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读后感优质(3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洋生物》读后感篇一
我一边走一边想:“祖国的海洋辽阔而深遂,美丽而富饶,海洋生物展览馆一定会让我大开眼界。”
进了大门,登上台阶,就看见走廊上有很多标本镶挂在墙上的玻璃框里。瞧,那威武的寄居蟹,长相既象虾又象蟹,它浑身深红,头胸部坚硬有刚毛,腹部软弱,有五对步足,左右螯大小不等。左螯特别大,而右螯较小,寄居蟹在空海螺壳里生存。妈妈告诉我,它在搬到“新房”前,先将海螺里的肉吃干净,然后就钻在空海螺里居住。不论到什么地方,它总是背着自己的“房子”走。我听了,感到寄居蟹的生存方式真是奇特,心想:“它是不是有点自私?”
沿着走廊往前走,我看到高高的墙壁上挂着浑身长刺的刺鲀标本,整个体形呈球状,看起来很象陆地上的小刺猬,还有那红珊瑚像红色的花朵真美。
妈妈说:“红珊瑚无论是用作装饰品,还是摆设,都很美,是价格昂贵的稀世之宝。”我听了赞不绝口。
上了二楼,一抬头便望见双壳光的巨人——石车磲,最大的石车磲贝类1。25米长,两片贝壳张开,宽达一米,_重达75公斤,整个贝壳重达220公斤,称之“贝类之王”是当之无愧。
墙上还挂着体形庞大的海龟标本,最体长大约1米,体重约700公斤,壳很坚硬,看上去光滑油亮,我真想去摸一摸。
走出大门,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标本展览馆。参观海洋生物标本展,真是让人大饱眼福。海洋生物真是千奇百怪,也是一个未知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海洋生物》读后感篇二
“哗”一声犹如山崩地裂的巨响,惊动了所有在沉睡的海洋生物。它们抬头仰望,只见原本清澈的水中混入了石油和工业废料。顿时,蔚蓝的水成了黑水。不过,这还没完,一堆堆生活垃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了过来,很多的鱼死了,没死的也带上了病毒了……
于是,海大王提出了要开会解决,大家正为这事着急,自然同意。一会儿,各个队长聚到了议会厅“珊瑚群”开会。飞鱼队长首先提议:“我们不能再待在老地方了,还是换个地方吧。”众人齐摇头,表示不肯。“可待在这不是个法子,我们迟早要灭种的。”飞鱼队长又说到。这下子,大家都低头不语。这氛围极为紧张。“我们跟人类作对吧!”一个声音传来。大家循声而去,原来是“机灵鬼”——智智鱼。“我们该怎么做呢?”“是呀?要和人类作对谈何容易!”“对呀,你说说,我们都听你的。”……大家你言,我一语。“我们用我们带病毒的身体去报复他们,让他们尝尝苦果。”智智鱼边说边把大家围在一起商量着。
“哎呀!哎呀!医生……我……我吃了鱼后怎么肚子这么痛呀?”医院里不断传来病人的痛苦的呻吟。
“据报道:某某村又出现了3个癌症病人。据说这村子的癌症病人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他们生活在海边,食用过大量的海鲜……”新闻上又有报道传来。
旅游局里,局长不断接到电话:“近段时间,我们的旅游业惨不忍睹啊,死鱼虾太多,没人愿意来了啊!”“我们这的旅游业也被那大批的死尸吓跑了。”
市长也在为此时头疼,他左思右想,派人到处寻找根源,终于明白了保护海洋迫在眉睫。于是组织了一批人进行调查研究。终于电视上环保公益广告铺天盖地地出现了;周围的人们也都认识到自己的错了,积极地在弥补自己所犯下的错;破坏环境的人也受到了应有的处罚了。经过长期的清理整治,人类和生物又可以和谐共处了。
再瞧瞧“珊瑚群”里,海洋生物又能自由遨游了,到处可以听到它们的欢声笑语,而“机灵鬼”——智智也成了这场海洋生物保卫战的头号功臣了。
《海洋生物》读后感篇三
《海洋》观后感 ]海是人类生命的摇篮,见过海洋的人都会被海的美所折服。无论是风平浪静时,海的柔情,抑或是惊涛骇浪时,海的激昂。甚至在夜晚,黑暗也无法掩盖海洋的美丽,而更显出一番深邃的意境。每一种姿态的美都如此震撼,文字是难以言尽的。除非亲眼所见,否则难以想象。
