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美的历程读后感 读美的历程心得体会(模板13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一
第一段:引言(大约200字)
美是一种永恒的主题,读美是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一环。我个人一直对美有着极大的渴望,并决心通过读美的历程来获取更多有关美的知识和体验。在此次读美的历程中,我体会到了美的存在形式丰富多样,美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的同时,我也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段:对自然美的感悟(大约200字)
自然是美的源头,而自然美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在这次读美的历程中,我对自然美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从山川河流到鸟语花香,从萤火虫的闪烁到夜空中璀璨的星星,自然美如此广泛而又多样化。而我学会了停下脚步,用心去观察自然中的美景,体验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愉悦。弯弯的溪水、摇曳的柳树、迎风绽放的花朵,每一幅自然景色都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无限可能。
第三段:对艺术美的领悟(大约200字)
艺术是让人产生共鸣和情感的媒介,它源于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读美的历程中,我接触到了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文学等。通过观赏名画、听音乐会、品读经典文学作品,我深深感受到了艺术带来的欢愉和启迪。画家们通过色彩和线条传达情感和思想,音乐家们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表达内心的情感。而文学作品则是让我沉浸于虚拟世界中,感受文字的力量和美的内涵。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我学会了欣赏美和发现美,也拓宽了我的想象力和审美视野。
第四段:对人文美的思考(大约200字)
人文美是由人的精神创造出来的美,是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在我读美的历程中,我开始思考什么是人文美,以及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人文美包括了建筑、文化遗产、历史文化等等,它们记录了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文明的演进。我发现,人文美让我对事物有更深入的思考,同时也唤起了对历史、传统和文化的敬畏之情。我开始关注和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走进博物馆、图书馆,了解那些蕴藏着人类智慧和美的珍贵遗产。人文美不仅是一种视觉的享受,更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和研究。
第五段:对个人成长的启示(大约200字)
通过这次读美的历程,我感受到美正温暖着我的内心,并对我的个人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读美使我成为一个更加细心和敏感的观察者,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关注身边的美,珍惜它们,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审美能力。读美还培养了我的思辨和理解能力,让我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艺术作品、文学作品中隐藏的意义。读美使我更加乐观向上,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懂得欣赏那些看似平凡的事物。读美有助于拓宽我的视野,开拓我的思维,这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结:
通过这次读美的历程,我对美的形式与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自然美、艺术美和人文美在我心中的地位也变得更加重要。读美使我成为一个更加细心、敏感和美好的人,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热爱。无论是在大自然中欣赏美景,还是在艺术作品中感受情感,亦或是在人文遗产中领悟智慧,读美带给我的体验和收获都是珍贵的。我相信,读美的历程将继续伴随我一生,让我不断发现美的存在,感受美的力量,同时也让我成为一个更有品位和内涵的人。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二
《美的历程》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也是我求学时期最早接触的一本专业美学的书,直到现在我依然爱不释手。李泽厚先生用十几万字、十个章节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从远古到明清的“美的历程”,让人印象深刻却又回味无穷。李泽厚先生用一些异常简洁明快而又高度凝练的原创概念阐释、铺陈、思辨了这次美的历程,虽然彰显出作者宽阔的视野、深厚的积累,但是在开始阅读这本书时,我是在并不深刻理解的情况之下,开始了这场匆匆的美学旅程。
追求美却是每个人的本性。但是,什么是美?美是如何产生的?美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中国美学的着眼点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却是一直以来人们不能很好解释的。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远古图腾、青铜器亦或者是诗歌、小说中都发现了美,而这些是普通人并不曾发现或没有注意的,这点给了读者们新的视野。
所以,在青铜饕餮的最后一个段落,李泽厚说:“当青铜艺术只能作为表现高度工艺水平的艺术作品时,实际便已到达它的终结之处。战国的青铜巧则巧矣,确乎可以眩人心目,但如果与前述那种狞厉之美的殷周器物一相比较,则力量之薄厚、气魄之大小,内容之深浅,审美价值之高下,就判然有别。十分清楚,人们更愿意欣赏那狞厉神秘的青铜饕餮的崇高美,它们毕竟是那个‘如火烈烈’的社会时代青神的美的体现。它们才是青铜艺术的真正典范。”
在令人感到乏味的诗词歌赋中,李泽厚先生也展示给了读者一幅属于诗词歌赋特有的美图。正如作者所说“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而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是世俗人情”,而我更感兴趣的就是明清文艺的世俗人情。“这是又一个广阔的对象世界,但已不是汉代艺术的自然征服,不是那古代蛮勇力量的凯旋,而完全是近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平淡无奇却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社会风习图画。”
