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唐诗范文(15篇)
总结是思考和反思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吸取经验教训,做出正确决策。在写总结前,我们要先进行思想准备,明确总结的范围和重点。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眼中的唐诗篇一
唐大明宫建于公元634年是大唐王朝的政治中心,历来以气势雄伟、规模宏大、殿宇华丽而闻名于世。
唐代是诗的国度,唐诗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留下了极为绚丽的篇章,而大明宫恢弘伟丽、气象万千,自是诗人们不可或缺的吟咏题材,下面摘录几首与大明宫有关的诗词,与大家共飨。
贾至曾写过一首《早朝大明宫》,全诗是:“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诗的大致意思是:大臣们点燃灯火去朝见君王,排列在长长的长安路上,皇城春色盎然,晓来天色苍苍,千条细柳垂挂在宫门前,上百只黄莺绕着大明宫婉转地啼叫,诗中的“建章”宫实指大明宫。大臣们走在玉石铺就的台阶上,身上佩剑和玉珮叮叮作响,衣服帽子上都渗透了御香炉里的烟香,我们在宫门都沐浴着浩荡皇恩,天天起草诏令,侍奉君王。
贾至的这首《早朝大明宫》写出了大明宫早朝时的盛况,在当时颇为人所注目,此后王维、杜甫、岑参等人都曾作诗相和。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王维的《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早朝之时,宫殿的大门依次打开,万国的使节们跪拜朝贡,生动地再现了大明宫的`雍容伟丽和庄严威武。
岑参的和诗也别具特色,“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杖拥千宫。花迎剑佩显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谁。”
以上这几首诗描写的都是唐王朝鼎盛时大明宫的场景,唐朝末年,大明宫几经战火毁坏,成为了一片废墟。
“含元殿上孤兔行,花萼楼前荆榛满。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这是晚唐诗人韦庄感慨大明宫惨遭劫难后的诗作。大明宫的威武姿容我们只能从浩若烟海的诗词歌赋中去追忆了。
值得欣慰的是,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项目已经正式启动,我们期盼着大明宫在盛世西安的今天留下更为灿烂的诗篇。
我眼中的唐诗篇二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则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赛灯的习俗,灯是元宵的主要节俗之一,故人们又常以灯节称之,可见元宵与灯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唐代,元宵灯节正式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各官署都停止了办公。而且灯节这三夜“敕许金吾驰禁,以看灯”(《两京新记》),也就是暂停执行禁止夜行的法令,让都市中的士民尽情张灯、观灯、游乐,即使拥近宫城,禁卫军也不得干涉。所以,唐代灯节空前兴盛、热闹。
近三百年的大唐帝国,虽经过由兴盛到衰弱,但每年的灯节,依然是兴盛不衰。
元宵节又称“灯节”,是以展示各种各样的彩灯为主要活动内容的。说起当时的彩灯规模之大,着实令人瞠目结舌。这些壮丽的彩灯,吸引着满城市民出来观赏,初唐诗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日夜》记其盛况:“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浓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长安城的元宵之夜,简直就是个花灯的世界,环顾四周,到处都是火树银花。连护城河上的桥梁也布置了灯盏,远远望去,如同星桥,由于官府解除了“宵禁”,所以桥上的铁索也打开了。游人涌动,遮掩了马匹蹚起的尘土,明月升起,似乎是追随游人也来观灯。
诗人段成式在《观山灯》中,对彩灯作出细致的描写:“火树枝柯密,烛龙鳞甲张。”高大的灯火之树,勾画出密集的'枝柯;巨大的龙形灯盏,张开了鲜艳的鳞甲。如此造工,可谓惊人。
诗人张说在《踏歌辞》中写道:“龙衔火树千灯艳,鸡踏莲花万岁春”,所谓“龙衔火树”、“鸡踏莲花”,也是对花灯造型的具体描绘。如此盛况,难怪诗人崔液在《上元夜》中说:“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中唐著名诗人元稹的灯节的诗篇,则是当时灯节盛状的写照。其诗云:“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这说明灯节不仅京都长安兴办,而东京洛阳灯节时也是“漫挂红纱满树头。”
晚唐的李商隐,当他听说京都长安举办盛大的灯节,自己不能前去观赏,甚感遗憾,故写《上元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诗:“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马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中的“紫姑”,即厕神。据说生前是身份低微的小妾,因受虐待,正月十五夜死于厕中。紫姑神能“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还善于猜谜,在神的世界中虽然是不起眼的小神,却被人们同情和喜爱。
元宵之乐,不只是观赏灯火,还有轻歌曼舞,为人助兴。歌舞演出者多由官府组织的歌妓充当。在明朗的月光下,在火树银花旁,衣装艳丽的歌妓们,在鼓乐箫笛的伴奏中,或清展歌喉,或翩然起舞。唐诗中,有大量的作品反映出元宵歌舞的盛况。诗人王諲在《十五夜观灯》中写道:“停车傍明月,走马入红尘。妓杂歌偏胜,场移舞更新。”歌舞的场地由歌楼舞榭移到了大街上,唱得更妙、舞得更新了。这显然是大众节日的欢乐气氛助长了歌妓们的情绪。
诗人顾况在《上元夜忆长安》中写道:“处处逢珠翠,家家听管弦。”珠翠,这里是代指歌妓,说处处都能遇到歌妓的演出,可见此夜歌舞场面之繁多。诗人崔液在《上元夜六首》中,反复记录歌舞之妙,“公子王孙意气骄,不论相识也相邀。最怜长袖风前弱,更赏新弦暗里调。”一个“弱”字,写出舞姿之轻盈,一个“暗”字,写出演奏之娴熟。欣赏这样的轻歌曼舞,自然令人流连忘返:“星移汉转月将微,露洒烟飘灯渐稀。犹惜路旁歌舞处,踌躇相顾不能归。”月亮西沉,灯火稀疏,歌舞已罢,游人仍旧徘徊相看,不忍离去。
我眼中的唐诗篇三
用情感丰沛的诗歌来表述客观冷峻的历史,从而让历史具备广泛传播的生命力,这被称为史诗或诗史。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次序颠倒,表达的却是两个概念。
史诗是一种文学体裁,通常是叙述历史和讴歌英雄的长篇叙事诗,具有庄严的创作基调和神圣的传播使命。比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和中国西藏的《格萨尔王传》。比较奇特的是,创造了诗歌传奇的汉民族,却没有留下一首公认的史诗。哪怕在唐朝,这个既有辉煌历史又有诗歌土壤的时代,依然没有酝酿出史诗。这不能算汉族文化的缺失,只能怪中国诗歌发展得太快。
纵观史诗,都带有一种原生态的气息,或者说是原始崇拜的意识。浪漫而丰富的想象力和溢于言表的激情,是史诗的鲜明特色。所以从诗歌发展史来看,史诗代表着初始阶段,之后才逐渐由叙事转变为抒情,由写实发展成写意。而中国的诗歌(这里偏指汉族诗歌)从一开始就抒情了,缥缈的意境游荡在《诗经》的字里行间。
钱钟书说:“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的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谈中国诗》)反而到了诗歌巅峰的唐朝,记录历史现实且夹叙夹议的诗,才成为中国诗歌成熟标志的一种类型。只是这类诗更多关注底层社会,还原历史本貌,在基调上也比较低沉苦闷,与澎湃激昂的史诗风格大不相同。专家们把这类诗称为诗史。
