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合作博弈论论文(优秀17篇)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指导未来的发展。总结是对某一时间段、某一问题或某一主题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一种思维和表达方式。通过阅读总结范文,我们能够了解到一些流行的总结写作技巧。
非合作博弈论论文篇一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这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并且高质量地发展,是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工程实施的基础与关键,建筑产品质量的优劣与建筑效益的高低都与建筑工程管理有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发展。
建筑工程管理是在特定的时间内,实现建筑工程的基本功能和方位的目标。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建筑工程的方方面面,所以工程管理具有很强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就要求着建筑工程管理要有合理科学的管理模式。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对提高管理质量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1.1实现企业内部的规范管理。
有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是一个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建筑工程包含着很多方面,它包括工程考察、设计、实施、验收、运行等多环节,因此这么复杂的结构中就必须要有合理科学的管理机制。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水平是管理创新与发展的首要工作,从而提升一个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让它能够在市场行业中长久立足。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它的管理经验也在逐渐积累,这也就意味着建筑工程行业管理水平的逐渐创新与提高,进而实现企业内部的规范管理,为企业的发展打好稳定的基础和提供坚实的保障。
1.2优化资源的'配置。
建筑工程管理包括了建筑工程的全部,管理模式的创新能够对建筑工程的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并且这种创新打破了传统管理方式的单一性,将管理方式向多样化发展,比如建筑企业可以按照不同的施工方案,相应的选择施工材料与设备,并且也可以根据施工的性质与要求,合理安排人员,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案等。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的管理机制也可以使用一些激励制度,并且加强对企业管理制度的推行,充分调动与加强企业员工的热情与积极性,激发员工创造性的潜力,确保员工在施工中能够做到规范操作,保证施工过程不出现质量的问题。
1.3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在快速发展,在这种快速发展的形式下,建筑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也在要求着建筑企业的创新,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企业的创新也就是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创新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和完善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从而降低企业的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对建筑工程管理要有创新的观念,建筑工程管理不应该是停止的,而是要对建筑工程管理做到不断创新,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创新完善企业工程的管理。建筑企业管理者要对工程利用相关方之间做到有效的处理与协调,确立项目的管理目标,这种管理目标包括成本目标、安全目标、工期目标与质量目标,并且项目合同中具体条款的实施与落实要确保的。保证管理目标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实现。建筑工程管理要注重处理好成本、质量、工期、安全之间的关系,针对四个目标来制定优化管理方案,提高建筑企业市场的竞争力。
2.2创新建筑企业管理体制。
要实现建筑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就要对企业管理实现创新性的改进,在工程项目中明确企业、工程项目、员工的责任,对建筑工程中各个方面做到有效地协调,全面改革工程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企业内部责任体制是建筑企业要注重明确的,这就需要企业通过建立新型的产权关系、法人财产制度和法人机构来实现责任体质的明确,并且这种方法也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独立法人的地位,增强企业控股的重要程度。并且建筑企业管理体制的创新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强化企业内部的管理,以此来规避市场风险与经营风险,增强企业施工的合同执行力度,提高企业工程的管理能力。
2.3创新建筑企业技术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上,应该积极构建信息化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由于现代工程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并且也与很多的学科领域有接触,这就需要建筑工程管理以大量的科学性的信息作为自己的管理依据,所以建筑工程管理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先进技术的引进,建筑企业可以建立一个信息化的工程管理体系,信息化的工程管理在打破传统管理体系的模式下创新了自己的管理模式,并且这种管理模式对管理效率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信息化的工程管理也对管理人员提出了高要求,管理工作人员首先要数字和掌握工程管理的知识与技能,计算机操作能力还是他们要熟练掌握的,这样就能把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2.4创新建筑企业文化。
建筑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为企业的发展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和为企业增强生命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关键。建筑企业在企业的文化发展中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建筑企业要重视企业价值观的创新,二是要加强企业文化机制的创新。企业文化机制的构架与创新主要包括文化目标机制、传播机制和激励机制,要扩大建筑企业文化机制的影响力,同时也要重视创新阶段的实时转换,借鉴别的企业文化创新的优点,结合自己的企业实际发展情况,根据国家创新体系中创新资源的充分利用来实现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的合理创新,为企业的稳定长期发展打好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面对行业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带来的压力,必须要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创新企业工程管理观念、创新建筑企业管理体制、创新建筑企业技术管理、以及创新建筑企业文化,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在创新中寻求新的发展方向,以及推动企业的稳定长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新宇.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创新模式探讨[j].城市建设,2010(31)。
[2]许伟柱.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创新模式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32)。
[3]陈曦.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5)。
非合作博弈论论文篇二
北美有一种会合作的树——红杉。
科学家层研究过红杉,发现了许多怪事儿。相信大家越高大的树木根理应扎得越深,可红杉的根却只是浅浅浮在地面上。为什么这样的树能长到30多层楼高呢?原来,红杉是绝对不会独自生长的,一定是生长在红杉林中,一大片一大片的红杉根紧密相连,一株接着一株,结成一大片。除非飓风讲整块地皮掀起,否则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撼动这成千上百的红杉。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在原地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鱼肉的鲜香,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如也的鱼篓旁。
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若干年后,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的恩赐的一根鱼竿和和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一起分享,经过遥远的跋涉,当这一篓鱼吃完的时候,终于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自己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有时,人们总是感叹为什么付出了却没得到应有的回报,实际上并不是因为你付出的不够多,而是你忽略了合作,合作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就像高尔基曾说过的那样:“要向蜂房里的蜜蜂和土窝里的黄蜂那样,聪明的人应当团结在一起。”
当然,光光知道要合作是远远不够的,你还要学会让别人心甘情愿地与你合作。
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只有学会了与性格迥异的人相处,才能适应现在、未来的社会。如若你观察一些成功人士,你一定会发现真正取得竞争优势的人首先是一个善于合作的人,完完全全单枪匹马的不能说是没有,但却是少之又少。
你也许会遇到各种人:墙头草、野心家、不忠诚且极易背叛者、厚脸皮……你需要一颗十分坚强的心。不过,如果能学会辨别形形色色的人,也将是 在这条路上不小的收获。
你需要抱着一颗:友善、真诚、不斤斤计较的心去与人接触、交流,让人在内心深处,在真正意义上相信你,真心诚意地与你合作。
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不够的,一个人与一群人的对决往往是人多的那一方获得了胜利,就拿我去年夏天看到的那一幕来讲吧:一大群蚂蚁正在与一只玉米上爬出来的大虫进行一次对决,如果大虫输了,它将付出生命的代价,如果蚂蚁输了,它们将从头开始寻觅食物。经过大约十分钟的决斗,大虫在众多蚂蚁的撕咬下撒手人间,成为蚂蚁们的美餐。
一个人无论多么的弱小,只要找到了适合的合作对象,它将变得不那么弱小,它的力量将会变成“它+合作对象”那么大,试想,这个合作对象是成百上千的,那它的力量也会增加,这样下来,它还是弱小的吗?当然不是,找到了组织的它会变得强大起来。
合作是可贵的。
非合作博弈论论文篇三
摘要:近年来的大学教学实践中布置小组作业比较普遍,这一做法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学生的抱怨,最多的抱怨是组员偷懒不做事情,却坐享其成。这种现象在小组作业中十分普遍。本文试图从博弈论角度,分析研究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困境及其解决策略。
一、引言。
在近年来的大学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会布置小组作业,即由学生们自己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共同完成一个任务,以小组成绩作为每个组员的成绩,从而共同达成教学目标。教师试图以这种合作作业的形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在相互交流、协作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又培养了合作精神,提高了人际协调能力,促进了认知的发展。由于小组作业这种教学形式十分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精神,在大学教学中十分盛行。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学生的抱怨,最多的抱怨是组员偷懒不做事情,却坐享其成。这种现象在小组作业中十分普遍。本文试图从博弈论角度,分析研究小组作业存在的困境及其解决策略。
小组成员的构成一般分为同质和异质两种形式。所谓同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大致相同,而异质就是说同一小组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接下来,我们就分组的情况分别进行有关的博弈论分析。
1.同质小组的博弈分析。不失一般性,我们假定在同质小组情况下将组员随机分为甲乙两方,其在合作学习中可能采取“行动”和“等待”两种策略分为两类。由于学习能力大致相同,我们不妨假定只要有人采取行动,作业就可以完成,参与行动的组员多少与作业完成的质量无关。为了说明问题,我们进一步假设完成小组作业后的总收益为10,总收益在甲乙两类学生是平均分配的,学生采取“行动”所付出的成本为2。于是,我们有如图1所示的甲乙两类在同质小组内合作完成小组作业的支付矩阵。
