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江东湖景区(十三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浙江东湖景区篇一
我是您此次东湖之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在这里,我代表我们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最热烈的欢迎。旁边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师傅。×师傅有着长达十年的驾驶经验,车技娴熟,大家尽可放心乘坐。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希望大家今天玩的舒心,游的尽兴。
在杭州,有大名鼎鼎的西湖。而在我们武汉,则有美丽的大东湖。现在,我先介绍一下我们东湖的概况:东湖因位于武昌东郊而得名。它是国家首批命名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面积大约有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大,更是国内最大的城中湖。事实上呢,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东湖并没有现在这么漂亮,那个时候基本上还是个荒湖,从五十年代开始政府就对它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正如大家所看到的一样,现在的东湖,已经成为人们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的极佳去处了。
我想大家一定记得这么一首诗句:“水光涟漪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没错,东坡居士的诗词总是那么轻易就扣人心弦,他把千年的赞誉给了西湖,确实让人惊艳羡慕。但是呢,朱德总司令在视察完东湖以后,曾这样说过: “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所以啊,小朱在这里建议大家在此次的游览过程中,不妨过一把评委瘾,睁大眼睛瞧一瞧,集中精力比一比,看大自然造就的这两个姊妹湖,各有什么特色。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请大家带好随身贵重物品随小朱下车。 进入了东湖的大门后,我们也就进入了听涛风景区。 现在我们所站的位置叫做黄鹂湾,这个名字来自于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里沿湖垂柳拂岸,湖边绿树成荫,也正应了杜甫的诗境呢。
大家注意到了这边的这些树木了吗?这就是被称为“活化石”的古老植物——水杉了。它曾被世界各地的植物学家认为:水杉和恐龙一样,已经在地球上灭绝了。可是幸运的是,1945年我国的森林工作者却在湖北的利川市发现了水杉林区,成为了轰动一时的世界新闻。为了纪念这一古老树种在湖北省首次被发现,武汉市决定将水杉定为市树,用它的刚毅坚强、耿直不阿来象征热情奔放的武汉人民。这里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们的市花是什么呢?没错,那就是不畏严寒的梅花。李白有诗言到“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正是来源于此。
继续前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楼阁,就是听涛区的中心----行吟阁了。它是为了纪念我们所熟知的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建的。而说到屈原,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大家所熟知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他而来的,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刚开始楚怀王十分信任他。可是后来,屈原受到了小人的排挤,而被放逐到了江北。在楚襄王继位后,他又被放逐到更远的江南。当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在江南过了二十年流亡生活的屈原目睹了国家的灭亡,悲痛不已,就在汨罗江抱石沉江、以身殉国了。现在的武汉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特意为他修建了这座行吟阁。在行吟阁里有屈原的画像以及生平简介,还展示了他的一些著作,哪位朋友想要深入地研究屈原这位伟人的话,里面的这些珍贵的资料可千万不要错过了,我相信它对您的研究一定会有所帮助的。大家想要拍照留念的话呢,眼前的这尊塑像是个不错的选择。它是行吟阁的一个标志,通高达6.8米,再现了屈原昂首视天、举步欲行的神态,流露出诗人被放逐后悲愤郁结的心情,而“行吟阁”这个名字则是出自《楚辞•渔父》中的“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我们武汉新兴崛起的武汉中央文化旅游区——楚河汉街修有湖北五大名人雕像广场,其中汉街牌坊入口处的正是屈原雕像,大家有机会也可前去一看。好了,现在大家可以进去行吟阁里面自由参观下。 请大家再跟随我往前走,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保留着中国民族特色的宫殿式建筑就叫做“长天楼”,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多次在这里休息,接待国际友人。所以啊,这里布满了伟人的足迹,大家可要好好沾沾这里的灵气。站在长天楼上极目远眺,会有一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长天楼的名称正是来自于王勃的这句诗词
东湖以盛产淡水鱼著称,而说到鱼啊,其中又以武昌鱼最为有名。别看这只是一条小小的鱼,其实在它身上的典故还真不少:三国时期,吴王孙皓想从建业迁都到武昌,但是有一个叫陆凯的人不同意,于是就上书以“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来加以劝阻。而到解放后,由于毛主席经常到武汉来视察,他曾在当时的听涛酒家吃过武昌鱼,赞赏有加,在他的《水调歌头.游泳》中更是留下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名句。由此可见武昌鱼的名声可是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传开了。那我们今天中午呢,也会去尝一尝这传说中的武昌鱼,一起去体验它的美味。不过小朱在此还要建议大家在吃鱼的时候不妨数一数一条鱼有多少根刺,因为啊,听说正宗的武昌鱼是有13根刺的,所以大家不妨做一回鉴定师,看一看我们吃的究竟是不是正宗的武昌鱼。
好了,各位亲爱的朋友,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那么短暂,我们的东湖体验之旅到此就要结束了。转眼,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非常感谢大家今天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同时,如果我工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这次能和大家相识,我感到非常高兴,也希望能有机会再次为大家服务。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全家幸福。谢谢!
浙江东湖景区篇二
大家好!我是旅行社*导,今天由我陪同大家游览名胜故迹绍兴,希望通过我的讲能够使你对绍兴留下美好的印象。我们今天游玩的的第一站是绍兴最有名的旅游景点——东湖。
绍兴东湖是古城绍兴景色最为奇特的一处游览胜地,具有极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它以洞深、岩奇、湖洞相连,“虽出人工,宛自天开”,为其特色,被誉为稽山镜水之缩影,兼具西子湖头之秀丽,并享有“天下第一山水大盆景”之美称。它与杭州西湖、嘉兴南湖并称为浙江的三大名湖。
现在让咱们一道走近东湖,去饱览一下她的青山秀水,领略一下她的卓越风姿。
走近东湖,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三角小亭——寒碧亭。因为它整年在山北的角落里,终年见不到阳光,因此而得名。特别到了冬天,,一长串一长串的冰条悬挂在山崖,悬挂在亭子边上,如果你有幸能摘到一根,放入嘴中,一股清凉的感觉直沁入你的心肺,就像北方的冰糖葫芦,甜甜的,稠稠的。各位如果有兴趣,冬天来临的时候,不妨你来品尝一下。
沿着汀步小桥,绕过寒碧亭,拾阶而上揽越亭,极目远眺,古越风貌一览无余。再沿着幽静的竹林小道,很快便来到了陶社。陶社是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陶成章而建的。他与秋瑾、徐锡麟并称为“鉴湖三侠”。
漫步走出陶社,绍兴“三乌文化”之首的乌篷船早已恭候您多时了。东湖在水中,必由之路坐乌篷。如果到了东湖,不坐坐这“水上的士”是无法领略到东湖山水风光的。船在水上漂,如在镜中游。船老大头顶乌毡帽,嘎吱嘎吱地摇着乌篷船,偶而用淳朴的“绍普”与您交谈。此种景象你是否有过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如果有,那肯定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里了。别看船工悠闲自得地来回穿梭于湖面,一浆一舵,看似简单的动作,没有一年半载,你是学不到这本领的,不然,这绝活也不会面临青黄不接的危机了。
浙江东湖景区篇三
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同游览东湖,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王导。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是崇和门广场,我们前方那个巨大的湖就是我们今天游览的目的地——东湖。临海东湖之名,因紧临台州古城墙而得名,据说由宋朝的郡守钱暄开凿而成,有的台州小西湖之称。
我们走进正大门,就可以看到一块巨大的圆形玄武岩,上面刻着苍劲有力的“东湖”二字。请大家跟着我往右走,我们可以见到清澈见底的水塘,水塘里有自由自在地游动的金鱼。同学们,你们看金鱼摇头摆尾的,是不是在欢迎你们?
