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武器的读后感(通用19篇)
读后感是对阅读过程中的感受、思考和体验的一种反映和总结,它可以展示我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思考。读完一本好书,我仿佛在梦里行走,被故事情节牵引,思绪纷飞,我想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吧。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想一想,我可能从这个角度来写读后感。在写读后感时,我们还可以加入自己的心情和感受,使读者更好地体验到作品给予我们的情感冲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精选读后感文章,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阅读的愉悦和启示。
永别了武器的读后感篇一
还是海明威冷冰冰的文字,客观地描述反映战争的冷冰冰。
“反战”观念充斥全篇,无论是以旁人的暴躁易怒、亨利对战争的漠不关心,还是巴克莱小姐的言听计从。所有人都厌恶这场没有结果没有确定时间长度的战争,每个人的唯一乐趣就是喝着酒幻想战争结束后的生活,可都无能为力将幻想变成现实。afarewelltoarms,题目太有味道了,与战争告别,也是与爱人怀抱的永别,幸福永远只有那么短暂的一瞬,赌上性命逃离了战争,以为就此可以远离战争,奔向幸福,但战争仍在不远处继续,刻意的忽视无法否决它的存在。
战争挫伤了所有人,“死亡是最好最后的出路”,没有人能从战争导致的生活的恶意中逃脱。
永别了武器的读后感篇二
最近读完了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这不算是一个严格的长篇,虽然它的文字数足够合格。
这场战争开头的时候不是我熟悉的那种为了民族荣誉感而浴血奋战,他是一个美国人,去参与意大利对德国的战事。没有所谓的仇恨,没有义愤填膺,有的只是一个普通人对战争的漠不关心。他甚至没有信仰,像一个把当兵作为一种普通职业的人,只是一个开救护车的中尉。
他对战争没有概念,他立功得到的奖牌是因为在战壕旁吃面条的时候被炸伤了腿。无所谓的感觉,但是他的战友确实死去了,就在他面前,当然他也没有太多所谓战友的感情。他唯一一个关系比较好的战友就是跟他住在一个屋子的雷纳第,当然只是偶尔会想起。
他去养伤了,一个乡村些的地方,还遇上了他受伤前在驻地认识的一个女护士,他的情人凯瑟琳。他们在这里有很好的时光,战争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他和凯瑟琳的关系也进一步变化——也是这个变化导致他后来快要离开的时候,凯特说自己怀上了他的孩子。人人都很好,他的腿伤虽未完全恢复,但在普通人眼里也差不多全好了。他喝酒,和很多酒,老朋友送的,让门房买的,自己在酒馆买的。这导致了他的肝脏受损,患上了黄疸。为什么喝酒?因为无聊,总有那么一种无聊在包围着这个小世界,你知道,虽然战争离得很远,但是它就在近旁似得让你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压抑。
但这在那个年老护士眼里就不同了,她显然是有爱国热情的,她觉得亨利(主人公)是为了逃避再次上战场才故意让自己得上黄疸的。所以主人公之后就被重新送回了战场,他再次见到以前的雷纳第少校,教士则外出了,他们的战况很不好,人心惶惶。雷纳第精神不佳,怀疑自己得了梅毒,这个问题最后也没有交代清楚,大抵雷纳第是够苦闷好些日子的了。少校派他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他在那儿认识了几个对战争颇有微词的共产主义者。
德军入侵了,人们开始撤退,这几个人在避开德国人走小路的时候弃车步行追赶大部队。他们有的死了,有的独自逃亡了,最后只剩下亨利和高太尼。他们追上了大部队,但是大部队里在围剿军官——理由是他们没能和自己的队伍呆在一起算是失职,亨利被抓走了,他打了看守的士兵,逃开了。然后冒着雨一路千辛万苦跑到米兰找他的凯特。但是凯特已经离开了。他找了一个朋友换了平民服装,以防被认出,找到了凯瑟琳,两人最后逃亡到了瑞士,在瑞士度过了一段还算安静的日子,但是仍旧很无聊。凯特要生产了,他们去了医院,从凌晨三点到傍晚孩子都没能顺利产下,医生决定剖宫产。一个男婴,但还是死了,不几个小时,凯特也出血死去了。亨利生气的把护士赶出去,想跟凯特告别,但是那已经没有意义了。他从医院走出,雨还在下,只是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不管怎样,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战争,或者说不同于电视上那些所谓的热血激昂的战争剧,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只有伤痛,苦闷的日子还有失去。不要谈什么胜利,那只是阶级的胜利,不是普通百姓的胜利。所谓的胜利牺牲的人,他们的家人要怎样过下去,而敌人伤亡者的家人又该怎样继续,这个问题没有人考虑。
