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学术论文规范(热门16篇)
做好总结,能够让我们迅速从失败中恢复过来,继续前进。怎样把握时代机遇,抓住发展的关键点?下面是一些相关的统计数据和调查结果,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标准学术论文规范篇一
(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书写,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3、参考文献格式。
(1)专著:〔序号]作者。专著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2)期刊中析出的文献:〔序号]作者。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期号)。
(3)论文集:〔序号]作者。
题(篇)名[c]。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篇)名[d]。授学位地:授学位单位,授学位年。
(5)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6)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
(7)电子文档:〔序号]作者。题(篇)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网址,发表日期。
4、常用参考文献范例。
[1]李松庆,王炜。第三方物流的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2]李文。中国“三农”问题〔eb/ol〕。
[3]祁之杰。我国物流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探讨[j]。管理现代化,2004(1)。
标准学术论文规范篇二
[摘要]大学内部学术失范的根源在于学术权力的滥用,具体体现为学术权力的程序合法性欠缺、学术权力的公共性缺失、学术权力的责任机制缺位。文章立足法学视角,以大学中的学术权力为基点,探析学术失范的权力因素,并为学术权力的规范化行使提供制度设计,即学术权力应遵循程序正义原则,恪守学术性特质以及健全学术权力的监督机制。
[关键词]学术权力学术规范学术责任。
[作者简介]夏民(1967-),男,江苏镇江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博士,江苏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教育法学。(江苏南京21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完善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法治思考”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sjd820006)。
大学中的学术失范现象已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对其性质、原因及其解决路径的分析并不完全相同,但却颇有见地。本文试图从法学的视角,以大学中的学术权力为基点,探析学术失范的权力因素,并为学术权力的规范化行使提供制度设计。
一、学术权威与学术失范。
大学是知识之府,大学的基本职能可以概括为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在大学,个体之间拥有的知识并不等同,某位学者在其专业领域内学术造诣深、学术水平高、学术影响大,成为其他学者心目中受尊敬、受崇拜的人物,就会被称为学术权威。学术权威的影响力既非出自于行政组织中的地位,也非沿袭传统的家族权力,而是以学术人员自身的学术修养、学术成就、学术魅力等因素为基础的个人威信和威望。通常没有保障其作用发挥的制度机制,也没有明确的法定影响对象。学术权威一旦与校长、院长、处长等大学中的行政地位相结合,就会使其影响力明显增强,既出于个人的权威,又源于组织的因素。
学术权威是大学名望的象征。世界范围内大学的声誉与排名,往往取决于其具有的享誉海内外的学术权威的质量与数量。恰如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校长梅贻齐先生所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学术权威作为大学中学术和学科的带头人,对大学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学术权威能立足学科发展的前沿,洞察学科发展的脉络,引领学科发展的走向,推陈学科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学术权威作为大学中左右学术权力的重要因素,在众多学术人员汇集的学术组织中,能平衡学术人员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促进学术组织内部形成合理的梯级人员结构,保持学术组织的和谐稳定。因此,大学应该善待学术权威。但学术权威本身特殊的地位容易引发封闭、偏执和保守的倾向,甚至出现学术权威挤占学术资源、垄断学术话语体系、限制学术研究空间等不良现象。对此,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曾明确提出批评:“科学创新最大的障碍往往来自于某些具有影响力的权威学者,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术话语权,同时有自己成熟的研究框架,所以有时会无法接受新的思想,后者可能被看作是对他们学术地位和权威的挑战。”事实上,作为传统学术圣地的大学,目前在学术研究计划、经费申请、研究行为、研究评审和研究报告等学术活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背离学术界公认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现象,尽管不能完全归责于学术权威,但与学术权威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关。
二、学术失范的权力因素。
2、大学学术权力公共性的弱化。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共性”包含了权利与义务的均等性原则,即“特定文化传统中成员所共享某种利益,并继而一同承担对应义务的性质”。学术权力植根于学术,而“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所以,就应然的意义而言,学术权力是学术共同体的公共权力,应当公平地赋予学术共同体中的每位成员,以体现权力的公共性和公正性,彰显学术自由和平等的理念。遗憾的是,这种理论逻辑并没有转化为实践行为。在学术权力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学术权力的主体通常是某个社会体制中的成员,其日常行为主要与该体制发生联系,所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维护自我利益的行为倾向,继而或潜在或明确地将这种行为趋向带到学术事务管理与资源分配中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学术权力本身所具有的公共性。这方面显著的例证是西方大学讲座制度的变迁。讲座教授制度曾为近代大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教授权力的膨胀,该制度消极的一面,如垄断研究资源、压制新生力量等不断浮现。到19世纪末,西方大学讲座制已变得僵化,讲座制的教授为了自己的部门利益,对其研究领域内新兴专业采取打压措施,不允许其成立新的研究所或开设独立的讲座,严重阻碍了新兴学科的发展。为了捍卫学术权力的“公共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的讲座制逐步瓦解,转向系科制。3.学术权力的责任机制缺位。权力与责任是不可分割的,既然学术组织及其成员被授予一定的权力,就应当对相应的权力行使的结果负责。责任机制缺位学术权力,必然导致权力行使的无序与无度。美国著名的学者、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唐纳德・肯尼迪就曾对现代大学学术权力缺乏监督机制、责任机制有着深刻的认知,他在《学术责任》一书中提到:“回顾历史是非常值得深思的。一方面,即使科学家们对某些学术不端行为有着清楚的认识,但他们宁愿保持缄默,也不将此类行为公之于众。另一方面,某些专门委员会或小组在调查具体事件时行为也比较浮夸草率,在制度执行中也没有遵循严格的程序。”在肯尼迪看来,学术失范问题的处理机制所表现出来的软弱和无奈,根源在于责任机制的缺位。学术权力的责任机制缺位,大学内部弥漫着对学术权力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使得大学中最重要的学术组织――学术委员会,被戏称为“学术居委会”。“大学内部的学术委员会应该捍卫学术研究的尊严,但在当下高校权力框架下,学术委员会经常出现失语的现象,无法具备应有的严肃性、权威性,发挥其效力,更像是‘学术居委会’。”
三、学术权力的规范行使。
1、学术权力要遵循程序正义的原则。程序正义是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程序正义理念下的法律制度,坚信实体正义是无懈可击的,并且只是程序正义结果的衍生物或副产品。程序正义维护的是程序规则的权威,程序公平体现的是任何人没有超越程序规则的特权。学术权力要遵循程序正义的原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学术组织成员的产生要体现民主原则,即要将学术组织成员选拔的时间、地点、规则和条件公开,选举产生,防止组织或个人指派,杜绝暗箱操作,以消解权力相对人对学术组织权力正当性的质疑。学术权力运作要遵循严格的回避制度,回避制度旨在消除权力运行过程中利益关联人造成的不利影响,依此原则,在学术权力行使过程中,与权力相对人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学术组织成员应自行或强行退出,以公正权力行使的公正性。保障权力相对人的相应权利,现代行政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对象不是单纯的行为客体,也不是简单的受动者,为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需要程序的双向互动,将管理对象纳入权力行使过程中,使其通晓权力行使的状况。完善相对人申诉及对话制度,对话渠道的畅通是保障相对人权利的重要因素。当作出对相对人不利的学术决议时,应及时告知其该决定的理由,听取其意见并告知其享有的法定权利救济渠道。
2、学术权力要恪守学术性特质。学术权力恪守学术性特质的根本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权力行使的主体只能是学者,而不能是行政官员。学术权力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是基于学者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而不是源于行政职务和职级。二是学术权力作用的范围只能是学术事务,而不能是对其有重大利益诱惑的非学术事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是大学权力的两种不同取向,两者在取得方式、性质、地位、作用范围、外部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不可混同。三是学术权力作用的目的是保障学术自由。保障学术自由既要完善保护学术自由的外在制度,建立保障学术自由的法律规范,反对滥用行政手段干预学术自由,又要培育以学术自由精神为核心的内在制度,彰显学术独立精神,提升学术道德水准,严惩学术失范行为,营造宽容学术氛围。
3、健全学术权力的责任机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已认识到学术责任的重要性,曾就加强学风建设问题提出了“八个提倡、八个反对”,其中有“提倡学术批评、学术责任,反对一团和气、恶语伤人”的提法。实际上,将大学学术权力放置于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不难发现,大学自身所具备的历史责任感,大学不能再简单地以学术自由为借口逃避责任。“既然现代大学在科学创新和学术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我们认为,责任感是大学固有的内涵,大学不应回避该问题,它应该对实验开发中的研究成果承担一切责任。”健全的权力责任机制是大学存续、持久并担负起社会责任的重要保证。为了将学术权力的责任机制落到实处,建立学术纠纷解决机制不可或缺。要审视现行的司法解决机制,法官长于案件事实认定和诉讼程序的掌控,但对于超越自己专业知识之外的学术判断则束手无策。因此,司法介入学术纠纷的法律困境是显而易见的。对此,完善学术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途径在于设立学术纠纷仲裁制度。“仲裁制度源于公民之间的私法领域,并最终延伸至与权力相关的公法领域,它同时具备公法与私法的双重特点。这一特质与学术纠纷兼具公私特征是耦合的,也是仲裁制度得以介入学术纠纷领域的情感基础。”学术纠纷仲裁制度通过设立仲裁委员会及仲裁庭来裁决纠纷。仲裁委员会在具体裁决案件时,由争议当事双方从仲裁委员会设立的专家库里选择仲裁员组成仲裁庭,仲裁庭根据案件事实,在公开、回避、自愿、充分辩论的基础上,依照法律规定和科学原理作出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公正裁决。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学术自由、“官本位”及学术规范[j]。读书,2004(1)。
[2]陈韶峰。试论学术评审中的委员会决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3(5)。
[3]李明伍。公共性的一般类型及其若干传统模型[j]。社会学研究,1997(4)。
[4](美)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阎凤桥,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6]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李昌祖。高校学术纠纷的司法有限介入[j]。教育评论,2008(4)。
标准学术论文规范篇三
2、大学学术权力公共性的弱化。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共性”包含了权利与义务的均等性原则,即“特定文化传统中成员所共享某种利益,并继而一同承担对应义务的性质”。学术权力植根于学术,而“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所以,就应然的意义而言,学术权力是学术共同体的公共权力,应当公平地赋予学术共同体中的每位成员,以体现权力的公共性和公正性,彰显学术自由和平等的理念。遗憾的是,这种理论逻辑并没有转化为实践行为。在学术权力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学术权力的主体通常是某个社会体制中的成员,其日常行为主要与该体制发生联系,所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维护自我利益的行为倾向,继而或潜在或明确地将这种行为趋向带到学术事务管理与资源分配中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学术权力本身所具有的公共性。这方面显著的例证是西方大学讲座制度的变迁。讲座教授制度曾为近代大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教授权力的膨胀,该制度消极的一面,如垄断研究资源、压制新生力量等不断浮现。到19世纪末,西方大学讲座制已变得僵化,讲座制的教授为了自己的部门利益,对其研究领域内新兴专业采取打压措施,不允许其成立新的研究所或开设独立的讲座,严重阻碍了新兴学科的发展。为了捍卫学术权力的“公共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的讲座制逐步瓦解,转向系科制。3.学术权力的责任机制缺位。权力与责任是不可分割的,既然学术组织及其成员被授予一定的权力,就应当对相应的权力行使的结果负责。责任机制缺位学术权力,必然导致权力行使的无序与无度。美国著名的学者、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唐纳德肯尼迪就曾对现代大学学术权力缺乏监督机制、责任机制有着深刻的认知,他在《学术责任》一书中提到:“回顾历史是非常值得深思的。一方面,即使科学家们对某些学术不端行为有着清楚的认识,但他们宁愿保持缄默,也不将此类行为公之于众。另一方面,某些专门委员会或小组在调查具体事件时行为也比较浮夸草率,在制度执行中也没有遵循严格的程序。”在肯尼迪看来,学术失范问题的处理机制所表现出来的软弱和无奈,根源在于责任机制的缺位。学术权力的责任机制缺位,大学内部弥漫着对学术权力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使得大学中最重要的学术组织――学术委员会,被戏称为“学术居委会”。“大学内部的学术委员会应该捍卫学术研究的尊严,但在当下高校权力框架下,学术委员会经常出现失语的现象,无法具备应有的严肃性、权威性,发挥其效力,更像是‘学术居委会’。”
标准学术论文规范篇四
5号宋体)。
文稿正文(含图、表)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gb3100-3102)。对外文字母、单位、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及易混淆的字母应书写清楚。
文稿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一级标题(小4号黑体)形如1,2,3......;二级标题(5号黑体)形如:1,1.2,1.3......;2.1,2.2,2.3,......;三级标题(5号宋体)形如:1.1.1,1.1.2,1.1.3,......2.1.1,2.1.2,2.1.3,......引言或前言不排序。若论文为基金项目,请在文章首页下角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1.2.7图表要求。
文中的图题、表题应有中英文对照(小5号黑体),并随文出现,图要精选,一般不超过6幅,请看具体要求。若图中有坐标,要求用符号注明坐标所表示的量(斜体),单位(正体)。若有图注,靠近放在图下部。照片应选用反差较大、层次分明、无折痕、无污迹的黑白照片,或提供*.tif格式的电子文档(分辨率不低于600线)。作者应自留底图。文中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祥见示例)(不划竖线)。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用符号),若单位相同可统一写在表头或表顶线上右侧。若有表注,写在表底线下左侧。表中重复出现的文字,不可用"同前"、"同左"等表示,必须全部重复写出。
小5号宋体)。