纵观《儒林外史》、《西厢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等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令读者所能通俗易理解、感知的世俗生活。他们的所表现的是一些平淡无奇然而却比较真实和丰富的世俗的或幻想的故事。在《儒林外史》中,读者们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就能很好的理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儒生们的追求名利的世俗生活情况。《红楼梦》所描绘的是四大家族的兴盛衰亡,描绘的也是家族日常的生活,“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就可以很好的表现了这一世俗生活的表现。而世俗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男女的`爱情,正如《西厢记》,虽然在当时被列为违禁的书,但是其中贴合普通百姓的爱情描写深深吸引了许多读者,许多人并不在意那所谓的“禁”,还是通过各种方式一读此书,连《红楼梦》中一直循规蹈矩的林黛玉都读过此书。可见,这种世俗生活的、所表现出来的“美”对广大读者的吸引力。
“这种书俗文学的审美效果显然与传统的诗词歌赋,有了性质上重大差异,艺术形式的美感逊色于生活内容的欣赏,高雅的趣味让位于世俗的真实”,这里没有高大的英雄形象,没有真正报复雄伟的主角,而是一些接近现实生活的故事,而这种接近现实生活的故事显示的是故事的合理性和真实,引人入胜。
《美的历程》还揭示了另一个与平时的教育不一样的视角。一般普遍认为,某一个诗人的风格特点是统一的,很少会对其诗歌、词分开单独研究其特点,但是,此书却提出了、分析了不同的观点,如韩愈,“同一个韩愈,与进攻性、煽动性、通俗性的韩文相并行的,倒恰好是孤僻的、冷峭的、艰涩的韩诗;尽管‘以文为诗’,但韩诗与韩文在美学风貌上是相反的。”除了韩愈,文中还提到了柳宗元、韦应物等等的诗文,“经常是这两个方面的复杂的统一体”。这也给读者们不一样的视角,是相关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单独的研究这些诗人。
我认为,看这本书,需要很多的积累,对古代的文学、雕塑、音乐、建筑、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就无法领略这本书的精妙所在,但是即使所知不多,只要读完这本书,也是一个知识储备大大丰富的过程。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三
美的历程是一本徐徐展开的书,作者奥斯本·梅尼亚德无可非议地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以及和美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本书带我领略了毁灭和光辉,而且是一次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旅行。我从中收获了令人瞩目的体验,我了解到了美的威力和重要性,这也激发了我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二段:身临其境的感受
尽管我曾花费很多时间去了解历史和社会,但我从未真正理解和感受历史与美之间的联系。这本书通过图画,建筑,雕塑和音乐等艺术品引导我了解了历史的文明进展和美相关的时代差异。每当我看到一张油画,我都会想象这幅画出现的时代,想象画家是如何思考,创作出这幅画来的。在美的历程中,我最欣赏的一句话是:“没有语言也没有翻译,美可以跨越国界”。它告诉我,美是真正普及的、全球共享的文化和价值。
第三段:思考人的能力
此书还引起了我对人类自身思考和创造的本质的思考。人的思想将人类社会推向前进,而且,市场需求也催生出众多创意,让人类的文明得以发展。虽然从美的视角去看,由美的欣赏和审美判断才能驱动创意和创新,但从这本书收获的真正启示是,通过对美的观察和推理,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现状,也可以为未来发展探索出更现实的现实和更延续性的解决方案。
第四段:对未来的热情
通过对于历史美的探求,我感悟到,未来正向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迈进。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和思考上一代人要从哪些方面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而这本书能够引发这样的自我思考与内省。美的美妙与价值,深深激发了我追求卓越和独特性的意愿,也激励我朝向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和职业前进。
第五段:总结
一培养起艺术欣赏能力,对美的历程产生深入了解,不仅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文明和历史进程,同时也能够激励人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动力和激情,在自己和对未来的责任上更积极地思考和创造,投身于艺术创作和美学研究之中,让自己的人生旅途更加精彩和富有成果。美的历程及其启示,不仅在艺术领域具有独特的价值,还为人类文明的未来、甚至人类文明的持续健康和发展,注入了新的精神和动力。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四
这是一本我大学老师推荐的书,藉此读书漂流的机会我才终于想起要阅读它,作者引领我们从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翱翔在中国文明变迁的时空中,通过对美的演变历程的多角度剖析,侧面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多彩绚丽。不管是描述战国时期四龙四凤青铜器的精妙做工,还是赏析盛唐之音“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大气优美,都让读者赏心悦目,精神为之一振,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过程。
然而更让我震撼的是书中描述的一些从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的风俗,竟然流传到今天,这种代代相传、源远流长的风俗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的瑰丽珍珠。
比如山顶洞人的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其实我们最初的祖先已经开始喜欢穿戴红色的衣服和饰物,到了高度文明的二十一世纪,我们依然在喜庆的节日广泛地使用红色。我们今天的歌、舞、剧等是从远古的巫术礼仪活动分化演变而来的,在媒体上频繁出现的是城市里各种高规格的演出,主题文艺晚会、演唱会、话剧乃至西方传播过来的歌剧,这些高大上美的表现形式是现代社会的主流。可是在广大乡村,却有着最质朴的还保存着地方原始风味的民俗,那是淳朴的劳动人民在辛苦劳作之余文化活动的表现形式。
