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教学设计(通用21篇)
总结是一种思考和总结经验的方式,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需要与方向。写总结时要注意客观地评价自己,既不夸大自己的成绩,也不掩盖自己的不足。这些总结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不同主题,可以丰富我们的思维和写作技巧。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篇一
项王籍者,起于楚贵族世家。秦季失政,项王睹始皇之威烈,呼:吾将取彼而代之。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号为“霸王”.与汉争雄四年,终一出霸王别姬,自刎乌江的英雄悲歌.太史公誉为“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遂成《项羽本纪》。
船山先生《读通鉴论》中对韩信这句话有着深刻的解释。封爵一事“因乎天之所予而隆之。”人主的赏赐必须顺天命而为,是不可以胡乱来的,更始时代,人主往往为了笼络势力而大肆封赏,造成“侯林立”的局面。这样做成的恶果我们在汉高祖时代就可以看得很清楚。高祖在位12年,有九年时间在外征战,先是跟项王楚汉争霸,后来平臧荼、定淮阴、灭陈g,到处救火,最后还是带病出征。后来又大封同姓王,以为异姓王不足信,同姓王才可安天下。这种分封就要他的孙子孝景帝再忙活一阵了。可见封爵一事当万万小心,所以项王才能“屈己下人”的同时“靳天爵”,项王身上的矛盾就给解决了。按船山先生的说法,项王实在有先见之明了。不过项王再犹豫,印还是要给的,王还是要封的,在这样一个军功取爵的时代,分封制度实在又是一个无法摆脱的制度。
王夫之这里又顺带把淮阴侯之死解决了。的确,在秦汉之间,各个势力大多起于陇亩,大家平起平坐,而楚霸王算是贵族后代,可以地位高些,但称呼上跟其他王是一样的。大家怀着对周朝的爱戴和对秦朝的憎恶,必然会恢复周代的分封制度。韩信在登坛拜将后说:“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这种事情只可意会不能言传。所谓“为人主者可有是心,而臣子且不可有是语。”你这不直接向汉王要地吗?以后经历了假王事件更加重了刘邦的疑心,居然向人主要钱要地,居然说什么“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此话一出,高祖更不敢让他带兵了。即使后来淮阴侯没有跟陈g联络。高帝也不会对他放心,收拾他是早晚的事情了。所以虽有“兔死狗烹”之叹,但韩信这只猎狗实在是太招摇,所以“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太史公是看韩信之死看的很透彻了。
韩信是自找苦吃的,不过项王这么英明怎么还会败在刘邦手里?这里我们已经看过很多解释了,高祖说他是“有一范增而不能用”,但我刘邦却有三杰,我善于用人。这种说法很是有名。陈平也有一言:“项王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其实这都是在说一个问题,就是项王用人方针上出了问题。人才难得啊,作为君主自己本身是一个指挥者,要善于搜罗人才,使用人才为自己打天下,但陈平所言我认为不能看作项王用人错误的.根本原因。项王之所以不爱惜人才,我认为是项王个人英雄主义情节太浓,他喜欢冲锋陷阵,而不太愿意坐在后方让自己将军去打仗,所以他的手下往往不能施展才华而跑道汉王一边。所以汉王总结是对的,而陈丞相平者所说项王喜欢任用亲属,纯属为自己在项王那不能得到重用找借口。所以项羽最终不能得到支援而孤立致败的原因不是因为亲属把持大权,最终却背叛他,而是项羽的个人英雄主义和不爱惜人才导致己方人才凋零所致。
“为汉王之腹心者项伯也,其兄弟也;追而迫之刭者吕马童也,其故人也。从之于大败之余者三十余骑,而兄弟姻亚不与焉。”关于这两个亲友背叛我想可以再深入的看一下英雄悲歌。项伯作为项羽亲属,的确在鸿门宴前关键时刻向张良报信,但项伯所为跟向敌人通风报信又不完全一样。他是为了报答张良当年救命之恩,而冒着违背军法的危险去往汉营的,不过在张良劝说下才见了汉王。当然项伯者个人有缺点,贪小便宜,但他并不是想着让项羽赶紧灭亡,因为项羽灭亡对于他没什么好处。但当时处于楚汉联盟灭秦的时代,楚汉两家没有翻脸,项伯此时行为只能说明他没有大局观念,没有看到楚汉矛盾一面,所以才上了刘邦的贼船,终于越走越远,成了所谓刘邦的“腹心”。而对于项伯,项王冶并没有让他指挥什么战役,似乎跟项王发现她着兄弟缺点有关系,项伯可能会觉得自己作为亲属却不得重用而有点三心二意,于是以后就频频向汉王示好。反而说明了项王用人并不是任人唯亲。
而对于吕马童,项王堆他说:“若非吾故人乎?”看来吕马童不过在项王那里时是个各小角色,项王初见才会有些犹豫的辨认。不过项王临死居然说:“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这就是一代霸王悲歌,临死了还要给故人留点好处。项王最后遗言没有“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言壮语,居然是为自己当年老部下留点好处。有些不可思议,但又符合项王性格特点。对于这这句话,我们可以演绎出很多想法,但最我想,项王是个好将军,能关心他人,但他缺乏政治权谋和用人之略,他不是个好领导。
无论是韩信还是项羽,他们都在变化莫测政治风云中失败了,他们的不通谋术和用人不当让他们失败。所谓项羽之死,恐怕就是死于这一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篇二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属模块:选修。
本文选自司马迁《史记》,语言浅显,文意理解难度不大。因此,本课以学生自学为主,重点放在从散文创造的艺术形象入手,欣赏散文。
单元教学目标:从散文创造的艺术形象入手,欣赏散文。
本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欣赏与评价人物形象,把握散文与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分析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感知人物性格特点,概括人物形象。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散文与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项羽的悲情英雄形象,评价其性格与命运。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分析鉴赏。
教学难点:评价人物,得出启示。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法:讲授法、导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和分组合作讨论法。
蒲松龄曾作过这样一副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副对联讲了两个人,项羽和勾践。
(项羽)巨鹿之战:骁勇善战,勇冠三军,成为天下英雄。
鸿门宴:刚愎自用,坐失良机,埋下悲剧种子。
速读全文,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的三个主要场景。
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方法点拨)。
1、欣赏垓下之围(突出“泣”字——多情善感)。
齐读第一段,a、欣赏细节描写展现的“惊—起—饮—歌—泣”这一系列的动作和过程,重点引导学生品读项羽之“泣”的复杂心境;b、欣赏从“声”的角度——四面楚歌的背景音乐对人物心理的巨大冲击、“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反复叹唱折射的无限苍凉、悲哀和疼惜,感受项羽之死这最后一幕的序曲的悲怆氛围及音乐的无形感发作用;(播放音频)c、欣赏“左右皆泣,莫能仰视”的侧面烘托效果,(学生范读)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2、欣赏东城快战(突出“叱”字——勇猛自负)。
全体男生齐读第二、三段。a。欣赏通过语言刻画形象。引导解读战前这段话的三个层次三种心绪—回顾战斗历程且说是“天之亡我”时的极度自负;明知无法脱身时还说“愿为诸君快战”的大勇;“复聚其骑”时一问“何如”的豪迈。b。欣赏项羽“大呼、驰下、瞋目、叱之”动作神态的细节和敌方“人马俱惊,辟易数里”的再次烘托,感受项羽盖世的勇武神威。
3、欣赏乌江自刎(突出“笑”字——知耻重义)。
学生分角色朗读a。从江边的慷慨陈词,语言的角度赏析。b。从“项王笑曰”的“笑”,神态的角度解读“笑”的丰富内心。
总结归纳:项羽是一个多情善感、极度自负、知耻重义、心地仁善、勇武豪气之人。塑造人物的方法也就是我们鉴赏人物形象的角度,要想准确把握人物性格和形象,就一定要梳理情节、品味细节、认真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乌江。
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同样是项羽这一历史人物形象,但诗歌与散文创造形象的手段却大不相同。清代学者吴乔曾以做饭和酿酒分别比喻作文和写诗,说:“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
诗文区别:一、散文刻画手法具体,诗歌则是跳跃、省略,留给读者自己品尝的空间;二、散文更注重具体化,形象化,真实化,而诗歌较偏向意象化,读者去想像,思考。
