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柱加固施工方案设计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的利用、风险的评估以及市场的需求等,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成功实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构造柱加固施工方案设计篇一
[]某工程为带上盖开发的地铁车辆段,其跨度大,转换结构多,型钢柱、梁、剪力墙数量多,分布广,且其型钢与外包混凝土,钢柱、钢梁、钢板剪力墙与钢筋的避让与连接是工程施工难点,钢筋与型钢的连接主要采用“绕”“穿”“焊”的方式。当空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钢筋绕过型钢;在开孔率可控的范围内,钢筋穿过型钢;两者均无法实现时,钢筋通过预制的连接板与钢结构焊接。如何合理地设计“绕”“穿”“焊”的覆盖范围,是解决本工程施工难点的关键。通过三维模型,可直接反映出该节点的钢筋与钢筋之间,钢构与钢筋之间的关系。型钢剪力墙结构钢筋接头形式与施工方法基本相同,但比型钢框架结构更为复杂。
对于复杂的型钢剪力墙节点,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在于需要在施工开始前进行合理的施工方案设计,以便施工时各项环境要素满足施工条件,避免出现因节点设计不合理导致的施工难度增加。正因为如此,这一环节需要耗费大量的工作且经过交底后依然可能受限于施工工艺、施工顺序等因素而无法顺利施工。工程上通常的做法是利于bim技术对施工节点进行提前模拟,利用bim技术可视化的特点,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工程中实际用为的bim技术案例,来探讨该项技术对工程的支撑。
2.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北安河车辆段厂区,总用地面积约30万m2,由地铁维修库及住宅开发等部分功能组成,地铁维修库由咽喉区、运用库、联合检修库3部分组成,基础采用桩基础,无地下室。本工程结构底标高–4.600m,顶标高14.150m,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结构集中在咽喉区、运用库以及联合检修库,用钢量约4万t。工程采用型钢混凝土,主要钢构件类型为组合柱、十字形、h形、圆管及钢板墙组合结构,最长钢柱13.15m,最大截面尺寸为组合柱2900mm×800mm×30mm×50mm,单体最大重量约28t,钢材型号均选用q345b。
2.2关键技术难点与特点分析
本工程为带上盖开发的地铁车辆段,跨度大,转换结构多,型钢柱、梁、剪力墙数量多、分布广,其中型钢柱1311根,型钢梁2235根,型钢剪力墙132片,其规模较大且罕见。其施工难点有以下5方面。(1)型钢斜撑与型钢柱斜交形成k形节点,斜撑部位梁钢筋与斜撑外露型钢节点复杂,型钢柱头部位框架梁钢筋与型钢柱连接部位多,连接节点多。(2)框架柱钢筋与型钢柱连接主要采用焊接连接,尽量避免使用钢筋连接器,以免因连接器将钢筋位置固定死,导致钢筋不能灵活调整。(3)柱头部位钢筋较密,且存在多根框架梁相交于同一柱头的现象,导致多层钢筋互相重叠,钢筋与h形钢柱连接及钢筋标高的控制难度很大。(4)柱钢筋尽量绕过型钢梁,在柱底生根部分钢筋无法避免与型钢梁连接时可使用钢筋连接器,并在钢梁上下翼缘板之间设置连接板。(5)钢筋直径大,柱主筋一律采用直径40mm的,构造筋采用直径16mm的,梁主筋采用直径25mm,32mm的,导致钢筋间距较小。梁柱、墙柱节点钢筋根数较多,所有梁柱节点均存在抗剪托座及预应力筋,节点处最多时钢筋根数达120根。预应力筋须满足自身预应力束布置规范。
3.1问题分析
