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廉事迹材料(热门19篇)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总结都是我们重要的思考方法,是我们在不断前进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明确总结的目的,找准主要的关键点。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精彩纷呈的总结范文,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勤廉事迹材料篇一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
4月12日,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县委书记姜仕坤倒在了脱贫攻坚的路上。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在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决胜时刻,这名大山里土生土长的苗族汉子在一块异常贫瘠的土地上破局开路、耕耘坚守,用自己46年的短暂生命兑现了对党和人民的承诺。他的忠诚与担当无愧于这个时代,他燃尽生命升起的熊熊火焰点亮了32万晴隆人民脱贫攻坚的道路。
实干破局。
站在山顶驻足远望,四周茫茫大山向着远方奔涌而去,留给晴隆的是一面面陡坡、一道道深谷、一片片破碎的岩体。这里几乎没有可供耕作的连片平地,世世代代的晴隆人只能在陡坡上,深谷中,岩体间,在一切找得到泥土的沟沟缝缝中撒下一把种子,种上几棵苞谷。
晴隆,说这里是全中国最贫穷的地方并不为过。
年初,刚刚40岁的姜仕坤调任晴隆县县长。虽然长期都在黔西南的贫困地区工作,但眼前严峻的现实还是让这位年轻的干部感到“这个官不好当”。
上任后第一次走进宿舍,姜仕坤看见客厅里有一只硕大的塑料水桶。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他,那是给他日常储水用的。
县城位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水源地西泌河则在深深的谷底,提水落差高达900米,城区供水始终是老大难问题,自来水水费不仅昂贵,而且间歇性停水是常态。
看着屋里的大水桶,姜仕坤喃喃自语:“县长的宿舍尚且如此,老百姓的家会是怎样?”
马不停蹄下乡调研,见识过贫困的姜仕坤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一家四口的贫困户,挤在一座住了三十多年的吊脚楼里,四面透风,家里没有任何像样的家具,坡地上种的苞谷,一年的收成还不够喂猪。
他的眼圈当时就红了,深深叹了口气,把兜里的两百块钱都留了下来。“买口锅回来,先把年过了……”
这就是姜仕坤初到晴隆面对的现实——。
在县城,老百姓的顺口溜说着“好个晴隆县,白天停水、晚上停电。”
在农村,老百姓的民谣唱着“山谷石头箐,水远石头硬;要想吃大米,除非生大病。”
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思想观念落后……贫困在这里就是一道总也未能破解的难题。
再难的事也要有人去干。
“晚干不如早干,要干就要干好”——寡言少语的姜仕坤上任后没说一句豪言壮语,只是默默给自己定下这样一条座右铭。
打破现状要行动,夯实基础要效率。
面对的问题千头万绪,姜仕坤决定从老百姓最关心的“水、电、路”破局。
推动西泌河水库水电建设,用发电收入补贴城市用水,水费降了,自来水供应正常了;。
在这些点点滴滴的变化背后,是一个似乎永远不知疲倦的身影。
“解决自己的贫困问题不能等靠要,只能闯干拼!”认准了这条,姜仕坤以短跑的速度开始了自己在晴隆与贫困作战的长跑。
在县委、县政府工作人员的记忆中,早上开会,姜仕坤经常是啃着一个馒头行色匆匆走进会场。晴隆最远的乡镇距离县城有100多公里山路,开车一个来回需要八个钟头。一天走两个乡镇,就要忙到后半夜才能回宿舍,早上想要多睡会儿就会连吃顿正经早饭的时间都没有。
从20当县长到做书记,姜仕坤的职位发生了变化,但没变的是他永远都停不下的脚步。
一次下乡回来,疲惫的姜仕坤抬起自己的一条腿架在凳子上休息,周围的同事们看到这一幕全都笑出了声。原来他脚上皮鞋的鞋底已经烂了个大洞,脚底板露出一大块,而他自己却浑然不知。
一个磨穿鞋底的县委书记,没人知道他总共下了多少次乡,爬了多少座山,只有他的司机朱黎家对照着里程表算过一笔账:六年时间,行驶里程60万公里,平均每天要在车上行进200公里,至于爬坡过坎、田间地头走过的路更是无法计算。
“没见过这么拼命的干部。”朱黎家说。
钻研寻路。
晴隆草地中心主任张大权,是姜仕坤上任后第一个登门拜访的部门负责人。
二十多年前,还是晴隆县畜牧局一名普通技术员的张大权贷款养羊,几年时间就成了当地有名的养羊大户。从那之后,晴隆开始探索养羊扶贫的路子。在张大权的带动下,晴隆羊养殖经过二十年发展,在育种、繁殖、经营上成效显著,富了一批养羊大户,也逐渐形成了在全国都小有名气的山地畜牧业“晴隆模式”。
“晴隆多山少地,发展山地畜牧业得天独厚,‘晴隆模式’能不能全面铺开,成为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与张大权第一次彻夜长谈,姜仕坤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尽管已经初具规模,但要想把一个特色产业发展成为带动全县脱贫的支柱产业却并不容易。传统的“晴隆模式”推广养羊,采取的办法是由扶贫资金补贴,县草地中心提供种羊和草料借给农户养,产出的羊羔归农户所有。这种方式虽解决了启动资金的问题,但是回报周期长、养殖风险高、产权不明晰,很多农户觉得是在为“公家”养羊,积极性普遍不高。
路就在眼前,可这条路并不好走。
“想让百姓养羊,自己先得懂羊。”
无论再忙,姜仕坤一个月都会跟张大权见上几面,电话三天打一个,有时候一聊就是几个小时,几乎所有的话题都是如何养羊,如何让更多的贫困农民养羊。
几年下来,姜仕坤对养羊的熟悉程度已经堪称半个畜牧业专家。
姜仕坤经常告诉身边的干部,事关晴隆发展的每一项决定都要自己先弄懂吃透,绝不能心血来潮,绝不能拍脑袋想当然。“晴隆这种底子薄、基础差的地方经不起折腾,领导干部要认真再认真、钻研再钻研。”
大田乡董箐村村委会副主任李安珍永远都忘不了第一次见到姜仕坤的情景。
那天,正准备给羊喂料的李安珍发现一个陌生人在羊圈边上转悠,衬衫上透着汗渍,裤脚挽过小腿,一双旧皮鞋上满是泥泞。
没等李安珍发问,这位陌生人先开了口:“你家的羊得了皮肤病,得赶紧治。”说着就转身弯腰,揪起路边的几株野草递给李安珍。“这种草叫马鞭梢,多采点碾碎了榨出汁抹在发病的地方就能好。”
李安珍当时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一口土话、会给羊开药方的中年人竟然是晴隆县里“最大的官”。
上山下乡做调研,走村串户问需求,姜仕坤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晴隆山地养殖业的根基只有放在普通农户身上,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脱贫致富的效应。”
“大姐,咱们这个地方没耕地但有坡地草场,光靠种苞谷永远也脱不了贫,你是党员,又是养羊户,要当个表率,做通乡亲们的思想工作,帮他们算好经济账,让乡亲们把羊养起来。”姜仕坤的嘱咐李安珍现在都还记着。
为调动普通农户养羊的积极性,姜仕坤对传统的“晴隆模式”进行升级,打破以前借羊给农户养的模式,通过为农户提供低息小额贷款,让农民自己购买种羊养殖,再由县草地中心提供技术指导。
这一改彻底解决了羊的产权问题,极大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以前借羊养,种羊病了、死了没人爱惜;现在羊都是自己的,一些家里不通车的农户怕买来的羊羔走山路坏了蹄子,竟然像背娃娃一样把羊羔背回了自家的羊圈。
稳价格、建基地、育良种、兴产业……。
到底,“晴隆羊”已经成为贵州的知名品牌。晴隆羊的存栏总量已经发展到52.8万只,种肉羊基地由过去的20个发展到88个,种草养羊覆盖全县14个乡镇2万户农家,养羊户创收总额超过4亿元。
黔西南大山里的农民,会想尽办法在遍地石头的山坡上寻找哪怕碗口大的土地播下种子。姜仕坤也一样,他殚精竭虑地付出,就是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为晴隆脱贫播撒下希望。
整整六年,晴隆县逐渐形成了以山地畜牧业、山地旅游业两大产业强力拉动,以易地扶贫搬迁托底保障的发展格局,脱贫攻坚形势发生根本性扭转。穷了几辈子的晴隆县在石头缝里走出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大道。
赤诚为民。
在晴隆县委办常务副主任贺伯果的手机里,存着一张照片,那是20夏天,姜仕坤下乡时拍摄的。照片里的他头发白了,脸上刀削般的有了几道皱纹,明显消瘦的身体微微驼背,只有目光依旧透着坚毅。
“他太累了……”
作为姜仕坤身边的工作人员,贺伯果最清楚这位县委书记在晴隆的六年是怎样度过的。
五加二、白加黑,不分昼夜的加班、开会,不论晴雨的下乡、调研。
晴隆发展的大情小事,没有他不操的心,没有他看不到的死角。
六年不停歇的奋斗,姜仕坤带领晴隆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
初至年底,晴隆县的贫困人口从16.19万人减少到7.91万人,贫困乡(镇)从12个减少到4个,贫困村从56个减少到52个,贫困发生率从52.2%降至25.1%。
然而在姜仕坤的笔记本上,牢牢记住的却是另外一组数字——。
长流乡,还有贫困村6个,贫困人口9020人,贫困发生率32.8%。
中营镇,还有贫困村8个,贫困人口11752人,贫困发生率48%。
大田乡,还有贫困村6个,贫困人口6865人,贫困发生率41.8%。
三宝乡,还有贫困村3个,贫困人口2900人,贫困发生率51.7%。
……。
“只要还有一个晴隆人没有脱贫,我这个县委书记就不能休息。”这就是姜仕坤许下的诺言,“要以破釜沉舟的决心,众志成城推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20,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还剩最后五年,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2月26日,在晴隆县召开的脱贫攻坚千名干部包保帮扶誓师大会上,姜仕坤带领全县各级干部近千人高举右拳,庄严宣誓:
“脱贫攻坚,我是党员,向我看齐!”
