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绿色防控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水稻绿色防控实施方案篇一
稻田生态系的生境结构和小气候比较简单,而且只有相对较少的资源,因为,稻田生态系中的物种多样性越少,空余生境生态位就越多,这就导致稻田生态系统极不稳定,病虫害发生频繁,产量品质易被影响。
1、选用抗病品种。
结合当地天气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宜抗病品种。
2、打捞菌核。
根据病害后期形成的菌核会掉落在稻田里成为下一年的病原这一特点。在耕沤田时,打捞菌核,并烧毁,对纹枯病等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3、物理、生物等防控技术
灯光诱杀物理防治技术;性引诱剂诱杀;稻鸭共栖治虫除草防纹枯病;选用系列高效生物农药控制各种病虫技术。
4、稻田超级送嫁药预防分蘖期病虫技术。
在秧苗移栽前2—3天,倍量喷施防治螟虫、稻瘟病、稻蓟马以及稻飞虱等对路农药,以预防或减轻大田病虫的发生危害。
5、破口抽穗初期混合用药保穗技术
在水稻破口抽穗初期,将预防稻瘟病的农药,与防治纹枯病和稻飞虱的农药混合一次喷施,达到一次施药预防多种病虫的目的。
6、稻田耕沤治螟技术
在螟虫越冬化蛹高峰期,及时耕沤冬闲田和绿肥田,灌深水浸沤,使螟虫不能正常羽化,降低发生基数。
7、减量用药控害增产技术
用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福戈)可湿性粉剂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爱苗)乳油防治纹枯病。
稻瘟病在水稻个生育期和各个部位均有发生。根据发病时期和发病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等,其中以叶瘟、穗颈瘟最为常见,危害较大。叶瘟严重时,全田呈火烧状,新叶不易伸长,植株矮缩,不能正常抽穗,抽穗期穗瘟发生严重时,导致大量白穗或瘪粒。
病的发病规律及流行条件是进行绿色防控的基础。
1稻瘟病发病条件
1.1菌源
菌源是发病的基础,稻瘟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附着在病稻草和病稻谷上越冬,病稻草和病稻谷是翌年病害初次侵染的主要病菌来源[2]。在干燥条件下,分生孢子可存活半年至一年,菌丝在病组织中可成活一年以上。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遇适宜的温、湿度很快萌发,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条件合适时,病菌从侵入到产生病斑只需4天时间。病斑会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形成新的侵染源,借风雨等进行重复侵染,一次重复侵染大约需要5天-10天[3]。因此菌源量越大,病害越易流行。
1.2品种
水稻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一般籼稻强于粳稻,杂交稻强于常规稻,耐肥力强的品种抗病性也强。而同一品种的不同生育期抗病性也不同,秧苗4叶期、分蘖盛期和抽穗初期最易感病。另外,同一器官或组织在组织幼嫩期易感病。
1.3气候
2.1菌源充足
由于春季或秋季整地耕层较浅,或不整地,且每年都有该病发生,使得田间菌源大量累积,为下一年稻瘟病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菌源。加之,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老龄化、妇女化、低文化现象日趋严重,田间管理粗放,稻草处理不及时或随处堆放,增大了稻瘟病病源基数。
《水稻绿色防控措施》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水稻绿色防控实施方案篇二
按照全省植保工作重点任务要求,抓好不同栽培方式的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推广成熟的绿色实用技术,扩大示范效应,全面提升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水平,推进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技术方案,请各地因地制宜抓好落实。