欣赏、学习部分描写形象的语段,学以致用。
写一段文字,通过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手法刻画人物。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篇三
反思:
第一课时的同学交流很好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气氛,有些没有准备好的同学课后表示了自己的后悔,说争取下节课会争取有个好的发言。一班的同学在交流时有个小高潮,出现在伟东和伟山之间,关于项羽杀战俘的历史。一个认为项羽杀战俘是他残忍的表现,一个认为这不足作为残忍的体现,因为战法如果不处理掉会给军队带来很大的负担,他的杀战俘正好是他精明的地方。
我的感悟是,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能发现他们的独特之处。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篇四
《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由我国西汉着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为世人呈现了一部包括历代帝王政绩,各国诸侯事迹及各种典章制度的史书巨着。
项羽,这位骁勇善战的西楚霸王,尽管,离我们很远,但在司马迁的笔下却变的栩栩如生,翻看《项羽本纪》,脑海中仿佛就是一幅幅项羽冲锋杀敌的壮烈场面。不知是应该感动呢还是惋惜,总觉得,项羽的结局不该如此。他的胆量,他的谋略,他的气魄,他的智慧本可以让他成为一名流芳百世的明君;但他的自负,他的残暴,他的妄自菲薄却终究带给他成为一代鬼雄的结局。
短短30年的人生,却充满了辉煌与精彩。项羽从小就显现出来的霸气注定了他能成为一代枭雄。学书不成,学剑亦不成,却要学万人敌。一句“彼可取而代也”让叔父项梁都相信,他能成就一番大事业;青年时期的籍就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吴中子弟,无不惧之。
钜鹿,是项羽的一个起点,“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在项羽振臂间得到应验。面对秦军,是他率领江东的子弟以少胜多,震慑诸侯,不知是司马迁传神的笔抑或是那喊声本存在于虚空之中,我仿佛看到了血染征衣的项羽挥戈于千军万马,楚军的呐喊响彻云霄……他注定,是楚国人的骄傲。
垓下决战,韩信指挥汉军排出十面埋伏的阵法,项羽平生第一次陷入了重重的包围之中:兵无粮,马无秣,军无援。在这四面是一片大平原,无险可守的垓下,是不能打持久的坚守战的'。项羽是军事天才,他深知这一仗的败局已定,唯一的出路只有突围求生。胜败乃兵家常事,打成这样的结局,他心中无可奈何,也异常难过。
夜已深,他无法入睡,他此刻的心情只有他和他的虞姬才能够明白。他坐在帐中,与虞姬相对而饮,处在极度烦恼而又极度兴奋的状态中,学书“足以记姓名”的他竟吟出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样的豪迈诗句。虞姬则和唱说:“汉兵以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英雄也是人,英雄也有着爱与恨,更何况项羽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当虞姬拔剑倒地时,不流泪的盖世英雄,万感交汇,抱住他心爱的虞姬,放声痛哭。
历史长河,无论多么汹涌,多么绚烂,多少英雄,都成过往。我只是站在历史长河边缘的看客,无法涉足去改变命运的轮迹。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篇五
2、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全面把握课文内容。
在《史记》这幅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中,西楚霸王项羽是最为悲壮的英雄。和舜一样是“重瞳子”的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却最终自刎乌江,结束了自己短暂而灿烂的一生,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惆怅和悲凉。今天,我们一同走进《项羽之死》,走进项羽人生的最后阶段,走进项羽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完善我们对项羽的了解,丰富项羽在我们心中的形象。进一步学习如何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有感情地朗诵,营造悲剧氛围,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1、结合书下注解,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设疑、解疑:通过交流、讨论,解决心中迷惑。
3、提交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一)确认课文注解的重点词句。
(二)教师补充讲解。
1、项王军壁垓下:名词—动词,驻守,岸土赤而壁立:名词—状语,像墙壁一样。
2、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情绪激昂。
3、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盖,胜过、压倒、超过。
4、项王泣数行下:眼泪。
5、平明(平旦)天亮。
6、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译:能跟从的骑兵一百多人罢了。
7、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
1、复习巩固本课文言基础知识;
2、思考:“项羽之死”给我的启示。
疏通文意:
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篇六
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项羽的身影、模样,他的每一句话,每一言语,都清晰地浮现在我的心底。最后,他的一切一切,都化成了乌江水面上倒映的那轮似血残阳。
当我刚刚在字字扉页中触碰到他时,我就觉得“此时他是一介英豪,今后也一定是一位王上”,可惜事与愿违,他那当初震撼我的豪气渐渐淹没了,而那汹涌而来的潮水却也出自他自身,他哪些“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傲慢与自负……”都将他缓缓推入失败的深渊。而作为要成天子之气的他,刚愎自用,在关键的时刻妇人之仁,优柔寡断,丧失了一次又一次的良机,尽管身边有范曾这样的雄才为他谋算,但是历史决定了他只能是个失败的英雄。
做事我们不要面面俱到,要理智,不能让情感控制自己的行动。项羽是我们成长中一个鲜明而有特色的例子。可我们要成的是比他还好的“英雄”。他虽失败,却也死得雄壮,他那对虞姬的爱,仍在感动着我们。他仍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因为他有真性情,他是个真男子!他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豪气仍回荡在这山谷之中。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歌苍凉悲壮,情思缱绻悱恻,歌中,我们听懂了很多……或许项羽矣成为千百年来的历史,他的灵魂只能存在卷卷书简,在我们这个年代这种社会这个角度来看待他似乎太不真切,太不完整。
从书本里看他,是个精彩绝伦的角色;在现实里看他,是个真男儿,只是于他,并没有得到好的结果。他的性情,对于我们的成长,最值得肯定的是给我们的启迪。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条蜿蜒的曲线,磕磕绊绊。一路上,我们走走停停,会有绚烂的彩虹,烂漫的鲜花,有趣的人有趣的事,但我们只需要平平淡淡,持有一颗沉静的心,有自信,有欢乐,有力量,那么,当我们回首成立时的人生是,我们婉然是一个成功的英雄。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篇七
过了漫长的一天,今天总算把《史记》中的《项羽本纪》给读完了,《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之前我读《五帝本纪》《周本纪》和《秦始皇本纪》的时候都感觉没什么好写的我还在发愁今天看完啦《项羽本纪》终于有了灵感,我就轻松了许多。项羽是个英雄。
项羽的血流入家乡的水,这水的一旁是他曾经守护的地方,而他也将在这萦绕千年,不禁为他叹息,不禁责问历史为何选择了刘邦,但我只是站在历史长河的边缘,无论这里多么汹涌,多么绚烂,我都是一个过客,无法涉足去改变命运的轮迹,乱世的光华似乎就在瞬间,乌江流水已滔滔而去,只是未曾惊醒了沉睡的霸王。
安息至永生,是经历了时间所遗留的,项羽似乎在千年之前便已沉睡,但他的灵魂在时间中得到永恒,他化为江东子弟心中亘古的传说。
一切已过,英雄也有江水这归处,也许这是一种荣耀。长江边李清照是否为项羽叹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否亦是多少人的'感言?只因那乱世不灭的光华。
项羽有太多的遗憾,或者说本该成为英雄的人却无法成为真正的英雄。但他在乱世中绽放了未有的光华,他的传奇让人觉得刘邦、韩信只能做乱世的配角。