震耳欲聋的宣誓声中,很少有人知道,常年高负荷的工作量已让此时此刻的姜仕坤走到了生命的极限。
年3月7日,在兴仁县出差的姜仕坤突然休克,县医院初步检查后怀疑是心脏病,要求姜仕坤尽快去大医院确诊。
缓过劲来的姜仕坤微笑着对身边的同事们说,“现在不碍事,等忙过这阵再去。”
4月5日,正在兴义开会的姜仕坤再次感到身体不适。在妻子的强烈要求下,他来到医院检查,可还没等医生把最后的检查结果交给他,匆匆挂了一瓶营养液的姜仕坤就急着赶回晴隆连夜召开班子会议,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现在不碍事,等忙完这阵再去。”在回晴隆的路上,姜仕坤对电话里着急的妻子说……。
4月6日上午,到兴义参加全州乡村发展倍增计划与易地扶贫搬迁专题会。中午赶回晴隆,主持会议研究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4月7日,白天随全省项目观摩团观摩兴义、安龙、兴仁扶贫项目,当天连夜赶回晴隆检查观摩点的筹备工作。
4月8日上午,在观摩点汇报工作;下午,随团观摩贞丰项目;晚上9点多,召集晴隆县有关负责人赶到贞丰开会,研究部署脱贫攻坚相关事宜。
4月9日,随团观摩贞丰项目后赶赴贵阳参加总结大会。当晚,在贵阳听取关于晴隆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策划,之后连夜赶回兴义。
4月10日上午,在兴义参加全州易地扶贫搬迁动员大会。当天下午,出差到广州。
——这是姜仕坤最后一周的工作日程。
在这五天时间里,他数次出现身体透支的情况,几次都是靠速效救心丸顶过了最难受的时候。每次身边的人劝他赶紧去医院,姜仕坤的回答总是那句话:“等忙完这阵再去。”
4月11日,姜仕坤在广州出差的途中病发被送入医院。当天下午,妻子王作艳赶往广州陪护。4月12日6时,还没有做完全部检查的姜仕坤在睡梦中永远闭上了眼睛。
他,太累太累了……。
生命之光。
与姜仕坤相濡以沫的妻子王作艳,直到今天仍对姜仕坤的离去无法释怀。
结婚22年,两地奔波的生活有,她没有埋怨过;22年来,姜仕坤没有带她单独旅行过一次,她没有埋怨过;女儿中考、高考时,姜仕坤都不在身边,她没有埋怨过;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放弃掉自己喜爱的工作,她还是没有埋怨过。
可这一次她总也想不通,“为什么你要走得那么急,连句话都没有留下……”
对20岁的女儿田姗灵来说,父亲工作了六年的晴隆是个熟悉但又陌生的地方。六年里,她只去过那两次,并不清楚父亲究竟每天在忙些什么,只是在下乡的路上,父亲会像个孩子一样骄傲地告诉她:“女儿,这条路就是爸爸修的……”
“上大学前,一个月才能见到一次爸爸,但现在我觉得他每天都在陪我,好像他会随时推开那扇门,轻轻地走到我的身边……”
姜仕坤年迈的父母仍在老家册亨县务农,三个兄弟一个是管道工、一个是司机、一个是普通民警。当干部二十几年,他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人谋过一丁点福利。
作为一名丈夫、父亲,他亏欠妻子、女儿太多的陪伴;作为一名儿子、兄弟,他亏欠家人太多的关心。姜仕坤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脱贫攻坚的事业,作为一名县委书记,他俯仰无愧。
……。
4月15日清晨,92岁高龄的晴隆县原县委副书记赵善平早早地穿戴整齐。这位当年随二野解放贵州的老革命腿脚不好已经两年没有出过家门了。今天,他拄起双拐,坐上孙子的车,赶往一百公里外的兴义市只为参加姜仕坤的遗体告别。
“这么好的同志走了,一定要送一送。”老人说。
按照姜仕坤家人的意愿,他的遗体告别没有仪式,没有通知晴隆县那些曾与他共事过的同事、朋友、乡亲。但在殡仪馆的门口还是自发聚集了一千多名干部群众。
在这些人中,有靠养羊富起来的农民,有他自掏腰包帮扶过的贫困户,有跟随他一起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战友同事……还有很多,是他可能已经忘记,但却永远不会忘记他的普通百姓。
人民的泪水与怀念,是对一名共产党人最好的祭奠。
……。
“可以遗憾,但不要后悔。我们留在这里,从来不是身不由己。而是选择在这里经历生活。”
没有谁的生活是无法选择的,面对极度的贫困和恶劣的环境,你可以按部就班,可以浑浑噩噩,甚至可以逃避离开,但姜仕坤却偏偏为自己的生活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打开方式”。
他的选择换来的是晴隆32万百姓更有质量和尊严的生活;他的选择是一个共产党人、县委书记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走一条路,点一盏灯。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姜仕坤燃尽了自己生命的全部。
女儿田姗灵从这本书中找到另外一句话,她觉得这才是父亲一生的写照——“那些星星点点的微芒,终会成为燃烧生命的熊熊之光。”
勤廉事迹材料篇二
民心似海,应珍惜点滴之水;权重如山,勿滥用半捧之土。下面是小编搜集的勤廉榜样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荀笑红是黑龙江哈尔滨排水集团顾乡排水公司女子清掏班的班长,一身朴素的工作服,脸上永远挂着和善的笑容,旁人很难想象正是她和她的姐妹们,肩负着冰城排水清掏的任务。
一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旧小区里,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工作室,那就是荀笑红和女子清掏班吃饭和休息的地方,墙上挂满了清掏班姐妹们的奖状和证书。“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大家对女子清掏队工作的认可。舍得一身脏,就能换来万户净,值!”荀笑红说。多年来,她面对刺鼻的排水井、腥臭的污水,在“苦脏累险毒”的环境中,一干就是25年。
“党员就是一面旗”
荀笑红的清掏班主要负责哈尔滨市从安国街铁道口到康安路,从商学院三孔桥到河松顾乡大坝这一区域,共有960座检查井、1810座雨水井,分布在66条街路上,管线总长度68公里。荀笑红的管区处于城市的低洼区,是交通和民居的关键地段,突出特点就是污泥量大、排水任务重、险情和紧急排险任务多。她们平日的工作内容包括清掏养护、设施维修、接听为民服务热线、抢险排涝等。
“城市也好,老百姓也好,确实很需要干我们这行的。”荀笑红说,“既然已经干这行了,就要把它干好!入党之后,我觉得责任又多了一分,党员就是一面旗,要给姐妹们带个好头!”荀笑红20xx年入党,十年来,她也确实做到了。
20xx年“8·29台风布拉万”给冰城哈尔滨带来强降水,新阳路与哈药路积水连片,面积近4万平方米。从深夜9点到凌晨3点,荀笑红和同伴们为确保行人及行车安全,一直都泡在冰冷的雨水中。荀笑红更是在齐腰深的积水中坚守了13个小时,水退了,她却得了严重尿路感染。
多年的工作让荀笑红对管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管辖片区的设施、街路,感觉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每天围绕着它们转,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排水工作已经深深融入了荀笑红的生活中。她拿出自己一张照片给记者看,笑着说:“那天下班回家,有人跟我说你成了网红,我还不相信。”在她看来,那不过是最普通的工作和生活罢了。
“能帮助别人,我就很开心”
最近的技术比武中,荀笑红的班组又拿到了第一名。这已经是她们连续第三年拿到第一了。说到清掏队的工作能力,荀笑红脸上满是骄傲与自豪。“我们这六七个人都是全能手。哪块缺人,谁都能上。”荀笑红说。
班组中人人都是全能手,荀笑红的专业能力那自然也绝不含糊。有一回,一个社区的水管堵了。荀笑红下班散步,从那里路过,看到有群人在通下水井,就走过去看看。她站那看了一会,说漏了一个下水井。那个社区的主任也在,就问荀笑红怎么知道,她说自己就是干排水的。井盖上面的土得有一米半厚,她指着一个位置让大家挖,结果一下子就把下水井挖出来了,疏通之后,问题就解决了。
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荀笑红都会上前帮忙。“帮助人家就是举手之劳,这对于老排水工人来说都不是啥。用专业知识能帮助别人,我就挺开心的。”
“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找到我们,我们就尽自己所能处理。处理不了的,需要用大型机械的,我们会帮忙出一些方案。只要是能掏的,能通的,我们都是免费给弄。”荀笑红告诉记者。
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也能绽放光芒,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荀笑红也找到了工作的意义。“当我们为老百姓解决难题的时候,他们那种高兴劲啊,咱也能感受到。我觉得我们干这一行还是挺有意义的。”
把“排水精神”传承下去。
对于未来的打算,荀笑红笑着说自己并没有想太多,最重要的还是踏踏实实地把本职工作做好。
她指着墙上的标语,上面写着“舍得一身脏,换来万户净”。“这是我们老一辈的排水精神,现在我们有一个更准确、更具体的精神,就是‘坚守、尽责、奉献、为民’八个字。”荀笑红告诉记者,在以后的工作中她要做好传帮带的工作,把“排水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说实在的,排水人的不易只有排水人自己知道。”荀笑红说,“我就是在排水精神的鼓舞下,才走到今天的。希望我们下一代排水人能够把工作做好,把排水精神弘扬下去。
眼前这位“女汉子”颈肩腰腿都有伤,阴天下雨时全身关节都疼,光声带手术就做过三次。即使这样,每次抢险她还是毫不犹豫地带头下去。她认真拼命的工作劲头对班组里的几个年轻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遇到需要下井的时候,大家都争抢着干。
荀笑红带着记者看了一下工作站附近的井子,她用开井的钩子轻松地打开了几百斤的井盖,井里很暗,只有水流的声音,和返上来的臭味。
“很多井都在交通繁忙的路上,所以我们经常会在晚上或者清晨工作。”荀笑红把刚才打开的井盖盖上,身后是来来往往、穿梭不止的车辆。这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的生活,荀笑红就是用这样最简单质朴的方式继续传承着“排水精神”。
做人民公仆,是张鸣岐的一生追求,他把自己的全部才智、精力和组织赋予的权力都用在为人民谋利益上,对自己和家人的要求是极严格的。
1982年5月,张鸣岐任沈阳市总工会副主席。在这一岗位上,他虽然仅仅工作了3个月,但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保持着工人阶级本色。
张鸣岐到沈阳市总工会后,单位考虑他家住得比较远,工作不便,分给他一套三室住房,他却没有要,让给了一位没有住房的老干部。自己一家四口仍住在黎明公司附近只有11平方米的房子里。
“鸣岐不让”可以说得上是张家所有成员和亲戚最常说的一句话,张鸣岐曾立下家规:不准家人,亲友以他的名义办私事;不让家人向他所在单位提要求;不许家人用公车。
张鸣岐的儿子每次从沈阳到锦州看望他,他都不让司机开车到火车站去接,非让儿子自己坐公共汽车。
张鸣岐在工作中始终对自己要求苛刻严格,他对自己约法三章:一不吃请,二不应酬,三不搞花架子。
1984年,张鸣岐率领辽宁青年代表团访问日本,按规定,他们带了一笔“不可预见费”,有人想用这笔钱买点纪念品回国后赠给同事或亲友。可他说,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花。结果回国后他把这笔经费一分不少地交了公。
刚到锦州上任时,市委已经给他准备了一辆轿车,是市委机关最好的车。可是他看到市里离岗的老领导没有车用,便把这部车送给老干部用了。自己先从沈阳借一辆车,还给人家后,又从武警部队借来一辆三菱吉普车。有人劝他买一辆新车,他说:市里财政困难,已决定1994年机关一律不买小汽车,我也不能买。直到以身殉职,张鸣岐出门仍是随时派车。
1994年春天,张鸣岐到凌海市调查,回来时当地干部交给张鸣岐的司机小曲15公斤草莓。回来之后,张鸣岐发现了草莓,顿时发火:“我再三告诉你,不要拿人家的东西。我明天到钢厂时,你顺道把钱给人家送去。”第二天,小曲把钱送回去以后,张鸣岐缓和口气说:“你想想,老百姓种一点东西不容易,你去拿一点,他去拿一点,那他们什么时候能富起来?不要让老百姓背后指我们的脊梁骨。”
勤廉事迹材料篇三
黄文武,男,汉族,出生于1969年3月5日,跳马镇曙光垸村人,中共党员。1987年至在团然乡机械厂工作,任五年铸造车间主任;19至任曙光村雷田组组长;至任曙光村村委会主任;20至2010年任曙光垸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10年至今,任曙光垸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至就读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长沙分校农村行政管理专业,获大专文凭。
黄文武同志自年担任曙光垸村支部书记以来,积极团结带领支村两委一班人,牢记“一岗双责”的使命,抓党风廉政建设不放松,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当好一个班长,建好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环境,开创了曙光垸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近年来,曙光垸村先后荣获县级党员服务中心示范点、市级生态村、全国妇联先进单位、市级十佳村、县级人民满意村、县级二星级农家书屋。黄文武同志也曾获县级文明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殊荣。
一、练内功,强素质,做一名学习创新型基层党员领导干部。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黄文武同志始终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增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在学习中,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着眼于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力求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动脑筋、下功夫。
二、谋发展,惠民生,做一名服务发展型基层党员领导干部。
发展是第一要务。黄文武同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美丽曙光垸村,打造人民幸福家园”为工作目标,探索发展路子,实现了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在发展村域经济方面,我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健全本村基础设施,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增加村民收入。近年来,曙光垸村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极力改善村域经济,村域经济逐年显著提升,年人均收入水平达到14900元,较去年增长26.3%,增长率位居全镇领先水平。目前本村已有永盛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芷兰园林有限公司(合作)、长沙县丽利诚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长沙县君仁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长沙县跳马林海苗木专业合作社等多家专门从事花卉苗木行业的经济组织。
2、我村建有功能相对齐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一站式”优质服务,给村民办事提供了便利。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设有农家书屋、文体综合活动室、现代远程教育服务室、综治服务站、人口与计生办公室、妇女之家、人口学校、家长学校、老年协会、未成年人活动室以及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主要功能为议事办事、学习培训、便民服务和文化传播,有效助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民主管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学习实践活动。
3、我村大力宣传各项惠农政策,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建立和完善了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将各项农村补贴落实到户:积极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过程公开透明,做到应保尽保,尽最大努力让家庭情况真正困难的村民享受低保,特困户、五保户、三无人员救助率达100%;城乡居民新型医疗保险收缴工作达到99.4%,新农保参合率达到97.1%;计划生育工作保证了低生育水平,查环孕检率位居全镇前列,各项奖励资金、农业三补资金以及各种救助资金造表到户到帐。大力宣传家电下乡和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还向全村村民发放了惠农补贴“一卡通”明白卡以及在蔬菜生产上禁用农药品种;殡葬无一户要做工作,火化率确保了100%;加强耕地保护,建房严格按照程序审批;加强林地保护,无滥砍滥伐现象;村级财务管理制度齐全,账务规范,村级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坚持“三支笔审核”,严格按照县、镇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和使用。村级工程建设严格按程序进行,坚决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及“四议两公开”步骤进行。曙光垸村连续10年来,没有发生一起村民集体上访或联名上访事件,村风正、民心稳,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这种大好局面凝结着黄文武同志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4、全力抓民生保障。在工作期间,黄文武同志被党员群众赞誉为“三种人”。即:困难面前的“带头人”。在群众危难之际,总能看到他亲临一线指导参加抢险救灾的身影。群众信任的“热心人”。在平常工作闲暇时,走村串户,与老党员、老干部、困难户、上访户交心谈心,了解思想动态,解决实际困难。民生建设的“领头人”。为抢抓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带来的发展机遇,他想方设法找部门,跑项目,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不断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1)、公路建设方面:100%的村和65%的组通上水泥路,村级主干道实现了100%亮化,既为村民晚间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为我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水利建设方面:我村重点启动了斑竹塘水库治理、曙光垸防洪堤维护、杨家桥老港清污工程及中三字祥组、坪田组灌溉渠修缮工程。斑竹塘水库治理工程正在有序进行,该工程总投资190余万元,其余工程均已完工,为村民生产、生活大大地提供了便利。
