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沪教版高三语文教案(模板22篇)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教案中应该包含适当的评估和反思环节,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在这些范例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和拓展。
国殇沪教版高三语文教案篇一
生:刚开始雷雨越下越大,后来渐渐小了。(板书:越下越大渐渐小)。
【导入过程,单刀直入,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形象感受雷雨的过程】。
师:(学习生字“渐”),“渐”古时候是“浸染”的意思,跟水有关,所以用三点水。(师演示:在实物投影仪出示一盆蓝色的水和一条白纱巾)这白纱巾是怎样被染蓝的?(生:渐渐地。)对,还可以换一个什么词?(生:“慢慢地”“一点点地”。)对了,所以“渐”后来又有了“渐渐地”的意思。
师:谁能用“渐渐地”说上一句话?
生:小树渐渐地长高了。
生:冰雪渐渐地融化了。
生:月亮渐渐地变成了眉毛。
生:天渐渐地暗下来。
师:刚才大家说的都是自然现象,能换成其他角度说说吗?
【继续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激发其学习心理,培养其细心观察的能力。】。
生:火车渐渐地远去了。
生:街上行人渐渐地少了。
生:弟弟渐渐地长大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些都是生活中人和事发生的变化。
师:小朋友,学了上面的段落,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吗?
生:老师,树啊,房子啊,为什么看不清呢?
师:谁能告诉他?(学生释疑略)。
【教师尊重学生的每个发问,让他们养成自能质疑解疑的习惯。】。
学习7-8段。
师:雷雨下得急,停得也快。让我们一起打开窗户,看看雨后的景色。(放电脑动画)哇,好美丽啊!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看到的景象呢?
生:太阳露出了大红脸。
生:小鸟在树枝上唱歌跳舞。
生:天空出现了一座弯弯的彩虹桥。
【教师引导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实质上就是引发同学们进行创造性的观察说话。】。
师:课文又写了哪些景物呢?请自己读课文,划出有关词语。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把刚才划出来的词语写到黑板上。(生纷纷上黑板板书)。
师:谁能按先后顺序给他们写上序号?(生写序号)你能告诉我,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吗?(生:从上到下。)。
师:雨后的景色写得多好啊!请小朋友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练习朗读,比比谁读得最好。
(生纷纷戴上头饰边表演边说)。
生:我是一只蝉。雨停了,我跳上树头欢快地歌唱。
生:我是一只小青蛙。雨停了,我“扑通”跳到荷叶上边唱歌边跳舞。
生:我是一只蜘蛛。雨停了,我爬到网上玩蹦蹦床。
师:小朋友们,雨停后,除了蝉、蜘蛛、青蛙,大家想想还会有别的什么小动物会出来活动呢?让我们都站起来,选择你喜欢的一种动物,表演出它的动作和声音。(全体表演)。
师:学习7、8段后,小朋友们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吗?
生:老师,我对“蜘蛛又坐在网上。”这句话有疑问。
师:你有什么疑问?
生:书上说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不是把网扯破了吗?蜘蛛又怎能坐到网上去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讨论讨论。
生:我认为树枝上的蜘蛛网一定会全破了,书上的句子应改为“蜘蛛又重新出来织网。”
生:我认为蜘蛛网没全破,可以改成“蜘蛛又出来修网。”
生:我同意书上的意见,蜘蛛网是很有韧性的,不容易被扯破,书上的句子不用改。
【评析】。
《雷雨》一课,展现出清新的素质教育的时代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素质教育最主要的就是要面向全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其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在这节课中,学生自始至终都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这充分表现在如下方面:
(1)全员参与。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全民教育,因而教师应十分注重让学生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全员参与训练。在这节课中进行“单兵作战”的说话、朗读、辩论、板书、表演的学生有近百人次。老师还特别关照那些没有发言过的学生,用征询的口气请他们举手。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2)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的语言训练不仅仅停留在某一两个时段,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如:上课伊始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用“渐渐地说话;而后多人次地概说和板书内容要点、上黑板标序号;众人争相说、读、议、辩等。学生自始至终都在兴趣盎然地、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则以“主持人”地身份时而点拨,时而设疑,时而导引,既相伴又导行。
(3)主动参与。注意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如在参与板书时,想写跑上来写;讨论问题时,想说就站起来时,注意用“设疑”、“存疑”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主动精神得到了充分的拓展。
国殇沪教版高三语文教案篇二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翻译。
袅袅东风在皎洁的月光下徘徊,香雾朦胧。依稀可见远处的亭台海棠花沐浴在月色之中,温柔而可爱运用手法运用了对比、暗喻.拟人等手法,将诗人的失意以及郁郁寡欢的心情体现了出来。
国殇沪教版高三语文教案篇三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a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
b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独幕剧、多幕剧(如《雷雨》)。
c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
d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戏剧的几大要素: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
戏剧的语言:台词和舞台说明。
戏剧语言的特色有三个: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一、教学目标:1学会揣摩戏剧语言,通过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雷雨》的主题。
二、教学重点:1通过尖锐而集中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
2分析矛盾冲突过程中人物语言的潜台词。
三、教学难点:周朴园这个典型人物的性格分析。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了解了戏剧的常识后,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中国现代一部著名的戏剧——《雷雨》。根据上面的分类,它属于现代剧、话剧、多幕剧(四幕)和悲剧。《雷雨》是一部家庭悲剧,那么,它到底有多悲呢?它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在一个雷雨之夜,两个关系复杂的家庭中,有两个年轻人触电而死,一个年青人饮弹自杀,两个妈妈,一个疯了,一个呆了,剩下一个孤老头,形影单吊。那么,到底这样的悲剧是谁造成的呢?我们学习了课文,再一起来探讨。
(二)作者介绍:
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戏剧作家。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里面,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他著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曹禺写《雷雨》时才23岁,正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更是现代戏剧成熟的标志。
(三)剧本内容介绍。
讲述故事情节,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记下主要人物姓名,理清人物关系。
(四)课文分析。
1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开头有一段舞台说明,有何作用?
提问后明确: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烘托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烦躁、郁闷不安德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即将到来,同时也感染、影响了读者,让人产生一种压郁感,把读者带入戏中。
(4)分角色朗读课文从开头到“你站一站”
思考:这里对鲁侍萍有一舞台说明(很自然地走到窗前……),这一说明有何作用?
提问后明确:为了推动情节发展,鲁侍萍被赶出周家已差不多30年了,从面貌上,周朴园已经认不出她来,但她熟练的动作和变化较慢的背景,却使周朴园觉得似曾相识,所以引起他的追问“你站一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5)课堂讨论:根据对剧情的介绍以及对课文的初步阅读,说说你对周朴园的初步印象。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主要是了解《雷雨》这部剧的主要内容,弄清复杂的人物关系,下一节课我们将重点来分析周朴园的人物形象。
(七)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
《雷雨》(节选)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学会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文本语言情景进入人物内心世界,体会周朴园的形象。
三、教学方法:引导、朗读、讨论、点拨。
四、教学手段:投影、板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课文分析。
析:黑格尔显然是要告诉我们:对一个剧本而言,语言是剧本的第一要素,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等于抓住了人物的灵魂。下面我们就从人物的语言入手,来把握周朴园的复杂个性。
2分角色朗读课文从“你——你贵姓”到“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析:这一段是写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矛盾冲突,写他们相隔30年后从相遇到相认的过程。
(1)看对话。
周:梅家的一位年轻小姐,很贤惠……——你知道么?
鲁: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问:为什么侍萍明明是婢女,周朴园却说是“小姐”,而侍萍自己却强调说“不是小姐”?
提问后明确:周朴园当年抛弃侍萍,他自己也知道这是一段不光彩的过去,说出来会影响自己的名声,而现在要跟人谈起,当然就得小心翼翼,维护自己。所以,他这里表面上像在赞扬侍萍,实则是想掩盖自己的罪行,表现出他“虚伪”。而鲁侍萍说不是“小姐”,表面上是否定自己,实则是想揭示出周朴园的隐私跟虚伪,表现出她的“正直”
(2)划出这一部分有关周朴园的舞台说明,这些舞台说明表现出周朴园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结合课后练习二)。
板书:平静——猜疑——紧张——不知所措。
3周朴园毕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的“不知所措”只持续了那么一会,他马上意识到眼前这个人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不利,于是,立刻变脸。请看:(幻灯片)。
“你来干什么?”
“谁指使你来的?”
