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闯红灯教案范文(18篇)
教案是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记录,能够为教师的评价提供依据。要编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教案,首先要清楚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不能闯红灯教案篇一
我比较关注幼儿语言的发展,尽量帮助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但有的时候对于细节的处理还不是很好。比如出示小猫和胡萝卜的图片时,幼儿对于画面不是很理解,这时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可以将这张较难的图片放在最后,和孩子进行讨论。在语言活动中,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幼儿多说、完整的说,当幼儿说的很好的时候,老师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当幼儿说的不够完整时,老师要慢慢的引导,鼓励幼儿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
不能闯红灯教案篇二
1、观察图画,导入教学。
提问:图上有谁?小鱼喜欢做什么?(吹泡泡)你知道小鱼泡泡里的“?”是什么意思吗?
小结:这个像钩子一样的符号叫作问号,它要问什么问题呢?—————《为什么我不能》,一起来看看这本书。(教师指读书名)。
2、幼儿园自主阅读画书,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掌握一页多幅图的观察方法。
提问:你们怎么知道先看那幅图呢?
小结:按照每幅图下面的数字,按顺序看,看完一幅再看一幅,还要把前后画面连起来才能明白。
(2)幼儿自行阅读图书,边看边轻声讲述。
(3)集体交流,表达对图画书的理解。
谁第一个问?谁第二个?谁第三个呢?(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按照动物出场的先后次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
你发现故事书里每一个小动物的问题都和哪一个动物有关呢?(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后一种提问的动物是前一种动物想拥有这种动物特征的动物。)。
(4)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阅读经验。
3、师幼完整地欣赏,阅读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并大胆表达。
提问:画面上有谁?问了什么问题?(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语气来回答)。
这个故事中哪一句话是相同的?
(2)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看图讲述故事。
4、讨论,理解故事主题。
妈妈能不能回答它们的问题?你们能帮帮它们吗?
小结: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和特长,不一定跟别人一样。
不能闯红灯教案篇三
诚实守信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讲究“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原本我是设计1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的,但在教学中仅仅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使自己做人做事上得到启示,有些单薄。所以第一教时我在课本剧表演上多用了些时间,而用了一节班队课让孩子针对“庆龄这样做对不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辩论,“如果时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进行身体力行的设想,学生在思维火花不断的碰撞中感悟体会诚实守信的可贵之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能闯红灯教案篇四
本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紧扣阅读提示,并设计出合理的自学要求,针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我将能辅助理解的句子进行质疑设计,发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学完了课文,我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使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
不能闯红灯教案篇五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小珍。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不能闯红灯教案篇六
2.观察气球框和问号。
师:小鱼的头顶上有一个像气球一样的框,它有什么用处?
小结:原来当我们有问题要问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问号来表示。
3.封面上还有哪里有问号?
(二)观察整体动物图。
师:那到底有哪些动物也有问题要问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看到了谁?它在干什么?(个别学做动作)。
小结:有这么多小动物都在这里玩儿,那他们玩儿的时候会问什么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阅读绘本,寻找、猜想小动物的提问。
(一)师幼共读。
1.小鸟疑问图:
师:这一页上有谁?那这一页上有谁?谁在说话?
完整讲述:小鸟问妈妈,为什么我不能玩水,像小鸭那样。
2.小鸭疑问图:
师:接下来又有谁要提问了呢?小鸭看到猫咪在干什么啊?
师:小鸭问妈妈,为什么我不能抓蝴蝶,像猫咪那样。
3.猫咪疑问图:
师:接下来谁又有问题要问妈妈了呢?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
师:猫咪看到了什么?谁爱吃红萝卜?
那猫咪会问妈妈什么问题呢?你来猜一猜。
解密:猫咪问妈妈,为什么我不能吃红萝卜,像小兔那样。
4.小兔疑问图:
谁又有问题要问呢?小兔看到小狗在干什么呢?她会问妈妈什么问题?
师:小兔问妈妈,为什么我不能汪汪叫,像小狗那样。
(二)自由阅读。
师:请你去书里找找答案,还有哪些小动物提问了,它们向妈妈提了一个什么问题。音乐停止的时候,请你把书放在书袋里面(教师个别指导)。
(三)集体分享ppt(绘本后半部分内容)。
师:小兔问了妈妈问题之后,谁又有问题了呢?