(3)、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方面:全村400个“四池净化”工程正在进行中。近年来,我村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列为全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村支两委和全村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我村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一改过去“脏、乱、差”的状况,连续名列跳马镇前茅,成为我镇环境治理典范。
三、抓勤廉,树形象,做一名勤政廉洁型基层党员领导干部。
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黄文武同志始终坚持用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法规约束自己,以廉洁自律的实际行动树立形象作出榜样。
1、不断改进作风,求真务实。工作中注意从实际出发,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到脚踏实地,不摆花架子,不弄虚作假,不搞形式主义。在具体工作中,坚持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结合起来,把党的方针政策、上级指导精神和群众利益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维护和发展好群众利益。做到遇事不回避、不推诿,敢于担当,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2、自觉执行民主集中制,维护团结。作为支村两委班子的“班长”,黄文武同志自觉地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集体研究,不搞“一言堂”,充分调动班子其他成员的积极性。同时,注意抓班子、带队伍,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全村上下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3、带头廉洁自律,当好表率。工作中,黄文武同志坚持党性修养不放松,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在权力、名利、金钱各种关系面前,以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抵御渗透和侵蚀。坚持带头执行廉洁自律的规定和村级各项制度,做到“五个管住”,即管住自己的头,不该想的不想;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住自己的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管住自己的家人,不该做的不做。凡事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努力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成绩已属过去,未来任重道远。黄文武同志对曙光垸村的未来充满信心,他决心在应对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创新实践中破解难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再立新功,谱写曙光垸村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光辉篇章。
勤廉事迹材料篇四
荀笑红是黑龙江哈尔滨排水集团顾乡排水公司女子清掏班的班长,一身朴素的工作服,脸上永远挂着和善的笑容,旁人很难想象正是她和她的姐妹们,肩负着冰城排水清掏的任务。
一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旧小区里,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工作室,那就是荀笑红和女子清掏班吃饭和休息的地方,墙上挂满了清掏班姐妹们的奖状和证书。“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大家对女子清掏队工作的认可。舍得一身脏,就能换来万户净,值!”荀笑红说。多年来,她面对刺鼻的排水井、腥臭的污水,在“苦脏累险毒”的环境中,一干就是25年。
“党员就是一面旗”
荀笑红的清掏班主要负责哈尔滨市从安国街铁道口到康安路,从商学院三孔桥到河松顾乡大坝这一区域,共有960座检查井、1810座雨水井,分布在66条街路上,管线总长度68公里。荀笑红的管区处于城市的低洼区,是交通和民居的关键地段,突出特点就是污泥量大、排水任务重、险情和紧急排险任务多。她们平日的工作内容包括清掏养护、设施维修、接听为民服务热线、抢险排涝等。
“城市也好,老百姓也好,确实很需要干我们这行的。”荀笑红说,“既然已经干这行了,就要把它干好!入党之后,我觉得责任又多了一分,党员就是一面旗,要给姐妹们带个好头!”荀笑红入党,十年来,她也确实做到了。
20“8·29台风布拉万”给冰城哈尔滨带来强降水,新阳路与哈药路积水连片,面积近4万平方米。从深夜9点到凌晨3点,荀笑红和同伴们为确保行人及行车安全,一直都泡在冰冷的雨水中。荀笑红更是在齐腰深的`积水中坚守了13个小时,水退了,她却得了严重尿路感染。
多年的工作让荀笑红对管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管辖片区的设施、街路,感觉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每天围绕着它们转,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排水工作已经深深融入了荀笑红的生活中。她拿出自己一张照片给记者看,笑着说:“那天下班回家,有人跟我说你成了网红,我还不相信。”在她看来,那不过是最普通的工作和生活罢了。
“能帮助别人,我就很开心”
最近的技术比武中,荀笑红的班组又拿到了第一名。这已经是她们连续第三年拿到第一了。说到清掏队的工作能力,荀笑红脸上满是骄傲与自豪。“我们这六七个人都是全能手。哪块缺人,谁都能上。”荀笑红说。
班组中人人都是全能手,荀笑红的专业能力那自然也绝不含糊。有一回,一个社区的水管堵了。荀笑红下班散步,从那里路过,看到有群人在通下水井,就走过去看看。她站那看了一会,说漏了一个下水井。那个社区的主任也在,就问荀笑红怎么知道,她说自己就是干排水的。井盖上面的土得有一米半厚,她指着一个位置让大家挖,结果一下子就把下水井挖出来了,疏通之后,问题就解决了。
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荀笑红都会上前帮忙。“帮助人家就是举手之劳,这对于老排水工人来说都不是啥。用专业知识能帮助别人,我就挺开心的。”
“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找到我们,我们就尽自己所能处理。处理不了的,需要用大型机械的,我们会帮忙出一些方案。只要是能掏的,能通的,我们都是免费给弄。”荀笑红告诉记者。
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也能绽放光芒,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荀笑红也找到了工作的意义。“当我们为老百姓解决难题的时候,他们那种高兴劲啊,咱也能感受到。我觉得我们干这一行还是挺有意义的。”
把“排水精神”传承下去。
对于未来的打算,荀笑红笑着说自己并没有想太多,最重要的还是踏踏实实地把本职工作做好。
她指着墙上的标语,上面写着“舍得一身脏,换来万户净”。“这是我们老一辈的排水精神,现在我们有一个更准确、更具体的精神,就是‘坚守、尽责、奉献、为民’八个字。”荀笑红告诉记者,在以后的工作中她要做好传帮带的工作,把“排水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说实在的,排水人的不易只有排水人自己知道。”荀笑红说,“我就是在排水精神的鼓舞下,才走到今天的。希望我们下一代排水人能够把工作做好,把排水精神弘扬下去。
眼前这位“女汉子”颈肩腰腿都有伤,阴天下雨时全身关节都疼,光声带手术就做过三次。即使这样,每次抢险她还是毫不犹豫地带头下去。她认真拼命的工作劲头对班组里的几个年轻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遇到需要下井的时候,大家都争抢着干。
荀笑红带着记者看了一下工作站附近的井子,她用开井的钩子轻松地打开了几百斤的井盖,井里很暗,只有水流的声音,和返上来的臭味。
“很多井都在交通繁忙的路上,所以我们经常会在晚上或者清晨工作。”荀笑红把刚才打开的井盖盖上,身后是来来往往、穿梭不止的车辆。这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的生活,荀笑红就是用这样最简单质朴的方式继续传承着“排水精神”。
勤廉事迹材料篇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财政局及镇党委抓好干部勤廉的要求,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勤政建设的制度规定的落实。为创建基层满意站(所)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现承诺如下:
一、切实加强对干部勤廉建设的领导。所长对职责范围的勤廉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严格执行主要负责人一岗两责的规定,率先垂范,做好表率,充分发扬民主,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切实抓好勤廉工程各项制度的落实。
二、把勤廉建设纳入本部门干部职工目标管理,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部门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研究制定勤廉工作计划,及时定期分析本部门的勤廉状况,及时抓好整改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三、定期组织本单位人员学习勤廉建设理论和勤廉建设法规,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反腐倡廉形势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加强勤廉文化建设,强化勤廉意识,营造勤廉氛围,增强干部职工拒腐防变能力。
四、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党风廉政法规制度,严格执行勤廉建设规定,并认真组织实施。重点抓好所务公开、勤廉公示、政治日谈话、礼品礼金上缴登记管理等制度。
五、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严格管理干部队伍,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对干部勤廉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保证本单位年内不发生违纪违规现象。
六、严格执行八个禁止,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机关干部形象,提高机关行政效能,主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为创建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提供坚强的作风保证。
以上承诺,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勤廉事迹材料篇六
xxx是黑龙江哈尔滨排水集团顾乡排水公司女子清掏班的班长,一身朴素的工作服,脸上永远挂着和善的笑容,旁人很难想象正是她和她的姐妹们,肩负着冰城排水清掏的任务。
一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旧小区里,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工作室,那就是xxx和女子清掏班吃饭和休息的地方,墙上挂满了清掏班姐妹们的奖状和证书。“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大家对女子清掏队工作的认可。舍得一身脏,就能换来万户净,值!”xxx说。多年来,她面对刺鼻的排水井、腥臭的污水,在“苦脏累险毒”的环境中,一干就是25年。
xxx的清掏班主要负责哈尔滨市从安国街铁道口到康安路,从商学院三孔桥到河松顾乡大坝这一区域,共有960座检查井、1810座雨水井,分布在66条街路上,管线总长度68公里。xxx的管区处于城市的低洼区,是交通和民居的关键地段,突出特点就是污泥量大、排水任务重、险情和紧急排险任务多。她们平日的工作内容包括清掏养护、设施维修、接听为民服务热线、抢险排涝等。
“城市也好,老百姓也好,确实很需要干我们这行的。”xxx说,“既然已经干这行了,就要把它干好!入党之后,我觉得责任又多了一分,党员就是一面旗,要给姐妹们带个好头!”xxx2005年入党,十年来,她也确实做到了。
2012年“8·29台风布拉万”给冰城哈尔滨带来强降水,新阳路与哈药路积水连片,面积近4万平方米。从深夜9点到凌晨3点,xxx和同伴们为确保行人及行车安全,一直都泡在冰冷的雨水中。xxx更是在齐腰深的积水中坚守了13个小时,水退了,她却得了严重尿路感染。
多年的工作让xxx对管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管辖片区的设施、街路,感觉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每天围绕着它们转,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排水工作已经深深融入了xxx的生活中。她拿出自己一张照片给记者看,笑着说:“那天下班回家,有人跟我说你成了网红,我还不相信。”在她看来,那不过是最普通的工作和生活罢了。
最近的技术比武中,xxx的班组又拿到了第一名。这已经是她们连续第三年拿到第一了。说到清掏队的工作能力,xxx脸上满是骄傲与自豪。“我们这六七个人都是全能手。哪块缺人,谁都能上。”xxx说。
班组中人人都是全能手,xxx的专业能力那自然也绝不含糊。有一回,一个社区的水管堵了。xxx下班散步,从那里路过,看到有群人在通下水井,就走过去看看。她站那看了一会,说漏了一个下水井。那个社区的主任也在,就问xxx怎么知道,她说自己就是干排水的。井盖上面的土得有一米半厚,她指着一个位置让大家挖,结果一下子就把下水井挖出来了,疏通之后,问题就解决了。
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xxx都会上前帮忙。“帮助人家就是举手之劳,这对于老排水工人来说都不是啥。用专业知识能帮助别人,我就挺开心的`。”
“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找到我们,我们就尽自己所能处理。处理不了的,需要用大型机械的,我们会帮忙出一些方案。只要是能掏的,能通的,我们都是免费给弄。”xxx告诉记者。
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也能绽放光芒,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xxx也找到了工作的意义。“当我们为老百姓解决难题的时候,他们那种高兴劲啊,咱也能感受到。我觉得我们干这一行还是挺有意义的。”
对于未来的打算,xxx笑着说自己并没有想太多,最重要的还是踏踏实实地把本职工作做好。
她指着墙上的'标语,上面写着“舍得一身脏,换来万户净”。“这是我们老一辈的排水精神,现在我们有一个更准确、更具体的精神,就是‘坚守、尽责、奉献、为民’八个字。”xxx告诉记者,在以后的工作中她要做好传帮带的工作,把“排水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说实在的,排水人的不易只有排水人自己知道。”xxx说,“我就是在排水精神的鼓舞下,才走到今天的。希望我们下一代排水人能够把工作做好,把排水精神弘扬下去。
眼前这位“女汉子”颈肩腰腿都有伤,阴天下雨时全身关节都疼,光声带手术就做过三次。即使这样,每次抢险她还是毫不犹豫地带头下去。她认真拼命的工作劲头对班组里的几个年轻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遇到需要下井的时候,大家都争抢着干。
xxx带着记者看了一下工作站附近的井子,她用开井的钩子轻松地打开了几百斤的井盖,井里很暗,只有水流的声音,和返上来的臭味。
“很多井都在交通繁忙的路上,所以我们经常会在晚上或者清晨工作。”xxx把刚才打开的井盖盖上,身后是来来往往、穿梭不止的车辆。这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的生活,xxx就是用这样最简单质朴的方式继续传承着“排水精神”。
勤廉事迹材料篇七
一袭朴素的春装,一丝不乱的头发,除了脸色有些苍白,不时用手按住颈部外,记者眼前的重庆市渝中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纪委书记钟黎看起来精神饱满,不多的话语中透露着一种安宁。
这就是那位面对病魔的无情折磨,依然勤勤恳恳奋战在工作一线的纪检监察干部吗?
随着采访的深入,一幅立体而多彩的生命画卷,在记者眼前徐徐展开……。
“学习,陪伴我生命的每一天。”
人们常说,隔行如隔山,却常常忘记隔行不隔理。不断学习、追求卓越,将超越时空、跨越行业,成为人类不断进步的源泉。
学习,是钟黎的一面旗帜。
2010年冬,渝中区纪检监察业务培训班开班。开班第一天,作为工作人员,渝中区纪委干部范贺强提前一个小时来到教室。一进门儿,他便发现一名女同志静静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
“同志,不好意思。我们过一会儿要在这里搞培训。”范贺强下了逐客令。
“我就是来参加培训的呀。刚刚接触纪检监察工作,我得抓紧时间学啊!”女同志抬起头,微笑着说道。
范贺强没有想到参加培训还会有人来得这么早,定睛一看,那人手中的材料正是纪检监察教材。
虽然之后打交道的机会并不多,但钟黎学习的那种劲头却深深刻进了范贺强的脑海里。范贺强说,那次培训,全班学员中,钟黎总是来得最早、离开得最晚,课上提问也数她最多。
一叶见春秋。20多年来,从木材加工到会计审计,从纪检监察到城市建设……每一次跨界转行,钟黎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个中秘籍就是学习。
钟黎家没有书房,可床头、客厅,都摆放着书籍。从工科到文科,从理论到实务,种类、数量繁多。许多书籍因翻阅频率太高,颜色已经有些泛黄,边角处也有些卷曲了。书中或圈圈点点,或蝇头小注,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作为上世纪80年代末的大学毕业生,木材加工专业出身的钟黎一毕业便进入专业对口的重庆木材综合加工厂工作。3年后,她被调到渝中区审计局下属事业单位审计事务所。审计与木材加工,就像两条平行线,毫不相干。
大学里的专业知识在这里全无用武之地,怎么办?