蔬菜主要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5%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全生育期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减少2-3次,蔬菜产品农药残留不超标,产品质量有保障。
针对蔬菜害虫发生特点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采取“实时监测,提前预防、压前控后,多措并举”,以及“节本增效、可持续防控”策略,以健康栽培、物理隔离和生态调控等减少病虫基数技术为基础,推广“病虫基数控制、部分害虫诱杀、植物免疫诱导、安全药剂防治、高效药械应用”五大综合技术全程防控,有效控制病虫为害。
以设施蔬菜为主,兼顾露地蔬菜。
病害: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灰霉病、白粉病、疫病、病毒病、根结线虫病、十字花科根肿病等;部分设施内黄瓜靶斑病。
豇豆锈病、炭疽病;芹菜斑枯病、叶斑病、软腐病等。
害虫:粉虱、蚜虫、斑潜蝇、叶蝉、蓟马、叶螨、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豆荚螟、韭蛆等。
针对不同栽培模式的蔬菜全生育期主要病虫害,重点推广以下绿色防控技术。
(一)病虫系统监测
根据蔬菜病虫调查规范,出苗后或定植开始每5-7天调查一次病虫发生情况,明确主控及兼防对象。根据调查结果和防治指标,确定防治最佳施药时间,选择用药品种。
(二)病虫基数控制技术
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的抗病蔬菜品种。彻底清洁田园,育苗及播种前采用种子、苗床土壤处理,降低种子、土壤带菌,减少苗期土传病害的发生;设施蔬菜休闲期,利用覆盖薄膜高温闷棚和石灰氮、灭线磷等药剂处理土壤或在植保部门指导下积极引进示范药剂土壤熏蒸技术,处理后增施有益菌肥。
韭菜种植区,可采用“日晒高温覆膜法”防治韭蛆。在4月底至9月中旬,选择太阳光线强烈的天气(光强度超过55000lux),早8点左右,用厚度0.10~0.12毫米的浅蓝色无滴膜覆盖(覆膜前1~2天割除韭菜),覆膜后四周用土壤压盖严实,膜四周尽量超出田块边缘50厘米左右。待膜内土壤5厘米深处温度达到40℃,且持续超过3小时,即可揭开薄膜降温避免对根伤害。揭膜后待土壤温度降低后及时大水漫灌,促进缓苗。
(三)健身栽培+免疫诱导产品
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移栽未携带病虫的健壮种苗;合理肥水、合理密植和产量负载;地面覆膜控制湿度等;施用氨基寡糖类、蛋白质免疫诱抗剂等,提升植株抗病虫能力。在蔬菜各生育阶段分别使用5%氨基寡糖素、0.136%赤·吲乙·芸苔素、低温等离子油等3-4次,也可以引进一些新的诱抗剂如几丁聚糖、s-诱抗素等,促进缓苗,提高植物免疫力,优化生长势,提高坐果率,减少病害发生,改善品质、提高产量。
(四)板网联用控虫技术
设施蔬菜:一是推广使用防虫网。在棚室入口和通风口设置30-40目的防虫网,阻隔外来迁入害虫。防虫网覆盖之前用20%异丙威烟剂进行熏棚消毒。二是推广色板诱虫技术。利用黄板诱杀设施内的蚜虫、粉虱、斑潜蝇,蓝板诱杀蓟马,控制虫害及病毒病。每亩悬挂诱虫板40张,全生育期更换4-5次。二者联用,可以大大提高防效,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推广应用。
(五)强化生物防治技术
密切关注病虫发生动态,在必须采用药剂防治时,优先选用高效低毒、剂型先进的农药品种,示范推广新型生物农药如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多抗霉素等,并轮换交替使用,降低病虫抗药性风险。可重点引进以虫治虫生物防治技术,适时适量释放生物天敌。
粉虱类可以试验推广丽蚜小蜂、津川钝绥螨、烟盲蝽等天敌。释放技术:定植前15—20天,烟盲蝽按0.5—1头/m2在苗床预防性释放1次;定植后7—10天,监测发现害虫即可释放天敌。丽蚜小蜂按2000—4000头/亩,见虫即放。隔7—10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3—5次;或叶部撒施津川钝绥螨100—200头/m2,每周释放一次,连续释放3次。
螨类可以试验释放智利小植绥螨、加州新小绥螨、胡瓜新小绥螨、巴氏新小绥螨。释放技术:定植10—15天后,监测发现害螨即可释放捕食螨。叶部撒施智利小植绥螨5—10头/m2,点片发生时中心株释放30头/m2,每2周释放一次,释放3次。或叶部撒施加州新小绥螨300—500头/m2,每周释放一次,连续释放3—5次,或释放巴氏新小绥螨、胡瓜新小绥螨中的一种,释放方法同加州新小绥螨。
