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戒规则心得体会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惩戒规则心得体会篇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家陶行知曾用一句话道出了良好的道德素质对教师的重要性,然而,近年来教师违规的行为却频频出现。
事出当晚,天津市津南区教育局发布通报称,区教育局已成立调查组展开调查,涉事教师已被停职。教育局将根据调查结果严肃处理。2月27日,教育局再次发布处理情况通报称情况属实。
其实,随着近年来网络传播的广泛性,教师的违规行为频频进入大众视野。2020年,山西省太原市知达常青藤中学校教师李某某寒暑假期间组织所带班级学生进行有偿补课,在学生管理教育过程中简单粗暴,言语失当。2020年5月,耿某在上课时间带领学生为娱乐明星应援,并录制视频在网络上传播,造成不良影响。2020年9月,江西省抚州市南丰一中教师徐某某在管教学生过程中,采取不当方式,造成学生身体损伤。
而如何管教学生、管教的尺度一直是老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痛点”。从3月起施行的《惩戒规则》中,明确禁止实施的七类不当教育行为,为教师行为划定了“红线”。禁止的行为主要包括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辱骂或者以歧视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因个人或者少数人违规违纪行为而惩罚全体学生;因学业成绩而教育惩戒学生;因个人情绪、好恶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教育惩戒等。
同时,《惩戒规则》也指出,当学生存在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或者不服从教育、扰乱课堂秩序;吸烟饮酒或言行失范违反学生守则的、实施有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的以及打骂同学、老师等行为时,学校及其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确有必要的,可以实施教育惩戒。惩戒方式包括点名批评、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由学校德育工作负责人予以训导等方式。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惩戒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怎么才合适的问题。制定《惩戒规则》就是为了解决教育惩戒的尺度问题。《惩戒规则》将教育惩戒分为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育惩戒和严重教育惩戒三类,并禁止七类不当教育行为,划定教师行为“红线”,为教育惩戒和体罚、变相体罚划定明确的界限。
惩戒规则心得体会篇二
近期以来,班级内迟到的现象屡禁不止。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班上执行“无正当理由迟到,迟到一分钟,(教室内)罚站十分钟”的措施。我认为将其作为班规执行,是可行的。
罚站十分钟,且是在教室内罚站,并不影响同学们自身的学习,相反还能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培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再者,许多学校也实行站立早读,可见其可取之处。此外,于2019年7月,中共中央还明确了教师的教育惩戒权。在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可设一定的惩戒。因此,该建议作为班级的规定是应被赞同的。
这不仅是班级中,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缺乏规则意识,并且大多承受能力差。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中国自古便有“严师出高徒”的谚语。虽然过于片面,但这句谚语也有其可取之处。在教育中设置一定程度的惩罚是有必要的。一定程度的惩罚,不仅能帮助学生改正不当行为,而且还能促进学生规则意识的形成。
不仅仅是学校中的教育离不开惩罚,社会上,生活中的教育同样离不开惩罚。自古以来,教与罚便是难以分离的。古时有先生可以惩罚,如今也有教师可以惩罚。例如,学开车,师傅再三教导,你却仍然一窍不通。他便会呵斥你,这种“呵斥”同样可以看作是一种惩罚。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太多了。
但是,是只要惩罚就能教好吗?惩罚是不是越重越好呢?很明显都不是。惩罚是辅助教育的一种手段。范文参考网手机版用惩罚来激发学习者的潜力,改正其不良行为。但并非越重的惩罚就越好。惩罚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因此,惩罚应是适当的。适当的惩罚能帮助教育,可是过重的惩罚会害了别人。
正如教育惩戒为代表的教育方式,在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和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式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也正因如此,在教育过程中设置一定程度的惩罚,至今依然广泛存在于社会教育中。因此,教育离不开惩罚,有惩罚的教育更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惩戒规则心得体会篇三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障和规范学校、教师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通过学习该规则,我感受到了国家对中小学教师的高度关心,对中小学教育的高度重视,也让初上讲台的我对“有尺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教育教学充满信心和期待。
