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精选24篇)
总结是一种对前期工作和学习的总结和归纳,对未来的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总结应该突出重点,提炼核心内容,避免冗长和啰唆。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一
其原因既有客观原因,更主要的是思想上重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不到位等主观方面的原因。
因此,行政单位在实物资产管理方面要制订和完善实物资产的购入、使用、报损、核销、报废等工作流程,使各个环节能够衔接,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严格按照规定履行手续;及时对实物资产的购入、调出、报损、报废进行会计核算。
总体而言,行政单位实物资产管理基础工作不如资金管理基础工作那样被重视。
主要表现在:。
1.1实物资产管理不规范:长期以来,行政单位对资产的管理往往存在着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一般只设置总账,没有设置明细账和资产卡片,购置的资产不及时入账,不对资产进行定期盘点,对资产的管理也没有明确责任人,导致部分行政单位实物资产账实不符,大量实物资产游离于账外,正常资产处置无法下账,不正常的资产损失也无人追究责任。
1.2实物资产利用效率不高:目前,行政单位实物资产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同程度存在着浪费和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购置固定资产不讲求效率,很少评价资金效率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导致固定资产配置和布局不合理,缺乏共同配置、调剂使用机制。
部分单位对办公设备一味求全、求新,部门、科室之间相互攀比,造成不必要的资产浪费,降低了资产使用效率。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二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建立和完善会计内控体系对于企业会计功能的完善、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完善工业企业会计功能。从一般会计作用来看,工业企业的会计往往在工业企业中发挥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作用。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工业企业的会计往往只发挥这财务会计的功能和作用,而管理会计的作用发挥的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建立和完善会计内控功能,能监督财务会计,同时管理企业的资金安全,协调工业企业各方的资源要素,为管理会计发挥作用奠定基础,因而,具有完善工业企业会计功能的作用。第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在国内沪深两市上市,不但为企业带来财务收益(上市融资),还能获得溢价收益,比如良好的声誉、更好的发展环境等。但同时,这也对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已经上市的工业企业,其会计内部控制体系较为完善,财务管理水平较高,而非上市的工业企业则应努力完善内控机制,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第三,促进企业发展。工业企业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可以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尽量减少和控制企业资金的欺诈、遗漏等现象,有利于保障企业经营活动正常而有序的开展。同时,通过完善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可以使企业完善财务制度,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能起到直接促进工业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三
20世纪60、7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人力资本理论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增强了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解释力。随着改革开放,人力资本理论逐渐被介绍到国内,并渐渐被接受,其影响力不断增加,运用范围不断拓展。本文把国内 1995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做了一个较全面的理论综述,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本的概念、产权,中国人力资本的现状和形式,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的关系等几个方面。
大部分学者都接受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定义,即人力资本是体现于人身体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但有的学者对这个概念作了更深入的探讨。一是认为人力资本分初级和高级两个层次。前者是指健康人的体力、经验、生产知识和技能。后者是指人的天赋、才能和资源被发掘出来的潜能的集中体现――智慧(周坤,)。二是认为人力资本具有不同的生产力形态,提出了异质型人力资本和同质型人力资本的概念。前者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中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后者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牛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丁栋虹,)。三是从个人和群体角度来对其下定义,前者指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后者指存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群体每一个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及健康等质量因素之整和 (李建民,1999)。
二、人力资本的产权及其特性。
人力资本的产权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忽视产权的研究。一批中国学者从企业理论的角度对人力资本的产权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三种人力资本产权的定义。1.把人力资本产权理解为人力资本所有权,认为人力资本产权是存在于人体之内、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乃至健康水平等的所有权(李建民,1997)。2.从企业产权角度来理解,认为人力资本产权决定人力资本所有者能否拥有企业所有权,即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张维迎)。3.从产权的可交易性和合约性来理解,认为人力资本产权是市场交易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总称,是制约人们行使这些权利的规则,本质上是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反应(黄乾,)。
关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周其仁教授的论述有代表性。一方面人力资本具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所有权,它天然归属个人,它的所有权限于体现它的人(周其仁, )。但有学者认为它的所有权可以是多元化的,但其“承载所有者”才是个人,人力资本“承载所有者”与其所有者是不同的,他们之间充满矛盾(李建民,1997)。另一方面,人力资本产权的完备性和关闭功能。它的产权权利一旦受损,其资产可以立刻贬值或荡然无存。当人力资本产权中的一部分被限制或删除时,产权的主人可以将相应的人力资产“关闭”起来,以至于这种资产似乎从来就不存在(周其仁,1996)。
三、中国人力资本的现状和投资问题。
1.关于人力资本现状的观点是比较一致的,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中国的人口数量虽然多,但真正高质量的人口却严重不足; (2)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特别是中国农村(尤其是中西部)的人力资本严重匮乏;(3)人力资本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重大差距 (张凤林等);(4)我国的人力资本利用效率低下(张凤林,1999);(5)中国的人力资本结构是一种“小托大式”结构:高智能、高技术劳动力所占比重极小(刘迎秋,1997)。
[1] [2] [3] [4]。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四
摘要:在工业企业中,会计通过对资金、资产、收入、所有者权益、利润、费用等六个要素的记录来完成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监督和核算工作。在工业企业中建立会计内控制度,则是对工业会计的规范和管理,以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业企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我国工业企业的会计内控制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新常态,工业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此时,对企业的会计内控制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应正视工业企业会计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完善。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五
苏武俊。
(湖南大学会计学院410079)。
所谓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我们(认识主体)把握会计这一事物(认识客体)的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的总和,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正确地认识会计”。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而思维方法是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核心,本文主要侧重认识中的思维方法来探讨会计理论研究方法。
思维属于人类的理性认识,它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于语言材料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性的反映。思维方法则是指思维的基本程序和使用的基本手段。会计理论是关于会计的一种理性认识,它同其他科学的理论研究的思维方法一样,一般有三个层次:
(一)方法论。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它是会计理论方法的最高层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是会计理论研究的指导。具体地说,就是要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革命能动的反映论当作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同其它学科一样,方法论在会计理研究方法体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方法论是哲学思维或哲学方法论在会计学家意识中的.体现,又是从哲学角度对会计现实和会计理论的审视,是提供会计学家认识会计的方法模式,这种模式被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会计学家的思维方式或方法意识,构成他们观察、思考会计现实情况的视野,最终凝固成为会计学家对某种理论的思维习惯。另一方面,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和认识论转化为方法论并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互为条件、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共同形成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方法论的“合力”。可以这样认为,每一个会计理论工作者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在其工作中接受一定的方法论的指导。
(二)基本方法。基本方法是我们认识会计时所运用的最一般的思维方法。思维方法按照其特点和阶段的不同,又划分为思维的基本方法和思维的技术方法。
1.思维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形象思维法和抽象思维法。在进行会计研究时,首先必须按照具体的会计科研课题进行调查和搜集有关的资料,并通过观察到的事实来判定调查地点和资料渠道的取舍。由于观察一般要从感性认识开始,通过感性认识对事物作出判断和评价,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有在占有了大量的、丰富的资料后,才能为会计理论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这点来看,观察法是思维的最基本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法,包括联想法和想象法。联想法是指由一事物而想到另一事物的方法,具有表面性、随意性和猜测性。想象法是指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思维方法,具有形象性、概况性和创造性。会计理论研究同样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即不局限于现有的会计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想象。抽象思维法,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法。形式逻辑方法是一类程序化很高的方法,一般包括比较、分类、类比、移植、归纳、分析、综合、概括、证明和反驳等一系列方法。这些方法在人们的意识中以高度抽象的方式固定下来,具有普遍有效的公理性。辩证逻辑方法是形式逻辑方法的发展与深化,它是从客观对象的内在矛盾入手,来分析和解决思维的矛盾运动。辩证逻辑方法不仅承认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在人类思维中的重大作用,而且将它们看成是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的方法,将每对关系看成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抽象思维方法在会计研究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会计研究的各个领域运用得最为普遍。会计研究成果的提出,或是从大量具体的事实和资料的研究中得出(归纳),或是为解决具体问题而运用一定的会计学知识推出(演绎)。会计研究成果,除了要接受会计实践的检验外,还要在逻辑上前后一致。此外,分类与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在会计研究领域大量采用,在许多会计学术刊物中,随处可见这些研究方法的踪影。
[1][2][3]。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六
通过对各种文献资料的整理和阅读,以及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按照企业规模划分,大中型工业企业一般都建立了会计内控体系,而且大型工业企业的内控体系也是较为完善的`,而小微型工业企业则一般都较少建立会计内控体系,而且制度也都较为不完善。按照上市与否来划分,一般上市工业企业的会计内控体系较为完善,这主要是在上市之初,工业企业都要接受投资银行的上市辅导,进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控体系,并且都要达到证监会的硬性要求才能上市,而非上市工业企业的会计内控体系则同按规模划分的企业状况差不多,大中型非上市工业企业较为完善,小微型非上市工业企业则较为薄弱甚至是未建立内控制度。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工业企业的会计内控体系还较为普遍的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一,管理层对工业企业会计内控体系的重视度不够。尤其在很多中小型和微型工业企业中,很多的管理层不太重视会计内控体系,甚至认为会计只是起到记账的功能,对于会计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更谈不上建立会计内控体系。而在民营工业企业中,也存在着对会计内控体系的认识不足的问题。往往正是由于对会计内控体系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容易出现财务管理问题,比如会计出纳串谋等现象。第二,工业企业会计内控管理体系不完善。在一些工业企业中,存在着会计内控管理体系制度不健全的情况。比如,在设计会计内控制度之初,就重效率、轻控制,制度安排以效率为主,忽视对会计业务的控制。当然,这类制度安排有利于会计工作的高效率运作,但潜伏着一些会计控制的威胁因素,特别是一些不相容的职务未得到有效分离的弊端。例如,有些小微型工业企业为了降低人员成本,可能将会计和出纳岗位由同一个人担任。此外,有些工业企业的会计内控制度也存在着集权和分权不合理的现象,比如任何金额的报销都必须经总经理签字等等现象。第三,工业企业会计内控体系的信息化程度较低。这个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化程度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尤其是传统的工业部门可能信息化程度要普遍低于财务管理部门。二是存在着财务人员不能熟练使用财务管理软件的现象。第四,会计数据管理不规范。由于在一些工业企业中,各个部门的信息化程度不一致,有些部门报送的会计原始凭证是机器打印,较为规范,而有些部门就是手写的会计凭证,因此,未能做到统一和规范。这种会计数据管理的不规范,也给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进而给会计内控制度的开展制造了障碍。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七
加强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贯彻落实党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
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构建一个产权明晰、配置合理、处理规范、管理有序,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充分发挥效能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才能更好地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认真履行职能,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顺利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文章对此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产配置不合理,人均资产相差悬殊,苦乐不均现象严重。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国有资产的不同地区、不同级次、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之间的配置水平差距较大;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脱节,缺乏约束,一些单位不顾实际需要,互相攀比,重复购置或盲目追求高标准、高性能,超编、超标配置使用资产。
2.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重配置、轻管理”的问题突出,资产闲置、低价出租、无偿出借等现象较为普遍,资源整合、共享共用水平较低,资产使用效率不高,损失浪费情况较为严重;资产有偿使用过程中,普遍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管理水平低,效益不高。
3.管理状况不容乐观。
国有权益被不断侵蚀;一些单位资产管理账目不清,产权和实物管理混乱,土地等国有资产的价值没有按市场规则的要求进行计量,普遍存在“失真”和“失实”现象,对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占有的国有资产规模缺乏准确统计,造成家底不清,账实不符;资产使用和处置的审批权限和程序不规范,随意性大,导致资产流失。
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的措施。
1.切实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管理职能。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涉及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三个主体。
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
具体来说,财政部门,一是要管好政策制度。
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是要关注关键环节。
从源头上加强和规范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
三是要管出整体效应。
要积极探索和建立一个侧重资产全面管理及整体运行质量监管的平台,把每一项工作都纳入到这个平台上,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综合管理的职能作用,提高资产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稳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主管部门对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
主管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对外,各主管部门负责审核、汇总并向财政部门提出本部门及所属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及处置意见,编制资产配置项目预算,完成本部门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工作,承办职责范围内或财政部门授权的资产管理工作。
对内,各主管部门需要结合本部门及所属单位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的需要,在统一的管理制度框架下,制定和完善本部门国有资产管理的实施办法,在规定权限内审核审批资产管理事项,组织实施对本部门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督促本部门所属单位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协调和组织部门内部资产调剂工作,推动资产共享、共用,盘活资产存量。
行政事业单位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
其承担着国有资产管理基础环节的工作,它管理使用国有资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资产产权、实物资产和资产账目的管理,建立资产使用管理内部责任制,避免盲目配置、闲置和浪费资产,严格按规定程序报批本单位资产配置、处置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事项,确保本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有效利用和保值增值。
2.创新管理机制,推动资产管理科学发展。
(1)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的机制。
资产管理是预算管理的延伸和基础,预算管理是加强和规范资产管理,合理配置资产的有效手段,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
财政部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预算约束机制,结合部门预算编制,对部门和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实行项目预算审核制度,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合理配置和充分有效利用。
另一方面,要把资产管理作为提高财政管理水平、降低资产维护运行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减轻财政支出压力的重要抓手,增强资产管理的服务功能,逐步形成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的工作机制,通过强化资产管理,实行预算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
(2)完善资产运行管理机制。
在资产配置环节,财政部门要充分利用资产清查结果,对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占有国有资产的均等化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分类制定统一和规范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和相关实物费用定额标准,充分利用现有存量,以存量制约增量,以增量调整存量,合理配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在资产使用环节,财政部门要充分掌握行政事业单位现有资产存量及使用状况,盘活存量,促进资产的有效利用。
同时,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对外有偿使用国有资产的监管,实行国有资产对外有偿使用审批制度和等级备案制度,对单位的对外有偿使用资产实行跟踪管理。
在资产处置环节,财政部门要以规范资产处置程序和加强收益监管为重点,细化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范围、调剂、申报程序、审批权限以及收益收缴等,把资产处置管理与资产配置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序的资产管理良性循环机制,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资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涉及到的中介专业评价鉴定机制,建立评估档案管理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活动进行有效监管,实行评估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在资产管理基础环节,各部门要制定规范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实物管理、价值管理和财务管理进行指导、监督和考核,切实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
(3)逐步建立资产使用绩效考核机制。
财政部门要结合政府职能转变、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省级财力供给状况等,分类测算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占有均等化水平,及时为资产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要在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理念,认真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按照职能需要、功能属性、公共服务标准、公共服务质量等,建立资产投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逐步推行资产占有使用目标考核管理,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绩效管理的长远目标模式和长效机制。
