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乡村振兴乡村康养心得体会范文(14篇)
心得体会是在实践中通过思考和总结而得出的宝贵经验。如何结构良好地组织心得体会的内容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接下来是一些别具一格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新鲜的写作风格和思路。
乡村振兴乡村康养心得体会篇一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说的是一个人整夜不食不寝去思考钻研一个问题,没有什么好处,不如亲自去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经之路,在这个路上,你不在是个孩子,在锻炼,在成长,跌跌撞撞,且歌且行。青春的光阴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奋进的号角与激昂的乐谱,也许每一天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来,也许每一天都要为了完成当天的任务而焦头烂额,也许每一天都要为了明日的采访做着准备,但我们是欢乐的。不再是不为浮云遮眼之势,更在一览众山之躯。
我们实践,我们欢乐。作为实践,这样的一项活动,也必须有其流程经营。从开始的确定主题,到队员的选拔再到实践的开始,分工,任务的布置,或许疏一看,甚易。但实则不然,在这过程中不是冷冷的追求学术上的严谨,更是寻找种人心向往的科学之美。孙中山说“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每个人在“sunshine”这样阳光的队名中贡献着自我,以追求对大学生村官的深入调查为目的,大胆的去想,去做,在这个团队中关心着对方,真正做到了团结,奋进。有激动,有感动,有触动。
不论第一天大家为了提高团队工作效率的讨论争论不休,不论每一天在外采访村民的队员被烈阳晒伤,汗珠滴落早已浸湿全身的队服,更不论每晚写报告,写日志,全天,为明日准备到深夜。每一天的采访,吃饭,采访,休息,成为了我们的主线,每一天奔波于乡村城镇的各个小巷街头,我们询问着,调查着,目的只是完成实践,让自我明白更多属于我们,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真谛。只因为我们明白,孵化梦想,需要汗水与坚强的臂膀,我们付出,我们收获,我们欢乐。
在对大学生村官的调查实践中,我们感受到了村里的建设,那里有孩子,农民,村干部,每每从他们的质朴中,我们在感受,感受着这份简单,经过我们的采访,明白了村里创业的艰辛,孩子受教育的困难,在同情的同时,我们更多了一份宽慰,因为,我们的村在不断的改善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或许,我们的实践不能反应村里的每个角落,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期望,我们的实践能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更多人注意到在大城市的周围,还是有着一些需要帮忙,建设的村镇,我们的实践活动受到中国高邮网,郭集网,高邮信息报,扬州日报晚报的关注。为自我为一名南大学子感到自豪。
实践活动结束了,每个人在思考着这几天发生在我们身上全部,少了那些青春的张狂,多了些青春的踏实,少了那些青春的迷茫,多了些青春的奋斗,sunshine这个词,不再是一个队名,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当远离喧嚣,来到村镇的时候,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团结,什么是一个团队。这样的实践,这样的我们,这样的,欢乐。
乡村振兴乡村康养心得体会篇二
随着城市化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将目光投向乡村,希望能够通过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生产力的提升和乡村美丽的回归。我也有幸参加了一些乡村振兴活动,此次来洛杉矶的时候,兴致勃勃地到访了附近一个小村庄,体验乡村生活。在此过程中,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体会。
第二段: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乡村振兴不仅仅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建立符合当地特色的产业链,挖掘村庄的人文资源,提升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同时,乡村振兴也可以促进城乡融合,打破城市与农村的壁垒,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
第三段:乡村振兴的实施
乡村振兴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等多方合作。政府应该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建立起强有力的乡村振兴工作机构,以此推进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则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投入资金和资源,助力当地产业的繁荣。农民也应当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拥抱新技术,适应市场需求。
第四段:乡村振兴的效益
通过实施乡村振兴计划,当地乡村的生产力、生活质量、文化底蕴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例如,农业现代化使得农作物种植效率逐渐提高,人工成本逐渐减少,农民收入也逐年增加。与此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让更多人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城乡融合。
第五段:结语
乡村振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注重协调和平衡。只有政府、企业、农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乡村振兴的目标。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宽眼界,更好地了解乡村,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计划。
乡村振兴乡村康养心得体会篇三
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了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乡村振兴是指通过现代化的产业支撑,以提升农业效益为核心,以城乡一体化为主线,通过综合配套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生产和生活水平,使之有机衔接城市,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在亲身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其意义和价值。
第二段:出发点
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在于让乡村经济获得快速发展,避免农村空心化,不仅留住农民,还要吸引更多城市人口到农村去发展。目前,农村普遍存在土地流转困难、缺乏资金、技术落后等问题,需要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和政策保障,从思想上和制度上为乡村振兴提供便利。