(1)在组合钢柱或墙连柱中,型钢截面较大,部分型钢在水平方向突出墙柱竖向主筋界面,导致柱外侧箍筋及内圈箍筋与型钢碰撞,须在型钢上预留箍筋孔洞。(2)钢梁上下翼缘板宽度范围内柱竖向主筋与翼缘板相撞,无法通过。钢柱宽度范围内梁主筋与柱翼缘板或柱腹板相撞,无法通过或不满足锚固长度。(3)钢柱插入承台内部,承台钢筋笼水平钢筋与钢柱翼缘板及腹板相撞,利用开孔通过。(4)柱竖向钢筋与地梁托座上翼缘板相撞,无法落地,利用钢筋连接器连接。(5)地梁上下铁主筋与钢柱翼缘板或腹板相撞,利用连接板连接。(6)柱箍筋与斜撑腹板相撞,箍筋无法穿过,柱箍筋与(7)钢柱外圈箍筋与钢板墙腹板相撞无法通过箍筋利用穿孔穿过.(8)梁拉筋遇钢梁腹板利用开孔通过.(9)预应力筋与对向钢梁腹板或混凝土梁钢托座腹板相撞,利用开孔通过。(10)劲性梁上下铁主筋与斜撑加劲肋板相撞无法通过或锚固,梁端头箍筋与斜撑腹板相撞利用连接板焊接.(11)斜撑节点内部箍筋及拉筋与斜撑腹板相撞,利用开孔通过,(12)楼板内预应力筋与钢板墙腹板相撞,技术就是结合了tekla及鲁班钢筋可视化的特点,对施工中的节点进行提前模拟,并根据模拟的情况对节点钢筋排布,钢结构节点构成进行优化调整,以达到合理实现复杂节点施工的目的。
3.2.1型钢框架结构(1)型钢柱与混凝土梁相交梁钢筋连接方法。根据框架梁与轴线的角度及h形钢柱的特点,框架梁钢筋与型钢柱连接方式主要采用两种:当梁纵向钢筋与h形钢柱腹板垂直相交时,可采用直螺纹连接器与型钢柱连接;此种情况梁水平钢筋的位置被钢筋连接器的位置固定牢固,柱钢筋施工时应提前预留好梁钢筋的位置,放置梁水平钢筋施工时,被已施工的柱钢筋阻挡而无法施工。当梁纵向钢筋与h形钢柱翼缘板板垂直相交或与h形钢柱斜向相交时,采用与连接板焊接的方式与h形钢柱连接。采用连接板连接时,当梁钢筋上铁或下铁为上下两排时,需为上下排钢筋分别预留一块连接板,其中上排钢筋预留连接板长度为20mm+5d(d为钢筋直径),下排钢筋预留连接板长度为20mm+5d+20mm+5d,以达到二排钢筋也可直接与连接板焊接的目的。(2)梁钢筋与型钢柱采用连接板的连接方法。钢筋混凝土柱存在大量箍筋需与钢柱、钢梁、型钢剪力墙交叉的情况,通常采用穿孔和焊接连接板两种方式施工。一般情况下采用穿孔的方式穿过型钢梁腹板及型钢剪力墙,但在箍筋加密区或会导致被开孔的构件截面削弱过大时,可采用设置1块与型钢相垂直的焊接连接板进行连接。3.2.2型钢剪力墙结构型钢剪力墙结构钢筋接头形式与施工方法基本相同,但比型钢框架结构更为复杂。由于钢板剪力墙的连续性,导致钢筋只能穿过钢板剪力墙或与之焊接,无法绕过。本工程与钢板剪力墙连接的钢筋主要包括梁、柱、板及预应力钢筋。其中梁钢筋主要集中在柱身范围内,此部分钢筋均采用开孔穿过方式与钢结构连接。柱与钢板剪力墙连接的钢柱主要为柱箍筋,因箍筋间距较密,通常情况下仅一肢箍筋穿过钢板剪力墙时可在钢板剪力墙上开箍筋孔解决连接问题;若数量较多,钢板剪力墙断面开孔率超过25%则须按设计要求进行补强。板钢筋仅在设计方有特殊要求时按需求穿过钢板剪力墙,其他情况可将钢筋延伸至钢板边缘后断开。本工程利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施工开始之前就对型钢、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进行建模,细化施工节点,将全部施工部位按1∶1的比例在模型中建立出来,将理论上的空间位置实现可视化,将复杂节点实现可视化,使施工管理人员可以轻而易举的从实体模型中判断施工节点的合理性及施工方法的可行性。对于车辆段这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只保证单专业自身的合理性是远不够的,各系统之间的配合才是工程是否能顺利实施的关键。目前国内利用bim技术进行直接设计的相对较少,但可以进行深化设计,利用bim技术进行技术交底,让现场人员更直观地了解图纸意图,提前控制施工问题,也为各专业互相配合提供了一个低起点的条件,为工程顺利施工提供保障。
通过对劲性结构中钢结构、钢筋、预应力整体深化,同时采用bim技术建模,模拟复杂节点构造,进而在施工上改进了施工方法及顺序,节约了返修损失,同时节约了下料,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成本。本工程因成功的采用整体深化及bim技术,致使整个工程超过1万个构件不重不漏,制作厂预制了数百万个钢筋孔,避免了施工现场开洞。综合统计,bim技术的应用,减少了返工成本及工期成本约150万。
