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广告部实习总结范文(18篇)
总结是对过去经验进行思考和反思的好机会。制定一个合理的总结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确保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这里有一些总结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启发大家写出更好的总结。
报社广告部实习总结篇一
大学四年,我始终在为记者是什么而抓狂,在报纸上,在老师的教学中,陆陆续续的知道一些,但是很模糊,没有明确的定义,家人问起,学新闻这个专业具体能干些什么,我有点萌的感觉,说不上来是怎么一回事。
我需要去弄清楚,新闻是什么,我为什么喜爱新闻?我为什么有想当记者的强烈愿望。
所以这是我进入报社实习的主要原因及其目的之一。
实习概况
我于7月15日到8月26日在连云港日报社实习,9月15日到10月20日在西安晚报实习,分别被分配在民生新闻部门、社会新闻部。
实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看报纸,网络搜索,接听热线电话等方式查找新闻线索,确定采访内容,安排采访,做笔录,收集资料并进行写稿,跟随老师跑广告业务,并对内刊的广告刊登进行排版等,采访的内容有了解社区人们的生活的基本形态,深入基层采访了解城市中农民工的生活,调查火车退票费对人们的影响,以及地铁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为解决老百姓燃眉之急的问题。
总之,一切都是以服务人民为宗旨,实际解决老百姓问题为目的,是记者的基本工作。
实习单位介绍
《连云港日报》是中共连云港市委机关报,以坚持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开放性、立足于开放城市、海港城市、新亚洲大陆桥东桥头堡、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加快报业发展为办报宗旨。
1958年创刊,50年来,成长为拥有《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连云港手机报》、《连云港新闻网》《苍梧晚报网》《今日报业》“三报两网一刊”的强势传媒。
在市委的领导下,一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忠实履行党报的职责,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为团结引导全市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创业,为促进连云港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安晚报》创刊于1953年,是中共西安市委主办的一张面向市民大众的都市生活类报纸,也是中国西部历史最悠久的大型城市报纸。
《西安晚报》致力于新闻独有化、资讯地域化、服务个性化的办报理念与鲜明的编辑风格与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同步,成为西安家庭覆盖率最高的报纸。
《西安晚报》以其出色快捷的新闻,丰富多彩的信息,劝慰准确的观点,新颖独特的视角,贴近百姓,关注民生,拥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
实习岗位概述
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主要是通过对真实具体新闻事实的反映,来传达社会主流的道德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
所以其题材范围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如我们的身边,每天发生的令人感动的、美好的事件;社会中发生的鸡鸣狗盗、假货泛滥、迷信成风、恶习滋生的问题;社会活动,风土人情,灾祸等,这些都是社会新闻报道的范畴。
通过对新闻时间的报道,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实习获得的成绩
采访的内容深入基层,了解到老百姓所遇到的问题,实事求是的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其中采访还涉及到工商部门,对于社会上的坑门拐骗,欺诈售假等行为进行深度有效的报道,通过媒体报道以提醒广大受众谨防受骗。
除采写稿件之外,还分别在报社的印刷部门,编辑部门以及广告部门分别待了一周,知道了报纸从有新闻线索开始到报纸出刊并物流运输的全过程,期间还参与到报纸排版,拉广告,拍摄图片。
在西安晚报实习中,有稿件10篇,印象最深的是采访外地来西安打工的老农民工和80后农民工,他们衣着朴素,被生活所迫,他们不得不每天行走于各种劳务市场中,只要有人提供工作,不论薪水多少,他们都愿意干。
不像80后的农民工,在他们身上丝毫看不到被所面临的就业,房子,孩子上学或被留守等问题那种困惑与无助。
80后的农民工,强迫自己在大都市里靠给别人打工或做点小生意来养家,但又不仅仅是为了养家,还为了他们的梦想,因为他们相信,只要自己够努力,在西安这个大都市里,总会有自己的一片天。
他们身上的那种自信,那种面对生活的坦然,为成就以后的自己而苦苦挣扎的情景,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在我的《繁华都市中,他们的未来在那里》的作品中,深刻的描述了这一场景。
此次采访促使我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城市中农民工,时刻关注他们生活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对国家政策解读对其进行的有力报道,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最近廉价房措施的实行不失为对生活在城市中农民工良好的政策。
今年暑假,怀着期待的心情到我们市里的报社实习,在这宝贵的一个月的时间里,通过老师的帮助,我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为深刻地了解,同时也学到课本外的实践经验。
这些收获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使我受益匪浅。
第一天到日报要闻部报到时,心里有点忐忑不安,看到编辑记者来来去去的忙碌身影,不知该从哪里入手。
随手在桌上拿了份报纸看起来。
可是报纸总有看完的时候,无聊加透顶。
指导我的老师可能因为有点亲戚的关系对我还是比较热情的,对我的鼓励和帮助。
可能是因为自己性格的原因,没有跟其他老师进行很好的交流,其他老师的不冷不热让我有些压不过气来。
在这方面,回家后我有过深刻的反省,但总好像走不出这个关卡。
从自身方面,首先,实习不是被动的学习,在实习岗位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创造性的发挥,和实习单位多多交流,成功转换角色的方法。
二是要给自己定好位,在态度上要把自己当成学生,虚心求教;在新闻采访时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工作人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
三是要多动手写,做记者必须腿勤,笔勤,一个新闻要跑上大半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组织稿件,同时自己要主动动键盘写稿。
四是工作要认真扎实,做要做到最好,让读者能够更快更易得到最新的消息。
从新闻专业知识方面,我有几点感触:
一、对于新闻的敏感性
对于地方媒体记者而言,生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风平浪静的,缺乏冲突的,在平常甚至庸常的生活中去做新闻,似乎是很多记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新闻发现力、判断力显得特别重要。
新闻源于“发现”,“发现”源于“敏感”,没有敏感,一切将无从谈起。
新闻敏感从何而来呢?一要提高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掌握各方面的丰富知识;二要广泛接触实际,了解实际工作中的情况;三要学会比较,有鉴别才有发现;四要随时随地处于采访状态之中。
二、关于新闻题目
简练而贴切,要出彩。
题目是新闻的脸面,倘若下一番功夫斟酌,推敲出一个精彩的题目,新闻将会更吸引人,更加具有传播效果,每次写完通讯、消息,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写标题。
总是想写出一个出彩的标题,以至于很多时候普通的题目也在思维之外。
遇到这样的麻烦,总是会把问题丢给老师。
尽管已学过新闻标题的写法。
为此,我查了一下网上的资料,标题的要求第一个是准确,第二个是简约,如何做到新闻标题的准确与简约呢?现在一般性的标题,消息标题主要是以主题和辅题。
为了方便现在繁忙的人群,消息的主题一般以实题为主,让读者能够很快的了解消息的主要信息。
假若主题为虚题,也会加上个辅题,以提高消息标题的准确性。
对于通讯一般也以实题为主,有时也会以虚题为主题。
三、关于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在写人物通讯周汉高时,经老师指点在通讯的开头部分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误将消息的导语强加到通讯上,写成既不像通讯也不像消息的样式,使得通讯的特点完全没有突出出来。
通讯不需要把它的每个点都举出例子,要抓住重点来写例子,例子要简短而有力,将通讯的点归纳起来,抓住重点,将不重要的点结合到其他点上,事例要有针对性,且将事例简要归纳,有些事例可以一笔带过,有些事例用典型事例来写。
四、 关于会议新闻
会议新闻把握重点,首先将会议内容重点讲一下,接着是主要领导的讲话,再其次人员的讲话。
主要领导的讲话要比其次人员的讲话详细,突出重点。
其次再会议内容方面,讲清楚会议要求、会议目的。
另外,关于会议的参与人员,如果是市领导,要讲清楚召开会议的人员,如果不是市领导,可以一笔代过,甚至省略不写,只要将出席人员、出席部门讲清楚。
对于地方报纸报道省级电视电话会议,首先记录的时候要抓住重点,谁的话比较重要就要主要记谁的话,对讲话也要技巧性地记录,抓住它的核心词、关键词。
在写作的时候,要把地方的内容突出出来,省级不必重点写。
记者跑会议是不可避免的,但“泡会议”只能的`来呆板的书面材料,“赶场子”也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拿来材料,鼠标一点,新闻一篇,大名一签,读者爱看不看丢在一边,有人形容这样的记者为“会议记者”、“材料记者”,会议报道再多,也出不了精品杰作来。
会议新闻的报道既“易”又“难”,容易的是,对会议新闻的报道只要按照“模式”行事:会议程序+出席会议的重要人员名单+领导讲话+会议主题的相关内容=会议新闻。
这类模式会议新闻,审稿少麻烦,既轻松省事又有把握见报。
然而这样的会议新闻“往往千人一面,枯燥无味”,成为读者不想看的新闻。