自踏入“教育”大门的第一步,老师就告诉了我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里的“目的”是指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于是,我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怀揣着极大的梦想走向学校,期待着在祖国“花朵”的成长中注入必要的力量。
可我又迟疑了、茫然了、不知所措了,因为讲台上的“三寸不烂之舌”怎么也抵不住个别孩子的“无所畏惧”,因为语重心长的教诲在电子游戏面前是多么的不堪一击。一次次调整、一次次让步在一次次冲刷着曾经老师向我传授的知识和信仰,甚至我开始怀疑“如此脆弱的‘花朵’怎能挑起建设祖国的大任?”可这不正是在质疑声中长大的90后的我们所曾遇到的境地吗?是的,我不能以偏概全。
可是就这样算了吗?那些放弃学习的、沉迷游戏的孩子们也终将长大成人,终将为人父母,他们和每一个孩子一样,应当享受学习的机会。可老师拿不起“戒尺”,也不敢拿,因为不知何时“教育惩戒”被社会舆论妖魔化了,凡是拿着戒尺的老师都好像变成了“恶魔”。大家不得不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这不是社会舆论的胜利,这是完整教育的缺失。教育惩戒本就属于教育管理的一种方式,我们不应将简单粗暴的“惩戒”与教育性的“惩戒”画上等号,这是不科学的,是愚蠢的。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孩子没有那么脆弱,我们要相信我们的老师没有那么无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实施,不是“撒手锏”,也不是“紧箍咒”,只是在为我们健康的教育保驾护航。
近来,社会上出现的教育暴力案件让大家人心惶惶,一些不明就里的人更是把矛头直指一线教师群体。殊不知,每当我们看到这些案件,心里比谁都不是滋味,痛恨那些“暴力分子”怎么舍得将这么大的恶意施加在那些朝夕相处的花儿一般的孩子身上的同时还要自舔被强加罪名的伤口。所以,当我看到有些老师对《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实施避之不及时,更是难过。
我们不应该因为谁说得多,谁说得声音大,就听谁的,就去怕谁。我们要找到正确的事情,然后风雨无阻地去坚持。人是如此,老师更是。
如上文所说,“教育惩戒”并不等同于“惩戒”,更不等同于“体罚”,它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属于教育这门艺术中灵活的一部分。正是因为灵活,我们就更要把握好它的尺度和力度,让它发挥温度。
在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管教”和“教育惩戒”这两种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当学生存在违规行为时,老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来纠正这一行为,可以是“正面教育”,可以是“批评教育”,也可以是“教育惩戒”。不过,当我们使用“教育惩戒”时,一定要与“积极管教”相结合,对孩子进行教育性的引导。“教育惩戒”不是最终目的,只是达成目的的一个手段而已。
总而言之,我非常支持《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实施,也将实际践行这项规则,并将其视为对学生受教育权、教师教育权和教育完整性的保护。
惩戒规则心得体会篇四
近日,教育部研究出台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稿,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该规则出台背景是来源于过去过份强调赏识教育,因学生教育管理问题,学生家长将学校、将老师告上法庭事件屡出不鲜;
老师被动,学校尴尬,以至于谈管色变。在这样大的环境下,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是有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是教师履行教育管理学生基本权利和责任的底线保障。
就对《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实施,作为校方和教师怎么理解、认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措施,淺议个人拙见。
一、《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实施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扛起教育责任,培育具有脊梁的中国好学生保障。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中的人,人必然要接受家庭、社会、学校各方面的管理,要遵守各项制度,法规政策。而过份赏识教育,会导致家长、社会、学校三方对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成人认识水平不同,管理缺乏必要的底线意识,规则意识,学校管理的效果甚微,一度教师职业成了高危行业,教师不敢管,学校无法管,个别学生无法无天。出台这样一个规则,就是为了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古语说:不以耻,无以正就是这个目的。
二、要正确的理解《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教育导向。
惩戒不是目的,惩戒只是一种手段,通过惩戒的手段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是教育为主,惩戒有度。我们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规则意识,锻炼学生承担责任,受挫折的心理品质。因此对于《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实施作为学校要把好方向,运用得当;
