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白鹭教案简案(实用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白鹭教案简案篇一
执教者:宋亮时间:20xx年4月
内容: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白鹭》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白鹭的美――如诗如画如歌。
2、品味好词佳句,鼓励学生谈自己独特的感受,学习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1、同学们见过白鹭吗?
2、我们来看有关白鹭的录像,(播放白鹭的生活资料篇)。
3、白鹭看似平常,可在郭沫若的笔下是一首精巧的诗。(板书:精巧的诗)
4、仔细看看图,试着再读§1-5,试着自己描述白鹭的样子。(生答)
5、刚才同学们都描绘了白鹭高贵、典雅的气质,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试着自己练读。
6、谁先来试一下?
哪一小节感受最深就读哪一节?
7、看来,白鹭的外型已经吸引了你的关注。
让我们再读§1-5.(读完后师述: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
8、郭沫若先生对白鹭情有独钟,这让他关注白鹭的一举一动。
请你读读§6-8,注意白鹭的生活习性,注意自己的感受
9、自读完后交流:
一生§6:先读给大家听,谈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因为白鹭站在清水田里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
一生§7:认为这一段写得比较好。读给大家听,最后一句写得非常深刻。(人们说它是在t望,可它真的是在t望吗?)
一生§8:读给大家听,然后说了自己的感受。(学生说到白鹭在低低地飞,悠然地观看这情景,是乡村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10、§7:出示白鹭图,(同时音乐起)师范读§7
11、这么美的一幅情景,谁愿意为它取个名字?
晨光下的天使(说理由)
蓝天下的精灵(灵动的小鸟)
把这种天使、精灵、灵动的小鸟的感觉读出来。
12、还有什么画面给你感受深,让你心驰神往。
§6:一生说,出示又一幅画。(白鹭站在清水田里钓鱼图)
13、这么美的画,可惜缺少画外音。用你们的朗读配上画外音,试着读读看。(指名读)你的朗读让我沉醉,同学们满意吗?试着一起读。
14、这么美的画,想不想为它取个名字?
15、§8图画非常美丽,惊鸿一瞥。出示图:师读,拉得近些,多么具有诗意的画面,希望通过你们的朗读把这种诗意读出来。
你为什么读是时候带着甜甜的微笑?
生答:我想起了王勃的诗一句,落霞与孤婺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觉得人与自然、白鹭融为一体。
师:不妨让我们再来感受一次。(读)
16、让我们再次回眸,再去读§6――8(电脑出示刚才的三幅图)
17、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
再看白鹭各种图(生活习性)
18、师:我听到了一声声惊叹,你们在惊叹什么?
生:白鹭是一首歌,一首拨动我们心弦的歌
生: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板书:韵味无穷的诗)
19、师:自然界的什么动物曾经带给你神往,你们一定会说出很多,但一定会有它――白鹭(出示白鹭图与题目,读课题)
白鹭教案简案篇二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一句话,想一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弄懂“精巧”的意思,体会“诗”的特点。
(3)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学习第二段(2~5自然段)
(1)围绕上述问题同桌合作学习;
(2)交流:启发学生先从“颜色的配合”“身体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的概括描写,再从白鹭“雪白的蓑”“全身的流线型结构”以及“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白鹭的精巧。之后,让学生将白鹭与白鹤、苍鹭进行对比,从“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中进一步感受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和谐之美。
(3)朗读训练
3、学习第三段(6~9自然段)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鹭的?
交流:写了白鹭的觅食、栖息、飞行和不会唱歌。
(2)指名读,你从这一段中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
a、“在清水田里,时常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在这段话中,要让学生感受到白鹭只会用长喙啄鱼,而作者说它“站着钓鱼”,这是一种拟人手法的妙用。
b、“这只白鹭真的在遐想、了望吗?”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感受白鹭站立在小树绝顶悠然自得的独特美。
d、“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改陈述句:白鹭本身就是一首歌。那么,为什么说白鹭的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白鹭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动那么高雅脱俗,它不就是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一首无声的歌吗?)
