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成功经验 老旧小区改造领导事迹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老旧小区改造成功经验 老旧小区改造领导事迹篇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委五届四次全会、县委三届五次全会会议精神,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根据《关于促进乡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若干保障措施》(x办文〔20xx〕xx号)、《xx县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实施方案(试行)》(xx县强县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等文件要求,结合xx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村庄为基本单元,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和乡村合作公司平台载体作用,以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为切入点,广泛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贯穿共同缔造活动全过程、各方面,健全以镇党委为核心,乡村合作公司、专业合作社等各种经济社会服务组织和村“两委”各有其位、各司其职的基层社会组织体系,形成党组织领导的“一核多元”协商共谋机制。
2、坚持干群互动。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尊重群众意愿,从群众关心的事、让群众满意的事做起,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真正变“要我建”为“我要建”,变“干部干,群众看”为“干部群众一起干”。
3、坚持均衡发展。完善乡村服务功能,着力建设完整的环境体系、服务体系和治理体系,推动资源、服务、平台下沉到村湾,实现基层问题尽量在基层解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4、坚持融合共治。统筹用好政府、社会、群众多元力量,推动社会治理方式由政府单向管理向社会多方参与转变,形成各类主体合作、多种手段统筹、多方资源融合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三)工作目标
到20xx年底,完成第一批唐王店村、联强村2个共同缔造试点村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到20xx年底,完成第二批共同缔造试点村建设,形成一批巩固基层基础的长效机制;到20xx年底,累计完成16个村共同缔造建设,共同缔造理念深入人心,让群众成为自觉参与者,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固。
(一)决策共谋
发现群众需求、汇集群众智慧,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共寻发展问题,确定突破点,激发群众对村庄事务的关注。
1、群众提。成立户主和乡贤两个理事会,畅通政府与群众交流渠道。通过党员干部联户走访、板凳会、湾子夜话等形式,广泛收集群众关于共同缔造活动的意见建议,梳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责任领导:xxx
责任单位:xxx
责任人员:xxx
2、三方议。按照“政府、社会、群众”三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由村“两委”组织“土专家”及专业规划团队、户主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等,对村庄发展前景、人居环境、产业发展、文明创建等共同缔造全过程进行商议,汇总各方建议后,形成共同缔造实施预案。
责任领导:xxx
责任单位:xxx
责任人员:xxx
3、共同决。由村“两委”先后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对本村共同缔造实施方案进一步研究、审议、表决,报镇党委备案后在村内公示。
责任领导:xxx
责任单位:xxx
责任人员:xxx
(二)发展共建
广泛发动群众,将村级建设项目分为村民自发主动建、乡村合作公司带动建、各方力量助力建三类实施,鼓励群众通过出资、出力、出地、出点子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共建活动中。
1、村民自发主动建。对群众房前屋后的厕所清洁、圈舍清理、垃圾清运、庭院靓化、道路硬化、池塘净化、环境美化“七小事”,发动村民自己动手,主动开展以清三边、治三乱、建三园为主要内容的“三三工程”,即清屋边、清路边、清水边,治乱搭、治乱牵、治乱建,建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实现屋前硬化、内外净化、适当绿化。
责任领导:xxx
责任单位:xxx
责任人员:xxx
2、乡村合作公司带动建。对于村内道路、广场、公厕建设等小微项目,由乡村合作公司牵头,按照合作公司和群众双方均有收益的原则,组织本村施工队伍实施,村民按劳计酬参与共建;对于村内重大工程项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乡村合作公司可部分参与建,最大限度实现“花小钱办实事”。
责任领导:xxx
责任单位:xxx
责任人员:xxx
老旧小区改造成功经验 老旧小区改造领导事迹篇二
20xx年,全省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871个,房屋总建筑面积2448.11万平方米,涉及住户25.9万户。
改造类型分为基本型、完善型和提升型。优先补齐小区功能短板,拆除违建,解决供水、排水、供气、供电、道路、通信、停车等需求的,为基本型改造;在保基本的基础上,实施加装电梯、房屋维修改造、配套停车场及充电桩、活动设施、物业服务、智慧安防设施等,为完善型改造;进一步改善公共服务和公共环境,包括增设社区养老、托幼、医疗、家政、体育设施、智能信包(快件)箱等便民设施等,为提升型改造。