(4)建立资产整合和调剂机制。
财政部门要尽快研究建立资产的调剂使用制度,构建一个统一的调剂资产管理平台,逐步改善资产分配不公平的现象。
财政部门在审核部门和单位的资产配置申请时,能够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重新购置,通过存量管理,推动资产的优化配置,提高使用效益,减少资产闲置和浪费现象,节约政府公共资源。
同时,按照高效节约的原则,积极探索对行政事业单位大宗资产以及部分价值昂贵、使用率不高的专用设备试行专业化集中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单位需要的该类资产,由主管部门统一申报配置和管理。
(5)建立资产分类管理机制。
对行政事业单位公益性资产要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的要求实行“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三级管理模式。
同时,按照省委、政府统一部署和安排,把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剥离出来,盘活省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
3.夯实管理基础,不断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水平。
一是完善管理制度,尽快研究制定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建立完善的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全面提高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二是夯实管理基础。
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标准,督促单位建立、健全和完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实行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国家统一财务会计制度、资产管理事项申报审批和等级备案制度,全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
同时,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及时掌握部门和单位国有资产存量及其变动情况,为资产管理和部门预算编制提供及时准确的基础信息。
三是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要健全管理机构,配备、充实专门的资产管理人员,做到职能、机构、人员到位,以更好地履行资产管理职责,做好资产管理工作。
在健全机构的基础上,要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以提高资产管理干部思想和业务素质为核心,通过有计划的学习、培训、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尽快适应新形势、新职能的需要。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八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冲破了以“灌输”知识为主的传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综述了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渊源、发展历史、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水平和基本教学思想。
建构主义、以人为本、国内外现状。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什么是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不是因为教师的传授,而是学生特定的社会文化下,收集知识信息,借助他人帮助,来建构知识的意义,获得新知识。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含了: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情境、有关资料方面的协作、与教师及其他帮助者的会话和事物本身相互联系的意义建构这四个要素。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意义的建构过程,这种意义建构的过程在大脑中长期存在的形式就是“图式”,“图式”是指学习者个体对事物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因此,学习者建构新知识意义的能力决定了学习知识的多少。
如何进行有效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但也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意义建构的促进者是教师,意义建构的信息加工主体是学生。学习者想要成为主动地意义建构者就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学习者要用创造性思维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学习者要主动收集有建构意义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并假设再论证。最后学习者要把学习内容与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找出建构的意义,这个过程中要懂得互相“协作”。教师作为意义的建构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发动机,要创建学习情境和提示连接线索,要组织协作学习和展开讨论。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
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可以从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学习观和学生观,师生角色和学习环境五个方面来体现。建构主义知识观: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和假说,可以随着人们认知的深入不断地改写和升华;知识不能提供问题的解决途径,只有对具体问题的原有认知结构再加工和创造才能解决问题;学知识是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过称中,基于自己的经验来建构意义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需要学习者主动地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选择和加工处理外部信息,在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意义。建构主义学生观:学习者在进入学习情境前会基于已有的经验和凭借个体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和假设;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在原有的知识上生长新知识,处理和转化新知识;建构主义鼓励学生这个共同体相互交流和质疑,注重个体的认知结构的自我发展;学生要主动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联系和思考已有经验,协作互动。师生角色的定位:教师应该是学生建构意义的支持者和指导者,应该多激励学生自我控制,从多角度来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关心其情感态度;教师应当组织和引导协作互动学习,帮助其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是在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理想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下通过建构意义获得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水平。
在国外,、rg、erg、和vogotsgy对建构主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也是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最早是由瑞士有名的心理学家piaget提出来的。他提倡“发生认识论”,她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过程。他的基本观点是儿童通过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来完善自身认识结构,构建外部新信息。并提出其中存在“同化”与“顺应”两个认知过程。他确信知识是在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这也是一个双向的建构过程。在“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kernberg在piaget对认知结构的性质和发展前景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究;sternberg和katz认为在认知结构的过程中个体的主动性起关键作用。vogotsgy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认为个体应该在有利于的社会文化历史环境下学习。“最近发展区”就存在于这两个水平之间。“最近发展区”强调学习过程的本质是在于激发潜在的心理机制。这些都使得建构主义运用到教学中的理论更加丰富和完善。建构主义流派众多,理论内容也极其丰富,但都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主体主动地建构意义的过程。
在国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小学教学中被实践得并不多。构件主义符合新世纪教育体制改革后强调素质教育的,建构主义在我国起步比较晚。1993年,王德春教授发表《论建构语言学》,之后陆续出现了有关建构主义在外语教学中应用的文章。这些研究者对该理论在外语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就建构主义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原则。但在他们的论述中,部分的方法和原则有些模糊,甚至存在一些错误的地方。
四、结语。
本文旨在通过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和教学思想的全面介绍,阐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工作中的学生观、学习观、知识观、教师角色和学习环境等五个方面的指导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外语教学增添了新的视角,也是英语教学改革获得成功的关键,掌握这些思想和理论就能够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catherinetwomeyuctivism:theory,perspectives,andpractice[m].teacherscollegepress,.
[2]ellis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九
会计理论的归纳作用指会计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又不是实践中零乱的、松散的知识点,而是经过归纳整理的一系列理论规律,提供了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的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企业财务管理越来越得到了企业的重视,对其的研究也益加深入,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是会计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但却受制于会计实务的实际发展水平以及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本文就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结构进行剖析。
1、会计假设。
所谓会计假设也就是对财务会计进行核算时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的合理假定,是建立在实际基础上的一种科学合理的假设,对研究财务会计理论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为科学的研究会计理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但规范了会计理论延伸的方向,更是建立科学的系统会计理论提供了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相当多的企业经济业务就脱离了会计的假设,造成了部分企业在合并会计报表时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会计主体的假设,同时在清理企业资产时又没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不仅影响到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也更加影响到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研究。虽然在上世纪对会计假设理论的研究在美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了许多了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好友很长的一段距离。
2、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的研究也就是对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会计环境状况的研究以及实际工作中各种客观条件等,对我国会计实务的发展和企业会计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从会计发展史上的重大变化和改革都与会计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影响着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不仅是会计理论的研究的重点也更是需不断深入发展的要点。在多年的研究当中,会计环境一般含有生产力环境,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三大因素,这三种因素在不断的阶段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或推动或阻碍。不仅影响着政治体制类别,也关系到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生产力发展的进程。在社会改革的进程中尤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提升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其会计环境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重要影响因素。
3、会计要素。
会计是一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行业,其涉及到内容业是丰富多样的,也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前提。虽然随着文明社会的发展历程会计理论研究得到了不断深入的发展,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和政治政治的不同,目前对会计要素的划分有着多种规定,不同的定义。但是总的本质上相差不大。由于会计要素的确定关系到会计理论的研究因而对其的划分也就显得极其重要。当前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就规定了会计要素主要有六项,也就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同时又细分为资产负债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表要素(收入、费用、利润)。对会计要素的明确确定,才能更好的规范会计实务,以利于财务人员顺利的开展会计业务工作。
4、会计职能。
在企业的'会计管理当中会计所承担的任务和应当发挥的功能和功效就是会计所具备的职能,它在企业管理中担负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职能的功效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再社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大,职能越来越多,由当初基本的核算和监督两大职能发展到当前的“全职能说”,其功能也越来越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不仅反映了企业管理的情况也更直接参考到企业的管理当中。在企业的前期预测、经营中的决策、财务控制、后期财务分析中都包含了会计职能的身影,会计反映职能和管理职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反映职能是管理职能的基础,为管理职能的发挥提供服务,管理职能是会计的固有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
5、会计目标。
6、会计准则。
在会计理论研究中,会计准则的研究是对财务会计在进行业务处理时所制定出的规范要求和判断标准,是对工作经验的一种抽象总结又是实际工作中的一种技术规范,指导着财务人员的实际工作,为其处理业务提供工作准则,也更大的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推动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在现有的研究中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会计学界开始明确提出会计准则的概念,为会计制度和准则的制定提供了有效依据,规范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也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和特殊行业的会计核算,在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上又迈进了一步,丰富了的会计基本理论,也推动了会计理论的系统化研究。
7、会计程序。
所谓会计程序是指一个企业处理会计业务的先后顺序,主要步骤包括了记录、分类、汇总、报告、分析等,虽然会计程序是会计业务处理时的一种技术方法和手段,但是在会计基本理论研究中却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忽视了其在会计业务当中的作用。因为会计在财务业务发生时会计记录是否准确、分类是否正确、分析是否科学合理等就严重影响到企业财务管理的准确与否。而在具体的会计工作中,会计程序的合理性关系到各职能部门对经济业务的反映过程和联系机制,对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精确性和会计管理的质量,以及为企业提供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总结。
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在现代社会中一直都是企业和会计人员关注的焦点,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的作用也越发越大,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是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在当前各国的研究当中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系统,对其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深入,以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培养更优秀的会计人员。
参考资料:
[1]]孙茂竹成本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常立新.《信息化的前景展望》.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版。
[3]5孙茂竹《成本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十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是指研究会计学发展规律和会计工作规律的各种会计研究方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可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方法论;第二层次为系统理论;第三层次为会计理论研究的一般方法;第四层次为会计理论研究的具体方法。论述如下:
一、第一层次――方法论,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的发展和理论的创新需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否则就会迷失方向,科学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列宁说过:“如果不先解决一般的问题,就去解决个别问题,那末,随时随地都必然会不自觉地‘碰上’这些一般的问题”这也就是在会计理论的研究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也是科学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它主要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和历史发展观。
(一)辩证唯物论。
1.会计的物质观。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会计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其实践的对象即资金及其流转是物质的价值;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输出的会计信息的本源是客观存在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簿记的方法改变不了簿记所记事物的实际联系”如果会计信息不能如实描述资金及其流转情况,那么,虚幻的假象不仅给社会带来危害,而且使会计失去了真实存在的理论基石。
2.会计的运动观。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实质上就是资金的流转过程。会计作为一种技术,反映的是企业的资金营运状态和经营成果,也就是对运动中的资金进行描述,所以会计核算要坚持运动观。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恩格斯说过:“运动应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否认相对静止,就会抹煞事物的界限和质的区别,也就无法正确认识事物,更谈不上对事物进行量度。因此,会计还必须树立相对静止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如实反映资金所处的状况,即财务状况。
3.会计的时空观。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物质脱离时间和空间是不可能存在的。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会计的几个假设就是建立在物质的时空观念上的。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是在时间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会计主体假设是在空间观念上确立的。通过这几个基本假设,确定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时空范围,会计这门学科才得以产生和发展。
(二)唯物辩证法。
1.会计的对立统一观。对立统一即矛盾,是指一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存在或发生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会计的发展史实质上是会计中内在的矛盾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发展史。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揭示,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提供了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矛盾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指导我们如何进行矛盾分析,既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事物,又要分清主次,并把这两者综合起来。只有在完整地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并用之于会计实践时,才能对会计有正确的认识方法和研究方法,才能领悟出诸如语言、技术以及会计并无阶级性的结论。
2.会计的质量互变观。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发展和存在的数量的规定性,二者统一在度的范围内。如果突破度的范围,量变就会引起质变,事物的本质规定性就会发生变化。会计是一个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要目的的信息系统。如果会计突破度的范围,不再提供会计信息,那么会计就失去了本来面貌。如果提供的会计信息超过其度的范围,不能如实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不能为决策提供依据,那么会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此,在会计实践中,必须把握量度,树立起会计的质量互变观。
3.会计的否定之否定观。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继承和克服,即继承了旧事物的合理内核,摒弃了旧事物中不合理的内容,这就是事物的创新。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观点,完整地体现在会计理论的发展史上,具体表现为:古代会计理论被否定,产生了创新的意大利式会计;意大利式会计理论被否定,出现了创新的英国会计;英国式会计理论被否定,形成了创新的美国式会计。目前,美国式会计理论也正面临着被否定的挑战。因此,在会计研究过程中,要树立起否定之否定的观念,敢于对存在及权威挑战,才能不断创新。
(三)历史唯物论。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而会计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因而它也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如果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考察,便不难发现: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某种会计是特定经济政治环境的产物,没有脱离环境而孤立存在的会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推动会计发展的基本力量。
二、第二层次――系统理论,即亚哲学。
所谓系统,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围绕特定目的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广义的系统理论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即指“新三论和老三论”它们是新兴的横断科学,使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现哲学的基本精神,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化、模型化。关于广义的系统理论,简单地介绍如下:
1.系统论。系统论是由l*v?贝塔朗菲创立的一门科学,这是狭义的系统论。它认为系统必须是由若干要素(至少两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是“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综合体”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现实的系统都是开放系统,系统功能的表现过程也就是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把研究对象视为一个整体,解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即客观存在的、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物质组成的世界。
2.信息论。信息论是由美国数学家申农创立的一门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的科学。它研究存在于通讯和控制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共同规律,以及如何提高各信息传输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这门通讯理论现在己发展成为一种广义信息论。它被广泛理解为所有运用或移植信息论观点来研究各种问题的理论,阐明了一切物质是一个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
3.控制论。控制论是由美国数学家'?维纳创立的一门关于动物和机器中的控制和通讯的科学。实际上,它是自动控制、电子技术、无线电通讯、医学、数理逻辑、计算技术、统计力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是涉及和应用面非常广泛的一门有关控制问题的系统理论,如果说申农主要是从信息的发送端来研究信息,那么,维纳则着重从接受端如何利用信息来加以研究。
4.耗散结构理论。这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非平衡系统理论之一。该理论是由比利时生理学家i?普利高津最先提出的科学假说。它研究的是一个系统由混沌向有序化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该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是不断地在和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当这种交换达到一临界值时,就有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稳定的有序状态,它充分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以及质量互变规律。
5.协同论。协同论是由原联邦德国科学家h?哈肯创立的。它是研究和比较不同领域中多元系统元素间合作效用的`理论。它认为不同系统间存在着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不稳定走向稳定的目的相似的特征。人们可从横向上研究不同事物的共同规律,并运用己知领域的成果探索未知领域的奥秘,从而解决处于“黑箱”状态的难题。
6.突变论。突变论是在拓扑学、奇点理论和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基础上,由比利时数学家r?托姆提出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通过描述系统在外界点的状态来研究自然界各种形态、结构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非连续性的突然变化现象,从而向人们提供了事物在外部条件作用下发生突变时,如何促使事物向良好预期转化的思考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变观点的具体解释。
与上述系统理论观点密切相关的是这些观点指导下的系统理论的方法。所谓系统理论的方法,是指按照客观事物的系统性,把人们所要研究的对象放在系统环境中加以研究的科学方法。即从系统理论的观点出发,综合精确地考究研究对象,以达到整体功能最优或问题能得到最佳处理的科学方法,包括功能模拟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模型化方法、最优化方法等一系列方法。
系统理论及其指导下的方法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化和说明,为理论研究补充了更具体更深化的方法基础,使理论研究的视野更广阔,整体性更强,立足点更坚实。会计作为一个人造的信息系统,具有一般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因而也可利用系统理论及其方法来创建会计理论并指导具体的会计实践。
三、第三层次一会计理论研究的一般方法。
(一)逻辑方法。
逻辑方法是指以有关的理论成果为依据,对具体研究对象的各方面进行逻辑分析,从而寻求其规律性的一种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方法和辩证逻辑方法。另外,由于数学是运用数字、文字、模型等进行推理的一门逻辑科学,数学方法实质上是逻辑方法的具体运用和说明;从广义上来讲,逻辑方法包括了数学方法。
1.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思维形式是指概念、判断、推理等进行思维的具体方法。逻辑规律是指在思维形式中起作用的规律,诸如同一律、矛盾律、充足理由律等。形式逻辑作为一门思维科学,既有认识的作用,又有表达和论证思想的作用。思维形式的运用是否准确,关键要看它是否符合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律。人们只有在遵循了形式逻辑基本规律和概念的要求后,才有可能进行正确的思维活动,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
2.辩证逻辑。辩证逻辑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职能,它比形式逻辑“包含着更广的世界观的萌芽”辩证逻辑作为现实世界辩证运动的反映,作为认识史的总结,研究的是思维形式如何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联系和转化等问题,“是对世界的认识的历史的总计、总和、结论”因而,在整个认识和思维过程中,不但要运用形式逻辑,更需要运用“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观点去分析综合事物。辩证逻辑的主要规律有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理性思维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在发展中具有阶段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导言》中将其概括为“两条路”“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简言之,就是:“具体!抽象”――抽象的规定。“抽象!具体”――具体的再现。前一个具体是具体的客观事物的具体,后一个“具体”是理性认识的结论,是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的描绘。马克思的这段话也是对整整三大卷《资本论》最简洁的、最高度的哲学概括。
在这“两条道路”上是运用“范畴”作为“理论网络”的结点不断展现的,这些范畴差不多都是成双成对的,而且有鲜明的阶段性。诸如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抽象与具体等。
(二)历史方法。
历史方法就是通过研究某一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占有大量历史资料的前提下,概括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并将其延伸到具体研究对象中的一种方法。采用历史方法研究会计理论,就要联系会计理论的来龙去脉,明确它在会计发展史中的地位,从而得出合乎规律的结论。我国会计界对会计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对会计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的认识较多地采用了历史方法。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是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马克思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2页)。这些话是恩格斯用来阐明《资本论》理论体系的。对于会计理论来说,也应该是完全适用的。当然,理论同历史毕竟不是一样的,理论体系必须摆脱历史形式,正确地采用逻辑形式。要避免历史进程中迂回曲折的甚至反复的现象,也要摒弃历史进程的随机的偶然性,作为理论体系中的概念、范畴,应该是同级、同阶段的事物或现象中的完全成熟的并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反映。
四、第四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具体方法。
会计理论研究的具体方法一般包括描述性方法、规范性方法和实证方法,现分别阐述如下:
(一)描述性方法。
所谓描述性方法,是指运用归纳方法对许多个别事物进行分析,找出这些事物的共性,并概括出普遍性结论的一种推理方法。具体到会计研究中,描述性方法主要应用于两种情况:第一,在广泛调查研究占有实际资料的基础上,对各会计主体经常发生的会计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加以概括和总结,从会计实务中归纳出会计理论;第二,广泛收集己有的会计文献资料,并就某个具体问题的认识进行概括和总结,对己有会计理论进行归纳,得到新的会计理论。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的会计界主要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会计理论研究。利特尔顿和齐默尔曼认为会计理论主要是从会计实务中总结出来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的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发布的第4号公告“名词公报”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即通过对事物进行罗列的方法,概括和归纳出结论,从而形成了会计的概念结构。
采用描述性方法得出的会计理论,称为描述性会计理论。由于描述性会计理论主要是从会计实务中提炼出来的,研究者容易受到“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因而,描述性会计理论主要是为解释现行会计实务服务的,难以得到突破性的发展。
(二)规范性方法。
所谓规范性方法,是指利用演绎方法,由普遍性原则推导出个别结论的一种推理方法。会计研究中的规范性方法是指那种从目的和假设出发,从中导出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的合理原理和原则。
规范性方法不受现实事物的影响,强调“应该是什么”因而会计理论研究者常常从特定的价值判断基础出发,力求从逻辑高度概括出最优的会计实务是什么,进而指导会计实务,实现会计实务的规范化,其现实目的就是为制订会计准则(制度)服务的。
采用规范性方法形成的会计理论称为规范性会计理论。规范性会计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不同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使得会计报表缺乏可比性。因此,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会计学家极力推崇规范性会计理论,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但是,规范性会计理论存在着致命的缺陷是:虽然经过演绎推理得到的会计理论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但是,如果研究者依据的假设或前提是错误的,那么其结论也必将是错误的。因此,规范性理论有时难以令人信服,也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发展,而且在完成了归纳或演绎之后,一般不对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验证。
(三)实证方法。
所谓实证方法,是指与描述性方法、规范性方法相区别的,通过观察或实验取得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测试而形成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会计研究中的实证方法主要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某一特定会计理论的验证;第二,对存有分歧的不同观点、方法和理论的验证;第三,理论创新。
实证方法受西方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立足于客观存在的事实,强调会计“是什么“的观点,因而实证会计理论研究者主张,要象自然科学那样,以观察到的事实资料和感性认识为依据,来构建真正科学的会计理论体系。
采用实证方法得出的会计理论称为实证会计理论,由于会计实证研究中收集的数据资料局限在过去发生的事实上,因此注定了实证会计理论只能从现实的角度出发,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验证己有的会计理论,而不能对会计实务起规范指导作用。但是,会计实证研究的前景是美好的。实证会计理论一旦形成,可以累积起来,有可能形成科学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
1986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罗斯化?瓦茨()和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an)出版《实证会计理论》,此书的中文版译者黄世忠教授写道:“书中将实证会计理论的最重要学术贡献归纳为两个方面:(1)研究了会计数据的潜力,检验了会计信息(主要是盈利信息)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雄辩地证明了充分披露的会计信息是推动资本市场有效运转的要素之一;(2)提出并检验了分红假设、契约假设和规模假设,解释了会计数据在制定和执行报酬计划、债务契约中的作用,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会计政策选择行为。例如:当企业实行以盈利为基础的分红计划或者它的负债率比较高,则它可能选用可增加当期收益的会计政策,以增加经理人员的报酬,降低违反债务契约的风险;又如,企业的规模越大,它就越有可能选用可减少当期收益的会计政策,以降低政治成本。为此,该书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详尽介绍了有代表性的实证研究在这两个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
实证会计理论是以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为基础,以数理统计模型为工具,以“提出假设一设计模型一收集数据一解释结果”为模式,借以解释和预测会计现象的会计理论。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会计学的研究方法是规范研究的方法,以后从弗里德曼的“实证经济学”移植过来实证研究方法。至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美国经济学界会计学界出现了一种风气,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只发表实证研究的文章。认为只有实证经济学才是真正的科学,只有实证分析才是经济学中唯一的可以被使用的方法。陈岱孙先生认为这种偏见是有害的。他曾指出:“实证经济论著否定价值判断。但是,否定并不等于它不存在。数学模型分析了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一个结果。但这结果是否符合社会实际,完全与社会判断无关吗?当然不是”既然任何实证分析都离不开它所设定的社会经济前提条件,也都不可能把研究成果置于社会经济环境之外,可见社会价值判断是始终无法回避的现实。经济学说史可以证明:规范分析与辩证分析相结合是经济学的一贯原则。古代、中世纪、古典学派斯密、李嘉图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19世纪后期,庞巴维克著的《资本实证论》正式提出“实证论”这个字眼,但书中还是采取逻辑分析而没有采取数学分析。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数量经济学的发展,实证分析才得到发展,但规范分析也在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价值判断,对生态经济的研究,对福利制度的分析,都有长足的进步。要使经济学成为“致用之学”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必须结口。
上面讲的虽然是经济学,但其基本精神对会计学也是完全适用的。
会计规范研究必须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而实证研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一为规范研究服务;缺乏实证研究支撑的规范研究可能是空洞和不得要领的,而脱离规范研究的实证研究肯定是盲目的和十分零乱的。
搞实证研究也要走自己的路,选取我国社会经济需要的课题,不能跟在别人后面,重复己经研究的课题,而且必须与我国当前的规范研究紧密结合起来。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十一
论文摘要: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有着不同的内涵,对岗施教是一个最终目标,对证施教是一个中间目标,但它们的本质与总目标是一致的。相对于对岗施教而言,对证施教既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又能有效降低人才培养成本,是一个便捷的人才培养模式。
论文关键词:对证施教对岗施教就业导向能力本位。
最近,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出现了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的争论。笔者就此谈些粗浅看法。
一、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有着不同的内涵。
对证施教,简言之,即是对照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组织实施教学。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于意见》明确指出:“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人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可以说,这是对对证施教的最具权威性的解释。
从以上解释中我们可以发现,对证施教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解决的问题是在人才培养目标既定的前提下,如何组织教学的问题,具体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等问题。
对岗施教,就是对照某一实际岗位(群)的要求组织教学。它包括以下要求:一是专业的设置要与社会需求一致;二是课程设置与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一致;三是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学生形成职业能力,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对岗施教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与它相对应的是那种以学科为导向,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模式。对岗施教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作为一种培养模式.对岗施教既要解决培养目标问题,又要解决培养方法问题。
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对岗施教的“教”是指教育,对岗施教是一种教育模式,它的要求贯穿于职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的编写与使用、教学的组织实施、教学结果的评价考核等。对证施教的“教”是指教学,对证施教只是一种教学模式,它仅强调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教育包含教学。如果仅从教学的角度来讨论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的话,显然,它们的不同在于教学目标的参照物不同。对证施教的目标是达到证书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岗施教的目标是达到某一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二、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的本质是一致的。
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是否矛盾呢?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看“证’,和“岗’,是否矛盾。如果“证’,和“岗”的要求是一致的,对证施教的结果与对岗施教的结果也就是一致的。反之,如果“证”和“岗”的要求是矛盾的,或者说是脱节的,那么对证施教的结果就不能满足岗位要求,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就是矛盾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条指出: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特定技能、专门知识和工作经验的证明。也就是说,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符合职业能力标准的证明。 对岗施教是根据职业能力标准来设计课程组织教学,对证施教是根据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来设计课程组织教学,而职业资格证书反映职业能力标准,因此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从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的一致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对证施教和对岗施教都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而不是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能力;其次它们的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让学生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达到就业的目的。可以说“对岗”是最终目标,“对证”是中间目标,对证施教是实现对岗施教的途径。
三、对证施教是高职院校可行的选择。
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开发培训项目,推进精品专业或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这就是对岗施教的具体要求。在这样的要求下,职业教育教学应分五个步骤进行。
首先是分析职业能力,就是将一个职业工作划分成若干职责,再将每个职责划分成若干个任务,从而确定对应于各职责的综合能力和对应于各项任务的专项能力并加以分析。
第二步是确定能力标准。能力标准是依据职业能力分析的结果确定的,它是按照就业中所必须履行的工作职责和所必须执行的工作任务,就其所涉及的知识、技能以及这些知识、技能的应用所作的明确说明。
第三步是设计职业课程,是依据职业能力标准,遵循适应性、综合性和层次性诸原则,运用教育领域内系统设计和模块化设计等重要成果来进行的。
第四步就是采取灵活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职业能力。这一步就是我们所说的“教”的环节。
最后是对学生学习后的能力进行考核和评估。
职业教育应该达到其最终目标。因此首先是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具体地说,就是要搞清楚以下问题:高职各专业毕业生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是什么?该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有哪些?各校都就此开展了一些社会调查,但受财力、物力、人力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调查的深人度和广泛度都很不够,调查结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也难以令人信服,无法准确指导学校设计课程培养人才。而职业资格证书体现的国家职业标准、行业职业标准和企业职业标准,是国家权威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知名企业多年调研和实践的结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较高权威性。因此,可以说,职业资格证书已经大体规定了高职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掌握职业资格证书规定的技能、知识就能从事一定的工作,按照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组织教学能够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一定的工作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已经分析了职业能力,明确了能力标准。因此对证施教只需做好三项工作,即按证书要求设计职业课程、组织教学、考核和评估。这样学校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大降低教育成本。对证施教既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又能有效降低人才培养成本,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条捷径。
对证施教的结果能否适岗的前提是证的适岗性,关键是能否真正地把证的要求落实。对证施教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前提条件是“证书”本身的质量,即其适岗性,是否真正反映了职业岗位的能力和知识要求。证书的要求反映了岗位的能力知识要求,对证施教就能培养适应一定职业岗位工作的人才,反之,对证施教所培养的人才就不能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这个前提条件在我国基本具备。
对证施教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关键是要把证书的要求落实。对证施教并非为考证而考证,更不是简单地突击辅导考证,使学生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而是通过高职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达到职业资格证书所规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十二
对证施教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由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证施教”的概念由李家瑞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在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先行试点,后经吴祝平、周常青探讨论证,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
李家瑞、吴祝平、刘宗主、周常青、周腊意申报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对证施教教学模式研究》,被批准立项(项目编号0396)。本文是对其阶段性理论研究成果的梳理。
对证施教,即对照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组织实施教学。依照国家职业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对证施教是对双证制的完善和发展,它不仅要求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而且要求教学体系与国家职业标准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接轨。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成为相应专业的教学目标,是编制教学计划、设置专业课程、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互衔接,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适应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使学生完成学业的过程也成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过程。
