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山庄管理方案及措施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疫情期间山庄管理方案及措施篇一
1、由政教处及学校防疫员负责排查统计。未接学校通知不得返校。学校全面通过微信群、钉钉群等各种渠道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普及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收集有无外地返回、与外地人员接触和有无发烧、干咳、乏力等症状的相关信息。由政教处主任做好开学准备。从外地返回与外地人员接触、由发烧、干咳乏力等症状的同学在家自主隔离、14日后方可报到。
2、学校做好返校学生信息统计,政教处做好食宿安排。
3、后勤处负责完成对校园、食堂、教室、办公等重要场所的消杀任务。积极采购物资,配发洗手液。
(二)报到时全员检查妥善安排
1.防疫人员负责在学生进校门时测量体温。车辆进入校园进行消毒处理。禁止校外人员进入校园,确需进入的,实行严格实名登记,并测量体温,一旦发现,实行倒查制,及时将接触人员送留观室观察。
(三)报到后全程防控及时处置
1.坚持对所有学生每日进行早、午、晚三次体温检测,体温合格后按指定路线依次进入教室。体温异常者到隔离室由防疫员负责。
2.各部门不进行不必要的学生集会和大型活动。
3.政教处、安监办负责做好防控期间的安全工作。
疫情期间山庄管理方案及措施篇二
为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校园传播流行,确保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校园稳定和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请务必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坚决有力举措,切实做好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加强疫情防控,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采取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疫情,严防疫情在学校的传播和蔓延。
(二)联防联控。疫情防控实行条块结合、联防联控、分工负责,共同落实防控措施。
三、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校办公室。
四、分工及职责
(一)学校办公室。执行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负责汇总学校各部门每日报告情况,对接上报省卫健委、省教育厅;与烟台市卫健委、烟台市教育局、牟平区卫健局等地方政府卫生健康部门保持紧密对接,及时协调处理疫情突发情况;与学校各部门保持紧密沟通,负责防控工作的综合协调工作。统筹加强寒假期间各部门值班值守工作,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二)宣传统战部。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变化,通过学校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发布学校相关防控要求和信息,加强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引导师生科学理性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做好舆情监控工作。
(三)总务处。春季学期开学前,要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等传染病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学校环境卫生条件,切实抓好教学楼、宿舍、食堂、公共场馆、实验室、洗手间、水房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环境卫生,做到日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为广大师生创造卫生、整洁、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
(四)安全保卫处。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禁止外来车辆、人员入内,联防联控,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学校和谐稳定。
(五)各部门及时对本部门教职工发布学校相关防控要求和信息,要指派专人开展宣传教育,做好防控工作。要通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等网络渠道及时发布假期生活提示、开展健康教育,掌握教职工寒假外出及身体健康情况,执行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发现疫情及时报告。
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要进入应急状态,全面落实好各项管控措施;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以极端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迅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对涉及疫情方面的信息迟报、不报、瞒报、谎报的,将严肃问责。
疫情期间山庄管理方案及措施篇三
为指导企业科学有序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提高企业防控能力,有效防范疫情在企业发生、扩散,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企业生产秩序,制定本方案。
一、建立机制
(一)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要建立新冠疫情防控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企业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成立工作专班,负责企业疫情防控工作。
(二)制定防控方案。包括领导体系、责任分工、排查制度、日常管控、后勤保障、信息报告、应急处置等内容,要细化落实到车间、班组,明确专人负责。
