办的大型工程考虑民族地区利益不够,包括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自由在内的民族权益没有得到完全保障,这些因素影响着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要消除民族地区不稳定因素,促进民族团结,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包括大力进行扶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采取各种措施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教育 事业。此外,要对全国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 民族观和民族政策教育,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全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加大民族立法的力度,保障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
长期以来,我国的发展格局都是沿海地区和东部地区比内陆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得好,内陆和边疆地区由于地理 条件的限制,交通不发达,很多资源得不到开发,教育发展水平很低,开发能力和对外交往的能力都很弱,导致内陆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处于封闭或者半封闭状态。改革开发以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内陆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时机,中国开始了工业反哺农业,东部支持西部的发展格局。西部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经济上,西部地区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格局发生了变化,第二产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日益兴盛,第一产业的比重相对降低。交通方面,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联系日益方便,从铁路、公路和空运方面都十分便利,这样西部与外界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文化教育方面,国家大力投资兴办教育,到目前为止,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疆还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国民的素质进一步提高。政治上,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有更多的自治权,能够更加灵活的根据自己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国家每年都要通过转移性支付来支持和投资西部地区的基础性建设,为其经济、政治、文化的长足发展提供基础。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功能分区,这种功能分区是以社会-经济-自然 组成的复合系统为对象,根据区域所处的可持续发展状态,面临的人地矛盾冲突与资源约束,结合区域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与重要性,将区域划分成不同的可持续发展功能区,并阐明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与问题的形成机制,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模式与途径,为决策部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规划与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把我国划分为不同功能分区,发挥各个功能分区的优势,然后进行互补,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经成为全球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实体,可以说我们的“蛋糕 ”已经做大,现在的问题是继续把蛋糕做大的基础上如何更好更合理的去分配这个蛋糕,让全民都能分享发展带来的好处。从制度上保障人民的利益。做出更多惠民、利民的实事,让人民感觉到自己生活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为自己作为中国人而骄傲、自豪。
(五)加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 教育
爱国主义精神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要素,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当前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团结稳定的精神基础。作为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塑造,更是令国家充满朝气、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增长、政治民主化不断推进、社会管理筑基不断深入、文化发展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在经济主体多元化以及市场化不断加深的新形势下,加强国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兴盛以及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主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起过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外族入侵,民族的生存面对危机的时候;民族主义无论是作为思想观念还是价值体系,体现的都是本民族的利益。民族主义发展到今天,出现了盲目的民族排外主义、民族虚无主义。
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应该从小开始,教育人民大众理性爱国、理性发挥民族主义的作用。
历史经验 再次告诉我们,各民族大团结是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分裂与动乱只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团结稳定是发展的生命线;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国家和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巩固和发展现代化建设成果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首先巩固各民族大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次巩固各民族大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就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再次巩固各民族大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最后巩固各民族大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的周围,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伟大旗帜,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思想不动摇,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的反分裂斗争就一定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以上的措施,我们的民族会更加团结,社会会更加稳定,祖国的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国家也会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也越来越幸福。
推进祖国统一心得篇八