1.小狗疑问图:
师:小狗会问妈妈什么问题呢?
师:小狗问妈妈,为什么我不能吹泡泡,像小鱼那样。
2.小鱼疑问图:
接下来,谁会问问题?小鱼会问妈妈什么问题呢?
师:小鱼问妈妈,为什么我不能踩泥巴,像小牛那样。
3.小牛疑问图:
师:小鱼的问题之后,谁有问题要问了?它会问妈妈什么问题呢?
师:小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不能飞上天,像小鸟那样。
(三)完整阅读大书。
小动物们都很爱动脑筋,问了妈妈很多问题。那妈妈们有没有回答呢?我们再来看一看图画书找找答案吧。
(画面停留在妈妈疑问图)妈妈们有没有回答?原来妈妈们也没有回答,(哎呀呀,妈妈们也不知道怎样回答才好)。
完整讲述故事。
(四)完整观看绘本视频。
三.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想问的问题。
我们宝贝们想一想,平时有什么问题问过妈妈呢?
小结:当我们有不懂得问题时,可以问问爸爸妈妈,可以问问老师和小朋友,也可以去书中找找答案哦!
不能闯红灯教案篇七
1.观察画面细微之处,尝试大胆猜测。
2.初步感受“为什么我不能...像...”的句式。
3.体验绘本阅读和想象、提问带来的快乐。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不能闯红灯教案篇八
通过活动,让幼儿对安全乘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乘坐交通工具时应遵守的交通规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中班交通安全教案《闯红灯的危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则,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标志的.作用和特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1、媒体的动画课件:红红闯红灯
2、实现拼接好的违反交通规则的录像。
3、幻灯片:去秋游的场景布置。
1、边观看动画课件边讨论:
(1)妈妈带红红去红绿灯旁的84广场玩,84广场真漂亮,红红看到花丛中有一只漂亮的蜻蜓.就去捉蜻蜓玩。蜻蜓飞到了马路对面,红红一路追过去,马路上驶过一辆车,红红差点被车撞上。
(2)为什么红红差点被车撞上?
教师小结:红红离开妈妈在马路上追蜻蜓,不遵守交通规则,差点被车撞上,这样太危险了。
(3)组织幼儿讨论:如果你是红红,你会怎么办?
教师归纳:过十字路口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不管什么情况我们都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在马路上追逐、玩耍,不乱闯红绿灯。
2、看录像,进一步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播放录像,让幼儿讨论、回答。
3、看幻灯片,引导幼儿认识有关的交通标志。
教师出示各种交通标志的图片,请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试着说出这些分别是什么标志,分别代表着什么意思。
师:刚才小朋友说出了这些标志的意义,那到底说的对不对呢?老师来告诉你吧!(教师仔细讲解每个交通标志的名称及意义)
4、游戏--我指你说:教师指出标志图片,让幼儿说出标志名称及含义,以让幼儿巩固复习。
5、情景模拟游戏:秋游去。
(1)带领幼儿一边走一边根据场景提问,认识标记,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场景一:人行道和车行道
师:前面有两种路,行人该走哪一种路?(人行道)
师:行人应该注意什么?(靠右边走,不能边走边玩,特别是不能到车行道上玩)
场景二:十字路口(教师扮交警)
师:要过马路了,我们应该怎么走?(找到斑马线,看交警手势看红绿灯)
场景三:天桥教
师:这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走?(走天桥要靠边右边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能推也不能挤。)
不能闯红灯教案篇九
1.阅读第1自然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1)从“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从“早”“盼着”可以体会到宋庆龄想去伯伯家的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
(2)宋庆龄为什么盼着去那位伯伯家?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因为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写出了鸽子的可爱,从中可以看出宋庆龄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看那些可爱的鸽子。如此想去而未去,表明了她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2.阅读第2~10自然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1)第3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现了什么?
明确: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通过爸爸的神态和语言,表现了他的慈爱和疑惑。
(2)第4自然段的语言描写交代了什么?