如果甲乙两方学生都采取“行动”,那么小组作业完成后的总收益为10,而各自付出的成本为2,各自的赢利均为5-2=3;如果甲乙两方学生都采取“等待”,那么小组作业不能完成,总收益0,由于没有采取“行动”,各自都没有付出成本,各自的赢利均为0;如果甲方学生采取“行动”,而乙方学生采取“等待”,小组作业也能完成,总收益仍然是10,这时甲方学生付出成本,乙方学生没有付出成本,所以甲类学生的赢利为5-2=3,乙方学生的赢利为5;如果甲方学生采取“等待”,而乙方学生采取“行动”,小组作业也能完成,总收益仍然是10,这时甲方学生没有付出成本,乙方学生付出成本,所以甲方学生的赢利为5,乙方学生的赢利为5-2=3。
这个博弈与懦夫博弈具有相同的博弈结构。这个博弈有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一方行动,另一方等待;或一方等待,另一方行动。也就是说,如果对方采取“行动”,我方的优势策略是采取“等待”;而如果对方采取“等待”,我方的优势策略就是采取“行动”。基于理性人假设,甲乙两方都希望对方采取“行动”策略,而自己则采取“等待”策略。但是,问题的关键是究竟是谁行动又是谁等待?在这种场景中,甲乙双方将会出现一场拼忍耐力的比赛,谁能够最后忍住不行动,谁就是最后的赢家。这种博弈态势不是教师布置小组作业时所希望看到的,但不幸的是,在实际的小组学习中往往就会出现这一情况。
2.异质小组的博弈分析。在异质小组中,由于同一小组中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不失一般性,我们将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较好的称为优等生,而将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一般的`称为普通生。同时,我们假定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经过努力都是可以完成的,但是完成的质量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下面我们按照这样的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分析学生经过努力小组作业的完成质量是相同的情况。为了说明问题,我们进一步假设小组作业完成后的总收益为10,总收益对两类学生是平均分配的。考虑到学习能力的差异,我们假定优等生独立完成小组作业所付出的成本为3,而普通生独立完成小组作业所付出的成本为6,如果优等生和普通生共同采取行动,则优等生可节约1个成本,普通生可节约2个成本。于是,我们有如图2所示的优等生和普通生在异质小组内合作完成小组作业的支付矩阵。
如果优等生和普通生两类学生都采取“行动”,那么小组作业完成后的总收益为10,而各自付出的成本分别为2和4,各自的赢利分别为5-2=3和5-4=1;如果优等生和普通生两类学生都采取“等待”,那么小组作业就不能完成,总收益为0,由于没有采取“行动”,各自都没有付出成本,各自的赢利均为0;如果优等生采取“行动”,而普通生采取“等待”,小组作业能够完成,总收益为10,此时,优等生付出成本3,而普通生没有付出成本,所以优等生的赢利为5-3=2,普通生的赢利为5;如果普通生采取“行动”,而优等生采取“等待”,小组作业也能够完成,总收益仍然为10,此时,优等生没有付出成本,普通生付出成本6,所以优等生的赢利为5,普通生的赢利为5-6=-1。
这个博弈与智猪博弈具有相同的博弈结构。在这个博弈中,普通生的优势策略是“等待”,即不论优等生如何选择,普通生选择“等待”策略都是合算的;而优等生则没有优势策略,优等生不得不依据普通生的策略而进行无奈的选择。这个博弈有一个纯策略纳什均衡(行动,等待),即优等生行动、普通生等待。在这种具有智猪博弈结构的小组作业中,优等生不得不充当悲剧的“大猪”,幸苦努力,完成本应大家共同完成的小组作业,而普通生则是机智的“小猪”,舒舒服服,坐享其成,不劳而获。
其次,我们分析学生经过努力小组作业完成的质量不相同的情况。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假设优等生完成小组作业的质量较好,总收益为10,普通生完成小组作业的质量一般,总收益为7,总收益对两类学生是平均分配的。同样,考虑到学习能力的差异,我们假定优等生独立完成小组作业所付出的成本为3,普通生独立完成小组作业所付出的成本为6,如果优等生和普通生共同采取行动,则优等生可节约1个成本,普通生可节约2个成本。于是,我们有如图3所示的优等生和普通生在异质小组内合作完成小组作业的支付矩阵。如果优等生和普通生两类学生都采取“行动”,那么小组作业完成后的总收益为10,而各自付出的成本分别为2和4,各自的赢利分别为5-2=3和5-4=1;如果优等生和普通生两类学生都采取“等待”,那么小组作业就不能完成,总收益为0,由于没有采取“行动”,各自都没有付出成本,各自的赢利均为0;如果优等生采取“行动”,而普通生采取“等待”,小组作业能够完成,总收益为10,此时,优等生付出成本3,而普通生没有付出成本,所以优等生的赢利为5-3=2,普通生的赢利为5;如果普通生采取“行动”,而优等生采取“等待”,小组作业也能够完成,但总收益为7,此时,优等生没有付出成本,普通生付出成本6,所以优等生的赢利为3.5,普通生的赢利为3.5-6=-2.5。
这个博弈仍然具有与智猪博弈相同的博弈结构。这个博弈同样有一个纯策略纳什均衡(行动,等待),即优等生行动普通生等待。在这种具有智猪博弈结构的小组作业中,优等生同样是不得不充当悲剧的“大猪”,幸苦努力,完成小组作业,普通生则继续舒服地充当机智“小猪”,坐享其成,不劳而获。
三、摆脱小组作业困境的策略。
根据以上的博弈分析,不论是同质分组还是异质分组,都存在“偷懒”、“搭便车”等消极现象,责任心强的或在乎学习成绩的积极的学生或者优等生不得不主动努力完成作业,而偷懒的学生或普通生不仅可以袖手旁观,而且可以获得好成绩。这种结局肯定不是教师布置小组时的预期结果。为了避免消极的“搭便车”现象的发生,解决优等生“费力不讨好”等问题,不论合作小组是“同质分组”,还是“异质分组”,布置小组作业时,教师都应该要求每个小组都要对任务进行细化,并根据能力和特长分解到每个组员,明确责任。小组作业的成绩评价方式需要完善,不能搞平均主义,也不能仅仅考虑多劳多得,而应采用贡献加努力的多样化的综合评价方式。不仅要评价学习结果,也要评价学习过程;不仅要对小组进行总体评价,还要评价每位学生的个体行为(包括具体的作业行为和沟通协调行为);不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还要在小组内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只有当学生能够切实地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时,才会在小组作业中积极主动,采取与别人合作的态度和行动,从而达到人人都得到进步的效果。据此,我们提出如下一些在小组作业中应该注意的事项:(1)制定小组章程,包括小组愿景、小组价值观、小组决策规则和小组交流方式等。(2)指派小组角色。每一位小组的组员需要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只有明确合理的分工,才能有良好顺利的合作。分配角色时,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角色的任务。(3)小组人数不超过5人。研究发现,5个人是小组合作的最佳人数。超过这个人数就会使得合作工程拖沓,效率降低。(4)小组每次讨论时间不超过1.5小时。研究显示,人类专注的时间最长为1.5小时。
四、结语。
布置小组作业的目的不仅在于完成一项较大的作业,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特别是冲突解决、问题解决和沟通等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目标设置、绩效管理、规划和作业协调等自我管理能力。本文以博弈论为工具分析研究小组作业实际运作中所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具体的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1).
[2]范如国,韩民春.博弈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非合作博弈论论文篇四
在对建筑项目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建筑物所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周围环境中的气候、建筑格局、地理方位及地形等因素。而传统的地形模拟分析方法需要以搜集许多水文地理信息为基础,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困难程度非常高。通过运用bim技术,可以直接有效的对现场环境进行相应的模拟计算,并有效分析与研究建筑物本身的形状及结构,判定出这些因素能否对周围风速的变化产生影响或是构成局部死区,接着经过改善使其形成合理的室外风环境。工程项目的'决策是进行工程管理的重要前提,通过运用bim技术可以获得更加全面、更加完整的信息资源,并且借助于此项技术的模拟特性、可视化与协调特性等优势,对即将施工的项目进行逼真的优化体验改进,最大限度地保证项目决策的精确性和全面性。
2.2工程项目设计方面的应用。
在设计工程项目期间运用bim技术,可以明显提高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建筑工程涵盖了很多领域的施工,需要多个领域里的专业人才进行一系列的独立工作,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及时合理地沟通和有效的交流,就会致使碰撞和摩擦的不断出现。尤其是会使设计图纸出现不够形象,隐藏在图纸中的问题很难立及时被使用人员发现,给后期的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bim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该项技术中的三维立体模型能够给设计师提供一个优秀的设计平台,通过创建这样的模型就可以更好地解决传统的二维图像中隐藏的部分问题,把设计风险有效降低。同时,bim技术能够实现实时共享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而保证建筑工程可以更好更快地完成。同时,该技术中良好的协调能力可以在设计期间把专业设计工作中的复杂过程简单化,变为各自专业水平中的可操作性工作,给后期的施工提供许多便利。
2.3工程项目施工方面的应用。
项目施工的开展是一个将建设的项目设计转换成实物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施工中要求监理企业、设计企业和施工企业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有相应的施工现场地质勘查资料、设计图纸和说明书;与此同时,施工单位务必要全面、详细地掌握施工图纸内容,充分认识设计理念,还要把设计图纸合理地运用到实际的施工过程里,并且熟练掌握一些施工的专业技术,上述要求是施工准备工作期间的重点。在具体开展施工的时候,由于传统管理模式比较粗糙,很难对里面的细节问题进行准确的描述,所以会产生一定的质量隐患。bim技术中的三维立体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体现出二维图像中缺少的内容,更加直观地展示出施工期间将会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质量风险的发生。bim技术借助合理、严谨的特点来计划施工的进展。施工现场容纳了建筑材料、相关人员等资源,在施工的过程中合理对施工的进展情况进行计划,是建筑工程管理的必要环节。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展计划所控制的循环过程中有计划、实行、检查、协调几个过程。计划是根据施工情况,制定出符合施工要求的施工计划;实行是落实并实施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展计划;检查是在落实与开展进展计划期间,对进展进行跟踪,同原定计划进行比较与分析,确定其中的关系;协调是依据比较分析的结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进展与计划进展间的差距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采用必要的协调对策,进而减少工程计划进展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此循环往复地进行控制,直到工程项目已经全面竣工。bim技术与施工进展计划的有效融合,可以对工程工期的进展情况实现准确的控制,减弱由于工期拖延而产生的风险。
2.4工程项目验收方面的应用。
工程项目在进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数据,这些建筑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数据信息,让施工企业不能开展良好的管理,更难以快速使用来支持资源计划。但是,bim技术在合理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可以使管理项目更加精确、迅速地使用工程的基本数据信息,帮助施工企业创建合理的计划,减少人力、物力与投资支出,降低物流与储存方面的浪费,有效地对消耗进行控制。该技术运用于项目验收期间,可以极大程度提高验收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并且该技术能够将全部工程信息收集到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里,为后期开展管理提供合理的依据、充实的信息资源以及数据支持。项目完成后的验收环节是该项目能否实际使用的重要依据,还是合理检验工程技术水平和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的重要依据。项目管理开展的基础就是对工程基本数据的管理,快速并准确地获得数据可以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竞争能力。bim数据库可以迅速取得任一时间点中的工程基本信息,通过进行对具体施工的消耗量、分项合价等数据的计算与对比,可以全面了解项目是否亏损,消耗量是否超标等问题,从而对项目成本的风险进行合理控制。
综上所述,bim技术中模拟性、协调性等特点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运用,让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可以更加顺畅地进行。建筑管理中产生着一定的缺陷,通过bim也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笔者对目前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然后通过四个维度论述了建筑工程管理中bim的有效运用,给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指导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好。从一个角度来看,bim的使用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及质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bim的使用可以节省建筑施工的成本,科学合理地进行工程造价统计,推动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2]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9):130.