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祖国统一战略研究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从理论上看,祖国统一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构成;从现实上看,祖国统一是维护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主要内容,是实现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祖国统一了,整个中华民族才能更加奋发图强,实现繁荣昌盛;只有祖国统一了,才能重振中华民族的雄风与形象,实现民族辉煌;只有祖国统一了,我们中华儿女才可以挺直脊梁站在世界上。我们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是某些分裂祖国的极端分子可以阻止的。祖国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的潮流,它是由民族感情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首先在一般的规模上把人们从政治的高度组织起来,可以防止人们陷入严重的内部分裂、冲突,让人们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其次,国家能够把较多的人有效地组织起来,开展大规模的生产活动或其他活动。再次,国家统一由于统一的标准,减少了地方割据,能够有效地降低各种活动,特别是生产活动的成本,从而提高效率。最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成员在较大范围内的流动,有利于极大地开阔国民的眼界,增强国民活力,是国民充满活力的源泉。
就当代中国而言,祖国统一还有其特殊的意义。首先,近代中国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家基本处于半分裂的状态中,这种分裂状态使中国缺乏力量,对内无法集中组织生产,对外无法抵御外辱,这种局面决定新中国成立后十分注重祖国统一。其次,国家统一是有效地预防各种边境地区分裂活动或者分裂意图的有效措施。最后,当代中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建设任务十分艰巨,需要有效地控制全国的资源,而中国的资源,从供给和需求看是十分不平衡的。更需要我们祖国的统一,来进行统一的协调。
(一)领土统一方面的问题
1.西藏问题。一部分藏族坚持顽固的分裂立场,不停的制造事端,影响稳定、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尤其是近年来,西藏的分裂分子与境外的**势力相勾结制造了一系列的分裂活动,如: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
2.新疆问题。新疆部分维族人不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多次谋求独立。近年还多次滋生事端,严重破坏社会稳定和国家的统一。如:新疆7.5打砸抢烧的严重暴力事件。
3.台湾问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到鸦片战争后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法西斯被战败,将台湾还给了中国,而后中国的内战导致台湾长期在国民党的控制之下,难以与大陆实现真正的统一。一些活跃的台独分子,试图将台湾脱离祖国的怀抱,受到大陆和台湾人民的坚决抵制。我国对港澳台推行的是“一国两制”的政策,这事实上是一种主权统一,治权不统一的状态。台独分子时时刻刻都在蠢蠢欲动,台湾问题依然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另外,内蒙古自治区、一部分边境上的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不高,事实上也是我们祖国统一存在的潜在威胁。
(二)一部分国民,爱国主义的情怀严重不足
一部分台湾、香港的国民不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认为中国大陆的国民都是乡巴佬,与他们不是一路的人,他们向往目前综合国力比中国强的西方世界,缺乏对自己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一)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增强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自觉性
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与发达地区差距还是有点大,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的有关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国家在民族地区兴办的大型工程考虑民族地区利益不够,包括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自由在内的民族权益没有得到完全保障,这些因素影响着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要消除民族地区不稳定因素,促进民族团结,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包括大力进行扶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采取各种措施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此外,要对全国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民族政策教育,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全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加大民族立法的力度,保障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
长期以来,我国的发展格局都是沿海地区和东部地区比内陆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得好,内陆和边疆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交通不发达,很多资源得不到开发,教育发展水平很低,开发能力和对外交往的能力都很弱,导致内陆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处于封闭或者半封闭状态。改革开发以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内陆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时机,中国开始了工业反哺农业,东部支持西部的发展格局。西部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经济上,西部地区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格局发生了变化,第二产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日益兴盛,第一产业的比重相对降低。交通方面,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联系日益方便,从铁路、公路和空运方面都十分便利,这样西部与外界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文化教育方面,国家大力投资兴办教育,到目前为止,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疆还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国民的素质进一步提高。政治上,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有更多的自治权,能够更加灵活的根据自己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国家每年都要通过转移性支付来支持和投资西部地区的基础性建设,为其经济、政治、文化的长足发展提供基础。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功能分区,这种功能分区是以社会-经济-自然组成的复合系统为对象,根据区域所处的可持续发展状态,面临的人地矛盾冲突与资源约束,结合区域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与重要性,将区域划分成不同的可持续发展功能区,并阐明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与问题的形成机制,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模式与途径,为决策部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规划与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把我国划分为不同功能分区,发挥各个功能分区的优势,然后进行互补,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经成为全球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实体,可以说我们的“蛋糕”已经做大,现在的问题是继续把蛋糕做大的基础上如何更好更合理的去分配这个蛋糕,让全民都能分享发展带来的好处。从制度上保障人民的利益。做出更多惠民、利民的实事,让人民感觉到自己生活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为自己作为中国人而骄傲、自豪。