有人说项羽除了打仗其它都不行,于当时的百姓无益,这样的人出任首领注定就是个悲剧。
他本可骑马追风。他的自负让人羡慕,但风中的低语却诉说着自负所带来的危难,项羽的死是历史的遗憾,他未能有完美的结局,毕竟这不是故事。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篇八
司马迁把项羽写得如此强悍,历来有两个说法,一说是将汉高祖死敌写进本纪,是发泄对汉武帝的不满,二说是司马迁由于身遭大不幸,强悍如项羽这样的猛男,自然而然激起了太史公的崇拜。
要知道一个人的实力,就要看他对手的实力。所以把项羽写强一点,不会影响汉高祖的光辉形象,反而通过这一点,更显得高祖实力非凡,成为九五之尊也是众望所归。
楚汉相争,应该是中国历史舞台上第一次纯智力与纯武力争夺天下。最后的结局,也证明了大脑远胜于拳脚。
项羽用过的计,似乎只有一个“破釜沉舟”,但照我看来,与其说这是一条计,还不如说是项羽的率性而为。韩信的“背水一战”,那才是计谋。只知屠城坑降卒的项羽,其谋略智慧,也许远远不及外黄城那个十三岁的孩子,更不要说深谙帝王之术的刘邦了。
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人,从道德角度很难说哪一个更好一点。一个是为了天下可以置老子于不顾的流氓,一个是杀杀杀杀杀杀杀的西楚霸王。一个诈,一个暴,这两个人,你会喜欢哪一个?更多人包括易安居士李清照却对楚霸王更加青睐。“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位婉约女子能写出如此掷地有声的诗句,不能不说楚霸王感染力之强。
项羽感染后人的,是他的悲剧美。征战八年,一生经历七十余战的武将,仅仅遭受了第一次失败,却彻底失去了一切。但这一败,项羽败得很潇洒。当身边仅余二十八骑时,刚过而立之年的项羽似乎已经知了天命,“天亡我,非战之罪”,这最后一战,更要战得漂亮,战得从容。
于是,战到乌江……
“天下苦秦久矣。”当项羽和刘邦们都不再以农民起义领袖的身份厮杀时,他们是不是还记得这句曾经流传以久的牢骚话。这句牢骚,陈涉吴广说过,我想,项羽刘邦们一定也说过。当项羽在故人吕马童面前自刎时,当刘邦登上帝位创下四百年汉家江山时,他们也许会感慨,天下终究不是天下人的天下。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篇九
1、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属模块:选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第一课时完成)。
2、引导学生结合历史来把握作者的观点。
3、把握文章内容,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课前让学生搜集所知的项羽的资料,准备课堂发言“我所知道的项羽”。
2、合作学习:课堂交流之后,归纳总结司马迁的观点,并对此做一番自己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读课文,品读文学家笔下的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
1、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品味文章优美语言;
2、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对人物评价的观点。
【教学难点】。
1、学习司马迁塑造人物的方法。
2、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态度,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歌曲《霸王别姬》导入新课。
二、朗读感悟。
1、配乐朗诵《项羽之死》(作用:富有感情的朗诵,能更好的表现文中描写的历史场景,营造悲剧氛围,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指导:
“垓下被围”重在抒情,节奏纾缓。
“东城被围”重在叙事,声情激越。
“乌江自刎”江畔陈辞,羽声慷慨。
三、分析文章:
(一)第一段:垓下被围。
1、这一段作者主要通过哪些方面表现项羽的性格特征?
2、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征?(多愁善感)。
(二)第二段垓下突围被困东城。
3、这一部分,运用哪些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三)东城溃围。
1、分析三次战斗。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汉军--皆披靡。
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第三次:项羽--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
(四)乌江自刎。
1、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
2、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知耻重义。
三、深入探究。
1、讨论项羽为什么失败。(合作探究)。
2、太史公的观点:
太史公曰:“(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3、既然批评他“谬”为何将他纳入本纪?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四、拓展延伸。
1、题乌江亭咏项羽。
杜牧李清照。
胜败兵家事不期,生当作人杰,
包羞忍耻是男儿。死亦为鬼雄。
江东子弟多才俊,至今思项羽,
卷土重来未可知。不肯过江东。
明确:
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
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因为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2、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项羽该不该渡乌江?(讨论探究)。
结论:性格即人生。
五、再次感受项羽的豪迈性格,悲剧人生。
欣赏视频《乌江自刎》。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篇十
项羽身长八尺有余(《汉书》中记载为八尺二寸),力能扛鼎,才气过人。项羽的勇武天下无敌(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他是中国数千年来最为勇猛的将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叶为你整理了项羽本纪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霸王项羽,千百年来后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我认为在中国历史上,虽有无数英雄人物,但如项羽这样铁血柔情的汉子却很少。
万军包围,四面楚歌也打不倒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可虞姬的离去,却让他选择了死。战场上的纵横吟啸,面对伊人却柔情刻骨,像项羽这样的英雄,应当之无愧地受后人敬仰。项羽在战场上的无往不利相对的却是政治上的幼稚甚至是愚蠢。坑杀战俘,放弃关中,怀念楚国,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失尽人心。更为突出的表现是用人上,刘邦手下萧何,张良,韩信,彭越,英布出身各不相同却可以尽发挥其所长,而项羽却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项羽与刘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来三国时代的东吴被灭也从侧面说明当天下大定只剩江东的时候,江东是无法抵挡的。河南大学王立群先生曾讲“项羽是一个非常可用之人,却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这就是项羽的悲哀。但政治上的失败,无法遮掩项羽在军事上的才华。二十四岁起兵反秦,28岁成为分封18路诸侯的西楚霸王,30岁自刎乌江,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
1、项羽不畏权贵抱负远大。
少年项羽便凸显这一特点,“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后有关秦始皇曰“彼可取而代也!”壮哉项羽!从这些话中无不体现这一特点。
随着陈胜吴广大泽乡的揭竿而起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高喊,反秦的烈火迅速扩展,函谷关以东以大乱,秦帝国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六国的军队已不可信,当年灭六国的是三秦子弟,如今守秦国为帝国尽忠的'还要靠关中的子民,他们越战越勇,当年灭六国时的军魂又被唤醒,反秦形势颇为不利,在这危急关头,项羽站了出来,在叔父项梁都没有勇气的时候,劝宋义出兵,不成,果断斩杀之夺取兵权,帅楚军出击,在巨鹿与秦军决战。他破釜沉舟奋勇在前,杀兵斩将,夺城掠地,坑杀二十万秦军,只此一役秦军主力全军覆没,这一仗杀得帝国行将崩溃,杀得诸侯无不胆寒,杀的项羽威震天下,呜呼快哉!
