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问题讨论法优缺点 部队五类倾向性问题讨论5篇(优秀)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问题讨论法优缺点部队五类倾向性问题讨论篇一
1、你在大学期间有哪些打算?有些什么计划吗?
2、与同龄人相比,你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3、你认为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是什么?
5、一学期过去了,你收获和改变有哪些?
6、你曾经和现在崇拜的人物有哪些?
7、如果可以重新再来一次,你认为你的人生会有哪些不同?
8、告诉朋友们,你最得意的一件事情和最窝囊的一件事情。
9、请说说你在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10、你读过哪些人物的传记?谁对你的影响最大?为什么?
11、你平常看电视吗?喜欢看什么栏目?为什么?
12、你最要好的朋友是谁?为什么是他?
14、你为什么要申请加入我们的团队?你的期待是什么?
15、你最喜欢哪个领域的知识?说说你对这一领域的认识以及你的收获。
17、你认为你对他人够热情吗?你经常有微笑吗?为什么?
18、你觉得你的时间抓得够紧了吗?你打算怎样管理你自己的时间?
19、对你不喜欢的人,你的态度是怎么样的?你如何处理和他的关系?
20、你大学期间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计划是什么?
21、影响你最大的(或最近看过的)一本书是什么?请说说你的感悟和收获。
22、你时常哄别人开心吗?一般你是怎么哄的?
24、你的锻炼项目、锻炼习惯是什么?你有打算增强体质的计划吗?
25、你觉得你的字写得令你自己满意吗?还打算练字吗?
27、恋爱过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告诉大家你的一些能够公开的体会。
28、你喜欢迎合别人吗?为什么?你打算培养自己迎合他人的习惯吗?说说原因和打算。
29、你注意过自己的着装吗?你认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如何着装?
30、你觉得你最适合的职业是什么?为什么?打算是什么?
32、你对班级活动的态度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态度?请举例说明。
33、很多同学都不太关心班级,你对这种现象是怎么看的?
34、你是如何面对别人的批评的?请举例说明。
35、遭到委屈、误解时,你一般是怎么做的?这时你会发火吗?为什么?
36、你参加过哪些社会活动?你从中得到的收获和感悟是什么?
39、你喜欢开玩笑吗?别人拿你开玩笑的时候,你一般是怎样的反应?
41、你是如何与自己不喜欢的人打交道的?为什么?
43、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有什么计划吗?
45、你认为自己与他人(如同学、老师)交往你够主动了吗?请举例说明。
46、你觉得应试教育在你身上的不良印记有哪些?打算怎样消除之?
47、你认为当一个人具备了哪些品质之后,才可以认定他已经比较成熟?请对照自己作一些反省。
48、你认为人生最重要的追求应该是什么?为什么是它?
问题讨论法优缺点部队五类倾向性问题讨论篇二
;真实姓名:刘军
用户名:lcliujun1
所属服务站:聊城电大教学服务站
指导教师:王信东老师
企业破产问题论讨
【摘要】:
企业破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竟争规律的反映, 由于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 在企业破产过程中对社会有着双面的影响,在破产原因不统一及政府的行政干预过大等问题, 对于如何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本文作出了切实可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破产破产原因预防破产
【正文】:企业破产是在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不能清偿债务的前提下,法院根据债权人或债务人本人的申请作出宣告,并依法对其财产进行清理和分配的制度。破产是伴随着商品经济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在商品经济中的体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少企业因各种原因严重亏损,在竞争中失去生存能力,而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产。人民法院审理破产案件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破产企业财产的依法清理、处分,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一个健全和完善的市场机制不仅是一种资源配置手段,更是一种激励和约束手段。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市场竞争的参与者和决策者,必须为其市场行为和决策后果负责,这是市场机制使然。市场竞争在力量对抗上虽然也有大小、强弱之分,其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不亚于自然界的生存竞争,然而市场竞争与自然界的生存竞争并不能简单地划等号。这是因为,市场竞争必须诚实守信的基本原则。这个基本原则是数千年人类文明智慧的重要成果。破产制度就是建立在优胜劣汰、诚实守信基础之上,对市场主体行为进行激励和约束的市场机制。
一、企业破产对经济的影响
企业破产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发展需要有些企业“正常”破产,就像人生老病死一样,这是经济形成升级换代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夭折”,这对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笔者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企业的“正常”破产
