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悲剧的读后感(优质14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和寻找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成长和改变。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选取书中的一两个关键情节或人物进行深入解析,以展示自己的思考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幽径悲剧的读后感篇一
家门前的这条小路是如此平凡,就像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里的小径,“因为天天见面,也就司空见惯,对它有点漠然了。”门前的这条路是用红色的砖块铺成的,因为不断有鞋子和车轮的踏过、驶过,它已经变得坑坑洼洼,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满脸皱纹。但是,它却留下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如果说季老先生的那条幽径是悲剧的话,那这条路就是喜剧了。
这条路铺成的时候,我才学会走路。听妈妈说,那时候,她总是领着我在这条路上练习走路。妈妈让我站好,然后自己后退几步,蹲下,我踉踉跄跄地扑到妈妈的怀中。
小时候,一到晚上,我就和爷爷拿着小板凳坐在小路边,看着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听爷爷讲《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故事。这条小路和我一起认真倾听着爷爷动人的故事,嫦娥姐姐为不让坏人吃下仙药而自己吃下仙丹,飞向了寒冷的月宫而不能与家人团聚了。无情的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织女的家庭,从此天河两隔,难得团聚,我们听得好感动,好伤心。
大概在四年前,小路边有一棵石榴树,一到秋天,树上就挂满了只有鸡蛋大小的红石榴,像一盏盏小灯笼,我们这群孩子看到这么美的石榴树,不忍心摘下这些红通通的“小灯笼”,只是轻轻地摸一摸它。到了冬天,石榴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我们看了都觉得心疼,便把彩带系在树枝上,小石榴树又充满了生机。大家都在小路上嬉戏、打闹,好不热闹。可是不久后,因为路太窄影响交通而被砍掉了,伙伴们也不常来玩了,小路显得寂寞。为了让小路恢复往日的生机,我在路旁种了些迎春花,现在的小路又和从前一样生机勃勃了。
踩着小路我一天天长大。我也越来越懂得,美的事物绝不可毁灭,世界上应多一些真善美,少一些假恶丑。
这条路留给我的回忆真的很多,它见证了我的成长!
上一页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幽径悲剧的读后感篇二
国学大师季羡林写过一篇文章,名为《幽径悲剧》。如果时隔十年再来重新品读这篇文章,会发现这是多么切合当下的社会生活现状啊。
燕园中的幽径,每天都有许多人来来去去地走过,但是心思细腻者,无几。只注意前方的路,只看到前方的光芒四射,却丝毫没有感受到角落中渴望救助的呢喃。或许按照成功学的种种理论,这是目标,是坚持,做大事就该心无旁骛,一冲到底。可事实是,这样的人,虽然成了大事,但是没有发现生活中美的眼睛,不懂山水,不懂花鸟,不懂放松。就如同古时的老夫子,我们姑且称之为古代的“校长”吧,以严厉而闻名,戒尺教鞭样样齐全,打起来可真没个轻重的,僵硬的面孔,僵硬的话语,也难怪鲁迅先生对这种封建教育十分批判。但是今天的校长们呢,个个都在相互比较,比谁更幽默,比谁更受学生欢迎,演讲生动精彩,举的事例让人或感动,或震惊,或愤怒,或大笑。这说明什么?说明现在的人们和以往不同,我们开始慢慢注重心灵和情感方面的教育或体验,不再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而导致整个社会毫无生气。
我们一家昨天去公园散步,看到一群年轻妈妈在为她们的女儿摘花,那些开得正艳的月季,就这么被拔了起来,被呆在了本不该是它们呆的地方。母亲在我身边哀怨地说道:“可惜了这么漂亮的花儿。”说完便别过头去,不愿再看。这时,我对母亲竟有一种特别的敬意了,也许自小就在深闺中的母亲,对这些东西特别敏感吧。
我盼望着有一天,季老说的“十字架”会交给我们每个人来背负。这是一种社会对于自然的愧感。
幽径悲剧的读后感篇三
悲剧,每个人都会有,它可以使人失去信心。悲剧,这个词是喜剧的反义词,就一个字的差别,就可以决择一个人的心情与命运。
