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土木工程论文大全(13篇)
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难题,但我们要学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不断成长。结合个人经验和感悟,可以让总结更富有个性和深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土木工程论文篇一
摘要:本文以新疆大学开设的“土木工程地质”课程为例,分析目前该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其中在课堂教学环节建议优化课程编排、突出教学重点、加强地域特色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方面,笔者建议学校合理选择实习路线、重视实习报告编写,以此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土木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教学方法;教研改革
随着国家对新疆“一带一路”核心圈经济建设的大力投入,大量基础建设中需要具备较强工程地质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新疆大学作为边疆重点高校之一,正着力培养服务于西部开发与“一带一路”工程建设需要的综合性技术人才。
通过工程地质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实际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工程本身的影响,依据所学知识能正确防治各类地质灾害,以保证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经济和稳定。
因此本课程对土木工程专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前导课程设置不合理。
工程地质学作为地质学的一门分支课程,其前导课程为“地质学基础”“水文地质学基础”“土力学”“岩体力学”等课程。
根据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专业最新培养计划,工程地质被安排大一下学期进行,因此会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地理解和掌握一些工程地质术语的概念,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在实际教学中,针对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方面,学生在没有“岩体力学”“土力学”课程学习的前提下,不能较好地理解参数的具体含义及用途。
此外,在滑坡稳定性计算案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岩土体物理力学的具体含义,还要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包括excel、c语言等)用于滑坡稳定性计算公式的编写,因此前导课程的不合理安排,导致许多教学任务无法顺利开展,这势必会影响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的熟练度。
2.课程学时少、内容多。
随着高校学分制的推行,笔者所在学院“土木工程地质”课时已缩短至28学时。
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做出一定调整与压缩,从而导致学生理论学习偏少,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
课程学时的压缩主,最直接的影响是案例的教学环节,学生理论知识需要借助于实际工程案例讲解才能较好地消化,如岩石矿物教学环节,必须让学生亲眼看见岩石、亲手感触到矿物才能印象深刻。
此外,各类地质灾害也需要用到大量的工程案例来支撑讲解,学生往往对实际工程案例更加感兴趣。
通过实际案例,学生不仅能更快掌握理论知识,也能更加今后工程实践中的工程地质问题。
3.工程地质理论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的土木工程地质教学大纲主要侧重于地质基础知识的讲解,如岩石矿物、地层地质构造等,而具体的工程地质理论占总教学学时比例较少,如地下工程地质问题、边坡工程地质问题等。
这势必会导致学生对工程地质的认识仅停留在基础地质方面,对今后工程实践可能遇到的边坡稳定、围岩稳定等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与重视。
光靠地质基础知识根本无法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各类工程地质问题。
地质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工程地质理论,但仅侧重地质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工程地质理论的学习,就无法凸显工程地质学学习的意义,学生今后无法从容应对工程实践中突发的工程地质现象与问题。
4.实践教学环节没形成完整教学体系。
工程地质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工程的课程,需要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加以消化理解。
然而,目前笔者所在学院土木工程地质实践环节尚无固定的实习路线,没有专业的实习指导书,因此实践教学效果较差,学生无法将课本所学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导致今后在实际工程中遇到工程地质问题无法快速识别与解决。
实践教学环节预期效果不够理想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地质基础技能的掌握,如野外岩石识别、罗盘使用等;二是工程地质勘查实践能力,如滑坡、泥石流野外勘察能力;三是实习时间较短、路线长,许多学生难以掌握教学内容,实习报告编写质量堪忧。
笔者针对所在学院土木专业的“土木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学校要解决这些不足,就必须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手段进行尝试探讨。
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为提高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效果,让学生更深刻掌握课程知识,根据笔者所在学院“土木工程地质”教学现状,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优化培养计划课程编排。
学校将“工程地质”课程安排在大二下学期进行,在学生学习完“土力学”“岩体力学”“计算机基础”等前导课程后学习“工程地质”课程。
教师利用学生已学知识,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岩土体各物理力学参数对围岩、边坡(滑坡)的稳定性影响规律,鼓励学生通过excel或者c语言编程滑坡、崩塌体等地质灾害稳定性计算程序。
2.突出教学重点。
在无法增加课时量的情况下,教师需要把主要教学内容放在重点章节上。
工程地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工程地质现象和问题,分析各类工程地质问题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能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因此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应重点讲解各类工程地质现象与问题的成因、影响因素、诱发机制、稳定性评价等,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能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建设中。
针对部分地质基础知识,教师可适当减少教学内容,学生掌握其基本概念即可。
3.加强地域特色案例教学。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处于亚欧中心,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份。
新疆地形地貌多元化特征明显,既有沙漠、隔壁、荒山,也有草甸、森林、河流。
教师以新疆常发地质灾害类型重点分析,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能为学生日后快速融入本地生产项目提供基础。
裴向军通过对天山区公路边坡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的收集整理得出,新疆地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表现为冻土、岩体冻融风化破坏、泥石流、水毁、雪害、冻害。
因此,教师应在今后的工程地质教学与实践环节中,突出上述地质灾害类型的讲解,尽可能地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加入上述案例现场教学。
4.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新疆地貌特征虽然丰富,但由于幅员辽阔,不同地质现象相距甚远,因此导致学生的实习路线较长,学生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很难完成实习内容。
因此,学校需要尽量选择地质现象特征明显、地质现象丰富的地区作为固定实习基地,安排专业教师提前踩点优化实习路线与实习日程安排,并制定完善好实习指导书。
5.重视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编写。
学生工程地质专业知识掌握好坏的程度主要体现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中,通过实习报告,教师可知道学生是否掌握工程地质相关基本概念、罗盘使用是否正确、工程地质专业术语表述是否准确和恰当。
因此,实习环节中教师需要认真指导学生识别地质现象、正确使用地质罗盘,使学生掌握野外记录薄的记录要求和地质素描技巧。
教师要每天检查学生野外记录本内容,及时发现实习教学环节中的不足加以改进。
实习后期,教师要加强学生实习报告编写指导,实习报告要图文并茂,地质现象描述准确。
三、结论
“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内容需要综合课程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其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
教师要想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目标,需要在优化课程教学安排基础上突出教学重点,结合新疆地域特色,重点引入本地常见地质灾害案例,使学生快速消化理论知识。
此外,教师需要重视教学环节,加强学生野外地质基本功练习,使学生更加快速牢固地掌握工程地质理论知识,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2]苏培东.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课程教改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
[6]赵建军,王运生,巨能攀.“工程地质勘察”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10.
