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非遗文化调研报告(案例21篇)
报告是一种书面材料,用于对某一事物、事件或情况进行陈述、说明和分析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它可以提供详尽的信息和数据,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所报告的内容。就像现在这个情况,我们需要进行一次报告。报告可以起到总结和概括的作用,让我们对所研究或观察的对象进行深入思考和评价。编写报告时,要注重语言的简练和流畅,避免使用复杂的专业术语和长句。我们特意为你收集了一些新颖、独特的报告写作例子,希望能够激发你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非遗文化调研报告篇一
采访地点:潮州饶平师范实验中学行政楼办公室
采访方式:面谈
采访人员:黄晓君,麦钰珍,欧春慧
被采访人:林主任
林:总体上开看,本学校的学生还是比较喜欢传统文化,尤其是初中部的学生,由于他们都是以较为优秀的成绩考进来,整体素质都比较高。有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接受过教育的话,便会更主动去学习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因为父母从小便会给他们安排相应的才艺培训,其中也包括书法,国画,传统乐器的学习等。
林:这类活动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很重要,我们学校也看得很重。每个学期都会举行年级的书法比赛,让学生主动去练毛笔和钢笔。还会有象棋比赛,文艺晚会,黑板报评比等。这是学校里规定举行的活动。而班主任和年级工作中也会自由地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学生年龄段的活动。这些活动都会设立奖项,以此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
问:学校在传统才艺上还是相当重视的,那么,在传统的优秀思想品德方面的情况又是怎样呢?例如,爱国,尊师重道,长幼有序,乐于助人等这些优秀思想。
林:学校的学生都很乖,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比较喜欢学习的,所以也很听老师的话,很尊重老师,很热心帮助同学。如果哪位学生家里有困难,同学都会很积极去帮忙。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学生这方面还需要加强,比如体育特长生,他们的素质则差一点。学生的素质高低跟父母和这个社会是密切相关的,学校教的东西,他们吸收后回家或者看到社会上别人不是这样子做的,就会疑惑,甚至会学习那些不好的习惯,以大欺小等等。这些现象也是有的。
林:学校每周都会有校会和班会,校会中领导的发言也会有道德方面的教育。而班会则由班主任自定主题,其中一些主题也会涉及思想道德的教育。比如,xx年的汶川地震,学校也开过专门的校会来展开捐款活动,学生都很热心积极参与。道德的教育一般是融进在日常的教育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去感受去学习。
林:当代学生的爱好十分广泛,这是跟以前所不同的。当然,改革开放后崇洋追星的现象是有,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确实不如以前。以前我们做学生的时候,都拿政治人物当偶像,对首都也有一种莫名的热爱,现在学生一般都是把明星当做偶像。呵呵,这的确会造成一种冲击,但是不致于把传统文化都扼杀掉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根深蒂固的,不会减弱的。
问:总的来说,学校的教育理念中没有轻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很好的,希望以后学校会越来越好。谢谢主任接受我们的采访。非常感谢。再见!
非遗文化调研报告篇二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职 称
所在 学院
课题来源
课题 类型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结合文献综述,阐述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结果或取得什么效果,含理论、技术、应用以及经济、社会价值)
研究目的 当前对乡村振兴的研究多集中在乡村经济振兴、乡村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对于如何振兴乡村文化鲜有涉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满足农民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如何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就显得特别重要。乡村文化的振兴必须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在这一前提下,本文从当前的乡村现状入手,探讨乡村文化振兴的意义以及面临的问题,寻找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以期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有益的借鉴 研究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与“魂”,任何时候都是最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文化的根脉在乡村,正如梁漱溟所说:“中国文化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乡村文化作为乡村社会的精神纽带,凝聚着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然而,随着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文化在多种因素冲击下日渐式微,呈现出衰落之势。因此,振兴乡村文化是当前乡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可附页)
- 2 - 国时局混乱,这些乡村建设运动都没有进行下去,其目标也都没有实现。但是,他们对当时乡村社会现状的分析,对于乡村出现的问题和走向的探讨和判断,以及他们所进行的道路探索都对当前乡村文化的振兴、“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镜鉴意义。
目前,受到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相互碰撞,广大农村地区呈现出多元文化态势。与此相呼应,当前学术界对于乡村文化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通过文献梳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都极为丰富,有关文化的定义多达上百种。国内学者根据文化的诸多定义并结合乡村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对“乡村文化”的内涵进行阐述。具有代表性的有“两分说”“三分说”两种观点。
其一是“两分说”。赵旭东等认为,乡村文化侧重于那些展现乡村意境的因素,既有抽象无形的一面,比如村落社区中的集体诉求、交往原则、行为习惯,也表现为有形的物质层面,如民风民俗、典章制度及特定器物。其二是“三分说”。胡映兰认为,乡土文化并不仅仅是日常理解意义上的乡土精神文化,是在乡村中的长期共同生活里所形成的乡村特有、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体系总称,它包括三种具体形式:乡村物质文化、乡村规范文化、乡村表现文化。闰小沛等把乡村文化的内涵定义为“以广大农民为主体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总称”。
由上可知,学界对乡村文化的界定还没有统一标准和统一定义,学者们对乡村文化内涵的解读也是见仁见智。本文认为,乡村文化是相对于城市文化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包括一整套关于价值观念、道德情感、处事方式、情感归宿等文化符号体系,它涵盖乡村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组织及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的内容。
(二)乡村文化的价值 乡村文化的价值是乡村得以存在和延续的核心与精髓,支撑着村民的心灵归属。国内学者关于乡村文化价值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3 - 本身的功能之外,还具有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重价值和功能。
国内学术界关于乡村文化的价值研究成果颇丰,他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结论趋同,多数学者都肯定乡村文化有着无比重要的价值,在稳定社会秩序、凝聚人心、承袭淳朴的乡风民风以及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乡村文化的价值,赋予乡村文化以新的精神内涵,增强乡村文化影响力,凸显出乡村振兴视域下振兴乡村文化的重要性。
(三)乡村文化遗产保护 乡村文化遗产是乡村文化的载体,是农民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单靠翔在其专著《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中详细分析了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和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开展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探索出新型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途径。张英魁、徐彩勤认为乡村文化价值的隐性与长期性和经济利益的显性与即时性二者之间的冲突是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必须要构建一种以政府为主体,有效协同社会与市场这两大主体的共治机制,方能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探寻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曹劲对此却持有不同意见,他认为乡村遗产保护所依赖的主体力量既不是政府部门,也非专业人士,而是乡村原住民;强调有了村民的日常参与和维护,乡村遗产才有生命与活力。
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发现,对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大都通过“问题一对策”式框架来阐述当前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虽然这类研究比较聚焦,但往往集中于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对当前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
(四)乡村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是以文化信息为媒介内容的传播,是人类交流、开化的特殊形式,是传播的特殊范围之一。当前对乡村文化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乡村文化传播对农村、农民的影响。乡村文化传播对农民既有正面的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如猴博等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发现,电视媒介传播“文化信息”对农民的观念改变、乡风文明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着其他传播媒介无与伦比的优势。沙则认为,乡村文化传播过于强调传统文化传播的经济效益,使得乡村文化传播越来越远离日常生活形态的本真样貌。
- 4 - 化的传播生态。
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围绕乡村文化的内涵、乡村文化的价值、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文化传播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应当说,这些专家、学者关于乡村文化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于我们研究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理论支撑。但是,目前国内学者仍多侧重于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
3.选题研究的内容 (在毕业论文内容的基础上,说明其中须进行研究的具体理论、技术内容等)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查阅文献研究得出:
(1)乡村文化振兴是满足农民美好生活的主观需要。
(2)乡村文化振兴是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要求。
(3)乡村文化振兴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
第二部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现状。
第三部分: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困境。
第四部分:如何解决困境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第五部分:结论。
4.选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查阅、整理,将涉及高中生学习倦怠、社会支持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作为本研究的参考资料,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深入思考、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拟采用的问卷内容是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以及建议,采取接纳性意见。
选题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 5 - 体会到乡村文化的自身价值和独特优势,重新感知乡村文化的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
5.研究进度安排:
2020 年 10 月-12 月
撰写并修改论文。
6.主要参考文献:
[1]吴晓林.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述评(2000-2010 年)[j].公共管理学报,2012(02). [2]郎友兴,陈文文.“扩”与“缩”的共进:变革社会中社区治理单元的重构——以杭州市江干区“省级社区治理与共服务创新试验区”为例[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 [3]徐勇.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一—1990 年代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反思[j].开放导报,2004(06)
- 6 - [13]曹立前,尹吉东.治理转型:从传统乡村到新型农村社区[j].农村经济,2016(11). [14]徐勇.利益与体制:民主选举背后的变数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02).
