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文题目审计论文题目(模板14篇)
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学会处理各种复杂的情况。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在表达方式上做到简明扼要。不同范文中的观点和见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总结和概括。
审计论文题目审计论文题目篇一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30年发展进程研究。
4、汉泰动词短语分析比较。
5、隆德方言研究。
6、儒教与琴理。
7、中国电视剧中的中华美学精神建构研究。
8、百年沉浮。
9、从“无我”到“有我”
10、反叛与重建。
11、国际动漫市场展的理论、规律与功能分析研究。
12、《红楼梦人物论》研究。
13、王履“师造化”思想研究。
14、革命时期蒙古文学研究。
15、《文心雕龙》与《易》卦关系探微。
16、钱锺书的唐诗观研究。
17、傅抱石客蜀时期故实画考论。
18、文化遗产普遍价值思想历程研究。
19、现代伊朗社会转型中的中产阶层研究(1925-)。
20、元代理学与社会。
21、侯外庐中国古代所有权问题研究述论。
22、贾公彦《周礼疏》研究。
23、晚清社会文化及风俗之变迁。
24、中国城市区域大遗址管理运营研究。
25、张之洞经世实学思想研究。
26、张如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27、尼采遗忘观研究。
28、汉译《杂阿含经》中的阿罗汉研究。
29、波德里亚艺术理论研究。
30、新时期蒙古文小说语言研究。
31、新时期少数民族汉语小说与宗教关系研究。
32、中国当代语言本体规划研究。
33、论威尔第的莎士比亚歌剧。
34、抗战时期延安木刻中的风景及权力关系。
36、尤尔的《工厂哲学》对马克思哲学发展的影响。
37、否定性:从有限主体到绝对主体-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自我意识”篇研究。
38、生命的“逃逸线”
39、唤醒对他者的记忆。
40、当代埃及小说中穆斯林和基督的关系。
41、曼布克文学奖的文化生产研究。
42、雪莱的灵魂诗学。
43、中东欧转型国家语言权利与小族语言保护研究。
44、超文本使用者如何以言行事。
45、从单语主义到多语主义的转变-印度语言政策研究。
46、指称、事件与映射:试论一门基于指称的语义理论以及在其基础上的事件形而上学。
47、基于系统功能语法语气系统的汉语医患会话人际意义研究。
48、高校英语教师阅读教学实践性知识个案研究。
49、日语极限表达研究。
50、英语专业教师的文化领导力研究。
51、英语结构化教学模式建构与应用。
52、中国大陆先锋戏剧先锋性之变迁研究。
53、比较视域下的中日“妖怪”与“妖怪学”研究。
54、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武士道的认识。
55、日本近世君臣伦理向庶民社会渗透研究。
56、当代俄罗斯哥萨克复兴运动研究。
58、约翰·亚当斯外交思想研究。
60、十至十二世纪蒙古高原部族史探究。
审计论文题目审计论文题目篇二
[3]分析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
[4]国家审计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虚增收入。
[5]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下教育管理机制的研究。
[6]主体间性视角下审计职业教育师生关系构建。
[7]大数据环境下社会审计风险研究。
[8]加强内部审计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
[9]关于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
[10]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控制研究。
[11]跨国企业财务审计及法律防范。
[12]对企业逃废银行债务审计的几点思考。
[13]银行资产管理审计的难点与对策。
[14]探究卫生系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质量控制。
[15]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的思考。
[16]浅析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发展。
[17]大数据环境下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取证模式研究。
[18]政策效果审计在我国的完善与应用研究。
[19]大数据与企业内部审计融合发展探析。
[20]审计监督、关联交易比重与企业未来会计业绩。
[21]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审计意见与公司投资。
[22]公司治理视角下企业财务重述行为研究——以金亚科技公司为例。
[23]连续并购商誉减值风险研究——以天神娱乐为例。
[24]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审计需跟进。
[25]论医院内部审计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6]浅谈烟草基层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和改进对策。
[27]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适用方法研究思路构建。
[28]审计机关效率评价体系构建分析——基于免疫功能视角。
[29]客户依赖度、审计独立性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
[30]新时代审计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框架研究。
[31]精准扶贫绩效审计经验与启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32]审计视角下养老保险基金监管问题研究。
[33]elm模型在政府审计判断中的应用分析。
[34]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的国际经验借鉴。
[35]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国际比较与借鉴。
[36]基于动态模糊评价的审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37]浅谈货币资金内控评审的内容、程序与标准——以教育系统为例。
[38]试论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39]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腐败治理探究。
[40]浅析从内部审计视角规范企业财务管控。
[41]浅析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影响及对策。
[42]新时代审计权的权力属性与审计管理体制改革路径——与监察权、司法权比较。
[43]对供电公司客户服务策略审计的分析。
[44]供电企业财务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方法的探讨。
[45]对基于财务视角的供电公司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分析。
[46]供电公司内部审计风险的防控措施探讨。
[47]浅谈财务管理实施的现状问题与探究。
[48]国家审计预警公共管理风险的功能拓展。
[49]政府审计反腐的媒介形象研究——基于《中国审计报》的分析。
[50]构建基于食品质量社会责任的内部控制框架——以马来西亚雀巢公司为例。
审计论文题目审计论文题目篇三
3、绿色建筑开发管理研究。
4、莫伯治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
5、岭南建筑学派研究。
6、清代归善县客家围屋研究。
7、当代闽南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研究。
8、复杂性理论视角下的建筑数字化设计。
9、家具专卖店光环境氛围感知及照明设计方法研究。
10、企业战略变革的企业文化要素影响研究。
11、广西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研究。
12、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
13、消费社会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研究。
14、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研究。
15、易学象数下的中国建筑与园林营构。
16、道教生态思想下的人居环境构建研究。
17、适于山地城市规划的近地层风环境研究。
18、城市居住建筑能耗影响因素与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19、镇江近代建筑形态及其演变研究。
20、基于目的性的既有建筑再利用技术策略研究。
21、清代官式建筑研究史初探。
22、风险分担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
23、基于协同论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整合营销战略构建研究。
24、夏季相对湿度和风速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研究。
25、时空融合观念下的中国传统建筑现象与特征研究。
26、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多项目管理研究。
27、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企业绿色化创新研究。
28、易学空间观与中国传统建筑。
29、建筑业劳动力未来供给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30、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
31、民国时期广州城市规划建设研究。