企业破产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规律的必然结果。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这条铁的规律必然发生作用。
1、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优势企业合并劣势企业,劣势企业破产重组,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经济现象。世界上只要有新生的企业,就有破产的企业,而且新生的企业越多,破产的企业也会相应增加。即使是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每年的破产企业也占1.1%以上,而我国企业破产率目前还达不到万分之一。如果没有企业破产,企业资产将变成死水一潭,进不了产权市场,亏损的企业和投资失误的企业就可以继续躺在国家或大集团的身上,不能独立地承担任何民事责任,市场机制也发挥不出应有的资产配置作用。
2、企业破产是特困企业获得再生的客观要求。对那些早已资不抵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的特困企业,我们有两条解决的思路。一是消灭企业亏损,二是消灭亏损企业。应当说,这两种办法都是同样重要的。能够通过其它途径消灭企业亏损,当然是我们所期望的最好结局。但是,有一些确实扭亏无望、没有生存价值的企业,如果继续采用打“强心剂”、输血注资、撤换领导班子的办法,无异于企业资产的继续流失。因此,对这一类企业,只有走破产重组的路子,才能够使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有效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企业死而后生。
3、企业破产是优势企业膨胀规模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企业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挑
战和考验,资金形势依然十分紧张。一方面优势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集团急需扩大经济规模,遇到了资金紧缺的困难,仅靠银行贷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使有了资金,也需要较长的建设周期;另一方面,一些亏损企业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造成大量的存量资产闲置。如果使其硬性运转起来,也难以发挥应有的资金效益,有的甚至还生产越多,亏损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达到破产条件的亏损企业实施破产,由优势企业定向收购,并负责安置部分职工,无疑是一条盘活存量资产,既省投资,又省时间,能够迅速形成规模优势,发挥整体竞争能力的最好路子。
4、企业破产是对债权人权益的特殊保护。企业达到破产条件,无法正常运转时,已经不能通过自身努力来有效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停产或勉强撑持下去,也只能是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及时地实施企业破产,可以实现债务重组,使债权人的债务重新找到可靠的偿还人,从而制止权益继续损失,把正在发生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这对债权人来说,是在债务人状况极度恶化之后,保护自身权益的几乎唯一的现实选择。当然,破产无疑会对债权人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但这种损失不是正常破产本身造成的。相反,企业破产恰恰是对债权人权益的一种特殊保护。
5、企业破产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条件。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它要求政府对企业资产的经营不再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在市场经济体制中,通过竞争机制,不断淘汰那些低效率、低效益的劣势企业,把生产要素引向优势企业和优秀经营管理者手中。通过企业破产,形成对各个市场经营主体市场行为的硬约束,促使债权人更科学地把握资金投向,债务人更加审慎地搞好资本营运,职工真正体验一种与企业荣辱与共的切身感受,获得一次重新竞争上岗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企业破产,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企业破产的弊端
企业破产对于社会大众来讲又会产生就业的负面问题,对于法人来说可以合法的逃避一些债务,从而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全国实际进行的破产情况来看,在不少地方企业破产的内容走了样,其经济功能被人为的扭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违反规定、超过银行承受能力、加速企业破产,在试点城市破产案件迅速增加。在对某资产公司的审计时发现,在某行贷款的破产案件1-10月共有413户,是前一年的十多倍,其中,终结的144户,进入破产程序的167户,列入予案的102户。这413户如全部破产终结,按已经破产企业的平均清偿率5%估算,该行将形成呆坏账47.62亿。其次,非试点城市擅自套用国家有关规定实行破产。这主要体现在用破产财产优先安置职工和否定银行对土地使用权及其他资产的抵押权,使银行的债权受偿率极低,甚至为零。如:某化肥厂、某亚麻原料厂等都由于违规发放了职工安置费使银行受偿率为零。