穿过弯弯曲曲的木桥,就有一座凉亭。这里空气清新,参天古树遮天蔽日,掩映在红花绿叶之中,真是“人在景中行,如在画里游”!
再拐个弯,走过圆圆的大门,就来到青砖白墙的江南小院。院子里有一个老戏台,上面没有戏剧上演,冷冷清清的。那古老的戏台,如同上了年岁的老人,失去了它曾经的繁华。
穿过小院,我们马上就来到九曲桥。因为九曲桥四周都是水,别光顾着看景,还要注意安全哦!请注意我手指的建筑,那个八角三层、飞檐翘角的亭阁,就是“湖心亭”。湖心亭是全湖览胜的佳处,古今游客在亭中留下了许多诗词对联,如“四壁云山天上下,一亭风月水中央。”的确,倘佯在构造精巧、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之中,还有那看不尽的湖光山色,可以让人忘却一切疲惫!
东湖还有樵云阁、钱园、儿童公园等。现在时间是2时30分,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活动,1小时后在这里不见不散!
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希望下次还能给大家当导游。
浙江东湖景区篇四
大家好!我是旅行社*导,今天由我陪同大家游览名胜故迹绍兴,希望通过我的讲能够使你对绍兴留下美好的印象。我们今天游玩的的第一站是绍兴最有名的旅游景点——东湖。
绍兴东湖是古城绍兴景色最为奇特的一处游览胜地,具有极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它以洞深、岩奇、湖洞相连,“虽出人工,宛自天开”,为其特色,被誉为稽山镜水之缩影,兼具西子湖头之秀丽,并享有“天下第一山水大盆景”之美称。它与杭州西湖、嘉兴南湖并称为浙江的三大名湖。
现在让咱们一道走近东湖,去饱览一下她的青山秀水,领略一下她的卓越风姿。
走近东湖,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三角小亭——寒碧亭。因为它整年在山北的角落里,终年见不到阳光,因此而得名。特别到了冬天,,一长串一长串的冰条悬挂在山崖,悬挂在亭子边上,如果你有幸能摘到一根,放入嘴中,一股清凉的感觉直沁入你的心肺,就像北方的冰糖葫芦,甜甜的,稠稠的。各位如果有兴趣,冬天来临的时候,不妨你来品尝一下。
沿着汀步小桥,绕过寒碧亭,拾阶而上揽越亭,极目远眺,古越风貌一览无余。再沿着幽静的竹林小道,很快便来到了陶社。陶社是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陶成章而建的。他与秋瑾、徐锡麟并称为“鉴湖三侠”。
漫步走出陶社,绍兴“三乌文化”之首的乌篷船早已恭候您多时了。东湖在水中,必由之路坐乌篷。如果到了东湖,不坐坐这“水上的士”是无法领略到东湖山水风光的。船在水上漂,如在镜中游。船老大头顶乌毡帽,嘎吱嘎吱地摇着乌篷船,偶而用淳朴的“绍普”与您交谈。此种景象你是否有过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如果有,那肯定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里了。别看船工悠闲自得地来回穿梭于湖面,一浆一舵,看似简单的动作,没有一年半载,你是学不到这本领的,不然,这绝活也不会面临青黄不接的危机了。
浙江东湖景区篇五
大家好!我是旅行社*导,今天由我陪同大家游览名胜故迹绍兴,希望通过我的讲能够使你对绍兴留下美好的印象。我们今天游玩的的第一站是绍兴最有名的旅游景点——东湖。
绍兴东湖是古城绍兴景色最为奇特的一处游览胜地,具有极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它以洞深、岩奇、湖洞相连,“虽出人工,宛自天开”,为其特色,被誉为稽山镜水之缩影,兼具西子湖头之秀丽,并享有“天下第一山水大盆景”之美称。它与杭州西湖、嘉兴南湖并称为浙江的三大名湖。
现在让咱们一道走近东湖,去饱览一下她的青山秀水,领略一下她的卓越风姿。
走近东湖,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三角小亭——寒碧亭。因为它整年在山北的角落里,终年见不到阳光,因此而得名。特别到了冬天,,一长串一长串的冰条悬挂在山崖,悬挂在亭子边上,如果你有幸能摘到一根,放入嘴中,一股清凉的感觉直沁入你的心肺,就像北方的冰糖葫芦,甜甜的,稠稠的。各位如果有兴趣,冬天来临的时候,不妨你来品尝一下。
沿着汀步小桥,绕过寒碧亭,拾阶而上揽越亭,极目远眺,古越风貌一览无余。再沿着幽静的竹林小道,很快便来到了陶社。陶社是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陶成章而建的。他与秋瑾、徐锡麟并称为“鉴湖三侠”。
漫步走出陶社,绍兴“三乌文化”之首的乌篷船早已恭候您多时了。东湖在水中,必由之路坐乌篷。如果到了东湖,不坐坐这“水上的士”是无法领略到东湖山水风光的。船在水上漂,如在镜中游。船老大头顶乌毡帽,嘎吱嘎吱地摇着乌篷船,偶而用淳朴的“绍普”与您交谈。此种景象你是否有过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如果有,那肯定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里了。别看船工悠闲自得地来回穿梭于湖面,一浆一舵,看似简单的动作,没有一年半载,你是学不到这本领的,不然,这绝活也不会面临青黄不接的危机了。
浙江东湖景区篇六
东湖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部,是全国首批命名的44个名胜风景区之一,同时也是首批获国家4a级景区其一。它于1982年11月被
国务院审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面积88.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其岸线曲折,港汊交错,碧波万
顷,渔舟荡漾,青山环绕,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
东湖的湖面辽阔,烟波浩渺,素有99湾之称。东湖有大小山峦34个,连绵起伏,高低错落。东湖的山,山青如黛,东湖的
水,水碧如蓝。33平方公里的东湖碧波在它的东、西、北三面紧紧环绕,使它犹如一座美丽的半岛。在这里登高峰而望清涟,
踏白浪以览群山,能体会到各种山水之妙。充足的雨量与光照使这里各种观赏树种达250多种,共200余万株,在武汉有“绿色
宝库”之誉,同时这里也是花的海洋,阳春三月花开时节,漫山遍野花开如织,千姿百态,令人目接不暇。
经过30多年的建设,现在东湖四周已有 亭、台、楼、阁和各种建筑设施70多处,可谓是亭台楼馆金碧交辉,园林花囿争芳
竟艳。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被,浓郁的荆楚风情和别致的园中园是东湖风景区的四大特点。东湖依自然环境分为:听涛、白
马、落雁、珞红、吹笛和磨山六个景区。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磨山景区,民间有“十里长湖,八里磨山”之说,那么磨山三面环水,六峰逶迤,相传三国时期刘备曾
在此搭台祭天,乞神保佑,至今,在磨山之上仍有刘备祭天台遗址。磨山原名磨儿山,是沿湖群山中的主要山脉,山上松林苍
翠,曲径幽深,奇石峥嵘,古洞幽邃。磨山站峰以东头的山峰最为秀丽,此峰形圆如磨,因以名山。磨山风景区主要分为植物
专类园和楚文化游览区,植物专类园在磨山以南,包括梅园、樱园、盆景园等13个专类园,以园林观赏为主,体现了江南艺术
的特色。楚文化游览区位于磨山以北,湖北是中国古代楚国的中心地区,武汉则处在其中心腹地,在此开辟楚文化游览区,旨
在弘扬中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展现绚丽多彩的楚文化。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楚文化的门户——楚城门,它是参照当时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第一大都会纪南城城门设计的
。楚国是最早修筑长城并设立城门的诸侯国之一。楚国称长城为“方城”,根据楚人喜临水居高的特点,楚城门选择在依山傍
水的要津上,其设计古拙,气势恢弘。整个城门由水门、陆门,城墙,望楼、箭楼和烽火台组成。城上的双阙望楼透出了城门
特有的灵秀,由出土文物虎座鸟架骨演变而来的双凤脊饰傲居望楼顶端,展示了楚人崇火尚凤的习俗。该城全长105米,高为
11米,一端沿陡壁蜿蜒上山与高处的烽火台相连,另一端直插水中与水师城门相交,具有楚地山乡泽国的特色。
一堵城墙并不能阻隔一切,楚人深知开放融合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基础。楚人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但从来不固步自封,从
来不拒绝外来文化的合理因子。革故鼎新是楚民族精神的又一方面,楚人师夷夏之长的目的在于创新,楚人敢于打破陈规,向
自认为不合理的事物挑战。“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本是楚人的一种性格,最后上升为以蔑视既存,敢于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
浙江东湖景区篇七
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同游览东湖,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王导。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是崇和门广场,我们前方那个巨大的湖就是我们今天游览的目的地——东湖。临海东湖之名,因紧临台州古城墙而得名,据说由宋朝的郡守钱暄开凿而成,有的台州小西湖之称。
我们走进正大门,就可以看到一块巨大的圆形玄武岩,上面刻着苍劲有力的“东湖”二字。请大家跟着我往右走,我们可以见到清澈见底的水塘,水塘里有自由自在地游动的金鱼。同学们,你们看金鱼摇头摆尾的,是不是在欢迎你们?