微课在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中的应用【2】
摘要:本文探索微课资源在高职院校《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应用,旨在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
微课的应用研究对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程度等理念的实现至关重要,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微课课程改革工程制图
作为“工程界的语言”,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主要研究工程图样绘制与识图原理和技能,是土建类及其相关专业培养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才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着重培养学生绘图、读图、图解分析及创新能力,是工科学生最早接触的专业课程之一,被公认为既抽象又难学的专业基础课程。
如何改变土木工程制图传统教学,让学生从枯燥、抽象的学习方式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变得尤为重要。
一、土木工程制图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土木工程制图传统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多媒体ppt教学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导致一些教师的教学活动变成“读课件”,过度依赖课件,上课像走马观花,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较差。
课程学时较少,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讲解必要的理论知识,压缩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微课对于工程的适用性分析
土木工程制图是土建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思维能力、读图和绘图的基本能力。
该课程主要介绍投影基本理论,画法几何部分和工程图识图等内容,具有很强理论性和实践性,是较难理解和掌握的一门课程。
刚刚入学的学生就要求他们投入大量的精力学习,往往效果不理想。
微课指的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把教师关于某个知识点,尤其是某些教学重点和难点、疑点问题的讲解,或是某个教学环节记录下来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主要依托于互联网络和现代化信息技术。
除课例片段或是课堂教学视频之外,微课还包括同教学主题有关联的教学素材、课件、教学设计、联系测试、教师点评、学生反馈、教学反思等带有辅助性质的教学资源。
微课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一种新型教育信息资源形式,以短小精悍、主题突出、交互性好、趣味性高等特点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中得到迅速推广。
三、微课在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步骤
1.前期的调研。
微课设计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高职院校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相关的研究现状。
2.选择研究对象、微课教学条件分析。
基于调研结果,对课程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提炼课程重点、难点,结合微课教学条件的特点选择研究对象,确定微课教学主题的选择,进行微课知识点的细化和分割,分解成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3.土木工程制图课程微课的模式设计(1)微课资源组成的内容。
本项研究会开发微课资源的组成内容,不局限于微视频,可以是微课件、微练习讲解等。
根据前期知识点细化框图,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
针对知识点和技能点挑选典型案例等,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例如,施工图绘图等操作类技能点适用屏幕录制式微课,动手操作类技能点适用实景拍摄式和动画演示式微课等。
(2)微课的教学模式设计。
“以生为本”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行为特点、学习需求、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特点等要素,设计符合高职学生学习习惯和兴趣所向的微课形式,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位置。
微课模块:课前知识引导、课中知识点微课、课后作业等。
(3)微课视频制作:设置课程的各个环节,编写拍摄微课视频相关脚本,具体到每个步骤的设计;对设计的微课进行录制或者拍摄工作,对制作好的视频进行后期编辑和优化;设置与微课内容配套的学习单元,包括知识引导、学习课件、课后作业等。
土木工程论文篇二
工程项目中施工质量的水平直接影响工程项目建筑物的质量,而施工质量可以通过施工管理控制。随着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普遍存在施工管理问题,本文提出土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施工质量;施工管理;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从广义上讲,凡是和水、泥土和文化有关的建设都属于土木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道路、房屋、铁路、管道等涉及人类生活、生产和军事各个方面的建筑物建造和维修。土木工程行业几乎可以等同于现在的建筑行业,它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土木工程项目建造的过程中,施工操作贯穿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好坏完全决定工程完成后建筑物的质量水平,只有通过严格的施工管理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施工水平,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虽然土木工程在建设技术方面有很大进步,但在施工管理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只有不断地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找出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才能保证施工质量的水准,从而保证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
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是指在土木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规范化、合理化地管理生产的各项活动,从而保证施工中的生产活动有效进行,避免不当施工造成的各项资源、人力和经济上的损失,很好地保证土木工程建造的质量。就目前而言,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过程中检查制度不完善
首先,在土木工程项目的.过程中,检查项目的材料质量是保证土木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关键,也是工程在过程中必须实施的一个环节。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存在不透明的利益,使对材料的检查存在很大方面的问题。例如,土木工程的采购人员与供应商、相关技术人员私相授受,利用自身的职权获得便利,将不符合土木工程的材料运用在实际建造中,使项目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这也是近几年出现“豆腐渣”的工程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常见的“豆腐渣”的工程像:2010年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工程、2013年郑州沈庄村出租屋的建造和2013年的连霍高速路修建项目等,这些工程不但浪费建造的资金和资源,也严重影响人民和国家的安全。其次,施工过程中的检查问题还存在施工现场的检查不到位,施工现场的检查应该包括场地的建设分布规划、材料存放、设备维护和场地勘察等方面的问题。在土木工程建造的过程中,施工方往往比较重视工程的整体问题,而不太重视细节方面。例如:材料存放不合理,可能造成材料因生锈而浪费;材料使用量没有控制好,应该遵循用多少采购多少的原则,以免材料过多而浪费;设备在使用后应该相应地检查,以备隔天能顺利使用;现场施工场地应该进行详尽地地质考察,以免出现基础构建如桩基打不深而不稳固的问题等。以上是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检查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每一项土木工程中,都应该做好施工的检查工作,只有检查工作做到细致、全面和认真,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和有效进行。
2.专业人员能力低
一项土木工程的建造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需要勘测、设计、施工、保养和维修等多方面的工作,涉及的知识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和数理统计、土木工程制图、cad、建筑力学和结构力学等众多的知识点。一个土木工程的建造,可能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土木工程项目专业人员的能力低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比较低。传统土木工程项目的承包,主要是通过关系获得,工程师虽然比较有工作经验,但作为一线的操作和施工人员,往往是年龄大的民工,他们并不具备专业方面的知识,影响工程质量。例如,在传统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验丰富的总工程师往往任务多数量少,在部分施工过程中,可能交由自己带出来的下属工作,他们对专业的施工设计图可能理解的不是很透彻,在施工中就有可能出现建筑物水电线位置没有空出来、预留缝不够的情况,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的后续施工;(2)监管人员的素质不高。在传统土木工程建造过程中,监督施工的人员往往比较关注工程的进度,不重视现场施工的技术指导、场地安全问题和现场管理问题,这些问题也会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对于目前土木工程施工的现状,必须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从根本上保证土木工程的质量。
3.施工管理中的安全问题
随着建设的发展,土木工程由传统的小型建筑物建造已向大型建筑物建造转型,一般工程的项目都比较大,虽然土木工程快速发展,但是在安全问题方面,也一直存在问题。例如:夏天建造工程,由于天气热,许多施工人员不佩戴安全帽;起重机承载超重操作,造成人员伤;叉车摆放在建筑工地斜坡低,叉车下滑;辅助基础建筑物不牢固,导致施工人员掉落伤亡等,安全问题一直是土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本身就是一项危险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减少危险。
首先,完善施工管理的检查制度。在制度中明确工程中的责任,采取“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防止采购人员的不透明利益;在质量检查的环节,应该要有明确的检查流程和监督制度,防止不合格材料在工程中的使用,从根本上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其次,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在项目施工之前,应该要有相应的培训课程,根据施工人员的年龄、文化层次等进行分类培训,并将相应的施工人员放到合适的施工岗位上;对岗位需求比较高的位置,施工企业应该加以引进高素质人才,并加以培训和实践,注重人才的培养。最后,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人员只有具备比较强的安全意识,在保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土木工程的质量。加强实际安全意识,可以通过安全知识讲座和安全宣传的方式进行,这是最有效且直接的方式。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才能不断改善施工管理存在的漏洞。项目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保证土木工程项目高质量完成的前提,企业和单位必须重视这一问题。此外,土木工程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以技术和管理相结合,以技术指导管理改进,以管理促进技术的顺利实施。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在土木工程项目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它既能为土木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也能推动土木工程行业的蓬勃发展。
[5]吴博飞.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江西建材,2015(2):252.
土木工程论文篇三
摘要:土木工程概论这门课程肩负着把完全外行的学生引入土木工程这个大家庭的使命,对人才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为了提高授课的效果,作为“引路人”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该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知识体系、理论联系实际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式,培育出德才兼备的现代化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关键词:土木工程概论教学问题教学方法
土木工程概论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对土木工程人才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不仅是所有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也肩负着把完全外行的学生引入土木工程这个大家庭的使命。通过土木工程概论的学习,能够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为以后学好专业课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长期以来由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固有的特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同学们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文章介绍了笔者对此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一些思考,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特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内容宽泛,信息量大,缺乏实践性的内容
土木工程概论作为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它几乎涵盖了所有与土木工程相关的内容,其涉及了工程材料、建筑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岩土工程、水利工程、给排水工程、海洋工程、机场工程、项目管理、防灾减灾等,内容庞杂粗浅,课本往往只能点到即止。另外,书本概述性文字偏多,但囿于课时,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只能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缺少实践性的内容作为支撑。
1.2学生基础薄弱,内容理论性强
此课程于大一第二学期开设,学生土木工程的专业知识一片空白,此课程中大量出现的专业名词使学生理解产生困难,比如在讲解土木工程施工的相关内容时出现的网络计划、模板、脚手架等相关内容;地基与基础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方法、各种基础形式,等等。这就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2]。
1.3课时过少,考核方式简单
就笔者的教学经历来看,“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授课学时介于16~24学时之间,也就是说,每次上课(90min)都要讲完一章的内容,如建筑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等,由于知识点很多,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令人担忧。“概论”的考核方式大多采取开卷考试或提交小论文的形式,急功近利的学生常常只盼着“毕其功于一役”,疏于平时的学习积累,掌握知识的牢固性大打折扣。
2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土木工程概论这门课程因为它固有的课程特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一直以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改变当前的这种现状,笔者时常去向有经验的优秀老教授请教,并根据此门课程的固有特点思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把这一套教学方法运用在自己的教学当中。根据同学们的反应来看,这样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1知识体系的建立
由于土木工程概论具有内容多、课时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当中无法对每个知识点都进行详细的介绍,材料的取舍成了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难题,既要避免越俎代庖,又要能够充分发挥先导课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对于该门课程的特点、内容能够熟练地掌握[3]。笔者授课之余到设计院、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实践及交流,积累了相关的工程经验。通过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经验相结合,突出重点,对课本知识进行梳理,对课程内容的详略进行取舍,建立了一套自己授课的体系。简要介b如下:在首堂课时,会把本课程内容的脉络介绍给学生,形成一个总体的框架,使学生对于需要掌握的知识更加清楚明白,少走弯路,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不断地告诉他们土木工程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的重要性,激发同学们对知识的探索精神,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2.2理论联系实际
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不仅要让学生学好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会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当中。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把课本上的知识,通过现场的参观、讲解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克服纯粹课堂讲授的弊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当中,对大部分章节都配有相关的、典型的工程实例,将工程实例涉及的每个专业概念、思想和知识点进行重点的突出和分析,使学生在听任课教师讲解工程实例的同时能够把自己对这些概念、思想和知识点的认识从生活常识上升到专业的角度[4]。土木工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规模大、投资高,一旦出现工程事故,将会导致重大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会有针对性地挑选部分相关的工程事故案例进行讲解,使学生意识到工程事故后果的.严重性。例如:在讲地基沉降章节时,可引入著名的工程案例或近期影响较大的工程事故帮助学生了解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学会以后如何避免以及应对此类事故的发生。又如可通过回顾“512”汶川大地震,血淋林的画面和一片废墟的视觉震撼,让学生通过教训真正意识到抗震对建筑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学好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这样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同时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乐趣[4]。
2.3人文素质和爱国主义教育
土木工程概论作为一门先导课,对于大一的学生了解专业课程,掌握大学课程的学习方法,学习思维无疑是有益的。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在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当中,还应辅以人文素质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如何做事的同时学会如何做人,既有人文素养,又有爱国情怀。使学生在大学阶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定好自己今后的奋斗目标,成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5]。例如:讲水利工程时可以引用大禹治水的事迹。禹上任后,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惨痛教训,亲自带着测量工具四处奔波勘测地形,观测洪水变化情况,绘制水系图,为治理洪水十年如一日,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控制了洪水。大禹有心怀天下的胸襟,为了百姓,为了苍生,日夜辛劳,是学习的榜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的思想,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要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前途而奋斗,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3结语
土木工程专业领域广阔,《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内容丰富,研究动向前沿,我们必须进一步努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适时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尝试,丰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其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6]何忠明,刘建华.浅议高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11(7):169.