杜甫的诗,基本就是诗史的代名词。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变革,为杜甫的诗史提供了极具戏剧冲突的背景与素材。加上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细腻流畅的笔触,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当之无愧的“诗圣”地位。我们通过杜甫的诗看安史之乱,通过白居易的诗看中唐危机,通过韦庄的一首《秦妇吟》看唐末黄巢起义……这些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都是诗史,共同构成了唐朝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唐诗中读唐史,可以在杜甫、白居易的诗中读懂社会,在李白、王维的诗中读懂人文,在宫体诗中读懂朝廷,在边塞诗中读懂战争。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这种与时俱进的文学创作理念贯穿了唐朝,所以唐诗中反应出的唐朝历史,一直都是重要的史料。唐诗与唐史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乃至史学界对唐朝的阶段划分,都会参照文学界对唐诗发展阶段的划分方式,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
四唐的划分方式,最早明确地出现在明代高棅所编著的《唐诗品汇》中。这是根据在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中,唐诗创作所呈现的风格差异来界定的。由于唐诗发展的承袭与相融性,阶段之间的过渡会有些模糊,所以高棅对四唐划分的节点并没有像史学考究那么严谨。目前仍存在着四唐划分的不同版本,不过大体方向是一致的。
从唐高祖李渊开国到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公元6至7)为初唐。这一阶段的历史经历了唐朝开国、贞观之治、永徽之治、武皇统治和神龙政变,整体上国力强盛,政治清明,对外战争无往不胜,文治武功皆达到鼎盛状态。这一阶段的唐诗在上层社会中延续了辞藻靡丽的六朝遗风,形成以“文章四友”(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为代表的宫体诗派,用文字来歌颂朝廷。而在民间则澎湃着建功立业的热血激情,冒出一批致力扭转文风,强调骨气的年轻人,他们把诗歌题材扩展到更为广阔的天地江山。最出名的就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从唐玄宗开元年间到唐代宗永泰年间(公元7至765年)为盛唐。这一阶段的历史经历了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是一次盛极而衰的改变,唐玄宗一手创造了盛世,又一手将其摧残。这一阶段的唐诗迎来空前绝后的大时代,不同风格百花齐放,不同思潮百家争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张扬着盛世的傲气,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感怀着乱世的悲情;诗仙与诗圣,成为唐诗天空里最耀眼的双子星。此外一边是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派,一边是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一边是恬淡自然,一边是雄浑瑰丽,形成两道鲜明的风景。
从唐代宗大历初年到唐文宗去世(公元766年至840年)为中唐。这一阶段的历史经历了藩镇割据、两税改革、元和中兴、牛李党争和甘露之变,国家进入内政外交的动荡时期,百姓深受多重剥削之苦,民不聊生。这一阶段的唐诗在以“大历十才子”为代表的大历诗风过渡之后,逐渐消磨了恣意汪洋的盛唐气度,开始显露出刻意雕琢的匠气。有一派诗人追寻屈原“发愤以抒情”的思想,倡导奇崛险怪的诗歌主张,并在创作中以苦吟为乐。韩愈、孟郊和贾岛是其中的代表。但同时也有白居易、元稹等人秉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要关注社会,反映现实,通熟易懂。
从唐武宗会昌年间到唐哀宗被逼禅位(公元841年至9)为晚唐。这一阶段的历史经历了会昌灭佛、大中之治、黄巢起义和朱温篡唐,积病难返的唐朝尽管在唐宣宗的励精图治下出现短暂的安定繁荣,终究还是在民变和藩镇之祸中走向灭亡。这一阶段的唐诗如同这个朝代一样出现了回光返照,李商隐的深情婉转和杜牧的清丽明快,把诗歌推向又一个高潮。随着社会越来越混乱,积极批判现实的皮日休、杜荀鹤,和消极避世隐逸的司空图、韩偓,成为晚唐诗坛的两大流派。只是对很多人来说,这些名字已经有点陌生了。
梳理唐诗的发展脉络,发现无论在唐朝哪个阶段,都如社会矛盾一样,会有两个主流的派系对立依存。这种对立是基于诗歌创作的宗旨、体裁、题材、风格,乃至创作态度等方向上的不同。在文化多元的唐朝,这种对立并不互相压制,而是共同创造了诗歌的繁荣,也从不同角度记录了历史。
我眼中的唐诗篇四
唐诗宋词像落叶一样走进我的生活;诗词像太阳一样滋润我的心灵;诗词像彩虹一样渲染我的青春……在唐诗宋词中,我仿佛是穿梭时空,倾听古人的心声。
一场秋雨,一场梦。梦中,有人轻吟“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有人浅唱“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有人描绘“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啊,从唐诗宋词中我读懂了刘禹锡的豁达胸怀;读懂了张继的姑苏情绪;读出了秋天的美丽,在唐诗宋词中,我品味了秋天的美丽。
月,自古以来,寄托着人们的思念,祝福和悲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领悟了苏轼的无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看到了李白的孤寂。倾听苏轼李白的心声,我感受了那遭贬谪后的悲凉,但仍积极乐观的面对挫折的精神。在唐诗宋词中,我学会了冷静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困境。
我眼中的唐诗宋词啊,你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你承载着炎黄子孙的情绪!我眼中的唐诗宋词,你走进我的生活,让我在你的滋润下成长。
诗人们的豁达胸怀,他们的悲凉孤寂,他们的积极乐观,他们眺望美景时发出的感慨呀,震撼着我的心灵。唐诗宋词,是诗人们只会的结晶!寄托着古仁人千变万化的情感。
唐诗宋词,虽然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的体现。但在我眼中却占据着主要位置,“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诗宋词,是我眼中不灭的光!我眼中的唐诗宋词,永远存在着的'美!倾听诗人的心声,寻找诗人的情绪,品味诗词的魅力,感受诗词的韵味,沉浸在诗词的怀抱,让诗词奏响人生的欢歌。
我眼中的唐诗篇五
当清风送走明月,当幽暗散落在花间,当凡尘都碾做尘土,当明珠不再璀璨,霓裳不再翩翩,宗三千里河山,亦四十年蓬莱都已化作纸上缕缕墨香。只有你唐诗宋词不曾褪色,不坠青云之志。
画,美却留不住世间的姹紫嫣红。江南,却留不住人们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情。烟花,最美却留不住今生的烂漫,映不出来生的夙愿。只有你唐诗宋词留住了情,道尽了愿,写进了美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画图省识春风面,独留青冢向黄昏”。更是表达了浓浓的情,与大漠孤烟的凄凉之美。于我而言你的美是婉约的,但又不是大家风范。你不像外国诗哪样直截了当,通俗易懂,读后便只是读了,毫无回味之处,更别谈扣人心弦了,中国诗就不同了,他的意境像涛涛江水般绵延不绝,读后令人回味无穷,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我读到你的豪放之美,你一改往日的风范,令人斗志昂扬,我读到你的自信与心中的无限激情。“国破三河在,城春草木深”。我读到你的爱国之情与为国之忧思。“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我读到你坚韧的品质与不屈的.精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我读到你爱国的决心,是你撑起了时代的希望,在孤寂中尖锐,在悲愤中深刻,在痛苦中清醒,在绝望中昂扬。“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为什么你眼中常含泪水,那是因为你爱得深沉,爱得真诚。你为国家挥洒热血从不计回报,是你铸就了不朽的国魂。作为新一代的传承者我深深的敬佩你那爱国的气与决心,你是我前行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我会顺着你指引的方向风雨兼行。