要让会议新闻的报道“出彩”,则是老大难问题。
在这次实习期间,我跟老师共同合作了 篇文章,这对我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
这次实习让我增长了业务知识,体会到了新闻采写的艰辛,提升了自己的新闻素养,而且增长了见闻,锻炼了自我,为我接触社会搭建了平台。
在新闻采写方面,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实习不过一个月,回头看看,它几乎等同于我大学两年的宽度。
我真心的感谢报社的每一位前辈,特别是手把手带着我的亚军老师。
这段难得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必将充实我今后的人生。
在我再做这一论述的时候忽而想到现在在三秦报社的思考更多的是种对于中国新闻自由的排斥。
在我大学的时候我一般不看什么都市类报纸,更别说什么三秦都市报。
就如美国历史上的廉价报纸一样,这类报纸的适应人群都是些社会上想知道社会发生了什么的人,而很少去关注这样的事件背后意味着什么或是事情的根源何在。
相比而言我更喜欢新闻背后的新闻,我仅仅是在三秦上看到了中国的春运来临,而对于其后的时事分析却不得而知,所以说当我在写新闻稿的时候总是想要掺杂些时事的分析,却一再不被记者认可。
我坦言自己不是新闻学的科班学生,而一个学过新闻的人和一个未曾学新闻的人他们的差距到底会在写新闻时何以体现出来,在此的思考或许有些牵强作罢。
今天去西安市政府参加一个会议,遇见一位师大的新闻学师姐,毕业已经三年,现在在中国食品质量报驻陕西记者站。
她见我就说你一看就不象个记者,是学生吧。
我说自己是实习生,本专业学的是法律业余修的是新闻。
我又说:但我发现现在大多学新闻的女生都不搞新闻或是搞不好新闻。
她说可能吧,再者她问我,你觉得女生和男生在搞新闻的时候差距在那里呢,我说,要说差距吧,其实没什么差距的,只有所谓的专长而已。
我举了一个例子说明问题,假如说,南方周末让你做一个关于矿难的专题报道,男生会怎么做呢,一般情况下,一个男生先会自己搜集关于矿难的历史回顾介绍,以权威的专家言谈方式做一深入访谈,再比较中国和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发生矿难几率和死亡人数上的差异,并从中找出中国发生此种问题的社会根源和制度背景,再做一前瞻性的展望与合理制度设计,以此再结合具体的矿难实例采访受害者家属和矿主他们对此的个人看法,再去采访或暗访国家的管理机构是否在此次事故中有失职的嫌疑。
就此站在一个宏观的制度背景下去深入思考矿难问题的历史沿革和现行根源,这样的报道于一个女生而言可能有些牵强吧。
但是,你让女生去做某一问题的细致报道的话,她们可能会在考虑问题时想得很细微。
这也就是我所认为的女生和男生在新闻学上的差异吧。
只是我很少看什么三秦报,所以说记者说的不符合报社用稿的要求我也只能以他们所认可和期望的那般去写。
而我在想要是一个中国青年报的记者不说自己是中国青年报的好记者,换在了三秦报工作的话,那会有稿件不被采用的可能吗?这个问题我也仅仅是做一猜想,我想很可能会有。
和我一起实习的那个好朋友,他给我说,我在吉林日报都发了四十多篇稿子了我还不知道怎么写稿子吗,而我们共同的感受就是每一个报社都有他的用稿标准和评判体系,我们在某一个被别人认可的标准下做得很好不一定就一定可以在其他方面做的很好。
而关于新闻的自由度而言,我已深切的体会出,去做了一个关于房屋漏水而房地产公司迟迟不见维修的采访,回来本来说是要写稿子就可以发,没想到半路接到报社广告部的电话说那个暴光的单位是我们的客户,不要发稿了。
我仅仅以一个实习生的名义是无法去抗衡三秦报社的,所以只能向那个采访对象说明缘由。
在那时就如我经历的司法不公一般,内心无比气愤却又无从解决。
也许这就是做什么事情都会面对社会难以调解的问题一般,在法院实习时料想法律可以解决所以问题,在报社实习时又遐想新闻的舆论监督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而最后自己的一厢情愿总是让自己难以释怀。
我不期望自己的思考是多余的,不期望自己的这点想法是幼稚的,而仅仅是在经历了才会做这样的独立思索,也许我们都无法一个人去完成这个世界所赋予我们的使命,而需要的是很多人在一起努力,在一起朝着我们期望的那个方向努力。
报社广告部实习总结篇二
已经念“大二”了,这以前看着班上的同学们一个个似有所获地实习归来,我终于也下定决心去报社实习,寒假报社实习总结报告。在喻老师辛苦的奔波下,我很幸运地得到了一个实习的机会。期末考试结束后,我便带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江南都市报》实习,理论知识固然都明白,但真枪实弹的参与新闻活动,对于从来没什么经验的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出乎我意料的是,在进报社的第一天,带我的报社记者邱老师便安排我独自出去采访,本以为老师会带我一段时间再让我自己实践,不想刚来她便安排我上手。没有任何经验的我茫然的冲到新闻线人提供的地点进行采访,拿着一个小本子,一个照相机,开始了我新闻实习的第一次采访。比较幸运的是,采访的对象十分的友善与合作,大大缓解了我的紧张和不安。回来编写完稿子给老师之后,发现自己的稿件被改得面目全非,有点受打击的感觉。
在实习生活当中,常做的事情除了采访写稿看报纸,还有很重要的一件工作就是接听群众的`热线电话。每天都有很多是市民拨打报社的热线,有的是买卖纠纷的,有的是关于城市环境的,还有的是商业投诉,我感觉在我接过的电话中,关于拖欠民工工资的热线是最多的,实习总结《寒假报社实习总结报告》。从这些热线中,我看到群众越来越重视媒体了,媒体已经成为了他们维护自身权利的一个有力武器。而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在除了能为群众传达所发生的事实之外,还能利用媒体的公信力维护群众的权益,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出一分力,这让我对记者这个职业的喜爱又多了几分。然而,也有很多的热线线索老师都只是让我记下,并没有按照承诺答应得去为群众反映,她告诉我,这些线索的价值都不怎么大,所以不必太在意,开始我都不知道如果拨打热线的群众来问,我该怎么答复他们,慢慢的,最终也学会了敷衍推托,原来记者也不是万能的。
通过这次实习,给我感触很深的是,作为一个报刊记者,工作并不如我之前所想的那么有趣轻松。在我实习期间,刚好江西省两会召开,带我的老师负责跑两会,那段时间经常看她晚上两三点睡,早上六七点起床,她告诉我,她早上吃早餐的时候都会睡着了。以前听说过记者是个很辛苦的职业,通过这次实习,我很真实的看到了作为一个记者的辛苦。而每天大部分的时间是看到报社的记者老师们匆忙的出去采访,不论刮风和下雨,在我实习的那段时间,南部地区遭遇了罕见的雪灾,南昌的天气十分的恶劣,报社里的记者老师们依然不断的外出,甚至因为出现罕见的恶劣天气而更频繁辛苦的奔波于冰雪中。
因为天气的关系,原本一个月的实习时间缩短了很多,年前的26号就回家了。虽然这次实习的时间不长,见识的只是作为一个记者的情况的冰山一角,但我认为,这次实习教会了我很多东西。离开报社的时候,邱老师很抱歉的跟我说因为这段时间她负责两会的原因,没时间教我更多的东西,希望我明年还能来。经过这次实习之后,我明白了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在以后的大学生中,我希望还能到不同的新闻单位中去历练学习,努力获取更多的实践知识。
报社广告部实习总结篇三
大学生暑期社会时间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举措。作为大一生活学习的总结,我也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实践单位领导的赞誉,而且在实践活动中拓展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增了知识,长了才干。
很快的,暑假又过来了,面对最后一年的校园生活,想着刚刚过去的最后一个暑假,紧张沉默之后更多的是感慨,印在脑海里的每一个足迹都是那么的深,真的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伴着时间,就像是在和自己的影子赛跑,不可能从真实的两面去看清它,只是经意不经意的感受着有种东西在过去,也许更适合的只有那句话:时不待我,怎可驻足。
xx工人日报的新闻中心的特点就是一般没什么人在办公室,以至于我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在办公室见过每个人。他们一般都在外面跑新闻,只有赶稿的时候才会出现在办公室,或者说,只是来交稿的时候出现在报社。跟着“来无影,去无踪”的老师们学习,确实有点难度。
每天上班,办公室是我开门,总是要等很久才有记者来上班。初来的几天,我每天第一个去,坐着看半天报纸,然后上网找料,经常找不到新闻线索,我心里很着急,几乎都是老师给我一个电话,联系一下,就开始出去或者电话采访。很多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彷徨。
才来了一天,也还不认识什么老师,带我的老师又常年不在办公室。史老看我们有点小空,于是,让我和另外一个实习生去外面采访一下高温下的务工人员。我们在九莲社区门口发现了一个缝衣服的阿姨和两兄弟的修鞋铺。一翻生疏的招呼后,就开始和他们聊了起来,虽然他们都不愿意多讲,更不愿意我们把他们写到报纸上去,但最后也勉强地了解到了我们需要的信息。回来努力写稿,直到下午一点多才记得还没吃饭。
夏老师常跟我说:“自己去找找有什么好写的,然后发到我邮箱。”由于我还没有自己的消息网,所以,我经常去论坛找还没被发掘过的消息。突然被我发现了有关移动集团彩铃的帖子——“我的彩铃都被和谐了!”心想着终于找到可写的了,于是我打电话去了移动的人工服务台,以办业务为由取得了一些信息,也写了一篇稿子,心里很喜。第二天,夏老师就来办公室说这篇稿子不能发,因为报社的领导和移动的老板关系很好。这样的理由我很无语,不得不接受,也算是一种体会。
电话采访是采访中经常会用到的,而最经常用的号码就是114查询台。在这期间,我电话采访过游泳池的水质检查、救救白血病小孩和康师傅“自来水事件”。电话采访最容易吃闭门羹,打过去不接或者告诉你应该找哪个部门,采用迂回战术是常常碰见的。“康师傅”的事件我不知道打了多少电话去各个公司,比如统一,都只有“嘟嘟”的声音,看来还是要平衡下自己的情绪。
据说,我们报社实习生是不能出差的,而我却偷偷地去了,还是代表整个报社,说来心里也挺慌的。我们报社和杭州电台、电视台联合主办了一个“和谐中秋”的活动,主要是在全省评选最感动的外来务工人员。夏老师突然有事,我战战兢兢地一个人去了,什么都不知道的小菜鸟,就这样跟着他们一行人去了台州和温州,跟着采访了三个人,一切还算顺利。这种处在初级阶段的人,还是在旁边多学习老师们才是对的。
经过这四个星期的社会实践,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一些在课本中无法学到的东西。怎么跟不同的人相处,怎么跟不同身份的人说话,怎样处理突发的状况。还有一些是我将要学的知识,比如摄影和新闻写作,这些我都在实践中提早得到了锻炼。社会实践是验证实力的“试金石”。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的大舞台,我才真正体验到自身知识的欠缺,能力的有限。任何理论知识只有与实践密切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行不行,实践中看!