土木工程论文篇四
如何培养出合格有用的大学生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问题。教育部于20xx年2月公布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强化高校实践教学环节,规定了不同类型高校实践学分所占的最低比例[1],要求一要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二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明确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对工科大学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学生的培养目标到教学计划,再到各门课程的具体实施计划,均是动态的。我校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开设了土建专业,在土建专业学生的培养上,通过向兄弟院校取经和对社会用人单位的调研,再根据本校办学思想制定了学生培养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了多次修订,在最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实践性环节教学时数。其中土木工程施工生产实习时间是三周。经过多年的调查统计,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工程施工企业、工程设计单位以及相关工程管理单位。本专业主要专业课程包括建筑结构和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施工又包括土木工程施工的理论教学、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和土木工程施工生产实习三部分。前两者均为课堂教学,在校内完成,而后者(土木工程施工实习)是在校外建筑施工现场实地教学。
近年来,我院对土木工程施工生产实习课程进行了较大改革,使用了施工实习网络平台,学生成果也由原先的纯纸质文档向电子文档转变,学生每天的实习日记能及时上传,指导老师能及时检查点评,促进了实习质量的提高。
通过多年对施工生产实习的指导,对学生培养有着自身的感受。以下仅从学生实习日记、实习总结质量的微观层面探讨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建议,以供参考。
1.实习成果的质量状况分析
土木工程施工生产实习的任务主要是学生近距离观察某些工种操作过程或亲身参加某些工种操作劳动,检查施工活动中形成的成品质量,并将所学专业知识和工程施工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锻炼身心,增强综合应用分析能力。它是学生给自己定位,接触社会,体验工地工作生活,感受社会,初步积累工程经验的重要过程,也是由学校向社会过度的一种特殊过程[2][3][4]。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网络平台由扬州大学、江苏沃叶软件有限公司和盐城工学院联合开发,致力于满足全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习过程的记录、学习和交流,以及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的评阅、指导和管理。学生在实习前进行注册,手机和电脑均可使用,可随时将实习日记和实习图片上传至网络,指导老师也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掌握学生实习动态,并进行指导和批阅。
使用实习平台之前,学生提交的实习成果主要是纸质的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使用实习网络平台后,要求学生提交的主要是电子版的实习日记和实习总结。本次扬州大学参加施工实习的学生共4个班,134名学生,其中有120名学生使用了实习平台,因某些客观原因,有14名学生未能使用。实习地点以江苏为主,也有少数在山东、浙江、上海、北京、新疆等地。以下是针对使用网络实习平台提交的电子版成果的分析。
1.1实习日记
实习日记表式已预先设计并可在网络实习平台上直接使用,在布置实习任务时已经明确填写要求,即如实反映自身参与实习的情况和收获,日记栏目中有工程名称、地点、天气、内容、发现问题和解决方法、体会、图片。总体上看,大约15%日记记录优良,45%比较好,30%一般,剩下的10%不尽人意。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部分日记内容不完整。表现在日记栏目填写不全,有些必填项目未能填写,如工程名称、地点、天气,未上传现场图片,未记录亲身参与的内容和收获,未填写碰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部分内容缺乏真实性。表现在连续多天的日记内容就是某些书本、规范等资料的连续摘抄,未能用自身语言反映工地所见所闻,内容显得空洞无物,无具体实质性内容描述。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要考研的学生把精力主要放在考研复习上,未投入足够时间去工地,只能瞎编瞎抄以求过关;二是比较懒惰的学生不去或少去工地,只能抄袭以取得实习成绩。如某篇日记内容如下(图1):
(3)部分学生上传的图片偏少、图片质量欠佳。这个情况比较普遍。学生对必要的图片说明以及较好的图片质量认识不足。每天至少一张图片也是老师检查学生实习真实性的需要。图片质量问题主要有取景不当,不能將重点安排在显著位置;清晰度较差,图片模糊;系统性差,对需要多张图片才能表达的过程未能形成系列图片并按顺序排列。图片质量高低与拍照用的手机性能、摄影技巧以及学生对拍摄对象的认知程度有关。
(4)部分日记内容与图片内容不匹配。当天日记内容与当天上传图片应当互为说明和补充,尤其是图片,有时是语言文字不能表达清楚的。如某日记内容为幕墙脚手架的搭设,但图片反映的却是某基础施工情况,毫无关联(图2):
(5)部分日记文字、语句不够规范。部分日记中错别字较多,标点符号不当,语句不够通顺,病句较多,不能正确使用专业术语,有较多工地化、地方化的语言,当然有些地方术语倒很形象可读,用在日记里未尝不可。如某篇日记通篇无一个标点符号,当然这是极端个案(图3):
多么认真、熟练,等等,看不出学生当日究竟做了什么。
(8)疑难问题及解决办法填写不足。这部分内容是能反映实习深入程度的。遗憾的是这一栏有较多的学生未认真填写。要求学生在实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是能力培养的要求。有少部分学生做得很好,说明确实动了脑筋,有较大收获。
1.2实习总结
实习总结是学生实习结束后及时对实习期间有关实习的'工作、收获、建议等所做的小结。要求先按实习时间顺序介绍工程实习概况,之后按主要内容分段叙述,对照任务书要求作出实习完成情况自我评价,最后是提出不足和建议。大部分实习总结比较认真,普遍的问题是层次不够清晰,段落设置稍显混乱,有的乱发感想并且从头到尾随处可见;二是有较多学生反映的是读图识图能力比较差,工程上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已采用平法标注多年,但是教学中在这方面可能训练不足,是急需补充的短板;三是反映交流能力较差。
2.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的建议
为使学生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通过以上总结,提出下列建议:
2.1在实习开始前的教学计划中,建议增加或加强以下内容:
(1)工程施工实习安全讲座。包括施工安全和实习安全,安全是实习的头等大事,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2)增加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标注的学习和读图训练。这是学生在专业方面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如果此前有关课程中已经安排该项内容,则应审查课时和效果。
(3)开设论文、应用文写作讲座。提高写作水平,对以后的科技交流、科研论文写作均是需要的。
(4)摄影讲座。除对实习图片有帮助外,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美学素质。
(5)交际礼仪讲座。提高与陌生人初次见面交流、沟通的能力。
(6)关于复习考研学生。暑假当中实习,正是应届毕业生考研复习关键之时,学校能否统一将考研的学生另行安排。
2.2实习时间偏短,建议增加至6周。三周时间实在太短,对土木工程专业,施工实习尤其重要,学生好不容易联系到实习项目,可刚刚熟悉和适应,实习就结束了,有些得不偿失,效果欠佳。
3.结束语
培养工程系列实践创新人才是工科高等教育的紧迫任务,以上是施工生产实习这个微观层面分析存在的问题而提的几点建议,意在培养学生加强施工实践能力,主动适应社会,提高综合素质。在我国高度重视工科人才培养的大好形势下,通过培养经验的不断总结,同时汲取国外好的做法,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科学生培养模式。作为工科专业课老师,在教学中始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认真总结,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培养未来的卓越工程師贡献力量。
土木工程论文篇五
[摘要]文章在总结了“土木工程资料”课程具有内容多、实践课程缺乏、教材内容及教学大纲滞后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本课程在教学方法及内容、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的一些改进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土木工程资料;教学;方法;实践
土木工程资料是我校资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土木工程资料的性质、用途、制备和使用方法以及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资料组分、结构与资料性质的关系、外界环境和施工工艺对资料性能的影响,以及资料性能改善的途径,为以后毕业设计、进行科研以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训练。
1.1课程内容多、范围广、与工程应用密切相关
土木工程资料种类繁多。根据资料的来源,有天然资料及人造资料;根据资料的功能,有结构资料及功能资料;根据资料的成分,有无机资料、有机资料及复合资料,这就使得“土木工程资料”课程的内容十分广泛。另外,课程的理论性、概念性及经验性的内容比较多,以文字叙述为主,而计算推理的内容相对较少。土木工程资料与工程应用紧密相连,每种土木工程资料(原资料或产品)都有相关的技术指标,有些技术指标还在不断修改和完善。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各种资料往往构成混合资料或产品,各种资料的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整个混合资料或产品的性能都有重要影响。另外,工程应用环境对于资料的耐久性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土木工程资料课程既要体现各类型资料的基本特性,又要在工程应用上形成统一体系。这些因素使教和学都有一定的难度。
1.2实践课程缺乏,经费不足