面对事业征途上的一次重大选择,从不服输、敢于挑战自我的钟黎决定:自考西南财经大学会计专业。
这一学,就是5年。5个寒暑更替,近2000个夜晚挑灯苦读。1996年,钟黎终于啃下14门专业课,拿到毕业证书。
完成从理工女到文科女华丽转身的钟黎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在之后的日子里,她又相继啃下了注册会计师证书和高级审计师职称。
学习的过程充实,却充满艰辛。
1998年,钟黎的女儿出生了。小家伙的到来带给钟黎无数的欢笑,却也挤占了她并不充裕的学习时间。那时的.钟黎已经投身报考注册会计师的大军中,为了能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她只能在晚上一边带孩子,一边看书。“孩子一睡着,我就赶紧拿出书来看会儿。”钟黎坦言,那段日子可真难,常常晚上做梦都在备考。3年后,她的付出换来了注册会计师证书。
在考取高级审计师的日子里,双亲的先后生病、离世,让钟黎迎来了人生中最艰难的5年。
从2005年到2010年,钟黎每天的生活就是简单的“三点一线”:单位、医院、家——每天早上6点准时送饭菜到医院,然后赶到单位上班;下班后立即直奔医院,看望照顾父母后才回家。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钟黎依然没有放弃学习。往返医院和单位的途中,午饭后短暂的休息时间,晚上的闲暇时间……她抓住每一个空隙,挤出每分每秒坚持学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007年,钟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高级审计师。
当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工作追求、一种精神境界,内心的丰富和充盈便会成为向上的动力源泉、成为开创工作局面的一把钥匙。由于能力突出,钟黎于2001年3月被调到渝中区审计局,后又调到区建交委。
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饭碗,钟黎可能不会在学习的道路上如此执着。让她一以贯之的是知识的沉淀带给她的那份满足。
钟黎清晰记得,在一次全市地区交叉审计中,虽然他们审计金额巨大,但一直到审计的最后阶段,审计现场都没有出现一丝火药味。因为他们的专业水平打动了被审计单位。其间,他们不是针锋相对的对手,而是共同进步的战友。“那时,我真心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钟黎说,他人对自己知识的认同,让学习这门艺术有了全新的生命力。
还有一次,钟黎参加某工程项目的现场会。
“今天,我们开会的目的是共同解决项目资金拨付的问题……”钟黎第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钟书记,你到建交委才多久啊,很多情况你了解吗?我们工程上的事复杂得很!”一位项目负责人话中带刺,态度傲慢。
“是吗?我倒觉得你们这个项目很简单嘛!只要把资金拨付审签程序再改一改,这应付的30万元就能缩短十天时间到账,整个资金的运转就活起来了。当然,还得加上一个工程项目检测控制的流程。”钟黎的一席话说得在座的人全部面面相觑,嘈杂的房间顿时安静下来。这正应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老话。如果没有扎实的财会、财经知识,没有一眼看透本质的能耐,这个现场会不会开得如此高效漂亮!
“学习,陪伴我生命的每一天。”学习,始终是指引钟黎人生道路的灯塔。即便身患癌症,饱受病魔的摧残,她依然没有放弃学习,以“学习,可以陪我到生命的尽头”自勉。
“没关系,我都兼顾得了。”
人们常说,扁担挑水两头搁,顾得了一头,顾不了另一头,却常常忘记,只要洒得下汗水、吐得出心血,勇于承担,就可以两头兼顾。
人生如蓄电池,既需要不断充电,也需要不断释放能量。
2010年,钟黎走马上任渝中区建交委纪委书记。在建交委系统,有这样一句话:强健的臂弯架起钢筋铁骨,水做的骨肉经不起风吹日晒。然而,钟黎却在一个男人扎堆的舞台上以柔弱之躯撑起了半边天。
踏上新的舞台,钟黎激动,却也面临着不小的烦恼。建设交通领域是个大口,她又分管招投标工作,手里的权力特别惹人“惦记”:有企业想走关系开“后门”,有朋友想让她帮忙说情……面对人情世故、利益诱惑,钟黎就像高山之巅的冰雪,不屈服不正之风的亵渎:“按规定办事是我的原则。”
钟黎不仅这样要求自己,还这样要求身边的人。走上纪检监察岗位的第一天,她就叫齐家里所有的亲戚“开大会”:“不论是谁,送礼一律不收,说情一律无效!”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人家给你一块钱,很可能是想从你这里得到十块钱。”在利益的博弈上,钟黎看得很透。她说,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建设国家,而不能用来损公肥私。
“只要在纪检监察岗位上一天,黑脸包公的角色我就要扮演到底!”所行如所言。2011年7月,钟黎受命查办区建交委建管站原站长林某案件。林某在建交委工作多年,可谓神通广大。调查伊始,各种阻力便接踵而至,有说情的,有施压的。但钟黎不为所动,顶着重重压力,将案件调查引向深入。其间,她身先士卒,充分发挥多年从事审计工作的优势,认真比对每一笔账目,查找蛛丝马迹。经过夜以继日的连续奋战,钟黎一举查清林某涉案近百万元的违纪违法事实。
案子查实办透了,钟黎却开始了彻夜难眠。如何防止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成了她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完善制度、改进监督成了钟黎的工作思路。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她针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容易出现的违纪违法问题牵头制定了20多项监督制度。同时,她还风风火火地在建交委及下属企业中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秉公执法、廉洁从政”专项教育活动。
如果只是在一个岗位上绽放光芒,钟黎这位铿锵玫瑰也许不会为那么多人所知。
2011年初,渝中区36个老旧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吹响号角,急需一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精湛、工作态度踏实的分管副主任,钟黎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建交委和社区整治的工作都是技术性强、任务量大。看着钟黎单薄的身影,两个单位的负责人都犯了难。
“没关系,我都兼顾得了。”任务当前,钟黎没有退缩,迎难而上,“请组织放心,我一定圆满完成任务。”就这样,钟黎用她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双重重担。只是,她面临的将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社区整治是项民心工程,但很多群众却对此持怀疑态度。为打消群众的顾虑,钟黎仿佛成了飞人,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地做工作。还有群众不认可,她就拍着胸脯保证让群众在整治过程中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然而,兑现这个承诺谈何容易!36个社区大多地不平、灯不亮、路不通,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
更难的是,社区整治不同于在白纸上画图,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建设性重建。36个老旧社区,就意味着钟黎必须得拿出36个不同的整治方案。哪里安放健身器材、哪些房屋需要加固、哪里堆放垃圾……一个个细节考验着钟黎的智慧和毅力。
逐项审查、现场比对、请教专家……钟黎不辞辛苦,在抓小事但心眼不小、重小节但气度不小的工作作风中孕育着一个个社区整治方案。
2011年5月,是社区整治方案形成的关键时期。钟黎决定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工作组把社区逐个走一遍。
工作组成员蒋倩记得,在一个周六,她们要完成2个街道5个社区重点区域的整治方案审查。
就这样,钟黎风里来雨里去,将一切艰辛、苦涩抛在脑后,却将群众的要求、自己的使命铭记于心。
菜园坝竹园小区的不少居民都对钟黎有印象。整治期间,她来这里不下8次。老旧社区整治大多侧重外立面改造,但这个社区却有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没有排污管道。每逢下雨天,小区便污水横流,让人无从下脚。在入户调查时,居民提出优先解决污水直排的问题。
“社区整治资金来之不易。我们要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用最少的资金解决群众的问题。大手大脚是对人民犯罪!”钟黎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带着团队一趟一趟地跑,测量范围、预算经费、制订实施方案,力争把每分钱都用到刀刃上。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罗家院电厂老社区年久失修,路灯、扶手、路面全部亟待修缮,钟黎一次次踩点、测算、订方案;李子坝社区居民对房屋漏水问题意见很大,钟黎便一栋栋房屋查看……几十个社区,钟黎靠两脚逐一丈量。
努力换来信任,汗水浇灌花朵——不仅老旧社区的面貌一天一个样,社区群众也逐渐抛弃对整治工作的抵触情绪。嘉西村的居民记得,社区整治初期,他们有一万个不愿意、不放心。而如今,当看到社区坑洼不平的路面上有了青石板、看到社区的空地上有了支撑露天电影银幕的固定铁架、看到每栋楼前有了统一的牛奶箱和报纸箱……他们不仅举双手支持整治工作,还自发成立自治组织,一同维护社区的现状。
社区整治,群众看到了可喜的变化。然而,就在这场攻坚战即将取得胜利之时,一直奔波忙碌的钟黎累倒了!
“现在活着的每一天都是赚来的!”
人们常说,当死神疯狂来袭,生命将不堪一击,却常常忘记,命运虽难以把握,生命却属于自己。
2012年3月1日,钟黎迈着匆忙的脚步,来到大溪沟街道人和街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的竣工验收现场,开始了长达几个小时的验收检查工作。
当工作接近尾声时,一名心细的同事突然发现钟黎胸前竟挂着医院的病员牌,手也是肿的,手背上还有针眼。再三追问下,钟黎说出了她是在办好住院手续、输完液后赶过来的事实。看到大家担心,钟黎一把扯掉病员牌:“没事,就是明天做个小手术。”
此时,渝中区老旧社区改造正在全面推进当中,钟黎忙得脚不沾地。3月2日,进手术室前,她特意给同事打了一个电话:“整治现场你们多费点心,我手术完就来。”
谁也未曾想到,会是甲状腺癌!3月3日,活检结果一出,钟黎就懵了。当时的心境旁人无法体会,钟黎却是百转千回:我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有做。女儿明年就要中考,公婆80多岁了需要人照顾,社区整治已到紧要关头……死亡的阴影在脑海中飘过,而肩头还有太多太多的责任需要担负。
丈夫首先从悲伤中挣扎出来,他上网查询此种病症患者治愈的信息,为妻子打气。慢慢地,钟黎的心情渐渐平复。“人生的道路上,没有恰到好处的旅程,只有恰如其分的心情。”她一遍遍告诉自己,“既然无法选择,那就勇敢面对,我现在活着的每一天都是赚来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钟黎甚至腾出更多时间来梳理工作。“之前以为是小问题,工作都没有交接,现在要做长期战斗的准备,必须把手头的工作安排下去。”随后,她与医生商量,将第二次手术挪到周二,腾出一天来安排工作。
周一中午,钟黎听说同事要来探望自己,便特意叮嘱:“来的时候,带上我的笔记本。”于是,病房成了办公现场。蒋倩记得,虽然颈部动了手术说话不方便,但钟黎却用虚弱的声音整整交代了8项工作:李子坝社区的居民楼屋面漏雨,需要增加防水处理;菜园坝竹园小区地下管网改造的进度,要密切跟踪;2012年的方案审查工作要立即启动……蒋倩手中的笔在不停地记录,泪水却在不知不觉中打湿片片笔迹。
精神上,钟黎战胜了自我。接下来,她要战胜的是死神。
钟黎开始准备战斗。但战斗的背后,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忍。甲状腺癌手术后的常规治疗是实施放疗,放疗前必须停药1个月。然而,一旦停药,水肿、失眠、体力下降便会接踵而至,但钟黎咬紧牙关,不言放弃。
更为痛苦的是放疗。口腔因放疗而出现咽喉溃疡,食物无法下咽,钟黎就使劲压住喉咙,用力吃。与此同时,低烧、头痛、恶心、呕吐更是如影随形。但钟黎不允许自己垮掉。
当时,建交委实施的人员大轮岗即将告一段落。为了了解轮岗同志的思想,总结工作得失,钟黎主动提出要与轮岗同志谈话。那一天下午,从2点到6点,钟黎强忍不适,连续约谈3名同志,以至于他们离开时,她已经累得站不起来了。这一幕,恰巧被路过的一名女同事看到。她急忙跑过去,想扶钟黎一把,却被脸色蜡黄的钟黎婉拒。逗留许久,她才挣扎着起身。“钟书记该是承受了怎样一番身体与心灵上的剧痛!”那名同志的两窝泪水在盈盈晃动,“我们多么希望总是忙碌着的她,好好休息一下!”