明确:交代了宋庆龄不能去伯伯家的原因。
(3)第5自然段中“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是什么句式?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这是一个反问句,它强调了宋庆龄一直想去伯伯家。
教师点拨:
反问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肯定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经确定的意思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的语气更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鲜明。
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反问句中的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词“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语气词去掉,把问号改为句号。
明确:这两种做法看似可行,但都不好。因为这些都是不守信用的表现。
明确:宋庆龄的话说明她已认识到尽管改天教小珍叠花篮不是不可以,但是小珍来了却发现自己不在,会热别失望、难过;如果说父亲问庆龄怎么不走时,她的回答还略显犹豫(因为庆龄仅仅说明她当天要教小珍叠花篮,并未表明她因此就不去了),那么此时“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的动作,则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明确:宋庆龄明明白白地表达了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失约,就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说明了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更加不对,进一步表现了宋庆龄的优秀品质。
(7)第9自然段中对妈妈进行了哪些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对妈妈进行了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表明她对宋庆龄这种守信用的行为是赞同的,点明了文章中心。
不能闯红灯教案篇十
1.布置任务:以4人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一人读旁白,其余三人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全班交流,进行比赛。
2.各小组安排角色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教师在巡视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宋庆龄和她父母亲当时的所思所想,准确读好每一个关键问语,每一句话的语气、语调。
3.请三至四个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出优胜组。
5.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不能闯红灯教案篇十一
有一次,爸爸带我去看灯展,我们看见了一个灯笼挂在树上,上面写着“欢度元宵节”几个大字,我想,这个灯笼肯定是灯展的主角吧?爸爸好像猜出了我的心思,说:“这是我的一个朋友送我的。”我说:“谢谢爸爸!”
爸爸又把灯笼挂在树上,一会儿,一个个小灯笼出来了,灯笼上写着“节约用油”四个大字,灯笼下面写着“人人关爱”四个字,灯笼下面写着“安全第一”四个字,灯笼下面是“节约能源”四个字,爸爸告诉我:“灯是用来照明用的,它可以让人们的生活更便利一些。”
这时,只听爸爸说:“我们到玩吧!”我们一看,真大啊,我们走了一会儿,突然发现一个大坑,我们就把灯笼挂在树上,我们就继续走了,走着走着,突然,发现一位老爷爷,老爷爷在哭,我们就问老爷爷:“老爷爷,你怎么了?”老爷爷说:“我的孙子在地上打摔倒了,我就把他扶起来,然后我就走回家去把我刚买的水果给了他。”我们又走了一会儿,看见一个叔叔,我们就问他:“叔叔,你怎么了?”叔叔说:“我在地上打摔倒了,我就把他扶起来。”我们又走了一会儿,看到一个小孩子,我们就问他怎么了。小孩子说“我们走,”我们说“我们走”小孩子说:“不是,”我们又问小孩子“为什么不是,”小孩子说:“我们是在给他看,”我们说“这是在为他看。”
我们又走呀走呀,看见一个叔叔在哭,这时爸爸说:“你们走,”叔叔说:“别哭了,”我们继续前行,走到一个路口,看见一个人,我们就问叔叔:“你怎么了?”叔叔说:“你们是来看灯展的,”我们就走了过去,到了灯会的地方,叔叔说灯会很好玩,有:《猫和老鼠》、《猫和老鼠》、《猫和老鼠》等,还有“猫、老鼠”。灯会真好,我们又买了一些灯笼,就回家去。
我真想把灯会办好,因为灯会很好玩。我们还去了花灯会,那儿有很多漂亮的花灯,有花灯,有兔子灯、兔子灯、还有一个小猪灯等,花灯会非常好玩。
灯会结束了,我和爸爸就回家去了,我想今天过得非常开心,真是难忘的一天。
不能闯红灯教案篇十二
1.会认5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感受人物品质。
3.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划分结构层次,概括文章主旨。
2.安排学生在文中勾画出描写人物对话和动作的语句,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人物心理,从而感受人物的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懂得守信的重要意义,学会诚信待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旨。
2.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品质。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不能闯红灯教案篇十三
设计背景:。
1,三年级作为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应注重发掘教材的例子作用,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在教学点滴中渗透写人,状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本篇课文所在单元围绕"名人故事"这一主题,通过列宁,李四光,宋庆龄等名人的平凡小事,表现了他们不平凡的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力图抓住课文通过典型事例描写人物的方法,在每一课中都潜移默化地体现写作方法的指导.
