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裂缝论文(精选14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进行修正和改善。对于那些边界模糊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确定其分类?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分享,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墙体裂缝论文篇一
混凝土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自身的原因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原因,此类裂缝可以使用自动低压灌浆的方法进行修复。自动低压灌浆技术是北京冶建工程裂缝处理中心研制开发的针对混凝土裂缝灌浆领域,包括材料、机具、施工的一项综合技术。灌浆修复后裂缝内部被ab-1灌浆树脂填充饱满,其抗拉及粘接强度较高,不会产生再次开裂。
砖砌体墙体裂缝、新型隔墙板裂缝及不同材质墙体产生的裂缝都属于温度活缝,无法灌浆修复,由于裂缝存在伸缩变化,因此要选用柔性材料进行修复(如北京冶建工程裂缝处理中心的a12高柔性补缝料)这种开放式的修复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概念,与以往刚性修复对比,它更适用于活动量较大的裂缝处理。
可能原因。
第一种是原房的保温层有裂缝,导致装修后墙面开裂;。
第二种是墙面开槽后修补涂刷不当,导致墙面收缩出现裂纹;。
第三种是抹灰时水泥的配比不准确,配比高了就容易开裂;。
第四种情况是墙面腻子的配比不当或者是刮抹不均匀。
第五种就是乳胶漆和水的配比不合适,以上这些不规范的操作都会导致墙面开裂。
1、用腻子刀刮出空隙的宽度,并刮成八字型,外宽里窄。
3、空隙处刷108胶后贴玻璃布或牛皮便条。
4、刮821腻子2-3遍与原有墙面抹平,干后用砂纸打磨平。
5、调墙面涂料,涂料调好后先刷样板,干后与墙面颜色比照,颜色接近,色差不大,再涂刷墙壁。
墙体裂缝论文篇二
(1)温度裂缝。住宅房屋温度裂缝主要产生于房屋顶层端部的两个开间,比较严重的次顶层上也会产生一定的裂缝。从墙体上看,纵墙体因长度较长,裂缝要比横墙的多;墙上所开洞口的面积越大,墙体产生的裂缝也越严重;从结构体形来看,主体长度越长,顶层墙体的开裂也越严重;结构主动体的刚度越小,顶层墙体开裂也越大。在顶层端部开间的裂缝主要成八字,如果屋面采用预制多孔板时,在圈梁顶、预制板下往往会产生水平裂缝;而如果是现浇屋面,则在圈梁与砌体之间产生水平裂缝,在门窗洞口四角也会产生一些斜缝和垂直裂缝。情况严重的,甚至在混凝土构造成柱顶部,也会产生水平裂缝和斜裂缝。
(2)干缩裂缝。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只要不使用新出窑的砖,一般不要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但对这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对于砼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如砼砌块的干缩率为0.3~0.45mm/m,它相当于25-40℃的温度变形,可见干缩变形的影响很大。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比较快,如砌块出窑后放置28天能完成50%左右的干缩变形,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材料才能停止干缩。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如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在建筑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出现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在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缝和水平包角裂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另外不同材料和构件的差异变形也会导致墙体开裂。如楼板错层处或高低层连接处常出现的裂缝,框架填充墙或柱间墙因不同材料的差异变形出现的裂缝;空腔墙内外墙用不同材料或温度、湿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这种情况一般外墙裂缝较内墙严重。
墙体裂缝论文篇三
本文分析了墙体裂缝的产生原因,阐述了裂缝宽度的标准问题,并提出了在设计、施工中相应采取的防治方法和措施。
近年来墙体裂缝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裂缝的形式、部位等大同小异,引起裂缝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现在一般讨论的是温度应力、地基不均匀沉降、局部承载力不足、设计施工等原因引起的墙体裂缝。
在一般民用建筑中,砖混结构房屋因其造价相对较低,且具有较好的隔热、隔音性能,仍被广泛采用。
但其砌体强度较小,结构自重大,砂浆和砖石之间的粘结力较差,抗拉、抗弯和抗剪强度较低,砌体易于开裂。
砌体裂缝不仅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而且较普遍,轻微者影响建筑物美观,造成渗漏水,严重者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度、稳定和整体性、耐久性,甚至还会导致整体倒塌的重大质量事故。
但此类裂缝还是屡屡出现,因此如何采取措施有效地减少或防止裂缝的发生,是摆在工程设计人员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温度变化引起墙体开裂的原因。
当温度变化时,由于材料热胀冷缩,房屋各部分构件将产生各自不同的变形,引起彼此制约而产生应力。
因屋面混凝土与墙体的线膨胀系数不一致,屋面变形较大;当屋盖和墙体之间构造处理不当,会使墙体受拉,当其剪力和拉应力大于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时,墙体便被拉裂。
这类裂缝普遍是在建筑物的顶层两端内外纵墙上,有时仅一端有,轻微者仅在两端1~2个开间内出现,严重者会发展至房屋两端1/3纵长范围内,并由顶层向下几层发展。
此类型缝对那种刚性屋面平屋顶、未设变形缝、隔热层的房屋,更易发生。
温差裂缝的轻重程度与屋顶保温情况、室内外温差和施工质量有关,如砌体砂浆标号太低,在以往的设计中只考虑砌体的抗压强度,砂浆标号越到上层越低。
另外,当房屋越高,温度变化时变形越大,墙体开裂情况越严重。
三、如何预防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开裂。
为了防止温度变化引起墙体开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适当调整温度伸缩缝间距。