鳞翅目:小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斜纹夜蛾等。可以释放赤眼蜂类、半闭弯尾姬蜂。释放技术:定植7—10天后,监测发现害虫即可释放天敌。赤眼蜂类按20000头/亩,或半闭弯尾姬蜂按150—300头/亩,隔10—20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1—3次。
当释放天敌不能够控制设施内害虫时,优先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使用前需确定生物农药与天敌的兼容性,降低其对天敌的影响。粉虱类可选用矿物油、球孢白僵菌、藜芦碱、等药剂;害螨类可选用矿物油、苦参碱等药剂;蚜虫类可选用除虫菊素、虫菊·苦参碱、苦参碱、鱼藤酮、金龟子绿僵菌等药剂;蓟马类可选用多杀霉素、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等药剂;鳞翅目害虫可选用短稳杆菌、苏云金杆菌、印楝素、核型多角体病毒等药剂。
有条件的地市,可以引进试验示范设施作物熊蜂授粉试验,可减少化学激素污染,提高植株抗逆性,增加产量,改善产品品质。
露地蔬菜主要推广应用生物制剂防治,减少化学农药。在害虫点片发生或盛发初期施药,选用植物源或微生物源杀虫、杀螨剂。药剂品种选择同上。
(六)合理使用农药助剂
使用农药助剂有利于农药有效成分的分散,药效发挥或延长药效,也有利于病虫接触或吸收农药有效成分等,从而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农药残留。各地可以结合当实际,试验示范激键、有机硅、安融乐等一些技术成熟的助剂,达到减量控害,提质增效的目的。
(七)应用高效施药技术
选用高效施药器械,全面推广热力烟雾机和静电喷雾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施药量,降低棚内湿度,减轻病害发生程度,降低农药残留。
全国和省级示范县每个示范县购置热力烟雾机,并引进静电喷雾器械,达到核心示范区高效施药器械全覆盖。
各地要切实做好病虫监测,及时发布情报;多措并举,建立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积极开展技术宣传,扩大示范效果,推动绿色防控工作开展,工作进展情况请及时向省站汇总反馈。
水稻绿色防控实施方案篇三
通过项目实施,建立蔬菜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实现蔬菜生产基地“两减两提”目标(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减少化学肥料用量、提高蔬菜品质、提升土壤质量),确保地产蔬菜特别是绿叶菜稳定供应和质量安全。
(一)推广土壤保育改良与修复技术。推广2400亩,每亩补贴500元,通过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微生物肥料增施增效技术提高土壤质量,降低化学肥料用量,对土壤环境改良和修复。
(二)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光诱、食诱、性诱及防虫网“四诱一网”等绿色防控技术,建设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基地3000亩,按照核心示范基地面积,每亩不高于补贴300元。
(三)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利用喷滴灌等水肥一体化设施,推广应用多种类型的水溶性肥料,实现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推广实施2280亩,每亩补贴不高于350元。
(四)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蔬菜废弃物好氧堆肥技术,促进资源化利用,实现蔬菜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对蔬菜合作社相关设施改造和设备购置,按实际投入补贴每家不超过40万元。
(五)打造绿叶菜生产核心基地建设。按照产地环境良好、经营主体诚信、品种面积保证、栽培模式生态、档案记录齐全、产品质量安全、产销对接顺畅的要求,推进绿叶菜规模化生产核心基地建设,常年绿叶菜播种面积不低于70%,实施面积4000亩,每亩补贴500元。
根据年度蔬菜生产任务清单的要求,由区农业农村委遴选出符合条件的蔬菜生产基地,实施蔬菜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实施基地及计划任务详见年度《嘉定区蔬菜绿色标准化生产计划任务清单》。
