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啼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案(优质19篇)
教案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那么怎样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呢?首先,教案应概括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要教什么、怎样教和完成的标准是什么。其次,教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此外,教案还应结合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步骤,确保教学过程有序、系统。最后,教案应包含评价策略,用于评估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在编写教案时,你可以参考这些范文,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改编和创新。
鸟啼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案篇一
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然而这一回,她的境遇却改变得非常大。上工之后的两三天,主人们就觉得她手脚已没有先前一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又整日没有笑影,四婶的口气上,已颇有些不满了。当她初到的时候,四叔虽然照例皱过眉,但鉴于向来雇用女工之难,也就并不大反对,只是暗暗地告诫四姑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莱,只好自已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
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时候也就是祭祀,这回她却清闲了。桌子放在堂中央,系上桌帏,她还记得照旧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
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她在这一天可做的事是不过坐在灶下烧火。
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她全不理会那些事,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我真傻,真的,”她说,“我单知道雪天是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大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孩子,我的话句句听;他就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锅,打算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满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各处去一向,都没有。我急了,央人去寻去。直到下半天,几个人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完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果然,他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可怜他手里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她于是淌下眼泪来,声音也呜咽了。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个人来听她。但不久,大家也都听得纯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
“我真傻,真的,”她开首说。
“是的,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他们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
她张着口怔怔的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接着也就走了,似乎自己也觉得没趣。但她还妄想,希图从别的事,如小篮,豆,别人的孩子上,引出她的阿毛的故事来。倘一看见两三岁的小孩子,她就说:
“唉唉,我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也就有这么大了……”
孩子看见她的眼光就吃惊,牵着母亲的衣襟催她走。于是又只剩下她一个,终于没趣的也走了,后来大家又都知道了她的脾气,只要有孩子在眼前,便似笑非笑的先问她,道:
“祥林嫂,你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不是也就有这么大了么?”
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
鲁镇永远是过新年,腊月二十以后就火起来了。四叔家里这回须雇男短工,还是忙不过来,另叫柳妈做帮手,杀鸡,宰鹅;然而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只肯洗器皿。祥林嫂除烧火之外,没有别的事,却闲着了,坐着只看柳妈洗器皿。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唉唉,我真傻,”祥林嫂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
“祥林嫂,你又来了。”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说。“我问你:你额角上的伤痕,不就是那时撞坏的么?”
“唔唔。”她含胡的回答。
“我问你: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
“我么?……”,
“你呀。我想: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
“阿阿,你不知道他力气多么大呀。”
“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
“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着。”她笑了。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
“唉,可惜,白撞了这-下。”一个看着她的疤,应和道。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莱,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掏米。
“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似乎是警告她。
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教她回到卫老婆子那里去。但当我还在鲁镇的时候,不过单是这样说;看现在的情状,可见后来终于实行了。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鸟啼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案篇二
【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二.背景介绍。
本诗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
三.细读感悟。
1.读出节奏;感受意蕴。
2.这首诗由哪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
“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
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产生了联系。
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在“装饰”这一点上又产生了联系。
看到的风景,进入梦里,将四个画面交叠在一起。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淡雅、轻柔、迷蒙、缥缈的如织月色之中显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充溢着奇幻色彩、荡漾着温馨情调。
4.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5.这首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互相依存,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
鸟啼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案篇三
我的课堂是从和学生闲聊开始的。
在学生们全部坐定之后,我先是和学生调侃。我说:“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天的擦肩而过。今天,我们将在一起共度60分钟,大家说,我们前世相互回眸了多少次?”学生们一下子乐开了。我接着说:“听说有外地老师来上课,大家一定很兴奋。哪位同学说一说,你当时是希望来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来给你们上这节课的?”学生们立刻七嘴八舌起来,说什么的都有,其中有乖巧的趁机说,我们就是希望你这样的老师来上课!我谢了这个学生,我说:“有同学希望来的是位漂亮的女教师,有同学希望来的是位帅气的男教师,还有人希望来的是仙风道骨的老教师,可惜啊,我一样都不符合,真是对不住大家了,自然灾害,我也没有办法改变。”听了我的话,学生们一起笑了。
玩笑只是为了消弭紧张心理、缩短师生间因为陌生而可能产生的对话距离。目的达到后,我开始调查班级总体学习情况。我先是请班长介绍了自己与班级的整体班风和学习氛围,然后请语文课代表介绍了自己和班级的语文课学习情况。通过两位同学的介绍,我得知这个班级是学校的重点班,学生素质很高,上课思考积极,发言也很踊跃。我谢了这两位同学,顺便表扬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这时,上课的铃声响了。
我把多媒体课件打开,屏幕上于是出现了第一幅画面:
[送你一首诗]。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伤,也不要心急。
抑郁的日子需要镇静,
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即将来临。
心,永远憧憬着未来,
然而现在却常常是阴沉。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是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念。
师:咱们最喜欢听班级里哪位同学朗诵课文?请他来给大家朗诵一下这首诗歌,好吗?
学生一起推荐刚刚介绍学习情况的语文课代表。
课代表开始朗诵,音色很好,把握也很到位。
生1:屠格涅夫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生2:屠格涅夫写过《罗亭》《父与子》《猎人笔记》等作品。
师:名——。
生齐答:屠格涅夫。
师:时——。
生齐答:十九世纪。
师:地——。
生齐答:俄国。
师:评——。
生齐答: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师:作——。
生齐答:《罗亭》《父与子》《猎人笔记》等。
师:好,真聪明,一学就会了。记住了啊,以后咱们学课文时,遇见需要掌握的作家了,就要从这五个方面入手来把握。
生3:散文诗就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中间的一种文体,它是用散文的形式、诗歌的语言来表现主题的。
师:噢?你怎么对散文诗的特点这么熟悉,平时也写散文诗吗?
生3:初中时学习过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老师讲过的。
生3:就是说作者在一个晚上想自杀,后来听到了婴儿的哭声,就不自杀了的故事。
生4:从课文看,“我”是一个十分孤独的人。文章第一段中写到“我非常年轻,自尊心颇强,又十分孤独”。还有,“我的生活很艰苦,很不愉快”、“意志消沉,经常发脾气”、“世上的一切我都觉得毫无价值”。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我”想自杀。
师:就这些原因吗,还有没有了?哪位同学帮助补充一下?
生5:还有……“我”崇拜拜伦,曼弗雷德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师:为什么说“我”崇拜拜伦和曼弗雷德,就会想要自杀呢?
生5:这两个人都是悲剧人物。注释上说了,他们思想消极厌世。
师:明白了。你看啊,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呢,“我”一来是物质生活太困乏艰苦了,二来是精神世界太消极了,这两方面的结合,让“我”产生了想要自杀的念头。
生5: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生6:我不能理解。从课文看,“我”是一个知识分子了,他所遇到的,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像他这样的人,在这个社会上多得是了。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我觉得他这个自杀的念头没有办法理解。
生7:我能理解。我觉得每一个自杀的人,其实都是钻了牛角尖罢了。在我们看来很小的事情,但在自杀者看来就是天大的事情了。我想,人自杀了,一定是有他自杀的理由的。所以,我虽然不赞成自杀,但我能理解他们。
生8:我觉得理解不理解完全要看从什么角度来说了。刚才两位同学,一个是从动机角度来说的,觉得他自杀没有理由;另一位同学是从人的个性角度来说的,觉得自杀者都是因为钻了牛角尖。所以,我感觉他们两说的其实没有什么矛盾,就是说我们不理解他为什么要想自杀,但理解他想自杀是因为钻了牛角尖。
这个同学的发言,赢得了一些掌声。
生9:我觉得是因为从婴儿的哭声中感觉到了生命的可贵。
生10:我觉得是因为婴儿是一个新的生命。生命是如此的美好,自然会激发出我的生命的热情的。
生9、10:是的。应该这样。
生11:“我”“吓了一跳”、“惊讶”,因为“我”觉得这哭声是“微弱的、可怜的、求救的”。
师:为什么说这哭声是“微弱的、可怜的、求救的”?这样写有什么用处吗?
生11:我觉得可能是要用这婴儿的求救的声音来表现出“我”为什么要放弃自杀的念头的。
师:用婴儿求救的声音?
生11:我的意思是婴儿的求救声,让“我”觉得还有人需要自己的救助。这样,“我”就会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有用的人。也就不想自杀了。
生12:“我”“急不择路地拼命奔去”,看见一点摇曳的火光后,“奔得更快”。
师:“急不择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生12:就是说“我”心中焦急,根本不注意脚下的路是好是差。这个成语,写出了“我”为了帮助别人而拼命奔跑时的焦急状态,说明“我”是一个善良的人。
师:噢,“我”很善良。善良的“我”在那传出哭声的地方,看到了什么?
生13:看到了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景象。
生13:“我”微笑着向他们点点头。
生13:这个问题,其实课文的后面三个段落已经回答了。
师:后三段已经回答了吗?好,那我们一起来齐读一下这最后三个段落。
学生齐读课文后三段。
师:这三个段落给了我们答案了吗?
