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会学小论文 法社会学心得体会论文(模板11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社会学小论文篇一
法社会学是一门研究法律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其研究范围涉及到法律制度、社会变迁、经济发展等领域。在本学期的法社会学课程中,我学到了不少有关法律与社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通过学习和思考,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法律制度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必要性。岂止是对法律的深入认识,我还对社会和人类的发展有了更多的认识。
第一段:法律制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法律制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对国家法律制度的建设,实现对社会成员的规范和管理,形成完整的国家法律体系,以保障公民权利和维护社会秩序。例如,在家庭暴力、离婚和商品买卖等问题中,法律制度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一些疑难辩护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法律的渠道,来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因此,法律制度在维护公民权利和促进社会繁荣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段:法律制度的进展与现实问题
法律制度虽然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发展也有着自身的问题和限制。例如,当前我国在司法公正、地区资源分配、对外贸易等方面仍存在问题。这些问题通常与法律制度建设不完善、法律执行不严等因素相关。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进一步加强司法公正,推动社会发展。
第三段:法律制度与经济社会转型
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不仅有助于维护公民权利,也促进了经济社会转型。例如,法律制度的完善有助于保证商业合同的执行,进而帮助企业吸引投资,扩大国际贸易。因此,法律制度的发展与经济社会转型密切相关。只有加强对法律制度的建设和管理,才能促进经济社会转型。
第四段:法律制度的创新与调整
法律制度的创新与调整也是发展法律制度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法律制度的更新调整速度,主要应考虑社会经验的积累、思想和理论的进步、时代变迁等影响因素。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制定新的法律、修改现有法律等方式来解决法律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法律制度支撑。
第五段:结论与建议
总体而言,法律制度在社会中的作用是重大而又必要的。当然,它也具有自身的不足和限制。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法律制度体系,深化司法改革,提高司法公正,加强对法律制度的调整与创新等,以实现更好的法律制度发展和推动社会发展的目标。只有在法律制度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推广和强化下,我们才能进一步提高国家社会的文明化程度和公民素质水平。
社会学小论文篇二
1.浅谈投资项目评估中贴现率的选择。
2.民营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型的改进与应用。
3.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战略思维。
4.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5.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6.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
7.把财务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8.财务管理八大陷阱。
9.探讨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
10.浅析我国民间投资的问题及对策。
11.浅议股份制施工企业上市前的财务准备。
12.浅谈资产证券化融资
13.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析。
14.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的效应分析。
15.高校财务风险控制浅谈。
16.无差别点分析在资本结构中的运用。
17.资本成本在长期投资决策中的正确运用。
18.如何制定最佳的融资决策?
19.关于公办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0.销售百分比法在确定企业融资需求中的运用及其局限性分析。
21.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现状浅析。
22.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主要阶段及特征。
23.浅析财务管理网络化新举措。
24.浅析财务管理专业教育评价制度。
25.现金流与企业盈利质量分析。
26.小议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27.企业变现能力分析。
28.浅议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
29.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传导机制分析。
30.浅谈应收账款风险成因及控制
31.高等专科会计教育问题研究
32.财务报告粉饰行为及其防范的研究
33.关于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
34.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35.对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探讨
36.企业会计政策及其选择问题的探讨
37.公允价值应用的研究
38.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方法研究
39.合并会计报表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
40.试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建
41.关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探讨
42.试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
43.关于中国会计法规建设问题的探讨
44.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会计监督
45.债务重组会计研究
46.经济环境与会计计量模式
47.高等会计教育改革问题探讨
48.应收账款风险的衡量与防范
49.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50.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
51.试论会计学科体系的构建
52.税务会计问题研究
53.论现代会计的发展趋势
54.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55.所得税会计问题研究
56.存货计价方法比较研究
57.关于金融资产会计的研究
58.研究和开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国际趋同以及影响分析
59.商誉及其会计处理的研究
60.会计环境对会计理论与实务影响的研究
61.权责发生制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62.对当前会计目标研究的思考
63.会计要素理论的发展及其对会计确认的影响
64.企业现金流量指标与利润指标的效用比较分析
65.对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的探讨
66.当前我国会计环境若干问题的探讨
67.会计环境的变化将导致会计理论的重构
68.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环境分析
69.企业会计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比较研究
70.非营利组织会计比较研究
71.权责发生制在我国政府会计中的运用
72.试论中国会计的国际协调
73.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中外比较
74.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因素分析及对策
75.股票定价策略研究
76.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探讨
77.股权激励及其对财务的影响
78.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
79.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激励问题研究
80.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
81.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
82.erp产品成本控制系统设计
83.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84.当前我国会计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研究
85.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86.电算化系统审计的若干问题
87.对加强网络财务系统安全运作的探讨
88.会计发展的网络化问题研究
89.会计信息化对会计数据处理流程的影响
90.会计信息系统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问题研究
91.会计信息系统在erp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92.会计信息系统中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93.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94.企业实施erp项目的风险因素分析
95.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与erp
96.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
97.新准则下会计科目的变化
98.关于会计基本假设的思考
99.财务会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探讨
100.会计人员自律机制研究
101.浅谈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102.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103.企业信用政策研究
104.关于投资项目决策的研究
105.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
106.会计诚信问题研究
107.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108.试论会计风险防范
109.论经济效益审计
110.试论战略成本管理
111.作业成本管理方法研究
112.现代
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
113.试论成本控制
114.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对策
115.成本管理模式研究
116.环境成本核算问题研究
117.会计谨慎性原则在资产计量中的应用
118.浅谈公司股利政策问题
119.存货管理方法研究
120.上市公司资金运用的合理性分析
121.论会计监督职能
122.人力资源会计及会计核算的探讨
123.论无形资产会计的发展趋势
124.论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
125.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
126.审计的诚信问题
社会学小论文篇三
社会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关注于当下社会现实与社会问题,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社会学的论文,供参考阅读!