(五)加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精神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要素,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当前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团结稳定的精神基础。作为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塑造,更是令国家充满朝气、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增长、政治民主化不断推进、社会管理筑基不断深入、文化发展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在经济主体多元化以及市场化不断加深的新形势下,加强国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兴盛以及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主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起过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外族入侵,民族的生存面对危机的时候;民族主义无论是作为思想观念还是价值体系,体现的都是本民族的利益。民族主义发展到今天,出现了盲目的民族排外主义、民族虚无主义。
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应该从小开始,教育人民大众理性爱国、理性发挥民族主义的作用。
历史经验再次告诉我们,各民族大团结是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分裂与动乱只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团结稳定是发展的生命线;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国家和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巩固和发展现代化建设成果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首先巩固各民族大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次巩固各民族大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就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再次巩固各民族大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最后巩固各民族大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的周围,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伟大旗帜,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思想不动摇,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的反分裂斗争就一定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以上的措施,我们的民族会更加团结,社会会更加稳定,祖国的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国家也会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也越来越幸福。
推进祖国统一心得篇九
“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一构想,概括地说,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第一,“一个国家”, 即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体现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它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
第二,两制并存。即中国主体(中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和平共处,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做贡献。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途径,也是统一后中国国家体制的重要特色。
第三,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通过接触和谈判的方式来实现祖国的统一,是我党的一贯立场和既定方针,也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我们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非和平方式的可能性。当然,也决不能轻易使用武力,因为我们的精力要花在经济建设上,统一问题晚一些解决无伤大局。这是一种战略考虑。
第四,高度自治。祖国和平统一后,依法在台湾、香港、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行使地方政府的权力,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这是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得以长期保持的基本制度保障。
“一国两制”是我们党和国家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不是权宜之计,不是短时打算,而是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和政策。这是在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过程中以及祖国和平统一后,保持香港、澳门、台湾的繁荣与稳定,促进中国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本保证。“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推进祖国统一心得篇十
祖国是我们的根和命脉。面对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及一系列国际问题,现在是我们更要坚守祖国统一的信念和立场的时候。大学是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地方,也是青年朋友们成长的重要阶段。如何坚持祖国统一,是大学校园中急需探讨和回答的一个问题。
第二段:坚持祖国统一是我们维护和平稳定的重要保障
大学将成为各类人才的培养基地,是建设祖国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自觉维护祖国的统一,尽力完成自己的任务和义务。盲目追求个人利益和自由,以及逆向思维,是无益甚至有害的。得益于祖国统一的环境,我们才有机会在世界上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技能。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必须依靠每一个人的努力。只有坚守制度、坚持稳定、坚持不懈地实现国家及祖国的统一,才能提高我们的形象,为实现国家的发展和强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段:坚持祖国统一,体现了我们民族复兴的理想
坚持祖国统一是我们民族复兴的根本之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烽烟不息的混乱局面表明,祖国分裂永远不是好事。伟大的中华民族要成为世界强国,就要实现祖国和民族的统一。如今的我们,正处在这个历史时刻中。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将祖国统一这一理念深深地印在心中,让它成为我们的信仰,并积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第四段:坚持祖国统一,需要广泛参与和包容的态度
什么样的家园才是我们所期望的呢?坚持祖国统一是我们民族的共同意志,而这个意志必须有一种广泛参与和包容的态度。我们需要尊重每一个人的意愿,尊重各种思想的不同。我们需要相互理解和包容,并尽最大的努力寻求共同的目标。尤其是,我们要尊重和照顾台湾同胞、香港同胞的意愿。当把我们的行动放置在台湾同胞、香港同胞的角度来看,我们就会有更长远和全面的视角。
第五段:结语
