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随笔写一首现代诗 现代诗歌随笔(大全1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随笔写一首现代诗篇一
它的趋势就像是一如既往的流水
遇着良田,就会丝丝作响翻腾
当高处不胜寒,飞流直下的情怀
曾获得多少世人的赞美
至于诗歌的退与进
不同的感悟就有不同的回响
潮汐正是在地球的引力下才进退有序
自由只是它的形
由此海鸥才会迎风高歌
诗的本质就如流水的清纯
它要划静而动
得以纯净的就可以回归良心
一滴水足可以让口舌流香
滋润的美,让诗得以流传
不光光是形式,而是内容的扩扬
就像一滴清纯的水足可以反应太阳的光辉
诗是高瞻远瞩的支点,找到支点
你就能撬动地球
为诗歌的动静相宜而欢呼吧
更要把内在的能量给予激发
当浪花在理想的境界飞溅
以诗为图,天下之幸
无不人人拍手称快
这是爱的捷径
片言就可流芳百世
让诗在跳荡的命脉里
融成血液
放喉,诗的高度
才能在雪山开放一朵真正雪莲
随笔写一首现代诗篇二
现代诗并不难写,只要你有感情地用文字去抒发。接下来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随笔现代诗范文,欢迎阅读!
站在天际
蓝天、白云
书法高度的胸怀
弹凑远古的传说
黄河
你的脊背隆起,
直立起一个东方民族
你的颗粒奔流
渊源了明珠炎黄文明
咆哮吧!
九曲、蜿蜒、与天比高
咆哮!
沧桑没有征服
火焰没有掐灭
血液没有沉寂
寒冰没有堵塞
咆哮吧!
神灯,龙人传承
龙脉,大地唇吻
一粒黄色皮肤见证
国殇、屈辱、磨难
纤夫脚印、两岸号子
垒起沙泪,燃起抗争
一曲曲民族之魂
一幅幅英雄之壮
长城书写,泰山高唱
是魂,
是日日隆起的民族之魂
看五岳
看华夏大地
看东海日出,看南海浪涛
看大洋五洲
黄皮肤,黑眼睛的梦魂
在黄河天际上来
在象形龙的文字上来
在伟大民族复兴梦中来
在无比接触中国梦的行进中来
矗立、高昂
黄河,咆哮吧!
每一粒
每一字的蠕动与奔涌
都是龙魂的梦
绘画在天上的彩虹。
秋凉月
瑟瑟弦上听白雪
问秋月
黄叶裹春,秋说早
月上梢
飞鸟过,菊吟桂香,话白霜
何人愁
画楼碎宵,竹琴吹得音薄,藏了几层暗伤
路过看白纱,拾起归途,望秋灯飘渺
流浪一念,溪水沉香,看灯火阑珊
一帘烟雨云波,愁水如此悠长
.
秋月凉
画船笔砚,听得一船风萧萧
问荡苇
湖波,何时春来到
秋风笑
芦花开过,月落沉雁,已是春来报
莫须愁
镜水桃花,花叟千笔,种植桃李
千笔不少,醉饮风烛,叶坐月亮
笑我痴,笑我阗,叹我逍遥
纸已染香,字已抽丝,春香轻轻点亮
何愁,秋风无春月亮
今宵,借愁句,错把落叶点秋香
且笑,笑把愁水,错当醉酒花衣裳。
黑,
黑色爬高到一片恶云
暴虐,蹂躏
阡陌的皱纹,挤满了泪水
黑,
黑色污染了灵魂
扭曲,倾覆
良知,语言的肢体
黑,
黑色发霉的灵魂
地狱捕捉,阳光射杀
只有死寂的空间
握着黑色的尸体。
随笔写一首现代诗篇三
凛冽的寒风刮过坟头的野草,
椿树的枝梢发出似泣似悲的呜咽。
儿的一时疏忽留下了千古的遗憾。
娘!你在它方寂寞吗?
娘!你在它方寒冷吗?
