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感悟孝道小学生(通用16篇)
感悟是一种对人性、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体验和领悟,它能够启迪我们的思维和创意。感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保持持续的学习和思考。阅读以下感悟类的文章,或许可以找到一些共鸣和灵感。
感悟孝道小学生篇一
孝心,是让爸爸妈妈脸上荡起微笑;孝心,是让爸爸妈妈不再费心操劳。当我了解孝心的时候,爸爸妈妈已满头白发;当我推行孝心的时候,爸爸妈妈终于露出会心的'微笑。啊!孝心!
这首小诗,是我一个人创作的,我把它写在了小本子上,静静的,等着那一天的到来……。
非常快,那个日子临近了,我把那首诗工工整整地抄在了彩纸上,折好放入信封里,藏进了书包。
放学了,我拉开了家门,看到父母都不在家,我便早早地写完作业,静静地等候着父母回家。
“吱呀一一声,门打开了,父母终于回来了,他们浑身都湿漉漉的,直往下滴水,布满红血丝的双眼中透着疲惫。我连忙拿来两条毛巾,他们两个摘下眼镜,用毛巾在头上,身上,手臂上胡乱地擦了一通,然后把毛巾扔进盆里。
等他们两个在沙发上坐定,我就转身跑回房间拿来了那个信封,神秘地一笑:“父母,你猜我给你们拿来了什么?”“什么呀!”母亲忍不住说到。我从身后拿出了那个信封递给了他们,他们拿出那首诗,眼眶湿润了…我也流下了眼泪,扑上去拥抱他们。
爸,妈,大家之间语言愈来愈少,沟壑愈来愈大,我有时也顶嘴,那是多么不孝啊!最后,让我轻轻地把这首诗再一次吟诵:孝心,让爸爸妈妈脸上荡起的微笑;孝心,是让爸爸妈妈不再费心操劳。当我了解的时候,爸爸妈妈已经满头白发;当我推行了孝心的时候,爸爸妈妈终于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啊!孝心!
感悟孝道小学生篇二
今年我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寒假,由于我参加了一个独树一帜的冬令营。那是由宁波半边山公司和宁波总工会联合举办的为期四天的“《大学》一百”小学生孝道冬令营活动。
这一天下午,我兴高采烈地坐上了父亲的车,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父亲告诉我到营地了。我兴致勃勃地下了车,看见了营地的大门,上面有四个显眼的黑体大字———“东海学堂”,看上去很古朴。东海学堂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建筑,它坐落于象山半边山景区的沙滩边,斜对面就是大海,在冬天温暖的阳光照耀下,海面波光粼粼,把东海学堂衬托得庄重而漂亮。
晚上我和来参加这次冬令营的其他同学都穿上了统一的'大红色营服,经过一番自己介绍,我还认识了一位男孩子,他成了我的好伙伴。第二天,大家一块去上了孝道课。给大家上课的老师是台湾著名学者,黄弈勋先生。他给大家讲了一个有意义的小故事,是关于孔子的学生子路历经千辛万苦,努力为生病的妈妈吃上朝思暮想的白米饭的故事,大家听了这个故事都很感动。是啊,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孝顺长辈是大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想到了我的父亲、母亲,他们天天很辛苦,我却一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们为我做的太多太多,我也要孝顺他们。黄老师还跟大家讲了吃年夜饭的礼仪,我知晓了吃饭时要大人先入座,吃饭时不可以说话,不可以浪费食物……我想,立刻要到大年三十了,我可必须要好好表现啊!
后面几天,大家还学习了香道课、剪纸课……,我和冬令营的小伙伴们成了影形不离的好朋友。
短暂的四天冬令营就要结束了,这是一次美好的经历。我不但学到了很多常识,而且收获了友谊,知道了感恩。
感悟孝道小学生篇三
《孝经》的通篇理论便是孝道,但是这个“孝”并不只是对父母的奉养,而有更深刻的含义。
在《孝经》中,孔子认为,对国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能光宗耀祖的,才是大孝在书中,孔子描述了不同等级的人应该向父母履行的各种不同的孝道,表现出了明显的等级观念,然而,孔子说的孝并不是对父母的一味顺从,而是当父母行为不正时,勇于提出,这与后来封建社会的愚孝是不同的。
《孝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对中国的政治、历史、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在《孝经》中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比有先也,言有兄也。”这句话的大意就是天子不但不以自己为尊,还要尊其父,不但不以自己为先还要先其兄。对待兄弟们都以理对待。这也就是孔子的理论不同于其他的地方吧。《孝经》提出要借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其宗法等级关系和道德秩序,它还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它把维护宗法等级关系与为君主服务联系起来,主张“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并按照父亲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提出“孝”的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学校为我们推荐《孝经》这本书,就是想让我们对自己的父母多一些理解,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后悔。其实,父母比想象中要更加爱你,只是方式会有些特殊,我们都要理解父母,记住一个字—孝!