多渠道筹措资金,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积极争取中央基建投资补助和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省财政继续安排“以奖代补”资金,用于引导和奖励各地实施改造。市县政府统筹保障老旧小区改造资金。统筹地方各级政府专项投入,以及供水、供电、供气、网络通信、有线电视等专营单位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改造,积极探索采取赋予小区特许经营权、建设停车位、商业捆绑开发(与城镇其他优质项目打捆)等激励措施。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土地房屋功能调整的,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依法进行调整。对改变土地用途产生的土地收益,按规定纳入预算管理,可用于支持老旧小区改造。鼓励倡导居民个人出资,以及其他渠道筹集资金。
以《安徽省城市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技术导则》(修订版)为标准,着力消除老旧小区安全隐患,完善基本功能和公共配套设施,积极推动提升型改造,完善小区功能,提升小区品质。
1、尊重居民意愿,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发挥社区主体作用,动员居民提出改造申请,参与制定方案、项目实施、工程质量监督、后期维护管理等全过程,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2、推进成片改造,补齐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坚持政府统筹安排、统一规划,成片改造老旧小区。加强历史文化的保护,注重风貌的协调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将有共同改造需求,独栋、零星、分散的楼房和老旧小区进行归并整合,统一设计、同步改造,形成片区,鼓励支持改造后进行统一的物业管理。坚持规划引导,按照原有资金来源渠道和实施主体,补齐和完善老旧小区公共服务设施。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将老旧住宅小区整治项目纳入基本建设程序,执行国家关于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规定和建设标准,依法办理工程招投标、施工许可等相关手续。实施单位要加强整治工程项目施工、监理及验收监管,确保工程质量。
1、细化前期。根据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年度改造项目,编制项目建议书,按规定程序报批。委托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或设计文件,编制项目概算,并按规定程序组织审查论证及批复。
2、严格施工。规范组织工程招标采购,精选队伍,精心组织施工。落实好主体责任,加强施工质量和资金跟踪审计,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
3、规范验收。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要规范组织工程验收。注重发挥街道、社区、广大业主的积极性,促进共建共治共享。
4、加强监管。工程实施过程中,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按照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管理要求,建立改造项目基础数据库,及时更新项目进度和监管记录,利用信息化手段,切实加强对项目实施跟踪监管。
5、明确时限。只进行“基本型”改造的项目,在年底前应基本完成改造和工程验收;实施“提升型”和“完善型”改造的项目,在年底前应完成基本型改造内容,并开工实施“提升型”和“完善型”配套设施建设。
改造后的小区要落实管理单位,明确管养责任,加强后续管理,巩固改造成果。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四位一体”的议事协调工作机制,协商确定小区管理模式、管理规约及居民议事规则。物业管理主管部门要强化巡查检查,督促物业服务企业保证服务质量。有关执法部门要建立物业管理执法联动机制,及时解决物业投诉和纠纷,共同维护好改造成果。
各市要建立政府统筹组织、职能部门协调指导、县区具体实施、街道社区协同推进、居民全程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大力宣传引导,广泛宣传老旧小区改造政策、方法步骤和改造成效,形成社会广泛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老旧小区改造成功经验 老旧小区改造领导事迹篇三
为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八步镇党委成立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落实工作职责,制订了结合镇村实际的活动方案明晰工作内容,召开了镇、村干部会安排部署具体工作。广泛动员镇、村干部结合干部“大家访”,到村入户收集民情民意,及时化解群众不良情绪,及时解决民生实际困难问题。
八步镇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把党史学习教育同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相结合、同解决群众实际困难问题相结合,千方百计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一是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在前期开展的“大学习、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基础上,再次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基层存在的困难事和群众的烦心事,精准掌握实际情况,并结合自身职能职责,梳理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机关干部、村干部结合干部“大家访”,每月到联系村开展“基层问政”活动,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并帮助解决。二是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和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等方式,面向社会开展“百姓听音”活动,征集对本镇、本村工作的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共收集困难问题23条,解决问题21条,剩余2条预计在今年内得到解决。