国际建筑学界有句名言:“城市建筑是长官、开发商、建筑师和市民合谋的产物。”[1]这句名言可以推广到城市建设,管理和规划的各个环节。城市建筑就是一种制衡与博弈,在这场“制衡”之中,城市市民作为这场“战争”的主体,他的作用是不可或缺且举足轻重的。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出现了农民进城务工的潮流,开始进行城市运动。由于人口的大量迁入,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一大批的中小城镇,大约有1.6亿的农民改变阶层性质,转变成为工人、城市居民、商人等,这些农民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这就是中国农民造城运动所取得的巨大“胜利”。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出现贫富分化现象,社会阶层出现了极端化的分离,产生了更加严重的收入微薄、生活条件艰苦的底层群众。 [2]近年来,不少学术界的研究人员针对如何缩小收入差距,减轻贫富差距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减少此类现象的主要方法就是加大城市化的进程。目前,由于他们的生活水平比较低下,城中村的流动人口被边缘化现象也随之出现。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只有纠正歧视民工的心态,通过政府不断改进政策,才有可能逐步解决民工潮和农民进城的种种问题,才有可能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运动走向稳定、积极向上的道路。
(一)推进城市化进程
(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从目前的土地面积上看,已经无法满足我国70%的农民数量,加上现代生活成本的提高,农民无法依靠农业生产得到充足的收入来源,往往需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才能满足。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加上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大量的阻碍,[5]所以分析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方式之一,积极改善城乡劳动力结构,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合理规划并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市场,有利于促进城市化进程的稳步发展。
(三)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高水平的城市化进程是同步的,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实现更高城市化的水平,而提高城市化水平则有利于促进实现全面小康。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为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市民,农民的收入有了显著的提高,进而开辟一条农民实现全面小康的新路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 2008年,反映贫富差距的指标为“基尼系数”,城乡差别的指示为“城乡居民收入比”,这两项指标自2000年以来持续扩大,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存在着很大的程度上的差距,[6]使农民实现全面小康生活存在诸多的阻力。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尤其要解决城市化面临的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特别是要善待进城农民,要关心和保护农民和市民的利益。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由于我国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这就造成了农民为告别落后的农田生产耕作享受现代城市快捷方便的生活而进行的“跳龙门”现象,在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现象尤为严重,使得国内亿万农民汇成浩浩“民工潮”。[7]然而从目前国内城乡制度和政策上来看,农民在城市化的过程当中不仅仅面临着地域、收入条件的阻碍,同时由于落后思想文化、教育程度低等原因使得农民在城市化的过程当中变得更加缓慢。
(一)思想观念的障碍
近些年来,由于受到众多大中小城市的政策的影响,农民用地被很大程度地限制。由于教育条件的不足,导致农民文化程度低,这就造成了农民在与城市居民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一方。加上城市居民为保护自身的城市不受伤害,在思想、行为上无法接受农民,进而形成了一道道的人为壁垒。[8]然而由于农民自身条件的缺失,加上长期受到压力,造成农民自身转化成市民的矛盾心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出现农民与市民之间相互排斥,因而使城市化进程的主题出现矛盾,严重地阻碍城市化的进程。
(二)利益的障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78年3月,国务院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1980年10月,又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199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10]在社会主义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严格控制”实际上就是控制农民进城的现象,同时控制农村人口进城的数量以及城市化,这就大大地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加上其他一些人为的限制政策也在阻碍农民发展,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四)经济发展的内在障碍
(五)户口障碍
由于我国长期坚持计划经济的体制,采用二元制户籍制度导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一直处于较大的状态,并且长期造成城乡的贫富差距,使得城乡之间长期处于对立的关系,严重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造成了农村的贫困与落后。在这样的对立中,城市市民由于承受心理、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自我膨胀的错误思想,将农民阻挡在城市的门外。农民为了城市的建设以及自身的发展,纷纷进城务工,为城市的建设付出青春年华,奉献一生。这种做法违背了历史的发展进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严重地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
(六)保障制度障碍
首先我国房价不断上升,房地产市场主要针对高要求、高薪资的客户。[12]其次,由于社会分层的不同,农民工子女在享受教育资源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由于当地出台的对农民工子女占用教育资源的反补偿政策,农民工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同时,必须支付超出数倍的借读费用等,由于高额度的教育支出,使得大量的农民工子女面临着失学和辍学。第三,在今后几年,我国新增的劳动力市场不足,使得就业率仅在40%-50%之间。[13]这就使那些无法改善就业的底层人民生存、生活条件。这些问题都成了阻碍农民工进城的关键性问题。
(七)文化素质的障碍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教育资源却相对不足,许多农民本身对教育也缺乏重视,受教育程度低,这就使农民与现代城市的高科技、高水平的生活格格不入。农民的精神生活依旧贫困,生活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始终保持着落后的习俗和不文明、不卫生、不科学的陋习,同时他们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些都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
(一)构建合理的规划体系
由于社会的失衡,构建城市规划的过程就需要建设者从失衡中走出来,走向惠普,同时密切联系农民,关注他们的心声,既要尊重市民,又要维护农民们的利益和地位,提高农民、市民的参与度,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构建一个能统筹兼顾的全面协调的城市规划。
1.规划注重需求关系
2. 改善住房供应结构
3.加大公共设施投入
要加大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投入,提高和改善底层群体生活区及聚居区的城市公交系统和公共设施系统的配套,缩小居住环境之间的各部分差异,重点抓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教育设施建设的公平性,让农民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优质的社会福利和公共资源。
