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欣赏作文【精选8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特别是其中的写人作文,更是常见,写人作文是以表现人物、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特长、兴趣、爱好、思想品质等以人物为主的文章。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期待欣赏作文【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期待欣赏作文【精选8篇】一
美国医学博士爱泼斯坦,是纽约大学医疗中心儿童神经外科主任,世界上第一流的脑外科权威之一。他首创了不少高难度的外科手术--包括切除脊柱和脑血上的肿瘤。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的一位卓有成就者,在校求学时,却曾是一个有着严重学习智障的学生。
爱泼斯坦博士在他的回忆录《我曾是智障者》一文中,讲述了自己求学的经历。他最不能忘怀的是他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名叫默菲的老师。由于生理原因,爱泼斯坦遭遇了严重的学习障碍,尽管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可仍不断遭受挫折和失败。他自认为比别人“笨”,就退却消沉,并开始装病逃学。默菲老师没有因他“笨”而轻视他,相反,满腔热情地鼓励他。有一天课后,老师把爱泼斯坦叫到一边,将他的一张考卷递给他那上面的答案都错了。“我知道你懂这些题目,我们为什么不再来一次呢?”老师挨个考问试题让爱泼斯坦回答。爱泼斯坦每答完一道题,老师都微笑着说:“答得对!你很聪明,我知道你其实懂这些题目,我相信你的成绩会好起来的。”他一边说一边把每个题目打上对勾。
默菲老师在爱泼斯坦的成长中起了多大的作用,我们无法估量。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换一个老师,只知道指责爱泼斯坦不努力,或者干脆把他视为差生,斥为“蠢笨”,也许,未来的医学奇才就夭折在他的手里了。正是默菲老师的赞扬和鼓励,激发了爱泼斯坦的信心,他才告别绝望,倔强地与命运抗争,不再认输,不再懈怠,终于完成了正常人也不容易完成的学业,成为医学博士。
“你很聪明,我知道你懂这些题目”,一句喝彩的话,扬起了一位少年的奋进之帆。喝彩能驱除消沉者心灵的阴影,使他们看到生活的美丽,看到希望的绚烂;喝彩能消融自卑者心灵的雾障,使他们信心百倍,勇气大增。一次小小的喝彩,甚至改变人的一生!
黑格尔在《生活的哲学》里讲述了这样的一则故事:一个被执行死刑的青年在赴刑场时,围观的人群中有个老太太突然冒出了一句:“看,他的金色的头发多么漂亮迷人啊!”那个即将告别人世的青年闻听此言,朝着老人站的方向深深鞠了一个躬,含着泪大声地说:“如果周围多一些这样的人,我也许不会有今天。”青年死刑犯的话让人深思。一个人老是生活在别人的指责、轻视甚至鄙视里,往往要么心灵泯灭自甘平庸;要么心灵变态仇视他人和社会!而富有爱心的人饱含善意的喝彩,则能引导人走上人生的正途。
也许就是你的一个小小的喝彩,世界就多了一份亮丽!
【点拨】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以,要以欣赏的眼光善待你身边的人和事,一个善意的赞赏,可能对他人产生极大的动力。“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多一些喝彩,少一些指责和训斥,也许就使他的人生更精彩!
【素材运用】此类素材适合“欣赏”“欣赏”等话题,可直接引用。在“困难、失意”等话题下,可以作为榜样或动力进行引用,调动读者阅读兴趣。
期待欣赏作文【精选8篇】二
我们生活在五彩斑斓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着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人和物。
在我的脑海里记忆最深的,竟是最普通不过的忠仑公园。那也是最后一次小学聚会的地方。曾经,在那里追逐嬉戏,欢笑不断。那个地方我闭着眼睛都能走到。如今却快把这个最熟悉的公园给忘却了。当再次来到这里,眼前仿佛那个小小的我还在和爸爸妈妈玩耍,我和同学的追逐的身影,仿佛传来嬉戏的笑声。那里样子依旧,没多大的改变,一切的一切说不完道不尽,总之很亲切很熟悉,只是我没有注意,没有象如今这样一路欣赏到底,没有这么多收获与感慨。
那次回老家,“老”女孩送了我一个DIY的钱包。她说她为了这个礼物用好多课余时间,花了很多心思,满满的对我的思念。我懂。闲暇的时候,我总会拿起那个钱包好好瞧瞧。哈哈,她的手艺和她的性格一样,不精致但我很欣赏,所以我很喜欢。
当一个音痴在你面前放开嗓子唱所谓的动人的歌,你也许会捂着耳朵,想尽一切办法让那个人停止“歌唱”,可如果你用欣赏的心去对待那个音痴,你就会觉得他是多么乐观,可爱。而且你欣赏别人,别人也会欣赏你。同学之间互相欣赏,也才会有我们常说的团结友爱。
政治老师常说:“欣赏别人是一种取之不尽的人生财富。”事实证明,有一种爱叫做欣赏。
每当我想起所欣赏的一切,也就是所有我爱的一切,心情就会很舒畅很快乐。所以啊,任何时候好都要用平常心,欣赏的目光去对待,你会发现世界如此美好,自己可以更坦然的面对一切了。
学会欣赏,快乐自己!