第三段:实践体验
通过近几年在乡村振兴工作的实践中,我认为农民素质提升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之一。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团队深入到乡村,为农民介绍科学防疫知识,提高社区免疫力,稳定农民的心理预期。同时,我们还带领农民学习现代农业技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第四段:成果体现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些成果,这些成果的体现体现在经济和思想等方面。在经济方面,通过新秀村改造项目,我们帮助当地的果农买回土地,在增加农业的同时,也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改善了生活水平,为乡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思想方面,则是通过对于社区文化活动的推广,增加当地居民的文化水平和文化共识,培养了社会担当和公民意识。
第五段:总结
综合来说,乡村振兴是当前国家和民生重要的发展方向,也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行动的重要体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提高农村经济和民生水平做出贡献。这样不仅能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在不断创新中提高我们自身技能和经验,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乡村振兴乡村康养心得体会篇四
乡村振兴战略是发展范式的转换。即由过去单一重视农业现代化范式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范式转换,由注重生产效率的一元发展范式向更加注重乡村居民的福利、生活和生态的多元发展范式转换,由过去城市偏向的范式向农村优先、城乡融合发展的范式转换,由农村单一发展向农村综合发展转换。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多层次、多主体、多方面协同发展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要从全球化层次、城市层次、农村和农业部门层次、乡村层次、农户层次等相关层次,从政府、农业企业、农户、非政府组织、城镇居民等多元主体,从政治、经济、文化、自然资源、自然景观等多方面内容协同发展。乡村振兴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性的。乡村振兴必须既有农村内部资源也有外部资源的双重资源集合,关键路径是城乡融合。城乡融合不是原有意义上的城乡统筹的资源分配过程,不是乡对城的被动式的接受,更不是强势的城市对弱势的乡村新一轮的剥夺。城乡融合是城乡资源平等的交换,是城乡产业融合性的一体化发展,是城乡空间差异化条件下的互利性共赢。城乡融合要有更多元的目标,不是以城市元素替代乡村风格,也不是以城市文明代替农村文明,是二者的融合、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遵循。乡村振兴战略蕴含着党对当前我国“三农”形势的重大判断和对“三农”工作方略的重大创新,是今后“三农”工作的总揽和“牛鼻子”,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强化乡村社会和环境治理。
一是强化乡村社会治理。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一核多元”村级治理架构,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组织健全、自治有效、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村民自治制度,深化乡村法治,创新乡村德治,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二是强化乡村环境治理。通过大力推行农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体制机制等路径,让乡村成为城乡群众向往的美丽乡村。
其次要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振兴乡村关键是缺乏懂经营、能干又会干的人才,新型农民才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因此,要着力打造好几支队伍:
一是打造好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队伍。坚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支新时代的有特色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科研队伍,充分发挥基层科技农业服务队伍作为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传播者和农业生产一线指导者的作用。
二是打造好乡村基层管理队伍。创新乡村工作队伍管理机制,让更多年轻干部到农村一线锻炼,担任乡村领导职务,引导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通过多种方式鼓励优秀人才担任村支“两委”干部。
三是打造好农业生产经营队伍。培育农业创业创新的优秀骨干人才,坚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青年农场主、返乡创业人员作为打造“三农”工作队伍、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进一步完善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育政策和扶持政策,想方设法留住年轻人,吸引年轻人务农。
乡村振兴乡村康养心得体会篇五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繁忙与压力增加,人们对于乡村的向往也日渐增长。乡村振兴成为了当前发展的热点,而乡村康养更是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我最近参与了一次乡村康养活动,对于乡村振兴和乡村康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在这次活动中,我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和乡村康养的巨大潜力,同时也对于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和乡村康养有了新的思考。
首先,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资源优势的开发和整合。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而这正是城市所无法拥有的。在乡村康养活动中,我亲身体验到了乡村的清新空气和绿色植被。这些优美的自然环境无疑是城市人所向往的。此外,乡村还保留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如民俗活动和手工艺制作等。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还可以为乡村带来经济效益。因此,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掘和整合乡村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优势的最大发挥。