“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1)这三句话包含了丰富的潜台词。潜台词就是言外之意,说话人心中真正所想的。而这些潜台词也正是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请思考讨论一下这三句话的潜台词。
提问后幻灯片显示:
“你是想借机来敲诈我”
“你幕后一定有不怀好意的人指使你来”
“三十年了,你还是不忘旧仇,还想利用过去的关系来敲诈我”
(2)小结:在周朴园看来,人与人之间就是尔虞我诈,发财致富全靠敲诈、暗算。这些潜台词暴露了周朴园阴暗卑劣的内心世界,他这里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3)当周朴园知道鲁侍萍并不是为他而来,又面对她的强烈控诉,他又是怎样应对的?
“我们可以先不必哭哭啼啼的”
“我看过去的事就不必再提了吧”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弥补我的罪过”
明确:周朴园先是想用缓和的语气“稳住”鲁侍萍,见鲁仍然很激动,又采取了“柔情攻势”,这种柔情其实是一种“哄骗”。我们不否认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有一定的真实性,可更要想到,这么多年来,周朴园的家庭生活并不愉快,他现任妻子骄傲、冷漠、倔强,他怀念印象中年轻美丽,温柔可人的侍萍是出于自己内心得需要,是一种“自我救赎”,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这里体现出周朴园“伪善”的特点,而鲁侍萍却由于本性的“善良”,对他产生了一定的谅解,安定了情绪。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到周家来”——自私、残忍。
(5)周朴园想用什么来打发鲁侍萍?——金钱。
鲁侍萍的态度如何?——把支票撕了,体现她的自尊与倔强。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请五位同学扮演)。
读前提醒学生注意所扮演的角色的特点,读后进行简单点评。
问:周朴园有没有打算认鲁大海这个儿子?
提问明确:没有!(幻灯片)“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
(3)周朴园不单不认,最后还把鲁大海给开除了,目的无非是想从此与鲁家毫无瓜葛。体现出他心狠手辣、奸诈。
5课堂小结:
周朴园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板书)我们这节课通过对周朴园跟鲁侍萍之间矛盾冲突的重点分析,得出了周朴园就是这么一个虚伪、卑劣、伪善、自私、残忍的地主资本家,另外,通过简单分析他跟鲁大海之间的矛盾冲突,又可见他的冷酷、奸诈和心狠手辣。同时我们还顺带地归纳了鲁侍萍的人物形象。要重点把握的是周朴园的人物形象。
国殇沪教版高三语文教案篇四
1、体会文中楚国将士们不屈的战斗意志,勇毅爱国精神,感受屈原对他们热烈的赞颂与哀悼之情。
2、了解楚辞的一般写法及形式特点。
说明:《国殇》是一首祭歌,更是一首血泪交并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赞歌。古代流传至今的祭诗、祭文何止千数,但写得如此激动人心、鼓舞斗志的,却绝无仅有。从屈原的时代到现在已经过去几千年了,几千年来历史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屈原诗中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一直光照着现实,成为中华民族的永恒精神支柱。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穿越漫长的时光仍然充满着力量与壮美情感的诗篇的美,仍需从情感入手体味涵咏。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国殇”的含义及对壮烈战争场面的细致描写。
3、难点:作者如何运用场面描写渲染悲壮的气氛。
说明:《国殇》悲歌慷慨,刻画了一批英勇无畏的烈士形象。而作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航者,屈原熟练地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让读者沉浸在这悲壮的气氛中。虽然遥隔两千多年,但《国殇》中烈士们的英雄气概,却依旧能够震撼我们的心灵,为之深深感动。作者的高超的艺术手法的运用是诗歌成功的重要原因,所以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安排在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上。
国殇沪教版高三语文教案篇五
原文: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懟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译文:
手拿吴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
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着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国殇沪教版高三语文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能结合上下文,瞻前顾后,说出某一句子的意思。
2、理解作者对时间的感怀和对读者的劝诫情怀。
3、把握文章的深层次内涵,作出带有哲理的个性化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语】。
古人有一句话叫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的意思就是说因为忧患而生,因为安乐而死,这是一个著名的论断。那么,请同学们给这个论点寻找论据,并要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来证明这个观点。比如当你把青蛙放进沸腾的水里,它能一下子就跳出来从而逃避了死亡;然而把青蛙放进冷水里,当你慢慢地给水加热,使其温度缓慢上升,到达沸腾时,青蛙无力挣扎,只有走向死亡。它是不是因为忧患而生,因为安乐而死呢?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当给水慢慢加热使其沸腾时,青蛙不能跳出水面而趋向死亡呢?因为水是慢慢升温的,它感觉不到。当它感觉到时,青蛙已接近死亡,想反抗都反抗不了。这说明青蛙在水慢慢升温的过程中,放松了警惕并且麻痹了自己。为什么会麻痹,因为变化太缓慢了,缓慢得觉察不到。这种事例仅仅存在于动物身上吗?人有没有这种情况?人类也有这么傻的时候。现在,请同学们看看丰子恺先生是怎样看待人在时间过程中的麻痹性的。
【总体把握】。
“渐”指时间缓慢过去而人不能察觉。本文从渐的特征、作用和本质三个方面写了渐。渐的特征指“变更渐进,没有显著的痕迹可寻”,渐的作用指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藏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渐的本质是时间。
【研读第一部分】。
“圆滑进行”指“缓慢变化”,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没有大起大落,没有剧烈的变更。“人生就被确实肯定”指人们在缓慢变化的过程中,似乎觉得在同样的地位,恒久不变,从而有了生的意趣与价值,并贪恋着生的欢喜。
例子a人由孩子变为青年,再变为成人,最后变为老头子的例子。
例子b纨绔弟子变为贫者,再变为佣工,然后变为奴隶,接着变为无赖,无赖变为乞丐,乞丐变为偷儿的例子。
例子c傍晚看书的例子,父母不觉得儿女已长大的例子,水仙花开的例子。
好处:作者用形象生动的例子来说明道理,这种写法具体通俗,如拉家常,以浅显的事例说明深奥的道理,使渐的特征——变更渐进,没有显著的痕迹可寻,通过这些事例而变得明白易懂。
【研读第二部分】。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二部分﹙1分钟时间﹚,“渐”的作用这句话用20秒,举的例子用10秒,用时辰钟比喻人生一部分用30秒,在以后的阅读中,当遇到关于概念、性质、特征、结果等等需认真读,有时还要反复咀嚼,当关键部分弄懂了,其余部分便可快速阅读。思考课后练习二。《渐》中列举了农夫抱犊跳沟一事来证明事物已渐变而人们仍不知不觉的事实,这种用形象生动的故事说明深刻道理的写作手法具体通俗,使“渐”这种无形的时间变化方式,通过牛的不断长大——这一有形的事实而变得可以把握,让人们明白“渐”的背后所蕴含的时间概念。
【研读第三部分】。
请同学们研读第三部分,思考:
对于空间,我们看得见,摸得着,而对于时间则是渺茫的,不知所措的,无法抓住的,正如朱自清在《匆匆》里所说:“洗手的时候,日子从盆子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里过去。我觉察他去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不是,时间的不可挽留,匆匆而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人如何把握时间则是主观上的意愿,一般人对于时间的敏感度仅仅在搭船乘车时才注意到。他们平时不节约时间,而在乘船时则又争取一点点的时间,迷于局部而不顾及全体。即便是有明达之人,也仅仅是在短期的旅途中,而在茫茫人生中却无法做到大度,所以时间在分量上对于他们而言似乎是太多。与其让他们在“较多”的时间中拥挤争夺,还不如让时间少给予他们一点。
3、他们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
他们不会像其他人一样认为自己常在同样的地位,恒久不变,他们能居安思危,能把握。
时间,节约时间,将“漫漫”的人生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应付得游刃有余,所以说他们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如《水手》里“人心其实比天高,比海更遥远”:心灵的实际空间很小,但一定要有无限的容量,心要无限大,要把时间的整体性放在心中。
4、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将人一生的时间比喻为石火光,意欲人生的短暂,蜗牛角比喻事情的卑微、渺小。既然。
人生相石火光般的短暂,那么我们又何必将不多的时间浪费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呢?我们应该在石火光般的短暂人生中珍惜时间,奋发有为,做出一番可歌可泣的事业。
5、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一粒沙”、“一朵花”都是细微渺小的东西,而“世界”与“天国”则是广大宏阔的东。
西,“手掌”、“一刹那”是短暂微小的,而“无限”、“永劫”是长远永久的。前部分从空间的角度说明了以小见大,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后部分从时间的角度说明了把握住生命的每一分钟,节约时间便延长了生命,掌握了永恒。
【总结综合】。
请同学们再阅读一遍课文,思考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激励人们要把握好时间,把握好生命,做一个有“大人格”、“大人生”的人。
国殇沪教版高三语文教案篇七
《墙上的斑点》,被认为是伍尔夫第一篇纯正的意识流小说。作为一篇纯正的意识流代表作享誉中外文坛。它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随即就以其全新的面貌征服了读者,征服了世界。
正因为它的新颖、它对传统的反动,让批评界面对它哑然失语,找不到评论的语汇与概念。即使在今天,它的那份纷乱与杂糅,飘忽的意识的无定向、无轨迹,仍然使人感到归纳与概括的困难。尤其对情节的梳理与复述,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墙上的斑点》情节梳理的立足点,在于叙述者几次都从思绪漫游的终端又回到斑点,再重新依新的设想出征,这几个往复的轨迹,成了这篇小说所能把握得到的脉络。