3、项羽优柔寡断,政治不成熟。
此特点人尽皆知,鸿门宴就是经典代表,亚父执玉环,掷酒杯,命舞剑,最终没能杀掉刘邦。都因其犹豫不决,若项羽命帐内外伏二百刀斧手,掷杯为号,历史早就改写,另在封侯的问题上也体现其政治迟钝。刘邦请封为汉王,今四川好似永不与项羽为敌,实际为掩人耳目,在四川积蓄力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伺机东进,夺取天下。可惜这些项羽都没意识到,亚父很清醒,可惜不是项羽,因为亚父不是西楚霸王。
4、项羽性格刚烈,亦有柔情。
楚汉争霸,常年交战消耗都很大,且刘邦总不投降,又无法彻底将其歼灭,双方达成共识——谈判,刘邦提出以黄河的一条运河为界,运河以东为楚地以西为汉土,双方互不侵犯,项羽最终同意,准备东撤,但刘邦随即违约,猛攻项羽,军围垓下,四面楚歌,项羽悔之莫及,深夜在帐中饮酒作诗,与虞姬对和,悲歌慷慨,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一定是非常凄美的场景,无论谁在现场,都会为之动容,在注定项羽要失败的情况下,在刘邦用尽各种方式涣散楚军军心之后,在军中长期断粮也无后勤的情况下,仍有八百余名骑兵壮士跟随着项羽,体现了项羽与将士的深厚感情,若非此,料想项羽早已成光杆司令了,后来唯有鲁地的人最后降汉也加以印证,项羽在战争的终点也是人生的终点,用痛快的一战为自己悲剧的一生划上了句号也推向了高潮,杀汉将,砍汉旗,斩百余汉军,他兑现了自己的誓言“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因无脸面对江东父老在乌江边自刎,我想那最后追随羽的八百余骑骑兵应该也都殉国了。呜呼哀哉!真大丈夫也,我想项羽自刎时的眼神一定何其雄壮,他的眼神穿越千年,依稀浮现在我眼前。
项羽自他自刎的那一刻起,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他的追思。项羽一生大起大落,没有显赫的背景靠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闯出了自己的天下。一生虽短暂,却轰轰轰烈烈,他一直是我崇拜的偶像之一,我认为做一个真正的男人就要像项羽一样敢闯敢干,有理想有抱负,有鸿鹄之志,痛痛快快!若像蝼蚁一样活上千年,我宁像一颗氢弹,虽只有几秒钟却能给世界带来无比的震撼!纵观历史长河之内,英雄无数风流无尽,项羽的慷慨赴死报江东父兄,从容舍身慰男儿本色,如此气节,空前绝后。在他英雄之躯訇然倒地之时,腾空而起,凌云直上,流传千里,催人至今。宁可无愧而死,不肯惭愧而生。
此刻想起我山东老乡黄巢的一首诗,已表我内心的感慨也希望我的声乐学习能像盛开的菊花一样芳香透长安,美名传天下: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篇十一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分析,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人物形象。
2、感知项羽的悲情英雄形象,评价其性格与命运。
用“多维透视法”分析鉴赏人物形象。
一课时。
同学们,我们在高一上学期学过一篇节选自《史记》的文章——《鸿门宴》,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塑造了一个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项羽,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大家思考: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用成语概括)。
骁勇善战、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妇人之仁。《项羽之死》选自《史记·项羽本纪》,记叙了楚汉战争中的最后一战——垓下之围的全过程以及项羽生命的最后时刻。上一节课,我们对文章进行了文字疏通,这节课我们将跟随司马迁的笔触继续勾画、描摹自己心目中的项羽形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垓下之围。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东城快战。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乌江自刎。
多维透视法,即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示人物形象,“不虚美、不隐恶”,使人物显露多方面的性格特征,血肉俱全,丰满立体。
1、霸王别姬中的项羽。
项羽被围垓下,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展现了他悲情英雄的一面。同美人、宝马的诀别,显示其多愁善感的性格。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力能扛鼎、能征善战、曾号令天下,现如今却四面楚歌、穷途末路。人生的境遇变化之快,让他始料未及。此时最能表现他这种复杂心境的动词是什么?“泣”,极其传神地写出了项羽内心难以言表的情感。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更何况是西楚霸王?“泣数行下”,这是司马迁笔下霸王的唯一一次落泪、最后一次落泪,渲染出英雄末路的悲凉,也写尽了霸王的悲惨处境。
2、东城快战中的项羽。
在“东城快战”中,司马迁围绕“项羽”一共写了三个事件:溃围南出、误信田父、三战三胜。
(1)溃围南出,“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而“汉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兵力反差极大,透视出项羽的身处绝境。
(2)误信田父,田父为何故意给项羽指错路?
补充资料:《史记·项羽本纪》。
“秦二世元年,项羽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
“秦二世二年,巨鹿之战后,项羽因疑秦降卒思归,坑秦卒二十余万人。”
“汉元年,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汉三年四月,项羽大破汉军,杀汉卒十余万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失民心者失天下。司马迁委婉地表达了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失去了民心。
(3)快战中的“突围、斩将、刈旗”,这三者在古时的交战中都是难以做到的事情,你从中看到项羽是怎样的人?仿佛看到一个英姿飒爽、骁勇善战、逞匹夫之勇的赳赳武夫形象。
那为什么在文中项羽又数次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这反映了他怎样的复杂心理?死,并不可怕;承认失败,那才可怕。这句话暗示了项羽的自负和不醒悟,他从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也暗含着司马迁的批评态度。
那你认为是什么造成了项羽的失败?(语文教案)性格缺陷:优柔寡断,匹夫之勇,残暴凶狠;政治错误:不懂笼络人心;军事失败:分封天下,养虎为患;命运的捉弄:鸿门宴错失良机,误信田父走错路。
3、乌江自刎中的项羽。
项羽在乌江边拒渡、赐马、赠头,表现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表现了他知耻重义、视死如归的性格。在乌江岸边,亭长劝项羽赶快登船,来日尚可东山再起,项羽说:“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番话发自肺腑,表现了项羽知耻重义的性格,赐马给亭长又表现了他心地仁善。项羽进行了最后短兵相接地搏杀之后身受重伤,此时看到了背楚投汉的故人吕马童,于是赠头给他,自刎而死,这个情节再次表现了项羽的视死如归。
坦诚直率心地善良光明磊落知耻重义视死如归刚愎自用。
不善用人有勇少谋多愁善感优柔寡断自矜功伐妇人之仁。
结论:项羽必须死。
1、性格悲剧。
性格决定命运。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2、历史悲剧。
(1)军事力量垓下之战前,项羽的十万大军受到三十万汉联军的长期围困,而汉军布下的十面埋伏使楚霸王的军队受到了重创,几乎全军覆灭,楚霸王已经失去了东山再起的基础与条件,正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即使项羽力能拔山也无济于事。
(2)政治形势。汉王刘邦进入关中后,废除了秦朝人人痛恨的苛刑酷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赢得民心。而楚霸王却缺乏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与深谋远略。
(3)起义的环境与条件。即使他能过江回到家乡,形势也与起义前大相径庭。当时之所以能够揭竿而起,一呼百应,是因为强秦刚灭六国,人心不稳,而又焚书坑儒,修筑长城,实施酷刑厉法,伤民过多过重,可以说是,所以,不管是陈胜吴广也好,还是刘邦项羽也好,只要义旗一竖,便如星星之火,绵延不绝。而经过连年战乱后,人心思定,当时已经不再具备项羽东山再起的政治环境。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4)生存机会。刘邦从安天下的角度出发,不会给项羽留活路的。楚霸王即使有幸过江,汉军也会继续追杀,不除掉这个眼中钉,刘邦是不能安然入睡的。从以后除掉韩信、英布等做法看,项羽也没有任何活下去的机会和可能性。