指导教师 意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所在系 意见
系主任签名:
日 学院意见
教学副院长签名:
非遗文化调研报告篇三
蚕丝生产民俗是指在整个蚕丝生产过程中蚕农们世代相传的生产技艺和知识,以及围绕这一生产过程在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方面所产生的带有鲜明地域蚕丝特色的民俗事象。这一些民俗事象,在一个特定区域的集中体现,又形成了这个区域独特的文化生态。
为了进一步做好对塘北村蚕丝生产民俗的保护工作,弘扬我们悠久的丝绸文化,经支部党员丰国需提议,农工余杭支部于2008年春组成了调研组,对塘北村蚕丝生产民俗的文化生态保护进行调研。此外,我们的调研还得到了省民俗专家、杭州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副主任顾希佳教授的大力支持。经过近半年的走访,我们基本完成了对塘栖镇塘北村蚕丝生产民俗文化生态状况的调研,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一、塘北村蚕桑生产及相关民俗概况
塘北村座落在余杭区塘栖镇的北部,是塘栖镇的第一大村,2003年由塘栖镇三个大村——姚家坝、龙光桥、郑家埭三村合并而成。目前全村有1351户农户,总人口约为5160人。全村土地总面积为7422亩,有耕地5013亩,桑地1600亩,果地647亩,鱼塘162亩。该村主要经济构成有蚕桑、枇杷、果木、家禽、水产等。其中,蚕桑的比重很大,目前约有90%以上的农户还在从事蚕桑生产,每年蚕桑生产占农民年收入的一半以上,是整个余杭区的第一养蚕大村。
塘栖镇作为余杭“丝绸之府”的主要代表区域,曾拥有极其悠久的蚕桑生产历史。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镇工业的崛起及其他方方面面的因素,蚕桑生产下滑严重。目前,塘栖镇的蚕桑生产主要集中在塘北村一带。据2007年统计,塘北村一年四期(春、夏、中秋、晚秋)共养殖蚕种1714张,占全镇(不含塘栖办事处),全年蚕茧总产量高达担,占全镇年蚕茧产量的(不含塘栖办事处)。按全年平均茧价980元/担计算,全村一年蚕茧收入达万余元。其中春期蚕蚕种1165张,总产量达到担,占全年产量的71%。
蚕桑生产作为塘北村一种传统技艺,与当地村落社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长期的蚕桑生产过程中,当地已形成了包括口头文学、民间信仰、人生礼仪、节日庆典、民间工艺等各方面内容的一系列传统民俗。
但同时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塘北村的蚕桑生产也面临着效益比较低下,蚕农经营规模小,生产和市场风险大、丝绸价格一直在低谷徘徊等困难,极大地影响了农户种桑养蚕的积极性。调查发现目前尚在养蚕的均是一些五十岁以上的老人,由于养蚕经济效益不佳,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有那些年纪大了的老人,打工无人要,在家无事可做,只能靠养蚕赚几个小钱。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传统生产技艺以及与之相关民俗活动濒临消失的命运。
二、建议在塘北村建立“蚕桑生产民俗文化旅游区”
目前在杭州地区,像塘北村这样大规模养蚕的已绝无仅有,而当地与蚕桑生产相结合的民俗事象、蚕桑文化则更是弥足珍贵。如果现在再不加以保护,这些传统和文化一旦消失,就再也无从恢复。因此,从保护自身文化传承的迫切性来说,从保护“丝绸之府”的文化空间来说,塘北村这个杭嘉湖蚕桑文化代表性空间的保护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当前塘栖正在进行运河综合保护工程,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可以结合塘栖的运河综保工程,来保护我们历史悠久的蚕桑文化。至于具体的保护形式,我们建议可在塘北村设立“蚕桑生产民俗文化旅游区”。通过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不但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反过来促进相关民俗事象、蚕桑文化的保护,并最终实现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
三、在塘北村开发蚕桑生产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分析
塘北村作为余杭塘栖镇蚕桑养殖第一大村,具有深厚的蚕桑经济文化积淀,开发蚕桑生产民俗文化旅游具有众多优势:
1.地理位置优势
塘北村座落在余杭区塘栖镇的北部,北面与德清新安镇相临,东面与运河镇杭兴村交界,西面是京杭大运河,距塘栖集镇约三公里,塘五公路穿过该村,可直达运河镇的五杭,临平、塘栖也有公路可直达该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十分适合开发旅游。此外,塘北村的西面紧靠着京杭大运河,运河塘栖段的开发也给它的发展带来机遇。可以依托运河改造,打造一个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蚕桑生产民俗的生态空间。
2.蚕桑生产优势
塘北村的蚕桑生产规模大,多采用蚕农分散养殖的方式,绝大多数农户家庭都有参与,较多的养殖蚕种5张,一般的也有2至3张。其中龙光桥廿四度自然村是塘北村中养蚕最多也最为典型的一个自然村。该村有144户农户,家家户户全都养蚕。最多的人家一年要养四季蚕,(春、夏、中秋、晚秋),生产时间跨度很长,这在其它乡村已经看不到了。
3.民俗文化优势
传统的蚕桑生产技艺以及整个生产过程构成了一个特有的蚕桑文化空间存在的基础,同时也在这一带蚕农精神文化层面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如在塘北村,根深蒂固的蚕神信仰沿袭至今,构成了蚕乡特色的文化环境。其中的马鸣王庙会就是最典型的反映蚕神信仰的群众性活动。在当地,此类民俗活动规模大,参与人数众多,极有蚕桑文化特色。
4.非遗项目优势
整个塘北村的蚕桑生产民俗,有不少省、市、区级非遗项目:
清水丝绵:旧时,塘北村家家户户都自行手工缫丝,至今还保存着清代咸丰年间的手工缫丝车。缫丝过程中的次品茧,蚕家们就拿来做清水丝绵,至今蚕妇们还都会做。清水丝绵以水净漂清而得名,色泽洁白,无绵块、绵筋、厚薄均匀,“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轧蚕花:旧时,每逢清明,蚕农们都要去超山“轧蚕花”,轧蚕花时,男男女女都戴有一朵纸剪的或绢做的“蚕花”,男的将蚕花插在帽檐上,女的将蚕花戴在发结上,场面十分壮观。“轧蚕花”这一项目被列入余杭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塘栖茧圆:蚕农们为求蚕的丰收,十分崇拜蚕神。每逢蚕神生日,蚕农们都会在自己家中祭拜蚕神,或去蚕神庙中祭拜。祭拜蚕神时须做一些供品,其中茧圆是必不可少的。茧圆是用米粉做成,最初是与茧子大小相仿的小圆子,后蚕农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茧圆做成丝束、元宝、龙蚕、桑叶等等形状。此俗如今仍在塘北村一带流行,已被列入余杭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申报杭州市第二批非遗保护名录。
蚕桑生产民俗:伴随着栽桑养蚕产生了不少民俗,在塘北村这些习俗都在流行,如:“关蚕门”、“开蚕门”、“谢蚕花”、“扫蚕花地”、“敬蚕神”、“剪蚕花”等等。蚕桑生产民俗也被列入余杭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申报杭州市第二批非遗保护名录。
四、对建设“蚕桑生产民俗文化旅游区”的几点设想
我们认为,塘北村蚕桑生产民俗文化旅游区的开发,必须充分利用自身众多的优势,展示原汁原味的蚕桑生产民俗文化。这个旅游区可以以现在的廿四度自然村为中心,紧邻周家坝选择200-300亩土地作为旅游区的范围。在这个旅游区里,保持以蚕桑生产为主,花果生产、渔业生产为副的农耕景象,向游人展示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1.建立原汁原味的蚕桑生产空间
廿四度自然村现有144户人家,目前家家都还在养蚕,只是养得有多少之分。旅游区建立后,必须要出台一些相应的措施,让居住在旅游区内的村民们继续保持养蚕的习俗,并且力争家家都养四季蚕。春蚕、夏蚕、早秋蚕、晚秋蚕,这一年中的四季蚕,可为旅游开发提供观光时间的保证。在养蚕期间,可让游客参观连成一片的原汁原味的蚕房,并在指定地点让游客自己参与养蚕,体验蚕桑生产的快乐。同时还可以开发一些蚕桑生产的产品,搞一些小蚕,配以一定数量的桑叶,做成产品,供孩子买回家去饲养,日后结成茧后还可来塘北村出售。这样,既能给孩子提供实践机会,开拓他们的视野,同时也能给旅游区带来人气,带来回头客。
2.建立蚕桑生产民俗文化博物馆
在旅游区内,建立蚕桑生产民俗文化博物馆,在馆内用图片、实物展示江南蚕桑生产的全过程,展示所有与蚕桑生产有关的传统民俗。这个博物馆还可以与“中国丝绸博物馆”取得联系,成为他们展示蚕桑生产民俗的一个基地。
蚕桑生产的民俗十分丰富,从“敬蚕神”开始,“开蚕门”、“关蚕门”、“谢蚕花”……,一项项民俗活动极其丰富,将这些民俗活动通过各种手段来展现,使游客来过一次就能了解整个蚕桑生产中的所有民俗文化。
除此之外,还可在博物馆内设个“故事吧”,让游客在里面喝咸茶,听故事。所讲的故事也全都是与蚕桑生产有关的传统故事,以加深游客对蚕桑生产民俗文化的了解。
3.重建“马鸣殿”
现在位于周家坝自然村的“马鸣殿”,殿虽不大,但据有关专家考证已是杭州地区现存的唯一一座蚕神庙,省内相关民俗专家曾多次来此考察,极具保存和研究价值。可是,从发展旅游的角度来说,现在的“马鸣殿”,不但小,而且地处农田之中,与发展旅游很不适应。要开发旅游,必须在原址进行重建。重建后的马鸣殿,应寻求佛教文化与蚕桑文化的结合,突出蚕农的蚕神信仰,丰富蚕桑文化的内涵,使之成为别具一格的蚕神殿。重建后的“马鸣殿”可主打“蚕神庙会”的品牌,把三月初五的“马鸣王庙会”重新包装,使之成为一个旅游亮点。
4.泛舟观光
塘栖是江南有名的水乡,塘北村的自然环境就充分体现出了水乡的特征,在廿四度自然村的桑地中,现有一条自然河流,两岸均是桑树和枇杷树,有着原始的湿地风光。我们开发旅游区,可以充分利用这条河道,做好河道整治,并搞几艘小船,开避泛舟观光活动。
塘北村还有一个大洋,名叫“白云洋”,开发旅游还可以动动白云洋的脑筋,将其开辟成水上活动区域或游乐区域,使之与蚕桑文化村配套发展,甚至可以考虑把蚕桑文化村内的小河与白云洋沟通或与运河沟通,把水上游乐的文章做大。
5.开发民俗活动项目
6.开发旅游产品
出门旅游,一个是玩,一个是买。我们满足了游客的游玩目标之后,还得考虑满足游客的购物欲望。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开发我们的旅游产品,比如“清水丝绵”、“塘栖茧圆”等等,都是有着作为旅游产品的潜质。就是“蓝印花布”,虽然在桐乡更有名气,但旧时塘栖也有生产,完全也可以作为一个产品来进行开发。除此之外,小包装的咸茶,参与了“打茶会”的游客肯定会感兴趣。有关蚕桑民俗文化的小册子,也会引得一部分有文化的游客来掏腰包。
非遗文化调研报告篇四
茶文化,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茶以其独特的魅力,将我们深深吸引,于是决定对其展开全面探究。因为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中国茶的历史、种类、冲沏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九位好茶的同学就组成了这个有关中国茶文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
关于茶,可以研究的极多,有茶具,茶饮,茶道等等。我们上图书馆,上网,请教老师等,从多方面研究,不仅对茶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调查的技术有了更深的实践。
研究过程概述
通过对中国茶文化较详尽地介绍,让大家能够对中国茶有更深的了解,懂得如何去品茶,品出中国茶的韵味。在研究学习中,我们组的成员都积极地寻找资料、提供素材。我们通过上网、到书店寻找相关图片,最后交由课题组长加以整理并制成网站。我们的网站分别介绍了茶史、茶叶的制作、茶的冲沏等各方面的知识。
研究内容
l 沏茶之水
“茗者,叙茶品也;水者,择茶水也;盏者,示茶具也;居者,论茗饮之环境也;茶艺者,阐茶饮之哲学精髓也。此五者融会贯通,既有其博大精深,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一面,又有其雅俗共赏,不拘一格,各取所需,灵活应用的一面。茗、水、盏、居、艺,每个字都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在综述古人择水的同时,用科学指标归纳水质的基本条件是无异色、异味、异嗅,无肉眼可见物,浑浊度不超过5度,ph值在6.5~8.5之间,总硬度不高于25 度以及毒理学细菌指标均符合标准等。比如如龙井茶和虎跑泉就是好水配好茶的典范,它们被称为“西湖双绝”。在明代的《四时幽赏录》)一书中,作者先是对虎跑泉的地理环境作了描述和分析,它三面环山,形成马蹄形洼地,成为泉水集水的来源,接着给泉水以科学的解释:“由于虎跑泉水从难于溶解的石英岩中渗出,所含不溶性矿物质、杂质、污染物少,不易形成硅酸盐沉淀,因此泉水透明澄澈,甘冽醇厚,质地洁净,硬度很低,含有珍贵的微量元素和其他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
另外,沏茶倒水也有一定的讲究,一般步骤如下:
1、倒水: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2、烫壶:将热水冲入壶中至溢满为止。
3、置茶:这是比较讲究的乌龙茶置茶方式,将一茶漏斗放在壶口上,然后用茶匙拨茶入壶或自由一点直接用手抓茶叶亦可。
4、烫杯:将茶杯放入茶船中,利用水的得余温烫杯。烫杯的作用是:保持茶汤的温度,不致于冷却太快。
l 茶叶种类
我中华茶饮历史悠久,历代积累的名茶品种不胜其多,据傅宏镇《茶名汇考》的统计,包括失传的和现在仍然生产的,超过了八百多种,难以一一缕述。我们着重介绍了普洱茶、乌龙茶、功夫茶、铁观音等著名茶种。
温文尔雅普洱茶
普洱茶因集散地的地名而得名。普洱茶的原料,主要产于云南澜沧江流域。现代的普洱茶,包括普洱散茶和普洱紧压茶两大类。其原料,主要滇青茶。作为普洱茶原料的滇青毛茶,因采摘时期不同,可以分为春尖茶,二水茶和谷花茶。清明至谷雨所采的茶叶,称为“春尖”。芒种至大暑所采的茶叶,称为“二水”,又分细黑茶,二介茶和粗茶,为紧压茶的原料。白露至霜降所采的茶叶,称为谷花茶,白毫特多,亦很细嫩,为制饼茶的原料。
普洱茶的功效:
1、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
2、防癌、抗癌。
3、养胃、护胃。
4、消炎、杀菌、治痢。
功夫茶
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功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乌龙茶
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就制造中鲜叶内含物转化而言,作为茶叶特征性物质的多酚类酶促氧化作用程度,介于抑制酚类酶促氧化作用不发酵绿茶与促进酚类酶促氧化作用全发酵红茶之间;即发生酚类的部分酶促氧化作用,遂形成乌龙茶特有的品质风韵一香高、味醇,绿叶红镶边。伴随茶文化的宣传发展,乌龙茶凭借其优良品质,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和喜欢,畅销国内外。
铁观音
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由于它适制乌龙茶,其乌龙茶成品遂亦名为铁观音。所谓铁观音茶即以铁观音品种茶树制成的乌龙茶。而在中国台湾,铁观音茶则是指一种以铁观音茶特定制法制成的乌龙茶,所以,中国台湾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这是优质铁观音的重要特征之一。铁观音汤色金黄,浓艳清澈,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光泽。泡饮茶汤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l 缤纷茶具
饮茶的环境是中华茶文化“天人合一”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佛道儒的佛茶与茶禅结合,更是超然物外,悠游哲学境界。民间的茶馆、茶肆、茶坊等则是另一种风光,它们还兼有沟通信息、谈判条件、和解纠纷等的作用,这一切都在中陷于中断。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生活的迅速提高,传统的茶馆终于逐次恢复,并进一步向丰富多彩的茶艺馆发展。
l 茗的药用