非合作博弈论论文篇五
本文以统计学在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为主题,结合企业实际具体论述运用统计来指导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工作,提出加强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工作应采取的途径和方法,探讨改进物资管理工作的措施、办法,使物资管理工作更好适应施工企业内部配套改革的需要,从而有效地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摘要:建筑工程物资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建筑成本制约工作质量和效益。因此,将统计学运用到建筑工程物质管理中去,实现物资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显得很有必要。
非合作博弈论论文篇六
摘要: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是国民经济稳健运转的根底保证,合理的金融监管对金融业的有序、高效、可持续开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我国的金融监管为研讨对象,运用博弈论的剖析思想来剖析我国的金融监管,经过树立动态博弈模型,剖析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利益博弈,讨论剖析金融监管手段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关增强金融监管,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倡议。
关键词: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论文。
众所周知,金融监管是金融监视和金融管理的总称,在经济全球化趋向日益增强的环境下,但凡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度,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历次金融危机都是经过政府的政策调控来逐渐停息的,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宏大毁坏力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金融安全的注重,逐步认识到健全与增强金融监管是完成金融体系可持续开展的关键性举措。本文经过树立动态博弈模型,剖析金融监管部门和市场主体金融机构的利益博弈,讨论剖析我国金融监管手段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关增强金融监管,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倡议,这对深化我国金融变革、提升我国金融体系风险防控才能有着较强的理论价值与理论意义。
一、博弈论视角下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利益博弈。
无须置疑,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在行为目的函数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别,监管部门的行为目的着眼于国度金融开展的整体利益,追求的是各个区域金融的谐和统一开展。而金融机构与的行为目的函数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要履约促使投资者的资本利益最大化,行使投资代理人的职责,另一方面又要追求本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常常其行为目的函数是倾向于追求本身利益最大化一边。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一直盘绕着利益关系展开,这里引入博弈论的剖析框架,来剖析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间的利益关系。
(一)博弈模型的初步树立和假定。
博弈论就是博弈各方各自应用和剖析对方的战略变换本人的对立战略,以达本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博弈战略就是参与博弈的各方为了各自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行动战略。假定监管机构的职能是制定维护金融行业谐和、稳定、安全、快速开展的'金融标准和调控政策,并监视金融机构执行。假如监管部门能有运用最适宜的手段,最合算的本钱到达监管目的,此时监管部门的利益为0(由于这是监管部门存在的意义或职责)。但是,任何有效的监管方式都需求有充沛的信息,在此过程中必然产生监管本钱,因而监管部门存在疏于监管的可能性。我们这里假定,假如金融监管部门关于金融机构疏于监管,但整个金融行业的开展情况仍能坚持良好势头,就假定监管当局的收益为a单位;反过来,假如金融机构应用了监管部门监管不利的监管破绽,招致行业呈现严重事故,毁坏了金融业的安康、稳定、谐和的开展,我们就假定其得益为-b单位。相对应的,关于金融机构而言,实在实行监管部门的金融标准和调控政策,维护整个金融业的安康开展也是其应尽的义务和义务,故假定此时得益为0。但金融机构也有追求本身利益最大化的愿望,因而当本身利益和整个行业的利益呈现矛盾时,就存在着金融机构违规操作的可能性,假如恰恰此时没有遭到监管部门的惩办,金融机构可能取得的预期得益为c;相反,若金融机构的违规行为遭到监管机构的惩罚,我们假定它们此时的得益为-d。依据以上假定,能够列出双方博弈矩阵图形(如表1所示)。依照矩阵图中箭头方向进行博弈剖析,能够看到该博弈是没有博弈双方可以承受的纳什平衡纯战略战略组合,从基本上来说,两博弈方之间的利益一直都不会是分歧的。在这种博弈中,双方为了取得最大的希冀值,必需以一定的概率散布随机选择一些战略,即博弈方必需选择混合战略,而在混合战略下双方的战略选择都取决于对方对某一决策的选择概率。
二、研讨结论与对策。
综上所述,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益博弈不存在双方可以承受的纳什平衡纯战略战略组合,为了维护本身的利益,博弈各方都不得不选择混合战略,而在混合战略下双方的战略选择都取决于对方对某一决策的选择概率。因而,为了实在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中央政府应该强化对监管部门的监管,迫使监管部门积极监管,加速转变监管方式,注重合规性监管,逐渐向风险监管与合规监管并重的监管方式过渡;除此之外,也要树立监管机构之间的谐和机制,树立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最后,也要强化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提高金融机构的依规的盲目性和违法的自律性。
[参考文献]。
[1]罗友山.关于金融监管的博弈剖析[j].经济评论,.。
[2]郭春松.中国银行业监管谐和与协作的本钱收益和博弈剖析[j].金融研讨,.。
非合作博弈论论文篇七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保罗·萨缪尔森曾经说过:“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大致的了解。”从1994年至今,诺贝尔经济学奖先后6次授予博弈论领域的15位学者。博弈论在经济学上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作为“博弈论四君子”之一,罗伯特·奥曼是博弈论发展史上的一个核心人物。与另外三位博弈论大师相比,奥曼的研究更“博”——从基本概念的确立到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的创新,从理论体系的形成到博弈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奥曼都有重要贡献。
1930年6月,罗伯特•奥曼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孩童时期的他一直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直至1938年的一夜,纳粹借口一位17岁的犹太难民在法国巴黎枪杀了德国大使馆的三等秘书,在全德国开始了对犹太人的疯狂迫害。在这场迫害的导火索被引燃之前,一对犹太夫妇,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幸运地逃离了德国„而这对犹太人夫妇和他们的孩子就是奥曼一家。
奥曼一家逃到了美国,高中时代的罗伯特•奥曼遇上了一位非常好的数学老师,于是,他选择了数学作为专业。1952年和1955年,奥曼在麻省理工学院分别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在这里,他遇到了数学家约翰纳什。当奥曼在研究生院学习理论数学,并且在写关于“纽结理论”的博士论文的时候,“纽结理论”也是理论数学的一个分支,遇到了约翰·纳什,了解了关于博弈论的一些东西。但此时的奥曼还没有对博弈论产生兴趣。
50年代初博弈论正处于发展阶段。而罗伯特•奥曼对此并不感兴趣,他毕业后去了一家运筹咨询机构,研究的任务之一是如何保护城市免遭空中梯队飞机的袭击,这时,著名的贝尔实验室找到了他。那个时候贝尔实验室正在做一种放在导弹上的导航系统,当时美国正在完善这种导弹。对于这样一种导航系统,他们要求实验室分析这样一个问题:当一个城市在受到空中飞行梯队攻击的情况下,(梯队中)有一部分飞机是用作诱饵的假目标,而有一部分确实携带核武器。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使用这种导弹导航系统。这个问题被分配给了奥曼,他开始意识到这个也许与我和纳什的曾经的谈话有关系。所以他就开始用博弈论考虑这个问题,然后用博弈论分析这个问题。
由于这次偶然的机遇,罗伯特奥曼开始被博弈论这门学问深深地吸引。20世纪50年代之后,奥曼已经成为当代博弈论领域著名的“四君子”之一,是国际经济学界一颗耀眼的明星。奥曼在权威的《帕尔格雷夫大辞典》中,对“博弈论”词条的解释十分精辟和凝练。他认为,博弈论描述性的名称应该是“互动的决策论”。因为人们之间的决策与行为会形成互相影响的关系,一个主体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到对方的反应。
后来奥曼和他的伙伴运用博弈论研究全球安全问题,可以解释为何在二战之后美苏聚集了许多核武器却不使用,这一理论也使当时的许多军事专家和政治家多了一种战略武器。
2005年,奥曼和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通过博弈论加强了人们对核战争背景下的合作与冲突的理解,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至今,现已84岁高寿的罗伯特•奥曼仍在任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教授,继续教授博弈论。
二学术成就。
一、弈论:交互式条件下“最优理性决策”
奥曼认为,较具描述性的名称应是“交互的决策论”。奥曼以经济主体的理性为分析的出发点,认为博弈论是交互式条件下“最优理性决策”,即每个参与者都希望能以其偏好获得最大的满足。如果仅有一个参与者,通常就会产生划分明确的最优化問題。而在多人参与者的博弈论中,一个参与者对结果的偏好等级并不意味着是他的可能决策的等级,这个结果也取决于其他参与者的决策。
二、完全竞争经济:参与者连续统模型。
完全竞争分析所获得的基本观点,使对完全竞争之外的基本经济問題的研究成为可能并且更加容易。在这方面,奥曼最重要的贡献和影响是利用一个或更大的参与者的连续统建立的垄断和寡头垄断竞争模型,以及公共经济学基于经济活动和政治过程相互交织的税收模型,如表决、固定价格模型等。
三、重复博弈论:理论系统性的发展。
重复博弈是指同样结构的博弈重复多次,其中的每次博弈称为“阶段博弈”。重复博弈是动态博弈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是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也可以是不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奥曼对重复博弈的贡献在于对理论系统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首先是对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研究的促进。完全信息博弈的最早结果出现在50年代,被称为“佚名定理”。该定理认为,重复博弈的策略均衡结局与一次性博弈中的可行的个体理性结局恰好相一致。这个结局可被视为把多阶段非合作行为与一次性博弈的合作行为联系在一起。然而,虽然所有可行的个体理性结局确实代表了合作博弈的解观点,但是它相当模糊,并且不提供信息。而奥曼认为,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论与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的演化相关。它的目的是解释诸如合作、利他主义、报复、威胁(自我破坏或其他)等现象。博弈论和新古典经济学模式的现象,可能一开始看起来是非理性的。
奥曼还考察了许多具体的合作行为,定义了“强均衡”概念,即没有任何参与者团体可以通过单方面改变它们的决策来获益的情形。他指出,重复博弈的“强均衡”与一次性博弈的核(更精确的是“6核心”)相一致。为此,奥曼定义和研究了经济理论中极为重要的“一般”合作博弈,即非转移效用(non-transferableutility)博弈,这开拓了该领域的研究空间,因为在此之前,仅有“单边支付”博弈被研究,即每个联盟可以任意在其成员中分享一定数额的赢得。
其次是对不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研究的促进。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奥曼和其他合作者一起,在其学生的辅助下,发展了不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论。1966年,奥曼和m.马希勒(michaelmaschler)在给美国武器控制和裁军机构的开创性报告中,建立了不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模型。他们指出,信息使用的复杂性实际上可以以一种出色的、简练的、明确的方式来解决。在最简单的一个重复的2人零(zero-sum)和博弈中,其中一个参与者比另一个拥有更多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单边的不完全信息),拥有更多信息的参与者所使用(并揭露)的信息数量是被精确地决定的;有时是完全揭露或根本没有揭露;有时是部分揭露。这种分析被扩展至更一般的模型,即2人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许多新的精深的观点和概念由此产生。例如,奥曼、马希勒和斯特恩斯在1968年引入了一个“联合控制的彩票”(jointlycontrolledlottery)的概念,即没有参与者可以单方面地改变彩票不同结果的可能性,这个概念与非零和博弈密切相关。之后,奥曼在重复博弈上的研究获得了丰硕成果。事实上,他的有关不完全信息博弈的许多重要观点已被应用于许多经济学科,诸如寡头垄断、委托人与代理人、保险等等。
四、合作与非合作博弈论:非转移效用与理性的假设。
博弈论还可以划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奥曼在该方面的贡献在于,一方面把“可转移效用”理论扩展为一般的非转移效用理论;另一方面发展并提炼了“什么是理性”,使之形成统一的观点。