1、李清照:为项羽大唱赞歌,认为好男儿就应该生为人杰,死为鬼雄,项羽不肯后退,宁肯一死,死得好!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易中天:项羽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惊天地,泣鬼神,就连乌江之水也要为之呜咽,为之洪波涌起,浊浪翻腾。显然,项羽的死是高贵的。无论他是为什么死的,他的死,都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和审美价值。
3、王立群:项羽虽然最后失败,但我们承认,项羽是英雄,项羽叫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他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假如项羽被活捉,写一段项羽在押解途中的心理活动。字数:300字左右。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篇十二
项羽,一代英雄豪杰,曾指挥千军万马,却与在刘邦的战斗中失利而未能取得天下,最终在乌江含泪自刎。项羽为贵族之后,依仗叔父的栽培发家,直到使得天下诸侯归顺,证明了他非凡的一面。那么,他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同样在后来的战斗中,又出于什么原因使得他众叛亲离,走向失败的呢?这真是一个很值得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首先,项羽作为楚国贵族的后代,具有先天性优势,在项羽本纪中范增对项梁说道:“当初楚怀王受骗入秦国,楚人无不同情楚怀王。秦灭了六国,只有楚国最为无辜,项君世代为楚将,所以大家都来投靠项君,以兴复楚国。”由此可以看到,项羽和项梁利用人们的心理而顺利起家,又因为项梁善于用人,年长有谋略而得到了众人的推崇与信服,项羽通过自己的家室和叔父,取得了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其次,项羽天生气度不凡。有人说他刚愎自用也好,暴虐也罢,但是它具有的勇敢与开创精神,是众人无法比拟的。巨鹿一战中,项羽能够杀掉上将军宋义,劝说众人和他一起破釜沉舟,就已经充分证明了他的胆识与谋略。宋义也非等闲之辈,在项梁和章邯对战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项梁必败,并劝说使者高陵君做好了防范的准备,深得楚怀王的赏识,尽管在指挥战争的过程中失掉民心犯了错误,但如此轻易被推翻,也能看出项羽的才华。破釜沉舟,本是正常人不敢做之事,但确实符合孙子兵法“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绝地而后存”的说法,“破釜沉舟”使得兵士的士气高涨,取得了大捷。项羽本纪中提到过项羽年少时叔父教他学习,最初是写文章,项羽不学,使用兵器,项羽依然对此表示蔑视,他说:“我要学的是敌万人的学问。”但后来又没有认真学习兵法。但通过这一次对兵法的使用来看,项羽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与军事家。他的气度与开创精神也是的诸侯对他顶礼膜拜,成为了首领。
项籍身长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铁鼎,力气超过常人。有着显赫的家世和叔父的栽培,而刘邦只是一介草民,自身武功实际中没有相应提及,但据本人推测应该顶多是一般水平,反正肯定是远远不及项羽。从自身的各方面条件来看项羽显然占据了很大优势,但是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为什么刘邦会将项羽逼入绝境而取得最后的胜利呢?这也得从项羽自身分析。
首先,项羽对于天下局面的判断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说有些盲目自大,低估了刘邦的实力。而刘邦恰巧又是装孙子的能手。估计项羽开始真正注意重视是在楚怀王指令“先入关者先为王”,刘邦占了便宜去攻击秦军然后入关这件事情发生之后,脾气暴躁的项羽哪能容得刘邦称王这种事发生,所以立誓除掉刘邦。而刘邦又是老奸巨猾之人,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又向项羽认错又说好话,最终使项羽放松了戒心,趁着项羽摇摆不定之时溜之大吉。多年的明争暗斗中,项羽始终是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但刘邦却低调的不断积蓄实力,赢得民心直到实力相当才与项羽叫板,一叫板便把项羽拍在了沙滩上。项羽对于对手实力的认识存在缺陷,使得他没有把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最终酿成了苦果。
项羽自身性格的缺陷也是失利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其两面性,项羽霸气,勇猛,自信,敢作敢当,具有领导者的风范,但同时性格也存在着易意气用事,缺乏深度思考,残暴的弊病。历史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证明了一件事“得民心者得天下”,而项羽破襄城将守城军民活埋,擅自废掉义帝自立为王等事情也一步步使他失掉民心。当初周厉王时,用各种严苛刑法堵住国人的嘴,以为这样天下就得到了大治。但实际上就像进谏的臣子所说:“百姓就像那洪水,一味的堵塞只能使积怨更深;而只有疏通才能治理根本。”同样的道理,项羽的种种作为只能让诸侯畏惧,而并不能像刘邦那样通过宽厚仁义而使得诸侯从内心归顺。这也可以说是项羽的浅陋之处吧。看完项羽本纪又联想到秦始皇,因为这两者在性格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为什么两者的结果截然相反呢?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讲,秦始皇之前有穆公、孝公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秦国政权当时传到嬴政时已经非常强盛,统一的时机已经成熟,天下没有能与秦国相抗衡的,秦始皇虽然为人也暴虐阴险,但是他能很好的认清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能隐忍,“我即使对这个人的某些做法很不满,对这件事情很反感,但只要有助于我取得天下的,就会去采纳。“这不得不说是秦始皇的高明之处了。至于项羽,天下有刘邦这个强劲的对手,又缺乏对于自身的修养与反省,最后只得发出类似“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无颜见江东父老了。
褒也罢,贬也罢,一点毋庸置疑的是,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项羽必定是最澎湃的那一朵浪花。世人不会遗忘,那个曾经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的英雄豪杰。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篇十三
现在,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不记得是谁说了这番话,但觉得这话特别正确,且特别适合拿来考量项羽。
《项羽本纪》可算是《史记》里的一篇奇文:从史记的体例看,“本纪”是不该为一个失败的“草头王”作传的,它属于坐了江山君临天下的封建帝王。项羽没有坐江山自然也没有君临天下,却享受了“本纪”的待遇,不能不说这个“待遇”是司马迁给他的。然而正因司马迁给了项羽高级待遇,我们才看到了一个有着悲剧性格的失败的英雄形象,司马迁以其悲剧感极强的审美眼光给了我们一个血肉丰满的项羽,从项羽的身上,不同时代的人们都可以汲取一点精神营养,当然有的是从正面汲取,有的是从反面吸取。
在中国从来都是成者王败者寇,成功的让后世景仰,世人称道,而失败者则会被万夫所指世人不屑,但项羽却是一个例外。项羽最后败在了刘邦的手下,自刎在乌江边上,虽然他败了,但项羽在人们心中从来都是一个不可一世的大将军,一个让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大英雄,刘邦虽然胜了,但我们听到的更多的人们的贬低;项羽虽然败了,但我们给予他的却多是同情与奖掖。有人说是刘邦打败了项羽,有人说是韩信打败了项羽,但我认为是项羽自己打败了自己,在那个年代,除了他自己,没人可以打败他。
项羽小时候学文但不感兴趣转而习武,他叔叔对他说武学习得再好不过是敌一人敌十人,要敌万人就得学习兵法,项羽听后很感兴趣,转而苦读兵书,同时也习文练武。那时候有一句话叫“楚人三户,亡秦必楚”。意思是说即便是楚人只有三户了,最后也一定会灭掉秦国的。项羽从小志向远大,他暗暗立志要推翻暴秦。曾有个故事,说是项羽年少的时候看到秦王带一帮人浩浩荡荡在江中游玩,秦王被众人护拥好不气派,项羽看到了就对身边的人说“彼可取而代也”,令旁人大惊失色,他叔叔在边上听到了,知道项羽非常人也,志存高远他日必成大器。
项羽精通兵法,力能举鼎,文武双全,同时具有先天的领导力和不凡气度,他懂得带兵最重要的是要立军威,项羽一向言必行,行必果,他武力过人,有万夫不挡之勇,同时能征善战,足智多谋,带兵打仗所向无敌,仿佛出世就是与众不同的大人物大英雄。