我国古籍上说茶叶具有清咽、解渴、消暑、去乏、安神、明目、利尿、下气、去肥腻、养性等等功用,现代科学确认一点也不错。现代科学研究还发现茶有防辐射、防高血压、冠心病、减肥、健康美容等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品茶也将扮演新的角色,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乐趣。茶饮具有清新、雅意的天然特性,并且能静心神,还能做药料,可见茶的确是有多种妙用的极品。卢全这个爱茶成癖的“茶中亚圣”也曾在《饮茶歌》中写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孤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羽清风生。“茶是提神醒脑,清肠解毒的灵药啊!茶饮更是人们下的饮料,它独特的风味,较强的营养价值以及保健功效吸引了众多人;茶也以它自身的妙用,为人类的健康带来了福音。
l 关于茶的几点感想
? 郁闷的时候,都喜欢借酒浇愁,其实不妨品茶。
? 酒如诗,而茶如道。
? 酒奔放、浓烈、刺激,是宣泄物,也是麻醉品。而茶,平中见滋味,淡里有幽香,苦中有甜,涩里有醇。之于口感,是回味绵长;之于感受,是恬淡宁静,之于心情,是悠然自得;之于韵律,如同爵士的音符,低沉婉转,凝重深厚。
? 绿茶淡雅,红茶深沉,茉莉香,乌龙醇,龙井如西湖引人神往遐思,普洱使人倍感亲切,铁观音茶如其名,似乎也染上了一丝历史沧桑。好茶未必需好水,要的是好心情、好品味、好境界。最好还要有一份洒脱,“飘萧我是孤飞雁,不与红尘结怨”。
? 真水无痕 茶过留香
茶道者,饮茶之道也。其炊茶用具、煮茶方法、茶室布置、礼节礼貌、交谈话题等一系列高雅考究的道道,都有极为严格的规定,一招一数、一板一眼都马虎不得,其刻板程度比起孔孟之道来恐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茶道乃日本民族特有的一种饮茶艺术,讲究“四规七则”,以体现“和、敬、清、寂”的精神。据说,它已成为日本促进家庭和睦、人人相亲,以及教育子女讲究礼仪、尊敬师长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对于茶道,周作人曾做过这样的解释:“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是日本之‘象征的文化’里的一种代表艺术。”
? 中国最终没有发展出像日本那样精致的“茶道”,但有“茶艺”。道可道,非常道。而“艺”是大众文化,既可意会,又能言传,不需技巧、不溯渊源,不分高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随心所欲,这或许也是一种禅意。可以在喧哗中七嘴八舌,喋喋不休;可以几人对坐,高谈阔论,古今付之于笑谈;可以两人相对,或轻言细语,或不致一词而心有灵犀;更可以一杯在手,独自品茗,茶洗尘埃,不觉心静如水,物我两忘。
? 夜深人静,独处一室,沏上一杯清茶,那蒸腾的氤氲,如同清明时节迷朦飘渺的雨露,透过城聊如雾袅袅上升的水汽,人不知不觉会陷入一种无限的遐思,一种入禅的意境,浓淡相宜的泼墨山水画,江南小桥流水的景致萦绕于怀。茶叶不同,杯中的茶水亦不相同,色彩变幻,深浅纷呈。鹅黄清澈,淡雅素净,恰似久藏琥珀;汤明色绿,清新可人,宛若水洗翡翠。苏东坡言:“从来佳茗似佳人”,在轻盈升腾的水雾中观看佳茗,婀娜多姿,美不胜收。杯中的茶叶沉浮不定,茶香也随之飘飘渺渺,在空中悄悄弥漫。茶香好似深谷幽兰,若隐若现。用力嗅之,不留痕迹;不经意间,却清香宜人,沁人心脾。茶喝得久了,看得久了,便慢慢地有所感悟,人生如茶,品茶如品人生。
? 古诗云:“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甘泉天际流,香茗舞中飘。”一杯好茶,一对知己,畅谈古今中外,神游雄山名峰。正如中国悠久的文化,茶的文化也蕴涵在它的清茗中。“嗅觉精新极,尝知古自轻。”无需什么语言,无论什么民族,不管你来自天涯海角,一杯清茶包含无数情谊;忧愁、迷无助、失落、伤心、痛苦……有杯清茶,化解心中的一切不满。正是茶文化,让不相识的人走到一起,来共同了解中国,也正是茶文化,让迁客骚人思绪万千,谱下一次次动人的诗篇。酣醇的中国茶文化,让我跌足在香茗中,让我“沉醉不知归路”。
? 多彩茶联
中国茶叶,源远流长,茶联亦是我国楹联宝库的一枝夺目鲜花。
成都早年有家茶酒铺,联曰: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问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来。人一生都在为名利奔波,而浅茶一杯,人心可静,从古至今,多少人借酒交友,但茶亦是友谊的传递方式。如:美酒千杯难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茶的醉人之处在于品茶者的心境,人心已醉,那喝茶亦能醉人,一幅幅茶联,道出多少茶语,让人看到多少“悠乎哉”。
且看那“甘泉天际流,香茗雾中飘。”
且闻那“飘乡屋内外,味醇一杯中。”
且赏那“精致”茶联,品味茶之真谛。
研究过程
首先,确定了我们的课题,然后,由组长撰写开题报告,为我们分配任务。因由于我家庭条件的限制,我只能负责整理资料和一些文笔工作,而其他的组员.则按照各自的情况给予合理的分配。我对于组长的分配给我的任务较为满意,因为这些对我来说不算很难,而且这对我是个新的挑战,我要努力把我的份内工作做好,把我们的课题尽量完成得尽善尽美。我们经常出外进行必要的实地考察或采访工作。在出外的研究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原来,不只是书本上那些华丽的文字是吸引人的,而外面社会百态,酸甜苦辣,也一样是吸引我的。另外,我们每个人在回家后也有事先分配好的任务,例如茶文赏析、研究感悟等等,在完成以后分别用邮箱、msn等各种渠道将资料汇总到组长处进行统一编排,甚至利用假日参观茶馆茶场,听茶文化讲座,记录下了大量有意义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其实还有好几张有关茶文化的图片,但由于种.种原因及时间关系我们只能挑选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图片进行扫描)增长了我们对于茶种、茶具、茶艺的了解,也丰富了我们的假日生活,使我们度过一个个充实多彩的休息日。我们也知道了很多关于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还知道了许多茶的知识,例如要怎么冲泡茶、怎么分辨茶的好坏等,还了解了中国各族的饮茶习俗以及外国的饮茶习俗,使我们受益匪浅!在学习的后期,我们的工作任务更紧张了。要把一份份资料按一定逻辑顺序排列,还要逐字查看资料,检查是否有错字或有需要改善的地方;还有在组长撰写结题报告时,每个人也参与进去写了。
整个研究性学习融合了我们找资料的汗水,探索的辛劳和收获的喜悦。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使我们懂得了,人在这个世界上绝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连成一个整体的,而且,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也加强了我们对自己民族的了解,还扩展了我们的知识面。我们还要努力将这个角色扮演好,学会通过多渠道去解决问题,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勇敢的挑战!关于这一次对茶文化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找到了大量的,不计其数的资料,但由于时间问题以及其他外在因素导致我们只能摘要取出其中独具代表性的关于茶文化的精髓。例如:茶文化中的“茶叶的鉴别方法”就长达十页,我们还在茶馆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茶叶进行拍摄,并存入每个组员的磁盘中,每一个图片还附带一篇对该图片上显示茶叶的简要介绍。如茉莉花茶、安西铁观音茶、普陀佛茶、西湖龙井茶、英德红茶、祁门红茶。沈骊和邵瑜、张莹同学还曾经到茶艺馆中观察茶艺师们泡茶的整个过程,并亲自品尝。那是一种潮洲功夫茶,后来大家又和小组成员严含雪、庄琳一起去一家茶店进行采访、拍摄并亲自试验泡潮洲功夫茶,还拍摄了一些泡茶的照片,最后,茶馆老板还帮我们全体成员在茶馆拍了一张照片。由于其他许多外界因素,我们未能把照片扫描出来。我们还从有关茶文化的书籍上找到了少数民族泡茶的图片并扫描附上。这些图片分别为傣族竹筒茶、基诺族的凉拌茶、云南烤茶以及白族的三道茶。
非遗文化调研报告篇五
采访时间:xx年8月13日9:00
采访地点:潮州饶平师范实验中学行政楼办公室
采访方式:面谈
采访人员:黄晓君,麦钰珍,欧春慧
被采访人:林主任
林:总体上开看,本学校的学生还是比较喜欢传统文化,尤其是初中部的学生,由于他们都是以较为优秀的成绩考进来,整体素质都比较高。有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接受过教育的话,便会更主动去学习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因为父母从小便会给他们安排相应的才艺培训,其中也包括书法,国画,传统乐器的学习等。
林:这类活动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很重要,我们学校也看得很重。每个学期都会举行年级的书法比赛,让学生主动去练毛笔和钢笔。还会有象棋比赛,文艺晚会,黑板报评比等。这是学校里规定举行的活动。而班主任和年级工作中也会自由地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学生年龄段的活动。这些活动都会设立奖项,以此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
问:学校在传统才艺上还是相当重视的,那么,在传统的优秀思想品德方面的情况又是怎样呢?例如,爱国,尊师重道,长幼有序,乐于助人等这些优秀思想。
林:学校的学生都很乖,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比较喜欢学习的,所以也很听老师的话,很尊重老师,很热心帮助同学。如果哪位学生家里有困难,同学都会很积极去帮忙。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学生这方面还需要加强,比如体育特长生,他们的素质则差一点。学生的素质高低跟父母和这个社会是密切相关的,学校教的东西,他们吸收后回家或者看到社会上别人不是这样子做的,就会疑惑,甚至会学习那些不好的习惯,以大欺小等等。这些现象也是有的。
林:学校每周都会有校会和班会,校会中领导的发言也会有道德方面的教育。而班会则由班主任自定主题,其中一些主题也会涉及思想道德的教育。比如,xx年的汶川地震,学校也开过专门的校会来展开捐款活动,学生都很热心积极参与。道德的教育一般是融进在日常的教育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去感受去学习。
林:当代学生的爱好十分广泛,这是跟以前所不同的。当然,改革开放后崇洋追星的现象是有,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确实不如以前。以前我们做学生的时候,都拿政治人物当偶像,对首都也有一种莫名的热爱,现在学生一般都是把明星当做偶像。呵呵,这的确会造成一种冲击,但是不致于把传统文化都扼杀掉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根深蒂固的,不会减弱的。
采访时间:xx年8月13日10点
采访地点:潮州饶平师范实验中学教学楼教师办公室
采访方式:面谈
采访人员:黄晓君,麦钰珍,欧春慧
被采访人:初三(4)班班主任魏老师
魏:第一,我们每个学期都会举行书法比赛的。第二,语文课堂也要求阅读四大名著,现在学生的书桌里一般都会存有各类名著。第三,从初一开始,班里都会分兴趣小组来学习国画等。另外,也有合唱团等传统音乐知识的学习。
问:那么,班里的学生对这类比赛的反应时怎样的呢?
魏:我觉得这是跟年龄层有关,也跟学生性格有关。比如,性格外向活跃的学生就很积极地参与,表现得很出色。而性格内向安静的学生则不是那么积极参加。总的来说,学生还是很喜欢这类的活动的。
问:能不能举个具体的例子呢?比如书法学习。
魏:一部分是出自于兴趣的,一部分是要指引去的。他们初中这个年龄段比较需要老师的指引的,比如看四大名著,老师一般会指引男生先去看三国演义,女生去看红楼梦。他们还不太懂去挑书,还需要老师去指引的。
问:那么,在传统优秀思想品德方面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例如,爱国,尊师重道,长幼有序,乐于助人等优秀思想。
魏:学生的思想觉悟都很高,特别有爱心。上一学期我们班有位学生的父亲患有肺结核,学生知道后主动发起捐款,最终由于对方家长觉得有能力去解决就没有接受这笔捐款。但从里面看出学生的做好事的热心,还有学生的家长对乐于助人行为的支持。他们都是自愿、自发组织的。
问:那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班里会相应的举行什么活动么?
魏:传统美德是一个学校的根基,而初中生的思想比较模糊,是最需要指导的。我们每周的班会课都是由班主任主持的,让学生自由发言活动。一般会以有关“美德”的哲理作为主题。我也会让同学在每周的周一把《三经》《道德经》中一些句子抄到黑板的一个小角落里,让学生来认识背诵。有一些比较难懂得的,我会举一些社会上的例子来解释,深入分析,然后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利与弊。
问:那这类活动会起到怎样的效果呢?
魏: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他们都很乖,很多道理,你对他们讲,他们还是会听的。比如以前我们班的卫生情况是很差的,学生很不注意卫生,垃圾都是随手就扔掉。后来我就整天给他们上环保教育课,利用一些措施强制性的要求他们一定得把垃圾往垃圾桶里扔,慢慢的我们班卫生情况就好了很多,还拿了文明班一等奖。
问:如果要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你认为最关键是什么呢?
魏: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让他们动手,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很多事情他们没有动手是不会懂的。比如叫他们看文学名著,他们开头是好奇,可能翻了几页就不看了,毕竟文的简介吸引力不大。但是,配合相应的读书笔记,要求他们自己去收集内容,他们就很主动去完成。
问:那你认为学校可以怎么样的活动来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呢?
魏:我觉得文艺晚会是最适合的,这类活动比较活跃,也可以放松自己。不仅可以学习到一些传统文艺,还可以让老师,学生都参与进来。
问:非常谢谢老师您的回答,打扰你的时间了。谢谢您。
非遗文化调研报告篇六
20xx年11月20日20xx年11月25日
山东菏泽牡丹区
牡丹区村民
xxx
走访、查阅文献
通过走访村民、查阅民俗文献资料,我以时间为顺序,调查了菏泽农村地区春节期间自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初七的民俗习惯。
1、腊月二十三:鲁西南称之为小年。在菏泽城乡,在祭灶节来临前,在大街小巷和乡镇集市上,随时都可见到“祭灶糖”,这种扁扁的“祭灶糖”是菏泽地区最具地方特色的一个亮点,其他地方很少见到。传说到了这一天,管厨房的灶王爷要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的情况。晚上,家家都要给灶王爷包上水饺,摆上供果,烧上香和纸元宝。如果这一年家中的人口齐全,就是所有在外边的人都回家过年了,还要再买上“祭灶糖”,意思是用糖粘住灶王爷的嘴,回天上以后只说这家一年的好事,不说坏事,所以灶边的对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3、往后依次是:“腊月二十六,蒸馒头;腊月二十七,炖肉过油;腊月二十八,贴画画,腊月二十九,煮肉肉;年三十,贴画门”。腊月二十六日,整个一天就是蒸馒头,豆馅馒头、菜肉包子要蒸很多锅,要一直吃到来年的正月十六;腊月二十八日,炖肉过油(炸丸子、藕、鱼等)等。
5、三十晚上,农村有在房门外及大门内放拦门棍的习俗;会在院子里撒上芝麻杆,民俗传统叫“撒岁”、“踩岁”。据传说,门前放拦门棍是像门神样挡住妖魔鬼怪入侵。脚踩上去产生爆竹声,避邪,把妖魔鬼怪驱走,祈求平安吉祥。春节撒芝麻杆、烧芝麻杆,祈求来年红红火火、节节高。
6、正月初一:农村早晨起“五更”给长辈磕头拜年(有个说法就是看谁家起得早,越早越好吧。)先拜祖先,再拜父母,后拜乡邻。见面后互相问候,给长辈一定要磕头。初一早晨的水饺必须是素馅的,预示一年平平安安,春节期间不能吃面条,要不事多,一年不得安宁。不能动针线,不能倒垃圾,正月里不许理发。
7、正月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嫁出去的女儿们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从这天开始亲戚间就挨家挨户走访拜年,每到一户,都会受到热情招待,拿出陈年老酒和香美的饭菜,杯来盏去,好不尽兴!