虽然钟黎一直在战斗,但癌细胞还是无情地转移,情况并不乐观。如此艰难,钟黎选择将生命紧紧握在自己手中,继续奋战在工作一线。“对我来说,这份工作给了我尽情展示的平台,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这个平台,我很幸运。”她说,“所以在岗位上一天,我就要尽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干好。”
“红颜娇媚,承受雨打风吹,拔剑扬眉,豪情快慰”。对于生命,钟黎不曾放弃;对于工作,她更是全身心投入。在她看来,苦与乐都是生命中最美的景色,只有勇敢前进,人生的道路才能更宽更广。
“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
时常有人扼腕长叹自己没有做惊天动地大事的舞台,却常常忘记,既然无法做大事,何不怀着大爱做些小事。
在常人眼中,钟黎似乎是一个工作狂。很多时候,工作狂往往与爱沾不上边,但在钟黎身上,爱,从未离开。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在钟黎的公公眼中,钟黎却是悉心照顾因公致残的他20多年不间断的好“闺女”。
在相濡以沫20多年的丈夫眼里,钟黎是他“上辈子敲烂了80个木鱼,才遇到的人”。尽管工作忙碌、生活坎坷,他们的小家却充满欢乐。每个周末,只要不加班,钟黎几乎都与家人在一起:陪女儿练钢琴,陪丈夫看书,陪年迈的公婆聊天。
身为发起者,1年2次的自驾游,是钟黎与家人雷打不动的约定。“每次她都把路线、住宿、餐饮和当地特色研究透彻,做成一沓厚厚的旅游攻略。”丈夫指着家中茶几上摆放着的旅游照片笑道,只是笑容中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干涩。
在忙工作、陪家人之余,钟黎有一个坚持了十年的业余爱好——健身锻炼。从单位简易的健身室,到小区专业的健身中心,都活跃着她的身影。钟黎说,只有拥有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工作、更好地陪家人。只是现实难免有些残酷!她坚强刚毅,却难逃命运的捉弄。
“你对生活有什么态度,对他人和工作就有什么态度。”钟黎的一名同事这样评价她的人生轨迹。
是啊!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懂得珍惜生命。正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让钟黎懂得,工作、家庭一个都不能少;让她懂得,即便身患绝症,也绝不放弃;更让她懂得,“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
对钟黎的同事来说,钟黎是那样的可亲、可敬。由于接受碘-131治疗,钟黎成了一个移动放射源。为了不影响身边的同事,人们经常在建交委看到这样的一幕:即便与同事近在咫尺,钟黎依然通过手机指导工作。
对远在重庆市涪陵区的张纯健来说,钟黎是一位“爱心妈妈”。在过去8年时间里,钟黎资助她从小学读到了初中,女儿也与她亲如姐妹……女性的慈悲是博大的,因为博大才显得伟大。“没有你,我都不敢想象自己是什么样子。你就像一点星光,出现在我充满迷惘的生活中,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小纯健在写给钟黎的感谢信中写道。
对重庆市巫溪县某村村民来说,钟黎是他们的贴心人。那一年,渝中区组织各单位骨干前往巫溪县学习锻炼。其间,钟黎在无意中得知一个村子的群众长期缺水。对于这件事,钟黎无疑是个局外人。但她却前后20余次向当地有关部门反映,直到群众的用水难问题得到解决。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这些事太普通、太平凡了。但精神之可贵,不在其高深,而在其价值之恒远。钟黎只是个普通人,却是很多人眼中的英雄。因为,英雄不一定非得轰轰烈烈,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同样可以铸就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品格的崇高和伟大!2013年1月,钟黎当选“重庆市人民好公仆”。
勤廉事迹材料篇八
从知青、工人到检察官、法官,他始终以焦裕禄精神为榜样,致力于民族团结、公正司法、勤政为民。退休后,他热心公益,到社区、进学校,义务宣讲法律,提供法律咨询,传播法治精神。
他就是“焦裕禄的好学生”——新疆哈密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退休干部阿布列林·阿不列孜。
一篇报道引发了兰考之行。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正在念高二的阿布列林从报纸上读到了用维吾尔文翻译后的报道,便被焦裕禄的事迹深深感染。
当时他许下一个愿望,一定要到焦裕禄生活和奋斗的地方去看看。
“1968年2月,我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当年,阿布列林与5位同学从上海返回哈密,途中他把内心深藏多年的心愿告诉了同学们,并得到他们的一致赞同。
6个年轻人首先去拜谒了正在修建中的焦裕禄墓。“一路上,我们看到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修建的水利工程,看到大片大片盐碱地被改造成良田,还栽上了一排排抵御风沙的树木。”阿布列林说。接近傍晚,他们在兰考中学找到了刚刚放学的焦裕禄的儿子和女儿——焦国庆、焦守云,在征得他们同意后来到了焦裕禄的家。“一间大房子,墙上糊满报纸。2月份的兰考,屋里冷得刺骨。”阿布列林说。一个县委书记的家竟然如此窘迫贫寒,令他感到震惊。
临行前,6个年轻人和焦裕禄的家人合了一张影。“现在,这照片已陪伴我48年了。”阿布列林说。
艰苦奋斗中牢记焦裕禄精神。
1969年,阿布列林响应党的号召,选择在条件艰苦的火箭农场四分场当知青。
春耕,天不亮他就扛着坎土曼下地,平地、打埂子,白净的双手磨出了大水泡。秋收,他天不亮就提上一壶水,挥起镰刀,和同伴们比赛“看谁收割的麦子多”,最多时一天割下1亩4分地的麦子。就这样,在农场1年又10个月的火热劳动中,他一天要干10个小时繁重的体力劳动,学会了打地埂、种麦种瓜种菜、收麦收瓜收菜、打场捆草背麻袋等农活儿。
1970年,阿布列林被组织推荐到哈密地区农机厂当翻砂工,跟汉族师傅学技术。没有汉语基础,他就白天拼命干活儿,晚上支个木箱子,在煤油灯下苦练方块字,逐渐学会用汉文读报、填表格、写值班日志。
“翻砂工是最考验胆量和体力的工种,如果操作不当,就有烫伤甚至致残的危险。牢记着焦裕禄经常提到的‘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精神,我坚持了下来。”从一级工干到二级工,从生产班长干到车间团支部书记,阿布列林多次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年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1979年10月,哈密县公检法系统到企业筛选干部,阿布列林被录取到检察院工作。
“别人写调查报告只用汉文就可以了,而我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用维吾尔文和汉文各写一遍,再向上级用汉文汇报。”为此,他白天上班,业余时间学习《刑法》《诉讼法》等法律到深夜,用维吾尔文和汉文背熟了办案所需的专业知识。
在检察院和法院工作的30多年里,阿布列林出色地办理了一个又一个案件,也从一个普通的检察干部逐步成长为检察院党组书记、哈密市法院院长、哈密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副县级审判员。
学习焦裕禄必须薪火相传。
1990年,阿布列林表姐的'儿子因涉嫌盗窃被移送检察院。表姐上门苦苦哀求。“不管谁犯法,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当亲情和法律同时摆在阿布列林面前时,他没有想过要徇私枉法。
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阿布列林做到了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
“学习焦裕禄精神,必须薪火相传。”2010年,阿布列林退休后,成为焦裕禄精神的积极传播者。今年9月7日,因颈椎顽疾做手术还未痊愈的阿布列林,来到哈密市中南路社区服务站“家庭党校”,为离退休党员讲党课,此次党课主题为《弘扬焦裕禄精神,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不久前,阿布列林还走进校园,为哈密市一中转赠了焦裕禄铜像,为哈密市二中“焦裕禄书屋”捐赠了价值5000元的图书。
哈密市一中是阿布列林的母校,在这里,他与共青团员们一起开展了“学习传承焦裕禄精神”的主题团会。“2014年11月,焦裕禄书记的女儿焦守云从河南专程到哈密,把她父亲的铜像赠给我,今天我把铜像送给我的母校。我希望更多的学生,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像焦裕禄一样的好党员、好干部。”阿布列林说。
48年前,不满18岁的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慕名前往河南兰考与焦裕禄的家人合了影。48年来,尽管先后搬过8次家,但这张珍贵的照片始终伴随着他,激励着他去学习、去工作。
从阿布列林的事迹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对焦裕禄精神的模范践行,对民族团结的自觉维护,对自己和家人亲属的严格要求。这些,都是榜样的力量在他身上的充分展现。
要成为时代先锋,就必须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在始终保持勤政廉政的政治本色中,更好地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要成为时代先锋,就必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中,更好地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深学是基础,细照是关键,笃行是目的。我们要像阿布列林·阿不列孜那样,把焦裕禄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勤廉事迹材料篇九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
2016年4月12日,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县委书记姜仕坤倒在了脱贫攻坚的路上。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在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决胜时刻,这名大山里土生土长的苗族汉子在一块异常贫瘠的土地上破局开路、耕耘坚守,用自己46年的短暂生命兑现了对党和人民的承诺。他的忠诚与担当无愧于这个时代,他燃尽生命升起的熊熊火焰点亮了32万晴隆人民脱贫攻坚的道路。
实干破局。
站在山顶驻足远望,四周茫茫大山向着远方奔涌而去,留给晴隆的是一面面陡坡、一道道深谷、一片片破碎的岩体。这里几乎没有可供耕作的连片平地,世世代代的晴隆人只能在陡坡上,深谷中,岩体间,在一切找得到泥土的沟沟缝缝中撒下一把种子,种上几棵苞谷。
晴隆,说这里是全中国最贫穷的地方并不为过。
2010年年初,刚刚40岁的姜仕坤调任晴隆县县长。虽然长期都在黔西南的贫困地区工作,但眼前严峻的现实还是让这位年轻的干部感到“这个官不好当”。
上任后第一次走进宿舍,姜仕坤看见客厅里有一只硕大的塑料水桶。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他,那是给他日常储水用的。
县城位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水源地西泌河则在深深的谷底,提水落差高达900米,城区供水始终是老大难问题,自来水水费不仅昂贵,而且间歇性停水是常态。
看着屋里的大水桶,姜仕坤喃喃自语:“县长的宿舍尚且如此,老百姓的家会是怎样?”
马不停蹄下乡调研,见识过贫困的姜仕坤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一家四口的贫困户,挤在一座住了三十多年的吊脚楼里,四面透风,家里没有任何像样的家具,坡地上种的苞谷,一年的收成还不够喂猪。
他的眼圈当时就红了,深深叹了口气,把兜里的两百块钱都留了下来。“买口锅回来,先把年过了……”
这就是姜仕坤初到晴隆面对的现实——。
在县城,老百姓的顺口溜说着“好个晴隆县,白天停水、晚上停电。”
在农村,老百姓的民谣唱着“山谷石头箐,水远石头硬;要想吃大米,除非生大病。”
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思想观念落后……贫困在这里就是一道总也未能破解的难题。
再难的事也要有人去干。
“晚干不如早干,要干就要干好”——寡言少语的姜仕坤上任后没说一句豪言壮语,只是默默给自己定下这样一条座右铭。
打破现状要行动,夯实基础要效率。
面对的问题千头万绪,姜仕坤决定从老百姓最关心的“水、电、路”破局。
在这些点点滴滴的变化背后,是一个似乎永远不知疲倦的身影。
“解决自己的贫困问题不能等靠要,只能闯干拼!”认准了这条,姜仕坤以短跑的速度开始了自己在晴隆与贫困作战的长跑。
在县委、县政府工作人员的记忆中,早上开会,姜仕坤经常是啃着一个馒头行色匆匆走进会场。晴隆最远的乡镇距离县城有100多公里山路,开车一个来回需要八个钟头。一天走两个乡镇,就要忙到后半夜才能回宿舍,早上想要多睡会儿就会连吃顿正经早饭的时间都没有。
从2010年当县长到2014年做书记,姜仕坤的职位发生了变化,但没变的是他永远都停不下的脚步。
一次下乡回来,疲惫的姜仕坤抬起自己的一条腿架在凳子上休息,周围的同事们看到这一幕全都笑出了声。原来他脚上皮鞋的鞋底已经烂了个大洞,脚底板露出一大块,而他自己却浑然不知。
一个磨穿鞋底的县委书记,没人知道他总共下了多少次乡,爬了多少座山,只有他的司机朱黎家对照着里程表算过一笔账:六年时间,行驶里程60万公里,平均每天要在车上行进200公里,至于爬坡过坎、田间地头走过的路更是无法计算。
“没见过这么拼命的干部。”朱黎家说。
钻研寻路。
晴隆草地中心主任张大权,是姜仕坤上任后第一个登门拜访的部门负责人。
二十多年前,还是晴隆县畜牧局一名普通技术员的张大权贷款养羊,几年时间就成了当地有名的养羊大户。从那之后,晴隆开始探索养羊扶贫的路子。在张大权的带动下,晴隆羊养殖经过二十年发展,在育种、繁殖、经营上成效显著,富了一批养羊大户,也逐渐形成了在全国都小有名气的山地畜牧业“晴隆模式”。
“晴隆多山少地,发展山地畜牧业得天独厚,‘晴隆模式’能不能全面铺开,成为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与张大权第一次彻夜长谈,姜仕坤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尽管已经初具规模,但要想把一个特色产业发展成为带动全县脱贫的支柱产业却并不容易。传统的“晴隆模式”推广养羊,采取的办法是由扶贫资金补贴,县草地中心提供种羊和草料借给农户养,产出的羊羔归农户所有。这种方式虽解决了启动资金的问题,但是回报周期长、养殖风险高、产权不明晰,很多农户觉得是在为“公家”养羊,积极性普遍不高。
路就在眼前,可这条路并不好走。
“想让百姓养羊,自己先得懂羊。”
无论再忙,姜仕坤一个月都会跟张大权见上几面,电话三天打一个,有时候一聊就是几个小时,几乎所有的话题都是如何养羊,如何让更多的贫困农民养羊。
几年下来,姜仕坤对养羊的熟悉程度已经堪称半个畜牧业专家。
姜仕坤经常告诉身边的干部,事关晴隆发展的每一项决定都要自己先弄懂吃透,绝不能心血来潮,绝不能拍脑袋想当然。“晴隆这种底子薄、基础差的地方经不起折腾,领导干部要认真再认真、钻研再钻研。”
大田乡董箐村村委会副主任李安珍永远都忘不了第一次见到姜仕坤的情景。
那天,正准备给羊喂料的李安珍发现一个陌生人在羊圈边上转悠,衬衫上透着汗渍,裤脚挽过小腿,一双旧皮鞋上满是泥泞。
没等李安珍发问,这位陌生人先开了口:“你家的羊得了皮肤病,得赶紧治。”说着就转身弯腰,揪起路边的几株野草递给李安珍。“这种草叫马鞭梢,多采点碾碎了榨出汁抹在发病的地方就能好。”
李安珍当时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一口土话、会给羊开药方的中年人竟然是晴隆县里“最大的官”。
上山下乡做调研,走村串户问需求,姜仕坤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晴隆山地养殖业的根基只有放在普通农户身上,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脱贫致富的效应。”
“大姐,咱们这个地方没耕地但有坡地草场,光靠种苞谷永远也脱不了贫,你是党员,又是养羊户,要当个表率,做通乡亲们的思想工作,帮他们算好经济账,让乡亲们把羊养起来。”姜仕坤的嘱咐李安珍现在都还记着。
为调动普通农户养羊的积极性,姜仕坤对传统的“晴隆模式”进行升级,打破以前借羊给农户养的模式,通过为农户提供低息小额贷款,让农民自己购买种羊养殖,再由县草地中心提供技术指导。
这一改彻底解决了羊的产权问题,极大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以前借羊养,种羊病了、死了没人爱惜;现在羊都是自己的,一些家里不通车的农户怕买来的羊羔走山路坏了蹄子,竟然像背娃娃一样把羊羔背回了自家的羊圈。
稳价格、建基地、育良种、兴产业……。
到2015年底,“晴隆羊”已经成为贵州的知名品牌。晴隆羊的存栏总量已经发展到52.8万只,种肉羊基地由过去的20个发展到88个,种草养羊覆盖全县14个乡镇2万户农家,养羊户创收总额超过4亿元。
黔西南大山里的农民,会想尽办法在遍地石头的山坡上寻找哪怕碗口大的土地播下种子。姜仕坤也一样,他殚精竭虑地付出,就是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为晴隆脱贫播撒下希望。
整整六年,晴隆县逐渐形成了以山地畜牧业、山地旅游业两大产业强力拉动,以易地扶贫搬迁托底保障的发展格局,脱贫攻坚形势发生根本性扭转。穷了几辈子的晴隆县在石头缝里走出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大道。
赤诚为民。
在晴隆县委办常务副主任贺伯果的手机里,存着一张照片,那是2015年夏天,姜仕坤下乡时拍摄的。照片里的他头发白了,脸上刀削般的有了几道皱纹,明显消瘦的身体微微驼背,只有目光依旧透着坚毅。
“他太累了……”
作为姜仕坤身边的工作人员,贺伯果最清楚这位县委书记在晴隆的六年是怎样度过的。
五加二、白加黑,不分昼夜的加班、开会,不论晴雨的下乡、调研。
晴隆发展的大情小事,没有他不操的心,没有他看不到的死角。
六年不停歇的奋斗,姜仕坤带领晴隆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
2012年初至2015年底,晴隆县的贫困人口从16.19万人减少到7.91万人,贫困乡(镇)从12个减少到4个,贫困村从56个减少到52个,贫困发生率从52.2%降至25.1%。
然而在姜仕坤的笔记本上,牢牢记住的`却是另外一组数字——。
长流乡,还有贫困村6个,贫困人口9020人,贫困发生率32.8%。
中营镇,还有贫困村8个,贫困人口11752人,贫困发生率48%。
大田乡,还有贫困村6个,贫困人口6865人,贫困发生率41.8%。
三宝乡,还有贫困村3个,贫困人口2900人,贫困发生率51.7%。
……。
“只要还有一个晴隆人没有脱贫,我这个县委书记就不能休息。”这就是姜仕坤许下的诺言,“要以破釜沉舟的决心,众志成城推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2016年,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还剩最后五年,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2月26日,在晴隆县召开的脱贫攻坚千名干部包保帮扶誓师大会上,姜仕坤带领全县各级干部近千人高举右拳,庄严宣誓:
“脱贫攻坚,我是党员,向我看齐!”