在我的家乡粤西茂名,每个乡镇每年最大的盛事就是“年例”节,各个乡村的节日时间不尽一致,正月初一到农历二月底,这段期间鞭炮声、锣鼓声从各处传来,晚上经常看到远处有升腾的烟花。我们社的年例形式是最原始形式的一种,正月初一就开会抽签,决定当年年例仪式的先后顺序,正月十四的晚上人们进行游神仪式,拉开盛大节日的序幕,十条村子的人们傍晚聚集在寺庙门口的广场,年例的主事人完成祭祀仪式后,挑选出来的青壮年们就抬着菩萨、冼太夫人的神像走在前头,吹锣打鼓的乐队走在中间,人们点燃竹筒煤油纸制作的火把跟在后面,自觉形成长长的队伍,这条庞大的气贯长虹的火龙走过各个乡村的道路、乡间的田野,在初春寒峭的夜晚显得格外耀眼和绚丽。把十条村子走完回到庙里已是凌晨,做年例的队伍稍歇一会,就得准备开始正式的年例活动,按照年初一抽签的顺序,到各个村子的地堂(广场)去举行仪式,这个队伍里除了抬着神像的人们、吹锣打鼓的乐队、舞狮的人们、还有抬着花龙船的人们,这是一艘用竹子和纸制作的长三米高三米的船,剪纸的技术非常精湛,颜色鲜艳的花龙船上面剪裁有惟妙惟肖的动物肖像、花朵及波浪等。每个村子的人们都在热切等待着年例队伍的到来,地堂上早已摆满家家户户祭祀的桌子,上面有琳琅满目的食品和燃烧的烛台。这一年一度的盛事把远在他乡奋斗的游子召唤回家,嫁出去好久不见的姑娘们回来团聚,在举行仪式的两三小时里,全村的人们都聚集在一起,在皎洁的月光下畅谈,在鞭炮烟火声中祈求新年的风调雨顺。
多么有意义的节日啊,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人都不愿意花费一天两夜的时间去组织活动,游神仪式、花龙船、古老的唢呐声及穿着道士衣服的法师就在我们节日中消失了,几百年来的风俗仪式成为历史,一连三晚的粤剧表演也从此无影无踪,民间艺人都转行谋生了吧,剩下的只有饭桌上的觥筹交错和歌舞团的热烈喧嚣。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到江西的傩戏表演,深夜从较出名的村子看完戏翻山回去住处,被一个山坳的山民拦住,说“我们村也有,为什么不去看,我们已等候多时”,深夜山头的等候为的是让外来的客人也看看他们村子的傩戏,并当场舞起来。看到此处质朴的村民,我不禁感慨他们维护那远古文明的自豪和纯真。
在现代文明和古代文明之间,文化史学家余秋雨也进退维谷,乡村土俗文明已然步履踉跄。旧式房子屋檐精湛的雕刻只在记忆中残存一点片段,城市里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中一间鸽子笼才是人们一辈子为之奋斗的目标;地方民俗被渐渐抛弃,除了作为国粹的京剧能登上大雅之堂,父辈痴迷的粤剧等地方戏剧到了我们这一代基本无人赏识传承;各种段子取代诗句成为主流,如今会作诗的人少之又少,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学习唐诗宋词元曲,真正在领会前人文化精髓的同时去启发创作的人能有几多。
作者在书的结尾对未来寄予厚望,认为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希望在未来,我们文化美的演变能够让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并存,因为每一种美的文化形式都是中华文明经历沧桑巨变留存下来的智慧宝藏,它们不应随着时间流逝而被遗失,而是值得我们去珍重传承。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五
美是一种抽象而又主观的概念,通过审美的眼光来品味不同事物,我们能够感受到不同的美。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历了许多美的历程,包括自然景观、艺术作品、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等各种形式的美。通过对这些美的历程的体验和感悟,我深刻认识到美的力量和它对人们的影响。下面我将从自然美、艺术美、人文美、内心美和成长美五个方面来分享我对美的历程的心得体会。
自然美是最原始的美,它以大自然的景色为媒介,给人带来了无穷的喜悦和宁静。每当我身处山川河流之中,欣赏着晨曦初露的美丽日出,或者是站在海岸边远望无际的海洋时,我就会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所带来的快乐。这些美的场景让我忘却了尘世间的烦恼,让我感受到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在这些自然美的历程中,我也逐渐体会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我们应当尊重大自然的力量,并致力于保护它。
艺术美是人类创造的另一种美。音乐、绘画、雕塑、舞蹈等艺术形式,都是通过艺术家们的智慧和灵感展现出来的。我喜欢听音乐,每当我听到优美的旋律,我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音乐的美能够触动我的内心深处,让我感受到世界的多彩和生活的美好。艺术作品的美是独特的,它不同于自然美,而是通过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产生的。我发现,欣赏艺术作品需要一种开放的心态和对美的敏感,只有内心与艺术作品产生共鸣,我们才能够真正感受到艺术的美妙。
人文美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展现的。在我与亲人、朋友、同事等人际交往中,我发现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美。每个人的思想和情感都是如此丰富和多样化,正是因为这些差异,我们才能够从他人身上汲取灵感和能量。通过与不同人的交流,我不断扩展了自己的生活圈和视野,更好地了解了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和亲情都是美的体现,它们温暖了我的心灵,让我感受到共同成长的喜悦和快乐。
内心美是一种美丽的品质,它与外貌无关,而是与一个人的内心状态和修养有关。一个内心美的人往往拥有乐观、平和、善良、宽容的品质。我认识到,内心美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当我们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时,便能够散发出积极向上的能量,让周围的人也感染到这种美丽。内心美是一种持久的美,它不受时间和环境的限制,照亮着每一个走在成长路上的人。
成长美是一个人从孩童到成年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美的历程。每一个人都在成长中不断发展自己的才华和潜力。在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不仅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也收获了许多成就和成功。这种成长的历程是美的,它让我从中学会了坚持、勇敢、梦想和珍惜。成长的美是一种独特的美,它是我们内心深处不断努力和进步的体现。
总结来说,美的历程是一个人生活中重要而又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过不同形式的美,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美的价值和力量。自然美、艺术美、人文美、内心美和成长美共同构成了我对美的历程的心得体会。无论是欣赏自然的景色,还是体会艺术作品的美妙,亦或与他人的交流,我们都能从中汲取能量和灵感。让我们在美的历程中成长,将美的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六
美从生命开始,走向生命,融化生命……曾单纯的以为,美只不过是一种客观存在;曾天真的以为,自己早已明白了美的真题;曾可笑的以为,美是遥不可及的;曾简单的以为,美就是秋日梧桐静静洒落的身影,就是金黄的银杏叶缓缓飘落的画面。镜中花,水中月,需要寂寞地欣赏。
鸟瞰着美伴随着时间流淌千年的痕迹,渐渐发现,美是有生命的,她打开了每个时代的灵魂,她给予人们感性自觉与理性思考。渐渐发现,她拥有深厚的生命厚度与长度,她播洒智慧的光芒让人性在天地间闪耀。渐渐发现,美是庄周梦蝶那刹那的微笑,是孔子忧天下那沉重的脚步,是那高山流水的绝唱,是敦煌的飞天,是魏晋的风度,是盛唐的青莲,是梦断红楼后的苍凉与寂寞。真正的美是让人的灵魂颤动的。她带给人心灵的不仅仅只是那短暂的快乐与幸福,还有那记忆深处弥漫飘逸的一缕芬芳。