1.加强技术指导。按照市农业技术部门制定的相应技术规范和产品目录开展现场技术指导。落实好各项关键技术,帮助实施主体解决相关技术问题,确保技术措施到位,并做好相关数据的汇总、审核和上报工作。各实施主体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开展相关工作。
2.强化监督考核。由区农业农村委下达指导性任务,各实施主体按照计划内容逐项实施并将相关工作进度信息及时通过“神农口袋”上传市数字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区、镇农业管理部门要加强项目过程性检查、指导,确保专款专用。对有弄虚作假、骗取补贴行为的实施基地,取消补贴资金,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鼓励各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增加镇级财政投入。
3.做好宣传引导。积极开展宣传活动,通过总结典型经验,树立一批示范样板,引导各蔬菜生产基地积极主动实施各项技术措施,促进全区蔬菜绿色生产、土壤质量提升。
水稻绿色防控实施方案篇四
为有效控制蔬菜主要病虫害,兼顾数量、质量安全,特制订本方案。
蔬菜主要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60%,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全生育期化学农药使用次数下降2-3次。蔬菜产品农药残留不超标,产品质量达到国家绿色食品原料基地标准。
针对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为引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采取以“病虫基数控制、部分害虫诱杀、植物免疫诱导、安全药剂防治、高效药械应用”五大综合技术全程防控策略,将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
病害: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灰霉病、白粉病、疫病、病毒病、炭疽病、根结线虫病、十字花科根肿病等。
害虫:粉虱、蚜虫、斑潜蝇、叶蝉、蓟马、叶螨、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豆荚螟等。
针对高山、二高山、低山不同栽培模式的蔬菜全生育期主要病虫害,重点推广以下绿色防控技术。
1.病虫系统监测。根据蔬菜病虫调查规范,出苗后或定植开始每5—7天调查一次病虫发生情况,明确主控及兼防对象。根据调查结果和防治指标,确定防治最佳施药时间,选择用药品种。
2.病虫基数控制技术。
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的抗病蔬菜品种。播前采用种子、苗床土壤处理,降低种子、土壤带菌,减少苗期土传病害的发生;设施蔬菜休闲期,利用覆盖薄膜高温闷棚和石灰氮、灭线磷等药剂处理土壤或在植保部门指导下引进物理电杀线虫技术;定植前进行药剂熏棚以及设施农业病害防治机控病等技术,杀灭棚内病菌,降低病虫基数,减轻全生育期病虫害防控压力。
3.应用免疫诱导产品。免疫诱导是提高作物免疫力,优化作物农艺性状,增强抗病抗逆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蔬菜各生育阶段分别使用5%氨基寡糖素、0.136%赤吲乙芸苔素、低温等离子油等3-4次,也可以引进一些新的诱抗剂如几丁聚糖、s-诱抗素等,促进缓苗,提高植物免疫力,优化生长势,提高坐果率,减少病害发生,改善品质、提高产量。
4.害虫诱杀、阻隔技术。
设施蔬菜:一是推广色板诱虫技术。利用黄板诱杀设施内的蚜虫、粉虱、斑潜蝇,蓝板诱杀蓟马,控制虫害及病毒病。每亩悬挂诱虫板40张,全生育期更换4-5次。二是推广使用防虫网。在棚室入口和通风口设置30-40目的防虫网,阻隔外来迁入害虫。防虫网覆盖之前用20%异丙威烟剂进行熏棚消毒。
5.优化农药品种,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根据病虫发生程度,在必须采用药剂防治时,优先选用高效低毒、剂型先进的农药品种,示范推广新型生物农药如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并轮换交替使用,降低病虫抗药性风险。同时积极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如多抗霉素防治白粉病、灰霉病、猝倒病、黄瓜霜霉病和番茄晚疫病;农用链霉素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露地蔬菜主要推广应用生物制剂防治,减少化学农药。在害虫点片发生或盛发初期施药,选用植物源或微生物源杀虫、杀螨剂。粉虱类可选用矿物油、球孢白僵菌和乙基多杀菌素等药剂;害螨类可选用矿物油、藜芦碱、浏阳霉素等药剂;蚜虫类可选用藜芦碱、鱼藤酮、除虫菊素、苦参碱等药剂;蓟马类可选用乙基多杀菌素、多杀菌素等药剂。对十字花科根肿病采取土壤酸度调节,轮作进行控制。