为了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尊重他人研究成果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列出的应确实是作者阅读过的、最主要的且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未公开发表的资料或协作成果,应征得有关方面同意,以脚注方式顺序表明.参考文献选用顺序编码制,按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每条文献著录项目应齐全.文献的作者、编者、译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人,后加“等”或“etal”,作者之间用“,”隔开.外文作者或编者书写时,一律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且省略“.”。由于ei信息部进行收录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仅指英文)的录入工作,所以在稿件中参考文献中文期刊论文按中、英两种文字给出(英文参考文献不必给出中文)。
标准学术论文规范篇五
大学是知识之府,大学的基本职能可以概括为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在大学,个体之间拥有的知识并不等同,某位学者在其专业领域内学术造诣深、学术水平高、学术影响大,成为其他学者心目中受尊敬、受崇拜的人物,就会被称为学术权威。学术权威的影响力既非出自于行政组织中的地位,也非沿袭传统的家族权力,而是以学术人员自身的学术修养、学术成就、学术魅力等因素为基础的个人威信和威望。通常没有保障其作用发挥的制度机制,也没有明确的法定影响对象。学术权威一旦与校长、院长、处长等大学中的行政地位相结合,就会使其影响力明显增强,既出于个人的权威,又源于组织的因素。
学术权威是大学名望的象征。世界范围内大学的声誉与排名,往往取决于其具有的享誉海内外的学术权威的质量与数量。恰如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校长梅贻齐先生所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学术权威作为大学中学术和学科的带头人,对大学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学术权威能立足学科发展的前沿,洞察学科发展的脉络,引领学科发展的走向,推陈学科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学术权威作为大学中左右学术权力的重要因素,在众多学术人员汇集的学术组织中,能平衡学术人员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促进学术组织内部形成合理的梯级人员结构,保持学术组织的和谐稳定。因此,大学应该善待学术权威。但学术权威本身特殊的地位容易引发封闭、偏执和保守的倾向,甚至出现学术权威挤占学术资源、垄断学术话语体系、限制学术研究空间等不良现象。对此,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曾明确提出批评:“科学创新最大的障碍往往来自于某些具有影响力的权威学者,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术话语权,同时有自己成熟的研究框架,所以有时会无法接受新的思想,后者可能被看作是对他们学术地位和权威的挑战。”事实上,作为传统学术圣地的大学,目前在学术研究计划、经费申请、研究行为、研究评审和研究报告等学术活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背离学术界公认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现象,尽管不能完全归责于学术权威,但与学术权威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关。
标准学术论文规范篇六
1、图、表与正文之间要(上、下各)有一行(宋体小四号)的距离。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字体均为宋体五号。图序和表序分别在全文中进行统一编号。如表1、表2,图1、图2等。图、表中的内容采用宋体五号字。
2、下文需要引用的公式,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居中书写,并在同一行右端用圆括弧即“()”中间加阿拉伯数字来统一编号,公式与下面的内容间空一行;不需在下文引用的公式,不用另起一行单独书写。
论文格式要求有哪些最新论文格式要求及字体大小。
青年学术演讲范文模板大全。
标准学术论文规范篇七
(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书写,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2、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已直接阅读、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主要参考过的文献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参考文献一律书写在论文正文结束后,不得放在各章(节)之后;参考文献与正文连续编排页码。参考文献不少于6篇。
3、参考文献格式。
(1)专著:〔序号]作者。专著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2)期刊中析出的文献:〔序号]作者。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期号)。
(3)论文集:〔序号]作者。题(篇)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篇)名[d]。授学位地:授学位单位,授学位年。
(5)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6)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
(7)电子文档:〔序号]作者。题(篇)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网址,发表日期。
4、常用参考文献范例。
[1]李松庆,王炜。第三方物流的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3]祁之杰。我国物流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探讨[j]。管理现代化,2004(1)。
标准学术论文规范篇八
论文的引言部分(书写论文题目之后,空一行,不需写“引言”字样)。
一、(正文)。
二、(正文)。
三、(正文)。
…………。
论文的结语部分(接上文另起段落,不需空行,不需写“结语”字样)。
参考文献。
2、字体字号。
大标题(论文题目),宋体小三号加粗;
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
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
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
正文及参考文献,宋体小四号;
注释内容,宋体五号。
3、标点符号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
4、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6、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论文中数字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
标准学术论文规范篇九
本文作者介绍了室内装饰工程预算编制的现状及要求,指出了室内装饰工程预算需注意的问题,供同行参考。
装饰工程;预算编制;探讨。
u655.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确定室内装饰工程造价预算,必须在装修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即从装饰方案的提出进行可行性研究,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到初步设计和施工阶段,均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才能对设计方案的优秀程度、投资的使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建筑装饰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优秀的建筑装饰能够体现人的艺术性,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随着我国装饰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做好室内装饰工程预算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现行装饰工程预算定额的管理体制按其管理分工,分为全国统一定额和地区统一定额。这种状况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跨地区跨行业进行设计、招标和施工的诸多不便,弱化了国家对定额标准的宏观调控能力,不利于促进全国统一的建筑市场的开拓发展。
在我国装饰施工的目前情况下,为了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施工单位首先应该不断的提高装饰施工的水平,并在提高装饰质量的同时做好装饰工程的预算工作。其中,施工人员是施工质量的生命线,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极强施工队伍的建设,适当的加强政策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保证这些施工人员能够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不断的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改进施工方法,达到节约造价的目的。从事经济工作的专业人员还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具体的操作中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保证装饰工程预算的相对准确性和严密性,对工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费用控制,从预算、施工到决算层层把关,以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转,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目前建筑装饰行业的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致使先进的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在装饰工程中得不到应用。因此,必须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通过学习现代成本管理理论和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不断的增强成本管理意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将现代成本管理理论和成本控制技术与装饰工程特点相结合,运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实现对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
目前我国建筑装饰企业由于大部分延续了建筑业的管理模式,在成本控制方面出现了许多经营思想与组织管理上的缺隐,产生了诸如成本控制责任不明,成本控制流于形式,成本开支的范围未能全面考虑成本的补偿,许多规定不尽合理等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成本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其难点不在于物,而在于人,在于人的管理思想,在于人的成本意识。
现代成本控制提出了一种崭新的经营观念和成本经营模式,它要求对传统的企业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进行改革。
2.2.1在经营思想上破除单纯依靠提高工程造价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思想,对立“低成本,高效益”的观念,着眼于企业内部挖潜改造,降低成本。
2.2.2在成本经营上变成本的事后核算为事前的成本控制;变成本开支的实报实销为先算后用,限制使用;变财物部门的单兵作战为全员参加的成本控制;实现“哪里有费用,哪里有成本控制点”的全过程、全方位控制。
2.2.3在分配上,建立和完善谁节余谁受益,谁超支谁受罚的管理制度。
2.2.4在考核上,变过去单纯考核人员消耗指标为不仅考核人员而且考核与成本密切相关的管理工作,解决成本控制过程中职责不明,归属不清的问题。从而把项目成本与全体员工的经济责任和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员参加成本管理的氛围和格局。让参与施工项目管理与实施的每个人都意识到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对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及个人收入所产生的重大影响,那么,各项成本管理工作才能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得到贯彻和实施。
合同。
签订、施工、竣工验收使用等程序,并建立相应的经济关系。因此,造价计算也应分阶段进行,形成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标价与合同价的确定、施工结算、竣工决算等环节,最后得出工程的实际造价。作为单位工程,装饰工程也或多或少地由各类分部分项工程组合而成。其造价只能是各个不同分部造价的汇总。由于装饰工程构成的复杂性,我们更应注意选择装饰工程造价的编制方法。
工程量是审核工程预算的依据,是工程结算的基础。由于设计单位设计深度不够,或施工单位不按图纸施工,这就显示出审核人员在审核中必须以工程竣工图及现场实现情况为依据的重要性。或者以施工图设计和现场经济签证为依据,或者以现场实测取得数据为依据,严格按装饰工程预算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有关说明逐项进行核对。为防止超规模施工,应严格按审定设计方案进行控制,凡任意扩大工程量部分,不能进入结算。在建安工程和装饰工程单独承揽时,应注意工程内容和范围的划分,避免重复计算,例如室内地面、墙面、天棚的找平层或整体面层,门窗口和扇,给排水管线和洁具,照明中的灯具,吊顶的预埋件等工程量易重复计算;测量数据当场核对、分析、确定,审核人员根据现场测量结果,结合有关施工过程记录、签证,综合分析确定工程量;隐藏工程应及时通知甲方代表和监理检查签字,否则按最合理最经济的状态推测计量。
2.5.1材料费的控制。
工程成本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组成。在装饰工程项目成本中,材料费约占工程成本的75%-80%,因而,应将控制材料费作为工程成本控制的重点。控制的措施有以最佳方式采购材料,努力降低采购成本,与材料供应商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按工程进度计划采购供应材料,避免因材料大量积压而增加了材料的损耗和保管费用;对于常年使用的大宗材料,如膨胀螺栓、自攻螺钉、电焊条、绑丝、水泥、黄砂等可根据经济订购批量订货。
2.5.2人工费的控制。
从定额的编制时间和执行时间来分析,定额的人工费具有滞后性。在施工过程中,人工费的控制具有较大的难度。尽管如此,我们可以从控制支出和按实签证两个方面来着手解决。首先是按定额人工费控制施工生产中的人工费;二是考虑用其他直接费、间接费适当补充一些;三是如产生预算定额以外的用工项目应按实签证。
2.5.3机械费的控制。
机械费的控制要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合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支出,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国家经济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突进,特别是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条件下,施工企业要想增加市场份额、实现经济效益,必须做好装饰工程项目的工程项目管理,因此做好装饰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赵斌.工程预算定额在招投标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9,(8).
[2]韩一彬.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讨[j].企业导报,2019,(11).
标准学术论文规范篇十
启是指启示类,感是指感想类。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
读后感。
类可以边读边感,而启示类就不同,它要先引事,后发议。如给材料。
作文。
四步式,是由“引”、“证”、“联”、“结”四步构成。
引用材料要简,如高中第一册列出了“橘生淮南则为桔,橘生淮北则为积”的故事,一傅众休的故事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文章的观点必须从这三则材料中来。而引材料提观点这一大步就得用三小步走完:第一步是用三句话点明三个材料的含义,即最直接的道理,如“一傅众休”是说语言环境对学语言的重要;第二步是概括出三个材料的共同之理——都是说的外部环境的重要;第三步是进一步引申,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在一定条件下外因起着重大作用,绝不可忽视外因。指导学生用三步引申法来提出论点,并限制文字,不得超过一百字,大约用一节课,大致可以攻下引用材料、提出论点这一关。
第二步是证明从材料中已提出的论点,这一步较容易,是议论文的共同课题。
第三步是联系实际。这一步主要突出文章的针对性,要阐明外因对青少年成才的特殊作用,指明社会对青少年成长担负着的纯洁环境的重要责任。这一步往往被习作者忽视或联系不准。指导时应审思慎导。
第四步是总结全文,作出结论,一方面全社会应为青少年成长创造一个好环境,另一方面青少年应努力培养辨识环境的能力,这样才能不堕入唯外因论的险境。
这一式是极富实用性的套路,学生面对生活时常用到这一式,包括近几年的关于挖井、关于“两姑娘论玫瑰”、关于如何看待踢碎玻璃瓶的三道高考题中议论部分,都要用到这一式。
标准学术论文规范篇十一
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和评审;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可参照执行。
a建筑企业b工矿企业c企事业单位。