32、近代武昌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
33、中国博物馆建筑发展中文化属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34、浙北乡村集聚化及其聚落空间演进模式研究。
35、传统乡村聚落二维平面整体形态的量化方法研究。
36、论工艺技术对建筑品质的作用。
37、气候与建筑环境对人体热适应性的影响研究。
38、江南木构架营造技艺比较研究。
39、建筑室内环境建模、控制与优化及能耗预测。
40、汉代空心砖的制作工艺与画像构成研究。
41、建筑造型基础教学研究。
42、重力热管在太阳能光电光热利用中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43、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集成研究。
44、岭南建筑师林克明实践历程与创作特色研究。
45、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研究。
46、当代中国文化建筑公共性研究。
47、中国南方干栏及其变迁研究。
48、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研究。
49、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研究。
50、英国建筑技术美学的谱系研究。
1、基于绿色gdp投入产出模型架构研究。
2、中国住户生产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
3、成长型企业无形资产统计问题研究。
4、中国社会核算矩阵编制与模型研究。
5、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6、人口老龄化对我国gdp及其构成的影响。
7、环境价值核算方法及应用研究。
8、经济核算原理在现代制造业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9、中国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10、我国gdp中劳动报酬份额的下降。
11、经济福利核算的理论及其指标研究。
12、宏观金融运行异常的统计监测研究。
13、国民经济核算及其总体模式研究。
14、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论研究。
15、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构及其应用研究。
16、供应链违约风险的研究。
17、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
18、markov算子的渐近行为与经济系统的几个问题。
19、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宏观经济优化模型。
20、效用、风险与纳什均衡选择。
21、粮食、农业制度供给中的博弈与实证。
22、理解经济变迁的过程。
23、海洋经济核算体系与核算方法研究。
24、区域环境价值核算的方法与应用研究。
25、基于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国民收入核算研究。
26、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统计研究。
27、现代企业统计理论体系创新研究。
28、ict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
29、资本存量与资本服务核算研究。
30、地区gdp核算及数据衔接问题研究。
31、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与绿色gdp的建立。
3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能源核算研究。
33、消费型中间消耗的概念及测算。
34、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在陕西省gdp预测中的应用。
35、物流配送选址优化模型的研究。
36、供应计划问题的遗传算法求解。
37、基于景气指数的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38、企业管理创新数量分析中的线性优化逆问题。
39、技术能力成长决策中的实物期权方法研究。
40、资产定价标准的讨论和模拟。
41、投资者认知收益度量模型及系统设计。
42、基于水环境的杭州市绿色gdp核算的gis表征。
43、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
44、湖南省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的编制与应用研究。
45、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
46、疏浚企业挖泥船生产统计系统优化分析。
47、过程神经网络在gdp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48、四川调查总队系统职工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
49、基于线性回归和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在国民经济数据中的应用。
50、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环保指标设计研究。
审计论文题目审计论文题目篇四
3、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
4、唐代胡乐入华及审美问题研究。
5、作曲家个人风格形成及演变机制研究。
6、施尼特凯室内乐作品中的复风格研究。
7、传播学视域下佤族木鼓文化源承模式研究。
8、“原生态”的幻象。
9、埃德温·戈登音乐教学理论研究。
10、音乐作品及其权利研究。
11、民族音乐学多位网视野下的海州五大宫调。
12、苏轼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与演变。
13、我国新时期三部严肃歌剧音乐创作研究。
14、诗性乐教的研究。
15、生态观视野下的音乐教育。
16、壮族山歌与人的社会化。
17、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
18、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土化研究。
19、贺绿汀与中国现当代音乐教育。
20、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
21、和田维吾尔木卡姆研究。
22、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高元素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
23、声乐:语言的n种表情。
24、叶小纲音乐创作中的和声技法研究。
25、我对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6、原始与现代的邂逅。
27、六盘山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究。
28、唐代涉乐诗研究。
29、音乐本体研究。
30、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
31、云南壮族“坡芽歌书”符号创生与传承的教育人类学阐释。
32、方言学视野下的山西民间音乐。
33、区域-民俗中的陕北音乐文化研究。
34、沿淮玩灯人-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花鼓灯演艺群体。
35、两周乐官的文化职能与文学活动。
36、当代女性主义视野下的中国高师音乐教育。
37、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研究。
38、宋词音乐专题研究。
41、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之文化阐释与建构。
42、论中国抗战音乐的伦理价值。
43、周代乐仪研究。
44、音乐心理视角下的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
45、音乐存在方式的哲学历史衍变。
46、文本、隐喻与音乐作品诠释研究。
47、达尔豪斯音乐史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48、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研究。
49、民歌《茉莉花》近现代流传史研究。
50、论社会运动中的歌谣。
51、课程美学探究。
52、文化视域中的中美音乐教师教育课程比较研究。
53、新时期以来军旅歌词创作研究。
54、民国音乐会与社会生活变迁。
55、三官寨彝族丧葬仪式音乐及教育功能研究。
56、“广东音乐”文化研究。
57、蒙古族长调牧歌研究。
58、中国手风琴音乐艺术发展史研究。
59、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
60、宋代教坊乐制研究。
审计论文题目审计论文题目篇五
3、成长型企业无形资产统计问题研究。
4、中国社会核算矩阵编制与模型研究。
5、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6、人口老龄化对我国gdp及其构成的影响。
7、环境价值核算方法及应用研究。
8、经济核算原理在现代制造业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9、中国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10、我国gdp中劳动报酬份额的下降。
11、经济福利核算的理论及其指标研究。
12、宏观金融运行异常的统计监测研究。
13、国民经济核算及其总体模式研究。
14、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论研究。
15、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构及其应用研究。
16、供应链违约风险的研究。
17、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
18、markov算子的渐近行为与经济系统的几个问题。
19、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宏观经济优化模型。