实践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个薄弱点。传统的三大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被越来越弱化[2]。“土木工程资料”作为我校资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同样存在实验设备老化、实验经费短缺、缺乏实习基地等问题。另外,该课程的理论性、概念性及经验性的内容比较多,且以文字叙述为主,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作为在校学生,平时也无法接触工程实践,缺乏感性认识,如果实验配套缺乏,更加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单纯的理论学习,会使学生学到很多的知识“碎片”,缺乏整体性的概念。例如,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混凝土的耐久性是与组成资料、配合比设计、养护条件、结构和构件设计紧密相关的整体论,而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
1.3教材内容及教学大纲滞后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三新”(新资料、新技术、新方法)技术为标志的工程建设新时代已经到来[3]。工程应用的实际需要也促进了新资料的发展。例如普通砖的砖块体积小,施工效率低,而且砖块烧制需要毁田取土,破坏生态环境,同时消耗大量能源,而加气混凝土砌块不但体积大、施工效率高,而且使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物得到再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因此这种传统的烧结砖正越来越多地被加气混凝土所替代。但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总是较新资料的发展速度慢,而教学大纲是根据教材内容而制定的。我校的教学大纲修订年限较长,进一步导致授课内容跟不上新资料的发展速度,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地满足工作的需要。
2.1结合工程案例,加强多媒体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工程案例教学法代替传统的理论讲授法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因为土木工程资料中叙述性的内容较多,如采用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4]。工程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际工程中常出现的现象,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一认知过程也符合人类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因此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通过多媒体展示工地上出现的石灰墙面鼓包、开裂现象,北方地区出现的路面、桥梁用水泥或混凝土剥落现象、沿海地区大坝的钢筋裸露、锈蚀现象,以及近几年出现的整栋房屋突然垮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各种资料特点及施工技术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另外,由于课程中教学内容较多,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片、动画、实例演示等教学信息通过屏幕呈现给学生,提高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例如对于钢材的拉伸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测试,以及时间长、操作难的实验等,通过播放录像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2.2加强实践教学
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基本原理的掌握和工程实践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生能力和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实验学时有限,而涉及的内容较多,并且有些实验周期很长,无法在课堂内把所有实验都完成,因此应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首先,在实验课上完成基础实验,例如完成水泥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胶砂强度试件的制作,水泥凝结时间的检测,水泥水化产物的'分析,石膏制品的制作,沥青的粘度测试等实验。其次可以利用开放实验室,以教师指导及研究生助教的形式,在课余时间完成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例如各种矿物外加剂和化学外加剂对混凝土流动性、保水性、凝结时间、水化热、水化产物、强度等性能的影响。教师可以提供题目,学生确定选题,然后分组完成。最后每组同学递交实验结果及分析报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实习,积累实践经验,鼓励部分有能力的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资料性能检测实验、新资料的开发研究或者实际工程项目,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3关注学科发展前沿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根本,但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总是较新资料的发展速度慢,因此,教师应密切关注土木工程资料研究和工程应用的最新进展以及相关技术指标的更新,引导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拓宽专业视野,培养创新意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关注学科前沿和培养创新意识上,特别注意要根据我国国情和工程实际情况,研发符合我国工程特点的新资料。例如,在国内外,聚氨酯外墙保温资料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聚氨酯的防火性较差。许多事故表明,火灾造成的巨大伤害都是由于所用资料的防火性差,并且燃烧释放出大量的毒气而造成的。由于我国的特点是人口密度大,建筑物密集且高大,聚氨酯作为外墙保温资料必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因此,要引导学生这些事故中吸取教训,并且研发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新资料。另外,应缩短教学大纲的修订年限,同时应把教学内容的主动权交到教师手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固有体制会制约教学的发展和提高。
2.4改变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是应试教学方式中的传统评价方法,对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对于考核方式,本课程采取平时成绩、实验报告与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的评定主要根据课堂出勤、上课听讲、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作为依据。平时作业紧扣教学重点,例如石灰的成分与性能的关系,骨料细度模数的计算,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砂浆的配合比设计等,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实验报告反应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教材包含了大量关于资料的技术指标以及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设计公式。随着新资料和技术的发展,很多技术指标也会不断地被修订和完善。在信息时代,电脑能够为人类提供海量数据,并可及时查询,因此很多内容无需特别记忆。因此,开卷考试能够回避很多需要记忆的内容,更多地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三种考核方式的结合,更能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土木工程资料”课程教学改革紧密联系工程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通过实验和实践认识促进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2]张俊,罗伟.《资料工程基础》教改[j].广东化工,20xx,38(3):200.
土木工程论文篇六
2.水平荷载作用下,需要对结构进行什么变形验算?
3.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是什么?
4.什么是弯矩调幅,目的是什么?
5.什么是短柱,短柱的缺点,如何处理?
6.怎样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和侧移?
7.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计算要点是什么?
8.怎样计算在重力荷载下的框架内力?
9.板式楼梯与梁板式楼梯有何区别?你设计的建筑属于哪种类型的楼梯?
10.板式楼梯与梁板式楼梯的踏步板的计算与构造有何不同?
11.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特征是什么?在设计中如何防止少筋梁和超筋梁?
12.在受弯构件中,斜截面有哪几种破坏形式?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13.什么是腰筋?它的作用是什么?
14.为什么箍筋和弯起钢筋间距s要满足一定要求?
15.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16.民用建筑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18.墙体中为什么要设水平防潮层?你选择的是哪种构造类型?设在什么位置?
19.板在构造上需满足哪些要求?
20.弯矩二次分配法的计算要点是什么?
21.什么是梁柱的控制截面,怎样确定控制截面的内力不利组合?
22.简述什么是单向板?其受力与配筋构造特点是什么?
23.什么是双向板?
24.你设计的楼梯梯段宽度是多少?怎样确定的?
25.你选择屋面的排水方式是哪种?怎样设计的?
26.你设计的楼梯坡度是多少?怎样确定的?最适宜的坡度是多少?
27.在设计中,你选择的砌筑墙体材料是哪种?墙体有什么用?
28.在进行地基和基础设计中,应满足哪些要?
29.单向双向板怎样区分
30.结构的抗震等级如何确定?
31.建筑抗震设计的标准步骤是什么?
32.场地类别如何确定?
33.地震作用计算采用什么方法?
34.除底剪外,还有哪些计算地震作用方法?
35.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哪些?
36.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37.按照建筑的使用性质分类分哪几类?你所设计的建筑属于其中的哪一类?
38.何谓基础的埋置深度?你设计的建筑物基础埋深是多少?
39.为什么沿外墙四周要设置散水或明沟?你做的是哪种类型?怎样做的?
40.试述你设计的受力与配筋构造特点是什么?