生齐答:给了。
师:是啊,“这生命的礼赞治愈了我内心的创痛!”多好啊,原本是怀揣着救人的崇高目的而去,没有想到的却是拯救了自己。人生就是这样,总会在某些时刻,因某些事情而消沉失落。当我们陷落其中时,总会心灰意冷无所适从,而一旦过了这个坎,回首时便会发现,一切都不过是生活的点缀。但遗憾的是,总有人走不过这个坎儿。一起看一看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案例和一组数据。
投影展示博士自杀例:
2005年8月20日16时多,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6岁的湖南衡阳籍在读博士生孟懿,从研究所教学楼7楼纵身跳下。在遗书中,他直陈自己结束生命的原因是“厌世、精神抑郁”。(9月12日潇湘晨报)。
投影中国自杀人口统计数据例:
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料显示,自杀在中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中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28.7万人。此外还至少有100万人自杀未遂。在15岁至34岁的人群中,自杀是首位死因。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农村老年人自杀率高于城市老人5倍,全国90%的自杀发生在农村。
师:面对这一个例子、一组数据,你想到了什么?
生14:我很吃惊,从来没有想到过每年有这么多的人自杀。我觉得他们主要还是因为心理障碍才走上自杀的路的。
生15: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心理不健康。
师:为什么90%的自杀都发生在农村?农民的心理不健康现象为什么这么严重?
生15:应该是因为贫穷。人穷则志短,志短了,也就觉得自己生活的不如别人,活着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农村中自杀就高。
生15:是这样的。还有,农村中迷信思想也很严重,有不少人相信迷信,觉得这辈子受苦受难的,还不如死了再投胎,下辈子过个好日子。
师:好,你的这个看法有深度。看来,农村中的高自杀率,还不全部是因为贫穷,更多的还应该是精神世界的原因。再共同看一封遗书。这是一位品学兼优的高中生自杀前留下的。
投影展示,同时我用低沉沙哑的声音为学生们诵读:
我真的要去远行了,带着我的梦,我的希望,去寻找那自由王国。
原本有许多话要说,但现在似乎已无意义了。
我也留恋我爱过的一切,但要坚强地将“人”做下去,仅靠这些爱是远远不够的。
此时,我好害怕孤独呀!我将孤零零地,只身一人乘上小船,漂泊到那个苍白然而纯洁的世界,只有我的梦和幻想陪伴我,我也许仍感孤独,但我终自由了,解脱了。
读这段文字时,我的眼中浸了泪,声音也有些哽咽。我留心了一下,整个教室十分寂静,不少学生的眼睛红了,有少数女生在抹眼泪。
生16:宁小燕的死是不值得的。在我看来,其实生活原本就是美好与丑恶并存的。宁小燕对现实的失望,是因为她所接受的教育中,过于美化了我们生存的这份空间。是教育让我们产生了错觉,过分理想化了我们这个生存环境。所以,我觉得,要想避免这样的悲剧,就应该在教育中直面惨淡的人生,不要只是说些好听的。
生17:我也认为宁小燕的以死抗争没有什么意义。在书本世界的美好与现实社会的丑恶的巨大反差中,宁小燕承受不了这种落差。这说明宁小燕其实是很脆弱的。因为从小到大的生活的优越,她失去了接触真实社会的机会,而只是让自己生活于一种童话般美好纯洁的理想状态中。一旦这种童话世界被打破了,她就找不到寄托自己情感的领地了。所以,她的自杀,其实也是一种精神世界贫穷的表现。像农民们心中装的总是单一的痛苦一样,她的心中装的只是单一的幸福。单一了,也就贫穷了。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这种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呢?
生17:这就需要辨证地看待问题。
师:怎么个辨证法?
生17:应该从小开始,积极地接触生活认识生活。不要偏激理解,要知道,世界既不会全部是鲜花,也不会全部是荒漠。
投影展示:
人,有没有虚掷自己生命的权利??
学生依照座位自动组合成讨论小组,讨论很热烈。我在学生间巡视,同时参与到两个小组的讨论之中。
师:绝大多数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了。我们请几位同学给大家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生18:我认为,人是不仅仅为了自己而活着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我们没有权利虚掷自己的生命。
生19:古人不是说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实在是不容易。我想,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巨大的坎坷时,首先就应该获得父母的支持和帮助。有父母的支持,我想没有什么过不去的火焰山的。所以,我反对这种虚掷自己生命的行为。
生20:我想,宁小燕们的自杀,就因为他们心中始终有个结没办法打开。问题解决不了,灵魂就会难受,就会想到用死来解脱。要想摆脱死亡的束缚,那就需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待生活解决问题。所以,生活中,我们应该乐观、向上、百折不挠。只有如此,我们才会迎来属于我们的快乐和成长。
师:看来大家对生命的认识是基本趋于一致的。面对火热的青春、如花的生命,老师也有万语千言想要表达。就请大家允许我唱一首我最喜欢的歌,算是老师对同学们的一点希望和祝福。
于是,我给学生们唱了《少年壮志不言愁》:“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情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我平时喜欢唱歌,这首歌又是我的看家节目,所以发挥得很到位。我唱完后,学生自发地为我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历尽苦难痴情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这歌词写得多好!人生总难免有各种不如意的时候,老师衷心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遭遇坎坷时,能始终高扬起生命的风帆。坎坷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坎坷绊倒了并不在爬起来。其实,当我们从地上跳起来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一切不过都是生命的点缀!再换个角度来说,天地不会以你的存在而变化的,能够变化的,只是你自己的心情。想想,这句话多有价值多有意义啊。
投影展示陈天华例:
1905年12月4日,陈天华在东京参加了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的斗争,11日写绝命书,决心以死来激励国人“共讲爱国”。12日,在东京大森海湾投海自尽,以死报国,时年三十岁。次年5月29日公葬于岳麓山,长沙全城各校师生纷纷参加,送葬队伍达数万人,绵延十余里。“适值夏日,学生皆着白色制服,自长沙城中望之,全山为之缟素”。军警站立一旁,亦为之感动,不加干涉。
生21:古人说,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陈天华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用自己的牺牲来换取人民的觉醒,他的死就有价值,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生22:用一个人的死,来唤醒民众,让更多的人好好地活。我觉得还是应该歌颂和赞美的。
生23:我很敬佩陈天华的这种为了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但对他的死却不认可。我觉得他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唤醒民众的,比如像鲁迅先生那样写文章,或者像黄兴那样搞武装起义。
生24:我认同刚才同学的发言。我觉得真的勇士,即使是要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应该牺牲在同敌人战斗的战场上。像陈天华这样的牺牲,似乎并没有什么价值。他的自杀,实际上并敌不过鲁迅先生的文章。
生杂言:没有必要,见仁见智……。
生25:我感觉两者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宁小燕是为了自身的理想破灭而死,她是为了个人;陈天华是为了唤醒社会,是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死,他是为了真理和正义。
师:这种说法,大家认同吗?
学生们点头赞成。
投影展示:
生26:如果从国家利益出发,我觉得一个人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是应该具有一种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牺牲精神的。但要是从亲情方面来说,这种牺牲,又会给自己的家人带来永远的哀伤。这是一个两难。
师:那要是你就处在这种两难中,你会怎么样?
生26:我没有想过,不过,我想我可能做到舍生取义。
生27:丁勇敢于跳入长江中救人,除了他具有良好的水性之外,更主要的是他具有一颗关爱他人生命的心。当别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丁勇不是把自己的安危放在第一位,而是义无反顾地救人。我觉得,他的这种品德,实际上就是一种舍生取义。
生28:义无反顾地救人就是舍生取义,这个观点我接受。丁勇救人,把别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这就是一种道义。当时在场有数百个成年人,大家都没有去救人而只有丁勇做了,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
生28:和丁勇相比,他们当然很可耻。
师:那他们是不是一定也要像丁勇一样去救人呢?他们有没有权利选择不救人?
生28:这……我想他们是应该有能力去救人的,有能力救而不救,就是不道德的。
师:你只是说他们不道德啊,但他们不违法。如果你去采访他们,也许他们还会反问你,“我为什么要救人?有什么好处?”