其次,乡村康养是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在乡村康养活动中,我发现乡村康养不仅仅是一种旅游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乡村康养通过提供健康的环境和丰富的活动,帮助人们放松身心,恢复体力。在这种良性的循环中,人们可以逐渐摆脱城市的焦虑与压力,享受自然和宁静的乡村生活。而乡村康养的发展也需要人们的积极参与和互动。例如,我在活动中参与了农耕体验和健身运动等活动,不仅感受到了身心的放松,也结识了新朋友。这样的良性循环可以通过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乡村康养活动来不断推进,最终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再次,乡村振兴和乡村康养需要创新和融合。传统模式的乡村发展往往面临着资源浪费和单一化的问题。而乡村振兴和乡村康养需要通过创新和融合来寻求突破。例如,在这次乡村康养活动中,我参观了一个乡村家庭旅馆。这家旅馆通过将传统的农家菜与现代的烹饪技术相结合,打造了一种独特的菜肴,深受游客的喜爱。此外,他们还通过推出乡村特色产品,如手工艺品和农产品等,为乡村带来了可持续的收入。这样的创新和融合不仅能够提高乡村的生活质量,还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
最后,乡村振兴和乡村康养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合作。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乡村振兴和乡村康养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和困难。政府需要加大对乡村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营造有利于乡村振兴和乡村康养的发展环境。同时,社会各界也需要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和乡村康养的活动,为乡村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只有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合作,才能够实现乡村振兴和乡村康养的目标。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和乡村康养是当前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我参与的乡村康养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和乡村康养的潜力和价值。乡村振兴需要发挥乡村资源的优势,实现资源优势的最大发挥;乡村康养需要建立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通过创新和融合实现发展的突破;同时,乡村振兴和乡村康养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合作。只有在政府、社会各界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实现乡村振兴和乡村康养的目标,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乡村振兴乡村康养心得体会篇六
党支部书记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组织者和带头人,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灵魂”,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支部书记的综合素质,作为党支部书记,一定要牢记自己的职责,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公司机构体制改革之后,作为一名新党员,有幸被选举为保定公司北部片区党支部书记,通过本次党建培训班的学习,感触颇深,收获良多。
《中庸》里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就要求我们要学思结合,层层递进,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培训过程中,老师带领我们系统学习了党史、党章、十九大精神、工会工作等日常工作内容。在此之前,对党建工作的认识还是肤浅,总认为做好党员管理、活动组织和宣传报道就完全足够,但通过对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切实发现自身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有很大欠缺,可以说是越学越不自信,越学越丰富,进一步消除了过去个人在党群工作实务中的一些思想误区和理解错误,更加深刻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支部书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下大功夫来补强知识,刷新技能。
培训过程中,通过河北公司党委工作人员的讲解,和兄弟单位党支部书记交流,发现我们在党支部基础工作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我们新成立的党支部,在支部建设、规章制度和基础工作方面存在短板,诸如基层党组织相关机制,党支部书记职责履行和党支部达标晋级管理、党员量化考核等方面亟待具体落实。看似繁复琐碎的基础工作,但我想只要我们运用本次培训所得,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这些基础工作的建立和完善,应该是一劳永逸的过程。律己足以服人,身先足以得人,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会在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角色中,积极组织,认真落实,严格按照三会一课、三化三一等内容的要求,在公司党委的帮扶指导下,扎实规范基础流程,逐步夯实党支部的基础工作。
党建文化活动是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撑,为党员群众相互认识、加强交流、增进理解、形成友谊搭建了稳固平台,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价值引领和社会示范,培养党员群众对党组织和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为增强企业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提供重要保障。培训过程中,相关领导为我们亲自授课,从自身工作经验出发,对党工团文化活动的开展、履行党支部书记职责等工作进行了讲解,让我认识到党建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统计调查事业踏上新征程之际,我们把聚焦数字质量,紧密联系广大队员,梳理危机意识、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积极的投身到党建文化活动当中去,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党工团活动,形成共识,凝心聚力,苦干实干,吹响新时代的统计冲锋号。
乡村振兴乡村康养心得体会篇七