1、做记者,深入到工作第一线采访,报社实习个锻炼了自己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并对采访的准备、技巧和总结整理问题的能力有了提高,学习借鉴他人、分析内外因素、克服内外矛盾。
2、接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上至报社社长、主任下至普通记者、编辑员、广告员,形形色色,各具特点,同时也培养了我对不同事情的独特观察,锻炼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有益的基础。
3、加班撰写稿件,不仅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还让我学会了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准确地抓住新闻点。
4、经过报社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我懂得了做工作首先要热爱这项工作,只有热爱了才能干好这项工作,还懂得了处世之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5、在思想认识上的提高。从报社老师们身上不仅学到了业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他们身上那种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奉献精神。记者编辑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光有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求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要求自己的写作水平一定要过硬。
从7月16日到8月1日我在**日报社进行了为期十五天的实习。短短的实习期虽然出去采访的次数并不多,但阅历倒是增加不少,应该说留心处处皆学问,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很多学问。发觉书本所讲的理论与实践多少是有距离的,我们学生要在实践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起来并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真正经历过亲身感受过才知道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而经过了四次的外出采访,有顺利接受采访的,有被拒绝采访的,事后都是受益匪浅的。
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校就知道做记者人际很重要,一个良好的人际网,以及相关的新闻素质是很重要的,但运用到实际,要做到得心应手就不容易了。
吴记者把我和另外一个实习生叫到他面前,在网上随手找了一篇报道让我俩看,我们睁大眼睛看,是关于学校的一篇研究报道,看完了新闻我俩面面相觑却不懂有什幺看头。吴记者就说你们要尽力利用周围身边的所有资源获取新闻,做自己熟悉的领域。就像现在从你们的学校出发,从自己的最方便的出发。看这新闻你们觉得有什幺可以做?我们依然沉默。“你们首先必须遵循新闻的事实和客观性,然后想想我们这份报纸是什幺人群看得多,你们自己还想从这消息事件知道什幺,也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想想他们还想知道什幺,进行这样一个换位思考。”在吴记者的引导下,我们从这消息找出还可以报道的东西,然后联系新闻当事人,开始着手实习的第一篇新闻。
因为是放假时间联系不到学校教授,我们的采访一时陷入进煺两难的境地。报社吴记者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现在科技这幺发达,电脑,电话,身边的'所有人都可以发生作用。再说你们是学生,本来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便捷,发散人力去干吧,没有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后来经过多方面真的就是联系上了教授。
其实当记者真的需要很大的交际圈,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才可以尽快尽量准确的办好事情。就像一篇报道,你可以找到相关的新闻对象,根据“六人认识论”人传人,以一传十,十传百,你很快就可以找到最需要的对象。而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甚至可以使你的采访得心应手。我们就尝试过,因为是记者的身份而遭受采访拒绝,而老记者通过某个有点“权力”的朋友帮忙,我们最终还是可以进行采访获得了需要的新闻信息。当然人际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很重要的,而对于记者来说更加是重中之重。
主任拿起我身边的报纸,没看多久就叫我到他跟前,说发现有新的材料可以写。他说报道说还有很不全面的地方,我们可以补充这些消息作为新闻,还是会有很多读者关注。这是关于湛江节能灯的同一篇新闻,我看完了就把报纸扔到一边了。而主任却看到了可以写的新闻,就是新闻敏感,就是经验?对于自己目光狭隘我真的无话可说,问了主任很笨的问题:“怎幺发现新闻?”主任就说,“留心处处皆学问,我们就要做别人所没有的。学会扩展思维,从点延伸。”
好一个处处留心,做别人所没有,因为主任的仔细观察,我是写了两篇跟踪报道,如果不是主任“慧眼识珠”恐怕这消息就会随着报纸一起沉默,成了没有的东西。其实我们也可以做到,这不只是经久“沙场”的老记者才可以做到的。问题在于自己有没有去动脑,有没有用实际行动去证明。看这新闻就要懂得从新闻找新闻,“查缺补漏”都可以派上用场。
因为是电话采访的缘故,登出来的新闻人物的一些个人资料与实际有点出入,当事人的父亲打来投诉电话,当时自己却不知道如何解决心里生怕被骂。无奈硬着头皮寻求老记者的帮忙,谁知老记者轻快的说:“没事阿,用不着登什幺更正消息,你应该再联系当事人,希望获取新的消息,然后在新的报道里重声一下就行啦。”看到我紧张的样子他还补充一句:“不用紧张,错误是有的,有时候可以将错就错,这不又可以有新闻出来了,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真的想不到可以通过这样一个途径去解决错误报道的问题,更加想不到还可以顺带出新闻。发觉解决问题只要用心去想,还是有很多办法的。这是一堂很好的课。在接下来的报道我也几乎是竭尽全力,尽力把这则“意外”的新闻写好。
由于没有做好相关的程序采访没有顺利完成,消息只获得一部分。见我们无精打采的样子陈记者告诉我们,“虽然没有获得完全的消息,人总结报告但还是有大部分消息的,可以根据这些材料,换一个报道形式,比如本来是深度报道的就变成图片新闻。记住,就算铁倒了也要抓一把沙,没有任何事可以做到完美,记者采访就肯定会遇上很多的闭门羹,你们要慢慢适应,只要尽力了就好了。”
后来我们回到报社根据所有的材料整理好还是写出了一篇消息,得到市民的良好反响。“跌倒了也要做一把沙”,我想不到在采访写稿子的时候这句话也会用得上。在生活中难免就会有不如意,而在经历风雨之后或者失败后,勇敢的人总是可以站起来的。站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铁倒也不是一件可笑的事,铁倒了可以站起来,可以从失意中意识到什幺,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可以成长成熟,我想这就是那一把沙。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们报社陪同领导慰问军团。第一次如此接近领导,而我深深的感受到形式主义的泛滥。领导们的稿子都是千篇一律,我们记者的到来也不是为写什幺稿子,一电台老记者就说这类性会议我们陪同就够了,稿子就写一百来字。后来才发觉自己的作用就是陪领导喝酒,而我们却不得不喝,真的很无奈。然后我们当女记者更加难,因为没有人会护着我们,而往往也是首要对象,那时候真的不得不自己去面对。社会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都合自己的心意,在遇到一些自己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时,自己就要懂得如何迎合这个社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也许现实就是这样,不得不面对一些你无能为力的事情,当发现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时应该始终保有自己的塬则就好了。
在学校里原本以为学习理论知识就够了,可是在暑假期间经过十天的报社实习,才发觉了理论与实践是有代沟的。深深体会到将理论用于实践的重要性,而且还要知道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是否相关,也只有真正在实践中知道所学习的是否实用。
在短暂的十天实习,我的感觉:自己现在做的书本上都没有遇到过的。像我新闻传播专业最适合干报社的工作,这是我当初的观念。但是我进入报社实习的不是去采访,也不是写报道,而是报纸排版。这是一份比较烫手的工作,我刚开始还想以没有学过报纸编辑为理由拒绝实习。可是实习的机会是通过关系层才争取到的,怎么可以放弃呢?再者,不会的事情慢慢学就会了。于是我硬着头皮开始了自己的实习生涯。
实习的第一天,我满怀好心情去报社。走进编辑室,遇到的是一张张新面孔,我的难题来了:如何和同行相处融洽?幸好在学校期间,人际交往还算不错,懂得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原则。实习老师叫我熟悉环境,先把工作组的人交流交流。当然,我的实习一天,就在和报纸排版组的人员交谈中结束。我的收获就是,人际关系处理好的话,为我接下来的实习会带来方便。
实习的第二天,熟悉环境后,今天我就要真正进入排版工作。可是,实习老师又拿出一大堆的报纸和有好几本关于排版的书放在我面前,嘱托我半这些资料看了,不要那么心急做排版工作。看来我的工作量还是蛮大的,我也没有怪老师的理由,于是耐心地看起她所给我的资料。看完那么多的报纸,我才发觉原来排版并不是我想象中简单,这些都是一些排版出错的报纸,应该总结,避免历史性重复错误。关于排版的书我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通过阅读初步了解排版的流程。
实习的第三天,我认为应该可以让实习老师让我操作排版的过程。老师布置我的任务是要我自己了解计算机排版的初步知识。令我可喜的是我业余所学的计算机知识终于派上用场了。所以今天任务提前完成,由于我对计算机的操作较熟练,老师非常欣赏我就把明天要我做的事情今天也做了。我耐心地看着我的老师和其它的工作组人员在计算机上精心的制作、排版,我如果不用心的话,明天自己上场会出丑的。时光在我看着他们不断地敲击键盘,移动鼠标中流逝,这天又过了。
实习的第四天,我才真正开始我的主旋律??报纸的排版。我将自己近来几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今天的报纸排版中来。老师说我的统筹观念还是比较好,有一定审美情趣,尤其是对一篇文章的整个摆放结构有独特的视角。头版,第二版,第三版,最后一版的内容报道也没有出现偏差。但是毛病也不少,图片与文字没有处理协调,对新闻稿的主次性没有很清楚。这一天我就在不断的改进中度过的。
实习的第五天,我看到了自己的成果,一份报纸是通过自己的手出来的,无比的喜悦。今天我的主动性也比昨天强了,在同一工作组的人员们也都特别照顾我,帮助我度过一些难关。今天的工作量明显要比昨天大,因为这是周末版特刊。我的工作不是占主要的,但是也是不可缺少的,我在一旁向他们讲讲我的意见与建议,而且有写时候计算机操作还需要我的光顾。整天下来,人比较累呀,可是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这是对我辛勤耕耘的回报。
短暂的十天实习,让我感觉到理论与实践会有代沟,怎么样才会让代沟越来越小呢?的办法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新,进行补充。
3、如果以上方法均无效,请把付款记录截图、【网址】和【邮箱】发给客服。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到您邮箱。
复制方法:请刷新页面,然后按ctrl+c复制。这时电脑会弹出对话框要求付费或输入验证码,你可输入验证码,然后点确定,就可以正常复制或下载了。