4.公众参与机制
昔日农民工摇身一变成了城市的新主人,城市化进程引发的中底层社会问题应该予以重视,坚持底层群体的利益为本,使其始终保持在城市中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学小论文篇四
摘要...i
abstract.ii
一、前言...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1
1.国外研究现状...1
2.国内研究现状...1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2
1.研究目的...2
2.理论意义...2
3.现实意义...3
(四)研究方法和对象...3
1.研究思路...3
2.研究方法...3
3.研究对象...3
(五)相关理论概述...3
1.再社会化...3
2.社会排斥...3
3.社会互动...4
4.文化认同...4
(六)相关概念界定...4
1.农民工...4
2.城市融入...4
3.边缘人...4
二、农民工城市融入区域性分析――以j市为例...5
(一)j市农民工现状...5
1.基本情况...5
2.生活状况...5
3.工作状况...6
(二)j市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和需求...7
1.经济层面的融入...7
2.社会层面的融入...8
3.心理层面的融入...8
4.政治层面的融入...9
5.文化层面的融入...10
6.融入需求...10
(三)j市农民工城市融入存在问题及原因...11
1.存在问题...11
2.原因分析...11
三、建议和对策...13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13
(二)把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13
(三)提高农民工在初级分配中的待遇...13
(四)减少对农民工的歧视...13
(五)逐渐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14
(六)建立属于农民工的工会组织...14
结论...15
注释...16
参考文献...17
致谢...18
社会学小论文篇五
法律社会学在西方国家首先兴起,时至今日其发展的历史将近百年,是一门发达和繁荣程度较高和较快的学科。在我国,法律社会学的研究起始甚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社会实践的迫切需要,学者们才在大胆借鉴国外法律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我国法律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结构。并且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何去推进法律社会学的研究,也是让人深省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相关的分析和阐释。
首先是对法律社会学称谓和含义的界定。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一致地认为:采用法律社会学的称谓是比较妥当的,也是更容易让人接受的。他们认为,法律社会学和社会学法学二者的含义在实质上是相同的。所不同的,仅是研究者本人在研究同一问题上所处的角度和着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在社会学法学中,一个社会学家要综合各种社会因素(包括法律因素)来研究这一问题。而在法律社会学中,法学家则重点研究这一问题的法律方面,但是又不仅限于法律方面。
其次是关于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者们各持己见,仁智双全。有的学者认为,法律社会学是以社会中的法作为研究对象的,其任务在于研究法的作用、价值、以及法实施的运行机制。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更为广泛,包括法和社会之间的种种关系;既要研究社会中的法,也要考虑法的社会因素。所以说,法律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不可太过宽泛,否则就失去了学科划分的意义。通过对法律与社会现象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来解决法律在现实社会中的实施问题,从而推动法律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再次是法律社会学研究的理论特征。法律社会学并不是就法本身来孤立地研究法,而是将其置于丰富的社会实践生活中,通过法律和其它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来对其进行研究的。因此它首先具有综合整体性的特征。此外,法律社会学还是一门讲求实效的学科,它不奉行本本主义。我们必须把书本上的法的理论贯注到现实生活中去,并通过这些理论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我们不能高谈理论,而不注重实践;更不能置身于实践之外,而一味地关起门来皓首穷经般地研究理论。这样的做法是本末倒置,这样的理论则是无源之水。
最后是法律社会学研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法律社会学虽然是一门边缘科学,但对它的研究几乎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和角落。随着法律与社会接触面的延展必然会产生一系列新的法学理论问题,同时既有的法律规则也需要对这种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所以说,这种从法律制度和理论到社会实践、再从实践回归到理论的研究,不但使得法社会学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而且现实中集聚的经验也会对法学理论的创新作出相应的指导。
法律社会学着重研究法律的实行,而法律的实行正是当前法制建设中的关键问题。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很多阻力,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已制定的许多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不能真正实行,缺乏应有的实效。由于过去长期不重视法制,因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几年中人们注意力一般集中在加强立法,迅速改变“无法可依”的局面,但随着立法的逐步增多,有法不依的问题就成为主要矛盾。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法制建设的一个最迫切的任务。制定法律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法律的实行,通过法律的实行才能实现法律的间接目的或主要目的,即维护公民权利,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如果很多法律不能真正实行、缺乏实效这种现象长期继续下去,将会带来严重后果。
开展法律社会学研究的意义还体现在它将有助于法学研究中贯彻理论与实际联系的原则。法律社会学的任务既然是通过各种社会现实问题来研究法律在社会中的实行、功能和效果,那么它本身的研究必然要贯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必然要“以社会为工厂”。如果一个法学论著,不接触社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研究人们的实际行为,就很难称为法律社会学的成果。我们寄希望于法律社会学,由于它所研究的特定对象,有可能在法学领域中为贯彻这一原则而作出突出成绩,从而推动整个法学学科向这一方面迈进。在法学领域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过去长期以来之所以贯彻得并不理想,其原因相当复杂,既有研究工作者本身主观上的原因,但也有很多客观上的原因,包括原有政治体制上的缺陷:统计资料的严重缺乏,难于进行定量分析以及人们对法学研究的错误观念,等等。过去法学研究工作者在贯彻理论与实际联系这一原则上的各种困难因素,对今后志在从事法律社会?学研究工作者来说,同样是存在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综上所述,由我国当前的法治现状以及法律社会学在现阶段的研究任务和特点所决定,对于西方法律社会学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或是一概拿来;我们要在借鉴吸收的同时,摸索创新出一些适合我国社会现实与国情的原理和本土方法论。惟其如此,法律社会学才能在我国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起来。
社会学小论文篇六
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职业女性生涯发展研究
论我国工伤保障制度
网络隐私权问题的社会学分析与对策研究
社会保障市场化改革的国际考察
朋辈影响青少年滥用软性药物的因素
我国电视广告女性歧视问题初探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事务管理的政府行为研究