8、正月初五:当地老百姓称为“破五”。因民俗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自当日起,不论做大生意小买卖都要首先放上一挂大红腰子的鞭炮,打跑晦气,开始陆续开张。鲁西南地区在年初一把剪刀用线缠住放在床铺的席下压住,到初五这天才能开始使用。正月初五中午要吃饺子,有一种说法是,从初一到初五几天之内禁忌较多,人们不可“轻举妄动”,一过初五,就基本上过了年禧,不再禁讳了,所以要吃饺子祝贺。
9、正月初七:俗称“人日子”。作物秸秆绑扎的火把,在自家门前点燃,一直送到村外,意为驱除火灾,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事,不着火灾。这天,也是曹县桃源集看花供的日子,人山人海,好不热闹。花供,原是旧社会当地群众用来供奉火神的供品,多年来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艺术观赏品。其原料一般为白萝卜、鸡蛋、面粉、山药等。雕塑方法,以鸡蛋和面,像捏面人似的蒸成各种动物,然后再以颜料油彩上色而成。
通过对菏泽地区农村春节习俗的调查,我对北方地区的春节民俗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春节历史悠久,我国几千年来流传至今的春节民俗活动五彩缤纷,同时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面貌显著改善,春节民俗这一体现民族特色的节日更是与时俱进、大放异彩。如今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三农问题依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难题。本次活动中通过深入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国情民情,增强了同农民群众的感情,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自己。
非遗文化调研报告篇七
调研对象:当地居民、学生、游客等
调研时间:2010年7月7日至2010年7月16日
1、苗歌
听扭仁小学龙校长、麻老师及麻志官老人说起:苗歌对上一辈的人来说就像我们现在的必修课,它主要包括感恩歌,祝酒歌,贺喜歌,庆典歌,其中用到了许多隐喻和暗喻等修辞手法,且这些喻体大都来自自然的花草树木和虫鱼鸟兽;因此唱出的歌也都是取自生活反映生活,需要演唱者有较高的观察、鉴别、领悟和创作能力;可称得上是心灵的造化,自然的灵现。苗歌一般没有音乐伴奏。
2、苗鼓
居村民介绍,凤凰苗族鼓舞,大体上可分为猴儿鼓和花鼓两大类。猴儿鼓是娱乐者模拟猴子的动作翩翩起舞,其动作诙谐,难度大,舞得好的人不多;花鼓异常柔美,异常抒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在凤凰腊尔山、山江、麻冲、落潮井一带苗区十分流行。
打花鼓(即花鼓舞)一般是两个人,但也有四人、八人的,另外还有一个站在鼓旁敲击鼓梆,控制舞蹈节奏的,谓之敲边鼓。花鼓的基本功有三:一是手功,二是腰技,三是步法。步法有快三步慢三步两种,步法是否踩到点子上,直接关系到花鼓的“套路”,因此至关重要。
3、苗舞
盛传在湘西凤凰的苗舞主要包括:竹竿舞和三人鞋,这两种舞蹈简单易学。例如竹竿舞据说是苗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创的一种自娱性舞蹈,平行摆开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最好能跳出潇洒自然的动作(我们的两位队员尝试了一下,跳了几下下就被吓得跳了出来)。
三人鞋也是很有趣的,三个人同穿一双“鞋”(两根长板),苗家姑娘们很厉害,还能跳出优美的舞姿,节奏感很强,游客观众们惊叹不已。
4、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主要表现在:服装、头饰、银饰、银梳、银镯、银项几个方面,穿圆领大襟短衣,盘肩、袖口等处有少许绣花;宽脚裤,裤筒边缘多饰花边;包扎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头帕,戴银饰。男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包青头帕。现在他们只有在传统节日、喜庆的日子才穿上本族传统服饰。
5、苗族传统节日
湘西苗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开年节、四月
八、龙船节、六月六。节日那天,村民都身穿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
6、苗族待客礼仪
当游客们进入苗寨时,苗家人们会进行苗家拦门“三道卡”风俗,即“卡歌”、“卡鼓”和“卡酒”。所谓“卡歌”,即当远方的客人到苗寨来做客,苗寨里的青年男女要肩拱肩、手拉手,用对歌的方式来表达对客人的热情欢迎;“卡鼓”,即在进苗寨的路上,苗家阿姐阿嫂们会用击鼓拦门的方式,同客人比试鼓艺,并展示苗家人多姿多彩的鼓舞智慧;“卡酒”,即好客的苗家人在寨门口端着自家酿造的包谷烧或米酒拦门,苗家人将农事或家事编成苗歌后向客人提问,客人答对并喝下拦门酒,则表示客人看得起苗家人,客人方可入寨并被试为最尊贵的客人。这是非常典型苗族村野文化。
6、湘西苗族文化现状
苗族人们的能歌善舞以及对歌舞的热爱在这里表露无遗。记得我们到达的那天已经晚上十一多了,可村里面那回荡的苗歌丝毫没有疲惫的感觉,一直延续到晚上十二多才停下来!调研中还得知扭仁村是周围人口较少然喇叭最多的村,通宵达旦的歌声在这也是常有的事。
非遗文化调研报告篇八
你不要觉得农村就没文化,有时候看似很浅显的一句话却透着有的人一辈子都悟不出的大道理,不过还是得普遍实行农村文化建设计划,下面是由资料站为您准备的农村文化调研报告两篇,希望这些对您有所帮助!
农村文化调研报告一:
一、两地社区文化建设蓬勃发展,为落实国办发〔20xx〕7号文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在调研中感到,当前社区建设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在人们日益关注文化生活质量的今天,也得到了广泛关注,获得了长足发展,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着非常好的形势,落实国办发〔20xx〕7号文件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一)各级党委、政府对社区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普遍建立了社区文化领导与协调机构,健全了社区文化的工作机制。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工作,专门成立了由主管领导牵头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文化局是成员单位,社区文化建设成为社区整体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唐山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和市委、市政府30多个有关单位为成员单位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他们还探索了1+5社区建设模式,即建立一套社区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包括文体活动站在内的5个社区工作站,初步构筑起以区为中心、以街道为依托、以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的社会文化活动网络,发展了一批集教育、卫生、文体、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功能齐全的新型社区服务中心,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唐山市路南区成立了以区主管领导为组长,各乡街主管副书记及文体局、民政局、教育局、老干部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社区文化活动领导小组,各街道和居委会也组建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为社区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建设了一批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社区文化服务设施。
在考察中,我们注意到,两地基层文化设施在数量、质量、水平、设备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为基层文化工作的开展以及广大社区居民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落后的面貌。北京市近几年文化馆、站的建设力度较大,除宣武区正在筹建过程中外,23个群艺馆、文化馆都建成了新馆。街道文化站总面积5.6万多平方米,比九五之初翻了一番多。基层文化站软硬件设施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全市各区还投资兴建或开辟了贴近社区百姓,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露天文化广场,2001年全市新建、改建、扩建了百余个高标准的文化广场。唐山市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多元投入,推动了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首先确定了国办文化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将社区文化站的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纳入社区建设规划,集中体现在社区建设的1+5模式中,社区文化站是五站之一的必达要求。同时以项目吸引资金,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提倡社会文化社会办,鼓励群众集资兴办文化设施,出现了社区居民自发投资兴建社区文化活动站和露天文艺舞台的现象,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对新建小区在规划审批中,市、县两级政府严格把关,新建小区如果没有配套建设社区文化设施、场所,方案就不能通过。北京市崇文区也有类似的规定,而且文化部门在新建社区文化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上有审核和验收权。
(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北京市充分发挥首都的特点与优势,一年中文化活动连绵不断,高潮迭起,春季有五月的鲜花群众歌咏活动,夏季有娱乐纳凉的广场文化年活动,秋季有围绕国庆、重阳等节庆纪念日开展的金秋系列文化活动,冬季有元旦、春节期间的文化庙会和拜年、联欢活动等,每年都吸引了上百万群众参加。河北省在城市持续地创造性地开展彩色周末这一特色工程,以此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等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这些广泛开展的社区文化活动,不但丰富了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素质,促进了社区文明程度的提高。
通过调研,我们深深感到,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从起步到现在,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长足发展。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符合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应该说,国办发〔20xx〕7号文件的出台正当其时,抓住机遇,狠抓落实,推动社区文化建设在原有的良好基础上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确实至关重要。
二、两地落实文件精神的措施
国办转发三部委文件的通知出台后,在各地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两地在很短的时间内,制定了贯彻落实的具体规划和措施。他们均表示要抓住这次机会,推动社区文化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认真学习,统一认识的重要性。
文件下发后,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政府
充分认识社区文化建设办公厅立即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将文件送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领导传阅,并将文件翻印到全省县级以上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求认真抓好贯彻和落实,要求省文化厅会同计委、财政厅、人事厅、民政厅、建设厅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意见正在起草过程之中,出台后拟以省政府名义批转下发。河北省已确定今年上半年以省政府名义召开河北省基层文化工作会议,以进一步落实文件精神,推动基层文化建设,目前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北京市在文件出台之前已经制定了《关于加强北京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见》,计划以社区意见为基础,补充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按照三部委文件的要求,结合北京市基层文化建设的具体情况,制定和下发《北京市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意见》,作为全市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二)突出重点,抓好规划,扎实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北京市对社区建设一直给予了高度重视,对20xx年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的社区建设工作做了详细规划。2001年6月出台的《北京市十五时期社区建设规划》明确规定了繁荣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六大任务之一,对十五期间的社区文化建设做出了规划部署,明确了文化建设在整个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20xx年北京市还制定了《北京市20xx年社区建设工作要点》和《北京市20xx年社区建设工作任务指标分解书》,规划了今年的社区工作重点,并将社区建设的任务详细分解到市直40多个单位,文化部分也有非常具体的规划。河北省也依照文件精神,对基层文化建设规划作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明确了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以四基建设为根本,以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镇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中,与城镇社区建设规模相适应。
(三)积极推进社区文化设施建设。
北京市对20xx年的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作了详细规划。提出要加强街道、社区文化站室和文化广场建设,建设100个社区示范文化室。办好市政府为市民办的60件实事之一的在区、县图书馆中全部建成电子阅览室,实现网络服务,建立城近郊区公共图书馆信息网络,实现联合检索,馆际互借,/zt/nongcundiaoyanbaogao/资源共享。发展街道社区图书馆,将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延伸到30至50个社区。河北省在两馆建设方面,与省计委联合制定了《河北省十五县级两馆建设规划》,提出到十五期末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重点完成对61个面积在0至300平方米的县文化馆、图书馆的新建、改造和扩建,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唐山市政府为落实文件精神,明确提出20xx年市级财政要设立基层文化建设启动基金,专项补助城市社区文化和农村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唐山市文化局近期要组织全市文化系统,对市中心区和各县区基层文化设施、社区文化场点等硬件建设进行普查,在普查的基础上提出整改意见,加强对现有文化设施的管理与使用。
(四)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社区文化队伍。
北京市提出要在全市建立社区文化指导员志愿者队伍,采取文化部门委派和街道或社区居委会聘请的方式,鼓励居住在社区内的名人、学者或具备文艺专长的居民担任本社区的文化指导员,力争在明年内建起一支400人的社区文化指导员队伍,五年内实现每个社区有1至2名文化指导员的目标,今年要开始试点工作。扶持业余群众文化团队,培养业余骨干,全市在两三年内要建立起万余支业余文艺团队,今年内要使业余文艺演出团队达到5000支。每个街道文化站要设专职干部3人以上,两年内解决全市文化站的编制问题。
(五)加大文化法规建设力度,为基层文化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两地都把文化法规建设放到了重要位置来抓。《北京市图书馆条例》今年上半年有望出台;河北省也要修订《河北省文化先进县标准》,规范省级文化先进县评选活动,争取起草出台《河北省公共图书馆条例》、《河北省文化馆条例》和《河北省社会文化活动管理办法》等法规性文件,修改《河北省电影发行放映管理办法》。
三、文件落实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一些地方领导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基层党委政府对文化工作认识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层文化工作的发展。有些基层领导对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有的领导重专业,轻业余,这些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文化工作的开展。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政策法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目前社区文化活动经费和人员编制都无法可依,工作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社区文化指导员队伍的建立缺乏法规指导。
(三)投入不足依然困扰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由于各地经济状况的差异,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投入也有很大差异。在一些经济困难的地区,社区文化建设经费没有保障,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有的图书馆藏书不足,缺乏购书经费,设备老化,影响了事业的发展。
(四)社区文化发展不平衡。当前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不平衡,活动开展也不平衡。领导重视,经济条件好的地区,设施建设好,活动开展也好;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发展比较慢。城市建设中新区与旧区的发展也不平衡,有的地区注意了新城建设和新建小区的设施建设,忽略了旧城中的文化设施的改造和提高,更加大了旧区与新区在设施建设方面的差距。
(五)对社区的资源共享缺乏配套的扶持政策。社区内单位的内部资源对社区群众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是满足广大人民需求,完善社区功能,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北京市去年已经以政府令的形式规定了社区内单位的内部资源,能开放的都要向社区居民开放。目前,在这方面还缺乏资金补偿、税收优惠等配套的扶持政策,以进一步调动辖区内各单位的积极性。
(六)基层文化工作队伍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区文化建设的需要。社区文化工作者普遍存在着年龄老化,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四、有关落实文件的对策和建议