2、破产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既能卸掉包袱,又能改善经济结构的好机会,因而不惜“踩雷”、“越轨”。
(1)、现在各地之所以竞相破产,主要原因在于破产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既能卸掉包袱,又能改善经济结构的好机会,具有了利益驱动机制。一是试点城市安置职工有了明确的资金来源。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破产企业的财产首先用来安置职工,即使是已经对银行办了抵押的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收入也必须首先用于安置职工。这一规定解决了试点城市地方政府对破产的一个重大的担忧。从破产的情况来看,破产企业的财产一般能够支付职工安置的费用不需要地方政府付出代价,所以也就有了积极性。由于试点城市这一特殊政策的好处,使非试点城市竞相效仿,不惜“踩雷”、“越轨”。
(2)、破产企业的代价实际上转嫁给了银行和国家财政。无论是试点城市还是非试点城市,由于国有企业的资产主要是由银行的贷款形成的,加上长期亏损,企业破产时自有资产已经所剩无几。支付完各项费用银行几乎得不到清偿,只有核销呆账。破产的损失实际上是
由银行和国家财政来承担的。对于这个账,地方政府是算得很清楚的。尤其是公布了核销呆账的指标以后,更起到了刺激作用,“多破多得,不破吃亏”。
(3)、借破产之机摆脱银行债务。现在各地都在学习“先破产,再整体接收”的做法,破产仅仅是一种形式,破产的实质就是摆脱银行债务。这是破产案件迅速增加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目前破产中最大的不健康的因素。可以说,现在从宏观环境上造就了一个使地方热衷于破产的利益机制,破产不增加地方政府的负担,破产的损失轻易地转嫁给了银行和国家财政。尤其是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下,还可以借破产之名,行逃债之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政策正在被扭曲,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3、在企业破产中出现种种损害银行债权的行为,在涉及银行贷款的破产案件中,损害银行债权的行为是广泛存在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借破产之机,逃脱银行债务。按照国家文件规定,濒临破产的企业在申请破产前,经三分之二以上债权额的债权人同意,可以将企业效益好的部分同企业分立。分立后的企业,应当按照商定的比例承担原企业的债务。文件的本意是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资产,尽可能最小限度地减少损失。但在实际执行中,有的地方不按文件精神办,不与银行商量即作出不合理的债务安排,甚至只分立有效资产,不承担相应的债务。
(2)、低估资产,逃避银行债务。有的在评估中,将企业的长期资产和应收账款排除在外。如某针织厂破产清算时,没有将35万美元的长期投资列入破产财产;某建筑公司在破产清算时,将内部往来款、备用金和其他应收款共计887万元排除出资产清算范围之外;某电线总厂破产清算时,对600万元应收账款以“不认账、无款”等理由没有列入企业资产。低估资产主要是通过行政干预,授意资产评估部门有意低估资产的。因为只有低估资产,才能压低清偿银行贷款的比例,从而达到破产逃债的目的。在涉及银行贷款的破产企业中,资产清偿率低与资产评估有意压低企业资产有直接的关系。
(3)、破产费用过高。这也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有的清算组讲排场、乱开支,有的购买了小汽车、移动电话,还有的甚至借破产清算之机游山玩水,挥霍浪费。
4、多数破产企业并没有达到转换机制的目的,企业机制的转换自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证明,但是,企业破产后是否能转换机制可以从一些基本方面来证明。
(1)、人事制度是否改变。企业破产被整体接收后如果人事制度没有改变,那么,很难证明企业转换了机制。一些企业破产被整体接收后,人员基本未变,没有择优上岗,仍然全部在原岗位上。不少企业的领导仍然官位依旧。如某五户建安企业,除一人有问题被免职外,其余4人官复原职。多数破产企业对职工支付了一次性安置费用,但仍然保留着国有企业职工的身份。
(2)、企业的经营方式、经营机制是否改变。如果破产后,组成新的企业的经营方式、经营机制均未改变,说明企业并未转换机制。在审计中发现,多数企业破产后被整体接收,组成新的企业,其经营方式、经营机制并未发生变化,说明企业并未转换机制。在审计中还发现,一些企业“破产不破厂,破产不破人”,在原套班子不变,原套人马不变,职工身份不变,原厂房设备不变,生产产品不变,只是换块牌子的情况下继续生产经营。
二、破产企业的原因
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是企业破产的根本原因。
(一)、企业自己本身存在的问题
国内的中小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本身这些企业已经缺乏竞争力,在产业链条上的地位,基本上是完全性寄生的经济形式。在产业链条上,我们仅仅是制造业链条的末端“下家配套”,沦落为跨国公司的“加工车间”,成为他们产业链条上的一环,失去了独立自主发展的条件。
据社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每个已开放产业的前5名都由外资公司控制,在中
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在啤酒行业,60多家企业只剩下青岛和燕京两个民族品牌,基本全部合资;玻璃行业,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资;电梯行业,最大的5家均为外商控股,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家电行业,18家国家定点企业中11家合资;化妆品行业也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汽车工业:外国品牌占销售额的90%等等。