生29直接站起来发言:老师你的意思是说,他们的行为虽然不道德,但他们有这样的权利吗?要是人都这么想,那我们的社会还像什么样子。我觉得,对于见死不救,就应该加以惩罚。
师:啊,看得出你对见死不救的行为很气愤,这说明你是一个有着高尚道德感的人。但道德感并不代表法律和必然啊。我想,面对道义,怎么选择,完全由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和精神境界来决定。我们再看一个故事,从这个故事中,也许我们可以明白更多的东西。
鸟啼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案篇四
二、课程建设。
1、课前在云盘里上传《祝福》的背景资料,由学生自主学习。
2、课堂由鲁迅笔下塑造的的经典人物入手,营造学习的氛围。
3、课堂上,巧用优秀课件,引领学生思维,一步一步探究《祝福》的里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
4、再读课文,重点赏析,重点研讨人物形象。
5、课后:学生交流展示个人写作成果。写一个同班同学。
三、教材分析。
《祝福》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的一篇小说,学习小说要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从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中来挖掘人物形象。这篇小说在我们介绍的鲁镇,祥林嫂几次到鲁镇的故事情节中,刻画了祥林嫂、鲁四老爷和“我“等人物想象。
四、学生分析。
鲁迅的小说《祝福》为名篇作品,作品内容较深刻,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重点把握祥林嫂的形象及其悲剧造成的社会根源。本课时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五、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2、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
3、综合应用各种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六、教学应用情况(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
1、依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提出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
2、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为主。从教学过程开始前的查阅资料到教学过程中的集体研讨,再到撰写论文进行展示和评价,课堂设计始终尊重学生主体性。
七:教学效果。
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性。
2、技术支持特色明显。课前预习利用互联网和微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进行中利用多种评价量规监控学生学习过程,课堂学习结束后利用云盘汇集积累资料,始终坚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3、不离语文教学本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最忌离开文本,成为声光电的表演,在教学设计中我们特别注意了不离语文教学本质这一要点。
八:教学成果。
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人物描写的各种手法,并且能够在情节中分析人物形象,课堂随笔能够应用各种描写人物的手法来塑造身边的人物。
九:获奖情况。
获得年纪同课异构大赛二等奖。
鸟啼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案篇五
那时候我在瑞士,我非常年轻,自尊心颇强,又是十分孤独。我的生活很艰苦,很不愉快。我什么也没有亲身体验过,就已经感到无聊,意志消沉,经常发脾气。世上的一切我觉得都是毫无价值的,庸俗的——正像年轻人所常有的那样,我心中幸灾乐祸地暗暗怀着一个思想——自杀。“我要证明……我要报仇……”可是证明什么呢?报什么仇呢?这一点连我自己也不清楚。只不过是我胸中的血液在沸腾,仿佛是密封在坛子里的葡萄酒,我感觉到,必须让这葡萄洒流出来.必须把压制着它的坛子砸碎。拜伦是我崇拜的偶像,曼弗雷德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有一天傍晚,我像曼弗雷德一样决心到远离人寰的、高出于冰川之上的山顶去,那里寸草不生,只有突兀峥嵘的光秃秃的岩石,那里一切声响俱归寂灭。甚至听不到瀑布的喧闹!
我要到那里去干什么……我不知道……也许是去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去了……。
我走了很长时间,起初在大路上走,后来沿着山径前进,越走越高,越走越高。最后的几幢小房子,最后的一些树木,早已落在我后面了。岩石,四周全是岩石。在前边不远但还看不见的雪,以凛冽的寒气向我袭来;夜的阴影以一团团黑色从四面八方围拢来。
我终于停住了脚步。
多么可怖的寂静啊。
这是死神的国度。
我在这里,就只一个人,一个活着的人,怀着孤傲的愁苦、绝望和蔑视一切的心情,一个离开人寰不想再活下去的、有思想意识的活着的人。一种隐秘的恐惧使我全身冰冷,可是我还在想像中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伟大的人!
曼弗雷德——不折不扣的曼弗雷德!
一个人!我一个人!我重复着说。一个人面对着死亡。该是时候了吧?不错,是时候了。别了,微不足道的世界。我要一脚把你踢开!
就在这一瞬之间,忽然有一个奇怪的声音传到我耳边,我在仓猝之中一下子不明白这是什么声音,但这是活生生的——人的声音。我吓了一跳,侧耳静听:这声音又重复了一遍。这……这是一个婴儿,一个吃奶婴儿的啼哭声!在这荒山野岭,这里一切的生命似乎早已绝灭了,永远绝灭了,竟然还会有婴儿的啼哭声!
一会儿,在我面前闪过一点摇曳不定的火光。我奔得更快了——忽然,我看见一幢低矮的小房子。这小房子是用石头垒成的,上面有低低的平屋顶,通常是阿尔卑斯山的牧人躲避风雨的,可以在里面住上几个星期。
我推开半掩的门,直冲进屋子,仿佛死神就在背后追逐我。
拜伦,曼弗雷德,自杀的念头,我的高傲,我的伟大,这一切都到哪儿去了?
婴儿继续啼哭着……我却要感激他,感激他的母亲和他的父亲。
一个人的,一个刚刚诞生的生命的充满活力的啼哭声啊,你拯救了我,这生命的礼赞治愈了我内心的伤痛!
鸟啼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案篇六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2、感受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
3、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二、重点、难点。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
1、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2)《边城》情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3)、人物可爱,是沈从文先生小说的一大特征。他的作品所有人物全都可爱善良,可又为什么能从中感到悲哀的分量呢?请读课文。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主要抓住翠翠心理,理解课文。
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
以翠翠的心理活动为主线,师生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段中,翠翠为什么会感到“薄薄的凄凉”?
明确: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的气息。不觉寂寞惆怅涌上心来,看世上万物都那么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觉得“好像缺少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却不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烈勃发。和周围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
(2)第二段中,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翠翠和祖父之间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无论是他们二人,还是读者,对此都不会怀疑。但是为什么翠翠会产生“惩罚”爷爷的念头?(是爷爷不知道女大不中留,不理解翠翠的感情需要吗?不是,爷爷早就在操持这件事了。是翠翠不知道爷爷的操持吗?不,翠翠明白,爷爷永远会满足她的任何一个要求和心愿。)。
明确: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祖父,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惩罚。注意,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
其实,翠翠此时心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或一件具体的事情,她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虚心情郁闷,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因为无法言说,所以没人能帮助你;因为确实存在,所以它总在折磨你。这就是孤独感。
翠翠这清醒的白日梦,把一个少女单纯而隐秘的内心情感托现给读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的心理。
(3)翠翠坐在溪边,为什么就“忽然哭起来了”?为什么无来由地多次地“哭”?
明确:翠翠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渡船上人们悠闲地过渡,又有谁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翠翠那看似无来由的哭的深意。
翠翠无来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这样闭塞但人情质朴的环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会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样。
(4)外公给翠翠讲父母的往事,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此时翠翠心理的微妙变化。
明确:翠翠的梦写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动心理。翠翠情窦初开,听到外公讲父亲和母亲浪漫的爱情故事,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梦见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平时攀折不到手”的虎尾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她内心里以前对傩送朦胧的感情,现在明确起来了。“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表现出她内心的忐忑不安。
明确:一个思春少女的感情。
明确: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却没有来。“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更使翠翠的心乱,连芦管也吹得不好了。祖父吹了长长的曲子,婉转的曲调使“翠翠的心被吹柔了”,心像月光般清澈温柔起来。
(8)、最后,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为什么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
明确:翠翠最后听祖父唱歌,就是傩送昨晚唱的歌,心里踏实了,她知道傩送也像自己爱他一样,爱着自己。她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这时她已经知道虎尾草要交给谁了。
(9)关于翠翠这个人物形象:
明确: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而节选部分以后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箸着心上人的归来,表现她爱的执著。
3、分析讨论作品人物间的亲情关系和爱情关系,感受湘西民间独具的风俗美风情美。
(1)翠翠和祖父的祖孙情:
明确:这是作品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相隔着中间一代人,祖孙俩组成的家庭是残破的,所以在悠长的岁月中,祖孙二人不仅生活上相依为命,也在感情上相濡以沫。可重点分析第13章(课文前部分)翠翠的“负罪”和“赎罪”。再让学生找表现祖孙亲情的文段,让他们意识到这真挚亲情是植根于纯朴民风中的。
(2)翠翠和天保兄弟的爱情:
明确:爱情的美好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对物欲的排斥,爱情愈纯洁,其中包含的物欲成分就愈少。
课文节选的三章没有直接写到几个青年男女相爱的动机,但却写到了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最动人的当然是傩送的歌声和翠翠梦里的虎尾草。傩送用整夜的歌声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让人不由想起《诗经》《乐府》里咏叹爱情的美丽诗章,这是湘西古风犹存的明证,更是这里的人把爱情视作圣洁感情的表现。同样,翠翠在睡梦中受到歌声召唤,她摘取了一捧虎尾草,准备送给意中人,一个少女纤尘未染的心豁然眼前,让人感动。
可作补充的是翠翠父母的爱情,他们在对歌中相爱,在绝望中殉情。爷爷对翠翠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原来,翠翠就是纯洁爱情的结晶。
(3)天保和傩送的手足情。
分析中让学生感受悲剧中的人性美。
作者深情地歌咏亲情爱情的美丽,意图何在,这可能是个复杂问题,可不必在教学中深究。沈从文先生在内地看到了许多现代文明对传统美德的锈蚀和破坏,这触痛了他,这部小说可能反映着他对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坦诚的思考和愿望,他把这些美好的愿望交给了家乡湘西的乡亲,所谓“礼失求诸野”吧。
4、开放讨论题:小说中人物孤独感的分析。
5、教师总结。
6、课后训练: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内容,并思考:这些景物描写有何共同特点?又有何作用?(提示:文中集中描写的有四处——景情结合、烘托)。
鸟啼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案篇七
严寒持续了好几个星期,鸟儿很快地死去了。田间与灌木篱下,横陈着田凫、椋鸟、画眉等数不清的腐鸟的血衣,鸟儿的肉已被隐秘的老饕吃净了。
突然间,一个清晨,变化出现了。风刮到了南方,海上飘来了温暖和慰藉。午后,太阳露出了几星光亮,鸽子开始不间断地缓慢而笨拙地发出咕咕的叫声。这声音显得有些吃力,仿佛还没有从严冬的打击下缓过气来。黄昏时,从河床的蔷薇棘丛中,开始传出野鸟微弱的啼鸣。
当大地还散落着厚厚的一层鸟的尸体的时候,它们怎么会突然歌唱起来?从夜色中浮起的隐约的清越的声音,使人惊讶。当大地仍在束缚中时,那小小的清越之声已经在柔弱的空气中呼唤春天了。它们的啼鸣,虽然含糊,若断若续,却把明快而萌发的声音抛向苍穹。
冬天离去了。一个新的春天的世界。田地间响起斑鸠的叫声。在不能进入的荆棘丛底,每一个夜晚以及每一个早晨,都会闪动出鸟儿的啼鸣。
它从哪儿来呀?那歌声?在这么长的严酷后,鸟儿们怎么会这么快就复生?它活泼,像泉水,从那里,春天慢慢滴落又喷涌而出。新生活在鸟儿们喉中凝成悦耳的声音。它开辟了银色的通道,为着新鲜的春日,一路潺潺而行。
当冬天抑制一切时,深埋着的春天的生机一片沉默,只等着旧秩序沉重的阻碍退去。冰消雪化之后,顷刻间现出银光闪烁的王国。在毁灭一切的冬天巨浪之下,蛰伏着的是宝贵的百花吐艳的潜力。有一天,黑色的浪潮精力耗尽,缓缓后移,番红花就会突然间显现,胜利地摇曳。于是我们知道,规律变了,这是一片新的天地,喊出了崭新的生活!生活!