20、效用、风险与纳什均衡选择。
21、粮食、农业制度供给中的博弈与实证。
22、理解经济变迁的过程。
23、海洋经济核算体系与核算方法研究。
24、区域环境价值核算的方法与应用研究。
25、基于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国民收入核算研究。
26、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统计研究。
27、现代企业统计理论体系创新研究。
28、ict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
29、资本存量与资本服务核算研究。
30、地区gdp核算及数据衔接问题研究。
31、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与绿色gdp的建立。
3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能源核算研究。
33、消费型中间消耗的概念及测算。
34、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在陕西省gdp预测中的应用。
35、物流配送选址优化模型的研究。
36、供应计划问题的遗传算法求解。
37、基于景气指数的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38、企业管理创新数量分析中的线性优化逆问题。
39、技术能力成长决策中的实物期权方法研究。
40、资产定价标准的讨论和模拟。
41、投资者认知收益度量模型及系统设计。
42、基于水环境的杭州市绿色gdp核算的gis表征。
43、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
44、湖南省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的编制与应用研究。
45、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
46、疏浚企业挖泥船生产统计系统优化分析。
47、过程神经网络在gdp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48、四川调查总队系统职工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
49、基于线性回归和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在国民经济数据中的应用。
50、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环保指标设计研究。
51、可持续发展条件下国民经济核算的拓展研究。
52、乡镇企业抽样调查信息系统研究。
53、基于绿色gdp的水资源核算模型研究。
54、构建在绿色gdp核算体系上的绿色贸易研究。
55、基于绿色gdp核算的汉川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56、贵重物品核算及纳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
57、住户生产核算有关问题的研究。
58、基于roughset理论的中国gdp数据分析。
59、基于特征价格理论对中国gdp的修正。
60、基于资产范围扩展的可持续发展核算框架研究。
61、电信客户流失预警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62、改进中国政府服务产出统计方法的探索性研究。
63、中国省际资本服务估算:19x-20x。
64、吉林省民生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实证分析。
65、基于环境污染视角的无效gdp测算。
1、僵尸企业破产中的金融债权保护研究。
2、反垄断执法中行政垄断的认定与规制。
3、经营者集中豁免法律制度研究。
4、企业合营行为的反垄断法律规制研究。
5、专利侵权法定赔偿制度研究。
6、不可抗辩规则研究。
7、论船舶优先权在破产程序中的行使。
8、相对优势地位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基础与限度。
9、补偿型医疗保险法律问题研究。
10、计算机程序相关发明可专利性研究。
11、论保险标的之危险增加。
12、美国知识产权搭售反垄断规制实践与借鉴。
13、选择性分销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
14、专利权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
15、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的授权条件研究。
16、我国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
17、论个别清偿规则在破产程序中的适用。
18、论商业特许经营的反垄断法规制。
19、论实用新型专利的创造性。
20、破产管理人的监督机制研究。
21、保险告知义务制度研究。
22、新三板分层法律制度构建。
23、论专利法中等同原则的适用和限制。
24、《非洲银行法与实务文集》(节选)翻译实践报告。
25、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选择研究分析。
26、adr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在跨国破产中的应用探析。
27、人身保险利益问题研究。
28、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法律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29、我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研究。
30、我国农业巨灾保险法律制度构建研究。
31、我国农业发展银行运营的法律困境及解决对策。
32、我国石油行业垄断的法律规制研究。
33、我国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34、经济法视野下企业社会责任探究。
35、我国未成年人死亡保险问题研究。
36、旅游业经济法激励制度研究。
37、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规制的研究。
38、论破产程序中待履行合同的处理。
39、我国专利池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
40、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研究。
41、我国保险法不可抗辩条款研究。
42、合作制农业保险法律问题研究。
43、论《服务贸易总协定》对国际投资法的影响。
44、消费欺诈行为政府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45、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研究。
46、反垄断法视野下对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研究。
47、专利联盟的反垄断法规制问题研究。
48、日本保险法上的追溯保险规则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49、反垄断法视野下的排名竞价问题研究。
50、我国破产法中股东债权居次受偿的问题研究。
审计论文题目审计论文题目篇六
3、会计报表审计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
4、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现状与审计对策浅析。
5、论电子商务时代的网络审计。
6、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7、民间审计法律责任问题研究。
8、内部审计在企业的作用。
9、企业费用成本审计。
10、浅淡经济责任审计。
11、浅谈经济责任审计。
12、浅谈审计风险的综合控制。
13、浅谈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
14、如何提高审计效率。
15、审计风险的研究。
16、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研究。
17、审计职业判断业绩评价。
18、审计专业判断研究。
19、我国民间审计的现状与对策的分析。
20、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低透明度的独立审计研究。
21、舞弊性财务报告及其审计研究。
22、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及独立审计研究。
23、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问题研究。
24、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系统研究。
25、企业会计电算化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26、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27、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28、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研究。
29、审计质量控制。
30、论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
31、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2、论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33、论审计风险防范。
34、论我国的绩效审计。
35、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审计的影响。
36、审计质量与审计责任之间的关系。
37、经济效益审计问题。
38、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39、我国电算化审计及对策分析。
40、浅议我国的民间审计责任。
41、试论审计抽样。