项羽除了上述特征外,最重要是他非常的自信、坚强、果敢、威猛,这样无比的自信,使他很少相信别人,他只相信自己。他个人能在万敌之中进退自如,百万雄兵指挥起来同样应对自如得心应手。但同时他也刚愎自用、性情暴戾,他的能力优秀,使他常常目中无人,口出狂言,一般人在他眼里都是凡夫俗子,极少有人能让他敬佩。
项羽最大的错误不是鸿门宴上没杀掉刘邦,而是对于韩信的轻视。韩信本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韩信熟读兵书,有谋略有胆识,对军事之事了如指掌,能忍他人胯下之辱就是为了不负生平所学,为了有朝一日出人头地。他在项羽帐下时虽是小兵一个,但每每都能未卜先知,对项羽的作战思路了如指掌,后来在钟离昧推荐下到项羽帐下,让项羽授他一个好职位,可是项羽偏偏对自己过份自信,目中无人。他虽然知道韩信有谋有略对作战之事更是有独到之处,但他看不起这个曾经的“胯下小人”,他认为韩信这样的人如果也当了将军那将对他项羽的不敬,会给他项羽丢人,这使他没有重用韩信——他的最大对手。这是项羽最失败的地方,虽然英雄一世,但没能逃过世俗的偏见,以有色眼睛来对待一个天才。
项羽是一员名将,他的致命伤是不懂政治,却在打了几场胜仗之后,忽然间自以为很懂政治。政治比军事复杂得多,绝不是一个习惯于发号施令、政治资质平凡的军事将领所能胜任。项羽不但自认为他能够胜任,而且还游刃有余,他就注定的要付出代价,并连累千万无辜的人,跟着付出代价。
秦末是一个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项羽、韩信、张良、陈平、萧何、樊哙,这些人都是英雄,但他们是不同的英雄,刘邦属于政治,张良、陈平、萧何属于谋士,韩信属于军事,而项羽,我认为他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的英雄行为,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司马迁以他的雄健之笔,动摇了一个几乎不可动摇的俗见:成王败寇——最起码项羽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还是英雄。他的悲剧显然是性格悲剧,然而司马迁笔下项羽的不完美性格恰恰具有非常震撼人心的审美价值。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篇十四
《史记项羽本纪》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历史场面,生动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
项羽是楚国贵族的后裔,他的祖父被楚将王翦所杀,他的家族与秦国有刻骨仇恨,因此,他以复仇的心态参加了反秦起义,并且为推翻秦朝立下了大功。但由于他顽固地站在旧的贵族立场上,在推翻秦朝之后,他未能顺应历史潮流,实现天下的统一,反而重新分封诸侯,使天下又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他自己也在战乱中走向灭亡。无论是他的反秦还是最后的失败,都能使人看到他作为一个旧贵族的特点。
项羽早年就胸怀大志,他学书不成,学剑也不肯学到底,表示要学万人敌,他见到威焰赫赫,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极为藐视地说:“彼可取而代之。”他的英雄气概和过人才气在这时就已初露端倪。在陈涉起义之后,他和项伯果断地杀死秦朝的会稽太守,发动了起义。当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首领宋义畏敌如虎,不顾反秦起义的大局,一味按兵观望时,又是他当机立断,杀死宋义,率领渡河救赵,和秦军展开殊死决战,终于大破秦军,挽救了危局,他自己也成为诸侯军的领袖。即使在失败的时候,项羽这种英雄气概和过人才气也显示得淋漓尽致。东城之战,项羽以二十八骑冲入汉军重围,仍然所向披靡,不失“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本色。最后,他感到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把自己的名马和头颅也送给故人作了人情,显得那么坦然、从容,表现出他性格中刚直厚道,宁折不弯的一面。相比之下,项羽的对手则显得那么怯懦、委琐。项羽性格中这些英雄气质使他成为一个受后人喜爱的艺术形象。
项羽的缺点和弱点也是非常突出的。他缺乏政治远见和谋略,不善于把握历史的动向和机遇,他只是为复仇、为夺回失去的天堂而参加反秦斗争,在推翻秦朝之后却失去了明确的行动目标,拿不出任何建设性的方针与措施。他性格豪爽憨厚,同时也粗疏寡谋;在关键时刻,他一方面优柔寡断,轻信别人;另一方面又刚愎自用,不听忠臣范增的劝告;他自恃强大,低估了对手,同时又高傲自负,争面子,图虚名,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铸成大错。此后,他又采取了一系列错误的举措,终于导致了垓下的失败。在失败之际,他仍不知悔悟,反而怨天尤人,再三强调这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这些缺点使他成为一个悲剧人物。
总之,项羽是一个少有大志,要学万人敌,而且力能扛鼎,才气过人的人;他有军事上的组织能力,带着一支战斗力很强的武装,但因眼光短浅,刚愎自用,不能提拔人,不能信任人,而终至于失败,铸成了终生的悲剧。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篇十五
读羽纪,我们都会感叹太史公“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历史观。但是在历史长河中,成(功)了也不见得英雄,(失)败了也不见得就是小丑、懦夫或败类。所以英雄不英雄,除了言辞之外,还要看品行,对历史的作用和存在的意义。不要忘记,《项羽本纪》的传主本姓项名籍,字羽,题目却定为“项羽本纪”。这已经看出太史公对于项羽本人历史功绩的褒扬了,要知道汉高祖早就下令不许称项羽,只准称“项籍”,违背之人都会受到惩罚(详情参看《史记・汲郑列传》)。所以,成败论英雄放在史学里就不够专业,放在文学里也说不通。我们还是来看看项羽都做了什么吧。
刚才说,英雄不英雄,要看品行。太史公对于品行简直太看重了(详情参考要离不能入选《史记・刺客列传》的理由)。在羽纪里,太史公记录了两大事件,让本可以纵横天下,占据道德制高点的项王一下子崩塌了人设。我总结是巨鹿受降章邯忘亲,长江弑杀怀王背国,封建社会,顶上无父无君的罪名,什么样人也架不住这么轰啊。
羽纪开篇并没有把项羽放到传主的位置,而是细致地记录了项梁的活动。项梁是项羽的叔叔,一手培养了项羽,本该写一写,但是羽纪那段似乎有些喧宾夺主了。其实不然,项梁的事实则都是为了表现项羽而服务的。写项梁,自然而然的就把项氏家族的背景和起事的背景都交代清楚了。也就相当于交代清楚了项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成长环境吧。
因为章邯是关中人,受降章邯,无非是在示好秦人,想要用章邯为前锋,快点打进关中,在关中称王。贪天下的心思,一看即明了。
项羽看到秦始皇都想取而代之,楚怀王更不会放在眼中,一朝权力在手,天下收归我有。贪天下的心思,一看即明了。
当初读巨鹿之战,佩服项羽破釜沉舟的勇气,今日再读,感慨项羽的短视。当初读截江弑君,奇怪项羽凶相毕露的行动,今日再读,感慨项羽的短视。
夜深至此,戛然而止,改天再续。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篇十六
读《史记》项羽本纪篇,钜鹿之战、四面楚歌、垓下之围等,都可看出项羽是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猛将,但是有勇无谋、刚愎自负,最终导致了英雄末路,自刎乌江。
项羽求学无耐心,“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虽不肯学,钜鹿之战却能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大破秦军;战场英勇无比,无惧无畏;但鸿门宴上却又优柔寡断,没能狠下心杀刘邦。
有勇无谋、用人不当、偏听偏信,失去将士谋臣之心;性格残暴又让其失去民心。
性格上的严重缺陷,即使连续多场大胜,却因一场大败,而无力回天,感叹“时不利兮骓不逝”!甚至没有卧薪尝胆、东山再起之心。
读史读古人,除了向古人学习,更重要的是自己从自身上反思。
说项羽身上有性格缺陷,那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
我们身上没有项羽的勇就罢了,但我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缺陷。
比如,项羽求学无恒心,浅尝辄止,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呢?读书不够深入,甚至坚持也没能坚持多久。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
不管求学,还是工作,或者精通一项技能,莫不是在孤独中孜孜以求、试错、反馈、练习、继续尝试,周而复始,经年累月才能有所成,却又往往急功近利、毫无耐心。
比如,听不得别人的忠言逆耳,虽没有项羽的愤而杀人,却也常常听不进良言。
至于谋略、策略,不管学习,还是成长,都可以慢慢学习、成长,关键是即使遇到挫折,也坚持,培养自己坚毅的性格。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以此敬大英雄!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篇十七