娘!你的教诲儿何曾忘记。
你说,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大地大没有国家大。
有道是:自古忠孝两难全,母亲含笑赴九泉。
娘!你曾用柔嫩的双肩支撑起生活的蓝天;
娘!你用无私的`心田播种爱的奉献。
娘!在儿子奋战的煤田一线你把心血操干;
娘!在儿子工作的建材车间你把荣誉期盼;
娘!在宽广的农田你把欢笑展颜;
娘!在丰收的秋天你笑对蓝天;
娘!在温暖的农家小院你把儿女期盼,在望眼欲穿的渴望中你撒手人间。
娘!你的离开是儿女的失职还是心灵的谴责。
娘!天降冬雷地降雪,慈母溘逝震山河。
忆往事,心潮澎湃;想过去,历历再现。
永难忘,母亲惠恩铭记心田。
娘!我仰望眼前的蓝天,白云无言。
你济贫扶困的美德乡邻称赞,刚强正直的性格九州颂华章。
如果有来生,我一定把你好好奉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母养子其艰苦如黄莲。
风掀起了我御寒的棉袄,却掀不起
儿跪母,母养儿
结下的前世血缘。
随笔写一首现代诗篇四
江州自古繁华,有长江为天然屏障,好几场战火也没能烧到这里。百姓安居乐业,要是遇上集市的日子,那这江州城里的人可是摩肩接踵了。
进到江州城的人,有一处是必去无疑的。这一处,乃是书场,就在集市东边,一溜儿五间不大的屋子,里边几根粗木柱立着,全是串通的,宽敞明亮。屋子里的正北方,用砖石砌成八仙桌大小的台子,高约尺许。台上立一桌,小,宽不过七八寸,长约三尺。四只桌腿像刚出生牛犊的小腿,细,摇摇欲坠,随时会散架倒下的样子。这是说书人的舞台了。屋子外立一对联,联曰:
汉萧合追韩信闻香下马
周文王访子牙知味停车
上无横披,悬着匾额,三个字:铁嘴刘。
铁嘴刘正是屋子的主人,江州城里妇孺皆知的大名人。其实,“铁嘴刘”这名号已传下来三代人了。铁嘴刘屋子里说书,也有规矩,白天休息加学习,晚上方才登场。如今的铁嘴刘也不过刚过不惑之年,因其喜好蓄须,看着年龄略长,倒多了些仙风道骨之气。娶妻李氏,育有独子,名刘天。
这几日,书场里正说《秦琼卖马》。这是个老本子了,那情节人物大家伙早熟于胸,但,人们仍然喜欢听铁嘴刘说这《秦琼卖马》一出戏。这出戏听过三四遍的人不下百人,但他们仍来捧场。快八十岁的的张老太爷说,又听一回,就像吃一道新菜,味道大不同呢。谁家有小孩子哭,就会说:“走,走,带你去听刘铁嘴。”小孩子一下子就会止住哭声,也等着去听书了。
这日,铁嘴刘正开讲,抚尺一拍,全场静息。长须一捋,大声叫道:“且说秦琼秦叔宝解配军至潞州天堂县投文,只因知县不发回文,困居客店……”
他口里在说,目光一移,瞟至屋子最东的坐椅上,只见端坐一人,五十上下年纪,青衣小帽,正聚精会神,口微张,耳微侧,入迷一般。铁嘴刘见这阵势,嘴上更是卖力,出口的字句,如珠玑一般,诗文对句,句句相连。
“要知秦叔宝黄骠马命运,且听明日分解。”铁嘴刘按住了抚尺。子夜散场,听客散去,铁嘴刘与夫人正收拾屋子。一抬眼,青衣小帽者还在,还未开口,似有难言之语。
“欢迎客官光临……”铁嘴刘客套说。
来人欠了欠身,轻声说:“久闻大名,今日果然。但明日为老母寿辰,在下得回楚州老家探母。三日之后,再来相扰。只怕听不到黄骠马之结局也。”说完,一步一回头,消失在黑夜之中。
白日无话,第一晚到来,听客照样满场。不想,才听到开场几句,听客顿觉大不同。铁嘴刘说的人还是秦叔宝,事儿却新鲜了。铁嘴刘说到店主索房饭钱,秦叔宝与店主周旋,这一节足足说了这一晚。将人情世故,穿插在情节之中。