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中对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楼盖规定每50米设一道伸缩缝,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规定每40米设一道伸缩缝,这个规定是从整体结构考虑的,但对温差较大且温度变化频繁地区和严寒地区的房屋及构筑物不适用,特别对于冬天有严寒,夏天有酷暑的地区,伸缩缝的最大间距除应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外,伸缩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2.当房屋的屋盖和楼板不在同一标高时,应在错层处纵横墙相交点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设双道圈梁与构造柱相连,以帮助墙体抵抗拉剪应力。
3.适当加大屋面层圈梁和房屋四角构造柱的配筋提高顶层砌体的.砂浆标号。
4.当有女儿墙时,女儿墙的抗风构造柱应与楼层的构造柱上下连通。
5.在建筑物的两端的1~2个开间内或总长1/4范围内的屋面板底设置滑动支座,让其自由伸缩。
6.做好屋面保温隔热层,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建议采用种植屋面和储水屋面,或者使屋面做成太阳能集热器,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其他能量,这样既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又能取得非常理想的隔热效果。
四、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的原因。
砖混结构房屋墙体开裂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建筑工程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物横向不规则变形,当建筑物的主体刚度较差,基础不足以调整因沉降差而产生应力时,便会使砖砌体的薄弱部位产生不同程度的拉应力和剪应力,当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不足以抵抗变形应力时,墙体便会产生裂逢,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一般在建筑物下部,由下往上发展,水平及竖缝。
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
当纵横墙交点处沉降过大,则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缝,有时还有沿窗台下角的水平缝。
当外纵墙呈凹凸形时,由于一侧的不均匀沉降,还可导致在此处产生水平推力而组成力偶,从而导致此交接处的竖缝。
引起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房屋建于土质差别较大的地基上;。
2.建筑物基础深浅不一;。
3.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重、结构刚度差别较大及基础处理不当造成不均匀沉降;。
5.建筑物平面形状复杂,立面变化过大,长度过大,也会产生不均匀沉降。
五、如何预防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地基基础的具体情况,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1.当房屋建于土质差别较大的地基上,或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重、结构刚度、地基基础的处理方法等有显著差别时,应在差异部位设置沉降缝,将其划分成刚度较好、长度变化较小的几个单元,可以减少因基础不均匀沉降在样体内引起的应力,避免墙体裂缝。
规范规定《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沉降缝宽度一般应大于5厘米,为避免上部结构在地基沉降后相互顶撞,房屋较高时应加宽,最大可达12厘米以上。
2.加强门窗洞口外的刚度,将门窗洞口上的钢筋混凝土过梁与内墙钢筋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过梁,以增强房屋整体刚度。
3.尽量避免用软弱土层做持力层,若无法避免,可调整上部结构刚度,或采用筏式基础,以减少建筑的沉降。
4.房屋的纵墙宜贯通,横墙的间距不宜过大,小于建筑宽度的1.5倍左右。
5.对于地基持力层不均匀的建筑物,应根据实际情况,将局部基础适当加深或加宽,或局部设计成板带基础,降低基底应力,尽量达到地基均匀沉降。
6.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地基土的扰动,做好排水处理,完工后建筑物四周做好散水坡及排水地沟,避免地表水浸泡基础而引起局部下沉。
7.设计时严格按规范设置构造柱和圈梁,必要时可增加圈梁道数,以增加上部结构的刚度,当建筑物屋层较高且大时,在窗顶增设一道圈梁,效果更好。
结束语。
在房屋建设中,除施工时严格按设计和规范操作外,设计人员还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当地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特征等做好设计工作,严把设计关,就一定能够降低和防止砖混结构墙体开裂的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润福,张景红.多层砖房裂缝的根源[j].建筑科学(科技资讯)..(20):77.
墙体裂缝论文篇四
近年来,传统的预制板逐渐被现浇板所取代,由于使用了现浇楼板,房屋的整体性、抗不均匀沉降性和结构安全性均有很大提高,但也伴随产生了一些楼板裂缝的情况,不少住户担心这些裂缝起因房屋的基础沉降而向有关部门投诉。
某小区共建住宅楼14幢,建筑面积约8万m2,砖混结构,全部为现浇板,板厚100~12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楼板与梁连接处均配负筋,房屋高5层,底层设架空层高2。2m,房屋约长80m,无伸缩缝,基础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工程于12月陆续竣工。竣工验收时,尚未发现明显的裂缝现象,住户陆续购房进行装修时,发现楼板裂缝。经现场勘察(包括尚未售出的房屋)发现,14幢房屋均存在裂缝,开裂户数达124户,占总户数450户的27。56%(而投诉用户21户,占总户数的4。64%),其中位于板角处的裂缝占绝大多数,约占总数的90%,其缝宽一般在0。1~0。2mm。
对用户反映的现浇板裂缝,经多次会同设计、监理、施工等部门进行实地查勘。首先进行了沉降观测和图纸复查,均符合规范和标准。因而根据上述裂缝状况并结合其成因作了如下分析。
