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零建设工作总结(专业13篇)
总结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写总结时要注重事实和数据,客观而准确地描述自己的表现。总结范文的写作方式和结构可以给我们写作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四零建设工作总结篇一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20xx年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大进展,在计算机硬件建设、电子政务培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我局20xx年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今年以来,局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把政务信息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了以局长肖振华同志为组长,分管领导王焕普为副组长的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对信息化工作进行统一领导、规划和协调。局办公室具体负责,同时选调两名政治敏锐、责任心强、熟悉业务的人员充实到政务信息工作岗位。
(二)加强管理,完善制度。
为保证信息化建设能规范、有序的发展,明确信息化建设方向,我局制定了信息化工作制度,并下发了《关于加强林业信息工作的意见》,对信息报送的主要内容、上报程序及责任进行了明确。为切实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我局明确了局办公室具体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并确定了局网络建设工作人员。另外,领导小组还在局各科室设立了信息工作联络员,落实责任,从上至下,形成合力,认真抓好信息报送工作。
(三)注重培训,提高素质。
(四)加大投入,夯实基础。
今年以来,我局加大资金投入,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机关内外网接入,实现网络正常运行,充实了我局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并成功进行了网站改版。配备了一批必要的办公硬件设备,为下一步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五)信息建设,服务林业。
一是提高了的行政管理水平和办公效率,使信息资源全方位共享和流通,为各级领导及时了解情况、实施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务,使机关办公人员能及时掌握各方面动态,做到办公高效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二是依靠信息化建设使机关进一步转变了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逐步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今年我局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工作中也还存在很多不足,有待于我们加以改进和完善:一是信息化工作经验欠缺,业务技能有待提高;二是组织机构,监督落实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我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由局办公室人员兼任,人力和时间有限。
一是继续加强领导,进一步规范工作制度,落实责任,提高每位机关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把信息化工作纳入个人的目标考核内容,使之完全地融入到个人的工作、生活中。
二是增强宣传工作,争取更多、更好的信息来源。
三是完善培训机制,加快培养高素质信息化技术人才。继续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工作水平。加强与市委、市政府信息部门合作,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
四是加大投入,根据网络系统建设的需要,积极向财政部门申请,解决所需建设经费,配齐硬件设施,完善局网络建设,提高机关网络办公水平。
四零建设工作总结篇二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迅猛发展,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税务稽查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近几年的日常工作中,我们的检查人员常常感到会计电算化带给传统手工查帐模式的强烈冲击。就以往相关案件的实际操作过程来看,在对会计电算化企业进行检查时往往会面对以下难题:首先是稽查人员对会计核算的逻辑性与真实性难以判断。很多财务软件允许设置多个帐套,各帐套之间可以相互传递数据,可以对凭证科目和帐册再加以筛选、过滤,这就为企业设置ab账,编制虚假财务报表提供了可能。系统超级管理员还能直接进入任意环节篡改,会计信息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不可更改性。其次是财务数据存储方式灵活,易遭转移和销毁。电子帐套可以存在本机硬盘上,也可通过网络存储在其他硬盘、磁带、光盘中。再次是稽查人员获取企业财务软件的基础信息的渠道过窄,虽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纳税人使用计算机记账的,应当在使用前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会计核算软件、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但是税务机关往往因为没有相应的运行环境和人员配置而无法试用。这种情况下想在检查前深入了解财务软件的运用情况就受到相当程度制约。最后是信息化环境下对控管、检查企业财务数据的相关法律依据尚欠完善。《征管法》及实施细则没有明确指出税务机关有检查、封存有关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权力。国税发[20_]年47号文虽明确了税务机关有开展电算化检查的权力,但法律位阶低,且对电子取证、电子检查的具体执法程序缺少规定。
因此,我局针对税务检查手段滞后于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转变传统稽查思路,创新税务检查手段,从20_年7月起,将部署地税稽查查帐软件列为跨年度的重点工作之一。一年半来,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对稽查信息化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执法程序和管理制度。现就软件开发应用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与大家做一个交流。
二、查帐软件的功能特点。
无锡奇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多年税务查帐软件的研发经验,其产品已推广应用于全国二十个省(一百多个城市)的稽查局,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我局与该公司联合开发的查帐软件包括数据准备、分析评估、项目检查、帐务检查、成本检测、结果处理、综合管理、帐套管理、基础数据、模型管理、系统功能等11大模块,从每个模块中又散射出若干功能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又包括若干功能菜单,主要具有以下功能特点:
(一)采集范围广,可采集近百种300多个版本的财务软件中的数据;采集数据类型多,包括:帐务数据、物流数据、工资数据和固定资产数据;提供了多种采集方法。
(三)提供分税种项目化检查平台,针对不同税种、不同项目提供相关的检查工作表、检查模型和稽查提示信息帮助检查人员完成项目检查。
(四)提供个人所得税和固定资产的专项检查平台。
(五)提供物流数据及成本检查分析方法。
(六)提供数据集中管理平台(b/s结构),以实现数据增值应用,加强稽查实施过程监控管理。
(七)可以将企业多个年度的相关数据放在一个检查平台上,并提供跨年、月分析工具,以强化工具的分析功能。
(八)各种分析模型按照行业和不同年度进行设置,加强了分析模型的适用性和软件的伸缩性。对于主要模型的运行结果,内置数据加工功能,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
三、使用查帐软件查帐初见成效。
经过一年半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深刻感受到信息高科技对税务检查的有力推动:查帐力度大大增强,案件质量得到切实提高,稽查威慑力明显提升,队伍建设再上一个台阶,内部管理更为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提高效率和准确度,查深查透案件。
查帐软件所提供的查帐工具和多样化的模型提高了查帐的工作效率。传统的手工查帐只能从海量凭证中单纯凭经验来抽查,而软件通过科目的名称、凭证的摘要内容、金额等信息,运用查找、过滤等删选手段,能快速地将所需要的信息汇总列示,方便了检查人员进行数据处理;利用软件提供提供的指标分析、报表分析、帐户分析、帐户检测、分录比对和存货检测等模型分析功能,迅速发现异常信息,并通过穿透式阅帐功能帮助稽查人员任意透过总帐看明细帐,透过明细帐直接看记帐凭证,省去了稽查人员到企业大量的原始凭证中去翻找这一烦琐的工作环节。
(二)塑造稽查高科技形象,提升稽查威慑力。
利用信息化查账工具,进一步强化了查账手段,可以对多种常用财务软件数据进行导出,也可以多人联合对一个案件同时进行案头分析,拓展了检查的广度和深度。
在使用软件以前,按照传统的查帐方式对会计电算化企业进行查帐,面对海量的原始单据,调帐费时,费力,如要企业把凭证打印出来可能需要两、三天的时间,一旦遇到企业不配合的情况,工作就难以顺利展开。现在只需带光盘和u盘,稽查人员就可以独立将企业数据采集出来带回去检查,研究,不需要会计从旁协助,企业也不必担心凭证丢失,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查帐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减轻了企业对于税务稽查的抵触情绪,同时也为我们稽查队伍塑造了文明,亲和,高素质,高科技的形象。
据一线检查人员反映,查账软件对企业的会计分录进行全面检测往往只要用几分钟时间,而人工检查起码要两天,效率是后者的十倍以上。税务部门能快速、高效、准确地摸清对方的底牌,极大的震慑了那些企图以高科技手段蒙混过关的不法分子。
(三)规范稽查业务流程,加强队伍监控。
查帐软件的使用过程体现了实施检查的业务流程,加上对各税种、各项目计税依据的归集和对查帐过程的记录与控制,使内部管理更为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
对检查人员而言,规范了各类工作底稿,检查内容和范围,统一了各类计算标准,实现定式检查。一些扣除比例、扣除限额预先设置好参数(如业务招待费、计税工资限额、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等),一旦归集好计算依据就可自动计算出结果,可以避免检查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造成的误差,在规范检查内容的同时,对稽查人员的业务水平的提高大有帮助。特别是所得税的归集设置的项目,从内容到口径全部与省局的所得税申报表基本一致。这样,对所得税申报缴纳不足的情况,可以直接找出税款差异的原因。
对审理人员而言,能够以查阅人员的身份查阅最原始的帐册数据,从软件应用各模块的记录中可以看出整个查帐过程。审理时就弥补了传统的审理仅审查纸质案卷的缺陷。审理人员可以看出取证是否完整,对“事实清楚“的把握更到位更准确,有效地排除差错。
对领导层而言,事中、事后的工作过程都会在检查帐套内留下记录,可以方便局领导监督、检查稽查工作的全过程。另一方面也提醒和督促检查人员须敬业爱岗,工作精益求精。
(四)提高稽查业务水平。
稽查人员要想成功地运用查帐软件开展稽查工作,必须具备基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基本的会计电算化知识。检查干部在使用查帐软件的过程中积累和共享查帐经验,不断接触和加深这些知识的研究和学习,尤其是计算机应用能力,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稽查业务水平。
(五)降低稽查成本。
电子数据比较容易复制、转储,可减少调帐检查的次数与成本,软件查帐减少了单个企业查帐时间,大大降低了税务稽查成本。
(六)实现数据增值应用。
随着查帐软件的不断应用,积累的案件数据会越来越多,查帐软件应提供数据增值利用工具,可以利用这些工具进行各种统计分析,以自动生成相关行业数据,自动修正查帐软件中的相关参数。同时可以将已查案件自动或半自动生成案例库,用以指导类似企业检查或案例学习。
四、开发应用中的几点体会。
我们感到上马查帐软件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人、物、财、目标、机器设备、信息等六大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要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标,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等环节必须全程伴随开发过程。这里谈一谈开发应用中的几点体会:
(一)成立强力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开发工作。
领导重视,带头参与,上下一心是做好工作的有力保障。我们的做法是:成立了以稽查局长为组长,各分管副局长和市局信息中心主任为副组长,局中层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小组,由查帐能手和业务骨干组成,具体负责项目的测试、应用、二次开发的业务和技术工作。班子成员结构合理,既有综合管理人员,也有专业技术人员,既保证了团队的有效沟通交流,又便于在开发过程中高效灵活地配置人、物、财、机器等各类资源。
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尊重软件开发客观规律,科学统筹,将开发应用工作细化成实施准备、实地采集数据、测试应用、测试应用评估、项目实施等五阶段,分解责任,落实到人,有条不紊地予以实施。
一年多来,我们边开发、边测试、边修改、边完善,分行业、有重点、有针对地对查账软件进行实地测试、应用、比对,充分将稽查经验、方法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攻克了财务软件版本繁多、数据接口不统一等难关,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二)重视配套队伍建设,人员培训贯穿始终。
查账软件应用要求稽查人员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不仅要有丰富的财会、稽查知识和技能,熟悉税收法律法规,而且还应当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掌握数据处理和管理技术。所以我们认为“宁可人等装备,不可装备等人“,决不能等软件出来后再培训干部。局里从开发起始之日就狠抓配套队伍建设,对人员的培训工作贯穿始终。到目前为止,已利用双休日大规模集中培训3次(包括召集市本级全体人员和各县(市)部分人员集中培训1次,市本级全体人员单独集中培训1次,检查人员集中培训1次)。在平时,通过演示性培训,小组讨论,赴企业现场实地培训和互帮互学等形式,使全体稽查人员了解了软件基本框架和主流财务软件的运作模式,逐步掌握了查账软件的基本操作,理解了检查模型设置原理、能熟练应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查账技巧。
(三)探索完善相关制度,严格规范执法程序。
《征管法》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八条规定税务机关有权检查纳税人的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对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可以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国税发[20_]47号文明确了税务机关有开展电算化检查的权力。这是电子查帐的主要执法依据。然而以上法律条文对电子数据作为稽查证据所涉及的证据完整性、规范性、安全性以及证据使用、储存和保管等方面的具体操作都缺乏详细指导。我局在参考了兄弟单位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法律和本地实际,大胆探索,主动创新,制定了《__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利用查账软件实施稽查的工作程序》(见附件1)。规范了电子数据的调取、保管、归还、存档等多个环节,将利用查账软件实施稽查与tf20_设定的流程相结合,为检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规范执法、严格程序、依法行政提供了有力武器。