陡然发现自己对美的认识的浅薄,只看到了美的表面,却忽略了美的本质,忽略了美带给人心灵的如生命扎根般的永恒感动。美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她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温暖而惬意的美,需要知己般的聆听与理解,需要生命的空间去容纳,需要用整个时代的生命厚度去衡量,需要用真诚透明的灵魂去感知。生活给予美以生命,美给予生活以感动。
《美的历程》终于让我明白,真正的美是需要人与自然的交流与相互和解,是需要从生活的点滴中去仔细品味的,真正的美是要在如镜的心中才能看见,同时看见自己的内心感动。从《美的历程》中,我读懂了生活,读懂了美那澎湃无限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生活,而这种生命力需要我们用对生命的热情去感知,只有这样,美才能在眼前升华,真正富有一种动态的美感与生命的力度,而不是静止虚无、沉默寂寥。
千百万年智慧与生命的积淀在眼前的城市里流浪,没有归宿与认同的依靠。然而美的生命总是有规则地出发与回归,无论世事沧桑却依然生生不息,绵延不止,她沉睡于每一个人最初清澈的记忆,一梦斑斓,梦醒之后依旧浪漫,感动,绚烂,美的尊严傲然于天地之间。“生活永远都不会抛弃如此深刻的感动,从古至今。”《美的历程》低语着。
从先秦百家对自我精神来去的溯源到魏晋名士对于人的价值、文的觉醒的求索到南宋有无之境的深刻探讨,先人对内化本我的美的追求作为外在物质追求的另一面,承载了太多沉重而伟大的思考与记忆。从自然走向人类本身,从对未知力量的崇拜到对自我意识的发掘,神秘的图腾,古拙的汉塑,灵动的书法,哀婉的红楼,虚实相间的山水人情,都是历史在寻找美的最初的载体。《美的历程》引领我从感性的思考,从亲历式的阅读体验中去触摸生命之美的温度,追寻美的足迹,获得美的感悟与启迪。
我仿佛触到了这个文明古国心灵的历史,仿佛经历了千年以来悬于灵魂深处的感动。在美的感召下,生命变得敞亮而豁达,平静而深邃。
作为人感性认识中自觉触发的一种意识知觉,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火花的凝聚,美她永存于每一个人内心的深处。当外在的美使生命与感动合拍的那瞬间,我们需要做的,是聆听生命之大美,是让自己的心灵与美相交融,并成为内在美的自觉载体。
一如庄子的生命有七重境界: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生不死。他不惜把一切的生命元素抛弃,甚至把肉体的生命在第三重境界便与意识相剥离,最后还剩下什么?是一种永恒静止的美的生命的延续,是一种面对自我世界的伟大思考和假设。生命成为了美,把世界凝固在意识的一秒,只有美在流动。庄子把如此抽象的内在的美的感动以生命的形式外化,生命价值的提升与意识的超越是美的终极意义与价值。这样的洒脱与超然,这样的大彻大悟是怎样的一种美的境界?她如扶风而来的笛声,直抵我们的心灵深处。
一刹那的感动,在千年风霜间永恒……我浮躁的心终于安静下来,窗外露台的一角有紫藤萝在柔风中轻歌曼舞,那随风飘摇的律动如生命的呼吸与吐纳于这林立的楼宇间,澄澈,绚烂,沉静,惊奇,原来美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间的流里潜滋暗长,只因爱美的心,生命的力,温暖的情。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七
第一段:美的定义和重要性(导入)
美是一种普遍而抽象的价值观,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追求和向往。美可以表现在物体、人和思想中,它是一种身心愉悦的感觉。美的历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人类历史上有无数美的作品和追求,正是因为美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的历程因此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段:美的体验和感受(描述)
人们在美的历程中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美可以带给我们的喜悦、感动、平静和思考。当我们欣赏一幅绘画、听一曲音乐或者阅读一本好书时,我们会感受到沉浸其中的快乐;当我们看到大自然中壮丽的山河、绚丽的花朵时,我们会感到心灵的震撼;当我们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我们会感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美的体验和感受,可以让我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动力。
第三段:美和个人成长(论证)
美的历程对个人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于孩子来说,了解和欣赏美是开阔眼界和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形式,从而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对于青年人来说,美的历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追求自己的热爱并坚持下去。了解和追求美可以培养人的情感和思维,让个人在不断探索和追寻中成长和进步。
第四段:美和社会进步(举例)
美的历程对社会的进步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众多的美术作品、音乐作品和文学作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塑造了社会的文化形象。艺术和美的追求成为社会的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此外,美的历程也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设计和创新中,人们追求的不仅是实用性,也包括对美的追求。美的历程推动了社会不断的创新和进步。
第五段:美的历程和自我价值(总结)
美的历程作为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也在不断反思和审视自我价值。通过追求美的历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世界,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美的历程让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情感,通过不断追寻美的过程,我们不仅能够获得身心的满足,也增加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美的历程中,我们通过感受和欣赏各种美,获得了愉悦和心灵的满足。美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在美的历程中,我们从对美的追求中,认识和了解自己,体会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让我们在美的历程中不断追寻和探索,让美的存在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座标和动力。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八
这本书是李泽厚先生写的。
美,大概是很多人都在追求的吧。
但是如果,我问你,什么是美,你能回答吗?