震耳欲聋的宣誓声中,很少有人知道,常年高负荷的工作量已让此时此刻的姜仕坤走到了生命的极限。
2016年3月7日,在兴仁县出差的姜仕坤突然休克,县医院初步检查后怀疑是心脏病,要求姜仕坤尽快去大医院确诊。
缓过劲来的姜仕坤微笑着对身边的同事们说,“现在不碍事,等忙过这阵再去。”
4月5日,正在兴义开会的姜仕坤再次感到身体不适。在妻子的强烈要求下,他来到医院检查,可还没等医生把最后的检查结果交给他,匆匆挂了一瓶营养液的姜仕坤就急着赶回晴隆连夜召开班子会议,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4月6日上午,到兴义参加全州乡村发展倍增计划与易地扶贫搬迁专题会。中午赶回晴隆,主持会议研究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4月7日,白天随全省项目观摩团观摩兴义、安龙、兴仁扶贫项目,当天连夜赶回晴隆检查观摩点的筹备工作。
4月8日上午,在观摩点汇报工作;下午,随团观摩贞丰项目;晚上9点多,召集晴隆县有关负责人赶到贞丰开会,研究部署脱贫攻坚相关事宜。
4月9日,随团观摩贞丰项目后赶赴贵阳参加总结大会。当晚,在贵阳听取关于晴隆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策划,之后连夜赶回兴义。
4月10日上午,在兴义参加全州易地扶贫搬迁动员大会。当天下午,出差到广州。
——这是姜仕坤最后一周的工作日程。
在这五天时间里,他数次出现身体透支的情况,几次都是靠速效救心丸顶过了最难受的时候。每次身边的人劝他赶紧去医院,姜仕坤的回答总是那句话:“等忙完这阵再去。”
4月11日,姜仕坤在广州出差的途中病发被送入医院。当天下午,妻子王作艳赶往广州陪护。4月12日6时,还没有做完全部检查的姜仕坤在睡梦中永远闭上了眼睛。
他,太累太累了……。
生命之光。
与姜仕坤相濡以沫的妻子王作艳,直到今天仍对姜仕坤的离去无法释怀。
结婚22年,两地奔波的生活有13年,她没有埋怨过;22年来,姜仕坤没有带她单独旅行过一次,她没有埋怨过;女儿中考、高考时,姜仕坤都不在身边,她没有埋怨过;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放弃掉自己喜爱的工作,她还是没有埋怨过。
可这一次她总也想不通,“为什么你要走得那么急,连句话都没有留下……”
对20岁的女儿田姗灵来说,父亲工作了六年的晴隆是个熟悉但又陌生的地方。六年里,她只去过那两次,并不清楚父亲究竟每天在忙些什么,只是在下乡的路上,父亲会像个孩子一样骄傲地告诉她:“女儿,这条路就是爸爸修的……”
“上大学前,一个月才能见到一次爸爸,但现在我觉得他每天都在陪我,好像他会随时推开那扇门,轻轻地走到我的身边……”
姜仕坤年迈的父母仍在老家册亨县务农,三个兄弟一个是管道工、一个是司机、一个是普通民警。当干部二十几年,他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人谋过一丁点福利。
作为一名丈夫、父亲,他亏欠妻子、女儿太多的陪伴;作为一名儿子、兄弟,他亏欠家人太多的关心。姜仕坤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脱贫攻坚的事业,作为一名县委书记,他俯仰无愧。
……。
4月15日清晨,92岁高龄的晴隆县原县委副书记赵善平早早地穿戴整齐。这位当年随二野解放贵州的老革命腿脚不好已经两年没有出过家门了。今天,他拄起双拐,坐上孙子的车,赶往一百公里外的兴义市只为参加姜仕坤的遗体告别。
“这么好的同志走了,一定要送一送。”老人说。
按照姜仕坤家人的意愿,他的遗体告别没有仪式,没有通知晴隆县那些曾与他共事过的同事、朋友、乡亲。但在殡仪馆的门口还是自发聚集了一千多名干部群众。
在这些人中,有靠养羊富起来的农民,有他自掏腰包帮扶过的贫困户,有跟随他一起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战友同事……还有很多,是他可能已经忘记,但却永远不会忘记他的普通百姓。
人民的泪水与怀念,是对一名共产党人最好的祭奠。
……。
“可以遗憾,但不要后悔。我们留在这里,从来不是身不由己。而是选择在这里经历生活。”
没有谁的生活是无法选择的,面对极度的贫困和恶劣的环境,你可以按部就班,可以浑浑噩噩,甚至可以逃避离开,但姜仕坤却偏偏为自己的生活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打开方式”。
他的选择换来的是晴隆32万百姓更有质量和尊严的生活;他的选择是一个共产党人、县委书记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走一条路,点一盏灯。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姜仕坤燃尽了自己生命的全部。
女儿田姗灵从这本书中找到另外一句话,她觉得这才是父亲一生的写照——“那些星星点点的微芒,终会成为燃烧生命的熊熊之光。”
勤廉事迹材料篇十
1、为师一日,泽及一班,无私奉献,不愧人师。
2、在职一阵子,做人一辈子。
3、做官如航行――当以公正为船,廉政为舵,勤政为帆。
4、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诗意。
5、民心似海,应珍惜点滴之水;权重如山,勿滥用半捧之土。
6、脚踏实地、勤恳工作、廉洁从政、奉献余热。
7、贪心由微而起,贪不遏则害人害己;嗜欲因纵而虐,欲不止则迷心毁身。
8、心系师生干实事,一身正气赢民心。
9、敬业爱岗不求利,耕耘教坊甘做牛。
10、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
11、勤俭――用汗水浇铸的成功。
12、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
13、赤胆忠心为党,廉洁奉公行政,呕心沥血为民,鞠躬尽瘁奉献。
14、两袖清风诲莘莘学子,洁身自好树师德风范。
15、教之以廉,学之以贤。
16、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勤者不贫,廉者不腐。
17、浮华虚荣是堕落的序言,廉政敬业为成功的宝典。
18、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多琢磨事,少琢磨人。
19、做人不失德,从政不失勤,为官不失廉,为首不失严。
20、一身正气人品如山,克勤克俭两袖清风,胸怀似水任劳任怨。
21、惟信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22、以圣洁的心,教神圣的书。
23、泉灌绿苗勤为本,污袭灵魂德为先。
24、秉公执法威自显,善听民言政更廉。
25、财欲、物欲、人欲、贪欲是腐败之源;公开、公正、公平、公心乃廉政之基。
26、执政莫忘本,得志莫骄纵。
27、正气是人的形象,骨气是人的脊梁,朝气是人的希望,勇气是人的力量。
28、干净做人,踏实办事。
29、民有公论,身闲性懒莫从教;
30、心似秤办事公平平似水,人如镜自律廉洁洁如玉。
31、洁来洁去,热血热情。
32、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33、清廉教学,道德人生。
34、个人名利淡如水,教育事业重如山。
35、法无私情,品劣心贪休做官。
36、正心为本,修身为基,秉公执法,勤政为民。
37、诚实不虚伪,敬业不图名,坦言不奉承,廉洁不贪利。
38、做事最怕生贪欲,为官最难秉公心。
39、刚正不阿,如墨线过木曲也正;清正廉洁,似明矾入水浊亦清。
40、出于公心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41、诚信――不可动摇的做人根本。
42、以圣洁的心,教圣洁的书。()。
43、源清流自洁,身直行始正。
44、一身正气,求真求实求真理;两袖清风,为党为国为人民。
勤廉事迹材料篇十一
张西良同志入党20xx年来一贯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认真学习并自觉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很高政治思想觉悟?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爱岗敬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崇高的教师工作。长期坚持在教学一线工作岗位?教书育人?勤奋塌实做好日常教学和育人平凡工作。在本科生教学、研究生培养指导和班主任工作中?为人师表?努力做大学生、研究生的良师益友?深入学生班级宿舍、研究所、实验室?工作认真细致、及时到位?不留有遗憾?关心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状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克服困难、努力进取、积极上进?为学生解答考研、就业和创业中有关疑问?得到学生肯定和尊敬。担任光测研究生各年级级班主任?尽管班级人数不多?但在科研活动、参与大学生科研立项数比例、毕业论文评优、篮球比赛等文体活动等方面?所带班级处于学院前列。20xx、20xx和20xx年度连续三次年度考核校优秀?20xx年度考核院优秀?20xx年度被评为江苏大学优秀教师。
教学上?积极主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近年来?开设过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研究生课程共7门?每年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6人左右?指导的学生获得校、院优秀毕业论文多人?教学工作量平均在2个教学编制以上?教学效果优秀?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室建设工作?参加教改和实验室建设项目5项完成2项?20xx年获江苏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第220xx年获江苏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第3主动积极指导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大学生完成省、学校和学院大学生科研立项和创新训练项目1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4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件?发表论文5篇?指导学生获得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和全国无线单片机应用设计大赛(深圳市无线龙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二等奖?独立指导硕士研究生8人?已经毕业6人?获得一、二、三等奖学金5人次?校优秀毕业生2人次。
科研上?取得长足的进步?成绩突出。近年来?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主持或参加完成省、厅和市校级项目8项?省市级鉴定6项?验收2项?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5和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第7镇江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3目前主持或参加在研国家、省部级项目6项?其中5项主要参加者?前3名省厅和市校级项目9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第一作者核心以上期刊论文10余篇?ei收录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件?授权2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件。
在兼职工作方面?积极做好支部书记和系副主任工作。按照学校和学院统一部署和安排?组织好支部生活、系的政治学习?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活动?出色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协作系主任开展教学研讨、管理等工作?在做好支部组织建设和发展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结合系青年教师党员多?老教师党外人士多特点?经常与老教师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支部和党员看法和建议?每年开展多项系内党员和群众共同参加的参观、学习及联谊活动即时及时做好收缴党费工作?在教学研讨、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学科建设等各项活动中?不计较个人得失?多承担任务?如?协作系主任带领大家进行专业建设?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20xx年获得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江苏大学品牌专业?协作学科负责人做好教育部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实验室建设项目申报、规划、方案制定、落实、验收和日常管理等等工作?而没有任何报酬和工作量?在各项工作中起到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在其它方面?以优良成绩完成博士研究生学习?顺利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获得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勤廉事迹材料篇十二
王爱英今年60岁,是淄川区般阳路街道城里社区居民代表,家住城里大街房改大院,是淄川第二宾馆退休职工。大院里的居民提起王大妈,都称赞她是个非常热心的好人。
在城里社区,说起王爱英,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十余年如一日的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大家格外敬重她。