42、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43、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44、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45、论电子计算机在审计中的应用。
46、电算化系统审计。
47、关于会计电算化审计中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48、计算机审计与舞弊。
49、审计的风险与防范。
50、新会计法实施后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建设。
审计论文题目审计论文题目篇七
所谓的审计风险,简单明了的解释就是指:审计人员发现了单位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者漏报,下文是对审计风险与审计责任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随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审计行业逐步感受到审计风险的压力。特别是随着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人们更应该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增强审计意识,使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从审计风险、审计责任两者的关系,就审计的相关方面作一些浅析。
[关键词]审计风险。
一、审计责任与审计风险概述。
(一)审计责任的含义。
审计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按照独立审计准则通过特定的审计程序对审计对象出具审计报告,并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审计责任包括审计职业责任和审计法律责任,审计职业责任和审计法律责任是互相联系的,未能完成职业责任往往会导致承担法律责任,而法律责任的强制性和惩罚性则成为促进注册会计师秉承职业操守和保证执业质量的保障。
(二)审计风险的含义。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基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基础上的样本抽样审查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误差,虽然可以控制但难以消除。
审计风险有两种形式,分别为:
1、评估审计风险。
评估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接受某审计项目后,在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审计手段,所评估的该项目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主要与被审计单位本身的各方面情况有关。被审计单位的规模越大、经营性质越复杂、内部控制越弱、管理当局的可信赖程度越低,则评估审计风险也就越高。评估审计风险是导致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误和漏报的可能性,是客观的存在,它不受审计人员的影响和控制。
2、终极审计风险。
终极审计风险是指审计项目完成后实际形成的或审计人员实际承担的审计风险。终极审计风险主要与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情况有关。审计程序设计和执行得越好,终极审计风险就越低。终极审计风险在数量关系上、理论上应与可接受审计风险一致,但实际上,它既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可接受审计风险,因为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受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过程中,应尽量按计划规范操作,使终极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审计风险范围内。
二、审计风险存在的因素分析。
由于审计是由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运用一定的审计程序进行审计的,会存在一些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导致审计风险发产生,主要因素分析如下:
(一)客观经济活动的复杂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业务的种类和性质在不断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资料越来越多,客观上加大的审计风险的发生。而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要求也由此越来越高,社会公众要求审计人员揭示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重大差错和舞弊,并要求审计人员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做出评价,不仅加大了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也使审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难度大幅度增加。
(二)社会公众的审计期望值过高。
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过高。绝大部分人认为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会计报表就应该绝对正确,完全可以信赖,这就形成了社会公众与注册会计师职业水平的审计期望差。实际上,由于被审计单位的因素、注册会计师的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注册会计师无法保证能够察觉所有的舞弊行为,他们也只有在遵守职业规范基础上,一定程度上保证会计报表的正确,按公认会计准则公允表述发表意见。
(三)被审计单位不配合。
在审计中,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审计人员将无法取得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限制审计范围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被审计单位怕问题被揭露,而对审计施加限制,妨碍审计人员进行正常的审计检查;另一方面,由于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相关情况不熟知,对方提供资料不全,有意隐匿其经济活动内容,而又未对提供资料的完整性做出承诺,这都会影响审计公众的质量。
三、审计责任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审计责任与审计风险密切相关,注册会计师所承担的必然的职业责任和必然的法律责任越高,其审计风险就越大。会计师的职业责任是遵从审计准则、法律和法规,而审计准则体系的四个方面都涉及到审计风险。独立性的审计工作的基础,审计活动的独立性程度越高,审计活动揭示存在问题的可能性越强,从而使审计风险越低。审计人员可以通过选择有效的审计程序,提高人员素质等提高审计质量,减少审计风险。审计人员的职业操守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包括独立、客观、公正,是以社会心理意志约束力表现出来的一种责任,审计职业道德水平越高,审计质量越高,风险越低。审计法律法规越严谨,审计人员和审计机构因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而承担的审计法律责任就越高,风险便越大。
审计报告使用者不重视。
现有的审计报告主要是满足证监会、财政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监管、国有企业基本情况的了解以及其他企业年检的需要。由于政府监管部门不是企业报表的直接利益人,因此对审计报告的质量要求不是非常迫切,也比较形式化。
行业监管有待加强和完善。
1、存在多头监管、重复检查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cpa行业监管的部门主要有财政、证监、审计、工商部门和行业协会等。这些监管部门各自依据不同的法律法规从不同的方面对会计师事务所和cpa进行检查。行政检查机关重本部门信息来源,轻其他信息来源;尽管目前对企业监督检查是机构很多,但很少相互之间进行信息与沟通,导致每一个监督机构的信息来源的机构很多,但很少相互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导致每一个监督机构的信息来源极为有限。结果是,不少应当检查出来的问题未被检查出来。政府监管模式的效率比较低,只能进行有限的抽查或根据举报线索进行审查,目前基本上处于“民不告,官不究”的境况。
2、行业协会缺乏必要的监管手段,监管力度有限。
行业协会现有的职能,只能检查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质量,但检查后发现疑点需要延伸被审计单位或相关部门调查取证的,则无法深入进行,检查发现的疑点难以定性。同时,对查实的业务质量问题,由于法律没有赋予处罚的权利,行业协会只能规定了一些影响极为有限的惩罚手段。所以,审计责任与审计风险是相互依存的,一方的存在必然会引起另一方的存在,这就需要我们的审计人员在明确审计责任的同时要控制审计风险。
四、审计责任相关的审计风险的控制措施。
(一)审慎选择客户。
审计机构应建立客户风险等级评价和管理制度,深入了解客户之业务,建立客户风险等级评价和管理制度,采取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企业内部抵制管理人员串通舞弊情况下,继续采用制度审计方法,可能会导致审计失败的发生。可以采用风险基础审计方法,从企业的战略分析入手,通过战略分析——经营环节分析——会计报表剩余风险分析,将会计报表错误风险与企业战略风险之间的关系紧密的联系起来,根据对风险的评估分配审计资源,重点关注风险比较大的领域和范围。在接受客户委托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能力,不接受能力以外的委托。
(二)明确委托范围。