期待欣赏作文【精选8篇】三
时光一跨进十二月的门扉,天气骤然间便跌到了零下二三十度,纷飞的雪花一次次不期而至,将北方的土地覆盖在皑皑的白雪之下。
小区里,除了行色匆匆的大人,很少看到玩耍的孩子,就连以前那些铺天盖地的麻雀也很难找到踪迹了。放眼望去,除了被踩得匍匐在地上的白雪,孤单的凉亭,依稀可辨的枯萎的葡萄叶,一切是如此的单调而寂寥。
“妈妈,你看到处都是雪,真漂亮,你就让我在下面玩一会儿吧。”一个童稚的声音顺着风飘到我的耳畔。
“听话,快点回去吧,外面太冷了,小心冻感冒,再说,回去还要写作业呢。”妈妈的声音也接踵而至。
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穿得和棉花包似的,口和鼻都被围巾捂着,只剩下两只眼睛露在外面忽闪忽闪的。母亲的手里拿着书包,母女俩正在向这边慢慢的走着。
“妈妈,就让我玩一会儿吧。”不死心的孩子乞求着妈妈,希望妈妈能改变主意。
“都说不行了,怎么这么不听话,快点回家。”母亲加重了语气,拉起孩子的手,小女孩只得不情愿的一步一回头的向单元门走去。
门“咣当”一声关上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呆呆的站在雪里,思绪还陷在母女二人的谈话中。
前几天,儿子感冒发烧,我和先生陪孩子去医院看医生。还没走到儿科诊室的门口,就看到前来看病的人排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那情景可以用壮观来形容。一阵阵咳嗽和孩子的哭声此起彼伏的交织在一起,揪的让人心疼。
排了近一个小时的队,医生要求去做血像检查,又马不停蹄的去做检查,一个小时后,结果终于出来了,病毒感染外加细菌感染,需要静点。
从小到大,孩子没少生病,药吃了不少,针也打了不少,每次看到一大群孩子在静点室里等待打吊瓶,少则两瓶,多则三四瓶,看着让人心疼,也让人悲哀。什么时候,我们的孩子都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变得如此弱不经风。
当然,这其中不乏医院为了追求效益而一味的诱导家长消费,常听到有些家长在攀谈时说,现在的孩子可别去医院,一到医院里就让你检查这个,检查那个,有用的,没用的都要检查一遍。就算是一个小感冒,一次也要挂三两瓶点滴(北方人对挂吊瓶的另一种说法)。哪像咱们小时候,吃点药一糊弄就好了。(虽然这种说法有点片面,但一些医院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
生活水平提高了,吃的.好了,胖孩子多了,身体素质反而下降了,这其中于大量的滥用药物有关,也与孩子们平时基本不进行体育锻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看看我们这一代的孩子,每天堆在面前的是总也写不完的作业,总也上不完的补习班。日程安排得井然有序,周二下午补作文,周五晚上补英语。周六更是排得满满的,上午补奥数,下午上兴趣班,学习演讲,音乐,绘画。孩子就像一个被不停抽打的陀螺,辗转在各个补习班之间,没有一刻停歇。
学校呢,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校长给老师开会强调不管用什么办法,必须要把教学质量搞上来,成绩好了一俊遮百丑。老师只得动脑筋想办法,多做题,多练习,上课写,下课做。
音乐、美术、体育在一些学校成了名存实亡的摆设。语文、数学、英语各主线学科轮番轰炸,孩子们就像一个敞着口的容器,主动也好,被动也罢,接受着近乎摧残性的灌输式教育。
校园里单杠、双杠等一些体育器材早已落满了厚厚的尘埃,有的学校出于安全的考虑根本就取消了这些。领导讲话时总是三令五申,安全出现一例事故,学校将声誉扫地。既要保证教学质量,又要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此,就让孩子们坐在教室里由老师看着写作业吧,这样不但安全得到了保证,成绩也会提高。
体育器材没了,体育课取消了,孩子们从早到晚做着永远也写不完的作业,发生意外事故的机率少了,可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却亮起了红灯。
冬天一到,感冒便在班级里以爆发的形式迅速蔓延,从最开始的一两个人到最后全班大部分学生与感冒来了一次亲密接触。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孩子们在台下用接连不断的咳嗽伴奏。
一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放学回家,除去吃饭的时间其他的时间都用来写作业,要一直写到晚上十点才能写完。一个才上小学的孩子,功课的压力就如此之大,那中学、高中将会是何种情况,这算不算是教育的悲哀?