感悟孝道小学生篇四
绿树衬着白墙黑瓦的古风房屋,以蓝天为背景,以孝道为地基,筑成了意义非凡、与众不同的中华孝道园。
很难描述自己身处中华孝道园庙集之中的感觉,四处放满了历代贤德明君、热血英勇烈士的纪念牌,牌前是祭祀的物品,一排排一列列棕红色的立牌上写着金色的字,似在刻画着当年他们的明智治理、他们的忠烈,四处都弥漫着令人肃然起敬的气息。
祭祖活动是不一般的,整个七年级的同学整齐地排列庙前的广场上。只闻一阵有序的钟声重复在耳畔响起,随着一声声“咚——咚——”,两位身着红衣汉服的女子跟在身穿汉服的大祭司身后,他们三步一鞠躬,瞬间带着我回到了古时。只见他们一步步踏上阶梯,两位女子点燃几柱赤红的`香,与大祭司互行鞠躬礼后,大祭司接过香,向贤德明君与先烈深深地鞠了一躬,将香插在了香炉里,仿佛所有的感情都融在香的缕缕烟雾中,飘向天边了,对祖先贤人的感激尊敬溢于言表。我抬头望着仪式的进行,藏不住心中无尽的敬佩,只能尽数体现在我毫不挪移的目光上。
“一鞠躬。”大祭司一声令下,台阶下几百名同学一齐弯下了腰,为列祖列宗弯腰。或许他们的故事令人可歌可泣,或许他们的行为令人感激流涕,又或许他们的命运令人潸然泪下,我们为此鞠躬,不仅为了纪念,也是为了传承,将他们的美好品质传下去,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炎黄二帝,大德大志,百位贤君,孝道传家……”吟唱《黄帝颂》,我从来没有听过这首歌,但却如此熟悉。脚下是灰石砖,面前是祭祖庙,几千年前黄帝扶持百姓,村民感激黄帝的场景似历历在目,也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加深入我心。
孝,为成人之本,敬祖学祖,也为成人之本。“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将贤德明君的理念传承,将先烈们的精神传承。
感悟孝道小学生篇五
现代的都市,灯红酒绿,不断为了生存的我们,在愈演愈烈的竞争中,不断接受着艰难困苦的考验,不断在“时光”洪流中挣扎,也在‘生活的淘汰赛’中不断的出局,不断地荣升,同时也享受着丰富的物质条件与精神财富。
可我们有没有想过,每当想要早起的我们惫懒的躺在舒适的床上,不愿在朦胧中睁开睡眼惺忪的双眼时,我们的父母在做些什么?每当,我们在电视机前欢声笑语时,我们的父母又在做些什么。每当我们跟父母无理取闹时,可又曾想过父母的叹息与悔恨。
感悟孝道小学生篇六
孝道,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应该扩大范围了。也许真的要我们对整个民族尽孝对一切众生尽孝是大了点,听起来也觉得十分困难,但是整个民族养育了你,你是应该尽孝的;是许多许多的人给了你一个爱的世界,所以你也是应该尽孝的;是一切的生灵给了你一个美丽的生存空间,所以你也应该尽孝的。
成就一番事业,然后在自己的事业上默默地奉献,用自己的成绩与爱心来回报世界上的种种,这也是孝顺了吧!
