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保护规划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生态修复保护规划篇一
成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资源管理集成创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明晰事权划分,逐级落实责任,分解规划目标,协同推进试点工作。加强与江苏省水利厅、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苏州市水务局关于试点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对接,统筹协调解决试点矛盾和问题。
(二)落实监督考核
确立水资源管理集成创新试点建设的指导性地位,将主要目标任务和建设内容纳入吴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指标体系与远景规划。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各区镇街道和相关主管部门定期上报试点方案实施情况报告,形成监督和考核机制。
(三)强化资金保障
建立试点工作长效稳定投入机制,完善以财政资金投入为主,社会资本投入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公益性为主的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节约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需将其作为财政预算安排的优先领域,进一步加大上级和本级政府投入力度。经营性为主的开发利用项目,可制定相关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和手段,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支持试点项目建设。
(四)完善政策支持
区水务局要加强与发改、财政、工信、资规等部门的沟通,建立试点协调机制,争取各部门加大对试点工作政策支持,确保重点示范项目有序推进。借助重点科研单位和知名高校,开展相关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提供有效科技支撑。
生态修复保护规划篇二
75号),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创建生态镇,是我镇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大措施和重要载体,也是促进我镇环境建设,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组织形式。通过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增加环保投入,采取措施克服目标环保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使各项指标达到要求,创造优美的环境,提升我镇综合竞争力,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为做好创建工作,镇政府决定成立创建生态镇领导小组,具体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xx分局;办公室主任由xx同志兼任,副主任由xx同志兼任;办公室工作人员由上述成员单位各抽1~2人组成,负责跟进本部门相关工作、资料收集和材料汇总。
各居(社区)要相应成立创建小组,配合镇创建领导小组开展工作,组长由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担任,成员3~4人。
为明确职责,顺利开展创建工作,设立宣传、考核指标落实、资料收集与编制以及资金经费保障等7个工作小组。
(一)资料组
1.创建生态镇请示及申报表、工作报告
责任单位:党委办公室
任务说明:根据环保部《生态乡镇申报表》,填写相应内容后加盖xx镇人民政府公章;根据我镇实际情况,整理创建生态镇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主要经验和体会等形成工作报告。
责任单位: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xx分局
任务说明:依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试行)》,将我镇各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归总,形成技术报告。
3.创建生态镇相关证明、情况说明材料
责任单位:创建生态镇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
任务说明:依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试行)》,各单位将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整理汇总后协调区级主管部门出具证明及情况说明材料(见附件1)。
4.创建生态镇影视宣传片、图片集
责任单位:宣传文体办公室
任务说明:制作我镇创建生态镇工作影视宣传片,时间长度约30分钟,充分展示我镇生态文明形象,同时制作相关画册。
(二)宣传组
组长:xx
成员:xx
1.制定宣传计划,对创建工作进行广泛宣传,使之深入人心。
2.及时报道创建进度和先进事迹,定期播放创建生态镇公益广告,并向省、市、区级报刊和电视台上送宣传报道资料。
(三)环境整治组
组长:xx
成员:xx
生态修复保护规划篇三
20xx年以来,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教育活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结合我镇生态环境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工作方案使我镇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为确保我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序进行、提高对各类环境问题的监管和处理能力,区生态环境分局为我镇配备了两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充实了环保办工作人员力量,为我镇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人员保障。经过镇党委研究,根据我镇实际情况成立了环保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环保工作职责,配备了必要的办公用品、并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坚持不定期召开环保工作专题党委扩大会,明确各个包保小组职责,确保制度落到实处。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越来越重要,我镇成立了李土桥孝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孝善活动给村民进行很好的孝老爱亲、奉献社会的教育活动,同时通过孝善村竖起榜样,带动全镇进行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镇党委、政府采取有效的工作方案对农村环境进行整治。各村(居)利用临时性公益性岗位人员对积存在路边、村边、坑边、林间的秸秆、杂物进行全面清理。对日常产生的垃圾做到每日清运、集中清理、转运及时。我镇对各村(居)环境整治工作实行“一周一观摩,一周一调度”。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把秸秆禁烧工作认真落到实处,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我镇把秸秆禁烧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在午季和秋季坚持24小时巡查,全年开展督查工作并实行包保小组责任制,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由于分工明确,层层落实责任,使秸秆禁烧工作取得很好的成效。