这种依附地位不是和我们普通人没有关系,而是让我们的产业工人劳动条件更恶劣、劳动强度更高、劳动工资更低;让我们国家资源更贫乏、环境污染更严重;让我们的社会更动荡,大学生就业更紧张。道理很简单,目前的金融危机导致国际采购进一步压低代工费;在低价的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成为首当其冲的牺牲品;国家培养的从事科学技术研发的大学生成为庞大的失业大军,因为“加工车间”里很少需要大学生,或者根本不需要。
(二)、国家政策的影响
国家所颁布的一系列政策和汇率变动等也把国内的中小企业送上了绝路。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出口成本的上升。首先我们看出口方面的,人民币升值可以说是大势所趋,是中国对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作出调整的必然选择,也是从控制国内通货膨胀的大局考虑而不得不采取的政策措施。人民币升值对于长期依靠出口拉动的中国经济来说,虽然极为痛苦但还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因为人民币升值,使出口商从外国收回来的钱少了,竞争力降低了,增加汇率风险,于是便有许多的出口商熬不下去了。同时,国际原材料价格由于石油价格的攀升而节节上升,使许多制造业的成本增高,出口收回来的钱又少了,国内竞争又大,企业利润率大幅下降,于是制造业们便举步维艰了。再次我们再看国内的,由于国家看到这几年经济发展得太快,害怕再出现90年代的泡沫经济,于是连下12道金牌,压楼价,控股市。经济初步得到控制。可是去年爆发、延续到现在的次按危机使股市楼价已跌再跌。由于楼价的下跌,带动的一系列产业如钢材、铝材、陶瓷、家具、电器等等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起垮掉。
2、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劳动法保障了工人的利益,却使雇主的成本再度增加。温州某老板就劳动用工成本问题给算了一笔账:此前服务员上班时间11小时,现在是8小时;工资年年加,年年涨,此外根据规定,增加多项员工社会保障项目等,跟去年相比,企业粗略计算了一下,用工成本增加了25%-35%。甚至还拿出很多个例来引证自己的点。于是,资金较少的中小企业们便纷纷支持不住而倒闭了。
(三)、经营者素质的影响
1、企业经营者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对经济的影响。作为国内洗衣机第一品牌的“小天鹅”无论是其经营业绩还是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和形象,都曾十分辉煌。然而最近传出消息,连续十年亏损,品牌价值高达50亿元人民币的“小天鹅”被整体出售。业内人士指出“小天鹅”的滑落,最重要的原因是企业领导决策失误、管理失控。一是向某省领导送1万股股票的溢价款人民币11.24万元;二是大规模“扩军备战”,在扩大规模的同时,管理却没有跟上。导致摊子越铺越大,亏损越来愈多,最后万般无奈,只得“卖身再嫁”。
2、企业经营者职业道德对经济的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有人称它为“开发企业的金钥匙”;无企业信誉和形象主要来自企业的诚实信用。诚信缺失是毁企之祸首,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坚决摒弃失信。企业交易要进行信誉调查,要对贸易伙伴的银行资信、产品质量、信誉程度等方面进行咨询与调查,尤其是进行大笔生意时更是如此,否则如若遇有不守信用的伙伴,企业就可能会遭受经济损失。据报载,浙江湖州有一私企老板,在做生意初期,从厂家进布匹销售,生意较好,一次火灾资产全无,厂家了解后,知此人多次进货信誉很好,从无欠货款,就与他说:“重新振作起来,我们赊给你布。”此业户在厂家支持下,后来变成百万富翁,与其说厂家救了他,不如说是他自己的信誉救了他。事实证明,信誉就是资产,诚信就是效益。事实证明,半个月前
爆发的“三鹿奶粉”事件,到现在还在继续,不断的有乳业被查出奶粉、牛奶中有三聚氰胺,本质上就是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企业随着破产。
三、预防企业破产的对策
(一)、自身的突破
针对目前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笔者建议:首先要大幅提高一些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的出口退税,以缓解人民币升值对这些行业的冲击;同时通过实施财政、税收和融资方面的倾斜政策,鼓励外向型中小企业进行转型。其次要加强自己产品的产权,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有自己的品牌,如果我们有自己完整的产业链,我们有就自己定价的话语权,而且我们生产的都是生活必须的基本生活消费资料,我们需要被剥削和寄生吗!而现行中小企业倒闭的危机正是因为“经济寄生”而引发的危机,跟美国华尔街发不发生危机没有太大的关系。(注1)美国资深记者莎拉·邦乔妮的《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书对这一问题已经做出了回答。
1、加强企业管理
现代社会民主意识的不断加强,特别是80后的年青一代更注重实质性的需求,在精神向实质转轨过程中管理者的个人魅力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以前管理者那种一呼百应埸面难以再现,跟随者更多考虑这样做值不值得的问题,面对这种状况,管理者除了从管理方法上进行调整外,如何得人心便摆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一个企业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管理才能解决外界对自身的冲击。
2、加强企业创新