王爱英是热心的义务监督、宣传员。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期间,天天在社区里穿行,有时戴着志愿者小红帽在大街小巷进行文明劝导;有时拿着文明城区宣传卡,挨家挨户的上门宣传讲解。碰见可疑人员,就上前盘问;她非常注重保护环境,希望每个人都具备良好的素质,并始终坚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原则,遇见乱扔乱倒垃圾的住户,就进行说服教育,时刻监督,并且做到垃圾入筒,碰到不文明的情况,她就会主动上前劝导,心平气和的把对方说的心服口服。
王爱英为人随和、开朗,助人为乐是她的家常便饭,更重要的,她还是个义务调解员,谁家夫妻吵架,婆媳不和,只要她一出面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她所居住的小区是一个老住宅小区,污水管道都已老化,经常出现管道堵塞现象,每次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她跑前跑后,联系疏通、挨家挨户收钱、无一不亲力亲为,经常累的腰酸腿疼,但从来没有任何怨言,只要问题得到解决,她比谁都高兴,她所做的一切,从来不计报酬,不计得失,并且无怨无悔。
这就是社区男女老少都尊敬和爱戴的王大妈。20xx年,她荣获了“淄博市热心大妈”的称号。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平凡小事,但却感染着小区里的每一位居民,有事大家都主动帮忙,邻里之间非常团结,整个小区充满了文明和谐的气氛。
勤廉事迹材料篇十三
从事基层税务工作30多年,xxx始终怀着对党、对税收事业的忠诚,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感人事迹教育和影响了一大批人。
1982年,20岁的xxx从莱州市一家市属企业考进了税务系统。30多年来,他先后干过专管员、副所长、所长、基层分局长、县级局纪检组长,足迹踏遍了7个乡镇,被人誉称“拼命三郎”。
20年4月,在一次查体中,他被确诊为肺癌。经历激烈的思想波折,xxx坚定了与病魔做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在北京空军总医院成功进行手术后,身体刚一恢复,他就要求回去上班,并经常打电话到单位,了解工作情况。回到莱州后,他忍受着化疗带来的种种不适反应,把卧室当成办公室,坚持带病工作;组织收入半年攻坚阶段,他又返回了工作一线。接下来的六个化疗周期,他往返于医院、单位和基层之间,没有请过一天整假。
20年10月,xxx因化疗,白血球降低患上了肛周脓肿,他悄悄到医院去做了手术,病情稍一稳定,就瞒着家人和医生跑回单位。当时分局对矿山征税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他不顾医生的劝告,没脱离三年危险期就停止了必需的化疗,靠吃中药来稳定病情。分局人手少,每次下乡清缴税款,不管有多累,他都坚持和同志们一起去。晚上下班回到家,坐到沙发上,不等妻子端上饭来,他就已经进入了梦乡。在他的感召和带领下,分局的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市的前列,他所在的分局连年被上级局、莱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年,他以滑石粉加工行业为突破口,提出了分行业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征管思路,被莱州市地税局在全系统总结推广;撰写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以资抵贷”税收征管的建议》,被省地税局和国家税务总局采用后转发。
20年,他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矿山开采“两访、五看、三对照、一询问”的征管新思路,规范了矿山开采业的税收秩序,矿山开采税收同比增长106%。经过典型调查,总结探索出了石材加工行业按用电量定税的管理模式,并将这一管理模式延伸推广到石材加工的其他配套行业上,得到了纳税人的一致认可,先后被省、市地税局总结推广,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20年,他撰写了《建议对沿海滩涂养殖业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调研报告》,并对沿海滩涂养殖业配套的滩涂挖掘施工、基础设施建设等涉税项目加强治理整顿,引起了上级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加强黄金行业的管理,他多次随同矿工深入地下600多米深的矿井实地勘察,到刺激性气味浓重的选矿车间走访调查,总结探索出了流程监控、分税种管理、纳税评估和部门协税“四位一体”的征管模式,实现了黄金行业税收的大幅增长。
作为一名地税干部、一名共产党员,xxx始终坚持秉公执法,顶得住压力、抗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耐得住清贫。20年,他对石材施工企业进行发票专项检查时,掌握了杨某偷税的确凿证据。这个石材户倚仗着财大气粗,拒不签字甚至还威胁他。xxx义正辞严告诉他:“我现在连死都不怕,还怕你威胁?”最终使杨某依法受到了处罚。
众所周知,柞村的石材老板有钱,但xxx从不与他们搞吃吃喝喝、拉拉扯扯那一套。在他患病期间,不少石材老板打电话联系,想登门探望,都被他婉言谢绝;过年过节他们送上门的礼品,也都一一退回。
xxx到金城分局工作以后,针对辖区个体饮食服务行业征管不到位的现象,集中力量进行突击检查,召集经营业户,召开定额调整听证会,对每个经营业户的调查数据、核定依据进行了现场公开,并接受有异议的业户当场质证,使业户心悦诚服地接受,仅此一项年增收税款85万元。
xxx把纳税人当成衣食父母,工作中动真情,用真心,有效融洽了征纳关系,优化了税收环境。
2003年非典时期,xxx牵头成立了三个“排忧解难送温暖”小组,拖着病体亲自带队,对企业逐个走访慰问,并帮助绿源野生植物茶厂跑银行、跑邮局,协助贷款、发货,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20004年,莱州市某橡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因回款不及时、发生欠税,xxx帮助分析查找原因,商讨销售人员基本工资加回款奖励的改革,企业采纳这一建议后,陈欠的应收账款减少260万元,当期应收账款回款率大大提高,该企业再没有出现欠税现象。
20年7月,xxx调任莱州市地税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负责全局的纪检监察工作。岗位变了,工作性质变了,但他求真务实的作风未变,执着奉献的激情未减。为了尽快适应工作进入角色,xxx抓紧点滴时间学习了大量纪检监察的理论知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3次参加了从中纪委到地方各级纪委举办的培训学习班。工作基本理顺后,他充分发挥自己熟悉税收业务的特长,走访各类企业调查研究,用心探讨在税收执法方面,特别是核定税额、纳税检查、涉税事项审批、发票管理等重要事项和重点环节的监督方法,力争监督到每一处可能出问题的地方。
xxx在纪检监察工作中总结出廉政建设“四不忘”:布置工作不忘讲廉政,总结工作不忘谈廉政,接触群众不忘问廉政,责任制考核不忘考廉政。倡导“四个首先做到”:要求税务干部做到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做到的,一把手必须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各基层征管单位做到的,市局机关必须首先做到。这些做法得到了上级局及地方各级纪委的充分肯定。搭建廉政文化载体,开展警示教育、家庭助廉教育、对比启示教育和拓展训练,建立起与和谐地税相适应、与依法行政相协调、与传统美德相承接、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莱州地税特色廉政文化;对照岗位职责,认真查找廉政风险,逐项清理排查,确定风险等级,利用科技防腐手段,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平台,有效地堵塞征管漏洞,对执法人员进行全方位监控,从而实现对税收执法全过程的监督。他所在的税务局先后被授予全国税务系统文明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全省地税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地税系统党建工作先进集体、烟台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等称号。
勤廉事迹材料篇十四
“请大家相信我,我不光是法官,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20__年,吕晋锋刚到千山法庭工作时,经常在大厅碰到一些当事人在议论打官司是否需要花钱找人的问题,“每当这时候,滕庭长就会站到大家中间说这句话,说得特别诚恳坚定。”吕晋锋说。
“我是党员,为党献歌怎么能少了我。”20__年,鞍山市中院参加全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合唱比赛,滕启刚听说后主动报名参加,“他是登台参加比赛的唯一一个庭长,也是年龄最大的一个。”组织参赛的鞍山市中院原工会主席杨力回忆说。
“如果非要问我名字,那就叫我共产党员吧!”20_年初冬的一个早上,滕启刚和爱人李淑华在鞍山二一九公园湖边散步,看到有人落水,他二话没说跳下湖中将人救上岸。“闻讯赶来的警察一再问老滕的姓名和单位,他笑着说了这句话,拉着我就离开了人群。”李淑华说。
“我是共产党员”这句话,滕启刚在很多公开场合会大声响亮地说出来,语气充满了自豪。熟悉滕启刚的同事都知道,他的办公桌的抽屉里有一个红色绒面的小方盒,里面装着党徽,吕晋锋回忆说:“以前开会参加活动戴党徽的人很少,滕庭长每次参加活动都要佩戴党徽,站在镜子前反复端详看是否把党徽戴正。”妻子李淑华回忆说:“他最爱唱的歌是《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每当唱到‘是你领我走上光辉的人生路’‘是你为我铺满鲜花盛开的路’时,就禁不住掉眼泪。”
1991年滕启刚考入千山法院不久就积极申请入党,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能有今天,一切都要感谢党和人民培育了我,爱党于我而言,是一种镌刻进生命里的情感。”65岁的王艳荣退休前是千山法院副院长,是滕启刚的入党介绍人,她回忆说:“我感觉他说这话时,入党的心情比我当年更迫切,他用他的激情时刻感染着我。”
滕启刚在《这就是我的忠诚》文章里,回顾1995年11月入党的情形:“大冬天的,我去区委参加入党宣誓,在路上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了下来,零下20多度啊,却感觉浑身热乎乎的。”
滕启刚一生兑现了他在入党申请书中的誓言:“无论何时,集体利益高于我个人的利益,一切服从组织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啥!”在法院工作30年,他一切听从组织安排,无论在哪个岗位,他总能满怀激情,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就像一颗螺丝钉紧紧铆在组织需要的地方,钉得牢不生锈。
6月3日是滕启刚去世的前一天,千山区人民法院副院长侯俊、审判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黄茜回忆说,当时省高院有一个调研课题,光立项报告就得5000字,第二天就要交,两人第一个想到了法律功底深厚的滕启刚,但考虑到他这些天一直在为6月5日世界环境日宣传做准备,当天下午还要开两个庭,实在不忍心再给他加担子,中午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他刚说个开头,他就马上答应下来,说:“正好我也有些想法,你们找我找对了。”黄茜说:“3日下午滕启刚连续开了两个庭已经很疲劳了,下班了,他仍在办公室里写这个立项报告,这是他为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滕启刚对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把党的温暖传递给这里的百姓。
9月11日,是滕启刚的去世百日,滕启刚家邻村村民李大明,一个人顶着雨踩着泥泞的山道来到滕启刚的坟前祭奠,泪水顺着脸上的雨水一直往下淌。这是滕启刚去世后,他第四次来看他的“法官老弟”了。
64岁的李大明患有精神疾病,平日孤身一人靠种菜为生,住在邻村的滕启刚知道他的情况后,主动认这个大哥,起初李大明觉得他是法官,自己是个老农民,不好意思接触,没想到滕启刚根本就没有法官的架子,一口一个“大哥”地叫着。“他一个大法官,每次来骑个破电动车,都10年了,我都不稀罕骑。”李大明开始逐渐接受了这个“法官老弟”。
时间一长,李大明把滕启刚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一天傍晚,滕启刚夫妻去李大明家送饺子,正赶上他发病出现幻觉,他拉着滕启刚的手说:“今天是我爸三周年,你是我兄弟一定要给老人家磕头。”他指着屋里黑乎乎的墙说:“那就是我爸!”为了配合他,滕启刚二话没说拉着妻子跪在地上冲着墙壁磕了三个头,李大明激动地说:“爸,我的‘法官老弟’给您磕头了。”
现在在李大明的菜地里还到处都有滕启刚的影子。“看我脾气暴躁,他特意给我买了一些书,让我多学些道理,情绪平和些。”李大明从大棚里拿出来《弟子规》说。菜地里还有几个土篮子,里面装的一些线,“这都是他给我的,帮我一起吊线,一起种菜。”菜地旁边他居住的简易棚里还有一个塑封的八开纸,上面有打印的文字:“他每天起早贪黑,摸爬滚打和菜地为伴,所有的蔬菜均是有机菜,敬请放心购买,不要无偿地拿走他的生存来源。”李大明说,他有时一犯病把菜丢在市场就走了,滕启刚特意给他做个小牌放在菜摊上。“我真是想他啊!”李大明擦着眼泪说。
滕启刚的大爱像一束光时刻温暖百姓的心。十几年前,一个跟父亲到工地打工的15岁女孩,遭受父亲工友性侵,滕启刚开完庭后,征得女孩父亲的同意,把女孩带到了自己的二嫂家。“很少看到刚子掉眼泪,那天他哭了,”滕启刚的二嫂石英琴回忆说,“他和我说,这孩子太可怜了,不能让她再住工棚了,让她在你这住一段时间,让你女儿多陪陪她,就说是你娘家的亲戚,千万不要和别人说她的情况,不要刺激到她,不然她就没命了。”
女孩又瘦又小,浑身一股刺鼻的味,石英琴领孩子洗了澡换了新衣服。到了新环境孩子整日不说话见人直躲,滕启刚几乎每天下班都要绕道来看看孩子,孩子只有看到滕启刚才会咧嘴笑一下。三个月后,滕启刚带着女孩的爸爸一起来接孩子,女孩舍不得走,跟在爸爸的身后,走着走着突然回头一下跪在滕启刚面前,哭着连声喊道:“滕爸爸,滕爸爸!”