说道唐诗宋词我不知何时与它结下了深深缘分。它就像我的知己,总能知晓我心中所感所想。难过时便与我醉卧楼台空对月,快乐时便与我仰天长啸抒发豪情壮志我在你身上学到了不屈的品质与永不言败的决心。
穿越古今,你留下的是最真最真的情。唐诗宋词像两颗璀璨的明珠,像一幅气壮山河的画卷。你记叙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传承到了今天。任凭千江万水的洗涤,洗不尽的是你的情怀,洗不尽的是你的品质。任凭历史如何篡改,任凭岁月如何变迁也无法动摇你在我心中的地位。还记得江南采莲的美景吗?还记得菩提花开满宫墙吗?还记得蝶恋花的凄凉吗?它伴随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
中华文化几经苍凉,列强曾夺走无数珍宝,让中华儿女痛惜不已,但唐诗宋词是他们无法夺走的,因为它沉淀在我们心中。像种子不断生根发芽。也许你还不曾领略其中之美,也许你还不曾听完他的故事。来日方长,我们可以一起去品味,去挖掘这旷世奇珍,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唐诗宋词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宝藏,我们应该用心去领略,去体会,切莫辜负了他的浓情厚意。
我眼中的唐诗篇六
披一路风尘,数千载风流,看青山依旧,唱大江东去。从远古奔来的中华文明的长河,千回百转,千淘万漉,使一颗明珠浮出了水面,它异彩流光,穿梭时空,照亮中国文学长廊,它就是滋润了中华民族文化近千年、并让世界为之回首的唐诗宋词。怅望千秋,唐诗宋词历久弥新,如同沾着清晨露珠的花瓣,如同春日天边初生的早霞。那就让我们溯洄那多情的年代,聆听穿过朔风寒雨隐隐传来的诗人的浩叹,在一阵阵荡气回肠的千古风情的三重奏中,开启一次美的旅程。
悲情。
悲情是一场无法言说的痛,是三重奏的前奏,更是诗词美的内涵。两千多年前的诗人屈原,在其《九歌》所叩问的,也是无穷无尽的悲情。唐代诗人对的许多诗篇,都表现了悲天悯人这一永恒主题,如李白“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的哀鸣,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咏叹,杜荀鹤“残腊泛舟何处好,最多吟兴是滞湘”的沉吟……千歌百曲,千年来流行在芸芸众生的心上唇间。
离情。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在他的《别赋里如此悲怆的咏叹里说,聚散离合,是人生的一大主题,也是一樽混合着酸甜苦辣的鸡尾酒,端起这杯酒,我们为朋友接风洗尘;端起这杯酒,我们送亲人上路远行。离别,思念,等待,这是聚少离多的人们无法逃避的现实,也是三重奏的主步曲。“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把“别”字写得惊天地、泣鬼神,不仅震撼了天下旷夫怨妇的内心世界,而且”春蚕到死”“蜡炬成灰”也成了人们对感情、事业至死不渝、孜孜追求的誓言。天下有情人难舍难分瞥那一份眷恋,那一腔离恨,谁能一语道破?阵阵寒蝉,悠悠斜阳,浩浩烟波,泪眼对泪眼,无言对无言,一幅凄恻委婉、柔肠百结的挥泪图。一片残柳,一弯晓月,一叶扁舟载着多情的远行人,孤独的异乡客,一曲深情脉脉、离恨悠悠的丝竹调。物换星移,沧海桑田,这一份人类美好的情感,我们要永远珍重在心头。
豪情。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东坡千古绝唱承载着世间诉不尽的豪情,以它排山倒海的气势和大开大阖的历史纵深感,倾倒过无数的爱国志士、骚人墨客。直到今日,它依旧余音绕梁,当之无愧的成为三重奏的尾声。捧读唐诗宋词,我们看到把酒临风的苏东坡,听到了他穿越时空的感叹,一面是流淌着的现实:乱石穿空,惊惊涛拍岸,江水滔滔,壁立千仞;一面是逝去的历史:烽烟滚滚,战旗猎猎,曹操周瑜诸葛亮,一一从跟前闪过,字字声声,都是对锦绣河山的赞美,对历史豪杰的钦佩和报国壮志的抒发。这首激越雄浑的英雄交响曲,鼓荡过前人的心扉,也点燃了今人爱国报国的热情,这是永远保留的火种。
悲情哀而不伤,离情凄而不痛,豪情壮而不羁,唐诗宋词这行云流水般的三重奏,涤荡着我们的心,在我们的心中泛起美的涟漪,让我们的人生流光溢彩。
我眼中的唐诗篇七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你,温婉如女子,在那石青楼板的古朴小街,那烟雾袅袅的江南扁舟之上,望着那石板街的尽头,抚着周身淡淡的水汽,那天接水之处,就是你的目的地,一双翦翦水眸迷茫着挥散不去的的愁绪,似乎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周身萦绕着忧伤的气息。
你,俊逸如汉子,在荒漠广布的大西北,打着锣,敲着鼓,黝黑的皮肤被太阳晒得发亮,发辫高高束起,眼中洋溢着激情。
胸腔里鼓动着豪迈,用宽阔嘹亮的嗓门喊出对脚下这片土地,对头顶这片天空,对祖国山河的爱与忠贞。
你,轻灵如孩子,梳着可爱的发髻,一身浅粉色嗅着活泼的鸟的小绸袄,一手拿着刚摘下来的蒲公英,一手拿着一颗彩虹糖,那张樱桃小嘴快乐的吹着口哨。双脚蹦蹦跳跳的,在春风抚摸的河堤岸边放风筝,甜甜的笑容中溢满了童真的快乐。
你啊,你这善变的精灵,让我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你的怀抱,开始贪恋你身上的百花香,贪恋你怀中那迷幻的梦,贪恋尼奇雨中的豪迈,贪恋你唇齿间的灵动。于是,我死死的拽住你的衣角,沉醉在你变幻的色彩中。
于是在月光下,与你无言的交谈;在茶幽中,与你默契的融合;在花香中,感受着你的诉说。
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中,我品到了与亲人阴阳两相隔的痛;在“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中,我看到了那狂傲不羁的“诗仙”在天地之间把酒对月,尽显着王者风范,宽阔的胸脯间洋溢着豪情逸兴;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中,我读懂了春雨如母亲一般,滋润着这世间万物;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我感到了男儿的大气、宽广的心胸;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中,我领略到了那份如莲般的遗世独立,悠然自得。
与你相伴,我品尝到了生活的多彩;有你相伴,我懂得了胸怀的大气磅礴;有你相伴,我有了灵魂的依托。
继而,你我在这日复一日中感情渐浓,岁月中留下了属于我们的痕迹。
我已经习惯有你相伴的时光。
我眼中的唐诗篇八
有人说:朝阳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也有人说:天上五彩缤纷的风筝是一道彩虹。但在我的眼中,每天都在为人民服务的战士,才是一道最美的风景。如果说他们是一粒粒小沙,那我们就是一棵棵珍珠,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会闪闪发光。
无论是在哪里,都可以看见他们的身影。瞧!学校的大门口站着几个炯炯有神的战士,每天监督着那些坏人们有没有在犯错。每天,都为了我们的安全,屹立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他还监督着我们的安全、健康。当有人隔着铁拦买那些不卫生的零食,他们都会及时的制止,防止我们因而生病。
河南新乡长垣县河南宏力学校初一:七七班杨迪。
我眼中的唐诗篇九