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部署20xx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对扎实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20xx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在这重要的一年,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继续稳住农业基本盘,对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20xx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由谋篇布局进入具体施工阶段。要加强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开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着力促进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巩固脱贫稳势头提后劲、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在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立足自身抓好农业,依靠自身端牢饭碗,才能更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第一层次是抓好粮食播种面积,推进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进而稳定粮食年度产量;第二层次是下力气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提高大豆和油料自给率;第三层次是稳定生猪长效性支持政策,保障“菜篮子”产品价格稳定。这三大层次的落实均离不开压实地方责任,要开展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坚决杜绝大规模返贫现象发生是过渡期“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20xx年,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然而,脱贫地区发展基础仍比较薄弱,脱贫产业需要接续培育,脱贫人口需要持续帮扶。今后要在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重点是壮大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和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让脱贫群众从中获得更多收入,共同走上致富道路。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是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夯实现代农业的基础,筑牢种子、耕地、农机支撑。种子方面,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耕地方面,加强耕地质量提升和种植结构管控,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农机方面,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同时,聚焦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做优乡村特色产业。念好特色经,写好融合诀,建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产业平台。
乡村振兴是个系统工程。今年还要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加强改进乡村治理,系统谋划农村改革。乡村建设方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改善通村组路、农村供水、乡村物流等基础设施。乡村治理方面,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努力解决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问题。农村改革方面,稳慎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发展以生产托管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唯有汇聚全党上下、社会各方的强大合力,乡村才能聚要素、添人气、增活力,广大农民生活才能芝麻开花节节高,我们才能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
乡村振兴乡村康养心得体会篇八
在为期x天的全市村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中,我聆听了多位专家和教授的精彩授课,学习了先进村的典型做法。x天的学习时间虽短,但是我受益匪浅,提高了认识,明确了重点,学习到了经验。本人有以下几个方面体会:
做党建工作的责任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党总支是带领全村人民致富的火车头。村级党支部战斗力强不强,关键看村书记。x天的学习使我深刻领悟到加强支部建设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和保证。
做落实政策的明白人
近几年国家惠农政策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实,党在农村的每一项方针政策,都涉及每家每户,与群众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各项政策能否在村里有效落实,主要靠村两委一班人,关键是看支部书记。政策落实的好,支部在村民中就有威望;执行不好,群众就不满意,就会引发干群矛盾,工作无法开展。作为与村民天天接触的村干部,我将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学习,弄通、学懂各项政策,并执行好政策,将上级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做乡村振兴的领路人
乡村振兴是中央重要的战略部署,如何在农村开展乡村振兴,说到底,村干部是主要执行者。作为村书记,强村富民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一心一意为村民谋发展,在发展中实现强村梦。近年来,xx村先后流转农业用地5323。8亩,用于发展水产、家禽、生猪养殖及休闲农业。按照“生态兴村,生态建村”的工作理念,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引进社会化管理模式,与有花木管护能力的单位签订管护协议,明确管护责任与管理标准。为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管护水平,今年初,我村对原有保洁队伍进行了改革,重新优选保洁员,配置专用保洁车辆,全天候实行保洁,真正达到农村环境常态长效管护的效果。
我将以这次培训为契机,带领村两委成员鼓足干劲,进一步关注民评民说、重视民诉民求、解决民困民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及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重规划,抓重点、攻难点,实事实做,以党建为引领,努力把曾钰村打造成生态宜居、生活宜业的新农村!