(一)引起裂缝的首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收缩。众所周知,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体积逐渐缩小,产生收缩,而板的四周由于受到支座的约束,不能自由伸展。而当混凝土的'收缩所引起板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现浇板的开裂,开裂的部位往往产生在应力相对集中的地方,所以板的裂缝绝大多数产生在板角处,其走向与板的对角线相垂直。
(二)温度裂缝。因水泥具有快硬、高强、水化热大的特点,再加上该房屋的主体施工发生在夏季,混凝土浇捣后又未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在较高温度下失水收缩,水化热释放量较大,而又未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因而在硬化过程中,现浇板受到支座的约束,势必产生温度应力而出现裂缝,这些裂缝也首先产生在较薄弱的部位,即板角处。另外,室内外温差变化较大,也要引起一定的裂缝。在调查中发现房屋西边及顶层的裂缝居多。事实上许多裂缝往往是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综合引发的。
(三)结构体型突变及未设置必要的伸缩缝。开发商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房屋长度过长,而又未考虑设置伸缩缝,当房屋的自由伸缩达到应设置伸缩缝要求的间距时,就要引起裂缝的产生。另外,平面布局凹凸较多,即转角也越多,这些转角处由于应力集中形成薄弱部位,一受到混凝土收缩及温差变化易于产生裂缝。
(四)支座处负筋下沉产生裂缝。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
上述裂缝虽属非结构受力因素所引起的,但现浇板裂缝既影响美观,又容易使住户产生心理上的不安,而且裂缝不仅会影响抗渗效果,也易造成水分侵蚀钢筋,影响使用耐久性。因此,针对上述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并在开发另一小区中,重点加强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加强现浇板浇捣后的养护。混凝土养护是整个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忽视对混凝土的养护,既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又易使其在硬化过程中失水得不到及时补偿而产生裂缝,尤其在高温下施工,更应经常浇水养护,这样既可减少温度产生的裂缝,也可降低由于混凝土的收缩而产生的约束应力,有效控制裂缝。同时,对水泥砂浆地面,也要严格按施工顺序操作,并加强养护,经常使地面处于湿润状态,也能有效地抑制地面裂缝的产生。二)严格控制砂的粒径及含泥量。混凝土用砂应采用中粗砂,如砂粒过细,砂的含泥量超过标准,不仅降低强度,也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这是因为泥的膨胀性大于水泥膨胀性的缘故。
(三)在板角增加辐射筋。现浇板的四周在设计上都已配置负筋,但针对绝大多数裂缝产生于板角这一现象,在板角四周增设辐射筋,使产生裂缝的应力作用方向与辐射筋相一致,能有效地抑制裂缝,此外配筋较多时,相对来说也能明显改善裂缝的产生或扩展,根据裂缝距板角的距离,辐射筋长度为1。5m左右。
(四)平面布置上尽量减少凹凸现象和设置必要的伸缩缝。平面转角过多,即薄弱部位越多,而这些部位由于应力集中,往往是裂缝的多发区。
(五)严格控制板面负筋的保护层厚度。现浇板负筋一般放置在支座梁钢筋上面,与梁筋应绑扎在一起,另外,采用铁架子或混凝土垫块等措施来固定负筋的位置,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板面钢筋不再下沉,从而可有效控制保护层,避免支座处因负筋下沉,保护层厚度变大而产生裂缝,板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大于1。5cm。
四、结束语。
对于现浇板容易出现的一些非结构性裂缝现象,经多次的分析研究,找出原因,对症下药,采取了一些防治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市的另一小区,建筑面积为12万m2,7幢住宅也是现浇楼板,于7月竣工,由于防治措施在前,现浇板出现裂缝的现象在9幢中只占6幢,开裂户数28户只占总户数220户的12。7%(投诉用户只占总户数的1。34%),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要彻底消除裂缝现象,尚有待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和不断积累施工经验,采用更为科学的解决方法。
墙体裂缝论文篇五
这种是建筑中最常见的裂缝,一个建筑总是需要很多种材料才能建成,在不同材料的交接处,因为每种材料的膨胀系数不一样,从而使各种材料在温度的升降变化下引起来的伸缩变形不一致,进一步导致了建筑工程墙体不同部位的变形不同,当气温升降引起的变形应力大于墙体中的拉应力时,墙体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在框架结构中出现的特别多。框架结构的建筑在框架梁、框架柱与填充墙之间经常出现这种裂缝,裂缝通常呈现水平裂缝和垂直裂缝两种,裂缝宽度较宽且深度较深,当梁宽超出其下墙体的宽度时,有时会在梁底出现空鼓,有的还会进一步引起梁下抹灰的脱落。总之,这种裂缝是很难完全杜绝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两种材料交接处,在做饰面前加钉金属网或在施工中加贴耐碱玻璃丝网格布300宽,加铺一层网格布后再抹灰。
2.地基沉降引起的裂缝。
通常我们都认为地基土层在自重的作用下压缩已经稳定,因此,地基沉降的外因主要是建筑物本身的自重荷载在地基中产生的附加应力引起的。更进一步的原因是土壤本身由固体、气体、液体三相组成,它在建筑物的附加应力作用下,土壤本身原本的孔隙率会发生很大改变,从而引起地基沉降。所有建筑在建成后,由于本身自重引起的沉降都会产生。但如果建筑物各部位的沉降不一样,必然会导致沉降大的部位和沉降小的部位之间会发生相对的位移,而伴随着这种位移就会有剪应力和拉应力的产生,当所产生的剪应力和拉应力超过砌块之间的抗拉强度、抗剪强度时,砌体就会发生破坏,产生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会随着不均匀沉降的逐渐增大而增大。这种裂缝通常成斜裂缝,并且经常在建筑物下部墙体处出现,由下向上逐渐发展。当长条形建筑物过长时,建筑物自重本身引起的不均匀沉降更为显著,为了尽量避免这种裂缝的产生,通常会用设置沉降缝的办法来处理。另外也可以用增大基础圈梁刚度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这种沉降有时还会引起底层窗台左右下角处墙体产生斜裂缝,相应的处理办法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板,窗台板每端嵌入墙内不小于600mm,也可以采用在底层窗台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的钢筋网片,每端伸入墙内不小于600mm。
3.设计原因造成的裂缝。