尼采说:战争是恶,但是它是必要的恶。所以才有希特勒这样的人出现。每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换个角度就有不同的思想,那么假使我们现在坚持的准则都是错的,假使根本没有准则,仅以对错来评判,那么战争显然是错误的,不论输赢,不论民族。
永别了武器的读后感篇三
打开编辑界面许久之后犹豫很久,写不下一个字。抽了根烟回来,缭绕的烟雾,渐渐的在我周围散开,算是缓解下情绪吧。不知道当年海明威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感觉。我猜他肯定先喝一杯。这本算是看了很久才看完,过年期间还是有很多事情绕着。尔后才抽出时间来继续静静的读完。
不否认,我很喜欢海明威。我可能是很向往那种硬汉的人生。作家写作,没有经历深刻的体验,怎么写都会让我们感觉怪怪的。那个时候我有点迫切的想要了解大师。记得曾经的一个桥段说:马尔克斯隔着大街,向海明威打招呼,大师你好。海明威回答,你好。简单的回答,真是让人感到一种传承的延续。马尔克斯向着自己崇拜的大师打招呼。真是想着激动人心。
说起海明威很多人都是关注他最后自杀的结局。说到这里,我心里不禁的揪了一下。每个人走向生命终点的方式不一样。或许这样的方式更加能够让他释怀。我想要了解。后面,我就拜读了这本《永别了,武器》。
对于战争,海明威是反对甚是厌恶。书中也就差不多算是他个人参加一战的记录吧。战争是残酷的,开始的时候却是没有感觉。那开场的描写,简直是妙笔生花。几笔就勾勒出那样的景色。远近皆有,无所不见。好似我站在窗前,看着外面。可惜,他并没有心思去欣赏或者是感受这片景色。战争中的人心都是慌的吧,安定不下来。亨利前面差不多都是被命运推着走,遇上巴克莱也是被命运推着遇上。如果不是后面受伤,我猜他可能就这样的走下去。然而事情却并非如我所想。一次偶然的受伤,开始让亨利的命运走向了另一条线。厌恶反对战争的种子在内心深处渐渐萌芽。尔后治伤期间的种种也是把亨利推向了另一面。或许对亨利来说,奖章什么的都不重要。能有一个爱人,贴心的人比什么都好。一个背井离乡的人更加会有这样的体验。更何况还是异国作战的战场上。对于我,一个远离家乡的人都或多或少的有时在内心都会感受过寂寞。那时,爱情就是让人有了归属感。那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就算随之而来的孩子也不能破坏这种依赖。可惜,有时候美好总不能延续,命运也总喜欢弄出各种让我们瞠目结舌的事情,把美好破坏给我们看,让我们知道原来还可以这样的残酷。厌倦了战争,选择逃避的亨利,一路疲于奔命就为了去找凯瑟琳她内心的寄托。或者说在凯特琳的身边才能在战火中感受到那片刻的安宁。有人向往战争,向往建功立业,觉得那样自己的抱负才能实现。对这些唯有一笑置之,真是tooyoungtoosimple,无法交流。战争而来的荣誉,在亨利的眼里却变得愈加的不值一提。有些人走过之后,不会在回首,无论美好还是丑恶,都是过眼烟云。在痛苦泥潭中挣扎过的人更加的会厌恶泥潭。
可惜的是命运都是时好时坏,最后,亨利还是失去了凯特琳。好像生命中的坚强的支柱瞬间的倒塌。读到那边的时候,我内心好堵。厌倦了战争,失去了爱人。亨利就像没有线的风筝,飘零不知落向何方。
海明威这本类似自传式的作品,拜读过后渐渐更加理解他的痛苦。不经历生活,没有那么深刻的感受是永远写不出动人的作品。虽是苦难,仍旧迎难而上!
典型的海明威式叙事方式,但又是第一人称来写,读起来有些奇怪。
就像是一个年轻人,一个青春已逝轻狂不再的年轻人,絮絮叨叨却又极尽克制地在说着什么。他渴望倾诉,想借此缓解自己的孤独,却又固执地守着自己的孤独,就像守着自己的爱人一样。
书的前半部分景色描写不多,战地的场景实在是荒凉,没什么值得多看一眼的,热浪,吉普车滚过卷起的灰尘,笼罩着驻地,天空仍然晴朗。慢慢到了后半部分,从米兰的车站车站作别凯瑟琳那时起,开始下雨了,雨时大时小,一直在下,年轻人在笼着灰色的天空下又赶赴前线了。
他原本是不在乎战争的,战争本来和他就没什么关系,他是在履行自己的责任。他甚至在击毙了一个士兵之后也没有意识到什么,然后在一场混乱的大撤退中战友被自己人打死,然后轮到自己了。他看着宪兵的脸,冷然的表情,每一个人都在履行自己的责任,每一个人都在推动这股暗流,向着难以控制的方向流去。
这股暗流,所有人都是推动者,但没有人知道他们要被推向何处。
在湍急的河水中,亨利终于找到一块木头,他不顾一切地抱住它。在这绝望之中,凯瑟琳成了他唯一想找回的希望。