一级为最高。对评审定级进行监督管理。
a政府相关部门b上级管理部门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3、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标准。
a(gb50656-)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b(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c(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4、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标准。
a(jgj80-19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b(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c(jgj/t77-)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5、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
少的,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标准。
a
c(aq)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
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
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a安全管理目标b安全管理措施c安全管理制度。
的顺利进行。
a专项治理b考核标准c隐患排查治理。
8、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依据本。
标准的要求,,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a结合施工特点b结合标准规范c结合自身特点。
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a建立组织机构b建立预防机制c安全管理台账。
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企业自主评定、的方式。
a外部审核b主管部门审核c外部审核。
11、企业应当根据本标准和有关,对本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评定。
a评分标准b评分细则c评分表。
12、企业应当根据本标准和有关评分细则,对本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情况进。
行评定。自主评定后申请外部评审定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
级,。
a二级为最高b三级为最高c一级为最高。
13、有关行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已经制定安全生。
产标准化标准的,优先适用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
a建筑行业b工矿企业c行业。
14、企业根据自身,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a安全生产实际b安全生产情况c安全生产施工产值。
15、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
办法。
a体质b职能c人员。
16、企业各职能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
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汇总。
a主管部门b主要负责人c各职能部门。
17、企业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
a安全管理人员b主要负责人c项目经理。
18、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
a安全生产职责b安全生产责任c安全生产范围。
20、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
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a投入计划b安全费用管理制度c投入保障制度。
21、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明。
确,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
a主管部门b主要负责人c各职能部门。
23、企业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
本,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a企业的规章制度b单位的规章制度c单位相关标准。
24、企业应建立健全,并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
业行为。
a安全生产管理体系b安全生产保障体系c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5、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编制岗位,并发放到相关岗位。
a规章制度b安全生产责任制c安全操作规程。
26、企业应每年至少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a一次b二次c三次。
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
a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b安全检查问题c安全检查真该情况。
28、企业应严格执行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
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
a安全规章制度b文件c法律法规规范。
29、企业应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的有效管理。
a安全资料b安全记录c安全生产过程。
30、企业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a主要负责人b计划c主管部门。
31、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并对培训效。
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a实施集中管理b实施分级管理c统一管理。
32、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
费用,,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a专项用于安全生产b专款专用c保障安全生产。
33、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
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要求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a国家质监局b建设部c法律法规。
34、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a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
b入场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
c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教育。
35、新入场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
a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b安全教育和培训c技能培训。
36、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a一年以上b半年c三个月。
37、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方可上岗作业。
a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b持特种作业上岗证书c进行岗前教育培训。
38、企业应对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
a现场所有人员b项目管理了人员c相关方的作业人员。
39、企业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和告知。
a危险源进行教育。
b危险及应急知识的教育。
c危险场所及安全要求的教育。
40、企业应通过安全文化建设,。
a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b促进安全生产工作c加深对从业人员安全教育。
42、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a增强从业人员b引导全体从业人员c加深教育从业人员。
43、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b“三同时”c必须“三同时”
44、企业应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
a进行全面管理b进行规范管理c依照规范进行管理。
45、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a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b进行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c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46、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a所持营业执照b生产经营范围c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
47、企业应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
a进行规范管理b进行全面管理c进行统一管理。
49、生产设备设施变更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并对变更的全过程进行隐患控制。
a履行变更手续b签订变更单c履行变更程序。
50、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a带有本单位的安全管理特点。
b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
c带有本单位安全管理办法。
51、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保证其安全运行。
a统一管理b集中管理c规范化管理。
52、企业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维修计划。
a应设设备管理机构b应指定专人c应有专人。
53、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方案。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并进行监督检查。
a操作规程b检维修方案c隐患控制措施。
a改装改制b弃置不用c放置不用。
55、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拆除和报废,应符合有关。
a企业生产设备管理规定b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c方案要求。
56、企业应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应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
a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b进场检查验收管理制度c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57、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应按规定进行处置。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的,须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
a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实施b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c规定组织实施。
58、企业应采取多种,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a安全教育形式b安全措施c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
59、企业进行等危险作业时,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a爆破、吊装b拆除、爆破c深基坑、脚手架搭设拆除。
60、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
a危险源进行识别,指定控制措施。
b存在的隐患,应进行重点控制。
c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
62、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等内容。
a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b危险源识别和控制c安全措施和交底。
63、企业应加强。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a安全生产管理b生产作业行为的管理c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
64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及,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a企业内部规定b行业标准要c规范标准和其他要求。
65、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a围挡b警戒区域c防护栏杆。
66、企业应执行承包商、供应商等,对其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
a相关文件要求b相关合同规定c相关方管理制度。
67、企业应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根据服务作业行为定期,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a识别服务行为风险b风险程度c进行评审。
68、企业应对进行统一安全管理。
a同一作业区域的相关方b分包单位c施工现场。
69、企业不得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企业和相关方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定。
a施工作业事项b生产经营项目c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70、企业应执行,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a变更文件要求b变更管理制度c变更方案规定。
71、企业应组织,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a安全专项检查工作b事故隐患排查工作c事故隐患识别工作。
72、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有新的公布,以及企业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相关方进入、撤出或改变,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的,应及时。
a组织事故隐患识别工作b组织隐患排查c安全检查。
73、隐患排查前应,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排查方案应依据:(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2)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3)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等。
a编制检查方案b制定排查措施c制定排查方案。
75、企业应根据,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a施工现场环境和作业特点b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c施工进度及环境。
76、企业应根据,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
a隐患排查的结果b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c施工现场环境和作业特点。
77、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
a制定应急预案b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c编制专项治理方案。
78、企业应根据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警指数系统。
a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b生产经营状况c施工现场环境和作业特点。
80、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
a职业健康b法律法规、标准规范c国家规定。
81、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a标识牌予以告知b防护设施警示标识c报警装置。
82、企业应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检测结果。