报社广告部实习总结篇四
这次认识实习主要是去了博大企业集团以及解放日报集团旗下的《xx报》。
我们先是去了博大企业集团,博大企业集团是一家多元化投资的公司,包括数个子公司和分公司,其主营业务为石材,核心公司为金博石材建设有限公司。公司的办公楼从外面看就好像是用一整块大石头雕成的,大门旁边的公司名称“博大集团”也是刻在石头上的,公司里的桌子、墙壁装饰画、垃圾箱等也都是石头做的,这些都充分表现了公司的特征。我们先是在公司的会议室里开了个会,看了一段介绍公司的视频,商量了一下接下来的安排。然后由公司的负责人领我们参观了一下公司的各个部门,大体的了解了一下公司。
接下来的三天里,我们被分到不同的部门进行实习。我和其他六个人被分到了上海卡丝通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博大集团的一个子公司),帮助他们做一些文案方面的工作。在这里,我更深切的感受到了公司内部的工作氛围,每个人每天都有自己的工作计划,工作都是井井有条,一环扣一环的,感觉紧张有序。同时也更深入的了解了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公司以“博大精深,博爱天下”为经营理念,在公司的会议室及办公室的墙上随处可见的“假如我们是羚羊,停下脚步我们就会被狮子吃掉;假如我们是狮子,停下脚步我们就会被饿死”的警示语更是记在每个员工的心里。他们公司的内部报纸《博大报》也是办的非常出色,而且里面特别注重对员工的关怀,每期上面都会有刊有近期过生日的员工名单以及其他员工对他们的祝福。
结束了在博大企业集团的实习后,我们又去了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公司负责人领我们参观了解放日报旗下的《xx晨报》。我们先是在楼下参观了他们的排版过程,发现他们排版时使用的也是方正飞腾排版系统,但是排版人员使用的都极其熟练,用的基本上都是快捷键,我们虽然也学过方正飞腾排版系统,但是看他们排版的时候只看到电脑屏幕上的图文速度飞快的变换着,根本就看不清楚他们做了什么,就好像自己完全没有没有学过这软件一样。
看完了排版后上楼参观了他们的xx部以及编辑部。他们的xx部划分为时政xx部、民生xx部、国际xx部、理财xx部、社区xx部、教育xx部、视觉xx部、环境xx部、国内xx部、评论研究部、社会xx部、互动xx部、体育xx部、文艺部、周刊部等非常细化的部门。编辑部主要划分为上海编辑部(主要负责上海方面的xx的编辑)、要闻编辑部(主要负责头版及前面几版的xx编辑)、图片制作中心等部门。在行政管理上他们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在工作上他们又是相互配合的。
参观完以后我们开了一个研讨会,负责人倪主任又给我们大体介绍了一下解放日报集团的情况,然后就是大家提问了。在倪主任的介绍中,有几点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第一,《xx晨报》的定位是思路走在大家的前面;第二,《xx晨报》不是通过扩大发行量来赢取利润,而是通过控制发行量追求精确发行,吸引精确投放的广告商来达到盈利的目的。
这次实习最主要的收获,第一是对公司和报社都有了一些比较直观的认识。以前对企业、对报社的了解都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一般就是书本上学的知识,或者是根据在网上或电视报纸上看到的部分报道来做的想象。这次实习是我第一次进入到一个企业和报社的内部去看他们怎么样工作,怎么样与同事之间相处,感觉对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第二是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我就一直在想这个专业毕业以后可以从事的工作以及工作的环境,也曾在在网上、课堂上看到听到过很多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以及解答,但自己却只能是凭着这些来想像。而这次实习终于让我有机会亲身感受一下未来有可能会面临的工作环境,我想这是读再多的书也不能得到的结果吧。
另外通过这次实习,我也意识到了很多平常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例一,在博大的时候,有一个姐姐问我们“你们谁的平面比较好?会使用photoshop等软件?”我一听就愣了,这个photoshop吧,要说不会,我们可是专门学过的;要说会吧,我也就会一点儿简单的操作,如果说人家让我做个什么效果而我又不会做的话,多难看啊,人家心里很有可能想“你不是说会吗,怎么又不会了呢?”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结果就给碰上了。唉,今后一定要学好软件,到时候可以很自豪的说“我会!”
例二,还是在博大的时候,发展中心的人让我们帮忙想一个珠宝的创意,就是给一件已经做好的珠宝起一个名字。平时感觉自己读了挺多的书的,但是那时候却搜肠刮肚,抓耳挠腮都想不出一个好的来,连个比较恰当的都想不出来,还是学编辑做文字的呢,真是感觉好羞愧啊,突然之间真真切切的领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的含义,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所以呢,得出结论:第一,一定要多读书,无论是什么时候。唉,其实这一点几乎所有的人都给我们强调,但自己领悟来的真的是跟别人和你说的不一样啊!第二,要读活书。书本知识和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差距只能通过实践去弥补,光说不做,说得再好听也没用。
关于这次实习,去解放日报那块儿感觉非常好。不过整体时间安排上感觉有点儿不太合理,在公司里有时候是闲着的,可能是由于距离上海太远导致准备不是非常充分造成的吧。建议下次实习时尽量多联系几个点,使同学们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
报社广告部实习总结篇五
编辑工作需要激情,耐心和细心。
编辑部的工作者闷每天都要争分夺秒地修改、编辑(相关阅读:编辑不单单只是复制黏贴,网站编辑),还要经常加班,有时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但我从来没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疲惫和厌烦,他们总是精神饱满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中。我想,正是这份对工作的激情支持着他们。如果没有激情,他们不可能为此付出如此巨大的精力。
激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地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细心让我们严把每一份稿件,做到精益求精。
编辑部的工作既繁琐又枯燥无味,无论严寒酷暑,他们都得静下心来慢慢地阅读稿件。如果没有耐心,他们不可能坐在办公室不厌其烦地工作着。细心同样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新闻播出效果的好坏。哪怕一个字,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都会影响到新闻播出的质量。所以,即便他们再累也得提起精神,仔细检查,宁可多看几遍,也不愿意放过一个错误。如果细心。他们不可能做出如此高质量的新闻节目。
在编辑部工作也有很闲的时候。没稿件的时候,编辑们都会看看杂志和报纸打发时间,或是聊聊天,说说笑。而此时,我总会很自觉的地抓紧时间多看看些新闻编辑的书记或是拿出之前改好的稿件,学习和总结一些常见的稿件错误。
总之,编辑部是一个既充满欢乐气氛又可以学习和拓展知识面的地方。
实习让我收获了很多,无论是理论上的知识,还是实际生活中的知识,这些知识都让我受益非浅。我认识到在学校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多参加些社会实践,拓展自己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多思考,多练习,多听多看。同时要学会与人相处和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
任何事情都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有志者事竟成”。
报社广告部实习总结篇六
从第一次走进报社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是属于这里的。
大学的第一个暑假,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我很有幸的来到了报社《阳光晨刊》,在这里开始了我难以忘记的暑期记忆,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开心,更重要的是使我体会到了一名记者的真正生存状态。记者无限光荣的外表下,他们所为此做出的努力,以及往往所感觉到的无奈和遗憾。
其实阳光晨刊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学校的阅览室里总是会准时的摆放每一天晨刊的报纸。当初在看这一份本地的报纸时,总还会有一种不屑的感觉,觉得他们的新闻做的很平庸。只是很简单的例行报道,新闻没有深度,让人读起来索然无谓。当时就自大的认为假如自己可以去做这份报纸,一定可以做的更好。当时的我没有想到,几个月后我真的来到了这里。
初次来到报社,就给我有一种怪怪的感觉,诺大的一间办公室里已近10点了,竟只还有寥寥数人。我们的到来似乎并没有引起他们太大的兴致,办公室里的电话此起彼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才知道,虽然报社的工作时间写的是早晨几时至几时,下午几时至几时,但除了个别值班的和打字交稿的记者会在办公室里,多数时间他们都是不会在报社里的,有的记者我甚至一个星期都不能见他们一面。这使我深刻体会到了老师上课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了,“新闻不是可以做在办公室里凭空捏造出来的,必须出去跑,只有到处跑,才能发现新闻”。我经常会在中午12点左右的时间和晚上已经7、8点的时间里看到仍然还有很多记者在工作,他们甚至会把饭菜拿到报社里来吃。这些都深深的触痛了我,后来随着记者师傅前去很远的地方去采访,我在车里受不住路程的颠簸吐了,身为女子的师傅也是很难受,但采访还是要必须进行,此时我真的体会到了记者的敬业和辛苦。
除了辛苦之外,记者给我的另一个极其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们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记者向来被称之为无冕,但在这个称谓的背后他们担负的是更多的责任。在我的实习过程中做过很多次的采访,每一次的经历我都是很珍惜,但对王先生邻里纠纷一事的采访印象极为深刻。王先生因回家的通道被邻居堵死一事,从协调到告上法庭三年未果。期间他4次借助媒体,可起到的只是简单的推动而不是根本解决的作用,但他还是依然相信媒体并且找到了我们,看到王先生信任与期待的眼神,我真正理解到了作为一名记者的光荣。期间我们为此事跑了很多地方,有一次还受到了一点挫折,但想到王先生对我们的信任还是坚持了下来。最后事情终于解决了,王先生开心,我们也为此喜悦。
此时是真的感觉到了作为一名记者存在的意义。在其他的采访过程中,还有几个类似的经历,其中村民修路一事也给我很深的印象。我现在还可以清晰的记得当我第一次来到这里,近十位村民围在我身旁的情景,最后因为路程的原因我不能回去,村民们特意准备了一间最凉爽的房间给我,那时我是真的感动。我知道他们如此对待我是因为我是一名记者,是记者的身份让我得到如此待遇;我也还知道我必须在今后的采访中对得起记者这个身份也才可以对得起这里的村民。
所有的采访过程中,一次关于盗版问题的采访使我感触最深。因为那一次的采访我受到了表扬,也因为那一次的采访使我感到深深的内疚。受到表扬的原因是因为我的“细心”,点抓的好;内疚的原因是因为我太卤莽,事实判断可能出现错误的前提下就贸然发稿。事实证明表扬我是错的,我是太卤莽的。关键在于那一个条形码的问题,因为我坚持不同的书有不同的条形码,否则的话便是盗版。因为“自以为已经查过了很多的资料”,可事实证明可能出现错误。其实我在做这个报道之前是有这个责任把事情弄的更清楚,让部门出来说话的,而不单单只是自己查了资料,这是完全由自己的粗心造成的。现在把它写出来,引以为戒!
