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通用15篇)
心得体会是自我反省的有效途径,可以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写心得体会之前,应先对所要总结的内容进行充分回顾和梳理。这篇心得体会是作者对过去一段时间学习和工作的总结,感人而真实。
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篇一
黄浦江畔,华灯绽放。宛若一枚银色“四叶草”的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拥抱四海宾朋。
4日晚的上海,一场国际贸易史上全球瞩目的盛会又一次启幕——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踏着开放的节拍,如约而至。
会场内,人们翘首以待——。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了!”20时许,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经由电视和网络信号,传向世界每个角落。
这是一场特殊的东方之约。
不同寻常的年份,如期举办的盛会,更加意味深长——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带来严重冲击,也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中国用扩大开放的坚定行动,为世界经济复苏点亮“希望之光”。
“中国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如期举办这一全球贸易盛会,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
习近平主席演讲后,多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先后发表视频致辞。
共赴东方之约,共享复苏生机。
这是中国坚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务实举措——。
致力于推进合作共赢的共同开放,致力于推进合作共担的共同开放,致力于推进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我们要携起手来,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共同加强合作沟通,共同扩大对外开放。”习近平主席的铿锵话语,彰显了中国开放合作的态度一以贯之。
会场内,各方嘉宾凝神倾听,认真记录。
“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增加进口来源。”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基图伊说,进博会一定能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打造更加互利共赢的全球经济作出积极贡献。
今年以来,从广交会,到服贸会,再到进博会……一个个中国搭建的互利共赢平台,一张张中国对外开放名片,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动能和活力。
这是中国愿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生动写照——。
“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第二届进博会上,习近平主席对世界的邀约言犹在耳。今年,他作出了这样的宣示:“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从往届的“会飞的汽车”、最小心脏起搏器,到今年的全球首款全碳纤维超级跑车,互动乒乓球机器人……各国企业争相把进博会作为“首发”“首展”平台,足以印证中国14亿人口大市场的魅力所在。
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中国提出的新发展格局机遇满满,我们愿以进博会为契机,捕捉中国加速开放转型中的新机遇。”首次参展的世邦魏理仕资深董事肖惟珂说。
这是中国又一次向世界扩大开放的庄严宣示——。
持续扩大进口,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不断“瘦身”,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扩围……中国在前两届进博会上作出的开放承诺一一落地,开放的步子越迈越大。
面对更多不确定性,新起点上,中国向世界宣示了更大的开放决心。
“建设开放新高地”“促进外贸创新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双边、多边、区域合作”……习近平主席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从‘新基建’到‘十四五’规划,我们在中国新发展格局中看到新机遇,也将继续一如既往地深耕中国市场。”在云端观看完开幕式后,西门子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赫尔曼这样说。
身处不同坐标,共度“进博”时间,共持开放信念。
开幕式结束。夜空中俯瞰,银色的“四叶草”展馆尽情绽放,向世人敞开怀抱。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中国将与世界携手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篇二
时隔一年,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拉开帷幕。作为中国“买全球”“惠全球”的抓手,进博会如同一扇开放的大门,让世界再次看到一诺千金的中国行动、惠己达人的中国机遇和计利天下的中国担当。
扩大开放,中国说到做到。进博会不是一般的会展,而是中国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是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进博会上展示的不仅有各国的商品,还有新技术、新服务。中国企业有更多机会接触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理念,更多渠道引进最新设备和服务,推动自身发展和产业升级。进博会向世界传递出明确信号: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中国不会止步。
还有1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又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昨天,记者从第二届进博会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第二届进博会参展企业展览面积位列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美国、日本、德国、中国香港、韩国、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瑞士和英国。
统计数据显示,从参展企业平均展览面积上看,本届进博会每家参展企业平均拥有展览面积近90平方米,远高于首届的74平方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首届进博会的企业商业展给企业带来了实效,同时让第二届进博会的参展企业的质量和实力得到提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表示。
为支持最不发达国家参与全球化,实现包容性发展,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第二届进博会对参加企业商业展的40个最不发达国家,每国提供两个免费标准展位。另外,中国香港地区共有200家企业参展,比去年上升40%,参展面积2.23万平方米,同比增六成,七大展区都有中国香港企业参加。第三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的报名也于今年8月启动,截至目前已经有115家报名,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