a存入职业健康档案b进行公布c进行上报。
83、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
a通风干燥的地方b便于取用的地方。
84、企业应对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定期检测其性能,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a妥善保管b经常性的检维修c定期检查维修。
85、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
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a作业区域内b工作过程中c施工作业过程中。
86、企业应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a进行安全教育b进行宣传c进行声明。
87、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按照gbz158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
a职业危害程度b职业危害防治措施c职业危害的种类。
88、企业应按规定,及时、如实向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依法接受其监督。
a行政主管部门b当地主管部门c当地安监部门。
89、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a应急管理机构b应急组织机构c应急救援机构。
90、企业应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并;无需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可与附近具备专业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服务协议。
a组织训练b组织应急救援演练c组织应急救援培训。
91、企业应按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针对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a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b专项应急预案c重点作业岗位。
93、企业应按规定建立,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a应急管理机构b应急组织机构c应急设施。
94、企业应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根据结果,
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a评审b评价c评估。
95、企业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并及有关证据。必要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通报。
a妥善保护事故现场b保护事故现场c立即救护伤员。
96、企业发生事故后,应,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
a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b成立事故调查组c按规定成立组织机构。
97、事故调查组应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
a整改方案和处理建议b对事故的处理意见c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
98、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a安全生产制度措施b安全管理措施方案c安全生产控制措施。
99、企业应根据的评定结果和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所反映的'趋势,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100、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责。评定工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将结果向,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a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b当地主管部门汇报c上级部门汇报。
二、多选题。
1、有关行业制定安全生产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已经制定行业安全生产的,优先适用行业安全生产。
a标准化标准b标准化基本规范c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
定、、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标准。a(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b(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c(gb50656-201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3、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c建立预防机制d标准规范的要求。
证。
a保障人身安全健康b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c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d安全生产目标。
5、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依据本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
a保证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b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c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6、企业应当根据本标准和有关评分细则,对本企业开展工作情况进行评定;自主评定后申请。
a当地主管部门评审定级b外部评审定级c安全生产标准化。
7、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制定。
a年度安全生产目标b生产经营中的职能。
c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d安全生产目标和考核办法。
8、企业应按规定设置,配备。
a安全生产管理机构b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安全生产领导机构。
9、企业应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生产条件,按规定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费用台账。
a建立安全b改进安全c提取安全d建立安全。
11、企业各职能部门应及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及时提供给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汇总。
a及时掌握b时识别和获取c修订情况d收集情况。
12、企业应建立健全,并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
的。
a安全生产职责b安全生产规章制度c生产作业行为。
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等。
14、企业应根据评估情况、、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保证每个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
a绩效考评结果b有效和适用c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d绩效评定结果。
15、企业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
a负责人b定期识别c主管部门d资源保证。
17、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使其熟悉有关的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a安全生产管理制度b安全生产规章制度c生产技能培训d安全操作规程培训。
18、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a安全教育活动b安全价值观c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d安全文化活动e法律和政府监管。
19、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安全应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基础设施b设备设施c主体工程d工程。
20、企业应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规范管理。
a初步设计b总体设计c安全条件d安全风险。
21、生产设备设施变更应执行,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的全过程进行。
a变更文件要求b变更管理制度c隐患控制d安全评估。
22、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对应制定检维修。
a计划b安全设备设施c方案d安全防护设施。
23、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检维修应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并进行监督检查。
a安全技术措施b方案c隐患控制措施。
24、安全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a防护设施b设备设施c改造d弃置不用。
25、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拆除和报废,应符合的要求。企业应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和报废管理制度,应使用、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
a本设备标准规范b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c到货验收d质量合格e安全标准。
26、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应按规定进行。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的,须制定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定。
a处置b危险物品c组织实施d进行处置。
27、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和的控制。对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
a施工现场b生产现场c生产过程d作业环境。
28、企业进行、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应当安排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a操作规程b深基坑c专人d爆破e安全规程。
29、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设备设施使用、工艺技术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a违章b隐患c维修使用d管理e缺陷。
30、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临时用电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a电气焊作业b受限空间内作业c高处作业。
d高空作业e对动火作业。
31、企业应根据的实际情况,按照及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a(gb2893)b(gb2894)c作业场所d危险的种类。
32、企业应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和警示标志。
a施工机具b设备设施c设置围栏d设置警戒区域。
33、企业应执行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对其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作业过程、提供的、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
a方案的编制b商品c准备d产品e管理制度。
34、企业应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和档案,根据作业行为定期识别行为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a花名册b名录c相关d服务。
35、企业应对进入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理。不得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或条件的相关方。企业和相关方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定双方的。
a同一作业区b相应资质c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d作业区域。
36、企业应执行,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和控制。
a变更文件要求b管理控制c变更管理制度。
d隐患进行分析e有计划的控制。
37、企业应组织工作,对隐患进行,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
a专项安全检查b事故隐患排查c治理措施d分析评估e排查评价。
38、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有新的公布,以及企业或工艺改变,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相关方进入、撤出或改变,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组织机构的,应及时组织隐患排查。
a发生变更b发生变化c操作条件d施工条件。
39、隐患排查前应制定,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应依据:(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要求;(2)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3)企业的等。
a排查方案b规范c法规d管理生产规章制度e安全生产目标。
40、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应包含下列内容: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文件和档案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等。
41、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季节性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
a隐患排查b专项检查c节假日检查d专业检查。
42、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
a隐患治理措施b隐患治理方案c费用计划。
d经费和物资e应急预案。
43、隐患治理措施包括:、管理措施、、防护措施和。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a工程技术措施b安全技术措施c教育措施。
d应急预案e应急措施。
44、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保护相适应的、工具。
a安全要求b职业健康c急救用品d设施。
45、企业应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检测结果存入档案。对可能发生急性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a救护应急用品b职业危害c职业健康d急救用品。
46、企业应对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对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检维修,定期检测其性能,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a防护用品b定期检测c定期校验d防护器具。
47、企业与订立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并在中写明。
a从业人员b劳动合同c劳务人员d劳务合同。
49、企业应按规定建立,配备应急,储备应急,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a应急组织机构b装备c物资d应急设施。
50、企业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必要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通报。
a上级单位b有关部门c相关单位。
标准学术论文规范篇十二
表扬信格式:
xx学院。
20**年2月。
表扬信范文1:
**四川分公司: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大地震。在灾难发生时及灾后重建中,你们不仅保证了分公司的财产安全及正常运营,还在第一时间展开了救援行动,你们让我们看到,四川分公司员工是一支敢打,善打硬仗,可信赖的优秀团队,也是一支值得每一位**人骄傲的团队!在此,特别向**四川分公司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你们辛苦了!