要组织教师、学生、学生家长三方进行学习、解读,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
三、方法运用要适度,严慈同体,因材施教。
(一)做到宽严相济,奖罚分明。
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宽以待人,要对所有的学生公正公平,一把尺子量到位标准意识。这样才能起到教育惩戒的公平性、威严性和公正性。
(二)做到智慧教育,立威尚可。
1.情绪激动、冲动的时候不能运用。
2.尽量不在公众的情况下运用惩戒教育,不要有杀鸡给猴看这种心理状态,这样的方式是起不到教育效果的,容易让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要考虑学生人格尊严,古语说: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密就是这个道理。
3.惩戒方法不能过于简单,要做到以理服人,事后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楚,要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学生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目的,要让习惯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三)榜样引领,管教同步。
我们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成人和成才,所以仅靠一个惩戒的制度是解决不了的,学生很多行为习惯实际是家庭教育的折射,学校教育的折射和社会教育的折射。因此作为家长、教师,我们要求学生怎么做,而我们自己就必须先做到。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这个道理,起到榜样引领的作用,做到自己与学生同步、同发展。
四、爱是根源,德是根本。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才是教育的万能金钥匙,因此我们要学会用耐心、爱心、童心感化教育学生,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过一种幸福完整的学习生活。
总之,《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是必要的,但是教育更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
惩戒规则心得体会篇五
按照xxxx市教育局统一安排,我们一行80多人赶xxxxxxxx大学参观学习。整个考察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到深受鼓舞和启发,确实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解放了思想、增长了知识,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不断充实更新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善于经营学校的思想等,都非常值得我借鉴和学习。知名专家、教授举办一系列高水平、高层次学术讲座也让人获益匪浅。
尤其是xxxx省心理特级教师耿喜玲老师的讲座更是让人印象深刻,至少我是第一次在教师培训里接受这种比较正规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她通过教师的心理健康会影响身边的人(包括学生、同事、家人、朋友等)的心理健康,阐明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要正确处理自己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压力会导致攻击性与暴力。由于面对着工作责任的加重、家长期望与社会评价的苛刻,以及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对自己工作业绩的关注与考核,使得许多教师遭受着愈来愈重的精神压力。因此,一些教师变得越来越容易发火、爱骂人、不耐烦、对学生态度专制,甚至出现或大或小的体罚行为,这些都表明教师身上的压力已经超出了极限的范围。导致这种明显违反教育常规的过失行为的原因,与其说是盛怒之下一个常人一时失去了理智,还不如说它是现行教育管理制度下一位教师心灵的扭曲。所以,在很多时候,教师的“职业行为越轨”和偏离常态,与其说是“职业道德问题”,不如说是一个“职业倦怠问题”,亦即心理问题。职业倦怠的教师会认为自己无法胜任工作,对自己的职业丧失兴趣和信心。他们更容易抱怨,更容易对自己做出消极的自我评价,他的个人成就感正在快速缩减。所以教师应尽量忽略一些并不十分重要的事情,只关注学生成长中最重要的问题;尽量给自己留下思考如何处理问题的时间;尽量给学生留下反思和改正错误的时间;尽量给学生的日后教育留有余地和留下时间。对出现问题行为的学生,教师要有耐心,要充满期待,给予鼓励和等待,决不能一棍子打死,决不能把话说“满”说“死”。这些都是作为教师职业成功的关键。对名校的实地参观考察更是让我获益匪浅,尽管他们经验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有一个明确的办学思想。其中有以下四所学校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首先是武xxxx关山中学:
1、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和高效课堂,并善于发现利用发展学生的差异。
2、要求教师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基础上,大力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3、校本教研注重实效,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
1、“崇仁尚思,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的先进办学理念给人以启发和思考,尚思”就是崇尚思考,用思考启迪智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以珠心算为突破口,启发学生乐学尚思,由此拓展到数学学科,提高了教学质量。