一个月的实习生活很快便要过去,现在的我拿起一份《阳光晨刊》,似乎能感觉到每一篇的报道中记者们为此所留下的汗水,突然发现晨刊上的新闻是那样的可贵。也许晨刊还不成熟,但它毕竟还不到两岁。晨刊有一个传统,每个星期都有两次的集中学习交流的时间,晨刊的一个编辑曾说道:“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我想,这应该作为这次暑期实习的终结语。
报社广告部实习总结篇七
在20xx年7月至八月我来到了xx日报社进行我的毕业实习,决定考研的我选择了分散实习,以前总是听学长学姐说集中实习是大学四年中最刻苦铭心的回忆。在还没有来到报社进行实习之前,在我的心中已经想过很多有关实习的内容,甚至对没有选择集中实习而感到后悔,但是经过了这次实习,证实了我的选择是没有错的,我获得了很多很多。
此次短短一个月的实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专业的知识,更多的是了解了社会、了解了社会各个层次的人、关注了以前从未关心过的事情,增长了关于专业关于社会各个方面的知识。在这次实习期间,我更进一步的真真切切的感受了做新闻的氛围和记者这份职业的特色。比起前两次寒暑假的实习有了新的体会,新的感想。主要有了如下几点心得体会:
《xx日报》是xx市的党政机关报,在没有来到报社之前,我对于党报的性质、办报原则、党报的编辑过程以及发行都不是特别的了解,但是经过一个月的实习,我深深的感觉到了它的强烈的党性;也知道了这份报纸是不对外销售的,它主要是发送至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各个单位党政机关的报纸;更懂得了它的办报原则和指导方针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
《xx日报》体现着与时俱进的思想,时刻保持着为党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这是我最大的感受。这份报纸是一份四开四版的,每天出版(星期天除外),而且都是对xx重大新闻的报道,一般有一个版面是转载《人民日报》上国家的重大新闻,偶尔有两个版面是转载新闻。同时《xx日报》还有两个特刊:《文化前沿》(星期一出版)和《财智时代》(星期三出版)。在实习期间,我还发现在《xx日报》上又是刊登的新闻会是这两三天之内的新闻,而并非所有新闻都是当日的。根据陆定一先生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重大时事的报道这个定义,这样发布新闻也是合情合理。是我以前那种古板的想法有了不同,也是我保持着学习的好奇心。
同时在实习期间,我还对xx日报社摄影部有了些许的了解,进去实习后才知道,原来一般记者出去采访是不需要拍摄新闻图片的,要上报的主要图片都是由摄影部派人去拍,而新闻记者只是负责记录现场和撰写新闻稿,图片会由摄影部的记者直接发送到主编那里,分工非常明确致使我的相机完全没有发挥作用也使我没有发表新闻图片,但还是拍摄了一些难得的新闻照片留着给自己做纪念了。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关于记者采访内容的感受,因为是党报所以《xx日报》的记者们采访的群体基本上都是市委市政府,个政府职能分支部门,采访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关于工业、农业、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与政府政绩政府政策相关的内容。很少有其他方面有趣的`内容与晚报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一眼便可以看出来。一般有些软新闻都还是谋杀案、天文奇观之类的事件。
这感受这份党报的性质之后,我跟随老师先后采访了xx县农村信用合作社、仙桃市考察团、市委常委考察园区经济建设、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等,通过对这些人物这些事情的采访进一步使我感受到了《xx日报》的性质以及加强了对党报内容的了解和党报新闻的采写。
此次实习过程中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我的指导老师彭老师对于新闻的敏感性以及他对于报纸的热爱,对于记者这份职业的喜爱。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准和新闻素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成为我在实习期间不断前进不断努力的动力。
指导老师是90年代初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新闻媒体单位工作已近15年,在报社也可以说是主笔记者了。他主要负责每个星期《财智时代》的撰写和编辑工作,是这份特刊的主编。这份特刊主要是报道经济方面的新闻,主要采访的就是各大银行、信用社、政府税收部门以及各种经济报告会。与这些单位和部门打交道需要对国家经济政策非常了解,还要掌握各大银行的办行原则以及他们的借贷款方针政策,更主要的是要把我他们对xx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做出贡献。对于一个大四的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真是个难题,因为这里面关于经济专业方面的知识非常多。
第一天去报社,听完老师的介绍我整个人都蒙住了,这是以前完全没有关注过的方面,并且我对经济这块非常的不敏感,虽说对国家重大的经济政策会有所掌握,但是真正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脑海中还是一片空白。老师说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关注经济、了解经济并且学会看经济新闻,掌握经济新闻,培养对经济的敏感。要求我每天向他汇报自己关注过的新闻。就是经过老师这样的指导和教育,我开始去琢磨去研究经济领域,慢慢的我对经济新闻越来越敏感。
报社广告部实习总结篇八
从7月16日到8月1日我在__。
日报社进行了为期十五天的实习。短短的实习期虽然出去采访的次数并不多,但阅历倒是增加不少,应该说留心处处皆学问,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很多学问。发觉书本所讲的理论与实践多少是有距离的,我们学生要在实践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起来并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真正经历过亲身感受过才知道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而经过了四次的外出采访,有顺利接受采访的,有被拒绝采访的,事后都是受益匪浅的。以下是我的实习报告总结:
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校就知道做记者人际很重要,一个良好的人际网,以及相关的新闻素质是很重要的,但运用到实际,要做到得心应手就不容易了。
遵循新闻的事实性,客观性,针对不同的读者群进行换位思考。
吴记者把我和另外一个实习生叫到他面前,在网上随手找了一篇报道让我俩看,我们睁大眼睛看,是关于学校的一篇研究报道,看完了新闻我俩面面相觑却不懂有什么看头。吴记者就说你们要尽力利用周围身边的所有资源获取新闻,做自己熟悉的领域。就像现在从你们的学校出发,从自己的最方便的出发。看这新闻你们觉得有什么可以做?我们依然沉默。“你们首先必须遵循新闻的事实和客观性,然后想想我们这份报纸是什么人群看得多,你们自己还想从这消息事件知道什么,也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想想他们还想知道什么,进行这样一个换位思考。”在吴记者的引导下,我们从这消息找出还可以报道的东西,然后联系新闻当事人,开始着手实习的第一篇新闻。
做自己熟悉的领域,不断提高自我交际能力,扩大交际圈。
因为是放假时间联系不到学校教授,我们的采访一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报社吴记者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电脑,电话,身边的所有人都可以发生作用。再说你们是学生,本来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便捷,发散人力去干吧,没有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后来经过多方面真的就是联系上了教授。
其实当记者真的需要很大的交际圈,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才可以尽快尽量准确的办好事情。就像一篇报道,你可以找到相关的新闻对象,根据“六人认识论”人传人,以一传十,十传百,你很快就可以找到最需要的对象。而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甚至可以使你的采访得心应手。我们就尝试过,因为是记者的身份而遭受采访拒绝,而老记者通过某个有点“权力”的朋友帮忙,我们最终还是可以进行采访获得了需要的新闻信息。当然人际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很重要的,而对于记者来说更加是重中之重。
扩展思维,从点延伸。
主任拿起我身边的报纸,没看多久就叫我到他跟前,说发现有新的材料可以写。他说报道说还有很不全面的地方,我们可以补充这些消息作为新闻,还是会有很多读者关注。这是关于湛江节能灯的同一篇新闻,我看完了就把报纸扔到一边了。而主任却看到了可以写的新闻,就是新闻敏感,就是经验?对于自己目光狭隘我真的无话可说,问了主任很笨的问题:“怎么发现新闻?”主任就说,“留心处处皆学问,我们就要做别人所没有的。学会扩展思维,从点延伸。”
好一个处处留心,做别人所没有,因为主任的仔细观察,我是写了两篇跟踪报道,如果不是主任“慧眼识珠”恐怕这消息就会随着报纸一起沉默,成了没有的东西。其实我们也可以做到,这不只是经久“沙场”的老记者才可以做到的。问题在于自己有没有去动脑,有没有用实际行动去证明。看这新闻就要懂得从新闻找新闻,“查缺补漏”都可以派上用场。
生活精神:工作就是生活,细心一点记录会发现生活里有很多学问。
急转弯把握时机,改错都可顺带新消息。
因为是电话采访的缘故,登出来的新闻人物的一些个人资料与实际有点出入,当事人的父亲打来投诉电话,当时自己却不知道如何解决心里生怕被骂。无奈硬着头皮寻求老记者的帮忙,谁知老记者轻快的说:“没事阿,用不着登什么更正消息,你应该再联系当事人,希望获取新的消息,然后在新的报道里重声一下就行啦。”看到我紧张的样子他还补充一句:“不用紧张,错误是有的,有时候可以将错就错,这不又可以有新闻出来了,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真的想不到可以通过这样一个途径去解决错误报道的问题,更加想不到还可以顺带出新闻。发觉解决问题只要用心去想,还是有很多办法的。这是一堂很好的课。在接下来的报道我也几乎是竭尽全力,尽力把这则“意外”的新闻写好。
铁倒了也要抓一把沙。
由于没有做好相关的程序采访没有顺利完成,消息只获得一部分。见我们无精打采的样子陈记者告诉我们,“虽然没有获得完全的消息,但还是有大部分消息的,可以根据这些材料,换一个报道形式,比如本来是深度报道的就变成图片新闻。记住,就算铁倒了也要抓一把沙,没有任何事可以做到完美,记者采访就肯定会遇上很多的闭门羹,你们要慢慢适应,只要尽力了就好了。”
后来我们回到报社根据所有的材料整理好还是写出了一篇消息,得到市民的良好反响。“跌倒了也要做一把沙”,我想不到在采访写稿子的时候这句话也会用得上。在生活中难免就会有不如意,而在经历风雨之后或者失败后,勇敢的人总是可以站起来的。站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铁倒也不是一件可笑的事,铁倒了可以站起来,可以从失意中意识到什么,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可以成长成熟,我想这就是那一把沙。
从领导看阶层性,当好记者一项重任务。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们报社陪同领导慰问军团。第一次如此接近领导,而我深深的感受到形式主义的泛滥。领导们的稿子都是千篇一律,我们记者的到来也不是为写什么稿子,一电台老记者就说这类性会议我们陪同就够了,稿子就写一百来字。后来才发觉自己的作用就是陪领导喝酒,而我们却不得不喝,真的很无奈。然后我们当女记者更加难,因为没有人会护着我们,而往往也是首要对象,那时候真的不得不自己去面对。社会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都合自己的心意,在遇到一些自己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时,自己就要懂得如何迎合这个社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报社广告部实习总结篇九
201x年半年已经过去,总结半年来自己的各项工作,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一、严格遵守晚报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团队中的一分子。