但《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里的人非常的坚强。在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五人一起出发到南极去探险,他们路途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们还是没有退缩。而且他们在路途中还会互相帮助,就像是埃文斯疯了,可是他们还是不会扔下他。
斯科特这些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们拥有高尚的品德,互相帮助的精神。
幽径悲剧的读后感篇四
季老笔下的幽径在燕园,临后湖。每逢夏日,必定是季荷飘香,沁人心脾。幽径很幽静,人迹罕至,却是静美非常,令人心旷神怡。仿佛整个人都融合到了自然里。
幽径有一藤萝,没有另几株长的位置讨喜,没人来欣赏。无棚无架,无人来看,孤傲孤单的`暗自生长。正因他年事已高,长的又粗又壮,盘旋在树干之上,回绕在树枝之间。年年开出经久不败的紫葡萄似的花,藏在深深绿叶中,轻易不露面,像闺阁中羞涩的少女,点缀着绿叶浓碧,一串一串儿的,可谓是“绿肥红瘦”。古藤无人鉴赏,倒也自得其乐,长的既婀娜又雄壮,比温室弱花强得多。
古藤,一直沉默不求人赏的古藤,竟也被拉出来批判。他又怎么知道“修正主义”,他向来不关心人类的事情,却被平白的扣上了一顶大帽子。他自顾自的攀爬,开花,生长,不求人夸赞其美丽,只是要一个静静的空间让他生活罢了。可就这样都被异化了。几株古藤仿佛碍着了那些愚氓的眼,非得拎出来,肆意蹂躏。古藤不会说话,不会反击,只会默默承受,而他们却乐滋滋的批判无辜的古藤。
好在,幽径的那株古藤因为他平淡中的平淡而被忽视了。只是比原来更加孤单,他的朋友都在浩劫里被砍伐,逃过这一劫,季老正抚胸长叹,古藤也就这样死掉了。那时恰是初春,藤萝初绽紫色小花,刚开始微笑迎接阳光,就这样匆匆的被砍了。再也不会有新的花开出来,藤萝死了。美被毁灭了。悲剧开始张牙舞爪的露出他狰狞的面孔。季老还未开始喜悦,就又要开始悲恸了。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就这样被无情的掐灭了,仅剩一缕孤烟,仿佛一声不甘愿的叹息。那藤萝成了枯干的死枝,垂在半空,威风缓慢吹过,幽幽地摇晃着,好像随时能伸出手来扼住来人的喉咙,似怨恨又似悲鸣的控诉他的冤死!
总之,古藤死了。不论为什么砍掉它。这不仅是幽径悲剧,更是燕园悲剧,全人类的悲剧!为一己私利而忽略大局,幻想着有朝一日可以征服自然却来自于自然的人啊,多么可悲荒唐!当人类以为自己已经征服了自然的时候,自然正在慨叹着人类的可悲,而人,已经陷入了自己制造的悲剧中,像一个小丑,却无法自拔。
幽径悲剧的读后感篇五
读《伟大的悲剧》总有对人一种心灵的震憾,奥地利作家茨威格通过两个南极考察分队失败一方的描写,再次证明,悲剧的力量才是最伟大的力量。下面是有伟大的悲剧的。
读后感。
欢迎参阅。
在人的一生中,有喜有忧,有失有得,有笑有泪,而贡献就是那把直尺,用来衡量你人生的轻重,曾听许多人说过;几句“豪言状语”,可他们有履行过自己的承诺吗?在众多人中,令我最敬佩的是“视死如归”这种微弱的身躯包裹着神圣灵魂的人,他们就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你斯科特那组去南极探险的队伍中就有五位永垂不朽的英雄,他们面对死亡是靠那种坚忍的意志,诚然,拥有顽强意志的人是会坦然面对生死的,当时,分出人头地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南极,可结果是有人捷足先登,他们之前的努力难道白费了吗?看着那封由挪威探险队留下的信,他们大可以将之修改,变成是自己先完成这个伟大的任务的,然而,他们没有这样做,为的是自己的良心,他们更不想得到虚假的成功。在回去的路上,每一步都要倍加小心,恐防倒在这块陌生的地方,其实他们早己意识到自己已经面临绝境了,而行动所表现出来的执着,是非一个正常人所具备的,因为他们是勇敢的战士。
当我读到他们的队员一个个升入天堂,他们所表现出的对同伴的敬意,情谊时,泪水己满眶,作者将他们的事迹写得生动传神,令我不禁肃然起敬。
有人说:“死有轻如鸿毛,重于泰山”,让我联想到具有冒险精神的英国探险队,他们不就是泰山级的人物吗?。
读了斯科特给英国公众写下的一封绝命书后,我就被他那坚强勇敢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
课文里,我知道了斯科特一行人在痛苦的打击下,继续向南极冲锋。但由于南极的寒冷、绝望的心情、贫乏的资源和无力的身体使他们长眠于白雪之下……我心里产生了震撼,但我读了斯科特写的信后,这震撼就愈加强烈。
信里描写的重重困难震动人心;克服困难的勇气令人敬畏;克服后的欢喜令文字都活跃起来;失败后的挫败仿佛令书面都抹上一层灰尘,却将他们的大无畏的精神反衬的烁烁发光!