感悟孝道小学生篇七
你要想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我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我的爸爸今年已经36岁了,他是一名外交官,整天忙忙碌碌。早上,爸爸八点就要离开家,晚上六点钟才能回来。妈妈也是一样,在房地产公司工作,每天比爸爸起得还要早。父母实在是太辛苦了。试问,我又能为他们干点儿什么呢?看到他们这么不容易,我真想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双手托着下巴左思右想,有了,就为他们泡一杯热茶吧!对!就这么办!说干就干,我从碗柜中拿出了一个杯子和一袋茶叶。好了,开始练习沏茶了。首先,我把玻璃杯小心翼翼地放到了桌子上。然后,我拿出了一小袋茶叶,慢慢地往杯子里倒。接着,把玻璃杯小心地搁到了饮水机前,打了一杯热水。闻一闻,茶好香啊!最后,我给玻璃杯盖上了盖子。瞧,杯里的茶叶有的挨挨挤挤,不肯分离;有的像一条条小鱼在海洋中尽情遨游;有的'像小蝴蝶在翩翩起舞,可爱极了!还有的像秋天的落叶,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渐渐地,杯子里的水变成了深黄色。“叮咚”,妈妈回来了。我连忙去给妈妈开门,“妈妈,您回来了!”“是啊!今天你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啊?”“嘻嘻,挺好的,来,妈妈,我要给您一个惊喜!”我把妈妈拉到了屋里,“看,妈妈,这是我精心为您准备的一杯热茶。”“是吗,那我可得尝尝。”妈妈喝了一口,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眼里的泪花。“真好喝,我的宝贝儿长大了!”我们母女俩抱在了一起。
此时此刻,我真正感受到了发自内心的快乐。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感悟孝道小学生篇八
的变化、发展之中。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日月运行在天空,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各循其规律,星辰遍布于广阔的天空。万物均有其规律,逆规律而行只能导致失败。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春夏秋冬四季循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秋天收割粮食冬天储存起来。人生不管发生什么事,四季不会颠倒,该发生的依旧会发生,不如顺其自然,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而不是打乱自己的生活规律和心态。闰余成岁,律吕调阳: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乐律中有六律六吕,配合十二个月来调节阴阳。前半句告诉我们:积少成多,一点点的积累,平年变成了闰年,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可以导致质的变化。后半句这说明一个巴掌拍不响,不管一个人多强大都要有其他人配合。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遇上寒夜,很快凝结为霜。云气要升空、遇冷才形成雨,露水只要遇上寒夜便结为霜,事物的转变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
可以通过一件事,但更要全面,不要片面的下结论。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真李柰,菜重芥姜:最有名的宝剑叫“巨阙”,最珍贵的明珠叫“夜光”;果子中最珍贵的是李子和柰子,蔬菜中最看重的是芥菜和生姜。巨阙最为锋利,夜光珠光辉无比,李子和柰子“和脾胃,补中焦”,芥菜和生姜开窍、解毒。每个领域里都有最为人称道的`,只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优良的品质,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其实最珍贵的不是某一事物、某一人、某一团体,而是他们身上的品质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现在我们班上坚持每天诵读半小时,要求孩子手口一致地点读,两周的时间过去了,明显的效果出来了。现在孩子诵读起来有板有眼,连没有教到的内容比老师还记得牢,我们班新来的刘嘉莹、张家辉等小朋友都能大胆大声地诵读《千字文》。看来,我们真的不可低估小朋友的学习能力,虽然他们平时有些俏皮,但学习的效应比我们大人还要强。现在我们诵读国学就好象有一种凝聚力,把小朋友的学习兴趣提得高涨起来。我们作为老师真的有一种自豪感!
感悟孝道小学生篇九
中国有5000年的礼貌历史。它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格而闻名。正如俗话所说,“我们必须;羊跪着吃奶,乌鸦有反奶的意思;作为小学生,我们也应该学习传统,孝顺,懂得感恩。
父母为孩子们搭建了一片爱的天空。当你悲伤、哭泣、悲伤或沮丧时,你可以随时回到那里,享受父母的爱。感恩父母,哪怕是一件小事都能让他们感到幸福。
一天晚上,我妈妈把洗好的衣服放在沙发上,对我们说:“我的妈妈;把我的衣服叠好,带到我的房间“之后,我自己忙着去了。虽然我弟弟不愿意叠衣服,但他还是做了。看着它,我的眼睛亮了起来,说:“等等,帮我把你所有的衣服叠好”然后,我先把衣服分类,然后把它们叠好。当我看着干净的衣服时,我想起了母亲每次洗衣服前的情景。妈妈非常小心。在洗衣服之前,她会检查所有要洗的衣服。当她发现哪里脏了,她会用洗衣粉挤一点,用手擦干净,然后把衣服放进洗衣机。有空的时候,我妈妈不用洗衣机自己洗衣服。我不喜欢干净,但我总是把衣服弄脏,但我不知道我妈妈在背后做了什么!这让我很惭愧。睡觉前,我妈妈说她明天有空整理她的房间和大厅。至于她的房间,谁想帮她打扫就得负责。说到这里,我想:我帮助了你。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让我们永远记住父母的教养,学会感恩,让父母多微笑,少担心,让父母生活得越来越幸福。