明确委托范围是明确工作范围和责任,减少与客户之间的期望差距的有效方式。在与客户鉴定业务约定书或合同是应当列明委托条款,阐明委托目的、提供的服务、所提供的数据的性质及来源、报告向谁提出等。业务约定书要清楚是说明客户负责的工作,注明客户须对其提供的数据或文件的准确性及完整性负责,保证客户知悉自己的责任及说明依赖客户或他方的程度。业务约定书还要述明其他有关的专业人士的职责,要清楚划分事务所与其他专业人士的职责。当客户直接或间接决定会计师的工作程序的性质或范围,业务约定书应说明客户须对程序是否足够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负责。
首先,增强执业独立性、紧守独立原则、保持风险及操守意志是保证审计活动客观、公正的基本条件,是保障公众利益减少审计风险的必然要求。其次,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自身业务质量的提升,努力做到以质量求信誉,以信誉求发展,按照“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思想开展单位审计业务。最后审计人员素质是关系到审计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具体而言包括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与业务能力素质两方面。职业道德素质是指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工作中遵守审计四大准则的要求。业务胜任能力要求审计人员不断加强自身学习,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提升执业能力,积极参加后续教育,加强专业知志和技能培训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审计工作的要求,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应当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分析能力与控制能力,从而降低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在执业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审计准则,遵守职业道德,保持合理的职业谨慎态度,严格遵守审计程序,避免发生重大疏忽。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实践证明,在很多审计诉讼案中,审计人员在审计时未能识别重大错弊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特征和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情况,而是只限于对会计资料的复核,从而遗漏了重要审计线索,因此当被审计单位已陷入财务困境时,审计人员应当格外谨慎。签订业务约定书,取得管理当局说明书以明确划分审计责任和被审计单位的责任,明确审计范围,预防审计风险,一旦审计风险成为现实,也可减少审计赔偿损失。
总之,审计风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因而,审计风险控制的措施既涉及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也涉及到社会各方面。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审计人员法律责任越突出,审计风险管理就越重要。
五、结束语。
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很对学者对审计风险的探讨,发现由审计风险而引起的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问题日益增多,要想明确审计责任,控制审计风险,就需要我们的审计人员注意以下几点问题:一在执业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审计准则,遵守职业道德,二保持合理的职业谨慎态度,严格遵守审计程序,避免发生重大疏忽,三明确审计范围,预防审计风险,一旦审计风险成为现实,也可减少审计赔偿损失,四建立良好的审计责任机构,以便查明审计责任,控制审计风险。通过加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使我们国家的审计行业得到更好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审计学(第六版)》(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秦荣生)。
2、《论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专业学生》(2004年当代知识教育作者:朱学义黄国良)。
审计论文题目审计论文题目篇八
财政监督的作用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发现问题的存在,而应该预防并阻止问题的产生,要从完善制度入手来提高财政监督的效率。并认为,财政监督是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是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监督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需要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独立地进行。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为了保持独立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不行使被审计单位的管理职能,不从事被审计单位的任何业务。明确独立性从本质上说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它表明审计监督的不可替代性;其次,审计监督也不可能代替其他经济监督。
如果把国家财政资金、财务资金和政府公共资金作为一个系统的话,财政监督是系统内部的自律行为,审计监督是系统外部的他律活动。虽然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在监督对象上具有相同性,但它们的监督主体却有内外之分,从不同的角度保证被监督对象的健康运行,使监督更加完整,更为有效。内部监督为自己的目标服务,使财政资金的管理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同时遵循财政法规、财政政策,为外部监督提供良好的条件。但仅有内部监督是不够的,外部的监督更为客观,更能满足有关各方的需要,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外部的监督也更能促进内部监督的加强。财政内部监督和审计外部监督形成了监督的层次性,提高了监督的有效性。
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虽然都属于经济监督活动,但它们的目标和侧重点是不同的,财政监督侧重于从正面加以改善,审计监督侧重于从反面予以处罚。财政监督处于财政资金运行的内部,容易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富有建设性。通过监督,把各单位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出来,在进行处理的同时,更注重提出改进的意见,把有关情况及时反馈给政府及有关部门,为有关单位制订和调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服务。这对于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发现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损失和浪费有很大的意义。特别是在我国目前构建新的公共财政框架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急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把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反馈回来,供政府制定和调整财政等有关政策服务,财政监督在这一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国家审计监督的目的主要是对被检查单位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处罚和提出行政处罚建议,通过对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中不法行为的制裁,保障国家财政资金、财务资金以及政府的有关社会公共资金的安全、完整、不被破坏和侵蚀。
审计监督仅对国家(政府)财政资金、国有财务资金和有关公共资金具有监督权。
由于会计活动与国家财政有密切的关系,即会计核算的有关信息是形成财政收入的基础,又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会计对财政的从属性,因此,我国的财政部门一直对会计事务拥有管理监督权。这是一种管理监督社会事务的权力,它不仅针对国有单位,而是针对整个社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权力不仅不应被削弱,而且应进一步得到加强。国家审计部门只对国家财政资金、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国有金融机构和有关社会公共资金有监督权,而没有管理权。审计部门在对国有资金进行监督时,可能也会涉及到各单位的会计资料和有关会计事务,但它的监督重点是这些资料和有关事务反映出来的经济活动和问题,而不是会计事务本身。财政部门除了对各单位拥有直接的会计事务的管理监督权,还对会计师事务所拥有会计事务的管理监督权。会计师事务所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从事社会审计的单位,不是国有企事业部门,因此不应受国家审计部门的管辖。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家审计承担了管理审计师事务所(后来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责任,随着我国经济关系的理顺,国家审计就不应再涉足社会审计事务。国家审计和由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社会审计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审计活动,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按照以上的理论分析来考察现实中的问题,我们认为,解决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的职责交叉主要有以下三种思路。