我突然发现这种精神无法用文字来表达,所以,我只能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
达我的敬仰之情而感到遗憾。
所以,我们要在心里铭记这些英雄。铭记他们的精神,铭记他们的贡献……。
南纬90度,冰雪覆盖的南极点,神秘而又美丽。它吸引了一批批为之疯狂且勇敢的探险家,而他们不是知难而退就是葬身冰原,一度成为骇人听闻的“死亡地带”。
但在1920xx年底,挪威探险家阿蒙森与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人为了国家的荣誉,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有戏剧性的角逐。但由于阿蒙森首先出发,且斯科特准备不足最终还是被阿蒙森捷足先登。
斯科特面对这辜负了他雄心壮志、美好心愿的南极点,他们毫不后悔,有的只是悲怆与无奈,并且斯科特甘心为对手阿蒙森坐业绩作证,且这一事业正是他所热烈追求的。
他那诚信的绅士风度与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的无比高尚的人格,赢得无数人之敬佩。
当然他们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使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作斗争,当他们一个个倒毙时,没有一个像孬种,都是响当当的汉子,“生得光荣,死得伟大!”
并且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在关键时刻为了保护同伴而勇于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考虑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他怀着一种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
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的心灵禁受了考验,变得无比崇高,是有价值的美。正应如此他才被人们铭记在心,甚至作为自己的榜样,他虽然离开了人世间,但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幽径悲剧的读后感篇六
幽径中的幽静古藤在展示着他那独特的美,在向人倾诉着十年浩劫的悲剧,在向人讲述着中国的风云变化。可它,最终还是死了,死在了那些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愚氓人手中。
现在,久居都市的人们,已经很少注意到路旁为人们增添绿色的植物,甚至有人会觉得:“奥?马路旁边还有树?”如今的城市中,卖得营养品很多,人们都靠吃这些老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而诶我们制造、过滤氧气的植物,已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再者说,大街上行人脚步匆匆,心事重重,哪里还有闲心注意路旁为我们提供赖以生存氧气的植物?在大街上,之见得万人游逛,却不见一个伫立在树下。
一年到头,只有植树节时人们才去关心它们。而这,也不是人们所情愿的,大多都是单位、企业组织员工们植树。而这时,商家们也找住了时机,拼命地把树苗的价钱提高,达到自己的利益。
当今的世界,人类主宰了地球。因此,一场战斗展开了,人们都为了争夺钱、权而不惜一切代价。不停地破坏自然之美。就这样,季羡林老先生亲眼目睹了古藤的死亡。
战争是可以停止的,那人们,何时才能停止这场战争呢?
幽径悲剧的读后感篇七
前几日,我们学了季羡林先生的“文革”后所作的《幽径悲剧》。这是一篇批判性的文章,讽刺了那些愚氓之人,以及人们对砍伐古藤这种恶行无动于衷的社会风气。
我发现季羡林先生其实是一个细心、对生活有着美好向往的人。下面,就让我们慢慢品读一篇令人忧伤的文章吧!
读完这篇文章,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作者对这颗古藤的热爱就像对朋友一样。第九段介绍了古藤的历史。经过了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这颗古藤之所以不容易,是因为它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此时的“十年浩劫”指的是文化大革命。在那个数都不容易熬过来的时代,可作者却熬下来了;在那个人都不容易熬过来的时刻,这颗古藤却活下来了。可见他们的感情之深。在文革期间,作者也曾遭到迫害,他在文中写道“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唯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颗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风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由此看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和古藤的亲密关系。
因为作者非常喜欢这颗古藤,所以当古藤被害时,貌似只有作者一人悲伤。“人生必经还是以个荆棘丛。”从这句话看出作者对生活中美好东西失去的失望。被砍断的藤萝,形如吊死鬼一般,没有了根上养料的供给,它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死去。“古藤上的紫花还在微笑,但它们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哭泣也没有地方了。”看出作者心中的悲愤与同情。
关于杀藤凶手,文中明确写道“毁于愚氓之手”,“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还有“在茫茫人世中,争名于朝,争利于世”的那些人,“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颗古藤的死活呢?”