南京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在东校区挂起了一浦东灯笼、一桂林水街夜景的大型景观,正是彰显了祖国统一主题。在这个中华民族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阶段中,自觉坚持祖国的统一、坚强不屈的意志是大学生们的重要精神品质。我们将秉持着这个信念,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为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推进祖国统一心得篇十一
第一段:介绍背景和重要性(200字)
近年来,随着祖国的发展与繁荣,统一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为了加强全国各地的凝聚力和团结力,共创祖国统一事业成为了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共创祖国统一事业不仅涉及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更关乎每位中国公民的荣誉与尊严。在这个统一事业中,每个人都应承担自己的责任,坚持发展,并发挥自己的优点和特长。通过集思广益,我们能够共创一个既繁荣、和谐又统一的祖国。
第二段:凝聚民族力量与民意认同(250字)
共创祖国统一事业需要凝聚全体中国人民的力量,使每个人都能够为统一事业作出贡献。通过加强民族意识,我们能够更好地认同自己的中国身份,并将自己的行动与祖国的统一目标相一致。政府应当加强统一宣传,增加国家统一事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全民爱国热情。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教育,培养新一代对祖国统一事业的热爱,并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统一的重要性,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共创祖国统一事业,才能够实现全国团结的目标。
第三段:推动统一发展与繁荣(250字)
为了共创祖国统一事业,我们也应该推动全国各地的统一发展与繁荣。政府应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区域间的均衡发展。同时,为了建设一个和谐社会,我们还应关注社会公平与社会福利的问题,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推动统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和传承,使全国各地的文化都能够繁荣发展。只有当全国各地的人民都能够享受到统一事业带来的共同繁荣与幸福,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祖国的统一。
第四段:开展对话与合作(250字)
共创祖国统一事业需要各方面的合作与对话。政府应加强各地间的沟通,建立起统一事业的合作平台。同时,政府还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与认同。通过与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我们可以减少外部压力,推动祖国统一事业的发展。此外,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对话也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应增强透明度,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统一事业做出贡献。
第五段:总结并展望未来(250字)
共创祖国统一事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与参与。通过凝聚民族力量,推动统一发展与繁荣,开展对话与合作,我们可以共同实现祖国的统一梦想。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祖国的统一带来更多的和谐与幸福。作为中国公民,我们应该坚定信念,积极参与共创祖国统一事业,并为实现祖国的统一目标而努力奋斗。
总结:共创祖国统一事业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涉及国家安全与发展,是我们的责任与荣誉。通过凝聚民族力量,推动统一发展与繁荣,开展对话与合作,我们可以实现祖国的统一梦想。作为中国人民,我们应该坚定信念,积极参与共创祖国统一事业,共同实现一个统一、繁荣、和谐的祖国。
推进祖国统一心得篇十二
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统一一直怀有深深的期盼与祝福。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经历了太多的离散、分裂和纷争。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时代,但对于盼望祖国统一的心得体会,我也深感强烈。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祖国统一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性。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拥有广袤的领土和多样的民族。但正因为如此多样性,也经常面临着各种分裂和矛盾的问题。只有实现祖国的统一,才能够真正发挥中国的整体优势,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强盛。一个统一的国家,可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带来经济上的拓展、文化的交流以及国家的稳定。盼望祖国统一,对于我而言,是为了看到一个更繁荣、更强大的中国。
其次,我从个人情感角度深刻地体会到盼望祖国统一的意义。作为一个生活在祖国大陆的人,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和关注台港澳地区的发展。我每天都会关注相关的新闻和事件,希望看到两岸关系的缓和,对话的开展,最终实现真正的和平统一。因为盼望祖国统一不仅仅是政治上的要求,更是我个人对家庭的思念和对祖先的纪念。无论是台湾、香港还是澳门,都是来自于中华文明的一部分,都是中华民族的亲人。盼望祖国统一,就是希望看到家人团聚,昔日的分离不再存在。
然而,盼望祖国统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要承认,实现祖国统一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差异,以及历史上的矛盾和冲突,都使得统一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秉持和平的态度,用宽容和理解去面对不同的意见和观点。通过对话与合作,寻找共同的目标和利益,才能够实现和平统一。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守和平与发展的信念,坚持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的原则,祖国统一的日子一定会早日到来。
最后,我深深体会到盼望祖国统一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都能够感受到祖国统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这是对自己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只有在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勇敢前行,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每个人都应该发扬自己的优秀品质,为祖国的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从个人行为上,还是从社会责任上,我们都可以通过积极的行动来促进祖国统一的进程。
综上所述,盼望祖国统一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必然的情感。从国家发展、个人情感、面对挑战到肩负责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虽然实现统一并不容易,但只要我们坚持相信和努力奋斗,终将会迎来那个美好的瞬间,让我们共同为此努力吧。
推进祖国统一心得篇十三
