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继器方案设计公司
方案在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提高组织协调性和执行力以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安徽中继器方案设计公司篇一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精神,加快高教强省建设,服务省委省政府《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坚持“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以法治的方式和改革的办法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优化结构、健全体系,创新模式、完善机制,改善条件、提高质量,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融合发展和特色发展,为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惠民生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目标任务
通过三年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人才
培养的结构更加合理、质量持续提高,服务“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的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促使我省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成效更加明显,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日臻完善。
——定位更加科学。进一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职责使命,形成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立足地方、面向地方,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找准切入点、创新点,科学定位,分类发展。
——结构更加合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使高等职业院校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专业结构更加优化。统筹办好各类高等职业院校,建立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建设管理、生态文明建设、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
安徽中继器方案设计公司篇二
记者了解到,目前池州市中考报名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月底结束。与去年相比,虽然应届生、历届生或同等学历者可报名参考,但今年明确报考普通高中的考生应是池州市户籍的2017届、2018届初中毕业生或户籍在外市但在池州市就读且有池州市学籍的2018届初中毕业生。鉴于公办普通高中不准跨市招生,参照外市做法,池州市进一步明确2018年在本省市外初中毕业的池州市户籍学生,要求参加池州市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必须回户籍所在县区报名参加考试。
方案还规定2017届初中毕业生不享受省示范高中定向生政策。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考生不受届别限制。
在池州市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根据本人意愿,可在流入地就读学校报名参加考试录取,也可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录取。
在外省、外市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户籍在池州市的学生,自愿回池州市报考升学的,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录取。
户籍在池州市,在池州市民办学校就读的跨县区学生,可在就读县区报名并在当地参加考试录取,也可按本人意愿填报户籍所在县区高中学校参加录取。
普通高中、五年制高职、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不得报考。
安徽中继器方案设计公司篇三
《安徽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全文如下。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是视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为经济持续增长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省委、省zf决定围绕调结构、稳市场、防风险、提效益、增后劲,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特制定本方案。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要求,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深入实施“调转促”行动计划,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增强持续增长动力,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坚持企业主体。尊重企业意愿和发展规律,保障企业自主决策权,充分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
——坚持政府推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政府组织引导和协调服务,分类施策、分业引导,在改革发展稳定上营造良好环境。
——坚持市场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运用市场机制,倒逼企业技术、产品、业态、商业模式等创新,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
——坚持依法依规。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严格遵照国家政策规定,依法依规推进“去降补”,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各项工作。
——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当前和长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科学确定即期、三年和五年改革重点任务,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环节,把握节奏、有序推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
——坚持改革创新。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全力推进高水平的双向开放,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力大解放大发展。
坚持稳中求进,抓住关键点,在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上下功夫,在优化现有供给结构、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在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供新产品新服务上下功夫,力争全省各级“去降补”主要目标任务一年有所突破、三年基本完成、五年全面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取得显著进展,发展效益和效率显著提升,发展动能显著增强,引领我省经济迈上新台阶。
(一)围绕调结构,推进去产能。按照做优增量、调整存量的双重任务要求,2019年底,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到2020年,产能利用率达到合理水平,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1。处置“僵尸企业”。 (1)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倒逼过剩产能特别是落后产能退出,保障市场出清、社会稳定。(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有序、一企一策、精准处置,对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存在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实现市场出清。 (3)司法机关要加快破产清算案件审理,依法为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创造条件。 (4)坚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积极推进破局性、战略性兼并重组和结构调整。支持发行优先股、定向发行可转换债券作为并购重组方式。 (5)停止对“僵尸企业”的财政补贴和各种形式保护。落实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对“僵尸企业”处置任务重、财政困难的地方给予专项奖补等政策。争取国家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支持,盘活企业存量土地。