在这几个句子里,我读出了作者心中的愤怒。作者挥舞着笔杆告诉人们:“这古藤的死,预示着这个时代的悲剧,一个民族的悲剧。”作者努力地去使读者们觉醒,希望他们有所改变。
目睹这一悲剧的除作者外,还有燕园中人。不用说,从这点可以看出,作者心灵的高尚以及世人的麻木。我在读文章最后一段的时候,心中也有一丝悲伤,我要做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细心观察,慢慢品味人生之美丽。
幽径悲剧的读后感篇八
“眼睛看到的不一定都是真的。”
——题记。
我曾经阅读过许多东野圭吾的小说,这周我所阅读的,便也是东野圭吾的《悲剧人偶》。
整本书以一个人偶为线索展开描写。一开始,便已介绍这个人偶会给主人带来不幸,后又以三位与其关系密切的人离奇死亡辅以证明,最终通过一系列调查,解开了这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团。
文章虽然是在解谜,事实上,你所看到的是另一个更可怕的谜团,在书中过半的内容上,看似已经找到了真凶,然则不是,你所看到的只是凶手想要让你看见的,是被掩饰之后的“真相”。受害者当时只是假死,以便于栽赃陷害给“凶手”,却不曾想被自己的同伴设计了,最终离开了人世,所以也导致人们在探索“真相”的过程中,一步步把事实给推远了。
书中有一个很巧妙的设计,利用镜子营造被害人自杀的场景。我们都知道折射的原理,想要达到“模拟自杀”效果并不难,只需要在正确的位置上摆一面合适角度的镜子,就可以让你从正东方向看到的,误认为是正北方向上看到的。
这也是我十分佩服东野圭吾的原因之一。写推理小说,首先要对整本书的事情构造非常清楚;再者要有严密的思维,否则,就一下子被读者看出了真相;其次要对故事设下多个铺垫,利用好每一个转折点,使文章曲折离奇,出人意料;最后则是对知识的运用。东野圭吾能将这几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实属不易。
在回到文章本身,我认为它传递了一种“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思想。我们会毫不动摇地去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实,从没有想过以另外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从没有想到这到底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还是一个完美的计划,这导致我们自己往往会变得很固执,对事物的探究反而会弄巧成拙。所以有时候也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眼睛,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你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你所没看到的也不一定都是假的。
幽径悲剧的读后感篇九
在这本书里尼采开门见山的解释了希腊悲剧产生的内在机制。指出,是阿波罗精神和狄俄尼索斯精神。即日神和酒神。所谓日神精神就是沉湎于外观的幻觉,反对追究本体,日神的光辉使万物呈现出美的外观,制造一种幻觉,日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所谓酒神象征着情绪的放纵,它的一种状态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颠狂状态。酒神精神要破除外观的幻觉,与本体沟通融合。酒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前者用美丽的面纱遮盖人生的悲剧面目,后者揭开面纱,直视人生悲剧。前者教人不放弃人生的欢乐,后者教人不回避人生的痛苦。前者迷恋瞬时,后者向往永恒。
我们都很喜欢听音乐,而音乐正是日神与酒神精神的一种综合情绪的表露。尼采把悲剧看作是阿波罗精神与狄俄尼索斯精神而这的合成物。但是从实质上他更欣赏狄俄尼索斯精神。这也就是他所说的音乐精神。尼采认为,看悲剧时,"一种形而上的慰藉使我们暂时逃脱世态变迁的纷扰",通过个性的毁灭,我们反而感觉到世界生命意志的丰盈和不可毁灭,于是生出快感。现实的苦难化作了审美的快乐,人生的悲剧化作了世界的喜剧,肯定生命,连同它必然包含的痛苦与毁灭,与痛苦相嬉戏,从人生的悲剧性中获得审美快感。这就是尼采所提倡的审美人生态度的真实含义。”“重估一切价值,重点在批判基督教道德,审美的人生态度首先是一种非伦理的人生态度。生命本身是非道德的,万物都属于永恒生成着的自然之‘全’,无善恶可言。基督教对生命作伦理评价,视生命本能为罪恶,其结果是造成普遍的罪恶感和自我压抑,审美的人生要求我们摆脱这种罪恶感,超于善恶之外,享受心灵的自由和生命的欢乐。”所以尼采有这样两句话:“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