暮色又合,是第二晚了。听客更多,听客们听说了《秦琼卖马》中的新事儿,都来了。铁嘴刘这晚开口便说黄骠马:黄骠马骠肥体壮,乃是匹宝马……。再说秦琼痛哭黄骠马。这黄骠马,铁嘴刘说了一晚上的工夫。
到了第三晚了,铁嘴刘轻拍抚尺,道:“前边说,要知秦叔宝黄骠马命运,且听今日分解,老生今日继续卖嘴啦……”
众人一惊,知道这是接上了大前天晚上的故事。那昨晚“黄骠马”和前天晚上的“人情世故”,不都是在原地转圈儿么?众人再看屋子最东边的坐椅,椅上端坐着那人,正是那晚的青衣小帽者。
铁嘴刘的声音更响:“店主东带过了黄骠马,不由得秦叔宝两泪如麻。提起了此马来头大,兵部堂黄大人相赠与咱。遭不幸困至在天堂下,还你的店饭钱无奈何只得来卖它。摆一摆手儿你就牵去了吧……”
子夜散场,《秦琼卖马》一书说完,听客散去。青衣小帽人对着铁嘴刘深鞠一躬,铁嘴刘回躬相敬。没有言语,青衣小帽人骑马疾驰而去。
第二日晌午,热闹的江州城传出消息。说,前两回进入铁嘴刘屋子听书青衣小帽者为荆州知府蒋大人。
又说,荆州知府蒋大人有意请铁嘴刘入幕府任职。
但这些消息没有谁来证实。铁嘴刘每晚照样说书,《秦琼卖马》照样是他的拿手好戏。倒是有一回,夫人轻轻地问了一句:“铁嘴啊,你当初咋就知道是荆州知府蒋大人?”
铁嘴刘轻轻地捋了长须:“天下清廉知府,谁人不知蒋大人?天下孝心知府,谁人不知蒋大人?天下爱听评书知府,我当然自知蒋大人!青衣小帽,且无随从,乃其行事风格……”
夫人也轻轻一笑:“难得你这么用心,等着蒋大人的那两晚,你说书,编造了那么多的情节。”
一年之后,有人看见,荆州知府蒋大人身旁多了个十三四岁的书童,名唤刘天,据说是铁嘴刘家的独子。
随笔写一首现代诗篇五
电车喘着粗气
在叫卖中睁开睡眼
烤肠炸串在黑油里滚翻
狼烟顺着鲜红的国旗飘散
快点快点
催促叫喊浑然一片
绿白条的校服上滴嗒着油点
热风裹着粗气射进了校园
滚出去,笨蛋
红眼怒吼冲破了天
黑亮的眸子里泪光点点
对不起,老师,我不是笨蛋
踹死你,笨蛋
黑巴掌下去红了脸
汹涌的咸涩盈满双眼
对不起,爸爸,我不是笨蛋
不背书包
你不是笨蛋,谁是笨蛋
热衷烤肠炸串考试零蛋
你不是笨蛋,谁是笨蛋
书包哭了
肚子里堆满了油烟
书本偷跑着数零钱
我们中国的未来——喇叭里高喊
随笔写一首现代诗篇六
在70年代的一个冬季,我来到了这个饥饿的世界。儿时的我极纯真。记得有一次,我随曾祖父在园子离为大队看瓜,甜瓜地里长着一个极大的甜瓜,我极想摘下来尝尝,可又想到曾祖父的'叮嘱:“别在园子里随便拿东西,这不是咱的。”这时,想吃又不敢摘,不吃又舍不得,急得我哇哇大哭。这大概是我平生第一次感到为难的事了。
不久,我上学了。不知怎么,上学后我与另一个小伙伴总是考0分,我因此成了胡同里的嘲笑对象。我于是开始逃学,变得淘气了。在一个深秋,我们乡搞物资交流大会,有戏班子和杂技团的演出,热闹非凡。晚上,我们去看戏,可谁也没有钱。想爬墙进又见防守严密,只得扫兴而归。路上见有许多玉米秸堆在路旁,遂大搞破坏。将捆好的玉米秸点燃扔到榆树顶上,看着它在上面熊熊燃烧,直至烧尽。一连烧了五棵,方罢兴而归。(第二年春天这几株树也没发芽,想是死了)到家也睡不着,就讨论喝酒,最后决定有盲爷到代销处打酒,我们几人去自留菜园偷菜。此时白菜四边的叶子以用绳围拢好,只需将手沿顶插入,一抠,整个菜心就出来了,只留十来片老叶展示于人。这夜我们玩到12点多方散。
小时虽调皮,但自识字后,不知是何原因,总喜欢读书,大概是遗传的原因吧,家中只要识字的都喜欢读书。在他们的潜移默化下,我也有了这个癖好,并发展至今。还记得与曾祖父共读《三侠五义》时的情景,有时他想看我也想看,为此常常争执,最后商定每人看一天。可惜我上四年级时曾祖父去世了。至今眼前还常常浮现出曾祖父戴着老花镜在阳光下读书的身影。