三分析与评价关于重复博弈论,在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时,由于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对其余各参与者的信息都有所了解,这就使得各参与者不能依自己的意愿任意地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而必须考虑到其他参与者的决策,防止他们会根据自己做出的决策而选择一种对自己不利的决策,从而每个参与者做出的决策会使他们都获得相近的盈利,且社会将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虽然在这种情况下参与者都不能得到自己所能得到的最大盈利,但也不会使他们任何一个亏损,并且由此带来的社会稳定会增加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实际上是增加了参与者的长期盈利水平。因此这一理论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经济的稳定发展是很重要的。关于不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我们可以把不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的策略均衡解释为一个精细的谈判过程,其参与者们逐渐达成越来越广泛的协议,增长相互的信任,同时慢慢地显露越来越多的信息。奥曼的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论,给正处于核竞争消耗战中的美国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根本战略。他指出,没有参与者有勇气单方面改变“不同结果的可能性”。否则,他将在博弈过程中展现更多的信息给竞争者,而使得自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通过这一理论,我们发现在国际政治中合作不仅是可以实现的,而且许多合作也不是想象中那么脆弱。这也从理论角度推翻了我们在建国初期所认为的世界大战很快将会再次爆发的假设。当今世界的主题早已变为“和平与发展”,也很少有人会否认全球化、一体化是大势所趋。这正印证了奥曼的不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理论:虽然人们每天都要面对一些所谓的对手和竞争者,战略情形也大量重复出现,个体间也常常发生直接的利益冲突,但是达成合作的几率还是会上升。就如在同一市场上的几个实力相当的竞争企业,虽然他们之间是一种对立竞争的关系,但是在长期竞争的结果下,为了不再因为他们之间的竞争而使他们蒙受损失,他们之间会达成一个共识。例如,我国各大电视机生产厂的价格战在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后,现在已经慢慢平息,各大厂商也达成一致,基本上统一了市场价格,以保证他们的盈利。这就是罗伯特·奥曼在重复博弈理论中做出的开创性贡献的运用,它为世界的和平、繁荣、稳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减少了各种类型冲突发生的可能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奥曼对博弈论和经济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在当代的博弈论研究中几乎没有他未涉足过的领域。他的研究具有与众不同的广度和深度,他的科学贡献从基本概念、学科的发现与形成到适当工具与方法的发展在分析不同具体问题中的应用,都具有开创性的进展。值得注意的是,奥曼的大部分研究与经济理论的中心问题联系密切。一方面,这些问题为他的工作提供了刺激和推动力;另一方面,他研究的结果产生了经济学新的见解和思维。
同时,奥曼的哲学论文和研究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事实上,奥曼成功地以许多不同的大众可以接受的方式解释了甚至是最复杂的观点。他的研究并不止是一张简单列表,而是展示了所有美丽和清晰的宏伟画面,指出了成就、需要解决的困难以及将来研究的领域。毫无疑问,奥曼的观点从总体上说,在建立并使博弈思想和经济理论思想的轮廓更加清晰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非合作博弈论论文篇八
摘要: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方式、教学和评价方面,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幼小衔接的存在、幼儿家长不合理的期望、幼儿园自身办学理念以及政府部门监控不力是造成这一倾向的主要原因。为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幼儿园、家长、政府部门通力合作,来扭转这一不良局面。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园。
幼儿教育主要是为儿童们提供一个适宜的活动环境,为其今后终身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启蒙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1]但是,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它背离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对其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其不好的影响。我们应认真分析其表现形式以及形成的原因,采取措施纠正这一不良现象。
目前,人们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概念界定尚未达成共识。基于不同的角度和认识标准,学者们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概念有不同的认识。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指幼儿教育背离幼儿身心发展的趋势,漠视或忽略幼儿学习的特点,让幼儿学习一些小学阶段范围的内容,并让他们以小学生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2]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体现在片面追求知识的数量和难度,仅注重对幼儿进行智力教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3]如有的幼儿园注重教给幼儿一些拼音、识字、算术等方面的知识,而忽视对幼儿诸如品德礼仪、日常生活习惯、审美和劳动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其次就是幼儿教学内容超越了幼儿的承载量,过度开发早期专业特长。
如有的幼儿园除了每天正常的活动外,还会进行一些诸如钢琴、舞蹈、英语等兴趣活动班,使得幼儿的一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从教学方式上来看,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不以游戏为主,以纯粹的知识学习为课堂主要内容。同时忽视幼儿自主学习,以知识灌输为主。教师忽略了幼儿的生理特点及认知特点,以及幼儿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短的特点,很可能使幼儿产生厌学的情绪。从教学管理上来说,谢玉坤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体现在用管理小学生的制度来约束幼儿的行为。[4]例如,幼儿上课时要昂头挺胸双手背后,在规定时间进出教室,未经批准不得离开座位,随意跑动。从教学评价上来说,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表现为用小学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幼儿教育。例如重视对幼儿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发展等方面的评价,忽视对幼儿品德礼仪、日常生活习惯、情感的评价。
幼儿教育“小学化”局面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幼小衔接问题的存在、幼儿园自身的问题、家长对幼儿不合理的期望或观念、政府对幼儿教育监管不到位。
(一)幼小衔接的存在。
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一般都是在幼儿园大班后期开始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幼儿园大班教师在开展幼小衔接的教学活动时,这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幼儿园小中班教师。此外,部分幼儿园采用教师轮回带班模式,带过大班的教师非常容易把她们在教幼儿大班阶段所形成的一些教学习惯用到幼儿园中小班幼儿上,这直接导致了幼儿低年龄阶段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二)部分幼儿园自身问题。
近些年来,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促使一大批民办幼儿园发展起来,它们为我国幼儿教育的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这些私立幼儿园的办学质量良莠不齐,有些幼儿园园长几乎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系统学习或缺乏从事学前教育的经历,因此,在这样一个园长的带领下,就很难使整个幼儿园有一个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其次,有的幼儿园招收的幼儿教师质量不高。
有些幼儿教师没有学过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不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缺乏对我国幼儿教育目标、任务及实施的了解,认为幼儿教育主要就是教孩子写字、算术、读书,因此,就用一些简单的小学知识来教幼儿,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再次,有些幼儿园教授幼儿较多的文化知识,用他们的成绩作为噱头,来满足家长的心里虚荣,以此来吸引更多家长的目光,招收更多的幼儿,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促使幼儿教育趋向“小学化”方向。另外,幼儿园硬件设备的不足也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特别是农村等偏远地区的幼儿园设施水平太低,幼儿园内没有足够的活动场地和适合儿童游戏与活动的教具,儿童不能进行游戏和锻炼,没有一些关于音乐,美术的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具备必备的儿童教具,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家长不合理的期望。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一呼声使人们将知识学习提前到幼儿阶段,社会上不断出现的“天才儿童”、“神童”等事例更是刺激着部分家长的细胞,家长们不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纷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尽早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孩子能认识多少字,背多少首古诗,会数多少数字,以及会说多少英语而自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长这种攀比、急功近利的想法使很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们的这种心理,而走上幼儿教育“小学化”这条道路。
(四)政府部门监管不力。
我国幼儿园办学形式主要有公立和私立两种,且私立幼儿园数量占绝对优势,成为我国幼儿园的主要办学形式。幼儿教育不在我国义务教育范围之内,政府对幼儿园的管理以及监管不严格,关于幼儿园的审批条件、考评工作等方面的.机制不健全,使得幼儿教育随意性很大,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加剧。
三、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仅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也违背教育的了国家制定的幼儿教育目标和任务。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更不利于儿童的后期学习。张云蕾就此种现象对一名小学教师进行访谈,这名小学教师认为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从长远来看,是弊大于利的,这对幼儿园和小学都不好。[5]因此,我们急需找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纠正这种错误倾向。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评估体系。
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评价,目前我国主要是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几个文件。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联合幼儿教育专家明确幼儿教育内容的合理界限及范围,使教师们清楚地知道哪些内容适合幼儿学习,这些内容以何种形式教能促使幼儿健康发展。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能把幼儿教育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进而遏制其“小学化”倾向。
(二)制定一套合理的幼小衔接课程。
我国目前没有统一、专业的幼小衔接课程,使得部分幼儿学习的内容和小学低年级学习内容出现重复状况,这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降低。相关部门可以考虑组织相关专家学者编写一套适合幼儿园、小学低年级的课程,明确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学习最适宜的课程内容,并以合适的方式帮儿童做好心理及学习上准备和过渡,使得从幼儿园到小学课程实现较好的对接,从而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
(三)促使家长正确认识游戏教育的价值。
部分家长以为让孩子在早期多学点知识才能促进发展,认为孩子参加游戏、活动等只是单纯的玩,浪费时间而已,不能促进其发展。殊不知,游戏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最主要途径。陈鹤琴曾经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和意大利的蒙台梭利都肯定了游戏的重要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有利于幼儿肌肉和骨骼的发展,能增强他们的体质;游戏能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索、感知事物的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思维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游戏使幼儿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促进其情感发展;游戏有助于克服幼儿的自我中心,增强其合作和交流沟通能力,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四)应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政府应该在以往基础上更加重视幼教事业的发展,通过投资兴建一批标准的、规范的、设施齐全的幼儿园,选拔一些优秀的幼儿教师,创建一批示范性幼儿园,带动其他幼儿园的发展。相关部门需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督导力度,不定期检查和评定幼儿园教育工作和幼儿的发展,如果发现错误地方立即指正,并督促其改正。同时,加强幼儿园审批工作的力度,应严标准高要求。