有时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粗心大意,收集的荷载有遗漏,或是计算时采用的参数不合理,也会导致建筑物各部位裂缝的产生。房屋因为设计存在问题产生的裂缝,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设计中结构的梁柱的断面突然变化过大而产生的应力集中所产生的裂缝;(2)设计中对结构构件施加的预应力过大或偏心,造成构件的裂缝;(3)设计中板、墙等处需要配置构造钢筋时,配置过少或过粗的钢筋引起的裂缝;(4)设计中未充分考虑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变形而引起的裂缝;(5)设计中采用的混凝土等级过高,造成用灰量过大,对收缩不利而引起的裂缝;(6)水泥等级或品种选用不当而引起的裂缝。对于这些原因造成的裂缝,需要设计人员积累经验,认真对待每一个建筑工程,就能在以后的建筑工程中避免产生这种裂缝。
4.施工原因造成的裂缝。
(1)随着抗震要求的逐渐提高,在现在的各种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占据了十分大的比重,又因为节能墙体的广泛采用,建筑工程中围护结构的外墙都采用了当前各式各样的空心砌体,而由于这些空心砌体都是薄壁的,中间过多的大孔洞来实现保温隔热,大的空心率使砌体在施工及运输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破损,因而砌体缺棱掉角的问题常常发生。为了控制施工成本,这些问题砌体也大多用在了建筑工程中。另外,有时砌筑完成了,发现需要暗装的设备管道孔洞没有预留,这时就需要对已经砌筑好的墙体进行砸、凿,从而造成墙体破损。上面两种情况都很容易在墙体上形成裂缝,而一旦外墙有了裂缝,在雨雪天气,就会有水从外墙裂缝处渗入外墙砌体内,而内部中空的空心砌体又会形成水的集汇及流淌通道,让人们找不到真正的渗水处,所以一旦发生渗漏,后期维修起来会特别困难,很难根除。(2)在施工中,工人没有严格按照砌体规范进行施工操作,在砌体中起拉结作用的砂浆不饱满就会产生裂缝。另外,在砌体砌筑前没有淋湿,也没有加大砂浆中的水的比例,从而使砂浆中的水份在砌筑时被砌体吸收,而造成砂浆强度下降,就会在灰缝处产生裂缝。(3)墙体抹灰一次性抹太厚,而没有分层抹灰,有时基层墙体砌筑不平整,从而使局部抹灰过厚,而在厚抹灰处又没有采取任何的加强措施,就会产生裂缝,不过这种裂缝深度仅限于抹灰厚度。对于这些原因造成的裂缝,需要施工人员认真按国家规程施工,是完全能够避免的。
二、产生渗漏的原因。
(1)以上各种原因造成的外墙墙体裂缝,从而使雨、雪水直接从裂缝处渗入外墙内或室内,是造成渗水的最重要原因一。(2)在屋面与女儿墙交接处的防水层做的弧度太小、泛水高度不够、没有加设卷材附加层、卷材收头不严密,这些都会发生屋面的漏水问题。(3)屋面的排水坡度过小,而使屋面上的排水不畅,因而产生屋面积水、渗水问题。(4)在北方,屋面卷材反复冻融,从而加快了卷材的老化,而又没有及时更新,也经常会造成屋面的渗漏问题。在分析了房屋建筑裂缝、渗漏原因的基础上,让我们找到更适合预防控制裂缝、渗漏应采取的防治办法,力求建成更加完善的住宅建筑。
墙体裂缝论文篇六
贵州贵安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广东建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贵安新区克酬湖配套设施宿舍楼精装修工程的墙面涂料工程于10月份已完成,现墙面出现多处不规则裂缝。我司施工瓷粉乳胶漆为罩面工程,墙体开裂现象严重影响罩面工程的感观效果。敬请建设单位进行相关鉴定后,作出相关处理。
特此报告。
贵州竞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23日。
墙体裂缝论文篇七
墙体裂逢是常见的房屋质量问题之一,房屋裂逢的出现,轻则影响房屋的美观,严重的会影响整个房屋的结构承载力甚至有使房屋倒塌的危险。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墙体中常见的裂缝主要分成以下三类。
(一)温度性裂逢。
这种裂逢是墙体中最常见的,这种裂逢常见于不同材料的交接处,如圈梁和砖砌体交接处的水平裂缝。一般材料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能,房屋结构由于周围温度变化引起变形,不同材料的膨胀系数不一样,导至产生温度性的裂逢。
(二)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逢。
房屋在建成后,地基一般都会下沉。如果地基沉降不均匀,沉降大的部位与沉降小的部位发生相对位移,在墙体中产生剪力和拉力,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墙体本身的抗拉抗剪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且这些裂逢会随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的增大而增大。这种裂逢一般成斜裂逢,且裂缝走向凹陷处。这种裂缝在建筑物下部比较明显,由下向上发展,呈“八”字,倒“八”字p水平、竖逢等。当长条形建筑物中部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二端由下往上呈“八”字形裂逢,且首先在窗角上突破;反之,当两端沉降过大时,则形成两端由下往上倒“八”字型裂缝,也首先在窗角上突破,也可在底层中部窗台处突破形成由上至下竖缝;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当纵横墙交点处沉降过大,刚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缝,有时还有沿窗台下角的水平缝;当纵横墙凹凸设计时,由于一侧的不均匀沉降,还可导致产生水平推力而形成力偶,从而导致交接处的竖缝。
(三)结构性裂缝。
结构性裂逢是由于上部荷载而引起的裂缝,表明墙体承载力不足或存在较大问题。因房屋结构的原因产生的裂缝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结构设计有差错,由于计算荷载时有遗漏,构造不合理造成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砌体施工质量差,墙体砌筑时灰逢不饱满q厚度不均匀q组砌方式不符合要求等,砌筑砖墙时,未对砖块湿水,采用干砖上墙等都会降低砌体承载力,使墙体日后出现裂缝;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因为在房屋建成后埋设各种管线穿过墙体,破坏墙体整体性,减少了墙体载面面积,削弱了墙体承载力,从而引起墙体裂缝;改变房屋用途,加大使用荷载或增加振动力,从而使墙体受到破坏,引起墙体裂缝。
二、处理的技术手段。
一般来说,温度性裂缝对房屋结构安全影响不大,但是裂缝发展到一定程度,承载力削弱也有可能发展成为结构性裂缝。沉降裂缝和结构性裂缝对房屋安全影响比较大。
(一)温度性裂缝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手段。
(1)屋面没有保温隔热屋的增设保温隔热层。屋面板受阳光辐射吸收热量较多,增设空气隔热层或选用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优良材料作保温层能有效控制层面板的升温。层面板温度降低下,它与墙体的温差大大缩小,能有效防止顶层墙体裂缝。