随笔写一首现代诗篇七
随笔
总感觉生活缺点什么,
是目标、是理想、是抱负,这三者正在慢慢消磨,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完全消失,
不知道这样的生活是什么意义,
自己的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
有时候感觉很孤独,
缺少一种进入内心的'牵挂,
缺少一个心灵靠的港湾,
缺少一种不分你我的情愫,
这样的生活的尽头不知道在哪里,
可能说这样想有点消极,
但这却是心底最深处的恐慌与不知所措,
在没遇到内心的天使之前,
这样的生活始终是缺点什么和孤独的。
不知道会是多久?
随笔写一首现代诗篇八
母亲是64岁去世的,64岁母亲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二十年光阴流走,时至今日,依然清晰记得她慈祥的面容,说话时温和的语调,朴素洁净的衣着,还有面对照相机自然从容的样子。一生爱美的她走的也很凄美,她是带着微笑离开这个世界的。在与癌魔纠缠的最后那段日子里,她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清醒时,她就会从躺着的炕上挣扎着坐起半个身子,然后照照镜子捋捋凌乱的头发,拽拽褪色的前襟和衣袖,清癯的面容始终挂着浅浅的笑,这时,她便把我唤至跟前,心疼我每周末从百十里外的城里往老家跑,总是给她这个最小的儿子说一些充满爱意和温存的话语。她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所以他会在父亲大哥和我都在的时候,安排自己身后事,看到她安若泰山,我们也轻松地倾听着。她说,她走后不要大操大办,她喜欢清净,不要唱大戏和锣鼓队,但要把席面做好,要让亲朋一定吃好,她说所有亲朋孝布她都已备好,老舅家,小舅家,七大姑八大姨,谁的孝圈多大,谁的孝衣多长,她都仔细安排,周详交待,千万不能乱了。她还特别交代两个儿子,给长辈的孝布一定要放在盘子里跪在地上举过头顶呈上,这一大礼在她死后祭奠的几日让多少亲朋承受不起感念终生,她是想让儿子的这一跪去报答陪伴她一生的亲戚和邻里,进而让他们护佑自己的儿女平安幸福。
母亲一生爱美,她不仅长得美,更重要的是她在乎美、注重美。解放初,年轻漂亮的她就留着剪发,穿着苏式上衣,照片上的`她完全是一个新女性形象。与干部身份的父亲结婚后,他做过商店售货员、剧团售票员、纺织厂工人,后来成了五个孩子的母亲,她就回归家庭,相夫教子,操持家务。母亲聪颖,自学裁剪,一家大小七口人的衣服都是她做的,一点不比买的成衣差,但要比买的衣服便宜好多,再说那时物资供应紧张,有钱也买不到东西。我最小,母亲常常把姐姐兄长穿过的衣裳改成我的衣服,我穿着这些衣服在同学艳羡的目光里一直读到高中毕业。上大学后,母亲就只让我穿买的衣服了,因为她觉得外面的衣服愈来愈丰富多彩,在省城上学的儿子人前必须体面有光彩。
母亲一生爱花,不管住在何处,她都喜欢在房前屋后种植些花草,或在室内养几盆花,花在她的细心养护下茁壮的成长。进入春夏这些花依次绽放,什么太阳花、玉簪花、水仙、牡丹、玫瑰,仙人蕉,姹紫嫣红,芬芳留香,母亲大方的将这些花送给邻居,不让花儿孤芳自赏。我记得住在农村老家时,每到春天,满园春色,满院飘香,临近村子的人也赶来看花,一派繁荣景象,那时,母亲站在花丛中开心的笑着,像花儿一样灿烂,像花儿一样美丽。