《悲剧的诞生》主体部分又可以分为两大板块,前十五章为尼采文艺理论的阐释部分,十六章到最后则是将前文提出的文学、美学思想在德意志文艺复兴中的方法论应用,故而下面的内容概括以第一板块为主,后十章的内容与前文多有重复,可以用于对前面概念的佐证和解释。而由上文可见,尼采《悲剧的诞生》存在着两个层次,首先是对古希腊悲剧起源的探讨以及由此生发的对现代理性主义的批判,另一层则是潜藏在这些讨论背后的、真正的内核——审美对于人的存在之意义的决定作用,即所谓“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的最初形式。后者是尼采美学的核心,是我们理解其日神-酒神理论的基点,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线索。
关于尼采《悲剧的诞生》,学者周国平有过一段概括:“关于《悲剧的诞生》的主旨,尼采原来一再点明,是在于为人生创造一种纯粹审美的评价,审美价值是该书承认的唯一价值,‘全然非思辨、非道德的艺术家之神’是该书承认的唯一的‘神’。他还明确指出,人生的审美评价是与人生的宗教、道德评价以及科学评价根本对立的。……后来又指出:‘我们的宗教、道德和哲学是人的颓废形式。相反的运动:艺术。’可见,‘重估’的标准是广义艺术,其实质是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反对伦理的人生态度和功利(科学)的人生态度。”
尼采在写作《悲剧的诞生》时还出在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影响之下。尼采在本书第五节中,应用叔本华音乐哲学的观点,说道:“我希望我是在他自己的意志下认识他的。”在第四节中显示提出一个概念——“永在痛苦和矛盾的‵原始太一'”,又称“存在的基础”这与叔本华的把宇宙看作是意志的表象观点十分相似了。果然在第十六章中,他就明确的提出“我们可以称世界为具体的音乐,正如我们称它为具体表现的意志”,暴露出了他的唯意志论的观点。后来提出“权力意志”的命题已经在此显现出了端倪。而能够实现权利意志的所谓的“超人”,即“有艺术才能的专制君主,”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奴役群众。这种超人哲学也在本书中也有眉目。在第十八节中,尼采呼唤“一个具有大无畏眼光,具有指向那未经发掘的世界之勇敢冲力的新兴一代”,这是些非理性的“天才人物”是否认科学的普遍有效性和达到普遍目的的主张,并且开始打破所谓人类可借因果关系而探索宇宙的那种信心。这就是说超人在行动时无需理性的指导和制约,只需要抽象的意志和原始的本能。
幽径悲剧的读后感篇十
从这本得到的比我想的更多,对哲学的一些方面有了很多认识。
漓江出版社这本书第三部分《教育家叔本华》黄燎宇的翻译真的牛批,比韦启昌的好多了,尼采本人味!!!!
但是,我们的时代要果真是这种状况,哲学的尊严就将化为灰烬。哲学仿佛已成为一种滑稽的、无足轻重的东西,因此,真正热爱哲学的人必须反抗这种混淆是非的状况,他们至少要证明只有那些虚伪的哲学仆人和哲学贱人才是滑稽的、无足轻重的。他们最好以行动证明对真理的爱是一种可怕而巨大的力量。诸位共勉!!
幽径悲剧的读后感篇十一
我合上书,闭上眼睛,情绪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浮现着的,是斯科特一行人在暴风雪中奋勇前进的身影。
这篇文章讲述了在19底,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人在南极展开的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结果阿蒙森捷足先登,斯科特失败,斯科特在回到时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后,最后长眠于冰雪之中的故事,这其中,斯科特伟大的精神和悲壮的结局也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抨击和震撼。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想起了我一次去欢乐谷游玩的一次经历。
那天,我和同学去欢乐谷玩,一进大门,同学们便直奔欢乐谷三期——那儿有很多惊险的娱乐设施,我是一个比较胆小的人,望着同学们跃跃欲试的身影,我却很胆怯,但同伴似乎觉察到了我和她们的不一样,于是纷纷鼓励我,在推推搡搡中,我被她们拉到了“ufo”去排队。
不容我多想,机器开动了,我们坐在一个大圆盘上,在“u”行动轨道上感受着天旋地转的感觉,我像一只蚂蚁,在圆盘上任由摆布,我感到身体里五脏六腑似乎也在随着“ufo”的运动翻来覆去地转,我闭上了眼睛,生怕机器失灵把我给甩了出去,突然,我的耳边听到了同伴们的尖叫声,于是我也放开嗓门尖叫起来,在风的陪伴下,在尖叫声的回荡中,我抛开了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学习上的一切困难,感受着这在空中“转来转去”的“宁静”。那一刻,我真的释然了,那一刻,我真的放开了,那一刻,我真的变得勇敢了!