本届进博会境内外采购商专业观众注册超过50万,大大超过首届。专业观众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其中,来自制造业的占比31%,来自批发和零售业的占比23%。从采购商注册性质看,境内企业中,中小民营企业占比67%,明显高于去年。境外采购商注册人数的快速增长也成为本届进博会的亮点之一。首届进博会境外采购商到会3600人,而截至目前,第二届进博会境外专业观众报名注册已超过7000人,约为首届进博会的2倍。这充分表明了进博会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首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从昨天举行的进博会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为进一步突出专业化办展方向,今年进博会将不再设置社会公众日。为满足广大市民热切的观展愿望,感受精彩的进博盛会,国家展将在进博会后进行延展,于11月13日—20日(9时30分—16时30分)向社会观众免费开放。
据市政府副秘书长、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尚玉英介绍,通过前期网上预约,8天观展场次已全部预约完毕,观众总数40万人,上海市民占比85%,中国港澳台人士1000人,国外人士20__人。目前,有关方面正在进一步研究细化观展路线、策划制作导览手册,确保实现“展示延展国发展成果、满足社会观众观展愿望、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确保延展安全有序顺畅”的目标。
延展过程中,社会观众可以通过参观柬埔寨、捷克、法国、希腊、印度、意大利等64个参展国的展馆,充分领略各国独特文化和产业竞争力,以及投资、旅游、人文、科技等信息;还可以参观开幕式会场、中心广场的非遗和老字号展区,以及网红拍照打卡地——国家会展中心南广场。
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篇三
回顾历史,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立足当今,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放眼未来,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将通过视频发表主旨演讲,证明了中国对办好进博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视。”日本花王集团公关部负责人说,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中国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对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也在进一步扩大,“我们有幸参与了前两届进博会,收获巨大。展会提供了展示新产品的大舞台,助力提升品牌知名度。”
厄瓜多尔出口与投资促进局副部长维罗妮卡·查韦斯表示,厄瓜多尔将进博会视为与世界各国互联互通、加强贸易合作的重要机遇。“进博会打造了国际一流的开放合作平台,推动形成更好的全球贸易环境。”
“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面对疫情挑战,各方应更加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加强开放合作。”埃及埃中商会主席菲基表示,进博会是向中国市场展示和推广产品与服务的时机,能有效帮助外国企业与中国市场进行对接。“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重要动力。”
近40家阿根廷企业将参加第三届进博会。阿生产发展部长库尔法斯强调,阿方愿充分利用进博会的平台和资源,深挖双边投资贸易合作潜力。“中国市场的强劲活力和韧性,为阿根廷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阿根廷牛肉促进协会顾问豪尔赫·格林伯格说,今年参会的防疫规定非常严格,但参展商热情不减,“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开放的平台,扩大中国市场,实现合作共赢。”
戴尔科技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黄陈宏博士说,戴尔科技集团连续第三年参加进博会。今年的进博会在特殊的环境下如期举行,“充分说明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更释放和传递了继续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积极信号,为跨国企业长期在华发展注入信心。”
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篇四
在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就明确提出:“一国的事情由本国人民做主,国际上的事情由各国商量着办。”此后多个重要场合,包括近日的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呼吁,国际上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商量着办”,这简单朴实的四个字,背后意蕴深邃,彰显的是中国的大国气度。
“商量着办”是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彰显的是中国儒家情怀。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的情怀深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这一次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全球化危机就是最直接的证明。中国医疗团队勇于担当、挺身而出,奔赴多个疫情严重的国家、输送大量抗疫物资、举办视频会议交流抗疫经验……为人类大家庭的安全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一直以来秉持全民共赢的儒家思想,致力于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商量着办”是坚定勇敢、不畏强权的态度,彰显的是中国自信风范。中国历经各种艰难险阻,一路走来,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无条件让步妥协的“东亚病夫”。在近一段时间中美经贸摩擦中,美方不断“变脸”,出尔反尔,无视中国表达的诚意,提出各种不合理的要求。面对这样的态度,我们有自信、有底气,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维护人民利益和民族尊严。历史的脚印证明,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不会畏惧任何风险和挑战,什么坎都能迈过去。
“商量着办”是互帮互助、齐头并进的文化,彰显的是中国为善的思想。近日上映的电影《姜子牙》中有句台词,为了部分人的利益而伤害他人,“斩的不是恶,是善”。当前一些发达国家执政团队心态不够端正,认为自身强大高居世界之巅,在满足本国要求的事情上,就绝不向其他国家妥协、绝不考虑任何国家的利益。但这样自私自利,不顾别国安危只顾索取,只会使愿意和它打交道的国家越来越少。而中国一直以来坚持互帮互助的文化思想,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制定外商投资法、降低关税水平、扩大外资市场准入……为各国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篇五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4日在北京开幕。