(五)加强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
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逐渐重视,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中设立的学前教育专业也逐步发展、成熟起来,可以让该专业的学生和一些幼儿园建立联系。高等院校具有物力、人力、财力等科研优势,可以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可以把幼儿园作为自己的科研基地,把研究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幼儿教育工作之中,使学生能够到这些幼儿园进行参观、实习,以弥补和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学习。同时,高校也可以鼓励这些工作在一线的幼儿教师参与到自己的科研中来,发挥她们自身的优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才更有利于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
五、结语。
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其今后一生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幼儿园教育对于其以后的教育也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幼儿的健康发展。因此,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应引起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采取各种措施使幼儿能快乐地度过幼儿时期,为今后一生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佚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b/ol].。
非合作博弈论论文篇九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各界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有些幼儿园在组织和开展教育活动时,过分强调智力教育,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不太重视幼儿的情感培育和德育素质的培养,从而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就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转变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对策。
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在很多学校都有存在,而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受到传统教育思想中过分看重智力教育的因素,也受到很多家长和幼儿园教育功利化心理的影响,所以无法对素质教育理念进行很好的贯彻和落实。因此,对于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问题,必须首先实现教育理念上的积极转变,然后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共同探索更加科学的幼儿园教育范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幼儿园办学宗旨的功利化。
随着各地民办幼儿园的大量兴起,很多幼儿园为了快速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存在很多盲目迎合家长传统教育思想,过分强调智力教育的倾向,加上国家教育部门的监管不到位等,致使一些幼儿园的培养方案如同“揠苗助长”,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违背了幼儿成长的客观规律。
(二)家庭及社会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由于我国长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唯成绩论”对学前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在一些家长和社会机构的推动下,很多幼儿园开设的课程内容主动向小学课程靠拢,表面上看似乎有助于幼儿快速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体验。
(三)幼儿教师的教育素质相对低下。
在很多地区,由于幼儿园及其教师资源相对紧张,所以在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建设上还不够完善,甚至有些幼儿园教师还没有获得从业资格证书伍,所以形成对幼儿教育的正确认识,教育教学思想相对落后,习惯于一味迎合家长的各种教育要求,在教育实践中盲目追求知识的传授数量,以幼儿智力水平的高低作为幼儿教育评价的唯一标准,无形中推动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二、转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有效对策。
(一)转变传统的幼儿教育理念。
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一教学弊病,首先必须转变传统的幼儿教育理念。传统幼儿教育理念中,幼儿教育以智力教育为主,忽视素质教育,应该采取措施转变幼儿园及家长的传统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幼儿教育的新气象。例如,教育主管部门定期开展幼儿教育新理念的宣传活动,使幼儿园的管理者、施教者和家长都能够认识到幼儿教育不能一味追求智力教育,应该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另外,幼儿园和家长应该加强合作沟通,使幼儿教育达到最好的效果。
(二)政府部门加强监督与管理。
学前教育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对幼儿园教育的开展加强监督管理与引导,以保证幼儿园各项工作顺利规范的开展。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要明确划分职责,制定详细的监督管理细则,按照细则定期对幼儿园教育进行考核与评价,在考评过程中,一旦发现幼儿园的教育有小学化倾向,要坚决纠正和制止,这样主管部门的监督才能达到效果。在具体操作上,由于各地的幼儿园教育水平不一,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自身情况,出台相关的政策规定等相关文件,规范幼儿园教育的方法、形式、内容、作息时间、评价制度等,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幼儿园要进行相应的处罚,并对社会公布,以此来规范管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例如,对于幼儿园强制学生参加兴趣班、提高班等行为要坚决制止,只有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全面监督管理,才能防止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三)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幼儿园教师队伍。
要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归根结底需要幼儿教师来落实。因此,幼儿教师的培训对幼儿园来说就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幼儿园应经常性的安排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让教师能够学习到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丰富幼儿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同时,不同的幼儿园之间要加强相互的交流,学习其他幼儿园优秀的教育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实现各个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共同提升。此外,幼儿园不但要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还要积极引进其他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队伍更加优秀,结构更加优化。
(四)实现科学的幼小衔接。
禁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并不是忽略了幼小衔接的问题。针对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及幼儿教育的客观规律,幼儿园应该采取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方式,体现幼儿教育的启蒙性,丰富性,基础性和趣味性。例如,在幼儿园启蒙教育中,幼儿个人主体意识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及生活习惯的养成,学习和活动适应能力的培养,这些方面的学习显然比小学教育的小学化更有意义。
结语:
总之,对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幼儿教育而言,要想避免小学化的教育倾向,需要对幼儿多一份关爱,少一分功利,要充分尊重幼儿成长与学前教育的客观规律,制定真正适合幼儿成长的教育模式,还幼儿一个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环境,在淡化智力教育的同时,提高对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课程比重,以实现幼儿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吴龙。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2)。
[2]索长清,姚伟。文化价值观视角下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01)。
[3]李立新,胡耀岗,李艳丽,马晓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分析与建议———以河北省幼儿园为例[j]。教育探索,2014(03)。
非合作博弈论论文篇十
团队成员不能很好地理解、配合彼此的工作,导致团队的业绩下降。这是经理人非常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但在一个没有凝聚力的团队中,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团队凝聚力指的是团队对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在高凝聚力的团队中,员工和团队双方互相认同和接纳,员工获得了尊重,他们的积极性能够得到发挥,也更有活力。打造团队凝聚力,要做好两个方面的事情。
一是打造团队的吸引力,二是让团队成员相互吸引。打造团队的吸引力,实际上就是提升员工满意度。满意牛才能产好奶,现在很多企业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都注重满足员工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需求。团队合作精神具体表现为:团队成员间相互依存、同舟共济,互敬互重、礼貌谦逊;他们彼此宽容、尊重个性的差异;彼此间是一种信任的关系、待人真诚、遵守承诺;相互帮助、互相关怀,大家彼此共同提高;利益和成就共享、责任共担。培养团队成员的合作精神,是经理人的一大任务,也是创造高绩效团队的基础。培养员工的合作精神,经理人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培训和组织活动培训或者组织一些团体活动,是很多企业培养团队成员间合作精神的重要方法。比如,诺基亚每年为员工提供一次集体外出活动和两次以部门为单位的团队培训机会。参加活动时,部门之间可以自由组合。通过共同参与活动和培训项目,员工互相了解,产生信任感,不仅拉近了他们的距离,更增强了他们的凝聚力。
通过活动让员工清楚地意识到,大家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团队,缺了谁都不行。在活动中培养出来的团队精神,也带到了他们的工作当中。员工认同团队,愿意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互相配合完成工作。营造沟通的氛围真诚、平等的内部沟通是创造团队合作氛围的基础。经理人要鼓励员工充分表达创意和建议,主动地和其他人进行沟通,提出自己的想法。但要确立沟通的原则是就事论事,绝不可以牵址到其他方面。我们应该要看重团队成员的沟通,鼓励团队的领导带动团队成员参与决策,在主要环节上取得一致。这个决策的过程为团队成员积极沟通、共同探讨最佳可行性方案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在参与决策的过程中,团队成员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团队的规模也会影响到沟通。规模越大越容易造成团队的沟通受阻,意见分歧的可能性也会增大;大规模的团队人员之间的接触相应较少,关系也不顺畅,容易人浮于事、互相扯皮、不负责任、办事拖拉;团队的规模越大产生小团队的可能性就越大,小山头、小派系这时可能就会出现。
非合作博弈论论文篇十一
摘要: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是国民经济稳健运转的根底保证,合理的金融监管对金融业的有序、高效、可持续开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我国的金融监管为研讨对象,运用博弈论的剖析思想来剖析我国的金融监管,经过树立动态博弈模型,剖析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利益博弈,讨论剖析金融监管手段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关增强金融监管,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倡议。
关键词: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论文。