乡村振兴乡村康养心得体会篇九
基于本次培训班学习,我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会工作的重点努力方向。
一是提高认识,理清工作思路。工作要结合实际,理清工作思路,“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需要久久为功,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这种工作态度和精神。
二是保持良好心态,全身心投入工作中。良好的工作心态与工作业绩成正比关系,拥有了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自然就会上升。每个人都要学会调整心态,不管工作还是生活中有什么困难,要敢于面对,勇于克服,这样工作,才会轻松和投入。
三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工作能力如何,决定了工作效率。平时,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让知识武装大脑,充实生活。
四是相互沟通、团结协作。要有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和互相意识。我们应该学会克服不足,学会大胆工作,学会在工作中坚持学习,学会用学习升华自己的人生价值。五是加强锻炼,保持充沛的精力。一个好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身心,十足的活力和充沛的精力总是给人阳光、朝气的感受。
乡村振兴乡村康养心得体会篇十
振兴乡村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之一。我最近参与了一个志愿者活动,深入乡村进行调研,了解乡村发展的现状和问题。通过这次活动,我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于振兴乡村的心得体会。
首先,乡村振兴需要注重发展乡村经济。乡村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在我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乡村经济发展的情况参差不齐。一些乡村依靠农业、农产品加工或者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也有一些乡村因为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等问题,经济发展十分困难。因此,我认为需要加强对乡村的资源整合和布局规划。通过政策的支持和金融的扶持,推动乡村经济的腾飞。
其次,乡村振兴要注重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乡村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我调研的乡村中,一些乡村因为交通不便、电力供应不稳定等问题,阻碍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认为乡村振兴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和质量。另外,乡村振兴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只有保护好农田、水源、森林等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发展乡村经济。
第三,乡村振兴需要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教育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在我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乡村因为教育资源匮乏,年轻人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力。因此,我认为乡村振兴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提升乡村青年的综合素质。同时,政府和社会应该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吸引更多人才回到乡村发展。
第四,乡村振兴需要注重传统文化保护和创新发展。乡村的传统文化是独特的精神财富,对于乡村的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我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乡村正在积极保护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通过乡村文化旅游吸引更多人前来体验。因此,我认为乡村振兴需要发扬乡村的传统文化,加大对传统村落、传统手工艺等的保护力度。同时,也要注重创新发展,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等形式,推动乡村文化的复兴和振兴。
最后,乡村振兴需要注重社会治理和民众参与。社会治理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我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乡村因为社会治理不到位,民众参与意识不强,阻碍了乡村的发展。因此,我认为乡村振兴需要注重加强乡村社会组织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社会服务和管理,提升乡村的文明程度和社会发展水平。同时,也要鼓励民众参与乡村振兴,发挥各方的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的合力。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通过在乡村调研的参与,我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相信,只要我们关注乡村经济、改善基础设施、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保护传统文化、加强社会治理和民众参与,乡村振兴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实现乡村的全面发展和繁荣。最后,我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乡村振兴,为乡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乡村振兴乡村康养心得体会篇十一
“三农”工作,在中央会议上、在调研考察中,他多次就“三农”问题发表重要讲话。此次集体学习前两个月,就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
定战略、明思路、论办法,主席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列重要讲话,为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乡村振兴,是关乎中国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国家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下的一项伟大工程,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下,正逐步成为现实,一步一步的向着目标迈进。
振兴乡村,聚焦三农,需要解决面对的问题很多,这时候就要严格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从上抓起,严格落实《乡村振新战略规划(20xx—20xx)年》的行动纲领。实施乡村振新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健全现代化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最突出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显著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呼唤,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坚持。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说,就是要切实“三农”作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应认识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在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同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样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乡村振兴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遵循国家策略,提高农村的经济收入是十分关键的,要想让农民提高收入,一方面是加强农业的帮扶和现代化农业作业的发展,让乡村的土特产有销路,打开市场。另一方面是可以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经济收入。在发展的同时,同样要贯彻国家的政策要求,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