不必再注视那些暴露四野的破碎的鸟尸,也无须再回忆严寒中沉闷的响雷,以及重压在我们身上的酷冷。冬天走开了,不管怎样,我们的心会放出歌声。
即使当我们凝视那些散落遍地、尸身不整的鸟儿腐烂而可怕的景象时,屋外也会飘来一阵阵鸽子的咕咕声,那从灌木丛中发出的微弱的啼鸣。那些破碎不堪的毁灭了的生命,意味着冬天疲倦而残缺不全的队伍的撤退。我们耳中充塞的,是新生的造物清明而生动的号音,那造物从身后追赶上来,我们听到了鸟儿们发出的轻柔而欢快的隆隆鼓声。
世界不能选择。我们用眼睛跟随极端的严冬那沾满血迹的骇人的行列,直到它走过去。春天不能抑制,任何力量都不能使鸟儿悄然,不能阻止大野鸽的沸腾,不能滞留美好世界中丰饶的创造,它们不可阻挡地振作自己,来到我们身边。无论人们情愿与否,月桂树总要飘出花香,绵羊总要站立舞蹈,白屈菜总要遍地闪烁,那就是新的天堂和新的大地。
那些强者将跟随冬天从大地上隐遁。春天来到我们中间,银色的泉流在心底奔涌,这喜悦,我们禁不住。在这一时刻,我们将这喜悦接受了!变化的时节,啼唱起不平凡的颂歌,这是极度的苦难所禁不住的,是无数残损的死亡所禁不住的。
多么漫长漫长的冬天,冰封昨天才裂开。但看上去,我们已把它全然忘记了。它奇怪地远离了,像远去的黑暗。看上去那么不真实,像长夜的梦。新世界的光芒摇曳在心中,跃动在身边。我们知道过去的是冬天,漫长、恐怖。我们知道大地被窒息、被残害。我们知道生命的肉体被撕裂,零落遍地。所有的毁害和撕裂,啊,是的,过去曾经降临在我们身上,曾经团团围住我们。它像高空中的一阵风暴,一阵浓雾,或一阵倾盆大雨。它缠在我们周身,像蝙蝠绕进我们的头发,逼得我们发疯。但它永远不是我们最深处真正的自我。我们就是这样,是银色晶莹的泉流,先前是安静的,此时却跌宕而起,注入盛开的花朵。
生命和死亡全部不相容。死时,生便不存在,皆是死亡,犹如一场势不可挡的洪水。继而,一股新的浪头涌起,便全是生命,便是银色的极乐的源泉。
死亡攫住了我们,一切残断,沉入黑暗。生命复生,我们便变成水溪下微弱但美丽的喷泉,朝向鲜花奔去。当炽烈而可爱的画眉,在荆棘丛中平静地发出它的第一声啼鸣时,怎能把它和那些在树丛外血肉模糊、羽毛纷乱的残骸联系在一起呢?在死亡的王国里,不会有清越的歌声,正如死亡不能美化生的世界。
鸽子,还有斑鸠、画眉……不能停止它们的歌唱。它们全身心地投入了,尽管同伴昨天遭遇了毁灭。它们不能哀伤,不能静默,不能追随死亡。死去的,就让它死去。现在生命鼓舞着、摇荡着到新的天堂,新的昊天,在那里,它们禁不住放声歌唱,似乎从来就这般炽烈。
从鸟儿们的歌声中,听到了这场变迁的第一阵爆发。在心底,泉流在涌动,激励着我们前行。谁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呢?它从陌生的地方来,降临在我们身上,使我们乘上了从天国吹来的清新柔风,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
鸟啼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案篇八
(还是那句话,自己写吧,打字太累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前面几节课学习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在这篇文章中,史铁生写道,在他面临心理死亡的时候,是地坛拯救了他,特别是那些自由自在的“小昆虫,蜂儿,蚂蚁,瓢虫”让他懂得生命的忙碌与快乐。在一个人最失望最痛苦的时候,往往是某一件事,甚至某一个物象击中了他的灵魂,让他得以重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篇外物拯救灵魂的故事。
板书――――《呱呱》。
二、学生默读文章,完成两个任务。
1,生字词(找个本子抄抄吧)2,用简短的话复述课文。
(2,学生大致回答:作者或我在年轻时候想自杀,在死亡的路上,听到了婴儿呱呱的啼哭声,使作者或我收回了脚步,治愈了内心的创痛)。
三、问题设计:
1,“我”为什么会想到自杀?
(在第一段,学生基本上能找出来,但学生可能不会说最后一句)。
(学生基本上会说拜伦和曼弗雷德的影响,当然最主要的是拜伦)。
3,拜伦为什么会影响到在作者的自杀?
(学生会看下面的注释,然后说拜伦有忧郁倾向。这时候引入作者的经历背景,特别是他在追求自由民主的理想上和拜伦相似。但拜伦勇敢的参加了革命战斗,但作为作者这类的人的懦弱性导致了他不敢去通过暴力去实现理想,万般无奈只好准备用生命去表示微弱的抗争。适当的多讲一些,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4,那么,刚才同学们在复述的时候,说主人公是作者,行不行呢?
(学生基本明白,可以指作者,更多的是指象作者一样茫然的那一批年轻人)。
5,那么主人公有没有自杀?(没有),哪句话表明他转变的?(第一段的那个葡萄酒比喻展现了主人公的强烈自杀愿望,但“一种隐秘的恐惧使我全身发冷,可是。。。表明他自杀面前的懦弱)。
6,是什么使他有了不自杀的转变?
(婴儿的啼哭声)。
7,在急切想自杀的情况下,为什么仅仅婴儿的啼哭却能让他转变念头?
(创设那个环境,让学生去感悟体会吧。重要的是把文章看完,看透)。
a,婴儿的哭声表示了生命的存在(那个特定的环境)和生命的坚强。
b,苦声唤起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对生命的渴望。
8,那么看到这里本文的主题是什么?学完这篇文章之后,你怎么对待自己的生命?