时常会怀念小的时候,那时,虽然物质生活比较贫困,但孩子们有充足的可供自己利用的时间,记忆中有太多的温暖和美好。
夏天时,一群男孩子、女孩子聚到一起,到村后的河边打水漂,洗澡,摸鱼……蓝的天,碧的水,还有那些摸到小鱼小虾的喜悦,现在,还有多少孩子能体会到呢?
冬天时穿着破旧的棉袄,光着头,有些贫困人家的孩子甚至鞋都是露风的,龇着牙,咧着嘴,可这些都不能阻挡我们向往自然的脚步。伴着呼啸的北风,没膝的大雪,一个个小脸冻得通红,手长了冻疮,钻心的疼痛,依然在严寒中快乐的奔跑着,尽清的玩耍着、欢笑着。
那时的孩子更像是雪中绽放的顽强的红梅,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气候有多么寒冷,都能顽强的生长,努力的绽放。
记得小时候每次哥哥感冒,爸爸拿来药让哥哥吃,哥哥总是趁大人不注意扔到大缸或是家具的后面。一粒药没吃,每天依旧像个小野马似的到处疯跑,感冒竟奇迹般的好了。
古人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那么,我们这一代的孩子,还有多么可以用做“革命”的本钱呢?
一位同事的女儿远嫁日本,他去过几次,回来谈起日本的一些做法让人感触颇深。
日本的孩子生病是极少打吊瓶的,吃的是类似于我们国家几十年前的“四环素”、“土霉素”之类的药物。同时,日本非常重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锻炼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在中国,你绝对看不到,也根本不会相信,在严寒的冬天里,家长或学校会让孩子光着上身,穿着短裤,在操场上跑步,然而在日本就有这样的幼儿园,每天学校都以这种方式让孩子锻炼身体。日本孩子从小就被灌输“不怕冷,多运动”的思想。无论冬夏体育课,一律要求孩子穿短T恤和短裤。有的孩子从小就被家长锻练洗冷水浴,以此来锻炼孩子的体质和意志。
除此之外,日本在教育中还非常重视孩子的吃苦耐劳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就去经历磨难和挫折。日本幼儿园都有“远足”锻炼课,即保育员带孩子不坐车而步行往返三四公里以外的公园游玩。小学高年级和中学每年都举办“田园学校”、“海岛学校”、“森林学校”,让孩子了解农村生活的同时,经风雨见世面。大多数家长要求孩子从小做家务,整理房间,做饭,买东西。上学,家长从不接送。外出时也是自己背着包。念大学,学费家长出,生活费得自己打工赚取。
中国的孩子呢,被大人含在嘴里,捧在手里,除了学习,别的什么都可以不用做,不会做。
记得看过一次关于草原夏令营的报道,参加夏令营的有中国孩子,同时也有来自日本的孩子。
在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当年放牧的乌兰察布盟草原,中日两国孩子每人负重20公斤步行,他们的年龄在11~16岁之间,根据指挥部的要求,至少要步行50公里路。
还没走出太远的距离,中国的孩子就有些吃不消了,正在这些中国孩子叫苦不迭时,他们的背包带子纷纷脱落,这给了他们可趁之机,许多孩子纷纷把背包扔进马车,揉着被背包勒痛的双肩继续前行。其中有一个女孩子没走几里路就病倒了,蜷缩成一团瑟瑟发抖。最后只得中途返回大本营,早早的结束了本次的活动。
活动中,有一个矮小的日本男孩也生病了,他肚子很疼,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从脸上不停的滚落。中国领队发现后,让他放下背包他却不肯,让他坐车他更是不答应。他说:“我是来锻炼的,当了逃兵是耻辱,我回去后怎么向老师和家长交代?我能挺得住,我一定要走到底!”在医生的极力劝说下,他才在草地上仰面躺下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又爬起来,继续前进。
读到这,你还会感到无动于衷吗?日本的教育方式,难道不应该引起每一个中国人深思吗?
