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片 阅读手抄报五篇(优秀)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图片 阅读手抄报篇一
在我开始记事,初学识字时妈妈就给我买回点读笔点的有声故事书。那时我一放园回到家完成小练习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用点读笔听故事。听多了,便在园内、家里绘声绘色的给小朋友、老师和家长讲《白雪公主》、《豌豆荚》、《快乐王子》……在那时,这便是我最大的快乐。
又过了一两年,我长大了,不再陶醉于有声故事了,我开始倾向于无声故事书,虽然内容重复于有声,但我在意的不是内容,而是认知。在那时,我能逐字逐句的把字认会读会,便会有不小的成就感,再当我可以把一个小故事流利的,声情并茂的表演出来时,家人便会给我最热烈的掌声。那时,我小小的心里充满了快乐。我的第一套读书方法也是从这时产生的,首先我会逐字逐句的把故事读通顺,碰到有不会读的与不懂词句我就会问老教师——爷爷,或好教师——妈妈。
在我五岁时,便对科普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六岁的一半时光,是我阅读科普书的顶峰,《少儿科普图文解》里的糖糖、陶陶和小米给我带来了知识与欢笑,使我在欢乐的世界里汲取无尽知识。《少儿百科》里的橙熊为我在小擂台里加油鼓气,使我越战越勇。
七岁时,我上了一年级,首次的作文就凭着我的口头阐述能力荣登榜眼。后来,我的作文也时常居于班级前列。
记得有一次,我三年级的一篇作文《我的妈妈》在全班作为范文朗读,老师做了大量的评论以及一个鲜红的“优+”。我很开心,老师与妈妈教的好词与我平时的观察成就了一篇范文。后来我听一名师说:“现在大多数小学生写妈妈与爸爸时都会写‘我’半夜发高烧,又下着大雨,无论如何家长都要不打伞背去医院”。我不禁疑惑了:额?咋跟本班百分之八十五的同学写得一模一样?
到四年级时,我开始阅读文学作品与历史作品与“高级故事”。四至五年级,是目前我的“写作生涯”中最好的篇章。不信?来来来,你看看:《胜是亲人》“优+”;《感悟经典》参加比赛,《旧照片》95分;《一位母亲》参加比赛;《我敬佩的李老师》荣登校报;《我家的绿萝》也录入校报;《西湖美景》“优”;《一次辩论》我得了98的高分……嘿嘿,还不错吧?这,都源于文学的馈赠。
我的好作文从何而来?乐读书,读好书。书中的知识让我不断的提升文学修养,从而可以选择更好,更丰富的图书。想知道我的读书方法吗?来吧,一起看看,我的第二套读书方法————生于“科普期”,首先我会把一篇书中的知识点读2-5遍,然后用一个小本本把小擂台中的问题与答案,也就是核心知识点记下来。目前的一套是先把整本书了解内容,接着我会从头到尾细品两遍以上,再回头来读最精彩的部分,然后列出好词好句、好段,最后再看几遍,回味。
通过几年的写作文与读书我总结出来:写作时,一定不要千篇一律,这样就乏味了,如同嚼蜡,且要多用好词与细节描写。
所以,我们应该——相信文学,相信阅读的力量。
阅读图片 阅读手抄报篇二
有人热爱书法,有人热爱运动,有人热爱乐器,有人则热爱下棋。我则爱那平平凡凡的书本,他能给我带来无限的乐趣。
“阅读”一词,普普通通,其深意却神通广大,“阅”指的是阅览,此阅览与平常的阅览意义大不相同,他指的是用心去浏览,全身心地去感受书带来的乐趣。“读”指的是用情感去揣摩书中的知识。二人结合起来便组成阅读这个词,所谓阅读就指用心灵去感悟书中的见解。
有人读起书来,只是“囫囵吞枣”地扫一眼,只注重书中的紧张情节,要是问起来,却未达到阅读的真实含义。可我与其他人不同,我读书讲究个效率,我有专门的笔记本用来写笔记。笔记记载主要内容和感受。每当读完一个故事或者一本书,我都会记下来,日积月累这些好词佳句变成了我写作文的好帮手。
读起书来,我要把那些不认识的字词记录下来然后借助各种工具来帮助,要认识并理解此含义。我还会把一些名人名言记录下来,日后用来勉励自己,日日高升,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我会把一些佳句用于自己的作文中,这样就会使我的作文水平变得越来越高。从书中领悟到的知识和道理我也会运用在生活里,实现“学以致用”的道理。
阅读还有许多好处:他可以提高人的知识水平,写作水平,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从阅读中我们能理解许多知识,一个对生活丧失信心的失业者可以借助书的力量重新对生活充满动力,直面阳光,面对社会。一个犯罪嫌疑人通过阅读,了解人生的哲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改过自新把从前不良习惯都抛到九霄云外。一个即将面临死亡的病人,整天浑浑噩噩,对生活充满厌恶,在读书的帮助下,渐渐康复成为一个对国家的栋梁之才。
我热爱阅读,就如出生的牛犊眷恋母亲的怀抱一样。离开了阅读,我就万分沮丧。我从阅读中学到了好多有意义的道理,它使我变得阳光十足,它让我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阅读是我的全部生活围绕着核心。
阅读图片 阅读手抄报篇三
尊敬的老师 :
您好!