(四)采用二次开发模式,科学规避项目风险。
现代软件工程学实践表明,近一半的项目存在开发延期,预算超支等风险因素。为把项目风险降至最低,项目小组决定大胆创新,参照快速原型法(rapidprototyping)思想进行二次开发。即首先构造一个具备主要功能的查帐软件原型,然后通过对它的不断试用,不断修改,不断扩充完善得到“本地化“的查帐软件。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我们以奇星公司原有的综合性查帐软件为原型,将稽查问题分析转化成查帐软件业务需求,边试用、边细化、边完善,顺利实现了软件的“本地化“。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二次开发,成功开发出工业、商业、餐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等六个行业的专业查帐软件,并在各行业的检查中进行了应用,尤其是在餐饮业、所得税汇总缴纳企业的检查中发挥了重要功能。
这种开发模式前期投入小,风险低,非常适用业务需求经常变化的情形,有效跨越了业务人员不懂技术,技术人员不懂业务的鸿沟。
在税务稽查工作中,取证是实施稽查的关键环节。查帐软件的电子取证功能集中在数据采集软件上。随着查帐软件的广泛使用,加大电子取证力度,规范电子证据取证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结合以往的数据采集经验,下一步我们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规范电子取证工作:
(一)强化数据接口,扩大采集范围。
目前的数据采集软件已经可以采集近百种300多个版本的财务软件中的数据,涵盖了国内外主流非主流的财务软件,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从我局的实践和其他兄弟省市的案例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可采集数据的国外财务软件偏少;二是对采用新型网际网络架构,服务器不在本地的财务软件难以采集数据;三是对企业自行开发,量身定做、结构复杂的财务软件难以采集数据。
我们将与奇星公司联合,进一步加强对国内外财务软件接口的研发力度。
(二)保护目标系统,确保取证全面客观。
电子取证时,如何划定取证范围,确保取证全面客观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目前实际操作中只对财务软件中的帐套取证,绝大多数情况下已经能满足检查需要,但必要时建议扩大取证范围。稽查人员可根据《行政处罚法》第37条的规定对现场可能记录违法行为的物品、数据等证据,经批准后采取封存方式,以备进一步分析。封存前要保护好各种与系统相关的软硬件及外围设备,避免数据丢失。封存对象可以包括:现场的信息系统、各种可能涉及的磁介质、上机记录、命令记录、内部人员使用的工作记录、现场的各种打印输出结果、传真打印件、程序备份和数据备份等。
(三)依照法定程序、科学取证。
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证据收集。我们觉得将来在取证的执行程序上有必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最好由两个人以上进行提取操作,稽查人员提取电子证据后在文书化的证据材料上签字,并由在场的当事人同时签字确认;二是提交有关取证过程的文字说明材料,注意电子文档的存贮位置、文件名、文件后缀等细节;三是提取的电子证据来源必须与原始计算机和备份硬盘、软盘的编号一致;四是要确定形成时间,注意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上机时间和实际操作时间之间的差异。
常用的固定电子证据的方式不外是打印和拷贝两种。无论采取哪种取证方式,在固定证据后,都应当现场确认,明确电子证据的收集和固定情况,包括:案由;参加检查的人员姓名及职务;检查时间、检查地点及检查顺序;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取证方式及取证份数;参与检查的人员签名;提供电子证据的人员签名。特殊情况下,如收集证据时电子文件遭意外损毁或非法篡改、删除的,应及时通知专业技术人员予以协助。
(四)积极开展电子证据检验鉴定,提高证据法定效力。
理论上电子证据通过鉴定才能成为定案的直接证据,税务机关在办理涉及电子证据的案件时,应及时提请法定机构对电子证据进行检验分析。找出电子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客观联系,从而确定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但是目前省内电子证据鉴定尚欠完善,该项工作开展有相当困难。
(五)精心存档,确保证据安全。
在处理电子证据的过程中,有些案件设计金额较大,需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有些案件处理后纳税人申请行政复议,提请行政诉讼。为保证电子证据的可信度和安全性,检查人员要对各个步骤取得的电子证据进行归档,确保安全。因此取证调查时可将备份的介质打上封条,并采用安全措施进行保护。非相关人员不得对存放电子证据的计算机进行操作,相关人员调取证据时不得轻易删除或修改与证据无关的文件,以免引起有价值文件的丢失。
总之查帐软件不仅填补了稽查过程中计算机监控的空白,而且大幅度提高了税务稽查的准确度。另一方面,作为稽查人员必须认识到,查帐软件不是万能的,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即使是再科学再先进的查帐软件,要想用好用活,也要求使用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基本功是开展电脑查帐的根本前提。我局的实践表明,积极使用查帐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查账,综合运用其他稽查方法,不失为新形势下促稽查力度、促案件质量、促队伍建设的一条新思路。
四零建设工作总结篇三
网站建设的目的是在于宣传地税形象、带给纳税服务、拓展政务渠道。今年上半年,哈密地区地税局在自治区地税局和哈密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用心加强对地税网站的管理,保证其安全、有效、可靠运行,为广大企业和群众带给公开、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务,促进中心转变职能,改善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进一步推进了我局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现将20xx年上半年网站建设工作状况汇报如下:
领导重视是网站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多元化申报个性是网上申报等办税服务的开展,网站已成为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办税平台、信息交流的互动平台、税收宣传的平台,同时也是税务机关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加强管理提高效率降低征税成本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一向以来,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网站建设的长远发展,把我局信息网站建设摆在重点工作的议事日程,年初更就如何建立、建好网站,先后召开专门了多次座谈讨论会,集思广益,进一步确定了网站建设的初步构思,各部门分工明确,每项信息资料都职责到人。并出台网站信息奖励办法,鼓励干部职工用心踊跃投稿,在为纳税人带给全方位公共税收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发挥了网站的宣传阵地和桥梁纽带作用。
思考到网站建设涉及到征管信息化、纳税服务、税收宣传和计算机技术等诸多方面,我局着力从制度化入手,不断建立健全了网站建设相关制度,对网站栏目设置、信息传递的程序时限、部门职责、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等方面都实行了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
一是将政务信息作为单项工作纳入对各科所的年度考核评比中,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信息报送工作的重视度;二是进一步完善我局的信息报送考核评比办法,扩大网上应用,确保网上信息的数量;三是规范上网信息;四是全体税务干部要用心参与网站建设,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税收服务、强化税收管理出发,为网站的建设出谋划策,提出合理化意见和推荐,不断完善网站功能、丰富网站资料,构成人人关心网站,个个参与网站建设的氛围。透过管理“办法”和相关激励措施的出台,有效地保证了网上信息发布的数量及规范有序、及时准确。
区局在网站设置了“政务公开”频道,及时全面地发布各类行政管理和税务管理信息,增强了地税工作的“可视化”程度,有力保障了地税人员和纳税人知情权、监督权。为进一步方便纳税人查询涉税信息,我们在网站资料安排上急纳税人所急、想纳税人所想,始终以“纳税人想明白的,纳税人就应明白的都能够在网站中查询到”的目标。此外,在“局长信箱”、“纳税咨询”等互动区,安排专人受理、专项承办和限时回复,用心为纳税人答疑解惑,受理纳税人的举报、投诉和对地方税收工作的意见和推荐,透过和纳税人用心互动,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上半年,我局在做好网站建设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受到管理、人员不够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区局领导的要求还存在必须的差距。目前,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一是网上办事的力度还不够,政务公开不及时;二是网上信息公开的全面性远远不足;三是政务公开依然还不够深入,信息更新仍然存在不及时、不全面、不规范的问题,不能发挥政务公开的新渠道作用;四是个别干部职工收集和写作信息的用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一,我们要牢固地树立举全局之力办网站的思想。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第二,进一步构建信息化的共建,资源共享;第三,深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完善监督机制,使地税网站成为纳税人获取信息的首选渠道。第四,加强信息及时报送工作,确保网站信息更新及时。
四零建设工作总结篇四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xx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开展平安创建,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措施来抓,实现了“七个不发生”的目标要求,确保了社会稳定,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全镇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在创建“平安”过程中,我们注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平安防范新体系。
只有社会稳定,才能安居乐业。创建“平安”既是实现新发展的需要,更是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从加强思想认识、完善组织网络、落实各项制度方面下工夫,做到了三个到位:
1、思想认识到位。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平安建设作为全镇重点工作来抓,牢固树立防范意识,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机关工作人员和辖区单位共同抓。镇党委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书记任副组长,各相关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平安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工作的协调、检查指导和考核验收等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创建工作,制订了创建“平安”的总体计划,加强了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落实了各项综合防范措施。
2、组织网络到位。为了增强地区防控功能,我们重点从完善组织网络方面下工夫。在镇平安创建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各村居也相应建立了创建组织,设立专职综合治理工作人员,并明确各级“创安”工作目标,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上下联动的创建工作网络。目前,除派出所警员外,辖区群防群治力量有协警20多名,非正规就业安全人员50多名,义务巡逻队员近200名。由此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网络。
3、管理制度到位。为了促进全镇综合治理工作,健全制度建设,我们从两方面入手,不断加大平安建设力度。镇党委、政府班子对综合治理工作做到“思想上有位置,组织上有班子、工作上有布置,经济上有票子”。我们多方筹措资金,一年来,在社会安全防范上投入资金达200多万元,为构筑“平安”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证。同时,我们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安全防范制度,如《突发、重大事件事前预警制度》、《治保调解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有效保证地区安全防范工作。
二、深化安全防范,完善平安建设新机制。
搞好平安建设,机制是重点。创建平安是一项综合工程,只有创新机制,才能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居住在业主、居民才能具有充分的安全感,为此,我们从“四个坚持”入手,积极做好各种防范工作。
1、坚持发挥基层组织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积极做好事前防范和预警机制建设工作。在维护镇域稳定过程中,我镇始终以构筑夯实基层工作基础为重点,聘请基层信息员40名,不断健全地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网队伍。全镇以村居为重点,单位为依托,联合派出所、法庭、司法,每月一次对辖区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摸,实行“零报告”制度,大力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做到领导重视、排查认真、信息畅通、职责分明、处置及时。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综治办、信访办等有关单位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居民家中,扎实做好群众基层基础工作,及时收集、排摸不稳定因素,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通过疏导、化解工作,使一些事态平息在萌芽阶段。一年来,我们共排查调处各项纠纷、矛盾23起,调解成功21起,成功率达95%以上。受理各类信、访、电12件,办结率、反馈率均达100%。
2、坚持围绕加大宣传,提升单位、居民安全防范、法制意识。我们以治安防范宣传、普法宣传、《条例》宣传、禁毒宣传四项内容为宣传重点,积极提升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在治安防范宣传中,我们通过黑板报、宣传单、座谈会等形式,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防范知识,提高居民自防能力。如派出所特别针对一些犯罪分子利用部分群众迷信、贪小便宜心理进行街头诈骗的情况,深入农村,开展现场警示教育,以提高居民的防范能力。在普法宣传过程中,采取了建立一块法制宣传园地、设立一只法律服务箱,赠送一本法律知识手册,举办一次法律咨询的“四个一”宣传形式,把法律知识宣传与法律援助有机结合了起来。在《条例》宣传过程中,我们通过“双教育、双规范”等活动,较好地营造了宣传氛围。