穿过弯弯曲曲的木桥,就有一座凉亭。这里空气清新,参天古树遮天蔽日,掩映在红花绿叶之中,真是“人在景中行,如在画里游”!
再拐个弯,走过圆圆的大门,就来到青砖白墙的江南小院。院子里有一个老戏台,上面没有戏剧上演,冷冷清清的。那古老的戏台,如同上了年岁的老人,失去了它曾经的繁华。
穿过小院,我们马上就来到九曲桥。因为九曲桥四周都是水,别光顾着看景,还要注意安全哦!请注意我手指的建筑,那个八角三层、飞檐翘角的亭阁,就是“湖心亭”。湖心亭是全湖览胜的佳处,古今游客在亭中留下了许多诗词对联,如“四壁云山天上下,一亭风月水中央。”的确,倘佯在构造精巧、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之中,还有那看不尽的湖光山色,可以让人忘却一切疲惫!
东湖还有樵云阁、钱园、儿童公园等。现在时间是2时30分,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活动,1小时后在这里不见不散!
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希望下次还能给大家当导游。
浙江东湖景区篇八
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同游览东湖,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王导。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是崇和门广场,我们前方那个巨大的湖就是我们今天游览的目的地——东湖。临海东湖之名,因紧临台州古城墙而得名,据说由宋朝的郡守钱暄开凿而成,有的台州小西湖之称。
我们走进正大门,就可以看到一块巨大的圆形玄武岩,上面刻着苍劲有力的“东湖”二字。请大家跟着我往右走,我们可以见到清澈见底的水塘,水塘里有自由自在地游动的金鱼。同学们,你们看金鱼摇头摆尾的,是不是在欢迎你们?
穿过弯弯曲曲的木桥,就有一座凉亭。这里空气清新,参天古树遮天蔽日,掩映在红花绿叶之中,真是“人在景中行,如在画里游”!
再拐个弯,走过圆圆的大门,就来到青砖白墙的江南小院。院子里有一个老戏台,上面没有戏剧上演,冷冷清清的。那古老的戏台,如同上了年岁的老人,失去了它曾经的繁华。
穿过小院,我们马上就来到九曲桥。因为九曲桥四周都是水,别光顾着看景,还要注意安全哦!请注意我手指的建筑,那个八角三层、飞檐翘角的亭阁,就是“湖心亭”。湖心亭是全湖览胜的佳处,古今游客在亭中留下了许多诗词对联,如“四壁云山天上下,一亭风月水中央。”的确,倘佯在构造精巧、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之中,还有那看不尽的湖光山色,可以让人忘却一切疲惫!
东湖还有樵云阁、钱园、儿童公园等。现在时间是2时30分,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活动,1小时后在这里不见不散!
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希望下次还能给大家当导游。
浙江东湖景区篇九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您此次东湖之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在这里,我代表我们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最热烈的欢迎。旁边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师傅。×师傅有着长达十年的驾驶经验,车技娴熟,大家尽可放心乘坐。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希望大家今天玩的舒心,游的尽兴。
在杭州,有大名鼎鼎的西湖。而在我们武汉,则有美丽的大东湖。现在,我先介绍一下我们东湖的概况:东湖因位于武昌东郊而得名。它是国家首批命名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面积大约有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大,更是国内最大的城中湖。事实上呢,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东湖并没有现在这么漂亮,那个时候基本上还是个荒湖,从五十年代开始政府就对它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正如大家所看到的一样,现在的东湖,已经成为人们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的极佳去处了。
我想大家一定记得这么一首诗句:“水光涟漪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没错,东坡居士的诗词总是那么轻易就扣人心弦,他把千年的赞誉给了西湖,确实让人惊艳羡慕。但是呢,朱德总司令在视察完东湖以后,曾这样说过: “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所以啊,小朱在这里建议大家在此次的游览过程中,不妨过一把评委瘾,睁大眼睛瞧一瞧,集中精力比一比,看大自然造就的这两个姊妹湖,各有什么特色。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请大家带好随身贵重物品随小朱下车。 进入了东湖的大门后,我们也就进入了听涛风景区。 现在我们所站的位置叫做黄鹂湾,这个名字来自于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里沿湖垂柳拂岸,湖边绿树成荫,也正应了杜甫的诗境呢。
大家注意到了这边的这些树木了吗?这就是被称为“活化石”的古老植物——水杉了。它曾被世界各地的植物学家认为:水杉和恐龙一样,已经在地球上灭绝了。可是幸运的是,1945年我国的森林工作者却在湖北的利川市发现了水杉林区,成为了轰动一时的世界新闻。为了纪念这一古老树种在湖北省首次被发现,武汉市决定将水杉定为市树,用它的刚毅坚强、耿直不阿来象征热情奔放的武汉人民。这里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们的市花是什么呢?没错,那就是不畏严寒的梅花。李白有诗言到“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正是来源于此。
继续前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楼阁,就是听涛区的中心----行吟阁了。它是为了纪念我们所熟知的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建的。而说到屈原,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大家所熟知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他而来的,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刚开始楚怀王十分信任他。可是后来,屈原受到了小人的排挤,而被放逐到了江北。在楚襄王继位后,他又被放逐到更远的江南。当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在江南过了二十年流亡生活的屈原目睹了国家的灭亡,悲痛不已,就在汨罗江抱石沉江、以身殉国了。现在的武汉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特意为他修建了这座行吟阁。在行吟阁里有屈原的画像以及生平简介,还展示了他的一些著作,哪位朋友想要深入地研究屈原这位伟人的话,里面的这些珍贵的资料可千万不要错过了,我相信它对您的研究一定会有所帮助的。大家想要拍照留念的话呢,眼前的这尊塑像是个不错的选择。它是行吟阁的一个标志,通高达6.8米,再现了屈原昂首视天、举步欲行的神态,流露出诗人被放逐后悲愤郁结的心情,而“行吟阁”这个名字则是出自《楚辞•渔父》中的“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我们武汉新兴崛起的武汉中央文化旅游区——楚河汉街修有湖北五大名人雕像广场,其中汉街牌坊入口处的正是屈原雕像,大家有机会也可前去一看。好了,现在大家可以进去行吟阁里面自由参观下。 请大家再跟随我往前走,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保留着中国民族特色的宫殿式建筑就叫做“长天楼”,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多次在这里休息,接待国际友人。所以啊,这里布满了伟人的足迹,大家可要好好沾沾这里的灵气。站在长天楼上极目远眺,会有一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长天楼的名称正是来自于王勃的这句诗词
东湖以盛产淡水鱼著称,而说到鱼啊,其中又以武昌鱼最为有名。别看这只是一条小小的鱼,其实在它身上的典故还真不少:三国时期,吴王孙皓想从建业迁都到武昌,但是有一个叫陆凯的人不同意,于是就上书以“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来加以劝阻。而到解放后,由于毛主席经常到武汉来视察,他曾在当时的听涛酒家吃过武昌鱼,赞赏有加,在他的《水调歌头.游泳》中更是留下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名句。由此可见武昌鱼的名声可是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传开了。那我们今天中午呢,也会去尝一尝这传说中的武昌鱼,一起去体验它的美味。不过小朱在此还要建议大家在吃鱼的时候不妨数一数一条鱼有多少根刺,因为啊,听说正宗的武昌鱼是有13根刺的,所以大家不妨做一回鉴定师,看一看我们吃的究竟是不是正宗的武昌鱼。
好了,各位亲爱的朋友,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那么短暂,我们的东湖体验之旅到此就要结束了。转眼,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非常感谢大家今天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同时,如果我工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这次能和大家相识,我感到非常高兴,也希望能有机会再次为大家服务。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全家幸福。谢谢!