(2)对已存在的温度性裂缝且不影响结构安全的,在其裂缝稳定后用砂浆堵抹即可。
(二)沉降裂缝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1)当沉降裂缝发生后沉降发展较为缓慢且有减弱趋势时,应在裂缝稳定后对裂缝修复。修复一般用水泥砂浆q树脂砂浆填缝或水泥灌浆封闭保护的.方法处理。
(2)当沉降裂缝发展较快且有加速趋势时,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减小基础荷载,加固基础后修复。基础加固常用加大基础面积法q桩基础托换法以及注浆等改变土壤特性的方法。
(三)结构性裂缝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1)通过卸载方法减轻墙体荷载。对于由于荷载过大,砌体强度低,已经产生墙体裂缝的墙体,可采用减轻上层结构自重与荷载的方法.或在其顶部砌体内增设钢筋混凝土梁承担上部荷载。
(2)结构加固补强法。对于荷载较大,砌体载面尺过较小,承载力不足并已产生裂缝的墙体,可在不损害主体结构的情况下适当加大载面尺寸,以提高其承载能力,这种方法也可以起到相应的效果。
结束语。
墙体裂缝有可能是工程建设的时候形成的,也可能是日后维修保养不当造成的。对于已经出现的墙体裂缝,观察裂缝的形状跟走向、有无发展趋势,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确定裂缝的性质。判断裂缝对房屋结构安全有无影响。如果不影响安全,则作简单处理即可。如影响大,则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加固处理。如确实无修缮价值,则要尽快拆除。
墙体裂缝论文篇八
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的工民建施工企业众多,但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却不如前几年。以来,建筑业利润的年增长率逐年下降(见图1),施工单位需提高施工质量才能寻求更好的发展。墙体裂缝是施工中的严重问题,施工单位应对墙体裂缝的原因加以分析。
1.1施工设计中存在不合理之处。
工民建筑的整个施工过程都需依照设计图纸进行,因此设计阶段对施工质量有着较大影响。现阶段很多工民建工程的设计阶段都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墙体出现裂缝问题。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经常忽略工民建的基础刚度和建筑地的实际情况,导致结构模板变形,进而造成工民建筑墙体出现裂缝现象。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对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设计人员需考虑方方面面的细节才能不断提高设计质量,从而减少墙体裂缝问题的发生。
1.2建筑结构存在不均匀沉降现象。
在工民建工程施工中,建筑物周围的地质条件对施工质量影响巨大,如果建筑施工选定地址的土壤土质松软、地基强度不够,将会导致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会导致墙体受力不均匀,从而造成墙体裂缝的出现。另外施工人员操作技术不够硬也会导致施工质量低下,进而导致墙体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例如地基构建间距过大、支撑结构设置不合理等问题都会导致建筑物墙体的应力发生改变,使得应力不均而发生墙体裂缝问题。建筑结构的不均匀沉降现象不仅有碍建筑物的外观,更是影响着建筑墙体的刚性强度,无法保证整体施工质量和安全。众所周知,建筑墙体的质量直接决定建筑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结构的不合理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以及单位的生存和进一步发展。
1.3混凝土温度的影响。
在施工中如果无法对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加以准确控制,也会造成建筑物墙体出现裂缝问题。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在建筑物墙体内不断聚集会造成墙体的应力变化,导致应力不均出现裂缝问题。另外混凝土温度过高会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混凝土的拉应力会随之增加,在拉应力的作用下建筑物墙体很容易出现裂缝。另外施工单位对混凝土的降温过程控制也不到位,缺乏安全高效的构件,很容易导致墙体裂缝问题的出现。
1.4混凝土的干缩作用和墙体的塑性收缩。
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外墙混凝土凝固过程水分蒸发过快,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干缩作用,影响建筑物墙体的应力变化。如果此时施工人员不能及时向建筑物外墙喷洒适量的水或者进行完善的保湿处理就会导致墙体不断干缩而出现裂缝。墙体的塑性收缩也会导致墙体出现裂缝,工民建筑外墙在干燥过程中因温度过高等因素的影响,墙体会出现塑性收缩现象,如果收缩现象严重,建筑物墙体两端就会出现裂缝,而且墙体的横截面积越大,产生的裂缝问题就越严重,影响工民建筑的外观和整体质量。
1.5操作不规范和养护管理工作不到位。
施工中的操作质量对墙体裂缝问题也有较大影响,如果施工操作不规范,例如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时未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将砖进行湿润或是钢筋的放置不合理,都会导致裂缝问题的发生。施工中砌筑砂浆的饱满度如果不符合施工要求,会使墙体应力不足,进而导致裂缝问题的出现。施工中的养护管理工作是施工图1建筑业总产值和总产值增长率中不容忽视的一环,但是很多施工企业进行墙体养护时忽略了天气因素的影响,导致水泥浆的水分蒸发过快或无法及时阴干而导致墙体收缩产生严重裂缝。
墙体裂缝论文篇九
地基下沉裂缝。
1.通常,当地基下沉差异变形值超过砌体抗拉或抗剪极限变形值时,砌体将产生下沉裂缝。因地基下沉引起的裂缝比较复杂,形状各异,既有一般规律,又有特殊情况。
2.其一般规律为:下层重、上层轻;纵向重、横向轻;外墙重、内墙轻,且多为斜向裂缝。
温度裂缝。
1.砌体结构在约束条件下,由于外界温度变化,屋盖、楼盖与砌体互相约束,造成相互间温度变形不协调,产生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砌体抗拉或抗剪强度极限值时,砌体将产生温度裂缝。
2.裂缝特点和规律为:顶层重、下层轻;两端重、中间轻;向阳重、背阴轻等。
应力集中裂缝。
2.裂缝特点:裂缝多为斜向,少部分为竖向和水平方向。
荷载引起的裂缝。
2.裂缝特点:多呈竖向裂缝,有时呈现枣核形,严重处砖块断裂,砌体出现剥落现象。
冻融(胀)裂缝。
1.此类裂缝多发生在寒冷地区房屋的基础、檐口、女儿墙或经常受潮湿的厨房、卫生间等的外墙,有时室外踏步也发生此类裂缝。