我们的教育,难道仅仅是只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吗?素质教育喊了多年,可曾落到实处?面对着一些高分低能的孩子,面对着一些因为一点挫折和打击就自暴自弃,甚至轻易放弃生命的孩子。我感觉,我们的教育,忽视了太多的东西。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如果我们的孩子除了埋头苦读,没有健康的身体,没有搏击风雨的顽强意志,没有面对挫折和坎坷的信心和勇气。那么,将来的他们,该如何才能展开双翅,翱翔天宇?
什么时候,才能让我们祖国的花朵们能像傲雪的寒梅一样,不惧风雪,不畏寒霜,绽放出灼灼的风骨,幽幽的暗香?
期待欣赏作文【精选8篇】四
行走于岁月的年轮,我们负荆重重,伤痕累累;我们乘风破浪,一路风景。我们道别昨天,把握今天,期待明天。其中少不了对明天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期待是对未来的期许与等待。虫蛹心怀对翱翔苍穹的期待,终于化蛹成蝶,翩翩起舞;鲤鱼心怀对跳跃龙门的期待,终于一飞冲天,技惊四座;树苗心怀对大树的期待,终于绿树成荫,送来清凉。人生如同一次拜谒远方的旅程,如果没有期待,生活便少了几分亮色;如果没有期待,生活如同田埂里随风摇曳的稻草人,凝重而呆滞;如果没有期待,生活如同秋枫拥吻大地,凄凉而悲伤。 期待,这两个方块字,引无数伶人起舞,骚客放歌。 期待,对自己充满期待。 对自己充满期待,是一种高光的作为,会让你生发出无穷的能量。只有期待自己,才会有源源的动力。如果你期待自己改掉缺点,那么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起床会叠被子了,会发现自己把垃圾丢在垃圾桶里,你会发现自己准时上课不迟到。如果你期待自己拥有优点,那么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做事情变得冷静,你会发现自己做事情变得有条理,你会发现自己做事的速度明显提快了。如果你期待自己的明天,你会发现如同在一幅白纸上作画,无限才情在其中。人生路漫漫,要变成红地毯。期待着,在期待中努力,在努力中进取,在进取中实现。 期待,对别人充满期待。 《三国演义》里,孙权对陆逊充满期待,虽连败数阵依然依靠他,陆逊夸下海口,到时候会有三十万精兵从天而降,将领们读不懂陆逊的坚韧与隐忍,终于,东吴等到了战机,盼到了蜀军在山林茂密处扎营,绵延三百里,东吴一把火烧掉蜀军数十万大军,火烧连营,救了江东基业;《西游记》里,唐僧对孙悟空充满期待,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是孙悟空勇斗红孩儿,是孙悟空识得白骨精,是孙悟空收拾牛魔王;莎莉文老师对海伦凯勒充满期待,教她识字,开启了一扇海伦凯勒认知世界的大门,对于这个又聋又哑又瞎的弱女子来说,她印证了莎莉文老师的期待,让生命充满了不朽的光辉!对别人充满期待,会感那山更青,水更绿,风儿更温柔。 期待,对社会充满期待。 我们是社会主义接班人,扛着建设祖国之大旗。这几十年来,祖国事业蒸蒸日上,祖国面貌欣欣向荣,虽然历经风雨,但祖国人民不畏艰险,奋勇向前。孔繁森制造了“两弹一星”,对祖国国防与科技事业有着深刻的影响;莫言十年磨一剑,终于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史铁生身残志坚,写下对祖国对社会的美好赞歌。我们期待着更加繁荣更加殷实的和谐社会。 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天会更好! 让我们一起期待,一代更比一代强!