其实海洋的美丽远不止于此,人们很难全方位观赏到海洋之美。而在《海洋》播放的一百分钟里,我却被轻而易举地带进了海洋的世界,海的唯美、海的灵动、海的柔软、海的深沉。各种姿态,穿过屏幕,透过眼球,传达至我的脑海,竟迟迟难以忘怀。然而《海洋》带给我的,除了超美的视觉震撼,更多的则是对人类残忍行为深深的反思。
《海洋》由法国纪录片大师雅克·贝汉执导,花费巨资耗时五年拍摄完成。片中的每一个画面都唯美细致,堪称完美。影片由一个第一次见到大海的小男孩提问而展开:这就是大海?大海是什么?我想,如果是我,我也无法回答。海洋的浩淼无穷,确实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甚至当你以不一样的心情去观赏时,海洋所表现的姿态,也是截然不同的。 《海洋》的前半部分,以展示海洋生命的多彩绚丽为主,譬如那巨大的沙丁鱼群,在鲨鱼的追赶下,疏密有致的排列组合,迅速地变幻出各种状态的美;又如那成千上万的海鸟,如箭雨般扎进海水中捕食的健硕之美;再如那成群结队的海狮,被鲨鱼追赶捕食而后为同伴的阵亡而闭目哀歌的悲凉之美??这一切,看在我们的眼中,不过是一个个震撼的画面,而对于海洋生命来说,它们是有着喜怒哀乐的。它们也处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动物们的捕食虽然残忍,但这是它们的生物链,自然之规则不可逆转。我们且悲且叹之,但它们的世界,我们是无权干扰的。正如小海龟与秃鹰的故事一样,游客不忍秃鹰吞食打探敌情的小
海龟而出手相助,最后导致一大群小海龟接收到错误的信息而惨遭鹰群吞食。动物们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人类若任性伸出援助之手,终将违背初衷。即便如此,好心做错事犹可饶恕,而有些人类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海洋生物痛下杀手。
在《海洋》的后半部分中,导演镜头一转,唯美和谐的海洋生态不复存在。随着人类的入侵,海洋垃圾一再的驱赶着海水中的居民。不仅如此,围猎、杀戮、剖尸、解体??似乎要等那深蓝的海水被染得鲜红,人类才能停下那充满血腥的双手。这将是怎样一种悲哀?导演在影片前段部分缔造的如梦如幻的奇妙世界,在人类狠心地将猎捕的鲨鱼去鳍切尾,然后扔回海底苟延残喘的.那一瞬间,支离破碎了。那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啊,人类怎能对它如此残忍!在这强烈的对比下,导演唤醒了人类心底的良知,是的,这让我们刻骨铭心。除了心灵的震撼之外,我想更多的,应该是反思。
影片最后提出了疑问:难道有一天,真正的自然风光会消失么?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围绕我们身边的将是代替活生生的动物们的标本,被保存在动物园或巨大水槽中的人工的世界,而那样的世界,仅仅是永远
失去的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缩影而已。
雅克·贝汉说:“我拍摄的这些自然纪录片,本质上和政治片其实没什么不同,它没有说教,也没有对白,只是通过展现自然之美,让观众自己感受到教育。”当然,我们不用仅靠几部纪录片就来完成教育,就像人不能靠不吃饭、不生产来保持低碳一样。同样也不能让那些杀害海洋生命的人消失,人类能做的,只是用这些震撼人心的画面来教育他们,感化他们。
海洋是人类的母亲,她孕育了我们,也孕育了其他的海洋生物。假如人类还是如此不顾一切的破坏海洋生态,在海洋母亲的眼中,这无异于看着孩子们在互相残杀啊,这是多么
地残忍。人类应该反思的,就是不让这样的杀戮悲剧继续在海洋中上演,这应该也是拍摄者和观影者共同的心愿吧。是的,地球不仅仅属于人类,那是所有生物共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