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行为税工作总结和不足汇总(3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财产行为税工作总结和不足篇一
该科基本征管情况如下:负责新区旺庄街道、太湖国际科技园内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管理。至20xx年12月底共征管纳税户数2553户,其中企业1836户,个体工商户717户,包括非正常户95户。税种认定情况增值税纳税人2458户,其中一般纳税人1261户(辅导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51户,暂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30户),小规模纳税人扣除个体户为617户。纯所得税企业234户。
基本征管情况一览表
地区 工业(企业) 商业(企业) 个体
一般纳税人 小规模 所得税认定企业 一般纳税人 小规模 所得税认定企业
旺庄 428 162 204 476 413 473 518
太科园 268 23 68 27 19 19 186
该科有正式干部8名,正副科长各1名,平均年龄41.25岁,低于区局平均年龄2岁左右。主副岗各3名,4个工作小组。
二、工作量数据统计
根据总局和省局税收工作规范的要求,税收工作主要分为五类:日常管理,如催报催缴、注销清理、漏征漏管户清查、非正常户认定、日常巡查、政策辅导等;调查管理,包括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调查,暂认定(辅导期)满正式认定,发票扩量、扩版调查,所得税征收方式调整调查,减免税认定调查,受托协查,人民来信等;纳税评估,分复审评估、行业评估、专项评估、重点税源户评估、科内选案评估等类型;上级布置的阶段性、突击性任务,如四项核查,税务登记证换证,ctais升级、增值税抵扣凭证稽核系统上线、一机多票升级;其他税源管理工作和行政性工作。
征管质量指标:增值税申报率保持在99%以上,所得税申报率保持在98%以上,增值税、所得税准期入库率平均保持在90%左右,保持月月无欠税。
2、工作量结构
根据7-12月份六个月工作量的统计数据、绩效考核记录和税收工作台账制成下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纳税评估和各级交办的工作月份间波动较大,纳税评估占工作总量比重在8%-40%之间,各级交办任务占工作总量比重在12%-40%之间;日常管理和调查管理工作量则相对稳定,两者合计占工作总量45%-50%之间。以五类工作在7-12月的工作量平均值制成下表“税收工作量结构分布图”。
三、工作量统计反映的特征分析及对税源管理的影响
(一)税收管理责任区人少事多的矛盾依然突出,税收*处于满负荷运转中。该科人均管户约250户(不含个体工商),其中一般纳税人175户。如果严格按照税务责任区6大类工作内容估算,实际需要的工作日与目前干部可提供的工作日之间,存在相当缺口。从统计的六个月工作值可以看出,仅仅各项日常管理和各类调查工作,就占用责任区两个*1/2弱的工作量。其中程序化的事务性工作占用较多精力。如新办商贸企业预认定一般纳税人要调查,6个月辅导期满正式认定时要再次调查,申请发票扩量、扩版还要调查。每个税收每月仅仅与纳税人的工作电话,包括通知、询问、答疑等,就有300个之多。此外,税收还要完成各级布置的突击性工作、区局和科内安排的纳税评估任务和其他各项工作。因此,责任区管理工作处在要求高、压力大、矛盾多的忙、繁、难之中,税收始终处于满负荷运转的紧张状态。而干部年龄结构日趋老化。目前该科除正副2位科长在40岁以下外,40-45岁之间的干部有3人,45—50岁2人,50岁以上1人。可调配的人力资源空间更少(整个区局整体情况亦如此)。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管理手段,在岗税务干部的所面临的工作压力将很快达到临界点,很难再承受更繁杂艰巨的任务。
(二)阶段性、突击性工作任务占总工作量比重较高,对日常工作产生“放大效应”和“挤兑效应”。从统计数据来看,各级布置的阶段性、突击性工作平均占用1/5强的工作量,即每月5个工作日,个别月份工作量超过1/3。基层每月要完成的阶段性和突击性工作,在工作性质、内容上不尽相同,月度之间工作量也不均衡,呈现出“阶段工作不间断、突击工作日常化”的特点。而且由于这类工作任务采取逐级转办、批量集中下达的形式,到达基层时减去传达中的时间损耗,留给基层实际处理的时间并不多,对日常工作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挤兑效应” 和“放大效应”,
工作总结
《税收工作小结》。以去年下半年税务登记证换证工作为例,面广量大,工作繁重,工作周期长,从宣传发动、通知领表,到审表签章、清分移交,再到机内审核、证件打印,跨越了8、9、10三个月。根据笔者的测算,完成1450户企业换证工作至少需要100个工作日。单以机内审核一项工作为例,以每户3分钟、人均250户计算,需要12.5个小时,即一个干部不停顿连续工作2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由此,一些日常工作只能让位于换证工作,产生了挤兑效应,这种影响在9月份特别明显。正常情况月均纳税评估在35户左右,而9月只完成20户,减少40%,科内自主选案只能移至次月。所谓“放大效应”,是指一项工作的实施,客观上可能会引起其他关联工作的增加,或因任务的逐级下达,时限逐级压缩,实际工作压力往往大于理论计算值,工作量呈“放大”表现。如换证工作与注销清理相结合,带来注销工作增加,9月份完成注销清理24户数,比前两个月之和还多。再如省局布置的“四项核查”工作和假运输发票查处,都要求在比较紧张的时限内集中完成一批调查核实任务,很难查深、查透,干部也感觉很疲劳。为了完成各级布置的阶段性、突击性工作任务,基层干部往往只能顾此失彼,正常的税收工作受到冲击,日常巡查等工作不能按时开展,或流于表面性的应付工作,难以体现精细化管理的初衷。此外,税收自主安排时间不足,处在疲于应付、忙于应急的状态中,无法腾出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分析、研究解决税收工作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长期来看会对税收征管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产生不利影响。