4、学习第四段
(1)齐读最后一段
(2)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三、、总结全课
1、齐读第一段、最后一段,说说它们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齐读全文
四、作业
实践活动:开展朗诵比赛;阅读散文或散文诗,增强文化底蕴。
白鹭教案简案篇三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白鹭教案简案篇四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下面由本站小编整理关于白鹭的阅读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着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依次填入文中四个方框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a.黑白长短b.长白短黑c.长短白黑d.黑短白长
2.本文重点是赞美白鹭,为何要在文中插入对白鹭、朱鹭、苍鹭的描述?(不超过25个字)
3.文章第五小节写白鹭站在小树绝顶,人们猜测“它是在望哨”,作者同意这样的猜测吗?根据何在?为什么?(不超过50个字)
4.从全文看,白鹭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每个方面用两个字概括,不少于6个字,不超过10个字,包括10个字)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a.本文通过赞美白鹭,表现了作者爱寻常之美、爱平凡之美的思想感情。
b.作者开头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从白鹭的外貌、形态特点着眼的。
c.作者在文章最后又说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写出了白鹭易被人忽视
的内在的、质朴的美,这样由里及表,使文章更富有哲理
d.文章第四小节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主要突出了白鹭匀称的体态和谐调
的色彩《白鹭》阅读答案阅读答案。
d.文章第四小节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主要突出了白鹭匀称的体态和谐调
的色彩《白鹭》阅读答案阅读答案。
白鹭教案简案篇五
在大作家郭沫若先生的笔下,白鹭就是一首诗。浏览课文,找出能体现作者这一情感的两句话。
精巧韵味无穷
过渡:为什么说白鹭是“精巧的”“韵味无穷的”诗呢?
二。自读课文,点击链接
找出你认为能感受到白鹭之精巧和韵味无穷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其味道,可适当加一些批注。
三。交流
“精巧”的交流:
§5.白鹭色彩和谐,体态匀称,使人赏心悦目,而作者意犹未尽,进一步写道——(齐读)
这几句用一个词怎么形容?
§2.这正对应了课文第二节所概括写的——(引读)
§3.作者还用了对比的写法,写出了白鹭形态之美。指名读这一节。
白鹤大了,生硬了,朱鹭、苍鹭也嫌大,而且因为它们色彩太过艳丽,而不寻常了。相比之下,白鹭色彩更为怡人,身段更为和谐。以上种种,我们在作者的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白鹭的——精巧。
再读§5。
“韵味无穷”的交流:
钓鱼图:
漠漠水里,白鹭伫立,映照其中,不是构成了一幅鲜明可感的图画么?作者充满诗意的联想,让人感到韵味悠然,寻绎难尽,甚至会不知不觉地进入那种特定的意境之中。
瞭望图:
小树之颠,白鹭独立,披着霞光,迎着朝阳。似乎在极目远眺,所以,人们有了“瞭望”之感,借用作者的追问:“可它真的是在瞭望吗?”
白鹭虽孤独却悠然,是清晨的美景吸引了它,还是在等待早出将归的伙伴。作者为我们留下了浮想的空间。
作者本人呢?齐读——悠然地……
:无论是水中的钓鱼,还是枝顶的了望,甚或暮色中的晚飞,都饱蕴着诗意,是无声的画,所以作者说——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接读)
四。齐读全文
白鹭是一首诗,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而作者的语言也精美如诗,让我们以激情的朗读来感受这首诗。
五。作业
给图片配上诗作。
白鹭教案简案篇六
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所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学法的精心指导,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的方面发展的效果比较显著。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收获不大,这就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教者教得费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白鹭》是一篇语言优美、行文诗化的教学文本,全文洋溢着诗情画意,这是一篇引导学生语言欣赏的好教材。我在和学生交流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实施了有效的教学。
一、“画面题名”导入,先声夺人
启发学生说出“白鹭形巧图、垂钓图、t望图、低飞图。”然后借助多媒体展现四幅图,给学生欣赏。
教学反思:课的伊始,其精彩的导入就好比小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符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的美的散文。教者以给“画面题名”导入,恰到好处。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氛围,而且创设了“先声夺人”的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思考的同时接受美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这样的导入,展现了教学环节的新颖性,吸引学生、激起学习兴趣。每个学生会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
二、紧扣四幅图,感受意境美。
白鹭教案简案篇七
执教者:宋亮 时间:20xx年4月
内容:教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白鹭》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白鹭的美――如诗如画如歌。
2、品味好词佳句,鼓励学生谈自己独特的感受,学习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1、同学们见过白鹭吗?