(一)在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前后,应当出台贯彻执行文件的实施细则,增强可操作性,确保将文件的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二)要切实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的增幅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在实施细则中明确投入问题,增加具有可操作性的条目。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文化市场费改税后,应确定适当比例返还文化部门。
(三)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力度,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制定建立社区文化指导员队伍的具体办法,包括资格认定和确定等级等,应参照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立制定相关标准。
(四)文化先进县的评选应实行动态管理。一些已经评上文化先进县的地区有松劲现象,实行动态管理,可进一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五)利用社区辖区内各单位在资金、人才、设备、管理上的优势,制定优惠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动员辖区内单位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促进资源共享。
五、几点体会
(一)明确社区文化服务的主体,不断探索新的文化活动形式,以适合不同人群的要求。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社区进行文化活动的,老年人和儿童占了很大比例。社区文化建设要适应这样的现实,适应这些人群的要求,使老年人能够在社区内参加适合自己的文化活动,丰富晚年生活,保持身心健康,/zt/nongcundiaoyanbaogao/这对于我国建设健康的老龄化社会也是非常重要的;少年儿童也要能在社区中找到课外活动场所,这也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延伸。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活动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和中年人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
(二)充分发挥文化馆、站的辅导、培训功能。当前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群众业余文艺演出队发挥了很大作用,而且这些队伍的数量也很惊人。这些业余文艺演出团队普遍存在着需要加强管理,提高水平的问题,文化馆、站今后应将对这些业余文艺演出团队的辅导与培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水平。
(三)社区文化事业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但在当前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社区文化设施对市民开放,本着低偿的原则,收取一定费用,可以更好地维持自身的运行,为市民服务。
(四)树立大文化的观念。社区文化建设关系方方面面,明确政府各有关部门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职责,充分调动辖区内各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建设社区文化的积极性,打破条条框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对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至关重要。文化部门在这方面要牵好头,发挥应有的作用。
农村文化调研报告二:
通过调研一是掌握了引起群众上访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二是进一步摸清了全办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三是进一步加强了对级组织工作的领导。下面主要对**办事处农村文化建设谈几点意见: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办事处是**区的东大门,位于城乡结合部,经济文化比较繁荣,辖区内有个行政村,口人,亩耕地。
总体来看,基础设施有所改善,文化生活有所体现,乡村优秀文化有所弘扬,人才队伍相对稳定,文化产业有所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村文化活动的范围较大,文化设施较齐全。各村都配备体育健身器材、投影仪、卡拉ok、图书室,有黑板专栏进行文化宣传,定期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建设。
2、两委干部文化意识有所增强。各村两委干部农村文化建设意识有所增强,摆在农村工作议事日程,比较重视,财力物力有所投资。
3、部分民间文化得到了传承弘扬。村里在重大节目时常举办文艺表演,村民都积极参与。保持当地习俗,定期开办庙会、开放集市,在热闹非凡的活动中继承发扬当地文化传统。
4、文化下乡活动深受欢迎。区文化局、电影公司送图书下乡、一月免费演一场电影,普通收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条件较好的村,自筹资金唱大戏,较好地满足了农村群众这一文化需求。
5、自发性文化活动较为丰富。各村自发组织各类中老年艺术团、演唱团队,文艺表演队伍个,都能利用重大节日、配合中心工作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农民自娱自乐、自发性的文化活动较活跃,农闲时大家聚在文化活动中心利用卡拉ok扭秧歌、跳舞、舞龙、跑马、唱戏、唱歌等,或自发组织学习练书法、绘画。各村都常年活跃着一只宣传队,逢年过节都自发举办文艺演出活动。
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实效,但对群众文化的需求,差距较大,问题不少,现状确实不容乐观。
1、农村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农村文化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对经济文化贯彻不够,与村经济增长的幅度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2、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不少村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极易淡薄、甚至缺失,不知道农村文化建设如何抓,抓什么,以至不想抓、不愿抓,也有的村干部勉为其难、虚于应付。
3、村级文化建设引领作用不强,农民文化参与积极性不高。不少村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两委干部缺乏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以致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打麻将之风盛行。但主要原因还是两委干部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以致不能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4、文化阵地建设滞后,村级文化设施奇缺。村村都有文化活动中心,但部分村文化设施不够齐全,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建议和对策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落实各项农村文化经济政策。
近年来,有关农村文化经济政策也颁发了不少,村支部、村委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和兑现,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扶持村级文化的发展,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2、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干部要增强农村文化建设主体意识,建立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向深层次发展,并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发展目标,形成文化建设有专人管、专人抓的工作格局,加大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3、加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设施作用。要充分运用国家相关的文化扶持政策,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发挥好文化阵地和文化设施的功能和作用,加强管理,真正让其用于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各类需求。
4、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打造农村特色文化。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必须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对部分村一些颇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积极挖掘、整理,并加以继承、弘扬,并加以创新,让其承载更多更丰富的新内容,推陈出新。利用特色的农民艺术、食品和农产品,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为农村文化建设增添后劲。
5、整合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新路。随着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文化资源和文艺载体日趋丰富,我们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加以引领和疏导。加强村级组织的文化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整合电视、广播、通信网络等文化资源,使广大农民了解掌握更多的文化、科技信息,以促进农业生产、丰富农民生活,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事组织好农民书画展、文艺汇演和农村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让先进文化占领、覆盖广大农村,以科学发展观引导和推动农民营造自演自赏、自娱自乐和强身健体,崇尚科学文明文化的氛围。
以上这篇关于农村文化调研报告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
非遗文化调研报告篇九
潮州方言,即潮州话、潮语,是汉语闽南区的次方言,分布于广东省东部的潮汕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地区。英文称为 teochew或者 chiuchow。语言学上潮州话源于古闽南语,潮州人的先祖多为中原汉人,在公元9世纪至15世纪期间为躲避战乱,移民南迁经由福建莆田进入广东东部即今潮州地区。由于身处封闭式的地理环境,移民们一直较好地保留着中古和上古时期的华夏文化传统,所使用的语言逐渐发展为今天这种古朴典雅,生动幽默的独立方言。
历史上古代潮州府包括现今潮州、潮安、饶平、汕头、潮阳、澄海、揭阳、揭东、普宁、惠来等地以及客家话地区大埔和丰顺,“潮州话”的称谓便来自于此,沿用至今已一千多年,受到海内外潮人普遍认同。
潮州话语音复杂,词汇丰富,语法特殊,古语义多,并且拥有众多自己的语言研究专著,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之一,被语言学家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对于广大潮人来说,潮州话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尤其是当身处异域他乡,每逢亲切潮音,便是“自己人”了。
即潮州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它的词汇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份,因而为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重视。潮州方言有自己的字典《潮州字典》,以及《潮语十五音》等研究地方语言的专著。
非遗文化调研报告篇十
潮州工艺琳琅满目,光彩照人,是优秀的潮州文化的一部份,是潮州人民智慧的结晶。潮州的陶瓷,自晋以来,已有深厚的根基,至宋代的笔架山窑,更是名震遐迩。笔架山宋窑有百窑村之称,其瓷器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产品源源不断地远销海外,使潮州成为广东宋代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一环。前些年,新西兰学者露易.艾黎访问,当他在博物管的陈列室见到笔架山宋窑出土的瓷器时,高兴得叫起来:“啊,它的故乡原来在这里!”近年,日本福冈市的一批学者组团携带当地出土瓷器的照片,寻根访祖来到潮州,印证了他们出土的瓷器正是笔架山窑的产品。解放后,潮州的陶瓷业得到继承和发展,并不断推陈出新。盛产瓷器的枫溪被誉为“南国瓷乡”。1978年,将枫溪陶瓷工人创制的1.3米高,三层《友谊》通花瓶,作为国礼品赠送朝鲜的金日成,更使潮州陶瓷声誉鹊起,身价百倍。
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是工艺美术的佼佼者,说来有趣,在卷帙浩瀚的《辞海》中,要查出“木雕”一词,必须贯以“潮”字方可查到。“潮州木雕”成为专有名词,可见其艺术性、专访性之强,影响面之广。潮州木雕在唐宋时已初具规模。至明清而日臻完美,如今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潮州木雕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其形式有圆雕、沉雕、浮雕、多层次的镂空雕,而外形色彩上,可分为黑漆装金、五彩装金、本色素雕三类。在应用上则大致分为建筑装饰,家具装饰,神器装饰和案头陈设等四类。在潮州,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民居之陋,人们随处都可以见到木雕艺术的存在。所以,潮州有“木雕城”之誉称。
潮绣
潮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一大支系,早在唐代已出现,明、清两代更趋成熟。《潮州府志》云:“潮州妇女多勤纺织”,“织任刺绣之功,虽富家不废也”。清末,潮州还出现过二十四名“绣花状元”,并赴南京参加全国刺绣比赛。潮绣讲究构图均称,色彩浓烈,富丽堂皇,其品种大致可分为日用品、欣赏品和剧服三种,形式有绒绣、纱绣、金银线绣、珠绣四大类。针法千变万化,主要有“过桥”、“銮乾”、“历艮”、“二针锁”、“三针锁”、“三山起”,以及“打只”、“化针”、乱针”、“点绣”等六十多种。潮绣因其瑰丽多彩,技法精巧而著称,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深受青睐。
此外,还有巧夺天工的潮州抽纱,多姿多彩的潮州花灯,潮州剪纸,潮州银饰,潮州嵌瓷等等,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潮州饮食
潮州饮食文化别具一格,潮州饮食最为出名的是潮州菜和潮州工夫茶。潮州菜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由潮汕原来独有的菜式与按潮汕味加工改造了的菜式所构成的一个开放的体系。潮州工夫茶是中国古老的茶文化之一,在粤东当地更是把茶做为了待客的最佳礼仪并加以完善,这不仅是因为茶在许多方面有着养生的作用更因为自古以来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在中古以前潮州地区因地处蛮荒而不发达。自宋代以来,随着城市手工业的逐步繁荣和城镇人口的增多,加之接受中原文化影响等因素,潮州地区逐渐开始发展,并且具有特殊的地方特点。但总体上说水平不是很高,也谈不上对中外饮食文化有什么影响力。
到了近代,由于潮属地区人口剧增,商品交换意识增强,逐渐有潮人外出谋生而居于诸如广州、香港、上海等都市,更有不少潮人移居东南亚等各国。在这些有一定数量潮人居住的城市和国家,也就开始有潮式饮食的店铺开张经营,但早期还多是平常小食和中低档次的饮食店。
而在潮州本土,由于19世纪 60年代汕头开埠,各国在汕头开办洋行,商业的发展,商埠的形成,流动人口的增多,相应的饮食业也就随之而有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专业厨师。所谓“舟车云集,商旅辐辏”,消费能力很快攀升。当时汕头埠有永平、陶芳、擎天、等30多家著名酒楼,还有四五十家饭店酒馆。其中,也有外地经营者开设的酒家,这样,各著名酒家在交流、融会、竞争中竞相推出名牌菜、特色菜和改善环境设施。当时流行有“陶芳好鱼翅,好空气,永平好布置”等口头语。在这个时期,潮菜悄然地走出粤东。在国内各大城市和港澳地区、东南亚各国,差不多都有潮菜的菜馆酒家出现,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这是潮菜第一个飞跃发展时期。
非遗文化调研报告篇十一
近年来,綦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不断推动綦江区非遗保护与利用工作有序推进。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永城吹打;市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14项(含国家级1项):石壕杨戏、横山昆词、东溪腐乳酿造技艺、三角吹打、綦江农民版画、綦江民歌、东溪故事、川剧等;区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共70项(含市级以上14项):苗族服饰、鸡公嘴庙会、龙灯扎制技艺、中坝泡菜等,涉及全区20个街镇,涵盖了“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六个类别中的四个类别8大项。
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市级以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人(含国家级1人,去世3人)。区级以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批60人(含市级14人,去世4人)。
(一)非遗保护措施逐步规范
从2005年国家启动非遗保护工作以来,綦江区由原来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转变为非遗保护工作。设立非遗保护中心,挂靠在文化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没有独立编制,由文化馆业务干部兼任,主要负责全区非遗工作的规划,区级以上名录、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和管理,非遗理论研究,非遗宣传及展示活动组织实施等工作。2011年,成立了以时任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分管领导为组长,县府办、县委宣传部、县新闻传媒中心、县发改委、县教委等11个部门组成的綦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非遗工作重要事宜的决策和协调。
为认真贯彻2011年出台的《xxx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2012年出台的《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綦江区积极采取措施,先后制定了《綦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扶持办法》《綦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管理办法》《綦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使綦江区非遗工作不断规范。
(二)非遗普查挖掘整理工作有序推进
开展全区普查,摸清非遗家底。截止目前,全区组织了局部片区的普查三次,2009年开展全覆盖普查一次,完成线索13类750条,重点调查了122个项目,完成《永城吹打》《石壕杨戏》《綦江民歌》《东溪腐乳酿造技艺》等15个专题片。
