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案范文(16篇)
教案的更新与改进是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编写教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因此教案要具有针对性且师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看一下这些教案,或许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案篇一
1、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感受汉字承载的信息。
2、体会汉字会意性和表意性的特点。
3、认知图片上的 文字并输人。
1、教学重点:透过汉字的演变,了解汉字的形与意。
2、教学难点:让学生真实感受汉字中蕴含的信息。
教学准备: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互联网环境、转播控制系统、
教学资源:书法作品、字、词创意图、字帖、谜面
一、导入新课
1.展示课件:书法作品
2.谈话。
3、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补充。
教师总结:究其原因,是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潜藏在汉字中厚重的文化意蕴,独特的文化魅力逐渐被人们 认识,促使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参与学习和使用汉字。
4、课件显示课题:第 1 课汉字的魅力
二.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1、提出问题:汉字字形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2、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教材中“导语部分”的内容(pl),观察开阔视野“马”字变化的图片,从中初步了解 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字体的变化情况。
3、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教材之外其他汉字的字形变化情况。4、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予以适当补充。
5、教师总结:
(1)汉字按出现的时间先后,历经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不同的时代。
(2)甲骨文是用刀将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它是现在使用的汉字的雏形。(3)我们现在看到的书法作品,主要是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
三、输入汉字,体会汉字的会意性、表意性
(一)看字帖,输人认识的汉字
(二)边输人汉字,边体会汉字的会意性
1、引导学生读一读教材 p3 并输人。
2、说一说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你也能列举出类似的汉字吗?
3、教师总结:前一部分的汉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字合并成一个新字,后一部分汉字是由两个或两个 以七不同的字合并成一个新的字,由这种方法组成的字称为会意字,如“休”字,是由“人”和“木”组成,表示人累了,靠在树边休息; “尖”字是由“小”和“大”
(三)比一比两个汉字的结构,输人汉字
1、引导学生读一读 p4 汉字,认一认左右两个汉字的结构并输入。
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这些汉字在结构上有什么变化? 3、教师进行总结。
(四)看图,输人汉字
1、引导学生回顾:用哪些动物表示十二生肖?
2、引导学生看一看教材 p4 图 1 一 4 , 辨认这些图案代表十二生肖中的哪一种。
3、输人十二生肖名称。四、创新实践
1、引导学生认一认教材 p5 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并输人,进一步体会汉字的表意性。
2、引导学生看一看 p5 图 1 一 5 字、词创意图,认知这些图表示的汉字并输人。
4、课件展示:出示谜面,引导学生读一读,交流、讨论每一个谜面代表的谜底字并输人这些谜底字。
五、归纳总结
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补充学生的观点并归纳本节课叫倾听教师的归纳内容、
2.汉字在电脑中原来是这样表示的
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案篇二
学会作圆和弧
学会作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正三角形 能够移动和重设标注字母
教学重点
学会作圆和弧
学会作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正三角形
课时:1
教学过程
一 、作圆和弧
任务一:作一个与已知直线相切的圆
作法:略
操作步骤:先选圆心,然后再选某条线段为半径作圆。
1.画直线
2.圆外一点
3.选定直线和点
4.作垂线
5.作垂足
6.作圆
7.隐藏垂线
任务二:在圆上截一段弧
1.选定圆作点
2.再作一个点
3.截弧
4.改弧色
5.隐藏圆
二、作特殊三角形。
任务一:作任意等腰三角形
1. 作底边ab和腰长cd
2. 分别以a、b为圆心作圆
3.找两圆点交点
4.作两条线段。
5.隐藏圆
6. 保存:(文件类型)
任务二:利用中垂线作任意等腰三角形
1.画线段ab
2.作线段中点
3.作垂线
4.作垂线作一点d,作线段ab和cd
5.隐藏垂线和中点
三、作任意三角形
任务一:利用半圆作任意三角形
1. 作底边ab找中点o
2. 分别以o、a、b为圆心作半圆
3. 作两条线段。
4. 隐藏半圆、园心
5. 保存(文件类型)
任务二:利用垂线作任意直角三角形
1、画线段 ab
2、作垂线
3、找点c
4、连接ac、bc线段
任务三:作任意正三角形
1、画点并作圆
2、找交点
3、作线段
4、隐藏圆
5、保存
学生练习:第36页第五题和第六题
小结:让两个学生操作方式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课后反思:
1、这节课总的来说是很成功的,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使其发散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整节课学生都处在探究状态下。学生打破了老师的传统授课“禁锢”。如“在这节课上竟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有一位学生提出作任意直角三角形只要抓住有一内角是90度,利用作垂就可以作任意直角三角形的观点。这一提法引起了全班同学们的热烈兴趣,其结果不得而知了。”(学生不用本课知识也解决了此问题,可以说学生的发散思维到了“淋漓尽致”的境界。同时,本节课也充分发挥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式学习。如在学生自主实践操作和相互评价过程中。