从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6月31日半年的时间里,自己能够严格遵守报社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按要求上下班,按时打卡,以确保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
副刊部的人员和具体工作经过几次调整,更突出了这个部门的团队性,为此自己做事前,总是时时想到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并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以能为这个集体增光为荣。
开卷版面是很受读者的读书版面,每周一期,有新书推介、书评、书人剪影等栏目,是读书人的精神家园。我知道这对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许多过往的知识要补充,还有许多新的知识需要学习,为此我一方面多读书来充实自己,同时也经常阅读其他一些报刊杂志上的“读书”版面,使自己不足的信息及时得到补充。
三、积极配合其他同事的工作,提供采访线索。
副刊部的名家访谈栏目开办以来,提升了报纸的文化品位,并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可有时却苦于找不到更好的采访线索,所以我利用平时与专栏、出版社联系工作的机会,联系到著名作家,为名家访谈的采访提供线索。
总之,这半年自己面对了更多的工作和更高的要求,这也更增强了今后完成各项工作的信心,使自己不断努力,面对更多的挑战。
报社广告部实习总结篇十
根据xx发[20xx]xx号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实施办法》和《关于认真组织开展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的通知》精神,我通过学习、领会,充分认识到此次专项治理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意义,更加明确了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我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对照矿纪委下发的自查自纠内容,做到边学习、边对照、边检查,从学习上、政治觉悟上、勤政廉政上、工作作风上等方面进行自查自纠、补缺补漏。结合自己以来的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在思想认识方面。
通过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是^v^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集团公司积极营造和谐矿区环境、不断推进“三个文明”健康发展的良好举措。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可以提高全体职工的思想认识,增强拒腐蚀的能力,是爱护干部、保持干部队伍纯洁性、提升干部整体形象的一次契机。
二、在政治觉悟方面。
一是深入学习政治理论。几年来,我按照党委的要求认真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文件,在学习中做到“三个为主、三个结合”即:以自学为主,做到自学与辅导学习相结合;以精读为主,做到精读与通读相结合;以“学以致用”为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是认真学习党规政纪条例。自觉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材料,通读了上级纪委、监察局编印的《领导干部手册》等有关党纪政纪条例选编材料,认真观看有关反腐倡廉电视录像,俗话说:“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则吉凶可鉴也。”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强化廉政自律意识,提高防腐抗变能力。三是学习先进模范人物。我以孔繁森、郑培民等先进人物为标杆,学习他们立党为公、无私奉献、执政为民的精神,在工作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坚定政治信仰,提高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四是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我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学习研究工运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等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先进文化素养。
三、在勤政廉政方面。
几年来,我的工作岗位有过一次变化,从调度室主任到工会主席,职务变了,但坚持以自律为本,以廉洁从政为荣的`个人操守始终未改变。能够正确处理“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从严要求自己,努力告诫自己:踏踏实实干作。不断强化自律意识,努力勤政、廉政,各方面起到好的表率作用。一是按守则自律。自觉地同矿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不说糊涂话,不做出格事。在为人处事上,坚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饱满旺盛的热情投入工作,用自己的行动感召人,用自己的形象影响人,用自己的诚意打动人。在处理工作关系上,比较注意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自觉地维护大局,维护团结。上级和纪检部门规定不准做的我绝对不做,上级和纪检部门要求做到的我坚决做到,做到不违章、不违纪、不违法,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官。二是用制度自律。严格按照上级及我矿制定的廉政制度和措施办事。坚持沟通在会议之前,决策在会议之中,落实在会议之后,狠抓“四个环节”,即抓教育、抓制度、抓落实、抓班子。在一些重大事项上,坚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四项原则的要求;在经济上,严格按工会财务制度办事,把好工会经费的审批、使用关,力争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三是以言行自律。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做到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坚持把轻名利、远是非、正心态和纳言、敏行、重诺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凡是要求干部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淡泊名利,讲求奉献,珍惜职工群众赋予的权力,没有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几年来,我在工会物品采购、设备采购中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不存在不正当交易行为;没有利用职权参与或干扰企业经营活动。
四、在工作作风方面。
在上级工会和各部门大力支持下,紧密围绕矿井中心任务,加强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大力开展“学、练、树”活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了工会组织的作用,进一步调动起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在单位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一是深化矿井民主管理,职代会职权得到落实。坚持职代会制度,制度严格、程序规范。注重源头参与,维护职工权益。积极参与矿井改革方案的讨论,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所负责的单位连年被煤业公司评为履行集体合同先进单位。积极借鉴iso9000质量标准和精细化管理模式,努力推进矿务公开规范化发展。矿务公开工作运行情况良好,运行机制规范,重点内容公开,公开渠道畅通,职工满意认可率在96%以上。二是紧紧围绕企业发展要务,建功立业活动取得实效。在全矿范围内开展“学习先进典型、苦练内功绝活、树立名优品牌”活动,营造活动氛围、创造活动条件,培养和造就了“全国技术能手”、煤炭行业优秀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一大批能工巧匠。三是组织开展开展文体活动,丰富了全矿广大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广大职工体育意识和健康素质的提高,所在单位被评为济宁市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煤炭行业“百万职工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四是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送温暖工程向纵深发展,为矿井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所在单位被评为省煤矿工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
今后我将继续按照上级的安排和部署,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遵章守纪、廉洁自律,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好党和企业的良好形象。
报社广告部实习总结篇十一
回顾这一年来所发生的变化,我们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泪水,但我相信,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明天的更加美好而做铺垫,下面就让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自己的各项工作以及收获:
一、严格遵守晚报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团队中的一分子。
从月1日至年10月31日一年的时间里,自己能够严格遵守报社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按要求上下班,按时打卡,以确保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
副刊部的人员和具体工作经过几次调整,更突出了这个部门的团队性,为此自己做事前,总是时时想到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并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以能为这个集体增光为荣。
开卷版面是很受读者的读书版面,每周一期,有新书推介、书评、书人剪影等栏目,是读书人的精神家园。我知道这对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许多过往的知识要补充,还有许多新的知识需要学习,为此我一方面多读书来充实自己,同时也经常阅读其他一些报刊杂志上的“读书”版面,使自己不足的信息及时得到补充。
三、积极配合其他同事的工作,提供采访线索。
副刊部的名家访谈栏目开办以来,提升了报纸的文化品位,并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可有时却苦于找不到更好的采访线索,所以我利用平时与专栏、出版社联系工作的机会,联系到著名作家,为名家访谈的采访提供线索。
总而言之,这一年自己面对了更多的工作和更高的要求,这也更增强了今后完成各项工作的信心,使自己不断努力,面对更多的挑战,争取在有更好的表现。
报社广告部实习总结篇十二
在我大学的时候我一般不看什么都市类报纸,更别说什么三秦都市报。就如美国历史上的廉价报纸一样,这类报纸的适应人群都是些社会上想知道社会发生了什么的人,而很少去关注这样的事件背后意味着什么或是事情的根源何在。相比而言我更喜欢新闻背后的新闻,我仅仅是在三秦上看到了中国的春运来临,而对于其后的时事分析却不得而知,所以说当我在写新闻稿的时候总是想要掺杂些时事的分析,却一再不被记者认可。我坦言自己不是新闻学的科班学生,而一个学过新闻的人和一个未曾学新闻的人他们的差距到底会在写新闻时何以体现出来,在此的思考或许有些牵强作罢。