你可能会说,花开的时候,那是美,日出和朝阳那是美,王羲之的书法,那是美,范冰冰也是美。你会跟我说,美是抽象的,是很难概括的。
百度百科上,是这样定义的:美,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人类关于美的本质、定义、感觉、形态及审美等问题的认识、判断、应用的过程,是为美学。
美包括生活美和艺术美。
两个最主要形态。生活美又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
这可能算是比较学术性质的去定义美了。
追求美却是每个人的本性。但是,什么是美?美是如何产生的?美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中国美学的着眼点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却是一直以来人们不能很好解释的。李泽厚先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远古图腾、青铜器亦或者是诗歌、小说中都发现了美,而这些是普通人并不曾发现或没有注意的,这点给了我们新的思考的切入点。
所以,在青铜饕餮的最后一个段落,李泽厚说:“当青铜艺术只能作为表现高度工艺水平的艺术作品时,实际便已到达它的终结之处。战国的青铜巧则巧矣,确乎可以眩人心目,但如果与前述那种狞厉之美的殷周器物一相比较,则力量之薄厚、气魄之大小,内容之深浅,审美价值之高下,就判然有别。十分清楚,人们更愿意欣赏那狞厉神秘的青铜饕餮的崇高美,它们毕竟是那个‘如火烈烈’的社会时代青神的美的体现。它们才是青铜艺术的真正典范。”
我就是看了这个,便有了研究商代青铜器的冲动。他是多么的美啊,无论从器形,从纹样,都体现出了商代那个神秘而又独特的朝代的东夷荒蛮之美,他神秘。可怖,凌厉。我沉浸在青铜器的美里无法自拔,仿佛我的手能触碰到它,抚摸着他身上那因人们恐惧崇敬鬼神而留下的烙印。
作者从原始部族谈起中国的美学,为我们讲述了每个时代,中国特有的美学,龙飞凤舞,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佗世容,盛唐之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艺思潮。从宏观的角度讲述了华夏美学的产生与演变。
我对冯友兰先生对这本书的评价记忆犹新:“它是一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这些不同的部门,你讲通了。死的历史,你讲活了。”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九
在盛唐时期,中国经历了诗歌、音乐、绘画、建筑等各个艺术领域的繁华发展,以及社会的繁荣昌盛。这段丰富多彩的历史时期,即便距离我们如今已有千年之久,但其中的美的力量依然能够感染和打动人心。经历了美的历程盛唐之音的学习,我获得了更深入的体会和感悟。
第一段:盛唐时期音乐的魅力
盛唐时期的音乐被誉为中国音乐的巅峰之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融合了各个民族的传统音乐元素,在兼容并蓄中形成了一种独具魅力的风格。通过学习盛唐音乐,我深刻体会到它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例如,宋之问的《满江红》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歌词来表达对祖国的深情,让人忍不住为之动容。而杜牧的《秋夕》则以缓慢悠扬的节奏和细腻的演唱技巧,将人们迷恋于秋日的宁静和美好。盛唐音乐的魅力正是在于这种能够紧密联系着人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能力。
第二段:盛唐音乐带给我的启迪
学习盛唐音乐不仅仅是欣赏音乐,更是对自身品味、审美观念和文化修养的一次提升。盛唐音乐以其独特的音色、旋律和表演技巧给我带来了全新的音乐体验。它教会我如何去品味音乐,感受音乐中的细微之处,让我学会用心去聆听和欣赏。同时,盛唐音乐也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拓宽了自己的审美眼界,使我对于音乐本身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三段:盛唐音乐对于现代音乐的影响
盛唐音乐虽然源自千年前的时代,但它却有着超越时空的魅力。在现代的音乐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盛唐音乐的影子。比如,现代音乐创作中常常运用与盛唐音乐相似的音阶、节奏等元素,使得作品更具有东方特色。同时,在盛唐音乐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和改编,使得古老的音乐与现代的审美需求相结合。盛唐音乐对于现代音乐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使得我们在音乐创作中更加多样化,更加丰富。
第四段:盛唐音乐的传承与发扬
盛唐音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扬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当通过学习和演唱盛唐音乐,将其传统艺术之美传承下去。同时,我们也要有创新思维,将盛唐音乐与现代的音乐形式相结合,使之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影响。只有这样,盛唐音乐才能真正走向世界,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段:结语
盛唐音乐作为传统音乐的瑰宝,是我们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盛唐音乐,我不仅仅受益于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人文修养和审美素养的提升。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盛唐音乐,用心去欣赏和表达,我们的文化事业将会更加繁荣昌盛,让盛唐之音在时光的长河中永恒。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十
《美的历程》是一本以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表达为主题的书籍。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对于美的定义和呈现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以下将通过五个方面对《美的历程》给予我的启示和体会进行阐述。