皎洁明星高,苍茫远天曙。槐雾郁不开,城鸦鸣稍去。始闻高阁声,莫辨更衣处。银烛已成行,金门俨驺驭——这首《早朝》诗,在王维诗作年谱中,被专家编入“未编年”,也就是不知道是哪一年写的。它和另一首五言律诗《早朝》被编为《早朝二首》。如果将它们和王维在天宝初年所作的《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合并来看,唐朝的早朝制度便非常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据《唐六典》卷四《礼部》所记,唐前期实行常参制,即每日朝参,简而言之,便是“早朝”。“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参;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按照这一政治制度安排,五品以上的在京官员,參加“早朝”,人数较朔望朝参少而品级高。
作为早朝之外的朔望朝参,其举行时间明确规定为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有标准的仪轨。到了朝参日,大明宫上设黼扆、蹑席、熏炉、香案,依时刻陈列仪仗,“御史大夫领属官至殿西庑,从官朱衣传呼,促百官就班”。在监察御史的带领下,群官按品级于大殿就位后,皇帝才登御座,群官在典仪唱赞下行再拜之礼。
作为在京官员最重要的政事活动,王维在三十多年的为官经历中,除外放任职的几年以外,大多数时间都为京官,亲身参与并见证了无数次早朝和“朔望朝参”。这首《早朝》诗,即是他参加“早朝”的见证。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皎洁明星高”,还是“莫辨更衣处”,都极言其“早朝”之“早”和辛苦,而王维听到的“高阁声”,正是大明宫内闱的“铜史”召唤群臣上朝的钟声。王维诗“玉漏催铜史,天书拜夕郎”一句,便是“高阁声”的详细说明。
那么,群臣们究竟是几点出发,准备上“早朝”的呢?据《明皇杂录》记载:“五鼓初起,列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五鼓,便是今日的凌晨五点。钟声一响,散居在长安各处的各品级官员便起床更衣,仆人准备轿马,赶往皇宫。“遥闻侍中佩,暗识令君香”,不管是贵为宰相的门下省最高长官,还是有资格参加早朝的其他官员,都要闻鼓而起,参加早朝,和皇帝一起议政。
车马载道,冠盖京华,这样的景象,成为今天我们管窥唐代“早朝”制度背后百官和市井生态的.最好窗口。德宗朝宰相武元衡,在早朝路经靖安坊东门时,被刺客射灭灯笼而遇刺身亡,使百官们的“早朝”之路一度充满血腥之气。唐玄宗后期,李隆基怠于政事,沉湎酒色,这样的“早朝”制度便无疾而亡。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发出“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感叹,与其说是对“早朝”景象不再的感叹,不如说是对一个勤于政事的政治体制以及帝王统御下的百官荒怠的叹息。
不独王维的诗中详尽写到“早朝”的景象,整个唐朝,以“早朝”为题的诗举不胜举。如冯延己《早朝》诗,“铜壶滴漏初昼,高阁鸡鸣半空”;虞世南《凌晨早朝》诗:“万瓦宵光曙,重檐夕雾收”;白居易《早朝》诗:“鼓动出新昌,鸡鸣赴建章”;王建《元日早朝》诗:“东方色未动,冠剑门已盈”;贾至《早朝大明宫》:“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等等,皆发王维《早朝》诗同等的意绪。
这类“早朝诗”充满了诗人们无一例外地对帝王勤政的歌颂,境界说不上多高,在一片类同的颂圣声中,它们却是唐朝早期常参制度的最好以及最完备的历史记录。“五鼓初起,将欲趋朝。”今天,我们通过唐诗来观察唐朝早期的“常参制”,其最大的现实意义或许正在于学习其上下一体的勤政之风。
我眼中的唐诗篇十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4、《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5、《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春怨》。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8、《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9、《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0、《题金陵渡》。
唐·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我眼中的唐诗篇十一
大凡读过唐诗或者曾经对诗联颇有兴趣的人,恐怕对于上面这行标题不予折服的人,为数不多,且不说短短一句话,十个字竟然一连串地嵌入四个数字不举,单就其诗喻手法,对仗之工整、拟人之贴切、夸张之神化,将琵琶艺术概括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着实令人惊诧不已。唐诗中描述琵琶艺术之佳作比比皆是,手捧琵琶诗篇,不失为品尝一份美味佳肴,沁人心胸。
琵琶是以演奏手法命名的乐器,又名“枇杷”,“琵”和“琶”原是古代弹拨乐器两种演奏手法的名称,后人把凡是用弹拨手法演奏的乐器统称为“琵琶”,因此秦汉至唐代这一时期,琵琶二字实际上是多种弹拨乐器的混称。如三弦、阮、月琴等,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一书载:“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隋唐以前称为琵琶的乐器已有两类:一类是被称之为“直项琵琶”的乐器,据说是秦汉时期的弦鼗发展而成,其考源出于释·智匠《乐录》:“琵琶出于弦鼗 ”。形似圆形,设有共鸣箱,两面蒙皮。因此又称 “秦琵琶”、“秦汉子”。汉代王昭君出塞和番,在马上鼓琵琶依托乡思,用的就是这类琵琶。另一类约在公元前105年,汉族乐工参考了筝、筑、箜篌等木质乐器而设计出来的琵琶,木制直柄,圆形音箱,四条弦,十二柱,用手弹奏。晋·傅玄《琵琶赋序》记载:“汉谴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行道思慕,使工人知音者,裁筝、筑、箜篌之属,作马上之乐,观其器,中虚外实。”又因晋朝的阮咸以擅弹此乐器闻名,所以又叫“阮咸”或“阮”。
南北朝时期,中国的西凉地区和西域的中国部分都是西北少数民族和汉族与外国的音乐文化融合的中心地带。以后,又由于这些地区与中原的频繁接触交往,由此而得到了更多的与外族音乐文化接触的可能。唐代时期广为流传的另两种琵琶“龟兹琵琶”和“五弦琵琶”就是源于西域地区波斯(今伊朗)的乐器。《隋书·音乐志》中记载,周五帝时,由龟兹人苏祗婆带进来的琵琶,学术界又称“龟兹琵琶”为“曲项琵琶”,南北朝时期从我国的`北方传至中原地带,后来成为隋唐时期音乐中最重要的乐器。另一类“五弦琵琶”简称“五弦”,有五根弦,四个柱。形制与“曲项琵琶”相似而略小。
唐宋以来的琵琶,在乐器改革方面,它巧妙地将传统的直项琵琶与外来的曲项琵琶结合起来。保留曲项琵琶半梨形、曲项的特点,即保留了曲项琵琶的发音特点,逐步舍弃曲项琵琶用拨子弹奏,沿用直项琵琶用手弹奏,在曲项琵琶上将原用四相改用直项琵琶的多柱,由原来的十二柱改为十四柱;在演奏上改变原来曲项琵琶的横弹为直项琵琶的竖弹。使唐代琵琶艺术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这时的琵琶已不再是弹拨乐器的混称,而是专指这种乐器了。
琵琶之制作,也如同古琴与古筝一样,选料用材也十分地考究,工艺技术程度也相当高明。琵琶头部多以硬质黄杨木或红木制作,弦轴亦用牛角或象牙精雕而成,腹部面板蒙以桐木或柏木面板,面板上粘有品和复手,也多以牛角刻制。制作精细,工艺考究。有时琵琶琴背上或镶嵌贝壳、金饰,使它既是一件实用乐器,又不失为一件工艺品,从唐诗中大致可以看出唐代琵琶制作与装饰工艺的风采: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韦庄《菩萨蛮》
半日分弦出,丛花拂面安。——李娇《琵琶》
从唐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出于美观上的需要,琵琶弦也常常被染成红色的:
泪垂捍拨朱弦湿,冰泉呜咽流莺涩。——元稹《琵琶歌》
我眼中的唐诗篇十二