3、坚持“平安联创”,及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我镇驻地企业较多,各村经济发展不均衡力。为此,我们结合实际,依托社会力量,坚持“项目联办、人才联用、资金联股、城镇联建、平安联创”五联方针,突出抓好“平安联创”,建立地企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调度“平安创建”工作,对涉及征用、租用土地的村庄分别派驻工作组,及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工作中,我们依托党的基层组织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依托司法调解中心、信访接待室畅通居民反映问题渠道,依托民政办落实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坚持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到多向群众宣传现行信访、土地法规政策,多发动党员和居民骨干力量带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头,做到多上门、多了解、多解决群众的各种困难,由此确保了全镇的稳定。
4、坚持做好“五类人员”的帮教转化工作,保障辖区稳定安全。我们十分注重做好对“*”参练人员、劳教刑满归正人员、青少年犯罪等“五类人员”的帮教工作,在积极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尽可能为其提供生活上的援助,以促使其转化。目前全镇共有五年内刑释人员名,三年内解教人员名,均全面开展了帮教;原来几名“*”练习者也全部表示不上访、不上京、不再练,达到了‘*’人员‘零进京’、‘零滋事’的目标。
三、加大基层防控建设,巩固平安建设新成果。
创建平安,构筑打防控一体化的安全保障网是保证。今年,我们不断加大基层防控建设力度,从社区警务建设、消防安全防范、流动人口管理、安全文明共建等方面入手,做到了“四个注重”。
1、注重警务建设。我们突出发挥派出所这支主力军作用,十分注重警务建设。先后了高标准派出所办公楼,为巡警队和110机动队配备专用车辆2部、小灵通20部、警械20多套。派出所广大干警放弃大量业余休息时间,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勇于奋战的精神,结合各种专项整治工作,不断加大犯罪打击力度,始终保持对各种违法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确保了辖区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今年,全镇共发生刑事案件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7%,破案起,其中可防性案件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2、注重安全生产防范。我们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针对乡镇公路总里程长,过往车辆较多的实际情况,广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有关知识,加大了对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教育;同时,加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定期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各种专项治理活动,严密制定紧急预案,并确保落实到位,有效保证了群众生产生活的安全。
3、注重流动人口管理。我镇外来人员较多,管理难度大,为此,镇党委、政府根据“健全组织,摸清底数,落实措施,多方配合、严格管理”的要求,落实“属地化管理”原则,重点加强了工地和出租私房、集贸市场、用工单位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认真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具体责任,切实做好流动人口的调查、登记、发证管理服务工作,使流动人口的管理做到规范有序。
4、注重基层联动防控网建设。针对街面相对案件较多的实际,派出所大力加强地区防控力量建设,共同建立了集人防、物防、技防和辖区单位群众自我防范为一体的基层防控网络。40个村成功推行治安承包新机制。目前,已组成了覆盖全镇的防控网络,做到街面上有巡逻民警,小巷有专职力量,农村有群防队伍,专业防控力量和群防群治力量相互协调、形成互补,合力维护社会安定。
通过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安全系数明显提高,居民对安全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打造“平安”已初见成效。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社会不稳定因素依旧存在,与各种黑恶势力的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重新理清思路,把全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
下年,我们将进一步从群防群治的角度出发,做到“技防与人防结合,打击与防范并举”,进一步完善事前干预机制,进一步加强治安防范网络建设,以务实、创新的态度,合力实现“平安”目标,为全镇的长治久安、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四零建设工作总结篇五
在20xx年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的院特色专业遴选工作中,我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被确立为院特色专业建设点。三年来,经过我系全体同仁的不懈努力,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水平达到了我院专业的验收标准,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现将特色专业如下:
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一支年轻化、学历高、实力强,而且作风顽强、锐意进取的专业队伍。在专业建设中,我们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与学科带头人的作用,积极培养学术骨干,紧扣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加大力度进行专业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并重,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提升,积极开展学术交流,营造健康和谐的学术氛围。特色专业在学院未来发展方面要起龙头作用,为此全系同志进一步把各教研室工作做细、做强、做大,真正做到未雨绸缪。
1、力促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健康发展,争创本专业为品牌专业。“”期间,本专业加大引进人才力度,加快制度建设,加速教学改革,建设精品课程,为学校进入更高的平台做好了超前准备;培养了一批批具有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合格中小学语文教学教师、教育科研人员、文秘工作者;每年毕业师范类专转本生300人左右。本专业毕业生一直保持着较高比例和较高质量的就业率,其中有一大批相继进入了我院附属高中、南京十三中、南京北京东路小学、游府西街小学、长江路小学和外地的名校,还有一些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不少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另眼相看,给予很高的评价,主动要求我们派毕业生前往实习,在公开招聘前提前来我院物色本专业优秀毕业生。这一切为本专业成为院品牌专业打下坚实基础。
2、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保证了本专业的良性发展。为适应高教事业的发展,本专业从“十五”期间就致力于发展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职称、高学历的师资队伍。截至20xx年x月,汉语言文学专业先后吸纳2名博士,一位从事古代汉语、古文献研究,一位从事先秦两汉文学研究。
3、刚柔相济,依靠激励、感召、启发、示范、引导等方法,进一步夯实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基础,并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学院的统一部署下,本专业贯彻传统的“课比天大”“教学无小事”的教学管理理念,通过强化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过程、教学行为以及教学秩序;充分调研、借鉴兄弟院校的学分制,有序推进学分制,强化并完善教育教学的质量监控队伍;以教学工作的目标管理为手段,持续提高教学质量。
本着一切为了专业发展的需要,为了与时代同步,系科进一步强化教学改革,进一步落实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为社会服务、为教育服务。
1、面向社会,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近三年,本专业为了适应社会对新型教育人才的'需要,科学地将汉语言文学专业调整为三个模块,即汉语言文学基础理论、汉语言文学教育研究和汉语言文学应用技能。调整原有基础性课程与实用性课程的课时,对内容详尽的课程做了相应的整合,增开了针对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升的一些理论实践选修课程,如《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实务》《语文教学理论研究》《语文美育》等;将《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纳入讲授与考查之列;还增加了一些富于时代气息和面试的课程,譬如“演讲与口才”、“说课”,等等,供学生在二年级选修。
2、牢记四个“有利于”,以便于合理地选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内容,简言之,就是为了教育事业这一百年大计,因此,本专业以如下四个有利于为基本指南,即有利于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进行学科研究的初步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大学毕业前获得相应的中小学教师技能培训。使学生能够轻松走向课堂,也能够愉快步入研究性大学进一步深造。
3、强化教材建设。本专业的大部分专业基础课程、主干课程均使用本专业专任教师编著的教材,并在使用中不断修订。由南师大出版社20xx年出版的本专业专任教师编著的系列教材,近期已有部分教材再版重印;本专业专任教师编著的这套系列教材,获20xx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还派出本专业专任教师参与我院分院五年制高师《语文》和《现代汉语》教材的编写,担任各分册教材的主编、副主编;这批教材也已走进高师讲堂,教材的修订、选本的编撰工作也在有序进行。
根据专业具体规划,三年来这1、5万元专项基金主要投入在课程建设、重点学科建设、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等方面。这些资金的投入,有效地改变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环境。具体情况如下:
1、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以保证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第一,加强加速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师资队伍建设上水平上台阶;第二,加大课程建设力度,确保满足学科发展需求;第三,深化教学改革,紧紧围绕教学大纲、计划、教材、课程建设、教风、学风、考风等进行全面改革,把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转本)特色专业的建设落到实处。在“”期间,这些措施均已得到很好落实并初见成效,以达到预期建设目标。
2、及时修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从20xx年秋季开始,汉语言文学专业首先调整了过去整齐划一、统一组织的集体实习模式,做到统一部署、集体实习与工作意向确定的个体实习相结合的灵活原则;在教学法课程中进一步融入“新课程标准”、“教育与心理”、“教师法”与“说课技能”,并作为考核内容;再者,调整了选修课部分,增加了“面试礼仪”、“普通话训练”、“演讲与口才”等更符合学生迫切需要的基本技能课程。到目前为止,这几部分业已达到预期要求。
3、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本着宁缺毋滥的前瞻性战略眼光,近几年,共引进两位博士,进一步充实了专业师资队伍。本专业专任教师中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人。一位教师远涉东洋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一支结构较合理,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学历、高职级、高水平的专任教师队伍,已经初步形成。
4、加快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大幅提升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期间,有一位教师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两位教师独立承担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多位教师主持院“”科研课题多项,5位教师获院学术著作出版资助;此期间本专业专任教师出版个人学术著作十余种,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5、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质量。经过多年苦心经营,目前,系常规教学工作井然有序,教学纲领性文件一应俱全,组织与实施均非常有力、到位;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活水长流,成果显著;各类教学档案齐全,管理有力;管理人员立足本职工作,任劳任怨。总之,教学管理已达规范化、专业化要求。
6、合作办学成绩斐然。本专业的师范类专转本是与苏州大学合作办学,接受该校教务部门和文学院的教学工作指导,互相信任,配合默契,合作愉快;依托省内多所教师进修学校等机构合作举办本专业成人“专升本”教育,也合作得十分成功。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复办以来,经过连续的建设与发展,逐步在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教材建设、课程设置与建设、学风建设与学生就业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
1、教学队伍优。本专业教师具有比较丰富的两年制大专起点本科学历补偿教育教学经验,他们熟悉学生的专业背景,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科学研究能力。目前本专业拥有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共有5名教授(为全院教授数的20%),其中两人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一人同时是本院唯一一位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还有一批高水平的副教授和青年讲师,教师团队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高,是目前江苏教育学院师资队伍力量最强的专业之一。
2、教学计划和大纲针对性强。在学习兄弟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经验和总结本专业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又多次组织调查研究,充分考虑生源的学习背景和实际发展需要,认真设计编写了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学计划和各科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培养既注意全面性又突出重点,从目前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要求学生不可急功近利,一定要全面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打好基础;同时也要强化把专业基础理论转化为教学技能的能力。