日本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西安老年人居住环境空间需求研究
工业化与中国养老金制度
论我国失业及其治理对策
西安市高校老年教师居住问题研究
社会转型与家庭变迁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下岗与失业:中国特色的失业现象探讨》
妇女社会地位评价方法研究
中美城市现代婚姻家庭中的夫妻关系
新来港青少年社交节的困境与解困
网络时代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论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方式变革——双向导向型社区管理模式的确立
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社区整合机制探讨
城市社区自治研究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治理结构研究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模式的研究——百步亭社区文化建设为个案
广州居民社会规范的探讨
胜东社区管理模式改革研究
城市基层社区
管理体制
改革:背景、现状与未来取向
当代中国
城市社区居委会重塑探析
非营利组织在社区中的角色与功能研究——以苏州三元、府前社区非营利组织为个案
城市老龄化社区建设探析
中国社会体制转型期中的利益矛盾与整合
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变化与公共政策
制定转型期我国社会利益群体研究
论费孝通的系统思想——基于系统
哲学和系统科学的一个尝试性研究
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与社会稳定——九十年代桂林市的个案研究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和当代的全球化
论儒家资本主义学说
论社会在稳态中发展的可能性及其实现
论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全球化时代
历史主体活动与社会规律的统一论纲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理论架构
论社会关系资源在城市反贫困中的运用
科学活动中越轨行为的社会学研究
西部城市社区建设问题研究
台湾高山族聚落形态的研究
理想问题的人学思索
论商务谈判中的礼貌语言策略
市场经济与个性解放
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西南一个水库移民区的故事
现代化进程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个性解放新论
对城市环境形象规划的初步探讨
生态城市研究
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
社会变迁中的苏南农村性别分工研究
边缘性:中国社会结构性质分析——以重庆合川市为例
桂林文化底蕴的审美人类学研究
试析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传统与嬗变:地方社会转型中的宗族与民间信仰——以闽西客家桂龙乡为例
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对就业率影响及政策研究
试论我国当前社会转型中的信任缺失与信任重建
企业行动者的社会资本与社会成本——转轨与转型期经济交易的资源与费用分析
网上公关初探
当代社会发展:人的解放与文化自觉—一现代人文精神建构论纲
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
生态城市系统管理研究
当前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工业化进程中的村庄精英——江村个案研究
我国城市社区的阶层化趋势研究
社会系统发展论纲要
城市文明社区创建问题探讨
农村迷信与农村社会展——广西资源县迷信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农村妇女发展研究
全球化、知识经济与中关村学习机制的形成
论城市本质
人间胜境的文化变迁——兴坪镇渔村的人文资源与文化传承
城市空间结构的扩散及其效应——现代化视野中的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
草坪潜经村的风土民情与社会变迁
话语分析与商务谈判
广告语言创意与社会文化
人类学的一个视野——酒神及其祭祀仪式的发生学原理
论公关语言及其语用策略
试论黑格尔费尔巴哈与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创生的逻辑关联
当代中国村级治理变迁研究
中国农村阶级层分化与税费制度改革
语言在谈判中的作用——威胁
促进高新区发展的社会控制研究
网络人际交往探微
我国城市变革中的街道社区管理组织重构
论我国城市社区发展与社区人的建设
转型期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的新视角——以家庭为公层单位
城市社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
论社区建设中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创新——以武汉市江汉社区建设实验为例
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城市职能结构类型及优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大众传播媒介对苏南农村闲暇生活变化的影响济南市城市社区类型划分及管理模式研究
现代化背景下的村落宗族现象透析——以安徽省陈阁村为中心
社会化有效性研究
农村社会转型中的家庭关系研究
大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网络聊天:第三种公共交际方式
吉林省农民外出对求非农活动的村级研究
关于当代中国城市社区整合研究——社区整合的理论建构与机制创新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社区研究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探析
苏南村民自治的考察——对村民权利虚化的分析
探索中国城市管理之路——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研究
社区人口管理转型研究
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对策
农村社区精英与村民再组织——皖西大别山区石村的观察与思考
沈阳市社区建设的思路及其对策研究
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械理集结探讨——苏州工业园区湖西社区个案分析
网络组织的兴起——信息化与企业组织网络化关系研究
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
试析市场经济变革中的人际关系比较研究
对中国旧城更新中社会公平问题的研究
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管理——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沪东教会为例
文化变迁视野下的公民文化——一种政治文化的思考
第二家庭——家族企业的人类学研究
中国现阶段农村上地制度的社会保障功能分析
社区:福利的新型依托——城市社区福利的尝试性制度创建
国家法与民间规则的互动——对河北农村社区“私了”现象的分析
农民现代性的现状及其获得途径
农民的法律意识与农村法治化进程——对丰宁黑山嘴镇农
民法律意识的实证研究
城乡结合部社会结构变迁的研究——对兰州市安宁区水村、孔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实证研究
变迁中的治理理念及中国实践分析
西北农村地区回簇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三甲集镇上集村为例
非正式制度与乡村制度变迁研究——五里树实地研究
乡村社区人际信任研究——以旧沟、赵家沟村为例
北京胡同的社会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以什刹海风景区为中心
川西茶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生成和变迁
非营利组织及其价格机制研究
论网络交往实践
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对炎方苗生育文化的教育人类学解读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研究社会视角:“部市村庄”都市化发展问题研究
中韩谈判手之间文化差异
西方社会化研究的新拓展
论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中的秩序
论促进城市社区空间邻里环境塑造
村级社区带头人:农村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分析
城市贫困化问题研究
农地制度变革过程中农民的态度分析——对湖北和浙江地区农民及农户的调查
文化休克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观
血缘宗族村落建筑——丁村的聚居形态研究
成都市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