他想,他终于可以洗去自己一切的责任,战争真的已经与他无关了。他们在瑞士真正度过了一段甜蜜的生活。这是书中景物描写最多的一段,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段,他们仿佛都做回了战争前的自己,亨利没有负过伤,凯瑟琳也被战争夺去爱人,生活仍然是可爱的。
然而雨又开始下了。
凯瑟琳难产,亨利同时失去了凯瑟琳和未来的孩子。
我认为结尾是最体现海明威含蓄风格的一段。在最后一次回到病房的时候,亨利已经意识到什么,他不断地想到,要是凯瑟琳死去呢?却又不断地告诫自己,凯瑟琳不会死去的,因为他生活的希望已经只剩下凯瑟琳了,他无法接受自己失去一切。然而到凯瑟琳真正去世后,亨利突然安静下来,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想。就如同一个快要溺水的人,在不断的痛苦挣扎之后,终于精疲力尽,无心再与命运搏斗。
剩下的,都交由命运安排了。
永别了武器的读后感篇四
已经读了四本海明威的作品了,对他的写作风格已经算是大致了解,简单的语言里蕴含着强大的力量,没有心理描写却让人感觉到人物内心的巨大压力与悲伤。
《永别了,武器》中大部分的场景是海明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亲身经历过的,海明威在战争中大腿中弹几乎成为残废,于是故事的主人公也被炸伤腿从前线退居医院疗养,腿伤好后主人公亨利重返战线再次看到了战场的残酷,决定逃离战场和相爱的护士逃往瑞士。
逃离战场的日子也没有安稳多久,与亨利相爱的护士凯瑟琳胎死腹中且难产而死,而现实生活中海明威也经历了妻子难产,好在并没有死去。
书中的故事结束在亨利从医院独自出来,没有悲伤的描写,他冒着雨回了旅馆,一切全都结束,战争和爱情从他的生活里都消失不见。
整部作品透漏着对战争的厌恶,亨利在战争过程中身体和心灵都受到了打击,因此产生了绝望、迷茫、厌恶,在战争中的爱情是一抹亮色,让人看到希望,但是逃离战争后生活也给予的是疼痛,人生在海明威笔下如此残酷。
在我读他的这么多作品里,唯一的亮色是《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罗伯,凭借着个人理想参与西班牙内战,为此献出生命。
罗伯还未被生活挫败保持着高度的理想化就已慷慨赴死,没有经历更残酷的战争,没有经历生活的磨砺,为西班牙人民阵线献出生命,故事悲剧却也保留了那一丝希望。
悲剧的结局配上一直在战斗的硬汉主角,爱情、打猎、钓鱼、理想等精神慰藉穿插其中,构成了整个故事,也是整个人生。
海明威应该是在生活中不停的斗争,不停的经历磨难,在绝望中一直战斗到最后的人,就像《老人与海》中的老人,而最终他却饮弹自尽。
关于他的自杀有众多说法,遗传抑郁、病痛折磨、被监听等等,但是你不难从他的作品里看出,在与苦难斗争的同时有着无限的绝望,他写作品告诉他人要战斗到最后,或许也是在写给自己看。
《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中主角死后意识看遍非洲大地,最终看到了雪山顶上的一抹白,神圣、洁白、超脱或许是海明威对死亡的最终理解吧。
没有人能战胜死亡,他只是把自己的生命也拿来斗争了,在被打败和被毁灭之间,他宁愿自己先迈出毁灭那一步,也不愿被病痛折磨惨败。
他还是那个硬汉,战斗到最后一刻。
永别了武器的读后感篇五
初看完《永别了,武器》觉得意犹未尽,有一种再看一遍的想法。等到自己回想起才发现这本书场景和人物竟然只有这么几个。
我读过很多场面大气、人物众多的战争小说,有些小说对战斗的描写细致入微,战斗一场接着一场。后来深受影响觉得战争小说就是要靠大气的场面、众多的战斗场面,看了海老爷子的《永别了,武器》才发现有些悲惨只需要几个人几个地方就可以了。
这让我想起武侠小说中的绝顶高手,真正的高手已经超脱正常规范。需要表现什么只是信手拈来,想到就写到就表达到,无需庞大的世界、纷繁的人物。
在学校时老师总是告诉我们某些手法可以表达什么感情,每种感情都对应的一些手法。那时自己从来不考虑自己想法就是用规定好的手法对应填写就可以了。以前觉得就像开锁某种钥匙开某种锁。但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真正的大师已经可以用一把钥匙开任何锁了而且比我们开的'更好更舒服。这也许就是境界,之前的自己想写什么东西总是用定好的手法来写,虽然很简单就写出来了但总是不怎么满意。或许这就是境界,这本书表达的已经也许不是最深刻的,但是看这本书让我看到一个老人信手拈来的大气,这才是文学的最高境界。
永别了武器的读后感篇六
一个生在和平年代的人,要去描述战时的残酷景色与人们的悲苦,就好比是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希望作出一副精美的油画。虽不无可能,但也绝不容易。
那么,现今的人们若要去了解战争时期的惶恐,该如何是好?前人的描述总是不尽人意、缺乏传奇性,而战争电影亦是孰优孰劣,不知怎样的场景才是真相。——幸而有了文学的存在,人们能够将自己亲眼所见或脑海中曾经留有丝毫印象的一幕幕以文字的形式记叙下来,或平实讲诉,或加入情感因素,甚至能使用修辞,使得阅读者能够通过作家的手笔来感知他所希望你知道的事情。这大概是下面这一段出色的荒景描写出现的原因之一:
"那一年的晚夏,我们住在村莊上的一幢房子里,望得見隔著河流的平原和那些高山。河床里有圓石和漂石,在陽光下又干又白,清藍明淨的河水,在河道里流得好快。部隊從房子边走上大路,揚起沙尘,洒在树叶子上。树干也積滿了尘埃,那年树叶早落,我们看著部隊在路面上開着走,尘沙往上飞揚,树叶儿給微风吹得向下掉墜,士兵们开過之後,路上赤裸裸的只剩一片落叶。"。
这是这本书的开场白,能够展示极能进入内心,发自灵魂的荒凉和干燥。闭上眼睛,我们仿佛能够看见那些平原、高山,树叶在飘落、军车驶过时空中的尘埃。这时我们的感觉就被这位文学家带着,在那时的故事中遨游:作为志愿军参加战役、与那年轻貌美的护士相恋,改变了他的性格和观点,组成了一生中无比重要的家庭……这是俗套的故事情节,却是不同水准的描写。海明威在这部小说中多次描写了不同的荒凉,空气、河谷、切断的高山、凋谢的葡萄树、远方卡索高原的意向。各种战时的人物,并不多却能代表不同的人:单纯的青年、爆粗口的军官、与当时环境不合的神父,还有最重要的坚毅的护士小姐。
幸而最终亨利离开了战争,他对这样的世事厌恶,而热爱安逸自由的生活,他对颠沛流离的逃亡恐惧,希望和爱妻共同行路,他对战争的缘由迷惑不解,内心期盼战争的完结。受苦于人类历史上所有战争的人们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总以"战争快要结束了"来安慰自己却不得不接受战争的持久和加剧。所有在战争中逝去的生命就如同在战场上飘扬的尘埃,毫无自由,不知将落向何方。但一场战争若能导致永久的和平,那么那些死去的生命就在刹那间化为永恒:他们虽然离去,却至少为后世带来了安宁。但众所周知,并不存在这样的战争,它们并不能带来永恒、不能带来欢乐,哪怕是战争结束以后。战争依然在继续,这给人予以无可奈何或一些人夸夸其谈的资本。
虽然卡隆玲的悲情演绎出愤怒而绝望的话语:人生不过是一场卑鄙的骗局——不过现在的情况看上去就好像是人们安于在骗局中度过永远。
永别了武器的读后感篇七
这本书看的断断续续的,今天终于把它完结掉了。我看美剧什么的毫无障碍,但看外版书总觉得不得劲儿,因为记不住人名,也很难进入情节,除非翻译的很好。这本书的翻译还可以吧,封面很漂亮。
书的前半部分有大量的对话和流水账,可能是为了还原战争。作者似乎不是为了写一本小说,只是为了还原战争,像我写日记的感觉,很多情节都没有串联起来,除了主角之外的人物也没有交代清楚。结局来的非常仓促,就是一直压抑着,终于看到阳光却突然被摁死,有点忧伤。
最后是不太喜欢这种完全神话的女性,凯瑟琳好像一个工具人一样,因为太完美而不太真实。我觉得这是男性作者的缘故。
永别了武器的读后感篇八
读罢《永别了,武器》,感想颇多。我看到了主人公亨利作为一个战士的笑与泪,也看到了亨利的理性与果敢,为了挣脱不义之战的枷锁所付出的一切努力。
作为战争文学,它颇有些“另类”,其他的作品在描绘战争时,都在歌颂那些冲锋陷阵的英雄。而这本书写的却是一位一战时期逃兵的故事。主人公亨利,在经历了腥风血雨,理性的思考,激烈的思想斗争过后毅然选择逃离战场,选择追求和平安宁的生活。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正确的吗?事实证明是正确的。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亨利经受着死亡的威胁。战争的枷锁束缚着他的身心。他没有钢铁之躯,却有着爱好和平的坚定信念信念。一战是帝国主义的争霸。同盟国和协约国为了一己之利,将本过无数年轻的生命绑上了他们的战车,让无数祖国的未来,葬身在他们共同制造的战争——这个巨大的“绞肉机”里。他们开动宣传机器,企图将军国主义的毒素灌输到青年的头脑中。在他们的鼓动下,许多懵懂无知的男儿开赴前线,在这场非正义的战争中化为炮灰,死得毫无意义。
但人终归是人,不是机器。在本书中多次表现了战士们强烈的厌战情绪。在战争的末期,许许多多的士兵哗变,天天喊着“我不要在这里,我要回家!”。甚至有士兵绑架了自己的长官,不顾宪兵的追捕,逃离前线。许许多多人清醒的青年人看清了这场战争的本质。他们为帝国主义感到失望,为自己的人生感到彷徨和失落。“在战争中我观察了好久,并没有看到所谓神圣,光荣的事物。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只不过这里屠宰好的肉不是装进罐头,而是就地掩埋。”战争给他们所带来的,不是所谓的功名利禄,而是悲伤,死亡,无家可归和痛失亲人的痛苦。他们不想成为无谓的牺牲品。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捍卫和平,不为侵略战争白白流血是对的,给帝国主义当炮灰是不值得的。他用逃离战场的实际行动向帝国主义抗议,这也是一种宣战!