共创祖国统一,是针对当前我国面对的香港、台湾等领土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行动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通过全民共同参与和协同努力,共同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与传统的依靠政府和军队力量不同,共创祖国统一更加注重民间力量的发挥,激发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团结感,让每个人都成为祖国统一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第二段,我自己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我认为祖国统一是每个中国人的天职,每个人都有义务为此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尊重国家法律法规、热爱祖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等方面,从细节着手,为实现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在面对国家重大事件时,我们也应当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传递正能量,让世界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力量。
第三段,共创祖国统一体现出的价值观
共创祖国统一的行动理念,实际上体现了许多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比如“天下一家”、“天下为公”、“仁者爱人”等,都强调了团结、共赢与公正的重要性,这与共创祖国统一的理念不谋而合。这种行动理念也体现了中国人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强调中华民族的内外统一,符合“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等价值观。
第四段,共创祖国统一需要的条件和途径
共创祖国统一需要全民的参与,政府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支持。同时,媒体也有责任发挥引导作用,宣传和倡导共创祖国统一的理念。此外,国内外文化交流、人民互访、发挥海外华侨华人桥梁作用等途径也是促进祖国统一的重要方法。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共创祖国统一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第五段,共创祖国统一的意义和价值
共创祖国统一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义务,也是全球和平与稳定的重要保障。实现祖国统一不仅仅意味着领土上的统一,更为重要的是民族文化、民众精神、社会价值观念的统一。只有实现真正的祖国统一,才能更好地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推动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共创祖国统一是每个中国人的使命,共创祖国统一的行动理念也是中国精神的重要体现。
推进祖国统一心得篇十四
众所周知,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历经千年的漫长岁月,也经历了无数的变迁和风雨。但是,始终没有改变的是我们对祖国统一的热爱和坚定信仰。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和体会,下面我来谈谈我对祖国统一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现状
要想理解祖国统一的含义和意义,我们首先要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现状。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听取老师的讲解和观看相关的新闻报道来了解祖国的发展变化。通过了解比较两岸关系、政治局势以及国民生活等各方面的信息,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祖国统一对于我们国家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祖国统一这一话题的紧迫性。
第二段:培养爱国情感,增强国家意识
祖国的统一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关心的事情,也是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有一份责任和担当的事情。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必须努力去培养强烈的爱国情感,增强自己的国家意识。可以通过学习国旗国歌、了解国家历史文化、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活动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爱国意识和家国情怀。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去关注祖国的发展变化,为祖国的统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段:了解两岸关系及历史文化渊源
作为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深厚无比。同时,两岸的文化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深度挖掘和发掘这些文化渊源,就能够增进两岸同胞的友谊,促进祖国的统一。通过了解两岸文化渊源的发展历程、对比两岸文化的异同、了解台湾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等方式,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两岸关系的历史渊源,增进大陆与台湾同胞之间的感情,为推动祖国统一增添动力。
第四段:努力学好文化知识,增强自己的国家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一个拥有强大文化底蕴的国家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努力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增强自己的国家意识显得至关重要。可以大力学习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国家政策法规,了解国际国内形势,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增进自己的国家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国家的统一加强自己的信念。
第五段: 举办相关活动,增强宣传意识
同时,可以举办一些相关的宣传活动,来动员更多的同龄人来关心祖国的统一。可以举行团队活动来让大家一起感受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可以在校园里进行相关的讲座和演讲,让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祖国的发展及历史传承。这些活动也能够有效地增强宣传意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总之,对于小学生来说,关注祖国统一、增强国家意识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加强自身的能力和宣传能力,才能为祖国的统一壮大自己的力量。
推进祖国统一心得篇十五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呼唤每个人的参与和奉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7年1月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的一句话。什么是共创祖国统一?它是指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一种精神和行动。中国人民通过共创祖国统一这一主题,实行和平统一、共同发展的目标。
第二段:共创祖国统一的实现方式
共创祖国统一要实现和平的方式,需要各族人民的团结紧密一致。只有彼此扶持、宽容互助,才能共同拥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和平相处的禀赋与中国人民的胸怀,人类之间要相互尊重和接纳对方的想法,要用心去理解和包容对方,不断探索不同的沟通和协调手段,达成共识。共创祖国统一就像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持续不断的推进和管理,需要有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勇于承担责任,以心为善,以口为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景。
第三段:共创祖国统一的价值意义
共创祖国统一的价值意义是多方面的。对于个人来讲,共创祖国统一可以提高个人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振奋人心。对于全体中国人来讲,共创祖国统一能促进全国人民的发展和稳定,是一个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实践。不仅有助于人民群众的生计和就业机会,还可以提高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地位。对于国家来讲,共创祖国统一有助于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团结力,推动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使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第四段:共创祖国统一的实践经验