颜村家庭养老研究——理性选择视野下的老人对
p与l/g的权衡太极拳群体的社会网和社区养老研究
女性无法抗拒的黑洞——解读社会的“性别认同”
职业生涯管理中的“工作——家庭平衡问题”研究
互联网网上聊天中的人际知觉的研究
成功老龄化毕业控制理论研究:控制策略、自尊与生活满意度
智慧显义理论研究:成年人生活规划能力及其评价
“特困人口医疗救助”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评价
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关于中国人社会化模式的一项教育社会学研究
肥东县春节返乡农民工日常生活考察当代中国女性从属地位的根源和出路探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夫妻平等地位研究
皖南山区宗族聚居型农村社区家庭养老模式变迁研究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
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
平地女性与山地女性——大理地区不同生态环境下女性地位的变迁
职业能力倾向量表eas的修订
社会转型与hiv高危险行为:甘肃戒毒所的调查与研究
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
日本老龄化问题及春对策研究——兼论对中国老龄化问题的启示
论个性化消费与企业营销文化的关系
中国地方公益基金会的项目运作——以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个案
探讨我国城市社区福利模式的建立
婚姻家庭和谐论当今中国农村妇女自杀问题初探
转型时期我国农民养老问题探析
同性恋合理性研究
休闲、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休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视角
单亲家庭子女人际交往——互动特征分析
网络发展与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
社会转型与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变化的研究
社区为老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及应用系统的开发
论促进城市老龄人口政治社会化
论人类性别观的现代转向
市场化取向的社会福利观重构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甘井子区青年社会地位与作用的调查分析
银行危机的社会学解释青少年与黑恶势力犯罪问题研究
社会变革中女职工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发展
当代文化变迁与青少年社会化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青年网络犯罪防控体系研究
现阶段青少年犯罪:状况与对策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综合治理研究
土地被征用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中国现代婚姻文化嬗变研究
中国现代家庭文化嬗变研究
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个人地位、网络结构、社会支持与身心状况
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与再就业
社会学小论文篇七
2.1自然内在价值是事物的某种性质
环境问题已经一个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第一,林草植被破坏严重,土地退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功能退化严重。由于人们对森林的乱砍滥伐或者毁林开荒,对草地植被的过度使用,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第二,水资源失调,水污染严重。第三,大气污染严重,全球气温开始变暖。工厂排出的各种有害气体没有经过净化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了,造成了对大气的污染,还使臭氧层出现空洞,全球气温趋有了变暖的趋势。第四,农业和农村污染严重。农药、化肥等的大量使用,造成对土壤的严重污染,对农村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并且农作物中却残留着有害物质,会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第五,由于人们盲目毁林开荒,造成野生动植物的生存面积日益减少,生存环境日益恶化,野生动植物数量正在逐渐减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与共同发展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是根源于人与自然矛盾的日益激化。对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实践思想的解读,可以看出,罗尔斯顿的思想中包含着大量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可以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总体的框架。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思想的实践观中,首先谈到了关于“公共政策”的观点,提到的七种价值和自然所承载的十四种价值,要求人们不能随便扩大或缩小任何一种价值的存在,接着又提出了一系列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可以看出这些原则均包含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别是他关于避免不可逆的变化,最大限度地优化自然界的多样性,保持并促进大自然的稳定性等的观点,都可以看出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的可持续利用性。
社会学小论文篇八
引言
国际建筑学界有句名言:“城市建筑是长官、开发商、建筑师和市民合谋的产物。”[1]这句名言可以推广到城市建设,管理和规划的各个环节。城市建筑就是一种制衡与博弈,在这场“制衡”之中,城市市民作为这场“战争”的主体,他的作用是不可或缺且举足轻重的。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出现了农民进城务工的潮流,开始进行城市运动。由于人口的大量迁入,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一大批的中小城镇,大约有1.6亿的农民改变阶层性质,转变成为工人、城市居民、商人等,这些农民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这就是中国农民造城运动所取得的巨大“胜利”。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出现贫富分化现象,社会阶层出现了极端化的分离,产生了更加严重的收入微薄、生活条件艰苦的底层群众。[2]近年来,不少学术界的研究人员针对如何缩小收入差距,减轻贫富差距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减少此类现象的主要方法就是加大城市化的进程。目前,由于他们的生活水平比较低下,城中村的流动人口被边缘化现象也随之出现。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只有纠正歧视民工的心态,通过政府不断改进政策,才有可能逐步解决民工潮和农民进城的种种问题,才有可能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运动走向稳定、积极向上的道路。
一、底层社会研究的意义
(一)推进城市化进程
(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从目前的土地面积上看,已经无法满足我国70%的农民数量,加上现代生活成本的提高,农民无法依靠农业生产得到充足的收入来源,往往需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才能满足。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加上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大量的阻碍,[5]所以分析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方式之一,积极改善城乡劳动力结构,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合理规划并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市场,有利于促进城市化进程的稳步发展。