本文基于某市政车辆段的复杂节点进行了bim应用分析,通过工程的应用,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劲性钢结构施工模拟分析是工程施工时的重点,通过模拟分析,可以避免很多后期施工中无法协调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避免钢筋与钢结构碰撞、避免预应力钢筋与钢结构碰撞、避免钢结构超出混凝土面。(2)提高工作效率,减小复审工作量。应用bim技术一方面可以提高施工单位的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其可视化的特点,可以使其他相关单位人员快速检测施工单位对施工方案的设计,以便及时沟通,并予以反馈。(3)提高项目综合效益。运用bim技术在计算机中模拟项目的建造,将所有的问题前置解决,从而达到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的目的,取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为项目的良性发展提供可能。
构造柱加固施工方案设计篇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加快且范围越来越广,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已经处于一个急速发展的时期,在这种良好的发展环境中,我国的各行各业也在急速的发展过程中,比如说道路建设部门,他们也在追随者人们对生活质量水平的要求升高而不断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做好道路建设的每一步施工工程,以期能够追上这种急速发展的步伐。
1.1作用与适用条件1)透层的作用: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乳化沥青、煤沥青或液体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
2)符合下列情况,应浇洒透层沥青:
a.沥青路面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基层。
b.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
c.粒料的半刚性基层上必须浇洒透层沥青。
1.2一般要求1)凡是用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或粒料的半刚性基层、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基层都应喷洒透层油。
2)透层油沥青的稠度宜通过试验确定,对于表面致密的半刚性基层宜采用渗透性好的稀透层沥青;对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粒料基层宜采用软稠的透层沥青。
a.沥青含量过低,影响透层的粘结作用和防水作用。
b.没有挥发的煤油随雨水流失,污染当地环境。
c.煤油价格高,提高了生产成本。煤油含量过低,稠度大、粘度高,不利于渗透,因而残留于基层表面,这些浮油由于煤油的存在而软化点较低,将会在结合层间产生不良影响。因而,煤油稀释沥青作透层时,煤油的比例要适中。在能够渗透一定深度的基础上,煤油尽可能少,最终比例和洒布量以路用试验结果为标准。煤油掺配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掺配比例与基质沥青标号和基层密实情况相关。达到相同的渗透深度,沥青标号越高,煤油掺量就越低;基层越密实,煤油掺量就越高。
2)粘度。粘度是透层施工工艺控制指标。根据试验结果表明,当粘度处于8~12s范围时,透层油的粘结作用、防水作用及渗透深度均较好。由于煤油掺配量很难测出,而粘度试验非常容易,所以通过粘度指标来控制煤油掺配比例。当粘度值大于12s时,说明透层油粘度大,沥青含量大,煤油掺量低,当粘度值小于8s时,说明透层油粘度小,沥青含量少,煤油掺量高。
2.1作用与适用条件
1)封层的作用:一是封闭某一层起着保水防水作用;二是起基层与沥青表面层之间的过渡和有效联结作用;三是路的某一层表面破坏离析松散处的加固补强;四是基层在沥青面层铺筑前,要临时开放交通,防止基层因天气或车辆作用出现水毁。封层可分为上封层和下封层;就施工类型来分,可采用拌合法或层铺法的单层式表面处治,也可以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2)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沥青面层上铺筑上封层:
a.沥青面层的空隙较大,透水严重。
b.有裂缝或已修补的旧沥青路面。
3)需加铺磨耗层改善抗滑性能的旧沥青路面。