组织党员干部结合每月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群众办好实事好事。聚焦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育幼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纠纷矛盾,健全完善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重点推进疫情防控、森林防灭火、环境保护、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实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等。
大力开展“礼、实、走”主题活动。即做好礼遇工作,集中开展老战士、老党员、困难党员、烈属后代等走访慰问行动,积极开展助困帮扶工作,详细询问其家庭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心声,讲解有关政策法规,及时妥善处理诉求,解决实际困难,全力争取群众满意,传达党和政府的关怀与问候;为烈属家庭悬挂光荣牌,举行公祭烈士活动并组织烈属后代参加,营造军民团结、拥军优属的浓厚氛围。即全面落实抚恤优待政策,严格落实烈士褒扬金、烈属一次性抚恤金、烈属定期抚恤金等政策以及《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等,优先为烈属开通“烈属绿色通道”,提供就业岗位信息,,让优抚对象生活上得到帮扶、精神上得到激励,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而增进民生福祉。即党员走基层,持续深化“联系群众大走访大关爱”行动,组织党员干部常态化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更加准确地对接民心所需、所盼、所向。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将“学党史·感党恩”志愿宣讲活动和“送文化、送服务”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送到广大群众身边,同时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提升志愿服务工作的针对性,提升志愿服务的水平和影响力。
老旧小区改造成功经验 老旧小区改造领导事迹篇四
建成时间较长、基础设施老化、防灾防疫功能不健全、公共服务缺失、智能化程度不高等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小区;建成使用不长,但配套设施不全、功能仍存在不足,社区治理体系不完善的小区。重点应为城市、县城建成于xx年x月x日以前可推动xx年至xx年间)、公共设施落后影响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
(二)改造内容
老旧小区改造以适应居民不同生活需求为出发点,重点实施基础类改造,突出补齐功能性设施短板,有条件的县(区、管委会)推进完善类改造和提升类改造,推动城市更新,创建一批完整社区、绿色社区。
1、基础类。为满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的内容,主要是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以及小区内建筑物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维修等。改造提升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包括改造提升小区内部及与小区联系的供水、雨污分流、供电、道路、供气、消防、安防、生活垃圾分类、移动通信、广电等基础设施,以及小区路灯照明、光纤入户、架空线规整(入地)等,实现“路平、地净、灯亮、管通”。
2、完善类。为满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的内容,主要是环境及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小区内建筑节能改造、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等。改造建设环境及配套设施包括拆除违法建设,整治小区及周边绿化、公共照明等环境,改造或建设小区及周边适老设施、无障碍设施、停车库(场)、电动自行车及汽车充电设施、智能信包箱、智能快件箱、文化休闲设施、体育健身设施、物业用房等配套设施,合理设置快递、快餐存放用房。
3、提升类。为丰富社区服务供给、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立足小区及周边实际条件积极推进的内容,主要是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及其智慧化改造,包括改造或建设小区及周边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卫生服务站等公共卫生设施、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设施、周界防护等智能感知设施,以及养老、托育、助餐、家政保洁、便民市场、便利店、邮政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等社区专项服务设施。公共服务用房以及各类预留空间要留有足够弹性,各类设施、小区绿地、口袋公园等应急避难场所要预留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接口,通过临时功能调整满足防灾防疫等紧急状态使用要求。
鼓励以街道或社区为单元,按照连线成片改造原则,结合拆墙透绿、小街巷整治、立面综合整治等市容景观提升,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将相对集中或者距离较近的老旧小区整合打包,统一设计、统一改造、统一管理。
老旧小区改造成功经验 老旧小区改造领导事迹篇五