首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美不仅仅存在于自然界的美景中,还存在于人类的创造中。书中通过展示了人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和建筑风格,向我展示了美的多样性。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美的追求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呈现方式。这使我明白到美是无国界的,跨越了民族和时空的限制。每一种美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尊重。
其次,书中的故事和插图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美的历史与演变。这本书涵盖了从古代哲学家的美学思想到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将美的历程呈现得丝丝入扣。通过对历史上各个时期艺术形式的介绍,我发现美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变化和进化的过程。从最初的对自然界的模仿,到对人体比例和光影的研究,再到现代的抽象艺术,每个时期都在前人基础上不断创新,推动着美学的进步。这让我明白到美是具有包容性和创新性的,它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第三,书中描绘的美的历程引发了我对美的认知和创造的思考。美对于每个人来说有不同的定义和感受。这让我意识到美是主观的,每个人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和创造美。美并不仅限于艺术和建筑,它还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通过观察、思考和表达,我们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这让我对于发现和表达美的能力更加自信,并激发了我在生活和工作中表达美的欲望和动力。
第四,书中对美的讲述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力量。从古代至今,人们追求和欣赏美是因为它能给予人心灵的愉悦和启迪。无论是远古时代的洞穴壁画,还是现代的音乐和电影,美都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思考。美是人类文明的精神支柱,它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追求和欣赏美的道路上,我们应该积极向上,用美来滋养我们的内心,让自己变得更加充实和快乐。
最后,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是美的创造者和传承者的重要性。美不仅仅是被观赏和欣赏的对象,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创造和传递美。无论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艺术家,还是普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有机会去塑造美。无论是我们的行为举止,还是我们的表达方式,都能通过注入美的元素而变得更加令人钦佩和引人注目。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对美的追求和发现的心态,用美来装饰我们的生活轨迹,为社会创造更多美的价值。
总之,在阅读《美的历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美的重要性和无穷魅力。它包含着多样性和包容性,是一个不断变化和进化的过程。它是主观的,每个人都能发现和创造美。它给予人们愉悦和启迪,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它需要我们每个人积极向上地追求和传递,用美来装饰我们的生活。通过这本书,我对于美的定义和呈现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更加坚定了在生活中追求和传递美的信念。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十一
隐者在人们眼中似乎是独居山林,远离尘嚣之人,然而一个真正的影视不应该只是避开门前的车马喧嚣,而应该在心里修篱种菊。
在政治动荡的魏晋时期,这天人合一的“理想”在社会矛盾冲击中,早已被许多人忘记了这个时代涌现出:二王,竹林七贤,王谢等等名士。这类名士都在探究生命的意义,但是真正打动我的是陶潜。
寒山诗云;:“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寒山的洒脱是看清了尘世喧嚣,而后选择在心里修篱种菊,他大概早已把环境和佛道融于内心了。寒山浪游天下,最后选择皈依佛门,隐居天台,和高僧畅谈,隐修于世。在大唐盛世,他为何要做隐者?因为他无法在尘世中求得荣耀,在三十岁以后,他是被迫走上一条与流俗文人不同的道路。这期间,他要经历多少折磨和自我超越,才能摆脱尘世的束缚,跳出世俗主流的价值观,独自为自己寻找一个生存的依托。
寒山之道不仅美在冰未释雾朦胧的山林幽景,而且还美在与促进了佛学、哲学与自然的合一。他用他通俗易懂,机趣昂然的诗作,陈述自己的境遇为世人指点迷津。他以超世之心行入世之事,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只有在唐朝这样的盛世年华才能孕育。
不同的时代背景却成了美学发展的催化剂,每个时代的隐者都有着自己的风范,他们在寻求生命意义的路上留下艺术,缔造了美,描绘了历史。他们交给自己的这张答卷,也带给了后世的人们丰富的宝藏。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十二
美的历程这本书揭示了众多美学现象的历史积淀和心理积淀,具有浑厚的整体感与深刻的历史感。那读者从书中学到什么呢?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美的历程读后感,一起来看看。
前不久,我通读了李泽厚先生的著作《美的历程》。虽然这与我的专业学科没有太大的必然联系,但它们却深深吸引着我。 《美的历程》是我接触的第一部美学的著作,深知李泽厚先生在美学上很有建树。刚拿到《美的历程》这本书时,觉得它厚得让人望而生畏。但打开了它便欲罢不能了。其中有大量的珍藏插图,使人对“美”的理解更直观更形象。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文艺,《美的历程》从宏观的角度写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化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这是一段惊人的历史,一部真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