对证施教的实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人才。对证施教决不仅仅是为了学生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也不是为了暂时地提高学生就业率的权宜之计。它有效地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即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重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教学与工作过程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对证施教是高职教育的一种模式,而不是职业培训。职业培训是一种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作为惟一纲领,以学生快速掌握资格证书大纲要求技能为基本目标的教育模式。对证施教模式是在高职教育中吸收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内容只是专业教学大纲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比只接受培训的学生要强得多,因而具有更强的持续发展能力。
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并不矛盾,两者相互印证、互为补充。对岗施教一般是根据某个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来设计课程组织教学,对证施教是根据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来设计课程组织教学,而职业资格证书反映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因此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从本质上一致的。它们的一致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对证施教和对岗施教都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而不是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能力;其次它们的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让学生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达到就业的目的。
(一)对证施教是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的,是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然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其所培养的人才既“高”又“职”的特点。“高”是指应具有形成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相当智力含量的操作技能。“职”是指所培养的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直接为职业岗位群服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重的制度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这一性质和目标决定的。
如何实现两种证书并重?近年来,各高职院校进行了很多探索,提出了并举模式、导入模式、对接模式等思路。这些模式的具体做法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同时实施学历教育和职业证书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分属两大不同体系。学历证书以专业分类和专业(学科)教育标准为依据和导向,职业资格证书以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和导向。专业分类和专业(学科)教育标准是国家学历文凭制度的起点,专业(学科)教育是制度的主体;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是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起点,职业资格证书是这个制度的终点。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将职业技能标准与专业教育标准整合为一个标准,来组织教学,也就是对证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同时形成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
(二)对证施教是提高教育效益的必然要求。
教育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存在着投入、产出和效益问题。对学校来说教育的有效产出是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学生。教育的投入包括教学的基础设施、实验实训设施、教学的人工费用、教学方案的调研设计费用等。对证施教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成本,有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
首先,对证施教提高了教育质量。职业技术教育能否将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又主要体现为学生是否获得了符合社会生产要求的职业能力与素质。以学历文凭为主的证书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评价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综合文化素质状况,但是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技能的检测。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一种校外评估制度,其职业资格的标准直接由企业等用人单位和行业协会等组织参与制定,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察。对证施教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全面进行了改革,使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其次,对证施教有利于降低教育成本。教育成本是国家、学校和学生都非常关心和一个问题。学校的教育成本最终由国家和学生共同承担。降低教育成本也就降低了国家负担,降低了学生家庭负担。在传统教育模式中,科学的职业教育教学应该分为五个步骤。实施对证施教教学模式只需做好三项工作,即按证书要求设计职业课程、组织教学、考核和评估。这样学校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大降低了教育成本。
(三)对证施教是推行两年制高职的前提条件。
高职能否实行两年学制,关键要看课程改革能否到位。两年制对高职课程设置的要求是:
(1)面向整个职业,把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即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面向工作过程、岗位的技术领域和任职要求,把从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为课程目标。
(2)在培养职业专门能力的同时要特别强调关键能力和基本素质,使学生既掌握做事的能力,又学会做人的本领,既有迅速上岗的能力,又有面向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3)课程设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原则,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原则。这些要求与对证施教的内涵完全吻合,实施对证施教教学模式就能达到上述要求,两年制改革的障碍也就清除了。
“对证施教”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教学改革工程,它的实施带来整个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其完整的实施过程至少应包括如下步骤:
1.分析本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体系。全面分析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体系和《国家职业标准实施手册》是充分了解本专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要求的前提,当前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体系如下图所示。
2.设计培养方案。“对证施教”的培养方案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学制不拘泥传统的三年制,教学可以实行学分制,考核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3.整合课程体系。要彻底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概念,采用“模块组合”方式,将各项知识与技能整合成相应的课程。在课程类别上,纯理论教学的课程要做到少而精,同时增加实验、实习、实训课程。
4.制订教学计划。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是对课程体系的再次整合。编制专业教学计划要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按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安排不同课程的开课顺序与学时分配。
5.编制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真正起到指导教学实践的作用,其中教学内容应涵盖证书考试大纲。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要求也是“对证施教”教学目标所在,故在制订教学大纲时必须以此为依据。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要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以体现实践课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原则。编制教学大纲是很重要的步骤,耗时耗力、工作量大,需要群策群力,必要时还应该邀请行业专家参加讨论。
6.组织专家考核。考核是对最终教学效果检验,并非一般的课堂测验或考试,它是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依照职业工种的不同等级要求由高一级的操作能手进行具体的技能测试。只有考核通过后才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切不可流于形式。
四、“对证施教”的条件要求。
“对证施教”绝不是一种表面形式,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改革要求。
(一)教师的“双师”素质准备。
“双师”即具有一定理论知识水平又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的教师。“双师型”教师应具有相当的技术等级水平,对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要求了如指掌,能在讲理论课时将理论联系实际,在技能示范操作时将实践上升到理论,使学生能够受到正确的专业指引。目前高职院校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自普通高校,有高学历与高职称,但没有在第一线工作的实践经历,也没有经过专业技术等级测试,势必会影响到专业教学,更谈不上“对证施教”。解决此问题的办法,一是将现有教师送到生产一线锻炼、回炉,让他们在生产实际中了解、学习、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二是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含离退休人员)来学校作为兼职教师。这样不但能够解决师资的问题,还可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也有利于专业与(下转第70页)(上接第68页)市场的结合,也只有这样“对证施教”在高职院校里才能成为可能。
(二)教学的实习实训要求。
主要包括实习实训条件的要求和实习实训时数的要求。实习实训条件必须体现出现场和技术应用特点,也就是学生的实习场所要尽可能地与社会上实际的生产或服务场所一致;实训的设施应该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重点应该是技术应用而不应该是为了理论验证。高职院校除了上述场所、设施条件的要求外,还应该保障一定的实习实训时数,而不是走过场,要求学生要有吃苦耐劳思想准备,扎扎实实地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按照准岗位标准从事相应的工作,这一切也是进行“对证施教”的条件保障。
(三)教学效果的要求。
教学效果是教学形式的终结表现。“对证施教”的结果以学生通过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表征。但“对证施教”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又绝非是一一的对应关系,“对证施教”是一种过程,“职业资格证书”是结果,“对证施教”的效果的评价要通过“职业资格证书”来体现。
【参考文献】。
[4]周常青.对证施教是高职教育的必然趋势[j].职业,,(6).。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十三
加入wto是中国与世界的一次全面碰撞。两年来,国内传播学者把研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分析和思考wto背景下中国传媒的现状和趋势、机遇和挑战;二是探索如何进行传媒的产业化运作,做大做强中国传媒。
11月在长沙召开的“wto背景下中国新闻传播的趋势”学术研讨会掀起了学界对在wto背景下中国传媒的现状和趋势的分析和思考、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个问题的热烈讨论。主要的成果有:一是《我国省级党报的现状与走势――全国省级党报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杨磊、孙业,7//8、9)。该文总体反映了当前我国省级党报在报业市场中的走势、经济发展状况、市场拓展、队伍状况、组建报业集团、所属子报发展、管理体制等基本情况。二是《未来十年中国地市报走势展望》(童兵,8/2001/10)认为城镇趋势和城乡减差,给地市报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我国加入wto,地市报也是机遇大于挑战;地市报当务之急应该大力发展新闻生产力。三是《解读当前我国传播业发展中的五大强势》(吕凯文,10//2)对传媒重组、传媒与资本嫁接、传媒同质化竞争、财经媒体崛起、传媒中介服务业等我国传播业发展强势进行了分析。四是《20中国传媒回眸与展望》(21/2002/1)。该文预测:在未来5至,我国大规模媒介集团的问世以及它所带来的传播领域市场份额的重新“洗牌”,和传播领域“游戏规则”的建立健全以及相应的制度创新的发展趋势。另外,其他值得一提的文章还有:《媒体前沿报告:一个行业的变革全景和未来走向》(周伟,21/2002/5/21)、《中国传媒发展十大趋势》(上下)(陆小华,7/2001/11、12)、《集约与整合:wto背景下的中国传媒前景》(徐浩然,22/2002/2)、《wto背景下中国广播电视业的市场重组:特征与矛盾:以省级广电集团为例》(陆晔、夏宁,2/2002/2)、《境外媒体对中国媒体的冲击与促进》(师静,23/2002/2)、《西部媒体如何应对wto》(康文华,6/2002/1)、《wto环境下省级卫视台的品牌生存策略》(于丹,24/2002/1)、《强者更强,适者生存:论中国加入wto后市(地)级电视媒体的发展趋势》(周毅,24/2002/2)、《中国传媒走势前瞻》(郭乐天,25/2002/2)、《加入wto后中国传媒面临五大问题》(戴元光,3/2002/1)、《人际与大众融合:我国当代媒介传播的新态势》(朱春阳,10/2002/1)、《国内新闻类周刊的发展状况与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陈亦骏,26/2002/2)、《加入wto对中国影视业影响研究》(金冠军等,3/2002/1)。在所有的讨论中,有一个声音是与众不同的。这就是刘建明先生。他在《wto架构下传媒入世的杜撰》(6/2002/2)中认为轻易谈媒介“入世”是没有根据的。如果新闻传播学研究建立在虚构事实的基础上是一种悲哀。关键是我国新闻传媒沉着应对意识形态冲击。这些论文很好地反映了两年来媒介的实践与研究者在wto背景下对迅速开放的媒介市场带来的机遇的欢欣和挑战的忧思。
在wto背景下,中国独特的文化是国内媒体的优势所在。2001、20,研究者对中国传媒文化也进行了较多的关注。首先是对当代媒介文化的基本特质的探讨,具有代表性的是《试论当代电视的大众文化特征》(隋岩,27/2002/5)、《中国电视品牌与民族文化特质》(黄会林,28/2002/7)。其次,更多的是对现有中国传媒文化存在失真和非道德现象的反思,提出引导和调控的措施。这方面,重要的论文还有《当代中国媒介文化的引导》(陈雅珍,1/2001/4)、《艺术事业、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的混沌与迷失》(曾庆瑞,2/2002/2)、《略论中国电视剧的社会角色和文化策略并与尹鸿先生商榷》(曾庆瑞,2/2002/3)等。
在中资媒介整合紧锣密鼓、外资媒介进入得陇望蜀、建章改制呼声与日俱增、新闻竞争浪潮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如何进行产业化运作,做大做强中国传媒成为2001、2002年另一个夺人注意力的研究焦点。机制和体制的改革对传媒有重大的影响。《论我国报业市场化进程中政府行为的双重属性》(刘洁、金秋,1/2001/2)指出:我们必须不断突破传统报业体制下形成的政府行为运行机制,逐步将政府行为纳入到适应报业市场化变革,能充分发挥市场行为作用的轨道中去,使报业市场化改革顺利推进。我国传媒产业化进程也还需要政府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陆地发表了《论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必要和充分条件》(24/2002/1、2,上、下篇)论文,提出中国电视产业必要条件在于产业观念转换、企业身份转正和所有制结构转型,其充分条件是彻底实现中国电视产业的跨地域、跨级别、跨产业经营,反映了传媒产业化的急切呼声。当然,研究者也注意到了传媒的双重性并探讨了在中国如何实现双重性的良性互动,寻找切合中国环境的媒体发展之路。刘宏的《中国传媒的市场对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一书提出把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又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强传媒政治角色的双赢策略是中国传媒市场发展壮大的根本选择。在产业化研究上,最多的成果也是在我国“入世”背景下对现有的实践问题进行的探讨。如由喻国明主持的关于“wto背景下中国媒介产业的机遇和挑战”项目包括三篇文章《中国媒介产业的现实发展与未来趋势》、《广电媒介经营的改革和创新》、《中国全面“入世”与国家电视文化产业安全》;《论媒介产业全球化与中国的对策》(邵培仁,29/2001/6)、《国际电影贸易格局与中国电影产业对策》(李怀亮,30/2002/5)。其中《中国媒介产业的现实发展与未来趋势》(喻国明,31/2002/1)对wto与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做了较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在现阶段传媒产业的发展中,知道“在哪做”和知道“做什么”是比知道“怎么做”更重要的战略思考,并就什么样的媒体投资才识有效的这一我国媒体产业现实发展的关键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判断。李怀亮在《作为产业的电影》(43/2002/3)论文中,呼吁作为产业的中国电影,瞄准国际市场,参与国际贸易与国际竞争,壮大中国电影产业。另外,《我国报业产业化与广播电视产业化的比较研究》(梁蓬飞,32/2002/6)、《中小型新闻媒介运营战略思考》(金长江,33/2002/8)也是值得关注的论著。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十四
论文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战略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挑战。本文在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和涵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论进步性和存在的局限性。本文认为公司治理应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
传统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目标是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企业治理结构是“资本雇佣劳动”型的单边治理结构,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全部归股东所有。这就是所谓的“股东至上”理论。然而,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时代里,随着物质资本社会化及证券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团队性的不断增强以及企业之间战略伙伴关系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日益关注,致使“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强烈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便应运而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普遍的关注。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过程。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想由来已久。20世纪中叶以来,知识经济引领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对公司治理理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直接促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1929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经理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不仅股东,而且雇员、顾客和广大公众都在公司中有一种利益,因此公司的经理人员有义务保护他们的利益。1932年,伯利和米因斯等也发表了相关论述,表明在“股东至上”理论盛行的同时,少数学者“已有了不同的声音”。
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美国经济学家freeman的《战略性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方法》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问世后,学术界出现了讨论利益相关者概念的热潮。但是,真正使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当今企业和社会至少某一个重要方面主旋律的事实,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和国际组织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普遍重视。1990年,美国商业圈桌会议发布的《公司治理声明》指出,对公司而言,善待员工、优质服务于消费者、鼓励供应商长期合作、偿还债务并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声誉都是股东长期利益所在……事实上,美国一些州已经颁布法令以特别授权董事会要考虑股东及其他相关者的利益,还有少数州通过立法来要求企业要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此后,英国、韩国、日本、德国、英联邦等国家的公司治理原则也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有着不同程度的关注,“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股东至上”理论的批判开始正式化了。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进步性。
一些学者认为:如果仅仅强调经理人对股东负责,那么势必导致经理人为了股东的利益而侵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由于公司的经营决策影响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经理人就应该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公司决策应该是平衡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是仅仅最大化股东的利益。
近几年来,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提出了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随着企业关系复杂程度的加深,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一个企业的经理人也应该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现代社会几乎成了“公司社会”,大量处于统治地位的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偏离“股权至上”逻辑的,是新经济环境下公司治理理论的必然选择,他们的具体理由如下:
(一)从理论上说,出资者购买股票,成为公司的股东,其资本所有权就转变为股权。股权是公司赋予股东的权利,无论适用范围还是自由度都大大弱于原先的资本所有权。这意味着所谓股东对公司的绝对权威是不存在的,因为股权的运用受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制约。再者,出资者投资形成的资产与债权人的债权,以及公司运营过程中的财产增值和无形资产共同组成公司的法人财产,公司凭借法人财产获得相对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由此得以成为人格化的永续的独立法人实体。显然,公司行为的物质基础是法人财产,而不是股东的资产,其权利基础是法人财产权,而不是股权。公司的目标是确保法人财产的保值与增值,那么不仅仅是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工人等等都为法人财产的保值和增值做出了贡献。因此,公司应归利益相关者共同所有,他们通过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来实现自身的权益,通过控制权的分配来相互牵制、约束,从而达到长期稳定合作的目的,而这种双边或多边的合作模式称为“共同治理”。