和斯科特的挑战人类自我的壮举相比,我这次去游玩的经历实在是太渺小,太不值一提,但透过这次经历,使我以后遇到困难时变得更勇敢,更坚毅,更自信。“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也许,在这次探险中,斯科特和阿蒙森付出了同样的努力,甚至更多,为什么他就是一个一文不值的失败者?不,不是,在茨威格看来,在我们看来,斯科特一行人同样也是胜利者,因为他们也到达了南极极点,甚至,从某种好处上来说,他们比阿蒙森还要伟大,因为他们身上永不言弃,为事业献身的品质,以及群众主义精神在熠熠生辉,他们是英国乃至全世界的英雄!
在南极这片荒无人迹的土地上,斯科特一行人已永远地长眠在那里,但他们这次伟大的杯具却会激励着我以及无数的人在应对困难时更勇敢,更顽强,更坚定!
幽径悲剧的读后感篇十二
痛苦被看成了意志在快乐的创造活动中的必要条件和副产品。
叔本华认为,悲剧是把个体生命的痛苦和毁灭展示给人看,其作用就算使人看穿生命意志的虚幻性,从而放弃生命意志,所以悲剧是”意志的清醒剂“。尼采却认为,悲剧不但没有因为痛苦和毁灭而否定生命,相反为了肯定生命而肯定痛苦和毁灭,把人生连同其缺陷都神话了,所以称得上是对人生的”更高的神化,造就了“生存的一种更高的可能性”,是“肯定生命的最高艺术”。
日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酒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两者综合起来,便是尼采所提倡的审美人生态度。
为了生存,我们需要谎言......为了生活而需要谎言,这本身是人生的一个可怕又可疑的特征。
在这本书里,悲观主义是被看做‘真理’的,但是真理并非被看做最高的价值标准。这本书甚至是反悲观主义的,即在这个意义上:它教导了某种比悲观主义更有力、比真理”更神圣“的东西——艺术......艺术比真理更有价值。
自苏格拉底之后,科学主义世界观迅速战胜了由神话、希腊悲剧、前苏格拉底哲学所代表的审美世界观,在欧洲思想中取得了长久的支配地位。科学主义世界观的核心是一种”形而上学妄念“,即坚信”思想循着因果律的线索可以直达存在至深的深渊“,凭借逻辑可以把握世界的本质。
科学主义世界观的支配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在生存状态上,由于回避人生根本问题,“用概念指导人生“,使现代人的生存具有一种”抽象性质“,敷在人生的表面,灵魂空虚,无家可归。现代人的这种生存状态必然反映到文化上,其表现是精神上的贫困和知识上的贪婪。
幽径悲剧的读后感篇十三
尼采在这本书的后序里,直言不讳的说他年轻时候的这部著作是非常混乱而无序,有奇特的论点和巨大野心却缺乏论据的天书(天书是我起的,跟他老人家没关系)。我总能想象到这本书在当时,甚至直到今天,他的批判面之广,批判力度之大,他的极端个人经验的感性化论述,足以导致这是本离经叛道的禁书。这本书的知己少之又少,其中一条就是要对古典音乐有极为深入的理解和专业度,这就已经劝退了不知道多少读者,更别说这个读者还得有个异常健康和强韧的思想觉悟和艺术家般的卓越审美能力,再不济至少也得“忍受”得了他啰嗦混乱的梦呓般的文字(我完全属于这个范畴的读者)。而他的打击面的“敌人”多之又多:宗教不可信、道德很虚伪、科学家太崇拜理性、学术界太学究,苏格拉底完全错错错,甚至他的哲学之师叔本华也免不了被他委婉的批评其观念的狭隘悲观,他就像个孤独的勇士,存心要和现代文化的一切成果唱反调,他试图重估一切价值,颠倒因果逻辑,抽掉你活着的一切意义,然后像个严厉的完美主义者高声令喝道:扔掉那些虚无的拐杖,从现在起靠自己的意志力而活,不但要勇敢的活,更要快慰的死!不但要像个艺术家那样用审美的角度思考人生,更要学会超越自我,洞察永恒。
那个永恒的真理就是:活着没有意义,人就是在生与死的动态循环里的产物,其个体生命的活着的状态只是宇宙无意识状态下的一小段截屏而已。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本书的重点在于悲剧如何诞生,以古希腊神话悲剧为切入点,代入了他的神神叨叨的日神论和酒神论,但尼采这种有着坚强意志的人来说,这却是一本反悲观主义的书,这种肯定生也直面死的境界,是超越了肤浅的世俗化乐观主义(追求享乐,只为荷尔蒙般的激情而活)的悲观主义(快乐转瞬即逝,唯有痛苦和毁灭永恒),也是超越了局部悲观主义(只盯着人生而无意义的内核,用看破红尘般的厌世姿态而活)的宏观的乐观主义(只有置之死地才能后生)。