《史记·项羽本纪》(后文均称羽纪)历来是《史记》名篇。太史公可以说是非常用心而写的。历代学者、文人对羽纪推崇备至。我也曾几次读过羽纪,几年之前我讲过《项羽之死》,都觉得既然项羽并未称帝而却能位列本纪,实在是太史公对项羽青睐有加。
最近再读《史记》,最开始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而来,本想吃老本,却忽然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曾一次性的系统的读过全书。从读过全书的角度再来读羽纪,忽然发现和原来的感觉大不一样了。
再读羽纪,忽然觉得之前自己对太史公的秉笔直书少了一份真挚的虔敬,多了一丝从众的阿谀。
项羽能入本纪,我们必须要从《史记》全书来读,断章取义去读,则辜负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太史公精神。
其实说本纪是记录帝王一说,并不够严谨。前有《秦本纪》洋洋洒洒记录大秦帝国的崛起的漫漫历程,后有《吕太后本纪》细致传奇记录一位握有实权而没有帝号的女枭雄。羽纪的位置,前面是秦始皇,后面是汉高祖。项羽正在其中,恰恰说明,太史公只是把项羽看成是一个时期内的全国号令发出者,执政当家第一人。
夜深至此,戛然而止,改天再续。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篇十八
我认为项羽之所以没有打败刘邦就是因为他在政治上太幼稚单纯没有经验没有学会君王应有的———忍从本纪看出司马迁对项羽有很多惋惜之情~~项羽支持无降论灭掉20万降兵各有各的看法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读完后的感觉本人还是喜欢项羽的喜欢他的霸气~~乌江的水滔滔流着,他身负重伤,接他的船就在江边等着他。剑鞘不知去了何方,他倚着剑,仰天长啸“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然后,拔剑自刎。
遥想项羽当年,“力拔山兮气盖世”,驰骋中原,纵横大河上下,函谷关内外,以破釜沉舟的胆略,消灭秦军主力。所向无敌,叱咤则风云色变。“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可见其少时志向之远大。巨鹿之围,“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他以其过人的卓识和非凡的胆略,以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魄,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巨鹿之战。使得“百二秦关终属楚。”如此一位指挥千军万马,驰骋沙场,令“诸侯将莫敢仰视”的将军,是何等的威风凛凛,豪气冲天!鸿门宴上,亚父的暗示他不是熟视无睹,项庄舞剑时,只要他阻止项伯“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只要他一个手势,或者一个眼神,项庄就可刺刘邦于座。但是他没有,不是他不知道纵虎归山,后患无穷,而是他“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他不是小人,而是君子,是男儿,是大丈夫,他不行小人之计,这不是妇人之仁,而是君子之度。
世间无常胜将军。垓下之战,项羽平生第一次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兵无粮,马无秣,外无援军。在这四面是一片大平原,无险可守的垓下,是不能打持久的坚守战的。他是军事天才,深知这一仗的败局以定,唯一的出路只有突围求生。打成这样的结局,他心中异常难过。然而,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也是无可奈何的。
夜已深,他无法入睡,他此刻的心情只有他和他的虞才能够明白。他坐在帐中,与虞相对而饮,由于他此时正处在极度烦恼而又极度兴奋的状态中,学书“足以记姓名”的他竟吟出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豪迈诗句。虞姬则和唱说:“汉兵以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英雄也是人,英雄也有爱有恨,更何况项羽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当虞姬拔剑倒地时,不流泪地盖世英雄,万感交汇,抱住他心爱的虞,放声痛哭。谁说刘邦是英雄,为了自己能够活命,不顾老父生死,将与自己同车而坐的儿女双双推下车,这样的人能是英雄吗?大家请看,英雄怀抱爱姬,以剑掘土,然后,将虞的首级埋了下去。最后,泪流满面的项羽霸王别姬。如此重情重义之人,英雄,他当之无愧!乌江边上,他笑着选择了死亡“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试问天下能出此言者几人?他宁死也不肯过江东,“不成功便成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项羽是失败了,然而他败的豪壮,他败亦为英雄!不像刘邦,虽然他赢得了汉室四百多年的基业,但是中国人自古以来不以成败论英雄,他终究没有赢得这个美名!项羽,我心目中的英雄!你无愧与“西楚霸王”的美称。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篇十九
在中国历史中,项羽无疑是个传奇人物。他没有尺寸的封地作为根基,硬是凭借自己的勇猛善战,不出三年,就灭亡了秦朝。虽然最后天下还是落入刘邦手中,项羽的这份伟业也是“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根据太史公描述的项羽的事迹,他的成功与失败可以从中找到原因。
成功首先需要的是建立目标。项羽小的时候,便有雄心壮志。他不学写字不学剑法,认为“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他看到秦始皇出游,不假思索地就说出“彼可取而代也”。项羽的霸气是与生俱来的,他从小就有一统天下的志向,这也是他东征西伐、所向披靡的动力。
要打胜仗光靠雄心壮志是远远不够的,项羽的勇猛果敢、坚决果断是他成功的另一大原因。当面对强大的秦军时,项羽做出了惊人的破釜沉舟的举动,不给自己和士兵们留后路,于是楚军无不以一当十,最终大破秦军。当楚汉久久相持时,项羽对刘邦发出挑战,项羽派出的壮士都被刘邦的神射手射死,但当西楚霸王亲身上阵时,神射手被吓得目不敢视,手不敢发。当四面楚歌,项羽已注定失败时,他痛痛快快的打了最后一仗,他的队伍杀死了近百个汉兵只损伤了两名自己人,他自己一个单枪匹马地就杀了数百个汉军。如此的英勇与霸气,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拥有这样的先天条件,也注定要成就一番大事。
然而,虽然他曾轰轰烈烈,曾所向披靡,最终也败在了刘邦手下。这样的结果也是有迹可循的。
骄傲自大是项羽显著的性格特点,也是他的致命弱点。鸿门宴中,项羽不听范增的再三劝说,不肯杀死刘邦,轻视了刘邦对自己的威胁,最后吃下了自己种的苦果。占领了咸阳后,他不听劝说,没有借助咸阳地势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建都称霸,非要回到楚国,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分封领地时又没有公平公正,这样也难怪王侯们会背叛他。太史公也评论道:项羽夸耀自己的战功,只知道一意孤行而不吸取古代的经验教训,只想着成为一代霸王,只想着用武力征伐经营天下,结果五年的时间,国灭人亡。相比之下,刘邦就谦卑宽厚得多。郦食去劝说刘邦时,刘邦因为自己一开始的傲慢而赔礼道歉,后来获得了郦食的帮助。对待张良、樊哙等忠臣,刘邦虚心听取他们的谋略,凡事征求他们意见。刘邦也说,重用了贤臣是自己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用,所以最后被自己打败。
在《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一句话:“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打仗需要的是武力制胜,这是项羽所擅长的。然而治理国家就得讲究顺应民心了,秦朝灭亡的这一个教训,项羽却没有吸取借鉴。秦国的降兵军心动摇时,项羽当晚就把他们二十几万人统统活埋;他占领咸阳后,大肆烧杀掳掠;项羽称霸后讨伐叛乱的齐、赵国两国时,一路上铲平城墙,烧毁房屋,对于一切降兵统统活埋。对于所占领的地区,项羽大开杀戒,用屠杀的方式来占领城池,这样的做法是不可能得民心的,反而会引起百姓的极大恐惧从而孤注一掷地反抗。再对比一下刘邦的做法,在项羽死后,楚国纷纷投降,只有曲阜拒不投降。刘邦曾想发兵把它夷平,但想到曲阜的军民这样做是出于守礼仪,为主死节,便派人拿着项羽的头给曲阜人看,最终使他们投降。对于项家的人,刘邦也不杀,甚至分封了几位对自己有功的项家人。
楚汉争霸一直是中华历史中一页引人注目的篇章,通过太史公的记录,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很多关于这两位英雄人物的事迹,领略他们争夺天下时的风范。依我看来,项羽的作战能力强于刘邦,但是综合其他方面,胜利的天平还是倾向于刘邦。在太史公的笔下,重现了一位英勇威猛、有血有肉的西楚霸王,重现了一位悲剧英雄,他有无与伦比的霸气,也会错失良机、误信他人。历史选择了刘邦,但也没有忘记项羽,这样一位特点鲜明的人物将永存于中华民族的记忆中。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篇二十
项羽,西楚霸王也!