(二)从现实中来看,20世纪70年代左右,出现了企业伦理问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和环境管理问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都与企业经营时是否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密切相关。再次,其他利益相关者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使他们承担了比以往更大的风险和责任。股东作为物质资本的所有者拥有企业的控制权,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实际上,股东只承担了有限责任,随着现代资本市场的发展,股东所承担的风险可以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分解,同时股票的自由转让也降低了股东的风险,一旦企业发生危机状况,出资人往往可能一逃了之,而不是考虑怎样挽救企业于危难之中。相比之下,其他利益相关者承担的责任风险越来越大,成为真正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操心者。[3]所以应该设计一定的契约安排和治理制度来分配给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一定的企业控制权,即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参与公司治理。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护。我们把企业看作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约,仅仅对股东的利益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而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倡导的就是这种理念。
1.对雇员利益的保护。人力资本的兴起,使以人力资本所有者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如企业的雇员)的作用和重要性逐渐超越股东。企业的所有参与者中,股东投入的是物质资本,企业雇员投入的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表明其需要其承担公司的剩余风险。[4]在过去的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相对短缺,企业对物质资本高度依赖,在企业资源中物质资本最具有重要性,企业属于物质资本所有者天经地义。然而随着只是经济时代的来临,占有知识的人力资本在企业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正在成为财富创造的核心动力。按照“拥有企业最有价值资源的所有者是企业真正的控制者、所有者”这个原则,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当然有权利参与公司的治理。
2.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从企业筹资的角度来看,企业的资金一般都是由权益性资金和债权性资金构成,只是构成比例不一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内在要求与竞争规律的客观作用,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的积累额不能满足内外投资的需要,从而外部筹资成为一种客观的必然要求。债权人作为企业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5]因此,与贷款人建立稳定的信誉关系,让债权人参与公司的治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有利于对经营者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其次,有利于保护其合法权益,激励他们为公司长远绩效的提高而努力。对公司而言,在治理中鼓励债权人进行专用性资产的投资是极为必要的。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局限性。
尽管持有以上观点的学者的论述有一定的道理,也有实践表明,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相适应的公司管理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的确能给公司带来更理想的传统意义上的业绩指标,但利益相关者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决定了其最终无法成为公司治理的效率标准。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无法解决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加总问题,也就是说企业在决策时,无法明确知道以什么样的目标为决策目标。作为多个人的集合,企业的决策必须以一定的目标为前提,目标越单一可量化,决策就越有效。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的委托人,经理人必须在不同委托人的利益之间进行平衡,但是我们不禁要问:管理层真的能做到吗?这显然有相当大的难度,不仅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偏好和目标差异很大,甚至截然相反。例如股东偏好投资的收益;债权人偏好债权的安全和可回收性;员工偏好高工资和就业稳定;客户偏好物美价廉;当地居民偏好优美的环境和就业机会;政府偏好稳定增加的税收。因此,管理层在偏好差异很大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之间进行加总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尽管不同的股东之间的偏好不完全一样,但股东相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而言,他们的利益更加容易加总。股票的价值是企业未来利润的贴现值,不论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多少,股票的价值与企业的总价值是成比例变化的,股东们都乐于看到未来企业步入良性循环和股票价格持续上涨。但是,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内部的偏好不一致程度要大得多,比如,同为企业的员工,新员工渴望企业能够扩大规模,以提供更多的个人发展空间,老员工则希望把扩大规模的资金用来提高退休工人的福利等。[6]因此,股东利益的相对容易加总使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这个缺陷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另外一个局限性就是相关者利益本身具有相互竞争性。一方利益的实现必然是以牺牲另一方的利益为代价。比如员工希望获得更高的工资,而在企业利润率一定的前提下,高工资必然会影响到所有者的利益,而如果要同时保障所有者的利益和员工的高工资,企业必然要提高价格,这时,消费者的利益又会受损,但如果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则企业的利润必然会有相应的下降,此时,国家的税收就会随之减少。[7]由此可见,在相关者的利益存在竞争性的情况下,要同时兼顾他们的利益是不现实的。
(三)相关利益人的价值具有不可计量性,虽然目前有学者用“顾客满意度”、“平衡积分卡”等理论来测量利益相关人的价值,但这只是局限于定性分析,很难量化。至于建立决策理论模型也是十分困难的。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所主张的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负责,使经理人的责任归属问题难以衡量。利益相关者利益目标的各异性导致企业管理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如果公司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的多重目标,那么,决策者也就是经理人不可能做出理性的选择和科学的理财行为。可以说,让经理人对所有人负责就是对所有人不负责。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冲突,在这些冲突当中,一部分需要并且可能由经理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协调,而另外一部分冲突,则非单凭经理人的努力所能企及。要求企业同时实现短期利润、市场份额、利润增长率最大化,这只会让经理人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同样,如果让他们同时对工人、客户、消费者、地方政府等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而每一方的利益又不一样,这样,经理人就很容易逃避责任。
(五)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传统的企业理论不是替代,而只是一种补充,最大贡献就在于提醒公司应该更多地关注股东以外地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以确保实现公司价值长期的最大化。但是,在董事或董事会代表谁的利益这个问题上仍然有着较大的争议。在传统的理论中,董事的角色被定义为所有者的“自己人”,与股东之间在利益关系上高度一致。董事及董事会至高无上的权力源自股东的绝对信任,因此他们首先必须忠于所有者,而不是雇员、经理、消费者或政府部门等其他主体。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董事以及董事会应该代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而应该由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团体任命和选举自己的代言人进入董事会。也就是说只要属于利益相关者,就可以有自己的代言人进入董事会,参与决策过程。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董事会必须以某种方式平衡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这误解了董事会的职责,也是不合理不实际的。如果潜在的投资者知道自己用来增加利润、承担市场风险的资本将会被董事会用来协调其他主体的利益,那么作为一个理性人,他是不会向这样的公司投资的。
(六)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对于任何一个机构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首先弄清楚它存在的目的是什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样要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企业经营存在的目标是什么。按照传统的企业理论,追求利润是企业得以与其他非盈利组织相区别的一个最大特征,企业是因为投资者的投资而存在,实现价值增值是企业的动力源泉。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公司的目标是协调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即使不能做到多赢,也应采取中立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运作的目的将有可能会把保证就业、保护环境甚至保护人权等政治性的责任放在股东价值最大化同等重要的地位,从而迷失方向。
(七)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方面,体现在利益相关者治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上,还没有确定的实证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利益相关者治理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企业发展。而这些是所有企业为了在商业竞争中生存所必须考虑的,不能作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企业业绩之间呈正相关的依据。事实上,由于利益相关者的制约,企业会缺乏高效决策和适应性,有可能丧失必须的效率和竞争力。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局限性表明,一旦企业失去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商业性目标,就会变成企业不像企业的奇怪结局,在实施的实际效果上,可能对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无法做到有效保护,从而导致所有利益相关者被“锁死”。
以上的原因表明,与利益相关者模式相比,选择股东主导模式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而言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如果一个利益相关者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在股东主导模式下,他完全可以通过成为股东而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护。股东价值最大化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而言,不仅满足了他们的个人参与理性,而且是激励相容的。
四、结束语。
本文并没有对利益相关者理论或“股东至上”理论孰好孰坏做出定论,但是通过以上的分析看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思想实际上是经济理论中早已论述的东西。因为对公司而言,善待员工、向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鼓励供应商长期合作、偿还债务并培育良好的社会剩余都是股东长期利益之所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以公司为载体的,只有确保公司持续、健康运营,这些利益才能兑现,而股东以及潜在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是这一逻辑过程的必备前提。从长期来看,股东利益最大化与协调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不一定存在冲突。为了股东的长期利益运营公司,管理层和董事必须考虑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日常指导经理人决策的最高准则必须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所以,笔者认为只要企业在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就能使企业进入以下的良性循环:设定股东价值最大化,企业进行健康的经营,从而实现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利益相关者合理的价值分配,然后企业声誉不断提高,创造更高的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张兆国.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治理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3]姜涛.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必然性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11).[4]黄少安,宫明波.共同治理理论评析[j].经济学动态,2002,(4).[5]陆庆平.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会计研究,2006,(3).[6]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7]宋其美.正确审视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j].管理科学文摘,2006,(12).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十五
摘要:管理会计是公司会计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营销目标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企业的积极效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本文简要分析了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管理会计;信息化;重要性;发展问题;对策。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
第一,与管理会计信息化相比,传统会计存在信息加工手段较为落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得不到保证、披露的信息不完善以及披露的信息质量较差等问题,难以有效发挥其在企业中的作用。因此,管理会计信息化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我国企业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传统会计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会计的工作方法与工作内容被迫发生了改变,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企业经营的风险增大,管理会计信息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第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积累的速度与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提高,产品的寿命周期不断缩短,云技术、移动设备、多媒体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传统会计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企业建设与发展的需求,管理会计信息化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2.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
第一,管理会计信息化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效率,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可以及时为企业领导者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且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为企业决策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第二,管理会计信息化打破了企业经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改变了传统会计的生产方式、传输方式以及管理职能,财务会计人员可以通过会计信息系统自动收集相关的记账凭证,并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会计信息的传播与处理,最大程度地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第三,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对传统会计的扬弃,它保留了会计的本质特征,并实现了会计实践的智能化,是管理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进步,有利于促进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也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财务管理的国际化。
1.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文化环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是,据了解,我国企业领导者以及财务工作者的管理意识较低,未能够充分认识到会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不能够正确认识管理会计的内涵,将管理会计简单等同于分析企业成本费用、记录企业财务指标等,过分重视企业财务会计的信息化而忽视了管理会计信息化,严重阻碍了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当前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民主决策与集体决策得不到有效推广。此外,内部控制体系是影响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据了解,我国当前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严重影响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2.缺乏高素质会计人才,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
管理会计信息化离不开高素质会计人才,但是,据了解,我国现有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计算机操作水平较低,只能够进行会计核算等简单的基础性操作,缺乏扎实的财务知识与相应的战略决策思想,无法满足当前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此外,据了解,我国当前许多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以及运行机制不合理,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企业的权、责、利未能实现有效统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不能够为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影响了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3.资金投入力度较小,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较低。
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资金与技术的支持,而当前许多企业管理者过分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而忽略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管理者的管理方式不合理,在管理会计软件研发方面的投入不足,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导致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程度不高。此外,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管理会计起步较晚,且我国当前在管理软件设计、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等方面都较为落后,21世纪代才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较低。
1.加强对管理会计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企业领导者应当注意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充分认识到会计工作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加强管理会计知识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化的起源及其发展概况,支持管理信息化工作;其次,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缺陷,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政府应当注意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中小企业领导者的引导,尽可能地为其提供较多的便利,消除其思想顾虑,为其营造信息化氛围,促进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最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注意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了解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不断学习,充分认识管理会计信息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为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良好的环境。
首先,企业应当注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其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在相关软件开发方面的研究,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其次,企业应当注意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完善企业薪酬激烈机制,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营造一个有利于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文化氛围,使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够认识到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最后,法律环境是影响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因素,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注意加强法律建设,健全与管理会计信息化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3.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
首先,国家应当注意了解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高素质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水平入手,将管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管理会计信息化理念贯穿于教学当中,提高教学质量,改变当前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中管理理念落后与高素质人才缺乏的问题;其次,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应当注意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了解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新动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最后,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应当注意加强信息化手段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提高自身的会计执业水平,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四、结语。
我国当前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中还存在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文化环境、缺乏高素质会计人才,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资金投入力度较小,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因此,各企业应当注意加强对管理会计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促进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忠华.邵溪美.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应用、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17期.
[2]邱玉江.浅议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期.
[3]孙凌云.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年06期.
[4]潘迎喜,董素.探析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及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6年01期.