今天去西安市政府参加一个会议,遇见一位师大的新闻学师姐,毕业已经三年,现在在中国食品质量报驻陕西记者站。她见我就说你一看就不象个记者,是学生吧。我说自己是实习生,本专业学的是法律业余修的是新闻。我又说:但我发现现在大多学新闻的女生都不搞新闻或是搞不好新闻。她说可能吧,再者她问我,你觉得女生和男生在搞新闻的时候差距在那里呢,我说,要说差距吧,其实没什么差距的,只有所谓的专长而已。我举了一个例子说明问题,假如说,南方周末让你做一个关于矿难的专题报道,男生会怎么做呢,一般情况下,一个男生先会自己搜集关于矿难的历史回顾介绍,以权威的专家言谈方式做一深入访谈,再比较中国和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发生矿难几率和死亡人数上的差异,并从中找出中国发生此种问题的社会根源和制度背景,再做一前瞻性的展望与合理制度设计,以此再结合具体的矿难实例采访受害者家属和矿主他们对此的个人看法,再去采访或暗访国家的管理机构是否在此次事故中有失职的嫌疑。就此站在一个宏观的制度背景下去深入思考矿难问题的历史沿革和现行根源,这样的报道于一个女生而言可能有些牵强吧。但是,你让女生去做某一问题的细致报道的话,她们可能会在考虑问题时想得很细微。这也就是我所认为的女生和男生在新闻学上的差异吧。
只是我很少看什么三秦报,所以说记者说的不符合报社用稿的要求,我也只能以他们所认可和期望的那般去写。而我在想要是一个中国青年报的记者不说自己是中国青年报的好记者,换在了三秦报工作的话,那会有稿件不被采用的可能吗?这个问题我也仅仅是做一猜想,我想很可能会有。和我一起实习的那个好朋友,他给我说,我在吉林日报都发了四十多篇稿子了我还不知道怎么写稿子吗,而我们共同的感受就是每一个报社都有他的用稿标准和评判体系,我们在某一个被别人认可的标准下做得很好不一定就一定可以在其他方面做的很好。
而关于新闻的自由度而言,我已深切的体会出,去做了一个关于房屋漏水而房地产公司迟迟不见维修的采访,回来本来说是要写稿子就可以发,没想到半路接到报社广告部的电话说那个暴光的单位是我们的客户,不要发稿了。我仅仅以一个实习生的名义是无法去抗衡三秦报社的,所以只能向那个采访对象说明缘由。在那时就如我经历的司法不公一般,内心无比气愤却又无从解决。也许这就是做什么事情都会面对社会难以调解的问题一般,在法院实习时料想法律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在报社实习时又遐想新闻的舆论监督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而最后自己的一厢情愿总是让自己难以释怀。
我不期望自己的思考是多余的,不期望自己的这点想法是幼稚的,而仅仅是在经历了才会做这样的独立思索,也许我们都无法一个人去完成这个世界所赋予我们的使命,而需要的是很多人在一起努力,在一起朝着我们期望的那个方向努力。
报社广告部实习总结篇十三
为全面贯彻落实^v^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促进廉洁自律,积极倡导“廉洁从业,勤俭持家”的新风尚。为把我局廉政建设工作延伸到家庭,渗透到每个领导干部的个人生活圈,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按照州委、州人民政府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巴州卫生局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廉政责任书》,具体要求如下:
一、互相学习,警钟常鸣。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中国^v^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各项制度规定;牢记“两个务必”,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业;心系群众,服务社会。自觉做好家庭助廉的支持者与参与者。
二、互相爱护,自警自律。自觉遵守^v^中央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八个方面、五十二个不准”的行为规范;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做到勤政、高效、清廉。牢固树立起家庭成员相互助廉的思想意识。
三、互相关心,防微杜渐。积极支持配偶、子女自觉践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公民道德规范,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常怀感恩之情,树立领导干部的廉洁形象,守住清廉,以德治家,以廉保家,在各种诱惑面前不起意、不动心,共同铸就反腐防线。把好“家门关”。
四、互相体谅,和谐文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互相体谅,和谐文明。勤俭持家,不慕奢华,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积极参加健康文明的娱乐活动,讲操守,重品行,努力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营造清廉、和谐、文明的家庭氛围。不插手配偶的工作,不干涉配偶正确行使权力。
五、互相勉励,携手共进。关心、支持领导干部的发展和“德、廉、智、体、勤”素质的提高,帮助领导干部提升学习力、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超越,做到潜心学习,努力奋进。不利用配偶的职权和职务、不以配偶的名义办私事、谋私利。
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廉政建设的践行者,“清廉、和谐、文明”的家庭成为领导干部敬业爱岗的支持者,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廉洁奉公、拒腐防变的监督者,身心健康的关心者,为建设和谐家庭和平安社会作出不懈努力,为巴州卫生局党风、纠风和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人:xuexila。
日期:xx月xx日
看了廉政建设领导责任书的人还看。
1.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2.党风廉政责任书范本。
3.党风廉政责任书模板。
4.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书。
5.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格式。
报社广告部实习总结篇十四
xx年年,教育信息报社在总社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围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各阶段中心工作,尤其是围绕推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这一主线,就推进素质教育、“领雁工程”、“树新形象、创新业绩”、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高等职业教育强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一系列重点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丰富报道形式,使报纸质量和宣传效果得到了稳步提升,发挥了引导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作用;始终坚持求稳定求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报社。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奋斗,报社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把握导向,服务大局,努力做好宣传报道。
一年来,报社紧紧围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中心工作,在增强宣传报道的针对性、提高可读性、巩固服务性上狠下工夫,有力地配合了全省教育系统各项工作的开展。
1、全方位报道全省教育局长会议,掀起了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宣传波。
围绕刘希平厅长在全省教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展开宣传,推出了“教育局长谈工作开局”的专栏,陆续刊出了十一个设区市教育局长的专访,推出了“坚定不移推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4篇系列评论,刊发了的《论新时期教育的内涵发展》等理论文章,受到读者的欢迎。
2、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灾的报道工作。
3、积极做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宣传报道。
为切实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宣传工作,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教育信息报作为全省教育系统的喉舌,根据委厅的统一部署和活动宣传组的统一口径,结合自身的特点,牢牢把握舆论导向,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自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们按照“准确及时、把握导向、突出重点、适度调整”的原则:(1)、开辟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栏,至今已刊发消息24篇,及时深入报道委、厅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重要活动,以及实践活动的先进典型和进展情况;(2)、做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系列评论,做到开局集中引领、各阶段有调子,至今已刊发了5篇评论,有效加强了对实践活动的舆论引导。(3)、出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版,刊发有关领导讲话、专家讲座、报告团演讲稿,以及委、厅机关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的学习体会文章,至今已出两期。由于整个报道精心策划、集中力量,可以说,对这一重要活动的报道形成了舆论强势,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受到了刘厅长的充分肯定。
4、开展了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题报道,报道了上城区、东阳市、绍兴县、象山县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经验。其中长篇通讯《殿堂里的“玩童”》以新颖的视觉,首次提出了“减轻学生第三种负担”的理念,阐述了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选准突破点,而“减轻学生第三种负担”正是破解“轻负高质”的钥匙。《^v^》在10月30日“观察与探索”版头条发了4000来字;为把这一典型报道做深做透,本报除配发了评论以外,还开辟专栏“解读建兰”,约请了省内有关知名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连续刊发了4篇,此外,还与上城区教育局联合开了研讨会,由于活动与报道的良性互动,使得建兰中学一时成为热议对象,刘希平厅长也前往该校听了两节公开课。
5、做好教育系统“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报道工作,刊发了刘希平厅长到磐安蹲点、到丽水调研的纪实报道,推出了十二个市教育局长到基层调研的手记。
6、按照刘厅长批示精神,我们开设了“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强省”栏目,贯彻落实今年暑期高职院校书记校长读书会精神,大力推进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作,至今已刊发典型报道及领导、专家专访共9篇。及时报道全省各地开展“领雁工程”的进展情况。
7、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报道。11月2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省召开,这次交流会对推动我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报以此为契机,特开辟“关爱孩子关心成长关注未来”专栏,介绍我省各地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探讨研究新情况、新载体,以促进全省上下更加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更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报社广告部实习总结篇十五
尊敬的领导:
您好!