(一)对财政资金运行过程监督的交叉可以继续保留。
这种交叉是正常的交叉,是不同层次的交叉,是不可避免的交叉。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和不同的目标共同对财政资金进行监督,财政监督是一种自律的行为,审计监督是一种他律的活动,他们相互配合会使财政资金运行得更为有效和安全。
但是,目前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还未真正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财政监督应侧重于对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财政资金的筹集、分配行为的全面监督,涵盖财政收支活动的全过程,[5]应该对财政运行全过程进行预警、监测、分析、矫正,在管理中进行监督,在监督中加强管理,真正肩负起财政监督本身应承担的重任。审计监督重点应做好财政资金的事后监督,实现对财政监督的再监督,真正发挥好独立监督和外部监督的作用,大力查处违反国家财经法纪的行为,堵塞漏洞,惩治腐败,保证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保护国家的财产不受损失。这样,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密切配合,一个在系统内,一个在系统外,构成监督的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
(二)通过工作协调解决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监督的交叉问题。
目前,对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中国有企事业单位监督的`交叉问题只能通过工作协调加以解决。国有企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的初始投入是国家的财政资金,作为国家财政资金、财务资金的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拥有管理权,作为国家财政资金、财务资金的监督部门,国家审计部门拥有监督权,但对国有企事业单位来说,这两种权力均来自外部,构成重叠和交叉。这一问题从目前来看只能通过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工作协调来解决。从长远来看,随着国有经济比重的下降,国有资金逐渐从竞争性领域中退出或减少,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的范围会缩小,重复检查的矛盾会下降。对国有资金完全退出和参股的企业,财政部门主要通过行使会计事务的管理权进行监督,[6]而国家审计部门则不应再行使监督权。对国有独资和控股的企业,也应同其它市场经济主体一样,首先由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社会审计,然后,再由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进行监督。
(三)通过职责调整解决对会计事务和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和监督的交叉问题。
对会计事务及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和监督应完全划归财政部门,国家审计部门应从这一领域中退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无论是从本质上看还是从法律规范上看,财政部门都具有会计事务的管理监督权。这一权力使其有依据管理和监督会计事务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门拥有的仅仅是对财政、财务、社会公共资金的监督权,而没有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权。
2。财政部门有能力行使好这一权力。从会计管理的历史来看,我国的会计事务管理权历来由财政部门行使,财政部门熟悉这一领域,具有多年的经验,有一批监督的力量。对会计师事务所来说,财政监督是一种外部监督,是代表国家和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权力,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3。从实践上看,财政部门对会计事务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和监督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我国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需要培养和规范市场经济本身的监督力量,社会审计就是这样一支力量,它具有独立客观的地位,独立承担责任的能力,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知识、经验和技能。然而,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它有自身的不可克服的缺陷,会计师事务所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有效监管。
审计论文题目审计论文题目篇九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期关于审计培训的课程,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领域。通过这次培训,我对审计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对审计培训的心得体会。
第一部分:审计工作的基本概念与价值。
在审计培训的第一部分,讲师详细介绍了审计工作的基本概念和价值。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评价活动,旨在确定被审计对象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审计的价值在于维护了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对于投资者、银行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学习,我意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审计员作为独立第三方,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同时,审计工作可以发现企业内部的弊端和风险,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和运营效率。
第二部分:审计流程与技巧。
在审计培训的第二部分,讲师详细讲解了审计流程和一些常用的审计技巧。审计流程主要分为计划、实施、报告和后续控制四个阶段。在计划阶段,审计员需要详细了解被审计对象的业务和风险,制定适当的审计计划。实施阶段主要是进行具体的审核工作,包括对账、取证、采样和数据分析等。报告阶段是最终产出审计报告,向相关方提供审计结论和建议。后续控制阶段则是对审计结果的跟踪和监督。
在学习审计技巧方面,我认识到审计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分析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帮助审计员更好地了解被审计对象的业务,并与企业内部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优秀的分析能力则可以帮助审计员快速发现问题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三部分: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
在审计培训的第三部分,讲师重点介绍了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的概念和作用。风险控制是指对企业内部和外部风险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可持续发展。内部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制度,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保护,防止财务舞弊和错误的产生。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企业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良好的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可以降低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并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财务可靠性。作为审计员,要深入了解企业的风险和内部控制,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工作,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第四部分:个人素养与职业道德。
在审计培训的第四部分,讲师强调了审计师的个人素养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审计师需要具备高度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并保持独立、公正、客观的态度。在处理审计事务时,审计师需要保持专业的态度和技能,严守职责和保密原则。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审计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才能更好地履行审计工作的职责,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部分:总结与展望。