[5]张继德,刘向芸.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14年21期.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十六
专业指标:根据专业实力进行评价,包括导师层次、专业水准、科研实力等因素;。
2.排名说明。
a类:学校实力强,专业实力强,如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
b类:学校实力较强,专业实力强,如中国传媒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c类:学校实力较强,专业实力较强,如中央民民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
d类:学校实力强,专业实力一般,如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大学等;。
e类:专业领域学校,如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
f类:学校实力一般,专业实力一般,如重庆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十七
一、论文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和历史地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与实践基础。
3、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4、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5、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
6、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7、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性质和基本经验。
8、中国选择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9、“社会和谐”的基本涵义以及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1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写作要求。
学员可在以上题目中任选一个,也可根据教材、参考书目和教师授课内容,在不超出上述题目内容范围自定题目,论文字数4000字左右。要求独立思考,注意学术规范,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文字顺畅。
三、交卷时间。
具体时间由分院确定,最迟应在09年12月底之前交稿,逾期成绩降等。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十八
在我国媒介产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市场化的步伐日益加快的背景下,虽然、我国的传媒产业化研究总共有200多篇论文、15部专著,但我国学术界还是面临这样的矛盾,即媒介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与我国媒介经济和媒介管理研究的严重滞后以及与实践的脱节。我们发现在wto背景下,对中国媒介管理的研究还停留在战略选择上,有关环境分析、战略评价和媒介控制的研究内容比较欠缺。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媒介战略管理的研究。
媒介集团化与资本运营。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媒介集团是我国新闻传播业发展的方向。2001、20,媒介集团化发展研究已经成为传播学研究的焦点和亮点之一。集团化运作与资本运营的天然联系,加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得资本运营的研究也是如火如荼。
12月6日,中国最大的新闻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同时,以整合城市若干核心报刊而成的湖南日报集团和杭州日报集团相继挂牌。年10月,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媒介经济与传媒集团化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梁衡在会上指出:报业集团的成立是报纸驾驭市场规律的能力成熟的新表现;集团成立是为了增加产出、提高效益集团内部各成员间须以经济为纽带,而不可能以行政为纽带;新闻传媒集团有别于纯经济企业集团,集团内部必须实现政治经济互补。
随着媒体集团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学者专家开始从过去侧重报业集团研究转向运营模式、广播影视集团、跨媒介集团、跨地区集团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界认为,我国广电影视集团已初步形成了三种运营模式:一是集团与省广电局合署办公的湖南模式;二是集团与广电局分离,为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归口市委宣传部领导,接受市广电局行业管理的北京模式;三是集团为市委宣传部直属事业单位,由文化广播影视局实行行业管理的上海模式。在上海首届传媒高峰论坛上,许多学者呼吁中国媒介要积极进行结构调整,打破区域封锁和市场壁垒,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大型集团跨地区经营,真正把媒介做大、做强。林如鹏在《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中国媒介集团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4/2002/4)一文提出,跨媒介、跨地区、跨行业是中国媒介集团做大做强的战略选择;应该积极促进我国媒介产业的升级,为跨媒介、跨地区、跨行业的整合提供统一的平台。王学丰、来丰(《论跨媒体联合》,4/2002/1)则进一步提出在组建跨媒体集团的过程中应该积聚资本,组建大型传媒集团;发展独立的特色媒体;搞好业务整合,建立完善的流通机制和高效的管理机制等几个要注意的问题。王慧(《广电集团区域化战略前瞻》,4/2002/4)提出,广电集团的区域化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黄升民、丁俊杰的专著《中国广电媒介集团化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一方面以具体的案例揭示了中国广电集团化的探索过程,另一方面提出了中国广电集团化发展的战略规划,梳理出进行集团化的核心思路,是2001、2002年媒介集团化研究一个极为重要的成果之一。
通过种种可行战略构建强势媒介、强势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也是传媒集团化研究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陈兵在《强势媒介品牌的构成因素和特征分析》(6/2002/3)一文中分析了强势媒介品牌的三个必备因素和六大特征。范以锦则在《凭借多品牌战略打造强势媒体集团》(8/2002/12)一文从多品牌战略的选择、实施和成效等三个层面研究了强化传媒集团综合竞争力。孙进在《强势媒体经营新思路》(34/2002/1)中认为,要建立强势媒介,需要组建跨媒体集团、组建传媒控股公司、组建媒体咨询公司,并对组建传媒控股公司提出了组建的方式和要点。傅丰敏在《试论报业核心能力的创建模式》(35/2001/12)一文中主张,从变革管理体制、科学设计组织结构,新闻创新管理、实施战略培训管理、新闻网站与电子商务的融合等方面着手,创建报业核心能力的模式。
对于集团化研究,更多的研究是集中在现状与趋势的分析上,或是实践中难点的思考上,如《试我国报业集团的产生及发展趋势》(王薇,36/2002/6)、《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的现状和发展战略》(朱虹,24/2002/6)、《我国传媒集团的组建模式与发展方向探析》(王彤,37/2002/2)、《新闻传媒业集团化改革的几个问题》(陈天彦,5/2002/1)等。胡正荣的《瓶颈与出路――我国广播电视集团化进程分析与对比研究》(34/2001/11)值得关注,该文从集团化进程的政策问题,集团化的驱动力、目的与手段,集团的组织结构、集团内部的资源配置,集团化进程与全球化等方面探讨我国媒介集团化的瓶颈所在及其对策。李岚在的《略论中国广电传媒集团化程度评估体系的构建》(5/2002/1)提出资源整合指标和竞争力指标是广电传媒集团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陆地的《中国电视产业集团化的禁区、盲区与误区》(24/2002/7)是这两年内发表的最有影响的论文之一,该文指出在中国电视产业集团化过程中存在产权多元化和上市经营的禁区和盲区,对媒介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另外,《构筑强势文化产业――关于电影集团化发展的几点思考》(何雪峰,38/2001/4)、《机遇•挑战•竞争:关于组建电影集团与实行院线制的思考》(赵建中、唐明生,39/2001/6)等两篇关于电影集团化的文章也值得关注。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十九
我国媒介资本运作的速度不断加快,日益成为媒介产业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通过资本运作扩张规模、整合资源,已经成为我国媒介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媒介的资本运营在西方巨型媒介集团觊觎我国传媒市场、国内传媒业面临巨大挑战的背景下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目前,上市融资、国有银行授信借贷支持、域外资本的投入已成为我国传媒业吸纳外来资本的主要途径。向梦龙在《媒体的社会资本与经营》(1/2001/2)一文中,用社会资本的'理论对媒体的社会资本做出分析并探讨其在媒介经营中的作用。《传媒产业化及其资本运做模式分析》(汤懿芬等,40/2001/12)、《电视产业与资本市场若干问题的思考》(王建新,10/2001/11)等文章对资本运营的现状、模式等进行探讨。针对当前业外资本纷纷进入中国传媒业的状况,由曹鹏、王小伟主编的《媒介资本市场透视》(光明日报出版,2001)从总体上透视了新闻媒体资本运营的现状、机遇和前景,提出了许多广为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如媒介资本的法治,媒介经营人才的呼唤等等。钱晓文在《外资传媒在华经营模式及其影响》(7/2001/8)一文中归纳了外资传媒在华经营的兼并收购式、投资控股式、参股式、品牌合作、节目交换、直接进入、外围渗透的七种模式以及外资传媒对国内传媒业发展的推动作用。魏永征则在《中国传媒业利用业外资本合法性研究》(1/2001/2)一文中,针对中国传媒业在新经济条件下的资本运营困境,用翔实的资料数据探讨了业外资本流入传媒业的现象,分析并回答了这个现象的合法性问题与发展途径,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媒介与资本结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驱动力,应当予以积极的支持与引导。但也应当充分认识到由此而来的“负效应”,应及时在制度规范上对媒介资本运作的主体与客体进行框定。因此,段永刚在《我国媒介产业的资本运作》(1/2001/2)认为应当充分认识到此类“负效应”,应及时在制度规范上对媒介资本运营的主体和客体进行框定。孙慧英《(传媒产业+资本市场)-风险=互动双赢》(6/2002/5、6)理性地分析了媒介进入资本市场存在障碍并提出了传媒与资本市场互动双赢的解决方案。
因为媒介的特殊属性,媒介资本运作在当前还具有较大的风险和障碍。《中国媒体产业投资风险研究》(郑广声、叶培伦,4/2002/2)对中国媒体产业投资中政策性风险、资金成本风险、市场与管理风险、全球经济周期风险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我国媒体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障碍和应对策略》(王雄,41/2002/2)、《资本经营:大众传媒的陷阱与对策》(阮志孝,3/2002/2)、《简析传媒的资本投资及其风险规避》(段晓燕,10/2002/1)、《电视产业市场的发展与投资环境》(方舟,27/2001/11)对中国媒介资本运作的障碍和风险进行了研究。
传媒业的改革已经为吸纳业外资本作好了准备,预期将会出现一个业外资本同众多传媒合作的热潮。我国可以研究国外资本运作经验,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借鉴,进一步推动中国媒介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成熟。
广告与公共关系。
20初,戴承良的连载论文《新广告运动论纲》(42/2001/1、2),引发了中国广告界的长久讨论。文章提出了新世纪广告人的使命:广告运动中顾客满意与终极关怀的融合、寻求顾客满意普遍适用性和普遍规范性的终极价值,寻求顾客合乎人性真善美的长远利益。戴承良认为,新广告的起点是20世纪广告历程的反思、奥格威模式的超越;新广告运动的宗旨是商业行为;广告再造的6项主张:界定企业目标;破解广告“灰箱”;发掘广告人文;整合网上网下;参与营销服务;重建生活方式。
广告学界也在重新思考上世纪末极为热门的“imc(整合营销传播)”课题。舒咏平在《小众传播时代广告战略的选择》(2/2002/1)一文中,认为小众传播时代到来,正引发一场广告革命;整合营销传播在冲击广告界的同时,却隐含着取消广告本体的趋向;进行广告媒体的精细化组合与广告信息的精细化组合,成为业界的必然选择。品牌经营是近些年广告界持久热门的话题。陈一撰文《超越品牌新概念》(42/2002/1)认为,21世纪的品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情感是息息相关的,能够唤起与消费者的情感对话。余明阳、舒咏平在文章《论“品牌传播”》(9/2002/3)中认为,品牌研究应定位于传播学,提出“品牌传播”概念并进行系统研究。李长江等的论文《零售商私人品牌对顾客忠诚度的影响》(13/2002/4),从理论上分析了私人品牌在提高顾客忠诚度方面的作用。曹韫建、顾新一的《存在品牌转移者和品牌忠诚者的产品差异模型》(19/2002/4)一文,分析了存在品牌转移者和忠诚者两类特殊消费群情况下的两阶段水平差异模型;讨论了在两阶段选址――定价博弈模型中纯战略均衡存在的条件。这些从宏观战略层面的把握与中观理论模型的建构,对中国广告和公关业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对于“史”的理论性探讨与规整,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在这两年,在“史”的总结与规整方面的代表作有:何佳讯、王智颖的《中国广告学研究――主题分布与阶段演进》(42/2001/4);阮卫的《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的发展轨迹》(9/2001/6);程士安的《难忘广告语dd重读20年流行广告语》(42/2002/10);王彩云(台湾《动脑》杂志总编)的《谈近十年台湾广告文案的发展》(42/2002/10);胡晓芸、李一峰等从2001年底起在《现代广告》连续发表论文十数篇,对国际广告品牌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战略做了系统的规整。
随着中国传媒组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传媒的管理高层关注企业盈利,因而也开始更加细致地深入广告经营,对报纸分类广告经营的探讨便是一例:辜晓进发表了《美国报纸广告分类及运作》(7/2002/11)、《美国报纸广告的经营特色》(7/2002/12),提出中国报纸分类广告贫瘠的主要症结:品种开发得太少,信用体系未能建立;舒咏平发表《广州日报分类广告的核心产品策略》(4/2002/4)一文。
在传媒管理层深度涉入广告经营的同时,大陆广告学界也更加努力,跳出纯广告的圈子,要求传媒经营机制的变革,这可见于黄升民、贾丽军等的《检视中国的广告代理制》(42/2002/3)、黄升民的《关于组织的整合与战略重构》(42/2002/8),就媒介集团的整合与影响提出战略重构问题并进行研讨。黄升民等人历年的摇旗呐喊似乎已经超越了广告学的传统领域,但我们也深知,中国广告业的健康发展,并非圈内人说圈内话就能解决的。
wto是全球化市场经济规则的深刻体现,中国的广告业更不能怠慢。国际广告杂志社、北京广播学院广告系、北京电视台、iai国际广告研究所联合撰文《纵横围合中的未来:加入wto对中国广告业的影响》(44/2002/1),提出加入wto对中国广告业影响的4个途径、加入wto后3~5年内广告业的变化趋势。在公关方面,何春晖的《中国公共关系的回顾与瞻望》(3/2002/2),对公共关系学引进中国大陆以来的研究成果和实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在公关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吴白雪的《跨国公共关系公司在中国――关于中国公关业的一次实证研究》(45/2002/2)基于以往对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研究材料,以影响中国公关业为主要因素,就公关职业道德、发展潜力、内外影响因素等四个方面建立假设,并以五大跨国公关公司为调查研究对象,结果表明: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是影响中国公关业发展主要因素;在未来5年内,中国企业对公关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越来越多企业使用公关咨询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媒介关系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中国加入wto的进程也意味着文化冲突的加剧。鞠惠冰的《现代广告:人与物关系的解码》(2/2002/1)和《合理的悖论:后殖民主义语境与广告的全球化/本体化策略》(42/2002/10)两篇论文,对此进行了较有意义的分析,认为现代广告在某种意义上确定了人的身份,确定了人本身。