(三)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高水平的城市化进程是同步的,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实现更高城市化的水平,而提高城市化水平则有利于促进实现全面小康。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为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市民,农民的收入有了显著的提高,进而开辟一条农民实现全面小康的新路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到的奋斗目标。,反映贫富差距的指标为“基尼系数”,城乡差别的指示为“城乡居民收入比”,这两项指标自以来持续扩大,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存在着很大的程度上的差距,[6]使农民实现全面小康生活存在诸多的阻力。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尤其要解决城市化面临的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特别是要善待进城农民,要关心和保护农民和市民的利益。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二、市民化面临的障碍
由于我国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这就造成了农民为告别落后的农田生产耕作享受现代城市快捷方便的生活而进行的“跳龙门”现象,在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现象尤为严重,使得国内亿万农民汇成浩浩“民工潮”。[7]然而从目前国内城乡制度和政策上来看,农民在城市化的过程当中不仅仅面临着地域、收入条件的阻碍,同时由于落后思想文化、教育程度低等原因使得农民在城市化的过程当中变得更加缓慢。
(一)思想观念的障碍
近些年来,由于受到众多大中小城市的政策的影响,农民用地被很大程度地限制。由于教育条件的不足,导致农民文化程度低,这就造成了农民在与城市居民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一方。加上城市居民为保护自身的城市不受伤害,在思想、行为上无法接受农民,进而形成了一道道的人为壁垒。[8]然而由于农民自身条件的缺失,加上长期受到压力,造成农民自身转化成市民的矛盾心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出现农民与市民之间相互排斥,因而使城市化进程的主题出现矛盾,严重地阻碍城市化的进程。
(二)利益的障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78年3月,国务院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1980年10月,又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199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10]在社会主义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严格控制”实际上就是控制农民进城的现象,同时控制农村人口进城的数量以及城市化,这就大大地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加上其他一些人为的限制政策也在阻碍农民发展,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四)经济发展的内在障碍
(五)户口障碍
由于我国长期坚持计划经济的体制,采用二元制户籍制度导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一直处于较大的状态,并且长期造成城乡的贫富差距,使得城乡之间长期处于对立的关系,严重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造成了农村的贫困与落后。在这样的对立中,城市市民由于承受心理、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自我膨胀的错误思想,将农民阻挡在城市的门外。农民为了城市的建设以及自身的发展,纷纷进城务工,为城市的建设付出青春年华,奉献一生。这种做法违背了历史的发展进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严重地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
(六)保障制度障碍
首先我国房价不断上升,房地产市场主要针对高要求、高薪资的客户。[12]其次,由于社会分层的不同,农民工子女在享受教育资源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由于当地出台的对农民工子女占用教育资源的反补偿政策,农民工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同时,必须支付超出数倍的借读费用等,由于高额度的教育支出,使得大量的农民工子女面临着失学和辍学。第三,在今后几年,我国新增的劳动力市场不足,使得就业率仅在40%-50%之间。[13]这就使那些无法改善就业的底层人民生存、生活条件。这些问题都成了阻碍农民工进城的关键性问题。
(七)文化素质的障碍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教育资源却相对不足,许多农民本身对教育也缺乏重视,受教育程度低,这就使农民与现代城市的高科技、高水平的生活格格不入。农民的精神生活依旧贫困,生活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始终保持着落后的习俗和不文明、不卫生、不科学的陋习,同时他们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些都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
三、规划措施和建议
(一)构建合理的规划体系
由于社会的失衡,构建城市规划的过程就需要建设者从失衡中走出来,走向惠普,同时密切联系农民,关注他们的心声,既要尊重市民,又要维护农民们的利益和地位,提高农民、市民的参与度,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构建一个能统筹兼顾的全面协调的城市规划。
1.规划注重需求关系
2.改善住房供应结构
3.加大公共设施投入
要加大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投入,提高和改善底层群体生活区及聚居区的城市公交系统和公共设施系统的配套,缩小居住环境之间的各部分差异,重点抓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教育设施建设的公平性,让农民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优质的社会福利和公共资源。
4.公众参与机制
四、结语
昔日农民工摇身一变成了城市的新主人,城市化进程引发的中底层社会问题应该予以重视,坚持底层群体的利益为本,使其始终保持在城市中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学小论文篇九
罗尔斯顿的价值哲学旨在发掘自然中的价值,他认为对于提出大自然没有任何内在价值的看法“是我们要逐步予以检讨的”[1]2。他的价值理论首先针对的是流行于现代西方的以人的主观偏好为标准的主观主义价值论[1]6。他认为,现代西方的主流价值理论是一种依赖于人的主体的价值理论,缺乏对价值问题的客观性解读。在实用主义哲学那里,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更为强烈。在对现代西方主流价值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罗尔斯顿力图探寻自然的内在价值,确定价值的客观性和自在性。
在《哲学走向荒野》一书中,罗尔斯顿总结出自然的十种价值类型:生命支撑价值、生命价值、经济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宗教价值、多样性与统一性的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的价值、辩证的价值[1]119148。之后又进行了补充,在《环境伦理学》中扩充到了十四种,添入了历史价值、使基因多样化的价值、文化象征价值、塑造性格的价值[1]134,他认为这些价值是自然独有的价值,而不是基于人类创造或者评价的。
虽然罗尔斯顿的初衷是正确的,对问题的认识也是明了的。然而,细究起来,他所提出的上述价值分类的基础仍然停留在人的价值评价的层面。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价值评价与价值是两码事,价值就是事物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应,价值本身是效应,价值评价则是从人类自身的价值标准出发对相关效应作出的评判。罗尔斯顿始终没有走出传统价值理论的阴影,显然上述的分类不是关于效应本身而是关于价值评价的。由于罗尔斯顿的这一分类不是关于价值本身的,所以,这种分类并不是直接针对自然价值而提出的价值理论。
经过分析,可以大致把罗尔斯顿提出的上述十四种价值类型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抽象价值,包括三种:多样性与统一性的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的价值、辩证的价值。这三种价值从表面来看,既可以针对自然,也可以针对个人、人类和人类社会。然而,它们都不是在“效应”的层面上作出的解释,而只是一种评价,因为多样与否、统一与否、稳定与否、自发与否、辩证与否等等,都需要借助某种有智慧的评价主体才能作出评定。