(三)健全信息报告和联络员制度。要建立与辖区街道(乡镇)、卫生健康等部门的信息通报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建立疫情信息报告制度,明确流程和责任人。
二、严密排查
(一)分类返岗。企业要做好员工健康状况排查登记,确认员工健康后方可返岗。目前仍在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暂不返岗;对有其他疫情较重地区旅居史、曾与确诊或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员工,实行集中隔离或居家医学观察14天;对省内其他各市返回的无流行病学史、无相关症状的员工,确因生产需要返岗的,可按照“厂区内上班,14天内不得离开厂区、宿舍或指定区域”的方式返岗。
(二)建立台账。实行返岗职工健康状况“一人一档”管理,全面掌握职工返岗前14天内的行动轨迹(地点具体到门牌号,时间具体到某日某时)、身体状况是否良好、是否与发热患者有过密切接触、是否接触过野生动物、返程交通工具及行程等情况。要与返岗职工签订诚信承诺书,并每日开展健康监测。
(三)设置临时隔离点。依托医务室或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医疗保障,在企业医务室、集体宿舍等区域按照要求设置临时隔离室。不具备设置隔离场所条件的企业,根据县(区)和园区统一安排,确定具体的隔离观察地点并按要求向所在园区和街道(乡镇)报备。
三、做好防护
(一)防护准备。
统计、购置、储备所需的口罩、消毒剂、手套等防疫物资,定时排查库存量,要确保每一名进场作业人员均能按规定佩戴口罩,安排专人负责废弃防护用品处置。
(二)通风消毒。
1、日常消毒。复工复产前,对企业所有场所进行一次消毒,之后定期开展消毒。对重点区域要安排专人每天早晚各消毒一次。通勤车使用后要立即消毒、更换椅垫套。
2、日常通风。工作场所每天至少两次保持30分钟开窗通风。要关闭中央空调,确有需要的,按相关规定采取进风消毒过滤;对有回风的集中式空调系统,要在回风口设置低阻中效空气过滤器,并加强新风口空气过滤器的清洁和更换。
(三)人员防护。
1、个人防护。所有员工、体温检测人员上班期间要全程配戴口罩,作业岗位保持安全间隔距离。企业物业、保洁等要按要求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2、手卫生。企业工作和生活场所要设置洗手设施和消毒用品。
3、住宿安排。集体宿舍要尽量减少同房间入住人数,尽量分散布置在四个方位,建议床外围设布帘隔断,避免头顶头休息。集体卫生间要设置洗手消毒设备,个人生活用品严格分开。
(四)人员管控。
1、减少聚集。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办公,减少会议频次和开会时间。如确需开会的,要选择相对宽敞、通风的空间,参会人员要佩戴口罩。
2、优化招聘方式。提倡线上招聘员工,要做好应聘人员的健康预检,严格核查其过去14天内的流动情况并做好登记等工作,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办理入职手续。
3、通勤安排。鼓励工作人员自驾、骑行或步行上班,尽量减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外地员工原则上14天内不得离开厂区、宿舍或指定区域。
(五)就餐管理。
1、食堂安全卫生。按照食品安全规范执行,不得采购未经宰杀、未经检疫的活禽活鱼肉品。
2、规范操作服务。每日岗前对食堂服务人员开展健康检查、体温测量,并做好记录,食堂服务人员作业中要统一佩戴手套、口罩、防护鞋等。
3、合理安排就餐。尽量个人单独用餐,推行分餐制、盒饭制,可采取分时段进餐、用餐人员之间保持1。5米以上距离并减少交谈、送餐到各单位等方式减少人员聚集。食堂餐厅要加强日常消毒与通风。
四、开展监测
(一)落实门岗体温监测登记制度。企业要每日开展两次体温检查,多渠道及时了解员工健康状况。在厂区、园区大门及集体宿舍区等地建立体温检测点,加强门卫管理,落实24小时人员值守,对进出人员、车辆实行严格检查,做好信息登记,一旦发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者,要求其暂停上岗,并及时就医。
(二)落实员工健康监测报告制度。做好员工日常缺勤登记,及时了解缺勤原因。有通勤车的企业,应配专人在员工上车前进行体温测量,发现异常,按应急处置流程及时处置。
五、处置疫情
企业要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及时处置突发情况。
(一)疫情处置程序。发现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等可疑症状者,要第一时间报告辖区卫生健康部门及主管部门,并采取隔离等措施。
(二)密切接触者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密切接触者采取暂时隔离管理措施,并做好思想安抚工作。
(三)终末消毒。疫情发生后,在当地疾控机构指导下,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四版)》中的《特定场所消毒技术方案(第二版)》,做好病例生产生活等疫点的终末消毒。
(四)暂停生产经营。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发展趋势,由辖区政府决定。必要时采取临时停止生产经营措施。
六、开展宣传
(一)广泛宣传。收集有关防疫知识、宣传片和宣传视频,通过宣传板、企业微信、电子大屏等开展宣传。
(二)技术培训。加强体温检测、消杀等相关工作人员操作技能培训。
(三)健康教育。普及新冠肺炎预防知识,让每一个员工都知晓新冠肺炎预防知识,教育引导员工注意个人卫生。每日佩戴口罩,与人交流保持1米以上距离。一旦出现任何身体不适及时告知管理人员,及时就医,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隔离治疗和调查。
疫情期间山庄管理方案及措施篇四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抗击疫情,众志成城】生科学子手写祝福,武汉加油!”活动;开展“我与父母共看红_”温情活动,传递正能量。
实行疫情“打卡”签到制度。各班班长每天通过班级群要求学生认真如实报告个人身体健康情况,再由班长汇总至辅导员处,做好学生的健康监测。
建立健康台账。学生每日的健康情况需登记备案,如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第一时间上报。
发布心理健康服务热线。在疫情期间,若学生出现难以排解的负面情绪,可及时寻求学校心理健康服务。
疫情期间山庄管理方案及措施篇五