去年6月,我通过面试来到了公司,负责公司报纸版面设计的工作。在各位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扎实的完成了公司的工作。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从各个方面努力,力争把工作做到更优。下面我把这一年的工作情况向领导汇报,以接受大家评议。
工作性质:报纸版式设计。
过去一年工作取得的进展:首先,我从加入到《m2f金报》工作以来,公司领导给了我许多工作上的帮助。我惟一能做的就是努力认真的工作。我始终牢记自己是《m2f金报》的一员,对上级主管和各级领导,做到谦虚谨慎,尊重服从;对同事,也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其次,作为一个设计人员,永无止境地更新专业知识和提高个人素质以及审美观是必须的。为达到这一要求,我十分注重学习。工作之余,我利用可利用的时间来学习。我觉得公司的每位同事都是我的老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只有不断地向他人求教,我才得以提高,工作才能做好。
在这个职位上,我配合同事们完成了报纸改版设计,也完成了一系列专题报道版式设计的制作。与同事的工作协调上,做到真诚相待,互帮互学。在这段时间里,我个人无论是在敬业精神、思想境界,还是在工作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说到这里,工作不仅只是谋生的手段,更是我回馈公司最好的方式,也是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
还有,我要感谢李涛,是他教会我很多知识。
与同城其他媒体状况对比:
从版面设计这一块,我可以很自信的说,我们比他们做得更好。
但比他们做的要好是绝对的!当然,我也要学习他们好的一面,例如细节方面的处理、图片的局部取舍等等。
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工作目标的设想、优化方案和意见:
报社广告部实习总结篇十六
我来到了xx日报社进行我的毕业实习,决定考研的我选择了分散实习,以前总是听学长学姐说集中实习是大学四年中最刻苦铭心的回忆。在还没有来到报社进行实习之前,在我的心中已经想过很多有关实习的内容,甚至对没有选择集中实习而感到后悔,但是经过了这次实习,证实了我的选择是没有错的,我获得了很多很多。
此次短短一个月的实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专业的知识,更多的是了解了社会、了解了社会各个层次的人、关注了以前从未关心过的事情,增长了关于专业关于社会各个方面的知识。在这次实习期间,我更进一步的真真切切的感受了做新闻的氛围和记者这份职业的特色。比起前两次寒暑假的实习有了新的体会,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新的感想。
此次实习过程中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我的指导老师彭老师对于新闻的敏感性以及他对于报纸的热爱,对于记者这份职业的喜爱。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准和新闻素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成为我在实习期间不断前进不断努力的动力。
指导老师是90年代初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新闻媒体单位工作已近15年,在报社也可以说是主笔记者了。他主要负责每个星期《财智时代》的撰写和编辑工作,是这份特刊的主编。这份特刊主要是报道经济方面的新闻,主要采访的就是各大银行、信用社、政府税收部门以及各种经济报告会。与这些单位和部门打交道需要对国家经济政策非常了解,还要掌握各大银行的办行原则以及他们的借贷款方针政策,更主要的是要把我他们对xx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做出贡献。对于一个大四的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会计职业生涯规划书,这真是个难题,因为这里面关于经济专业方面的知识非常多。
第一天去报社,听完老师的介绍我整个人都蒙住了,这是以前完全没有关注过的方面,并且我对经济这块非常的不敏感,虽说对国家重大的经济政策会有所掌握,但是真正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脑海中还是一片空白。老师说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关注经济、了解经济并且学会看经济新闻,掌握经济新闻,大学生暑假实践报告,培养对经济的敏感。要求我每天向他汇报自己关注过的新闻。就是经过老师这样的指导和教育,我开始去琢磨去研究经济领域,慢慢的我对经济新闻越来越敏感。
虽然实习的时间很短,我可以想象初彭老师当初刚进军经济领域时的样子,会计职业生涯规划书,他肯定付出了很多,做了很多我不知道也不懂得的努力,他肯定读了很多关于经济的书籍,看了许多经济报纸,浏览了无数的财经网页。只有他有这样深厚的功底才可以教育在这么段的时间内对经济领域有全新的了解和认识。与此同时,他似乎时刻保持着新闻的敏感性,时刻关注重大事件的发生。这是我在他身上学到的重要知识,这将对我以后工作或者学习才产生重大作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报社广告部实习总结篇十七
弹指一挥间,呼呼的寒风送走了2009年,本学年的工作基本上已接近尾声。回顾这学年的工作,我们《民院青年》报社在院团委老师的关怀和指导下,广大责编和记者的积极协作下,顺利地走过了它年轻生命的一段旅程。下面就对本年度报社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主要工作和活动:
1、本年的报纸出版情况。从2009年3月至12月,《民院青年》报社共出版了五期报纸(40期、41期、42期、43期、44期)。其中2009年上半年出版了40期、41期两期报纸,下半年出版了其余三期报纸。除了42期、43期报纸由于特殊原因出版了八个版面外,其他的三期报纸均以十二个版面与老师和同学们见面。
2、组织09年“秋之实”校园文化节开幕式暨自治区演讲赛校内选拔赛活动。9月20日,积极组织发动报社内部藏汉成员进行礼仪接待、布置会场、协调音响、稿件审核等细致工作,配合院团委组宣部摆卉娟老师共同圆满完成此次活动的准备任务。
3、主持09年《民院青年》报社记者招新工作。9月21日---9月27日,接院团委通知五大学生组织纳新工作后,组织青年报社宣传部的同学们一起制作展板和宣传栏,并率领08级责编同学重点到新闻传播学院组织纳新工作。经过一周的宣传,我们对全校志愿报名参加成为报社记者的同学们进行了严格的笔试和面试,最终确定了来自于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44人为新一届的青年报社记者,至此,《民院青年》报社(汉文版)共有成员近70名。
4、征集报社口号。鉴于以前报社口号与实际的现状还有一定的距离,在院团委老师的号召下,《民院青年》面向全社征集口号,最终“用最严谨的态度办民院最好的报纸”这个口号受到了老师一致好评,并被确定为报社口号。
5、开展藏文版与汉文版茶话会。在摆卉娟老师的主持下,茶话会促进了汉文版与藏文版同学的交流,也促进了新老届报社负责人之间的沟通,同时也为以后报社发展指明了方向,少走了很多弯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6、绘制《民院青年》报社组织机构图。这样更有利于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可以促进报社内部的了解。
7、对报纸进行版面革新。在老师指导下,我们对报纸的版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把与学生关系最为紧要的版面放在更为明显的位置,切实做到以真心、诚心、关注着民院学子的成长,关注着民院朝朝夕夕的变化。
二、报社日常管理。
强化报社办公室职能,改进办公室工作方法。在实行责编、记者轮流值班。
制的同时,还要要求每天值班人员当中选出一名学生去院团委办公室值班,负责配合组宣部老师日常工作,并积极接收院团委文件,做好记录,供给青年报社编委会。其余值班人员在报社办公室值班,要做好办公室的文档管理以及整洁管理,并且热情接受来自各院系、学生组织等的文件,认真做好记录。
三、报社机制、制度的建设与创新。
报社广告部实习总结篇十八
大一的暑假如期来临了,相比过去的其他暑期,这个暑期是最有意义且丰富多彩的。作为一名新闻传播系的学生,我热爱新闻事业,所以我利用暑期两个月的时间来到了_广播电台和《_报》重要新闻部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
我在报社的这段时间使我收获很大,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开始了一系列的工作。也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平面媒体,了解了新闻产生到报道的过程。熟悉了专业设备的应用,也对新闻记者的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明白了身为一个新闻系学生所肩负的责任,明确了今后学习工作的目标。
来到报社的第一天,我就被分到了重要新闻部,这是一个负责头版和二版新闻的部门。也就是说我的第一次实习就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看到办公室里的知名记者们进进出出,忙里忙外,电话响个不停,采访的任务更是接踵而来。我的心里也产生了一丝的紧张与不安,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完成这么重要的任务。我的实习老师也在不断的鼓励我帮助我,第一天下午,我就要随指导老师到_市_区采访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农民伯伯。这次的采访使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人物访问的技巧,也体会到了记者这个工作的责任性。
期间我还参与了新闻编写的工作,并且学到了版面编辑的技巧,老师们很有耐心的对我讲解整个的流程。记忆深刻的另一个采访是我临时接到任务要随指导老师一起去我国_大草原,做一个关于牧民生活和环境保护的系列报道。匆匆准备了行囊便出发了,一路上我们克服了很多的困难才艰难的到达了目的地。而那里的特殊气候和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都是我们不适应的。但好客的牧民们非常热情的招待了我们,这次我们还来到天然生态保护区,调查报道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而且我还参与了拍摄工作,第一次接触专业的设备,在老师的帮助下很成功的完成了当天的拍摄。这次的实习经历让我收获颇丰。
传媒这个行业要求从业者具有天生的敏感性,比如做记者的,需要时刻捕捉转瞬即逝的信息,挖掘题材,发现背后的故事;做编辑的,需要对文章构架、人们阅读心理有准确把握,从而吸引他们的眼球,让他们掏钱购买;甚至连搞校对的也不能例外,需要他们对刊物中随时出现的错漏及时发现。同时,传媒这个行业亦需要从业者具有广泛的人脉以及持久的耐性,同时也需要有对各类学科的基本掌握,也就是所谓的“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