然而,叙述者“我”的每一次思绪的漫游则是无轨迹可循的,有时让人感到如同幻觉般天马行空,跳跃式地向前跃进,一件事与一件事之间,一个对象与另一个对象之间,既无必然的联系,也无偶然的关联,甚至也没有提供必要的过渡。它基本上撇开了现实中客观存在物与外在的东西,除了偶尔回到斑点这一依托物之外,几乎完全任人物的意识自在地、任意地、无需限制也无需依附地作纯精神性的流动。
伍尔夫让读者看到,人的主观的意识的宝藏有多么的丰富,将墙上的斑点作一个稍微不同的假设,就会引出无穷多的互不相同的缤纷的思绪,真如伍尔夫所说的千万个印象像原子一样落入心头。
矫枉必然过正,女作家对此大概有所领悟,她对人物的精神世界的强力推行,对客观外界因素的大刀阔斧的弃绝,使她将人物的意识流的动感与美感表现到了极致,这份真实、这份迷人,不能不令读者折服,不能不让批评家们承认,因此,它才一举奠定了现代小说在英国的地位。
英国现代小说能迅速地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基本上没有与传统势力打过多的拉锯仗,与《墙上的斑点》等实验小说的成功的铺垫是不无关系的。几个年轻人能快速而又成功地颠覆自古希腊以来长达两千多年的“模仿说”“镜子说”等正统的文学观念与文学规矩,应该说,《墙上的斑点》作为英国意识流小说打响的第一炮,是功不可没的。
《墙上的斑点》一举成功是非常不易的,首先难在它的变革性,它是一篇拓荒之作,无规可循,无矩可蹈。
驭,因为毕竟有生活做蓝本,毕竟有人物做原型。而纯意识与纯精神的东西,则看不见摸不着,无从效仿,也无所凭附,应该说,现代小说在难度上是要胜于传统小说的,难怪伍尔夫曾表白过自己对祖先在阴凉里拿着书消磨时间的逍遥自在的艳羡。
《墙上的斑点》所表现的最大的难点在于它的杂糅。一般的人或许还能当上传统作家,但很难胜任意识流作家这样类型的作家。因为它的杂糅需要作家有丰富的积累与多方面的才能,而不只是单方面的才能。
如叙述才能,也就是讲故事的才能,或结构才能,也就是组织材料的才能,或思想的深刻,或题材的独特,这些单方面的才能,都有可能树立起一个传统作家,然而,这些在现代作家那里都变得没有那么重要。
意识流作家不关心叙事,也不关心所谓题材,他只关注人物的精神、人物的意识与人物的心灵印象。而纯精神性世界的建构必须以破碎、杂糅来完成。这种杂糅完全脱离外部事件,因而需要作家的多方面的功力。
在《墙上的斑点》中,随着叙事者“我”的意识的流动,既杂糅进了作者的渊博的知识与文化,又杂糅进了作家对世界、对人生的领悟与对社会的认识,如对男权等社会秩序的反感,还杂糅进作者对自然景色,如由一棵树所联想的风景的体验。如果只存留着某一方面,都会导致一种单调,同时它的定向性,自然也会产生一定的逻辑性、理性与清晰性,而不能构成一种真正的无主导性的意识流的风格。
伍尔夫对于历史、文化都有很好的修养,就是那“古冢”的想像,英国人偏爱忧伤的说法,都足见作家本人的那份文化底蕴。从星期日午后的散步,星期日的午餐,想到一定的规矩,再想到标准的制定,男人的标准,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足见女作家于细微处见真谛,对社会的本质有着深刻的洞悉。
在小说的后边部分,女作家对一棵树以及树的相关景色的那份体验性的、细腻、准确而生动的描绘,满载着作家本人那份愉悦欢快的心情,又是那样富于感染力,让人心醉。
如果作家没有这些能力,没有丰富的积累与自己的见识,意识何以流动,又怎能流动!作家的内涵,多方面的能力与修养,才是真正使意识得以流动的河床。
的,又需思想观念的,还需情感体验的,当然也离不开文学艺术的感悟力与智慧。同样可以说,读意识流小说,读现代小说也是需要读者具备多方面的功力的,否则难以读懂,至少是读不出它的韵味与深意来。
国殇沪教版高三语文教案篇八
一、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的内涵并大致了解这一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它的进步性和它的局限性。
二、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今、苟、胜、就、刑、衣、王、诸、盍、几、者、莫、虽等)总结归纳宾语前置的规律并能举一反三。
四、学习本文运用排比、比喻、用典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一、孟子的民本思想与今天以民为本思想的异同。
二、特殊文言句式的规律。
[教学方法]。
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整体感知与精细分析相结合来理解课文,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设想]。
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是孟子学说中最富进步性的部分,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它的产生和发展、它的进步性和它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将群众观点当作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将群众路线当作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的今天,尤其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当代以民为本的思想与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本课除了教学必要的文言知识,特别是宾语前置、词类活用的规律外,还宜补充一些资料,结合本课内容让学生讨论,以达到初步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的内容、它的积极意义和它的历史局限性,并认识中国当代以民为本的思想。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孔子的学说核心是“仁爱”,时隔百余年之后,生活于战国中后期的孟子,由于时代不同及学术发展的原因,极大地充实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爱学说及德政主张。孔子的仁爱更多的侧重于伦理意义,政治上企图恢复旧的统治秩序,表现得有些保守。而孟子立足“以民为本”的原则,将其更多地应用于政治之中,他的很多观点都反映了民众的心声和现实社会的要求。进而提出了丰富而具体的“仁政王道”思想——这也是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思想。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组孟子关于以民为本的言论。
关于孟子,同学们都知道他是与孔子齐名的儒家代表人物,谁能来讲一讲你所知道的孟子和他的民本思想。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即今山东邹城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他虽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是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相传,孟子的母亲十分贤惠,辛劳地抚养他长大成人,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孟母曾三迁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作邻居,使孟子终成大器,“孟母三迁”的故事也传为佳话。晚年时孟子回到故乡,与万章等亲密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一方面整理阐发儒家典籍,一方面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至今,我们了解、研究孟子的思想,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孟子》一书。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生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是继承和发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世尊号“亚圣”。
在哲学思想上,孟子提出著名的“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应发扬人的善性,才能国治家齐。孟子特别强调民为邦本的学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高见。他认为,诸侯如果施行了他这一套“民本”说以及他的治民之术,民就能各自安分守己,统治者也能长治久安,达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即稳定统治秩序的太平境界。
在天、地和民之间,孟子明确地强调人民的作用和地位。他针对当时一些国灭家亡的事实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时期,当法家学派极力强调专制主义国君集权的情况下,孟子的这种“民本”思想是对其消极面的一个极大限制和约束。这种主张在我国两千年封建社会里,一直成为制约君权,强调皇帝应该顺乎民心民意的思想,对于历朝政治的开明,起了莫大作用。
二、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句读并正音。
板书或投影生字和易错字词正音正字。
社稷粢盛桀纣圹为渊驱鱼为丛驱爵(雀)獭。
鸡豚狗彘庠序孝悌。
三、阅读理解。
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句读。
2请五名同学分别朗读五部分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后可指出朗读不当之处。
3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不解之处可与周围同学讨论。分别请同学串讲大意,要求直译。一名同学译完,其他同学可指出不当之处。教师适当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板书。
第一部分:
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帝王都要祭祀社稷,以后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称。
是故:因此。
祭祀以时:介宾结构后置句,“以时”,按时,译为“按时祭祀”。
参考译文: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所以得到许多百姓的拥护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诸侯危害了土谷之神,那就改立诸侯。祭祀用的牲畜是肥壮的,谷物是清洁的,又是按时祭祀的,然而还是干旱水涝,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第二部分: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这是个判断句,判断句可以表示某某的原因是什么,也可以表示某某是什么。此句译为“桀和纣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后面句子与此相同。“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道:古文中常出现这个词,不同语境中有不同意思,此处译为“方法”。
斯:那么,就。
所欲与之聚之:第一个“之”,代词,百姓;第二个“之,代词,代“所欲”。全句译为:“(百姓)想要的,给他们积蓄起来”。
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就,接近,靠近,趋向。此处译为“流向”。两个“之”字均为取消句子独立性。
为渊驱鱼,为丛驱爵:“爵”通雀,这两句现已成为固定成语,用来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使人民投向敌方;也比喻不善团结人,把关系本来亲密的人推向对立面。
虽欲无王:“虽”,常译为“虽然”和“即使”,全句有假设意思时应译为“即使”,已成为事实时译为“虽然”。“王”,名作动,称王。全句译为“即使不想称王”。
苟:如果。