这场突然袭来的灾难,使四川部分地区遭受严重破坏,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巨大,尤其是你们当中,也有部分员工的亲人伤亡,房屋出现裂缝甚至倒塌,你们仍然能够坚守岗位,在当地政府和公司董事局统一指挥和领导下,组织调动各方面力量,上下联动,号令统一,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灾难中,你们坚毅乐观,不畏困难,秉承“分享,服务”的价值观,极力为公司挽回损失,为业务伙伴送去服务,传递温暖。灾难后,你们积极组织参与无偿献血,慈善募捐活动,你们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抒写着**人的“奉献”,你们在用自己的汗水传播着**人的“大爱”!
如今,灾难已渐渐远去,留给我们的是坚强之光的普照,是珍惜生命和光阴的'承诺!我们看到,地震并没有震垮四川人民的心,更撼动不了**人对四川市场的信心!我们相信,只要所有同仁携手同心,众志成城,**人必将战无不克,铸就辉煌!四川分公司也必能再攀高峰,更创佳绩!
预祝所有同仁国庆快乐,万事如意!
敬爱的xx县76号学校的领导、老师:
你们好!
表扬信范文2:
浓浓师生情,暖暖尊师恩!
八个周的实习结束了,我们也已返校上课了。借此之际,我们x理工学院届x县76号实习组全体实习生谨向关心、教导我们的贵校领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纸上得来终觉浅”,在贵校领导的精心的安排下,我们进入贵校开始实习工作,实习使我们收获颇多。我们的指导老师都很认真负责,很乐意的把他们的教学经验传授给我们。在贵校实习,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老师们为人师表的高尚风貌、刻苦的工作风格、精湛的教学技艺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以及博大的爱生情怀。八周的实习生活既充实又很精彩,我们不仅在教学上取得了很大进步,而且也懂得了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面对困难,如何解决困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贵校独特的育人理念,优良的校风学风使我们钦佩,再一次衷心感谢贵校给我们提供的一切!
祝贵校全体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全体学生身体健康,学有所成!贵校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
×年×月×日。
标准学术论文规范篇十三
为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我院决定于近期双选招聘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现将有关信息公布如下:
一、招聘岗位。
详见《人才需求计划表》(附表1)。我院人才招聘信息长期公示在重庆医药卫生人才网和璧山区人民医院网站上,常年接受应聘人员投递简历。
二、报名。
(一)报名时间:从信息发布之日起至9月10日下午6:00时止,请符合条件人员自愿报名。在此期间医院将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已投应聘简历进行筛选,择优通知报名。
(二)报名方式:填写《应聘报名表》(附件2),并准备好《个人学习工作简历》,一并投递到xxx。
三、面试。
(一)面试时间:209月13日9:00时开始。
(二)面试地点:本院行政楼六楼会议会。
(三)携带证件:请参加面试人员携带上自己的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件原件及相关证明材料和《个人学习工作简历》,提交面试现场审核。
标准学术论文规范篇十四
“编辑学者化”曾引起了编辑界的广泛争论,编辑是否有必要成为一个学者,成了大家争论的焦点。目前,“编辑学者化”已基本得到学界的认同,但在当前编辑未必都是学者的情况下,学界又提出“编辑应引领学术研究”,对编辑学术水平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高度。一方面,有学者把“引领学术”看作编辑的一项基本职能。依照传统认识,在学术研究事业发展的序列中,编辑的工作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编辑业务所涵盖的一系列工作完全是辅助的、被动的,人们对编辑工作的一贯评价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即文字裁缝而已。其实这是很片面的认识。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实上看,编辑都应该而且可以做到主动推进学术研究、主动引领学术研究”[1]。另一方面,吴承学先生提出:编辑不要妄议引领学术潮流[2]。两方面的观点都有道理,看似矛盾实则并不冲突,只是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而已。学术编辑是否应引领学术研究?编辑、学者、作者之间应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所谓“编辑学者化”,这涉及编辑与学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编辑学者化”中的“编辑”应限定为学术编辑。编辑虽古已有之,但毕竟是一个现代新出现的概念。当今世界对“编辑”的定义有上百种之多,分歧亦大,而且现代分工越来越细致,编辑人员可细分为文字编辑、美术编辑、图案编辑等,细分后的编辑工作有时只需要具备一定技能就能从事,并不一定要编辑达到学者的要求。另外,不同的发行内容、发行对象和发行效果,也会对编辑工作产生影响,如儿童画报的编辑、大众杂志的编辑,就不一定要求他们有学者的高度。所以在“编辑学者化”这个命题中,泛谈编辑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应该把范围限定在编辑学术类出版物的编辑人员。
学术编辑的学者化,编辑学界已探讨得非常充分。在对学术编辑的认识过程中,学术编辑的身份发生了转型,除了编辑身份还要再加上学者身份。
首先,这种转型来自对编辑工作的重新理解,编辑工作由传统认识中单纯的技术工作转变成学者化的内涵深化工作,创造性的工作性质得到确认。人们对于编辑劳动的评估,一直存在两种认识:一种认为编辑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一种认为编辑的劳动不过是技术性的劳动。但从编辑的实践过程以及编辑劳动的整体看,创造性和技术性劳动两者应兼而有之,而且各有其重要性[3]。把编辑工作形容为“剪刀加糨糊”的传统偏见,是基于古代编辑活动的实际状况的客观评价,是对当时编辑活动表面的、局部的和片面的认识[4]。编辑对学术论著的再创造,体现在对原稿的提高、规范和优化上,有内容、形式方面的,也有专业、技术方面的。编辑对稿件观点的斟酌、事实的订正、结构的调整、文字的修饰,集中体现着编辑的创造性[1]。编辑加工是属于内容再创新的过程,是价值再创造的过程[5]。在对编辑创造性确认的基础上,编辑的主体性得到了大大的加强,编辑工作不仅仅是附属性工作,而是有了再创造的用武之地,因此对编辑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学者型的编辑才能使编辑工作有更好的效果。
其次,这种转型来自对学术刊物的学术性的认识。学术性是学术期刊的本质属性[6]。高等学校学报是由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人们在对学术期刊学术性认识的基础上,学术编辑的学者化要求当然在所难免。编辑必须有学问,有阅历,有见解,有独到之处[7]。学报编辑的工作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有三项:策划作品、鉴定作品、提高作品。做好这几项工作主要不是依靠学报编辑的编辑业务水平,而是学术水平[8]。编辑学术思考凸显出学术编辑积极、主动的职业特征[1]。学术编辑的学者化水平不高,也招来诸多诟病。即使编辑们是正派的,甚至拥有一流的学术鉴赏能力,在这样一个学术高度专业化的时代,他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学术的最新趋向,从而做出明智的取舍判断。许多学术期刊之所以大量刊发平庸的缺乏学术创新价值的成果,原因就是审稿者自身学术水平低下[9]。因此,学术性成为学术编辑的内在特质,学者化对学术编辑来说是一个基本的要求。