土木工程论文篇七
关键字:土木工程,概论,建筑结构
土木工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至今已经演变成为大型综合性的学科,它已经出许多分支,如:建筑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特种工程结构,给水排水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土木工程共有六个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和道路桥梁工程。
土木工程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有其重要的属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统一性。土木工程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对众多产业的振兴发挥了促进作用,工程建设是形成固定资产的基本生产过程,因此,建筑业和房地产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
古代的土木工程有很长的时间跨度,大致从公元前5新石器时代出现原始的土木工程活动到16世纪末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导致土木工程走上迅速发展的道路为止,前后经历了两千多年。在这段时间内,由于科学理论发展及其缓慢,土木工程也没有突破习惯的发展。
远古时代,居住和交往的需要,人类开始了掘土为穴,架木为桥的原始的土木工程活动,我国黄河流域的仰邵文化遗址和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了有供居住的浅穴和直径为5—6米的圆形房屋。中国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结构,并逐渐形成与此想适应的风格,公元14世纪的建造的北京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应县的木塔是世界上最高的木建筑。与此同时,欧洲的以石拱结构为主的古代房屋建筑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均反映了欧洲这一时期建筑施工和结构的最高成就。从17世纪中页开始到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的300年间,国外的建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土木工程进入了定量分析阶段。一些理论的发展,新材料的出现,新工具的发明,都使土木工程科学日渐完善和成熟。到了近代,二战结束之后,许多国家经济起飞,现代科学日益进步,从而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物质基础。尤其是我国,土木工程在这一段时间内,更是突飞猛进,建筑,桥梁,道路,隧道等,无论是在技术理论上,还是在基础建设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越来越舒适的居住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土木工程的发展。远古时代,人们巢居穴处,后来石器的出现,人们开始利用工具建造简单的住房,到明清时期,中国的木结构建筑技术和规模都达到了顶峰。解放后,随着国家对基础建设的投入的不断加大,一座座高楼想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中华大地。
建筑工程就是兴建房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的总称。目的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场所。
房屋建筑一般包括十个部分:
(1)埋在地下的基础和地下室;
(2)承载外力并把力传到基础的柱子,楼板,梁,框架墙,屋盖及支撑体系;
(3)四周的饿维护结构和中间的隔墙;
(4)房屋内外的装饰;
(5)控制环境的供暖,通风,空气调节,照明,防火隔声等系统;
(6)楼梯间,电梯或自动扶梯等垂直传输系统;
(7)闭路电视,电话,计算机网络等通讯体系;
(8)电力系统;
(9)卫生设备和给水排水系统;
(10)垃圾处理系统。
pierluiginervy说过:建筑结构说穿了,不过就是受力体的反力与内部应力如何与外力达到平衡。建筑首先要解决,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受力的问题。我们把解决这个问题的学科称为建筑力学。建筑力学有可以分为: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大力学体系。建筑力学是讨论和研究建筑结构及构件在荷载和其他因素影响的工作状况,也就是建筑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在载荷作用下,承受载荷和传递载荷的建筑结构和构件会引起周围的物体对它们的作用,同时物件本身受载荷作用而产生变形,并且存在着破坏的可能性,但是结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而结构的承载能力的大小是与构件的材料,截面的几何尺寸,受力性质,工作条件和构造情况有关。而这些关系都可以由力学关系式通过计算而得以解决。
建筑材料在建筑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材料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人类最早穴居巢处,几乎没有建筑材料的概念,后进入到石器铁器时代,开始掘土凿石为洞,伐木搭竹为棚,利用最原始的材料建造最简陋的房屋。后来,用黏土烧制砖瓦,用岩石制石灰,石膏,建筑材料从天然进入了人工阶段,为建造教大的房屋创造了条件。18世纪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建筑材料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钢铁,水泥,混凝土及其他材料的相继问世,为现代的建筑奠定了基础。20世纪后,建材性能和质量的弊端改善,品种的不断增加,以有机材料为主的化学建材异军突起,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建材如绝热材料,吸声隔热材料,耐火防火材料,防水抗渗材料,防爆防辐射材料应运而生,这些材料为房屋建筑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现在的建筑中,工程质量的优劣通常与所采用材料的优劣,性能及使用的合理与否有直接的联系,在满足相同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材料不同的使用方法,都对工程的造价有直接的影响。
土木工程论文篇八
摘要:这些年来,国家高唱节能环保的主调,各行各业发注重节能环保型的经济发展。土木工程建筑行业作为主要的能源消耗行业,提倡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是当下国家亟待关注的领域,设计出节能型的土木工程建筑项目,有效减少对能源的消耗量和需求量,有助于改进环境污染问题以及优化升级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推动社会经济的绿色经济的持续发展。本课题首先介绍了土木工程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以及其发展现状,并相继分析得到对应的节能措施,予以实施为土木工程建筑的节能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节能;节能设计;重要性
建筑节能强调既要保证居住建筑室内的环境舒适宜人,又要实现能源节能的目标。具体的建筑节能可以利用先进的环保材料、先进的环保技术、合理的经济结构等实现整体的建筑节能。譬如新的保温材料作为建筑室内构造的原料,从而做到建筑的长远保温,减少建筑室内居住的能耗。一般建筑节能是针对门窗、屋顶、外墙这些地方升级围护结构的密闭性或热阻值,实现建筑保温,从而达成减耗的最终目的。国内自1996年起,颁布了要求未来的住宅占据50%是节能住宅。随后20xx年中后旬,国家强制要求采暖住宅建筑工程严格遵守50%节能的规范标准开展居住建筑施工,在国家相继推出的居住建筑节能要求的政策下,节能住宅开始在全国各个省市内出现甚至是普及,大大推动了国内节能建筑材料以及节能技术的蓬勃发展。不可否认的是,居住建筑节能依然存在下列问题:
(一)对节能住宅的真正含义认识
不少的项目开发商对节能住宅建设的认识不到位,忽略了节能住宅对日后能源乃至社会的重要性。不少的住宅项目开发商基于自身经济利润,片面追求建设千奇百怪的建筑造型,或者盲目跟风,高薪聘请西方建筑大师建造欧美风格的住宅,导致这些住宅在当地建筑群内格格不入,同时建筑不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加剧了建筑能源的消耗,从而造成节能住宅难以落实。
(二)现有设计单位体制及管理上存在的不足
目前,国内的建筑设计单位对于建筑节能设计认识不足,且设计单位体制和管理存在严重落后性,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是一项综合其他学科的高难度、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依靠设计人员及其单位的多专业领域的统筹协作下才能得以完成。譬如设计出采暖居住型的住宅,则需要掌握暖通专业的设计人员执行热工计算,但是暖通专业的设计员对于各个专业节能要求的技术指标掌握不到位的情况下,增加了节能住宅设计的难度,造成不少节能住宅的热工计算难以落实于实际的设计施工环节中。
(三)当今节能技术本身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国内的节能住宅观念和发展的起步较晚,同时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和西方国家相比存在严重落后性,同时国内的建筑节能领域的理论尚为稀缺,专业的建筑气候科研人员、建筑热工计算科研人员相对匮乏,得到的对应的建筑节能成果也相对少,缺失了一套节能建筑的系统体系,是当下国内节能住宅发展的主要阻力。国内的节能建筑的节能技术发展有限也是约束节能住宅发展的重要因子。当下墙体保温技术,运用该技术于建筑外墙设计中,实现建筑外墙的保温功能,但是该外墙保温系统内部构造节点复杂,要求施工作业者拥有超高的技术水平,这是其中的一大局限;除外,外墙保温效果受到当地气候、外墙质量的影响,假设外墙有缝隙或裂痕,则保温效果会大大降低,保温材料本身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最后,外墙保温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建筑竣工后的使用寿命保持一致,后期建筑完工后的维护、保养成本高昂。
(一)缓解能源危机
近些年,国内建筑工程不断涌现,尤其是住宅建筑其数量增速呈现大幅度上涨,同时建筑能耗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能源消耗量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为了顺利应对上述能源消耗的问题,国内必须将缓解能源危机的议题落实到实处。据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如果现有建筑物实行全面的节能措施,土木工程建筑每年可在原基础上节省约45%的能耗,这是个非常可观的数字,这样一来,就能达到缓解能源危机的目的.其次,对旧的能源消耗量大的建筑物实行改造,同时配合一些绿色建筑理论实践,也可以达到一定的减排节能效果.最后,还要将绿色建筑&的理念融合进建筑物中,绿色环保型建筑强调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栽种绿化植物,满足住户绿化环境要求外还做到节能减耗,两者相得益彰。根据上述论点清楚得知,土木工程建筑节能实现建筑能源节约外还满足社会其他需求,符合社会经济的规律。
(二)节能理念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下,节能减排的绿色型环保概念盛行,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维护国家资源、能源的重要观念。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基础大,人均资源占比稀少,为此土木工程建筑作为主要的能源消耗行业,其消耗的能源份额占比大,特别是土木工程的建筑工程环节使用的钢筋数量、水泥消耗量都是全球屈指可数的,俨然上述材料的建筑工程消耗量我国远远超出西方发达国家,但是长久下去,国内建筑行业过度消耗能源,造成整体能源余量的逐年下降,最终极快加速国内资源消耗过度的情况,造成资源枯竭的恶果。根据资料统计可知,建筑工程年平均耗费的砖头数量整体面积相当于十几亩良田,尤其是沙土水的能源消耗数量更为严重,为了保证国家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为群众提供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升级人类生活物质水平等要求下,采取节能环保型的建筑材料,节能住宅的建筑设计观念以及运用节能住宅概念大力整改不合规的旧房、老房等。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用新型的建筑材料代替传统能耗较大的材料,在选择环保材料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通过技术上的设计使新型建筑材料的效能发挥到最大,以便尽可能的减少建筑材料的耗能量;在建筑环境的设计上,要针对不同的环境做出不同的规划和改造,从而在一定水平上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做出贡献.因此,节能理念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土木工程建筑节能势在必行。
(三)建筑节能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发展进步
最初期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环节中,人类片面追求工程数量,忽略了工程质量,在建筑土木工程时,加大了能源的耗费,导致如今能源枯竭日益突出的重要环境问题。目前,虽然土木工程开始着重建造节能型的建筑工程,但是如今仍然存在土工工程能源利用率较低的显著问题。为了加大力度推广建筑节能技术的革新及其应用,要求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注重建筑节能技术的革新,升级施工速度,促进建筑工程的保质保量的顺利竣工。为此,大力推崇建筑节能技术,培养高素质的建筑节能施工人才是当下实现节能建筑的基本要求,也是符合社会需求的必然结果。将建筑节能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方案设计和施工环节中,发挥技术的节能减排的功效,加快建筑速度,减少施工时间,从而减少了施工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工程建筑的高质量竣工,充分体现了建筑能源的节约成效。为此,加大力度集中建筑节能工程的升级发展,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拉动国民经济绿色增长。
(四)节能技术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方式