第二大类可以看作是具体价值,占了大多数,包括十一种:生命支撑价值、生命价值、经济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使基因多样化的价值、历史价值、文化象征价值、塑造性格的价值和宗教价值。这十一种价值基本上都是从人类自身角度出发的价值评价,虽然罗尔斯顿一再强调这些价值是不基于人类的创造或存在的,但事实是他还是不经意间走入了从人类角度出发的价值评价的误区。其实,仅从字面的含义来理解就不难发现,这十一种价值都被或多或少地打上了人类需求尺度的烙印,这些价值评价在实质上都不是从自然本体出发的,而是从自然对人类自身利害关系的角度出发的。
现在分别对罗尔斯顿所提出的这十一种具体价值作一概要的评价:
天道价值可以理解为是自然本体的自在价值,是自然界遵循其运动进化规律而产生的相互作用效应。正是这些相互作用使自然界演变出了生命维持体系,进而产生了生命,然后是智慧生命,人类只是这些漫长演化过程中的沧海一粟、昙花一现罢了。人类传统的价值观念一直停留在自为价值和再生价值阶段,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自在价值的本原性和决定性。自在价值,也就是天道价值才是自然界最高的价值。四、建立包容自然价值和物质信息双重维度的全新价值哲学罗尔斯顿提出了辩证价值和进化价值的概念,用因果联系以及进化的思想来为价值溯源,找到价值的出发点和基础。这样的做法就是一个突显自在价值或者说天道价值本原性和基础性的过程。信息价值论中这样写道:“从自然本体的角度来看,天道价值是原生价值或本源价值,人道价值是次生价值或派生价值,而人的价值反映、价值评价、价值取向、价值设计则是对原生和派生价值的主观认识,以及主体观念形态的价值模式创造。”[2]371罗尔斯顿指出,传统的辩证价值评价,仅仅是主客体二者的相互简单变换,并没有考虑到复杂性世界关系和自然环境的大背景。应当说,罗尔斯顿的这一批评是深刻而合理的。
根据现有的信息价值论和生态价值论的理论,我们应当建立一种全新的价值哲学,这一全新的价值哲学不仅能够包容自然价值和信息价值,而且应该有它自身全新的价值评价体系。这样的价值论学说首先应当立足于自然进化的自在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辩证而复杂的多重价值关系。
既然价值是事物相互作用的效应,我们就有必要对事物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应作出一个基本的分类,信息哲学的相关理论认为事物的相互作用能够产生多重效应,这些效应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
a:物自身的一种直接存在的样态向另一种直接存在的样态的转化;
b:中介物的产生和运动;
c:物物间的联系、过渡和转化;
d:物自身的直接存在向间接存在的过渡;
e:相互作用物的间接存在的相互凝结;
f:新的间接存在样态的建构。
这六种效应里的前三种属于直接存在的物质性变化的效应,而后三种则属于间接存在的信息性变化的效应。这样,我们就区分出了在一般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实现的双重性质的效应:物质性效应和信息性效应。我们有理由将这双重性质的效应分别称为物质价值和信息价值[2]205207。
我们可以发现,在我们要建立的全新价值哲学理论中,自然价值和信息价值占据着价值体系的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传统价值观中所缺失的也正是这两个重要的价值维度。新的价值评价体系,也可以说生态的价值观应该是从自然本体出发,不仅仅要用复杂性的辩证关系来对待价值关系,还应该考虑到进化演变的自然生态大环境,最后还要以物质信息双重价值的态度来评价价值现象。
生态价值论是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根基,合理的生态价值论必须确立自然本体的自在价值,亦即天道价值的第一价值的本原性地位,这样生态伦理学的发展才不至于限制于人类中心和生态中心这些无休止的争执中。立足于自然价值和物质信息双重价值维度的全新价值哲学能够成为生态伦理学和人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切近的哲学基础。
参考文献:
[1]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邬焜.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社会学小论文篇十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下面是一份社会学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5.12地震灾区社会工作研究
一: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自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社会工作积极投入灾区的救援、临时安置和灾后重建中,三年来发挥了不可替替代的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科学的评估社会工作在灾区恢复重建中的功能和作用,在反应成效的同时探讨实际工作开展中的不足,并且及时总结经验和方法,也对今后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的地位及服务方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同时本文结合了结构功能主义加以研究,更具深层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结构功能主义是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十分注重研究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平衡、协调的机制,是一种维护型的社会学理论。在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进行灾区社会工作研究,不仅提供了明确的角度和方向,更对灾区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综上所述,进行此课题的.研究,具有宏观和微观的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对5.12地震灾区社会工作的研究有一些相关的文献,但是数量不多,并且研究点较片面,涉及的面不够广。因此,我综合参考了相关文献,旨在对灾区社会工作进行较全面、较系统的的研究和分析。研究的主要著作有:
1.陈成文、孙嘉悦《论社会工作的功能:一个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视角》
2.王思斌《发挥社会工作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
4.民政部人事司副司长柳拯《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报告》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
19世纪由西方社会学家涂尔干和斯宾塞兴起的结构功能论。结构功能主义是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
莫泰基在《社会工作学新论》介绍的社会工作研究方法有:确定观察的对象和事物;观察事物的变化;建立一些对事物关系的解释和因素;作出逻辑上的推论和预测等。
王思斌阐述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社会工作理论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工作的实践,最终是以其实践效果作为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标准。
王思斌在《社会工作概论》中,介绍的社会工作研究主要方法论有实证主义方法论,是由19世纪30至40年代孔德首先提出,它是以自然主义和科学主义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论。第二是反实证主义方法论,最后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四:论文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文本细读法、综合分析法,比较法和调查研究等方法,既着眼理论分析,又注重现实分析。
五:论文研究的内容
1、社会工作在灾区的开展情况研究,有哪些成就和收获。
2、结合结构功能主义研究社会工作在灾区的功能研究,按照从小的子系统到大的社会体系的递进关系,从个体、群体和社会三个层面来考察。社会工作的个体层面功能主要包括人格塑造、情绪调节、行为转化三种功能;社会工作的群体层面功能主要包括目标导向、规范约束、价值整合三种功能;社会工作的社会层面功能主要包括社会整合、社会导向两种功能。
3、社会工作在灾区的实施有哪些问题存在,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研究,结合结构功能论提出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功能的建议。
六:阶段性工作计划
20xx年12月1日——12月18日确定选题、收集相关资料
20xx年12月19日——12月30日撰写开题报告与开题
20xx年1月4日——3月4日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形成写作提纲
20xx年3月5日——5月15日深入研究,形成论文初稿
20xx年5月16日——6月15日论文修改、定稿、打印、答辩
七:参考文献
[2]王思斌.发挥社会工作在灾区的作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6期).