通过参加这次审计培训,我对审计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学习了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流程和技巧,了解了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到个人素养和职业道德在审计工作中的关键性作用。
我希望今后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不断学习新知识,参与更多的审计项目,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我相信,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努力,我一定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审计员。
审计论文题目审计论文题目篇十
6新课程背景下的全员德育研究与实践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建设研究
1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的研究与探索
2学校德育与家长学校发展研究
3家庭教育成功模式创建与推广研究
4”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
5学校,家庭,社会青春期一体化模式的实践研究
三学校德育方法,途径,评价研究
1道德教育方法,途径年级层次探索
2构建学校与德育基地合作互动工作机制的研究
3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德育功能的研究与探索
4新时期社区教育有效模式探索
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6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的研究
7以社会实践为德育载体的可操作研究
四学生教育工作研究
1特殊生教育的有效尝试(单亲家庭学生,学习困难型学生,行为习惯偏差型学生,心理状态失衡型学生,留守子女学生,外来工学生,弱势群体子女学生)
2学生养成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生命教育,青春教育期性健康教育等研究与探索
五班主任工作及德育队伍建设研究
1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及培训工作的路径研究与尝试
2班主任工作管理与考核实践研究
3新时期主题班会,家访,家长会形式探索
4建立激励机制,优化班级管理的创新实践
1学校心理教育与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2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对策研究
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4学校心理团训的尝试与反思
5心理健康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模式的研究
七网络德育研究
1大众传媒,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及对策研究
2校园网络阵地建设与管理研究
3德育与学校网络生活切入点的研究与实践
审计论文题目审计论文题目篇十一
审计培训是我作为一名内部审计员的必修课程,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我期望能够提高自己的审计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强对审计工作的理解和把握。为了充分准备这次培训,我提前阅读了相关的教材和论文,了解了最新的审计理论和实践。我还和一些有经验的同行交流,取得了一些建议和指导。培训前,我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能够拓宽视野,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第二段:培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审计的知识和技巧。首先,培训老师介绍了审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让我们对审计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其次,老师还详细解读了各种审计技术和方法,例如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等。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我们掌握了如何运用这些技术和方法来提高审计效率和精准度。此外,老师还让我们了解了审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挑战,教会我们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和其他同学的互动交流,我还收获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观点。
第三段:培训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尽管培训收获很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首先,由于时间紧张,培训内容较多,有时候难以消化和吸收。其次,一些专业知识和技巧需要实际操作才能掌握,而培训时间和设备有限,无法进行足够的实操训练。此外,有些案例分析和讨论过程中,由于大家的观点不一致,导致了一些争论和矛盾。这些问题需要我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学习。
第四段:对培训的评价和建议。
总体而言,我认为这次审计培训是非常有意义的。培训内容丰富,老师讲解详细,案例实操也很有针对性。通过这次培训,我的审计技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然而,我也希望这次培训能更注重实操训练,增加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时间,让学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审计的实际操作。另外,如果能够提供一些更具体的案例和练习题,学员可以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进一步的练习和巩固。
第五段:培训后的展望和总结。
通过这次审计培训,我感到自己的审计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同时也对审计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我会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度。同时,我也会不断学习和研究最新的审计理论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作为一名内审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巨大的责任,我会不断努力,满足公司和上级的要求,为公司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和支持。
这篇关于“审计培训心得体会”的文章以五段式结构展开,第一段介绍了审计培训前期的期望和准备工作;第二段详细描述了培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第三段提到了培训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第四段对培训进行了评价和提出了改进建议;第五段总结了培训后的展望和自我要求。全文结构清晰,内容连贯,展示了作者对审计培训的认真态度和积极心态。
审计论文题目审计论文题目篇十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条的规定和《关于审计通知》(审通〔20xx〕号)的安排,派出审计组,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对(注:被审计单位法定全称,经济责任审计被审计人员姓名和职务)(以下简称)(注:审计。
通知书。
列明的审计内容)进行了审计(注:采用跟踪审计等特殊审计方式的,应当写明),重点审计了等单位,对重要事项进行了必要的延伸和追溯。审计工作得到了(注:被审计单位简称,经济责任审计被审计人员姓名和职务)等有关单位(和人员)的支持和配合,进展顺利。(注:被审计单位简称,经济责任审计被审计人员姓名)对其提供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责任是对此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注:1.本部分主要表述被审计单位的背景信息,如被审计单位类型、组织结构;职责范围或经营范围、业务活动及其目标;相关财政财务管理体制和业务管理体制;相关财政财务收支情况;适用的绩效评价标准;相关内部控制及信息系统情况等。
2.本部分反映的内容应当与项目审计目标密切相关。
3.如果引用的数据未经审计核实,应当注明来源。)。
二、审计评价意见。
审计结果表明,。(注: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以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为基础发表的审计意见。)。
(注:1.本部分应围绕项目审计目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其他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进行评价。
2.本部分既包括正面评价,也包括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的简要概括。
3.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审计评价意见。
4.审计评价意见不能与审计发现的问题相矛盾。
5.审计评价用语要准确、适度,以写实为主。)。
(注:被审计单位、经济责任审计被审计人员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和其他重要问题的事实描述)。