多数人看唐诗只是一种文字,一种诗体。而唐诗对我则是一种意境,是一种经历,更是是一种情怀,特别是唐诗中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惆怅。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早上起来推开窗子看见大雁北飞,想起了杜甫的诗句。诗句描写了杜甫当时的心情,想到客人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几年才能回到故乡,自己的愁绪涌上心头,因为自己也是异乡人,还不如空中的大雁能按时回到南方。而我这几天,这段时间也是被一些事情弄得焦头烂额,面对一些污泥浊水,面对一些阴谋诡计,不是无计可施,不是不想抗争,而是根本就不屑,只想早早离开,不想耗费精力。然而对理想的不舍,对前路的向往时时揪住思绪,面对生活中一些无法解决的难题,面对工作上一些看不过去的事情,苦恼、愁闷、愤慨,萦绕心头,无法排解,就想喝上几杯酒,在酩酊大醉中麻醉自己的神经,真个是“孤独苦恨寒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特别是我这样一个远在异地他乡,苦苦求索的人。
故乡是一个游子永久的情怀,是他一生抹不去的牵挂,每每闲暇,每每不顺,每每月明人静,每每茕茕孑立,故乡的根须便根根伸来。日近黄昏,淡云渺渺,有人吟出“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蹬车离家,渐行渐远,有人吟唱“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那真是几度回望几度愁,泪浸衣襟不敢很。雨霁云霞属他人,唯有归思不离分。诗歌里的故乡多数是凄苦的,多数是惆怅的。因为诗人的无奈离乡,诗人的报复无处安放,诗人的理想无法实现。
人们往往借景抒情,看到眼前精致,瞬间联想自己以及与自己有关的事。诗人更是把眼前的景物抒怀到极致,“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马儿、山路、菊花、山谷回声、夜晚、山峰、斜阳、棠梨落叶、荞麦花、乡村、小桥,一幅幅画面聚合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勾起诗人对故乡骨子里的情思。
有时,一个音讯也能让诗人狂放不羁,直抒胸臆,恨不得立马回到故乡。“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面对这样一个消息,杜甫欢喜得像一个孩童,幻想起一家人马上乘船回到故乡,这一切的一切都根源于杜甫对故乡的眷恋,对故乡的那种浓浓的'乡愁。
故乡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更是一种亲情。奔波在外,见到故人,即使无法畅谈,也要把平素里的深深思念浓缩成对故乡亲人的最先牵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特别是逢年过节,你看冬至日有白居易的“邯郸驿思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生。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重阳节有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中国是个讲究节日的国度,中国人是讲究团圆喜庆的,每到节日,诗人的孤独、落寞倍加突出,平时还有人与你闲聊,有人与你玩耍,尽管很少,也许还有工作要做,但是一到节日,周围人都回家与亲人或团聚,或登高,或祭祖,或其他。唯有远在异地他乡的诗人只能自己打发时光,也就愈发想念亲人。
诗歌、故乡,诗人把它们通过自己的情感嫁接起来,让人联想,更让人觉得凄凉,也许这是本地人体会不到的吧。
我眼中的唐诗篇十三
友谊是伴随一个人从总角少年到长大成人,直到白发苍苍的漫长一生的宝贵财富,美好的正面的友谊有助于人们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助于人们以顽强的姿态抗争命运度过人生的低谷。当人们对友谊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获得了可贵的友谊之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持住友谊,使友谊尽可能地持久,便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这一课题我们也完全可以从唐宋诗词中寻找到答案。
1.1惜别的友谊。
最能体现友情的时候就是惜别的时刻,好友难免因为种种缘由天各一方,无法重聚,这种深厚情谊却无法相聚畅谈的难过之情在古代对于充满情怀的诗人涞水最为刻骨铭心。中国人安土重迁,但是诗人的特殊身份主客观原因也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漂泊在外,四处游走。那么这惜别的友谊情景就很常见了。有关离别的诗词可谓汗牛充栋。对于友谊而言,离别对友谊既是一种考验,又是能凸显双方感情的时刻,因而离别诗词中颇有一些优秀的友谊诗词作品。王勃在异乡异客时也潸然泪下,他的《别人四首》之一表达了感情“久客逢余闰,他乡别故人。自然堪下泪,谁忍望征尘”另一位诗人孟浩然也曾感伤和友人的离别,表达了自己的孤单和伤感。他的《送友人之京》中的“君登青云去,予望青山归。云山从此别,泪湿薜萝衣。”对于这样的惜别的友谊诗仙李白也有同样的感慨,在《送友人》一诗中“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充分表达了李白对友人的惜别情感。其实不单是这些大名鼎鼎的诗人,在唐朝许多名气不大的诗人也颇有感慨于武陵的“白日去难驻,故人非旧容。今宵一别后,何处更相逢”(《夜与故人别》)表达了离别之际,能做的就是叮嘱朋友莫相忘,把持联系,从诗文中我们发现,唐代文人也是如此。
1.2赠礼的友谊。
赠送是礼物是友人之间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为让友人睹物思人,适当的赠送礼物是最好的方法。真正的情感不是一定多么贵重的'礼品才能表达,更重要的是要看情谊是否真诚。古代人赠礼可以很奢华如宝马、美人、豪宅比比皆是,但也可以很简朴,连当时的回鹘民族都懂得“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遥遥。沔阳失珍宝,倒地哭嚎嚎。上奏唐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但和日常百姓不同,文人墨客的友谊礼物更多是雅致的东西,如美酒、名琴、书画、毛笔、砚台、茶叶等。唐代诗人对酒格外青睐,美酒自然成为诗词的主角,自然和友情也离不开。收到朋友的美酒,隔空畅饮,诗词自然就有了灵感。唐代诗人雍陶就为在除夕夜收到朋友李绀送来的美酒快慰不已:“岁尽贫生事事须,就中深恨酒钱无。故人充寿能分送,远客消愁免自沽。”(《酬李绀岁除送酒》)。
1.3见面畅谈的友谊。
唐代诗人刘得仁的《秋夜喜友人宿》展现出另外一种情形:“莫说春闱事,清宵且共吟。频年遗我辈,何日遇知音。逼曙天倾斗,将寒叶坠林。”
唐朝时期,是中日两国古代历史交往的鼎盛时期。当时唐王朝已跨入中国封建制度高度发展阶段,国势强盛,经济文化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可以说在世界上是于先进国家之列.中日靠海上交通住来,由于当时既没有指南针导向,又缺乏航海知识;几艘木船驶向茫茫海涛,风险之大可想而知,甚至失去生命。
据史料记载,日本与中国的往来多通过海上交通进行,特别是唐朝时期,但是海上路途凶险,而且常常发生瘟疫,暴风雨等天气更是市场有之。史书上说,在第二、第九、第十一次的日本遣唐使来华图中就遇到了风浪,许多人在路途中丧生。
遣唐使和唐朝诗人多有交往,面对这样的情况唐代诗人便常常感叹彼此之间的友谊,而面对天气又无可奈何只能咏叹“地却同正朔,天教阻往来”,类似这样的描述天气险恶,怨恨大海不测的诗句还有很多,著名诗人王维就曾说“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对客观条件进行了感慨,更有“岁穷程末尽,天末国仍遥”、“波翻夜作电,鲸吼昼为雷”“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的诗句描写两地之隔的情况。诗人沈颂在海边送别友人时曾写道:“君家东海东,君去因秋风,漫漫指乡路,悠悠如梦中,烟雾积孤岛,波涛连太空”