主要贯穿全书的思想乃是“有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的这一思想是在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提出的“美”是“有意味的形式” (significant form)的著名观点上加以继续发展和完善的。clive bell认为“有意味的形式”决定于能否引起不同于一般感受的“审美情感”(aesthetic emotion),而“审美感情”又来源于“有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认为他的这一观点“由于陷在循环论证中而不能自拔”,因此李泽厚先生在这一基础上将其发展完善为“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克服了这一理论限于本身的缺陷。
《美的历程》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龙蟒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三变迁等重要概念,多发前人所未发,它回顾了中国历史,引发人对美的探索,对历史的深思,对未来的憧憬。
从东汉灭亡到唐帝国建立,这中间的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乱的时期。朝代屡换,战乱频仍,阶级和民族的压迫剥削残酷而野蛮,常有暴虐杀戮,苦难无边。现实世界毫无公平和合理可言,于是佛教走进了人们的心灵,人们在宗教中得到安慰,得以逃避现实世界。于是,相应的体现在石窟艺术上,如割肉喂鸽、舍身饲虎等悲惨的佛经故事成为壁画的主要题材,这无疑是悲惨现实的艺术写照;另外石窟佛身雕塑的造型特征却是宁静、高超、飘逸的,正是这与人世间的强烈反差,使得人们把绝望中的希望、美好的理想都寄托在它身上。此时的北魏雕塑,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这是第一时期。第二时期是唐前期,此时社会和平稳定,于是对佛国的想望和宗教的要求便有变化,在石窟中,则佛像有了更多人情味和亲切感,而壁画中先前那些残酷悲惨的场景图画也消失了,代之以各种幻想出来的“极乐世界!’的佛国景象。这一时期的石窟艺术,被作者称为“幸福存梦想,以引人入胜的虚幻颂歌”。第三时期起于中唐,当时经济上较为发达,政治上科举制度确立,世俗地主势力大增,而中上层广泛追求奢侈享受。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它的后期。这一历史变化到北宋完成。而这一切在敦煌壁画中体现出来:现实生活的写真逐渐在壁画中占据重要位置,人世的生活战胜了天国的信仰,艺术的形象超过了宗教的教义。而到了宋代,雕塑同样迅异于魏、唐。它不是思辨的神(魏)或主宰的神(唐),而完全是世俗的神,即人的形象。这时的石窟艺术,其宗教意义已微乎其微了。石窟艺术这三个时期的演变,正昭示着艺术的发展与变更正与社会的发展与变更息息相关。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
今天,我刚在网上看了一本这样的书,名字叫《美的历程》。书的题目就让人很想知道下面的内容是什么,很吸引人。
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
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那么,从哪里起头呢?
书的一开头就用:美是关乎心灵的事情,不可复制,几近于偶尔雪上留痕,一线佛里梵音。所以记录美的历程,实在是吃力不讨好,承载它的除了美自身,更在于后来者审视的心灵敏锐度。这样一段话为开头,同时也让我看到美的心灵是会怎样面对生活。
前不久,我通读了李泽厚先生的著作《美的历程》。美学和哲学是我今年颇感兴趣的两门学科,虽然这与我的专业学科没有太大的必然联系,但它们却深深吸引着我。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
于是,相应的体现在石窟艺术上,如割肉喂鸽、舍身饲虎等悲惨的佛经故事成为壁画的主要题材,这无疑是悲惨现实的艺术写照;另外石窟佛身雕塑的造型特征却是宁静、高超、飘逸的,正是这与人世间的强烈反差,使得人们把绝望中的希望、美好的理想都寄托在它身上。此时的北魏雕塑,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
初始,卢照邻骆宾王使诗歌由宫廷走向生活,刘希夷张若虚又使之变而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王勃等初唐四杰继而把《春江花月夜》式的少年空灵的感伤,化而为壮志满怀求建功立业的具体歌唱;终于,陈子昂喊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盛唐之音自此而始。此后,边塞诗、田园诗各擅胜场,前者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后者优美宁静,明朗健康。而李白,更以其狂放恣肆的气魄,天纵神授的奇才,奏出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惟其有盛唐,才能有唐诗,有李白。
它们的出现离不开人的觉醒这个主题,是这个“人的主题”的具体审美表现。
这是真实、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看来是如此客观地描绘自然,却只有通过高度自觉的人的主观品格才可能达到。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
尽管我们后来在知识的世界各自有一段自己的探险历程,但李泽厚先生的存在是永远的,正如对于我们,青春的回忆是永远的一样.......
美从生命开始,走向生命,融化生命……——题记
鸟瞰着美伴随着时间流淌千年的痕迹,渐渐发现,美是有生命的,她打开了每个时代的灵魂,她给予人们感性自觉与理性思考。渐渐发现,她拥有深厚的生命厚度与长度,她播洒智慧的光芒让人性在天地间闪耀。渐渐发现,美是庄周梦蝶那刹那的微笑,是孔子忧天下那沉重的脚步,是那高山流水的绝唱,是敦煌的飞天,是魏晋的风度,是盛唐的青莲,是梦断红楼后的苍凉与寂寞。真正的美是让人的灵魂颤动的。她带给人心灵的不仅仅只是那短暂的快乐与幸福,还有那记忆深处弥漫飘逸的一缕芬芳。
陡然发现自己对美的认识的浅薄,只看到了美的表面,却忽略了美的本质,忽略了美带给人心灵的如生命扎根般的永恒感动。美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她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温暖而惬意的美,需要知己般的聆听与理解,需要生命的空间去容纳,需要用整个时代的生命厚度去衡量,需要用真诚透明的灵魂去感知。生活给予美以生命,美给予生活以感动。