这部作品用一种消极的情绪,表现了一种对和平的向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又是积极的。
亨利所代表的,就是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不是帝国主义驯良的奴才,他们有血有肉,他们厌恶战争,他们爱好和平。他们没有被帝国主义的糖衣炮弹蒙住双眼。他们选择了冷静,远离武器。在那个战争的晕笼罩着人们的年代,他们的精神是那一束穿破黑暗的耀眼的阳光。他们是战场上的逃兵,但这恰恰证明了他们不是生活中的逃兵。他们选择远离战场,远离杀戮,是为家庭负责,为自己负责。亨利在挣脱精神枷锁的过程中,自己也成长起来,对自己,对感情,对这个社会有了更透彻的认识。“一个国家里有个统治阶级,愚蠢,什么都不懂,并且永远不会懂得。战争就是这样打起来的。”亨利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对战争,对帝国主义,产生了这样一种认识,一种清醒的认识,一种真正属于年轻人自己的声音。
亨利是理性的,果断的。而他对待自己的爱人则充满了温情。守护自己的爱人是一个男人的本分,在血与火的历练中,男儿本色得到彻底显现。“你一有爱,你就会想为对方做些什么。你想牺牲自己,你想服务。”为了爱,亨利甘愿当一名战场上的逃兵,和爱人追求平静自由的生活。亨利想尽办法躲开宪兵的追捕,只为了给自己的小家找一个温暖的爱巢,只为了与未婚妻巴克利享受在瑞士湖畔泛舟的惬意,只为了追求心灵的解放和自由,去寻觅他们渴求的阳光。亨利带着未婚妻逃离了战场。只有追求心灵的解放,拥有自由的环境,才能把爱守护好。
现在的我们,没有战争的摧残。可年轻的我们,面对未来,却总会迷惘和不知所措。这种青春期的心理状态是跨越国界,普遍存在的。亨利作为一个摆战争枷锁的自我救赎成功者,他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他挣脱了精神的枷锁,拥抱了属于自己的自由。当今社会各种思潮不断的激荡着,面对纷繁复杂的声音,我们要像亨利一样保持清醒,明辨是非,勇于做出理性的抉择。
永别了武器的读后感篇九
一本流芳于世的书因素很多。被我认作是好书的标准,无外乎就是情节,笔触,联想的延伸和思维的活跃性。
比起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外语就单调了,但在翻译这个平台上,二度创作,又给了汉语的发挥带来了广阔的空间。据说懂外语的人喜欢读原版,电影也是如此。可是,于我而言,汉语外语都不行的我,还是喜欢高手翻译家的二次创作,他们让我扩展了想象力,省去了阅读上的生涩。
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读了三遍,还看了几遍电影,载体的不同,得到的愉悦各有不同,收获多少,就看汲取者自身的文化修养了。
因为喜欢《永别了,武器》,常常会去网上读那些精彩的节选,特别是对场景的描述,不次于一场旅游。
摘一段:“故事从那年夏天开始。当时我们住在乡村的一幢房子里,隔着河流和平原,可以看得见远处的高山。河床里铺满了鹅卵石和大的圆石,阳光下白得闪闪发光;河水清澈,流速很快,水深的地方呈现一种静谧的幽蓝色。部队就从我们的房子旁边经过,上了大路,到处尘土飞扬,连树叶和树干上都落满了尘埃。那年秋天似乎来得较早,树叶都提前飘落。我们看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在路上激起漫天尘土,微风中树叶纷纷落下,部队过后,空荡荡的路上堆满了落叶。”反复阅读,有景有声,再闭目畅想,大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也找出原文磕磕巴巴的读过,像个初小学生一样,能念通句子就很幸福了,根本享受不到山影、河流、色彩和阳光。
所以,我佩服喜欢原版的人们,但我并不想效仿,我知道自己是个小矮人,还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摘月亮吧,省事儿。
永别了武器的读后感篇十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的作品,小说讲述了美国青年弗瑞德里克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的经历,讲述了弗瑞德里克从参战到受伤再到撤退过程当中经历种种的残酷,再到最后感伤自己深爱的人的难产死亡的故事。海明威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恰恰是根据他自身真实的参战经历,并且以战争与爱情作为写作主线,演绎了一篇动容的`文学作品。
我在阅读《永别了,武器》以后,深深地受到了感动。也明白了战争是非常残酷的,人这个生命在战争当中显得是多么的渺小与脆弱。而人最宝贵的恰恰是生命,面对生命的逝去,我们不得不为之感伤与难过。
而《永别了,武器》这小说的.名称也很有意思,一个放弃武器的人,不应该是战俘,而应该是爱的俘虏。战争是不会让人放弃武器的,只有一颗美好的关爱的心才会让人真正的放弃武器、永别武器。
永别了武器的读后感篇十一
海明威的作品脍炙人口,《老人与海》的故事依然在我的脑海里不能忘记,今天我又读了海明威的作品《永别了,武器》。听这个名字应该是一个反战的作品。于是我开始了阅读。
《永别了,武器》是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获奖者海明威长篇代表作。故事的男女主角相识在战火中的意大利北部小镇,志愿加入意大利军队的救护队美国中尉与红十字会苏格兰护士互生情愫,他第一次接触英国女朋友凯瑟琳时所抱的态度也不过是玩玩而已,刚开始他认为战争理她很遥远,直到有一次他莫名其妙地在战壕中受伤,他认为和快就会恢复,后来他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爱上了女主。
后来他明白:当你无欲无求的时候生活会很轻松,但当真的爱上以后问题就会接踵而来。他依依不舍的回到了前线,他也第一次从身边的人中看到了他们对战争的严峻。战争中所受的肉体创伤通过药物、器械和时间可以痊愈,但心中的'痛却将持续一辈子。战争结束了,那又怎样,痛还不是一样持续?!但若那该死的战争根本不复存在,很多人就不用碰上那些厄运,把痛苦扼杀在根源。再见吧,武器,永远不要再见了!