在他的著作里能明显感觉到他在日神(以阿波罗为形象象征,对生命的美丽外观的幻觉)与酒神(以狄俄尼索斯为形象象征,通过毁灭个体生命而显现了人类悲剧命运的永恒真理)的二元冲突里明显偏袒于酒神,即在美(日神形式)与真(酒神形式)之间,更多的选择为真辩护。这种偏袒并不是说尼采多么悲观,而是以矫正人们对日神的偏袒为基础的。毕竟人们理解日神艺术是相对容易的,一个普通的躯壳经过对它外观美丽的幻想之后,首先让人产生了心情愉悦的满足感,人一旦有了梦想,就有了追求,进而感到了生命的美好,并为之动容,陶醉其中。然而酒神那种想冲破日神美丽动人的外衣,试图揭示其残酷的需要个体牺牲来达到永恒的真相却往往不容易被人接受。我们同情那些视死如归的英雄,为他们的牺牲感到遗憾,但我们忘了,同情心怜悯心恰恰是否定悲剧命运的一种迫不得己的情绪,而不是真的为他的牺牲而感到愉悦和充分的肯定。
托尔斯泰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这里我要反过来说:幸福的人生各有各的幸福,而不幸的人生却有着人类相似的苦难。酒神精神正是借由这相似的苦难,让个体不再执着于自我,而回归到人类共同的命运当中去,在醉的状态下,我们不再感到孤独,我们不但理解了人类,我们也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这种状态让我想起《那不勒斯四部曲》里面莉拉所恐惧的“界线消失”状态,也许她所恐惧的正是酒神精神侵入了个体之后,消解了个体,让其融化进万物里去的感觉吧。那种失去自我形体边界的不安全感,导致了我们紧握自我意识的概念而难以与大自然的神秘音律和谐共振,我们只会为个体的消亡感到惊恐和不安,无法全然做到用愉悦和满足感的态度去看待酒神精神。除非我们凭借闪电般的直觉在瞬间感受到,这种毁灭又重生的动态过程,是永不磨灭的,是生命永恒的律动。打个最贴切的比方,我们的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作为一个个体化的神,凭借其强大的意志力让这个混沌世界得以清醒,他透支了他的身体撑开了天与地,终于因为确认了天与地再也无法合二为一,心满意足的倒下了,他的死亡具有神话的悲剧性色彩,然而他却通过死亡用另一种形式生存下来:他的身躯变成了大山,他的血液变成了河,他的眼睛变成太阳和月亮,气息变成了风和云....他整个的身体融化进了万事万物,与自然同在,与天地共生,这种毁灭本身所具有的生的意志,在宇宙中真正达到了和谐统一。
然而尼采也并没有因此否定了日神的作用与意义,人为了避免直视痛苦带来的巨大心理伤害,将日神对外观的美丽幻觉不断召唤出来,在一层美的滤镜中远观真理的现实,让我们得以为生命的存在做审美方面的辩护,而不至于厌世和精神崩溃。
而希腊悲剧,这个借着日神的外观形象来表述酒神精神的话语的舞台艺术形式,将日神和酒神第一次智慧的结合在一起,其结合的媒介就是音乐。音乐作为与世界意志同等水平的存在,直接震撼到我们的灵魂深处,在音乐中,一切眼前的事物都升华到另一种高度,甚至一度觉得眼前的景象配不上音乐本身。因为音乐是普遍存在的真理,而眼前的事物是真理中的具体表象。作为真理而存在的音乐,其本质是酒神性质的。据说尼采本身也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他早年的朋友瓦格纳更是他写这本书的创作动机之一,其中大段大段的引用叔本华对音乐的理解,和尼采本人对音乐形而上的思考,在他给瓦格纳看这本书时获得了肯定和认可。因此尽管这种对音乐的论证非常个人化和依赖于自己的独特经验,但由瓦格纳和叔本华两位大师作担保,我们也应该相信尼采的音乐直觉是对的。而悲剧的衰败,首先做的就是将音乐抽离。失去了酒神精神为内核的悲剧,在苏格拉底所倡导的“先理解然后美”的逻辑思维的迫害下,将神性的,不可言传的灵活的远古精神塞进一个狭义的,为世俗所用的理性思维中去,越发的堕落和简单粗暴了。而自苏格拉底之后人们对知识的盲目崇拜,对求知欲的无限贪求,抛弃了人性中感性的直觉认识,让理智占了绝对主导地位的思维模式,一直延续到今天。