2、本节课的内容整合了相关几何知识,如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正三角形,即让学生重温了几何知识。又看到了几何画板给他们带来一种新的视角,以动态来研究几何,如作出的等腰三角形,拖动任一角的顶点,三角形大小、位置都发生了变化,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不变。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日出的全过程
2.难点:理解全过程的词句,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教学设计:个性化备课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选取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地方,画出不懂的句子。
2.想想,平时读书时遇到不理解的句子你是怎样做的'?(可以:1.先理解重点词语再理解难句。2.查阅资料理解难句。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难句。4.通过多读展开想像理解难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的方法来理解句子。指名读课后练习2(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种景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先讨论学习,拿出自学中不懂的地方大家共同研究。
3.重点理解: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为什么觉得太阳像负着重担?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句话是写太阳由露头儿至跳出海面的上升过程。是动态的。此时作者是在船上,船、人、海都在动,所以使作者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先指名说“奇观”的意思,再说句子意思。(海上日出是伟大、雄伟美丽而又奇特的景象)先改成陈述[]句读一读,再想想反问句在这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课文中难句的。(1.在难句的上下文,有对这个句子进行解释说明或提示的文字,读了这些文字,也就理解了这个句子;也可以根据句子上下文的意思推断出难句的意思。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难句,就是联系生活中相同或相似的情形,通过联想、想象理解句子。)
(四)指导朗读
(五)指导背诵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1.读背交叉。2.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的内容串连起来;3.先部分,后整体,一段一段背诵)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在熟读课文基础上进行背诵。
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史实,以及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并在万隆会议上进行外交斗争的情况。
2、记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和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重大事件,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作用。
引导学生在掌握中国重大外交政策的基础上,分析外交政策中的“发展变化”与“坚持不变”的外交原则,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使学生认识外交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关心时政、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建交。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的演变、中国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课前准备:查资料、查练习题
教学方法:引导、讲述法、讲练结合、合作探究
学习方法:阅读、讨论、合作探究、练习法
教具设计:电脑、图片
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案篇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信息交流的意义
2、了解常见信息交流的基本方式
3、掌握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的常见方法
2、情感目标:
1、增强自信心,能够利用信息发布的方式展示自我
2、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做一个文明的网民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目的是在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完成了信息作品的制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把信息集成的作品发布和交流。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的方法(e-mail、bbs、qq等)
(2)提高自我保护意思、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
(3)如何才能做一个文明的网民
二、教学过程
首先通过书本上的例子,让同学们了解到 信息交流是人的基本生存需要。通过交流人们可以互相了解彼此的思想与感受,可以加强彼此的沟通与理解,寻求必要的帮助与支持。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利用因特网交流信息的机会日益增加,因特网已成为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然后让学生们了解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信息交流的多种类型,理解信息交流是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选择适当的信息交流工具与他人交流信息,并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
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现在社会进行信息交流常用的工具,网络可以提供多种信息交流方式,包括电子邮件、bbs、qq 以及博客(weblog),这些方式可单独应用,也可同时使用。如通过bbs论坛不便公开交流时,就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qq等工具进行单独交流。网络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超越年龄、资历、知识等的隔阂,使得参与交流的人们可以平等地相互探讨感兴趣的问题。