在学习、工作中,汇报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汇报就是把某个阶段做的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后报告给上级领导,那么,优秀的汇报内容都是怎么写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按照全市迎十四运“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安排,今年我区计划改造老旧小区xx个,xx个点位,建筑面积xx.x万平方米,亿元。分别由区住建局和区投资控股公司作为建设单位组织实施。
我们结合区域实际,按照既要“好看”更要“好住”要求,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改造:一是完善基础配套,二是提升房屋功能,三是改善景观环境,四是完善服务设施,共xx项具体改造内容。
区住建局负责的xx个小区,xx个点位,建筑面积xx.x万平方米,计划投资x.x亿元。目前已完成了入户征求意见、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编制、评审、批复和土地、规划、环评、稳评等前期手续办理及项目招投标工作。拆除小区内部违建xxxx平方米,xx个小区已进场施工。其中示范小区(略钢小区)已完工。其余xx个小区正常推进中,已完成总工程量的xx%,计划xx月底前全面完成改造任务。
区投资控股公司负责的.x个小区,建筑面积xx.x万平方米,亿元,结合“三供一业”进行改造。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正在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完成总工程量的xx%,计划xx月底前全面完成改造任务。
一是高度重视。全市“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部署后,我们立即行动,强力推进,区委、区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明确了部门职责、时间节点、工作任务,开展实地摸排,确定改造对象,逐一建立台账,确保改造有序推进。
二是统筹安排。结合实际制定了全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制订详细的作战图和现场管理办法,时间安排到月,任务安排到人,切实做到过程可控、现场可控、质量可控、工期可控、效果可控。
三是科学组织。成立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技术小组,主要负责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指导并组织全区老旧小区改造设计方案评审,并做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工程竣工验收。
一是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居民群众的支持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关键。从改造前的入户调查到设计方案的评审确定,以及小区内的功能布局、施工组织等,我们始终把群众的意愿作为第一考虑,以确保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严把工程质量关,要求施工单位在保温板等主材的选择上符合国标,有正规的进货渠道,并在小区设置主材展示区供群众监督,夯实监理单位责任,建立全程监督机制,确保每一个环节质量有保证。
三是加强协调全面提升。主动与电力、通讯、燃气等专业服务单位沟通,保证施工安排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回应居民的停车、文化活动需求,整理公共区域杂物,修建文化活动小广场,完善活动设施,使小区环境得到整体提升。
老旧小区改造成功经验 老旧小区改造领导事迹篇六
【摘要】老旧小区改造,不仅能刺激诸多行业的增长、形成刺激经济增长的产业链、增加就业,而且能够迅速地解决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给中国经济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自主创新留出时间和空间。
【关键词】老旧小区经济下行产能过剩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产能过剩的治本之道,是以自主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这需要假以时日。当前快速扭转经济下行的举措之一是:政府全面推进老旧小区加固宜居节能工程。这是以房地产存量快速刺激中国经济增长,不仅可以给传统产业升级、经济调整和企业自主创新留出时间和空间,更可以在短期内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老旧小区是指2000年之前建成的城市居民小区,老旧小区已历经二、三十余年,陪伴着楼宇中的居民一同进入迟暮之年,越来越难承载居民吃力的步伐,影响了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老旧小区亟需进行加固宜居节能改造(以下简称“老旧小区改造”)。
老旧小区改造成功经验 老旧小区改造领导事迹篇七
为提高渝中区停车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停车管理体系,有效规范停车秩序,综合治理老旧小区周边违法停车问题,加快缓解“停车难”矛盾,切实提升城市交通出行品质,依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心城区停车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府办〔20xx〕10号),结合渝中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渝中区停车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着力解决“停车难”、“停车乱”等突出问题,促进城市交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按照远近结合、建管结合、动静结合的原则,持续推进停车设施建设,综合调控停车需求,盘活存量停车资源,加强停车智能化管理,严格规范停车秩序,强化重点区域管理。“十四五”期间,渝中区停车泊位总量持续增长;路内停车泊位数量控制在泊位供给总量的5%以内;对经过充分论证并有条件的路内停车实现智能化管理全覆盖,基本形成政府统筹协调、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协作共管、公众深度参与的停车管理新格局。