开幕式上,开幕式强调了各国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建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重申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将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举办进博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作为“买全球”“惠全球”的新抓手,中国坚持办好进博会,向世界敞开大门,让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都能共享中国机遇、共享经济全球化的红利,为各国经贸往来与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本届进博会,主宾国数量从上届的12个增至15个,国家展中新亮相的国家超过三分之一,范围遍及五大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打破外贸垄断经营开始,对外开放打通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带来我国发展急需的资金和技术,为深化改革提供了活力源泉。要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当一个远在欧洲的中小企业可以将特色产品卖到中国,当一个中国消费者可以溯源每天喝的牛奶是来自新西兰牧场的哪头牛……对外开放,就是在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分享世界先进的物质和文化产品。
中国扩大开放,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继续扩大市场开放”“继续完善开放格局”“继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深化多双边合作”“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五大“继续”体现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一贯主张,让各国更加放心地分享中国的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郑重宣示了我国走改革开放之路的坚强决心,通过进博会这个大舞台,中国必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进博会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豪迈宣言。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唯有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才能迎战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动力源。
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篇六
“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解决难题”。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回顾进博会走过的不平凡历程,着眼应对挑战、共克时艰,提出推进合作的中国倡议,宣示扩大开放的中国举措,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岁寒知松柏,风雨见真情。特殊时期举办的进博会,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尽管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中国扩大开放的步伐仍在加快,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作为国际贸易发展史的一大创举,进博会历经3年发展,已经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本届进博会,各国企业参展踊跃,展览面积又扩大了近3万平方米。世界以实际行动为中国经济投下沉甸甸的“信任票”,发出了共渡难关、合作共赢的时代强音。
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应对挑战的智慧与担当。面对世界经济何去何从的时代之问,习近平主席强调,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共同加强合作沟通,共同扩大对外开放,鲜明提出三个“共同开放”的重大主张——推进合作共赢的共同开放,推进合作共担的共同开放,推进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这是应对疫情影响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早已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重大危机面前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面对风险挑战,合作共赢是必然选择,它意味着以各国共同利益为重,信任而不是猜忌,携手而不是挥拳,协商而不是谩骂;合作共担是应尽之责,它呼唤同舟共济,而不是唯我独尊、损人不利己;合作共治是解决之道,它要求以建设性姿态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不能任由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破坏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三个“共同开放”回答了国际合作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等重大问题,体现着“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的中国立场,为促进各国发展、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指明了方向。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无论是支持各国抗击疫情,还是助力世界经济复苏,在开放合作这条人间正道上,中国不仅是倡导者,更是践行者。在第二届进博会开放承诺全面落实的基础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开放新高地、促进外贸创新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双边多边区域合作等四大举措,让世界见证了言出必行、造福人类的中国担当。
日前闭幕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中国“十四五”时期发展作出全面规划。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中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迈向新征程,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拥有14亿人口、超过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中国市场,必将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各国发展创造更多机遇,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历史大势浩荡前行,不管遇到什么风险、什么灾难、什么逆流,人类社会总是要前进的,而且一定能够继续前进。各国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人类定能携手走出这段艰难时期,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篇七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次增设4000平方米“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展区,其中上海展区占地面积702平方米,以“遇见上海”为主题。全方位展示上海的历史与未来、商业与文化、生活与艺术,其中不少展品背后,还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