随笔写一首现代诗篇九
是谁在我的记忆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又是在哪座城市里我停住了匆匆的步伐。
——题记
那年的欧洲,雨不少,而我在雨景里追寻每座城市的足迹,最古老的曾经……
塞纳河上雨雾朦胧,雨点密集地冲刷着这座百年古城的沧桑。撑伞走在雨中,静静地看着广场上来不及避雨的鸽子,它们的羽毛安静地伏着,一双双小小的眼睛依然在看着曾千百次看过的风景。
塞纳河上溅起了处处水花,人们纷纷躲到有棚的书摊和里,咖啡的热气袅袅升起,弥漫了整个世界。一对年老的夫妇撑着蓝色布伞,相互扶持着沿着塞纳河向远方走去。没有人知道他们来自哪里,也没有人知道他们要走向何方,人们只是看着他们,饶有兴致地谈论有关永恒的话题。
坐在那里,我默默地看着他们走远,然后在雨幕里消失成一个若有若远的墨点,那把雨伞很稳,很稳,仿佛只要两个人在一把伞下,撑起的便是整个世界。
雨停的时候,我走出了罗素的世界,看见塞纳河边形态安静的年老妇人,苍老而美好。
在法兰西所衍生的所有情愫,都叫做浪漫。
不记得是安徒生造就了那个国度,还是那个梦境造就了安徒生,只要知道无论是黑如夜空,蓝如天宇还是绿如翡翠的眸子里他们密不可分的。
来到小人鱼眺望的海滩上,细细的雨丝模糊了我的眼睛,无法深切将人鱼公主映入心底,耳边传来一阵阵若有若无,似真似幻的歌声,是你吗?在得知自己的'心爱这人将要结婚时的悲痛,在得知自己将变成泡沫时的绝望为什么不出现在歌声中?我不懂,因为我不曾爱过,离开过,还是说没有灵魂的你有着一颗世俗之人无法理解的心那三百年后的你拥有的又将是怎样的灵魂?雨该是最懂你的,看不清的才是会记住的,我将会重新记住你,只因那纯洁不灭的灵魂。
或许小美人鱼才是丹麦最好的诠释,纯洁,梦幻才是雨中的丹麦留给我的唯一。
本以为会看到柯南·道尔笔下阴沉的雾都,但是下了飞机,看见的只是很平常的都市形象,雨在这里变得更加优雅而宁静。
雨密密的斜织,走进一家邮局,给自己寄一封信,信封的图案是大本钟,完美的巴洛克。看着信封上的邮票发怔,维多利亚时代的遗留,今世竟随着信里的温暖穿越海洋,掠过山峦,直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小小的纸片也能寄托如此沉重的情感。
有时候想想,世事还真的奇妙。
对面的橱窗有雨点的痕迹,店里打着温暖的黄色灯光,亚麻的围巾,还有图案看上去很舒服的长衬衫。这便是英国的魅力吧,不是浓烈如玫瑰的爱,只是淡淡的柠檬香,还带一些布尔乔的味道,就像干花,有着历久弥香的魅力。
沿着李尔王苍凉的足迹,循着道林·格雷唯美的身影,站在英格兰绵延不绝的九月阴雨中,我闻到一种特殊的情愫,叫做温暖。
想起西班牙,就想起海明威,中间的联系是斗牛。
在一个雨天来到斗牛场,庆幸错过斗牛的季节,否则我会不知如何面对带血腥的场景。看过《斯巴达克斯》,知道在斗牛场上力量搏击,生命交战的背后是一种可怕的漠视。
《老人与海》里,老人与大海的搏斗,这是强者与强者的战斗,即使失败也无怨无悔。可是斗牛呢?实力本来不等,再大的胜利也是苦涩的,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可能是个无解的问题。抑或是这本与道德意义无关,即使比堂·吉诃德的冒险更加无意义,但是西班牙的魅力就在于此,就是任何事情只要跟着自己的心,无论去哪里。
西班牙情调,就是这样自由奔放的热烈,无关时雨,无关风雨。
雨在,人不在;