6.合理使用农药助剂。使用农药助剂有利于农药有效成分的分散,药效发挥或延长药效,也有利于病虫接触或吸收农药有效成分等,从而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农药残留。试验示范激键、有机硅、安融乐等一些技术成熟的助剂,达到减量控害,提质增效的目的。
7.应用高效施药技术。选用高效施药器械,大棚推广热力烟雾机和静电喷雾技术,露地大田试用无人机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施药量,提高效率,减轻病害发生程度,降低农药残留。
水稻绿色防控实施方案篇五
水稻稻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水稻重要病害,只要条件适宜,易流行成灾。稻瘟病在黑龙江省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10年平均每年发生面积超过500万亩,大发生年份达到1000万亩以上,严重威胁着水稻的稳产与高产。为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黑龙江省提出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充分发挥水稻品质好、需求大、效益高的优势,要求加大“旱改水”力度,力争到2017年实现5000万亩水稻种植目标。因此,有效控制稻瘟病的发生,对提高水稻产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在粮食生产上提出“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因此在水稻稻瘟病的防控上,我们提倡应以绿色防控为主。绿色防控是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的有效途径[1]。了解稻瘟病的发病规律及流行条件是进行绿色防控的基础。
1稻瘟病发病条件
1.1菌源
菌源是发病的基础,稻瘟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附着在病稻草和病稻谷上越冬,病稻草和病稻谷是翌年病害初次侵染的主要病菌来源[2]。在干燥条件下,分生孢子可存活半年至一年,菌丝在病组织中可成活一年以上。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遇适宜的温、湿度很快萌发,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条件合适时,病菌从侵入到产生病斑只需4天时间。病斑会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形成新的侵染源,借风雨等进行重复侵染,一次重复侵染大约需要5天-10天[3]。因此菌源量越大,病害越易流行。
1.2品种
水稻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一般籼稻强于粳稻,杂交稻强于常规稻,耐肥力强的品种抗病性也强。而同一品种的不同生育期抗病性也不同,秧苗4叶期、分蘖盛期和抽穗初期最易感病。另外,同一器官或组织在组织幼嫩期易感病。
1.3气候
气候条件与稻瘟病发生的轻重有密切关系,温度、湿度、降雨、雾露、光照等对稻瘟病菌的繁殖和稻株的抗病性都有很大影响。当气温在24—28℃,相对湿度在90%以上,稻株体表有6小时-10小时水膜时,最易发病。如孕穗末期到抽穗时期多雨、寡照、湿度大,夜间最低气温降到18℃以下,并持续5天-7天,穗颈瘟极易发生。
2稻瘟病流行因素
2.1菌源充足
由于春季或秋季整地耕层较浅,或不整地,且每年都有该病发生,使得田间菌源大量累积,为下一年稻瘟病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菌源。加之,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老龄化、妇女化、低文化现象日趋严重,田间管理粗放,稻草处理不及时或随处堆放,增大了稻瘟病病源基数。
2.2品种抗性低
求品种新、产量高,根本不经过试验示范,就大量引进新品种,品种的抗病性能难以保证。感病品种和抗病性减弱的品种大面积栽培,为病害的流行创造了条件。
2.3气候适宜
近年来气象条件适宜是稻瘟病流行的最主要原因之一[6]。如分蘖期雨日和雨次多,形成高湿、低温、寡照的环境,可以降低水稻抗病性,利于叶瘟发生;在孕穗、抽穗阶段,如遇低温、阴雨或露水多时,易造成穗颈瘟的流行。