人才是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的核心和根本
如果说中国科技的自主创新是一个巨大而丰富的宝库,那么打开这个宝库的金钥匙是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及其体系。如果说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那么人才是主体里面的根本是核心,资金是主体的支撑,制度是主体的保障,管理是主体的关健,各大因素引成完善的体糸及其顺利的运行是这个金钥匙不可缺少的系统集成。
许多事实说明,中国不缺人才,不缺技术,也不缺资金;缺的是公平合理使用人才的体制,缺乏自主技术创新转化的环境条件,缺乏科学合理使用资金的政策制度。要使人才、技术、资金在自主创新中创造各自应有的价值,就要有一个开启自主技术创新宝库的金钥匙。自主创新——建立《科技自主创新风险投资》、《重大自主技术创新转化投资》的政策制度和体系己时不我待。
3、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
一个健康的企业,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企业制度。
老国有企业的脱困、上市公司的机制再造、民营企业的发展瓶颈,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现在谈得最多的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这一剂大药方理论上应该说能包治百病,但是,再好的药方要治好病,首先必须要找到病根所在,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民营企业的瓶颈难道只是治理机制的缺陷!难道只是家族权势的干预!难道只是老员工的思想意识不开化!难道只是企业老板的不放权!难道只是信任度的不够!这些只是一个表象,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其实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而不是动力。
一个完善的制度不仅包括薪酬,管理,还包括财务等等。完善的制度可以有效的扶持企业的运作,及时发现问题。作出修正。
“赶快做“6+1”的整合,这是未来的潮流”——我谨用郎咸平的话给大家以提醒;也用我自己的话给大家的启发和思路:“单纯地憧憬产业升级是无用的,单纯的寄生经济是垂死的,产业升级与经济寄生是目标和手段之间的矛盾”。
(二)、对国家政策的应对措施
人民币还将持续升值,且升值幅度有可能加大,国家对汇率变动幅度也有可能进一步放
宽。为了减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笔者建议有关出口企业、海外工程承包企业和海外投资企业提高对人民币升值的认识,积极做好汇率风险管理工作。
1、做好长期管理汇率风险的准备,过去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实际上采用的是严格盯住美元联系汇率政策,我国企业基本不用考虑汇率风险。汇率机制改革后,出口企业除面临传统的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之外,还将面临外汇风险。外向型企业必须做好长期控制汇率风险的准备,将汇率风险纳入企业风险管理的范畴,将汇率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还需加强对汇率市场的研究,关注国内外市场对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的判断。2006年,相对于美元而言,人民币对欧元、日元、英镑等主要交易货币的短期汇率波动性更大,因此主要用欧元等其他交易货币结算的企业需要更加注意研究国际汇率市场的形势。
2、慎重放宽交易条件,积极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管理信用风险,人民币升值后,许多企业的出口利润难以全部消化升值的影响,势必将提高产品价格。在价格优势被削弱的情况下,为保证国际竞争力,出口企业和海外工程承包企业有可能被迫在支付方式和信用期限上做出让步。支付条件的放宽将带来信用风险的乘数上升。企业应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等信用风险管理工具,规避信用风险,保证顺利收汇。
3、根据汇率走势适当调整产品价格,出口企业应根据汇率走势适当调整产品价格。利润较薄的行业、收汇时间较长的项目可以考虑采用与汇率挂钩的浮动定价方法,最大程度地减少汇率波动的影响。涉及人民币贷款的海外工程承包企业、海外投资企业还应积极与融资银行进行沟通,在合理预期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础上,在融资和还款安排中加入人民币汇率波动因素。
4、密切关注汇率风险管理工具的发展,积极利用各种汇率风险规避机制,汇率机制改革后,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推出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品种、放宽企业办理人民币远期结售汇的条件、扩大银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的掉期业务等。但是,总体上我国境内外汇市场仍以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为发展重点,缺乏期货、期权等国际主流的衍生金融产品,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十分有限,这为我国出口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尤其是长期汇率风险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推进,未来与汇率相关的金融产品必将逐步增多。企业应积极关注金融市场的动向,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积极利用各种汇率风险管理工具。