雨在,古城在,情愫依旧在……
随笔写一首现代诗篇十
母亲做的农家饭菜,很有味道,我平日忙于在县城上班,离农村老家远,不是天天都能够吃到。“五一”放假,我决定回老家,踏踏实实住下来,好好吃吃母亲的农家饭。
和父母一起喝早茶,做早饭。父母如今六七十岁,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养成了喝早茶的习惯。清晨七点钟,就听见父母在厨房的响动声。我起床后,走进厨房,看见父亲坐在锅灶台前,向灶口里递进柴禾,满厨房的浓烟味儿。母亲忙着洗菜、拣豇豆、淘米,准备早饭。看着弥漫的柴禾烟,我感叹道:人常说食人间烟火,祖祖辈辈就是这样。一家农舍庭院,一箪食,一瓢饮,一灶火,一缕烟,日子就这样生生息息延续下来。父母的早茶很简单,可算做粗茶,茶是茉莉花茶,水是烧开的深井里水,茶具是破旧的一个茶缸,喝茶的杯子是几个小瓷杯。和年迈的父母一边喝着茶,一边做着早饭,一边拉着家常,平平淡淡的日子有着特别的农家味道。我每次回家,母亲总爱给我打两个荷包蛋吃,光亮的白瓷碗,鲜嫩的荷包蛋,用筷子头点一些花椒面儿,再撒一点儿盐,从小吃到大,百吃不厌。我也喜欢吃母亲做的韭菜炒鸡蛋,才出锅的热腾腾白蒸馍,一盘韭菜炒鸡蛋,虽然简单,但却美味可口。早饭最喜欢喝母亲的红豆稀饭,豆是豇豆,米是东北米。农村熬稀饭用大铁锅,灶膛里填的是黑炭或者木柴,火力硬,火候到,熬出来的稀饭,饭粘味儿香,美美地喝一碗,胃舒舒服服的。母亲的红豆稀饭,喝下去很养胃。菜很简单,莲花白在开水中烙熟,烧开的油浇在上面,把醋、盐、辣椒面儿拌在一起,吃起来很爽口。
母亲的蒸饺,是一种美食。吃过早饭后,父亲去集市买了一斤肉,一捆韭菜。正午过后,母亲准备着中午饭,准备包蒸饺。蒸饺的原料是肥瘦相当的猪肉、韭菜、粉条,还有一点儿生姜。先把肉煮熟,用肉汤和面,这样饺子皮蘘和。母亲包的蒸饺,月牙形状,大小匀称,面纹整齐。母亲的蒸饺好吃,也好吃在油泼辣子醋水。我仔细观察母亲油泼辣子醋水的调法:几小勺红辣子面,一铁勺滚烫的纯菜籽油,煎油泼到辣子面后,再把醋倒进铁勺烧开,倒进油泼辣子面,放一点盐,来回搅动,半碗油泼辣子醋水就成了。母亲的油泼辣子醋水原料和做法看似简单,但是把它浇在蒸饺上,实在是一种农家美食。
五月的农村,走进村子,一股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仰头是一树树的槐花、梧桐花缀满枝头,小鸟的鸣叫声婉转悦耳,才出生的羊羔蹦蹦跳跳,活泼可爱。
下午,母亲采摘了一些新鲜槐花,回家淘洗得干干净净,第二天早上,拌上一点儿面粉,给我们蒸槐花麦饭。槐花麦饭蒸出锅,炒一铁勺韭菜,均匀地搅动在一起,可口的槐花饭就做成了。农家的槐花麦饭,如今走进大城市的餐饮酒店,走进多如繁星的农家乐,成为一道可口的农家美食。而每年春季,进入五月,我都在老家,能够美美地吃上一碗母亲做的槐花麦饭。留在我嘴边的这农家美味儿,我经常津津乐道,从小说到大。
我想吃母亲做的“搅团”。第二天中午,母亲给我打“搅团”吃。我的老家,住在渭北一带,吃的水是深井的水,清冽甘甜。老家的“搅团”,吃起来有味儿,我觉得和老家深井的良好水质有很大关系。母亲打搅团,技艺是很娴熟的。农家铁锅里,加少量水,大火烧开后,母亲左手抓面粉向锅里慢慢撒下的同时,右手拿擀面杖均匀地顺着一个方向搅动。“搅团”要好,搅上百搅,越多搅动,打出来的“搅团”就会越好吃。打搅团用中火,火候要把握好,是很有讲究的。“搅团”打好后,母亲趁热给我盛了一碗。我浇上油泼辣子醋水和炒好的韭菜葱花,用筷子顺着碗沿刨进嘴里,就那么呼噜噜囫囵一咽,顺顺当当地下肚,滚烫滚烫地。一碗热“搅团”下肚,冒一头汗,之后浑身舒舒坦坦,大有酣畅淋漓之感。