日本僧人园载,从日本来到中国,在唐代生活了四十年,一生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中国生活,在六十高龄的时候归国日本,皮日休送别友人,书写了表达内心情感的诗句,“不奈此时贫且病,乘俘直欲伴师游”的依恋情谊。而我们众所周知的中日诗人友谊中最为让人感慨的是李白、王维和日本诗人阿倍仲麻吕的友谊。十七岁时的阿倍仲麻吕(唐开元五年公元七一七年)随日本遣唐使来长安留学,卒业后,“慕华不肯去”,并改汉文姓名朝衡。朝衡以渊博学识在唐朝供职终身。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眼中的唐诗篇十四
(1)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例1: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中字字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受压制。蝉如此,人也如此,二者融为一体,寄托遥深。因为上书议政事,冒犯了武则天,被人诬陷下狱。宾王愤懑之极,在狱中写下这首诗。
例2: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例3: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例4:李商隐《蝉》:“我亦举家清”。
(2)悲凉凄切。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例1: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例2: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例3: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寒蝉鸣我侧”
例4:许棠的《蝉》,“报秋凉渐至,斯夜思偏清。默守疑相答,微摇似欲行。”诗中的“默守”、“欲行”语义双关,不但写蝉,而且写人,诗人的离愁别恨寄寓于蝉身上,而蝉的孤单悲凉却是诗人的化身,而作者把这种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
例5:朱熹的《宿寺闻蝉作》,“树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已惊为客意,更值夕阳薰。”客听到蝉鸣而惊,夕阳之蝉,凄恻哀惋。夕阳西下,蝉不得不离白昼而去,在凄寒的夜晚哀鸣,令人感到悲怆,而作者把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蝉”、“客”在一个“惊”字中合二为一,同在夕时发叹,在读者的艺术想象中,两者可以换位,物我感应、融为一体。
例6: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蝉,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宇宙中显得微不足道。然而正是它的这一生命规律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爱,蝉被带入诗词中成了较多的描写对象。
(3)人生短暂,怜惜生命。
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给人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感。诗人常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例1:“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元稹《送卢戡诗》)“红树”、“蝉”、“夕阳”、“白头”自然融为一体,落日相伴的“蝉”恰恰是白头之人的真实写照。加上离别之悲,是一种下降凝缩的力的运动。蝉的这一寄托,突出了诗人的主体感受,即天步悠长,人生如白马过隙,倏忽即逝的悲剧意象,蝉的这种意象,词微旨远,妙不可言。
例2: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六首其十二》“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这首诗即明写蝉,暗伤己。该诗表面写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情,实质上是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无疑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2、杜鹃。
悲苦、哀怨、凄凉、乡愁乡思。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例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例2: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例3: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例4: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例5: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例6: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
例7: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例8:宋人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3、鹧鸪。
乡思、羁旅行役。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例1:“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例2:“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鸿雁。
思乡怀亲、羁旅伤感、孤独、书信、消息。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例1: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例2:“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
例3:“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
例4:“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例5: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例6: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
例7:“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例8:“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
例9:“鸿雁长飞光不渡,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例10:“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蒋捷)。
5、乌鸦。
衰败、荒凉、小人、俗客庸夫。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例1: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例2: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例3: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6、蟋蟀。
思乡。
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