感悟孝道小学生篇十
“万岁!”这种声音是下课后从教室里传出来的,所有的学生都欣喜若狂,为明天的春游欢呼雀跃。
今天我们全班准备出发,已经在操场上有条不紊的排队了。听了唐老师的吩咐,全班浩浩荡荡向目的地——中坝行进。此行距离嘉陵江较远,路上要注意体力消耗。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过了嘉陵江大桥,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河岸上垂柳伫立,随风飘扬的柳枝翩翩起舞;几棵又粗又壮的梧桐嵌着光秃秃的树枝,但你看着它们,其实上面还有一点新绿;在肥沃的黑土地上,看似小树但树干粗壮的植物欣欣向荣;河岸上,一片片新生的小草在阳光下似乎沾着金粉;波光粼粼的河流,在金色的阳光下,变成了“金河”。
感悟孝道小学生篇十一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决不能恩断情绝,更不能数典忘祖。一个人只有有了孝心,才会有责任感、使命感和善良的品质。孝心让人成熟长大。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母亲的孝心,又怎么能谈得上爱这个家庭、爱这个集体和我们连在一起的国家呢?因为从广义和狭义的爱来看,爱有大爱和小爱之分,不言而喻,爱父母的孝心是“小孝”,爱祖国的孝心是“大孝”,每个人都应该做有“大孝”的人,唯此,这个人称得上是一个真正大写的人!
那么孝又是什么,我们如何践行自己的孝道呢?说到底孝道是儿女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完成实现父母的夙愿的具体行动和理想。每一个人都应对父母心存孝敬和敬畏,可反观现实又有多少人尽了自己的孝心呢?其实做有孝心的儿女并不难,只是看你有没有这份孝心,如果有了这份孝心,不论大小它们在孝心的天秤上都是等值的,天下的父亲都会真切地体会感知到,可以说确定做人的根本,检验一个人的品质优劣,没有比孝道更重要的标准和尺度了。
试想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长大成人,儿女为事业拼搏,为名利奋斗功成名就,衣锦还乡时面对的却是父母的一方坟墓,这该是一种人间怎样的悲剧和无语的痛。所以请不要等到功成名就时再尽孝心,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作为普普通通的人们而言,究竟应该怎样孝顺父母呢?我们不仅要努力工作用的成绩回报父母,还要听从父母的教诲,更要学会关心父母的冷暖温热,就像父母每时每刻在关心着我们一样。开门时的一句问候,疲惫时的一杯白水,冲突时的一次退让就会让父母心满意足。不要忘记时间的流逝,不要忘记生命的脆弱和不堪一击,更不要忘记父母的生育养育之恩。抓紧时间尽自己每一刻可以尽孝的时间,时间是不会等待的。为了不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悔恨,不让自己的父母而为自己的疏远冷淡而伤心,那么就请为自己的父母送上一句简单温馨的问候祝福吧!
其实孝无处不在,无数的感动就在我们身边。孟武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那么,这种孝在我们身边又有多少呢?说道“孝”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孝顺父母是一种永不磨灭的幸福和感动!那就是从日常和点点滴滴做起,父母口渴时,递上一杯清香的绿茶;父母身心疲惫时,帮父母放松放松身体和大脑;父母饥饿时,做上一桌可口的饭菜全家老幼欢聚一堂……年少轻狂和不再年轻步入中年的我们,只要听父母的话,不把父母的教诲看作唠叨,不让父母的心灵受伤,就是给父母的孝道。亚圣孟子说过“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太平了。”孝无处不在,孝就在我们身边,正像一首歌所唱的那样,人人需要献出一份爱,这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乐园。世界需要更多的孝心,更多的关怀,行动起来,孝敬长辈,从现在做起。
感悟孝道小学生篇十二
“如果你想回报父母,并不一定需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也就只需要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生活中顺从父母一点就可以了。他们一定回非常欣慰的。”老师曾这样对我说过。
有一次,老师留了一篇习作叫《我为父母做一件事》。我做在书桌前呆了半个小时也没有一点思路,我只好亲身体验一次,我给妈妈洗了脚。妈妈没有说什么,但从她的脸上居然留下了两行热泪。这泪不是咸的而是甜的,因为这是感动的泪。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千古不变之美德。而现在人们把钱看得那么重,却不把一个“孝”字放在眼中。有多少老人流离失所,可他们都是儿女成双。
孝啊,为什么现在不孝之子如此之多。孝子那都是因为从小养成的,只要从小有孝的意识,长大之后才可能成为一个让人敬佩的孝子。
感恩父母,就是孝敬父母。我们又何尝要做一个不孝的逆子,人人臭骂呢?孝,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什么是孝?孝,是常回家看看的期盼,是亲手给瘫痪在床的老母喂一口饭,是在父母临终前静静的陪伴;孝,世间千万种,是盛开在心底的至善之花!