国家重视农民,特设了农民丰收节,由此可以看出,国家重视农民的辛勤劳作,同时也为了农民的丰收带来了许多好的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同时也要保留绿水青山,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提高农民的收入。在此同时,农村也要大力引进发展需要的人才,引入资金,大力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化的特色农产品。同时在互联网的助推下,开拓网络市场,将市场扩大化。
要以科学、全面、实用、精准为原则,大力发展乡村事业,围绕中央一号文件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要改革任务,落实好乡村振兴的计划,未全面实现小康生活努力,为了让乡村城镇共同发展努力。
乡村振兴乡村康养心得体会篇十二
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再加上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业基础仍不稳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没有破解,不少农村存在“空壳”、“空心”、“空巢”和活力衰退现象,等等。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既切中了当前乡村发展的要害,也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方向,是城乡发展思路的战略性转变,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十九大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站在全局高度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当前,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其突出。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现代化的发展不可能消灭农村,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农民都搬到城里去,农民总体上应当就地城镇化。我们的目标应是,虽有城乡之别,而少城乡之差。必须通过城乡融合发展,把更多的公共资源配置到农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脱贫攻坚战,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也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一起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城市乡村共生共荣,这才是切合实际地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三产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在战略实施上,要坚持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为重点,以产业融合为纽带,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途径,精心谋划,稳步推进。在加大政策倾斜的同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激活乡村的资金资产资源,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要坚持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加快建立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把各类人才引向农村,培养懂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工作队伍,培育现代新型农民。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下力气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充分发挥农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作用。
作为一个涉农工作者,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就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部署,把各项政策学懂弄透,在做实上下功夫,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为我省乡村振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乡村振兴乡村康养心得体会篇十三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作为一名拥有农村背景的人,我有幸参与了一次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从中收获了许多心得体会。本文将分享我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和感悟,以期激发更多人关注乡村振兴,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第二段:理解乡村振兴的意义
乡村振兴是指通过发展农业、改善农村经济、优化农村社会环境,实现农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的意义在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进而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乡村振兴面临着土地资源流失、劳动力外流、公共服务不足等困境。因此,乡村振兴需要广大农民参与其中,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并鼓励农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第三段:了解乡村振兴的实践
我参与的乡村振兴实践活动是一次农村合作社的创办,旨在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在该合作社中,我们积极引进农业科技,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改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我们也注重培养农民的创业精神和专业技能,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农产品销售技巧,并积极开展农产品品牌建设。通过这样的实践,农民不仅提高了自身技能,也增强了对农村振兴的认识和信心。
第四段:体会乡村振兴的成就与困惑
在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我们亲眼目睹了农民们的生活通过发展农业产业而得到改善。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水平提高,生产和生活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观。然而,农村振兴仍面临着一些困惑。首先,一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公共服务不到位,妨碍了乡村振兴的进程。其次,农业转型升级需要更多技术、资金和市场支持,农民创业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亟待加强。解决这些困惑需要政府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机构提供更多帮助,同时也需要农村发展新产业,吸引农民留在乡村发展。
第五段:展望乡村振兴的未来
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长期推进。在我看来,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也需要农民加强自身技能培养,提高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和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农村发展中。此外,乡村振兴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培养对农村的尊重和支持,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总结起来,关于“心得体会振兴乡村”的主题,我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了乡村振兴的意义与内涵。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农民的参与,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让农村经济繁荣,农民生活幸福,乡村生态环境优美,才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我坚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全面的推进,乡村振兴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乡村振兴乡村康养心得体会篇十四