提起培罗蒙,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西装,但是在此次的展示中,培罗蒙不仅中展现了传统的奉帮裁缝缝纫技艺,还展示了历经144道工序制作而成的国礼中华服,以及高级定制中华服。
据介绍,培罗蒙研发设计的中华服,保留了中山装的外型,并更注重三围尺寸比,胸腰围度差量更大,突出腰线,强调胸部饱满,下摆贴臀,与传统的中山装有很大差异。特别是大胆引入中华服饰元素——立领,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龙的精神,又不乏21世纪的时尚元素,堪称中国服饰文化的精髓和典范。
如果说,培罗蒙的创新,为的是驱动传统文化跟上时代的审美。那么,上海老字号凤凰自行车与非遗项目遵义藤编的跨界亮相,则显示出创新也可以成为精准扶贫的驱动力。据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运营总监章莉莉介绍,上海和贵州遵义是对口援建城市,在上海大学承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中,上海美院师生对遵义非遗传承人进行教学和协助研发,凤凰自行车牵手贵州遵义藤编非遗传承人,共同研发制作了充满田园气息的前车篮和后尾包,引领非遗工艺走入商业化运作。
在此次“遇见上海”的石库门展馆中,由上海守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授权,同济大学交互动画设计团队完成的李守柏17米剪纸长卷《上海童谣》交互动画视频格外引人注目。在首届进博会上,“一分钟剪纸”让李守白及其女儿李诗忆父女俩成为展会上的热门话题,他们的互动剪纸带动了整个非遗展馆的文化热潮,父女档非遗现场秀受到中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报道。而在此次的进博会上,脍炙人口的上海童谣,加上童谣里娃娃们玩耍的场景,让非遗剪纸变成了一种“公共艺术”。
“遇见上海”,看到的不仅是历史,更有未来,展现的不仅有商业,更有文化,而且还有生活与艺术的结合。充分展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也是举办进博会的目的之一。
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篇八
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中国力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七专题“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有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总书记提出的“开放合作,命运与共”的主题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潮流,没有哪一个国家能作壁上观;全球化浪潮中面对的惊涛骇浪,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因此,对待经济全球化,我们只有秉持合作理念因势而谋,树立创新理念应势而动,贯彻共享理念顺势而为,才能够取得经济新成绩,实现改革新突破,到达开放新境界。
用合作理念,吹响世界经济“团结集结号”。经济全球化引发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全球价值链、供应链的快速发展和延伸将各个国家和地区以一种史无前例、前所未有的方式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我们要继续扩大市场开放,有更加开放的市场才会有更加紧密的合作,要激发市场活力,让更多国家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能,感受到中国经济的蓬勃力量,也要降低关税、建立进口贸易示范区,让他们感受到诚挚的欢迎、合作的意愿、真诚的态度,从而主动伸出“合作之手”,拆除“隔阂之墙”。此外,我们也要继续深化多双边合作,继续发挥倡导作用和引领作用,用积极的谋划求同存异,用坦诚的交流达成共识,用共同的行动强化落实,通过参与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机制合作,使世界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用创新理念,齐奏世界经济“发展交响乐”。创新始终是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一发动机”,只有牢固树立创新理念,摈弃固步自封的思维,跳出“舒适圈”,走出“自满区”,才能够激发增长动力,让世界经济这辆“快车”真正跑出高速度。我们要继续完善开放格局,不能搞片面的、低层次的、少数领域的开放,而是要通过创新开放政策,全力推动开放的理念深入人心、开放的行动落到实处,通过鼓励自贸区勇于尝试,打造对外开放样板,进一步以点带面,从而实现全面的、高层次的、全领域的开放。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相关条例准则,不断推动建设法律更加完备、市场更加多元、经营更加便利、文化更加包容的营商环境,让企业这棵“大树”能够深植于肥沃的营商环境“土壤”之中,健康生长,结出经济快速发展的“甜美之果”。
用共享理念,共谱世界经济“大同和谐曲”。“达则兼济天下”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为世界谋大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和风范担当,只有以共享理念指导行动、以慷慨的姿态去分享成果、以无私的境界去帮助他人,才能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焕发生机。“一带一路”这一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就是对共享理念的最好诠释,我们必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让更多国家搭上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分享中国经济的“增长红利”,以“一带一路”带动世界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此外,新冠疫情防治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抗疫经验,在他国遭遇疫情时我们也积极伸出援手,共享医疗经验,为世界提供了战胜疫情、恢复经济的“中国方案”。世界各国也应当在教育、科技、医疗等多方面共享经验和成果,共同推动世界经济稳步增长,谱写出“世界大同”的动人乐章。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世界经济发展需群策群力。相信我们通过加强合作、加大创新、加快共享,一定能够建设好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一定能够为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入“中国力量”。
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篇九
疫情阻断不了人类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决心和行动。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在上海举行。
这不是一般性的展会,在全球疫情仍在肆虐的大背景下,这场开放合作的盛会能够如期举办,尤显特殊和不凡。
在不寻常的2020年,众多大型国际展会按下暂停键,进博会如期举办,离不开中国疫情防控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展现着大国担当和“大国之治”。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在今年的特殊形势下,进博会展览面积更大、展区设置更优、展商质量更高,单是展区面积就增加近3万平方米,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的意愿尤为强烈,有近百家企业甚至已经预定了未来三届进博会的展位。