2。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1)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和法治办法,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促进钢铁、煤炭行业结构优化、脱困升级、提质增效。 (2)2019年起,按5年规划、前3年攻坚的要求,压减粗钢、煤炭过剩产能。 (3)严控新增煤炭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减量重组保留产能,推进企业改革重组,促进行业调整转型,严格治理不安全生产,严格控制超能力生产,严格治理违法违规建设,严格限制劣质煤使用。 (4)严控新增钢铁产能,依法依规退出达不到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标准要求的产能,鼓励企业通过主动压减、兼并重组、转型转产、搬迁改造等退出部分产能,严格执法监管,推动行业升级。 (5)围绕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支持和引导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企业富余产能向境内外转移。 (6)综合运用奖补、税收、金融、土地、标准等政策措施,形成化解过剩产能的工作合力。 (7)把职工安置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通过企业主体作用和社会保障相结合,多措并举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3。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1)按照“推进企业重组、推进整体上市,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资管理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总体思路,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2)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开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3)积极创造条件将更多的主业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推进省属企业集团整体上市。 (4)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针对企业类别和功能定位,积极推进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考核,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5)加快改组完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组设立若干具有保障服务功能或产业引领作用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6)加快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扩大企业负责人市场化选聘比例,推进有条件的企业试行职业经理人制度。
4。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1)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加快从缺乏竞争优势的非主业领域及一般产业的低端环节退出。 (2)盘活国有资产,按照市场方式,坚持依法、自愿、互利原则,依托优强省属企业,通过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等方式,强化同质化业务和细分行业整合,推进同一集团公司内部相同或相近业务、同一产业链业务重组整合,推动企业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价值链高端聚集。 (3)严格控制国有企业非主营业务投资,优化组织结构,合理限定法人层级,加快三级以下公司清理,有效压缩管理层级。
5。剥离企业办社会功能。(1)坚持市场导向、政企分开,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多渠道筹资、合理分担成本,以人为本、维护稳定的原则,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2)推进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剥离国有企业办医疗、教育、市政、消防、社区管理等公共服务机构,对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集中解决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问题。(3)支持工业企业分离企业内部的生产性服务业,组建独立经营的市场主体。 (4)2020年,基本完成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二)围绕稳市场,推进去库存。坚持分类指导,因城施策,用3年左右时间,去化商品房库存2500万平方米。到2019年底,全省商品住宅去化周期控制在15个月以内,商业办公等非住宅商品房去化周期控制在48个月左右。到2020年,实现供需基本平衡,房价总体稳定,有效控制市场潜在风险。
1。实行差别化调整。(1)合肥市房地产去库存重点是保障供求平衡,保持市场稳定,避免大起大落。 (2)房地产库存较大的城市重点是有序调控房地产用地供应,提高新市民住房购租能力,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有序扩大和优化住房需求。 (3)强化用地管理,分类确定土地供应规模,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2。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1)取消过时限制性政策,积极落实支持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相关政策。 (2)支持将有稳定就业的进城务工人员、城市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范围。连续缴存住房公积金一定时限的,享有住房公积金提取、贷款等相关权益。 (3)通过发放商业银行和住房公积金组合贷款、公转商贷款贴息、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展贷款资金来源,支持住房公积金缴存人贷款。(4)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成为租赁市场的房源提供者,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 (5)通过政策性银行中长期贷款支持、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措施,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收购或长期租赁库存商品房,面向社会出租。 (6)对符合条件的居民实施货币化租金补助,把公租房范围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实现公租房货币化。2019年,政府不再新建公租房。
3。鼓励农民进城购房。 (1)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维护好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将农民的户口变动与“三权”脱钩。探索进城落户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机制。 (2)对自愿退宅进城农民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当地政府可给予一次性购房奖励或其他补助。 (3)推进惠农安居贷款,简化收入证明要件和担保手续,对农民实行灵活的还款方式。 (4)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
4。大力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1)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更好满足新市民的住房需求,2019年城市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2)对在售商品住房消化周期超过2年的,原则上不再安排新建棚改安置住房;确需实物安置的,政府原则上不再直接组织安置房建设,公开从市场购买安置房。
5。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1)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房价格,利用房地产调整时机,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2)在符合城乡规划的前提下,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库存工业、商业地产改造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将库存商品房改造为商务居住复合式地产、电商用房、都市型工业地产、养老地产、旅游地产等。(3)做好制度设计,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营造主要靠市场进行产业重组的可预期环境。