3、教材与精品课程建设初见成效。目前,由本专业教师编写的7种专用教材,已于20xx年x月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使用中不断修订。围绕必修课展开教学改革,已建成一门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三门院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语文教学论”)。
4、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本专业充分考虑基础教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注重将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深入理解当前国内外基础教育理论、母语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最新发展和改革动向,把握本专业理论研究成果的价值追求;同时,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调查、教育考察、文化考察和大量的见习与实习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本专业和国内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培养其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
5、改革力度大。本专业不仅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高度重视教师的进修学习特别是在职进修学习,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目前本专业有4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本专业通过演讲比赛、技能大赛(三字一话、说课等)、双休日综合文化素质课、社会用字调查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教学技能和教科研能力。
6、服务意识强。本着“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指导思想,大力开展就业指导、考研指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就业、灵活就业。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两届毕业班许多学生在南京六城区中小学教师招考中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均表现出色,不少非南京籍同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留在南京的中小学任教;04级的郑晓春进入了无锡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05级的戴婧进入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章蕾进入江南大学太湖学院,08级的魏孟玲进入南京晓庄学院,王辰辰进入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高校教师。07级的余汇进入江苏省电化教育馆。此外,在各地的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中,本专业的学生也有令人满意的表现,很多毕业生顺利被当地的重点中小学录用。三届毕业生中都有一批学生顺利通过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进入地方党委、政府机关工作。06级的郭琛被江苏省烟草公司录用,显示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以上事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专业对学生认真负责的社会服务意识和工作绩效。
问题一,虽然引进了一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但学院被边缘化的现状和资金不足等原因,对人才引进还存在瓶颈;图书资料室建设资金的投入缺口很大;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一些措施还有待进一步落实、细化。
改进措施:立足选送现有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的同时,在引进高职、高学历人才方面争取学院的更大支持,确保师资队伍再上新阶梯;购买图书经费投入有待加大;加强监管力度,进一步落实与完善教学改革举措。问题二,与社会接轨方面的课程设置还不够,相关的内容、课时数,包括开设时间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改进措施:继续收集与社会接轨的相关讯息,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选修模块。
识的系统完整,又保证学生与社会“无缝接轨”。
另外,在教学相应环节仍需学院大力支持,不断补充、更新教学设备,确保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正常进行。
四零建设工作总结篇六
20xx年,我镇按照略办发[20xx]14号和略办字[20xx]27号文件精神,根据“四美”的总体目标,为全面完成村县级示范村建设任务,镇村干部齐抓共管,上下一心,在产业发展、农民生活、乡风文明、乡村面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的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得到了提升,整体环境焕然一新。现将20xx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于3月25日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我镇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成立了由镇长胡涛任组长,镇人大主席刘建波、副镇长张任副组长,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包村干部为成员的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由张同志负责办理日常工作,汤波同志负责美丽乡村建设联络工作。镇村干部明确了各自的工作任务,夯实了工作责任,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按照城乡统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突出特色的要求,由镇党委、政府牵头,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村进行调研,了解村上的发展现状和群众的发展期望,并召开了村两委会议进行研究讨论。结合村的实际情况,制订了20xx年村“美丽乡村”县级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努力打造村容整洁环境美、科学规划布局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能够为群众带来实惠,推动农村社会改革,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活方式转变、环境提升、文化娱乐繁荣、民主法制普及,在工作中我们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增收产业,除陈规陋习,立文明新约,创建特色鲜明、自然和谐的文明新村。镇村干部上下联动,将“村规民约”与“卫生公约”有机结合起来,每月组织开展一次环境卫生大扫除,对排水沟渠进行硬化、清理,从根本上治理“五乱”。在20xx年度美丽乡村建设中,村累计发动群众投资14.37万元,群众投劳4224工作日。
为了加快县级示范村的建设,我镇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环境污染治理、农村清洁工程、危房改造建设、县级部门驻村联户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政府投入、社会参与、农民自筹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我们重点在增收产业方面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民过上好日子:
1.在产业增收方面,村成立了“石参种植合作社”,争取石参种植项目扶持资金100万元,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全村236户农户参与,共种植石参600亩。年产量达2吨,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40元。
2.村利用自身土地优势,发展千亩核桃园种植,种植核桃树120xx株,并积极争取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发展天麻10000窝,引导村民在核桃、天麻、杜仲等方面创业增收,形成了以核桃和天麻为主的主导产业,同时加大对当地特色种植业的扶持力度,发展石参xx0亩。
3.为了确保全体村民的用水安全,村两委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帮扶,投资14万元新修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处。镇政府自筹1.9万元为村新建垃圾池2个,新设垃圾箱10个,配备专职保洁员1人,争取项目资金投资45万元为村疏浚沟渠1.3公里,治理河道0.3公里,争取资金12万元整治农田40亩,投资22万元新建村组主干道0.8公里,硬化入户步道0.2公里。
4.镇上筹资,村上筹劳,对村道路进行日常维护,对道路周边环境卫生进行清扫整理,治理路边乱堆乱放,硬化、清理排水沟渠等。
今后,我们将按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保质保量完成示范村建设任务,争取把村建设成为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农民幸福家园新农村,以此辐射带动全镇其余4个村在产业发展、农民生活、乡风文明、乡村面貌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零建设工作总结篇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容不得懈怠,更经不起折腾,必须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按照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的原则,重点推进3条乡村振兴示范线路的建设和提升,东部示范线路以张市镇沈家村中心,辐射周边7个村;中部示范线路为开港大道沿线庄头镇至邢庄乡的10个村;西部示范线路为临港经济带沿线。每个乡镇至少打造1-2个示范村。张市镇作为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率先推进。
规划引领。
乡镇工作“三结合”的重要嘱托,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我们与人民日报智库团签订合作协议,制定__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现政策上与国家战略无缝对接,探索开创一条符合__实际的乡村振兴道路。村庄规划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今年我们将探索融合原村庄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等村庄空间类规划,“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环境整治。
我县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建设为推动力,以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为当前任务核心,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长远目标,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目前我县所有村庄陈年垃圾已经全部清理完毕,所有乡镇村庄已全部实现市场化保洁。对示范村、贫困村、大非村的村容村貌进行治理,确保实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目标;对这些村的户容户貌进行提升,整合项目资金,达到“六改一增”、“五不五有”,实现“五净一规范”的目标,使贫困户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百千工程”。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部署安排,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__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十大工程实施方案》。20__年,开展“十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21个示范村、80个提升村,谋划2条示范带。今年我们重点推进东线示范带,全程29公里,涉及2个乡镇,9个村庄,全部为示范村,其中邢庄尹庄村、张市郭家和高庄是贫困村。
根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库的标准,示范村项目资金不超过500万元,政府所在地的项目资金不超过1000万元的标准,21个示范村共谋划项目124个,资金10521.4万元。其中东线示范带涉及9个示范村,围绕道路、排水、绿化、亮化等谋划项目46个,预估需资金4999万元。沈家村谋划道路、排水、空心院整治项目,资金500万元;郭家村谋划道路、社区提升改造、乡村游项目,资金500万元。目前,郭佛、尹庄、沈家村开始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作,郭家村建立了农业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
“厕所革命”。我县制定了__县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农村“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厕所革命”推进会,进行了任务分解,明确任务分工,在十八里镇召开了现场观摩会,确保了农村户厕改造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我们采取因地制宜、科学确定户厕改造模式。在污水管网覆盖地区,推广使用完整下水道式水冲厕所;在污水管网覆盖不到的地区推广使用三格化粪池式厕所;还在使用的沼气式改造为沼气式无害化卫生厕所。根据不同的村情户情,确定不同的施工方式。
空心院整治。
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购房者增多,致使农村空心院越来越多。通过4月中旬的摸底调查,我县现有空心院14196处,空闲地1577处。各乡镇选择1到2个村作为试点,入户宣传,让群众认识到改善生活环境的好处。按照农户自愿、所有权为农户,使用权归政府的原则,对闲置空心院和空闲地进行改造,清杂物、清残垣、拆违章建筑,建造农家菜园、林荫果园、休闲游园等集中活动场所,供村内人员休闲健身等。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安排部署,出台了__县20__年乡村振兴战略十大行动计划,并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主任、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主任,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委员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委员会,加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重大问题、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的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加强工作指导,做好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注重规划引领。