参考译文:孟子说:“桀和纣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强加给他们。人民归向于仁,就像水流向低处、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为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为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为汤王、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即使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那就终身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实行仁政,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子死亡。《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死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第三部分:
莫之死: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译为“没有一个人为他们效死的”。
不可胜诛:“胜”,尽。不能杀尽。
壮者散而之四方:之,动词,到,往。译为“壮年人逃往四方”。
仓廪实,府库充:仓廪,盛粮食的仓库。府库,存放财物的地方。
莫以告:省略句,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同样对待你。后成为固定成语“出尔反尔”,常指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
死其长矣:为动用法,为长官赴死了。
参考译文: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问孟子:“我的官员死了三十三人,而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杀了他们吧,无法杀尽;不杀吧,又恨他们看着自己的长官死难而不去救,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饥荒年头,您的百姓,年迈体弱的填尸沟壑,壮年人逃往四方,将近上千人了,然而您的粮仓里粮食满满的,库房里财物足足的,官员们没有一个向您报告(这些情况),这就是对上怠慢国君,对下残害百姓啊。曾子说过:‘警惕啊,警惕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同样回报你的。’百姓从今以后可以反过来这样对待他们的长官了。您不要责怪他们了。(如果)您能施行仁政,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长官,愿为长官赴死了。”
第四部分:
从而刑之:随之用刑法处置他们。刑,名作动,施刑。
焉:疑问代词,哪里。
乐岁、凶年:收成好的年份、收成不好的年份。
驱而之善:引导他们向善。
奚暇治礼义:哪里有闲暇学习礼义。
盍反其本:盍,兼词,何不。本,根本基础的东西,古时指农桑业,与“末”所指的工商业相对。译为“何不返回到根本上来”。
树之以桑:介宾结构后置句,译为“把桑树种在那里”。树,名作动,种。
衣帛:穿丝织的衣服。衣,动词,穿。
百亩之田:相当于现在三十亩左右。
未之有也:没有这种情况。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句。
参考译文:孟子说:“没有固定的产业,却能保持一颗恒定的向善之心,只有士人能做到。至于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随之就没有恒定的向善之心。如果没有恒定的向善之心,就会胡作非为,坏事没有不干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就用刑法处置他们,这是在坑害百姓。哪有仁德之人在位还用这种方法治理的呢?所以贤明的君主要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对上足够奉养父母,对下足够养活妻儿,好年成就终年能吃饱,坏年成也能免于饿死。这样之后引导他们一心向善,百姓也就乐于听从了。
“而现在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上不够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妻儿,好年成也还是一年到头受苦,坏年成还避免不了饿死。这(就使百姓)连维持生命都怕来不及,哪有空闲去讲求礼义呢?大王想行仁政,那么何不返回到根本上来呢?五亩的宅地,(房前屋后)栽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鸡、狗、猪等禽畜,不要错过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不要占夺农时,八口之家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对待学校教育,反复说明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道理,头发白了的老人就不会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老年人穿上丝棉吃上肉,一般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的,是从来不会有的。”
国殇沪教版高三语文教案篇九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氓之蚩蚩()。
2.匪来贸丝()。
3.于嗟女兮()。
4.犹可说也()。
5.隰则有泮()。
6.岁亦莫止()。
7.彼尔维何()。
8.狁孔棘()。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氓之蚩蚩。
今义:流氓古义:________________。
2.泣涕涟涟。
今义:鼻涕古义:________________。
3.总角之宴。
今义:宴会古义:________________。
4.三岁食贫。
今义:确数,三古义:________________。
5.薇亦作止。
今义:停止古义:________________。
6.狁孔棘。
今义:孔穴古义: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乘。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2.将。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3.言。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夙兴夜寐()。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答案:
《诗经》两首。
一、1.“蚩蚩”通“嗤嗤”;2.“匪”通“非”;3.“于”通“吁”;。
4.“说”通“脱”;5.“泮”通“畔”;6.“莫”同“暮”;。
7.“尔”通“”;8.“棘”通“急”。
二、1.民;2.泪;3.快乐;4.约数,多;5.句尾语气词;6.副词,甚,很。
三、1.登上/趁机/四匹马拉一车;2.愿,请/率领/扶,持/将领;。
3.说/助词,无实义/预兆。
四、夙、夜,名词做状语,在早晨、在夜晚。
五、1.判断句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的媒人。
2.宾语前置句请你不要生气,就把秋天订为我们的婚期吧。
国殇沪教版高三语文教案篇十
一、复习导入。
以往我们“古诗文诵读”的“每周一诗”都在早读时间进行。今天为了向外校的老师们展示我们对古诗文的热爱以及学习古诗文的独特感受,特意把“每周一诗”的学习放在这节课进行。
和老朋友“古诗博士”打个招呼吧,他出了几道古诗考题来考考你们,接受挑战吗?
1、集体背诵《使至塞上》。
2、男女生接背《相见欢》。
3、抽签背诵。(4首)。
二、新授。
这节课,我们要积累的古诗是《海棠》。
1、指名读,正音。
2、知作者。(小组交流,上台汇报。)。
3、品诗意。
范读。
自由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交流:
东风袅袅:联系《村居》后两句理解。
崇光:看图(海棠花)理解。
香雾空蒙、只恐、故烧高烛:看图后想像,谈感受理解。
4、赏读古诗。
自由读(多种形式)。
展示。
师唱读《水调歌头》。
三、拓展。
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一首古诗词。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博士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也会像他一样成为一名古诗小博士的。
国殇沪教版高三语文教案篇十一
1、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2、感受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
3、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二、重、难点。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
1、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2)《边城》情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3)、人物可爱,是沈从文先生小说的一大特征。他的作品所有人物全都可爱善良,可又为什么能从中感到悲哀的分量呢?请读课文。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主要抓住翠翠心理,理解课文。
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
以翠翠的心理活动为主线,师生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段中,翠翠为什么会感到“薄薄的凄凉”?
明确: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的气息。不觉寂寞惆怅涌上心来,看世上万物都那么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觉得“好像缺少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却不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烈勃发。和周围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
(2)第二段中,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翠翠和祖父之间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无论是他们二人,还是读者,对此都不会怀疑。但是为什么翠翠会产生“惩罚”爷爷的念头?(是爷爷不知道女大不中留,不理解翠翠的感情需要吗?不是,爷爷早就在操持这件事了。是翠翠不知道爷爷的操持吗?不,翠翠明白,爷爷永远会满足她的任何一个要求和心愿。)。
明确: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祖父,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惩罚。注意,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
其实,翠翠此时心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或一件具体的事情,她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虚心情郁闷,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因为无法言说,所以没人能帮助你;因为确实存在,所以它总在折磨你。这就是孤独感。
翠翠这清醒的白日梦,把一个少女单纯而隐秘的内心情感托现给读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的心理。
(3)翠翠坐在溪边,为什么就“忽然哭起来了”?为什么无来由地多次地“哭”?