连日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内一派忙碌景象,各个展馆的搭建和布置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的时刻,进博会如期举办,更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和强劲韧性,这也是全球企业对开放自信的中国投下的信任票。在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当下,进博会如期举办,更是向世界宣告,中国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和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不会变。随着进博会平台效应不断放大,将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篇十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一年前,习近平主席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郑重承诺。
一年后,“进博时刻”如约而至,中国向世界敞开怀抱,世界目光聚焦中国。
“买全球,惠全球。”未来6天,八方宾朋将以开放合作的行动共襄盛举,以互利共赢的举措共谋发展,以携手同行的姿态共创未来,挥写交融发展的崭新篇章,让进博之光绽放出夺目光彩。
勇立潮头,奋楫前行。
进博会,这个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正以不一般的活力、动力和张力,显现强大溢出效应。
一年间,以进博会为平台,中国坚定不移持续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
从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到新设6个自贸试验区,从出台外商投资法到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发布,从继续降低进口关税到放宽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准入条件……一年来,首届进博会宣布的一系列扩大开放务实举措接连落地,有效实施,不断深化。
俄罗斯《消息报》网站评论说:“中国大门进一步向全世界敞开的承诺并非虚言,进博会就是最好的证明。”
一年间,以进博会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届进博会上,金牛座龙门铣这一先进装备受到中国企业家关注,很快就被一家民营企业订购。第二届进博会上,这家德国企业再次参展。
去年实现的578.3亿美元意向成交额中,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成交额最高,达164.6亿美元。
“进博会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中国企业从更多渠道引进优质技术设备和服务,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步伐。”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董超说。
一年间,以进博会为引导,高品质消费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首届进博会闭幕3个月后,宁夏平罗县的超市里就出现了“进博同款”新西兰纽仕兰4.0牛奶。
“以往新西兰企业多专注于中国一二线城市,通过参加进博会,今后将拓展更多城市和乡镇,发掘消费新需求。”纽仕兰新云董事长盛文灏说。
近14亿人口的大市场,4亿人左右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潜力大、韧性强、活力足,蕴藏着极具吸引力的巨大空间。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通过搭建国际化高品质消费平台,进博会成为满足旺盛消费需求的重要窗口,百姓享受到开放发展成果,增强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乘势而上,再登高峰。
比雷埃夫斯港,希腊最大港口。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中国企业参与港口运营,使其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码头之一。9月6日,来自意大利的第二届进博会参展货物在此装船出海。
从意大利到希腊再到中国,从会前到会中再到会后,进博会如一条纽带,将全球市场紧紧联结起来。
继续举办进博会,维护这个开放合作的国际性平台,擦亮这个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公共产品,不仅是中国自己的事,也关乎参展国家利益。
承载着各方热切期待,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下,这场重要的国际盛会必将办得隆重热烈、精彩纷呈。
这是中国定力的体现——坚持办好进博会,中国坚定唱响高水平对外开放好声音,为全球经贸合作带来正能量。
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哈伊里·图尔克说:“在贸易保护主义情绪上涨的今天,中国采取更开放的经济措施促进跨境贸易,表明中国是全球化和开放市场的捍卫者,是负责任的国家。”
这是中国魄力的宣示——坚持办好进博会,向世界敞开大门,为全球发展作出新贡献,中国说到做到。
澳大利亚羊奶制品生产商贝尔悦柔澳大利亚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珂丝蒂表示,相信第二届进博会将提出中国扩大开放一系列新的举措,这无疑是重大利好,更有利于其加快深耕中国市场。
这是中国魅力的彰显——坚持办好进博会,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给世界以更强的信心,给各国以更好的机遇,给企业以更大的商机。
今年,美国参展企业数量达192家,参展面积位居各参展国首位。
“中国市场对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海内外企业有巨大的吸引力。”商务部部长助理、进博会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任鸿斌说。
第二届进博会规模更大,展览总面积比去年增加6万平方米;质量更高,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数量超过首届,“全球首发、中国首展”将更多;活动更丰富,各类配套活动超过300场,设立进博会发布平台。
“中国市场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日本资生堂中国区总裁藤原宪太郎说,虽然错过了首届,但去年进博会开始的第二天,我们就报名签约了第二届。
众智谋事,众力举事。
意中基金会首席运营官马可·贝廷认为,中国将进博会机制化并越办越大、越办越好,必然在国际贸易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扬帆远航,奔向未来。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__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这是20__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低水平。
6.2%!中国经济“三季报”展现出稳健态势,主要宏观指标仍然保持在合理区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说:“继续举办进博会,对未来发展释放出积极信号。”
面向未来,各方要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
一个多月前,一辆20__新款依维柯汽车抵达上海,成为第二届进博会的首票通关展品。通过ata单证册方式报关,这辆车的通关手续仅用了短短几分钟。
这是中国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的体现。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2.91万亿元,相当于每分钟有5900万元商品出入国门。
“中国以实际行动坚定捍卫自由贸易,国际社会也应共同努力消除贸易紧张局势。”巴西中国工商总会负责人加佐拉表示。