实施乡村振兴,要有科学规划引领。编制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及分步实施规划,实现我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实用性村庄规划基本覆盖。先行对乡村振兴示范村进行村庄规划,发挥其示范作用,提升村庄规划的品质。
(三)强化措施、加大投入。
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涉农资金项目整合,优先向乡村振兴示范线路和示范村倾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四)强化督导、严格奖惩。
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情况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择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建立现场观摩制度,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全县性观摩会,实地查看乡村振兴示范线路、示范村建设情况。制定严格的督导考核办法,采取每月重点抽查、每季度全面检查、年终综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乡村振兴评比活动,对措施得力、效果显著的乡镇、村进行奖励,对行动迟缓、效果不好的乡镇、村相关责任人实施问责。
三、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发展环境不优。
近年来通过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改善了基本农田较为集中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但还普遍存在着标准不高、质量不一、使用效益不大的问题,尤其是与高标准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基础设施还有较大的差距,规模经营、机械化施工都存在较大困难,农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优质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农业面临污染加重等问题凸显,农业生态环境成为突出短板。
(二)是农村环境问题突出。
近年来,全县乡村人居环境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仍有存在不足之处。
1、是部分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随意丢弃生活、生产废弃物,到处排放污水等陋习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致使“脏、乱、差”现象难以彻底根除。
2、是乡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依然存在。乡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落后状态,大部份乡村没有建立有效的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
3、是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大棚蔬菜、地膜覆盖已在广大乡村大量使用,上述废棚(地)膜长期滞留于土地中,对土壤质量构成污染。
(三)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待提高。群众文明素养、文明习惯有待提高。一些村民的不良生活习惯与现代文明要求形成鲜明的反差,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整体素质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少特色和创新。
四、下步打算。
(一)示范线路提升。
我们将对乡村振兴示范线路上的村庄进行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做好村内道路硬化、亮化、绿化等工作;对沿街的农户房屋、院墙进行统一改造、美化,打造独具特色的村容村貌;对村内农户厕所进行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
(二)改善人居环境。
学习“兰考模式”,对庭院、厕所、厨房、客厅、卧室以及房前屋后进行整治,全面提升户容户貌。大力开展“三清一改”(清垃圾、清塘沟、清畜禽粪污、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行动,最终实现大街小巷净、房前屋后净、河塘沟渠净、村庄田头净、农户庭院净的“五净”目标。持续开展以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两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三)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范围,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四)坚持农民主体。
农村建设归根结底要以农民为主体。振兴乡村的过程,不仅不能忽视群众,而且要更多的依靠群众。发展现代农业,要时刻想着小农户与之有机衔接。构建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要尽可能让农民群众参与进来。搞一二三产融合,特别是农旅融合的新业态,要以农民为主,鼓励企业带老乡,让农民群众自发地整修闲置农舍,种上果蔬和鲜花,办起农家乐,让千家万户追求幸福的内生动力变成乡村振兴的巨大合力。
(五)鼓励企业参与。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建设。对于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我们大力鼓励引导,在设置好保护农民权益的防火墙的前提下,搭建好桥梁和舞台,稳定政策预期,优化投资环境,遵循市场规律,让更多的工商资本在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
四零建设工作总结篇八
10月2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善平主持召开四川音乐学院临空经济区校区美术学院项目建设工作总结会,全面总结项目前期建设工作,听取学院开学准备情况汇报,部署后续各项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建设四川音乐学院临空经济区校区美术学院是省委省政府着眼建设文化强省、教育强省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更是事关资阳未来发展的'一件大事。自项目开工以来,各方高度重视、统筹谋划,全力以赴、日夜奋战、争分夺秒,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如期高质量实现了一年建成投用的目标。希望大家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加力加压加油干,真正把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传世之作。
会议强调,要全力配合做好开学准备和迎新工作,统筹做好学校及周边疫情防控、交通出行、安全卫生等工作,切实加强水、电、气、讯等要素保障,加快推进商业配套、商家装修和运营工作,确保学校顺利开学。要持续用力做好后续各项工作,科学制定后期维保方案,逐条逐项明确责任边界、责任人,及时发现问题、认真负责解决问题。要加快推进红碑村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建设,按照“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初见成效、三年迈上新台阶”的要求,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举措、明确节点,将项目打造成为学院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和写生创作研学基地。
四川音乐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牟文虎,市领导薛学深、林显奎,市政府秘书长邓继红,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和市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四零建设工作总结篇九
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睦,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中华民族的这一千古信条,道出了诚信的不可或缺性。在时下,诚信不仅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道德规范,同时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剂和人际之间和谐相处的润滑剂。这些年来,浙江鑫远建设有限公司本着“以人为本、诚信建设”的理念,在各领导的正确引导下,在公司各部、办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夯实基础,奋力拼搏,规避风险狠抓经营,消除隐患确保安全,先进性教育成效显著。以抓经营促发展,以抓改制促管理,以抓安全促效益,以抓教育促工作,不断地总结经验,找出工作中差距,完善有效的工作措施,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稳步提升,为确保公司的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201*年中标数达15个,08年的鑫远还处于一个薄弱的阶段,所以明确的制度和强有力的领导是确保卓有成效开展工作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为了加强我公司精神文明建设,系统、规范地参加上级展开的各项活动,推动企业诚信企业建设、切实履行服务承诺制、协调企业开展“双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国家模范卫生区)工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等系列重点工作任务之中,全程分准备阶段、全面深入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共三个阶段完成。为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各领导还和各岗位责任人员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列出专项经费3万元,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201*年我公司共计中标22个,同比去年多出了7个。从目前的工作进展来看,我公司较好地开展了诚信建设的各项工作,通过诚信建设也对我公司的各项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好的制度还需要强有力的执行来体现,我公司依旧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的形式把各项任务落实到每个员工,确保每人都是诚信建设的执行者,每人都是诚信建设的参与者。同时,公司还制定了相应的奖励制度,按季度进行评比,对完成好的同志进行奖励,对完成不好的同志进行处罚,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激励措施保障了诚信建设工作的开展。
201*年,公司在公司领导的正确引导下,在公司各部、办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夯实基础,奋力拼搏,认真落实“两会”精神和总公司总经理年初提出的“四个加大”、“四个提升”、“四个整改”的工作方针。规避风险狠抓经营,消除隐患确保安全,先进性教育成效显著。以抓经营促发展,以抓改制促管理,以抓安全促效益,以抓教育促工作,不断地总结经验,找出工作中差距,完善有效的工作措施。据统计,20xx年共计中标30个,年末在职人员也从原来的325人增加到385人,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稳步提升,为确保公司的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
对我公司而言,201*年是个难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鑫远步入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的行列,也曾获**市**区优秀企业、甬江建设杯、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市级安全标化工地和区级标化工地等多个荣誉称号。且多个工程项目都授予表彰,主营业务收入累积达到2.8亿元,比上年直接增长1亿元。公司自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以来,各相关职能部室能够坚持到项目进行指导,为管理体系的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各有关部门、项目部认真贯彻质量管理方针、严格执行体系文件和各项规定,严格遵守国家、行业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技术性标准,保证了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公司于201*年评审通过了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评审的内容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适宜性;质量、安全所执行法律、法规的符合性;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及今后的改进措施。各相关部室针对评审内容,提出了改进建议。每年一次的复评都顺利通过。
法制建设工作:今年以来,我公司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二是抓住重点、加强学习,认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三是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促进法制建设工作的开展;四是学用结合,依法经营,依法决策,依法管理;近年来,我公司通过学法用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等措施,使我公司的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工作得到了明显加强。
在去年的人事改革工作中,人力资源部、人才中心等部门对无法安排上岗的员工做了大量细致的政策解释工作。对待岗人员的工作更是做到耐心、细致,千方百计的不激化矛盾,有力地保证了人事改革减员分流安置工作的稳步有序推行。根据建设公司施工生产需求,公司积极配合工程部做好人员体检、通知、签订劳务合同等相关工作,为确保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通过年初总经理的重要讲话,对照浙江鑫远建设有限公司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整改,制定了创建文明工作方案和工作安排,进行了多彩、主题鲜明的性文体活动,营造了团结奋进、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对公司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改造。利用有限的资金对办公楼进行简单而整洁的装修,使办公楼面貌焕然一新。并在一、二楼楼梯间制作了企业文化标牌,加强了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了企业品位,塑造企业形象。
这些年来,公司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公司全体员工的团结努力,我们坚信,在新的一年里,公司的各项工作一定会在今年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成绩。建设诚信社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使命,需要多管齐下,多方着手,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实效。鑫远公司期待可以在全社会共同营造和谐社会美好未来的事业上添砖加瓦,贡献绵薄之力,将诚信建设进行到底!