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的肺数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住建系统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根据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做好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肺炎应指〔20xx〕2号)精神,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制疫情蔓延势头。迅速贯物落实县委、县政府有关会议精神,遵循“依法、科学、规范、统一”的原则,强化节日期间疫情监测排查,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组长:汤先锋
常务副组长:_枝
副组长:
成员:
局防控疫情指挥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局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张福隆同志兼任,具体负责本局疫情防控统筹协调工作。
(一)做好单位内部疫情防控
一是强化办公区统一管理,加强外来人员筛查管理;二是继续做好全局工作人员亲属中境外返明人员筛查登记,特别是河北、辽宁等中、高风险地区返明人员;三是引导全局干部职工做好个人防护,节日期间非必要不离开明溪,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四是做好本局防疫物资的储备、保管、使用,督促指导局机关各股室、局属机构做好单位内部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保障单位内部疫情防控工作正常运行。
责任单位:局办公室
(二)做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疫情防控
落实建筑工地主体责任。各在建建筑工地的项目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根据各项目实际制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建立项目疫情联防联控机构。各项目要做到全封闭管理,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立体温监测点,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核对人员身份和健康状况。督促建筑企业引导外来务工人员,留在本地过节。对工地驻守和进入工地的人员、车辆进行排查登记,加强对流动人员的管控,设置专岗专人,对所有员工开展体温监测,并配齐口罩、消毒液等相关防护用品;严格工地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居住卫生管理,保障饮用、洗漱等热水供应;严格做好宿舍、食堂等重点部位的清洁通风和消毒杀菌工作。
责任单位:建筑业站、质安站、房屋交易中心
(三)做好物业小区管理区域疫情防控
一是督促物业服务企业落实防控责任。各物业服务企业的负责人为所管物业小区企业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各物业小区项目负责人为本项目企业防控的直接责任人,根据各项目实际制定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建立项目疫情联防联控机构,配合属地乡镇、社区、做好疫情防控。二是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加强防疫物资储备,每日对小区共用部位(小区大门、单元门厅内、各类公共扶手、楼梯间、走廊通道、物业服务场所、地下停车库、小区广场等)、共用设施设备(电梯、健身器械、下水管道等)实行“一日一消毒”工作。三是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加强相关疫情安全防范宣传,充分利用物业小区的宣传栏、电子屏、横幅、业主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宣传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的安全常识,提高业主防范意识。四是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做好本物业公司外地返明人员,特别是高、中风险地区返明人员的筛查工作。五是物业服务企业要加强对本公司内部管理,教育外地员工非特殊情况要留在本地过节,本地员工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六是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加强门卫值班,教育门卫值班人员正确佩戴口罩,严格落实外来人员出入登记、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车辆消毒等防控措施。
责任单位:房屋交易中心
(四)做好房地产项目销售场所疫情防控
负责督促指导房地产企业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加强房地产项目销售场所管理,指导房地产企业配合属地乡镇、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责任单位:房屋交易中心
(五)加大环卫设施设备消杀力度
1.增加县生活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消杀次数
严禁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理系统;尽量减少填埋场填埋作业面,重点对场区及周边特别是作业区重点消杀,做到随倾倒、随消杀、随覆盖;对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的大厅、控制室、作业车辆、进出通道每天全面喷洒消毒不少于2次。
责任单位:环卫服务中心
2.加强中转站、公厕等环卫设施日常管理
垃圾中转站每次作业完成后,用消毒剂对墙面、地面、压缩装置、周围环境喷洒消毒不少于2次,做到随倾倒、随消杀,运输车辆出站进场必须清洗消杀;公共厕所要保持良好通风,保洁员每天要对公厕全面清洗1次,并随时保洁;每天用消毒剂溶液对公厕全面喷洒消毒2次,对公厕地面、蹲位、门把手、水阀等部位进行擦拭或湿拖,并采用消毒剂对清洁工具进行浸泡消毒;公厕管理房应保持通风,内部及周边环境保持干净整洁,每天消杀不少于2次。
加强废弃口罩的管理,实行定点投放、设立专桶、专车运输、定点处理。
责任单位:环卫服务中心
3.对果皮箱、垃圾箱(桶)等环卫设施定期擦洗
果皮箱、垃圾箱(桶)等垃圾收集容器,实行定时清掏擦拭,每天消杀不少于2次,周边及箱体干净整洁,无积存垃圾;对社(小)区垃圾收集点,做到日产日清。收集容器每天用水清洗一次,并用消毒剂溶液消毒两次。
责任单位:环卫服务中心
4.建立环卫作业车辆定期清洗制度