广告与公关不仅是一门技术而且是一门文化。对广告与文化之间的互动研究也是传播学界与营销学界研究广告现象的一个主要分水岭。这方面的论文主要有:何辉的《“镜像”与现实――广告与中国社会消费文化的变迁以及有关现象与问题》(2/2001/3),张殿元的《普世伦理广告心态刍议》(9/2001/4),吕尚彬的《广告传播的消极功能》(46/2001/5),肖建春的《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的影响》(11/2001/8),陈翔的《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广告文化批判》(1/2002/2),吴文虎的《电视广告的社会文本解读》(2/2002/2),黄懿慧的《儒家文化与中国公共关系的建构》(9/2002/2)。其中,肖建春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随时左右着国人的各种行为活动,也左右着广告的发展变化,渗透于广告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当中;黄懿慧探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个人影响”模式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关系”的影响问题。通过对照性的比较研究,在考查西方国际公关理论的基础上,作者试图建构当代中国的公共关系哲学准则;吴文虎对研究的理论视角――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内容和特点作了简要的回顾。吕尚彬认为,广告传播是具有二重功能的传播活动,消极功能主要有传播虚假信息、污染环境、强化娱乐、误导儿童、诉求失当、诱发恐惧、媚俗跟风、传播低俗信息、消解文化、助长模仿抄袭等几个方面。
对于细分群体的研究,尤其是对广告与儿童关系的研究,在2001~2002年的广告公关研究中成果突出。陈家华与麦笺时、陈芳怡撰写的《中国儿童喜欢和相信电视广告吗?》(1/2002/1)探讨了中国大陆3个广告发展水平不同的城市中儿童对电视广告的信任与喜好程度,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大陆的儿童对电视广告有着一定程度的怀疑;随着年龄的增加,相信广告所说的不全是真的比例在降低,但怀疑的程度仍不及美国和香港;陈还发表了《针对中国儿童的电视广告策略及效果》(20/2002/11)。罗以澄、夏倩芳、刘建明撰文《从儿童广告规约与网上隐私权保护规约的效果比较看自律原则对网络传播的适用性》(1/2002/1),提出自律与他律是两种并行的媒介规约方式;自律在美国儿童电视广告与儿童网上隐私权保护中所起效果不同;我国的网络传播管理应该加强自律。
效果是广告的生命线,其中名人代言广告、媒介运用技巧一直是个研究重点。名人代言一直是现当代广告的常见诉求策略,但对此的研究却很少从心理学层面入手。王怀明、马谋超的《名人广告效果的制约因素研究述评》(42/2001/4),指出名人广告的效果受名人可信度的影响,名人可信度包括吸引力、专业性与可靠性3个要素,在2001~2002年的广告公关研究中成果突出。
网络传播与新媒体。
中国大陆传播学界对于网络传播学的研究,从开始有较多的传统媒体介入网络至今,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热情。尽管网络产业在走入寒冬,网络传播研究并没有冷却,而且不断将研究对象和范围确定和拓展得更加具体、宽广。
首先,籍由研究者的常用思路,透过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近年来的学术刊物的内容、学术会议上的论文交流以及书籍的出版、学术网站,来大体了解2001-2002年中国大陆网络传播研究概况。
在学术刊物方面,我们将新闻与传播复印资料(季刊)、国际新闻界(双月刊)、新闻与传播研究(季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月刊)、现代传播(双月刊)、新闻大学(季刊)、当代传播(双月刊)列为取样刊物,我们认为取样刊物基本上能体现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者的研究水平和研究取向。从粗略的统计看,这七本刊物中2001-2002年发表的网络传播方向的论文有215篇之多,从发文的年度分布来看,2001与2002基本持平,从这个方向占刊物发文总量的比例看,居于首位。网络传播研究显然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刊物经常涉及的重要内容之一。尽管业界仍未走出低迷期,研究者对于探讨传播技术新手段、新传播技术和社会发展等的研究仍然备受关注。
在学术会议方面,国内学界、业界对于网络媒体的研讨依旧热火朝天。近两来几乎所有的新闻传播学术会议、各行业各领域的研讨会都会涉及到网络传播的主题,另外,还有大量专门讨论网络传播的学术会议。比较大的会议有,2001年3月的“中国网络媒体运营与发展高峰论坛”和首届“全国因特网与音视频广播(网上广播)发展研讨会”,4、5月份“新世纪网络传播发展国际论坛”,6月份“中国首届网络媒体论坛”,9月份“2001北京互联网发展论坛”,11月份“中国宽带流媒体技术与应用国际论坛”等,继续举办。各个研讨会、论坛对网络媒体的方方面面,从宏观研究到实务分析,从传播理论到对策建议,从国内案例到国外海外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会议情况看,网络传播的崛起使围绕信息传播新技术同传媒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及其有关理论的分析研究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界而言魅力有增无减。
在书籍方面,2001-2002年的表现尤为突出。在此以前,成果形式基本以论文为主,经过近两三年的积累,2001年已经开始以专著形式出现,而且数量相当可观。这标志着网络媒体的研究已上升到一个新水平。其中,较有份量的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网络传播书系》(11本),作为国内网络传播及网络媒体教材,这一书系标志着相关研究已开始进入成熟期。较有特色的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以文笔生动而论述深入见长的集束性成果,即江潜、叶琼丰、卢小雁、程洁、骆华等人撰写的《网络传播教学辅助丛书》(共7本)。此外还有匡文波的《网络媒体概论》和《网络传播学概论》,杜骏飞的《网络新闻学》,彭兰的《网络传播概论》,张海、滕谦编著的《网络传播概论》等,可谓成果累累。2002年内,有关网络媒体的研究著作出版势头不减。代表性的著作有:孟建主编的《e时代精神-网络媒体新论丛书》(共8本),屠忠俊、吴廷俊的《网络新闻传播导论》,程栋的《实用网络新闻学》,陈绚的《数字化时代的新闻理论与实践》,陆群、张佳m的《新媒本革命-技术、资本与人重构传媒业》,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网络宣传部编辑的《媒介前线-网络和电视的亲密接触》。这些著作的内容既有理论规律摸索和归纳,也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网络媒体研究“热”和出版“热”固然反映了学界以联网传播的高度关注,但应引起研究者和出版社注意的是,两年来出版的一些著作已经出现了内容雷同(甚至连书名都完全相同)的现象,如何避免重复而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创新之处,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在大型工具书出版方面,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首次出版了《中国互联网年鉴》,《中国电子商务年鉴》也出了创刊卷,全面记录和反映了各领域各行业网络应用的发展情况。
在学术网站方面,2001-2002的论文成果更显丰沛。以在传播研究领域较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综合性新闻传播专业学术网站和科研机构所设网站作为考察对象,粗略统计其在2001-2002年间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中国新闻传播研究中心、中华传媒网、新闻与传播研究、紫金网这个方向的发文量为498篇。这些专业网站在成为研究者的信息源与资料库、扩大同行间交流、推动学术批评风尚的形成、构建专业知识传承的平台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从网络传播研究成果的特征看,在研究主题方面有了进一步拓展和深入,在研究方法上开始有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方法的使用。分析现有文献,这两年的研究主题从大的方面而言,可以归纳为四:一是网络传播的本质和规律探讨,二是网络传播社会功效及影响方面的探讨,三是网络传播实务,四是网络传播产业的探讨。
在网络传播本质和规律探讨方面。继续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时的活跃状态,但从以往的冲动式认识回归理智和客观,刘仁圣《网络传播的负面性及其应对策略》(2/2001/2),戴黍《网络传播的特征、问题与对策》(32/2001/4)等对此作了反思,同时这方面的探讨开始表现出自己的理论独特性,杜骏飞的《网络传播新闻学》中所提“泛传播观念”可以作为一种代表;网络媒体的说法也取代备受争议的第四媒体说被广为接受。
网络传播社会功效和影响方面的研究则有了面上较大的拓展和分支的细化,方汉奇的《flg与互联网》(1/2002/3),彭兰的《网络中的人际传播》(1/2001/2),余红等的《性别隐匿的赛伯空间》(32/2001/3),孟伟的《网络传播中语言符号的变异》(4/2002/4),袁立痒的《论网络文学传播特性》(4/2002/4),罗以澄等的《从儿童广告规约与网上隐私权保护规约的效果比较看自律原则对网络传播的适用性》(1/2002/1),丁末、张国良《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现象研究》(32/2002/3),祝建华的《互联网在中国的扩散现状与前景20京穗港比较研究》(4/2002/2)等分别从网络宣传、如网络人际、网络性别、网络语言、网络文学、网络伦理、网络法规、网络扩散及影响等不同角度对网络传播在各个领域实现的功效和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由于这一主题具有极强的学术包容性,这类文章继续保持较大的百分比。
网络传播实务研究和网络传播产业研究则是这两年研究中较以往有较大进展的部分,由于网络传播的普及、视音频技术的更新以及网络信息服务的日益重要,对于传播实务的研究占了较大的比例,尤其是作为大众媒体传播业务的探讨,更占比重。刘学的《中国网络媒体研究》(1/2002/1),彭兰《网络媒体应该如何进行多媒体报道-从flash谈起》(1/2002/4),栾轶玫《从受众多元需求的角度探索网络新闻编辑规律》(2/2002/3),苏瑞《信息的重复和缺失-对人民网的稿源分析》(2/2002/6)等大量的文章都从大众传播业务的不同角度作微观分析,但研究的深度有待提高。
而相应于当前传媒产业研究热潮,和网络业烧钱后的困惑,网络传播产业研究也成为当前的热点之一,考虑其赢利模式、经营形态、战略选择等等成为许多研究者关心的话题。李希光《网络媒体出路在何方-复兴网络毁本的九种策略》(1/2001/3),中国新闻传播研究中心的《中国内地传统媒体网站模式分析及构建》(2/2001/5),《中韩互联网发展比较及中国互联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9/2001/5),中华传媒网的《网站媒体的蠃利模式》(6/2002/6)等都从不同角度关注该类主题。
从研究方法看,除一般的描述和概括外,实证分析和批判分析都有使用,这两年研究者开始更多地使用社会科学取向的实证研究方法来关注网络传播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大量的个案研究。陈彤旭、邓理峰《bbs议题的形成与衰变-对人民网强国论坛的个案研究》(1/2002/1)使用观察法和内容分析讨论了网上舆论传播的规律,郭良《“强国论坛”:9.11恐怖袭击后的24小时》(1/2002/3)使用内容分析法具体分析了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既有传播突发事件迅速的优势又缺乏可信度的现状,彭兰《大陆互联网站外来文化信息传播状况的实证研究》(9/2002/1)通过抽样和内容分析法描述了网站外来文化传播现状,匡文波《网络受众的定量研究》(32/2002/2)通过数据分析对网络受众进行了描述,白冰、陈英《论网络媒介的受众调查方法》(2/2002/3)是概括了不同调查方法,陶然《网络传媒对大学生信息获取以及思维方式的影响分析》(1/2002/1)以抽样调查和个案访谈法分析了网络传媒对大学生信息获取及思维方式的影响。当然,这些研究还没有真正远离简单统计层次,观点的碰撞仍然多于实证的检验。
网络传播研究的出现是在传播研究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已经比较成熟之后,基本上是最近间的事。九十年代初,作为一种处于不断演变中的传播技术,当互联网逐渐由精英技术变成大众技术时,传播学者仍然未能给足够的关注。直到国际传播学会的首要学术刊物《传播学刊》出了一期互联网研究专集,标志着主流传播期刊对互联网这一新传播媒体的关注,研究者开始以传播学者的视野来影响互联网技术的走向。经过九十年代末的狂热稚嫩期,穿过年的网络业寒冬的考验,近两年来的研究情况表明,已经到了网络传播发展的积累充沛期。已有的这些成果对网络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其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当然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学术界还需要在此领域向形成独特的、创新理论体系的方向努力。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将是网络传播作为独立体系脱颖而出的时期。互联网本身尚处在不断演变之中,网络媒体对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也会更上一层楼。由此将会延伸出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比如手机传播、dv传播、流媒体等,而且目前已有论文出现,如李一峰的《手机传播:第六次传播革命的“导火线”》(3/2002/2),章曦元《dv传播:开启个人影像时代的“金钥匙”》(3/2002/2)等。至2001年7月,中国已成为拥有最多手机数量的国家。手机的功能已由最初单一的双向语音通信工具,变成了媒体信息的接收端和个人信息的发送端。在2002年年末爆发的网站短信大战和巨额利润,让我们看到了网络传播的不确定性发展的光明前景,以及丰富的研究资源。
总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1-2002年中国传播学研究比较活跃,总体上呈现出一个欣欣向荣的健康发展态势。传播学者们对传播研究百年成果和传播理论基本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深入细致的研究;许多成果注意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角度对不同层面的传播现象和问题进行了或褒或贬、言之有理的分析研究;中国媒介管理学正逐步形成理论体系,媒介集团化与资本运作方兴未艾;网络传播研究继续蓬勃发展,广告公关研究小有成就;提出构建华人传播学体系和建立中国学派的创意将有利于中国传播学走向成熟、走向世界。这些都为中国传播学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启迪和养料,也有利于指导现实的传播活动。
当然,在这个欣欣向荣的研究态势背后,还存在亟待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首先,传播批判研究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社会宽容度的加大,应该争取有一个更快、更全面的进展。其次,传播的实证研究,应是传播理论与传播实践相结合的主流。不过,大陆传播学实证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整体看依然薄弱。陈昆玉、江宇的《我国传播学实证研究的进步与不足》(9/2002/4),用统计数据论证、分析了我国传播学实证研究的现状与发展,令人深思,应该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传播实证研究亟待获得政府、社会在课题经费、协助调研等方面的资助与支持,传播研究人员也要在实证研究素养上进一步提高,以期在共同努力中解决实证研究薄弱的局面。第三,传播理论中的文化研究、符号学研究,亟需加强。正如陈力丹《关于传播学研究的几点意见》(9/2002/2)中所指出:“一些较艰深的学术研究成果,特别是符号学,我们在准确的理解上都缺乏成果,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如果这方面我们啃不下来,研究的学术层次总是有限的。”第四,公益传播研究、媒介信用研究、广告效果评估研究、节目欣赏指数研究等反映传播学科最新进展的课题,应该引起相关专家学者的重视。第五,追踪传播科技发展前沿,加强新媒体(如流媒体、手机传播、dv传播等)、新科技(如虚拟人、虚拟现实)研究也亟需唤起传播学界关注。在当今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学术界对传播科技最新发展的关注显然是不够的。第六,传播学本土化研究可否上升到象各位海外传播学者所提出的华人社会传播研究的层面来构建和打造?这个问题若能引起更深层次的讨论,也许会给中国传播学本土地化研究开辟一个崭新天地。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dandcombedthefruitsofchinesemainlandcommunicationstudy,andfoundthatcommunicationstudieshavemainlyfocusedonthefollowingpoints:communicationtheory,wtoandchinesemediaindustry,mediacollectivizationandcapitaloperation,networkcommunicationandnewmedia.thispaperincludesthatchinesecommunicationsystemofcommunicationtheorystudyisbecomingmatureandfacingtheworld;withthebackgroundofwto,thestudyofchinesemediamanagementstillstaysonthechoiceofstrategyandneedstobedeepened;mediacollectivizationandcapitaloperationisjustandwillgoonrising;thestudyofadvertisementpublicrelationisprettyactivebutshouldbemorecriticalandpositive;networkcommunicationstudyisverylikelytobeseparatedasanindependentsystem.