(一)加强停车场规划建设供给
1.落实停车专项规划。依据中心城区停车专项规划及差别供给分区方案,按照“建筑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公共停车为辅,道路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原则,制定规划实施计划,明确停车设施布局、规模、建设时序等,经住建部门研究后纳入建设计划。(责任单位:区规资局、区住建委)
2.落实停车设施配建标准。停车配建指标参照《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执行,优先满足居住区、医院、学校等基本停车需求,统筹兼顾商业、办公等出行停车需求。(责任单位:区规资局)
3.推动停车设施建设。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我市停车设施配建标准,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居住小区的停车设施配建数量及出入口设计进行审查。加大公共停车设施用地、资金、政策支持保障力度,积极推动停车楼、地下停车库、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等集约化停车设施建设。研究利用城市绿地地下空间、桥下空间、“坡坎崖”地形高差建设公共停车设施,鼓励在待建土地、空闲厂区、边角空地等闲置场所设置临时停车设施。创新停车产业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社会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支持通过发行专项债券、企业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探索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建设公共停车设施,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停车产业,推动停车设施与城市地块的开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责任单位:区规资局、区住建委、区城管局、区财政局)
4.实施停车差别供给。对重点管理区实行停车设施有限供给,对一般管理区实行停车设施扩大供给,引导鼓励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改善停车供需矛盾。(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规资局、区住建委、区公安分局)
(二)加强停车场日常管理
5.推行路内停车统一管理。按标准规范设置路内停车泊位,对路内停车泊位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按照市政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管理有关规定及时上缴区财政。路内停车收费特许经营权的取得应通过公开招标、拍卖等公平竞争方式,并按出让协议约定所得收入。(责任单位:区城管局)
6.划分路内停车管理区域。结合土地开发强度、区域功能定位、公交发展水平及路网容量等因素,将渝中区解放碑商圈、大坪龙湖时代天街商圈及51条主次干道划分为停车重点管理区域,其他区域为一般管理区域,在征求公众意见后对外公布。(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发改委、区公安分局)
7.规范停车服务收费管理。收费标准按照《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求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机动车路内停放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渝发改收费〔20xx〕1231号)执行,机动车路内停放服务收费,以半小时为计费单位,不足一个计费单位的`按一个计费单位计费;跨白天、夜间时段停放的按不同时段收费标准累计计收;不得采取包月、包年等其他方式收费。路内停车泊位停放时间不足15分钟的免收停放服务费,超出15分钟的从始停时间起计费。按照路内高于路外、重点管理区域高于一般管理区域、白天高于夜间等原则实施差别化收费政策。(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8.优化停车管控引导措施。遵循“先重点后一般、控制和疏导相结合”的原则,依据道路交通拥堵状况,设立停车严管区、示范路,严肃查处违法停车行为,培养群众良好停车习惯,逐步扩大示范带动效应。(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公安分局)
9.强化路内停车动态管理。区城市管理部门、区公安部门应当根据道路交通状况、周边停车场情况等综合因素,及时对路内停车位进行评估调整。老旧居住区周边道路具备节假日、夜间等时段性停车条件的,由区公安部门牵头设置动态路内停车位,超过规定时间在动态路内停车位停放机动车的,由区公安部门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规定进行处理。结合道路功能、交通流量等因素,加强路内停车泊位限时管理,严格控制停车泊位使用时段、时长,有条件、低限度满足临时停车需求,合理调控出租汽车、物流快递、公厕周边等特殊临时停车需求。(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公安分局)
10.加强配建及公共停车设施管理。全面排查整治停车场(库)擅自停止使用或改变用途等违规行为。(责任单位:区规资局、区城管局)
11.推动停车设施有偿错时共享。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泊位非工作时间有偿错时共享,鼓励相邻单位、小区利用停车高峰时间差异,互相借用停车泊位;探索错时开放、有偿使用、收益分享等经营模式,合理统筹利用企事业单位、居住小区、个人停车设施等资源,提高停车设施使用效率。(责任单位: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区住建委、各街道办事处)
(三)提升停车智能化管理水平
