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味的设计 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设计意图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趣味的设计 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设计意图篇一
1.引导幼儿愉快地参加游戏活动,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倾听别人的话。
2.学习动词:走、跳、飞,在游戏中锻炼发散性思维及语言反应的敏捷性。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草地背景图,蘑菇和动物等活动相关教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背景图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都到草地上散步,你们看都有谁来了?(大公鸡)大公鸡是怎么来的?(走来的)怎么走?(邀请幼儿模仿);(小鸭子)小鸭子是怎么来的?(走来的)怎么走?(邀请幼儿模仿)。
(出示字卡)走。
2.出示跳的小动物。
(出示字卡)跳。
3.出示飞的小动物。
(出示字卡)飞。
教学反思:教师通过直观具体形象的小动物入场,直观地让幼儿感知动词“走”、“跳”、“飞”的形象。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点和切入点。邀请幼儿模仿,增加了课堂教学活跃的氛围。从教学活动看来,本班孩子很感兴趣、兴致勃勃。不足之处是老师要掌控好小班孩子的常规。
(二)基础部分
师:小动物在草地上悠闲的散步,突然轰隆隆一声,雷声响了,天要下雨了,小动物们要淋湿了,怎么办呢?(请幼儿思考:从图中,小动物们可以在哪里躲雨?)
师:老师也准备了三把蘑菇伞姐姐,蘑菇伞姐姐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个散步的游戏。仔细听!游戏规则。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与示范。(家长配合)
2.教师和家长扮雨伞姐姐,与幼儿游戏互动。(2-3遍)
教学反思:从孩子的动作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孩子已经融入了游戏的氛围。大部分的孩子也已经对动词“走”、“跳”、“飞”完全的掌握。不足之处是老师需要加强组织管理好孩子的纪律。
(三)结束部分
师:雨伞姐姐保护了小动物们,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下厨房煮碗汤感谢雨伞姐姐。好不好?(以学过儿歌呈现)(家长与幼儿、教师一起互动)
教学反思:家长与幼儿、教师一起互动,气氛和乐融融!但是,教师需要把控好声音的音量。音量过大了,总是让孩子处于一个兴奋的阶段。所以,老师这点需要注意下。
有趣味的设计 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设计意图篇二
名称较好。
一、 项目分析
(改为项目背景分析,要包括现状、项目原因、swot分析等,最好分点说明)
从50后到00后,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每一代人对雷锋精神都不会陌生,雷锋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积极投入公益事业,雷锋精神既是我们的集体记忆,同时雷锋精神也是常新的,他在不同的时代又有着不同的内涵。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开发一款弘扬雷锋精神的公益app,充分发挥互联网高效、便捷、互动等优点,将使公益行动的覆盖面更加广阔,也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受到雷锋精神的感召,激发他们投身公益的热情。
同时,实施公益营销也是企业宣传公关的重要形式,将使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一个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从而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地健康发展。
二、 产品设计
1. 产品名称:e雷锋
2. 产品类型:手机app客户端
3. 推广宣传语:学习雷锋,一键完成
4. 版块设计:公益咨讯、同城互助、线上捐款、个人中心
(核心部分,和第六点融为一点,干净利落,画图最佳。另外这些主要板块下面的子版块,如果写出来也更好了。)
6. 主要功能
(1) 公益咨讯:重要发布最新的国内外关于公益事业方面的消息咨讯,使用户能实时了解到当下公益事业的发展状况。
(2) 同城互助:发布本地的公益活动信息,召集本地用户在线上组建志愿者队伍去完成公益任务。另外,本地用户在提交请求并通过审核后,也可自行发布公益活动消息,自行号召其他本地用户来参与公益实践。
(3) 线上捐款:需要捐款帮助的用户可通过该平台发布募捐求助信息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使更多的公众能够看到消息并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手段在线上捐献爱心。
7. 页面设计:以怀旧风格为主,在ui设计上可以采用一些“雷锋元素”,如雷锋帽、五角星、红旗、螺丝钉等,这样能更引起用户情感共鸣。(亮点)
8. 盈利模式:依靠政府和社会团体的扶持,同时依靠通过广告投放获取部分维护经营平台的经费。
三、 实现途径
(改名为广告战略与实现途径)
1. 项目团队
组建一个10人团队,负责整个app的开发项目。具体分工如下:
(1) 产品经理1名,负责制定项目策划以及整个项目的统筹、协调、把关、和规划等总揽全局的工作。
(2) 开发人员2人,负责该app的程序开发、测试、维护和更新。
(3) 运营人员5人,负责该app的市场分析、线上推广、日常运营、广告招投、用户服务、效果评估等工作。
(4) 美工人员2人:负责app界面的ui美工设计。
2. 推广渠道
通过线上社交媒体的整合营销传播来宣传推广和线下系列活动来吸引普通市民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这部分是核心部分,需要着重写多一点、具体一点。)
3. 经费预算
初期暂定15左右,可线上号召爱心人士进行众筹。
(单独作为一大点作为结尾即可。)
4. 合作对象
政府民政机构、扶贫办等部门、工青妇等人民团体。
无疑是写的比较好的一份作业。除此之外,还要加上广告效果预测。33分。
有趣味的设计 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设计意图篇三
1、学习投和挥臂的动作。