面向未来,各方要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
日本松下在进博会上洞见了巨大的中国市场,下定决心第一次把经营决策权从日本搬到海外。
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总裁本间哲朗说:“当地的事业在当地做,从开发、生产到销售全部在中国决策。”
中国搭台,世界合唱。因进入中国而打通全球,“进博效应”正有力促进世界各国经贸交流合作。
德国西门子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赫尔曼认为,以进博会为示范,全球化时代需要更务实的沟通,更开放的心态,更广阔的共赢格局。
面向未来,各方要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奋进。
当孟加拉国贫困妇女手工编织的黄麻工艺品出现在高端商场的橱窗里,当赞比亚农民采集的野生蜂蜜进入一家家大型超市,当卢旺达风味独特的辣椒酱即将摆上中国餐桌,进博会共享经济全球化红利的意义更加凸显。
“进博会提供的宽广舞台,帮助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有利于减少全球发展不平衡,使更多国家受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王磊说。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浦江潮涌进博暖流。从中国创办到世界共享,从一展汇世界到一展惠全球,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将与各国风雨同舟,携手前行,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篇十一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4日晚在上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中国扩大开放的步伐仍在加快,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各国要携手致力于推进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本届进博会是在特殊时期举办的。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带来严重冲击,也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中国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如期举办这一全球贸易盛会,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中国扩大开放的步伐仍在加快。我在第二届进博会上宣布的扩大对外开放系列举措已经全面落实。中国持续扩大进口。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深圳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实施方案发布实施,商签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培育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保护知识产权、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举措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使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历史上看,不管遇到什么风险、什么灾难、什么逆流,人类社会总是要前进的,而且一定能够继续前进。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我们要携起手来,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共同加强合作沟通,共同扩大对外开放。要致力于推进合作共赢的共同开放,信任而不是猜忌,携手而不是挥拳,协商而不是谩骂。要致力于推进合作共担的共同开放,大国要率先示范,主要经济体要以身作则,发展中国家要积极作为。要致力于推进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不应该任由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破坏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而要以建设性姿态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中国“十四五”时期发展作出全面规划。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即将实现,从明年起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将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我们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中国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广阔的内需市场将继续激发源源不断的创新潜能。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第一,建设开放新高地。中国将有效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引领作用,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数字经济、互联网等领域持续扩大开放,深入开展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创新,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第二,促进外贸创新发展。中国将继续通过进博会等开放平台,支持各国企业拓展中国商机。中国将挖掘外贸增长潜力,为推动国际贸易增长、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中国将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中国将压缩《中国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为技术要素跨境自由流动创造良好环境。
第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中国在疫情后出台的各项纾困惠企政策,对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一视同仁。今年,中国实施外商投资法和相关配套法规,进一步缩减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中国将继续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以优质服务营造更好环境。
第四,深化双边、多边、区域合作。中国愿同更多国家商签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推动尽快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快中欧投资协定、中日韩等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加强同世界高标准自贸区交流互鉴。中国将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积极参与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机制合作。中国将同相关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最后指出,中国人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增强勇气、共克时艰。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_难题,携手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篇十二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11月4日在上海举行,如期绽放的“四叶草”于黄浦江畔再次拥抱全球宾朋。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旨演讲中指出,要致力于推进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发出了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中国声音,传递出中国在共同开放中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与世界共享美好未来的积极信号与真诚愿望。