6。加快消化农产品库存。 (1)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构建粮经饲兼顾、农牧渔结合、生态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结构调整,发展精准农业,适应市场需求调优、调高、调精。 (2)鼓励各地出台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扶持政策,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和特色加工,推进主食产业化,全面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和“主食厨房工程”,减少陈化损失,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
(三)围绕防风险,推进去杠杆。 2019年,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直接融资占全部融资比重力争超过25%,金融业务主要风险指标达到监管要求。 2020年,直接融资占全部融资比重达到30%,证券化率达到60%,企业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水平,政府负债率和债务率控制在警戒线以内。
1。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规模。(1)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上市(挂牌)。推动上市公司股债并举,公募私募并行,多渠道再融资。探索设立小微证券公司。 (2)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充分发挥安徽产业发展基金作用,加快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各类股权投资基金。争取国家在我省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 (3)鼓励企业扩大债券融资规模,不断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各类企业发行公司债、可转换债和可交换债、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永续债等债务融资工具。争取国家在我省开展绿色债券、不良资产证券化、基础设施证券化等创新试点。
2。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1)严格控制新增债务规模和融资成本,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融资利率一律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1。3倍。(2)严格举债程序,各级政府在限额内举债,举债项目分别列入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或政府性基金预算,并报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 (3)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政府存量债务全置换。 (4)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加快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实行政府债务管控和限额管理,对政府或有债务加强统计分析和监管。(5)推动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和融资,鼓励政府融资平台存量公共服务项目转化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降低地方政府存量债务。 (6)开展风险预警监测,运用债务率、新增债务率、逾期债务率等指标进行风险评估,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分配和债务风险挂钩。
3。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1)规范各类金融活动,加强对新型金融业态的监管,持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和监管,解决好新的“三角债”问题,做好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依法打击和遏制非法集资。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监管部门责任,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2)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金融征信体系。建立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机构以及各类具有金融交易行为和金融服务的企事业机构在内的信息采集和综合统计体系,推进与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交换和共享。健全金融行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全面开展中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3)支持金融机构增资扩股,足额提取拨备,有序处置不良资产,推动债务重组,增强金融市场主体实力。 (4)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按照“一项目一对策”和市场化处置原则,妥善处置各类融资信托产品、私募资产管理产品等出现的兑付问题,主动释放信用违约风险,及时依法妥善处置信用违约。支持成立融资指导委员会、债权人委员会,有针对性地对已出现资金风险信号的企业实施帮扶。开展不良贷款真实性核查,加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核销和处置进度。积极对接国家合意贷款管理模式调整,促进金融机构扩大有效信贷投入。
(四)围绕提效益,推进降成本。落细落实降成本举措,打好组合拳,到2019年,企业综合成本比2019年下降5%—8%。2020年,制度性交易、人工、税负、社保、财务、电力、物流等成本降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1。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1)衔接落实国务院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社会服务,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降低服务成本。 (2)深化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建设,适时推出清单“升级版”。逐项制定事中事后监管细则、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强化权力规范运行和制约监督。 (3)探索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清单、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推动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4)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 (5)加快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推进政务服务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审核、网上监督等全程电子化。
2。降低人工成本。 (1)降低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缴费费率,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2)落实钢铁、煤炭等行业内部退养、内部安置等政策,妥善做好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实现减员增效。 (3)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原则上不超过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 (4)支持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提高劳动生产率。
3。降低企业税费负担。(1)进一步正税清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特别是垄断性中介服务收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 (2)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以及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全面实施营改增、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 (3)进一步落实省、市、县三级涉企收费清单制度,降低收费标准。停止省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立项审批。开展涉企收费专项督查,坚决遏制各种乱收费。