1、“日行一善,积善成德”的养成研究将传统美德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结合,形成了自己的育人模式。
2、校园文化建设独具特色,教室里精心的设计、寝室里每一张床边都贴满了学生自己绘制的作品,真正做到了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1、“办有灵魂的学校,做有思想的教师,育有个性的学生”的办学目标富有实效性。
2、“七彩星”评价体系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这一举措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
3、校本课程之---夷陵,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4、学生们的读书心得和手抄报,每个教室门口的班级的合影,充分体现了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齐心协力的大家庭。
6、学校特别重视家长教育行为的引导,并在校园内专门对家长教育行为进行宣传。
7、充分关注着教师的身心健康,设有专门的活动室,只有教师的幸福感提升了,一个学校的工作开展才会越来越好。下面我结合我校自身实际,谈谈我的几点体会、感悟。
一、校长要有先进的办学思想和对教育工作的执着追求。
考察期间,我了解到这些学校领导对教育工作的执着追求和对教育工作的深深情结。他们的教育目标,就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培养品德、极具爱心、有良好习惯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所以我觉得作为校长,就应该站在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高度来管理学校,确立学校的办学思想。我校应继续坚持“先成人,后成才”的办学理念,注重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坚持开展阳光大课间、社团活动建设活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二、高效课堂要常抓不懈,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课堂教学因素占了相当的比例,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最主要的还是课堂的高效。高效课堂破局的真正奥秘在于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只有学生爱学、会学才能减少对“教师”和“教”的依赖。唯有敢于把学习活动真正地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去“经历”去“经验”,学生的学习过程才会充满生命的律动,学生才会因这种律动而感动,课堂才会因这种情感的介入而灵动起来。唯此,课堂才会成为知识的超市,实现生命的狂欢。为了适应新的教育理念,我校极创设“教退学进、互动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路子,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乐观的态度快乐学习,让学生完全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在课堂中尽情绽放自己的活力和激情,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三、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学校要成为一所名校,富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必不可少。校本课程的开设补充了中、小学学科课程的内容,课程具有了多样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校教育变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学期我校将以心理学的开展为例,开始进行校本教研的规范化。这次考察使我深深认识到学校要发展,首先教师要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更谈不上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坚持采取首席教师、星级教师评选,教师末位淘汰,教师工资浮动等管理机制。每年开展一次首席教师、星级教师评比活动,评选条件不按资历的高低,年龄的大小,而是根据教师在学生及家长中是否享有较高的威信、教学成绩是否优秀、工作态度是否勤恳三个条件进行评选,同时,对于评教成绩位于最后3名的老师将会被末位淘汰。使得每一位老师都能够把学生成长与个人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支师德好、业务精、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xxxx4年12月13—19日,有幸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武xxxx中小学教育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17日下午,聆听了xxxx省特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耿喜玲老师题为《做一名学生喜欢,自己幸福的教师》的讲座,体会颇深。反思耿喜玲老师讲座内容,结合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体会,觉得一校之长,应该时刻把教师的职业责任和职业幸福放在重要的位置,引导教师做学生喜欢、自己幸福的人。如此,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才会蓄足后劲,永葆旺盛的活力。
为什么要重视教师的职业责任和职业幸福感呢?