例1: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
例2: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7、鸳鸯。
夫妇恩爱。
例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8、精卫。
复仇、奋斗、不畏艰难。
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例如:陶渊明《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9、青鸟。
信使。
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
例1: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例2: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10、燕子。
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例1:“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例2:“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
例3:“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
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
例1: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例2:宴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
(4)书信,幽诉离情之苦。
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例1: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
例2: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
例3: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
例4: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
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11、猿啼。
凄清、哀伤、悲凉。
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例1: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例2: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例3: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
12、飞鸟:(自由的灵魂)。
某种理想、愿望,自由,与自然同一的宁静、和谐,乡愁。
(1)比喻人生理想的实现。
人类从远古以来就有自由飞翔的梦想,曹植有“愿接翼于归鸿,嗟高飞而莫攀”(《九愁赋》)的感叹,闺中小姐林黛玉哀婉的《葬花吟》中,也曾出现“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的高亢之声。生命的缺憾在艺术中得到补偿,中国古典诗歌中反复出现的空灵自在的飞鸟意象,是“身无彩凤双飞翼”的人类借以实现精神遨游的媒介。
诗人们常以鸟的自由飞翔比喻人生理想的实现。
例2:无名氏的古诗“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步出城东门》),诗人希望化身黄鹄,展翅飞越无法渡过的河水,飞因日夜思念的故乡。
例3:“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他已化身为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的境界。
例4:“诗佛”王维“开轩临颖阳,卧视飞鸟没”(《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的诗句,与此意境相似。
例5:宋代文豪苏轼“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水调歌头·快哉亭作》)。在政治上遭受打击,自请放外任期间,在诗词中都没有直接描写自己的心境,但是从“卧视”“欹枕”之语中,我们可以体会他们内心的平静怡然。“没”是一个延续性的动作,表明诗人的目光追随飞鸟,看了很久,诗人精神的翅膀也许正随之自在地飞翔;飞鸟隐没天际,平淡无奇的现象中,体现着诗人与自由的那份和谐、认同之感。
例6:崇尚道家思想、追求精神自由的诗人向往隐迹江湖的生活,愿与悠闲自在的鸿鸟为友、忘却世间的争斗。陶渊明做官时甚至“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辞官回乡后,则以“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等诗句表现自己的耕读之乐。众鸟安居巢中,诗人爱其庐宇,人鸟之间有种幻化为一的感觉。
(2)与自然同一的宁静、和谐。
历代表现人鸟和谐相处的诗句很多:
例1: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与。(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例2: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例3:无机终日狎沙鸥,得意高吟景且幽。(李中《思九江旧居》)。
诗人不仅与鸥鸟为友,还要与它们定下永远相守、忘怀世事的盟约。
例4:北宋黄庭坚的《登快阁》可以说是“盟鸥”诗中最著名的一首:“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在处理完公事之后,诗人于傍晚时分登上快阁,落木千山、澄江映月的壮阔景色,让他生发出乘扁舟、弄长笛、归隐江湖的愿望。
继黄庭坚之后,南宋诗人屡有“盟鸥”之作:
例5: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
例6: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姜夔《庆宫春》)。
(3)乡愁、羁旅、漂泊。
跳出自身局限、与大化同一的境界,毕竟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芸芸众生有的是烦恼:他们为衣食生存而奔波,因战乱灾荒而漂泊……夕旧西下,薄暮冥冥,飞鸟纷纷返回故林的场景,触动了多少游子思乡的愁肠!在中国古诗中,飞鸟意象经常与乡愁主题联系在一起:
例1:游鱼潜绿水,翔鸟薄天飞。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曹植《情诗》)。
例2: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乡。(《玉台新咏·艳歌行》)。
例3: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例4: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中,清泗与淮通。(苏轼《江城子·别徐州》)。
翔鸟高飞云天,行士却羁于徭役;堂前燕子冬藏夏现,兄弟三人却漂泊异乡;入春以来,大雁飞回北方,出使南国的诗人却迟迟不能北返;苏轼将由徐州南下杭州,正与北飞的鸿雁背道而驰……飞鸟依物候变化自然而自由地来去,比照出人世间的无奈与辛酸。
例5:这类诗中最著名的恐怕当属有“百代词祖”之称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此词相传为李白所做,缠绵悱恻的情感蕴含在每一个景物之中:远树含烟,寒山苍碧,昏暝暮色渐渐笼罩高楼,使登楼望远之人倍增忧愁。他在白玉的台阶上久久伫伫,只见鸟儿迅疾滑过天际,飞返故巢。他不由地想到:自己要是能够回到故乡该多好啊!可是故乡是那么遥远,那一路之上,不知要经过多少座长亭,多少座短亭!