共创祖国统一的实践经验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比较成功的事件来展现。比如,公益活动、政府倡导。首先是公益活动,吸引了许多志愿者和专业人员的主动加入,一起向公益事业奋斗,共同为祖国和平相处贡献一份力量。这说明了志愿服务、公益慈善是团结和合作的途径,最终实现共创祖国统一。然后是政府倡导,政府应该正确引导民意、宣传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最终实现强大祖国统一的目标。政府应该更多引导群众参与创新活动,以帮助社会和谐发展。
第五段:结论
共创祖国统一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全体中国人奋斗的任务和责任。我们应该树立共创祖国统一的合作理念,走合作、协调、包容、和平的道路,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发展能力,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推进祖国统一心得篇十六
一、提纲(100字)
共创祖国统一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了解历史,我体会到了共创祖国统一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每个人都可以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创造一个强大的中国。
二、引子(200字)
共创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某些历史原因,中国的领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分割。对于我们这一代的学生来说,我们肩负着共创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近年来,我们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使我们更加了解国家的历史和现状,也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共创祖国统一的重要性。
三、展开(400字)
在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通过观看历史纪录片、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等活动,了解到祖国统一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梦想,更是无数先烈的牺牲和奉献的结晶。曾有无数革命先烈为祖国统一做出巨大贡献,他们英勇不屈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同时,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我们也看到了祖国统一的艰辛与复杂。我们学习到了历史背景、政治原因和外部干预等方面的知识。这使我们认识到,共创祖国统一不仅需要我们的努力,更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
共创祖国统一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奉献。作为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的发展和统一做出贡献。我们可以积极参与组织的各种活动,增强自己的爱国意识,培养感恩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努力,为祖国的统一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只有当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并为之努力,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强大的中国。
四、总结(300字)
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和了解历史,我深刻体会到了共创祖国统一的重要性。我们这一代人应肩负起历史责任,努力学习知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共同为祖国的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创祖国统一的道路充满艰辛与复杂,但只要我们团结奋斗,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更加强大、繁荣和幸福的中国。
五、结束语(100字)
共创祖国统一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只有全体中国人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为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创造一个强大而繁荣的中国。(1174字)
推进祖国统一心得篇十七
正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我们回顾了70年来的发展历程。祖国的统一大业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追求的目标,是几代中国人共同努力实现的梦想,也是我们这一代的历史使命。在参与共创祖国统一大业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坚定信念、努力学习、团结合作、担当责任和乐于奉献的重要性。
首先,坚定信念是共创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基石。作为华夏儿女,我始终怀揣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始终将实现祖国统一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挑战,我都能坚持不懈地为祖国的统一奋斗。坚定的信念给予我前进的动力,让我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其次,努力学习是共创祖国统一大业的必备素质。作为共创者,我们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知识储备。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更好地为推动祖国统一事业提供有力支撑。我通过阅读大量的历史书籍、专业文献和学科课程,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储备,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养。努力学习也让我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更好地为祖国的统一事业贡献力量。
第三,团结合作是共创祖国统一大业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实现国家内部的统一,还是争取国家外部的认同和支持,都离不开团结合作。在共创祖国统一大业的过程中,我始终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倡导团队合作。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我们互相扶持、相互支持,形成了一支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团队。团结合作的力量让我们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为祖国统一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四,担当责任是共创祖国统一大业的底线要求。作为共创者,我们要敢于担当,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无论是为祖国的统一事业做出贡献,还是为守卫祖国的疆土而战斗,我们都不能退缩、不能让国家和人民失望。在共创祖国统一大业的过程中,我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勇于挑起重担,始终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统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乐于奉献是共创祖国统一大业的价值引领。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其自身能力的强弱,更取决于其是否乐于奉献。在共创祖国统一大业的过程中,我始终把奉献精神作为行动的价值引领,回报社会、服务人民。我积极参与各类志愿者活动,为社会和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深知,只有真正理解奉献的意义,才能体味到奉献的快乐和满足感,才能把奉献精神贯彻到共创祖国统一大业的每一个环节。