明确:翠翠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渡船上人们悠闲地过渡,又有谁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翠翠那看似无来由的哭的深意。
翠翠无来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这样闭塞但人情质朴的环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会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样。
(4)外公给翠翠讲父母的往事,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此时翠翠心理的微妙变化。
明确:翠翠的梦写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动心理。翠翠情窦初开,听到外公讲父亲和母亲浪漫的爱情故事,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梦见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平时攀折不到手”的虎尾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她内心里以前对傩送朦胧的感情,现在明确起来了。“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表现出她内心的忐忑不安。
明确:一个思春少女的感情。
明确: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却没有来。“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更使翠翠的心乱,连芦管也吹得不好了。祖父吹了长长的曲子,婉转的曲调使“翠翠的心被吹柔了”,心像月光般清澈温柔起来。
(8)、最后,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为什么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
明确:翠翠最后听祖父唱歌,就是傩送昨晚唱的歌,心里踏实了,她知道傩送也像自己爱他一样,爱着自己。她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这时她已经知道虎尾草要交给谁了。
(9)关于翠翠这个人物形象:
明确: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而节选部分以后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箸着心上人的归来,表现她爱的执著。
3、分析讨论作品人物间的亲情关系和爱情关系,感受湘西民间独具的风俗美风情美。
(1)翠翠和祖父的祖孙情:
明确:这是作品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相隔着中间一代人,祖孙俩组成的家庭是残破的,所以在悠长的岁月中,祖孙二人不仅生活上相依为命,也在感情上相濡以沫。可重点分析第13章(课文前部分)翠翠的“负罪”和“赎罪”。再让学生找表现祖孙亲情的文段,让他们意识到这真挚亲情是植根于纯朴民风中的。
(2)翠翠和天保兄弟的爱情:
明确:爱情的美好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对物欲的排斥,爱情愈纯洁,其中包含的物欲成分就愈少。
课文节选的三章没有直接写到几个青年男女相爱的动机,但却写到了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最动人的当然是傩送的歌声和翠翠梦里的虎尾草。傩送用整夜的歌声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让人不由想起《诗经》《乐府》里咏叹爱情的美丽诗章,这是湘西古风犹存的明证,更是这里的人把爱情视作圣洁感情的表现。同样,翠翠在睡梦中受到歌声召唤,她摘取了一捧虎尾草,准备送给意中人,一个少女纤尘未染的心豁然眼前,让人感动。
可作补充的是翠翠父母的爱情,他们在对歌中相爱,在绝望中殉情。爷爷对翠翠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原来,翠翠就是纯洁爱情的结晶。
(3)天保和傩送的手足情。
分析中让学生感受悲剧中的人性美。
作者深情地歌咏亲情爱情的美丽,意图何在,这可能是个复杂问题,可不必在教学中深究。沈从文先生在内地看到了许多现代文明对传统美德的锈蚀和破坏,这触痛了他,这部小说可能反映着他对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坦诚的思考和愿望,他把这些美好的愿望交给了家乡湘西的乡亲,所谓“礼失求诸野”吧。
4、开放讨论题:小说中人物孤独感的分析。
5、教师总结。
6、课后训练: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内容,并思考:这些景物描写有何共同特点?又有何作用?(提示:文中集中描写的有四处——景情结合、烘托)。
国殇沪教版高三语文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初步感受宋词婉约派作品细腻委婉、百转千回风格特点。
初步了解优秀文学作品阐释的开放性。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宋词婉约派作品细腻委婉、百转千回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优秀文学作品阐释的开放性。
课文: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不减唐人高处”
2、看似无限风光,背后的苦楚谁知?
二、初读感知。
1、自读此词,读准字音。
伫黯阑憔悴。
2、反复朗读,融入自己对这首词营造的意境和表现的主题的理解,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
朗读指导:婉约风格的宋词,在朗读时需要想象画面,揣摩情义,节奏上一般要放缓,要注意停顿。
三、理解感知。
1、圈划朗读过程中理解有困难的字词句,提问并讨论解决。
注释未涉及及需要更正之处:
生:渐渐生发残照:夕阳余晖。
会:领会凭:靠。
阑:栏杆图:贪图。
一醉:痛痛快快大醉一场伊:第三人称代词。
消得:值得。
2、教师串讲此词大意(鉴于这是学习的第一首词,学生对宋词语言表现的特点比较陌生,教师带一次路)。
描写的景色是怎样的?反映怎样的内心情感?
面对此时此景,诗人本人的所做、所思以及心绪是怎样的?
有哪些字词是尤其值得揣摩体会的?
4、结合对句子的感悟进行朗读。
5、在阐发诗人内心幽微的情绪的基础上,理出诗人内心活动的变化的过程。了解宋词婉约派情感表达方式含蓄、过程百转千回的特点。
四、深入理解。
1、介绍柳永的生平经历。
写《鹤冲天》得罪仁宗“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且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仁宗回复:“且去填词”
柳永回复:“奉旨填词柳三变”
2、自甘身处社会底层,混迹教坊歌楼,为歌儿舞女填词。
结合屈原的“所为伊人”——中国文学传统中,多为理想的化身。
4、再次朗读。
作业:
用描写性语言扩写这首词,在保持原有情感、意境、语言风格基本不变的前题下,融入对意境画面的想象和抒情性语言。
国殇沪教版高三语文教案篇十三
我国古代文明发达,经济活动也曾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就说广州,早在耶稣纪元的头一个千年,就已商贾云集。可是,在第二个千年的后半段,这种格局颠倒了过来。鸦片战争,甲午海战,让国人知道,我们积弱已久,图新何易。
在第二个千年的最后几十年,中华民族正励精图治。千年回望,回顾来之不易的变迁,展望并不平坦的前景,从钱的角度,探讨一下其中的经济学脉络,可以让我们在“亚洲世纪到来”之类的说法面前保持清醒。
最早的“钱”是兽皮,是贝壳,甚至是笨重的铁块,到现在,世界各国一无例外都使用一种特殊印刷的薄纸——纸币。“钱”,说到底,仅仅是一种信用符号,随时可以兑换为等值实物。因为它便于保存、分割、携带,故而全世界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古今,逐渐都接受了它。而它的信用,则主要由国家法律支持。
就在上一个千年之交的北宋,中国社会的经济交易中已经大量使用纸张印刷的货币“交子”。交子作为经济生活中重要的流通和支付手段,最初是由四川商人联合发行的,基本上只在四川境内流通,因为可以随时兑付,迅速得到社会承认。后来,虽然这些“钱商”破产,但是“钱”的好处却没有破产,官府立即设立专门机构,发行“官交子”,流通范围扩及各地,虽然名义上仍可兑付,实际上基本不能兑付,其信用仅由官府强制保证。南宋年间,虽然铜钱和白银同样流通,但是纸币已是主要货币。元代在全国范围实行纸钞流通制度,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忽必烈在位时发行的“中统元宝钞”,虽然开始的时候一度可以兑换,但是很快就停止,并且进而禁止铜和金银流通。明代发行“大明宝钞”,则从不兑现,并且禁止铜和金银的流通,后来只是因为纸币信用太差,禁止铜金银实际上行不通,朝廷才被迫解除禁令。不可兑换的纸币,其信用受发行量的影响很大。正是由于宝钞滥发,急剧贬值,自宋朝开始的这种前现代形式的纸币流通,在明代就逐渐退出经济活动。
曾经在忽必烈汗宫廷供职的马可·波罗这样向西方介绍中国的“奇事”:“大汗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赏用、以购商物……竟与纯金无别。”一个“竟”字,让我们知道中国的纸币对于当时外国的上智人士仍然是未曾想像过的事情。纸币,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今天已经很难想像一个没有“钱”的世界如何运转,即使现在电子货币登场,纸币的社会角色仍然不容忽视。
“钱”变为“纸”,表面上轻了,实际上重了。最近一千年人类的经济活动,就是围绕着那张轻薄的“纸”展开的。
人们对“钱”的追求,开通了全球交往。以西方历史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代表,西班牙发现美洲和葡萄牙人抵达印度,后来则有“海上马车夫——荷兰”,以及把“米”字旗插到世界各地的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都是追逐着“钱”而走遍世界。
在当时的世界贸易中,欧洲国家是货品的净输入国。中国和中东国家都很少从欧洲进口商品,这样,欧洲国家就需要支付金、银等“硬通货”。中东国家要求黄金,这促使欧洲从非洲等地掠夺和开采黄金,用于中东贸易。中国要求白银,这促使欧洲人到美洲等地掠夺和开采银子,与此相应的是始于18世纪的欧洲人地理发现的“白银时代”。历史上中国长期实行的是银本位,所以货币都可以折合成“银两”,一直到民国初年。
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不仅繁殖了各行各业的商人,而且还呼唤着以“钱”为商业对象的商人——“钱商”,私人金融活动应运而生,当年在中国一个盆地省份发生的故事,又在全世界范围内复活了。这些私人金融活动的风险很大,宫廷借钱不还,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钱”的商业利润实在太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私人金融活动继续发展,逐渐演变成前现代形式的银行。在我国,清末民初时期山西的票号也相当发达,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兑付信用极好,甚至一度代行了国家财政的部分功能。随着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山西票号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人类为什么要做生意?因为交易可以给双方都带来利益。二次大战以来,虽然局部战争不断,但是没有再爆发世界大战,和平与发展之所以成为当代的主题。如果能够从贸易得到“钱”,未必你死我活地去征服,去掠夺。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使经济活动的“蛋糕”越做越大,有足够的互利分割的余地。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统称知识的科学技术和人类智慧,是仅有的不受“报酬递减规律”束缚的生产要素。别的生产要素在使用中都会消耗,但是知识却不会因为使用而消耗。这是基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的“知识经济”的概念的主要脉络,是知识经济观念的根本点,恰恰在这个要紧的问题上,发达国家占据着毋庸置疑的优势。