2.2一般要求
以往,我们认为最为合理的道路路面就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因为它耐磨抗压,使用周期长,还能解决以往路面凹凸不平的特点,但是随着我们发现水泥混凝土路面容易破碎等缺点后,我们就在竭力的去寻找一种既有延展性又有耐磨性的路面施工技术,最后我们发现沥青这种物质当被使用到路面建设上可以满足我们的这种需求。
目前,对于一些实适用性比较强的公路,比如高速公路来说,都会对其进行沥青路面透层施工的建设,因为在原本的沥青路面上面加上透层路面的铺设不仅会提高公路的耐热性,还可以整体地提高公路的路面强度,对于路面的整体性来说有很好的的美感。但是虽然对于添加了沥青路面透层的沥青路面会减少一些行驶车辆对公路的损坏,但还是不能完全的去避免一些大型机器对路面的损坏作用,由此就要进行沥青路面透层施工方案的再补充和铺设工作。当连续添加了沥青路面投产的沥青路面公路受到大型承载机车的碾压时,它的一些部分透层面可能会因为局部所受的压力过大而产生了透层面部上的损伤,由此就需要去进行公路的铺设技术工作的提高。以往的沥青路面透层施工方案的施工工程就是把原来的公路破损部分进行剔除,然后把路面剩余的残渣作为工业废料进行处理掉,但是现在又开发了一种路面施工技术研究,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把原来的路基残渣利用起来,还引入了多种稳定剂,使该再生的混凝土路面不仅能够达到原来的路面强度,甚至还会比原来的路面更抗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
构造柱加固施工方案设计篇三
一、一般新建工程,弹性地材均在水泥混凝土面层和水泥砂浆面层上进行铺设,所以基层施工条件必须达到国家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xx》中对水泥类基层表面所规定的“应平整、坚硬、干燥、密实、洁净无油脂及其他杂质,不得有麻面、起砂、裂缝等缺陷”条件后,方可进行下面的材料铺设工作。
二、施工条件:
1、使用含水率测试仪测基层的含水率,基层的含水率应小于3%;
三、基层地坪要求及处理:
四、界面剂(底涂)处理:
1、除极少数情况,基层都需要界面剂(底涂)处理;其作用在于:
封固经吸尘清扫后仍无法彻底去除的地表浮尘,以确保自流平/粘合剂与基层存在真实、完全的结合面。
均匀基层吸水性,以确保自流平/黏合剂不会因基层吸水性过大而失去流动性或因基层吸水性过小而消弱强度。
粘接架桥作用,以增强自流平/黏合剂与基层的紧密结合。
2、涂装方法:
水泥地坪的界面处理剂按1:1比例兑水,稀释后用羊毛滚筒充分滚涂,对高吸收性基层需滚涂两至三遍,混凝土地坪则无需兑水,直接滚涂。在非吸收性基面上不可兑水。干燥时间为1-3小时左右。(具体施工方法按界面处理剂生产商的使用说明)。
五、自流平施工:
避免现场拌和水泥砂浆的强度不足和收缩裂纹;
与基层紧密结合一体,确保粘合地板所需的表里如一的均匀表面;
提高整个地面系统承载和抵抗运动剪切的能力;
构造柱加固施工方案设计篇四
混凝土初凝的标准:一般在浇捣混凝土4~5小时后(与天气有关),目测混凝土表面基本无泌水或用“指压测试法”留下3~5mm印记。
(1)去除浮浆使用机械镘打磨混凝土表面,使混凝土表面密实。
(2)撒布材料将规定用量三分之二的耐磨地坪材料均匀撒布在混凝土表面,完成第一次撒布作业。待耐磨地坪材料吸收一定的水分后,进行机械镘的打磨作业。而后待耐磨材料硬化至一定阶段,进行第二次材料撒布作业(三分之一的材料)。
(3)机械镘作业待第二次撒布的耐磨地坪材料吸收水分后,再进行至少三次的机械镘作业。机械镘作业应纵横交错进行。
(4)表面磨光作业耐磨地坪材料的最终修饰是使用机械镘或手工抹刀不停打磨直至表面完全光滑为止。柱边或墙角等机械无法施工的区域用手工抹刀完成。
构造柱加固施工方案设计篇五
2、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前应先对基层进行检查和清理,发现薄弱环节先行补强,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上面防水层的施工。
3、在施工屋面防水卷材层时必须保证基层干燥否则会影响防水效果,干燥程度的检验方法:是将1m2卷材平坦地铺在找平层上,静置3—4小时后掀开检查,找平层覆盖部位与卷材上未见水迹即可铺设卷材。在这里主要阐述一下防水卷材的施工。