有人认为《菩萨蛮》从女性角度着笔,是一首望远怀人的思妇词,这也可以解释得通。这位忧愁的女子祈盼丈夫归来,傍晚时分,看到出外觅食的鸟儿回巢,在心中为丈夫暗计归程。家人盼归主题下的诗篇与游子思乡诗形成对应,飞鸟也是其中的主要意象之一,比如“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减字木兰花》)等。
天遥地阔中一只飞鸟,在诗人看来,可能是孤凄无伴、漂泊无依的,而这种孤独漂泊的感情,无疑正是诗人内心情绪的反应:
例6: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阮籍《咏怀》))。
例7: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例8: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
例9: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陆游《秋思》)。
例10:以飞鸟比喻人生,苏轼有一首著名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处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骞驴嘶。”
苏辙(字子由)原诗有“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之语,苏轼的和诗即从“雪泥”引发,变实为虚,创造出“雪泥鸿爪”的有名比喻,喻指往事在人心中留下的痕迹。雪泥上指痕还在,如诗人心中记忆犹存,然而那只鸟早已不知飞到哪里,保存着昔日记忆的诗人兄弟也已历经磨难。苏轼以飞鸿踏雪,一去无踪,暗示人生偶然无定的感慨,形象优美生动,哲理高妙玄远,让人发悟,也使人惆怅。
拓展阅读。
唐诗形式风格。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
有时,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这便也是意象。即相对于物象的事象,相对于自然意象的社会意象。
它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如马致远的《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意象是具体事物的,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寄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这方面的论述很多。如刘勰指出,诗的构思在于“神与物游”;谢榛说“景乃诗之媒”;王夫之说“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直至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实际上只是中国传统诗学关于诗的意象手法的不同表述。
汉字作为象形文字,源于原始的近乎图画的符号,如“日”“月”“水”“火”“山”“川”“马”“牛”。相对于西方的拼音文字,汉字与诗的意象表达手法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甚至有人据此提出“字思维”。不过,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已逐渐抽象化。在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这六种造字法,由于汉字越来越丰富,象形的比重越来越小。现代汉字系统更加复杂完整,表现力更强。于是,诗的意象表达,主要是借助一个个代表物象的词汇,而不是依赖组成词汇的单字本身的形象性。尽管如此,汉字残存的象形特征,对于诗的意象表达,还是不无助益的。对中国古典诗歌推崇备至的美国诗人庞德(1885-1972)就曾感叹道:“用象形构成的中文永远是诗的,情不自禁的是诗的,相反,一大行的英语字却不易成为诗。
我眼中的唐诗篇十五
与婆婆相处,总会有些时候看不懂她的举动,或许那些举动曾让你大动肝火,让你们之间风雨不断。但当你静下心来,去感受聆听一下她的内心世界,从婆婆的角度来想问题,便能轻松化解婆媳间的那些不快,收获更多的信任与感动。
体验案例:
从添了宝宝后,婆婆便放下田里的活儿,来城里给我看孩子。
今年暮春时节,一连下了几天的雨。一天晚上,风雨交加,狂风呼啸。我起夜的时候,发现婆婆那屋的灯亮着。等我回了屋,又听见婆婆在客厅里乱转。
我悄悄问老公,妈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老公没心没肺地说,她能有什么事,兴许就是老人觉浅吧。
我听着婆婆轻手轻脚的转圈声,忽然想起,婆婆前几天唠嗑时,跟我说起过,大哥包的`果园里的桃树,今年第一年开花坐果,最怕春天风大雨大。
我刚问声大哥好,“你咋起得这么早?”那边婆婆就急匆匆推了门出来了,忙递给她电话,婆婆急匆匆地问,那边有没有下雨,有没有刮风,那桃树的果今年坐得好不好。
直到听见电话那端大哥说,刚刚从果园回来,那边雨大风不大,所以对桃树坐果影响不大,婆婆这才算是一颗心落到了肚里。
晚上加班,我回来得晚些。睡觉前,听老公说,婆婆晚饭时,冲着老公好一顿夸我,说我就像是她肚子里的虫。婆婆说,那晚她被风雨声给惊醒,便担心大哥那边的桃树,想打个电话问问,又担心半夜三更吵醒了我们,于是便来来回回坐卧不安。
婆婆说老公这个她养了二三十年的儿子,还不如我这个媳妇知道她在想啥。
你看谁说书呆子没用,这次还多亏及时想起“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不然还真不能一下想到婆婆担忧啥了。
跟婆婆相处,一定要处处用心,那样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便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闲坐说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