浙江东湖景区篇十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您此次东湖之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在这里,我代表我们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最热烈的欢迎。旁边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师傅。×师傅有着长达十年的驾驶经验,车技娴熟,大家尽可放心乘坐。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希望大家今天玩的舒心,游的尽兴。
在杭州,有大名鼎鼎的西湖。而在我们武汉,则有美丽的大东湖。现在,我先介绍一下我们东湖的概况:东湖因位于武昌东郊而得名。它是国家首批命名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面积大约有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大,更是国内最大的城中湖。事实上呢,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东湖并没有现在这么漂亮,那个时候基本上还是个荒湖,从五十年代开始政府就对它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正如大家所看到的一样,现在的东湖,已经成为人们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的极佳去处了。
我想大家一定记得这么一首诗句:“水光涟漪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没错,东坡居士的诗词总是那么轻易就扣人心弦,他把千年的赞誉给了西湖,确实让人惊艳羡慕。但是呢,朱德总司令在视察完东湖以后,曾这样说过: “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所以啊,小朱在这里建议大家在此次的游览过程中,不妨过一把评委瘾,睁大眼睛瞧一瞧,集中精力比一比,看大自然造就的这两个姊妹湖,各有什么特色。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请大家带好随身贵重物品随小朱下车。 进入了东湖的大门后,我们也就进入了听涛风景区。 现在我们所站的位置叫做黄鹂湾,这个名字来自于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里沿湖垂柳拂岸,湖边绿树成荫,也正应了杜甫的诗境呢。
大家注意到了这边的这些树木了吗?这就是被称为“活化石”的古老植物——水杉了。它曾被世界各地的植物学家认为:水杉和恐龙一样,已经在地球上灭绝了。可是幸运的是,1945年我国的森林工作者却在湖北的利川市发现了水杉林区,成为了轰动一时的世界新闻。为了纪念这一古老树种在湖北省首次被发现,武汉市决定将水杉定为市树,用它的刚毅坚强、耿直不阿来象征热情奔放的武汉人民。这里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们的市花是什么呢?没错,那就是不畏严寒的梅花。李白有诗言到“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正是来源于此。
继续前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楼阁,就是听涛区的中心----行吟阁了。它是为了纪念我们所熟知的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建的。而说到屈原,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大家所熟知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他而来的,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刚开始楚怀王十分信任他。可是后来,屈原受到了小人的排挤,而被放逐到了江北。在楚襄王继位后,他又被放逐到更远的江南。当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在江南过了二十年流亡生活的屈原目睹了国家的灭亡,悲痛不已,就在汨罗江抱石沉江、以身殉国了。现在的武汉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特意为他修建了这座行吟阁。在行吟阁里有屈原的画像以及生平简介,还展示了他的一些著作,哪位朋友想要深入地研究屈原这位伟人的话,里面的这些珍贵的资料可千万不要错过了,我相信它对您的研究一定会有所帮助的。大家想要拍照留念的话呢,眼前的这尊塑像是个不错的选择。它是行吟阁的一个标志,通高达6.8米,再现了屈原昂首视天、举步欲行的神态,流露出诗人被放逐后悲愤郁结的心情,而“行吟阁”这个名字则是出自《楚辞渔父》中的“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我们武汉新兴崛起的武汉中央文化旅游区——楚河汉街修有湖北五大名人雕像广场,其中汉街牌坊入口处的正是屈原雕像,大家有机会也可前去一看。好了,现在大家可以进去行吟阁里面自由参观下。 请大家再跟随我往前走,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保留着中国民族特色的宫殿式建筑就叫做“长天楼”,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多次在这里休息,接待国际友人。所以啊,这里布满了伟人的足迹,大家可要好好沾沾这里的灵气。站在长天楼上极目远眺,会有一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长天楼的名称正是来自于王勃的这句诗词
东湖以盛产淡水鱼著称,而说到鱼啊,其中又以武昌鱼最为有名。别看这只是一条小小的鱼,其实在它身上的典故还真不少:三国时期,吴王孙皓想从建业迁都到武昌,但是有一个叫陆凯的人不同意,于是就上书以“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来加以劝阻。而到解放后,由于毛主席经常到武汉来视察,他曾在当时的听涛酒家吃过武昌鱼,赞赏有加,在他的《水调歌头.游泳》中更是留下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名句。由此可见武昌鱼的名声可是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传开了。那我们今天中午呢,也会去尝一尝这传说中的武昌鱼,一起去体验它的美味。不过小朱在此还要建议大家在吃鱼的时候不妨数一数一条鱼有多少根刺,因为啊,听说正宗的武昌鱼是有13根刺的,所以大家不妨做一回鉴定师,看一看我们吃的究竟是不是正宗的武昌鱼。
好了,各位亲爱的朋友,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那么短暂,我们的东湖体验之旅到此就要结束了。转眼,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非常感谢大家今天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同时,如果我工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这次能和大家相识,我感到非常高兴,也希望能有机会再次为大家服务。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全家幸福。谢谢!