期待欣赏作文【精选8篇】五
会欣赏,不幸也是快乐,不会欣赏,幸福也是痛苦。会欣赏的人能在不幸中看到希望,不会欣赏的人便在幸福中也感到平庸。会欣赏的人,能从茫茫沙漠中发现绿洲,能寻到万顷波涛中的一片归帆。
不会欣赏的人,说长城唯一的遗憾是上面有许多缺口。自然显得美,因为人们能够欣赏自然,死亡可怕只因人们不能以欣赏者的姿态接受。欣赏需要博大的胸怀,高深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心胸狭小,对别人的才能,别人的优点只会嫉妒,不会欣赏。知识贫乏,就会用无知去理解渊博,如果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就不能揭去现象的面纱而欣赏本质,卞和献璧的故事就是很好的说明。有人说人与人之间重要的是理解。我却说更重要的是欣赏。
欣赏一个人,就意味着尊重和赞许,尊重和赞许永远不会是真诚的敌人。而深刻的理解有时却会刺激人最深的隐痛。自己是组成世界的分子,能欣赏自己,自己便属于这个世界。世界是培植自己的沃土,能欣赏世界,世界也属于自己。
期待欣赏作文【精选8篇】六
清代张潮《幽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当面对着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已呢?
海与大河不同。河流缓缓流淌、如老聃的“清静微妙,守玄抱一”;而大海变化万千,如庄周的“洞达而放逸”。海水的磅礴之势,海水的傲视天下,海水的宁静微澜——面对这样的海,我听到的是孟德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看到的是太白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我想到的是子寿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在历史的进程中闪着文学的光,并且这片光芒不是仅有亮度上的耀眼,更是有色彩上的眩目——因为海的多变。但当面对这片蓝色之时,我们又如何能够只专注于它的磅礴、它的孤傲、它的宁静呢?曹操的壮志,李白的才华,张九龄的妙句不是更应得到我们的关注、我们的肯定和我们的继承?大海成为古典文学众多意象中的闪亮一点,它的价值又岂止是它的多变?古人为我们留下了海一般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灿烂文化,作为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富传统的民族的子子孙孙,我们的目光不该仅留在海水表面。
海的能量不仅蕴藏于中国古典文学,它于全人类的艺术领域都有着巨大贡献。当莫奈怀着对自然的膜拜与对光的独特认识画出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日出之海,当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澎湃的海洋作着殊死搏斗,当贝多芬聆听内心汹涌的潮声谱出震撼人心的命运之曲……艺术家面对大海的时候,他们看到的不只是海水还有宇宙万物,他们听到的不只是浪声还有心潮起伏。他们用独特的心去感悟海,去感悟人类世界,于是他们为人类留下的艺术珍宝又如何能用海水去度量?无论是印象画派还是《老人与海》抑或《命运交响曲》,这些诞生于海又比海更为广阔更为丰富的文化,值得全人类去传承发扬。
文学与艺术在海的渗透中格外鲜活,而我又由此想到了人类更本质的东西——那便是人性。也许雨果那句“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心”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但在充斥了现代科技的今日社会,人性似乎重新回到一个需要被讨论与审视的高度,曾有人提出所谓“鱼的哲学”——能够随波转向便是适者——适者生存。但大海给予我们更坚定更值得钦佩的礁石。礁石任由海水冲刷,我自巍然不动,当潮水逐渐退去,显露的才是真我本色。每个人的心均是一片汪洋大海,做鱼还是礁石是处世哲学的选择,而勿庸置疑的是,礁石比鱼更长久。
其实大海给予我们的远不止文艺哲学,或者说文艺哲学中包含的远不止在海。但面对海,马尔克斯的冷峻,富恩特斯的磅礴,鲁尔弗的神秘,柯塔萨尔的细腻都一一浮现,我们可以听见来自先人们的呼唤,以及内心真正的自我。
期待欣赏作文【精选8篇】七
当你置身深山老林,耳听潺潺流水的时候,你的眼中是否只有穷山恶水;当你走在秋天的画卷中,身旁红叶美似彩霞的时候,你的眼中是否只有残风翻卷、落叶凋零;当你与别人相处时,你是否会把别人的缺点放大成他的全部;当你与竞争中败下阵来的对手相向而行时,你是否会高昂起你的头,打心眼里对他不屑一顾?