耿老师讲解的弗洛伊德“人格三位结构”理论,我认为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自我,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教师也是人,也有追求本我、自我幸福的欲望或本能。但是,教师超我的职业道德责任是必须要承担的。
只谈责任,不谈幸福,在长期的责任压力下心理不能够获得释放,教师的职业倦怠就会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就会是教师身心的损伤。教师的身心健康没有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会很难。譬如品茶,有了一杯好茶,如果有一个舒心的品茶环境,那么品茶就不单纯是饮茶了,它已经上升到了一门综合的生活艺术。有人说:和尚吃茶是一种禅,道士吃茶是一种道,知识分子吃茶是一种文化。没有好环境,同样是茶,味同嚼蜡,索然无情趣。只谈幸福,不要责任,只能误人子弟,违背职业道德。贪图一时安逸享受、蝇头小利的幸福,常常是昙花一现,随之而来的是因为道德、理想的缺失而空虚忧伤被人小觑。
释迦摩尼在舍卫国的时候,听到四位小比丘在树下谈话,他们的话题是:世间万事,何者为乐? 一个说:“仲春之时,百花齐放,游戏原野,此最为乐。” 一个说:“宗亲宴会,音乐歌舞,情意绵绵,此最为乐。” 一个说:“车马服饰,出入显贵,行人瞩目,此最为乐。” 一个说:“娇妻美妾,熏香芬馥,恣意纵情,此最为乐。” 佛陀听了这番议论,慈悲地劝诫道:“你们所议论的,皆非永久安乐之法。春暖花开,秋冬必然衰败;宗亲欢聚,终要生死别离;财宝车马,实为五家共有(佛家认为,世上一切财物都是天灾、人祸、盗贼、官府和败家子这五家所共有);妻妾美色,可谓爱憎之本。”在佛陀看来,一心求道,方是永久安乐之法。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发现,教师们不怕教课、不怕教育管理,怕的是心烦心累。心烦心累主要是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工作环境的不公,二是师生矛盾突出,三是家长对教师的管理不认同。所以,校长应该在这三个方面进行积极引导。
一、要打造公平竞争的平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好的校长,应该为自己的教师创设一个风清气顺的工作环境,打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让自己的教师有面子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大事小事,教师们看着制度干,为着自己喜欢的事业干,为自己取得的一个又一个教育成果而幸福而骄傲而自豪。决不能让教师们大事小事找着校长谈,看着校长的脸色干,校长随心所欲地给教师好处或利益。在管理上,各级管理干部应该是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而不是校长统揽一切事,所有事情都找校长,都是校长说了算。
《老子》第十七章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大意是说:最好的管理者,大家就不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管理者,大家都亲近他赞颂他。再次一等的管理者,大家都害怕他、畏惧他。再次一等的管理者,大家都诅咒他。管理者不讲诚信,大家就不会信任他。好的管理者表面上是很轻松悠闲的,在把握好大局的情况下从不轻易发号施令。获得了成功,大家都会说:“我们本来就应该这样做好的。”老聃的话也许更能很好解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二、引导教师不给学生“较真”。
我们学校的教师面对的是未成年和刚刚步入成年的学生,他们的自制力、理解力、思想和认识都与成年人有差距。正因为如此,我们教师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花费更大的精力教他们做人。
一是抽空再复习或学习心理学知识,用知识管控自己的情绪,用教育技巧管控学生。不跟学生动真气,不跟学生记仇,要用“扭头就忘的孩子心态”管理学生。
二是严格要求学生,平时多亲近学生。放任自流,不严格要求学生的老师学生永远不喜欢。人心都是肉长的,学生再不懂事也是知道好歹的。平时待学生好,学生就会听你的话,尤其是遇事严格要求他时,他就会乖乖地服从你。
三是忌讳啰嗦教育和小题大做的教育。道理说明,学生认错就行,不要动辄就给学生谈一节课的道理,也不要鸡毛蒜皮的事就大动干戈。
三、引导教师平等、和气与家长沟通。
经常见到有教师毫不客气地指责家长,结果有的家长勉强忍受了,有的家长却直接与教师发生矛盾和冲突,就是因为我们的教师忘记了教师应有的修养和涵养,忘记了平等和与和气。当家长冷静下来后,还会再“气一气”(许多情况下是无意的或真诚的,并不是有意气老师。)老师:您是老师哩,别生俺的气,别给俺这没文化人一般见识。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与家长的融洽沟通,要用换位思考的心态理解家长,请家长帮助我们一起教育好学生。以上体会仅供交流。不当之处恭请同仁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