浙江东湖景区篇十一
大家好!我是旅行社*导,今天由我陪同大家游览名胜故迹绍兴,希望通过我的讲能够使你对绍兴留下美好的印象。我们今天游玩的的第一站是绍兴最有名的旅游景点——东湖。
绍兴东湖是古城绍兴景色最为奇特的一处游览胜地,具有极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它以洞深、岩奇、湖洞相连,“虽出人工,宛自天开”,为其特色,被誉为稽山镜水之缩影,兼具西子湖头之秀丽,并享有“天下第一山水大盆景”之美称。它与杭州西湖、嘉兴南湖并称为浙江的三大名湖。
现在让咱们一道走近东湖,去饱览一下她的青山秀水,领略一下她的卓越风姿。
走近东湖,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三角小亭——寒碧亭。因为它整年在山北的角落里,终年见不到阳光,因此而得名。特别到了冬天,,一长串一长串的冰条悬挂在山崖,悬挂在亭子边上,如果你有幸能摘到一根,放入嘴中,一股清凉的感觉直沁入你的心肺,就像北方的冰糖葫芦,甜甜的,稠稠的。各位如果有兴趣,冬天来临的时候,不妨你来品尝一下。
沿着汀步小桥,绕过寒碧亭,拾阶而上揽越亭,极目远眺,古越风貌一览无余。再沿着幽静的竹林小道,很快便来到了陶社。陶社是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陶成章而建的。他与秋瑾、徐锡麟并称为“鉴湖三侠”。
漫步走出陶社,绍兴“三乌文化”之首的乌篷船早已恭候您多时了。东湖在水中,必由之路坐乌篷。如果到了东湖,不坐坐这“水上的士”是无法领略到东湖山水风光的。船在水上漂,如在镜中游。船老大头顶乌毡帽,嘎吱嘎吱地摇着乌篷船,偶而用淳朴的“绍普”与您交谈。此种景象你是否有过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如果有,那肯定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里了。别看船工悠闲自得地来回穿梭于湖面,一浆一舵,看似简单的动作,没有一年半载,你是学不到这本领的,不然,这绝活也不会面临青黄不接的危机了。
浙江东湖景区篇十二
东湖,位于平湖市区城东。古时原是陆地,在东汉顺帝永建二年(127),由于地壳变动,地表塌陷成湖,名为当湖;晋隆安五年(401)改东武湖,又称东湖,雅名鹦鹉湖、鹉湖。古时东湖“弄珠楼”是文化名士吟诗作画、品茗赏月的雅集地,在清代张云锦《东湖弄珠楼志》中收集有明代董其昌、清代高士奇、浙西词派领袖朱彝尊等著名学者诗人无数赞美东湖美景的诗篇;在明代大学士李东阳的《平湖十咏》、冯敏效《当湖十二咏》等诗中也都有“东湖十景”的赞美的佳句;可以说东湖景区历史上就是文人士大夫和游客休闲游览的胜地。自明宣德五年(1430)平湖建县后的明清五百年间,建园之风极为盛兴,东湖历经数百年,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时至今日,当我们再次诵读北宋科学家沈括游东湖留下的“柳色青天雨乍晴,鸭头细草绕提生。林间野日依依见,水底春光寸寸明,犹喜乱花时入眼,可能万事顿忘情。无端景物相料理,屡欲颠狂兴不成”(见《永乐大典卷2262》)诗句时,依然可以读出作者对东湖的赞美,依然会被诗中描绘的诗情画意所吸引。
199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开发东湖区的决定》,并提出了“把东湖打造成精品旅游景区”的发展目标,在原东湖十景的基础上规划开发建设新东湖八景,即:“南村书堆”、“含珠凝晖”、“鹉湖春色”、“九龙戏珠”、“西浦鱼罾”、“北原牧唱”、“案山晓翠”、“塔影垂虹”。 建成的东湖景区是集休闲、度假、运动、文化、观光于一体的江南水乡旅游胜地。调整规划后东湖景区建设总面积1.6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积100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开发范围为环东湖核心部分,面积1500多亩(含水域面积728亩),即由“东湖八景”及周边的体育馆、图书馆、金王朝大酒店、东湖大酒店、胜地咖啡、半岛国际酒店等已建成旅游设施组成。二期开发范围为即将竣工的“东湖渔村”和正在建设中的“龙湫公园”。截至20xx年,东湖景区一期工程完成,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亿元。 20xx年2月14日东湖景区被评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
东湖八景
含珠凝晖
景区以东湖广场为中心,包括游艇码头、大型音乐喷泉、亲水平台、大型休闲“膜结构”环廊、绿色坡地大草坪、银杏苑、光纤地图等功能区,滨湖长370米,面积32亩。在东湖区开发前,这里是县城东城门外白堤一带,即轮船码头、货运码头、南廊下、三元桥、猪行浜、圣阳弄、保安街、外河桥、五居头等,是客、货运中心,交通繁忙,店铺林立,商业繁荣,但是地势低洼,房屋破旧,整个地段年年要遭水淹,又把秀丽的湖光景色遮挡在视线以外。1999年东湖开发首期工程在这里启动,拆迁居民666户,单位20家,拆除建筑面积62339平方米,到20xx年底景区基本建成。
含珠凝晖景区紧靠繁华的园林商业街解放路和人民路,人们休闲观光最为便捷。景区的整体环境风格体现了现代和传统的有机结合,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完美统一,表达历史和文化的延续。东湖广场入口处有一座高大的“含珠凝晖”主雕塑,二位青春健美的男女青年奋力高擎一条腾起的巨龙,象征着金平湖的腾飞和未来。两侧有四组雕塑和浮雕:第一组“良渚文化”,展示的是从本市出土有五千年历史的玉琮、玉针、有象形文字的陶罐的放大雕塑,体现平湖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第二组“陆绩怀桔”,是古代的孝敬典范。东汉陆绩(187—219)六岁时随父作客,袁术用桔子招待他们,他只吃小桔,而把省下的大桔带回家中孝敬母亲,这种孝敬尊长的美德在民间广为流传,列为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敬典范之一。陆绩博学多识,官至郁林太守,辞官后定居乍浦。第三组是:“文庙讲学”,平湖文庙即县学,始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有五百年历史,在明清时,县学生员达8714名,其中:中举人668人,考中进士221人,涌现了一大批谦吏、能臣、名士,平湖成为名甲嘉湖的文化之乡。第四组是:“红楼出海”,在二百年前的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我国名著《红楼梦》九部十八套,首次由乍浦启航出海到达日本长崎,是名著《红楼梦》走向世界的最早记录。这四组汉白玉雕塑和浮雕,向人们诉说着金平湖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东湖广场中心,是巨大的音乐喷泉平台,直径11米,形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喷泉有24个程序变化,节庆时也可以在台上演出。在广场南北二侧是“膜结构”休闲环廊,投影面积440平方米,环廊下面是12组波罗格木弧形座凳和镜面花岗石圆台。景区的滨湖平台强调开敞开放,绿化设计和建设形成空间开阔、简洁明快、自然均衡、曲线流畅的现代园林特色,使人耳目一新,犹如进入“全新的天地”。“仰观东湖皓月,坐揽全湖胜景”,为人们提供了理想的憩息场所。