不断打造非xxx品。2017年永城吹打入选文化部第二届中华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綦江民歌《挨到起》荣获第十二届西部民歌花儿歌会金奖;版画《龙舞人欢》、民间吹打《幸福生艺活安登逸》、四川评书《秦良玉》荣获市级以上奖励和称号。
(三)非遗保护和传承基地初具规模
开展“首届巴渝吹打乐中青年人才培训班”等区级以上传承人群培训班,历年受益骨干2000人次;推荐近50人次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各市级、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积极开展传艺授徒活动,带出徒弟100余人次。在近30个学校开展传承教育基地创建活动,在传承基地通过课程和师带徒等方式培训学员2000人次以上。
成功申报重庆市非遗传承教育示范基地6所,重庆市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所。公布綦江区非遗传承教育示范基地8所,区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所。
(四)非遗保护与利用工作初见成效
綦江区非遗项目先后参加首届中国(重庆)非遗博览会开幕式、第十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重庆主会场活动、渝东南文化馆联盟非遗展演、第四届、第五届巴渝民间艺术节展演、2017中国重庆大足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幕式、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高端装备制造业全国半决赛颁奖典礼等市级以上50场次活动。组织20多个项目集中亮相全市以以上历届非遗博览会、文博会。
强化宣传推广,提高非遗影响力。完成总投资315万元永城吹打演艺排练厅建设,分别在綦江农民版画院、綦江文化馆、綦江博物馆等场馆设立非遗展览厅,供游人、市民学习和鉴赏。利用区级及以上媒体开展“文化遗产日,我们共同守护綦江非遗”系列报道,系统普及綦江非遗知识。
支持非遗闯市场,非遗产业已初具雏形。老四川牛肉干、“饭遭殃”调味品、东溪腐乳、萝卜爪、北渡鱼等产业发力,每年产值10亿元以上;綦江农民版画、永城吹打分别荣获人社部全国第二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农民工专项总决赛企业组、团队组二等奖。木雕、陶艺、漆艺、竹编等传统手工艺重新焕发生机,不断提高生产技艺,市场前景广阔。石壕苗族歌舞等项目重新定位,与乡村旅游结合,需找市场商机。
二、綦江区非遗保护与利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全区非物遗保护与利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按照《xxx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规定,与綦江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相比,与綦江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与社会的期盼和周边区县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工作中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区政府在2011年成立了非遗领导小组、编办批准了加挂非遗中心牌子。但是非遗领导小组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工作。部分区级部门和镇街对非遗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没有将非遗保护与利用工作纳入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也没有出台非遗发展专项规划,没有制定《綦江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施意见》,非遗保护与利用工作只是文化主管部门单打独斗,孤军奋战,没有搭建起全区一盘棋、共同开展非遗工作的格局。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项综合性、多学科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有的部门认识还不到位,尤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及其加速消亡的现实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合力。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杨戏中的祭祀、唱颂,民间生活仪式中的诸多禁忌等,经常被误认为是迷信、落后的东西。部分非遗传承单位和个人“重申报、轻保护”。
(二)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非遗工作专业性强,涉及专业知识面广,需要专业人员开展工作。目前,綦江区的非遗保护中心是挂靠在文化馆内,没有独立编制和机构,缺乏必要的采录设备和专业人员,保护手段落后,非遗普查、申报、保护、传承、利用等各环节缺乏整体谋划和连续性、可操作性,群众性、社会性普查工作开展不够全面,不利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随着非遗“一法一条例”实施,全市各区县越来越重视非遗保护与利用工作,如石柱、大足、丰都等4个区县将非遗工作机构单列。据《重庆市文旅委2018年非遗年报统计表》显示,全市33个区县配备了非遗编制,拥有在编人员147人,其中编制最少的1人,如彭水、巫山,最多的永川19人,巫溪、开州17人,忠县16人,酉阳12人。
同时,非遗工作是延续綦江文脉的德政工程,非遗工作经费应纳入财政预算,2005年至2013年财政没有单列非遗预算经费,2014年财政预算非遗工作经费10万元,2015年以来随着区财政经费紧张逐年削减,2019年财政预算非遗工作经费5万元。非遗名录申报、非遗展演,非遗挖掘整理出版研究、非遗传承基地建设等没有资金来源。非遗经费投入,各地各有不同。做得好的梁平县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运行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非遗申报、年度非遗大型宣传、基地建设、传承人培育等动态工作实行项目申报制。
(三)传承前景较为堪忧
一些非遗项目因没有及时有效保护而濒临消亡,一些项目被其他区县抢先申报,少数项目因为缺少生存土壤、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生存空间逐步萎缩。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本都是口传心授、耳提面命式的传授模式,传承时间长,见效慢,付出多,收益小,现代年轻人要求学艺的积极性不高,传承难度大。民间老艺人大多年事已高,有的年逾古稀,传承人断层严重,非遗传承面临人去艺绝现象。同时,綦江区非遗保护基础设施较为滞后,非遗项目没有经常性、长期性的展示平台,没有非遗博览体验馆。一些非遗项目由于传承场所缺乏,传习工作受限,影响了项目的传习效果和规模。
(四)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全市共公布6批707个市级代表性项目,平均每个区县为个,綦江区现有14个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处在中下水平。周边江津、武隆、万盛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分别是27、26、21项。綦江区区级以上非遗项目70项,显得基数较小,分布不均匀。按照《非遗法》的分类,传统体育和游艺没有入选项目,传统口头文学和民俗项目入选较少,需要进一步加强。
已有非遗项目,缺乏分类指导,未能很好保护项目。如适合走市场的,产业化集聚度和市场化开拓度较低。面临破解小工厂、工作室、作坊、店铺为主,难以产生较大经济和社会效应的难题;不适合走市场的项目,未能发挥社会整体作用加以保护;濒临灭绝和具有保存价值,抢救性记录缺乏人员和经费。
(五)转化利用不够充分
綦江区非遗资源利用转化有待提高。有产业基础的老四川牛肉干、饭遭殃、萝卜爪等企业离全市乃至全国的龙头企业还有距离,遭遇发展瓶颈;更多的传统手工艺及特色饮食技艺,大多是小作坊式的生产。
2016年开始,住建部等三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公布了两批403个特色小镇,重庆市入选13个,基本达到平均水平。目前,我市已建成荣昌安陶小镇、中国夏布时尚小镇、南岸区九街壹华里非遗食品市集” 3个非遗特色小镇。至2020年,全市全域将规划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和“涪陵1898榨菜文化小镇”等20个独具特色的非遗特色小镇,黔江濯水古镇、潼南双江古镇、酉阳龚滩古镇等也已启动建设规划。綦江区无全国特色小镇,也没有启动市级以上非遗特色小镇规划工作。
非遗项目同文化建设、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扶贫攻坚等建设融合度不高,没有搭建起非遗项目持续发展的平台,传承乏力。非遗研究方面,局限于简单的挖掘整理,研究成果不多,与专业研究机构、高校合作有待建立和加强。非遗传承方面,建立一些学校传承基地,区级项目落地率不高,非遗传承没有打通小学、中学、大学发展路径。非遗传承形式还显单一。
三、推进綦江区非遗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建议
(一)统一认识,完善保护机制
区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贯彻落实“一法(非遗法)一例(非遗条例)”,强化非遗保护与利用工作对綦江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中突出把关定向的“方向盘”地位。确立区政府在非遗保护与利用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区政府和主管部门应切实将非遗保护与利用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增强对非遗保护与利用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依法将非遗保护与利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文化发展纲要,出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意见,做到政府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推广。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加强文化旅部门与发改、财政、教育等部门的合作联动,抓好顶层设计,建立非遗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发挥政府相关部门职能作用,共同推进非遗事业的健康发展,形成长效的保护机制。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激励机制。随着綦江区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成熟时,可考虑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奖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集体和个人,补助非遗传承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和艺术创造性。
(二)广泛宣传,调动非遗保护的社会力量
非遗文化调研报告篇十二
本村村民
聊天
自己家,村民家
春节期间
李玲玲、房子雯、王泓力等
笔、信纸、照相机
1、上网了解并搜集图片,较全面地了解与新年有关的知识。
2、访问附近的街坊、亲戚朋友,学会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资料进行分析问题。
3、了解当地春节习俗,并写下详细的调查记录。
4、最后总结资料,说出自己的研究所得和调查结果。
1、春节的起源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2、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有扫尘、贴春联、包饺子、吃年夜饭、除夕守岁、放鞭炮、发压岁钱、拜年等传统习俗。
3、家乡的春节
在家乡,除夕贴春联,晚上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我们孩子就放烟花,快快乐乐的迎接新年。
老话儿说得好“初一初二满街走。”除夕夜后,就是大年初一,人们穿好新衣,清晨来来往往的拜年人络绎不绝。大街小巷都是拜年声,小辈给长辈拜年,不光小孩,就连老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笑容。大年初一吃饺子象征了团圆和福气。主妇在包饺子的时候会在饺子里放硬币,谁要是吃到了就是最有福气的人。吃完饺子人们都各自出门拜年,给压岁钱,街上还会有一些奶奶们跳舞、扭秧歌,此刻,就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
春节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日通过这次的关于潍坊春节习俗的调查我对春节习俗的由来和演变也有了更新一步的了解。感受我们节日悠久的历史,人们在过年时的开心,加强了过年的味道。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地很多的春节习俗尽管在形式上有了不少变化,但大致上都是在春节讨个大吉大利的好彩头,为新的一年做个好的开始,寄托了人们对将来的希望,对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憧憬。
我们可以通过本次调查活动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春节文化,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领略中国文化魅力,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节日,发扬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中国最传统,最隆重的节日,象征着美好、幸福。是新的一年的开始。由于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的旧习俗也有了新的变化。但不管生活变得多么现代化,春节依然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我希望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璀璨文化可以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非遗文化调研报告篇十三
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普查工作全面,整理工作扎实,申报工作积极,保护工作有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领导重视、建立机构、打牢基础
年以来,我市市、县(区)两级政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了工作议事日程,先后成立了不同名称,工作指向一致的专家小组、专家委员会、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机构。县除成立工作机构外,还在我市率先成立了专业保护机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制定了《县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在专业保护机构建设和制定地方法规推进保护工作方面走在了全市各县(区)前列。
市、县(区)政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普查工作安排了正常的工作经费,、等县政府还安排专项经费单独建设传承基地、配套上级项目资金加快推进保护项目建设、发放传承人和学徒的生活补助费等。县建成了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县建成了佤族文化博物馆,县实施了宣抚司署改造、提升建设项目等,我市其余各县(区)也先后实施了各具地方风情和民族特色的.保护项目建设,为进一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打牢了基础。
(二)扎实普查、积极申报、成效明显
自年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以来,我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清了家底,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申报、保护工作。
县共组织普查人员684人次,对全县20个乡镇、155个自然村寨、100余个项目、2763人次进行了普查和登记,形成文档20万字、摄录音像资料1925分钟、拍摄图片2300余张,编制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入列国家、省、市级保护名录分别为2项(占全市的40%)、9项(占全市的36%)、54项(占全市的11%),分别有3人、9人、7人被命名为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
县全面完成了5乡2镇36个行政村、2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区、1个传统文化之乡、21位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2项民族民间濒危项目、60余首民间音乐、6个民间舞蹈、91个民间故事(传说)等项目的普查工作,完成民族民间文化分类保护名录9类54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列入国家、省、市级保护名录分别为1项、3项、86项,分别有6人、6人被命名为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
县是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试点县。年3-4月,省文化厅组织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组到县开展全省普查试点工作,县即成立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协助省普查组对全县重点项目进行了深入调查。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配备了6名专兼职人员和摄像机、照相机、录音机、电脑等必需设备。全县共普查4个民族、68个村寨、402人,组织整理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79个,其中傣族孔雀舞、傣族传统制陶技艺等13个项目入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78个项目入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县宣抚司署被^v^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县娜允镇被国家^v^、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三个县共调查乡镇34个、村寨279个、调查3465人,入列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39个项目,占全市入列国家、省、市级保护名录总数的48%。宁洱、墨江、、景东等县(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普查、申报、开发工作也各具特色,成效明显。
(三)继承传统、重视研究、合理开发
非遗文化调研报告篇十四
—固镇篇
我的家乡固镇,地处皖北平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4300—46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考古发现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时期聚落遗址,填补了安徽省无史前城址的空白。在秦朝时固镇县属泗水郡(治今淮北市相山)所辖。秦汉以后,多次设国、郡、州、县、镇;汉高祖刘邦在此设立谷阳县,北魏太和年间改设谷阳镇。后来,于1964年10月31日,^v^决定以宿县、灵璧、五河和怀远4个县各一部分行政区域设立固镇县。固镇县因此成立。公元前202年,著名的“垓下之战”即发生在固镇县境内,开启了汉王朝400年基业,也留下了“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动人故事,旅游及考古价值极高,“垓下遗址”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代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曾在固镇垓下为官,著有《说文解字》,开启了中国字典之先河,固镇县根据史实,在近几年中,在城西公园的对面,建造了许慎公园。固镇县还是天津方言的发源地,就像老师在课堂上所说的那样,天津的记者还曾今来此寻根寻缘,跑到了固镇的一些地方进行了寻根之旅。