在这里我认为尼采并不是完全否定了求知的意义,他否定的是一种没有自己根基,没有自我造血功能的具有功利色彩的求知,其本质是对知识和其他国家民族文明的野蛮掠夺。他肯定神话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意义,是我们的祖先用她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自己的民族编织的美丽摇篮。没有神话,就没有我们对自己从何而来的丰富幻想,其后果必然是不顾一切代价,移植他国的文化,而这种畸形嫁接的文化产物一定是不长久的,无法自足的。
一旦一种思想和文化完全占了上风,他就敏锐的察觉到倾斜的天平该往回调整一下了。他批判宗教,但是他却是个在宗教式家庭长大的孩子,因此对宗教有天生的理解和感悟,他批判道德,是因为这种宗教狂热带来的矫枉过正的强硬的道德准则完全损害了人的天性,违背了人的本能,他批判苏格拉底,批判理性,无非是他希望给感性和直觉一丝正义的存在空间,他所有的批判都有其根源,他所有的不满意都是希望在现有基础上怎么做的更满意,而不是完全推倒了重来。
然而让尼采失望并且继续失望的是,直到现在,我们依然没有能力重现希腊悲剧的绚丽曙光,我们活着依然依赖于不同的拐杖而无法独立生存,我们需要一切形式的精神麻醉,宗教的,文学的,艺术的,为的正是逃避那种古老的酒神精神。如果在那个血气方刚的极度健康和精力过剩的古希腊时代诞生了悲剧和悲观主义,就像一个少年为赋新词强说愁一般,那么我们这些如此推崇物质享乐与自由,拼命证明我们活着多么快乐多么健康的现代人,恰恰印证了时代的病态和低靡。我们既是自己的病人又是别人的医生,我们达不到尼采对人类那种近乎苛刻的完美要求,因为意志力对我们来说,太薄弱了,在物质享乐的现实面前,在精致的利己主义占上风面前,在崇拜权威与金钱,贬低弱者,既懒得做精神上的巨人,又甘于做行动上的矮人面前,在虚幻世界里宁愿掩盖真实的自己也要美到无懈可击的流量担当面前,在拥抱大数据忽略个性化成长教育面前,我们对一切真理说不。这是一个既不美也不真的世界,或者说这是个自以为是的美和自以为是的真的世界,这个世界远离饥饿与贫穷了吗?人类的意识觉醒能赶得上科技发展的速度吗?我们能超越这个时代,做那个接过尼采的接力棒,掷地有声的批判一切的人吗?我们不能。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命运所在。
幽径悲剧的读后感篇十四
与《哈姆雷特》相比,《奥赛罗》的“悲”更体现在悲哀,这出悲剧仿佛是莎士比亚对人性一隅的窥探。我想没有人可以否认伊阿古的邪恶,他好似撒旦,在奥赛罗的耳边引诱着他,引领他打开了内心的洪闸,黑暗的一面倾泻而出,而嫉妒与暴怒又恰是教义中七宗罪之二,这无疑给这部戏剧蒙上了一层宗教的面纱。我时常怀疑伊阿古到底是人类还是撒旦,因为在他身上我不曾看到过一丝人性的光辉。可以说他欺骗奥赛罗的手段极为高明,在说谎的同时总不忘说些表面上劝阻主帅的话进一步激发他的怒火。他能如此的以假乱真,不知是否有时也会对自己的谎言信以为真?令人欣慰的是,虽说是出悲剧,最后还是以邪恶势力的化身的死亡为结局,可以说是让我们相信了邪不胜正吧。
《奥赛罗》中两位重要的女性角色的形象也吸引着我。苔丝狄蒙娜美丽、痴情,却死于一味的顺从。然而这位女性最伟大的一点却在这儿——当爱米利娅猜测有小人进谗并诅咒这个“万劫不复的恶人”时,苔丝狄蒙娜却说:“要是果然有这样的人,愿上天宽恕他!”我想她一定是相信人性的善的,相信这能迎来人性的救赎,甚至愿意牺牲自我来换得别人的救赎。若苔丝狄蒙娜对奥赛罗个人的爱情是小爱,那么这,便是大爱,感人肺腑。而爱米利娅最终对丈夫伊阿古的不服从、敢于道出真相的勇气也是令人倾佩的,她甚至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只不愿她侍奉的贞洁的苔丝狄蒙娜蒙冤而去。而作为一个本是没有教养的妇女,渴望性别平等的爱米利娅也是难能可贵的。“所以让他们好好地对待我们吧;否则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所干的坏事都是出于他们的指教。”我想,这或许也掺杂着莎士比亚本人对于女性地位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