众所周知,金融监管是金融监视和金融管理的总称,在经济全球化趋向日益增强的环境下,但凡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度,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历次金融危机都是经过政府的政策调控来逐渐停息的,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宏大毁坏力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金融安全的注重,逐步认识到健全与增强金融监管是完成金融体系可持续开展的关键性举措。本文经过树立动态博弈模型,剖析金融监管部门和市场主体金融机构的利益博弈,讨论剖析我国金融监管手段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关增强金融监管,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倡议,这对深化我国金融变革、提升我国金融体系风险防控才能有着较强的理论价值与理论意义。
一、博弈论视角下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利益博弈。
无须置疑,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在行为目的函数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别,监管部门的行为目的着眼于国度金融开展的整体利益,追求的是各个区域金融的谐和统一开展。而金融机构与的行为目的函数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要履约促使投资者的资本利益最大化,行使投资代理人的职责,另一方面又要追求本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常常其行为目的函数是倾向于追求本身利益最大化一边。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一直盘绕着利益关系展开,这里引入博弈论的剖析框架,来剖析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间的利益关系。
(一)博弈模型的初步树立和假定。
博弈论就是博弈各方各自应用和剖析对方的战略变换本人的对立战略,以达本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博弈战略就是参与博弈的各方为了各自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行动战略。假定监管机构的职能是制定维护金融行业谐和、稳定、安全、快速开展的'金融标准和调控政策,并监视金融机构执行。假如监管部门能有运用最适宜的手段,最合算的本钱到达监管目的,此时监管部门的利益为0(由于这是监管部门存在的意义或职责)。但是,任何有效的监管方式都需求有充沛的信息,在此过程中必然产生监管本钱,因而监管部门存在疏于监管的可能性。我们这里假定,假如金融监管部门关于金融机构疏于监管,但整个金融行业的开展情况仍能坚持良好势头,就假定监管当局的收益为a单位;反过来,假如金融机构应用了监管部门监管不利的监管破绽,招致行业呈现严重事故,毁坏了金融业的安康、稳定、谐和的开展,我们就假定其得益为-b单位。相对应的,关于金融机构而言,实在实行监管部门的金融标准和调控政策,维护整个金融业的安康开展也是其应尽的义务和义务,故假定此时得益为0。但金融机构也有追求本身利益最大化的愿望,因而当本身利益和整个行业的利益呈现矛盾时,就存在着金融机构违规操作的可能性,假如恰恰此时没有遭到监管部门的惩办,金融机构可能取得的预期得益为c;相反,若金融机构的违规行为遭到监管机构的惩罚,我们假定它们此时的得益为-d。依据以上假定,能够列出双方博弈矩阵图形(如表1所示)。依照矩阵图中箭头方向进行博弈剖析,能够看到该博弈是没有博弈双方可以承受的纳什平衡纯战略战略组合,从基本上来说,两博弈方之间的利益一直都不会是分歧的。在这种博弈中,双方为了取得最大的希冀值,必需以一定的概率散布随机选择一些战略,即博弈方必需选择混合战略,而在混合战略下双方的战略选择都取决于对方对某一决策的选择概率。
二、研讨结论与对策。
综上所述,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益博弈不存在双方可以承受的纳什平衡纯战略战略组合,为了维护本身的利益,博弈各方都不得不选择混合战略,而在混合战略下双方的战略选择都取决于对方对某一决策的选择概率。因而,为了实在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中央政府应该强化对监管部门的监管,迫使监管部门积极监管,加速转变监管方式,注重合规性监管,逐渐向风险监管与合规监管并重的监管方式过渡;除此之外,也要树立监管机构之间的谐和机制,树立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最后,也要强化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提高金融机构的依规的盲目性和违法的自律性。
[参考文献]。
[1]罗友山.关于金融监管的博弈剖析[j].经济评论,2002.。
非合作博弈论论文篇十二
你知道合作有多重要吗?有许多事情是要同心协力才能完成的!一个团体里,具备各种才能的人,各司其职,合作无间,才能发挥最大的功能。
噗!噗!的声音划破了宁静的夜晚,我家的摩托车在黑夜袭击下熄火了,怎么发动也发动不了,心情刹那间跌到了谷底,一想到只有剩短短三百米就要到山下的家了,却只因为崎岖不平的路而宣告失败,我害怕的是月黑风高;我担心的是昏暗的路灯,这时的黑夜像极了长满巨牙的怪兽,就快吞蚀了我们,这时妈妈和惊恐的我同心协力把摩托车一步一步慢慢的,慢慢的推到了山下,共同克服了这次的困难。
在平常的日子里,我们家就是各自忙各自的事,但到了下班、下课回到家时间,妈妈会去煮饭、爸爸会主动洗衣服、弟弟会扫地,而我则是洗碗跟叠衣服,大家合作无间的完成家事,不仅让爸爸、妈妈减轻家事负担,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趣,我喜欢这样的生活。
“五年十一班晋级!”、“五年十一班晋级!”,终于到了众所瞩目的决赛,为了这场比赛,我们一路过关斩将,让我们进入冠军赛,此时大家无不绷紧神经,来应付这场比赛,连连的苦战让我们筋疲力尽,最后皇天不负苦心人,让我们如愿以偿,得到了冠军,这期间老师的'战术及同学们的同心协力,发挥了合作无间的精神,使得我们可以赢得最后的胜利。
从小到个人,大到家庭、学校、社会,处处无不显示“共同合作”的重要性,在群体生活中总是要靠着合作才能产生解决问题的巨大力量,想单凭自己单打独斗的力量完成,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我想,只有学会同心协力,共同合作,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果实。
非合作博弈论论文篇十三
论文摘要:现代教育媒体是在教育过程中传递和存储教育信息的载体。现代教育媒体的选择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及教学目标等因素具体确定,不能为用而用。本文论述了现代教育媒体的功用及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从而更好地运用系统方法实现教学设计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媒体教学设计选择依据应用策略。
媒体教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现今,教育媒体的发展正方兴未艾,在教育领域中正逐步得以推广与应用,其应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改变了教学信息的传递形式,扩大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对教学中应用教育媒体的必要性、选择模式和现代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多媒体教学深入健康地发展,达到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现代教育媒体的内涵与发展。
各种新的教学媒体,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从幻灯、投影、广播电视到计算机网络,完全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从教材改革到课程改革、从西部试点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了各种教学媒体的不断更新,不断发展,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教育媒体的内涵。
由于现代教育媒体和技术的影响,教师和学生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与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泉。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x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媒体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现代教育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教育媒体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各种新的教育媒体不断涌现。视听觉媒体、交互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各种先进媒体都投入了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部分中小学试行计算机教育,利用计算机控制操作进行教学;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计算机辅助教学到本世纪已经进入网络教学实验期,网络教学开始变为现实,使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好处。
二、现代教育媒体在教学中的功用。
(一)呈现功能。
信息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的表征或描述,它是通过不同的信息符号去描述或表征的,从而决定了媒体有不同的呈现功能,而呈现功能则是由时间特征、空间特征、运动特征、颜色特征和声音特征等诸多要素决定的。
(二)传送功能。
传送功能是指媒体把信息同时传送到接受者的`空间范围。现代教育媒体都具备这一功能,只是传送范围有大有小,计算机网络、各类电视网络和无线电广播的范围都很广,而幻灯、投影等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传送。
(三)重现功能。
现代教育媒体的另一重要功能,就是对信息的重现。如录音、录像、光盘、电影等能将信息存储和反复存放,幻灯投影也能按照教学的需要反复演示。
(四)可控功能。
一般为大媒体或小媒体。现代教育媒体根据其媒体传输信息的特点,各自有其不同的可操作性,其难易程度不同。常规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等就比较容易操作,电影、计算机等媒体就需要进行专门培训才可熟练操作。
三、教学设计的优化。
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是一项现代教育技术。80年代“移植”到我国,经过一系列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学设计技术已成为教师进行现代化教学所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一)教学设计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学习教学设计是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最优化教学,实验证明,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更短的时间里更加轻松地学习,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三)教学设计有助于实现教学工作的科学化。
教学设计力图克服局限性,将教学活动的设计建立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教学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教学工作的普遍科学化,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提高教育、教学的投资效益,这正是教学设计的宗旨。
四、应用现代教育媒体优化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
(一)根据教学任务。
要完成教学任务,应选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去完成。有些教学任务,用一种媒体就可以完成,而有些则不同,需要多种媒体的交换运用,才能有效地发挥效果。
(二)根据教学对象。
根据不同的学习者,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是教学效果的保证,不同阶段的学习者,有不同的需求。
(三)根据教学内容。
各科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代教育媒体没有高低之分、好差之别。只要在运用过程中,合理选择就能很好地发挥其功用。
(四)根据教学条件。
主要指环境条件、经济条件、媒体条件等。应根据现有条件科学、合理地选择媒体,不要看了别人使用先进的设备,就不顾自己现有的条件,盲目攀比和效仿,这样得不到真正的发展。
五、应用现代教育媒体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注意媒体不能随便使用,要把握好使用的时机,媒体的选择要代价小、功效大。现代教育媒体要与传统教育媒体有机结合,两者应互相配合,共同发展,选择媒体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而定,有些要讲解演示,有些要操练演习等。
笔者认为,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领域应加大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的力度,媒体的应用要注意发挥其实效,一是要求教学媒体精选;二是要求教学方法优化。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无定法、教必有法、教需精法的原则,应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为依据,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及媒体的设计原则。媒体教材应具有交互性,让学生参与操作,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要注意现代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两者兼容并蓄,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改学、张筱兰、郭绍青,《现代教育技术》[m],甘肃教育出版社,。
2.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m],。
4.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m],1998.12。
5.张一春,《虚拟实景》[j],《外语电化教学》,.4。
6.周旭、江福西,《建立多媒体教学网络信息库》[j],《中国电化教育》。
7.史先红,《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优化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
8.岳继承,《信息技术课教学观念与方法的探索》[j],2000。
非合作博弈论论文篇十四
现代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许多困难,有些困难确实不算什么,自己可以克服,但是有些困难却非常巨大,虽有天下之才,也不一定克服得了,而且社会的发展也不可能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所以,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需要合作。