2,在倡导和实践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今天,学生在教师不断的指导下,已能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自学与交流互评.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正好为学生自学,合作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保证.
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积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在教学生活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尤其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更能充分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本课通过描写宋庆龄幼年时遵守诺言,不失信的事,表现了她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教材.
学习目标:。
1,运用读书方法自学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受到诚实守信精神的陶冶.
课前准备:。
1,学生按照自学方法自学课文.
2,收集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回顾前文,导入课题。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那些名人故事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品质。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课文——《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运用前面。
写人文章的方法,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人事品质)。
二,重温自学方法,确定成员分工。
自学一篇课文除了完成预习要求,还要掌握自学方法,谁还记得。
读正确;二,读明白;三,读进去)。
四人小组明确分工:。
(召集人,发言人,噪音控制员,计时员)。
三,合作学习,自主交流。
1,学生小组按照"三读"要求进行学习.
2,教师巡视帮助,指导。
四:展示交流,倾听评价。
(一)"读正确":。
1,选择一个小组上台展示,按小组自己的方法分工合作朗读全文.
2,其他小组针对个人和小组读文章是否正确的情况给与评价.(对读音,断句,声音洪亮等角度进行评价)。
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读明白"。
1,各小组发言人代表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例:我们小组理解了几个词语的意思……(板书重点词语)。
我们组要向大家介绍宋庆龄的生平简介.
我们组知道课文写了宋庆龄小时候因为答应朋友而拒绝去伯父家坚守诺言的事,变现了她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板书:诚实守信)。
……。
2,教师质疑:从那里可以看出宋庆龄的诚实守信呢。
3,学生在文中上寻找,批画后交流.
4,师生共同发现总结:。
作者抓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出人物的高贵品质.
5,学生质疑,讨论:。
课文中描写小白鸽样子的句子能否删去。
(三)"读进去"。
1,谁能读出宋庆龄语言的坚决,行动的果断。
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五,讨论深化,总结提升。
1,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讲诚实重信用的人和事。
2,小结:。
俗话说"一诺千金",重诺言,守信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还记得歌吗(师生齐唱)。
其中有这样一句响亮的话:以诚实守信为荣!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拥有这种可贵的品质.
六,读写结合,课后延伸。
写一则日记,描写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或一件事.
不能闯红灯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认识“释”等这个生字,并会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教学难点: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侯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题来读一读。
你能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吗?“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你知道吗?
课文在写谁呢?说他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小黑板出示朗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
(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1)课文一共用几个自然段?课文中的我是谁呢?
2)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宋耀如、宋庆龄、叠花篮、解释、歉意、道歉,解释”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交流。
三、讲读课文。
2、生交流。
3、课文从那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
(1)“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让学生体会宋庆龄是多么想去伯伯家,多么想去看看那些可爱的鸽子。如此想去却不能去,表明了宋庆龄为守信用作出的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2)“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3)“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师:能否在宋庆龄说的每句话中恰当地加上一个表示语气的词?