4。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1)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协调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定价,抑制企业融资成本不合理上升。(2)加大对银行业违规收费清理规范和督查处罚力度,禁止质价不符的收费和无服务的乱收费。降低登记、公证、评估、抵押等财务费用,公布收费价格清单。 (3)支持大中型企业发行各类中长期债券、票据等。 (4)2019年起,进一步降低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贷款担保费率。
5。降低电力价格。 (1)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 (2)实施输配电价改革,适时下调工商业用电价格。 (3)继续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范围,探索将电力直接交易范围由现行工业用户扩大到符合条件的一般工商业用户,完善省内交易平台,鼓励发用电双方通过平台参与竞价交易。
6。降低物流成本。(1)推进流通体制改革,提升流通网络化、信息化、集约化水平。 (2)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培育打造一批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示范乡镇和“电商村”。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推进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完善合肥、芜湖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 (3)加强现代物流园区和智慧物流建设,开展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推进物流标准化试点。 (4)平衡各种运输方式,提高运输效率。进一步理顺铁路专用线价格,适当降低收费公路收费标准。
7。降低农业生产成本。(1)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开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鼓励农民在自愿前提下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龙头企业,形成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种规模经营模式。 (2)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创建,示范推广一批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绿色环保技术,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本增效技术,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全面推进绿色增效示范行动,实施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五)围绕增后劲,推进补短板。加强薄弱环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基础设施支撑力持续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显著增强。
1。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1)建设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在产学研用合作、科技成果“三权”管理、股权和分红激励、科研人员离岗创业与职务发明、科技人才流动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形成一批科技、产业、人才、改革成果。 (2)着力打造创新战略平台,建设合芜蚌综合创新示范区,加强前沿关键技术攻关,努力形成一批突破性创新成果。 (3)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 (4)深化军民融合,推进合肥高新区国家级应急产业基地、芜湖高新区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深化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军民先进技术合作。
2。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1)深入实施“调转促”行动计划,增强创新驱动发展引擎作用,加快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2)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方向,实施好《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技术、产品、业态、模式等创新。 (3)高标准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引导各地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区,支持新型显示、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高性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成长。 (4)积极对接国家重大专项、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基金,争取获得更多支持。
3。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1)抓好创新型省份“1+6+2”以及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股权和分红激励等政策落实,支持企业加大研发力度。 (2)抢抓国家修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机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 (3)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引导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小巨人。 (4)依托骨干企业,建设一批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力争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全部建有国家级创新平台。 (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推进技工大省建设,努力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
4。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1)启动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大幅度增加企业技术改造投入,更多采用后补助、贴息等方式,以政府投资助力社会投资。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能力。 (2)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制造业与大数据、物联网、工业设计等深度融合,推进人机智能交互、智能物流管理等技术和装备应用,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车间示范工程。 (3)提高产品和建筑物技术标准,倒逼企业技术进步。
5。扩大消费品有效供给。 (1)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以改善供给引领消费需求。(2)制定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等产业创新提升实施方案,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服装家纺、家居等时尚产品,开发生态有机食品、绿色家电等新品种,发展现代中药、养生保健、康复器械等健康产品。(3)加强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推广智能穿戴、智能安防等新型信息产品,扩大信息消费和信息服务。 (4)落实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鼓励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 (5)扩大使用绿色建材、高强度钢筋、钢结构、高强度混凝土和铝型材等。
6。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1)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科技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检验检测认证、节能环保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向专业化转变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2)加快发展教育培训、健康、养老、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和设计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向精细化和高品质提升。 (3)综合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推动服务业业态创新、管理创新。 (4)深入推进黄山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择优筛选发展基础好、工作制度完善的市申报新一轮国家试点。 (5)依托中心城市、工业集聚地、交通枢纽等,规划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示范园区。