在明确学术编辑的学者化倾向后,一些有强烈进取心的编辑往往会意气风发地向更高目标前进,提出引领学术研究甚至引领学术潮流的口号,这成了学术编辑的“将军梦”。学术编辑是否有可能实现这个“将军梦”?答案是肯定的,古往今来的大手笔编辑作品都是明证。这些作品有两种类型,其一是大学者编辑的作品,如孔子编辑《诗经》等作品,引领中国学术数千年;其二是官修的编辑作品,如《四库全书》,官方的权威性和内容的正统性,引领中国学术风尚。当代中国的学术编辑,无论是对社会舆论还是报刊风格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编辑用什么样的稿,约谁的稿,本身就有倾向性。具体地讲,编辑是通过组稿、改稿、言论、组织语言等编辑过程或编辑手段来体现这种倾向性的[10]。
学术编辑是一个群体概念,编辑的学术思考融合的是编辑群体的思想和智慧,它是学术编辑内在的编辑活动。编辑的学术思考应是办刊思想、办刊宗旨的体现,具体渗透在选题策划、审稿组稿、编排设计等编辑过程及联系作者、反馈作者等方面的编辑活动中[11]。在科学过程中,编辑既从宏观上,也从微观上发挥着学术作用。宏观上,编辑着眼整个社会,而不埋头于某一具体课题,身份超脱,视野开阔,在学科相互渗透、高度综合的形势下,能避免某一领域的专家因“专”而带来的局限。微观上,编辑从审读加工着手,其不满足于原稿值得发表这样笼统的评价,不迷信专家权威,不放过一字一符,能弥补作者的疏误[12]。编辑在文化出版业中,其积极主动的地位也越来越明晰。出版业已经转型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最核心、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传播先进文化和建设先进文化,编辑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还是文化的建设者[13]。因此,当代的学术编辑,是完全有可能引领学术研究甚至学术潮流的。学术编辑可以拥有“将军梦”,但并不等于这个梦一定会实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真正能成长为将军的士兵却是少数。学术编辑有一定的导向性及影响力,这个可以做到,但其要达到引领学术的层次,恐非易事。我国的学术刊物有高、中、低三层次,不可能所有刊物的编辑都具备引领学术的能力。引领学术对于学术编辑来说,应该是一个较高的要求,而不应作为普遍性的要求。我们所称的编辑学家,是自立一言的编辑家,他们不仅有自己独到的学问,同时要以自己的学识铸造编辑工作的特色,以自己的学识培养一批作者,从而形成一个有影响的著作者群体[14]。学报编辑的学术水平应高于或略高于撰稿者的水平,起码也应具有相等的水平。
学术编辑“将军梦”的另一缺陷来自对学术潮流合理性及效果的判断。学术编辑即使引领或迎合了某种学术潮流,但这种潮流的研究就一定是正确的吗?即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在编辑删定《诗经》后,依然招来非议,他只是按儒家的思维去删定诗三百,号称“思无邪”,但那些被删掉的所谓“有邪”的诗篇,让后人难以再见其原真面目,在文献史料诗歌艺术研究方面是一种巨大损失。《四库全书》编辑定稿后,对文献保存有重大贡献,但其因各种原因未收录大量著作,并因政治思想因素大量删改原著,也是饱受后人诟病。当代学术编辑如果刻意去引领学术,这种学术潮流能影响一时,但未必都能在历史上会有好的效果。作为科技文化信息传播者的编辑,其承担的社会角色已经不仅仅是科技文化信息的修补匠,而是科技文化信息传播的规范者和控制者[4]。如果学术编辑对这种学术的自由性做出过多的人为干预,逼迫作者顺从自己所引领的学术潮流,则可能会导致权力暴力或学术腐败。吴承学先生的担心不无道理:“如果编辑把用不用稿作为一种个人权力和资源,那是很危险的。”[2]现行的急功近利、工具理性占据主导的“以刊评文”模式导致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的编辑们由过去的学界“边缘人”成为学术舞台上的活跃角色,从“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幕后英雄”演变成号令“学界诸侯”的“无冕之王”,学术编辑的学术权力获得了空前的膨胀[15]。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片面强调编辑如何去引领学术,将编辑的权力凌驾于作者之上,让作者围着编辑的学术潮流指挥棒转,可能会产生不少负面效果。
编辑引领学术的问题,引出的是编辑与作者的定位问题,即编辑与作者,谁真正引领学术?从表面上看,学术论文、著作原稿是否获社会准入,编辑是把关者[1]。这种模式是现代出版制度的传播方式决定的,没有编辑的采稿,作者的作品可能永不见天日。在古代,没有编辑的劳动,作者的作品很可能失传。从这个意义上讲,编辑如何挑选作者和作品,直接决定学术的方向,似乎编辑在引领学术。但具体情况并非如此简单。以古代为例,古代有总集和选集之分,总集是总括收集,尽量搜罗,编辑总集一般不会把关剔除,起到一个保存完整文献的作用,只有编辑选集时才会进行甄别选择,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编辑都在起把关者的作用。即使是编辑对论文进行选录时,某论文可能收于某作者文集中,也可能转抄于其他文集中,也可能收录于官方文库内,所以某个作者的某篇论文,可能面对多个编辑。这么多的编辑都在引领学术吗?实际上真正引领学术的还是作者,真正体现学术意义的是作者的学术作品,后世要研究的学术问题还是要探究到作者作品的具体内容。而且学术作品的传播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不一定非要经过编辑审定,古代可能会是洛阳纸贵,今天可能会是网络花开,如何争取到作者的好稿反而成为焦点。因此,作者对学术的引领作用是非常明显而且是根本性的。
无论如何肯定编辑的劳动,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编辑的劳动必须建立在作者的劳动基础之上。这样一来,编辑的劳动就带有强烈的服务性、隐藏性、评估性等色彩[3]。其实不管怎样强调编辑的创造性,都不能否定作者的先前劳动,作者是第一性的,编辑是第二性的。如果编辑和作者的主从位置调换过来,编辑第一性,作者第二性,那编辑只能改称为策划了。当代的编辑虽然包含策划功能,但主体功能仍然是对作者作品的编校整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术编辑的学术能力再强,就算是一个钻研精深的学者,也不能一人包办学术期刊的所有篇幅,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作者投稿,为作者服务。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应是“五大员”:学术论著的审查员、学术事业的服务员、学术领域的研究员、学术作者的资料员、学术外交的联络员[16]。从这“五大员”角色去看,学术编辑在学术态度上更应甘当一个配角,为作者做好服务工作。
总的来说,学术编辑想引领学术研究或潮流,是学术编辑有责任心、上进心的表现,本无可厚非,虽然要求非常高,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在表达编辑“引领”雄心之前,务必注意两点:一是,是否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水平达到引领学术的层次;二是,是否对作者有充分的尊重和服务的态度。正如吴承学先生所强调,对于编辑引领学术问题,不是不议,而是不要妄谈。
[5]刘杲。我们是中国编辑[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1.
[6]陈正夫。高校学报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
[7]孙犁。孙犁文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
[8]杨焕章。再论学报编辑学者化的必要和可能――兼答“学报编辑学者化”口号的质疑者[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5):116.
[10]翟正荪。编辑不仅仅是编稿[j].新闻知识,1996(9):12.
[11]刘嘉秀。编辑的学术思考和创新思路――对学术期刊编辑而论[j].编辑之友,2011(6):82.
[12]赵蕴。刍议科技期刊编辑在审稿中的学术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4):90.
[13]于殿利。对新形势下编辑定位的再思考[j].中国编辑,2012(3):22.
[14]蒋广学。编辑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6]郑东。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职岗效能[j].中州学刊,2008(5):287.