土木工程建筑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建筑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开发,利用当下先进的节能建筑技术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土木工程建筑中,节能技术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具体的节能技术应用,可以从土木工程节能建筑的外墙、室内、门窗等平面选用环保型建筑材料,另外对于建筑物和建筑物间的布局、间隔也进行合理的绿化种植设计;其次,在建筑物的外形选择和围护结构的选择方面,节能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在确保其美观、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其的节能效果;最后,在建筑物的屋顶设计、建筑节能玻璃的选择、楼地面的选择方面均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特别是对于建筑住宅的市内采光、照明的设计,应该选用节能照明技术以及安装节能照明装置,随着当下人类居住环境对于照明有着越来越高的照明要求下,选择节能环保型的照明装置,减少建筑电能的耗费量,而且大大减少了非工业耗电量,促进建筑节能发挥的效益。因此,减少建筑物中好命的耗电量就成了建筑节能的重要内容;其次,对建筑照明节能不仅能够减少电力的损耗,还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节约由于照明设备损坏引起的维修费用;最后,为了减少照明对电力的损耗,可以加大可持续能源太阳能的使用.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如果在建筑施工中加大对于太阳能的使用,例如安装强功能的太阳能热水器,不仅能够节约能源,还能减少城市污染。
总的来说,低碳节能成为当代人类生活的追求方向,所以面对建筑工程领域,将低碳节能的概念引入建筑工程施工中去,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舒适度的前提下对建筑节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建筑节能是目前解决社会资源紧缺问题的最主要手段,从建筑工程做起,做到节能建筑,减少社会能源消耗,维护当下能源持续发展,同时极大推动了建筑节能施工技术水平,相对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绿色增长,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科学化的发展。
[1]刘江涛.浅谈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建筑节能技术措施.山西建筑20xx.
土木工程论文篇九
摘要:《土木工程概论》作为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肩负着把新生引入土木工程行业大门、使他们了解并热爱这个专业的重要使命。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该课程准确地定位,采用理论与实际工程事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关键词:土木工程;教学;方法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及其他相关专业的选修课,开设时间为大一第一学期。《土木工程概论》在整个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向导作用,肩负着把只具备数理化基础知识的高中生迎接入土木工程行业大门,并使他们了解、熟悉进而热爱这个专业的重要使命。《土木工程概论》这门课程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的知识面非常的广,包括与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各类工程结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监理、经济和计算机应用等内容。因此,《土木工程概论》这一门课程对任课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首先,教师需具备非常丰富的专业知识,必须对大土木背景下面众多学科都有深入的了解;其次,土木工程专业是在众多工程实践中建立起来的理论和知识,这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在讲授课程中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讲授;此外,《土木工程概论》是相对较新的一门课程,目前还没有比较成熟的、高效的经典教学方法。因此,对于这一课程,展开深入的教学、教法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让刚入学的大学新生对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起浓厚的兴趣,培养出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的土木工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增添新鲜血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作者近年来一直从事《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定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摸索、创新。
一、教学定位准确
课程的教学定位非常重要,教学定位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等。在“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土木工程专业所涉及的领域、包含的内容、所获得的成就及未来发展情况,从宏观的视角了解土木工程专业的综合性、社会性及其在技术、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统一性,初步涉及一些基础专业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对大土木下众多学科中感兴趣的方面,建立热爱土木工程专业的感情和对土木工程事业的责任心,为今后积极主动地学好专业课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打下思想基础。《土木工程概论》这一课程的定位,就是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对“大土木”背景下涉及到的学科,包括建筑工程、交通工程、岩土工程、桥梁隧道工程等方向所涉及到的基础的工程各类、所需要的专业技能都有一定的了解;在了解清楚每一个学科的内容及相关方向后,逐渐对土木工程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今后选择方向的时候做好充分准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前进动力,是学生在以后工作岗位上能做出贡献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使土木工程学生真正选择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向,才能真正喜欢这一份职业,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因此,《土木工程概论》这一课程应定位于激发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兴趣,并挖掘在“大土木”背景下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方向,为将来选择学科方向及就业方向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教学方法得当
教学方法是课堂的灵魂,是学生激情的催化剂。不当的教学方法,会使课堂毫无生气,教学效率低下;得当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并能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众多的设计理论、施工技术方法等都是在实际的工程中遇到了相应的问题,然后集众多工程人员的智慧而提出来的。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如果在还没有充分了解土木工程内涵、特点的情况下,对他们讲解一些专业术语、专业词汇、专业理论,他们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作者认为,想要让土木工程新生快速地了解一个设计理论的来龙去脉、一种施工方法的技术要点,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便是结合相关的工程实例进行讲解。当教师把工程实例展示给学生后,学生能非常直观、快速地领会这种理论或者方法的.背景,理解起来就非常容易。加强工程实例的讲解,使土木工程专业新生快速了解土木工程专业入门知识,形象地再现土木工程所涵盖的学科内容和涉及的多方面知识,达到提高对土木工程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中工程实例的讲解显得十分重要。在授课的过程中列举工程案例,通过分析案例的背景、发生的机制、产生后果的原因等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进而引发对此类问题处理方法的思考;其次,要求教师所列举的工程事故一定要带有较为强的时效性,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的切身感受更为强烈。例如当讲到关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专题时,除了讲授一些书本上已有的经典例子外,还可以列举近期上海一商住楼的突然倒塌的工程实例进行讲解分析。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培养学生现代工程意识和思维方式的作用,使这些未来的工程师们能够树立现代工程人才的价值观,养成严谨的工程观并把它贯穿于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去。
三、教学手段灵活
教学手段是课堂的推进器,合适的教学手段能使学生更快速地掌握大量的信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高校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可以是一种利用多媒体仪器,将授课内容集合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等形式,多角度、多视角、全方位的呈现教学内容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让课堂教学形式新颖、活泼。特别是对于《土木工程概论》这一信息量大、与实际工程紧密相关的专业课程的讲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理论通过计算机技术惟妙惟肖地演示出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视觉、听觉和立体图像等刺激性环境,进而极大地诱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愿望。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担当着信息载体与传达手段的角色,其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和进程控制仍需由教师掌控。因此,对于课件的制作,教师应先仔细研究教学内容,并依据教学大纲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框架结构,该结构可借鉴传统教学方式中循序渐进的结构,以体现教学方式的连贯性。对于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不应仅仅局限于对课件的制作,还应充分利用已有的丰富的网络的资源,如一些视频资源。对于《土木工程概论》来说,英国国家地理频道推出的系列纪录片“伟大工程巡礼”就是一部非常优秀且合适的视频资源,该系列纪录片纪录全球最具野心和愿景的工程建筑案是如何展开的。藉由各式各样的档案以及高解析度、专业拍摄的影片,节目里将叙述每项工程落成背后的精彩、戏剧性、充满英雄胆识的故事。由主要设计师、工程师、专案经理及工地人员,来说明他们如何克服挑战,打造现代最高、最长、最快和最复杂的工程建筑案。在《伟大工程巡礼》系列节目中,可以见识建构我们日常生活的建筑工程奇观。因此,通过该系列片的播放,不但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强烈兴趣,而且看到各种伟大的建筑在自己同行手中从无到有地落成,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专业自豪感与成就感,从而找到对土木工程专业的高度认同感,与此同时,也学习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了当今世界最全的建筑技术。因此,充分利用网络上优质的资源进行教学,是一种一举多得的教学手段。
《土木工程概论》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师要充分掌握该课程的特点,将课程定位准确,采取理论与实际工程实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采用合理、先进、现代化的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主次分明、深入浅出地讲授好这门课程。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的土木工程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2]叶志明。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丁大钓,蒋永生。土木工程总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4]江见鲸,叶志明。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5]罗福午。土木工程(专业)概论[m]。第三版。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
[6]赫文秀,白永兵,徐晓。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xx,10(4):415—417。
[7]吴建平。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研究[j]。学科教育,20xx,(4):8—11,43。
土木工程论文篇十
8.《建筑结构构造资料》(合订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
9.《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10.《地基基础设计手册》,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年。
11.《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12.《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13.《建筑结构强制性国家标准》(简装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9月
14.任全宏、常建军.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房屋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陕西建筑2007,145(7).