四零建设工作总结篇十
为进一步落实__关于创建平安单位的工作部署,___党委、综治委在__党委、政法委的领导下,从贯彻落实发展观和“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大局出发,以创建平安单位思想为理念,牢固树立“党委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牵头协调、各科室齐抓共管、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平安单位建设工作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群防群治工作组织网络。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深入开展“平安”单位创建活动,群众的安全感和平安单位建设知晓率有了一定的提高。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领导责任,严格履行“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1、___党委把平安单位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有效落实“一岗双责”,加强指导、督促,确保领导责任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健全完善主要领导综合治理“第一责任人”责任制,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扎实推进平安单位建设。
书_份、现金管理安全承包责任书_份、租赁房屋出租人治安责任书_份。年末检查考核,一级对一级负责,明确目标责任,加强管理、督促、落实,以确保实效,增强___党委抓平安单位建设工作,“保一方平安”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确保辖区内的秩序稳定。所党委把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作为工作主线,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降低不稳定的因素。对排查的矛盾纠纷,真正坐下来分析研判,努力使各类矛盾纠纷“发现要早、化解要快、处置及时、防止蔓延。”做到小事不出科(室),大事不出所,矛盾不积累,不上交。针对这一运行机制,组织专抓平安单位建设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督促各科室履职情况,定期召开各科室负责人的工作联系会,遇到重大问题,随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解决。以所综治办为创建平台,集片区警务、治安联防、矛盾化解、人口管理、安置帮教及情报信息等职能为一体的工作实体,组建治保会,治安巡防队,社区看家护院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形成拳头合力,确保单位平安单位建设工作实现了“六无”。
三、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切实做好单位的社会治安管理重点工作。
1、建立综治巡视制度、联系制度和综治工作汇报制度。以综治办为纽带,专门负责与综治委日常工作的联系沟通,对各科室综治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提出加强和改进的工作意见。
及到少数民族的矛盾纠纷,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利用宗教文化进行政治渗透和利用民族、宗教问题进行制造事端,组织开展了第29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增强民族团结工作的时效性。
3、明确目标,扎实做好维稳处突工作。半年来,___党委认真贯彻__上级有关综治维稳工作的决议、决定和措施,牢固树立“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的思想,所综治委对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成立了维稳处突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维稳处突值班制度,并制定了维稳处突应急预案。对单位工作区、生活区、实验区等重点部位,增加岗哨,设专线值班电话,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互通信息,防止突发事件发生;在“重大节日”、“两会”、“春耕春播”等期间及时向__政法委和__综治办上报维稳处突值班安排,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领导值班、巡逻、查岗、查哨制度,每月综治工作有检查、有落实、有总结,确保了单位的社会治安稳定,维稳处突值班共安排__人次。
4、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更换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手段、方式和方法,通过加强服务来提高管理效能,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管理新模式,引导出租人员和租赁人员依法办理房屋租赁手续,推进出租房及其租住人员信息采集和反馈等管理信息化工作,建立流动人口信息档案,加强以出租房为重点的流动人口落脚点的管理,严格实行“三证一保”制度,谁招荐,住谁家,帮谁务工,由谁负责并做好他们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切实做到防止刑事案件的发生。
四、夯实安全生产工作,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定位,为打造平安单位创建保驾护航。
所党委把安全生产贯穿工作的始终,在“春耕春播”期间,成立“春耕春播”领导小组,做好农机的管理及农田作业质量检查工作,从抓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入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春播工作安全无事故。综治办加强安全保卫和防范工作,做好了重点部位警卫的管理工作,加强单位重点部位:___/___/___等进行排查,尤其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药品配备专人管理,建立完善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单位的生活区、工作区、实验区等重点部位安全,建设一套有效的防火、防盗体系,保证照明线路畅通。消防池、灭火器、消防泵等消防设施器材安全到位,消防设施随时处于良好待用状态,加大督查和整改力度,堵决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五、扎实开展平安单位建设工作,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对平安单位建设满意率。
所党委围绕群众满意这一标准,开展平安单位创建的一系列活动,群众的安全感和平安单位建设的知晓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参与平安单位建设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不和谐因素。通过发放平安单位建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平安单位建设工作进行测评,起到了增强工作的效果,群众对平安单位建设的知晓率达到了100%,满意度达到了98%。
效,单位的社会治安稳定态势良好,群众的安全感日益增强,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落实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大平安建设工作力度,促进___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零建设工作总结篇十一
2005年,xx镇党委、政府经过认真研究,紧紧围绕“三化互动战略,打造历史文化名镇”的战略目标,在省建设厅及市规划局、县建设局的指导下,立足镇情,提高站位,大胆谋划,积极推进城镇特色化建设,为把xx镇建设成为集旅游、商贸、加工、服务等为一体的布局科学、建设合理、相当规模的现代化小城镇而努力工作。经过半年的运作,xx镇城镇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今年以来,xx镇党委、政府正确分析、研究本镇及所在区域的现实情况,得出xx镇发展小城镇存在着很大的优势:一是建制镇的优势。xx镇地处燕山山脉东灵山脚下,位于北京纬40゜13′,东经115゜25′。毗邻京津,东南距首都北京120公里,东距官厅15公里,东南与北京市门头沟区共有东灵山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历史上是周边涿怀五个乡镇的经济、文化中心,是大北京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交通优势。京包铁路、京张高速公路从镇附近穿过,沙蔚铁路、109国道、沙东公路穿境而过,镇区还修建了22公里的旅游专线。物流和人流畅通;三是人文资源优势。xx镇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是黄帝、炎帝、蚩尤三大始祖征战、融合的地方,有黄帝城文化旅游区,蚩尤文化产业园区;四是生态资源优势。全镇总面积144.1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53.1%,其中东灵山海拔2303米,由于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土壤、植被的垂直分布,使东灵山区域形成灌丛、森林和亚高山草甸三大生态系统,素有华北的“小西藏”之称,是避暑和旅游的最佳地方;五是矿产资源优势。镇区内储有丰富的磷、银、铁、锰等十多种矿物质。华北地区最大的磷矿——河北省xx磷矿就座落在这里。还有丰富的矿泉水资源,储量达几十亿吨,农业已形成了杏扁和葡萄两大支柱产业。xx镇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建成了石材厂、采石厂、华龙葡萄厂、铁选厂、黄帝圣泉矿泉水有限责任公司、黄帝泉矿泉水饮料有限公司、辕舟矿泉水饮料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了以铁矿业和矿泉水业为龙头的特色型经济。综合上述优势,xx镇提出了全方位打造历史文化名镇的发展思路,谋划了“三化互动”发展战略,(以旅游规模化带动城镇特色化,以城镇特色化推动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城镇特色化和旅游规模化)。
我镇作为全县两个最早建制镇之一,小城镇建设早在1985年就制定了建设规划,于1998年初又进行了修定,尽管当时这份规划依据比较充分,定位比较准确,规模比较适宜,符合xx镇当时的发展和长远规划,具有控制和指导意义,但是由于过去对规划重视不够,导致了发展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未能按规划的要求进行建设,极大地破坏了我镇的小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去年我镇党委、政府根据我镇的实际情况,围绕河北省“百名重点示范镇”和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目标,投资16万元委托中国·城市设计研究院园林所制定xx镇区总体规划,7月份交付规划成果,经县政府批准,镇人代会讨论通过,已正式实施。新的城镇规划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突出了文化生态品牌特色。本次规划的经济发展战略是:
1、xx镇是xx县东部中心,以旅游、绿色食品加工业为主的历史文化名镇。
2、以保护和建设历史文化名镇为目标,加速成中华合符坛旅游区和东灵山风景旅游区的规划建设步伐。
3、在不同资源类型的空间,培育相关的产业,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在合符坛区域发展旅游,在旧城区及五堡、龙王塘村发展文化产业,在龙王塘东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在矿区发展采矿业,平地以农业为主,山坡地区以林果业为主。
4、优化投资环境,加强镇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作好道路交通、电力电信、给水排水、垃圾处理等,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本次规划的镇域布局结构是:初步建立一个等级规模适当、职能分工明确、空间布局合理的镇域村镇体系。首先应突出xx镇区的发展,其次发展镇域南部矾子—沙东公路沿线的村镇带,子房口、肖家堡村为区域性中心村;镇域内形成“一条经济发展轴、两个经济片区、两个经济聚集点”的空间结构形式。以贯穿镇域南北的矾杏—矾子—沙东公路为发展轴,沿线结合各村实际,发展特色农业、养殖业和旅游服务等。北片以xx镇区作为镇域行政、文化、经济中心;南片以子房口村为中心。本次规划用地发展方向是:本次规划确定向南,再向东发展。以现状xx镇区为依托,连接村庄,依托产业,服务矿区,采用集中联片布局形式向南扩展。与龙王塘村连成一体,进而向东推进,与xx磷矿生活区连接成一体。xx镇区规划布局呈“l”型布局,分为4个片区:北片,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商贸区,生活居住区;中片,行政、文化娱乐区,生活居住区;南片,历史文化街区,生活居住区;东片,工业区,以工业、仓储为主。本次规划还对历史文化建筑实行保护,历史遗留古民居建筑面积约为12.78公顷,进行新的建设时,要严格控制各地块的用地性质、建筑高度、体量、建筑形式和色彩、容积率、绿地率等,注意历史文脉的延续。