12.完善更新城市停车设施信息。建立停车设施基础信息数据库,持续更新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布局及停车泊位使用、收费标准等数据,强化信息资源共享、数据互通,依法依规向社会开放。停车场经营管理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将其停车信息纳入全市停车信息系统。定期对停车设施总量、分布、建设和使用情况等进行普查,推行停车泊位统一编码制度。(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住建委)
13.推动停车管理智能化创新应用。建设区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整合停车设施数据资源,打通停车信息资源数据壁垒,构建行政监管、车场管理、公众服务三大子平台,实现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综合服务功能。推广停车诱导、泊位共享、预约停车、图像识别、不停车收费系统等停车智能化技术应用落地,推动辖区范围内的新建、改建、扩建停车场(库)智能化管理系统按统一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施工、验收。(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住建委)
(四)完善停车场备案管理
14.优化停车场备案登记。按照《重庆市停车场管理办法》严格办理停车场备案登记,精简停车场备案登记变更受理材料,优化办理流程。(责任单位:区城管局)
15.完善配建停车场临时备案。对因历史遗留原因,已取得产权证但规划验收资料缺失的老旧停车场(20xx年3月《重庆市停车场管理办法》施行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停车场),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以产权证作为规划核实的替代材料予以临时备案。(责任单位:区城管局)
16.完善其他停车场临时备案。对利用城市绿地地下空间、桥下空间、“坡坎崖”、待建土地、空闲厂区、边角空地及产权人自有空地等闲置场所设置的临时停车设施,在取得区公安部门同意设置临时车道口的书面意见并经停车管理部门公示7日无异议后,予以临时备案;对产权人利用自有其他规划功能的建筑改建为停车场的,经营管理者完善规划变更或提交场地使用安全评估并经停车管理部门公示7日无异议后,予以临时备案。(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公安分局、区规资局)
17.停车场临时备案时效。停车场临时备案有效期为两年,到期后应当重新办理备案。临时备案停车场经营管理者变更备案事项的,应当重新办理备案手续,停车场停止使用或者改变用途后30日内应主动向区城市管理部门报告。(责任单位:区城管局)
(五)强化停车管理执法
18.加强对停车场备案及运营管理的执法。对未按规定时限办理备案、提供虚假备案材料、未备案开放经营停车场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对停车场(库)擅自停止使用或改变用途等违规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对停车场经营主体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对停车场服务收费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不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消防救援支队、区市场监管局)
19.加强对违法停车的联动执法。建立违法停车执法联动机制,区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市政人行道区域执法、区公安部门负责市政车行道区域执法、区消防救援机构负责消防通道区域执法,加强信息互通共享,按照各自职责及时查处违法停车行为,定期联合排查清理长期占用停车泊位的“僵尸车”,提高停车泊位周转率。同时,结合《重庆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强化属地管理责任,由“门前三包”责任人对责任范围内违反车辆停放规定的行为进行劝告、制止,并及时向属地街道报告。(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公安分局、区消防救援支队、各街道办事处)
(一)健全停车管理机制。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各区级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渝中区停车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推进区域治理。区城管局负责本实施方案的具体组织协调及政策落实工作;区发改委配合修订完善停车收费价格政策;区公安分局与区城管局负责加强违法停车治理;区财政局负责政府投资公共停车场(库)、路内停车泊位等市政公共停车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的监管;区规资局负责保障停车设施建设用地,执行停车设施配建标准;区住建委负责加强公共停车场(库)工程建设过程的监督管理;区城管局与区大数据发展局负责推动停车管理智能化创新应用;区市场监管局负责指导机动车停放服务经营者的价格行为;区经信委负责牵头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区消防救援支队负责依法进行消防安全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城管局,负责统筹协调停车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不定期召开工作会专题研究停车管理重难点问题。
(二)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区级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停车场的监督检查,开展停车场专项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依照各自职责进行依法处理。
(三)加强宣传引导。以促进城市健康交通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加强停车管理政策宣传,倡导市民绿色低碳出行,引导市民规范、有序、文明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