本文作者: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课题负责人和统稿人邵培仁,各主题执笔人依次为张翼、张健康、陈兵、李一峰、叶琼丰。
注释:
[1]1为《新闻与传播研究》,1/200/2指《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2期,以下2、3、4……所指期刊如下:
2为《现代传播》。
3为《中国传媒报告》。
4为《新闻大学》。
5为《新闻界》。
6为《当代传播》。
7为《新闻记者》。
8为《新闻战线》。
9为《国际新闻界》。
10为《山东视听》。
11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12为《深圳大学学报》社科版。
13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14为《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
15为《浙江学刊》。
16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7为《光明日报》。
18为《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
19为《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为《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1为《中华新闻报》。
22为《粤海风》。
23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4为《声屏世界》。
25为《传媒》。
26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社版。
27为《当代电视》。
28为《中国电视》。
29为《新闻通讯》。
30为《文艺研究》。
31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2为《新闻传播》。
33为《新闻前哨》。
34为《中国记者》。
35为《中国报业》。
36为《求实》。
37为《中国出版》。
38为《电影》。
39为《电视•电影•文学》。
40为《科技进步与对策》。
41为《江苏社会科学》。
42为《中国广告》。
43为《人文杂志》。
44为《国际广告》。
45为《公关世界》。
46为《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原载香港《中国传媒报告》(chinamediareports)第1期。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二十
从不知道。
怎么写,到顺利如期的完成本次毕业设计,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这些我在毕业论文结束语中都提起过。事实上,给水系统排水系统还是消防系统,我都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和设备他们有着很多的优越性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新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创造力。比如我的设计在节约水能源上就有很大的不足,在这个能源紧缺节能被高度重视的社会中,这无疑是很让我自身感到遗憾的,可这些不足正是我们去更好的研究更好的创造的最大动力,只有发现问题面对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不足和遗憾不会给我打击只会更好的鞭策我前行,今后我更会关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出现,并争取尽快的掌握这些先进的知识,首先,要写好毕业论文的简介,主要内容应包括论文的题目,指导教师姓名,选择该题目的动机,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以及本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其次,要熟悉自己所写论文的全文,尤其是要熟悉主体部分和结论部分的内容,明确论文的基本观点和主论的基本依据;弄懂弄通论文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的确切涵义,所运用的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要仔细审查、反复推敲文章中有无自相矛盾、谬误、片面或模糊不清的地方,有无与党的政策方针相冲突之处等等。如发现有上述问题,就要作好充分准备——补充、修正、解说等。只要认真设防,堵死一切漏洞,这样在答辩过程中,就可以做列心中有数、临阵不慌、沉着应战。
第三,要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所写论文相关联的知识和材料。如自己所研究的这个论题学术界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目前存在着哪些争议,有几种代表性观点,有哪些代表性著作和文章;自己倾向哪种观点及理由;重要引文的出处和版本;论证材料的来源渠道等等。这些方面的知识和材料都要在答辩前做到有比较好的了解和掌握。
第四,论文还有哪些应该涉及或解决,但因力所不及而未能接触的问题,
第五,对于优秀论文的作者来说,还要搞清楚哪些观点是继承或借鉴了他人的研究成果,
毕业论文(作业)答辩是审查毕业论文(作业)的一种补充形式。一般来讲,专科毕业论文不参加答辩,其论文成绩就是毕业设计的成绩;本科以上(含本科)毕业生都要参加答辩。所以其毕业设计的成绩,是由文章成绩和答辩成绩组成。最后由评审小组、评审委员会鉴别评定。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二十一
检察机关是否应该享有民事行政公诉权,是近年来立法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对此,学者专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试从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的监督权说起,对检察机关民事行政公诉权作初步探讨,以期获得对法制理念的深刻认识。
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检察机关的主要职能是监督职能。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也就是说,人民检察院拥有国家所赋予的监督权,应监督法律的有效实施,并最大限度的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合法权益,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具体体现为检察权,如刑事侦查活动监督权、民事行政检察权、公诉权等。其中,民事行政监察权是指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活动实行的法律监督的权力。但是,对于某些损害国家利益或公民重大权益的民事行政行为,如果没有还启动诉讼程序,检察机关就无法对其合法性进行监督,这无疑是检察监督的“盲区”;公诉权是检察权的一项重要职能,指人民检察院享有以国家名义对一切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派员出席法庭支持公诉的权力。在现阶段,检察院的公诉权只限于刑法所规定的.违法犯罪行为,而对民事行政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给国家或个人造成的损失,缺乏长期有效的监督,使得国有资产非正常流失现象严重。这不得不说是法律监督的一大缺憾。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当前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有一部分是贪污、贿赂等犯罪行为所造成,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违法的民事行政行为所造成的。对于这类违法行为,没有人代表国家提起诉讼,或者虽有人享有诉权,但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行使,以致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所遭受的损失无法弥补。在中国即将加入的wto(世界贸易组织)中规定的中国政府的义务,很多都涉及了国家公益的职能。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各国都通过了民事行政公诉权诉予以保障,而我国却无人代表公共利益提起诉讼,对此,我国立法应当考虑赋予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公诉的权力。
从目前的立法状况来看,我国在民事行政监督权的立法上确有不足之处。《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附带提起民事诉讼。然而在《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赋予检察机关代表公共利益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力。首先,同是国家利益受损,由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检察机关可以介入,受损的国家利益有机会得到补偿;而违法但不构成犯罪的民事行政行为所造成的国家损失,检察机关就不能介入,无法行使监督权。由于不同原因造成相同的损害后果,检察机关却不能行使相同的监督权对其进行保护,这不能不说是三大诉讼法之间不协调的表征。其次,由于种种原因,刑事诉讼法的这一规定在实践中常常无法落实。如《刑法》规定的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造成破产、损失罪,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这几种罪名侵犯的客体均为国家利益,且侵犯程度都是重大损失。但这几种罪的侦查权现属公安机关,以公安机关目前的侦查管辖范围之大、人力状况之紧张经常无暇顾及,执行起来不很得力;而且,即使追究了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对于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仍需着力落实,加大附带民事赔偿的力度。
[1][2][3]。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二十二
1、对波特产业结构分析理论的不满:波特的产业结构分析理论虽然提供了对企业进行战略分析的完整框架,说明了产业吸引力对企业利润水平的决定作用。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利润差距并不比产业间的利润差距小,在没有吸引力的产业可以发现利润水平很高的企业,在吸引力很高的产业,也有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这些都是波特战略理论不能很好解释的现象。另外,波特的战略理论还往往诱导企业进入一些利润很高、但缺乏经验或与自身优势毫不相关的'产业,进行无关联的多角化经营,这方面不少失败的案例也对该理论提出了疑问。为了弥补上述缺陷,波特后来又提出了以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为核心的战略分析模式,但是由于其几乎涉及企业内部所有方面,反而使主要问题得不到反映,不能很好地把握战略重点,因而其局限性仍然非常突出。
2、企业重组和再造的挫折:在80年代,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在很多产业上都超过了美国企业,取代了美国企业的领先地位。为了赶上日本企业,美国的很多大企业纷纷进行重组和流程再造以谋求提高竞争力。重组虽然有时势在必行,能够使企业“变小”以改善短期绩效,但这只是在纠正过去的错误,而不是创立未来的市场。一些精明的企业,在认识到重组企业是条死胡同后,转而进行再造工程。再造尽管能够使企业“变好”,但并无与众不同,只不过是个优秀的模仿者而已。因而如何重建企业的竞争战略,使企业不仅在现有产业内领先,而且能够在未来产业继续领先,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就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核心能力理论就是基于上述背景而提出的,一经提出,就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研究的热点。
1、它首次提出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之源:在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生命周期日渐缩短。企业的竞争成功不再被看作是转瞬即逝的产品开发或战略经营的结果,而被看作是企业深层次的物质——一种以企业能力形式存在的、能促使企业生产大批量消费者难以想象的、新产品的智力资本的结果。在企业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这一过程中,企业内部核心能力的培养和运用是最关键因素,而经营战略不过是企业充分发挥核心能力并把其运用到新的开发领域的活动和行为。因而核心能力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超乎寻常的战略意义。
2、企业之间的竞争体现为核心能力的竞争:核心能力理论超越了企业之间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企业内部所有的战略单元,将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升华为企业整体实力之间的对抗,所以核心能力的寿命比任何产品和服务都长,关注核心能力比局限于具体产品和业务单元的发展战略,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使企业避免目光短浅所导致的战略短视。同时,企业核心能力的建设,更多地是依靠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不是某项重大发明导致的重大跃进。因此,很难“压缩”或“突击”,即使产品周期越来越短,核心能力的建设仍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一方面使竞争对手很难模仿,因而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进入壁垒;另一方面,由于建设核心能力的投资风险和时间超过业务部门的资源和耐心,这个方面的明确追求可以促使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超越部门利益的局限,更多的从企业整体战略的角度考虑问题。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二十三
媒介经济和媒介管理理论在经历了至相对的热门探索后,学术界开始静下心来,重整一个思考的空间和角度。邵培仁在《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4/2001/4)和《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5/2001/5)的两篇论文中,从媒介生态学的交叉层面,认为人类只有确立媒介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和资源观,构造正确的信息传播和消费模式,建立科学的媒介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媒介生态的总体平衡和良性循环。在《传媒经济理论比较研究》(2/2002/2)一文中,梁昊光认为媒介经济理论的研究在中国正方兴未艾,且带有明显的美国实证主义色彩。他从批判理论的全新视角出发,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对媒介经济理论的形塑过程,包括媒介产品多样性与差异问题讨论、法兰克福学派和媒介经济的源引、公共领域与媒介经济、两种经济理论。他用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了国内媒介经济研究的空白。秦志希、葛丰在《论媒介市场细分化过程中若干关系的处理》(6/2002/2)中谈到媒介市场经济理论时认为要正确处理三种关系:特定公众与不特定公众的关系、个性与共性、渗透与趋同。邵培仁主编的《媒介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是在《媒介经营管理学》出版之后进行的新总结和新探索。该书系统分析了媒介产业、媒介市场、媒介战略和媒介资源等许多重要问题,将媒介管理宏观研究与中观研究、微观研究相结合,力图反映当代媒介管理研究的新变化和新趋势,对中国媒介经济和媒介管理理论的开拓具有创新意义。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二十四
会计假设作为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的基础,是对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做出的合乎情理的推断和假设,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加入wto后,使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越来越融为一体,这对我国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各方面产生诸多的影响。
(1)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它是会计人员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前提要求会计人员只能核算和监督所在主体的经济业务,强调的是一种会计信息提供对象的特定性、单一性。但入世后,我国的企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企业兼并已成为必然趋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大型工业生产的全球化合作,使企业的空间范围无限地向外延伸和扩展,实质上就形成了对不同会计主体、会计信息的调整、归集和合并,体现出一个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这样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拓展了我国现有的会计主体理论。
(2)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
在我国的传统财务会计中,持续经营假设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愿望和目的,许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都与持续经营有关,是基于该假设而提出并与该假设相配合和适应的。但加入wto后,既为我国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同时也使它们面临着更大的风险。由于国外企业先进技术的进入,为了生存就会使技术更新的周期缩短、频率加快,所有企业就必须加大对技术研究开发的投入。只有如此,才能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而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会更加频繁和多样,一项投资决策方向的失误就可能会让企业破产。由此可见,所有这些不稳定因素必将使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费用与收入的按期配比等变得不能切合实际,因而也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就必然会对相对稳定的持续经营假设提出新的挑战,同时,也会使对企业主体自身以及外部关联企业持续经营状态的估计和假设都面临巨大的考验。
(3)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会计分期假设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并与其密切相关,将企业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成若干个相等的时间间隔,以计算损益、编制报表,形成会计期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于我国国情考虑,规定会计期间按年度划分,以公历年度作为一个会计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每个会计年度还具体划分为季度和月度。然而,我国加入wto后,各类企业的总公司由于管理的需要,无疑需要随时掌握所属子公司、分公司的经营状况,以便对其业绩迅速及时地加以考核。另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来看,投资者也需要更迅速、及时地了解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以便对股票价值的变化具体地做出反映,这样,每年一次的中期财务报告和年度财务报告的公布,也逐渐不能满足投资者对信息的需要,会计分期也就必然不再那么具体明确。
(4)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
(5)对权责发生制假设的影响。
2.2加入wto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2.3加入wto对会计法规体系的影响?
管理会计是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有关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企业经营过程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伴随着西方管理会计的传入开始的,但当时发展步伐比较慢,只在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分散应用,还未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企业已逐步推行管理会计,达到真正实现企业会计工作由核算报账型向经营管理型的转变。
3.1对会计核算领域方面的挑战?
3.2深化会计新领域。
(1)人力资源会计业务。
加入wto后,人力投资增加,这就要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价值和产出价值进行必要的计量、核算和反映,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将进行必要的计量、核算和反映,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已在大多数企业中得到实施。
(2)无形资产会计业务。
从会计角度看,知识经济的最大特点是无形资产占企业资产的比重显著增加,对一些高科技企业来说,它的比重甚至位居企业资产的首位。因此,无形资产的全面计量、核算、反映又成为了我国加入wto后企业会计必将开拓的一个新的业务领域。
(3)社会责任会计业务。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范围很广,如环境保护、职工福利和劳动保护、职工培训、社区服务、对消费者的售后服务等。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开展社会责任会计业务势在必行。
(4)国际会计业务。
根据“入世”的要求和我国目前的情况,我国国际会计研究的重点应放在跨国公司会计上,郑重研究跨国公司合并报表折算、附属企业外币报表的转换、跨国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跨国公司及附属企业业绩评价、国际审计与国际税务、国际投资决策、国际转让价格、国际避税与反避税和国际性、地区性会计组织团体及其制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等。
(5)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目前企业所操作的创新金融工具(期权、期货、互换等),基本上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这些表外项目对报告使用者构成了潜在的损失风险,有可能影响企业相关利益者的正确决策,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企业外部关系人的利益,所以,报告有关金融工具的信息已成为当前财务会计报告的重大问题。我国应制定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对这一问题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