7。推进新型城镇化。(1)加快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2)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 (3)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加强城市科学规划、特色设计和精细治理,构建“两圈一带一群”城镇空间格局。
8。扩大对外开放。(1)发挥我省沿江近海、居中靠东和处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推进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2)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务实合作,全面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的战略支撑。 (3)打造对外开放大通道,开展长江干流和淮河航道整治,推进铁路、公路、航空、油气管网和信息通道建设,加快形成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强岸线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推动江海联运、多式联运,形成功能互补、联动发展的港口群。 (4)构筑对外开放大平台,进一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市场深度融合和体制机制等高对接,加快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建设,加强进境货物检验检疫指定口岸建设。 (5)加快推进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持续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和关检合作“三个一”改革,强化互联互通、协同协作,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6)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并举,积极参与公共产品供给。
9。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大力推进创业苗圃、创业咖啡、创新工场、青年创业园等新型孵化载体建设,发展众创、众包、众筹、众扶等新型创新创业模式,完善从众创空间到产业基地的梯级孵化体系。 (2)实施“创业江淮”行动计划、“江淮双创汇”行动,加快建设“双创”示范基地,办好“双创”活动周,搭建汇聚信息、人才、导师、项目和资金的创新创业平台。 (3)支持有条件的银行设立子公司从事科技创新创业股权投资,争取国家在我省开展投贷联动试点。
10。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扩大市场紧缺、潜在需求大的农产品生产,发展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营销,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产业升级。(2)以科技和农田水利建设为支撑,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强化农业物质基础,加大对农田水利、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作业配套设施等能力建设支持力度,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3)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完善农业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农村产业融合增值收益。 (4)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主线,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完善“三权分置”有效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引导实现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1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1)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好山水资源,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着力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2)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联防联控和流域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生活垃圾3年整治专项行动、“三线三边”环境整治。 (3)逐步降低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5)实施新一轮新安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进一步完善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领导干部离任后出现重大生态环境损害并认定其需要承担责任的,实行终身追责。
12。健全金融服务体系。 (1)推进省农信社改革,推进管理去行政化和履职规范化,强化服务职能。 (2)推动农商行治理机制转换,鼓励符合条件的农商行跨区域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设立村镇银行投资管理行,提升批量化组建、集约化经营和专业化服务水平。 (3)支持徽商银行探索开展综合化经营,争取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 (4)推进民营银行设立相关工作,力争2019年取得突破。(5)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试点,拓展汽车金融公司业务范围。 (6)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实现惠农金融服务室行政村全覆盖。 (7)支持法人金融机构通过增资扩股,a股、h股上市或“新三板”挂牌等途径补充资本,鼓励符合条件的发行二级资本债券或优先股,发展多元化资本工具。 (8)大力发展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强政策性担保机构建设,深入推进“4321”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建立省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专项基金。
13。打好脱贫攻坚战。 (1)认真贯彻省委、省zf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坚持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加大资金、政策等支持力度,提高扶贫水平。 (2)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健全综合扶贫投入体系,通过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易地搬迁、生态保护和补偿、智力提升和社会兜底等,确保到2020年全面实现“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
1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加快铁路、公路、航道、机场、水利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 (2)加快水电气路、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海绵城市、城际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建设。 (3)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4)加强引江济淮等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防洪抗旱排涝重点工程建设。 (5)创新补短板投入机制,推动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和运营机制。