(三)、税收征管工作平台、申报模式的调整所产生的“适应性成本”,需要一段时间逐步消解。20xx年下半年我局在税收征管平台、管理模式等方面有进行了几项大的调整,升级ctais系统、启用增值税抵扣凭证稽核系统、推行新“一窗式”申报方式以及“一机多票”升级等,这几个“大动作”涉及征管工作全局,直接影响了税收*日常工作和纳税人办税事务的效率,产生了大量的“适应性成本”。在内部,要对税收进行操作培训,有一个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起始阶段因为不熟悉、误操作都可能会带来效率损失。同时,涉及到纳税人办税事务的,必须利用各种渠道、手段去宣传、解释;在外部,增加了纳税人的遵从成本,比如ctais系统升级后银税信息不符、不同步等带来电子扣款的困难,申报方式改变给纳税人带来诸多不便等等,可能会增加征纳双方的不因素,导致短期内工作量的增加。如果“适应性成本”持续产生或成本过大,会对基层征管工作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目前,工作负荷加重挤占了干部学习培训时间,导致工学矛盾突出,干部无法静下心来钻研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技能。随着管理的高要求、工作的高标准、执法的高风险,税收普遍感觉基层工作越来越难,压力越来越大,工作中变数越来越多,少数干部产生了“厌战”心理和畏难情绪。
四、思考及建议
1、在现有人力资源供给结构下,需要辩证理解科学化与精细化的关系。在国税基层征管的资源配置中,人力资源目前是最大的约束供给。包括总量与结构两个方面的约束,使得基层对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的操作需要做辩证的分析。对于基层征管一线而言,落实科学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之一是要对所有工作内容和环节进行科学的宏观分析、理性判断其在整个税收管理链条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管理成本与管理效益的分析,进而分清轻急缓重,区分重点一般。特别是要创造条件让基层税收主要精力放在抓重点工作、抓关键环节上,要谨防管理的精细化异化成事无俱细的管理繁琐化,陷入细节至上的误区。
2、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需要机关与基层的良性互动。基层税收作为税收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工作任务的最终承担者和直接面对纳税人的管理者,集压力、矛盾于一身。任何前置环节的疏忽、纰漏所隐含的问题和矛盾,都会在税收这一工作环节呈倍数效应放大。因此,机关要加强工作研究和业务指导,各职能部门要紧密配合,协调一致,从“为基层服务,向基层倾斜”的角度出发,整合优化各类资源,切实减轻基层工作压力和负担。要完善机关与基层的情况通告、信息反馈、应急协调机制,畅通信息的传递、交流,加强各部门、各环节的衔接与配合,为税收精细化执行提供有力保障。
3、信息和网络技术应用要适应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目前,税收每天要采集、审核、分析大量数据,如何在庞杂的数据库中查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如何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是税收面临的难题,也是时间精力损耗较大的工作内容。在数据高度集中的条件之下,要下大力气提高数据的加工、处理能力,在确保信息准确的基础上实现各类数据和指标的自动过滤、清分、计算、审核。待条件成熟,开发直接面向基层一线税收,操作简便、直观的集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预警为一体的税源监控管理平台,实现税收只要通过简单快捷的操作,就可以获取自己所需管理信息的目标。在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控制涉税事项审批流程中要倡导价值链意识,如无价值提升不应增加审批环节。同时要大力增强税收信息化素质,熟练掌握电脑操作技能,提高对征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4、对现有人力资源存量实施分类管理,实现结构优化。发挥后备干部和骨干力量的示范效应,加强团队建设,带动周围的一批人;完善主辅岗工作制度,明确主辅岗的职责分工,主岗侧重重点户管理,辅岗侧重事务性工作,加强两者协作配合,既要发挥主岗人员
财产行为税工作总结和不足篇二
税政股作为县局的职能部门,主要发挥着宣传税收法规政策,提高税干政策水平和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促进依法治税,指导和监督税收政策的落实和执行的职能。在县局党组和市地税务局有关业务科室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为推动我县地税工作深入落实依法治税、大力组织收入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现将税政股20xx年营业税财产行为税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企
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
学习xx大精神后,感触颇深。在党的xx大报告中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地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20xx年是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实施的第一年,也是我国税收制度改革迈出的一大步,所得税法内容多,操作难度大,为尽快掌握税法内容,一是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二是在每天点名后和大家一起学习,通过xx大精神和税收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为搞好工作打下良好的政治业务基础。同时为使全局税务人员学习贯彻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在县局领导的安排下,购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释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释义及适用指南》人手一册供大家学习,为检验学习效果,5月26日下午组织了全县各分局及局机关35人参加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知识竞赛,经过两小时的竞赛,稽查局以总分274.2分荣获团体第一名,县局机关、岳坊分局分获二、三名;岳坊分局葛绍邦荣获94.5分荣获个人第一名,征管分局刘玉、局机关张秀芹分获二、三名。