老家的粗茶淡饭,从小滋养着我的胃,始终唇齿留香,不管何时何地,心中念念不忘,常常想回到农村老家,走一走散发着泥土味儿的农村路,拿一拿祖上留下的那把锄头,拉一拉年迈的父亲长满老茧的那双手,吃一吃母亲做的农家饭。
随笔写一首现代诗篇十一
天气,已到中秋。上午的阳光,从窗户里照进来,落在半遮的窗帘上,撒在浅蓝色的床罩上,营造了一个明亮而温暖的小空间。
此时,独坐的我,就沐浴着这秋日的恩泽,享受着内心的宁静。
从记事起,我对秋天就有比较深的感触。有时候,秋雨绵绵,秋风萧瑟,秋水渐寒,秋月清冷。有时候,秋高气爽,秋色尽染,秋夜明快,秋阳如怀。同一季中,时节不同,天气各异。同一天气,心境不同,感受各异。今天,恰逢中秋的艳阳,正好一份宁静的心情。内外相感,和煦安然。
古人有悲秋者,亦有赞秋者。纵览之时,悲秋者多,而赞秋者少。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正被温暖的秋阳呵护的我,很自然地也就想到这首诗了。
不过,当一个人真的宁静下来的时候,他所感知的,就不仅仅是目力所见和意识所及。那些曾经在心底沉淀的,似懂非懂的道理,也会悄然升起,像一个智者的背影,在眼前,忽隐忽现。也像一段悠扬的笛声,在乡村的田野间回响。
孔子说,他“五十而知天命”。
如今的好多人,不假思索,把自己的50岁,也说成是知天命之年。我们真的知天命吗?
人的一生,有生老病死,一年之季,有舂夏秋冬。我们没有看懂舂夏秋冬,更没有看懂生老病死,甚至连荣辱得失也没看懂。我们只是处在宇宙和自我的过渡地带,既不知我,也不知天。
在一年四季中,天地所呈现的生命现象,若以我们现有的主观能力去感知,毕竟非常有限。虽然我们有很多优美的诗篇、画作和音乐。其实,只不过是心境的投射,与真知相去甚远。我们无法了解,圣人所知天命,究竟如何。就如同我们无法了解,引起人大喜大悲的秋天光景,究竟是什么。
艳阳依旧暖暖的照着。这段时间里,人世间发生了多少事?悲欢离合,恩怨情仇,数不胜数。在事情发生之前,若不是紧盯着自以为重要的东西,而是抬头看看天空,舒展一下身心,或者坐下来,享受这一份宁静与温暖。那么很多事情,就可能会避免,很多怨恨,也有可能就此消散。那么这秋日的艳阳,就不仅仅是在天空,也就进到了我们心里。
作者:范笠
公众号:怡心苑
随笔写一首现代诗篇十二
八四年读高一时,我们班有一个女生,成绩不出众,性格很内向,无论什么时候都听不到她的声音,从来不和男生讲一句话,她就坐在我的前排。
那时候我成绩还算行吧,老师也很宠我。我的文章经常出现在教室的黑板报上。有些女生来向我讨教难题,就坐在她的身旁,她也不转过身来看一下,彼此间几乎忘记了对方的存在。
不知不觉高一读完了,到了二年级,我被分到了一班,而她仍在三班,彼此间更没了接触的机会。
时光如流,转眼高中就要毕业了。毕业前夕,同学们都很伤感,想到在这三年的朝夕相处中结下的深厚友谊,而转眼就要各奔东西,不知什么时候或是还有没有机会再相见。同学们都准备了一个笔记本,相互留言道别。因为高中来自好多个初中,又加之调整班次,因此新友旧友就更多了,留言不光串联到二班三班,甚至于低年级。我的留言本上,写着满满的留言和留言者的名字,到现在我还保存着。
由于我是孤儿,姐姐已出嫁,毕业回家就只有唯一的我。经济潦倒生活艰辛,使我再也没有机会去实现我的抱负和理想,只能在那祖祖辈辈耕种的田野上千篇一律地劳累与奔波。那些海枯石烂的誓言、长如青松的友谊、都没有重温的时间和巩固的机会。