通过“快乐对对碰”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各种软件的作用。
然后引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信息交流的方式:
1.文件交换
2.网上聊天
然后现场给学生演示这两种交流方式的特点。并让学生掌握这几种方式的不同之处。最后引出同学们上网的时候需要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并提示同学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和隐蔽性等特点,我们可以自由自主地与他人交流,但要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同时也要尊重他人、文明用网。
最后,再和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学习难重点。
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将图片转换成元件,能建立引导层、引导线,并能让元件作曲线运动;掌握编辑已有元件的方法,并学会使用“浮动面板”中的“alpha”选项。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分分组合作学习,锻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与表现活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自我的信心。
3.情感目标:从不同角度进行联想,用点、线结合的方法对元件进行制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性、自主性。培养学生观察、表现、美化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元件做曲线运动动画
教学准备
硬件资源:多媒体机房,64m以上内存的机器
软件资源:win98或win,flash5
素材资源:教师准备一段海上日出的电影,自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海上最壮观的景象是海上日出,展示一段海上日出的录像,大家看一下。让学生自己体会到美,再出示已经完成了大海、游泳的鱼、帆船……动画,在此基础上完成海上日出的动画效果。用实景作对比,让学生观察、思考,引出要想完成日出的效果,就要用到曲线动画,出示本课学习内容:
1.制作太阳,并能把图片转化成元件
2.如何创建引导层和引导线,并能让元件以参照层为依据,做不规则运动
3.给太阳加上火焰
4.做连续性的动画,并让学生通过“alpha”选项做出渐变的效果来。
二、自学探究、协作学习: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个人尝试、操作,小组讨论。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诸多能力。
首先,在前课的基础上学生创作一个太阳,并用“箭头工具”把图片“转化成元件”。这个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提示在教学课件中还有相应的介绍。然后,插入一个引导层,在引导层内画出一条太阳行走的路线。注意:这里教科书上介绍是用线条工具,而有的同学可能会用笔画,两种虽然都可以,但前一种方法线比较平滑;并制作太阳移动的动画。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同时要一定要注意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给与指导。
学生根据自学课件,让太阳放出火焰来。这部分学生可以自由创作不要拘泥于教材形式,要鼓励学生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
最后,选择“alpha”选项,让学生制作出帆船由远及近的动态效果。建议教师通过实例,给他们真实的感受使用“alpha”后的效果,教师提供的实例一定要有针对性。
三、汇报成果,评价交流
小组成员间汇报,可以围绕引导线的制作,动画的添加,太阳火焰如何动起来进行总结性汇报。
四、总结
设计协作学习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将自己的作品讲解给老师和其他同学,让同学点评优点与不足。设计出使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在评价方式上教师要本着以鼓励为主的原则,让学生总结学到知识的同时,发现自己应该加强的地方,从同学之间交流中获得信息,提高自己的能力。
自评互评总结
成员甲
成员乙
……
a很满意b满意c可以d还要努力
独立学习情况自学情况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引导层
引导线
火焰的制作
“alpha”选项
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案篇七
教学内容:
计算机的特点和工作过程
教学目的:
1、能结合具体的例子说出计算机的三个特点。
2、能和人脑的工作过程作比较,初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知道了计算机的分类和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还知道了要计算机做某一件事,必须先给计算机安装该软件。计算机的本领很大,现代社会中,它无处不在,计算机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所有的这些都与它本身的特点分不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计算机的特点和工作过程。
二、新授。
(一)计算机的特点。
1、自学课本--计算机的特点,说出计算机有哪些特点,你从哪里看出来?
2、学生回答。
3、教师补充:
(1)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
不使用任何算法,请你从1加到13,你要用多长的时间?(学生演示)让我们的计算机来计算从1加到50000,看它要多少时间。(程序演示)
ibm的”深蓝“计算机,在对手每走一步棋时,1秒钟内便会有2亿步棋的反映。
所以,计算机可以做那些计算量大、运算复杂的工作。
(2)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
计算机可以根据程序判断下一步该做什么。(试下棋)
1993年9月,在英特尔国际象棋大奖赛中,世界第一高手被名为”天才一号“的电脑象棋系统淘汰出局。
(3)强大的存储能力。
老师这儿有一本200页的教学参考书,总字数为12万,它存在这张软盘里只占了它的六分之一。这还是现在使用的最小的存储器。(拿出光盘)这叫光盘,我们非常熟悉,它可以存电视节目,如果拿它来存书籍的话,可以存2700册那样的书。我们计算机的硬盘(出示)是光盘存储容量的6倍多,如果用我们计算机的硬盘来存的话,可以存的下多少册书呢?与我们学校的图书馆相比,你就可以看出计算机的存储能力了!
(二)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1、做一个实验:叫一位同学的名字,然后问同学们,他为什么站起来,分析他完成动作的整个过程,总结出三步:接到指令、大脑思考、作出反应。
2、自学教材,想一想,你能完整说一说它的工作过程吗?学生回答,讨论。
三、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计算机的哪些知识?