(为难、扫兴、大声说、坚决、冷静、理智……)指名读,同桌读,各自读读出不同的感受。
(4)分角色朗读,师读父亲、母亲的话,学生读宋庆龄的话。
4、请同学们再读读人物的对话,在引用人物语言的时候,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师小黑板出示文中三个句子:
(1)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2)“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3)“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
a、从这三句话找出带有动作的词,读一读。
b、齐读这三句话,指名读。
c、从这一系列的语言和动作中,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庆龄是个——的人。
(5)同学们,本单元的习作就是写一个你熟悉的人,那么,要想使你写的人也能像宋庆龄这样特点鲜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写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
(6)人物的语言无时不在,你能学着文章的样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也来描写一个“对话”的片段吗?如:买文具和营业员的对话,放学回家和妈妈的对话。
四、讨论深化,课外拓展。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五、课堂练习。
1、把句子写完整。
老师( )给( )同学们讲故事。
小( )飞上了( )的天空。
马儿( )奔驰在( )的草原上。
2、做新课堂27页第六题,28页第九题。
五、布置作业。
1、在网上查找宋庆龄的有关材料,制作一张题为《走近宋庆龄》的手抄报。
2.把宋庆龄守信用的故事讲给身边的小朋友听。
六、板书设计:
宋庆龄 守信用。
七、教后小记。
不能闯红灯教案篇十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谈话导入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8、我不能失信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诚实守信
不能闯红灯教案篇十六
记得那是几年前的一个春天,我正悠闲地漫步在那宽阔的大路上。突然,“砰”的一声,周围好像有什么东西倒了。我左看右看,啊,原来是一辆闯红灯的摩托车与拐弯处的一辆大大卡车相撞了。过了一会儿,一辆救护车来了,摩托车车主被抬上救护车,大卡车上的人也紧跟其后。最后,车上的医护人员紧急给受伤人员做了个检查,焦急地说了一句:“情况不妙,快,送医院。”车,开走了,尖锐的鸣笛声还在我耳畔边萦绕着。
哎,生机勃勃的春天本是美好的,可一个血淋淋的事件,我们又有什么心情去欣赏这春天的美景呢?朋友们,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了它,就不能再拥有了。同学们,父母、老师、祖国在期待着你们,美好的明天在期待着你们。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学习,“安全”两字,请时刻牢记!让我们携起手来,遵守交通规则,共同创造一个安全、美好的环境,让一朵朵生命之花健康、灿烂地开放。
清晨,我迎着清凉的风,迈着轻盈的步子,向学校走去……。
突然,您挎着一个书包、牵着孩子从旁边挤到斑马线上,头也不抬地拽着孩子往前走。孩子大约七八岁的样子,只听他轻轻地对您说:“爸爸,红灯!”可是,您瞪了孩子一眼,说:“没事,现在没有车,走!”孩子犹豫了一下,只好抓紧了您的手,跟上了您的步伐。
虽然您和孩子安全走过了马路,但是好几辆车都因为你们而急刹车,放慢了车速,行车道上也变得有些混乱。
看到您远去的背影,我真是又气愤又伤心,想起学校经常对学生做的安全知识讲座,尤其是交通安全知识是讲得最多、最细致,可是在您这位家长这里等于白费力气。
此时此刻,我真想跑过去,追上您,并对您说:“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您一定要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这是您的孩子长大后遵纪守法的基础。虽然遵守交通规则只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如果您不注意引导孩子遵守生活中的小规则,反而用错误的行为影响他,就会给孩子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孩子会觉得社会中大大小小的规则形同虚设,将来的后果会不堪设想。家长,请您记住:无规矩不成方圆。人生的路上,还有许许多多的‘红绿灯’需要我们去遵守,请您不要带着孩子闯红灯!”
不能闯红灯教案篇十七
《我不能失信》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浅显易懂。课文讲述了一个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通过宋庆龄为了遵守教好朋友小珍叠花篮的约会而放弃了去伯伯家看可爱的鸽子一事,表现宋庆龄的诚实守信品格。
1.会认“耀、庆”等5个生字。
2.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体会并学习人物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体会并学习人物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1.识字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认读的生字有5个。建议在初读课文时,以学生自主识记为主,其中“耀”和光有关,可结合语境组词来记忆;“庆”是后鼻音;“盼、叠”可利用词语“盼着、叠花篮”来帮助记忆;“歉”是形声字,重点关注左边笔顺。
2.朗读教学
本文是略读课文,可鼓励学生默读、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等,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指导学生读好人物对话。
3.语言应用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多为人物对话描写。因此,可从生活实际的角度理解人物的语言。
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板块一
语言积累,建立诚信
1.语言积累,初识诚信。
读记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课件出示名言警句)
课件出示
民无信不立。——孔子
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2.提取信息,感悟诚信。
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思考,读中品味,感悟诚信的可贵。
3.理解“失信”,板书课文题目。
“信”是什么意思?“失信”呢?(板书课文题目,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以名言警句入手,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初步感悟诚信之可贵,明白诚信的对立面是失信。
板块二
关注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学生自由默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课件出示
学习导语:请大家默读导语,想想课文可能讲了什么。
回顾方法:这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
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来理解句子。
2.自由读文,初识文意。
(1)初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概括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讲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学生关注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有方向、有针对地学习。
板块三
运用学法,品读对话
1.初探印象,感知特点。
宋庆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诚实守信、讲信用)
2.默读课文,读文画句。
默读课文,画出体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
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3.发现特点,品读理解。
(1)读读这几句话,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都是语言描写)
(2)运用我们学过的理解句子的方法和同桌交流下你的感受。
4.运用学法,品读对话。
(1)学生谈感受。
(2)预设1:这是宋庆龄回答爸爸的话,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宋庆龄认为爸爸提的改天教小珍叠花篮的建议是不讲信用的。从关键词“不行”“抽”和三个叹号感受到宋庆龄是个讲信用的孩子。
预设2:这是宋庆龄回答妈妈的话,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宋庆龄认为妈妈的话也不对,不能自欺欺人,表现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尚品格。
预设3:这是宋庆龄说的话,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宋庆龄虽然空等了一上午,但她不后悔,因为她认为诚信最重要。
5.师小结: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了宋庆龄的语言,体会到了她是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重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本环节应着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物的对话,感悟宋庆龄诚信的品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板块四
朗读感悟,交流想法
1.角色朗读,体会品质。
我们把这些句子还原到人物的对话中,分角色朗读。
(1)小组分角色练读。
(2)教师指导朗读。
(3)小组展示角色朗读。指导评价:爸爸的慈爱,妈妈的亲切,小庆龄的坚决。
(4)你有什么话对宋庆龄说?