开放带来进步,合作才能共赢。在疫情全球蔓延、国际经贸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今年的进博会,总展览面积比上届扩大近3万平方米,报名采购商达到40万人,世界500强参展企业数量达到往届规模,“越办越好”的进博会,再次点燃了五洲宾客共赴“东方之约”的热情,让全世界见证了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魄力与决心。三个“致力于”体现着习总书记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深邃思考,彰显着中国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站在“十四五”新的起点上,我们要践行好总书记“三个致力于”伟大理念,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也为世界各国提供长足发展的“中国机遇”。
致力于推进合作共赢,在互惠互利中共同发展、共享未来。习总书记指出,“天空足够大,地球足够大,世界也足够大,容得下各国共同发展繁荣。”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共同繁荣是世界共识,而进博会则是与世界共享“中国机遇”,加速实现这一美好愿景的契机。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在不确定性中艰难行进,很多大型国际展会按下暂停键,但狂风骤雨只能掀翻小池塘,却无法撼动大海,排除困难如期举办的第三届进博会,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致力于推进合作共赢的坚定决心。从欧美到亚非,无论是“老朋友”和“新面孔”,我们将依托进博会这一平台,坚持“拉手”而不“松手”,与世界人民彼此成就,在互利共赢中结出累累硕果;也必将在疫情冲击下,让世界搭上中国发展快车、分享中国发展红利、提振全球经济复苏脚步,共同书写中国同世界合作共赢的新画卷。
致力于推进合作共担,在迎接挑战中率先示范、履责担当。习总书记在演讲中强调:“重大危机面前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是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在“地球村”,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变成离群索居的“鲁宾逊”,面对风险挑战,各国应该同舟共济、各尽其责,而不应该唯我独尊、损人不利己。中国从来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主动调适、全面参与,拓展全方位开放格局中,肩负着世界赋予的责任与使命。持续放宽市场准入、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外商投资法、自贸试验区不断扩围,习总书记在第二届进博会上宣布的每一项力重千钧的开放承诺,都逐一兑现、全面落地,体现的正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责任与担当。跑出惊人的“临港速度”是中国打造开放新格局的务实行动、加快完善数字化外贸是中国聚焦发展创新的积极举措、对内外资一视同仁是中国提升营商环境释放的强劲效应,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正以第三届进博会,再次向世界发出开放强音,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致力于推进合作共治,在共商共建中多边对话、命运与共。习总书记指出,进博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面对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严峻挑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不应该任由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破坏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重塑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合理性的价值引领,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同时也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全球治理体系应以开放为导向,鼓励各国积极参与,不搞排他性安排;以合作为动力,加强沟通协调、照顾彼此利益;以共享为目标,不搞一家独大、实现利益共赢。疫情下特殊的“东方之约”,将为建设开放型国际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也必能进一步增进各国之间友谊,让文化和理念更相近。我们愿同世界一道,坚持合作共治的全球治理观,不断寻求最大公约数、扩大合作面,推动市界经济尽快走出阴霾、奔向复苏。
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篇十三
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签约参展,50万专业采购商和观众注册报名;参展企业平均展览面积93平方米,比首届增加20%以上;7月至10月,咨询展会有关信息的热线电话累计达7万通,比去年同期多2.1万通……即将拉开帷幕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比首届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热度更高,成为20__年末最受瞩目和期待的国际性盛会之一。
在去年首届进博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有参会者发现一个细节,去年一共发放了17种证件,有的人因为有不同身份需要挂好几个证件。今年主办方优化证件管理,证件缩减为5种,大大方便了参会者。再比如,从展会的具体内容和安排来看,增设“进博会发布”,为不同机构发布最新政策、研究成果、年度报告提供权威平台;设立体验区、活动区、洽谈区,以丰富组织采购和洽谈对接活动……在承继首届好经验、好做法的同时,第二届进博会强化创新办展,不仅要打造一个立体的商贸合作平台,也要开辟一个多元化的信息融通平台。
进博会迎来第二届,吸引力和影响力已经超出会场之外,释放出巨大溢出效应。上海专门搭建首批30个“6+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促进展品变商品。今年5月开业的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是其中的主平台,集保税展示、商品交易、物流仓储、通关服务于一体,截至10月已吸引来自26个国家的400多个品牌、2500多种单品入驻。同时,溢出效应还延伸至体制机制建设。上海海关为专门对接进博会、随时响应进博会需求,设立了上海会展中心海关。如今,该海关已经常态化,并充分发挥其便利化措施集聚的优势,为其他国际展会提供“一揽子”保障和“一站式”服务。进博会犹如一扇窗户,透射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力度。“永不落幕的进博会”,也成为海内外客商津津乐道的佳话。