上述做法,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注: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全称,规范性文件全称的三要素必须齐全)第××条“(注:原文)”的规定。(注:问题定性及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引用法律和行政法规时,不必引用文号;引用规章时,其引用文号格式为“××年(注:部委规范简称)第号令”;引用规范性文件时,其引用文号应完整。)。
(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还应说明被审计人员对该问题的责任承担类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注: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全称,规范性文件全称的三要素必须齐全)第××条“(原文)”的规定,责令。(注:处理处罚意见及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引用法律和行政法规时,不必引用文号;引用规章时,其引用文号格式为“××年(注:部委规范简称)第号令”;引用规范性文件时,其引用文号应完整。)。
(注:核查社会审计机构相关审计报告发现的问题,应当在审计报告中一并反映。)。
(注:1.此部分反映的问题主要包括:审计发现的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问题、影响绩效的突出问题、内部控制和信息系统重大缺陷以及审计发现的不属于审计机关的职权处理处罚范围依法需要移送的问题,但涉嫌犯罪等不宜让被审计单位和经济责任审计被审计人员知悉的事项除外。
2.对相关问题的移送处理意见一般表述为“此问题(审计机关全称或者规范简称)已(将)移送××处理”。移送处理问题一般应单作一类。
3.反映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问题的,一般应表述违法违规事实、定性及依据、处理处罚意见及依据,或者移送处理意见;反映影响绩效的突出问题的,一般应表述事实、标准、原因、后果,以及改进意见;反映内部控制和信息系统重大缺陷的,一般应表述有关缺陷情况、后果及改进意见。
4.审计发现的问题应合理归类,按照重要性原则排序。如发现以前年度审计决定未执行的问题,一般列在当年查出的问题之后。
5.每类问题一般应列有小标题。小标题一般应包含对问题的定性和金额。
6.在引用法律和法规时,一般应列明文件名称、具体条款号及条款内容;在引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一般应列明发文单位、文件名称、发文号、具体条款号及条款内容。
7.处理处罚意见应尽可能具体、可落实。
8.对其他需要研究关注的问题,根据情况可以在本部分表述,或者另列一类“其他需要研究关注的问题”予以反映。)。
(注:审计期间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已经整改的,应当表述有关整改情况。)。
针对审计发现的宏观性、普遍性、政策性或者体制、机制以及具体问题,根据需要提出的改进建议)。
(注:1.围绕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在简要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从政策、体制、制度和管理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2.审计建议的顺序应与反映问题的顺序基本一致。
3.只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特殊情况可简要概括问题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4.审计建议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被审计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整改。
日(注: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确定,中央预算执行审计项目一般为60日)内,将整改情况书面报告(注:审计机关全称或者规范简称)。
本报告及有关整改情况随后将以适当方式公告。
(注:1.审计报告中各相关段落内容如涉密的,应在该段落后用括号标注密级,并按最高密级为整个报告定密。
2.经济责任审计、跟踪审计等对审计报告有特殊要求的,按照相关要求办理。)。
审计论文题目审计论文题目篇十三
在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审计的重要性和繁琐性。审计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面检查与评价,对企业的管理提出建议与意见。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加深了对财务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视和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以下是我对审计工作的一些体会心得。
首先,审计工作需要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在开展一次审计工作之前,要全面搜集与分析企业背景资料,熟悉企业的经营模式、经营规模、产品特点等相关信息。只有深入了解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才能更好地判断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在审计工作中,我学会了如何通过与企业内部员工的沟通交流,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
其次,审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财务知识。财务知识是审计工作的基础,并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对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审计人员需要经过分析、比较、核对等一系列操作,确保其真实、准确、完整。在进行财务报表审核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涉及到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只有在掌握了这些财务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现潜在问题和风险。
此外,在审计过程中,内部控制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一套外部决策和管理制度,保证企业经营规范、有效的体系。在审计中,我们需要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在实践中,我意识到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于管理和经营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帮助企业明确业务流程,规范内部各环节的操作。因此,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外,审计过程中还需要强化职业道德。作为审计人员,我们应该坚守职业操守,严守法律法规,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审计人员需要正确处理好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不能因为贪图私利而对审计工作不负责任。同时,要保守商业秘密,严守审计的保密义务,确保审计工作不会被他人利用。在实际工作中,我时刻牢记自己的职业责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保证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最后,我认为审计工作除了关注问题和风险点,更应该注重对企业的建议和改进。从根本上来说,审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检查和改善经营管理,提升其风险控制能力和竞争力。审计人员在发现问题和风险的同时,应积极提出建议和意见,指导企业未来的发展和改进方向。通过审计工作,我明白了审计人员既要做企业财务的守护者,也要成为企业发展的合作伙伴。只有在坚守职业道德的前提下,审计工作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总之,审计工作需要审计人员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操守。在审计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财务知识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加深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并强化了对职业道德的坚守。同时,审计工作还需要我们能够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改进方向,发挥审计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为企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审计论文题目审计论文题目篇十四
[1]陈婉玲,《isaca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及其启示》,审计研究,.
[2]王文芳,《网络审计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现代商贸工业,.
[3]刘雷,《我国网络审计的现状及问题应对策略》,经营管理者,2010.
[4]汪玉国,《浅谈网络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中华审计》,中华审计,2006.
[5]林欢,《完善网络审计的几点看法》,财务与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