我曾听说过季羡林老人的故事。
儿时的季羡林家境贫困,在他父母刚刚结婚时,家里几乎连饭都吃不上。他的母亲,一个字也不认识,生活了一辈子,连名字都没有。他们家里只有半亩多地,一家人的希望全在这上面了。
有一年,季羡林的母亲在中秋节时不知从哪里弄来一点儿月饼,给他掰了一小块,他很珍惜,因为他难得吃一次。他当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在吃。后来回忆起来,她根本一口都没吃。
季羡林在母亲身边只呆到六岁,之后两次奔丧回家,呆的时间都很短。后来他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容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他难解又易解:他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寒,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又从何而来呢?老家的邻居曾对季羡林说:“你娘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包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愿望却始终没有实现,一直到她不舍地离开这个世界。
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正应在我们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身上,一想到这句话,他就肝胆俱裂热泪盈眶。他后悔,他说:“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荣耀,都比不上陪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认识!”
世界上很多人与季羡林老人一样,不是不孝,只是孝得太迟了!
趁着我们还年轻,我们还有能力,让我们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传承下去吧!
感悟孝道小学生篇十三
20xx年4月20日,我们二龙中心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山东省亲情教育系列活动办公室主任、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等栏目总导演、山东省天下父母文化传播中心秘书长吕明晰《凝神聚气共筑中国梦》的专题讲座。在3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吕明晰老师围绕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如何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孝道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好行动等方面为我们全体教师上了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教育课。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孝道”一直被历朝历代深深重视,甚至被奉为“国之根本”。孝,作为中国传统的道德准则,千百年来规范着世世代代,贯彻于万户千家。其内涵就是善事父母、尊敬父母。应该说,经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孝”是完全可以同社会道德融合的,值得广泛倡导,大力弘扬。我觉得,如果把“尊重老人,孝敬父母”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口和着力点,把中华民族“崇孝”的传统美德植入到学生的大脑中,融于学校的德育体系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能辐射到家庭和社会。试想,当父母在家里感受到子女的孝敬时,他们又怎能不去更加孝敬自己的父母。
如此这般,间接提高了家庭的文明程度,又必将推动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与进步。“百善孝为先,一切事情都应该从孝道做起。他认为“孝”是人格完整的基础,有“孝”的人也有责任心,有担当,知恩图报。“孝”是成功的保证,有“孝”的人讲义气、有爱心,会得到大家的合力相助,能够成就大的事业。
通过这次报告,让我更深刻地认识了“孝道”的真正含意,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把吕老师的这种观念传承给我的学生,让他们都成为孝敬长辈的人,这样才能做一个人格完整的人,才能让大家看到“凝视聚力,实现中国梦”的美好社会。
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襟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以及的脆弱。
是的,每个子女在自己的父母眼里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但我们也总不能永远在父母的襁褓里成长吧!我们也不要把父母关心我们和照顾我们的习惯当作是一种义务,因为我们总有一天要长大,总有一天要离开,总有一天翅膀回硬,回飞出那照着我们的呵护伞,去寻找那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可不管我们走的再远,家永远遗留着我们温暖的归宿,家里也有我们最亲最爱的人。
我们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让父母奔波劳碌;我们也不要为了家产,而让父母左右为难。我们现在都有照顾自己的能力,为什么不凭借自己的一双手向父母尽一分孝心呢?也许是一处毫宅,也许是一片转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尺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一万机的金钱,也许是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无论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无论这种方式是丰厚还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献上一份孝心,那么这种感情都是无比珍贵和美好。
孝,是捎纵即使的眷恋;孝,是无法重视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苦恨的往事……谁言存草心,报的三春辉,让我们永远记的孝心的存在,孝心是无价的。
感悟孝道小学生篇十四
孝,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文化。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孝文化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维系家庭和睦,增强民族团结,稳定社会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俗语说“百善孝为先”。孔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有也,其为仁之本与。”就是说孝是做人的根本,孝是做好人的前提,一个人连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尽责任,如何能成就大事,还能对谁担起责任?还能值得周围的朋友信任和托付吗?“孝”是一切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的道德基础,“孝”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素质,一个人只有首先做到对父母孝敬,具备这个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才能做成人,做成事,乃至在工作中具备其他的优良素质,恪尽职守,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而我,作为一名教师,身正为范、德正为师,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教育子女是责无旁贷的义务,千字文中说的好,“提起家教,至关重要,父母言行,子女仿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父母的身教胜于言教。孩子们孝德时候就懂得只要家里有一点好吃的,爸爸妈妈一定是先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尝尝。当他懂事时起,我教育他如何做人做事,当他上学时起,我辅导他如何学习;要求他在家里要做到“父母命需顺从、父母责须敬听”,在外边要做到“长者先,幼者后”。
孝老爱亲,用实际行动去传承,传承一份份美与爱,传承这一种伟大的传统民族文化,唤起每一个人的孝心!