进博会除了为海内外客商带来好处,还能释放怎样的红利?首届进博会上,新西兰一家公司的新鲜牛奶仅用72小时就从原产地摆上中国消费者餐桌,令人叹为观止。一年不到,该公司奶制品线下渠道已遍布26个省级行政区域,线上覆盖各省级行政区域。消费者即使身处三四线城市乃至偏远山区,也能方便快捷地享用“进博会同款”。瑞典一家公司最新一代精准自适应伽马刀,在首届进博会亮相后,仅用3个多月时间就在上海一家医院“落地”,迄今已为20__多名中国患者提供治疗服务。可见,进博会不仅能更好促进贸易平衡,也将转化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不久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调20__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至3%,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在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泛起的背景下,越办越好的进博会不仅展现了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也为世界经济增添了新动能。正如曾参加首届进博会的外宾评价的那样,“越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中,越能凸显出扩大开放的意义”“开放的中国为世界带来珍贵礼物”。
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打开新的海域,进博会再度高扬风帆,必将助力世界经济发展的航船乘风破浪。
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篇十四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4日在上海举行。我市共有976家单位报名参展,共计5038名采购商和专业观众。其中,参会企业856家,共计3886人,占总人数的77%,企业报名人数和占比分别较上届进博会增长2.2%和8.1%。
江苏金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德国埃马克机床和卓郎智能自首届进博会起,已连续三届参展。总部位于常州的江苏金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以高端制造为主,致力于智能、绿色的全球化产业集团,旗下有德国埃马克机床、德国科普费尔齿轮,卓郎智能、赫伯陶瓷及利泰丝路等百年企业。其中,德国埃马克机床和卓郎智能均为所在行业全球翘楚。
作为拥有150多年历史的机床制造商,埃马克的产品几乎覆盖金属软硬加工的全部工艺,为用户提供加工盘类件、轴类件和箱体类零件的一流机床和生产系统,被誉为业内“隐形冠军”。本届进博会,埃马克将150平方米的展位全面特装,重点推出三大系列新品,包括:全方位滚齿加工解决方案、可自动激光焊接同步轮和齿轮的激光焊接机、数控与手动一体的内外圆磨床。
卓郎是全球领先的天然纤维纺机制造商,自首届进博会起持续参展,每年收获订单金额都在5000万美元以上。与前两届进博会主推高端纺织机械装备不同,今年卓郎携创造性解决方案与技术创新产品参会,迈出了跨界助推5g科技发展的重要一步。本届进博会上,卓郎将重点展示用于优化加工高品质电子级玻纤纱的创造性解决方案。用卓郎玻璃纤维环锭加捻机与拉丝机生产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可作为5g移动通信技术重要基材。与此同时,卓郎在进博会上推出的全新autolab纺织实验室解决方案为亚洲首展,可通过自动化实现高效高精检测。
连续3年参加进博会的卓郎中国区产品传讯负责人励雯告诉记者,进博会集聚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不仅可以充分展示新品、吸引用户、促进洽谈与成交,还是全方位展示企业形象与创新能力的良好平台,更是与各行业巨头相互学习、交流碰撞、得到启发与灵感的绝佳契机,是展现行业乃至中国实力的最好舞台。
作为采购商,常州大华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也已连续3年参加进博会。副总经理谈立敏表示,今年以来,国际贸易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极其复杂严峻,外贸企业受到较大冲击、面临很大压力。进博会为全球交易商提供了交流平台,是外贸企业的新机遇。“进口业务已成为大华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将充分利用进博会这个高水平开放平台,紧抓机遇进行探索,力求在拓展进口业务上取得创新突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篇十五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今年由于新冠疫情的“不期而至”,让这一届进博会和往年相比尤为不同,也更受人瞩目。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以视频方式发表第三届进博会主旨演讲,为进博会拉开序幕鼓足士气,也表达了中国在疫情之下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发挥进博会的“先锋”助力,与世界各国共襄发展盛举。
以合作共赢为“风向标”,凝聚进博会团结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打好团结牌”一文中提到,“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如今,疫情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这就更需要人类社会携起手来、协同并进,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指出,我们要“致力于推进合作共赢的共同开放”,要“信任而不是猜忌,携手而不是挥拳,协商而不是谩骂”,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大背景下,以各国共同利益为重,以进博会凝聚起团结合力,方能实现有力合作、共赢发展。
以合作共担为“压舱石”,汇聚进博会破浪之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总有一天能够乘长风破万里浪,在沧海中勇往直前。虽然今年世界经济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和影响,损失惨重,给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只要全人类秉持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具备同搏击、共奋斗的精神,共同应对大风大浪的挑战,相信终将能够获得发展生机、共渡难关,以实干开辟出一条新路。正如习总书记在演讲中强调的,我们要“致力于推进合作共担的共同开放”,“各国应该同舟共济、各尽其责,而不应该惟我独尊、损人不利己”,同时,以进博会的经验交流、合作共享为契机,在“共同开放、共担责任”中推动世界共同发展。
以合作共治为“同心结”,解码进博会智囊助力。近年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显著,一方面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和种种挑战,尤其是在今年新冠疫情的侵袭下,世界各国更应循着新时代合作发展的路径而去,方能实现趋利避害。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致力于推进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各国也可借助进博会资源共享、务实合作的优质平台,解码智囊助力,共享开放红利,进一步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潮平两岸阔,扬帆正当时。全球合作的号角已然吹响,进博会的先锋助力作用也日益显现,相信在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理念的指引下,将能进一步挖掘进博会的溢出效应,让世界各国在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中共襄发展盛举、共赢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