那么,什么是合作呢?合作其实简单地说就是许多人在一起做一件事,就叫合作。比如一个人推一辆车子没推动,而他又叫了一个人来推,两个人一起推这辆车,就叫合作。能不能推动车子且先不说,但至少他们合作了,合作了就有了双倍的力量,这力量是大于一倍的力量的。
人生在世,就如我开头说的,不可避免地要合作。但有人就会问了,如果我勇如赵云,八十万军中如入无人之境;智如孔明,轻摇羽扇就可以料定天下大势,那还需要合作干什么?那么这么说来,我就要问了,赵云一个人打败了八十万士兵没有?没有,他只是在大军中左冲右突地逃命罢了,反而是八十万大军凭着合作逼跑了赵云。而孔明呢,他只是一个军事家,如果没有士兵愿意听他的,与他合作,他的军事才华又怎么能发挥出来?最多只是纸上谈兵罢了。可见就算你的能力天下第一,仍然是要合作的。
首先,从合作的态度上来说,我们要真诚地合作,不能在合作中一味地顾及一己私利而乱了大家的大事。这样的人是不但会为大家所唾弃,还会被大家所孤立,不再和他合作的。那实在是一件可怕的事。合作是大家的事,在合作中首先考虑到的应该是大家的利益,这样,在往后的合作中你也会被信任,进而获得更大的成就。
其次,在合作的方法上也有讲究。如果在合作中虽然大家都尽心尽力,但是却没有分工,没有条理,也是不行的。这就好像很多人在炒一盘菜,二个人都去烧火,几个人都在洗菜,并向锅中放菜,三个人各在菜中加了盐,油,却没有人去翻炒锅中的菜,这锅菜能好吃吗?所以,在合作中讲究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否则合作的成果就会像那锅菜一样。
所以,我在这里谈合作。为的就是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合作,要怎样合作。合作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特别是对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来说,与他人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记得孙权说过:“能用众力,则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可见合作之重要。
今天在此讲的关于合作的内容,我盼望诸君与我一同受用。
非合作博弈论论文篇十五
销售部门职权过大,内部控制不严。企业销售部门职权过大,事前签订赊销。
合同。
没有经过相关经管部门审批。销售部门在企业中追求的是销量最大化,为了创造优秀的销售业绩,而忽视了在这其中对于那些资信较差的客户产生的应收账款地回收困难给企业造成的收益下降的不良影响。这与企业经营管理者在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上产生了分歧。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竞争压力所致。一些企业出于竞争的需要,为了扩大产品销售和市场占有率,不适当地采取赊销方式,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而赊销客户正是抓住了企业为了开拓市场,增强竞争力这一弱点,在对其应付账款上采取能拖就拖、一拖再拖的手段,以使己方资金链保持流畅运行。社会缺少信用管理部门。应收账款产生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依托的是企业之间的一种商业信用,而在这种缺乏社会信用管理部门的情况下,没有适当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与措施,债权企业为了能够早日回收外部资金,不得已牺牲一定成本来吸引债务企业,以使其早日还款。而有意拖欠的债务方则以其手中的债务资本作为博弈标的,希望通过此种方式给己方增加收益。
博弈论在应收账款中的运用,根据博弈双方的关系不同,可以分为企业经营管理部门与企业销售部门之间的内部博弈和企业作为债权人与作为债务人的企业、零售商甚至个人的外部博弈两类。
企业管理层与销售部门的内部博弈。从博弈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假设企业管理层有两种选择,即“监管”与“不监管”。在监管的情况下,企业会对销售中的赊销情况进行一定的控制,从而减少“东西卖出去了,钱却一直收不回来的”状况。与此同时,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而减少坏账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会弥补应制定了严格的赊销政策而减少销售,减少利润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管理层的收益为5。而在“不监管”的情况下,企业的应收账款则很可能会成为坏账,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这种情况下,管理层的收益为2。对于销售部门来说,也同样存在“赊销”与“不赊销”两种情况。在“赊销”的情况下,虽然增加了企业的暂时销售量,但是宽松的赊销政策最终很可能导致因为大量应收账款的无法回收而造成企业利润下降,降低企业的营运能力,从而减少销售人员的年终分红。
非合作博弈论论文篇十六
摘要:年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正式颁布并于执行。相比于旧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有较为明显的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对过去一直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作为计量模式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但在经历了全面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重新被人们审视。本文对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进行比较以及博弈分析,提出我国会计计量模式改进的新思路。
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颁发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核算规定了五种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价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在已颁布实施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中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有30项,而在这30项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准则中有21项程度不同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见,涉及范围之大之广。这也是在建立全球高质量的统一的会计准则的趋势下我国的反应。可是在20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却褒贬不一,美国证监会甚至迫于压力暂停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
那么在后危机时代,应该怎么取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呢?
一、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比较。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遭受质疑的背景环境中孕育出来的“。公允价值”最早出现在佩顿1946年发表的“会计中的成本和价值”一文中。在该文中,他指出“购入资产的成本应按所转出财产的公允价值确定”。此后,作为一种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在会计规范上被正式提出是在cap于1953年发布的第43号会计研究公报中。该公报第7章资本账户中指出:“当某项资产发生减值时,可按其公允价值重新表述”。不过此时,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以及相关处理程序仍未被规范。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真正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业务变得越来越复杂,金融工具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当时的会计界也在着手将公允价值引入会计准则体系。1970年,美国apb公布的第四报告第181段论及非货币性资产的取得时要用公允价值计量。但直至1980年至1984年,美国发生了储蓄以及贷款机构危机,然而,在这些金融机构陷入财务危机之前,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基础上的财务报告往往还显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健康”的财务状况,这给外界传递了相反的信息,因此导致美国会计界和金融界对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及披露等问题的激烈争论,这个时候加上受公允价值较历史成本具有更相关的稳固优势的影响,公允价值由此顺势被推上历史舞台。fasb也于20世纪90年代颁布了一系列财务会计准则以推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发展。然而在公允价值发展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当属fasb于202月发布的第7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应用现金流量信息与现值》中首次从概念框架的层次把公允价值作为主要的计量基础。在此之后,2006年9月15日,fasb最终发布了第157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允价值给出了规范的定义。可以说,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能够登上会计计量属性的舞台起因于20世纪80年代的金融危机。然而此次年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又引起了“公允价值危机”。美国国会2008年初通过了紧急经济稳定法案,该法案的第132节中“有权中止调到市价会计”的规定,其实就是针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随后,欧盟也决定自2008年第三季度起,欧盟金融机构将停止按市价计算的会计准则,而改用成本估值计算。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也于2008年10月13日投票通过放宽公允价值使用要求,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然而这些都只是应对危机的权宜之计。
(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涵义的深层理解。
首先,对公允价值,iasb给出的定义是“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fasb定义为“在计量日当天,市场交易者在有序交易中,销售资产收到的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我国则将公允价值规定为“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显然,我国的公允价值概念主要是借鉴了iasb的定义,基本与iasb概念趋同。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从定义上进行四个方面的分析:首先,“公允价值”中的“公允”一词是公平、允当的意思,从字面理解就是为大多数人允许的价值,在市场有序时,这个价值通常就是消费者和供应商博弈之后的均衡价格;其次,fasb的定义中强调了是在有序交易中,也就是说价值必须是市场在活跃的、稳定的情况下的价值,iasb以及我国的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中没有这点叙述却用了公平交易来代替,实际同为一个意思。所以公允价值是在市场活跃、稳定时的价值,动荡的市场中的价值往往不是公允的;再次“,公允价值”对市场参与者是有要求的。市场参与者必须是自愿的而不是被强迫的,并且他们不是关联交易方没有厉害关系;最后“,公允价值”是以“假想的交易”作为基础的。比如说一项资产或者一项负债的公允价值是指假设这项资产仍为企业所持有或者这项负债仍为企业所承担,发生交易时根据市场估计的价格。显然这些都是基于假想之上,假想发生了交易,现实却并未发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允价值是一种虚拟的价格。综合而言,公允价值是在活跃的、稳定的市场中,假设那些不存在关联交易关系的市场参与者自愿地、不受强迫地进行交易,并对交易的价格进行博弈之后所形成的最终价格。其次,对于历史成本我国所给出的定义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历史成本是基于“真实交易”的计量属性,它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作为计量的.基础。而从其定义来看,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可能是过去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当前环境下的某项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也许就是未来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者负债的历史成本。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从某种程度上看,有重合的部分,但是公允价值具有动态性,它需要后续计量,并且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公允价值具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本文从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两方面对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进行比较。
(1)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初始计量比较。我国将公允价值应用分为三个级次: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负债,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者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的当前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历史成本的计量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为依据,计量的形成是交易双方认可的市场价格或交换价格的取得。若市场活跃,那么它是与公允价值应用的第一个级次重合的,或者说公允价值是对历史成本的一种复合。当然这种复合并不是完全的复合而是存在前提条件的,公允价值相比于历史成本对市场以及市场参与者都是有要求的。在初始计量上,可以说,公允价值相比于历史成本多两个级次。