曾记得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同时,根据《^v^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通过课堂上的理解,在课余时查找了资料,才发现固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竟也不少,看来我们身边从不缺少非遗文化,缺少的只是我们发现非遗文化的眼睛,就像没有上过老师的课,我竟然从不知道蚌埠的雪园小吃竟然也属于非遗的一部分。通过对资料的理解和整理,现发现出以下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就我所在的城关镇而言,最有名的怕是谷阳跑驴。跑驴是一种固镇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文艺,它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跑驴为二人表演一男一女,男为赶驴者,女为骑驴者。两人为夫妻关系。表现的情节是小两口骑驴回娘家,在路上发生了一些趣事,两人通过活泼欢快的表情动作表达了丰富的内心情感,展现了夫妻的真挚爱情和亲昵关系。同时通过上坡过河上桥等过程和驴的走跑进退纵跃弹踢等动作将驴的倔强刻画的维妙维肖,令人忍俊不禁。跑驴受地域习俗的影响情节不尽一致。淮北地区主要有小媳妇回娘家和老大娘赶集两种表现形式。而固镇跑驴则采用前者。固镇跑驴深受群众欢迎。在社火、灯节、庙会中是一项重要表演节目。旧时交通运输极不发达,毛驴曾是农村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之一。也是农民饲养的主要家畜品种之一。因此采用毛驴这一道具进行表演极富生活气息。演出时伴以欢快明亮的锣鼓根据剧情的需要,节奏时而舒缓时而急促,张弛有致。而观众也随着剧情的发展和表演者的表情动作情绪热烈,不时伴以笑声掌声欢呼声充满了欢庆喜乐气氛。固镇跑驴的主要特点是:
一、形象逼真,表演的道具主要是毛驴用篾扎制,头部灵活便于操纵远望,如真人骑驴。
二、表演灵活形式多样,除双人表演外也可单人表演,还可多人表演。
三、艺术性强,富于感染力舞蹈动作幅度大动感强,通过上坡下坡过河等情节采用走跑跳纵卧踢等步法身法,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另外,固镇跑驴的重要价值在于:
1、是本地区保存较为完整具有典型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民间舞蹈文艺。
2、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诙谐幽默多年来深受群众的喜爱。
3、是原生态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对于地方的风土人情习俗进行了较好的载录和表述。
4、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除了跑驴,较为著名的非遗活动还有“独赶桥”,固镇县的濠城古名垓下,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和四月十五举办庙会,举行多种民间技艺表演,独杆轿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所谓“独杆轿”,顾名思义,以独杆作轿,既无轿围,亦无两根轿杆,而是在独杆之前端,设一简易圈椅,用以乘坐。表演时,乘坐者以袍服将圈椅覆盖,使观众以为其是直接坐在独杆尖梢的,给人以惊险之感。且此轿并不刻意保持平衡,而是在另一端由人操纵,一起一落,起落有致,顷刻升至半空,顷刻落至平埃,是在行走间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表演班子一般由十余人组成。其中一名坐轿者,名“四老爷”,县令打扮,丑角形象。另有三名衙役,四名抬轿轿夫,2-4名操纵轿杆者。独杆轿通过诙谐滑稽的表演和程序化的舞蹈动作,揭露了封建社会贪官污吏鱼肉人民、作威作福的丑恶形象。
除了这些有趣的活动,下面我们就要开始介绍有关吃的方面,而一说到吃的,就不得不提有名的湖沟烧饼。说起湖沟烧饼,还有两个有趣的传说呢,第一个就是当年陈胜吴广起义占领大泽乡,临近的农民听到这个消息,都拿出粮食来慰劳他们.送来烧饼的大婶,因为紧张,烧饼未完全送到骑马将士的手中,掉落在地上,摔成好几块.于是这烧饼还有另一名字马蹄酥.虽然是乡野间的普通的饼子,但做法却很考究.用当地雨水充沛收下来的小麦,头磨出来最精细的面粉,为得是做出来的面有弹性,色好.将面粉和成软硬适度的面团,涂上油放置一钟头待用.选用上好的驴油,加葱花,盐花,拌成辅料.驴油可增加饼子的酥性.猪油和驴油近似,后来因稀少驴油被猪油代替,将小面团擀成椭圆形,卷上猪油膏后,擀成椭圆,撒上当地产的白芝麻,贴在特制的本地特地烧制的烤炉,2分钟就可以新鲜出炉了.这饼子外酥内软,层数很多,技术好的师傅能做出30多层.对着阳光看都是透亮的.这样看,饼子完全是件艺术品了.好看味道也好.咬一口,满口留香,配上当地的大碗湖沟油茶,才算真正到了湖沟.第二个传说则是,据说很久以前,有个大户人家的女儿生了一种怪病,突然有一天厌起食来,吃什么都没有胃口,而且一见到饭菜就感到恶心。看到日渐憔悴的女儿,财主心急如焚,于是就贴出告示,说谁要能治好他女儿的病,他愿意给20两银子。结果来了很多医生,都没有治好。于是他只好再四处张贴告示,并把酬金从20两增加到50两、100两,最后一直到一半家产,还是没能治好。后来来了一个放牛的穷小伙,愿意一试,条件是他要娶这个大小姐为妻,因为他对小姐仰慕以久,而且还没有妻子。开始的时候财主自然不会答应,直到几天后女儿一次又一次晕倒,他才狠下心来,答应了这一的要求。于是这个青年就做了很多这样的烧饼,治好了小姐的病,并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手艺获得了小姐的芳心。后来财主反悔了,这个青年就和小姐私奔出来,逃到了湖沟,世世代代做起烧饼的生意来。而且随着生意的不断做大,过年过节的时候,他们总是会在做烧饼的闲暇,顺便做些其他的汤面来接济穷人,这就是以后闻名遐迩的湖沟烧饼和湖沟油茶了。其实,蚌埠离固镇的距离很近,老师有时间可以去尝试一下。
非遗文化调研报告篇十五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分类
结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类。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被称之为无形文化遗产,最早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织是世界学问产权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概念是什么呢?在结合国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条约》中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明确的答复。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理论、表演、表现方式、学问和技艺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另外条约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分类,主要包括:
1、经过口头传播和表述,这其中包括了用来传播的交流语言;
2、各种各样的肢体表演的艺术;
3、不同民族的各种习俗习气、节日礼仪等;
4、经过理论总结出的各种学问,包括自然界和宇宙;
5、经过各种活动总结得到的手工艺技艺等。
而在我国,又在原有条约的基础上,补充上了“文化空间”的概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
在学术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的研讨,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理论,经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分类的了解,总结出其具有的以下几个典型的特性。
(一)外乡性。所谓的外乡指的是生存的空间、根基。从实质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从某一特定空间外传入的,而是在这一空间地域内土生土长的,具有这一地域特性的。它的产生遭到该地域历史环境的影响,是本地域人们经过长时间的生活习气构成的,并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不同的,就算是同一民族、不同地域也可能产生不同。
(二)民族性。人的生存与活动都是一种以历史为前提的理论方式,不同民族人的生存方式与理论活动都有着各自的差别,所产生的结果也必然带有一定的民族差别。所以作为不同民族发明而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很强的时间和地域的文化差别,即鲜明的民族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特性。
(三)整体性。这一点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构造来说的,任何一种文化遗产都包含历史环境、传承载体和精神内涵这三个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三者之间互相作用,互相联络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短少任何一种都无法称之为文化遗产,同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特定的历史环境、传承载体和精神内质有机地分离在一同,互相作用构成统一的文化整体,从而产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所必需遵照的规律,也是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所必需注意的。
(四)传承性。相比拟于传统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正在,而且以后还会继续传承下去的文化遗产,它在特定的群体、时间、地域仍然具有相当旺盛的生命力。而这些是物质文化遗产所不具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在群体中传承并且不时改动着,这里的改动是基于特定的文化主体的前提下,原有的内在精神是不会发作改动的。比方说传承中的民族语言、歌曲、舞蹈等。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要遵照的原则
人们曾经越来越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但是如何保护能力到达较好的实践效果呢?通常状况下为了很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遵照以下几个原则:
(一)生命原则。作为一种人类精神发明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本人旺盛的生命力,这终身命力的存在包含很多条件的存在。所以假如想要不时维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就必需经过调研等手腕,寻觅到这终身命的存在基本,把握其精神灵魂。即贯串其中由特定民族精神(心理)凝铸的中心价值观,从而在源头和基本上精确认识,精心保护。
(二)创新原则。从逻辑上说,这是第一项原则的必然延伸。既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生命存在,它就不可防止地在与自然、社会、历史的互动中不时发作变异。这种变异,有正负两个方向:其负向为畸变――走向扭曲变形,招致本身基因谱系的损伤以致断裂;其正向便是创新――它是非物质文化本身生命在面对新的生存环境时,吐故纳新,顺应异化,自我调理革新的结果。这种积极创新,促使保护对象得以应时而变,新陈代谢,生生不息。
(三)整体原则。有两重意义:一是生态整体――这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性特征决议的。二是文化整体。一个具有长久历史的民族,她所发明的非物质文化,是多种多样、丰厚多彩的,固然在详细内涵、方式、功用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该民族精神情感的衍生物,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是同源共生、声气相通的文化共同体。我们所要保护的,正是这样一个文化整体。
总之,假如保护工程能在这样的原则下进行,能够肯定,保护力度越大,就越有益于对象生命力的恢复与发扬,同时防止新的毁坏,真正完成“有效保护”。
非遗文化调研报告篇十六
我国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文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和质量上,在世界当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达到87万项,可见我国在非物质遗产资源上是多么的丰富。
但近年来,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呈现令人堪忧的局面,如何保护逐渐消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前我国文化历史保护的重要课题。
笔者通过对重庆巫溪“巫文化”的现状分析,来试图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些策略方法,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一、何谓“巫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 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巫文化”则指的是我国古代巫咸国区域的特定文化遗产,是当时低下社会生产力背景下产生的特殊文化风俗,以“巫”为其文化的重要特征,表现为占星、占卜等类型的宗教活动,是先民朴素世界观和精神寄托的一种再现,其遗风遗迹主要集中在现在的巫溪等地。
巫文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巫师这个特定时间特定职业所衍生出来的文化。
由于当时的生产力低下,人们的思维水平受限,对虚无缥缈的“神”有某种敬畏之心,巫师作为神与人沟通的媒介,成为当时先进文化的代表。
比如说巫师为了能和神沟通,必然需要掌握大量的天文历法知识,为了满足虔诚信徒“驱鬼治病”的愿望,所以需要掌握相关的药物原理。
诚如民俗大师乌丙安所言:“古代的巫师因占卜需要,长年观测天象,收集了大量天文知识,并摸索出了四季规律,中国农历、节气划分与此密不可分。
巫师为‘驱鬼治病’,曾遍尝百草,并发明简单的制药方法,这对中医影响深远。
同时,古代一些文学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也与‘巫文化’有关。”
巫文化产生之后,通关大量的战争和部落迁徙活动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巴楚文化开始融合。
而后在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巫文化正式融入华夏文明的范畴,但始终能够保持自身的独特性,虽然期间也融入了儒释道三家的文化内涵,但本质还是以“巫”为特色的文化传承。
巫文化内容丰富多姿,是人类童年时期的精神印记,具有众多文明滥觞的研究母题,它的“天人合一”、盐文化、药文化、巫歌巫舞文化等等,都极大的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拓深了人类文明的广度。
二、巫文化的现状
在我国的.历史变迁之中,巫文化因为其诡异虚无的内质而饱受压制,很多人都将巫文化简单的概括为“装神弄鬼的把戏”,这种偏见一直延续至今。
但随着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人开始对巫文化背后的积极意义展开探索和发掘,这个沉睡千年的华夏文化终于获得了再生。
巫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是人类早期文化的重要表现,更是华夏文明的根基,中国人类学会会长叶舒宪表示:“中华的传统中,最重要的、根最深的就是巫文化。
”,政府成立了重庆华夏巫文化研究院,带动了巫文化研究的热潮。
但热闹过后,还是难掩巫文化渐渐消失之痛,其存在问题主要如下:
一是政府的介入度仍是不够。
巫文化作为我国古文明的悠久文化,光靠几个热心学者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政府部门应该首当其冲的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
但是现实中,政府部门对巫文化的保护常常是走过场、打官腔、互推诿,不仅没有认真的普查巫文化中整体遗留情况,对其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也是视而不见,申报巫文化为华夏正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基本没有。
二是国家对巫文化的资源保护投入匮乏。
对巫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没有真正发掘,一方面对巫文化仅仅只是停留在初级的带动旅游业上做文章,只是追求短时利益,让本该成为保护的巫文化,反而成了谋取利益的工具,急功近利之风导致巫文化的破坏和扭曲日益严重;另一方面对巫文化的保护工作一直没有纳入国民经济规划之中,毫无系统保护措施,资源投入过低,保护观念陈旧。
三是缺乏现行法律的保护。
文物保护法仅仅是针对有形的物质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系统科学的界定,让保护工作的开展没有法律支持。
三、巫文化保护的措施
巫文化的保护无疑是我国文化延续上的重大事件,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项目,需要我们在认识上提高紧迫感。
这样一种沉淀这民族、历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的保护直接关乎我们民族文化的兴衰,是落实国家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巫文化的保护:
一是在立法上加强对巫文化的保护。
不断完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建设,广泛借鉴外国先进的立法规范,将以巫文化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法律的保护体系之中。
二是加强宣传力度,让民众参与到保护行列之中。
公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公众的文化素养高低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程度的高低。
为什么当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这么力不从心,就是公众在态度上压根不觉得这是一件大事,错误的认为跟自己生活毫无关联,这是非常可悲的现实情况。
作为我们共有的文化记忆,尤其需要我们自己亲身参与进来,护守自己的根,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文明传承。
所以,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如果不能引起广泛的传播,很容易就陷入淹没无闻的境地,我们应该在教育体制上、社会影响力上多做文章,带动国人从根本上转变以往漠视的态度。
三是推进巫文化保护的体系建设。
不仅要搞好普查工作,还要建档建章建制,形成一系列的保护流程,对巫文化的管理、维护、研究都应该形成长效机制,国家加大资源投入,保护程度纳入地方政绩考核,并培养出一支相关的人才队伍。
对于巫文化的神秘和其中的丰富内蕴,怎么能不让我们现世之人心动神往呢?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内蕴和底色,巫文化无疑是支撑着一个国家文化厚度的重要基石,标识着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只有不断弘扬和继承以巫文化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让国家文运昌盛,才能让民族屹立不衰。
而要做到弘扬和继承,首先是要巫文化走入公众视野,走出去是为了将文化传承不衰,千万别让流传了千年的巫文化在我们的手上消失殆尽。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