感悟孝道小学生篇十五
这几天我们不上学,因为五一劳动节放假。我很快就把作业做完了,所以妈妈让我自己去玩我的玩具。可是一个人玩儿实在是太没有意思了,所以我就叫:“妈妈!来陪我玩儿吧。”可是妈妈正在客厅跟姥姥聊天,她就说:“你自己玩儿吧,等会儿。”我一直喊了好多遍,她都不来,最后我很生气,就大声喊着说:“妈妈!你对我没有孝道!”妈妈听到了,就走过来笑着说:“宝贝!你说啥?”
我说:“你对我没有孝道!都不来陪我玩儿。”妈妈听了这话笑得更大声,问我:“你为什么这样说我呀?”我理直气壮的回答:“电视上都说—陪伴是最好的孝道。你不来陪我,当然就是没有孝道啦。”妈妈听我说完,笑得都弯下了腰,还跑去把我说的话跟姥姥说了一遍,结果姥姥也笑了,只有我莫名其妙的看着她们在大笑。
后来妈妈抱住我说:“你这个小机灵呀!孝道是晚辈对长辈说的`,长辈对晚辈的是爱心才对呀!”哈哈,原来是我搞错了词语,闹出这样的笑话,还挺有趣的。
感悟孝道小学生篇十六
孝道,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应该扩大范围了。也许真的要我们对整个民族尽孝对一切众生尽孝是大了点,听起来也觉得十分困难,但是整个民族养育了你,你是应该尽孝的;是许多许多的人给了你一个爱的世界,所以你也是应该尽孝的;是一切的生灵给了你一个美丽的生存空间,所以你也应该尽孝的。
成就一番事业,然后在自己的事业上默默地奉献,用自己的成绩与爱心来回报世界上的种种,这也是孝顺了吧!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道大于天”,在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孝道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作为晚辈应尽的义务。
父母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了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上,是父母把把我们含辛茹苦地养大,是父母教我们怎样做人。父爱如山,母爱如水。他们默默地为我们付出,不求任何回报,所以我们更加应该孝顺父母,懂得感恩。
小时候,我在背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妈妈就给我讲了东汉时黄香孝顺父母的故事。九岁的黄香是所有做子女的榜样,冬天,为了让父母能好好休息,他用身体为父母暖被窝;夏天,他用扇子为父母扇凉席子。他的细心和孝顺深深地感动了我。
上学后,老师也给我讲过“孝”字的意义。“孝”上面是个老人,下面是个孩子,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要在上面保护他们;而父母老了以后,孩子就要背起他们,承担起赡养他们的责任。
孔子曾经说过:“孝,德之本也。”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品德高尚的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做一个孝顺长辈的好孩子。
孝与不孝的界限,从来没有人丈量过,却始终立于人们心中,像一根与生俱来的标杆。但或许是年数太久了吧,其上锈迹斑斑,摇摇欲坠,也难怪很多人都忽视了它的存在。曾经一度坚信,孝道的泯灭只是娱乐媒体们的夸大其辞,以此引起人们日渐分散的注意力,然后就这样理所当然的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茁茁的成长着。然而,时至今日,当身边亲近的人也开始上演所谓的‘财产争夺战’,忽然惊醒,不孝,已经像一场流行大感冒,在社会的角角落落大肆蔓延,好治却也易复发。
诗经,相对于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确实充满了理想的乌托邦色彩,就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这两者的理想之处就在于对‘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描述。那是一个温情的社会,所有的人都是慈眉善目,所有的物都是天然无公害,甚至连空气都好闻上很多,脉脉流动的事大爱的力量。居于其中,幼小的孩童与年迈的长者自然受到信心呵护。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这个社会保障制度日臻完善的今日,孩童成了学习的机器,老人竟成了免费的保姆与财源,赤裸裸的不是爱,是利益纠纷。或许这样说有些偏激,但却是不容回避的社会顽疾。究其病灶,罪不在社会管理,只是人们的价值取向出了问题,只是再强大的'社会管理也无法扭转的巨大的细微的力量。
怎么才能让社会驶会回正轨呢?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然,我开始想一些人一样开始干着急,坐不安寝不寐,甚至嘴角都起了泡。然而看着一群自得其乐的人,心里还是暗暗叹气,却也忽然明白过来,只要做好自己,不也就够了吗?等到长到父母这个年岁,不要忘了将爱与关怀给予他们,就像他们现在给予我一样。但我深知,这绝不是一次等价交换,因为父母给予我们的,远远多于、深于我们所能回报的,毋庸置疑。但我们仍要尽力去做。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爱是永不止息。