5、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的确给私营中小型企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但更多的是企业主的观念。这个观念是企业较长时间养成的“误区”——把以前所盘剥廉价的劳动力当成企业的一个优势,就是“扫地效应”的惯性思维作祟。打个比方说你每天到办公室打扫卫生,突然有一天你没有打扫,人们就责怪你,为什么今天没有打扫啊!“五险一金”本来就是应该给企业员工的,国外的工会法更加严厉,照这样说国外就没有企业能生成啦。(注2)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虽然现在看来使企业的用工成本增加,但是,企业非常短视,没有把精力放在竞争战略上更着力于企业的创新发展。我想仅仅用工成本增加是绝对不成为企业关闭的理由,原因是所有的企业用工成本都增加了,但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倒闭了。法律是保护公平和弱势群体的武器,是为了帮助低收入阶层,为了帮助工人和团体得到稳定的生存权,无可厚非。但现实导致的结果相反,被很多没有社会责任的企业主的群体博弈,采取大量裁人等办法措施,使这个法律最大伤害的恰好是低收入群体,包括农民工,包括城市的一些普通的工人。
实际上对劳动法的抗衡是企业主的近视和无知。很简单,他们并没有提高生产率或采用节约劳动的技术,而是一味地希望产品提价,导致企业的管理和创新能力严重滞后,“青蛙效应”加速了企业被淘汰的命运。
(三)、企业经营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
企业经营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具备了这种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团结职工群众,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好的业务素质主要指的是企业经营者个人的业务水平和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企业经营者最基本的素质,也是对企业经营者最基本的要求。企业经营者只有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才能使企业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发展。
一个合格的成功的企业经营者能使企业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而一个不合格企业经营者企业经营者把企业带到破产的边沿。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1、海尔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20年来,正是在张瑞敏的带领下,海尔集团从一个小厂,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家电的第一品牌,也成为全球第四大家电厂商。从开始张瑞敏的那一砸,砸出了冰箱的质量意识;砸出了一个中国名牌。200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海尔以626.43亿元的品牌价值再夺桂冠。可以说,正是有了像张瑞敏这样一批高素质的经营者,才有了今天神话般的海尔,张瑞敏也因此被评为“全球30位最受尊敬的企业家”之一。
2、古人云“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该用什么方法去取得利润呢?用欺骗的手段是最愚蠢的行为。诚信守法,是企业经营之根基,故“商者,诚为本,以信行天下”。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就是企业赢得市场的能力。那企业又是靠什么赢得市场?靠高新科技?先进的管理模式?都不是,高新科技、先进的管理模式我们都可以通过学习,甚至高薪挖角而获得,真正要赢得市场,就必须取得市场各相关方的信任,企业信任的获取建立在企业诚信基础上。
21世纪,企业间最激烈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一支稳定团结的职工队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诚信文化能引导和规范职工的行为方式,诚信文化的价值观一旦深入到职工中去,就会在其工作和生活中自觉按照诚信观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以诚信文化培养职工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就能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使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得到提高纵观企业的兴衰成败,可以说,诚实信用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导致许多企业被淘汰出局的原因很多,但从众多的失败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致命的“失败基因”——普遍缺乏道德感和失信。可以说,随着市场经济秩序和职业道德秩序的建立和完善,他们被淘汰出局的命运,其实就是偶然中的必然。
我们相信,企业都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告诉我们:并非无奸不商,并非所有的商家都唯利是图,取财无道。在日益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只有不藐视,不贪图眼前利益,真正尊重顾客和消费者,准重法律法规,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客观规律的经营者,才会以生存并取得长足发展。
引文注释:
(注1)孙建:《今天经济》,牡丹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22页。
(注2)王东方:《经济与法》,商业出版社,2008年7月第2版,第34页。
参考文献:
1、温雅:《魔鬼市场》,经济出版社2007年第8版,第56页。
2、萨谬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8版,第86页。
3、赵振华:《如何驾驭市场经济》,牡丹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228页。
4、黄沙:《我国建立破产制度必要性》,《现代商业》,2005年第5期,第20页。
5、张冬、张毫:《借鉴美俄破产制度的一点思考》,《黑河学刊》,2007年第6期,第74页。
6、陶莉:《论我国新企业破产法中的构建》,《法制与经济》,2007年第2期,第69页。
7、孙春来:《应对破产对策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9期,第85
页。
8、张伟:《浅析破产的原因》,《东方经济》,2007年第5期,第28页。
9、王欣新、徐阳光:《破产若干问题研究》,《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1期,第82页。
10、程虹,袁国栋:《论债权人的破产收益》,《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第1期,第12页。
11、黄沙:《我国建立破产制度的具体构想》,《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第1期,第32页。
12、王峰:《奥运后的中国经济》,《聊城大学学报》,2008年第9期,第20页。
13、李日升:《理直气壮地推动企业破产》,http:///doc/。
14、任兴来:《企业经营者的素质》,http:///doc/。
相关热词搜索:;问题讨论法优缺点部队五类倾向性问题讨论篇三
今天,参加了一实训基地的集中研修,主题是课堂问题的设计。
我觉得,“课堂问题”是任何一个教师不能回避的问题,课堂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语文课堂问题的设计,主要有这么几方面的目的:一是理解课文。问题直接指向对文本的阅读,指引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合适的答案;二是训练语言。既要关注文本的语言特色,又要通过有效地组织语言形成对问题的解答;三是发展思维。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知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
课堂问题设计的基本前提:一是基于文本。针对文本学习而提问,不提脱离文本的,或离文本关系不大的问题;二是基于学生。充分地研究学生,钻到学生的.脑子里想问题,提学生能读懂的、大多数学生能回答的问题;三是基于目标。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课堂的主问题,要关注主干,不在细枝末节上过于纠缠。
一个有效的课堂问题,至少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科学性。教师要吃透教材,要熟练掌握课程结构和特点,理解其深刻内涵,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即正确认识学生并真正做到从学生出发设计问题,还要有清晰的表达,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二是趣味性。问题具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激起学生心理上疑团,形成悬念问题,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教学;三是梯度性。问题要有广度、深度、坡度,要面向全体学生。问题过易或过难,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或抑制心理。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之感,又不能让学有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的懈怠。要让学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跳一跳,摘得到”;四是开放性。问题不一定过于具象,重在对课堂学习的指引。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问题讨论法优缺点部队五类倾向性问题讨论篇四
关于优点
面试官问应聘者这个问题有两个目的:第一,判断应聘者是否真实地阐述了自己的优点。第二,应聘者所阐述的优点是否是这个职位所需要的素质。
准备工作:
在面试之前就找出自己的3-5个优点;
为每个优点找出几个例子,最好来自学习、工作和生活等三个方面;
在这3-5个优点之中,精选出一两个和所申请职位最吻合的优点。
关于缺点
表述缺点时,既要结合本人实际,并选择无碍面试的那些,并力争把缺点转化为优点。
面试时谈及个人缺点,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坦然承认,博得认同
如果是自己的缺点,最好的办法还是坦然地承认它。为自己的缺点辩驳也无济于事,重要的是如何使别人在感情上认同你谈及自身缺点的态度。
消除误会,缩小隔阂
有的“缺点”并不是缺点,而是一般意义上的误会造成的,这时你应及时澄清,缩小与面试官的心理隔阂。
明谈缺点,实论优点
有时面试官会对求职者提出一些尖刻的问题:“你在从事某项工作时有哪些缺点或不足?”有的求职者连连摇头回答说没有;有的求职者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我的缺点就是特散漫,不愿意受纪律约束”,或回答一些从事某项工作时的致命缺点,令人哭笑不得。
心理研究表明人际交往存在三种状态:一种是权威式,一种是理智式,一种是冲动式。在面试中更加需要理智式的交往,而理智来自于充分准备和深思熟虑,而不是幼稚冲动。