塔影垂虹
历史悠久的报本塔院和东西塔桥,是东湖风景区主要景观之一,暮色初降,环东湖华灯齐放,报本塔、九峰一览楼、十杉亭及东西塔桥,流光溢彩,晶莹华丽,犹如琼楼玉宇,似入人间仙境。程端麒《忆江南·东湖》诗曰:“东湖美,塔影漾清流。九派潮来添秀色,三春花发遍芳洲。舟在镜中游”。鹦鹉洲上的报本塔是平湖市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它见证了平湖五百多年的历史。报本塔初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由刑部主事陆杲发起,进士冯汝弼、赵伊协助,历经三年终于建成,陆杲因受“天地万物之本”的思想影响,因名为报本塔,曰:“忠孝以为报”。当时塔有七层,高19丈。清顺治十六年(1659)倒塌,直到康熙二十八年(1689)由陆葇主持重修,改七层为五层,建成为楼阁式文峰塔,通高49.14米,平面八角形,砖石仿木结构,阶梯设在塔壁之内,塔外有平座挑檐。宝塔历经三百多年战乱沧桑,华檐栏杆已荡然无存,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塔身渐向东倾斜,达75.5厘米。1989年至20xx年经三次修葺,纠正了倾斜的塔身,安装了华檐迥廊,使宝塔整旧如故,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屹立在东湖之畔。特别是在20xx年9月11-12日从检修的塔刹中发现珍贵文物:一是国家一级文物明郑和款圆瀞金粉书《妙法莲华经》卷,全长40余米,宽10厘米,标明时间为明宣德七年(1432),是平湖建县后二年。明代经卷《妙法莲华经》,曾应邀参加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香港历史博物馆文物展。二是陆葇于康熙二十五年亲手书写的《六经》经卷,长3.27米,宽17厘米,三是用朱砂制成的报本塔模型,还有一道符。实物保存在市博物馆。
报本塔最初建成时,陆杲还在塔前树立五块巨大的太湖石,称为“五老峯”,也很有名,有诗曰:“奇峰从何来,屹立老人五,须眉具仿佛,形态极仰俯,溜雨色苍然,当空互撑柱,山门永作镇,过客时为扶。”报本寺院在整修扩建中,将新建天王殿、钟楼、鼓楼、山门以及“五老峰”假山、“鱼乐国”放生池、悠然亭、净月山庄、醉仙居等宗教园林建筑。
九龙戏珠
景区位于东湖中之大瀛洲,俗称大湖墩,此前是东湖公园,是平湖现存最古老而又蕴含丰厚当湖文化内涵的名胜景地。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平湖知县陈一谦登上城楼,眺望十里东湖,慨然叹曰:“美哉!九水洋洋乎,会而为湖,诚山川灵淑之气所钟。”观河水不能在东湖停蓄,就设想作一洲屹立湖中,使九水环而萦之,成为浮在水上的碧玉一样,使风气磅礴而完固,让东湖风景甲天下。因此他就利用疏浚城河的淤泥瓦砾填于东湖中而成小洲,取名大瀛洲,周围长三十丈,洲上遍植榆柳桃杏400秼,又构筑三间亭台一座,于嘉靖三十八年四月十六完工。当年十月陈一谦邀请大家登洲赏玩,见水势迂曲而来,若游龙之蜿蜒,大瀛洲犹如一颗圆珠置于平镜上面,九水周旋于洲之外,“宛然九龙戏珠于沧溟瀛海间而出没吞吐也。”于是,名其亭为“戏珠亭”,县志中有陆杲《戏珠亭记》记载其事。后因年代久亭毁。万历三十三年(1605)萧鸣甲就任平湖知县,在大瀛洲建成五间新楼,他请曾在平湖教过书后发迹为礼部尚书的董其昌题写匾额,为“弄珠楼”,董其昌又用唐崔颢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题作柱联,还写了《寄题萧使君弄珠楼二首》,诗中有:“一自明珠还海曲,采风应到弄珠谣。”的佳句。康熙年间弄珠楼重建,柱间有长联,上联是:“人生行乐须及时,相与上巳祓除,重午竞渡,中秋赏月,九日登楼,长啸复放歌,胜地自多名俊彦。”下联是“难得一片干净土,但听东田社歖,西浦鱼罾,南院书声,北原牧唱,抚今共怀古,他乡无此好湖山。”对东湖胜景盛事作了较好概括,清浙西词派创始人朱彝尊(1629_1709)畅游东湖后留下了《东湖曲》诗篇,其中有“弄珠楼外月轮明,九派寒潮一夜生,怪道渔榔争入市,白虾青鲫满东城”的名句。弄珠楼遭咸丰(1860)兵灾,光绪年间又重建。民国十七年(1928)大瀛洲辟为“中山林”,在洲中树立“中山林纪念塔”,在抗日战争中弄珠楼被拆毁,解放后成立人民公园,后改为东湖公园,重辟“湖中湖”,砌假山,建九曲迥桥,重建戏珠亭,增植名木花卉,东湖公园内林木葱翠,风景优美,是平湖市民休闲游览之佳处。20xx年在大瀛洲建弘一法师纪念馆、李叔同书画馆及雕像、书法石刻碑、亭等,现李叔同纪念馆有李叔同真迹藏品一百多件。李叔同祖籍平湖,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艺术的第一人,培养出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艺术大师,在音乐、美术、戏剧篆刻、诗词、书法上皆有建树,中年后皈依佛门,精研南山律宗,成为一代爱国僧人。
鹉湖春色
鹉湖即东湖,“鹉湖春色”为八景榜首,泛指东湖春天美景。清高廷梅《东湖十景·鹉湖春色》诗曰:“阿侬家住鹉湖滨,鹦鹉洲前草自青。春水绿波似南浦,愿郎休作别离人。”春天的东湖,春意盎然,春水浩渺,河水如油,芳草一碧,兼之活桃岸柳,相映争妍,画船往来,美景天成,荡人心魄。明李东阳《鹉湖春色》诗曰:春来鹉湖绿,春去鹉湖深。清波带碧草,幽鸟啼芳林。宁独知春来与春去,长在鹉湖湖上住。“他为东湖景色倾倒,希望长住鹉湖湖上。我们把观景的景区设在滨湖自吕公桥至叔同路湖滨,沿湖长280米,面积24亩。景点有:远山初月轩、街花廊、风帆小广场等,是开敞的市民观景休闲的临湖空间。首期建成的是东湖风帆小广场,用地面积6亩,位于叔同路东端湖滨,从园林商业街解放路向东望去,蓝天碧水中突显出一座乳白色的风帆型雕塑,象征着“乘风破浪”,奋勇前进,给人以“一帆风顺”的良好祝愿。小广场有流线型的滨湖岸线,台阶式河埠驳岸,椭圆形广场,八座彩色灯柱,环形波罗格木座凳及开阔的绿色空间,是一处观赏东湖春色美景的好去处。另一个景点是“远山初月轩,”这是一座临湖而建的明净高敞的廊轩形建筑。古时,东湖边曾经有过“远山初月轩”,是五间平屋,建在湖墩上,门前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轮明月阶前水,”下联是:“九点青烟廓外山”。他写出了远山初月轩的所在地特征和远方景物的特点,词意贴切,对仗工整,但是在八年抗战时的1939年,这座远山初月轩被拆毁了,让人感到非常惋惜又使人十分怀念。平湖著名女诗人王善兰(生前为鹉湖诗社名誉理事长),曾赋诗一首题在严诗白画的大瀛洲图上:“吕公桥下水潆洄,垂柳湖墩四面栽。多少楼台凭眺望,远山隐隐初月来。”注明是大瀛洲远山初月轩。这首诗情真意切,融情于景,表达了对故乡东湖山山水水的深厚情谊。现在在鹉湖春色景区重建“远山初月轩”,是对江南水乡特色的体现,也是平湖历史文化的延续
西浦鱼罾