四、作业。
书上”做一做“。
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案篇八
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综合理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内容等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学习方法]
1、学生阅读课文、插图、资料等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解决自主学习中的导学问题。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没有解决的问题。
3、整理导学案,记忆重点问题。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快速浏览课本并解答下列问题,解答的同时要划在课本上,并尽量记住。)
1、战争后,清政府中一些握有实权的官僚主张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与科学技术,兴办___________,这些人被称为___________。
6、标志了洋务运动彻底破产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共同提高)
2、结合现实,谈谈洋务运动的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吸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案篇九
1.背景和条件
师:工业革命的进行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请同学们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从社会政治前提、市场的需要、技术的准备等方面思考。
生:(思考、回答)
师:(归纳)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后,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政治前提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尤其是更为广大的世界市场呼唤第二次工业革命来临;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作了物质的技术的准备。
2.主要成就
师: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科学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巨大推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四个方面的具体成果请同学们看表。(放投影片)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
类别年代内容国别
电力1866西门子制成发电机德国
70年代电力成为新能源
十年代电灯、电车、放映机相继问世
内燃机
交通工具七八十年代汽油内燃机德国
80年代本茨制成汽车德国
90年代狄塞尔制成柴油机德国
19飞机试飞成功美国
通讯
手段40年代有线电报开发成功美国
70年代贝尔发明有线电话美国
90年代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意大利
化学
工业石油化工工业产生
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瑞典
80年代从煤炭中提取卤、苯、人造染料
塑料、人造纤维开始生产
(教师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有关插图)
3.特点
(投影: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一些主要发明)
年代内容国别发明人
1765珍妮纺纱机英国哈格里夫斯
1779骡机英国克隆普顿
1785水力织布机英国卡特莱特
1785改良蒸汽机英国瓦特
1807轮船美国富尔顿
1814蒸汽机车英国史蒂芬孙
生:(议论并回答)
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师:(小结)是因为两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主要发明,都是为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如:英国出现“纱荒”,促成珍妮纺纱机的诞生;纺织部门使用机器后,对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继而有蒸汽机的问世。正像恩格斯所说,社会需求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科学研究的新发现为先导的,19世纪科学研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它的新发现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因而,第二次工业革命表现为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几乎同时进行。
我们教材还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各项发明的产生、发生的地域范围及其对各国的不同影响等三个方面总结了它的特点。下面我们就逐项进行分析。请一个同学读教材总结的第一个特点。
生:(读书)
生:(回答,并互相纠正或补充)
师:(小结)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较少,因此,生产过程中革命性的创造,利用实践经验就可完成。而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再仅仅依靠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来实现生产过程的革命性发明创造就不够了,就必需以科学研究的成果作为基础。英国人w·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一书中对这一特点进行了总结。请同学们读一读。(放投影)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摘自[英]w·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生:(读材料)
师:他所说“科学时代”的含义是什么?这一观点对不对?
生:(议论并回答)
师:(小结)科学时代就是指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历史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此后社会生产的每一次飞跃式的进步,都是依赖于科学研究的新发现。所以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面我们看教材总结的第二个特点。
生:(读书)
生:(回答并互相补充或纠正)
师:(小结)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时,只有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的基础,即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当时,世界上只有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而其他国家都还处于资本主义前的社会状态。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初步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请学生读教材,总结特点之三)
生:(回答)
师:(小结)说明了后来者居上的道理。因为后来者可以借鉴先行者的经验,避免或少走弯路,这样,他们就可以很快赶上或超过者。但要注意,这需要主观、客观条件都具备,条件具备了后来者才可以居上。