二、大力宣传税法,提高社会纳税意识
为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减少税收工作阻力,化解纳税人的误解和抵触,税政股结合实际工作,坚持不懈地大力开展税法宣传活动,针对今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税收、发展、民生”这一税法宣传主题,我股大力宣传诚信纳税的重要性、必要性,在税法宣传月活动中,一是认真编印税法宣传材料发宣传材料。二是亲自向纳税人发放税法宣传资料,接受纳税人税收政策咨询。三是印制《车船税政策问答》、《省地税系统三项服务措施100条》、《省地税系统促进全民创业措施100条》等宣传手册发给纳税人。四是更新设在体委的税法宣传栏的资料。五是经与县第二中学鉴定协议,在二中设立税法宣传基地,并赠送近二百本书籍和资料,税政股的同志在二中举办了税收政策知识讲座;七是今年1月1日车船税委托保险公司代征,元月2日对保险公司进行车船税及其委托代征业务培训。
四、强力推进房地产税收实行“一体化”管理
为贯彻执行该《国家税务总局《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税发[20xx]75号)通知》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蒙政办[20xx]55号),地税部门征收的房地产税收实行“办证征收”与“查实征收”相结合的征收方式,20xx年共征收房地产税收万元,其中营业税万元,企业所得税万元,土地增值税万元城建税及附加万元;二手房转让征收税款(费)万元,其中营业税万元,城建税万元,教育费附加万元,个人所得万元,印花税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万元,土地增值税万元,水利基金8万元。
车船税收实行“一条龙”管理
对车辆税收,国家税务总局开发了货物运输业发票税控系统,进一步加强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各项税收的管理,在实际操作中优化服务,实行“一车一证,一车一票”,严把政策,使货物运输税收取得新突破,20xx年上半入库税款万元,其中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所得税,印花税。
六、认真做好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
发挥税收调控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地税部门的重要职责,在严格执行国家税收政策的前提下,努力拓展政策空间,用足用活各项税收政策,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严格操作程序,提高政策的透明度。下岗职工、残疾人在社会上属于弱势群体,在生活上比较困难,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文件的规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我们采取送法上门的办法进行税收政策宣传,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纳税人知道自己应享受的权利,另一方面,我们与工商、劳动部门取得联系,了解全县下岗职工人数、及下岗职工从事再就业的人员的分布、从业情况、地址,从事生产经营的情况及分布等,同时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到经营户中,对他们情况进行了解,宣传相关政策,告知他们可以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在审批程序上,严格按照纳税人提出申请,管理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并写出调查报告,税政股进行复核,对符合政策规定的提请局长办公会议审批。20xx年上半年共办理下岗职工再就业104户,月税款11817元,残疾人12户,月减免税款572元,退伍军人自谋职业减免税款3户,月减免税款276元。同时审批企业财产损失60多万元。
八、认真做好税收调研,为上级领导作好参谋
税收调研是做好税收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各级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手段,特别是我国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地税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必然遇到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税政股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大局,以为地税工作的中心服务为目的,根据市局、县局的要求,深入地进行税收调研工作。一是开展建筑安装和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征管情况调查并写出《关于建安、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的管理与实践》就建安、房地产企业所得征管进行探讨;二是针对现行税收政策对民办学校是否应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写出《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税收政策的思考》等调查报告。
20xx年税政股主要工作思路是:
一、搞好税法宣传和税收政策的咨询工作,为征纳双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举办企业办税人员培训班,(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应用软件),配合征管股搞好法制员的培训工作。
三、搞好税收调研和税源分析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政策依据。
四、按规定认真做好下岗职工、残疾人等税收减免的审核和调查工作。
五、认真做好社会保险费及基金费的征收指导工作,按领导的指示做好“一票多费”工作。
六、搞好现代化分局建设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七、做好税收政策贯彻落实的指导工作。
八、做好市、县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财产行为税工作总结和不足篇三