平湖是锦绣江南的鱼米之乡,渔民的渔业生产占了很大比重,因此西浦鱼罾也成了古代“东湖十景”之一景。鱼罾是一种用竹子支撑的方形的捕鱼网,如渔民经常使用的提罾网、扳罾网、塘罾网等,诗人是以鱼罾来体现渔民生活劳作。据明天启《平湖县志》所载东湖图,“西浦”标明在洁芳桥一带。历史上的渔民,以船为家,到处打鱼为生,到晚上把船摇到经常聚会的地方,晾晒鱼网,生活是很清苦的,因此来说,西浦在历史上并不是打鱼的地方,而是渔民相对聚合,晾晒鱼网,或在茅屋过夜的地方。清高廷梅《西浦鱼罾》诗曰:“晒出鱼罾日已斜,临流茅屋尽渔家。侬划短桨过西浦,一曲清溪如若耶。”在诗人的笔下,渔民虽住着茅屋,过着清苦的日子,但还是唱着鱼歌,欢快地打鱼划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人民政府为改变渔民以船为家,流动打鱼的情况,让渔民上岸定居,住进新居,洁芳桥堍“西浦”一带正是安置渔民的地方,前几年渔民日子好过了,纷纷建起了楼房,过上了小康生活,大部分人的捕鱼方式也改变了,主要是从事外塘定点养殖,筑放养,“捉散鱼”的人已大大减少。我们在小瀛洲建西浦鱼罾景区,正是在原来渔民打鱼晒网的“西浦”地方附近。
东湖中有三洲,一是鹦鹉洲,又叫宝塔圩,二是大瀛洲,俗称大湖墩,三是小瀛洲,俗称小湖墩,他们鼎足而立,各据其胜,使东湖风光大为增色。小瀛洲是孤立于东湖北部水中的小洲,面积5亩,明代建县后,长期得不到开发。直到清雍正壬子(1732),平湖知县方以恭坐船返回县城,路过小瀛洲旁,就泊船上岸,时值夏天,见荒烟蔓草中有一草庵,里面住着几个女尼,生计艰困,景况凄凉,心生怜悯,又见此洲位置极佳,就捐资建造了三间平屋,供奉观音大师像,洲上还栽植杨柳,花草,使女尼栖身修行条件有所改善,方以恭在《鹦鹉洲庵记》中曰“余非敢好名,亦稍有裨于古迹而存今后之名胜耳。”他当时把小洲取名为鹦鹉洲,后因与宝塔圩洲名相同,逐改名为小瀛洲。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知县刘国恒在此建造三层高文昌阁,但未竣工,乾隆四十一年(1776)知县刘雁题重建,更名为“镜漪堂,”他的立意是“将与志道者续盈科之义焉。”当时平湖科举甚盛,前后十年间连续有人中榜眼,中探花、中解元。乾隆五十四年知县五恒又重修,嘉庆三年(1798)陆拱斗与吴瓶斋重建“文昌阁,”光绪十八年在小瀛洲建“瀛洲书院”,据徐恭时先生在1992年时回忆:“东湖东北的小瀛洲,要渡船以上。镜漪堂宽,文昌阁三屋临空,花木扶疏,周围花墙,进内如入清凉境。记忆中随父友长辈在此集饮……”。陆维钊《题东湖图》诗曰:“无边岁月怅东流,犹喜图中有故邱。百里桑蔴来旧梦,一湖风雨感同舟。茫茫刧后苍生泪,历历儿时竹马游。莫叹前尘同逝水,记曾文会小瀛洲。”
西浦鱼罾景区,将重建镜漪堂,设钓鳌台,树“鱼乐国”碑设置有关渔民生产活动的传统实物,如鱼罾网、簑衣、笠帽等等,洲外筑步行长廊,可以垂钓或捕鱼,洲上以栽植观赏花灌木为主,成为观赏和游览休闲的好去处。
案山晓翠
案山位于湖东六里塘以南,在东宝塔桥东北。东湖附近本是一片平原,并无山丘。北宋时海盐县令鲁宗道(966-1029)在任期间二次到当湖,见东湖风景秀丽,心中十分爱慕,他想将来不当官了,就到当湖来住。他后来官至参知政事。卸任后,果然定居当湖,并建成四皋园,南皋园就在六里塘以南。为了造景,在平地上挖了一条河,将挖出来的土堆成一座小山,山形如几案,因而名为“案山”,《当湖风土记》记载:“案山亦鲁简肃南皋旧址,”简肃,是鲁宗道谥号。案山高仅数丈,山上植树,置备石凳,供人坐息,小河上建木桥一座,便于游人往来。宋鲁应龙《闲窗括异志》记:“湖心有地一方,立塔以案风水,人呼之曰案山。”在以前,人们认为城市是山水孕育而成的,有山有水的城市才有灵气,一般又把城市正面侧旁的小山称为案山,鲁宗道建案山,自有其深刻含义和期望,果然在420xx年后的明宣德五年在这里建立了平湖县城。明代李东阳作《案山晓翠》诗曰:“远山青,青玉案。气漫漫开爽旦。君不见乐游原上易黄昏,夕阳虽好空魂断。”他把案山比作用青玉琢成的几案,又把案山一带比作“乐游原”。明沈懋嘉当湖十景竹枝词说:“蒙蒙晓翠湿弓鞋,天晴来上案山峰。从头一望珠楼好,港口条条戏九龙。”标明案山草深树茂,可以遥望东湖弄珠楼及九川汇流的美丽景色。案山附近曾植有大片桑林,案山河港中出产“乌背鲫鱼,”现在许多老年人中还流传:“乌背鲫鱼出案山,春食头来秋食尾,一到冬里处处肥。”但是历经千年风雨,案山在填浜造田热潮中被夷为平地,已成平畴绿野。
为构筑案山晓翠景区重塑山水风景,挖土扩湖150米,原面积减少48亩,使东湖东西湖面直径大于300米,景区净面积为106亩。重建案山,高12米,成案形,山上种植大树,以增山势。景区内依山傍水以植物造景,分成四区:翠竹林区在案山南麓;银杏枫香林区在案山北麓;红梅腊梅园在景区北端;别具风韵的樱花园在景区南端,沿湖滨广植桃树杨柳,显示江南水乡特有的风貌。
主要景点有“东田社鼓”戏台,“六桥晴市”购物休闲街,大型激光音乐喷泉,临湖100米长30米宽的金沙滩,以及观水长堤、疏林广场、竹林水径、风铃广场等。古“东湖十景”中描绘农民庆丰收活动的,是“东田社鼓”,因此,设计了一个“东田社鼓”戏台于景区正中,前面是喷泉环绕的玻璃舞台,背景是大面积花岗石浮雕,刻意体现明清时代“社鼓”活动景观。“社”在古代是土地之神,祭土神也叫“做社”,“做社”是旧平湖民间广为流行的风俗,尤以湖东一带为最盛。做“社”有“春社”和“秋社”,以“秋社”为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由村中有名望老人做“社主”,称为“社翁”,筹办牲礼佛祃,请民间艺人敲锣击鼓,祭土地神以保丰收,同时还有各种听艺人说书等民间游东活动,直至深夜,然后将祭神后牲礼照例分享,是村民一年中最重大活动之一,也带有一定迷信色彩但它是过去农民真实的生活浪花。“六桥晴市”也是古“东湖十景”之一,清沈季友在《槜李诗系》附考中注:“湖有九派,中分六桥。”因此,是泛指环东湖的六座桥,清高廷梅诗曰:“曾记西湖有六桥,东湖仿佛比虹腰。新晴市上腥风过,买得鲜鱼贯柳条。”现在东湖新筑近3公里的环湖道路,桥梁数超过六座,因此选择在案山晓翠景区内专辟一个“六桥晴市”休闲购物街,成为一个景点,它紧靠东宝塔桥,有一组现代商业购物餐饮服务建筑,周围也有六座桥梁,环绕景点是“竹林水径”小河,建有小桥相通,既是景观,也可观景
南村书堆
南村书堆景区的建成,弥补了古代“东湖十景”中南村书堆只留其名不见其形的缺憾,再现了众多诗文中所描述的风致和意境,并且改为临湖而筑,自成一组江南书院制古典园林建筑,又重现清代张园中十杉亭的杉风景致,成为东湖风景区环湖构建的园林中最成独立体系、最具古典风韵、最耐人寻味、最有欣赏价值的景观。
景区滨湖长240米,占地25亩。在景区入口有一座石坊,上面“南村书堆”匾额题字是著名书法家驾沧先生的手笔,两侧柱联则摘录自东湖弄珠楼清康熙年间的楹联,上联是“胜地自多名俊彦,”下联是“他乡无此好湖山。”其实南村书堆之名闻世很早,又称南村书屋、南村书院、湖上读书堆,其历史比平湖建县的时间还要长。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有个叫张纮的平湖人,别号南村,他喜好藏书,达到万卷之多,他又喜好读书,在县南百步聚土成丘,在土丘上建起亭台楼阁园林建筑,作为读书、赏景、讲学之处,因为他读书不是死读书,不作“村学究”式讲学,又做过宫廷近侍的郎官,一下子吸引众多名士来此讲学,因而名声大噪,张南村也成了平湖早期的藏书家。