鸟啼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案篇九
1.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提出择师的标准,不应该看身份的高低贵贱,也不应该看年龄的长幼,正面表明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
3.韩愈在《师说》中推崇从师的优良学风,其中总结全文,并点明写作《师说》的直接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5.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慨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师说》中阐述从师必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9.《师说》中提出的择师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
10.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说明了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11.《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12.《师说》中,韩愈把为子择师和自身耻于从师两种情形进行对比之后,表明自己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13.《师说》一文,论证思路严密,语言简洁生动,“______,______”两句简练地概括出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荒谬心态。
14.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多,“_______”;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____________”。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圣益圣,愚益愚”。
15.《师说》中,韩愈表明自己写作本文的缘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6.教师,是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是人之精神、灵魂的塑造者。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7.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就要去请教、学习,如果有疑惑且不跟从老师学习,就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
18.在《师说》中,韩愈对人生而有惑却不求解决之道,从而产生的严重后果进行阐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师说》中,韩愈盛赞百工互相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师说》中,“____________”一句指出作者写作这篇文章送给朋友的原因。
21.韩愈的《师说》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22.《师说》中作者认为“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师说》中择师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师说》中表达写作目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他对年轻好学者的扶掖之心。
参考答案。
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3.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4.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8.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9.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0.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1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1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4.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
15.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7.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8.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9.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20.余嘉其能行古道。
2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2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4.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鸟啼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案篇十
1.学习《错误》,了解郑愁予的简历及诗歌创作特点。
2.学习《错误》,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3.了解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
(二)整体感知。
1.导人新课。
2.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活动设计1]学生口述,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相机补充或纠错。结合多媒体展示,了解我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
要点归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来自各个解放区、来自原来的国统区、来自新光复的沦陷十多年的敌占区的各路诗人,他们大会合了,应和着亿万人民的同声欢呼,涌起了意气风发的诗的高潮。“诗人们作为时代的歌手,老一代新一代无不热血沸腾。他们几乎在同一个清晨,都甩干了久积笔端的血水、泪水,蘸饱欢乐的酒浆,写起光明之歌,解放之歌,建设之歌”,写起共和国的颂歌。但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政治对诗的过多影响,特别是“”的发生,给共和国新诗以极大的打击。到了新时期,新诗好似山洪狂啸,春花怒放,极一时之盛。
作为新生力量的第三代创作群,如舒婷、顾城、杨炼,他们的诗像夹泥带沙的湍流,跳跃奔突、飞溅、穿鸣于乱石涧底,有一股冲劲,富有活力,使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诗歌创作蔚为壮观。
[活动设计2]学生介绍作者郑愁予,教师相机补充。
要点归结: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不过,他说自己完全没有袭取古典诗的遗产,大家认为他的诗有古典的神髓,只是因为他有古典诗人的情操,但诗的语言主要是白话,表现的也主要是自己的生活体验。
郑愁予比较有名的诗作,比如《错误》、《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的。因此他被称为“浪子诗人”。对此,郑愁予不以为然,他说:“因为我从小是在抗战中长大,所以我接触到中国的苦难,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这些写进诗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实影响我童年的和青年时代的,更多的是传统的仁侠精神。”也许正是仁侠精神和浪子情怀的结合,才使郑愁予的诗有如此动人的艺术魅力。
3.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问题设计]诗题中“错误”指的是什么?请根据你的理解,简述这首诗隐含的故事。
(先自由读全诗,再齐读,亦可设计为教师配乐范读(或使用磁带)。思考研讨。)。
要点归结:
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日以继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情人“我”的归来。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却换来了漫长又百般无聊的等待。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消息,没有满天飞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着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无心去看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又悠长深远)。终于“我”回来了,达达的马蹄声对她而言是美丽的,因为日盼夜盼的心上人归来了,但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因为“我”只不过是过路罢了,而不是“归人”。这“美丽的错误”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样。
(三)目标完成过程。
[活动设计]品读全诗,根据诗歌内容,谈谈你对诗中“我”与“你”的形象的理解及表达情感的把握。
(品读诗句——思考——小组交流——推选代表发言——小结)。
要点归结:
这是一个半开放性的话题,可以各自表述不同的见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我”也可以理解为浪子无家可归的悲哀。处在那个动荡时代的台湾人的心态是一种漂泊,等待着有一天能够有个定位,他们在台湾岛上仅是一个过客,想着有一天能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然而,由于政治缘故,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产生出失落惆怅感。(如果尝试把郑愁予的其他诗作与《错误》相对比的话,不难找出有力的旁证。如郑愁予《情妇》中“我想,寂寥与等待,对妇人是好的”和“因我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种人”两行,皆表现出女子空守闺中,等待主人公归来的主题。另一首诗《窗外的女奴》中“我是南面的神,裸着的臂用纱样的黑夜缠绕。于是,垂在腕上的星星是我的女奴’’亦透露了女子在冷清寂寞的悠长岁月中,空等着男子归来的凄凉心境。)。
朗读指导:要把握住主人公的心情:久盼无音讯的失望、孤寂,听到马蹄声时的喜悦、充满希望,再听马蹄声渐去渐远的失落。辅之以适当的技巧处理,尝试朗读。
(四)总结扩展。
[总结]。
《错误》这首诗共九行,、九十四个字,篇幅不长,但艺术上却很有特色。从结构上看,隐含着纵横两条线索。明显可见的纵线是自大景到小景,层次分明。开头两句先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再将镜头推移到小城,然后到街道、帷幕、窗扉,最后落在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静的马蹄声。从横线来看,开头两句应该是结尾,正是因为“我’’从江南走至女子的处所也不进去,女子期盼的“容颜如莲花开落”,等待的炽情变成了心灰意冷。最后两句本应该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所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小倒装句。这样的安排,造成了结构上的参差错落,因而更显得诗意盎然,在不协调中闪发出光彩。
这首诗另一动人之处是其语言之美,特别是“美丽的错误’’数字。这句话原本就是矛盾,“达达的马蹄”敲响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灵深处,因而美丽。不过,这马蹄声仅仅从前面路过,并不为她的企盼而停驻,因而是个错误。这一起一伏,前后情景的逆转,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更形成了清劲跌宕之势。
文字纯净是这首诗的另一个优点。《错误》至今仍能打动无数读者的心弦,最重要的因素不在于以词藻取胜,而是以它内在的情感打动人。这种情感不伪装、不雕饰,在诗中使情景和谐一致,产生了意味不尽的艺术感染力。
鸟啼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案篇十一
(一)。
旧式婚姻,过去叫做“天作之合”,是非常偶然的。据亡妻言,她19岁那年,夏季一个下雨天,她父亲在临街的梢门洞里闲坐,从东面来了两个妇女,是说媒为业的,被雨淋湿了衣服。她父亲认识其中的一个,就让她们到梢门下避避雨再走,随便问道:
“给谁家说亲去来?”
“东头崔家。”
“给哪村说的?”
“东辽城。崔家的姑娘不不大般配,恐怕成不了。”
“男方是怎么个人家?”
媒人简单介绍了一下,就笑着问:
“你家二姑娘怎样?不愿意寻吧?”
“怎么不愿意。你们就去给说说吧,我也打听打听。”她父亲回答得很爽快。
就这样,经过媒人来回跑了几趟,亲事竟然说成了。结婚以后,她跟我学认字,我们的洞房喜联横批,就是“天作之合”四个字。她点头笑着说:
“真不假,什么事都是天定的。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来!”
(二)。
虽然是封建婚姻,第一次见面却是在结婚之前。定婚后,她们村里唱大戏,我正好放假在家里。我们村有我的一个远房姑姑,特意来叫我去看戏,说是可以相相媳妇。开戏的那天,我去了,姑姑在戏台下等我。她拉着我的手,走到一条长板凳跟前。板凳上,并排站着三个大姑娘,都穿得花枝招展,留着大辫子。姑姑叫着我的名字,说:
“你就在这里看吧,散了戏,我来叫你家去吃饭。”
姑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那时姑娘们出来看戏,虽在本村,也是套车送到台下,然后再搬着带来的板凳,到照棚下面看戏的。
结婚以后,姑姑总是拿这件事和她开玩笑,她也总是说姑姑会出坏道儿。
她礼教观念很重。结婚已经好多年,有一次我路过她家,想叫她跟我一同回家去。她严肃地说:
“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我只好一个人走了。
(三)。
她在娘家,因为是小闺女,娇惯一些,从小只会做些针线活;没有下场下地劳动过。到了我们家,我母亲好下地劳动,尤其好打早起,麦秋两季,听见鸡叫,就叫起她来做饭。又没个钟表,有时饭做熟了,天还不亮。她颇以为苦。回到娘家,曾向她父亲哭诉。她父亲问:
“婆婆叫你早起,她也起来吗?”
“她比我起得更早。还说心痛我,让我多睡了会儿哩!”
“那你还哭什么呢?”
我母亲知道她没有力气,常对她说:
“人的力气是使出来的,要抻懒筋。”
有一天,母亲带她到场院去摘北瓜,摘了满满一大筐。母亲问她:
“试试,看你背得动吗?”
她弯下腰,挎好筐系猛一立,因为北瓜太重,把她弄了个后仰,沾了满身土,北瓜也滚了满地。她站起来哭了。母亲倒笑了,自己把北瓜一个个捡起来,背到家里去了。
我们那村庄,自古以来兴织布,她不会。后来孩子多了,穿衣困难,她就下决心学。从纺线到织布,都学会了。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她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
后来,因为闹日本,家境越来越不好,我又不在家,她带着孩子们下场下地。到了集日,自己去卖线卖布。有时和大女儿轮换着背上二斗高粱,走三里路,到集上去粜卖。从来没有对我叫过苦。
几个孩子,也都是她在战争的年月里,一手拉扯成人长大的。农村少医药,我们12岁的长子,竟以盲肠炎不治死亡。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上走。在她生前,我曾对孩子们说:“我对你们,没负什么责任。母亲把你们弄大,可不容易,你们应该记着。”
(四)。
一位老朋友、老邻居,近几年来,屡次建议我写写“大嫂”。因为他觉得她待我太好,帮助太大了。老朋友说:
“她在生活上,对你的照顾,自不待言。在文字工作上的帮助,我看也不小。可以看出,你曾多次借用她的形象,写进你的小说。至于语言,你自己承认,她是你的第二源泉。当然,她瞑目之时,冰连地结,人事皆非,言念必不及此,别人也不会作此要求。但目前情况不同,文章一事,除重大题材外,也允许记些私事。你年事已高,如果仓促有所不讳,你不觉得是个遗憾吗?”