除此之外,发达国家占便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世界上的大部分“钱”在它们手里,即它们占据着金融市场。如果一种符号能够作为信用被广泛接受,哪怕它最终把纸张都免了,它也能起货币的作用。现在,钱的符号化电子化,让银行结算的速度大幅度提高,社会的步伐加快,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的效率,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又一次走到了前头。
金融电子化、货币符号化,是顺着使“钱”尽可能方便的逻辑往前走,但是“钱”方便到可以看不见的地步,越来越多看不见的“钱”在我们身边如洪水般高速流动,终于出现了一种比自然界灾害更为可怕的灾害——“钱灾”,即1997年以来人们谈虎色变的金融危机。
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人们以“钱”炒“钱”,“钱”越炒越热,终于升腾为“泡沫”。发达国家的投机资本大肆购买某国的货币,然后,急剧抛出,足以使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索罗斯们就是这样,在制造泡沫和破灭之间逞能。他们有资金,有手段。短期流动资本大进大出,是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预言东亚金融危机的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说,实质经济本来不错,金融仍然可能出问题。在货币符号化电子化的时代,我们要格外小心。
“钱”升腾为泡沫,可以说古已有之。十多年前长春“疯狂的君子兰”,就是古老形态泡沫经济的本土例子,在城市职工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时候,一株君子兰却居然可以炒至十几万元的价位。80年代的日本,经济增长不大,房地产却在疯炒,一时间,炒得仅东京地区的地产价值,一旦变换为“钱”,就可以把整个美国买下。经济泡沫一旦破灭,迄今十年不振。钱啊钱,认它贵,它就贵,不贵也贵,一旦泡沫破灭,认它不贵,它就不贵,本来不贵。
经济发展怎样才有后劲?值得作历史的审视。在19世纪,讲科学,英国走在美国前面,讲人均资源和人均资本,澳大利亚比美国高得多,但是20世纪以来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一直赶不上美国。虽然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烧到美国本土,但是澳大利亚同样占了这样的便宜。经济学家发现,在土地、劳动、资源和资本、科学技术和和平环境这些重要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国内市场的容量。迄今为止,没有哪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容量能够比得上美国,这是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能够长期独领风骚的重要原因。一个大国,只有当人民购买力得到普遍提高、市场整合得好的时候,国内市场才会显示容量优势。而且一旦形成优势,将长期发挥作用。靠这种“国家增长能力”的依托,钱,才真正成为有源活水。
从兽皮到纸币,从纸币到电子符号,“钱”走完了一千年的历程。后一个千年,“钱”将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直至“钱”真正看不见,人类社会最终进化到不需要“钱”的阶段,货币最终消失。在此之前,人类如何在尽享“钱”好处的同时,能有效避免“钱灾”洪水来袭,将是后一个千年一开始就面临的挑战。
国殇沪教版高三语文教案篇十四
1、识记理解“涔涔”“郁热”“昧心”等词语及文学常识。
2、了解作品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特点。
3、体会戏剧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作者作品简介。
2、分角色朗读。
3、理解课文节选部分的矛盾冲突。
4、课堂讨论:周朴园爱鲁侍萍吗?
一、导入。
简介作者及《雷雨》的大致情节。
二、速读。
理清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
填图练习。
三、讨论。
课后练习二: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为什么?
四、课堂活动:辩论。
正方:一二组——周朴园爱鲁侍萍。
反方:三四组——周朴园不爱鲁侍萍。
[通过辩论,疏通“重逢”一节的情节脉胳,赏析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总结要点:
1、周朴园曾经喜欢过,甚至爱过。
2、他始乱终弃的原因(性格特点、阶级特性)。
3、周朴园的人物性格。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阅读赏析“斗争”一场。
2、归纳人物性格及主题。
3、课堂练习。
一、阅读赏析“斗争”一场。
讨论。
1、周朴园有没有顾父子之情,为什么不顾?
2、剧中通过鲁大海的话交代了什么?
3、侍萍为什么不认儿子周萍?
二、讨论总结人物性格。
1、周朴园: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虚伪的反动资本家。
2、鲁侍萍:
3、学生自己归纳鲁大海的人物性格。
三、讨论。
剧本为什么以“雷雨”为题?
四、归纳主题。
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的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提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五、课堂练习。
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让学生自己找印象深刻的句子,加以分析讨论。教师可点拔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台词中能表现人物心理的句子。)。
国殇沪教版高三语文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的:
1、学习文言知识,了解姓氏异读现象。
2、掌握本文论证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
3、明确“兴贤”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文章论证方法和结构。
教学难点:古人姓氏异读现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想:
我们本学期学习过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对王有一定的了解,而本文文字并不艰涩,除了几个不常用的异读字外,其余都不难理解,可以通过对本文论证方法和结构的分析来实现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2、生朗读全文。
为下面加点字注音:
仲虺祭公召公伍员翟景。
南宫适郦食其万俟卨尉迟恭覃氏。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
昏乱之世虽有之而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
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博询众庶,则才能者用之。
不迩小人,则谄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
4、分析文章:
同学们见到的课文分两段,但很多版本却将本文分成三段,你们看,做三段应该。
怎么分?
明确:从开头到第四句“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
第一段提出“兴贤”的重要性,第二段论证“为什么(重要)”的道理。鉴赏提示上也有说明。
5、文章结构: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
a、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六国论》。
b、论点————论证————结论《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肯定或否定什么——为什么要肯定或否定——结论(怎么办)。
本文属哪种?
本文是怎么论证“为什么”的?
兴贤则昌:正(例证)反之则亡:反(例证)。
既然如此,那么,应该怎么办?
明确:五个假设句。
6、现在我们来思考一篇作文的写法:
为反对者请功。
听反对意见成功:齐桓公管仲勾践范蠡唐太宗魏征。
朱元璋刘基林肯对待政敌。
不听反对意见失败:夫差伍子胥项羽范曾关羽亲兵。
马谡王平时期。
7、作业:
得贤才者得天下,非知之难,而行之难矣。结合文章,请大家谈谈千古英雄怀才不遇的原因。
国殇沪教版高三语文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帆》中诗人在失望中追求,在追求中彷徨与抗争的复杂心境。
2、引导学生理解《当你老了》中诗人热情而真挚的感情。
3、引导学生通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品味诗中丰富内涵。
教学重点:
1、《帆》主要抓住诗人为什么“祈求风暴”的来临。
2、〈当你老了〉主学生体会诗人真挚而高尚的感情。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主学生明确诗人的美好意愿。
课时安排:3。
教学内容:
帆莱蒙托夫。
一、情境切入:
二、走近作者:
莱蒙托夫,19世纪俄罗斯著名诗人。与普希金并称为当时俄国诗坛双杰。他的诗歌作品是俄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出生在贵族家庭,曾进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禁卫军军官学校学习。1834年入军队服役。早在中学时期,诗人就开始写诗,受普希金和拜伦的诗影响颇大。青年时代的诗人受十二月党人的影响,写下了很多对当时腐朽社会不满的诗歌。1837年,诗人写下著名的《诗人之死》一诗,悼念普希金,触怒了沙皇政府,被流放到高加索地区。流放期间是诗人创作的高峰期,诗人写下了《当代英雄》、《祖国》、《恶魔》等著名作品。1840年,诗人遭到沙皇政府的谋杀,身受重伤。1841年,诗人离开了人世。享年不足27岁。
三、初步领悟诗意。(师读)思考诗中创设了几组意象。
明确:诗中有三组意象,一是帆,二是平静的大海,三是波涛汹涌的大海。
四、生读。
归纳每节画面。
“雾海孤帆”“怒海风帆”“晴海怪帆”
除了对风景画面作精彩描绘外,诗人还穿插了一些什么内容?