再三读过了司马迁的《史记》,忽然觉得重新认识了项羽,每一次的感觉都是那样的不同,这恐怕就是这部千古名著的非凡魅力吧。
司马迁作为一代史学大家,自然对历史、对历史人物有过人的认识与感受。而我,一无名小辈,也斗胆于此细评一下这位英雄。
项羽,本非帝王,司马迁却给了他“本纪”的待遇,由此可见项羽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的,司马迁崇拜项羽,这个横扫千军的大将,真就是“力拔山兮气盖世”,数挫秦军,面对千军万马,毫无惧色。危难之时,立斩宋义,破釜沉舟,巨鹿激战,终得以全胜秦军,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项羽确实可以用“英雄”来形容,在他,绝对担得起这个头衔。
但是项羽最后却落的乌江自刎的下场,实在悲矣!应了那句古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的,项羽当然也有他的缺点,这个缺点最终成为了他失败的源头,那就是:刚愎自用。他力能扛鼎,勇可将兵,但是,一次又一次毫无挫败感的胜利,使这位本就有点自大的将军越发自命不凡。任何人,任何事在他的眼里已经不再重要,他就是规则,就是天命。就这样,项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这样的做法,招致诸侯的判心,在众人的“作壁上观”和刘邦等人的“围困垓下”,项羽走上了乌江自刎的不归路。
项羽是个英雄,而刘邦只能算是枭雄。
英雄与枭雄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对自己想要什么的认识不同。项羽要的是名声,他要众人对一个英雄的膜拜,所以他不屑刘邦的反复无常,所以他没有看出了刘邦“鸿沟之议”的缓兵之计;刘邦要的是天下,所以,一切可以帮他的得天下的,即使并非光明正大,即使反复,他也会做。
鸿门一宴,项羽错过了一生绝无仅有的一次转折点,从此以后的项羽,虽然也曾打过无数胜仗,但是其势却呈下降的趋势。人人都说项羽是“妇人之仁”,我以为不然。项羽不杀刘邦是因为坐拥四十万大军,一个小小的刘邦,十万兵马,在他看来根本不足为惧。项羽再一次的妄自尊大,放掉了刘邦,放掉了最终胜利的机会,这种机会,转瞬即逝,最终使得项羽无力回天。
天下,不是英雄能拥有的,英雄只能拥有天下人的敬仰,而不能承担天下人的衣食住行。坐拥天下者,必须要有容人之量,要有虚怀若谷之心,项羽恰恰就缺少这一点,太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接受他人的劝谏,并深切地将这种思想融汇于他的一言一行,气走亚父范增,使得霸王失去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左膀右臂;分封诸郡之时又不懂得收买人心,反而给自己分封了最肥美广博的土地;火烧阿房,大火三月不息,暴戾之气毕现。这些不安定的因素一点一点,聚沙成塔,终于在垓下之战爆发。他最后只能拥有致死追随的乌骓马和美人虞姬。四面楚歌之后,乌江自刎。
项羽当然是敢做敢当的。他致死不愿渡乌江复见江东父老,虽然这里面也有极大自尊心作祟,但是,项羽选择自刎,说明他光明磊落,李清照,生长于宋朝动荡之际,面对外敌侵犯宋王的匆忙逃亡,使这位一向外柔内刚的女词人愤然写下了千古名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面对强敌,就应该拿出项羽的精神,至死不能逃避,要勇敢面对即使失败也虽死犹荣。
同时项羽亦是悲壮的,司马迁在对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功绩赞扬之时,也没有忘记要以一个史学家的客观角度评判项羽的自大:“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其不谬哉!”司马迁是成熟理智的,他没有被盲目的英雄膜拜所蒙蔽,客观地说出了项羽的不足。他的自大,即使上天给他再一次的机会,如若自大的个性不改,还会是一样的结果。
没有答案,希望不会是“蝴蝶效应”。哈哈!
……。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篇二十一
过了漫长的一天,今天总算把《史记》中的《项羽本纪》给读完了,之前我读《五帝本纪》《周本纪》和《秦始皇本纪》的时候都感觉没什么好写的我还在发愁今天看完啦《项羽本纪》终于有了灵感,我就轻松了许多。项羽是个英雄。
项羽的血流入家乡的水,这水的一旁是他曾经守护的地方,而他也将在这萦绕千年,不禁为他叹息,不禁责问历史为何选择了刘邦,但我只是站在历史长河的边缘,无论这里多么汹涌,多么绚烂,我都是一个过客,无法涉足去改变命运的轮迹,乱世的光华似乎就在瞬间,乌江流水已滔滔而去,只是未曾惊醒了沉睡的霸王。
安息至永生,是经历了时间所遗留的,项羽似乎在千年之前便已沉睡,但他的灵魂在时间中得到永恒,他化为江东子弟心中亘古的传说。
一切已过,英雄也有江水这归处,也许这是一种荣耀。长江边李清照是否为项羽叹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否亦是多少人的感言?只因那乱世不灭的光华。
项羽有太多的遗憾,或者说本该成为英雄的人却无法成为真正的英雄。但他在乱世中绽放了未有的光华,他的传奇让人觉得刘邦、韩信只能做乱世的配角。
有人说项羽除了打仗其它都不行,于当时的百姓无益,这样的人出任首领注定就是个悲剧。
他本可骑马追风。他的自负让人羡慕,但风中的低语却诉说着自负所带来的危难,项羽的死是历史的遗憾,他未能有完美的结局,毕竟这不是故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