2、热爱集体,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废纸。
活动过程
1、做一些游戏,练习幼儿肢体动作。
如:风爷爷来了,看见小鸡啄虫吃,引导幼儿练习用嘴啄的动作,风爷爷来了,看见小兔蹦蹦跳,引导幼儿学习小白兔的跳法,两腿合拢,向上跳,风爷爷来了,看见树枝弯弯腰,引导幼儿练习弯腰的动作,风爷爷来了,看见小猴踢踢腿,引导幼儿踢腿的动作,风爷爷来了,看见小鸟飞呀飞,引导幼儿做飞翔,两胳膊平伸,然后挥动。
2、做投掷的游戏。
3、请个别幼儿大胆尝试用纸玩的方法。
4、教师小结:这张纸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乐趣,我们可以把纸夹在两腿中间,学小白兔跳,也可以把纸抛向另外一个小朋友,也可以互相传给对方,也可以用力地往外扔,是不是很有趣呢?今天我还要教小朋友更有趣的玩法,叫打雪仗,我们可以将纸团成球状,然后单手握住后高举,眼睛看着远方,然后用力地往远处投掷。当然小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不要投向同伴的头部,尽量往远处扔。
5、请个别幼儿尝试投掷。
6、给幼儿分组,然后让幼儿练习投掷。
有趣味的设计 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设计意图篇四
名称较好。
一、 项目分析
(改为项目背景分析,要包括现状、项目原因、swot分析等,最好分点说明)
从50后到00后,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每一代人对雷锋精神都不会陌生,雷锋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积极投入公益事业,雷锋精神既是我们的集体记忆,同时雷锋精神也是常新的,他在不同的时代又有着不同的内涵。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开发一款弘扬雷锋精神的公益app,充分发挥互联网高效、便捷、互动等优点,将使公益行动的覆盖面更加广阔,也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受到雷锋精神的感召,激发他们投身公益的热情。
同时,实施公益营销也是企业宣传公关的重要形式,将使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一个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从而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地健康发展。
二、 产品设计
1. 产品名称:e雷锋
2. 产品类型:手机app客户端
3. 推广宣传语:学习雷锋,一键完成
4. 版块设计:公益咨讯、同城互助、线上捐款、个人中心
(核心部分,和第六点融为一点,干净利落,画图最佳。另外这些主要板块下面的子版块,如果写出来也更好了。)
6. 主要功能
(1) 公益咨讯:重要发布最新的国内外关于公益事业方面的消息咨讯,使用户能实时了解到当下公益事业的发展状况。
(2) 同城互助:发布本地的公益活动信息,召集本地用户在线上组建志愿者队伍去完成公益任务。另外,本地用户在提交请求并通过审核后,也可自行发布公益活动消息,自行号召其他本地用户来参与公益实践。
(3) 线上捐款:需要捐款帮助的用户可通过该平台发布募捐求助信息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使更多的公众能够看到消息并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手段在线上捐献爱心。
7. 页面设计:以怀旧风格为主,在ui设计上可以采用一些“雷锋元素”,如雷锋帽、五角星、红旗、螺丝钉等,这样能更引起用户情感共鸣。(亮点)
8. 盈利模式:依靠政府和社会团体的扶持,同时依靠通过广告投放获取部分维护经营平台的经费。
三、 实现途径
(改名为广告战略与实现途径)
1. 项目团队
组建一个10人团队,负责整个app的开发项目。具体分工如下:
(1) 产品经理1名,负责制定项目策划以及整个项目的统筹、协调、把关、和规划等总揽全局的工作。
(2) 开发人员2人,负责该app的程序开发、测试、维护和更新。
(3) 运营人员5人,负责该app的市场分析、线上推广、日常运营、广告招投、用户服务、效果评估等工作。
(4) 美工人员2人:负责app界面的ui美工设计。
2. 推广渠道
通过线上社交媒体的整合营销传播来宣传推广和线下系列活动来吸引普通市民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这部分是核心部分,需要着重写多一点、具体一点。)
3. 经费预算
初期暂定15左右,可线上号召爱心人士进行众筹。
(单独作为一大点作为结尾即可。)
4. 合作对象
政府民政机构、扶贫办等部门、工青妇等人民团体。
无疑是写的比较好的一份作业。除此之外,还要加上广告效果预测。33分。
有趣味的设计 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设计意图篇五
1、初步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特征,并运用各种材料将自己打扮成各种小动物。
2、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大胆创造和表现,充分展现自我,感受做中玩,玩中乐的愉悦。
3、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同伴间合作互助,相互交流,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特征,利用各种材料将自己打扮成小动物。
难点:同伴之间的分工协作和互助交流。
活动准备
1、通过教室内的环境布置、父母提供的参观条件,幼儿积累了有关常见小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材料:广告纸、旧衣服、包装纸、雨披、树枝、吸管、无用的长布、雪碧瓶的盖子、软泡、果冻壳、毛线、一次性杯子、头箍、蛋糕盒、发夹、羊角球、独木桥等;工具:剪刀、透明胶、双面胶、强力胶。
3、环境:宽敞的活动室。
4、磁带《快乐的动物园》,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讨论孩子们心目中“可爱的小动物”。
由于我们在前一阶段进行了相关的主题活动,所以幼儿对小动物的印象极深。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2、引导幼儿回想、讨论各种小动物的特征,试想自己变成什么。
活动中幼儿纷纷发表意见大胆地畅所欲言。
3、幼儿自主选择各种各样材料,装扮自己。
幼儿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用毛线贴在白色衣服上可以当作绵羊身上的毛,在蛋糕盒上画格子,就成了乌龟背上的壳了,果冻壳做梅花鹿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