———抒情,站在岸边的诗人看到画面的沉思/。
五、诗歌赏析:
第一节:雾海孤帆。
前两句描绘了这么一幅图景:在蔚蓝色的水天合一的茫茫大海上,漂浮着一片闪耀着白光的孤帆。淡蓝色的大海,静静的,死寂般的静。然而就是这静的大海中,似乎又隐含着一种不安定的因素。就在这淡蓝色的大海中,有一片孤帆在游弋。它闪着白色的光,刺眼的白光。整个画面的色调均为冷色调,给人孤独、凄凉之感。
三、四句连用两个反问,传达出了一种前途未卜的迷惘感,象征一个青年刚刚迈入人生的海洋,那种天涯游子的迷惘。
板书:雾海:(写景)冷色调——孤独、凄凉之感。
——传达天涯游子的迷惘。
孤帆:(抒情)“寻找什么?”(设问)。
第二节:怒海风帆。
前两句,描绘了不平静的大海上的孤帆,海风狂呼,巨浪掀起,它们要打翻这大海上的精灵,要让这孤独的反叛者葬身在自己威猛的打击中。帆呢?在铺天盖地的狂风巨浪的疯狂打击下,“弓起了腰轧轧作响”。帆没有退缩,没有畏惧,而是在努力,在拼搏,为着自己所追寻的东西。
这白色的精灵在追寻什么?后两句告诉我们,他追求的不是幸福,因为那可能是它曾经放弃的东西;不是逃避,因为在昏天暗地的时候它还在弓腰前进;当然更不是安逸。这里作者作出了否定性的回答。当然这里所说的幸福指的是世俗概念中的幸福,满足物质生活的幸福。
在这幅画面里,隐蕴着当时革命的大背景,那个年代,俄罗斯到处所看到的,只是死刑,流放,苦役和设好圈套的杀害。悲剧失望的情绪感染了所有善良的人。《帆》就是在这个最黑暗的年代感到前途十分渺茫的时候写的。传达的是一种顶风冒浪的紧迫感。诗中的帆对幸福既不寻求也不逃避,表明了诗人还处于一种对现状已厌倦,但还未彻底决裂的彷徨。
板书:怒海:(写景)传达了顶风冒浪的紧迫感。
风帆:(抒情)不是寻找幸福也不是逃离幸福(否定作答)。
第三节:晴海怪帆。
这节里,诗人给我们展现了一片晴海,在大海的上面,是阳光的世界,温暖而和煦,安详而灿烂;下面是一碧万顷的海面,宁静而温顺,清净而可爱。这不就是安逸的生活吗?但是,这时的帆却是“不安”的,它祈求风暴,且认为只有在风暴在才能得到安宁,这里的“安宁”怎么理解呢?应是心灵的安宁。帆要的不是物质生活表面的安逸,而是拼搏,是拼搏中带来的乐趣,这是孤独灵魂的英雄行为。
在这里,我们终于明白,这帆远离自已安逸的幸福港湾,投身于狂风险浪的大海中,是去做什么?诗人在最后给我们作出了正面回答:寻找风暴。
板书:晴海(写景)传达一种逆反感。
怪帆:(抒情)寻找风暴(正面作答)。
总结:
1:象征手法:
问题:这首诗着力创设了几组意象,这些意象在不同层面上有什么特有的意蕴?
诗中有三组意象,一是帆,二是平静的大海,三是波涛汹涌的大海。
三个意象的象征意义:
“帆”是诗人人格、理想的化身,是诗人倔强高傲、不图安逸、不甘平庸、奋勇进取人格的象征。
孤帆在海中航行,象征诗人在人生道路上所进行的傲世不群的追求。
“平静的大海”象征着空虚而庸碌的那种“幸福生活”。“风暴”象征着充满挑战和斗争,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和激情,投入社会,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的壮美生活。
2、对比手法。
问题: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这种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如第一节“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与“孤帆在闪耀着白光”,用大海的辽阔苍茫的背景,反衬“孤帆”的无畏精神,表现了帆对自己前途的美好期望和信心。
第二节“波涛在汹涌——海风在呼啸,/桅杆在弓起了腰扎扎地作响”,通过大海地险恶,反衬“孤帆”义无返顾,勇敢迎接挑战地英勇行为。
第三节描绘了一副风雨过后,晴天碧海,阳光灿烂地安详平静的画面,反衬出孤帆不安的祈求风暴洗礼的强烈愿望,从而表现了孤帆不满足于现状,富于挑战和斗争的叛逆性格。
这首诗是一首杰出的哲理抒情诗。诗歌采用象征和对比的手法,通过这种给人强烈印象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感情。帆就是诗人的化身,那孤独、反叛的灵魂,那对自由的向往,都在这帆身上得以传达。那恶劣的社会环境也通过对大海糟糕场景的描写来得到贴切的表现;那进取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也在诗的叙述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另外,诗歌采用的设问结构大大强化了诗歌的感染效果,省略号的使用开阔了诗的意境,启发读者深思,特色独具。
国殇沪教版高三语文教案篇十七
一、教学目的:
二、教学重点:
通过本单元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及四篇传记文学的学习,了解司马迁百折不挠、发愤著书的精神,了解《史记》“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文学性及史学性。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设想:
本单元的教学是新教材的安排体例,将司马迁的作品编排在一起集中学习,并且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初中、高一、高二所学过的司马迁的作品沟连到了一起,连同《读本》共13篇作品。
将《报任安书》放到本单元的第一篇进行阅读,有利于了解司马迁的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将初中、高一、高二学过的作品进行回顾,重在了解《史记》写人物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一篇知识短文,重在概括了司马迁《史记》的史学性与文学性。其他三篇的传记文学重在诵读,并引导学生领悟司马迁传记文学的特点。
还可引导学生在网上查找一些资料,以拓宽学习的渠道,最后让学生以司马迁的文学及精神的某一点,举行一次研究性学习报告会。
五、课时安排:12课时。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司马迁写作本文的背景,学习他百折不挠、发愤著书的精神,了解《史记》“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文学性及史学性。
教学步骤:
一、孟子:“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导入新课,学生明确,司马迁在李陵事件中受腐刑而坚持写完《史记》,他的这种精神在《报任安书》中充分进行了表述。作者借给朋友任安回信的机会,阐明自己受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感情复杂,悲痛、沉郁与慷慨激烈交织。这里应明确:朋友任安之托实际上是让司马迁在武帝面前说情,当时司马迁隐忍苟活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史记》,因此在文中反复的说明这个意思。
二、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初步感悟其情感,并将难点做上记号。
三、学生参照注释,读课文,感悟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思考作者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以及他是怎样逐步说明这个原因的。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翻译1――3自然段,明确本段落的意思: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教学步骤:
一、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翻译,明确: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迟表意。这一段还应明确:“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司马迁“说情”的婉转说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心志。
二、引导学生翻译第二自然段,主要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本段是全文的难点。可分为四层:
1、先说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在说自己假如不选择受腐刑,而是“伏法受诛”,在周围人眼里,自己是罪有应得,并不能显示自己有什么气节。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承上启下,然后列举不辱、受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己受到了极大之辱。
3、接着用比喻、对比来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逐渐衰微的。
4、在举王侯将相受辱后不能自杀的例子,用来反复说明“士节”不可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节的话,在受刑之前就应该自杀。
三、引导学生翻译第三自然段: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司马迁进一步申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臧获婢妾,犹能引决”那样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事业。对生命和事业,司马迁坦然自信地表示了自己的心意,他“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
四、小结:总之,这三段逐步说明了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五、学生熟读1――3自然段,进一步体味复杂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翻译4――6自然段,总结全文。
一、朗读1――3自然段,读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引导学生翻译第四自然段。
明确:本段列举古代被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本段应用了归纳说理的方法。
本段的分析,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上仁人志士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当我们灰心丧气、濒临绝望的时候,跟我们以无比的力量、信心和勇气。要求学生背诵本段。
三、引导学生翻译第5自然段:明确:本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从中学习司马迁对事业的崇高信念,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司马迁正是从这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里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
四、引导学生归纳:作者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以及他是怎样逐步说明这个原因的:第一层说自己和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死了毫无价值;第二层说应该在受辱之前自杀,受刑以后再自杀已经迟了;第三层说不自杀是为了让“文采表于后世”,完成《史记》;第四层进一步隐忍苟活为写《史记》的原因。
明确:本段是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在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司马迁说他不能“自引深藏于岩穴”,只能“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这种痛苦只有自己深知。“沉浮”“俯仰”“狂惑”等贬语,其实是作者寓悲愤于自贬。最后开端相照应,再次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
六、朗读4――6自然段,再次体味作者隐忍苟活、沉痛悲愤的心情。
七、总结全文:《报任安书》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言论起剀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中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信中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
八、布置作业: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课文,试以今天的观念审视司马迁,谈谈你对司马迁的看法。
一课时:学习知识短文《司马迁与〈史记〉》。
教学要点:明确《史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教学步骤:
一、学生看知识短文:归纳《史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明确:1、思想内容四点:其一是它所表现的进步的民族观。其二进步的经济思想。其三强烈的民主性与批判性。其四贯彻全书的那种豪迈的人生观。《史记》的两个“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艺术特色两点:其一鲜明的个性,其二抒情性。
2、《史记》的深远影响:确定了我国古代传记的基本格局,诸如思想方面的以史为鉴,富有教化作用;形式方面的篇幅短小,强调表现人物性格,而不在堆砌材料的多与全,以及语言的精美、抒情等等。作为一部传记文学的确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明确“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文学性及史学性。
3、《史记》的体例。
二、学生从学过的〈史记〉作品中举出事例来说明以上的几个特点:如《陈涉世家》、《鸿门宴》、《垓下之围》。
三、布置阅读练习:阅读本单元的几篇,包括《读本》:有列传、世家、传序。
国殇沪教版高三语文教案篇十八
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内容和“斑纹”的涵义。
2、探讨文中议论性的语句的内涵。
3、品味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特色。
重难点:斑纹的涵义和议论性语句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略)。
二、作者简介:(见课下注释)。
三、读课文,回答:你认为这是一片什么文体的文章?并说说理由。
析:科学小品(介绍“斑纹”,展现了动物的生活习性。)。
随笔散文(有很强的抒情性和议论成分,语言优美。)。
(两者皆可,体现了文体上的融合渗透趋势.)。
四、从“科学小品”的角度来分析:
1、斑纹是物之斑纹,斑纹之于物是毛与皮的关系。文章为了介绍斑纹列举了很多东西,请找出。
析:蛇蓑鲉鲑鱼螺壳鹰隼长颈鹿斑马老虎豹子奶牛毒蜂文身疱疹妊娠抓痕大地老趼冰花陶瓷蛋卵地球记忆(展示电子图案)。
讲:文章由植物、大地、人类的劳动、宇宙,直至我们人类的内心世界,从小到大,由内到外,从具体到抽象,斑纹无处不在。依据所列事物的分类,以及所讲的详略程度,可以大致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1---5段6----1011---14。
2、请概括出第一部分介绍了蛇的哪些生活习性和特征?