15。保障和改善民生。 (1)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工作思路,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2)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量力而行、雪中送炭、突出绩效、共建共享,以项目化手段继续实施好33项民生工程。 (3)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做好结构调整中的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落实和完善援助措施,通过鼓励企业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社会政策托底等多种渠道,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4)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改革。 (5)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推动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逐步普及2019年基本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 (6)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7)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质升级文化惠民工程。
(一)启动实施(2019年)。按照“情况要摸清,目的要明确,任务要具体,责任要落实,措施要有力”的要求,深入调查研究,搞好基础数据测算,摸清我省特困企业、房地产市场、企业成本构成、金融风险点、发展薄弱环节等情况,制定“1+8+4”工作方案、实施意见和实施办法,排出工作重点,细化具体目标、工作任务、重大项目、节点计划、推进举措等内容。对照实施方案,迅速启动相关工作,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措施清单,以项目化手段、工程化措施,推进实施方案、实施意见落地。有序退出、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出台“三煤一钢”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实施办法及配套政策,完成年度煤炭、钢铁行业退出过剩产能任务;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安置比例,严格调控房地产用地供应,减少商品房库存500万平方米左右,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超过50%;优化融资结构,有效管控政府债务,直接融资占全部融资比重进一步提高,政府负债率和债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缴费费率、用电成本、物流成本等;全面实施“调转促”行动计划,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和服务业主导产业培育计划,开工建设一批重大补短板项目。
(二)深入推进(2019—2019年)。针对薄弱环节,继续完善工作机制,把握好节奏、力度和关键点,及时跟踪、检查、评估工作进展情况,全面落实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推进“僵尸企业”市场基本出清,基本完成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退出任务,支持国有特困企业基本脱困。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机制,因城施策,分类指导,逐步减少商品房库存。健全防风险机制,扩大直接融资,有效管控政府债务。全面降低制度性交易、人工、税负、社保、财务、电力、物流等成本,持续减轻企业负担。加大有效投资力度,科学配置要素资源,推进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三)巩固提升(2019—2020年)。开展“去降补”工作完成情况“回头看”,全面梳理存在问题,找缺补差,推动整改落实。适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科学评估实施效果,通报和发布实施情况。全面完成“去降补”目标任务,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理念、新机制、新动能,建立适应需求变化的供给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经济支撑。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省zf常务副省长任组长,省zf有关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省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协调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zf办公厅。各市、县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充实领导力量,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省财政安排资金,按有关规定对各市及有关企业推进“去降补”工作给予奖补。
(二)压实工作责任。各牵头领导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负主管责任。市、县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负直接责任。省直各责任单位要切实按照职责落实工作责任,主要负责同志为直接责任人。各市和省直有关部门要密切跟踪国家政策,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和配套政策措施。省直有关部门要积极向国家部委汇报衔接,争取更多支持。各级各部门要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践行“三严三实”,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协作配合,创新工作举措,精心组织实施,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工作有力有效实施。
(三)强化督查落实。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情况列入落实中央和省委、省zf决策部署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纳入对各市目标责任考核重要内容,加强督办、巡查、考核评价,对工作开展情况较好的地方和单位予以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地方和单位予以问责。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调度协调、督察调研、绩效评估、对账盘点等工作,建立信息通报、发布制度,重大事项及时报告省委、省zf。各地要紧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中的关键环节和难点问题,深入实地,跟踪督办,紧抓不放,确保各项部署落地生根。
(四)营造良好环境。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开展情况,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经验做法,加强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预期。充分调动各方面支持、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凝聚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正能量。
安徽中继器方案设计公司篇四
一、主题:感恩教育(感谢学校、感谢老师)
二、时间:7月1日上午8点
三、地点:学校大*场
四、参加人员:学校领导、毕业班全体教师、部分家长代表
五、活动准备:
(1)主持人:六年级两名学生
(2)布置会场:王建平、体育组全体教师
六、活动的目的:
1、六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难忘的,在小学里学生开始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实践。在毕业前夕,通过隆重而有意义的毕业典礼来展示六年来的教育成果,也表达了毕业生对母校和对老师的感谢之情。
2、通过毕业典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一次“感恩的教育”,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
七、活动过程:
(一)音乐响起(《毕业歌》)主持人走上台。
(二)合(*、乙)“放飞理想告别母校师恩难忘”城关四小20xx届小学毕业生毕业典礼现在开始。
(三)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四)领导代表讲话
安徽中继器方案设计公司篇五
我们在事业上寻觅着生命的亮点。春节后几个月的忙碌过去了,为了丰富一下大家的业余生活,在公司之余组织大家一次春游踏青活动。
20xx年x月x日
全体公司成员
xx山
1、希望通过本次活动,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2、通过本次活动促进一下公司新老员工的交流,彼此之间加深了解。
3、培养公司员工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使员工能够充分认识到集体的力量。
4、让员工们离开城市的喧嚣,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回归自然。
5、本次爬山活动既是一次旅游,也是一次身材磨炼,同时也以此为契机,加强员工进行体育磨炼的意识。
1、活动日期:x年x月x日
早上8:00公司集合。8:20出发。9:00左右到达,开始登山比赛。
游戏环节、拓展项目环节;中午简餐环节。下午16左右返回,晚饭聚餐。
2、活动地点:xx国家森林公园
3、活动项目户外爬山,团队比赛以及拓展游戏项目。
4、活动参与人员:略
5、预算费用:略
6、活动策划人:略
7、安全保障预员:略
1、爬山比赛
2、游戏名称:交换名字
3、猜词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