滕启刚的家,在千山区大孤山街道谢房身村一户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距离千山10多公里,从出生到去世滕启刚从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院,作为当地有名的法官,很多人劝他到城里买个楼房,他说:“在这住惯了,踏实。”
勤廉事迹材料篇十五
xxx,男,汉族,1973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现担任西宁市城北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市容科科长。2017年被评为市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个人,2019年被评为西宁市劳动模范,多次被评为区级先进工作者。
xxx从部队退伍后,于1998年被分配到环卫部门工作,在二十多年的环卫工作中,他当过环卫车辆维修工、收费员、城管员、片区负责人……到现在的市容环境科科长,工作岗位在变,工作任务在变,不变的是他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是他无论在哪个岗位都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实干精神,是他严于律己、廉洁自律的自我要求,他处处走在前、干在前,一直履行着“干一行爱一行”的诺言。
当人们走在整洁干净的街道上,都会由衷感佩环卫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默默奉献,作为环卫队伍的领头人,xxx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宁可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环卫精神。他以道路为“战场”,以工具为“武器”,与环卫工人一道早出晚归,战斗在清扫第一线。环卫工人没有不熟悉他的,没有不夸他的。每一条道路都留有他勤勉敬业的足迹,他的办公地点就在马路上,他也因此收获了一个雅号“马路科长”。环卫工人叫的实在,他自己也觉得亲切。这是人们对他工作的一种认可,也是一名基层管理者朴实无华的人生追求。
作为一名在部队里锻炼多年的复转军人,xxx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优良的品质,多年来始终坚守着“退伍不褪色,勇担排头兵”的信念,无论寒冬酷暑,刮风下雨都坚持以身作则,事事发挥表率作用,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考核标准,不断增强环卫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017年在城北区实施绿道建设过程中,在湟水河道北侧有许多老旧小区的市民违规乱搭乱建、围地种菜等不文明行为,直接影响着全市的“绿芯”建设工作。面对如此之难的工作任务,城北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市容科牵头承担了这项工作,他积极与有关职能部门协调,进驻各小区开展宣传动员,带头清理垃圾、拆除违章搭建,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2018年冬季,西宁连续多日连降大雪,雪情就是命令,xxx在降雪的第一时间,迅速组织科室工作人员和责任路段的清扫员投入到扫雪除冰的第一线,在他的带领下,环卫工人全力以赴,连轴运转,保障了冬季市容环境卫生整洁干净,主干道交通畅通。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xxx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做到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纪法规要求自己和家人。对党忠诚,一心为民,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一个有担当有作为的基层工作者。
为了方便每天外出巡查,xxx都是“私车公用”,遇到用餐时,xxx经常自掏腰包,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关心下层疾苦,总是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职工有病住院,他就带着礼品前去看望。对因工受伤和患病的职工,更是从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2019年,柴达木路路段一位清扫员在清扫马路时被飞驰而来的车辆撞伤,他及时赶到,将伤者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并组织人员保护现场。由于被撞伤后伤势较重,他就和职工轮流到医院照顾,直到病情稳定才离开。他还多次与交警大队事故科的同志联系解决住院费、理赔费,直到受伤职工出院并得到合理赔偿才放心。但xxx谨记党员干部的言行规范,对于清扫员为表示感谢送来的一篮水果他都没有收下。从一件件小事做起,筑起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树立了一个基层环卫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严于律己的同时,xxx也注重良好的家风营造,在生活上严格要求家人,立家规、树家风,真正肩负起从严管家、从严治家的责任。
xxx正是如此二十几年如一日,防微杜渐、谨言慎行,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事事坚持廉洁自律的行为和形象,以实际行动带动身边同事、家人,影响群众,人人都称赞xxx是勤勉廉洁好榜样。
勤廉事迹材料篇十六
自20xx年参加农信工作以来,我先后从事过柜员,大堂经理等工作,前台柜员的工作经验,使我积累了相关业务知识,让我在从事大堂经理工作时,能更好的为客户解决问题,回答疑问,也正是在大堂经理的这段工作时间,让我真正体会到山东省农村信用立足三农,服务大众的理念,在一个个普通的工作日中,在我平凡的岗位中,收获着客户的信任与支持,也收获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
作为一名大堂经理,大厅就是我每天的工作场地,每天晨会后我会先巡检大堂内的一切设施和设备,检查整理完毕后,立于叫号机旁笑迎我的第一位客户,开启我一天的工作。工作中我用专业知识为客户排忧解难,疏理业务分流,提高办理速度。我总结了自己的一套工作理念,那就是“三心服务”准则,所谓三心,我归纳为诚心,耐心,细心。
诚心: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位客户,因急需购房来我社办理反存业务,却因收款账户性质问题对方行无法给予入账,由于事情紧急,加之事出时已接近银行结账时间,客户当时产生了抵触情绪,无论我们如何解释,客户仍然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把责任推给了前台柜员,认为我们没有尽心为其服务,要求我们立刻为其解决问题,当时的情况下,解决实际问题是客户最急需的,于是我主动向领导请示,立刻陪同客户一起去对方行协商解决问题,就是这样一个举动,他立刻认识到我们确实是急客户所急,诚心的帮他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事不关己,推卸责任的态度,于是客户平复了激动的情绪,不再埋怨吵闹,而是认真听我的解释,最后一起来到对方行在其帮助下更改账户性质解决了问题,保证其资金按时到账,一切办理完毕已经到下班时间,我提出自己回单位,客户却执意要开车把我送回去,临别时,他由心的表示了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感谢,我也深刻体会到诚心为客户服务的重要性。
耐心:有一天,一位大姨急匆匆的来到营业部,说她的女儿是位残疾人,居委会给统一办理了残疾人发放补贴的存折,然而她去取款人家说必须改密码,密码要本人才能改,她女儿腿部残疾,外出不便,银行人员和她解释了需要带的证件,而由于大姨本身年纪大了,听力也不是很好,跑了两趟还是没带齐相关证件,于是她来到营业部,我听完大姨的解释,把所有需要的证件都用笔写下来,让她带回去比照准备资料,并留下了我的联系方式,有问题可以直接联系我,避免了她一次次往返银行。还有一位老大爷也是我的“固定”客户,大爷是孤寡老人,视力不好,自动取款机无法自行操作,每次来我都会协助他来到自动取款机处,避免了等待的时间,同时减轻前台压力,久来久往,这已经成了我们的一种默契,大爷也喜欢来我们农信办业务。诸如此类的很多客户,虽然都是我们的普通客户,但正是千千万万这样的人支持着我们农信的工作,长时间的工作也让我们建立了亲人一般的信任与感情。
细心: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客户填制许多单据,很多都是一式三联的,我在去外行办业务时,发现她们把单据分别撕开,一份份折角放置,这样既让客户方便使用同时大大减少了浪费,于是我借鉴了同行业的这个做法,把这些小细节也用到了我们的工作中,虽然只是小小的一个动作,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们为客户定期更换最新的报刊,新的产品资料,下雨时准备好塑料袋避免雨水溅湿柜台,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等等,轻声的一句问候,暖暖的一杯热水,只要我能做到的从不推辞,小到别针胶水,大到杂志雨伞,工作虽然琐碎却也乐在其中。正如那句话所说,细节决定成败,我相信,工作无小事,我们的努力,客户会看在眼里,感受在心里。我们虽然岗位平凡,但是很有意义,工作中有苦有乐,有时也会委屈,也会退缩,但是领导的信任,榜样的力量,责任的驱使,内心的勇气支持着我,我相信我可以做的更好。
现在我知道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不论是专业技能还是服务规范,无论是大堂经理还是前台柜员的工作,我们都要按照基本的服务流程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坚持微笑服务,认真引导每一位客户填写单据,耐心为每一位客户解答疑问,用微笑感染每一位客户,用真诚赢得客户的赞许,每一天的工作对我们是机遇也是挑战,有苦有乐,不管未来会遇见什么困难只要用心服务,真诚待人,细心工作,困难就会化解,我将继续用我的“三心”服务理念,在我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收获属于我的每一份感动。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勤廉事迹材料篇十七
6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四川省委在成都联合召开命名表彰大会,追授苏知斌同志“全国模范检察官”“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曹建明号召全体检察人员向苏知斌同志学习。
苏知斌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首“对党和人民忠诚、对检察事业热爱”的完美曲章。作为一名西部山区的年轻干部,看到苏知斌同志的先进事迹后,即感动又惭愧。以他为镜,自己的不足暴露无遗,他的优秀品格值得点赞。
心中有党,坚持党性。苏知斌同志对党忠诚,积极工作。甘孜州是一个多民族混居地区,民族成分复杂,语言交流困难,地理气候恶劣,工作环境差等客观因素,苏知斌同志都通过努力一一克服。而这一扎根就是33年,他先后在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炉霍县、九龙县检察院工作,不管在哪里,苏知斌都坚持党性,不为金钱所惑,不为人情所困,严格依法办案,尽显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心中有民,全意为民。在少数民族地区,因为民族成分复杂,风土人情不同,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交流障碍,而苏知斌同志每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却总能和群众打成一片,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及“为群众办好实事”的理念,这样的和谐局面恐难遇见,而个中艰辛付出只有苏知斌及受惠群众能懂。
心中有法,热爱事业。没有对事业的热爱,不会促使他在检察事业上一干就是33年,公平正义,依法办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苏知斌同志的理想和追求。而高原再高,没有苏知斌同志的理想高,他深知只有忠于党和人民,坚持原则,清正廉洁,依法办案,才能不负党和人民所托,而他也确实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勤廉事迹材料篇十八
他家中有年过八旬的爷爷奶奶和患有脑血栓的姥姥,身体本不是很健康的母亲需要在家照顾三位老人,只能在家里做些简单家务,父亲外出打工的微薄工资成了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他正是生长在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面对这一切沉重的负担,早早扛起了家庭重担的他并没有低头而是选择坚强!
20xx年的夏天他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像其他的同学一样为将要步入大学的校门而感到高兴,而欣喜之余却为高额的学费而发愁,父亲告诉他:“没事的,不用担心学费的事!该念念你的!”看见父母多出的白发和皱纹他深感父母的艰辛和不易,他立志要克服困难为家里减轻点负担,整个暑假他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参加同学们的升学宴,而是到饭店当服务员打工,2个月的工资加上父母从亲朋好友那里拆借过来的一些,第一年的学费终于算是筹够了。
刚进入大学的校园他还什么都不懂,但在他心中有的是认真、坚强!在新生军训期间他对自己严格要求,再苦再累也努力做好每个动作,通过半个月的刻苦训练,他终于在军训会操表演中被评为“学院09级新生军训标兵”。通过在军训中的表现,以及作为班级临时负责人管理班级,工作能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在同学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在班干部选举中全票通过当选为班长。当选班长后的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想管理好一个班级,仅凭在高中当班长所积累下来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他利用课余时间向老师以及高年级的学长们请教,慢慢的总结了自己的管理方法,将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得到辅导员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
由于家庭的贫困,他生活十分节俭,看到别人穿的是名牌用的是名牌,他从不与人攀比,他知道目前的贫困只是暂时的。他利用业余时间外出打工,曾在物流公司搬过洗衣机,商场门口发过传单,在商场当过促销员,还当过家教老师,在自己打工的同时还不忘帮助班级其他的贫困生联系工作,最多的时候带领班级同学20多人一起出去到商场当促销员。由于第一学期经验较少事情较多,再加上外出打工学习上就淡了一些,期末考试的成绩仅排在班级的12名,这让他很难受,让他很受打击,所以第二学期吸取了上一学期的教训,在打工之余对学习他也样没有放松,做到打工学习俩不误,成绩升到班级的第4名。同年七月,通过一年的预备期,思想上更加积极进步,他如期转正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他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在同学中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民主评议班级第一,被评为“20xx院优秀学生干部”,获得了全国计算机三级证书,全国公共英语三级证书,cad技能证书,iso质量体系资格证书,还被评为优秀社团会员,优秀裁判员,所在寝室俩次被评为“院优秀寝室”,面对这些荣誉他说:“如果没有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支持,我也不能取得这些荣誉,是他们培养了我,使我各个方面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我最应该感谢他们。”荣誉并没有使他迷失了方向而是更加坚定前行。四十多天的暑假里只能在家呆十多天,因为那一个月他得打工挣钱,暑假头顶炎炎烈日在海边打工,虽然晒黑了皮肤但是拿到薪水后的他还是很高兴,因为这样他就不用再从家里要生活费了,家里的日子就能好过一点,不用那么拮据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自己的不懈的努力,20xx年底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这解决了家里很大的经济负担。
他是一个乐观的人总是与同学嬉笑,艰苦难过的一面从来都藏在心里,用他话来说“我不能让和我在一起的人陪我难过,要让和我在一起的人陪我开心快乐”,大一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大二的时光也所剩无几,再长的路一步一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在这一年多的时光中,他得到了许多,收获了许多,即使再苦再累也一直坚持着、拼搏着,没有牢骚、没有抱怨,有的只是坚强,因为是这样的家庭塑造他这样的坚韧性格,在他心中有个理想就是将来能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所以他说:“这才是刚刚开始,我会一直这样奋斗到底的!”
只有踏实求索生活才会更有乐趣,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朴实善良是他的内涵,踏实勤奋是他的个性,自立自强是他的品行,回首十余载求学之路他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无畏前行生活的点滴使他成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也许多一些坎坷人生才会更加充实,他深知不管曾经取得怎样的成绩都只代表着过去,自己还需要继续前进着,创造出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勤廉事迹材料篇十九
他,没有惊心动地的故事,也没有显赫卓著的功绩。然而,她却因为口勤问、手勤做、脑勤想、腿勤跑,加上热心肠,成为全修水受称赞最多的一个人。她就是修水服务区加油站的一名普通员工朱小会。
朱小会参加工作以来,始终扎根于一线工作,热情待人、勤奋上进、勇于创新,多次在经营部被评为优秀员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客户对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朱小会感觉到,要做好服务,光有热情和激情是不够的,只有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才能在服务窗口工作中游刃有余。
他首先把目标定位在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素质上,发掘主动服务的源动力。同时,他抓紧一切时间学充电,把业余时间都用到了学习上,白天他在干中学,晚上他学习到深夜。细细琢磨,认真领会,直到理解实质、融会贯通。为钻研业务难题,他还从互联网、报刊等渠道学习其他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巧加运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丰硕的成果。他不仅自己不懈钻研,还积极帮助同事,修水服务区加油站的轻油和非油品任务每月都能超额完成,轻油平均每月完成400吨,非油品平均每月完成30000元。
有爱心,就不怕烦;心贴心,服务就不难。作为中石化的服务窗口,天天接触不同层次的客户,每当遇到客户不理解、嫌麻烦、有情绪时,朱小会总是耐心诚恳地解释,巧妙化解矛盾。现在有许多顾客都会直接点名找朱小会为他们服务,他们说朱小会的服务让他们感觉贴心、放心。
一路走来,他不断以服务赢得尊重、以服务收获精彩,在一线展现着中石化人的风采。
修水高速服务区加油站。
20xx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