----圣经——哥多林前书。
多少年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对父母依赖和索取,总是在有求于父母的时候才会变得乖喜。当我们哭泣的时候,可以找父母倾诉,甚至把父母当做是出气筒。累了,倒头睡下,也只有父母会蹑手蹑脚地走进我们的房间,为我们盖好被子。清晨总抱怨父母为什么不叫醒自己,却忘记了父母早已出门,只有一个寂寞的背影。
王祥,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这就是著名卧冰求鲤的故事。
牛有舔犊之意,鱼有弓身救子之情,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自然界中有无数个例子在为我们证明着亲情的藕断丝连,相濡以沫的感动,我们还有过付出吗?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父母可以为我们付出,难道我们就不可以为父母做点什么吗?记得姐姐快结婚的时候,奶奶对她说,男朋友丢了可以找回来,父母就一个,丢了就永远消逝了,你再也得不到那种莫名的温暖了。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父母是很容易满足的“小孩”我们所做的也只是举手便可以完成的动作。无非是对母亲的一个会心微笑,是一次主动承受错误,是为父亲敬上一杯酒,是为母亲献上一杯茶,是对父亲的一句关怀,是对母亲的一次体贴,是陪父亲扛一次水桶,是为母亲递上的一碗热粥。仅此而已,有什么做不到的?爱是可以凝固时间的钟,一个动作,便可永恒!
谨以此献给天下有爱的人,献给我的父母。
无意间搜索,我看到了一赡养纠纷,二原告已是迟暮之年,走路都已经颤颤巍巍。二人于1953年结婚后生育了两男两女,即本案的四被告,四个人都是由两位老人抚养成人,现都已成家立业修建了楼房,可他们却在两位老人年事已高,丧失劳动能力的时侯让他们住在修葺的猪圈楼上。
说实话,我自认为我是一个很理性的人,所以在看到这样的事情时,我的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思考这个家庭中子女与父母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子女与父母是要有多大的矛盾才能让他们如此安置年迈的父母而忘了父母曾经的生养之恩。
(1)父母的忽略。
讲到原因,我想到的第一个原因就是这个,80后的孩子不像我们现在90后的孩子因计划生育所以个个都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宝,而是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血缘亲戚一大堆。虽说天下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不可否认,孩子多了,烦心的事也就多了,父母自然而然会因为家庭或个人的原因在不经意间偏爱其中一个孩子,而忽略了其他的孩子。
哪个孩子不渴望父母的关注,却因父母无意间的忽略受到了伤害,数次多了,便自我感觉父母不爱自己了,长大了,只记住了父母的不好的他们,亲情自然也就淡了,怨或恨却增加了。于他们来讲,只是远离父母已是仁至义尽,想要他们好好的赡养父母,呵,那纯属扯淡。
(2)父母财产分配不均。
俗语说人多好办事,可这个道理在赡养父母的问题上却并不灵验。子女多了,当他们成家立业另立门户之时,大部分父母都会因林林总总的原因使某个孩子的财产比其他孩子的要多。良心好点的,最多也就在心里抱怨一下,该有的赡养费却不会少上一分钱,可是亲情却也淡了,调查一下不难发现他们回家的次数也少了。
至于没有良心的人,我想不需要我说大家也都知道,众多的纠纷案例中可是有不少都是因为财产分配不均引起的。
(3)爱人与父母的隔阂。
有使以来,因自身爱人与父母的关系不好闹上法庭的赡养纠纷同样不少。不是他们不爱父母,而是相比较而言他们更爱自己的另一半。以他们的立场来看,一边是一起度过前半生的年迈的父母,一边是将要一起度过后半生的妻子,即使是愿意赡养老人,也会因为新婚妻子的枕边风而远离老人,不与父母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在他们的想法中还是爱人重要,至于父母,给点钱也就差不多了。
这并非危言耸听,任何一个人处在赡养父母与维系自己小家庭安稳的矛盾中都会举步维艰,大概只有父母曾在年少时给予他深刻的感动的人才会站在父母这一边吧。
虽然那案件最后已然完美解决,可我却并不认为这是值得庆贺的事情。当赡养父母的问题闹上法庭,当儿女与父母站在对立面时,我深刻的怀疑亲情是否还在,即使赡养问题最终得到解决那又怎样,父母的心已然凄凉。
俗语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而父母给我们的,又何止是滴水呢?父母恩情深似海,他们给我们的是整个大海,我们应该懂得回报,懂得孝道。