2.比较阅读,说说发现。
(1)课件出示语言描写。
课件出示
“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
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2)读一读,说说这几句话形式有什么不同?
(3)交流发现。
课件出示
一句完整的语言描写:
提示语+人物说的话+正确的标点符号
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标点符号有相应的变化,表达的情感也会发生变化。
(4)师小结:人物对话的提示语位置不同,不仅使对话形式多样,而且能体现人物不同的心情。
3.拓展延伸,运用表达。
(1)创设情境:第二天,小珍遇见庆龄,得知她一直在家等着自己,她会怎么想?怎么说?庆龄又会怎么回答?注意人物说话的动作、神态。
课件出示
小珍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庆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庆龄_________________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珍________地说,“____________。”
(2)同桌练习。
4.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做的呢?
5.课外推荐阅读《诚信的故事》。
【设计意图】指导朗读,引导学生发现人物对话在形式上的特点,关注提示语的位置,感受其作用,并尝试运用,让学生练习口语表达,落实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因为前面有三篇精读课文打底,因此教学本课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1.情感教育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中。课堂的教学不仅仅是学文识字,更要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本课应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如,学完课文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遇到的类似的事情,达到自励、自省的目的。
2.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学时分组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品读重点句子以及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不能闯红灯教案篇十八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宋庆龄怎样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教学难点:透过对话和动作领会小宋庆龄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具准备:
1.教学课件。
2.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过程: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学生畅言,但有人说到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
3.板书课题,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又是什么意思?
二、合作交流。
1.默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2.交流:整合资料袋里的内容和自己搜集的资料,向大家简单介绍你所知道的宋庆龄。
三、品读体验。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拼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预习情况: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指名朗读课文生字。教师点击。
3.教师播放课文范读,学生听读思考: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2)文中讲到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3)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不去?
(4)爸爸妈妈是怎样劝说她的?她又是怎样回答的?
(5)请一位同学完整的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四、拓展延伸。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3.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几个诚实守信的故事。
五、分角色朗读。
1.以4人为单位,分角色朗读,一人旁白,其余三人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小组内安排角色练习,教师巡视。
六、课堂作业。
教师点击练习,随堂解决。
板书设计:
你能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吗?“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你知道吗?
课文在写谁呢?说他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二、合作交流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小黑板出示朗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
(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中的我是谁呢?
2)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宋耀如、宋庆龄、叠花篮、解释、歉意、道歉,解释”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交流。
2、生交流。
3、课文从那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
四、课外拓展。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3、课堂练习、把句子写完整。
老师( )给( )同学们讲故事。
小( )飞上了( )的天空。
马儿( )奔驰在( )的草原上。
五、板书设计:
宋庆龄讲信用。
教学反思: 。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让学生明白要遵守自己的诺言,做个守信用的孩子。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汇报自己的感受,回答提问,并结合身边谈谈感受。教学中,我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守信用的人,从而调动了孩子们说的积极性,课堂上学习气氛浓厚,教学目标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