标准学术论文规范篇十五
1、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把国家建设成富裕的小康社会战略计划正在实施,小康社会不仅体现人民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它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拔地而起。市政工程是我国发展的前哨,靓丽的城市夜景,弯沿曲折的道路、水渠,都是我们市政业的产物。当然对于我们市政业来说,每建设一个工程,首先要对工程进行策划,这里策划,就是我们讲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的编制。因此下面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进行浅说。
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及必要性。
1、基本宗旨: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宗旨是,按照市政工程建设的基本规律、施工工艺规律和经营管理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组织方案、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进度计划,有效利用施工场地,优化配置和节约使用人力、物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使竞争取胜,经营科学有效,施工有计划、有节奏、能够保证质量、进度、安全、文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作用: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规划、指导市政工程投标、签订承包合同、施工准备和施工全过程的全局性的技术经济文件。
首先,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市政工程承包组织的需要编制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既包括技术的,也包括经济的;更确切地说是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文件,既解决技术问题,又考虑经济效果。所以,它是一种管理文件,具有组织、规划(计划)和据以指挥、协调、控制的作用。
其次,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全局性的文件。“全局性”是指,工程对象是整体的,文件内容是全面的,发挥作用是全方位的(指管理职能的全面性)。
第三,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承包全过程的,从投标开始,到竣工结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应当发挥施工组织设计在投标和签订承包合同中的作用,使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不但在管理中发挥作用,更要在经营中发挥作用。
3、必要性。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必要性首先是由市政产品的技术经济特点,市政施工的技术经济特点,以及市政工程交易活动的特点决定的。建筑产品的特点主要有3点,即固定性、多样性和庞大性。与市政产品的特点相对应,市政施工的特点也有3点,即流动性、单件性和露天性。市政市场交易活动的特点主要也有3点,即市政产品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同时进行(统一性),市政产品活动的阶段性和长期性,交易活动结算方式的特殊性(预付款、按月或按阶段结算和竣工后结算)。这些特点使得市政施工、管理和经营活动非常复杂,必须事前认真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才能确保成功。例如市政施工的单件性(即一次性),决定了市政工程项目生产活动的不重复性,不可能有现成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可供使用,必须在施工之前根据工程施工的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以保证成功地进行施工。再如,市政产品的庞大性,不仅使露天生产不可避免,而且使生产所需的资源耗量庞大,施工时间长,操作条件差,环境多乃恶劣,只有通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才能确保资源优化配置,施工进度合理,施工工艺适当,排除各种干扰。市政工程的特点,决定了承包者要取得施工任务,必须在市政市场上参加竞争。承包企业要竞争取胜,就必须进行充分筹划,确定对策,并满足招标方标书中有关组织方面的要求,这就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另外,市政工程施工的复杂的施工工艺,对施工技术的特殊和高难要求,需要处理好的众多协作配合关系,施工准备工作的复杂性、大量性和长时间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强相关性等等,都要求具有科学、严密、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
三、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种类。
根据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设计阶段和编制对象的不同,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投标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简称标前设计),另一类是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后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简称标后设计),后者又可分为三种: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标前设计是为了满足编制投标书和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需要而编制的;标后设计是为了满足施工准备和施工的需要而编制的。市政施工单位为了使投标书具有竞争力以实现中标,必须编制标前设计,对标书的内容进行规划和决策,作为投标文件的内容之一。标前设计的水平既是能否中标的关键因素,又是总包单位招标和分包单位编制投标书的重要依据。它还是承包单位进行合同谈判、提出要约和进行承诺的根据和理由,是拟定合同文件中相关条款的基础资料。这两类施工组织设计的特点见下表。
种类服务范围编制时间编制者主要特性追求主要目标。
标前设计投标与签约投标书编制前经营管理层规划性中标和经济效益。
标后设计施工准备至工程验收签约后开工前项目管理层作业性施工效率和效益。
对于施工难度大、施工技术复杂的公共改造工程,在编制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之后,还应编制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用来指导各分部工程的施工。如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工程、钢筋结构安装工程、大量土石方工程等等。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突出作业性,主要是进行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和技术措施设计。
四、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代号、地址、总规模、生产能力、总投资(或总造价)等;
2)工程组成、面积、结构、造价等(可列表说明);
4)设计单位、设计进度,市政概况、结构概况、设备安装概况等;
5)工程承包合同目标:工期及进度、质量、造价、安全、环境主要材料用量、承包合同中乙方的义务描述。
(2)施工管理组织。
1)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组织机构图;
2)各职能部门(或职能人员)的职责分工;
3)拟建立的主要规章制度;
4)内部承包规划和合同管理规划。
(3)施工部署及主要施工方案。
1)分包计划;
2)劳动力筹集计划;
3)材料与预制构件供应、采购、订货规划;
4)市政机械设备选用(自备、购买及租赁)计划;
5)项目经理部内部的工作任务安排;
6)主要单体工程施工方案初步设计;
7)分期分批施工规划。
(4)施工准备规划。
(5)施工总进度计划。
(6)各种资源需用计划。
(7)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8)施工项目质量体系的设计。
(9)成本目标控制规划。
(10)安全环境控制目标及风险管理规划。
(11)指标计算与分析。
2、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内容。
不论是哪一类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都相当广泛,编制任务量很大。为了使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得及时、适用,必须抓住重点,突出“组织”二字,对施工中的人力、物力和方法,时间与空间,需要与可能,局部与整体,阶段与全过程,前方和后方等给予周密的安排。
从突出“组织”的角度出发,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重点编好以下三项内容:
第一个重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在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前者的关键是“安排”,后者的关键是“选择”。这一部分是解决施工中的组织指导思想和技术方法问题。在编制中,要努力在“安排”和“选择”上做到优化。
第二个重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进度计划,在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工期计划。这部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顺序和时间。“组织”工作的得力,主要看时间是否利用合理,顺序是否安排得当。巨大的经济效益寓于时间和顺序的组织之中,绝不能稍有忽视。
第三个重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总平面图,在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平面图。这一部分是解决空间问题和施工“投资”问题。它的技术性、经济性都很强,还涉及许多政策和法规问题,如占地、环保、安全、消防、用电、交通等。
总之,三个重点突出了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技术、时间和空间三大要素,这三者又是密切相关的,设计的顺序也不能颠倒。抓住这三个重点,其他方面的设计内容也就好办了。否则其他内容既无法设计,设计出来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五、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
1、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
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是,论证施工组织设计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在经济上是否合算,通过科学的计算和分析比较,选择技术经济效果最佳的方案,为不断改进与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水平提供依据,为寻求增产节约的途径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信息。技术经济分析既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之一,也是必要的设计手段。
2、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求。
(1)全面分析。要对施工的技术方法、组织方法效果进行分析;对需要与可能进行分析,对施工的具体环节及全过程进行分析。
(2)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抓住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平面图三大重点,并据此建立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体系。
(3)在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要灵活运用定性方法并有针对性地应用定量方法。在进行定量分析时,应对主要指标、辅助指标和综合指标区别对待。
(4)技术经济分析应以设计方案的要求、有关的国家规定及工程的实际需要为依据。
3、技术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
施工组织设计中技术经济指标应包括:施工周期、劳动生产率、工。
程质量、降低成本、安全指标、机械化施工程序、施工机械完好率、工厂化施工程度、临时工程投资比例、临时工程费用比例以及节约三大材料百分比。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技术经济指标应包括:工期指标、劳动生产率指标、质量指标、安全指标、降低成本率、主要工程工种机械化程度以及三大材料节约指标。这些指标应在施工组织设计基本完成后进行计算,并反映在施工组织设计的文件中,作为考核的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指标可在图表所列的指标体系中选用。其中,主要的指标应是:总工期、单方用工、质量优良率、主要材料节约和节约率,大型机械耗用台班数以及单方大型机械费、降低成本额和降低成本率。
4、技术经济分析的重点。
技术经济分析应围绕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环境、五个主要方面。选用某一方案的原则是,在质量能达到合格(或优良)的前提下,工期合理,成本较低。例如:
(1)基础工程应以土方工程、现浇混凝土、打桩、排水和防水、运输进度与工期为重点。
(2)结构工程应以垂直运输机械选择、流水段划分、劳动组织、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模、浇灌及运输、脚手架选择、特殊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各项技术组织措施为重点。
(3)装修阶段应以施工顺序、质量保证措施、劳动组织、分工协作配合、节约材料、技术组织措施为重点。