海明威是一个有着传奇经历的人物,他参加过战争,懂得战争的残酷。而他的成长过程也是被父亲严格的军事化训练产生的。海明威的一生短暂而辉煌。19,19岁的海明威加入美国红十字战地服务队,被授予中尉军衔,在意大利受到重伤,住院期间,他爱上了比他大十岁的美国护士艾格尼丝。19,浑身伤痕的海明威从欧洲回国,战争给他的肉体和精神都造成巨大的创伤。
一个经历过战争的人才最能体会到战争的残酷,而战争往往伴随着伤害与痛苦。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无数的战争。随着时间的流逝战争留下的除了废墟和伤痛就没有什么了。在战争中很多人失去了生命,住所,还有爱情。读完《永别了,武器》,我感到世界变化无常,我们很幸运生活在没有战争的年代,爱人不用上战场。
永别了武器的读后感篇十二
阅读了小说《永别了,武器》,我的心中激起了很多感受,并且对于生命与人生有了更深的了解与感悟。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的作品,小说讲述了美国青年弗瑞德里克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的`经历,讲述了弗瑞德里克从参战到受伤再到撤退过程当中经历种种的残酷,再到最后感伤自己深爱的人的难产死亡的故事。海明威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恰恰是根据他自身真实的参战经历,并且以战争与爱情作为写作主线,演绎了一篇动容的文学作品。
我在阅读《永别了,武器》以后,深深地受到了感动。也明白了战争是非常残酷的,人这个生命在战争当中显得是多么的渺小与脆弱。而人最宝贵的恰恰是生命,面对生命的逝去,我们不得不为之感伤与难过。
而《永别了,武器》这小说的名称也很有意思,一个放弃武器的人,不应该是战俘,而应该是爱的俘虏。战争是不会让人放弃武器的,只有一颗美好的关爱的心才会让人真正的放弃武器、永别武器。
永别了武器的读后感篇十三
曾经,战争的硝烟弥漫了全球,鲜血染红了大地。多少人因战争家破人亡,多少国家因战争夷为平地。翻开《永别了,武器》这本书,那硝烟似乎又从字里行间飘洒了出来。
在一战中,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到意大利担任救护车驾驶员,期间与英国护士凯瑟琳相识相爱。无奈战火不断蔓延,他们逃到了瑞士躲避战乱。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凯瑟琳难产死后,留下了亨利一人在外流亡……读到这里,我的心不由得一颤,唏嘘不已,与作者海明威共鸣,对战争充满了厌恶和批判。回想1939年,德国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土进攻奥地利,引发了二战浩劫。这场空前绝后的灾难致使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死亡人数多达9000万人。战火蔓延了欧亚大陆,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天空阴沉灰蒙,大地一片死寂,只有轰鸣的炮火声、飞机的轰炸声和群众无助的哭喊声......战争持续了六年,终于和平回来了!但是很多人因为残酷的战争,骨肉相离,流离失所,甚至家破人亡。是的,和平回来了,但那些因为战争逝去的生命能回来吗?特别是那些失去亲人的孤儿,他们的家庭能够重圆吗?战争就是这样的无情,让幸福与痛苦,生存与死亡只在咫尺之遥。战争已在每一个幸存者心灵深处留下永远抹不掉的阴影,也让世界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使历史的车轮不再前进。
如今,二战的硝烟已吹散了,可令人痛心的是,尽管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可依然还有不少国家恃强凌弱,正赤裸裸地上演着残酷的“丛林法则”,掀起一场场血雨腥风的战争,如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巴印战争、叙以战争、美伊战争等。硝烟弥漫之处,更是生灵涂炭,哀鸿遍野。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那些利欲熏心的侵略者,野蛮的强盗。不要侵略!不要战争!让我们放下武器,熄灭战火,驱散硝烟,还地球一片祥和安宁。这是每一个生活在无情战火中的人们的呼唤,这更是全世界祈盼和平的人们的心声。
仰望窗外蔚蓝的天空,我不禁想:如果亨利夫妻生活在咱们这个和平年代,他们一定会跟我们一样,在温馨的家庭里幸福快乐着……(翁昕鹏)。
永别了武器的读后感篇十四
无尽的硝烟污浊了本就昏暗的空气,隆隆的炮响震彻了栖息着鸟儿的古树。不分胜负的昼夜,却可笑的拉锯着,谁也不先结束这杀人的游戏。战争的意义何在?只不过是一群野心家们的权欲膨胀,攻城略地的代价是累累白骨,可他们在乎的却是土地的归属,人民的屈从。战争的毒烟摧残的不止是士兵的.那岌岌可危的脆弱的生命,更甚者是那精神的崩溃恐惧。当一切暗无天日,当一切了无希望,绝望使他们变成了可笑的屠夫,子弹奔向的不是敌人,而是友军。