表述缺点的态度和方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作为求职面试,用人单位更关心的还是你的优点,当然作为求职者,谁也不会想到通过坦陈自己的缺点来寻找理想的职业岗位。正因为这一原因,我想在没有得到hr提示的情况下,就不必去主动陈述自己的缺点,如果对方问到,那就如实回答。
另外在面试过程中切忌吹嘘自己。吹嘘自己并不是展示自己的优点,而是在附加自己的缺点,这种吹嘘与个人的实际努力南辕北辙。江苏电视台曾有三位研究生参加面试,其中一位吹嘘说他对吴地文化研究非常深,甚至举出几个文化名人。那知面试他的电视台台长正好是苏州人,反问了几个问题,结果一个也答不上来。最后被淘汰。
有时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自己本来没有这方面的缺点,但主hr却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说你爱好写作,可是在你的表格中有两处语法错误。这如何解释?”应聘某报记者的小黄同志就遇到这样的题目。当时的小黄同志想了想说:“我的表是做过认真推敲的,如果真有语法错误,那必然是我粗心所致,我立即纠正,并向各位道歉。”他顿了顿,说:“不过我想知道我究竟错在哪里?”hr们笑了,原来这是故意设的一个圈套。主要是考察他的反应能力。
首先,不要总是想什么是你的缺点什么是你的'优点。因为,缺点和优点在不同情况下会有不同的定义。比如,说一个人他直率,这是是优点。可是在另一种情况里,我们会说这个人太轻浮。因为他总是先发制人,不肯先了解情况,有失稳重。再比如,说一个人吝啬,这是缺点。但在另一种情况里,我们会说他非常的节约。因为他总是能替公司想出节约的办法,并且切实可行。
第二,缺点和优点是一种看法和观点,是主观的东西,不是唯一性的。这种主观的基础是客观的。就是说,优点和缺点是由人的个性引发的,人的个性是客观的。没有哪种个性是可以用优缺点来判断的。
第三,所以说,优缺点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客观对主观的影响,也是主观对客观的反馈。要了解一个人,不要只去看他的优缺点,而是去了解他的个性,在个性里看到共性,就真正的完成对一个人的认识。
第四,所以我们看待自己也是一样,要了解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个性能产生的积极影响,避免消极结局。
第五,回答这种问题的方法就是,告诉招聘的人,你的个性是什么,所以你会有哪些消极的一面,哪些积极的一面。并且你要告诉招聘的人,你为了发扬积极的一面和避免消极的一面都做了哪些努力。
这样,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提高了吗?你回答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吧。
问题讨论法优缺点部队五类倾向性问题讨论篇五
大家好!
我是一位来自江苏徐州的面试者,本地师范大学毕业,我学习的平面设计专业。毕业后我加入到了一家广告媒体公司,担任品牌的广告策划工作,并负责文案策划,这份一年半的工作经历,给了我很多的启迪与实际操作经验,有效的把书本理论知识与现实工作流程想结合,使得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这也成为我求职面试的最大优势。
另外,自我介绍本人的优点还表现在:
1.学习能力强:虽然是一位应届毕业生,但是我很快的融入了团队中去,并且在年中举办的一次广告创意征集中,荣获了“最佳创意奖”奖杯,并得等到了200元的物质奖励,赞扬我的学习能力强,能力提升快。
2.积极主动:我性格开朗,并且富有上进心,在公司积极主动,不管日常的值日打扫,还是公司的文艺活动,我都首当其中,特别是五四青年节的时候,主动策划表演了原创小品,为活跃团体气氛,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3.有团队精神:这也是我的优点之一,我相信没有优秀的团队,就没有优秀的个人,所以身为企业的一员,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以团队目标为准则,与其他同事处理好人际关系,做好沟通,才能借团队的力量更好的发挥个人优势。
但是人无完人,有优点同样也不可避免的会有缺点,我也不例外,我的缺点就是工作经验不够丰富,虽然我在上家公司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且有一定的业绩,但是相比较同行业的资深人士,肯定远远不足,所以我迫切的想加入本公司,来历练成长自己,并且用我的热情,努力,为公司创造出更好的业绩,即使高效的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我相信假以时日,我的缺点一定也会被克服,并且转化为我的`优点。
1、请你自我介绍一下自己好吗?
回答提示:一般人回答这个问题过于平常,只说姓名、年龄、爱好、工作经验,这些在简历上都有。其实,企业最希望知道的是求职者能否胜任工作,包括:最强的技能、最深入研究的知识领域、个性中最积极的部分、做过的最成功的事,主要的成就等,这些都可以和学习无关,也可以和学习有关,但要突出积极的个性和做事的能力,说得合情合理企业才会相信。企业很重视一个人的礼貌,求职者要尊重考官,在回答每个问题之后都说一句“谢谢”,企业喜欢有礼貌的求职者。
2、你觉得你个性上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回答提示:沉着冷静、条理清楚、立场坚定、顽强向上、乐于助人和关心他人、适应能力和幽默感、乐观和友爱。我经过一到两年的培训及项目实战,加上实习工作,使我适合这份工作。
3、说说你最大的缺点?
回答提示:这个问题企业问的概率很大,通常不希望听到直接回答的缺点是什么等,如果求职者说自己小心眼、爱忌妒人、非常懒、脾气大、工作效率低,企业肯定不会录用你。绝对不要自作聪明地回答“我最大的缺点是过于追求完美”,有的人以为这样回答会显得自己比较出色,但事实上,他已经岌岌可危了。企业喜欢求职者从自己的优点说起,中间加一些小缺点,最后再把问题转回到优点上,突出优点的部分,企业喜欢聪明的求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