近日,在省委组织部的安排下,本人有幸参加了在渭华干部学院举办的“乡村振兴战略专题研讨班”。为期一周的培训,内容设置丰富、组织安排科学,既有理论研究,也有现场教学。我们在渭华起义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重温革命精神,实地观摩了大荔县羌白镇畅家村等村在打造智慧产业、推动乡村治理、建设美丽乡村中的典型案例,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实景体验、专题研讨等方式,深刻领会了渭华起义的时代价值,对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乡村振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农村综合改革及现代农业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全新的感悟和认识。现结合所学所思,谈谈几点体会和感受。
渭华起义的枪声虽已沉寂,但它所熔铸的“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不怕牺牲、矢志奋斗”的革命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首先,要筑牢政治定力。政治定力,最根本、最紧要的是理想信念的坚定性。我们要始终做到: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态度坚决,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自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其次,要锤炼政治忠诚。历史启示我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事业发展的生命线。要坚持正确方向不动摇,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再次,要勇于牺牲奉献。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必须时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员干部要经受得起时空、环境和各种复杂条件的考验,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做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奋发进取。
和渭华地区一样,我们佳县也是革命老区,是颂歌《东方红》的故乡。全县有红色革命旧址52处,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好、利用好红色资源,打造好、开发好红色旅游,既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对红色文化的保护,同时也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一是要在红色旅游体验上深入挖掘。改变单纯的图片、橱窗式的文物陈列,综合运用声音、图像、动漫、数字互动等科技手段还原革命生活、还原历史场景,使红色历史由静止向动态转型,增强红色旅游的趣味性和现场感,深度开发一批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体验型、参与型、娱乐型旅游项目,让游客在尝试互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接受红色文化熏陶。二是要在红色旅游商品上深入挖掘。以佳县为例,要结合剪纸、刺绣、泥塑、木雕等传统手工艺,精心开发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质优价廉、设计精美的红色旅游纪念品。例如红色连环画、红色书籍、纪念邮票、纪念币、纪念章、伟人雕像等工艺品,延伸红色旅游产业链条,增强红色旅游文化吸引力。三是要在红色革命教育品牌上深入挖掘。立足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市廉政教育示范基地、榆林市党史教育基地、榆林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榆林市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市委党校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基地等十多项品牌基础,以东方红文化纪念园和“东方红干部学院”硬件设施为依托,聘请专家团队深入挖掘“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和“与时并进”的光辉题词精神,加快完成东方红干部学院项目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东方红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四是要在红色旅游项目上深入挖掘。创建纪念毛主席率领党中央转战陕北主题展馆,把转战陕北历史适度聚拢、浓缩,让游客在当地就可以完整地感受某段历史的全貌。同时要加强与靖边小河村、米脂杨家沟、清涧枣林沟等红色景点的互通合作,联合打造转战陕北主题旅游线路,组团发展红色旅游,着力构建资源共享、市场共建、优势互补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共同助推产业振兴、文化振兴。
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02个,其中深度贫困村3个(是榆林市唯一一个有深度贫困村的县区),建档立卡贫困户18069户46402人。近年来,我们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和第一民生工程,通过几年的接续发力,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近年示范村建设的实践探索,我认为,要注重以下四个衔接:一要抓好思想衔接。这些年,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把主要时间和精力基本都放在了脱贫攻坚上,乡村振兴战略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后,在实际工作推动中还是有些滞缓,没有更多地思考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如何衔接的问题。因此,脱贫攻坚后,要尽快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转变观念,统筹兼顾,形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推进的新共识。二要抓好规划衔接。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契机,对县域内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措施作出总体安排,科学编制县域乡村振兴规划,形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互相补充的新体系。三要抓好产业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关键在于产业的承接和延续。要加强产业政策统筹,将脱贫攻坚产业项目库和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库合并管理。同时,要促进相关产业政策向常规性、普惠性和长效性转变,在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同时,加大对非贫困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形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新格局。四要抓好机制衔接。借鉴脱贫攻坚形成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做好“五级书记抓扶贫”与抓乡村振兴的衔接共进,推广运用到乡村振兴中,探索推行选派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制度,派驻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成立乡村振兴产业技术指导组,形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协调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