我唯唯,但一直拖延着没有写。这是因为,虽然我们结婚很早,但正像古人常说的:相聚之日少,分离之日多;欢乐之时少,相对愁叹之时多耳。我们的青春,在战争年代中抛掷了。以后,家庭及我,又多遭变故,直到最后她的死亡。我衰年多病,实在不愿再去回顾这些。但目前也出现一些异象:过去,青春两地,一别数年,求一梦而不可得。今老年孤处,四壁生寒,却几乎每晚梦见她,想摆脱也做不到。按照迷信的说法,这可能是地下相会之期,已经不远了。因此,选择一些不太使人伤感的片断,记述如上。已散见于其他文字中者,不再重复。就是这样的文字,我也写不下去了。
我们结婚四十年,我有许多事情,对不起她,可以说她没有一件事情是对不起我的。在夫妻的情分上,我做得很差。正因为如此,她对我们之间的恩爱,记忆很深。我在北平当小职员时,曾经买过两丈花布,直接寄至她家。临终之前,她还向我提起这一件小事,问道:“你那时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啊?”
我说:
“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
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
鸟啼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案篇十二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师陀,引发深入阅读其作品的兴趣。
2、技能目标:通过赏析小说细节,概括人物形象。
3、情感目标:体会小说散文化特点,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教学时长】。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预习检测:
师:大家都已经根据导学案预习过,我们再简单认识下作者及背景。(ppt展示)。
1、作者简介:师陀(1910-1988),原名王长简,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与剧作家。1937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谷》因艺术风格独特而获得《大公报》文艺奖金,从而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从1938年到1946年,历时八年,师陀以笔名“芦焚”完成了他“最得意的短篇结集”——《果园城记》。
2、背景简介:清代末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军阀混战,官僚腐败,地主剥削压迫使得穷苦百姓处于贫穷、饥饿、疾病和流离失所的境遇之中,这是一个黑暗的、动荡的社会。作者师陀通过“说书人”这一特殊的职业,同时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展开叙述,向我们揭示出在这一阶段底层人悲惨的遭遇。
鸟啼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案篇十三
1.进一步了解朱自清,感受这位爱国知识分子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2.通过审美活动体验,能够充分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3.品味语言,感受意境,能够概括提炼出鉴赏意境美的基本方法。
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个性化阅读鉴赏,能够初步实现对作品的多元、创新阅读。
二.教学方法。
1.自主阅读体验与教师引导、集体讨论讨论相结合。
2.涵泳法、美读法为主兼用探究法对相关问题教学探讨。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1.自主阅读,能够捕捉表达情感的关键词句,梳理出散文情感脉络,整体把握作者情感。
2.涵泳揣摩,通过对1、2、3、6、7、8等段落关键词句的咀嚼进一步把我作者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作者与作品。
1.你读过作者的哪些作品?能够说说内容吗?你喜欢他的作品吗?试作简要分析评价。(主要是让学生谈谈对作品的主观感受,可以据作者作品的整体而言,也可以就作者的某一篇作品)。
2.谈谈你所知道的朱自清。(不求完整,一鳞一爪皆可)。
3.教师视学生发言情况作补充。(现代作家。号秋实,字佩弦,笔名余捷、柏香、知白。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扬州。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次年转入本科哲学系。“五四”后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和新潮社,并开始新诗创作。先后任教于杭州第一师范、扬州第六师范,上海中国公学,浙江上虞春晖中学等。1922年与俞平伯等创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刊物《诗》月刊,发表长诗《毁灭》,之后参加过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主要致力于散文创造和古典文学研究。其间创作散文名篇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背影》《荷塘月色》《春》等。散文笔致简约,朴素,亲切,娓娓动人,享有盛誉,被誉为“美文”“白话美术文的模范”。1931年赴伦敦学习并漫游欧洲数国。1932年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1938年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被选为理事。1945年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民主运动。1946年李公仆、闻一多被害,受到很大震动。清华大学复校后继续任教。他坚定站在民主革命一边,反对内战,直到临终前还嘱咐家属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给的美国面粉。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民族气概”。作品有诗集《血潮》(与俞平伯等合集)、《踪迹》(诗与散文合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散文集)以及评论集《经典常谈》《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尺度》《论雅俗共赏》等,解放后,出版过《朱自清选集》、《朱自清古典文学专集》朱自清序跋书评集)。
(二)自主阅读,涵泳揣摩,整体把握。
1.轻声阅读,初步感受。
2.涵泳揣摩,把握脉络。(要求动笔,动手,动口。能够找出表现作者情感及其变化的词句,能够揣摩一些关键词句的潜台词,能够作适当的标注与点评)。
(三)交流阅读收获,揣摩关键词句,理清情感脉络。
1.互相交流阅读成果,彼此表述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2.关键词句的筛选,揣摩潜台词,把握情感脉络。(此项内容已经要求在阅读时做了准备并且同学之间已经做了初步交流,因此,这里可以集体梳理一下)。
关键词句:(在理出这些词句的同时,需要引导学生对这些词句进行揣摩,能够说出隐含在表面下面的情感,充分挖掘其潜台词,从而把我作者情感及其变化)。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一个人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来了。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一想,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3.品味1、2、3、6、7、8、9段的语言,进一步把握作者情感及变化。
心里颇不宁静(第一段:孤寂的氛围、淡淡的哀愁)。
路、树、月(第二段:幽僻、寂寞、蓊蓊郁郁的、月光淡淡的)。
独处,到了另一世界里(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第六段: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蝉声、蛙声)。
可惜我们现在早已经无福消受了(第7、8段:热闹、风流、嬉游、有趣)。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第九段:到底、惦着江南、猛抬头)。
心里颇不宁静————独处求静————一无所有————惦着江南。
(四)诵读体验,交流感受。
1.选择自己喜欢地方的诵读体验。
2.听朗诵录音,进一步感受,并能够与同伴交流新的感受。
三.课后。
1.品味4、5、6段语言,鉴赏意境美,能够作适当点评,并有旁批。
2.《采莲赋》《西洲曲》欣赏。
3.鉴赏意境美的体会。
第二课时。
涵泳美读,鉴赏文本的意境美,能够概括提炼鉴赏意境美的一般方法;通过个性化鉴赏,能够初步实现对作品的多元解读、创新阅读。
二.教学过程(重点鉴赏4、5、6段和《采莲赋》《西洲曲》)。
(一)涵泳品读第四段,鉴赏月光下荷塘宁静之美。
1.自由朗诵,概括表述这一段的意境,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诵。
2.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一段的意境,并能够根据文本作简要分析,同时提示朗诵时注意点,能够根据提示和理解朗诵。
(表述的语言能够概括意境特点,能够入境并分析出意境所传达出的感情;能够从具体的语言入手进行分析;尊重多元解读,但对明显错误要及时讨论或纠正)。
3.注意点: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清雅幽僻、宁静迷蒙的画面;画面与心境;写景的层次等。
(二)涵泳品读第五段,鉴赏荷塘上月色迷蒙之美。
1.涵泳朗读,动手用文字写出意境及其传达出的感情。
2.组内交流,并且推荐人员班级集体交流,师生共同评价讨论。鼓励多元解读、创新阅读。
3.美读。学生朗读,并且说明朗读的注意点。师生共同讨论朗读时注意事项。
4.注意点:写月光重在写月光投影,使月光有了实感质感;静态动写,“泻”“浮”“洗”“笼”等动词的精妙所在;作者为何喜爱这淡淡迷离、朦胧苍茫的月色,说“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此段通感的妙处何在等。
(三)涵泳品读第六段,鉴赏荷塘四周幽远朦胧之美。
第五段可以从略,但描写的层次要分析。作者的情感要琢摸。
(四)概括鉴赏意境美的一般方法。
1.让学生自己概括,根据自己在本文的鉴赏过程中的体会来总结。允许争议,可以讨论,不必求全。
2.教师可以帮助进行语言概括,使表述更准确。
3.几个角度:品味语言、语境的修辞妙处、表现手法、再现画面与入境、意境与作者情感等。
(五)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再听听4、5、6段的朗诵录音。
(六)鉴赏《采莲赋》《西洲曲》。
可以选择《采莲赋》让学生将刚刚总结的鉴赏散文意境美的方法移植到诗词歌赋的鉴赏上来,明白文学作品的鉴赏是相通的。可以先品味此赋的细节描写之妙,再揣摩用词之精当,然后再鉴赏意境之美妙以及传达出来的感情,最后进一步理解作者引用此赋的真正目的等。
三.结束小结。
鸟啼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案篇十四
这些问题我都不能问,但我却无法将其抛诸脑后。玛格和我开始将我们一些重要的东西收进书包。我收进书包的第一件东西是这本日记,然后是发卷、手帕、课本、一把梳子和一些旧信件。想到要去躲藏,我把什么胡乱的东西都带上了。但是我并不觉得遗憾,回忆对我而言比衣服更重要。
1943年5月18日,星期二。
我亲眼目睹了一场德国和英国飞机之间的空中大战。不幸的是几架盟军的飞机起火了,几个士兵只好从飞机里跳了出来。给我们送牛奶的那个人住哈弗威格,他看见四个加拿大人坐在路边,其中一人能讲流利的荷兰语。操荷兰语的人向这位送牛奶的人要打火机点烟,然后告诉他说他们一共有六人。飞机驾驶员被火烧死了,另外的一个人不知躲到哪儿去了。剩下的这四人没有受伤,德国警察来把他们带走了。我很诧异他们经历了那么可怕的空降后怎么头脑还如此清醒。
尽管现在已经相当热了,我们不得不每隔一天就点燃我们的炉火,以烧掉我们的蔬菜皮和垃圾。我们不能把味道散出去。
1944年2月12日,星期六。
阳光灿烂,天色湛蓝,喜人的微风轻轻吹拂,而我则渴望着,如此地渴望一切:交谈、自由、朋友以及独处。我甚至极度渴望……痛哭!我感觉自己似乎忍不住了,我知道哭出来也许会好点儿;但是我不能。我烦躁不安,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呼吸着从紧闭的窗户缝隙里透过的空气,感觉我的心在跳着,似乎在说:“你最后仍不能满足我的渴望吗?”