《美的历程》终于让我明白,真正的美是需要人与自然的交流与相互和解,是需要从生活的点滴中去仔细品味的,真正的美是要在如镜的心中才能看见,同时看见自己的内心感动。从《美的历程》中,我读懂了生活,读懂了美那澎湃无限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生活,而这种生命力需要我们用对生命的热情去感知,只有这样,美才能在眼前升华,真正富有一种动态的美感与生命的力度,而不是静止虚无、沉默寂寥。
千百万年智慧与生命的积淀在眼前的城市里流浪,没有归宿与认同的依靠。然而美的生命总是有规则地出发与回归,无论世事沧桑却依然生生不息,绵延不止,她沉睡于每一个人最初清澈的记忆,一梦斑斓,梦醒之后依旧浪漫,感动,绚烂,美的尊严傲然于天地之间。“生活永远都不会抛弃如此深刻的感动,从古至今。”《美的历程》低语着。
从先秦百家对自我精神来去的溯源到魏晋名士对于人的价值、文的觉醒的求索到南宋有无之境的深刻探讨,先人对内化本我的美的追求作为外在物质追求的另一面,承载了太多沉重而伟大的思考与记忆。从自然走向人类本身,从对未知力量的崇拜到对自我意识的发掘,神秘的图腾,古拙的汉塑,灵动的书法,哀婉的红楼,虚实相间的山水人情,都是历史在寻找美的最初的载体。《美的历程》引领我从感性的思考,从亲历式的阅读体验中去触摸生命之美的温度,追寻美的足迹,获得美的感悟与启迪。
我仿佛触到了这个文明古国心灵的历史,仿佛经历了千年以来悬于灵魂深处的感动。在美的感召下,生命变得敞亮而豁达,平静而深邃。
作为人感性认识中自觉触发的一种意识知觉,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火花的凝聚,美她永存于每一个人内心的深处。当外在的美使生命与感动合拍的那瞬间,我们需要做的,是聆听生命之大美,是让自己的心灵与美水乳交融,并成为内在美的自觉载体。
一如庄子的生命有七重境界: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生不死。他不惜把一切的生命元素抛弃,甚至把肉体的生命在第三重境界便与意识相剥离,最后还剩下什么?是一种永恒静止的美的生命的延续,是一种面对自我世界的伟大思考和假设。生命成为了美,把世界凝固在意识的一秒,只有美在流动。庄子把如此抽象的内在的美的感动以生命的形式外化,生命价值的提升与意识的超越是美的终极意义与价值。这样的洒脱与超然,这样的大彻大悟是怎样的一种美的境界?她如扶风而来的笛声,直抵我们的心灵深处。
一刹那的感动,在千年风霜间永恒……我浮躁的心终于安静下来,窗外露台的一角有紫藤萝在柔风中轻歌曼舞,那随风飘摇的律动如生命的呼吸与吐纳于这林立的楼宇间,澄澈,绚烂,沉静,惊奇,原来美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间的流里潜滋暗长,只因爱美的心,生命的力,温暖的情。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十三
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之一。这个时期,物质财富的丰富、文化艺术的繁荣都使得盛唐成为了人们追求美的理想之地。其中,盛唐之音更是盛世美景中熠熠生辉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近期参观了“美的历程盛唐之音”展览之后,我深受启迪,对这段历史也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盛唐之音给予我的感受是其庄严肃穆。在展览中,我看到了大量古琴、箫、笛等乐器的展示。这些乐器在盛唐时期是殿廷乐队必备的乐器之一,也是宴会、祭祀等场合不可缺少的音乐伴奏。这些乐器整体上呈现出深沉厚重、端庄大气的艺术风格。通过这些乐器的展示,我仿佛回到了盛唐时期的殿廷,感受到了那时深沉庄严的氛围。在当时的人们心中,盛唐之音是与帝王将相大臣们的荣耀、威严相呼应的,在这种声音的陪伴下,他们无不倍感自豪。
其次,盛唐之音给予我的感受是其婉转动人。在展览中,我看到了许多盛唐时期的诗歌和曲谱。这些作品以其文采华丽和意境深远而著称,成为了盛唐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诗歌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如杨柳依依、春风拂面;有的作品表达出了对爱情的憧憬和执着,如《青玉案·元夕》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还有一些作品描述了盛唐时期的宫廷生活,如《长恨歌》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悲欢离合。这些作品以其婉转动人的艺术形式,将盛唐时期的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当时的文人雅士还是今人后世,都无不为这些作品所折服,其在音乐与诗歌中的魅力在感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再次,盛唐之音给予我的感受是其繁盛热闹。在展览中,我看到了许多流传至今的盛唐乐舞作品。这些舞蹈作品动作繁复多变,旋律欢快饱满,充满了节奏感。在当时的盛唐时期,伴随着沙丘风暴般热烈而激荡的音乐,宫廷贵族们争相舞动着轻盈的身姿,展现自己的风采,同时也表达对盛世的热爱与向往。这些舞蹈作品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氛围上都展现出了盛唐时期文化艺术的繁盛与热烈,让人难以置信。
最后,盛唐之音给予我的感受是其深广的影响。在展览中,我看到了许多盛唐乐器和文艺作品的东西方交流时的影响。盛唐时期作为繁荣强盛的时代,吸引了许多外国使节和商贾纷纷来华,他们将自己国家的音乐艺术与盛唐之音相结合,产生了一种独特而新颖的文化艺术。而盛唐时期的音乐艺术,也随之流传到了东方其他国家。如当时的波斯国王兴师问罪、求唐公主为妃所写的《青春舞曲》,是波斯民众对盛唐文化的赞美与向往。这一切都表明了盛唐之音的深远影响和历史价值。
综上所述,参观“美的历程盛唐之音”展览让我重新认识了盛唐时期的音乐艺术。盛唐之音庄严肃穆,婉转动人,繁盛热闹,深广影响。这些都是盛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之一,无疑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这次参观,我对盛唐之音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也更加敬佩和热爱这段历史。同时,我也体会到了文化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和人们内心情感的表达,这种力量是无法被忽视的重要。愿盛唐之音继续传承下去,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