[2]王继英,《巫术与巫文化》,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
[3]王文章编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
非遗文化调研报告篇十七
一、 前言
二、 粤剧的起源和特色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明末清初,佛山粤剧活动相当兴盛,并建有“琼花会馆”。古往今来,名人辈出,好戏连台。
粤剧戏曲剧种,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香港、澳门等地。东南亚以及大洋洲、美洲的广东华侨聚居地区,也有粤剧演出。东南亚一带且有世代相承的艺人、固定的班社组织、同业行会和传统演出场地,如新加坡的“庆维新”、吉隆坡的“普长春”,都曾培养出不少粤剧著名演员。
粤剧的唱词通俗易懂,音乐上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调,唱法上改“假声”为“平喉”(真声),并经反复实践,全部改用广州方言演唱。术风格近乎写意。布景简单,剧中规定情境,主要靠虚拟的表演程式来显示,程式不能表明时,就用牌子写上“河边”、“高山”等文字说明。在城市演出的“省港大班”吸收了话剧、歌剧和电影的部分艺术营养,在反映当代生活,使表演更富于生活气息等方面都颇有改进。剧目以生旦戏为多,重唱轻做,文戏多于武戏,但也从生活中提炼、创造了一些新的表演程式,并从电影、话剧中借鉴和吸收表演技巧,形成自由灵活、通俗而细腻、偏重写实的表演风格。粤剧早期服饰主要是模仿明代衣冠式样,并加以改良为戏服。清朝时期,京剧越来越受欢迎,交流逐渐增多,服装制度亦渐受京剧影响,而且当时新剧目加入朝廷官员角色,部分戏服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样。
三、 现在发展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粤剧曾面临港澳台流行文化的巨大冲击,但在粤剧人士的不懈努力下,不但牢牢把握住这块文化阵地,而且积极推动了粤剧的改革和发展。近10多年来,广东省各粤剧团在粤剧改革上有着不同程度的探索,且不少剧在全国造成一定影响,推出了一大批粤剧新人。同时,粤剧演出市场也比较稳定。
广东共有省、市、地区粤剧团30多个,民间社团、街头票友演出更是不计其数。以广东粤剧院为例,平均每年在国内演出110场,每场演出上座率基本保持9成以上,一场票房盈利在2—3万元以上。这一方面说明粤剧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和广泛的基础,它所表现出的地域文化特点、雅俗共赏的艺术表演形式与粤语流行地区民众深层文化心态十分契合;另一方面也是这些年粤剧同仁在粤剧发展中努力的结果。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粤剧在佛山民间如鱼得水。据不完全统计,佛山全市目前有正式名称的“私伙局”206个,加上无名无姓的“私伙局”数量已经超过了400个,村村有、镇镇有,佛山粤剧根系枝繁茂盛。
据悉,这些活跃在民间的“私伙局”有以下特点:一是坚持以“弘扬民族文化,打造特色品牌”为宗旨,长期利用业余时间在自娱自乐之余,为当地村民或居民提供欣赏、娱乐的好去处;二是坚持在传唱传统粤剧(曲艺)的基础上,自编、自导、自演一些积极、健康向上的新曲目,不断探索伴奏及演唱的技能、技巧,以丰富粤剧(曲艺)的表演内容和程式;三是坚持活动在基层,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不忘培养和培育新人,发挥了扶持、熏陶和感化青少年的功能,目前一批年青有为而有潜力的曲艺人才脱颖而出;四是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自愿、无偿送粤剧(曲艺)下乡,年活动达到6180场次,是基层文化建设的“轻骑兵”;五是以自身的不懈努力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不少团队还在区级、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参与演出、评比并荣获了多项殊荣。
其中顺德区的均安、容桂、大良,南海区的盐步、大沥、平洲,禅城区的澜石、石湾、普君,三水区的西南,高明区的荷城等一批“私伙局”已成为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力军。
四、 保护措施
(一) 培养年轻观众对粤剧的兴趣
对于粤剧发展存在的瓶颈,与会专家有普遍的共识,那就是观众的培养问题,没有观众,粤剧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受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传统戏剧观众群越来越萎缩,如何让传统的优秀的戏剧传承下去,培养观众是关键。著名粤剧艺术家倪惠英一直关注粤剧的普及教育,她提议将粤剧教育甚至各门类的艺术教育纳入教学大纲,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如在中小学每学期用一节课来开展一种艺术教育,如传统戏剧、舞蹈、交响乐等等,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艺术的种子,让孩子对艺术感兴趣,未来将成为欣赏艺术的受众。专家表示,粤剧进校园这个举措非常好,但如何进才是关键,粤剧进校园要有良好的师资和优秀的教材,好的教师能让孩子学会欣赏,而好的作品才能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 开展新秀培训计划
深圳、广州、广东省粤剧学校、香港、澳门等代表作了粤剧保护、传承经验交流。始,深圳宝安区全面开展“戏曲进校园”的工作,在中小学中普及戏曲艺术教育,让戏曲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采取“学科渗透”的方法,让粤剧、京剧选段、脸谱、唱词走进音乐课、舞蹈课、美术课和语文课。邀请全国各地及本地区戏曲名角、专家教学,还为中小学生量身订造戏曲校本教材,搭建平台,组织各类粤剧演出和参加全国各类戏曲大赛,丰富学生的舞台演出经验。深圳宝安“戏曲进校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传统戏曲的学习,戏曲中劝善抑恶、和谐为贵等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了学生的气质和修养,还培养了一大批戏曲小票友。近年来,宝安“粤剧娃”参加全国各类比赛获得多个奖项,还获得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深圳宝安“戏曲进校园”工作得到上级的高度重视,成绩得到肯定,去年8月,在宝安区政协召开的会议上,还提出了将“宝安戏曲娃”打造成宝安文化品牌的建议。
多年来,香港也在一直努力推广和传承粤剧艺术,香港政府和民间都非常重视传统戏曲的保护和传承,专门成立粤剧保护发展基金,除了政府每年拨出资金扶持,还有团体和慈善机构筹款,民间也积极捐款。粤剧演出虽然有粤剧基金的资助,但资助一般只占投入的20%至30%,所以香港的许多粤剧团体演出都面向市场,自负盈亏,所以香港非常重视对优秀演员的培养。作为香港较有代表性的粤剧单位,八和粤剧会馆邀请香港当地资深粤剧艺术家给学员讲课,将传统的优秀的剧本作为教材,注重提升学员的专业性。从去年7月开始,八和会馆推出新秀培养计划,半年时间就开展了130多场商业演出,票价100多元一张,上座率有七成左右,全部都是观众购票进场。其中70场还结合旅游推广,在油麻地演出得到许多外国游客的喜爱,逐渐成为外国旅客必经之地。
五、 传承粤剧
非遗文化调研报告篇十八
一是建成区级“ 两馆”。
二是公共文化阵地提档升级。通过新建、改建、资源整合等方式加大乡镇、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x 镇、x 乡等 7 个文化站独立建站、功能齐全,免费向群众开放;x 镇文化站正在建设中。支持帮助 x 镇文化站就近与社区文化阵地共建共享。全区 106 个村(社区)已有 98 个按照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九个一”建设要求进行功能和服务的改造,其余 8 个村(社区)因高铁建设拆迁等原因正在新建。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或自筹资金的形式向基层配发电脑、桌椅,建成标准化乡镇、村(社区)电子阅览室 60 个。全区巩固完善农村数字卫星农书屋 104 个、农村固定电影放映室 12 个。每年为乡镇、村(社区)图书阅览室配发价值 10 万元的图书、光盘。
四是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每年举办 4 期 200 人的文化专兼职人员或文艺爱好者技能培训班,并选派 1—2 名文化管理人才到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学习,提升整体队伍素质水平、增强业务能力。截至目前,共培育发展 378 支业余群众文艺团队,其中星级群众文艺团队 17 支,拥有剪纸、刺绣、唱歌、跳舞、编创等技能的文艺人才 50 多人。组建完善包含 1339 名志愿者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作为文艺人才后备库。基本健立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人员稳定、一专多能、门类齐全的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
(二)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
京剧院、市文化艺术团及 x 星级民间文艺团队在村(社区)、中小学校或慈善机构开展文化服务和文艺演出活动 100 多场。联系市辖电影公司到我区放映电影年均 1000 多场。全区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 1 场电影、全年观看 3 场以上文艺或戏剧演出的目标。
二是组织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连续 3 年持续招募注册文化志愿者 1300 余人。累计发展星级群众文艺团队 17 支,其中五星级团队 3 支、四星级团队 6 支、三星级 8 支。每年开展文化宣传、文艺培训、作品创作、慰问演出、文化扶贫等志愿服务活动 150 多次。文化志愿者典型带动影响力不断扩大,志愿氛围日渐浓厚。
节”等旅游节会活动 8 场,旅游搭台、文化唱戏、产品叫座,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推介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在公共文化方面。
一是硬件设施重 重“ 建” 不重“ 管”。
。一些乡镇的村级农家书屋存在被挤占甚至废弃的现象,书屋内图书种类不齐、更新缓慢,体育器材损坏后无人维修; 二是服务供给“ 曲高和寡”。
。以“送文化下乡”为例,乡村电影放映已不再受村民追捧,部分文艺演出、讲座的内容不对群众“口味”,且缺乏受村民欢迎的原创性、群众性、地方性的文艺作品; 三是传统文化明显衰落。传统节庆和风俗在我区农村的氛围与影响力正在逐步减弱,不少区域性非遗项目得不到及时挖掘与整理,很多非遗项目后继无人。
(二)在保障投入方面。
一是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组织和干部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看成“软指标”而非“硬任务”,工作主动性不高; 二是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不足。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依靠中央等各级财政投入,我区多数镇文化站、村文化中心的日常运行经费捉襟见肘。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空白; 三是人才支撑保障不够。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中心文化专干队伍存在兼职借用情况,工作力量不足、精力不够。
非遗文化调研报告篇十九
姓名:
调查时间:20xx年12月5日星期四
调查对象:在读大学生
调查地点:xx大学城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渐渐统一化,这就造成很多人淡化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而注重外来节日,像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4月1日的“愚人节”12月25日的“圣诞节”等西方国家节日在中国变得相当流行,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像五月初五的“端午”等节日却被我们中国人淡化了。就此问题,我对西安部分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学生做了关于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一)、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值得倡导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英雄——屈原的;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对中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不能完全说出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
(二)、当代大学生对西方国家节日的了解及重视程度
部分大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及文化,就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示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的融合,对于节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xx祝,毕竟那是别人的节日。
(三)、大学生热衷外国节日的主要原因
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中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在调查时与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极少部分大学生的一些令人无奈又“匪夷所思”的观点。
1、建议给中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
极少部分大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竟然给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加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国情人节”,更令人无语的是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中国鬼节”。
2、部分人表示“不承认”中国有些传统节日
部分人认为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换以后,是节日就应该有假期,可是中国的很多节日都没有放假时间,这样一来,他们觉得这些节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从而忽视甚至不承认那是中国传统节日。他们表示这样的节日犹如“食而无味”,所以不愿接受。
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当代在校大学生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
在调查中,少量大学生对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这一事件表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中国人民应注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对于20xx年韩国申报中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这一事件,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重视,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非遗文化调研报告篇二十
一是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传承的领导责任,继续将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工作议事日程。二是加强文化部门与发改、财政、民宗、经贸、建设、环保、国土、教育、广电、旅游等部门合作联动,建立长效机制。三是广泛吸纳学术研究机构、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
(二)加强宣传,注重传承,营造氛围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会议、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以及文化科技下乡、广场和社区文化活动、节庆文化活动等方式方法,积极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和交流活动,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氛围。二是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学校,把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给青少年一代。结合地方实际,组织编纂富含民族民间文化精华、生动有趣、可读性强的中小学乡土教材,纳入教学内容。三是科学规划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或基地,为展示宣传、讲学研究、交流推广、操作项目提供必要条件。
(三)保障经费,稳定人员,提高素质
一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加大对研究项目的经费保障力度。加强县、乡、村、组文化设施和重点传承基地建设,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建立扶助机制。二是科学设置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机构,稳定工作人员。三是加强保护队伍建设,抽调、招录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员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加大对保护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队伍素质。
(四)深入研究,提升价值,注入活力
(五)培养人才,建立制度,保障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传承人,就意味着保护项目的自然消亡。制定传承人培养制度,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的重要手段和保障措施。针对目前大量保护项目传承后继乏人的状况,加快制定人才培养制度、带徒传艺制度、传承奖励制度。要用制度规范人才培养工作,为传承人提供优惠的传承条件和保障,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切实把传承项目的绩效与奖励结合挂钩,使荣誉和利益成为吸引、激励更多人才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内在动力。
非遗文化调研报告篇二十一
xx省xx市xx区
xx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xxx福xxx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贴窗花。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一一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xxx窗花xxx。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xxx拜年xxx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xxx压岁钱xxx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xxx恭喜发财xxx、xxx四季如意xxx、xxx新年快乐xxx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