二、垄断组织的形成
1.产生
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师:(小结)主要是两个途径,一是先进的企业挤垮、兼并落后的企业,使生产和资本不断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二是新兴的工业部门需要实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使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2.主要形式
生:(找出几种不同的垄断组织)
师:(归纳、简化)
流通领域:卡特尔——分割市场(初级)
辛迪加——设总办事处协调(中级)
生产领域:托拉斯——合股经营(高级)
3.影响
师:从垄断组织产生的途径,同学们可以分析垄断组织的作用和影响。
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师:(总结)首先,垄断是在竞争中形成的。在竞争中获胜的必然是设备先进、经营管理完善的企业,而遭淘汰的必然是设备陈旧、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设备先进、经营管理完善的企业发展成为垄断组织,显然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其次,垄断是新兴工业部门生产的需要。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如电力工业、化工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部门,都需要巨额投资,进行大规模生产,垄断组织在这些部门发展的程度较高。这些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从而使其能更快取得新的成果,并加快新成果应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步伐。总之,垄断组织的产生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垄断组织,在这些垄断组织内企业经营管理得到改善,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我们可以看到,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之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调整适应了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我们同时还应该看到,资本家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利润,控制垄断组织的大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
第三,资本家建立垄断组织的目的就是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国内市场显然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垄断组织还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这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给亚非拉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同时也造成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第四,列宁说:垄断是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川教版工业革命教案
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案篇十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初步掌握拖动调整表格和菜单调整表格的两种方式;掌握设置表格边框和底纹;知道用字体、字号、粗细设置和文字的摆放等方法可以使表格更加美观。知道美化表格的一些常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团体分工协作的意识;树立用现代化工具帮助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困难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美的教育。
用鼠标拖动的方式和用菜单调整的方式调整表格大小、行高、列宽。
表格大小、行高、列宽的菜单调整过程中,“表格属性”^对`话框中各选项卡的设置
教学准备:硬件:多媒体电脑室
软件:word20xx广播教学系统
小学生健康状况调查统计表 | ||||
调查结果 | ||||
姓名 | 是否近视 | 是否挑食 | 有无龋齿 | 每天锻炼时间 |
小张 | 否 | 否 | 有 | 20分钟 |
小李 | 是 | 是 | 无 | 50分钟 |
小王 | 否 | 否 | 无 | 90分钟 |
小刘 | 否 | 是 | 无 | 30分钟 |
统计结果 | ||||
小组人数 | 近视人数 | 挑食人数 | 龋齿人数 | 平均锻炼时间 |
4 | 1 | 2 | 1 | 47.5分钟 |
分小组进行讨论,并汇报。
任务一:调整表格行、列宽度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要求学生根据教材39页进行操作调整表格。 | 动手实验。并在教材中记录下实验结果 |
(一)学习拖运调整方式。 1、将表格的第1列和第2列变宽些,你有什么好办法吗?争夺“聪明奖”(可借助书本)。 2、学生演示,如有不够教师稍作补充。 | 1、学生自学教材后,几个学生演示拖动调整的操作方法。 2、学生练习拖动调整表格的方法: 将表格的第1、2、8行变宽些。 |
(二)学习菜单调整的方法: 1、调整行高和列宽。 2、出示考考你: 你能将表格的第二行调整为1厘米高,第四行设为2厘米高,并且第三列设为3厘米吗? 师补充注意要点。 | 对表格进行整体调整。 1、学生学习菜单调整方式,完成行高和列宽的设置。(借助书本,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可以离开座位去找自己的好伙伴帮忙,也可以请老师帮忙。) 2、3-4名学生上台边演示讲解。 3、学生练习。 |
任务二:调整文字字体、字号、对齐式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一)设置文字格式及文字摆放。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尝试去解决新发现的不同点。让学生比比谁解决的问题多。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表格文字的九种对齐方式。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3、根据情况教师评价补充。 |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文字格式和文字摆放的操作。(可以借助书本独立完成,也可小组合作等) 2、4-5名学生上台边演示边讲解,集体评价。(每人任选一种方法) 3、试一试:把表格中的文字设为楷体、小四号、居中。 |
任务三、调整表格边框,为表格设置底色。
(一)、分析作品、尝试制作
1、学生讨论:第二张表格比第一张表格增加了些什么?(边框和底纹)
2、演示学习任务和要求:
(1)边框粗细有区别(2)底纹色彩有区别
3、教师提问:怎样设置“边框、底纹”?(教师提示制作要点)
4、学生看学习材料,尝试设置“边框、底纹”,教师指导困难小组,并记录学生学习中的“典型困难”。
(二)交流汇报、协作提高
1、组织小组讨论制作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派代表发言。
2、小组成员互相修改作品。
任务四、自学表格自动套用格式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格格式进行调整。
操作步骤:
1.点击“表格”菜单。
2.选择“表格自动套用格式”
3.选择喜欢的表格“格式”。
4.单击“确定”按钮。
小组讨论:
1.从调查统计结果反映出什么情况?