新的南村书堆景区主要景点是“九峰一览楼,可以俯视东湖全景,又可遥望海边九峰。另一景点日十杉亭,十杉亭又名“张园”,原址就在景区西部,曾是湖上名园,也是平湖一处历史人文古迹,其最早主人是陆葇(1630-1699),他是康熙六年的进士,中选博学鸿词科,御试翰林院詹事府诸官,康熙帝亲拔陆葇第一,后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十杉亭是他的别业。名园后归他的外甥知府张逢年,他又修建了凝香草堂、水明楼、芙蓉堤、得月厅、漱轩、水西云坞、听雨居等园林建筑,特别是在院内临水栽植杉树,建造了十杉亭,坐揽东湖之胜景,四方名士游东湖登报本塔后,莫不再游十杉亭。现在新建的十杉亭,四角重檐,古朴典雅,可坐揽全湖之胜,更可发思古之幽情
北原牧唱
18亩,净面积96亩,景区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牧笛悠悠,湖风阵阵,呈现一派江南水乡的田野风光,是一座绿色生态园林。平湖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青山绿水之间,小桥流水之中,平畴绿野之上,负载了绵绵数千年的灿烂文化和历史。明代李东阳赞誉的东湖十景中《北原牧笛》是这样写的:“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儿唱歌牛载归。儿家在原牛在坂,歌声渐低人更远。山苍茫,水清浅。”他描述了平湖北部水阔村遥,平畴绿野,一望无际,牧童骑在牛背上缓缓走来,具有诗情画意的生活画面。因此,在北原牧唱景区规划建设中,努力注重现代和传统的结合,注重历史与文化的延续,努力创建一个崭新的、绿色的和谐的生态环境。
景区紧靠案山路,面临东湖东岸,是一座不设围墙、全部敞开的开放式园林,景区内设置十个景点,即平畴绿茵、水田雾森、牧童牛车、梅蹊竹径、银杏丛林、滨湖栈桥、梨花舒雪、玉兰含笑、北原索桥、南国风情,同时还有农舍茶室、牡丹院、锦鲤湖、望湖楼等,景点之间,用花岗石和卵石铺成园路,相互联结,曲径通幽,步移景异,充分体现现代园林造园理念,追求新颖的环境感受,又体现了城市历史文明的延续,融自然性、生活性、艺术性于一体,成为一座田园式园林。
景区最大的特点是以植物造景,组织景观,造就自然的绿色的生态环境。例如:“银杏丛林”景点在景区北端的高坡上,由十八株大银杏树组成,大树丛植,雄伟壮观,绿荫蔽天,深秋季节叶片金黄,自成一景。“平畴绿茵”景点是6000平方米的大草坪,就在丛林高坡的南侧,置身其中,放眼四望,使人豁然开朗,心胸开阔。“牧童牛车”雕塑和实物悠闲地散落在草坪、水田、锦鲤湖畔。“水田雾森”景点采用水田喷雾方法,使景点内水雾缭绕,人历其间如履仙境,耳畔传来水车依呀,牧笛悠悠,再现古代诗词中的诗韵意境。“梅蹊竹径”景点可以观赏到紫竹、铺地竹、金镶玉竹菲白黄竹、箬竹、风尾竹以及绿梅、茶梅、腊梅、榆叶梅等。“玉兰含笑”景点设在景区南侧坡地上,白玉兰、红玉兰、黄玉兰、广玉兰及乐昌含笑、深山含笑等在春日中笑迎贵宾。“梨花舒雪”景点是香雪海般的大片梨花,间植有香园、樱花、枇杷、杨梅、粗榧、桂花、青梅以及果实可招引鸟类啄食的红果冬青等。“南国风情”景点在最南端,有从国外引进的加拿列海枣、华盛顿棕榈、芭蕉等。还有大量观赏花木。北原牧唱景区是东湖的一块翡翠碧玉,市民把这里比喻为杭州西湖的一角,是一座“天然氧吧。”
浙江东湖景区篇十三
东湖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部,是全国首批命名的44个名胜风景区之一,同时也是首批获国家4a级景区其一。它于1982年11月被
国务院审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面积88.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其岸线曲折,港汊交错,碧波万
顷,渔舟荡漾,青山环绕,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
东湖的湖面辽阔,烟波浩渺,素有99湾之称。东湖有大小山峦34个,连绵起伏,高低错落。东湖的山,山青如黛,东湖的
水,水碧如蓝。33平方公里的东湖碧波在它的东、西、北三面紧紧环绕,使它犹如一座美丽的半岛。在这里登高峰而望清涟,
踏白浪以览群山,能体会到各种山水之妙。充足的雨量与光照使这里各种观赏树种达250多种,共200余万株,在武汉有“绿色
宝库”之誉,同时这里也是花的海洋,阳春三月花开时节,漫山遍野花开如织,千姿百态,令人目接不暇。
经过30多年的建设,现在东湖四周已有 亭、台、楼、阁和各种建筑设施70多处,可谓是亭台楼馆金碧交辉,园林花囿争芳
竟艳。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被,浓郁的荆楚风情和别致的园中园是东湖风景区的四大特点。东湖依自然环境分为:听涛、白
马、落雁、珞红、吹笛和磨山六个景区。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磨山景区,民间有“十里长湖,八里磨山”之说,那么磨山三面环水,六峰逶迤,相传三国时期刘备曾
在此搭台祭天,乞神保佑,至今,在磨山之上仍有刘备祭天台遗址。磨山原名磨儿山,是沿湖群山中的主要山脉,山上松林苍
翠,曲径幽深,奇石峥嵘,古洞幽邃。磨山站峰以东头的山峰最为秀丽,此峰形圆如磨,因以名山。磨山风景区主要分为植物
专类园和楚文化游览区,植物专类园在磨山以南,包括梅园、樱园、盆景园等13个专类园,以园林观赏为主,体现了江南艺术
的特色。楚文化游览区位于磨山以北,湖北是中国古代楚国的中心地区,武汉则处在其中心腹地,在此开辟楚文化游览区,旨
在弘扬中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展现绚丽多彩的楚文化。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楚文化的门户——楚城门,它是参照当时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第一大都会纪南城城门设计的
。楚国是最早修筑长城并设立城门的诸侯国之一。楚国称长城为“方城”,根据楚人喜临水居高的特点,楚城门选择在依山傍
水的要津上,其设计古拙,气势恢弘。整个城门由水门、陆门,城墙,望楼、箭楼和烽火台组成。城上的双阙望楼透出了城门
特有的灵秀,由出土文物虎座鸟架骨演变而来的双凤脊饰傲居望楼顶端,展示了楚人崇火尚凤的习俗。该城全长105米,高为
11米,一端沿陡壁蜿蜒上山与高处的烽火台相连,另一端直插水中与水师城门相交,具有楚地山乡泽国的特色。
一堵城墙并不能阻隔一切,楚人深知开放融合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基础。楚人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但从来不固步自封,从
来不拒绝外来文化的合理因子。革故鼎新是楚民族精神的又一方面,楚人师夷夏之长的目的在于创新,楚人敢于打破陈规,向
自认为不合理的事物挑战。“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本是楚人的一种性格,最后上升为以蔑视既存,敢于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