我镇面对当前财政紧张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多元化招商,高标准建设”的开发战略。首先多元化招商。一是积极做好小城镇宣传和招商工作。分别参加了建设部主办的“中国小城镇论坛”和省建设厅举办的“河北省重点小城镇建设成就展示会”,发放宣传材料1500多份。同时结合本镇实际,制作了“xx镇商业区改造、古民居开发”等十六项对外招商项目。二是与首都旅游总公司签订关于三祖文化旅游开发协议,北京诺亚产业文化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正在开发蚩尤文化资源。三是利用网络传播优势制作xx镇政府网页,将镇区资源上网,广泛宣传xx,吸引投资商的注意力。深入的宣传使xx知名度明显提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奥组委委员朱向远、河北省省委书记白克明、河北省省长季允石、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群生、组织部长付志方、奥运圣火点燃传递路径课题组专家等先后到xx考察。中国绿化基金会在黄帝城开展了“中华合符之春”植树活动;河北省第11届省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中华三祖堂举行;中国首旅集团经过认真考察,于2004年8月与xx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有关旅游开发的协议;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栏目组在xx黄羊山省级森林公园举行《绿色情·xx行》大型文艺演出活动。xx镇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次高标准建设。一是投入300多万元进行阪泉宾馆的装修工程,现已完工,投入使用;投入10万元启动了黄帝泉山庄正常营业;投入25万元进行了合缘酒楼的装修工程,现已完工,使xx的接待能力明显增强。二是启动了城镇美化、靓化工程,投资8000元在镇区街道两旁栽植五角枫风景树120棵;投资1.2万元对镇区垃圾实行个人承包;投资1.5万元对镇区主下水道盖板进行更换;投资5万元对镇区边沟进行改造;投资600万元在东关广场新建居民住宅楼一幢,现已完工;投资700万元在东粮库新建集住宅、底商一体化商品房一幢。三是加强了对镇内明清年代古民居的保护。经调查,镇区内存有古民居和有文化价值的遗迹80多处,25000平方米。特别是岳家巷、朱家巷保存完好,已向县申请“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是启动了镇域道路硬化工程。大街投入30万元,打造水泥路面2600米。
为加强对我镇城镇化建设的管理。经市建设局批准,我镇于2004年成立了城建监察分队,专门负责城镇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各驻镇单位的职能作用,镇政府下发了[2005]38号《关于集中整治镇区市场秩序的通知》,对工商、建设、运管、公安等部门按各自管理职能进行责任划分。一是有利的制止了乱建现象。对已定项目代替开发商办理相关手续、证件等,缩短了开发商办理手续及相应证件的时间,为其提供方便。二是针对镇区主街道车辆乱停乱放,乱摆摊点,乱扔乱倒垃圾的现状,下大力对镇区环境进行集中整治,长期管理,责任到单位,责任到人,有效地解决了我镇的“脏、乱、差”的问题,并对镇区主街道两旁单位,门市实行门前“三包”。镇专门成立了一支清洁队,其费用采取镇财政补一点,驻镇单位、两旁门市集一点的方式补贴,其主要负责我镇主街道的清扫和镇区垃圾的清理。
总结以上我镇城镇建设工作,虽然有了一定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是开放度低。一是从思想观念上看,仍然没有走出封闭的自然经济误区,真正树立起开放的市场观念和区域经济观念;二是长期以来缺乏一个瞄准首都大市场、进入首都大经济的明晰的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定位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三是缺乏强有力的开放政策支撑,不能够把首都人的目光吸引到xx来;四是开放的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五是经济结构对首都经济依存度低,难以得到首都经济资源的辐射;六是外宣力度小,没有把xx的优势宣传出去,xx的知名度很低,没有做到让xx走进首都,让首都了解xx。
(二)是集聚度差。一是人口少,并且居住分散。我镇人口21951人,其中镇区8000余人,不能形成规模。二是城建无特色。在镇区的规划上站位比较低,建设上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多年来仍停留在农村小集镇的低水平上,没有体现出xx的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三是产业无规模。在农业方面,虽然有杏扁和葡萄支柱产业,但规模较小,杏扁受自然冻害的影响,连续五年来未见收益;葡萄的依赖性比较强,销路不稳定;其它如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虽有一定的数量,但并未形成规模。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产业相关度差,依存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三)是经济主体活力弱。我镇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近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量有限,规模也比较小,效益较低。大部分企业举步维艰,个别的已经名存实亡,甚至还有个别企业已经成为政府沉重的包袱。更主要的是由于缺乏管理人才,企业经营落后,没有形成以主导产业为龙头的“产业链”,产品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市场份额占有很低。
(四)是开放环境差。一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比较薄弱,全镇有7—8个不稳定村,一大部分村缺乏一批具有市场观念和风险意识的“领头雁”;二是由于脱贫致富的迫切性,干部群众的思想还不够解放,不同程度的存在短期行为,对资源实行掠夺式开发;三是制度不健全,我镇虽然有《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但是不能吸引人;四是基础设施薄弱,交通、电讯、电力条件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标准都比较低,缺乏有效的开放载体,不能适应大开放和大发展的需要。
(五)是政府整合资金能力弱。造成政府整合资金能力弱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政府财力紧张,工资发放都很困难,可供支配的资金很少,更难挤出财力搞开发;二是镇政府对驻镇各单位的管理权弱化。我镇驻镇单位达24个,上边都有各自的主管科局,人事、业务、财务镇政府都无权过问,这些单位都有各自的部门利益,当长远经济发展与各部门眼前利益相悖时,他们往往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阻力,镇政府为了发展经济不得不拿出更多的财力和精力来协调这些部门;三是对群众的管理权弱化。特别是第二轮土地承包和实行村民委员会直选后,镇政府及村级组织对群众的制约能力减弱,当大开放的思路触及部分群众的局部利益和当前利益时,往往需要镇政府做大量深入地、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很多群众甚至会提出很过分的利益要求,不满足绝不罢休。为了开发的时效性,镇政府不得不筹措、协调部分资金买速度,这样就使政府开放开发的成本大大增加。
(一)在2004年制作的《xx镇区总体规划(2004——2020)》的基础上,聘请资深规划单位制作《xx镇区规划详规》,制作范围约50公顷,预计费用30万元。
(二)开发一条镇区主街道:进行xx西路的开发,开发长度约为220米,道路红线24米;开发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的商业区,预计资金约1500万元。
(三)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建立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在城镇建设项目上实行“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全程代理,中心办理制度”。
(四)积极争取省、市建设部门的大力支持,力争使xx这个省级重点镇发挥好示范作用。
2005年11月22日。
四零建设工作总结篇十二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省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要求,坚持立行立改、边查边建,着力建立五类重点制度,统筹推进各项制度机制建设。
截至目前,42项重点制度已制定出台21项,已起草完毕17项,其余的正在抓紧制定;第一批活动单位结合实际,共废止制度547项、完善1504项、新建1206项,建章立制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
具体情况如下:。
省委和领导小组对制度建设高度重视,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4次召开专门会议部署推动。
张宝顺书记亲自过问,他在相关会议上指出,抓作风建设既要有当下改的措施,也要有长久立的机制,要从一开始就研究出台一批转作风、治顽症的制度规定,努力取得更多的制度成果。
王学军省长多次对由政府牵头的相关制度作出重要指示,并要求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考核办法纳入五类重点制度。
李锦斌副书记经常听取进展情况汇报,多次召开工作调度会,协调推进重点工作。
各相关省领导结合分工,靠前指挥,全程指导,通过听汇报、召开专门会议、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推动牵头事项的落实。
在省领导的示范带动下,160个第一批活动单位积极行动,坚持一把手牵头,对已有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梳理,针对存在问题查找制度漏洞,在此基础上认真做好制度废改立工作,努力做到解决一类问题,消除一个病根,完善一套制度,拧紧一颗螺丝,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我们在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基础上,紧贴安徽实际,聚焦“四风”问题,精心谋划并及时启动了五类重点制度建设,努力从根源上铲除“四风”问题滋生的土壤。
一是深入谋划,把中央要求与我省实际结合起来。
在前期调研摸底基础上,省委活动办于7月中旬向46家省直综合部门发函,征询近期建章立制。
从反馈情况看,各单位拟建立完善制度488件,其中省级55件、系统行业110件、单位内部323件;新建242件、完善246件。
在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认真对照中央有关要求,结合当前省委、政府开展的重点工作,多次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最终筛选了5大类42项制度作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重点建立的制度规定,随同开展五个专项行动和建立五类重点制度工作一并部署实施。
中央领导小组关于加强制度建设的通知下发后,我们对照中央提出的制度建设方向、内容和有关要求,及时对我省方案进行调整充实,确保中央要求落到实处,与我省实际紧密结合。
二是把握重点,把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结合起来。
针对“四风”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从五个方面立规矩、抓规范,努力把权力的篱笆扎牢、笼子关紧。
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公开承诺制度,省四大班子和第一批活动单位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聚焦消除“四风”分别作出公开承诺,接受全省党员干部和群众监督。
建立完善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制度,对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服务群众的途径、方式、要求以及考核评价等作出具体规定。
建立完善崇尚勤俭厉行节约制度,围绕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有关规定落实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是“三公”经费管理、会议活动经费管理,领导人员工作生活待遇、职务消费等方面,进一步细化相关规定。
建立完善考核评价监督问责制度,重点包括政府目标管理考核、机关效能建设考核等方面,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和监督问责的导向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建立完善深化改革防范风险制度,围绕“四风”易发多发的深层次原因,包括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干部选拔任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阻止不良作风的滋生。
三是分类推进,把加快进度与提升质量结合起来。
按照“精当、管用”的原则,建立“一项重点制度、一名省领导挂帅、一组承办单位、一套制度成果”的工作机制,分类分级推进,确保制度行得通、指导力强、能长期管用。
对已制定起草方案的制度,倒排工期,加快进度,认真调研,早日着手起草。
省委办公厅就修改完善深化大走访活动长效机制文件进行了专项调研,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形成了修改思路,正在着手修订。
对已形成初稿的制度,多方征求意见建议,努力提高制度质量。
省审计厅对党政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意见稿多次讨论,又征求了省经济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意见,修改后再次征求部门意见,力求制度更加符合实际。