在看完《红楼梦》,我感触甚多,这些感触像潮水般向我涌来后,我决定跟您分享这本书——《红楼梦》。
主人公们在府中犹如红楼一梦匆匆地过去了一生。宝玉的敢爱敢恨,黛玉的多愁善感,都尽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等人为了名与利的这种性格,其实都源于他们所在的社会。曹雪芹所精心勾画的社会场景中,既有儿女闺房语笑,吟风弄月之情,亦有泪、血和压迫;既有豪放不羁的长歌,又有无可奈何的叹息。在这如囚牢般的府中既使你与世无争,也无法摆脱贾府中的勾心斗角。
八十回后,贾府这个赫赫扬扬的百年大族在一步步走向深渊。我认为贾府的统治者——贾母因为没有听从元春的劝告“退步抽身”,而遭到了巨大的打击。接着贾母又逝世了。王熙凤与贾琏的反目又如火上浇油般使贾府乱上加乱,邢王二位夫人的争斗越演越烈,下人乘机挑拨是非,各自“大显神通”将剩下的财产瓜分一空,从而贾府破灭。
看完了大结局后,我的感受愈发强烈:王熙凤为了名与利,反而最终却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而宝玉最终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归本处,去哪儿无人知晓。这使我不由的感叹道:这真是红楼一梦啊!
这个万花筒般的世界,变幻莫测,华丽背后是无以言表的苦涩人生。亮丽的外表下藏着怎样的血腥与冷酷?褴褛的衣衫下是怎样的安静与善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这样的世界,该有怎样的人生?
读完红楼梦,我思考着所处的这个世界,无非是个戏剧般的演出,很多人为了求那些名与利,不择手段。最后不还是像王熙凤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人生短暂,宛如南柯一梦,我该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老师,跟您说了这么多,不知您怎么感觉?祝老师您天天快乐!
阅读图片 阅读手抄报篇四
一生中有许多东西值得珍惜,但是那3个“情”字最让我珍惜:友情(亲情),让我得到温馨;爱情让我得到甜蜜;师生情,其实真正的我好讨厌学校,讨厌老师,因为他们把我的自由所束缚了,把我想要的都破坏了,阻止了我的一切,在学校里我没有了快乐,没有了自由,就是这样,我开始讨厌老师,因为讨厌,所以就记得更深了,因为记得更深了,就应该珍惜了吧,这可能就是江湖上所说的因恨成爱吧!
(一)我最珍惜的 友情(亲情)
将友情和亲情连在一起,因为他们是唯一的,亲人把我们哺育长大,让我们学会做人,其实所谓的老师教是只是一些无聊的东西,在生活中根本不用,其实并不用学习太多的东西,只要学会怎样生存就好了,学习那么多东西最终只会变成废材,还不如不学。亲情就不一样了,亲人所给的温暖,温馨,是任何人都给不了的,那种感觉,多好啊!那种感觉。。。。。。。珍惜亲情吧!还有友情,一生中拥有一个朋友就是最大的财富。
朋友,在你寂寞的时能给你一句温暖的问候;朋友,在你无助的时候给你一定的帮助;朋友,在你快乐的时候能与你一起分享快乐。友情是无价的,你可以用钱来买下一个人,但是却永远无法买下他的真心,朋友之间的感情是谁也买不下来的,你不可能永远将朋友左右,但是你却可以把朋友放在第一位,友情。。。。。。珍惜吧!
(二)我渴望的爱情
“我不要做温室的花朵,我要长大,我要坚强。”就这样,我长大了,变的成熟了,好像也变的贪婪了,开始向往童话里那唯美的爱情。开始盼望自己的白马王子从天而降,给自己童话世界里的一切。刚开始,爱情在我的潜意识里就是幸福,在长大一些,我并不是向往爱情,而是去珍惜爱情,珍惜所有的一切。王子与公主的完美结合,这只是作者的想象,没有谁的爱情能像他们那样顺利,没有谁不会遇到绊脚石。但是这一切,都应该值得你去珍惜,爱上一个人,这是你自己的决定,不必后悔,应该去珍惜他,珍惜他给的甜蜜与悲伤。爱情。。。。。。珍惜吧!