我相信春天在我的心里,我感觉到春天正在苏醒,我的整个身体甚至我的灵魂都能感觉得到。我在努力着使自己的行为正常点,可我仍然迷迷糊糊,不知道我要读什么、写什么、做什么。我只知道我在渴望……!
1944年5月25日,星期四。
每天都有一些新的事情发生。今天上午,向我们卖蔬茉的人被逮捕了,因为他家里藏了两个犹太人。这时我们是个沉重的打击,不只那些可怜的犹太人将在命运的悬崖上徘徊,他自己也要受到很可怕的惩罚。
这世界真是倒行逆施。品行端正的人都被关进集中营、监狱和地下囚室,最可恶的人却仍旧统治着老幼贫富。有人因为暗中做黑市买卖被捕,有人因为帮助犹太人或者其他不得不躲起来的人而被捕。除非你是纳粹,否则你就不知道每天会在你身上发生什么事情。
1944年6月6日,星期二。
密室里一阵强烈的骚动,大家苦盼已久、谈了又谈但似乎美好得太像童话的解放,真的变成现实了吗?今年,1944年,会给我们带来胜利吗?我们还不知道。不过,希望已经在我们心中复活了,这股希望给了我们新的勇气,使我们再一次坚强起来。
我们必须勇敢地忍受这所有的恐惧、穷困和苦难,现在我们关键是要保持镇静和坚定。现在比以往更需要咬紧牙关不叫苦。
鸟啼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案篇十五
对亡者的悼念总会引发人们的悲恻之感,这篇作品也不例外。细细读来,在作品用真实的细节、朴实的语言所叙述的旧事中,流露的是一种真情。我们似乎也看到了作者那仿佛要穿越时光找回从前的双眼,苍老的目光里沉淀的满是岁月积累的真情。这里没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式的浪漫,没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式的恭敬,也没有“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式的清高自守,这里只有一种带着些许酸楚、些许温暖的回忆。引导学生在真情体验中去理解作者、理解作品是本文的学习重点。注重以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是教学本文的主要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对细节描写手法的分析与运用。
教学难点。
在“不太使人感伤的断片”中,理解作者对亡人的愧疚和自责与深挚的、极度的思念之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资料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并学会借鉴运用。
2.品味并理解作品朴实语言中所流露的真情。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领会细节描写的妙处。
2.品味语言,感悟真情。
3.引申拓展,借鉴细节描写进行写作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思念亡妻的凄恻之情,收获感动,收获健康的爱情观。
鸟啼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案篇十六
导入:北平是个令许多人魂牵梦绕的帝王之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的《想北平》,看看令他如此挂念的北平是个什么样子。
师:首先由我和一位同学一起来朗读这篇文章。在欣赏完文章之后,请大家谈谈你们的初读感受和文章的大致结构。(电教手段:播放《小夜曲》,师生有感情地配乐朗诵。师读1、2、3段,学生读4—8段。)。
(读完)师评:这位同学朗读的很好,她特别注意到北京的儿化音,如:“空儿”、“差点事儿”、“白霜儿”等,还有“哼”这一字读的也很到位,感受到北平对他根深蒂固的影响,渗透到文章德望每一个角落。
好了,下面该由同学们畅所欲言了。
(举手)生:我感到了老舍对北平的真挚的爱。
师:文中哪些词句可以说明。
生:“可是,我真爱北平”,“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师:你找的很准,还有谁来谈谈。
生:作者通过北平与国外其他城市的对比来说明对北平的爱。
师:也就是表现了北平的与众不同,那么文章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它的与众不同?
生:第四节到第六节。
第四节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北平的动中有静。
师:“动中有静”!很好,这个词被你找到了。
生:第五节也通过对比突出了北平在布置上的匀调。
第六节到第七节讲到了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
师:花多菜多果子多,也就是说生活在北平有何感受,能用文中的语言概括吗?
生:“这就使人更接近自然了”
师:对,就是接近自然。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的质朴自然,接近生活。比如:第六节中“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
师:讲的很有道理。
(总结)经过几位同学的发言,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文章的思路。
1---3段:我对北平的印象与感情。
4—7段:从北平的建设、布置、生活环境写出北平的与众不同。
8段:表达感受——想念北平。
三,师:请大家再读文章,读完以后我还要请你们谈感受。关于感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
(1)你感到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得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那么请提出。
(2)请划出文中能令你感动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3)请对文章的一些手法作出评注。
(学生大声朗读)。
师:同学们可以就任何一点谈谈你们的感受。
生:第四节中“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也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我喜欢这句的描写,他表现了北平的生活环境的快乐舒适,让人很容易平静下来享受这份宁静。
师:很好,那么上一句话“自然,那里也有空旷——不像北平那样既———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你们是如何理解的。
生:摸着老城墙能让人感觉到踏实安全。
师:对,只有在踏实安静的环境中,人才能享受到那份宁静快乐,实现无欲无求。
生:我觉得第二节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一件事讨他——,在我想到———近乎这个”
首先,这段很令我感动;其次,这段文字采用类比的手法表现了我对北平的爱。这是一种用语言不够表达但又难以割舍的刻骨铭心的感情。
(引导:想想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历史反映在什么上面)。
生:作者所爱的北平是那一段能触动作者心灵的历史,从风景名胜可以看出。
生:我喜欢第三节中“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句话。因为他把那种无法用语言只能用心去感受的爱,形象化成像音乐一样动听,像图画一样悦目,让我们可以感知的。
师:分析的很好,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
生:同意。
生:刚才那位同学讲到对爱的感受说明北平在作者心中的地位无可取代。不过,我想再补充一点:同样在第三节“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所赐给的”。
这段话说明北平是孕育老舍成长的地方,我的一切都是她所赐的,同样也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刻骨铭心。
师:大家谈的都不错,那么有谁还能提出一些问题来吗?
师:这位同学很有思想,她的问题提出来了,有哪位同学帮忙解答/。
师:对的。还有别的补充吗?比如在第七节中讲到了老舍的生活。
生:第七节中讲到老舍的生活是贫寒的。所以他关注的是和他一样的平民人的生活以及环境。
师:你一针见血。老舍以一个贫寒人的眼光看待北平。那么他看到的就是“自然”“布置匀调”归结到一点就是他的“平民意识”
生:不矛盾。说不出是因为爱到极致却往往难以表达出来,说不出来是为了强调对北平爱之深,诉说很多还是为了表达对北平的爱,所以两者殊途同归。
四背景:(投影)本文写于1936年,那个时候即将爆发抗日战争,由于国家的动荡不安,许多国人颠沛流离居无定所。老舍也再所难免。这时的他离开了生活十几年的北平辗转于青岛、武汉、济南等地。此篇文章就是他在青岛所作。
师:根据文章的背景,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此想念北平的老舍是个怎样的人?(请从文章中找到依据)。
生:从第三段的最后一句“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作者强调“我的北平”,最后一句“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表现作者是个感情专致的人。
生:我认为他是一个追求恬静、平淡生活的人。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不喜欢刺激,追求平和心态的人易于满足的人。比如:第四段“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师:很好。香片茶代表北京那种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经过大家讨论:我可以看出老舍是一个不爱战争,感情专一,淡泊无欲无求的学者。
那么在《老舍自传》里有一篇《望北平》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八年流浪到处为家,反正到哪里我也还是写作。干嘛去挤车挤船的受罪呢?我很想念家乡,这是当然的。可是我既没钱去买黑票又没有衣锦还乡的光荣。那么就教北平先等一等我吧!写了一首“乡思”七律来结束这段八方之雨。《乡思》:茫茫何处话桑麻?破碎山河破碎家!一带文章千古室,余年心愿半庭花!西风碧海珊瑚冷,北岳霜天羚羊斜。无限乡思秋日晚,夕阳白发待归鸭。
师:从这段文字的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北平就是老舍的家,也是他精神上永远的家园。
鸟啼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案篇十七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新诗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
3、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评判诗中表白的爱情观。
教学方法:
1、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加强直观效果,营造诗画合一的氛围和意境。
2、指导学生朗读,追求声情并茂。
3、指导学生把握同类诗歌的特点和写法,学会鉴赏比较。
课时安排:一课时。
资料来源:电子声像材料(vcd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爱情主题的课文,视为禁区,可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著名女诗人舒婷的新诗《致橡树》。
展示课题:致橡树。
问:本诗完整的标题应该是什么?