77年风雨兼程、汗水浇灌下,我们梦寐以求的祖国统一大业正在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共创祖国统一大业并不只是一场完全的胜利,其中蕴含的经验和体会更是让我们受益终身。通过坚定信念、努力学习、团结合作、担当责任和乐于奉献,我们共同创造了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的祖国。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共创祖国统一大业的任务仍然艰巨,但只要我们始终秉承这些经验和体会,勇往直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共同迎接着一个统一、稳定、繁荣的中国。
推进祖国统一心得篇十八
在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中,每一位国民都肩负着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共同创造一个统一、繁荣、强大的国家。近年来,我深入学习了祖国统一的历史知识,参与了一系列统一教育活动,通过这些经历,我对共创祖国统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首先,我们要坚守历史定位。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稳定的国家,历史上数不尽的战争和分裂只带来了痛苦和困苦。如今,“一个中国原则”的确立为国家和民族的统一提供了坚实的法理基础,而“九二共识”更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石。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明白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始终坚守一个中国的底线,做到心中无波澜。只有坚守这一历史定位,我们才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国家统一进程做出贡献。
其次,我们要促进心灵的统一。统一是建立在心灵上的,只有心灵统一,才有可能实现国家的统一。曾经,两岸在历史、文化、语言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给统一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然而,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融合的世界中,两岸之间的距离在逐渐缩小,我们要努力促进双方心灵的统一。这需要我们增进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双方文化的了解与尊重,努力建立和谐友善的关系。只有两岸人民的心灵得到统一,我们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国家统一的力量和温暖。
再次,我们要发挥青年力量。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祖国统一的进程中,年轻人要发挥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统一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要树立增进国家统一的意识,积极参与相关的活动和组织,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年轻人的力量无穷,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祖国的统一必然能够更快实现。
此外,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统一是国家的根本大业,我们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同样要保护国家的利益,维护国家统一的尊严。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在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勇敢站出来,维护国家的尊严和统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旁观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站在国家的一边,为国家统一护航。
最后,我们要有信心和勇气。实现祖国统一是一项艰巨而庞大的任务,但我们应该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祖国统一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而我们作为年轻一代,则应该怀着信心和勇气,勇往直前,为祖国的统一而奋斗。我们相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引导者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继续前进下去。
总之,共创祖国统一是每一位国民的共同使命。坚守历史定位、促进心灵统一、发挥青年力量、维护国家利益以及充满信心和勇气,这些都是我们共同创造一个统一、繁荣、强大的祖国的重要体会和心得。让我们肩负起历史的责任,共创祖国统一的美好未来。
推进祖国统一心得篇十九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追求祖国的统一。历经磨难与困苦,祖国的统一之势如同滚滚长江水,势不可挡。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也从中汲取了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民族融合与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题之一。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中国各个民族逐渐形成了共同的语言、文化和共同的国家意识。尽管曾经历过分裂和冲突,但我们共同的历史和文化终究将我们凝聚在一起,坚定了我们对祖国统一的信念。
其次,我认识到祖国统一是人民的共同意愿。作为中国人民的一员,我深深地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力量。繁华的大街小巷中,无论是黄皮肤的汉族人,还是黑发黑眼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我们永远是一家人,我们共同追求祖国繁荣昌盛的愿望。我相信,正是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得祖国统一之势愈发无法阻挡。
第三,我认识到祖国统一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祖国统一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作为中国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发挥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统一尽一份责任。无论是在学校、工作中,还是在社区、家庭中,我们都应该互相尊重、团结协作,共同为祖国的统一做出贡献。
第四,我认识到祖国统一需要和平发展。曾经我们的祖国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岁月,民族分裂和战争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如今,我们深知和平才是祖国发展的唯一道路。只有建立和平稳定的环境,我们才能够专心致志地推动祖国的统一进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最后,我认识到祖国统一需要全球的支持与合作。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合作与支持,祖国统一更需要外界的理解与帮助。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应该携手合作,互相尊重,共同推进祖国的统一。我坚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祖国的统一就一定会实现。
祖国统一势不可挡,这是我对祖国发展的心得体会。我相信,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时刻牢记这一点,并为之努力奋斗。无论是在祖国统一的道路上,还是在每一个个人的成长中,我都愿意为祖国的统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