撤退的逃避成了罪无可恕的恶行。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荒唐地支撑着战争的继续。战争中幸福的温存仿佛如一场甘霖,给予了处在贫瘠心境中的我一点希望,在爱情的陪伴下,战争似乎离我远去,那些前线的战事变得遥不可及,可最后爱人和孩子的死亡如是一道诅咒般,好似战争的阴影从未离开,我们都是局中人。命运总是锤击着那些打不垮的人,当一次次不幸的灾祸降临,受难者劫后余生的可贵伴随着战胜命运的勇气。可魔鬼的暴戾总是不经意地夺走着打不垮的人的生命,给一切盖上死亡的印章。可怖的命运背后暴露着战争的嗜血,自私和逆天命。
永别了武器的读后感篇十五
文学就是这样,你没法摆出公式列出解来佐证作者确实不对,这意味着所有的故事都有自己的道理。回头细看,结局的悲怆不是突然的,这样的忧郁无奈始终贯穿着作品。阴沉的空气、绵绵不绝的寒雨、泥泞的道路、冷清的城镇街道,整个战时欧洲在作者笔下都被描绘成了冷色系。女主角作为战争的受害者,深深恐惧着战争,也正由于这恐惧她极度渴求依靠渴望爱情,希望能在爱人那儿得到远离战火的温暖港湾。女主看似火热奔放的爱情背后,隐藏的依旧是忧郁和不安,同背景色一般的冷色系。主人公的`情绪在阴沉的基础上蒙上了一层冷漠逃避。他打从心底里不抱希望,所有的工作都是例行公事,所有的判断都是为了最小化损失,他明白战争会越来越糟而且自己无能为力,所以他干脆不去认真理会。这样看透一切而悲观绝望的主人公,无论多睿智多勇猛对爱情多执着,总也没法逃开命运安排给他的冷清结局。也许,战争带来的正真恐怖不是那些伤亡的数据那些破败的城市,而正是这种对生活的绝望。
写到这里,我似乎有些能理解海明威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等被称为战后作家的那样一批人了。所谓战争这种东西,确实有着摧残人心智破坏人希望扭曲人人性颠覆人本质的可怕能力的。满怀悲观情绪的老一辈作家们的过分忧郁矛盾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古怪,而是因为战争真切的加害。
故事结尾处,主角推开医院门茫然走进夜雨时,海明威残留身体里的弹片一定也在隐隐作痛。愿战争随着前辈们的伤痛一同被永远埋葬,永别了武器,留下吧和平。
永别了武器的读后感篇十六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书中贯穿了爱情与战争两条主线,阐述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及态度,并且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厌恶,以及战争所带给人的深深的伤害。
刚开始读这部小说我并无太多感触,只觉得平平淡淡,即使是战争造成的破坏和乌烟瘴气的环境也不能使我触动,毕竟战争离我太远了,我对他的隐形仅仅是从电影或书本中得到的。但是当里面的一些人因战争而死时,我才忽然意识到它的残酷。主人公因战争饱受煎熬有过一段短暂幸福的日子,但悲剧还是发生了,他的妻子难产而死,仅剩他一人继续颠沛流离。小说最后以悲剧收场,令人无限感慨。
精选范文。
永别了武器的读后感篇十七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早期的作品,这本自传似的小说发表于1929年。作品的时代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胶着时期,在意大利发生的故事。主人公亨利中尉,是一名美国志愿者,参加盟国与德国的战斗。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站在盟国一方,抗击德国阵营。
亨利是战地医院救护车队的中尉,负责战地救护。非作战人员亨利一直没有体验到战争的残酷,并在医院里谈起了恋爱,与英国籍的女护士凯瑟琳相好。
此时,德军开始了进攻,亨利中尉带领救护队投入前方的救助行动。正等待开饭时,一颗炮弹落在附近,亨利被炸伤了左腿。还没开始就被救护送到医院,中尉就这么窝囊地退出战斗。
在米兰养伤期间,刚巧护士凯瑟琳也被调到米兰亨利住的这家医院,上帝视乎很眷顾亨利中尉。前方战火纷飞,后方两位异国参战青年男女在米兰医院缠绵。整个养伤期间,有美国的家人给他寄来大把的美金,让亨利可以在米兰看画展,听歌剧,参加派对,亨利享受着浪漫地爱情,生活富足而奢侈。
武器,出现了。带着这把枪,和对凯瑟琳的依恋。亨利投入了前线的救护工作。战场局势对意大利不利,溃败发生了。
亨利带着两台救护车混杂在撤退的大队里缓慢撤退。道路被拥挤的队伍堵塞着,几天没有走多远,这样下肯定没出路,亨利决定带着车辆离开大路,寻找别的出路。在路上碰到三个掉队的散兵要求搭车,中尉大方地接纳了。撤退中,汽车不幸陷入泥泞。亨利中尉命令散兵们下来推车。尽努力,车子还是无法摆脱。其中一个士兵觉得跟着车队也没前途,决定逃跑。亨利中尉拔枪阻止,散兵不听从命令,继续离开。亨利中尉开枪射击,将这逃兵击毙。这是亨利几年战争中唯一的战斗,打死的是自己人。
武器,终于杀人了。车辆无法继续前行,只好弃车徒步。惊险重重后的他们还是回到了大路,溃败的队伍蜿蜒爬行,亨利带着残兵跟着人流来到一座桥上。
桥,宪兵把守,经过的军官一律接受检查。此时,亨利看见一名上校正在被宪兵队长审问,说战争失败就是当官的无能,要为失败负责。“拉出去,枪毙”一声令下,上校立马被行刑队拉到桥边。亨利看到这位上校木讷地站着,被一排子弹射进了他的胸膛。