2.裂缝特点:在裂缝附近砌体或混凝土酥松、剥落,且随时间推移有逐渐恶化的趋势。
两种结构体系变形不协调裂缝。
1.此类裂缝多出现在两种结构体系收缩、温度变形不协调的薄弱部位或交界处。
2.例如:在砌体结构外侧贴建混凝土框架外楼梯的交接处。
沉降温度裂缝。
此类裂缝特点是:在房屋上下层皆出现不同程度裂缝。
温度、应力集中裂缝。
此类裂缝是由于外界温度变化和应力集中综合因素造成的。
墙体裂缝论文篇十
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这类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以上。而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两大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裂缝。
温度裂缝。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最常见的裂缝是在砼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导致平屋顶温度裂缝的原因,是顶板的温度比其下的墙体高得多,而砼顶板的线胀系数又比砖砌体大得多,故顶板和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剪应力在墙体内的分布为两端附近较大,中间渐小,顶层大,下部小。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干缩裂缝。
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kg-*2]只要不使用新出窑的砖,一般不要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kg-*2]但对这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kg-*2]对于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kg-*2〗如砼砌块的干缩率为0.3~0.45mm/m,它相当于25~40℃的温度变形,可见干缩变形的影响很大。轻骨料块体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比较快,如砌块出窑后放置28d能完成50%左右的干缩变形,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材料才能停止干缩。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如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在建筑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出现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在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缝和水平包角裂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另外不同材料和构件的差异变形也会导致墙体开裂。如楼板错层处或高低层连接处常出现的裂缝,框架填充墙或柱间墙因不同材料的差异变形出现的裂缝;空腔墙内外叶墙用不同材料或温度、湿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这种情况一般外叶墙裂缝较内叶墙严重。
1.3温度、干缩及其它裂缝。
对于烧结类块材的砌体最常见的为温度裂缝,面对非烧结类块体,如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也同时存在温度和干缩共同作用下的裂缝,其在建筑物墙体上的分布一般可为这两种裂缝的组合,或因具体条件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裂缝现象,而其裂缝的后果往往较单一因素更严重。另外设计上的疏忽、无针对性防裂措施、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质量差、违反设计施工规程、砌体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以及缺乏经验也是造成墙体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对砼砌块、灰砂砖等新型墙体材料,没有针对材料的特殊性,采用适合的砌筑砂浆、注芯材料和相应的构造措施,仍沿用粘土砖使用的砂浆和相应的抗裂措施,必然造成墙体出现较严重的裂缝。
墙体裂缝论文篇十一
墙体作为建筑物的重要承重构件及围护结构,其质量好坏对建筑物的影响不容忽视。但是,房屋出现裂缝的现象较为普遍,裂缝程度轻重差别很大。轻则影响房屋正常使用和美观,严重的将形成结构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工程事故。因此,对墙体裂缝的产生原因、裂缝特征以及防治措施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十分有意义。现对博文楼墙体裂缝调查分析如下。
一、常见的裂缝的成因及类型。
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外荷载(包括静、动荷载)变化引起的裂隙,二是由变形引起的裂隙(主要有温度变化,不均匀沉陷或膨胀等变形产生应力而引起的裂隙)。在框架结构的民用建筑中,砌体裂隙绝大部分是由于变形引起的,温度变化是引起墙体开裂的主要因素。
(一)温度性裂逢。
温度性裂逢是墙体中最常见的,常出现于不同材料的交接处。在砌体受到约束的情况下,当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即在墙体中引起温度裂缝。在窗台墙、过梁处基本为垂直裂缝。防止主要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砌体结构开裂,可取下列措施:1)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2)设置控制缝。3)设置分隔缝。4)设圈梁。
(二)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逢。
房屋在建成后,地基一般都会下沉。特别是当房屋的长高比较大、地基土较软,或地基土层分布不均匀、土质差别很大,或房屋高差较大、荷载分布极不均匀时,都有可能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沉降大的部位与沉降小的部位发生相对位移,在墙体中产生剪力和拉力,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墙体本身的抗拉抗剪强度时,使墙体产生附加应力,就会产生裂缝。一般成斜裂逢且裂缝走向凹陷处。窗间墙表现为水平裂缝。