4、防水卷材施工前,首先应配沥青,按当日工作量配制,严格用秤计量。
5、防水卷材铺贴的施工要点:
(1)卷材防水层施工应在砌筑、安装设备、管道等完工后进行。
(2)铺贴高低跨的房屋时,应按先高后低,先远后近的顺序进行。
(3)在一个单跨铺贴时,应先铺贴排水比较集中的部位(如落水口、檐口、斜沟、天沟等处),按标高做到由低到高,坡面与立面的卷材应由下开始向上铺贴,使卷材按水流方向搭接。(4)卷材平行屋脊铺贴时,长边搭接不小于70mm,短边不小于150mm,相邻两幅卷材短边搭接缝应错开不小于500mm,为保证卷材搭接宽度和铺贴顺直,铺贴卷材时应弹出标线。
(5)坡度超过25%的拱形屋面和天窗下的坡面上,应尽量避免短边搭接。
(6)卷材铺贴前,找平层应干燥,一般现场试验的方法:由傍晚至次日晨或在晴天约1—2h内,铺盖1m2卷材,如卷材内侧无结露时即认为找平层已基本干燥。
构造柱加固施工方案设计篇六
1.1施工过程中造成楼板出现裂缝的原因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工作人员自身的施工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所具备的局限性都会对施工造成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精确的、牢固的钢筋稳固方法,再加上在平时施工中,工作人员对钢筋任意踩踏,会使钢筋出现移位、形变的现象。另外,施工部门为了赶施工进度,会忽略施工过程中的有些环节,比如正在硬化中的砼在早期就受到冲击力后,就会使砼出现损坏的现象。在对砼进行浇灌和振捣时,粗骨料和细骨料相隔开,在下料时高度偏高。或者砼在浇捣的过程中,振动的幅度和力度比较大,就会造成水泥和粗骨料出现一起下沉的现象。砼的外表面和内部的水分在过快丧失后,会导致砼提前出现干瘪收缩的现象,水泥也没有完全水化,昼夜温差扩大以及缺乏良好的保温效果,都会降低砼的强度,使楼板出现裂缝的现象。
1.2施工原材料的原因
在振捣和浇筑砼的过程中,由于水分缺失或者是缺乏充足的骨料的均匀程度,会导致砼出现干缩裂缝的现象;在对砼进行材料配比时,如果出现过高的含砂量,然后再添加已经磨细的粉煤灰,都会造成楼板裂缝现象。
1.3施工设计的原因
首先楼板自身的厚度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预埋套管有些粗糙,与钢筋重合的保护系数偏小;没有完成规定好的分类试样的配筋,在钢筋设计中,若是达到一定程度的强度以及楼板的比值拉大,都会引起楼板裂缝。
2.1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楼板的养护工作
楼板在出现裂缝时,工作人员要根据楼板的裂缝现象找出其原因,然后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提高楼板日常养护工作。首先,施工部门在提高工程进度时,要保证混凝土质量和水平达到了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在调整工程时间时,也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同时,也要将制定相应完善的模板施工方案。在配备模板时,也要将天气环境、自然气象等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在楼板施工完成后,要加强混凝土日常养护工作,严格按照养护工作的规范要求进行有效的实施。在浇筑混凝土一天后要对混凝土本身进行有效的保湿、覆盖等工作;在浇筑混凝土时,通常需要七天或者是超过七天的时间;另外,有的混凝土具备着抗渗水性能,这时就需要14天以上的保湿、覆盖工作。
混凝土浇水的次数要根据混凝土内外表的湿润程度确定。在设定施工间隔时间时,混凝土没有达到一定强度之前,不能在楼板上面对模板进行支架和安装,同时也不要对楼板进行踩踏等行为。为了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等现象,要在混凝土浇筑一整天过后,再次进行剩下的施工工作。在没有施工之前,要严禁在混凝土的上方堆放任何重量大的物体。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对建筑工程楼板施工的安全要点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数量的掌握。在拆除楼板支架还有在拆除楼板底部的保护膜时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工作。