2.4管理不科学
农户施肥不科学,过份集中地追施氮肥、施得过迟,不施或少施磷钾肥,造成水稻徒长、嫩绿、叶片软弱、抗病力降低,是发病严重的重要因素。在管水上存在长期深灌和冷水串灌、漫灌的现象,不能做到浅水勤灌和干干湿湿,稻株根系发育不良,抗病力降低,同时高湿度有利稻瘟病发生。
2.5防治不力
部分农民对穗颈瘟危害特点认识不足, 在病害流行成灾时才重视喷药,导致错过最佳防治时期。药械落后,施药技术不当,如喷水量不足,施药不均匀,药械“跑、冒、滴、漏”等现象,导致防效较差。药剂选择不当 如使用过期农药、低含量制剂、复配制剂等药剂或药不对路导致防效较差。植保专业化防治水平低,组织少,规模小,大面积统防统治面积少,农民自发零星防治面积大,影响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2.6重叠因素
稻瘟病的流行多为两种或多种因素共同造成。例如: 氮肥施用过多;品种又比较感病;后期又遇天气阴雨连绵;喷药防治不到位等共同作用。
稻瘟病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践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在中等偏重及以上发生程度时,采取化学防控为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辅的策略,在中等及以下发生程度时,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控结合,适当偏重绿色防控的策略。
3.1农业防治
3.1.1选用抗病品种
资源品种分布,水田主产区提倡每户种植两个以上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以改变抗病品种长期单一化和同源品种多年连片种植的局面。另外,品种还需定期轮换,以延长品种的使用年限,不应盲目从外地引种。同时,密切监测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消长动态,控制新小种的增殖,及时淘汰感病品种。
3.1.2减少菌量
病草、病谷是稻瘟病菌的越冬场所,也是翌年的初次侵染源,因此必须妥善处理。收割时,病草、病谷应与健草、健谷分开堆放,不可四处散落。收割后尽早进行处理,病草要在春播前处理完毕,首先安排作燃料,并注意烧毁草堆下的秕粒和空壳,需继续使用的病草,可移入室内或用薄膜盖严,并保持干燥,以免病菌随风雨传播。禁止用病草盖种、捆扎秧把和盖房、搭棚、垫圈等。垫圈的病草,须待充分腐熟后才能使用。用盐水选种,清除病秕谷,然后进行种子消毒,消灭菌源。
3.1.3加强栽培和水肥管理
大力推广大棚旱育壮秧和稀植栽培,创造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增强水稻自身抗病力,抑制病菌的侵染、蔓延、流行。管理上特别注意切忌偏施、迟施过量氮肥,注意氮、磷、钾的配合,应多施有机肥。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苗、看天、看田酌情施肥[11]。在管水上实行“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做到浅水勤灌,适时晒田。
3.2 生物防治
对于叶瘟未发病地块可用1000亿活枯草芽孢杆菌/克可湿性粉剂每亩10克,对水20公斤,均匀喷雾预防。水稻始穗期、齐穗期各喷1次药以预防穗颈瘟发生。
3.3 化学防控
对于叶瘟未发病地块,可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20克;40%稻瘟灵乳油每亩用量130毫升;或25%咪鲜胺乳油,每亩用量100亳升进行预防;对于叶瘟发生初期地块,可主要选用治疗效果较好的40%稻瘟灵乳油,每亩用量130毫升;或25%咪鲜胺乳油,每亩用量100亳升,对水20公斤,均匀喷雾。穗颈瘟应以药剂预防为主,在水稻始穗期、齐穗期各喷1次药。使用药剂为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20克;或40%稻瘟灵乳油,每亩用量130毫升;或25%咪鲜胺乳油,每亩用量100亳升。
3.4 加强病害监测,准确发布预报
建立有效的稻瘟病预测预报体系,在不同区域设立病虫监测点,进行系统调查和监测。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破口期等敏感生育阶段,加大普查力度,准确发布病害发生预报,指导农民适时用药,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对稻瘟病的自主预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