同学回答,老师展示动画投影:木棉致橡树。
问:既然是木棉致橡树,那么,木棉又向橡树说了什么呢?
电脑投影,配乐朗诵全诗(《梁山泊与祝英台—共读》)。
答:木棉不愿做: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电脑投影:痴情的鸟(配鸟鸣)-泉源(配流水声)-险峰。
-日光–春雨。
问:难道这些有什么不好吗?木棉为什么要否定它们呢?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答:攀援、炫耀;痴情、单调;。
送来、慰藉;增加、衬托;。
从这些词中,我们能看出诗人反对什么样的爱情观呢?有哪些词语可以表达?
“依附、附庸、奴性、无骨气、趋炎附势……”
即是攀附型痴恋型奉献型。
因为这些是感情的单向奉献,而并非平等的心与心的交流,其思想根源是什么?
封建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
展示上述内容的板书投影--板书1。
补充:诗歌《椰子树是什么?》。
电脑投影:诗歌《椰子树是什么?》。
回答:易卜生的《娜拉》(即《玩偶之家》)。
此外,“甚至日光、甚至春雨”结构完整吗?怎样补全?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结并播放投影:
甚至也不止像日光,照亮你的前程,温暖你的心灵;。
甚至也不止像春雨,播洒爱的甘霖,滋润你的心田;。
……。
总结:全诗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发现:诗人采取“破”的思维方式,目的是引出诗的下半部分,即——立:
并肩站立的树,根相握、叶相触;。
展示投影:并肩的树。(配乐《友谊地久天长》)。
问:有哪些诗句表现了这样的主题?
补充:投影。
枝枝相覆盖,叶叶像交通。(《孔雀东南飞》)。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
问:两棵并肩的树,其形象有什么不同?
铜枝铁干的树:枝干像刀、像剑、像戟。
投影刀、剑、戟树,(配狂风呼啸声)。
问:树是如此,花又怎样呢?
答:花像叹息,又像火炬。
展示投影:红硕的花。(配乐《二泉映月》)。
答:这是通感修辞,“像”重在后一个。
补充投影:杜甫《春夜喜鱼》名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不仅如此,在诗人(木棉)的心中,橡树和木棉应当:
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它们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特点?——阳刚气概和阴柔气质。点击投影。
诗人希望做什么?
电脑投影:《寒潮》、《霹雳》、《雾霭》、《虹霓》(均配乐)。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归结:
诗人崇尚的是:
心心相印、患难与共。
共同进步、事业至上。
诗的最后说的“这”,指的就应该是这些。全诗至此,完成了由“破”而“立”的全过程。
投影配乐《梁山泊与祝英台--化蝶》,同学朗诵全诗。
(全班同学闭上眼睛,静听音乐,体味诗的情韵)。
鸟啼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案篇十八
一、教材分析:
《赤壁赋》一文属文赋,文质兼美,音韵和谐,乃苏轼之传世名篇。尽管文章抒发的情感,反映的思想有些深奥,但文章在诵读、鉴赏、审美等各方面,均可视作古代散文的经典。同时,体悟文章的精美高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体会作者豁达的胸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乃至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二、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文言文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能够基本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同时,由于前面已经学习过《阿房宫赋》,对赋体文章的特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以往强调文言基础知识的内容较多,对文言文整体阅读和感悟的较少,学生把文言文看成枯燥语言知识的积累,缺乏对文言文,尤其是优秀的古代散文的美感认知和情感体悟,所以要在这些方面加以强化。
三﹑设计思想:
文言文的学习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文言文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加深对作者情感的体悟。文言文教学要重视文言字词的积累和句式的把握,但也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体验作者的人生感受并在情感上与之产生共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这篇赋文质兼美,在景、情、理交融之中蕴含着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结合文本深入探讨,以竞赛﹑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作者人生态度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四、学习目标:
1.把握文赋特点。
2.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知识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3.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4.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鸟啼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案篇十九
我第一次看见说书人是在这个小城里。
在城隍庙月台下面,他放一张断腿板桌,前面和两旁,放几条板凳。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他有一把折扇——黑色的扇面已经不见了,一块惊堂木——又叫做醒木,一个收钱用的小笸箩,这便是他的一切。他的声音不高,并且时常咳嗽,但是很清楚,有时候他要学鲁智深大吼,喽啰们吶喊。他用折扇打、刺、砍、劈,说到关节处把惊堂木一拍,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制钱。
说书无疑是一种贱业。说书人,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而我却被迷住了。
他从傍晚直说到天黑,一会儿定更炮响过,接着是寺院里的大钟.再接着,鼓楼上的云牌。当这些声音一个跟着一个以它们宏大的为人熟悉的声调响过之后,摊肆全被收去,庙里安静下来,在黑暗中只有说书人和他的听客。这时候,还有什么是比这更令人感动的?当一切曾使我欢喜和苦痛的全随了岁月暗淡了,只有那些被吹嘘和根本不曾存在过的人物,直到现在还在我昏暗的记忆中出现。跟这些人物一起出现的,还有在夜色模糊中玉墀四周的石栏,一直冲上去的殿角,在空中飞翔的蝙蝠。
时光悄悄地过去,说书人所有的仍旧是那把破折扇,那块惊堂木,那个收钱用的小笸箩。我每次到这小城里来第一个总想到他。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吐血。间或他仍旧吼,但是比先前更衰弱。听书的也由每次一个或两个制钱给他增加到三个,后来五个,再后来制钱绝迹,每次给他一个铜元。
“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时常将收到的钱数一下,他叹息日子艰难,让客人另外给他增加。
他的老听客慢慢减少了,年老的一个跟着一个死了;年少的都长成大人,他们有了大人的职务,再不然他们到外乡去,离开了这个小城。
最近一次我到这小城里来,我到城隍庙里(城隍庙早已改成俱乐部),在月台下面,原来说书人放桌子的地方停着一个卖汤的。我感到一阵失望,城隍庙原先我们看来多么热闹,现在又如何荒凉。
“说书的还没有来吗?”我忍不住问。
卖汤的说:“他正害病,好几天没有来了。”
第二天,我正在城外漫不经意走着,一副灵柩从后面赶上来,我停在路旁让他们过去。他们是两个扛手,另外跟着个拿铁铲的。
“你们抬的是谁?”
“说书的,”他们中间有人回答。
“说书的死了?”
他们大概认为我的话没有意思,全不作声。
“他怎么死的?”因此我接着问。
“吐血。”
“吐血还说书吗?”
“可不,让他别说了,他硬去,还要穿着那件长衫,要脸啊。”
“他家里人呢?”
“他压根儿没有家。大家集了一点铜元,好歹听了他这么多年书。”
他们顺着大路到郊野上去。我跟在他们后面。这所谓灵框,其实只是一卷用绳子捆着的芦席,说书人的脚从席子里露出来,不住随着扛手的步骤摆动,他的破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
我们全不说话。埋葬的人不久便越过一个土坡,在乱葬岗上停下来了。就在这里,他们在荒冢中间掘了个坑,然后把说书人放下去,将泥土送下去。
“现在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当他们把说书人放下去时候,内中有一位嘲弄的说。
我在旁边看着,毫不动弹地站着。一点不错,说书人,现在你的确应该带着你的书到地下去了,可是你可曾想到你向这个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在人类的平凡生活中,你另外创造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义勇敢的天地吗?郊野上只剩下我一个人了。这是怎么回事?十字坡现在在哪里?小商河在哪里?我抬头望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多荒凉啊!
一九四二年一月三日。
(选自《果园城记》,有删改)。
17.如何理解小说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答:说是撒谎家,很形象,是因为说书的内容多为被演绎过的历史故事,其中的人物形象是被吹嘘夸大的,或者根本就不曾存在过。(2分)世人特准,是因为人们爱听那些侠义勇敢的故事,并沉迷其中。(2分)。
18.小说中多次写到说书人的长衫,有什么作用?(4分)。
答:(1)符合说书人的身份;(2)坚持穿长衫也体现了说书人对传统艺术的执着;(3)长衫的变化也暗示了说书人生活境况每况愈下;(4)推动情节的发展。(1点1分)。
19.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说书人形象特点。(6分)。
答:(1)说书人技艺高超,让听众沉迷其中,并带来美好回忆;(2)身份低贱,生活落魄,他讲述一个生动的侠义故事常换不来一个馒头钱;(3)对说书艺术执着,生命垂危时还坚持说书。(每点2分)。
20.请探究作者在小说中的情感取向。(6分)。
答:(1)赞美说书人技艺高超,对他展示给人们的美好侠义天地表现出无限眷恋;(2)赞美说书人执着精神以及自尊自爱的品质;(3)遗憾说书人创造的美好世界被小城的人们渐渐遗忘,对传统的文化精神失去了活力,显得荒凉破败感到痛惜。(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