2.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3.提出改善同学健康状况的建议。
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案篇十一
(北京版)第一册信息技术教案 彩笔绘画多美丽 1 课题14 彩笔绘画多美丽课时2课型新授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前景色和背景色,并应用各种绘画工具。 2.会画实心矩形、椭圆形。 3.能根据需要调整“画纸”的大小。
教学重点:
掌握前景色、背景色的选取与应用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绘图需要,合理调整“画纸”大小。
教材分析:本课是从调整“画纸“大小,选取颜色、画实心图形三个方面由浅及深地介绍了画图软件的使用,学生兴趣浓厚,操作性强,效果明显。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二、新授
三、巩固练习
四、收获与体会
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案篇十二
展。本课通过造型和丰富动画,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的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在以往尝试用手绘表现能力的基础上,学会运用适当的电脑动画技巧,利用电脑动画软件完成独特的多种图像功能,且利用电脑软件进行动画设置,结合电脑动画软件的优越性创作生动有趣的创作美术作品。
二、教学思路
电脑美术的多变性与设计技巧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源泉。而本课可以把平面静止的绘画作品制作成有趣的电脑动画作品,对于学生学习是一种诱惑。故本课可以采用先以“动画”入手,以“电脑绘画”深入教学,以“编辑故事的创新表现”为目的的教学策略。
三、教学建议
(一)激趣导入新课
(二)探究电脑绘画软件工具箱工具使用方法
1.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电脑美术知识。
2.先让学生看小鸟图片,然后运用软件工具,分析小鸟绘制特征。
3.学生尝试用软件工具绘画小鸟及背景。
4.对比教师运用工具绘制的小鸟,巩固学生运用工具的灵活性。
5.研讨动画制作方案。逐一尝试两种动画方案,对比效果。
6.拓展学生思维能力,运用两种不同的动画方式,完成独特的动画小鸟的其他身体部位或背景场景,使画面更为生动。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创作展示
集中展示动画作品,对学生提出创作优点和可改进之处。
老师在少数的作品上可现场进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五)艺术的现实运用
欣赏电脑动画作品,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精彩!(图片或视频欣赏)
四、评价建议
1.能否根据自己的认知,运用电脑创作出大胆、独特的作品。
2.能否灵活运用电脑软件进行绘画的基本技法技巧。
3.能否体验电脑动画带来的快乐。
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案篇十三
1、教材分析
《我的小鱼儿》选自湖北省科学研究所编写的《综合实践活动?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小鱼儿水中游”第二次活动的内容。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熟悉了“画图"软件的界面,并会使用直线工具、椭圆工具、矩形工具等绘制简单的生活标识,本节教材里的曲线工具、颜色填充工具、文字工具,既是对前一单元所学习的画图工具的补充和进一步的深化,又是为了能让学生创作出更加美观的、更有特色的个人作品而设的。
2、目标
认知目标:要求学生利用曲线工具、颜色填充工具、文字工具,设计一幅色彩丰富、形象生动的鱼儿的图画。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鱼儿从纸上“游"上电脑屏幕,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从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曲线工具、颜色填充工具、文字工具设计一幅小鱼儿图案作品
教学难点:曲线工具的使用
对于新的学习内容,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亲近感,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节课主要采取“情境导入法、任务驱动法、协作学习法、赏识教育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愉悦的气氛中展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学生要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这节课我大胆尝试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操作,去实践。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自主探索,小组协作等方式为主,力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发现,实践中创造。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课件展示美丽的海景图画和绘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画图软件的乐趣和魅力,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欣赏、赞叹之余,顺势提出:“水底世界”可真漂亮啊!尤其是热带鱼的优美的线条和丰富多彩的颜色更让人着迷,你想让你的小鱼儿也从纸上“游”上电脑屏幕吗?兴趣是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就可以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探求知识的氛围中。
(二)引导新知,掌握方法
(1)教学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
上节课我们通过对鱼缸里的鱼的观察并绘画,已经知道画小鱼儿需要很多线条流畅的曲线。在画图软件中曲线工具在哪儿呢?学生自己尝试找到曲线工具的位置,对于有困难的同学,我提示:当鼠标指向工具图标的时候,会有对应的文字提示。然后讲解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并演示。