在浇筑混凝土的同时也要对混凝土做好养护工作,在对混凝土保护膜进行拆除时,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在达到相应的标准之后才可以进行保护膜拆除工作。在混凝土养护工作中,提高混凝土凝结质量,减少楼板裂缝现象。在振捣混凝土工作当中,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要求,同技术人员一起做好钢筋移位工作。另外,施工部门要对工作人员做好技术与业务的培训工作,确保每个工作人员熟练掌握预防楼板裂缝的各项技能,降低楼板出现裂缝的次数。
2.2混凝土配比
通常情况下,在楼板施工现场中只有少数的管理人员。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没有多少专业性技术人员,临时工作人员是比较多的`,在搅拌混凝土时有很大的随意性,也很难控制水灰比。过大的水灰比,一般都会导致混凝土收缩加剧,使楼板出现裂缝。因此,在楼板施工中可以采用商品混凝土,加强混凝土配比的管理与控制,严格管理混凝土运输。
2.3楼板裂缝修补剂
楼板裂缝修补剂具备着优良的力学性能,有着牢固的粘结性,可以与混凝土粘结牢固,有着较高的强度和加固;其次,裂缝修补剂的柔韧性和抗冲击性能较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抵抗外力,不会引起变形,减少楼板内部产生的内应力,增强建筑材料的适应力;最后楼板修补剂有着稳定的化学性能,有着较高的耐腐蚀性。同时也具备着较高的抗渗性、抗冻性、耐碱性以及耐酸腐蚀性。
2.4设计阶段预防楼板裂缝
在楼板施工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对楼板施工方案进行有效的制定与管理。要严格按照楼板施工方案,将钢筋混凝土的厚度、质地、性能等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施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了楼板施工的要求。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结合以往工程设计的经验以及楼板施工经验,同各个相关部门有效的结合,共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楼板裂缝防止措施。设计人员在楼板设计阶段,要对楼板有可能出现的裂缝进行有效的分析,在楼板施工之前,制定完善可行的预防方案。在选择配筋时,要在最大可能上选择小直径、且不易形变钢筋。配筋的长度可以大于1.5米。要严格按照楼板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配置钢筋。
2.5可避免楼板裂缝的材料
首先,工作人员要对楼板施工技术要点落实的方法进行全面的考虑,对楼板裂缝策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因此,在选择材料时,要对混凝土自身的性能与习性进行全面的分析,不能够使用细砂和海砂等产品。要严格按照配合比例,对混凝土掺合料进行最后的比例。在最大程度上选择可以避免楼板裂缝的材料,从而减少楼板裂缝的现象。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针对楼板易出现裂缝的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也要找出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和预防。在施工过程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楼板的养护工作;加强混凝土科学配比,同时也可以科学适当的使用楼板裂缝修补剂,选择优良的裂缝修补剂,能够有效的解决楼板裂缝问题。另外,在设计阶段预防楼板裂缝,从根本上确保楼板不会出现裂缝现象;也要选择可避免楼板裂缝的材料,避免楼板出现裂缝。从而,减少楼板裂缝现象,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