在全镇范围内对畜禽养殖场进行摸排,排查出污染源的分布情况,严格要求辖区内养殖业配套完善的环保设施,控制好污染源。为了保障我镇饮水安全问题,根据区生态环境分局要求为我镇五个水厂配备了五名饮用水源地临时性岗位人员,主要负责巡查饮用水源地周围环境以及地表水质不受污染。对农村清洁、保洁项目,投资了大量的财力保障,镇村环境得到改善,我镇有效利用垃圾中转站,加强配备了环卫工人、保洁员以及垃圾清运车等,按要求对垃圾进行及时转运,通过一年来的努力,使我镇的生态环境明显提高,为打造生态宜居乡镇提供了保障。
(一)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环保设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二)群众环保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
(三)农村生活污水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四)对农村各方面的面源污染和养殖业污染问题有待加强。
(一)打造生态宜居乡镇。把“生态文明建设”做为重点贯穿在各项工作中,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中心,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把我镇建设成生态乡镇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领导能力,落实责任。在成立包保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强化责任分工。环保办负责日常工作,建立巡查制度,对辖区内进行不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解决。
(三)做好饮用水源地工作,确保饮水安全。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关系民生,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证,做好饮用水源地定期巡查制度,切实发挥好临时性岗位人员的作用。
(四)加大环保工作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利用广播、宣传车、宣传栏、群众见面会等方式进行舆论宣传,引导群众积极投入到环境保护行动中,为全镇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生态修复保护规划篇四
温泉镇立足东里生态保护区功能定位,制定“421”工作计划
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生态走廊
核心导读
今年,温泉镇立足东里生态保护区功能定位,以改善生态为重点,建设生态产业为支撑,依法治理生态环境为保障,为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东里生态走廊起好步、带好头。
镇乡晒计划
改善“4”大生态:加强森林生态的建设与管护;加大水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加快农业生态建设;改善居住生态环境。
发展“2”大生态产业:大力发展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产业。
强化“1”大保障:依法治理生态环境,加大执法力度。
今年,温泉镇将紧紧围绕县委“1365”发展思路,制定“421”工作计划,改善生态环境,强化产业支撑,并加大生态建设执法力度。
“我们将从加强森林生态的建设与管护着手,对重点区域造林加大力度,增加绿化造林的总量,提高绿化造林质量,优化乡村生态环境。”该镇党委书记张国安表示,以成片造林、河道绿化、生态家园示范村建设这几个方面,落实好森林生态的建设,使乡村环境美如画。
在水生态及农业生态环境的治理上,该镇实施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及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农作物秸秆还田、农村户用沼气、农村清洁等防治工程,综合治理东里河水流环境,强化次级河流管理,着力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让水生态和农业生态实现优质高效、安全、可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张国安表示,在改善群众居住生态环境方面,将从这几方面着手:第一,不仅要让工业排污各方面达到标准,并长久保持这个标准。第二,完善场镇及美丽乡村集中居住点的雨污排放系统。第三,对各村(社区)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进行完善优化,并让每个居民有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确保全镇干净、整洁。
在发展生态产业方面,以山地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园为带动,逐步将传统和粗糙型种养殖业转移到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上,以山羊、大鲵、野鸡、香猪、竹鼠等特色畜禽养殖及绿壳鸡蛋为重点生态产品,以公司+农户(大户)组建专业合作社为发展模式,推动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另外,以柚子、青脆李等特色种植为重点,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培育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
依托小旅游、打造大旅游的思路,围绕“一湖一潭一沟”(龙舟湖、七里潭、大凼沟)开发特色生态旅游产业,整修维护古镇的老街风貌,实施盐泉和溶洞开发为主的精品旅游,并争取在今年让温泉仙女洞评选上2a级旅游景区,使该镇成为汉丰湖至雪宝山旅游线上的精品驿站。
在依法治理生态环境上,加大执法力度。加大打击乱砍滥伐和非法占用林地的行为,整顿木材流通市场和加工市场,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乱砍滥伐林木案件进行查处;在污水排放执法力度上进一步加强,严厉打击污染物违规排放现象,尤其是畜牧养殖业、洗砂场、工业废水。