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重点是:工期、质量、安全,成本,劳动力使用,场地占用和利用,临时设施,协作配合,材料节约,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环境保护。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重点是:施工周期,大流水作业,施工准备,临时设施,劳动力均衡使用与均衡施工,总分包协作,成本,质量,安全,节约,占地和土地利用,社会效益,开拓性措施。
六、总结。
上述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概述,通过实践本人认为,要编制出切实可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应具备很多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实践中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编制出更具有指导性的工程文件,用来指导施工,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
标准学术论文规范篇十六
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内的工作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检查、研究、分析,属于应用写作的一种。工作总结的写作过程,既是对自身社会实践的回顾过程,又是作者本身思想认识提高的过程。本文就工作总结的写作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定义–何为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是对过去某一时期或某项工作的情况(包括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总回顾、评价和结论。
它一般先由公司的高层按照战略需要对各部门进行工作等级分类,然后由各部门负责人指导,组织相关人员制定,最后由人力资源部或公司管理委员会一致探讨决定。
二、工作总结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可将总结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按其性质和内容分。
1.综合性总结,是对总结对象在一定时期内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反映和评析的总结。如:部门年度总结等。
2.专题性总结,则是对某项工作的情况或总结对象在某个时期的某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专门反映和评析的总结。如:出差工作总结;试用期转正总结等。
(二)按时间阶段分。
1.日总结(或工作日志):对每天工作的记录、总结。
2.周总结(或工作周志、aip):对每周工作的记录、整理、总结。
3.月总结:对每月工作的整理、分析、总结。
4.年度总结:对每年工作的整理、分析、归纳、总结。
5.其他阶段性总结:如:季度、半年、试用期等总结。
三、工作总结的结构。
总结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四种:
(一)条目式,就是把材料概括为要点,按一定的次序分为一、二、三等条,一项项地写下去。这容易条理清楚,但往往欠紧凑。
(二)三段式,即从认识事物的习惯来安排顺序,先对总结的内容作概括性交代,表明基本观点;接着叙述事情经过,同时配合议论,进行初步分析;最后总结出几点体会、经验和存在问题。这种结构单纯、易学。
(三)分项式,即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而是把做的事情分几个项目,也就是几类,一类一项地写下去,每类问题又按先介绍基本情况,再叙述事情经过,再归纳出经验、问题三个顺序写下来。这种方式较复杂,只有总结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事情才采用。
(四)漫谈式,如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漫谈式,把自己的实践、认识、体会慢慢叙述出来。这种方式多用于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物的总结。各种方式都有利弊,要从自己实际出发去选用,也可创造其它形式。
四、工作总结的格式。
总结一般的格式为标题、前言、主体、结尾、落款五部分。
(一)标题即总结的名称。
有时可以将主要内容、性质作标题,如不能表达出完整的意思时,在正标题下可以再拟副标题。如《人力资源部入职培训总结——学习企业文化的体会》。这里便是两个标题了。
(二)前言又叫概述。
前言的写法多种多样,有的概述变化情况及主要成绩;有的介绍基本情况;有的概述总结的目的、方法等等。开头力求简洁,开宗明义。
(三)主体是总结的核心部分。
这部分一般应叙述总结事件的过程、做法、体会、经验、教训,并且要作理论的概括,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总结的优劣,这些内容是总结的核心部分,可按纵式或横式结构形式撰写。
1.纵式结构,即按主体内容纵向所做的工作、方法、成绩、经验、教训等逐层展开。
2.横式结构,即按材料的逻辑关系将其分成若干部分,标序加题,逐一写来。
(四)结尾。结尾或提出今后努力方向,或指出存在的问题,或表示自己的态度。
(五)落款:部门、姓名和日期。
五、总结的基本原则。
这些只是划分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在具体写作上,却也有总的规律可以寻找。工作总结的写作原则:。
(一)总结前要充分占有材料。
最好通过不同的形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了解有关情况,或者把总结的想法、意图提出来,同各方面商量。
(二)总结要实事求是。
这就是从实际出发,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老老实实,认真负责。写总结要防止几种情况。
一种是因领导让写,不得不写,写几行敷衍过去,这不是严肃的态度;二是把总结当作吹嘘自己、捞取好处的机会,在总结里将小事说成大事,甚至捏造事实,弄虚作假;三是出于所谓的“谦虚”,该写的不写,或是写了怕人讽刺就不写。这些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条理要清楚。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四)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
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芜存精。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
(五)基本原则。
中心突出、重点明确;阐述透彻、逻辑性强;。
符合事实、数据说话;眼光长远、自我出发。
六、工作总结的内容。
(一)概述和叙述(背景、目标等)。
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工作总结的概述和叙述,往往包含了某一时期工作的背景,前一时期定下的目标,公司这一时期的经营状况,业内的动态,产业的走势等。提纲挈领地把总结的框架,也就是逻辑性表现出来。
概述是工作总结的开始。如果感到工作总结不知如何下手,但是又觉得自己有很多话说,有个很好的方法可以借鉴——不断地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写工作总结?“领导的要求。”这样的回答那你可以去网上拷贝份他人的工作总结。
1.为何而总结。
如果是以下回答,那么,相信你的工作总结真的是为了总结:
“为了知道自己一年的工作成果,到底做了什么。”
“总结工作失败的地方,哪些没注意到的,哪些可以做的更好的。”
“看看去年的某种或某些情况下我哪些事情没有抓住,如果我现在的形势去做这个会是什么结果。”
“回味下自己的人生。”
“对比其他人的总结,看看自己有什么不足和优点,说不定有些奖金。”
“看看自己是否符合工作要求,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个参考。”
“更好的了解公司和业内形势。”……。
2.如何写概述。
一旦有了这些想法,那么概述自然而然地就出来了。以下思路仅供参考:
1)当前经济形势简要说明。
2)公司情况介绍,包括此时期内较大的企业行为,变革,新制度等。
3)总结从什么方面切入,着重点在哪。总结的结构。
4)自己这段时期有什么新的想法,感悟等。
5)总结的必要性。
(二)主要工作内容与存在问题(成绩和缺点)。
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工作总结概述后,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正文——主要工作内容与存在问题。
1.工作思路。
一步步做的工作,其实是个工作流程的思路。指按照上一时期的工作计划进行的工作步骤。
2.工作创新点。
这是区别于其他人的竞争筹码。要想自己在企业中获得影响力,必须具备自己的特色,也就是工作的创新点。个人因性格,工作经验,技能等不同,在工作的创新上表现也会有不同。
3.自己亲自做的几件大事。
对公司,同事,个人,乃至业内产生过影响。能充分体现出自己的实力。
4.具体的图表或数据说明。
量化的`说明能更实际的说明问题,给人以踏实的感觉。
5.存在的问题。
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做得不好的地方,无法解决的问题;个人原因或组织原因等。
6.自己提出来的计划实施的程度。
在工作内容中,要明确工作职责,目标完成状况,达成的绩效等。以一个项目实施的工作内容为例,应该包括一下要点:
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与解决方案。为什么要做?
确定项目的范围与目标。做到什么程度?
项目组织。人力资源、职责、沟通。谁来做?
工作分解:工作内容、层次、顺序。做什么?如何做?
项目计划与进度控制,防范风险。何时做?如何保证?
工作质量跟踪、控制、评价。做得如何?
控制项目预算。花多少钱在做?
工作成果、文档。做了什么?
评价、审批通过。做的结果满意否?
下一步工作?还要做什么?
(三)经验和教训。
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工作总结其实最具备可看性的部分在于总结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建议。这是自我认识问题能力的体现,也为企业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
1.工作技能不足。表现为不能适应工作,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基本技能应用不熟练。
2.工作态度不好。消极,不主动,推诿等。
3.工作思路不对。对工作的最优流程认识不够,逻辑能力欠缺,结构性思维缺乏。
4.工作认识不够。缺乏全局观念,对行业缺少分析,对工作定位认识不足。
5.个人业绩与公司业绩不关联,绩效考核缺乏依据。具体的可量化的标准没有制定或不完善。
6、工作目标没有完全达成。
7、公司遭遇企业瓶颈。包括信息获取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对风险的防范不足,体制不健全等等。
(四)改进措施与计划。
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
对解决问题个人提出的可行性的最优的改进措施方案与计划。
它的提出应该依据是否有利于公司效益的原则。要点包括:
(1)利于公司整体和部门。
(2)切实的可行性。可以根据上一时期的工作量确定。
(3)逻辑性强,能够从结构上反映工作的流程,让人一看就懂。
(4)从公司战略出发,结合产业趋势,细化到部门、个人的日常行为中。
(5)多以量化的数据做建议的参考。
(6)建议应该跟自己的领导上级和平行级同事商讨确定,多方面参考大家建议。
七、对于工作总结的几点建议。
1.简洁明了。在工作总结开头时,不要写过多的感慨,也就是与工作无关的“大话”,因为领导根本也没时间看,如果过长,领导会觉得你太形式化,不直接。
2.先写大纲。然后再把大纲中所涉及的事件加进去,然后再细致地进行加工,最后再进行文字的润色。
3.实事求是。不要将工作总结写成岗位职责,换句话说,就是要写出你都做了哪些工作,要将成绩先列出来,针对比较值得一提的工作难点克服过程,可以写一写。尽量用“完成了……”而不是“负责……”。不要超越自己的职责范围和权限,而去总结评价其他人的工作成绩或失误,虽然有可能涉及到其他部门的配合。
4.平时记录。如果你平时工作笔记与工作周报做的很完善,那你年底要省事多了,最好将每项工的完成情况用数字表示出来。尤其是在强调自己的成绩时,一定要注意用“比去年同期了……”“比去年节约了成本*%,不要忘记付上这个数字是如何算得的。
5、关注业绩。在写年终总结之前,理清自己一年以来的工作记录自然是首要的事情,但年终总结却不能写成一年的流水账。“流水账是许多人通常采用的总结形式,看似洋洋洒洒,篇幅巨大,实则一点都没有针对性”。年终总结不是一年的经历汇总,在内容上必须进行有效的选取和整理,需要一个或几个核心事件来贯穿和体现工作的成果或业绩。某种意义上讲,写年终总结和写简历非常相似,都是如何凸显出重要的业绩。
6.图表分析。
尽量多用个案、格表、图示、做类比、对比、量化数据分析或文字说明的方式来展示和说明你取得的成绩。如果能运用一些科学的分析方法,比如:swot分析法、树状图分析法、鱼刺图分析法、图表分析法,一定会使你的总结非常专业和精彩。
7.反思创新。认识不足,对于自己工作不足的地方也要详细说明,因为领导最不喜欢报喜不报忧的员工,或者只是一味的肯定自己,却看不到自己不足的员工。反思创新,总结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反思过去,找出问题所在,同时应该拿出解决方案。
8.重视细节。不要忽略细节,尤其是一些重大事件的细节,通过细节的描述,赢得上司的关注和理解,毕竟上司在决策层,有时并不能理解执行层的苦衷。
9.突出重点。总结的内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总结中的关键是要有重点,要展现出自己的工作重点和亮点,特别是上司关注的问题一定要详细具体。尽量总结出领导想知道但并没有要求过你提供的部分,你会问我怎么知道,那你就要好好思考啦,领导会关注什么?想想今年例会中,他都强调过什么?那就是他想知道的进展情况和数据说明啊。
10.简练通俗。注意语句简练,通俗,以最简单的方式说明问题就可以了。这又不是写小说,过份修饰词澡会感觉不够亲切,务实11.注意排版。一年这么一次给领导展示的好机会,一定要呈给领导一份版面清晰,一目了然的总结计划报告。有必要的话可以考虑ppt演示文稿。
12.保持风格。尽量多想想用自己的风格特点去写,不可抄袭或照搬人家的总结。
13、坚持收集资料。
a、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平常注意收集一些写作知识及业务知识,形成习惯,并对资料进行分类汇总。
b、养成读书读目录的习惯。如看一本书,首先看目录,然后自己想如何让自己写目录里的内容,自己该从哪些方面写?然后和书的分析方法对照,找出自己的不足,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分析方法。
c、注意问题分类。把某个问题分为几个方面,然后把某个方面再分为几类。不但使总结有条理性,而且进一步丰富了总结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