15.范俊梅.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问题分析.科技资讯2008,3.
17.建筑、结构设计有关图集资料以及专业课程教材等。
土木工程论文篇十一
近些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建筑行业长期的发展中,土木工程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施工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现代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现代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直接导致了对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不断规范化、不断严格化。其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找出其中的关键控制点,以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1.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因素有水泥、骨料、水灰比等。水泥是混凝土原材料中起主要作用的材料,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技术性质、节约水泥,必须根据工程的特点、当地气候与环境等条件,正确选择水泥的品种和标号。水泥质量的波动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重要因素之一。水泥质量的波动,通常在混凝土强度上表现出来。水泥质量波动是由于水泥细度引起的。骨料分粗骨料和细骨料两种,粗骨料一般采用坚硬的卵石或碎石,其级配以接近连续级配为佳,这样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强度与水会成正比,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水灰比越大,混凝土强度越底.水泥在水化过程中的孔隙率取决于水灰比,混凝土体积的大小与水灰比和混凝土的振捣密实程度密切相关,水灰比决定了密实的混凝土在任何程度下的毛细管空隙率。而控制措施中,首先要设计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在工程施工前,要详细的调查、分析、研究和论证建筑物自身的受力情况和使用年限,并据此制定出一套合理混凝土使用方案。其次不论粗骨料还是细骨料,其杂质含量都必须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否则就要进行处理或再加工。最后,根据设计的配合比及施工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在与施工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拌制少量混凝土作试块试验,验证混凝土的强度及和易性。如不合适,在满足强度、和易性、耐久性和经济的前提下,调整配合比,直至满足要求。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现阶段的应用
施工技术无论是在设计阶段还是在施工阶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往往决定设计者设计思想的实现与否。就施工本身而言,任何一个工程项目,其施工过程都受到地质条件、材料性能、荷载条件、现场条件、资源状况和气候条件的限制。
2.1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发展趋势已经成为民用建筑设计的趋势,为了满足更多居民的使用需求,高层建筑数量不断攀升,钻孔灌注桩基础技术随之发展起来。桩基由基桩和链接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与桥梁中。桩身穿过可液化土层而支承于坚固土层或者镶嵌在基岩,在地震造成浅土液化是,能够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深基坑施工技术可以保证土木工程地下结构的安全和基坑周围环境的'安全,是保证民用建筑质量的地基建设的根本。
2.2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钢结构施工技术是现代民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材料应用技术。由于炼钢技术与成型制造工艺日趋发展,民用建筑工程建设中钢结构工程建设不断增加。而且采用钢结构可以减少物料消耗、减轻结构自重、降低支撑部件与地基的尺寸,最终降低整个建筑的结构成本。无论是从刚度、强度还是在延性方面,钢结构都要优于钢筋混凝土,并且钢结构可以比较容易建构出有异国风情的建筑形式,通常钢结构系统可以提供最佳的设计灵活性以及最大的空间利用率。
2.3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现代的土木工程关于混凝土结构方面的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良,特别是高效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普遍尝试,混凝土的水灰比(或水胶比)大大降低,这种低水灰比的混凝土(水灰比不大于0.40)有很高的强度和很低的渗透性,而且十分耐久。混凝土结构工程主要有混凝土和混凝土泵送技术、钢筋技术、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建筑防水技术四大方面,而且性能良好,成本低廉,在施工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3.关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探讨
要想土木工程相关产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建设,建造高品质的民用建筑,就要始终保持创新活力,开发和应用新技术,不断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水平。
3.1创新深基坑支护技术
由于高层建筑的发展、抗震与人防的需要和地下空间利用的需求,再加上大型深埋设备基础的施工,深基坑支挡问题越来越多。当深基坑工地的实际施工现场不具备常规放坡条件时,这时一般会采用支护结构进行临时支撑,以保证深基坑的坑壁的稳定。深基坑支护结构的选型包括自立式支护、桩锚支护、喷锚支护、组合型支护等。深基坑支挡技术在桩、桩―锚支挡体系和支挡与承重结构一体化方面得到了比较大的提升。另外,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更加先进的施工工艺―旋挖已经投入使用,使成孔质量得到保证,减小认为不确定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3.2体外预应力的创新技术
体外预应力作为后张预应力体系的重要分支之一,是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发展和革新,是近年来的热点。体外预应力是指预应力筋布置在混凝土截面外的预应力与传统的布置于构件截面内的预应力筋所提供的有粘结或者无粘结预应力相对应。体外预应力现阶段主要应用在特种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和大跨度建筑工程结构中,形成了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和无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两大体系,体外预应力相对于传统预应力体系有很多优点,对工程经济效益有积极影响。
3.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和社会生态化的需要,建筑工程施工与环境的可持续化协调发展成为重要课题。建筑施工设计的目标,设计的进程和施工的整个过程,都必须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污染,减少能量的消耗,选择适当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设备。从智能化方面来说,利用智能型机械设备、电子信息技术管理终端和全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土木工程的施工转换到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发展的趋势。从产业化方面来说,它最为主要的目的是力图把互换性和流水线引入到建筑活动中去,运用自动化发展统一、高效、流水线式的施工一体化流程,以标准化、工厂化的成套技术改造建筑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产业化采用最为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和水平,同时减少人工劳动,降低施工危险系数,优化资源配置,实行科学管理。
结语: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项涉及内容多、专业性较强、技术要求高的复杂工作,无论是其施工质量还是使用效益,均离不开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也在不断的创新发展,并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运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土木施工技术的加强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也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幸福和快乐,因此我们就要始终保持创新活力,开发和应用新技术,不断提高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杨伟国.探究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其未来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4).
[2]刁立明.浅析当前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发展[j].华章,2011.
[3]刘琛,刘启兵.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应力分析及养护[j].科学之友(下旬),2011.