如果地基沉降不均匀,且这些裂逢会随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的增大而增大。这种裂缝在建筑物下部比较明显,由下向上发展,呈“八”字,倒“八”字、水平、竖逢等。当长条形建筑物中部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二端由下往上呈“八”字形裂逢;反之,当两端沉降过大时,则形成两端由下往上倒“八”字型裂缝,也首先在窗角上突破,也可在底层中部窗台处突破形成由上至下竖缝;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当纵横墙交点处沉降过大,刚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缝,有时还有沿窗台下角的水平缝;当纵横墙凹凸设计时,由于一侧的不均匀沉降,还可导致产生水平推力而形成力偶,从而导致交接处的竖缝。当由于地基土分布或荷载分布不均匀而在房屋的一端产生较大的沉降时,斜裂缝主要集中在沉降曲率较大的部位。
(三)干缩裂缝。
材料干燥收缩时产生的裂缝简称为干缩裂缝。烧结粘土砖的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而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材料,随着含水量的降低,将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干缩后的材料一旦受湿,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再次发生干缩变形。干缩裂缝分布广,数量多,开裂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如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缝和水平包角裂缝,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较严重、上部较轻微的竖向裂缝等。
预防措施:1)选用干缩值低的墙材2)面积较大的墙体采用在墙体内增设构造梁柱的构造措施。3)严格控制以胶凝材料为原料的砌块的龄期,不足28d的不应进入施工现场。4)正确掌握各种砌块使用时的含水率。
二、调查心得。
控制裂隙的产生和扩展,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应引起足够重视,尤其在当前建筑物普通向高层、大型化发展的形势下,制定一项统一的规范和技术标准已迫在眉捷。对于墙体裂缝要从施工方面采取措施,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抓好施工管理,另外还要做好日后保养。只有我们在施工、使用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够避免或减轻墙体裂缝,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和美观。
墙体裂缝论文篇十二
一、现场情况:
1、南卧室墙长4m,多数裂缝位于剪力墙和填充墙交接处。
3、卫生间南北墙存在裂缝。
4、其他墙面也存在不规则竖向裂缝。
嵌填不实。有的墙面可能存在着在抹灰的同时,边填塞细石混凝土边进行缝隙木楔加固。2、2011年9月30日主体验收。砌筑时正直雨季,很多进场的加气块还冒着热气,就用于砌筑。进场加气块没有达到自生产出场到开始上墙砌筑不少于28天龄期的标准,砌体砂浆饱满度达不到90%的要求。墙体可能淋雨,造成因吸湿而使含水率水分过大,立即开始抹灰施工,墙体中的水分未能充分挥发完毕,就在墙体外部抹灰封闭,待交付入住,供暖及通风不良带来内部应力过大,在墙体受力干缩最薄弱处(墙体中间部位)裂缝。
三、问题分析:
1、进场加气块淋雨,砌筑时含水量较大,抹灰后水分难以蒸发,经过冬天的供暖后急剧干缩形成开裂。
2、砌体砂浆饱满度达不到90%的要求。
2、部分加气块进场时冒热气,材料龄期不足,砌筑时几何尺寸不稳定。
3、部分墙体砌筑完成后就填塞梁底沉降缝,墙体变形稳定未完成。
5、梁底沉降缝先填塞的膨胀细石混凝土后填充木楔,工序颠倒,部分木楔间距过大。
6、木楔从单面开始填塞,而且两边不对称,墙体容易承受侧向剪力形成裂缝。
7、砌体完成后即抹灰,时间间隔太短。
四、处理、维修措施:
再进行第二次填平、抹压并用乳胶将第一道宽度为50mm的接缝带(无纺布)粘贴牢固,待乳胶干燥再将第二道宽度为100mm的抗裂绷带粘贴牢固。
2、顺着裂缝每边宽出150mm,将抹灰层去除后补钉钢丝抗裂网,抗裂钢丝网应钉牢、抻平,重新抹灰刮腻子。
五、现场维修。
1、材料准备:建筑膨胀石膏、腻子、锤子、凿子、橡胶硬质磙子、腻子刀、白乳胶、接缝带、建筑网格胶带(如图一所示)。
图一。
2、在墙体裂缝处的上下两侧做出裂缝的位置记号,防止剔凿时将裂缝覆盖找不到具体位置(如图二所示)。
图二。
图三。
4、将剔凿出的凹槽面用毛刷刷水湿润,表面灰尘清理干净,使凹槽面充分湿润(如图四所示)。
图四。
图五。
施工,待充分膨胀密实时再进行第二次填平,最后的完成面比原墙面低5mm。
6、待石膏干燥凝固后用白乳胶粘贴宽度为50mm的接缝带,并用橡胶硬质磙子将其滚压粘贴平整,再用腻子刀将其压实。(如图六所示)。
图六。
7、待接缝带贴完5分钟再用腻子将第二道宽度为100mm的建筑网格胶带粘贴牢固,建筑网格胶带不得漏网格(如图七所示)。
图七。
8、待修补处干燥后,对维修的整改墙面进行满刮腻子。
永祥苑17#楼已按照此方案维修3户样板间,有17户业主拒绝维修或持/6。
观望态度。按照目前现场情况,维修处理后的效果良好,此维修方案很有可行性。真正的检验效果最好是等冬季供暖期时再观察维修处理的墙面是否再次出现裂缝问题。
2014年8月26日/6。
墙体裂缝论文篇十三
设计阶段对于整个施工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好的设计方案不仅能够缩短施工周期,也可以提高施工质量,有利于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不好的设计方案,就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遇到多项问题,迫使施工停工,修改设计方案,再研讨等,这样即影响施工质量,也影响施工进度。总之,设计质量的好坏对于施工工程有着重要影响。虽然设计阶段对于施工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但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企业或管理人员对于施工设计过程不重视,施工设计方案的确定稍显随意,缺少招投标过程,或是严格的评议过程,使得施工设计方案执行困难,或是未达到最优化的目标,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过程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原材料的质量对于整个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原材料采购不合格,或是运输过程中引发质量问题等,都可能导致最终建筑工程存在质量问题。施工管理过程首先要加强原材料的管理,制定适宜的采购监控制度,确保采购的原材料质量符合使用要求,并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检验验证。其次,要加强原材料的使用管理,使用过程中严格按使用方法使用,并按贮存、运输要求进行管理,防止使用过程中变质,降低使用效果。例如,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就要进行防水处理,这是为了防止水泥出现离析现象。管理人员需要了解这些专业知识,才能更好的对材料进行管理。