温泉镇人口5.8万人,幅员面积149平方公里,拥有两千年历史的一个古镇,文化底蕴深厚,2013年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作为全县的一个资源大镇,是秦巴古道无人区的起点,有古镇、古寨、古桥、古庙、古墓、古盐井遗址等,民风淳朴,传统民俗沿袭至今,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煤矿、菱铁矿、石灰石、石膏、陶土、化工等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从2016年的工作计划中,可以看出该镇紧紧围绕县委“1365”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制定了“421”工作计划,不但目标明确,而且每一项工作切实可行。我们期待温泉镇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百姓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千年古镇越来越美。
生态修复保护规划篇五
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自然修复为主的方针,结合我州国土空间生态本底,统筹考虑区域自然资源特性,科学确立长江流域生态修复总体目标和战略任务,按照保证安全、突出生态、兼顾景观的次序,谋划和推动我州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工作,有序部署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通过3年攻坚,构建“安全、和谐、健康、清洁、美丽”的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突显我州主体生态功能区的地位和作用。
二、主要任务
(一)科学编制实施州、县两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根据《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推进市(州)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鄂自然资办文〔2021〕10号)精神,参照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大纲,组织编制州、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力争2022年6月底前完成规划文本等成果汇编工作,按程序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后实施。
(二)指导完成长江三峡地区(巴东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指导巴东县完成长江三峡地区(巴东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通过实施长江库岸修复、地灾治理、垃圾污水处理和生态农业四大类工程,打造长江库岸巴东段生态屏障,改善人居环境,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三)序时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按照各县市起底排查确定的分类台账和“一矿一策”情况表,结合年度工作计划,序时推进已关闭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确保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州已关闭矿山生态修复。压实矿权属地管理责任,坚持“谁开采谁治理、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强化矿山责任主体生态修复治理义务,切实将矿山生态修复由事后治理向事前事中保护转变,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打造全州良性有序的矿山生态环境。
开展历史遗留矿山核查,积极申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省级补助项目。按照《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历史遗留矿山核查工作的通知》(鄂自然资办文〔2021〕14号)要求,按时完成我州历史遗留矿山核查工作。依据核查结果,支持指导县市申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省级补助项目,推动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
(四)大力实施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加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等项目实施力度,强化中央、省级资金使用,推进恩施市沙子坝滑坡等20个重点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实施。
(五)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实施。依据《湖北省高质量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持续推进利川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宣恩县椒园镇两个2020年度部级试点项目,恩施市白果乡、巴东县野三关镇两个2021年度省级试点项目和宣恩县沙道沟镇2021年度市级试点项目,积极谋划其他县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州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攻坚提升专项行动指挥部定期调度各县市工作推进情况,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州级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在州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成立州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工作专班,专班设在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协调配合,增强工作合力。
(二)强化检查督导。州、县按照工作方案,做好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各时间节点成果审核。巩固长江干支流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成效,加大矿山生态修复的日常督办和调度。选择基础好、有代表性、各方积极性高的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重点推进,督促县市政府和投资主体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争取尽快把政策红利转化为生产力。认真组织生态修复项目“双随机、一公开”检查。
(三)做好舆论宣传。积极宣传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高公众对生态修复工作的认识水平,激发公众对生态修复的关注度,吸取公众对生态修复的建议,以长江流域整体修复成效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
附件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