何谓孝道——百善孝为先,孝之以其道,只有心怀孝道的人,才终能收得善果。
我们必须明白,即使不在同一屋檐下,父母的手臂,也一直在为我们伸展……——题记。
什么是孝?孝,是常回家看看的期盼,是亲手给瘫痪在床的老母喂一口饭,是在父母临终前静静的陪伴;孝,世间千万种,是盛开在心底的至善之花!我曾听说过季羡林老人的故事。儿时的季羡林家境贫困,在他父母刚刚结婚时,家里几乎连饭都吃不上。他的母亲,一个字也不认识,生活了一辈子,连名字都没有。他们家里只有半亩多地,一家人的希望全在这上面了。
有一年,季羡林的母亲在中秋节时不知从哪里弄来一点儿月饼,给他掰了一小块,他很珍惜,因为他难得吃一次。他当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在吃。后来回忆起来,她根本一口都没吃。季羡林在母亲身边只呆到六岁,之后两次奔丧回家,呆的时间都很短。后来他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容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他难解又易解:他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寒,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又从何而来呢?老家的邻居曾对季羡林说:“你娘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包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愿望却始终没有实现,一直到她不舍地离开这个世界。
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正应在我们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身上,一想到这句话,他就肝胆俱裂热泪盈眶。他后悔,他说:“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荣耀,都比不上陪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认识!”世界上很多人与季羡林老人一样,不是不孝,只是孝得太迟了!趁着我们还年轻,我们还有能力,让我们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传承下去吧!切莫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请记住,“百善孝为先”!
我们中国人几千年以来都是以孝为先。弟子规上也说过:“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褥。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骄养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内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伟大所在。
社会主义在发展,我们的精神文明也应该在发展,尊老爱幼不是我们的口头禅,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每当想要早起的我们惫懒的躺在恬静的床上,不愿在朦胧中睁开睡眼惺忪的双眼时,我们的父母在做些什么?每当,我们在电视机前欢声笑语时,我们的父母又在做些什么。每当我们跟父母无理取闹时,可又曾想过父母的叹息与悔恨。
仍然做为孩子的我们,必须谨记:亲人,特别是爱你的亲人都还在身边的感觉,不要等以后,树欲静风而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不要等失去,这世上根本没有后悔药。
“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这首歌出自“筷子兄弟”,歌名叫《父亲》。
这是我刚学的一首歌,几天前,我们坐在电脑前,看着这首歌的mv:一个孩子,在父亲的培养下长大成人。孩子倔强、任性时常惹父亲生气。一个大雨天,年轻人在雨中迷茫着,这时,父亲撑着一把雨伞在雨中出现,年轻人热泪盈眶。年事已高的父亲走在路上,被一辆自行车撞倒在地,昏迷不醒,经过抢救,老人虽醒,但失去了记忆。年轻人一直服侍着老人,最终老人恢复了记忆,年轻人破涕为笑。
看完这段mv,我的眼睛红了一圈。是啊,我们也倔强过、任性过,也受到父亲责骂过;也许我们曾认为,父亲总是啰哩啰嗦,又过于严厉。但多少成功人士说:“要是没有父亲那声声教悔,我们也没有辉煌的今天!”
年少轻狂的我们曾和父亲顶过嘴,却不知这会给父亲的心灵带来多大的伤害。
自古以来,父亲就是一个严厉的象征,一个光辉的代表。父亲说的话都是富有深奥哲理的话。他总是在一个家庭中奉献自己,为自己想的少,为孩子、为家人想得多。
所以,我们要孝敬父亲,孝敬这个教会我们做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