[3]柳拯.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报告.
社会学小论文篇十一
档案是一种信息资源,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和知识信息性能够满足某个方面社会需求时就形成了档案的价值。
档案是机关行政,单位和业务工作的查考凭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条件,是生产活动的参考依据。
在知识经济时代,档案以其所载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技术成果的可重复性及可考查性等使其具有更高的利用价值,它在人类文明进步中一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档案是历史材料社会实践活动的的真实记录,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是领导决策的依据,也是领导对工作查考的凭据,更是科学研究和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的可靠资料,它是在各项工作中逐渐形成的。
档案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其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为决策提供支持性证据;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各方可以肯定成绩,与各有关方面进行有益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地更新档案管理观念,勇敢探索和尝试新的档案管理手段,以全面、真实地反映本单位形象和整体发展状况。
因此,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本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档案管理是每个单位有序、协调、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于管好用好档案,充分开发利用资源起着重要的作用。
2.怎样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好
怎样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使得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并以此来指导档案管理工作,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2.1拓宽视野,加强现有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现代化档案管理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档案管理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档案数量越来越多,给保管和提供利用带来很大困难。
目前管理方法手段很落后,这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的质量。
只有实现现代化档案管理,才能更好地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
因此要不断加强学习,掌握管理新的技能。
目前,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广泛运用,可以系统地完成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检索、打印、登记、汇集统计等多项工作,这种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操作管理技术,都迫切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者去掌握和运用。
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都是信息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也是档案工作者的必然方向。
所以,档案管理工作者要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一边学习一边操作,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特别是要注重计算机知识、信息文化的学习掌握,努力使自己具备信息知识和网络文化的综合型档案管理人才。
2.2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争取领导重视
无论任何单位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得到领导的重视,这样才能使这项工作顺利开展,档案工作更是如此。
领导对档案工作的价值和认识程度,决定着他们对档案工作的态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工作的发展。
把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是规范档案工作的需要。
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实际行动去影响并争取领导的重视。
要使单位的档案工作更好的发展,领导和档案人员都必须同时重视档案工作。
档案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成果是决定档案工作好坏的根本原因。
这个根本工作是内因,领导的重视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然而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领导重视,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做到如下几点:加大档案宣传力度,使领导增强档案管理意识。
要经常把有关文件、材料给领导看,在领导的脑海里留下印象,尤其是一些与本单位密切相关的材料,很可能会使领导看后受到启发,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档案管理人员要经常向领导汇报档案工作情况,多谈一些搞好档案工作对单位的益处,使领导更加重视档案工作。
爱岗敬业,使领导满意自己的工作
2.3、利用现有资源,整理档案。
档案记载着丰富的信息,成为一种丰富的信息资源。
但档案的整理工作繁琐,劳动强度大,重复劳动多,。
而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整理档案,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发挥计算机的管理优势,减少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档案管理教育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为了使档案工作人员能够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首先要充分发挥档案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努力提高档案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2.4档案管理需创新
2.4.1理论知识的创新
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模式,就应保证档案完整,安全,高效。
这就要求我们档案工作者,要具有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在这网络中要吸纳新知识,引进先进的科学理论观念,还要遵守档案信息化的管理法制,档案服务手段的创新。
现在很多单位管理工作没有很好得落实,或者说根本没有落实,根本上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要么会被某部门兼并,或是被撤销,或被某职人员兼职。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解决档案管理的原始资料的长期保存和稳定。
不断的完善服务手段,用创新服务来满足档案管理的需要。
2.4.2思想观念的创新
管理观念的创新是档案管理的灵魂,是时代的要求,只有观念创新,才能有管理创新和服务的创新。
如果档案人员没有创新的意识,就会影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即使有一流的档案管理设施,也不能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信息资源服务。
档案人员要牢固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的观念,建立与时代合拍的档案意识,切实改变过去档案重管理轻利用的思想观念,实现档案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式服务,将封闭式服务转化为开放式服务,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教学科研、编史修服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可以不断地提升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做好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工作,不但可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身价值,而且可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