1.4监管不到位。
监督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如果监督管理不到位,那么建筑工程监督管理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工程的监理制度对于保证工程的质量、工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的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监理的情形却不是非常理想,由于缺少了这个环节,造成了质量责任不清,一旦后期发现质量问题将很难补救。
2.1加强对设计阶段的管理。
设计阶段管理是施工管理效果提高的源头,所以加强施工管理过程首先从设计阶段入手。设计过程要尽量保证设计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做到经济性与社会性的价值并存,要达到这种效果,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招标工作来确定设计方案,同时,要注意招标工作要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好保密工作,防止作弊,这样才会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
2.2加强对招投标阶段的管理。
为了使招投标工作尽量做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首先要对执行招标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职业素养,避免作弊;其次,招标单位对于投诉单位的资质、人员配置、设备配置、市场信誉等各方面信息都要尽可能详细了解,并将这些信息进行综合考虑,确定最终的中标方,以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对于招投标过程中严重违法违规的行为,还可以诉讼于法律,以维护企业权利。
2.3加强材料的采购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是不可或缺的基础部分,因此,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就需要在材料的采购、检测、管理等方面进行严格地管控,并制定相应的采购方案,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后,应该对其进行养护管理。
2.4加强现场监管。
监理制度是建筑施工当中重要的一项制度,其能够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督工程的施工状况、理清责任关系,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达到理想的监理效果,发包方应该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墙体裂缝论文篇十四
xxx工程在混凝土结构自检验收过程中,发现少数楼层局部楼板存在裂纹,这些裂纹大多集中在大跨度板如客厅,卧室等部位,形状多为无规则曲线,少为网状;长度为几公分到1米多不等,深度有几毫米到十几公分不等;有的位于板上表面,有的位于板下表面,有的则形成上下贯穿的裂纹继而产生渗漏现象。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案如下。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
裂缝的成因较为复杂,比如板的跨中无抗裂钢筋网,板角及墙体的阳角处未设置足够的负筋等,本方案主要要从施工及管理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楼面砼上荷载过早或荷载过于集中及支座处的负弯矩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等。这些因素都可直接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砼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施工中不注意钢筋的保护,把板面负筋踩弯等,板的负筋位置偏下,致使板在负弯矩范围内首先开裂,继而在荷载作用下裂缝继续延伸。终凝后上荷过于集中也会造成网状裂缝。
2、楼板内埋设电线套管。
有可能因为应力集中而出现裂缝。还有,水电管线多管重叠,致使板的有效厚度减少,沿管线方向会造成裂缝。
3、砼欠振或振捣不密实。
及支撑体系拆除后,砼在自身重力及(或)施工荷载作用下楼板在支座附近上部及跨中底部产生水平拉力,因欠振或振捣不密实砼内部压应力小于拉力而产生裂缝;另外混凝土初凝前不能有效振捣的搓毛造成裂缝是主要原因。
4、任意加大砼坍落度。
为了施工方便,任意加大板的砼坍落度,甚至在现场加水,造成浆料过多,混凝土离析;混凝土浇筑时表面为刮平方便随意浇水,部分浆料相对集中,表面收缩过大造成裂缝。
5、养护不当。
养护不当也是造成现浇混凝土板裂缝的主要原因。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过迟养护,由于受风吹日晒,混凝土板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应力而产生无规则开裂。特别是夏、冬两季,因昼夜温度大,养护不当最易产生温差裂缝。
二、裂缝的处理方法。
混凝土结构裂缝修复是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及裂缝的宽度对结构构件裂缝进行相应处理,致力于满足结构构件的耐久性、安全性和承载力的处理方法。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裂缝的处理可分为表面处理法、压力灌浆法和填充法。
1、表面处理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裂缝宽度0.5mm的情况。这种方法在施工时,如凿开后发现钢筋已锈蚀,应先将钢筋除锈并作防锈处理后再作填充。对于住宅工程中常出现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斜角裂缝,当裂缝贯穿板厚时,其修复方法可采取凿槽嵌补法。其方法为:先沿裂缝凿一条深不小于20mm,上口宽20mm的v形槽,将槽内的碎屑和粉尘清除干净。槽内先用素水泥浆打底,板底面贴布封闭再采用环氧树脂封堵。
三、板底的处理方法。
对因板面裂缝造成渗漏而在板底裂缝处形成的水渍应进行处理,否则难以交工并有可能诱发小业主的索赔事件。具体处理办法:
1、对已处理的裂缝进行蓄水试验,如无渗漏现象,则可进行板底处理。
2、用钢丝刷顺裂缝方向来回搓刷直至看不见水渍。
3、对板底其它缺陷进行修补。
4、对有裂缝的整块板底先洒水湿润后,再刷一道水泥素浆(掺适量建筑胶),要做到表面平整,厚薄均匀;并选用与墙面抹灰色泽一致的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