对需要与上位制度衔接的制度,在密切关注上级动态同时,先行谋划我省制度,等中央制度出台后,第一时间拿出我省贯彻意见。
省国资委一方面着手起草省属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办法,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国务院国资委制度出台情况,努力使我省办法与全国制度相衔接。
对已制定出台的制度,按照用得好、可持续的要求,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印发后,省财政厅又牵头起草了政府性债务审批管理等6个配套文件,为落实制度提供保障。
四是扎紧笼子,把制度建设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
我们坚持从改革入手,注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围绕反对形式思想、官僚思想、享乐思想和奢靡之风,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初步形成了一批制度成果。
在反对形式思想方面,主要是出台了关于20xx年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改进对各市的绩效考核办法,提升政府效能;制定了表彰奖励活动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各类表彰奖励活动,防止表彰奖励过多过滥。
着眼于从严管理干部,规范领导干部任职和行为,陆续印发了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暂行办法、领导干部德的考核办法(试行)、从严控制和规范管理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兼任社会组织领导职务的暂行规定等。
在反对享乐思想方面,主要是制定了进一步加强省级预算管理的意见,并对省直部门20xx年一般性支出预算统一压减5%;贯彻落实中办发[20xx]16号文件要求,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的通知;印发了省直机关会议、培训、活动经费管理办法,从严控制经费支出,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
并制定出台了加强省直机关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监督的意见。
在反对奢靡之风方面,主要是下发了关于做好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工作的通知,严格落实党政机关5年内全面停止新建楼堂馆所的要求;在开展清理“小金库”和“三公经费”支出情况专项检查基础上,健全完善了“三公经费”监管、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在加强重点制度建设同时,统筹推进第一批活动单位建章立制工作。
各单位按照部署,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广泛听取相关部门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提前做出规划,加大推进力度,抓好制度执行,着力促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一是制定工作计划,盯紧目标不放松。
各单位充分运用调查研究的成果,充分运用领导班子的对照检查材料,对照职工群众期盼和实际工作需要,对现有制度进行一次全面梳理。
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加强研究论证,搞好上下衔接,精心拟定制度建设计划,为下一步工作提出“路线图”和“时间表”。
截至目前,160家单位均制定了制度建设计划。
二是建立完善制度,扎紧笼子不疏漏。
各单位普遍建立“活动领导小组直接领导、各处室(部门)积极参与、活动办及时督办”的工作机制,针对制度建设计划,实行“项目化”管理,逐项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按新建、修订、废止等不同要求,区分当前、近期和长期等不同时限,倒排时间节点,加大推进力度。
对于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制度,不搞重复建设,继续长期坚持;对于与现行法规制度相抵触、不一致的,及时废止。
安徽行政学院由院领导领衔,成立工作小组,对已有制度逐一清理,废止了7项滞后于实践发展的制度;对于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着手修订完善。
省工商局对在工作效能上征集到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归并,围绕人、财、物、证、照、案、费等关键环节,及时修订完善了15项制度;对于制度缺位的,抓紧研究制定。
省文化厅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农民文化乐园等6类体系建设,促进城乡资源合理流动、共建共享,着力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
三是强化制度执行,落实规定不打折。
为防止产生破窗效应,各单位坚持制度建设与制度落实同步安排、同步推进,做到既使各项制度相互衔接、形成合力,又明确责任主体和保证措施,健全制度落实的保障机制;同时重点搞好实际效果的督查,加大问责力度,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
开展活动以来,已纠正或查处违反相关规定问题243件,查处责任人93人,并公开通报了6起顶风违纪的典型案件。
省委活动办在抓好活动各环节工作的同时,同步抓好制度建设。
一方面强力推进重点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工作台帐和进展情况报告制度,实行一周一统计、一月一报告,定期盘点销号。
加强日常联络,确定专人与各责任单位沟通联络,主动了解情况,及时搞好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对各单位建章立制工作的指导,研究制定加强制度建设的通知,明确相关要求和时间进度,对各单位提出的工作需求、政策咨询,及时收集研究,及时解疑释惑,为各单位开展工作提供具体指导和服务。
省委督导组把制度建设作为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的重要着力点,加强对督导单位制度建设情况的督促指导,有效传导压力,严格质量标准,对制度建设大而化之、应付了事的,坚决要求“补课”、“返工”。
此外,进一步强化了舆论宣传工作,加强与中央活动办及中央媒体的联系,及时反映我省典型经验,中央有关媒体对我省做法进行了报道;利用省内新闻媒体、活动简报、安徽群众网等多种手段,及时报道我省制度建设的进展情况、工作成效、典型经验。
特别是进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把握制度出台较密集的时机,制定专门方案,加大对五类重点制度的集中宣传报道。
省各大媒体深入采访,集中报道,及时向公众解读政策,收到了明显成效。
同时各单位也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营造工作氛围,推动了此项工作的深入健康发展。
四零建设工作总结篇十三
针对非正常上访的行为表现、发展趋势和产生的原因,笔者结合在实践中化解非正常上访的探索,提出如下对策:
化解信访矛盾的理想路径是把信访资源的整合与政府机构改革结合起来,把信访与监督结合起来,建立起统一、权威的社会矛盾处理机制。
从目前组织架构来看,市级党委政府应该转变观念,优化信访的社会环境及运行机制,根据市情,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党、政为主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种力量积极参与、信访部门适时协调的信访新格局。如有的地方成立了群众工作部,以群众工作统领信访工作,发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系的优势,全社会共同担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职责。
社会协同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内涵和化解信访矛盾的主渠道。随着社会网格化管理创新模式的不断推行,结合信访矛盾网格单元化解方式的运用,可以构建以来访接待为主轴、法律咨询解答与心理咨询为辅佐的“一轴两翼”接访模式。
一是在“规范”、“畅通”中推进有序上访。严格按照新《信访条例》的规定,改“批示立案”为“法定立案”,凡是符合法定条件的上访申诉,没有领导批示也能立案;不符合上访条件的上访申诉,即使有领导的批示也不能立案,严防接访中的随意性。
二是在“治本”、“控源”中消减信访矛盾。注重政策的跟踪评估以及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妥善处理信访问题。对因政策原因引发的信访问题,要注重执法监督。检查政策执行中执法者不当行政原因造成信访问题时,信访工作机构要大胆行使《信访条例》赋予的行政处分建议权,制止不当行政执法行为。
三是在“调处”、“化解”中提升社会协同效能。要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有利于迅速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机制。探索民间组织参与信访,让非政府背景的社会组织承担起社会弱势群体与政府及司法机关间沟通、协调的功能。成立第三方中介机构,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法律援助人员、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综合运用咨询、教育、协商、调解、听证等方法,如社会义务工作者对各类信访人群的义务心理疏导、法律援助、政策咨询和社会关怀等,以形成现代法治社会所需要的人民群众社会基础。
在信访工作中,要善于运用“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的社会管理机制,综合体现情理交融、敬畏人民、和贵包容、法治保障相结合原则。
一要以“评”控访。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认真研判有关信访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误导性等潜在风险,既要防止大信访问题处置不当引发群体性的事件,也要防止忽视小信访问题而演变为大事端。特别是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科学、慎重决策,尽可能减少因决策、政策不完善和行政行为不规范产生的矛盾纠纷,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
二要依“法”息访。建议建立公开听证信访制度和必要的信访终结制度,对“两级终审”、“三级终结”的案件进行最终认定,推广无理上访户终结制度,把信访听证与规范信访秩序结合起来,实施无理上访老户终结制度。
三要依“规”惩访。面对恶意非正常上访行为,一要慎用警力,二要依法处置。慎用警力不是不用警力,从法律上界定非正常上访行为表现后,对那些在非正常上访行为中违法人员,公安机关就可以依法处置,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违法必究的导向。让上访人知道非正常上访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从根本上扭转当前的被动局面。
当前信访事项解决率偏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因此,要用好干部考核“指挥棒”,在考核干部政绩时,加大民生指标的分值设置,让干部更加注重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建设,真正做到“群众最关心什么,干部就该考虑什么”。
1、考评内容从注重“数量”转向“数量与质量兼顾”,以有效结案率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信访工作要立足于解决问题,不能单纯地把上访人数多少、上访重大事件多少作为考评官员的依据,而应对各地的上访情况进行有效监察和掌握,督促各地积极解决上访所反映的问题,以问题最终解决的数量和质量,来考评。
2、创新过错追究机制。过错追究,就是对因干部违法乱纪、该作为不作为而引起的群众上访,要严格追究干部的责任,并对单位实行严格的扣分处理。但应明确,属于改革带来的阵痛,以及涉法案件的上访,只能是让各级干部尽量做好思想工作,不应该追究干部的责任;属于别有用心聚众闹事的,应该严厉打击,不应该追究干部的责任。实行严格的过错追究制优点体现在:一是各级干部心里服气,气顺,工作也有积极性;二是个别违法乱纪的干部也会有所收敛;三是不会再出现因上面的压力太大,领导干部向无理取闹的人妥协、让步,使别有用心、聚众闹事的人有机可成,形成“爱哭孩子多吃奶”的恶性循环局面。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全面推进和社会利益格局的逐步调整,各类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信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信访矛盾不能靠“堵”更应重视“疏”。因为“堵”只能将“桥梁”变“鸿沟”,“疏”则能把“天堑”变“通途”。要建立良好、正常、规范的信访秩序,形成文明、有序、理性、合法的信访氛围,让信访问题得到更快更好的解决,需要社会各方齐抓共管,共同支持与努力。解决信访问题任重道远,信访工作制度、社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不能消极等待制度完善,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探讨研究信访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认真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