土木工程论文篇十二
[摘要]文章在总结了“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具有内容多、实践课程缺乏、教材内容及教学大纲滞后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本课程在教学方法及内容、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的一些改进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方法;实践
土木工程材料是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制备和使用方法以及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材料组分、结构与材料性质的关系、外界环境和施工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材料性能改善的途径,为以后毕业设计、进行科研以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训练。
1、课程现状
1.1课程内容多、范围广、与工程应用密切相关
土木工程材料种类繁多。根据材料的来源,有天然材料及人造材料;根据材料的功能,有结构材料及功能材料;根据材料的成分,有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及复合材料,这就使得“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内容十分广泛。另外,课程的理论性、概念性及经验性的内容比较多,以文字叙述为主,而计算推理的内容相对较少。土木工程材料与工程应用紧密相连,每种土木工程材料(原材料或产品)都有相关的技术指标,有些技术指标还在不断修改和完善。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各种材料往往构成混合材料或产品,各种材料的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整个混合材料或产品的性能都有重要影响。另外,工程应用环境对于材料的耐久性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既要体现各类型材料的基本特性,又要在工程应用上形成统一体系。这些因素使教和学都有一定的难度。
1.2实践课程缺乏,经费不足
实践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的薄弱点。传统三大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被越来越弱化。“土木工程材料”作为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同样存在实验设备老化、实验经费短缺、缺乏实习基地等问题。另外,该课程的理论性、概念性及经验性的内容比较多,且以文字叙述为主,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作为在校学生,平时也无法接触工程实践,缺乏感性认识,如果实验配套缺乏,更加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单纯的理论学习,会使学生学到很多的知识“碎片”,缺乏整体性的概念。例如,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混凝土的耐久性是与组成材料、配合比设计、养护条件、结构和构件设计紧密相关的整体论,而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
1.3教材内容及教学大纲滞后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三新”(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技术为标志的工程建设新时代已经到来[3]。工程应用的实际需要也促进了新材料的发展。例如普通砖的砖块体积小,施工效率低,而且砖块烧制需要毁田取土,破坏生态环境,同时消耗大量能源,而加气混凝土砌块不但体积大、施工效率高,而且使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物得到再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因此这种传统的烧结砖正越来越多地被加气混凝土所替代。但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总是较新材料的发展速度慢,而教学大纲是根据教材内容而制定的。我校的教学大纲修订年限较长,进一步导致授课内容跟不上新材料的发展速度,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地满足工作的需要。
2、教改方法
2.1结合工程案例,加强多媒体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工程案例教学法代替传统的理论讲授法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因为土木工程材料中叙述性的内容较多,如采用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4]。工程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际工程中常出现的现象,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一认知过程也符合人类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因此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通过多媒体展示工地上出现的石灰墙面鼓包、开裂现象,北方地区出现的路面、桥梁用水泥或混凝土剥落现象、沿海地区大坝的钢筋裸露、锈蚀现象,以及近几年出现的整栋房屋突然垮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各种材料特点及施工技术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另外,由于课程中教学内容较多,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片、动画、实例演示等教学信息通过屏幕呈现给学生,提高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例如对于钢材的拉伸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测试,以及时间长、操作难的实验等,通过播放录像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2.2加强实践教学
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基本原理的掌握和工程实践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生能力和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实验学时有限,而涉及的内容较多,并且有些实验周期很长,无法在课堂内把所有实验都完成,因此应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首先,在实验课上完成基础实验,例如完成水泥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胶砂强度试件的制作,水泥凝结时间的检测,水泥水化产物的分析,石膏制品的制作,沥青的粘度测试等实验。其次可以利用开放实验室,以教师指导及研究生助教的形式,在课余时间完成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例如各种矿物外加剂和化学外加剂对混凝土流动性、保水性、凝结时间、水化热、水化产物、强度等性能的影响。教师可以提供题目,学生确定选题,然后分组完成。最后每组同学递交实验结果及分析报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实习,积累实践经验,鼓励部分有能力的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材料性能检测实验、新材料的开发研究或者实际工程项目,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3关注学科发展前沿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根本,但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总是较新材料的发展速度慢,因此,教师应密切关注土木工程材料研究和工程应用的最新进展以及相关技术指标的更新,引导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拓宽专业视野,培养创新意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关注学科前沿和培养创新意识上,特别注意要根据我国国情和工程实际情况,研发符合我国工程特点的新材料。例如,在国内外,聚氨酯外墙保温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聚氨酯的防火性较差。许多事故表明,火灾造成的巨大伤害都是由于所用材料的防火性差,并且燃烧释放出大量的毒气而造成的。由于我国的特点是人口密度大,建筑物密集且高大,聚氨酯作为外墙保温材料必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因此,要引导学生这些事故中吸取教训,并且研发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新材料。另外,应缩短教学大纲的修订年限,同时应把教学内容的主动权交到教师手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固有体制会制约教学的发展和提高。
2.4改变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是应试教学方式中的传统评价方法,对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对于考核方式,本课程采取平时成绩、实验报告与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的评定主要根据课堂出勤、上课听讲、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作为依据。平时作业紧扣教学重点,例如石灰的成分与性能的关系,骨料细度模数的计算,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砂浆配合比设计等,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实验报告反应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教材包含了大量关于材料的技术指标以及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设计公式。随着新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很多技术指标也会不断地被修订和完善。在信息时代,电脑能够为人类提供海量数据,并可及时查询,因此很多内容无需特别记忆。因此,开卷考试能够回避很多需要记忆的内容,更多地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三种考核方式的结合,更能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3、总结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紧密联系工程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通过实验和实践认识促进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2]张俊,罗伟.《材料工程基础》教改[j].广东化工,20xx,38(3):200.
土木工程论文篇十三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高等教育对于大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理论知识。在校大学生经过大量的实践教育,很快就掌握了本专业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业以后具备很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大大缩短了学校和企业的距离,也缩短了毕业生的适应期限[3]。对于重点大学的高等教育,“工程化”是一个突出的特点。麻省理工大学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培养出学生超强的实践能力,是其他高校学习的榜样[4]。目前,国内的工科院校日益重视工程实践教育,学生的工作能力逐渐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在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名牌大学仍然提出“重学术”的倾向,重视在校生对理论的学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仍以卷面分为唯一依据。在期末成绩中,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被忽略,使得学生非常重视对理论知识的复习和掌握,而忽视了对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最终导致“高分低能”现象,工作单位中适应能力较差,解决问题的能力欠佳。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存在认识方面的误区,这是违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5,6]。
1.1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几乎所有课程都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课堂教学讲授的是理论内容,教师的教具是板书和多媒体,即便二者结合的很好,也不能很好的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只是实现了理论知识的灌输,而没有将其转化为产品服务于社会。成绩好的学生也只会考试,会解释这些理论,而对于实际工程问题无能为力。
1.2实践教学环节内容陈旧多年来,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大纲中设置了建材实验和土力学实验等实验教学环节,《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砌体结构课程设计》和《地基基础课程设计》等课程设计教学环节,还有4周测量实习和8周生产实习教学环节,以及一学期的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内容符合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要求,但是没有达到最佳效果。实验室没有更新,设备落后,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实验内容和实际工作内容没有实现较好的联系。课程设计历年来都是一套设计方案,没有实时更新,这对于“卓越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不利的。
1.3毕业设计题目形式单一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结构形式可以在框架结构、砌体结构、剪力墙结构和钢结构等结构形式中选择,但是由于历届毕业生完成的都是框架结构的设计,学生习惯参考往届学生的设计成果,所以80%以上的学生都做框架结构的设计,不愿意探索新的设计内容。从而,就会有抄袭的倾向,如果老师不认真监督和严格把关,学生就照搬别人的设计步骤,得出数据便应付了事,不熟悉设计规范,设计成果千篇一律,甚至数据都有雷同现象。这样,不但毕业设计成绩受影响,更重要的是目前建设高层建筑的比较多,框架结构是不适用的。
1.4生产实习效果一般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内容包含8周的生产实习,是学生在工地配合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对于学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但是由于建筑工地条件比较艰苦,很多学生不能适应。一部分学生在工地实实在在进行实习,而另一部分通过私人关系开了工地的接收证明邮寄给学校的指导教师,工地的指导教师对该生不进行考勤,那么该教学环节对于该生完全失去了意义,能在工地认真实习的学生,这个阶段收获是很大的。
1.5课程设计不能做到相互融合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是必要的教学环节,在几门专业课结课之后,紧接着就是该课程相应的课程设计。在设计环节中学生将课堂教学的重要设计理论进行灵活应用,在就业以后的工作中就会运用自如。所有课程设计融合在一起将构成整个建筑物,所以各门课程设计的数据应该相互统一,才能更好的模拟实际工作。否则,将是照本宣科,效果不明显。1.6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目前,高校教师基本都具有硕士学位,甚至很多具有博士学位,教学基本功都能过关。但是,由于这些教师没有在企业工作或挂职锻炼的经历,对实践需要的能力并不具备。不懂得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不能做到理论和实际有效结合。在实践教学环节当中,就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硬道理,只会理论而不会应用的“书呆子”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学校学习阶段,必须掌握一定的实际设计和施工技术,在工作中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边工作边学习的思想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没有一点基础,障碍是很大的。
2.1增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针对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和学分,在期末成绩当中增加实践环节的分值比例。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力度,纠正学生对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的主次关系的认识。
2.2注意更新实验设备针对实践教学环节内容过于陈旧的现象,以培养当代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完善实验内容,使得实验内容和实际工程完美对接,使学生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受益更大,为培养更强的工作能力奠定基础。尽量为学生提供适用性较强的设备,避免校园内学习的内容和工作完全脱节的现象发生。
2.3教师严管设计题目类型毕业设计题目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只需要指导教师按照比例控制即可解决。制定出选做各类结构形式的学生的最高数目,学生已经完成了所有专业课程的学习,具备了各种结构形式需要的专业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都能顺利完成毕业设计。
2.4加强对生产实习的检查和监督对于生产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负责给学生联系实习地点,并委托现场指导教师做好对该生的考勤,可以避免学生在自己联系的单位比较自由的现象。学生能遵守纪律,按照现场要求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在日积月累中,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对现场施工技术的掌握也会逐渐加强。实习日记不太具有可靠性,因为完全可以编造。要想真正管理好学生,指导教师要不定期抽查学生的实习,这样会加大对学生的监管力度,对实习效果将产生明显的作用。
2.5融合各门课程设计给每个班级配备一名指导教师,该教师负责该班级各门课程设计的指导工作。所有课程设计都采用同一套原始数据,先进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在此设计成果的基础之上,进行《钢结构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和《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最后,根据任务书指定的房屋结构形式,完成《地基基础课程设计》。各门课程设计融会贯通,就相当于学生做了一套毕业设计的内容,能照顾到各部分之间的衔接,为以后要进行的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2.6为教师提供顶岗实践机会对于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偏低的现象,学校要扩大年轻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和挂职锻炼的名额,给年轻教师提供充分的加强实践锻炼的机会。
大学教育是培养为社会服务的高技能人才,不是为了培养只会考试而不会工作的大学生。所有工科院校都是以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比较成功的院校是以实践性教学环节为载体,使学生在该过程当中,能大大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就业以后的工作能力,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