没过多久,亨利中尉被带到宪兵队长面前。宪兵队长认定亨利是奸细,或许因为他的外国人身份,或许是身上这把非军方配给的枪。于是,亨利中尉被拉到桥边执行枪决。亨利中尉脑子里轰的炸了,怎么会这样?再也见不到凯瑟琳了,求生的欲望让亨利中尉纵身一跳,跳入了滔滔大河。嗖嗖地子弹没能射中,亨利在上帝的眷顾下死里逃生。
还是这把枪,差点要了他的命武器。跳到河里的亨利顺流漂到下游的岸边,几经周折爬上货物列车来到了米兰,她找到了凯瑟琳,告诉了逃跑的经过。而凯瑟琳告诉亨利,她怀孕了,亨利要当父亲。他们知道,逃兵被抓到结局仍然是枪毙,逃跑是她们唯一的选择。逃跑的经历非常曲折,幸运的亨利还是逃到了中立国瑞士,亨利美国人、凯瑟琳英国人的身份让他们在瑞士能用旅行者的身份安顿下来,等待孩子的出生。
故事的最后,亨利没能如愿。凯瑟琳逃离了战争,却没有逃过命运的选择,她在瑞士难产,一尸两命,亨利孤身一人回到美国。
厌战情绪弥漫着整本书。战场寻找宁静的生活,却悲剧环生,最后留下孑然一身,独自忍受战争留给他的无尽伤痛。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活下去是海明威的主基调。
从这本书,我喜欢上海明威的笔调,喜欢他的语言风格以及讲故事能力。主人翁的命运让你牵挂,故事场景描述很到位,只有亲临过,才会有如此真切地描写。读文学大家的作品,是一种享受。不需要速度,需要你沉浸在书里,感受着作者的脉动,跟着情节起伏跌宕。
永别了武器的读后感篇十八
一本流芳于世的书因素很多。被我认作是好书的标准,无外乎就是情节,笔触,联想的延伸和思维的活跃性。
比起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外语就单调了,但在翻译这个平台上,二度创作,又给了汉语的发挥带来了广阔的空间。据说懂外语的人喜欢读原版,电影也是如此。可是,于我而言,汉语外语都不行的我,还是喜欢高手翻译家的二次创作,他们让我扩展了想象力,省去了阅读上的生涩。
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读了三遍,还看了几遍电影,载体的不同,得到的愉悦各有不同,收获多少,就看汲取者自身的文化修养了。
因为喜欢《永别了,武器》,常常会去网上读那些精彩的节选,特别是对场景的描述,不次于一场旅游。
摘一段:“故事从那年夏天开始。当时我们住在乡村的一幢房子里,隔着河流和平原,可以看得见远处的高山。河床里铺满了鹅卵石和大的圆石,阳光下白得闪闪发光;河水清澈,流速很快,水深的地方呈现一种静谧的幽蓝色。部队就从我们的房子旁边经过,上了大路,到处尘土飞扬,连树叶和树干上都落满了尘埃。那年秋天似乎来得较早,树叶都提前飘落。我们看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在路上激起漫天尘土,微风中树叶纷纷落下,部队过后,空荡荡的路上堆满了落叶。”反复阅读,有景有声,再闭目畅想,大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也找出原文磕磕巴巴的读过,像个初小学生一样,能念通句子就很幸福了,根本享受不到山影、河流、色彩和阳光。
所以,我佩服喜欢原版的人们,但我并不想效仿,我知道自己是个小矮人,还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摘月亮吧,省事儿。(邹积娟)。
永别了武器的读后感篇十九
在海明威看来,战争本来就是一种荒诞的行为,是黑暗的政府对人们的一种欺骗和利用,政府用正义的名义骗大众去前线奋战,但结果只是牺牲。
这部作品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是小说主人公在战场上的情况,后半部分是主人公厌倦了战争,因此离开前线,和文中女主人公离开的情况,但是女主人公在小说的最后却因难产而死,那个时代的人总是得不到幸福的。
一个告别了武器的人,不是敌人的俘虏,就是爱的俘虏。我不是不善于自我保护,实在是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就如同生命的数据库,已经不需要进入的密码,随时都可以打开全部程序,可以读出全部的文件。我说的俘虏,就是这个意义上的俘虏。当我把自我放到阳光下的时侯,我明白从此不能有所伪装,隐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当我意识到抗拒的无奈,有多少时间无可挽回,有多少记忆渐渐从内心淡出。说到底,俘虏就是一个不能抵挡伤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够的勇气放弃希望,必须承受生存的全部压力。本来,在属于个人的空间,可以沉浸于独自的幻想,可以从尘埃里开出虚拟的花朵。而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是连欺骗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断地净化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