(拖弯)移动光标至线条要弯曲的部分,按下鼠标左键,沿着要弯曲的方向拖动鼠标,并观察画布上线条弯曲的情况。当对弯曲程度满意时,松开鼠标左键,线条上便出现一个弯儿。
(定型)在原地再单击一下鼠标左键,一个弯的曲线就画好了。
让学生自己尝试画曲线,我巡视辅导。学生练习画曲线的时候,我发现有几个同学用曲线工具画出了三种不同的曲线效果。对于他们的发现我及时进行肯定和鼓励。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不同曲线的绘制方法和技巧。有了老师的鼓励,他们非常自豪,也乐于帮助其他的同学,而其他同学也非常想知道那么漂亮的线条是怎么用曲线工具绘制出来的。所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案篇十四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他们的信息技术学习经历不同,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同,虽然在上半学期的教学中学生已具备常用工具软件以及网络应用相关的使用经验,和一定的小组协作能力和组际竞赛意识。然而对于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只有个别学生具有一定的使用经验,因此,课前准备好一些说明资料,把活动的安排进行具体、详细地描述。
三、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在实践与竞赛中学会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在合作与交流中体会信息智能处理的过程,认识智能信息处理这一前沿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及策略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应用和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过程并学以致用。
在设计中采用“任务驱动”和“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构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利用学习网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1.软件:ocr软件。
2.硬件:手写板,扫描仪。
3.其它:在线翻译、人机对话网站资源,各个探究活动资料,教学课件。
4.教学实施环境要求: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展现“亚特兰蒂斯”星球上的材料“人机大战”和“残疾人田甜正在用嘴做动画”;船长(教师)和机器人小书引领学生进入太空船,出发到“亚特兰蒂斯”星球,进行太空之旅。
【设计意图】构建情景,展现人工智能的神奇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二)操作探究
机器人小书告知大家,距离目标星球还有25分钟,在这段时间要完成三个任务和一个游戏。
任务1——人机对话
利用中英文学习网站,与机器人eliza或小布进行对话,将对话内容记录到表中,再完成探究与评价,然后提交。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任务2——电脑翻译助手
利用在线网站对一段英文翻译成中文,将该中文内容再次翻译成英文,再完成探究与评价,然后提交。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体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回答问题,锻炼学生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任务3——文字识别进行时
以小组为单位(4人一小组),利用ocr软件对四张图片(纸张平整,纸张褶皱、报纸、中英文混合的文字图片)进行识别,完成探究活动并提交。探索活动需在10分钟内完成,小组长负责组织,分工合作;探索过程中可求助操作辅助员或小组其他成员。
(学生各小组分工协作,共同探究任务,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小组长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与意识;培养小组同学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案篇十五
一、材料:直径65mm时钟齿轮1只,70×70×2(mm)有机玻璃板2块,自行车辐条5根,1号手电筒1只,131电动机1只,4×90(mm)铁棒1根,1.5mm粗铜丝及3mm螺丝若干。
二、制作:
1、将有机玻璃板加工成直径70mm的圆盘2只,中间各钻一个直径为4.5mm的孔,再按图一钻五个小孔,孔径以能恰恰插入辐条为好。
2、按图一安装线轮。将铁棒的两端用绞扳绞出螺纹后插入线轮。在齿轮上钻5个小孔,并在线轮的一个圆盘上钻相应的5个小孔,用螺丝螺母把齿轮(图二)和圆盘拧合在一起。
3、去掉手电简的头部,把线轮插入手电筒,用螺母固定线轮,在铁棒的另一端用螺母定位。
4、将带有短齿杆的131电动机置于电简的适当位置并使齿杆与齿轮啮合,然后将电动机固定在电筒上。
5、取粗铜丝按图三折制成一个穿线架后焊接在电筒上。取细电线一段,穿入电筒接妥电路,由电筒的按钮开关控制电动机。
6、最后在线尾拴上一个用回形针改制的线尾夹。
三、使用:
收线时,右手握收线器,左手拉动风筝线,线轮飞速转动,一百多米的细线很快就能收入轮内了.
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案篇十六
1、了解计算机应用领域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3、能够列举计算机在生活、学习中的应用实例
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计算机应用实例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在生活中应用的情感
列举计算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应用实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展示一个自动化生产的`企业,让学生发现一些机器,看看计算机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2、提出问题:电脑在企业中的能够做什么?
3、学生回答:控制机器生产
二、引导发现,初步感知
1、通过课件展示计算在生活、工作、学生中的应用
2、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3、让学生初步感知出计算机的功能合作交流,技能提升
1、学生在一起讨论计算机的作用,思考在哪些地方计算机又有什么作用呢?
2、学生展开讨论,反馈结果
3、出示学习记载卡片,完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