清扫保洁类车辆每天冲洗,保证车体干净整洁;垃圾运输类车辆除每天清洗外,每次进出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必须用消毒剂溶液对车辆进行消杀,原则上未按要求消杀、车体脏污的车辆不允许进场。
责任单位:环卫服务中心
(六)强化环卫工人防护措施
环卫工人工作时需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作业完成后,要及时使用消毒洗手液洗手,换洗工作服,保持个人卫生。
建立每日健康检查制度,一旦发现职工有发热、乏力、咳嗽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要立即向县疾控中心报告,并按相关规定进行监测处置。
责任单位:环卫服务中心
一旦发生涉疫情况,应第一时间向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并封闭现场,同时向县人民政府报告。按照应急预案和相关规定进行先期处置,安排涉疫人员至隔离观察区域,积极配合卫健、疾控等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医学观察,并严格落实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标准和措施,对现场进行全面消杀。按卫健、疾控等部门工作要求组织将病例转运至定点救治医院,并做好转运交接记录。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局防控疫情指挥小组成员要充分认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按照责任分工,狠抓工作落实,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联防联控,形成合力。局机关各股站、局属单位要切实履行好各自的防控职责,严格闭环管理,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在组织动员、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环境卫生整治上持续发力,提高全系统重大疫情预防和应对能力。同时强化部门协作,及时沟通信息,全面落实物质储备、经费落实、疫情排查、宣传教育等工作措施,形成疫情防控工作合力,实现“有序、有力、有效、有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目标。
(三)加强值守,正确引导。要强化应急值守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落实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生疫情,要迅速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紧急处置,防止疫情扩散。要通过led显示屏、微信群普及科学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和方法,提高全局干部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要加强舆情监测,积极主动地进行引导,维护社会稳定。各相关股站要督促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工地、物业服务企业、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相关运营方加强值班值守,一旦发现疫情,必须第一时间报告我局和有关部门。
疫情期间山庄管理方案及措施篇六
根据中央有关疫情防控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精神和甘肃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及中央、省、市、区委、区教育局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工作,压实干部责任,确保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经学校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构建“分级管理、层层履责、一岗双责、责任到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全面覆盖”的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工作,层层压实疫情防控责任,明确教职工及家长、学生职责范围和工作纪律,做到个个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责任,形成全校上下齐抓共同的工作格局,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打下基础。
最大限度控制人员进入校园,从而有效切断疫情在校园传播途径,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1.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师生对疫情防控的认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2.实行门卫制度,切实防控外来人员进入校园,有效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3.做好日常生活保障工作,消除师生恐慌心理,维护社会稳定。
(一)强化工作组织
实行疫情防控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组
长:柏生田(党支部书记、校长)全面负责指挥协调。
副组长:
赵涛(分管安全、卫生防疫副校长)负责防控方案的制定,对教职工、家长、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负责学生疫情防控一切事务。
李丽萍(分管教育教学副校长)负责教师疫情防控一切事务。
成员:
贺曼丽(教导副主任)负责校卫生保健室、隔离观察室人员协调。
白江萍(教导副主任兼大队辅导员)负责进行防控措施宣传教育工作。
郭卫平(校办公室工会主席)负责疫情防控期间值周、值班工作检
查等。
李云中(总务主任)负责校园垃圾箱附近卫生、消毒措施的落实,应急物资的采购等后勤保障工作。
13位班主任:赵敏杰梁蓉蓉马月仙
苗娟辛瑞霞
马文静
云俊峰张许洁
李军
宋洁邓永春孙权徐强
负责进行防控措施宣传到班级、学生、家长工作,以及本班学生及其亲属是否到过疫区等的核查摸底上报工作。开学后,疫情防控及报告程序:各班主任在校门口对本班学生每日开展“晨午检”制度措施、及时发现及时上报疫情防控办公室;严格执行“因病因事缺勤追踪登记制度”,对因病缺勤学生和教师及时追访和上报;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11位在职党员教师,疫情防控附加分工:
柏生田:全面负责全校防控所有事务
赵涛:分管并负责全校学生防控所有事务
李丽萍:分管并负责全校教师防控所有事务:晨午检、各类上报表、消毒等。
贺曼丽:包级六年级学生,负责督导检查晨午检、缺勤学生摸排汇总、各类上报表汇总、教室消毒指导、放学路队疏散组织等防控所有事务。
郭卫平:包级五年级学生,负责督导检查晨午检、缺勤学生摸排汇总、各类上报表汇总、教室消毒指导、放学路队疏散组织等防控所有事务。
徐强:包级四年级学生,负责督导检查晨午检、缺勤学生摸排汇总、各类上报表汇总、教室消毒指导、放学路队疏散组织等防控所有事务。
云俊峰:包级三年级学生,负责督导检查晨午检、缺勤学生摸排汇总、各类上报表汇总、教室消毒指导、放学路队疏散组织等防控所有事务。
苗娟:包级二年级学生,负责督导检查晨午检、缺勤学生摸排汇总、各类上报表汇总、教室消毒指导、放学路队疏散组织等防控所有事务。
辛瑞霞:包级一年级学生,负责督导检查晨午检、缺勤学生摸排汇总、各类上报表汇总、教室消毒指导、放学路队疏散组织等防控所有事务。
杨淑萍王弘:负责卫生保健室、隔离观察室当日值班、接待、检查、记录等日常管控工作。
(二)成立工作机构
1.工作协调小组:针对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情况,第一时间报送上级主管单位,负责上级单位领导到校的接待工作。
2020年春季开学准备工作,保障开学后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负责停课期间“网络教学”等工作;根据疫情发生情况,对春季开学有关情况做出科学研判,研究确定是否对开学时间和教学安排做出相应调整。
3.督导检查小组:负责监督检查学生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开展和落实情况,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第一时间督促整改落实;加强宣传力度,有效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深入进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普及新型冠状病毒防治知识,引导师生遵守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师生防病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消除恐慌心理。做好校园网涉及此次事件的舆情、舆论的监控和管理工作;需要时做好媒体应对和网络辟谣的相关处置工作。
5.安保室、防控办公室:对春季开学师生员工开展分类指导,对自疫情较重区域返回的师生给出隔离和观察建议;加强对出入校门人员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坚持出入校门人员体温检测制度;按照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要求,储备一定数量的防护用品;与上级卫生防疫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在业务上获得更多的指导。
6.日常监测与疫情处理小组:各班主任负责落实新型防治冠状病毒各项工作的开展。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多种形式,协助做好学生和家长疫情防治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及家长提高防范意识、了解防范知识,引导学生及家长做好防护,保持充足睡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做好学生晨午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工作;做好学生入校后的跟踪检测,发现可疑病例及时报告。
1.实行封闭管理:落实“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要求,对校园实行全封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入校园。不组织开展聚集性群体活动。
2.掌握疫情动态: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等登记上报卫生制度。实行全校师生每日一报告制度,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准确了解和动态统计师生中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发热情况等数据,并及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3.开展健康教育:通过校讯通、qq、微信等渠道发布通告、温馨提示、给师生一封信,加强有关防疫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及时发布预警提醒,推送防疫知识。家校合力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作息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
4.细化开学准备:在正式开学前,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其它传染病为重点,组织开展一次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对校园进行全面消毒。提前研究制定开学后的校园防控工作预案,足量准备红外体温测量仪、口罩、消毒液等卫生防疫物品,确保开学校园安全。
5.创新网络教学:做好网络教学工作方案。提前制定工作预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组织网络教学,保证推迟开学不停教学。
6.清洁卫生环境:开学后,每日在学生到校前完成室内环境消杀。每周在学生离校后完成室外公共场所消杀。组织每日班级卫生值日,每周一次大扫除。
7.加强卫生管理:引导、督促全体学生和教职员工正确佩戴口罩。统一组织学生课间洗手,统一执行定时开窗通风要求。
8.严肃值班制度:必须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落实“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保持通讯畅通。
9.应急处置:所包点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对应的工作人员应在第一时间赶赴处理,及时将相关信息向局分管领导汇报,并积极协调相关处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