析:简约的身体迷惑性的斑纹跑动的动作蛇的文化寓意蛇的尾鳞和牙齿攻击的速度。
3、作家引用圣经传说为我们塑造了什么样的蛇的形象?
析:阴鸷诡秘凶险恶毒的蛇的形象。
析:斑纹产生于对简单图案的单一的大量的重复使用,从而量变而产生质变,最终产生斑纹。
5、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的内涵及作用?
析:内涵:“神”即大自然,作者对大自然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对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了礼赞。
作用:既是一种哲学沉思,也是对主题的升华。
6、思考:“斑纹”是什么?
析:a、具体的:指动物皮毛的形与色(图案与颜色);。
b、抽象的:指其他自然与社会现象,人类内心的精神生活,带有哲学意味,指一切的存在。
五、以散文随笔的文体角度入手分析:
1、文章在介绍斑纹时,往往从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自然规律中引申出一些耐人寻味的议论性语句。请以第二部分为例,找出其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学生小组探讨)。
析:(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b九节“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2、文章在描绘动物和自然场景时非常优美。请选择一段文字,作一鉴赏。
例如:第一节;第八节中关于虎鹿的描绘。
国殇沪教版高三语文教案篇十九
一、学习目的:
1、通过本单元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及四篇传记文学的学习,了解司马迁百折不挠、发愤著书的精神,了解《史记》“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文学性及史学性。
2、《报任安书》重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所涉及的有关文学常识,写法上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行文反复曲折,跌宕生姿的特点,思想上深刻的内涵。多诵读多领悟。
3、《廉颇蔺相如列传》重在引导学生通过三个故事,体会文章结构和人物刻画的精妙之处。
4、《屈原列传》重在引导学生与所学过的屈原的作品进行对照阅读,以领会屈原的精神及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还有屈原的遭遇与作者的相通之处。
5、《信陵君窃符救赵》重在引导学生列出结构提纲,举出集中表现信陵君、侯嬴性格的言论和行动,进一步了解《史记》纪传作品的主要特点。
二、教学重点:
通过本单元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及四篇传记文学的学习,了解司马迁百折不挠、发愤著书的精神,了解《史记》“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文学性及史学性。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设想:
本单元的教学是新教材的安排体例,将司马迁的作品编排在一起集中学习,并且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初中、高一、高二所学过的司马迁的作品沟连到了一起,连同《读本》共13篇作品。
将《报任安书》放到本单元的第一篇进行阅读,有利于了解司马迁的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将初中、高一、高二学过的作品进行回顾,重在了解《史记》写人物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一篇知识短文,重在概括了司马迁《史记》的史学性与文学性。其他三篇的传记文学重在诵读,并引导学生领悟司马迁传记文学的特点。
还可引导学生在网上查找一些资料,以拓宽学习的渠道,最后让学生以司马迁的文学及精神的某一点,举行一次研究性学习报告会。
五、课时安排:4课时。
国殇沪教版高三语文教案篇二十
司马迁因为李陵上谏辩护而使汉武帝勃然大怒,面对自杀和遭官刑的两难选择,他也曾犹豫,也曾彷徨,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还有理想要实现,还有使命要完成,所以他不能就这样含冤而死。于是,他毅然接受官刑,最终写出了不朽著作《史记》。
纵观历史,有不少伟人,他们不是在一帆风顺的环境下创造出价值,而是在困境和挫折中,创造骄人的能够留传后世的成绩。我们最耳熟能详的贝多芬,人们大多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许多作品足以震撼心灵,可却不了解那些光鲜艳丽的音乐章后面,埋藏着他曲折的一生。贝多苍从小就表现出了极强的音乐天赋,他的爸爸为了把他培养成一位音乐家,从而成为自己的摇钱树,不惜对小小的贝多芬施加武力,当贝多苍不认真练琴时,爸爸甚至饿他,关他在小黑屋里。但这没有成为贝多芬前进的阻力,多年后,他终于小有成绩,正当他的事业爬上巅峰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而与此同时,他深爱的女人,幼稚自私,风骚的爱丽丝也因不理解贝多芬的事业而离开了他。贝多芬也有正常人的七情六欲,这对他的打击非同小可。在短暂的低迷后,他重新振作,创作出了更加精彩的音乐。然而,挫折还在不断地攻击着他,三四年后,贝多芬失聪了。然而令我们震撼的是,有着钢铁般意志的贝多芬竟然又创作出了震惊世界的《命运交响曲》,铿锵有力的曲调仿佛描述了他铿锵有力的一生,给我们上了铿锵有力的一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尼古拉?列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创作这本书时的处境是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躺在病床上口述完成了这部著作。
这些伟人的事例,都和司马迁一样告诉我们:困境往往使那些有梦想、有意志的人们更加坚强。
国殇沪教版高三语文教案篇二十一
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
它把什么都抛在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
桅杆弓着腰嘎吱作响……。
唉!它不是要寻找的乐疆!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
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
仿佛风暴里有安静之邦!
国殇沪教版高三语文教案篇二十二
【教学目的】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庄子及庄子的思想,学会读老庄的书;在现代社会乐观地生活;适当掌握一些文言的虚词实词句式等。
【教学方法】填鸭式、讨论式、自助餐式。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
前一篇,我们学了林觉民的《与妻书》,感受了先烈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崇高信念和牺牲精神。我们或许应该思考,人活着,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主要是为追求幸福。而人有两面,社会人和自然人;那么这幸福体现为两面:一、作为社会人的幸福;二、作为自然人的幸福。
作为社会人的幸福:为国为民为集体为社会,奉献力量,实现兼善之志;作为自然人:追求个体幸福与感受,为自己而活,活给自己看,时时舒展自己,独立的幸福体验。孔子曾问弟子之志,其他人都要治国安民,只有曾点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一叹,叹出了孔子心灵深处的梦——做一个治世的自由自在的人,于是那个名叫金人瑞的改名叫金圣叹了。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谈到人生的四种境界——主要侧重于社会人的角度来看;老庄的作品则是抛开社会人的那面幸福而谈自然人的幸福——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的教材和德育工作中十分欠缺的。
李白曾写过一首述志诗:
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在诗中,李白以冲天而起的大鹏自比,表示自己志大才高,气魄非凡;即令时运不好,也决不屈服,表现了一种睥睨一切,虽败不馁的英雄气概。李清照词中亦有“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放之语。岳飞取表字“鹏举”。人们用“鹏抟”(喻指人的奋发有为)、“大展鹏图”(“鹏图”形容人的宏大志向)、“鹏程万里”(“鹏程”比喻人的远大前程)互相祝愿着,传达着不平凡的志向。“鹏”这个意象正是来源于庄子的《逍遥游》,今天,我们就学习庄子的这篇《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