(2)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后续计量比较。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最大的不同在后续计量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后续计量中的主要特点是:既能减值也能增值,完整地体现了资产负债观,使得资产负债表得到净化,利润表得到完善,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了更为相关的信息;一般不计提减值准备,不用设置备抵科目。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也省去了计提减值准备这个环节所需要的人为估计,某种意义上提高了会计计量的准确性。它的主要类型概括为:增减值计入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资产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成本,比如说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增减值计入权益(资本公积),在资产处置时应转入损益,比如说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后续计量中的主要特点是:只能减值不能增值,符合谨慎性要求,部分体现资产负债观而不是全部否认资产负债观,从这个层面看,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部分资产要折旧要摊销,由此涉及折旧年限、净残值、折旧方法的人为估计,从而给会计计量的准确性带来影响;一般要计提减值准备,设置备抵科目。如: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科目的备抵科目;存货跌价准备是存货的备抵科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摊销是无形资产的备抵科目;未确认融资费用是长期应付款的备抵科目等等。它的主要类型概括为:可以计提减值准备可以转回,主要针对的是流动资产与货币性资产,比如有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等;可以计提减值准备但不能转回,主要针对的是长期资产,比如说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
(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优势在于:第一,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过多地注重购入成本、投资成本,是相对于收入费用观所采取的一种计量模式;而公允价值注重的是现行或者未来的成本收益,是符合当下的资产负债观的,它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使得会计信息更加真实。第二,在可靠性和相关性上,国内外会计学界总是争论不休。外国大多更加注重相关性,而我国会计学界则更加注重可靠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可靠性是有很大的保证,但是可以知道,经济环境总是变化不断的,彼时的可靠放在此时就变得不相关了。尤其是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等对象波动性比较大,倘若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则会严重影响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了,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三,在经济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许多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就成了问题,比如说:衍生金融工具中有些金融工具只产生了合约的权利或者义务,而并没有交易或者说交易尚未发生。这样,如果没有历史成本,那么传统的会计计量无法使用,而公允价值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第四,公允价值对我国市场经济国家的定位以及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比欧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发展不完善。在很长的时间里,欧美国家利用这个作为反倾销攻击我国的借口,认为我国提供的很多成本资料都不够公允,不能反映产品的正常价值。公允价值的运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劣势在于:第一,定义产生的缺陷。它是在市场活跃和稳定时的价格,那么当市场处于无序状态或者动荡较大的时候公允价值的确定就成了问题。目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都没有一个准绳来判定什么样的市场才叫活跃的稳定的市场而什么样的市场才叫无序的市场、动荡的市场。这个评判标准的不确定就给公允价值的确定带来了困难。第二,《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其中第三个级次讲到在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存在可观察的参考市价时就要用到数学模型估算确定其公允价值。那么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样的估值模型,这些具体指南在《企业会计准则》中也没有具体列示,而需要会计人员根据自身的经验去判断,这使得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加大、可信度降低。第三,公允价值具有“亲经济周期效应”,在恶劣的市场条件下会变成市场泡沫的催化剂。当市场高涨的时候,由于交易价格较高,容易造成相关金融产品价格的高估;当市场低迷时,由于交易价格较低又会造成相关产品价值的低估。第四,公允价值的确定很多时候依赖会计人员对未来现金流的金额、折现率之类的做出估计,倘若会计人员本身素质不高,知识体系不够,又或者是人为的,在做出主观判断的时候就大大增加了不确定性,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尤其是利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一科目来粉饰其会计报表,欺骗会计信息使用者。第五,公允价值需要进行后续计量,也就是说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不能像历史成本那样一次计量就完成的。在企业的持续经营期间,每次经历一个报告日,只要资产或者负债没有交易或者出售就必须对其进行重新计量。不仅如此,还要对确认前后两期发生的变动进行确认和处理。这就对会计职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有较高的要求,而我国目前会计职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的空间还很大。
(一)不同企业之间运用公允价值的博弈。
假定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有企业a与企业b都运用公允价值计价模式进行计量,且2个企业都处于无外部监管的情况中,企业a与b都不用考虑运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将受到的惩罚,即行为只源于对效用的追求,对于以上假设可以用下列矩阵表示如(表1)。根据传统的财务学理论基础,假设企业a与b都是理性的博弈者,即双方都会以自身的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下面进行博弈分析:给定企业a不进行盈余管理的条件下,企业b的最优策略是进行盈余管理,可获得最大效用10;给定企业a进行盈余管理的条件下,企业b的最优策略是也进行盈余管理,可获得最大效用4;同理,给定企业b不进行盈余管理的条件下,企业a的最优策略是进行盈余管理,可获得最大效用10,给定企业b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下,企业a的最优策略是也进行盈余管理,可获得最大效用4。这样就达到了纳什均衡:双方都进行盈余管理。这显然不是帕累托最优。所以,在没有外部监管的情况下,运用公允价值计价模式,市场中的企业都会进行盈余管理以获得自身的效用最大化,最终市场将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此外,即使有外部监管也不免有些企业存在机会主义倾向进行盈余管理。
同样假定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有企业a与企业b,他们可能运用公允价值计价模式进行计量并进行盈余管理,也可能运用历史成本模式进行计量而无法进行盈余管理,同样假设他们处于无外部监管的条件下没有任何因违规行为带来的惩罚,并且他们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只为只身的效用最大化而努力。对以上假设可以有下面的矩阵(见表2)。可见,给定企业a运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并进行盈余管理的条件下,企业b的最优策略是也运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并进行盈余管理,可获得最大效用10;给定企业a运用历史成本模式计量的条件下,企业b的最优策略是运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并进行盈余管理,可获得最大效用8(由于有企业a运用历史成本模式作为对比,使得企业b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更易于被揭发从而减低其效用,下同理);给定企业b运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并进行盈余管理的条件下,企业a的最优策略是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并进行盈余管理,可获得最大效用10,给定企业b运用历史成本计量无法进行盈余管理的条件下,企业a的最优策略是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可获得最大效用8。这样也达到了纳什均衡:企业a与b都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进行盈余管理。这显然也不是帕累托最优。综上所述,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在外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运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而在有外部监管的情况下,他们也会有机会主义倾向而选择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公允价值本身的缺陷使得市场更易走向泡沫经济,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不是其最为根本的原因,但是也要承担一部分的责任。而历史成本计价模式虽然存在相关性较差等缺陷,却能在可靠性上提供保障,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三、结论。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有其优点的,但是缺点却不容忽视,可以说公允价值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运用时应当注重考虑本国的实际经济情况,具体应该考虑因素如下:第一,市场环境因素。市场是否成熟是运用公允价值首要考虑的因素;第二,模型参数因素。
模型参数的难以确定加大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第三,会计人才素质因素。中国会计高级人才培养算是初步阶段,目前注册会计师仅有15.4万人,尚有庞大工程需要跟进;第四,计量成本因素。会计的确认、计量原则中有一项重要的原则就是重要性原则,强调重要性原则一方面可以提高核算的效益,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使会计信息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可见计量成本是任何计量属性都必须考虑的因素。根据以上4点因素,在我国公允价值的选择与运用则更应该慎重考虑。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要想有效的运用要分成以下几个层次:首先,在市场有序稳定时对公允价值计量对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出现市场无序动荡时,如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这个时候就需要财政部与银监会的有效合作,保证信息供给的及时性,利于会计人员做出正确的判断;其次,财政部应该结合经济实务制定具体指南编制相应的数学模型、参数模型以指导会计人员在市场无序动荡时公允价值的判定;再其次,制定严格的监督规范体制来加强有序市场的建设,包括政府部门的监管体制的完善以及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职能的规范,应该双管齐下。最后,综合考虑计量成本因素以及当下盛行的决策有用观,应该在市场严重无序时,加大对历史成本信息的考虑程度。
参考文献:
[1]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会计研究》第2期。
[2]朱磊:《公允价值会计的负面影响及改进》,《证券市场导报》第9期。
[3]周春明、刘西红:《金融危机引发的对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思考》,《会计研究》20第9期。
[4]于永生:《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会计研究》年第9期。
[5]许世林、李爱国:《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再思考》,《当代经济》20第3期。
非合作博弈论论文篇十七
有人曾经问过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吃饭要用两根筷子呢?“因为一根筷子吃任何东西都只能挑着吃。”“因为两根筷子更吉利。”“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答案,却谁也争不过谁。
我认为筷子之所以有两个,不仅仅是因为吉利,更是因为一个道理:人心齐,泰山移。两根筷子更能够更容易地吃饭,是因为合作。如果只是单纯的放两根筷子,根本吃不起来,但是它们一起合作,就会让这事变得很简单。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的成功都是合作。如古代赵国能够保持那么久的太平,连秦国都不敢动,就是因为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团结一心,使秦国无论从文、从武都不愿对抗。
鸡蛋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食物,可是你如果想轻易捏碎它却是不可能的!这不正是因为鸡蛋有“薄壳结壳”,无论你怎么使劲,它都会均匀地把力平均到鸡蛋的每一个地方,这难道不是因为鸡蛋壳中的合作吗!
常言道:“团结合作力量大。”我们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在与人相处中,许多事情不是靠着自己一个人就能实现的,更要凭借着与别人合作的力量。只有团结合作,才能使自己更加强大!