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我要说,朋友,请你学会欣赏。
在生活中,我常常看到这样的场面:两个年轻妈妈在聊天,两人都夸耀自己的孩子有多优秀。此刻,她们的心理都希望对方能欣赏自己的孩子,但都忘了自己也应该欣赏对方的孩子。一场演出刚结束,全体演员手拉手、排着队准备谢幕,可是,此时的观众已寥寥无几,剩下的几个也争先恐后的往外挤,只有一阵稀稀落落的掌声在空旷的演出厅回响。其实,演出成功,观众也满意。可是,他们为什么不鼓掌呢?他们所希求的不就是观众能稍微慢点走,为演出鼓一下掌吗?观众为什么就不能满足一下他们那小小的要求呢?人们总是很吝啬对别人的欣赏,生怕别人占了便宜。
其实,欣赏别人有什么不好呢?鼓几下掌,说几句赞美的话,或者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别人就可以从你的欣赏中得到肯定,得到鼓舞,得到信心,得到力量,得到快乐……人生是表演,也是奋斗。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关注、喝彩和鼓掌,就像需要批评一样。如果只有沉默,那么生活就像一潭死水,没有涟漪,没有快乐,索然无味。
所以,我们要学会欣赏。在这方面,伟大的毛主席就是我们的好榜样。
伟人毛泽东在给他的老师徐特立先生的信中,称赞徐老,你是懂得很多,而时刻以为不足的人。有人会说,这是在欣赏自己的老师和长辈。那么请看郭沫若是怎样盛赞鲁迅的。这两位我国现代无产阶级文化巨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们虽然有过分歧,有过误会,有过意见,也有过争论。但是,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鲁迅先生逝世后,郭沫若挽联,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钦敬: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陨泪;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逼招魂。挽联是说怀着欣赏的心情诵读鲁迅的《二心集》,遗憾终生未能与鲁迅会晤一次。
伟人如此,我们的凡人呢?记得一位语文老师在批阅一学生的作文后,写下了三个字:“真不错”。致使这位学生信心倍增,长大后当了作家。欣赏的力量就是这样神奇。
学会欣赏,可以使矛盾融化;学会欣赏,可以使我们温暖如春;学会欣赏,可以使我们信心倍增;可以使我们积极投入每天的工作、学习、生活。生活中需要欣赏,一个普普通通的巧思,一个小小的创见,甚至一件漂亮的衣服,几句机智的玩笑,都同样值得欣赏。欣赏的方法多种多样,或真挚热情,或含蓄委婉,或自然流露,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必须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我们欣赏别人,别人也会欣赏我们。由于彼此的欣赏,我们的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趣味无穷,和乐融融。
期待欣赏作文【精选8篇】八
世界上本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题记
同一棵树,有的人看到的是满树的蓊蓊郁郁,有人看到的却是树梢上的毛毛虫。仰望同一片天空,有人看到了乌云朵朵,而有人却看见那藏在乌云后的太阳。学会欣赏,你的周围才更加美丽;学会欣赏,你的生活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因为拥有欣赏的眼光,才有东坡那“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从容;才有王维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才有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学会欣赏,便发现身边充满了美景。
学会欣赏,不仅仅是学会欣赏美景,还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美国南北战争初期,林肯总统在危难之时,毅然任命了酒鬼格兰特为北军将领。当时舆论大哗,人们说“昏君”用“庸才”,北军完了。好多人晋见林肯,说格兰特好酒贪杯,难当大任。林肯不为所动,坚持任用格兰特,而结果证明,正是由于对格兰特的任命,才成了美国南北战争中北军取胜的转折点。林肯懂得欣赏格兰特的优点,才有了北军胜利。是呀,我们应该看到别人的闪光点,而不是因为别人有缺点就否认,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呢?只有学会欣赏别人,才能真正看到他人的价值。
我们不仅要学会欣赏,还要学会接受别人的欣赏。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我们切忌“捧杀”!伤仲永的故事不就是不会接受欣赏的恶果吗?现在也有许多神童被埋没的教训。面对他人的欣赏,我们应该要反问自己:我为何被欣赏?这样你便可以发现自己的长处。我配不配这样的欣赏?这样你又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短处。向周围看去,到处都是可欣赏之人,你就能持久进步。
学会欣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去欣赏事物好的一面。欣赏你的对手,他便是你努力的动力;欣赏你遇到的困难,它就不会再是你的绊脚石,而是通往成功之路上的一块基石。学会欣赏,你会发现,世界在对你微笑。
学会欣赏吧,你才会不断进步;学会欣赏吧,你便可以乘风破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