现行工商税收共有 30个税种,按性质和作用分为六类:
①流转税类,
中国现行的税收制度
。以商品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金额或数量和非商品营业额为对象所课征的税种,包括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特别消费税。
②所得税类就企业单位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应计所得,以及个人所得征收的税种,包括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集体企业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
③资源税类。对采掘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的级差收入征收的税种,包括资源税、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④特别目的税类。为达到宏观调控和其他特定目的,对某些特定行为征收的税种,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奖金税、工资调节税、烧油特别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⑤财产和行为税类。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牲畜交易税、集市交易税、屠宰税、筵席税,这些税的收入多归地方财政。⑥涉外税类。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设置和沿用的税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工商统一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
[编辑]中国工商税制的特点
①税收收入结构,以对生产流通环节征收的流转税占主导地位。在 1984年全面改革工商税制前占全部工商税收85%左右,税制改革之后,由于对国营企业开征所得税,并陆续开征了一些调节投资、分配的税种,流转税的比重有所降低,但仍占60%以上。这是适应中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选择,
管理制度
《中国现行的税收制度》。
②税收收入大部分来源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改革开放前,税收收入中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缴纳的占99%,改革开放后仍占90%以上。
③税种设置、税率设计、减税免税措施等,力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分配政策,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税收的宏观经济调控作用。
④税收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比较低。1990年工商税收占全国国民收入的比重为17.1%,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现行工商税收共有 30个税种,按性质和作用分为六类:
①流转税类。以商品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金额或数量和非商品营业额为对象所课征的税种,包括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特别消费税。
②所得税类就企业单位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应计所得,以及个人所得征收的税种,包括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集体企业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
③资源税类。对采掘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的级差收入征收的税种,包括资源税、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④特别目的税类。为达到宏观调控和其他特定目的,对某些特定行为征收的税种,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奖金税、工资调节税、烧油特别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⑤财产和行为税类。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牲畜交易税、集市交易税、屠宰税、筵席税,这些税的收入多归地方财政。⑥涉外税类。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设置和沿用的税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工商统一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
[编辑]中国工商税制的特点
①税收收入结构,以对生产流通环节征收的流转税占主导地位。在 1984年全面改革工商税制前占全部工商税收85%左右,税制改革之后,由于对国营企业开征所得税,并陆续开征了一些调节投资、分配的税种,流转税的比重有所降低,但仍占60%以上。这是适应中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选择。
②税收收入大部分来源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改革开放前,税收收入中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缴纳的占99%,改革开放后仍占90%以上。
③税种设置、税率设计、减税免税措施等,力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分配政策,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税收的宏观经济调控作用。
④税收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比较低。1990年工商税收占全国国民收入的比重为17.1%,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