(三)我最想珍惜师生情
老师,天天教给我没一些他们认为有用的东西,而我却认为,只有白痴才会认为那些东西有用。我认为有用的是:只要学会怎么生存就好了。人生下来,就是为了将来死的那一天,根本不用按照别人的意思活,要快快乐乐的活下去。那些所谓的不好的东西,只要不去管,就不会和我们有关系。所以说,书本的知识,没用。不过老师的那种无私,最让我佩服,我珍惜师生情,是因为,我佩服老师的那种精神。师生情。。。。。。珍惜吧!
阅读图片 阅读手抄报篇五
通过网络我了解到这篇文章的作者孟莎美是一名印度工程师,我想正因为她一个外国人,所以才能以自己的视角对中国人“不阅读”的行为如此深思,才会对这样的行为深感不解,颇有“旁观者清”的意味。试想作者当时的心绪,是困惑不解?是失望担忧?还是同情理解?试想熄灯的机舱内一位清醒、睿智、深刻的普通乘客轻轻地、悄悄地、静静地接受着眼前的景象……
生活在中国大环境下的人们大多数已经被“不阅读”所同化,我们就是那些匆匆刷微博、玩微信、拍照、购物、甚至大声喧哗中的一员。并且麻木到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就如同在一个房间内待久了的人,便觉不出屋内空气的混浊。但总会有从室外进来的人觉察到气味不对,迫不及待的想要开窗通风。将中国人不阅读的现象如此类比,实感到是把问题的严重性、重要性、价值性降低了,但又觉得极为贴切。
我们为何不开窗通风呢?因为待在屋内的人是大多数,从屋外进来的人三三两两,屋内的人又大多适应甚至享受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所带来的温暖,屋外进来的人或许也没感到不适,或许刚从寒风中归来,“暖和”正是他所需的,或许是从众心理,或许是感到势单力孤,于是闭口不言、从了大家的“紧闭门窗”。又或许正好有人感冒了,受了风寒,直怕冷,实在不愿外面的清凉之风进来,大家也就好意迁就了。
可是,有谁意识到正因为有人感冒了才更该通风,不能把病毒圈在屋内让更多的人受害呀!而感冒者也需要这清新之风!如此作者就与这些好意迁就的人有了相似之处。她说:“网络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不只是中国才有……或许我们对于一个经济还在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不应过分苛责——过于忙碌是压力所迫,并不是一种过错……”这里我深感作者的温柔与仁慈。
但这样的现象不止是在机场或飞机上才看得到。比如我们身边的图书馆里情侣们打情骂俏,“公务繁忙”的同学电话不断,并且没设置静音模式,同学们学习间隙的放松不是远眺放空,而是对着手机抓紧时间刷屏。公交车上有人用手机公放着时下流行的“神曲”,有人塞着耳机看着美剧,有人用手指漫无目的的在触摸屏上滑来滑去,一时间觉得人们如此的相似。
面无表情的上车,低头看手机,偶尔懒懒地抬一下眼皮,最后是面无表情的下车……通过网络,我们的虚拟世界是变的宽阔了,但我们的实际生活和人际交往却越来越狭窄。是q、微信的提示音,是短信、电话的铃声热闹了这个世界,而喧嚣过后的遗留的静,是人们内心的寂寞灵魂的空虚,而不是内心的平静灵魂的宁静。
电子阅读的只言片语,网络语言的稀奇古怪已让我们离真正地阅读越来越远。在这样的阅读中,我们无法跳脱自己的世界,和素不相识的人相伴一段路,体验途中的快乐、悲伤、愤怒、平和,我们无法进行心与心的对话,我们无法走一段独自的夜路却在归来时豁然畅达……
生活中理智的人们为了生存,忙于奔波,或许他们不是不愿停下来倾听灵魂,而是不能。有太多的责任、压力推着他们不敢丝毫停顿的向前走,一直走,拼命走。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我不愿从国家角度、社会角度大谈空谈,只想贴近人们本来温柔的灵魂,心疼的抚慰,只想真心祈望还停留在不忙碌的自由的年纪里我们尽量多与灵魂相伴而行。因为必将有一天时间的洪流会席卷着责任和压力将我们吞没,那时,我们就从现在的不愿变成了不能,无可奈何又追悔莫及!
学生时代的我们还能闲适地走在人生路上,就尽力走的优美些,未来的路上要自己调整步伐,不能只图快而乱了阵脚,甚至把自己绊倒,否则真的是离“理性”越近,而离“灵魂”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