2、我们来看有关白鹭的录像,(播放白鹭的生活资料篇)。
3、白鹭看似平常,可在郭沫若的笔下是一首精巧的诗。(板书:精巧的诗)
4、仔细看看图,试着再读§1-5,试着自己描述白鹭的样子。(生答)
5、刚才同学们都描绘了白鹭高贵、典雅的气质,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试着自己练读。
6、谁先来试一下?
哪一小节感受最深就读哪一节?
7、看来,白鹭的外型已经吸引了你的关注。
让我们再读§1-5. ( 读完后师述: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
8、郭沫若先生对白鹭情有独钟,这让他关注白鹭的一举一动。
请你读读§6-8,注意白鹭的生活习性,注意自己的感受
9、自读完后交流:
一生§6:先读给大家听,谈谈自己读书的感受 (因为白鹭站在清水田里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
一生§7:认为这一段写得比较好。读给大家听,最后一句写得非常深刻。(人们说它是在t望,可它真的是在t望吗?)
一生§8:读给大家听,然后说了自己的感受。(学生说到白鹭在低低地飞,悠然地观看这情景,是乡村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10、§7:出示白鹭图,(同时音乐起) 师范读§7
11、这么美的一幅情景,谁愿意为它取个名字?
晨光下的天使(说理由)
蓝天下的精灵(灵动的小鸟)
把这种天使、精灵、灵动的小鸟的感觉读出来。
12、还有什么画面给你感受深,让你心驰神往。
§6:一生说,出示又一幅画。(白鹭站在清水田里钓鱼图)
13、这么美的画,可惜缺少画外音。用你们的朗读配上画外音, 试着读读看。( 指名读)你的朗读让我沉醉,同学们满意吗?试着一起读。
14、这么美的画,想不想为它取个名字?
15、§8图画非常美丽,惊鸿一瞥。出示图:师读,拉得近些,多么具有诗意的画面,希望通过你们的朗读把这种诗意读出来。
你为什么读是时候带着甜甜的微笑?
生答:我想起了王勃的诗一句,落霞与孤婺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觉得人与自然、白鹭融为一体。
师:不妨让我们再来感受一次。(读)
16、让我们再次回眸,再去读§6――8(电脑出示刚才的三幅图)
17、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
再看白鹭各种图(生活习性)
18、师:我听到了一声声惊叹,你们在惊叹什么?
生:白鹭是一首歌,一首拨动我们心弦的歌
生: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板书:韵味无穷的诗)
19、师:自然界的什么动物曾经带给你神往,你们一定会说出很多,但一定会有它――白鹭(出示白鹭图与题目,读课题)
白鹭教案简案篇八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5自然段。
3、能借助关键词句,了解白鹭的形体美,初步感知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重点)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谁能猜出它是谁。没错,这是白鹭。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曾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过白鹭,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白鹭)
2、简介作者和白鹭。(课件依次出示)
二、指导预习,粗知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小组合作讨论: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学生汇报:白鹭的颜色、精巧的身段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2、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齐读生字词。(教师重点指导“喙、嗜、铿锵”的读音)
(2)指名读课文。
3、写字指导。
(1)教师示范书写。(重点指导“嫌、嵌”的写法)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三、赏读第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
预设:
(1)课文开头写道:“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课文结尾写道:“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3)我从全文充满诗意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在作者眼中白鹭是一首诗。
2、读第1~5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的颜色、身段的大小)
3、再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这几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哪个自然段对这一句话进行了具体描写?(出示第5自然段)
4、读第5自然段,思考:
(1)“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全身的流线型结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5、读第3自然段,说说白鹤、朱鹭、苍鹭与白鹭相比有什么不同。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朱鹭、苍鹭: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6、作者写白鹭的同时,提及白鹤、朱鹭、苍鹭有什么作用?
(运用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突出白鹭的身段精巧,颜色和谐,一切都很适宜的特点。表达对白鹭的偏爱。)
7、指导朗读第1~5自然段,读出对白鹭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