大约是在八七年暑假间吧,一次上街,我匆匆地走着。忽然从陌生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女孩,穿着不那么现代与时髦,却很整洁,显得朴实单庄,留着学生头,一双明亮的眼睛似乎能从我的脸上看到心底。她怡然大方地叫一声我的名字,道一声你好。
在一年多的辛劳中,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渺小,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这一叫,使我有点受宠若惊。我问:“你是……”她接着说:“我叫心玉,高一时坐你前排的。”我问她家住哪里,在哪工作。她说她家住岩屋庙,现在是幼师。她邀请我到她家做客,我很尴尬,没答应,只是说:“以后吧。”
回家后,我心头一阵暖和,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我记起来了,心玉大概是心如玉洁之意吧。但我惊讶的是,她变得活泼开朗了。可我翻着留言本,却怎么也找不到她的名字。
两年后的一次上街,她又一次出现在我面前,叫一声我的名字,向我道一声问好。仍然那么活泼开朗地对我说,她现在住在东门饭店后,在电力工作。她再一次热情诚恳地邀请我到她家做客。我想这次倒是挺近的,心里挺乐意,可由于经济困难,心想:“连买礼物的钱都没有。”所以我再次谢绝了她,只是说:“以后吧。”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常常想起她,每想起她,心中就一阵甜蜜,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感受,只是心中很甜很美,但我终没有去找她的勇气,那句“以后”也许永远也没有机会了。
我很感激她,能够在别人都忘记了我之后仍能记得我的名字,虽然我那留言本上找不到她的名字,我无以报答,只能真诚地对不知在何方的她道一声:尊重!
随笔写一首现代诗篇十三
那往日的忧伤依旧如那般,
擦肩而过的,
已然开始凋零,
在这樱花灿烂的日子里,
没有谁会看到我的笑脸或悲痛,
因为,我已经不在有或者是仇人,
忘却,抛开,
其实也很好,至少我不用继续让日子凝固成一塌淤泥,
我依旧可以想那些另我开心,的事情,
依旧可以再次踏出那块方地,
其实人本就是这样,
剥开后那灵魂上戚附游离的漂移,和那灵魂中温留或残存的寂寞,就如同那***的火花,
极度悲伤后的反璞归真,
大喜大悲后的那丝平静,
让人更容易,
只是,相对而言,代价太大了,
让人那么的不舍,值得吗,总是这样想,却何用,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屈服,
站在这绝高的地方,
视众生如蝼蚁,
却最终仍是被这世界所俘虏,
而这,却只是一个起点而已,
后面的路,已让我忘而怯步,
幻灭,才是成长的开始,
我,开始明白,
这却是血的教训,
漫长的已经不在赊求什麽,
开始学习等待,
用一生来等待那明知不会归来的人,
向往那未知的国度陌生的人,
因为,他们不会笑话我什么,
可以在那开个小酒吧,
漫漫的'等待着那回归的灵魂,
享受着那种痛苦的煎熬,
将的道路上倾倾斜斜的摆满,
再垂垂老去的时候,
数落着一路走来风景,
着那仍未归来的人儿,
虽然苦涩,
却依旧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